东方管理思想中的计落考(佛学篇 )(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6: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方管理思想中的计落考(佛学篇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方管理思想中的计落考(佛学篇 )》。

第一篇:东方管理思想中的计落考(佛学篇 )

东方管理思想中的计落考(佛学篇)

中华民族的先人总结了人类管理经验的基本需求,并从人的最高管理角度来阐述这种规律,孔子根据人需要什么的规律创建儒学体系,老子根据心灵(精神)活动规律创建道德体系,佛祖根据人对万事万物正邪判断的规律创建了佛学的智慧体系,而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始终贯穿了计落考思想。

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启蒙、成长、发展、成熟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从易学到儒学,从道家到佛学,但万变不离其宗,每次变革都突出了东方文明的核心:更重视管理的最高境界内在的、心灵的修养,他们都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沉淀,同样也是计落考体系的思想源泉。

佛学以易经为基础构架,以哲学精神,以道学为管理模型,是对中国的易、儒、道的总结。在佛教中,中观、如来藏、唯识是大乘佛教的三个思想体系,同样贯穿了计落考管理思想体系。自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随着僧团的发展,早已具备完备的管理制度,历经时代的变迁,僧团统领大众的管理学也与时俱进,相当高明。我们来看看佛学是如何运用一套完整的计、落、考体系来达成目标的。

对于众生解脱的战略目标——成佛,佛学描绘了八万四千门的策略地图。为了保障目标的成功,层层分解出适合各种特点的策略计划,例如释迦牟尼提出的战略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明了“妙观察智的”,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此外,《大藏经》还提供了5048种可行性计划方案,在行动计划方案里从发菩提心开始五加行、六波罗蜜、瑜伽行、功德行来达到身解脱、心解脱、智解脱、慧解脱,有为解脱,无为解脱。

在落实战略中,选择了一批精英导师如地藏王、观音、文殊、普贤等来循环辅导;又派了一批护法前来督察督办(四大天王,天龙八部,空行等),还有一批工头(和尚、方丈)前来监工;用各种经书把成功经验流程变成标准、形成经典,提供人参阅、修炼。根据存在问题提供解决措施(如,末法时期,以戒为师)每日行动(念经),当下回向(总结)。

把落实工作进行的比较好的是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环境优美,交通管理顺畅,人事管理健全,经济管理完善,治安管理良好,每个人都和平互助,相互尊重,包容、和乐、安详。观世音菩萨则走亲和大众的路子,以救苦救难来领众,以赐予福德智慧满足众生的要求,以三十二化身以身作则、“与民同苦”,一时间声名大震,大千世界人人祈求,观世音菩萨更是懂得“绩效激励”,基本上有求必应,千处苦海常作渡人舟,因而组织工作更是顺风顺水。

地藏菩萨专事考核工作,他工作认真,把佛教的考核系列设计很是精妙:首先考核的范围很广泛,“万生万物皆可成佛”;考核的标准也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一心向善终成佛的,也有顿悟成佛的,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其次考核方式很科学化、精细化。先是突出了“奖优罚劣”的现代化激励原则,并且这种奖惩还细细进行了精确化管理,规定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升天堂,根据所修善业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造了十恶五逆的大罪下地狱,地狱分十八层,对应所犯的错误的程度不同,分别对待,精细化考核。此外,这种激励还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苦报受完了,地狱的众生可以升天堂;福报享尽了,天堂里的众生也可能下地狱。

可以说,在佛学的一整套管理系统中,完美地体现了计落考体系的核心精神,对于计划的分解,计划进行中的执行与控制,结果的考核与经验的总结等每一步都有详细的目标和方法,从而一步步走向管理的最终目标——“成佛”。

第二篇:东方管理思想研究

东方管理思想研究

—兵家用人思想

一、兵家思想的统筹包括

兵家思想包括了非常多的管理思想,和一系列的管理哲学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客观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又还强调了人的重要作用。人是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决定着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人这种最活跃因素的利用就是管理。并将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二、兵家思想中先进的用人制度(一)以人为本的选材标准

《孙子兵法•计篇》提出了选才的五条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1.智,即智谋才能。

《孙子兵法•谋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弱势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2.信,即信用、信任、威信。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

3.仁,即与人为善,关心下属。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4.勇,即勇敢、果敢。

“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

5.严,即严格。

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善于运用科学严密的管理手段。

除此之外,孙子对将帅的使命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确保社稷安稳,将

帅一定要有一种“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使命感。同样,企业的发展也需要管理者具备这样的使命感。

(二)以人为本的用人策略

兵家在用人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适”、“恩”、“威”、“恕”、“严”几个方面的相机抉择。

1.适

就是给优秀的人才以充分的信赖和适宜的工作环境,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避免设置各种障碍、束缚,让人才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例如《韩非子》的“饰罂困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延陵卓子要乘马出行,不仅车子极其华丽考究,连拉车的马都装扮得与众不同,马的前后布满了错钩铜锥。由于对马的动作制约过于严格,欲进不能,欲退不可,当这马想要逃脱这种不合理羁绊时,竞被驾车者砍去马蹄。为周穆王驾驭过八骏的造父看见卓子这样对待骏马,竟难过得哭了,连饭也吃不下。此事比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使用,被任用者就像“饰锥”中的马那样,因进退不能、不知所措而无所作为。

2.恩

对人才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特别右后的待遇,使其知恩图报,把个人的目标融合到组织的目标中去。这需要组织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公平的竞争机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领导者要有为群体或个人作出牺牲的奉献精神。“吴起吮毒”和“昭辛旧事”这两个例子,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带兵征战的将领,吴起在发现兵士得病的时候,却能不避污秽,亲自用嘴把疽毒中的脓血吸出来。当兵士的母亲听到这件事后竞伤心地哭了。因为这个士兵的父亲曾在吴起的军中当兵,也曾被吴起用嘴吸伤口的毒液。为此他父亲感恩戴德,奋勇杀敌,最后捐躯沙场。正是这种爱兵如子、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是吴起成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昭辛的老板借他结婚之机,明为苛刻,实际花了一大笔钱,把昭辛的婚事办得十分妥当,使昭辛在一怒一喜中感激涕零,死心塌地。这些都是对“恩”的巧妙应用。

3.威

威是恩的对立面,恰当地运用个人的威望和手中的权力,对有作为却桀骜不驯的人才进行压制、强迫,使其为我所用。据《资治通鉴》记述,唐太宗李世民有匹骏马,性极暴烈,无人能驯服。武则天自告奋勇,担保此任。条件是给她三件武器:铁鞭、铁棍和匕首。若铁鞭不能驯服,便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正是通过这种手段,武则天达到了策动、使用各类人才的目的。

4.恕

就是要宽以待人。在一定条件下,对犯有某些错误的人员,不予追究,并加以宽恕,从而赢得人心。三国时期,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兵败,由于仓促败退,很多军机文书未来得及带走,被曹军收缴。其中竞有不少是曹军将领和朝中大臣与袁绍勾结的来往书信。许多谋士建议曹操设立专门机构,严加追究,但曹操不仅不加以审查,反而下令一把火烧掉了。于是一些因参与此事而惶惶不安的官员,都为曹操的宽宏大度如释重负,感激不尽,以致“全军上下,欢呼雀跃”。

5.严

《孙子兵法•计篇》中把“法令执行”作为比较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七计”之一。严是一个组织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保证。对那些公然藐视法纪、抗拒权威而胡作非为者进行严肃处理,从而起到震慑他人、令行禁止的作用。《宋裨类钞》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宋初年间纲纪法令不正,社会风气败坏,有个叫张咏的人,去四川崇阳当官,发现一个管钱库的小吏,在鬃边系了一个小钱,一问竟是从库中偷出的官钱,便下令责打。可由于平时蛮横惯了,不仅不服责打,还出言不逊,说不过这点小钱,你就责打我,还敢杀我吗?张咏听罢立即下笔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穿石”,亲自动手斩杀此人。从此之后,当地的社会风气一改以前的颓势,为之一振,受到老百姓的广泛赞扬

(三)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说: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是因为迅猛的水势所造成的,并且提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因此。如何动态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平台,取得更大的竞争势能,就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任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正是顺应了“择人任势”的需要,成为未来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象特征变化的必然选择。

三、兵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兵家的许多内容现在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并对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诸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居安思危”、“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以众击寡”、“兵贵神速”等等

四、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应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企业人际关系

1.要建立有利于人际沟通的企业制度。企业应该通过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人事商谈制度等,广泛吸取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2.提倡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一个企业组织只有形成了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传递方式,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很好地理解上级的意图,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更好地协调行动。

3.要优化人才群体结构,减少工作积极性发挥的阻力。

(二)高度重视工作的再设计

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注意考虑体现个人的意愿及价值,为防止工作的枯燥无味,特别是满足人们为应付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而越来越需要灵活性的要求,在不断丰富或增加员工工作内容、为员工提供更多工作轮换机会的同时,可逐步实行弹性工作制。企业管理者只有从工作本身高度重视工作再设计,尽可能地为员工创造一个既安全又舒畅的工作环境,不断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多样化、完整化,并富有自主性和挑战性,使员工觉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能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善于运用形象管理

成功的管理者必然是有效的管理者。这种管理的有效性,除了运用岗位赋予的权力进行经济驱动和制度规范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运用岗位之外的非权力影响力,即靠自身较完美的形象,在被管理者心目中产生一种魅力,从而使被管理者在信任与鼓舞中努力工作,这就是“形象管理”。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形象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运用好形象管理的影响力,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四)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在激烈的现代企业竞争中,一个企业只有在长期运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且为全体员工普遍认同、遵守和奉行的共有价值观念、经营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企业文化环境.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工作。

小组成员及分工:

崔晓婷------收集资料 扈健------收集资料 沈夕惟------PPT制作、讲演

第三篇:东方管理思想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

小组成员:庄操、袁杰、张杰、马原

东方管理思想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汇集了东方各族人民的智慧,其研究范围覆盖渊源于亚洲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恒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它是东方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极大的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东方管理思想以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古典管理哲学为渊源,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为本质特征,形成了以治国学、治生学、治家学和治身学为核心,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和合、和谐的目标的东方管理思想体系。

东方管理思想的本质是“人为为人”。儒家思想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支撑的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从大处说,东方管理思想提倡的“以德为先”思想与“以德治国”方略内在统一

在探讨关于“人为”管理思想时,首先涉及到了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荀子的观点与西方近代管理学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我们在研究行为科学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存在“行为科学”的雏形。“人为为人”从哲学观点看是义与利、激励与惩罚、人为与为人的统一,是人的心理、行为、方法的统一,是管理学本质的核心问题。每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的处于激励状态下从事工作,并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信息时代强调双赢竞争、超越竞争,也是“人为为人”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财富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

既然是管理人,那么就要对人进行分析。在中国的古代就有对人性的假设,性善论是孟子的主张。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的本性看,人是可以使之成为善良人的,至于人的不善不能归于他的本性,这是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使他的善良的天性被掩盖起来了。至于恶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来源于耳濡目染,另外是追求感官刺激的结果。如果人能把握住这两道产生恶的来源,人通过自我的追求就能够达到善的目的。

荀子则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为儒家的“礼”而服务的,也就是说荀子不是和孟子进行争论,而是在于为实现国家的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因为人的性是恶的,所以,作为圣人的管理者们,必须对一般的老百姓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化和管理,这样才能使之从善,才能把国家管理好。

儒家认为人性的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解决,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和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后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义,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礼和义,儒学理论都有较多论述,当群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和谐,使之达到良好的组织运行。

荀子认为:人们生来就有无穷的要求和欲望,有欲望而不能满足,就会去追求,追求就会引起争夺,争夺就会引起混乱,混乱就会导致贫穷。国家的管理者为了制止这种混乱的局面,就要制定礼和义,划分等级,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从而使人们的欲望不至于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资也不至于因为人的欲望而用尽。这就是儒家对于由谁来管理和通过什么管理的要旨。真是有理有据!

二,儒家的“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

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

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

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和推行“仁政”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他认为:凡事以民生安定为第一位,这是实行王道政治的第一步,只有人民生活安定了,社会才会稳定。王道上位者本身具备“德”,再将“德”推广,教导每个老百姓的方式,也就是说与国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管理模式。

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在孔子看来,管理者要讲求道德,以之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这样自己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这就像将“德”放在北极星的位置上,其他的人都是围绕着它而运转的。因此在儒家看来,要治理一个国家,只要集中精力制定和带头实行好的道德规范,就足以把国家治理好了。

儒家的管理思想就是通过德治的力量使人心悦诚服,这样,天下无不心服地归顺于王者。这是要求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把一定的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成员的头脑中去,使之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不是通过外在的而是通过内在的把人性中的最积极的东西调动出来,实行内在的管理自我控制,来达到管理的目标。

儒家的管理规则是“礼”,即所谓的“齐之以礼”。所谓的“礼”就是:先王秉承上天的意志而指定,目的是为了治理人间的事情。“礼”实际上是社会各种活动的一项规则,是社会的一种控制手段,其本质是在于规范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儒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治国平天下”为管理的终极目标,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为管理的前提条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政思想。“仁”即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学精义的所在,而《论语》中“仁”是商人视为经营管理的“黄金法则”,“终身行之”可以掌握自己经营的命运,并且能获得他人的帮助,从而达到商业上的成功,反之会遭受失败,所以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不容忽视的。

仁爱,体现的是人道原则。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管理理论都不能回避这个主题。儒家思想里面有句话这样说的“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企业领导者爱惜员工,赢得员工的尊重,使得他们忠于职守,忠于企业,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因此企业内部容

易协调一致,能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整体力。

“民为邦本”的人本思想。儒学中有等级思想,但儒学思想其中也有强调民本的。《尚书》中有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在谈治国之道时说:“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证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儒学这种以民本得民心,从而达到稳定、兴旺发达的思想,我们抽去其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这一消极方面,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做到“民为贵”,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信念,这样才能上下同舟共济,企业才会有所发展。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激励人们要向日月星辰永远运转那样,要刚健有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关键在于“自”,强调自立、自爱、自重。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常会面临挫折与困境。对此,管理可以从儒家思想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以求再发展。

“诚信为本”的企业信念。《论语》中多处讲到“信”,《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任何人都要讲信用,无信不立。有信用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信任、拥戴。企业在处理与外部关系时,也要强调信誉,企业信誉是一项无形的资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还要重要。企业在处理内部人际关系时,也要强调信誉,主要是管理者要守信,一旦失信于民,就会失去了威信,管理便难以实施。因此,管理者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必须要做到言行一致。

“和义取利”的价值观。在后人的眼里,孔子只讲“义”而不讲“利”。其实,孔子也讲“利”,只不过孔子讲的“利”是“义”的基础上的“利”,并不是见利忘义,而是见利思义。孔子的儒家思想利义观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企业是经济组织而非慈善机构,企业必须旗帜鲜明地去追求经济利益。但是,应该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而无需毫不言利。儒家思想在此给企业提供了追求利益的正确思想指导。

现代企业管理就是通过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的组织、协调、运用等以期获得最终的利润目标。管理在企业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而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实力、条件的最根本的因素则是管理的内部环境,意即企业内部对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包括管理的主客体、组织气氛等,也就是指企业的内因。儒家的“仁”、“中庸”思想对于改进和完善企业管理的内部环境,增加企业竞争的内在实力有着积极重要意义。

首先“仁”的关爱思想具体到企业管理中,要求企业管理者关心爱护企业的职员,不论贫富贵贱,对待职工要一视同仁,关心他们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而且要着重于真正把他们当作组织和社会的主人,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仁”的人本观、人才观在现代社会,不仅未过时,与现代化矛盾对立,相反却是现代企业管理充分重视的重要思想。人本观要求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个职工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纵观中外企业在管理中取得惊人成功的原因,立足于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这对现代企业如何用人,选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能发挥出企业员工最大的潜能,创造企业辉煌。

儒家的中庸思想一方面要求管理者处理事情要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偏不倚、恰当适度,避免偏激、矫枉过正,确保人心稳定。另一方面,和而不同的思想又对管理的内部环境因素中的组织气氛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企业而言,则要求管理层正确处理及调和管理者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要“以和为贵”,管理者与职工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职工之间要达到相互关心、和睦相处。认真领会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精神,创建良好的企业组织气氛,构建团结向上的组织文化,这是关系到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精华与现代化并存,并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

要的现代价值。

三 儒家思想的“礼”为企业提供生存的力量

(一)以“礼”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特色:以“礼”为核心理念,用礼制、礼乐追求企业体制的合理化,其要旨是追求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律性,以富于人文精神,合乎人性的礼制和礼乐来规范企业秩序;用礼制约束人,用礼乐营造敬业、敬人的企业氛围,激发人们的逻辑判断的潜在能力,让人们能够自觉地从理智上求真;各司其职,使企业上上下下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与其角色、职务相称,做到其“实”与其 “名”相符合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防止“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样的角色或职司的紊乱,用完善的层级制度和制度的文化氛围来约束企业成员。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意即用礼制来约束之,犯错误的人就少了。孔子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样必造成治理体制的紊乱。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礼乐的关键性作用在于形成一种“敬”的企业氛围:敬重自己的角色或职司,敬重上司,尊重下属,使企业内秩序井然,这样企业就能成大事。可见孔子的治道决不是人们所附会的随意性极大的所谓“人治”。可见,以礼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模式能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取得可观的利润。

(二)“礼”也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必然选择:“礼”既是一种内在管理,也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竭诚为公众服务,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这是企业生存的保障和发展的条件。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经营观,一个独到的为消费者设想的见解,一个温情的微笑,无不展现出企业非凡的魅力。企业形象并不是空中楼阁,企业形象建立在员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上。员工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企业只有竭诚为公众服务,对用户采取以礼相待,热情周到地提供服务,尽力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和赞誉,才能增强新老用户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才可维持企业的生存并逐步发展壮大。换句话说,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儒家思想中“礼”的引导。

三, “天人合一”能成为现代企业的文化根基

(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之一,是维系企业内部团结的重要因素,能为企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既然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如此重要,因此,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而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可以现代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借鉴,最终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作用,能在企业中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企业管理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二)“天人合一”是企业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要顺应而不违背自然规律。儒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集天地之德,五行之秀也”;“天地人,万物之本。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惟天地,万物父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这些儒家思想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关系,强调“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种有为的思维方式:人上参天地,下化万物,把天地万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起来,与天地一同合理地运转。“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在有为的时候,要爱天爱地爱人,做到既有所作为又与之和谐相处,不损害天地和他人,达到人与天地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德性的和谐统一。所以,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对于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就是说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庸之道

它能“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而“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历史经验证明,实施中庸之道,避免过激和片面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问题的正确处

理。日本“企业之神”松下幸之助曾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有此等信念下,松下的发展循序渐进,最终创造了一个企业王国。

再看我们当今社会之状况,由于缺乏中庸之道,所以社会的发展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也由此常常朝令夕改;由于缺乏中庸之道,给了左派和右派极大的空间,这种空间超越了宽容的尺度;由于缺乏中庸之道,我们的社会就缺乏宽容。由此这个社会也总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到头来倒霉的总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以人性为主体,照时下的说法是“以人为本”,以尊重其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中庸之道」,有四点意见: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第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有的人享用过度,过份的放纵五欲之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大厦,出门要开高级轿车等。过份的追求物欲之乐,甚至浪费无度,则如银行里的存款,用得太多,总有一天会负债,所以福德因缘还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设想。尤其身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如果待人严苛,或者是过份放任,都不是处人之道。

第四、用物不要太荣: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中庸并不等于碌碌无为也不等于毫无原则的退让,更不等于人前人后两个样,趋炎附势、狗眼看人低。人一向说起中庸之道很容易,但要做起来却真的很难很难!

四 总结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至今仍然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意义,儒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其最终目标,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为管理的前提条件,强化对人的内外控制企业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品德修养。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可尝试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为背景,用传统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我们要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优秀管理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建立起优秀的管理组织,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杰出代表。

第四篇:东方的管理思想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东方的管理思想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文化。通过上一节的讨论,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归纳起来,基于中国文化所形成的管理思想有以下这样一些特征。

一、以人为政治管理的中心

二、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心

三、以计谋为交往的中心

以人为政治管理的中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人当作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主宰,是天地间最为灵秀的生物,是万物之灵。但是要强调人的重要性,首先是通过宣扬天的重要,然后用天的权威来证明人的重要,这即是天人合一。中国的哲学就是以追求人身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为命题的哲学,所有关于自然社会规律的探讨都是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所以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本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对于人的研究,以及对于人如何适应统治者需要的规范,中国文化是有着独到之处的。首先是人要听命于天,天的代表者是天子,那就听命于天子,这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儒家提出了大量的规则和道德规范。如“克己复礼”,通过自身的修养来满足统治者的要求。总体上说,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奴性文化,用鲁迅的话来说是一种伺候主子的文化。但同时它也有两面性:一方面要求个人如何克制自己来适应统治者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却要对国家具有雄才大略,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和志向。这两方是矛盾的,在这样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中,如何使之得到完美的统一,这就是这种文化的艺术之所在。用好人去伺候一个坏人,而且坏人还掌握好人的生死大权,同时道德规范了好人不能违背坏人,这对于一个好人来说是一个很难的题目。于是好人就只有几条路走了,一是好人变成坏人;一是坚持还是好人,这样得到好名声而结束自己生命;再就是既不使自己变成一个坏人,也不坚持自己是个好人,而且使坏人向好人转化,又让他感觉不到,同时又实现了自己治国安邦的宏伟大志。因此,中国人的最有办法是中庸。21世纪,是管理学理论全新发展的一个阶段。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合作的日益频繁.也使得东西方管理思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和融合。

一、注重文化与伦理引导的东方管理思想的回归

东方的管理思想是以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管理理论。非常注重文化和伦理的引导。在17世纪之前,这种管理思想给东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繁荣和昌盛。但近代东方的衰落与西方的迅速崛起,使管理学理论成长的落脚点一直停留在西方的管理思想体系之中。随着东西方之间经济的不断融合,东方的管理思想必然会在世纪之交的管理学理论中得到回归。

1、东方管理思想:基于文化与伦理的约束和激励

东方的管理思想是在中华管理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以及《周易》和佛学等众多学术流派。

这些思想包括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人性之善”、“修己安人”;以道家学派为代表的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墨家为代表的“兼爱”、“利人”;以法家为代表的“唯法为治”;以兵家为代表的“运筹定计”、“知人善任”;以《周易》为代表的“刚柔相济”、“崇德广业”;以佛家为代表的“以善为本” 等。

东方的管理思想有其

独特的思想魅力,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通过文化和伦理引导人性,从而规范个体行为

东方对于人性假设在初期就有不同,但以人性本善为主流思想。以儒家为代表。儒家文化认为人生而性善,孟子在《告子上》中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还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这“四心”是人皆有之的善性。并且认为人的善性可以通过教育、修养和德化保持,因此主张德治,强调教育的作用。人的管理是可以通过保持和发展这种善端而达到的,是可以通过人本身的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制度和刺激而达到的。

置于文化、伦理基础上的东方人性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重整体,倡导群体的凝聚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道德,注意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以道德作为管理的基础,把人性和伦理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氛围、道德舆论、伦理规范的引导,达到规范个体行为的目的。

(2)强化道德观和责任感的约束与激励

东方管理思想在人性本善的假设前提下,其管理方法表现为“仁政”、“信民”和道德感化。更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与精神塑造,主张通过教育来造就有理想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通过各个方面不断强化个体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舍生取义”等。约束和激励更多的表现为正向性、侧重于“软管理”手段。

2、东方管理思想的回归与现实意义

近20年来,经济的全球化不断加强,英美等国进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时期,而日本等国家在东方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却迅速崛起,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变化使得主流的管理思想已经开始把重心转向东方“软管理”,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特别是强调人的精神因素和主观能动因素,重视企业文化,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人本理念兴起,学习型组织被提出并应用。这些迹象都在不断证实: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需要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理理论的指导,主流的西方管理思想因过于强调“理性”和“效率”,在包容性、人本性、柔和性、服务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东方管理思想正在这些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内涵,东方的管理思想的回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东方管理理论的精髓和创新在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人”是东方管理哲学的核心,包括两大层面:一是要求管理者为他人着想,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通过自身的道德威望感召和示范,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从而使社会与人际关系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最佳的管理绩效。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另一方面:“人为为人”。作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特征,“人为为人”揭示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激励与服务的综合体现,强调自身行为的激励和修养,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与人互相联系,并且可以转化。对任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一个从个人行为逐步向为他人服务转化的过程,即从“人为”向“为人”转变的过程,从而达到群体和谐。

随着柔性管理时代的到来,东方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和群体和谐思想必然是未来管理的重点与方向。

西方管理思想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大概有两点。一是系统性,讲得比较清楚,重视器用,而不像《道德经》,说了好像没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没有什么作用。另一个是多元化,包括现在国内所推崇的一些所谓的西方管理大师,在国外都没有这么高的名声。比如做营销的科特勒,也不是什么耶酥,只是伟大的教授之一而已。他们的优势只是在于比其他人更成系统,更能自圆其说。我们所要学习的也在于要形成自己的思想系统,而不仅仅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点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具有原创性,因此是不能学习、不能模仿的。因为这是一种能力,在长期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感知事物、体会事物、表达事物、把握事物以及建立这种关系的能力。在中国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得益于西方的管理思想,但他们的优势还是在思想的原创性,比如像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成为他们思想魅力所在、企业文化核心所在。但中国的CEO不是思想家,只能算是经理人。

我认为知识分为工具性的和知识性的。相对来说,工具性的作用更大。有孩子的人最清楚,孩子不会接受你的思想,除非给他体验的机会。人们是在建立器用,然后去体会,再去选择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具有系统性的、有助于企业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的方法论。它应该来自于伟大的思想,来自于器用的思想,比一般工具稍高。所以应该学习更多的工具性知识。我在美国学习的导师也说过,没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美国的公共管理思想,只能学到技术。我称之为可以体验的系统的管理方法。

中国在引进西方的管理思想时有一些偏差,就是对他们尊崇的程度比较高。我认为关注方法论比关注管理思想从现实性角度说作用更大。这样对推动中国企业重组资源、重组自己的思想方式有更大的益处。

其实很多西方的管理思想我们已经借用了,可能没有意识到。比如像特许经营和连锁经营。发展速度很快、遍布生活各个角落的连锁,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管理思想或一种管理工具。特许经营被称为第三次商业革命,这是在思想上的贡献、突破和创新。第一、二次的商业革命所带来的百货店、超级市场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以及知识经济的转变。这种也许准确地称为营销通路、商业模式的手段从思想的突破加快了商业发展的历程。连锁经营突破了原有的经营套路,采取了全新的管理思想,各种经济成分加入到这个体系中,只要遵从这种管理思想,就可以实现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生意的想法。这是通过自己开店的做法所无法比拟的。

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在规律:

第一,把管理的科学、理性方面同感情的非理性方面结合起来。西方国家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经典的科学管理运动的思潮,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当时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在当时没有科学的管理原则,也没有科学的管理依据的情况下,科学管理运动每一次科学地、理性地把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使得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次运动,在当时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地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理性化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企业的职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实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他们不仅有理性,更重要的还有感情,不但要求获得经济上需求的满足,还要获得感情上、社会地位上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这样,行为科学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过于偏重非理性方面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管理绩效也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可行的。

第二,把管理中的正式组织作用和非正式组织作用结合起来。所谓正式组织,指的是企业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所规定的组织成员中正式的相互关系和组织体系,其中包括:组织结构、方针政策、规划方案、规章制度等。所谓的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中没有经过正式的上级或一些相关的程序而建立起来的,以感情联系为主要沟通方式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和体系。泰勒等人在古典管理理论体系中主要强调了正式组织的作用,而行为科学主要强调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要想达到理想的管理绩效,这两者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途径。

第三,把管理中的系统性、计划性、程序化等方面与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方面相结合。古典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方面的理论是非常强调管理中系统性、计划性和程序方面的作用的。而行为科学和权变学派等强调的,是如果因为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墨守成规,不顾存在的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顾外部环境的变化,把计划、系统看得一成不变,这样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他们非常强调管理的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等方面。但是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要正常地运转,就必须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管理理论有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的趋势。

第四,把管理中的精确性和模糊性这两个方面相结合。在精确性方面,管理理论研究已逐渐成熟,如管理理论中的运筹学、数量学、计算机、统计学、会计学方面的发展,使管理的精确性方面越来越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靠算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管理的过程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在许多情况下,发展和转化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清楚、不确定、不完美的情况。不能只注重精确性,而忽视事物发展的本质,也不能用模糊的方法描述管理行为,在管理上,只有有效地把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才会好。

尽管在80年代的西方,在探索管理的新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出了许多有名的著作,如《寻求优势》、《Z理论》、《企业文化》、《日本的管理艺术》等等,但是西方的管理学者们是否已经解决了现代西方的管理问题呢?由于日本是以东方文化为主的国家,而且日本确实在企业管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西方的管理学者们也发现东方的文化所形成的管理思想,在管理的过程中对研究不确定、不清楚、不完美情形下的管理行为有着不同凡响的功用。因此,东方的管理思想在整个世界上逐渐受到重视,而且对西方的管理思想影响极大。后语:

回顾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文化历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人的认识程度和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文化的民族性特点,东西方所形成的相应管理思想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东西方的管理思想也和东西方文化一样,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日本借鉴西方的管理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如果不注意随着环境改变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基础,同样是不可取的;相反,如果西方在其理性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东方的管理思想,则有可能走向新的辉煌。

第五篇:魏书生教育思想-班级管理篇

魏书生教育思想——班级管理篇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多年来,在魏书生教育思想影响下,盘锦始终如一地精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魏书生要求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写“学习是享受”的日记要从之一写到一百。市里先后8次召开辩论赛、演讲汇报会,让学生明辨是非,体验、交流着学习的乐趣。他们说,一件事有100种态度,我们要选择的是积极的态度、乐观的情绪,让学习褪去沉重,披上快乐的锦衣。

盘锦市高级中学二(1)班学生杨佳霖,这样描述自己从悲观失望到积极乐观的心理过程:曾经的我,面对不堪入目的成绩,哭过,伤心过,退缩过,想要放弃过。而现在,我不再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而是笑着面对未来;我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大厦的垒砌过程是寂寞的,知识的点滴积累是单调的。但只有善于从学习中收获快乐,从成绩中得到享受的人,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强者。“静能生慧,乐在学中”。盘锦市第四初级中学初一(2)班的徐亦婷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作为学生,想要开心快乐地学习,请把心稳住。每当夜深人静,我攻克了一道道难题的时候,当我把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牢牢印记在脑海中的时候,我就由衷的感到开心和充实。学习是我们放眼世界、感悟人生的那个“起点”;学习是我们探索真理、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学习是未来成功与辉煌的那个“终点”。学习,还是一种境界,是人生的乐趣,是我们感悟天地的“慧眼"。

快乐是有传染力的,在“学习是享受”的思想熏陶下,学生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学习、健康茁壮地成长着。以班级为依托,培养良好习惯。从1997年至今,盘锦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理念吸引了一批批国内外教育同仁。他们在实地考察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盘锦是实实在在地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既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中,也体现在班集体建设中。那么盘锦是怎样抓班级管理的呢?

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承包“责任田”

在盘锦的很多学校,提起班级责任田,学生们都很自豪,甚至引以为傲。在班级里,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把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承包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承包一块“责任田”,是魏书生管理班级最有效的一种策略。通过让学生充分行使“主人”的权力,最终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盘山县胡家中心校的黄晓娇老师,就是从这一育人策略中尝到了甜头。2004年3月,她在班级实施了“分项承包”责任制,确定了38项班级工作的承包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愿“择业”,同时规定每人必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效果究竟如何呢?请听黄老师的故事:

在服务中进步

女生小霍学习成绩很好,但平时朋友很少,因为她从不主动参与班级工作。在我的鼓励下,她承包了收发语文、数学作业的任务。一开始,因为作业收发不及时,耽搁了同学写作业的时间,招来一片埋怨。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给她机会,让常务班长提醒、督促她。一个月以后,熟悉了工作的她做得越来越出色,不仅课后及时收作业,而且督促不爱写作业的同学尽快完成,还把卷角的作业一本一本压平,把散页的作业装订整齐。在学校作业展评中,我们班级受到领导表扬。我也及时让小霍介绍经验,她诚恳地说:“我是在同学帮助下学会为他人服务的,我知道了不是只有学习好才能让同学佩服,学会为同学做事更能得到大家认可,也是一种幸福。”

在锻炼中提高 我班的小雨同学喜欢设计,很有美术天分,承包了设计黑板报的任务。她在日记中写道:“回想我设计板报的过程,真是有喜有忧。记得办第一期板报时,我足足花了一周时间,忙得焦头烂额,总怕设计的内容不能吸引同学。老师笑着对我说:“要相信自己,你的绘画、书写能力都是全班最好的,你一定会做好的。”在她的鼓励下,我放手去做,设计完成后,根据大家的反馈意见及时修正。经过几次锻炼,我做得越来越顺手,每期板报只用一天就能完成。我在板报这个知识天地里,快乐地展示着设计才华,自由地发挥着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是助手

关于班级管理,魏书生有一个精妙的比喻,他说,班主任其实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船工;他们接了一届学生上船,奋力将船划向对岸,学生们上了岸,奔向远大前程了,而班主任老师又把船划回岸边,接送下一届学生。学生与老师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是携手互助的关系。因为在渡河的过程中,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遇到怎样的狂风巨浪,险滩暗礁,都必须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很多人把老师与学生视作矛盾的双方。魏书生认为,必须把教师从神坛上请下来,树立平等的师生观,要把学生当成“助手”。

把学生当助手,就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互助的师生关系,这样班主任的工作才能顺利和成功。

在盘锦市实验中学,孙素艳老师在班级里,除通过竞选产生的常务班委外,还设有值日班长,学生按姓氏笔画编排,每人值日一天。值日班长要完成班级日报、当日寄语、班务日记、擦黑板等工作。在制订班级管理方案时,孙老师将班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组织纪律、学习纪律、清洁卫生、文艺活动等的管理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有时候,学生管理班级,甚至比班主任亲自管理效果更好。在实验中学组织的一次义务植树中,初二(3)班的刘刚同学主动请缨,要求率领同学完成本班的任务,他与几名班干部开会,商量出较为科学的办法,将挖坑、栽树、培土、浇水等形成了流水线,既分工又合作。由于人员安排科学,不但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而且比其他班级节省了时间。同学们都说,这次劳动组织得好,应该给刘刚同学记一功。该班班主任马树成老师欣慰地说:“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树立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又使老师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整个班级管理进入了自动化状态。”

二、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对学生“两自”能力的培养,即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在盘锦,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人地开展了以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计划、自我鞭策为内容的自我教育实践。

——每天一格言

每天点亮一盏思想的明灯,是魏书生送给学生们的人生忠告。他的具体做法是:每天一格言。在各个学校里,抄录格言是学生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而且全班同学轮流做,每个人都有机会。

每天早晨,由值日班长在教室黑板的一角,摘录一则格言,并写明格言的出处、由哪个学生摘录的。值日班长选择格言时,要先检查自己的思想、学习、纪律、行为习惯,哪些地方有缺点或弱点需要改正或弥补,那么格言就要切中要害。这样的认真找寻和选择过程,是对学生们思想、学习以及心路历程的清晰梳理,本身就为他们点亮了一盏思想的明灯,完成了一次自我教育。用这样特别的方法,还可以帮助那些思想有波动的同学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平时,教师还让同学们把搜集的格言进行交流,共同鉴赏,共同研讨,以发挥群体教育效应。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一则则格言成为一盏盏思想明灯,引领学生跨越人生的黑暗险途,走过迷茫,走向灿烂的明天。

——人人都有座右铭

在盘锦市每位中小学生书桌的右上角,都摆放着自己的座右铭,座右铭上有三部分内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第一点起到“精神充电”的作用;第二点是一个现实而具体的、“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班级里个个同学前有榜样、后有追兵,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氛围。第三点最为重要,是学生完善自我、进行自我教育、实现第二个目标的好办法。这小小的座右铭,让学生们树起了奋斗的目标,扬起了青春的风帆。

盘锦市三中八(3)班梁瑞鑫同学在《座右铬,我成长路上的航标灯》一文中写道: 在成长的大海上,我的小舟从未偏离过正确的航向,因为我有一盏明亮的航标灯,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有一次,我和同学闹了点别扭,都挺委屈,谁也不认错。回到家中,我偶然瞥见贴在墙上的这句话,不由得陷入了思考。其实,我要是能向对方道个歉,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第二天,我先向同学检讨了自己。没想到,他听完我的检讨,一个劲儿地说:“都是我不对,我都惭愧死了,你千万别说了!”就这样,我俩“化干戈为玉帛”了。

小学毕业的暑假,我约了几个朋友去公园玩,半路经过一家网吧,朋友对我说:“进去玩一会儿吧,咱们都毕业了,又没老师管。”他们说得挺有道理,但我想,我要是进去了,就违背了自己的座右铭,我此时最大的敌人不是面前的网吧,而是我自己。进入网吧,只是跨越一道门,但在我心中,却是跨过了一道防线。从那以后,每次经过网吧门口,我看都不会看一眼,因为它对我来说已没有任何吸引力。

——读名著

与每天一格言、座右铭等教育方式珠联璧合、互为补充的,还有每天读名著。人物传记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是巨大的,探索一位伟人的胸怀,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个思想被陶冶的过程。

请听一听盘锦市四中八(2)班的石雪妮同学与名著为伍、与名人为伴、与先贤交朋友的感受吧:我是从读雷锋的传记开始的,至今清楚地记得雷锋叔叔说过的每一句格言,在“钉子”精神的影响下,我养成了不服输的坚强品格。而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这一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它使我养成了帮邻居爷爷奶奶倒垃圾、拎重物和清扫楼梯,处处留心做好事的习惯。如果说我有了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不骄不躁的好品德,全都要感谢一个人——雷锋叔叔。

在很多学校,教师将读名著与“一分钟演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让教育无处不在。你看,台上刚刚讲完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马上又有学生拿文天祥“浩然正气”的事迹相应和。这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还没有讲完,就有人准备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英雄、伟人故事书,同学们在阅读中受到了精神的陶冶。家长和老师也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写说明书 学生总免不了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当然要想办法纠正。但是,魏书生的方法很特别,不是批评责骂,更不是写检讨书,而是写说明书。这也是他在班级管理上的又一高明之处。这里收集到了市二中某班的两份说明书,或许会让你得到育人的启示:

之一:老师,我不会再欺骗您了

自习课已经开始了,我和其他向学仍在闲聊,等到班主任进教室,我们赶紧都装作一副努力读书的样子,老师巡视了一番,笑着离开了。

晚上回家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今天的自习课上,我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欺骗了老师。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维护班级的荣誉。在自习课时讲话,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还给班级造成了不良影响。

现在,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写下这篇说明书,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自我教育,我要把这件事铭记在心,以后坚决不在课堂上说闲话,努力学习。

之二:一个小小的垃圾袋

随着上课音乐的响起,老师也准时走进教室,他习惯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后,径直走到电视机后面,弯下腰去,再慢慢地直起身来,只见他手里拎着一个不大的空包装袋,又转身看了一眼身为卫生班长的我,什么话也没说,把它轻轻扔进了垃圾桶。我顿时脸红到了脖子根,感到惭愧极了。虽然老师没说什么,但从他的举手投足之间,我读懂了许多。作为卫生班长,不能为同学们营造出一个干净、温馨的环境,无疑是工作上最大的失职。今天晚上我不断地反思,卫生班长虽然官职不大,但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办此,我写了这篇说明书。我想:经过这次失误我会变得更加细心和成熟。——“新我”战胜“旧我”

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我变新了,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新了。自己新、他人新、世界新、工作新、江河山川新,人工作学习起来才有乐趣、有意义。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自我比较,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有何进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自觉约束自己,以便找到“新我战胜旧我”的成功,从而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三、培养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点一滴地积累好习惯,就是一砖一石地堆砌自己的好品德,习惯成自然,品质在其中,养成一个好习惯,终身都受益。这是魏书生30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教育本质的高度提炼。

从1997年开始,盘锦把“七个一分钟”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写一分钟日记,唱一分钟军歌,走一分钟队列,练一分钟演讲,搞一分钟竞赛,读一分钟名著。这七件事,因其要求具体,容易做到,不致落空。只要长期坚持,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良好的道德习惯就在这“简单事,天天做”中形成了。

七个一分钟,小事着手,滴水藏海,映射出素质教育的魅力所在。2007年6月10日,教育部部长周济来盘锦视察时说,素质教育的理想在魏书生领导下的盘锦变成了现实。

这里采撷其中几朵浪花,通过师生们的亲身感受,真切体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真谛。——写日记

盘锦市的每名学生天天都写日记,日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是教师命题,大多数是学生自己命题,总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摄像机”对准生活的光明面。让那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风土人情、崇拜的人、喜欢的书、感人的事,时刻影响着学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日记,是对自己学习、生活的一次次感悟和思索,更是对自身修养的培植和训练。循序渐进,贵在有恒,这就像是道德的长跑一样。

看看一完中的学生们都是怎么看待写日记的吧—— 作用之一:日记成为朋友

小学时,写日记是我的任务,也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自打上初中开始,日记在我心里从必须完成的作业转变成一种心路历程的梳理。我把每天的心情记在日记里。把不想和别人分享的烦恼记在日记里,把好的心情和不好的心情全都交给日记,它仿佛就是我的一个朋友,听我唠叨也不会烦的朋友,我渐渐地爱上了写日记。

作用之二: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把日记称之为“道德长跑”,是因为它是二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我以前不爱写日记,把它视为负担,久而久之自己也变得懒惰,老师却不嫌麻烦,一遍一遍地敦促我写日记。现在,一天不写日记就不习惯了,因为那是我情感和价值观的真实流露,而且坚持记日记的习惯让我的品格逐渐独立和坚韧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持之以一的毅力。凡事坚持终可贵,不做半途而废人。

写日记被称之为“道德长跑”,学生可以通过每天坚持写日记来磨练意志,增强信心,增长能力。求真、向善、爱美的思想就这样在短短的字句和感悟里形成了。

——做家务,我能行

做家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的起点,也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好品德的有效途径。要求学生每天做一分钟家务,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从而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2004年11月16日和2005年11月15日,市教育局和市教师进修学院连续两次联合举办“做家务,我能行”汇报演讲会,学生们有滋有味、声情并茂地汇报他们做家务的体会和收获,交流着做家务的快乐。参赛的都是各校在平时的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选手。

说起做家务,辽化小学六(4)班的张易铭如今是妈妈的好帮手。但以前的她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请听她的经历:

一年多以前,我对妈妈包馄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让她教我做。我首先拿小勺子舀了一勺馅,轻轻地放在馄饨皮上,可这馅好像和我有仇似的,要逃脱我的“毒手”。经过不懈努力,这个问题终于被我解决了,馄饨馅在被我打趴下后,老老实实地呆在皮上了。然后我把皮折过来包住馅,可我卷来卷去,就是和妈妈包的形状不一样,而且馅都溢出来了。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的馄饨最终成形了。我自告奋勇,又向妈妈提出由我来煮,妈妈告诉了我煮馄饨的方法。我草草地听了一遍后,就急不可耐地把馄饨像扔炸弹一样扔到锅里,用勺子不停地搅和,待馄饨浮上来,我顿时傻了眼,成片汤了!妈妈告诉我,是我太心急了。水没开不能下馄饨,也不能乱搅和。我这才恍然大悟。

这件事让我体验到妈妈干家务的辛劳。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今各种家务活都不在话下。

目前,盘锦市的中小学生每天都要做一件家务。有的学生坚持每天自己叠被子,有的坚持洗碗,有的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有的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好事,比如洗脚、捶背,等等。

从一点一滴抓起,一分钟家务看似简单、平常,却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为他人、为父母尽到责任的快乐。

——制作爱心贺卡 从1997年开始,盘锦市教育局工作计划里就有这样一项内容:要在父母过生日时为父母绘制生日贺卡(美术课必教,开展评选贺卡活动)。时至今日,这项活动已不仅局限于为父母做生日贺卡,还发展到为老师或自己尊敬的其他长辈做。但凡重大节日,都可以做贺卡来表达对他们的爱心和感恩之心。一张张带着稚气的小卡片,做工未必精细,设计构思未必巧妙,但却饱含着孩子们的一片真诚。

下面是一个孩子给母亲制作贺卡的故事——

“三八”节快到了,我要做一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贺卡,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是您给予了我生命,是您陪伴我长大,教我做人。我选了橘、红、蓝、绿四种颜色的卡纸,橘色代表母爱的温暖,蓝色代表母爱像蓝天一样广阔,红色代表我对母亲热烈的爱,绿色代表我在母爱的笼罩下快乐地成长。妈妈看了我做的贺卡很开心,特别是看到贺卡上的话——“母亲,是世界上最深情的呼唤!妈妈,是世界上最亲切的呼喊!”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实实在在地传递着爱与感恩。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组成联合检查组,定期去基层学校检查活动开展情况。2001年11月3日,市教育局举办“为父母绘制生日贺卡”汇报演讲会,来自市直中小学的16位学生代表讲述了他们如何用小小的贺卡来表达对父母亲的无限爱意。

2008年4月2日,市教育局还举办了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情满四月天”主题班队现场观摩会。学生们通过讲述各自的经历,用各种表演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之恩、他人的关爱之恩的感悟和感激。现场气氛热烈而凝重,动人的故事、深情的歌声、真挚的情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 “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这是培养学生8个良好学习习惯之一,它孕育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位成功人士都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起步;每一件壮举、伟业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细节作铺垫。看似平常的小事,就是他日成功的基石。

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他们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在校园里,管理好自己,做好自己分内应该承担的“小事”,就是最大“大事”了。但是,“大事做不来”并不是让同学们妄自菲薄,而是让他们学会脚踏实地地多做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盘锦市二高中高二(1)班艾雪同学在作文中所写的: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我经常做一些小事来鼓舞自己。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光阴从不停下它匆匆的脚步。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深知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有一次,我的同学得了重感冒,耽误了课程,她非常焦急,我耐心地安慰她,帮助她,让她感到同学之间的温暖。在帮助她的过程中,我也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了温习和梳理。

在《与蜗牛同梦想》一文中,高二(3)班的王春靓同学这样描绘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每个人心中的“大事”,但理想不是空想、妄想、幻想,更不是不着边际的白日梦,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朝着心中既定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前行,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地。理想着实很美,要实现起来,真的不是件容易事。现在的我力量还很弱小,还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也明白,小小的我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不能急于求成的,要从小处着眼,做好那些小事,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从我身边每个能把握住的机会开始,不断地累积,不断地超越。

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许多事情是个人无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作为学校和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都有责任接受,并且要做到一视同仁、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帮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在爱学生时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在学校里,成绩好、品德优的学生是“心肝”,那些有着这样那样缺点、毛病的学生也是“宝贝”,所有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2004年教师节这天,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演播室里,魏书生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问:“您为什么把那些落后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呢?”魏老师说:“‘后进生’就是后来能进步的学生。”言毕,全场掌声雷动。对于转化后进生,魏书生有着丰富的智慧。

——互助“结对子”

互助“结对子”就是学校领导、老师、优秀学生都要与“后进生”结对子。两人互助,有计划,有办法,有监督,有总结,有表彰。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携手并肩,共同进步。

在盘锦四完中三(8)班,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自发组织“一帮一小组”,先后建立了20余对“学习互助小组”该校的孟威老师介绍说,“一帮一小组”的产生,主要是针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两大问题:一方面,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孤军作战”,在学习中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讨论,有了疑问往往不了了之,有些学生“耻而不问”、藏着掖着。

为了创设民主交流、平等互助的和谐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奏响了“互帮互助三部曲”。第一部:优化组合是前提。关注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一并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工,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互补性,又要兼顾他们的默契度,让他们乐意为这个小团队服务。组间搭配均衡,无明显差异,组内成员拧成一股绳。第二部:注重体验是关键。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难点,并适时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让优等生“轻松闯关”,后进生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第三部:激励评价是保障。在组间开设“最佳参与奖”、“最具默契奖”、“最佳创意奖”、“最有潜力奖”,让孩子分享集体合作的乐趣;组内可针对优秀学生开设“快乐智慧星”、“优秀金点子”、“优秀小老师”等奖项,针对一般的学生开设“进步小能手”、“参与小主人”等奖项,让每一个学生在和谐的空间里体味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通过“帮一小组”,引导学生走出被动学习和“孤军作战”的小天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使学生们在互帮互助中增进了友谊。

——帮“后进生”找长处,压担子

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了这扇窗,一定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打开不同的窗子,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同样,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身生都潜在着不同的闪光点。教育不是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缺点,而是用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请看盘锦二完中班主任于秀红的育人故事。

18年来,在辛勤耕耘中,我守望着成长的花季,让每朵花开放出独特的精彩。琳琳同学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说话不太清楚,行动不便,也很胆小。有一次,我上课提问,别的同学都没答上来。这时,琳琳慢慢地举起手来,我马上叫到她,她回答得特别好。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从此,琳琳变得爱笑了,开朗了,每次见到老师都会鞠躬问好。在课堂上,她积极发言,学习更加努力,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小鹤同学基础较差,学习很吃力,但他每次写作文都很认真。有一次,我让大家以“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批阅作文时,我发现他写了足足有800字。讲评作文时,我特意把他的作文在班里展示,不仅表扬他写得认真,还把作文中的精彩语句读给大家听,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给他鼓掌。我分明看到,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走进家门,叩开心门

多年来,盘锦市一直提倡“家校结合”,让更多老师走进了学生家门,全面了解学生,以便更有效地教育学生。

你看,晚饭过后,又一天的家访开始了,盘锦市第二初级中学张福林老师今天要去看一位家在郊区的学生小智。小智的父母是做小生意的,没时间关心孩子。一看老师来了,小智的父母挺紧张。张老师先表扬了孩子的一些优点,比如他对同学热情,对老师礼貌,爱为班级做事,等等。家长高兴地频频点头。眼看时机成熟,张老师这才谈到小智学习马虎、作业拖拉、成绩不太理想等问题。小智的母亲苦恼地说:“我们也想让他学习好,只是我们文化低,管不好。”

张老师向他的父母仔细分析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小智看到老师没有告状、揭短,而是对他充满期待,也积极配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张老师又给家长提了一些建议,让他们改变教育方法,要多沟通、多赏识、多理解、多鼓励,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从那以后,小智和张老师亲近了很多,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像变了一个人。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只有走进家门,才能叩开心门。

在全市“万名老师进万家”活动中,老师们纷纷走进学生家中,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很多学校还设立了家长接待日,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为家长开设专题讲座、举行亲子互动活动等形式,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法,同时还特别注重了对学困生、下岗职工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的家访,真正使家、校同步前进。

阳光体育,健体育人 “你们做到了别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2007年6月10日,教育部长周济视察盘锦,看了大洼县新兴中学、兴隆台区瀚新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兴奋不已,不禁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20多年前,当很多学校还未意识到课间操的育人效果时,在盘锦市实验中学,魏书生已悄然开始了课间操的改革。1996年,市教育局开始把大课间操的育人成果作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有效载体,纳入对学校检查评估的内容,并制定评比细则,拉开了大课间操改革的序幕。

在市教育局召开的全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现场会上,人们亲眼目睹了大课间操给学校管理、学生体能带来的显著变化。渐渐地,各学校对大课间操的参与、重视和自觉程度都有了进一步提升。以现场会为契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下大力气抓课间操,多数学校由原来的一套操增加到两套,或增添了班操、年级操、校操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选动作”,时间也由原来的10分钟发展到15至25分钟,学校领导、老师全员参与。

——一分钟静止军姿:规范行为,陶养品格

一分钟的静止军姿,能够训练出有素质、有纪律、作风干练、品格坚强的学生吗?对学生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 在盘锦市三完中小学部,最令人赞叹的,是学校的一分钟静止军姿训练,学生们规规矩矩、纹丝不动,挺胸抬头,英姿飒爽,标准的立正姿势丝毫不逊色于军人,操场上听不到一点点的动静,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自信、坚定、昂扬、向上。老师们说,静止军姿改变了校风校纪。以前,让三完中小学部教师很苦恼的是,一些学生常常我行我素,在上课、开会、做操等活动中做小动作、说闲话。怎样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呢?学校采用了静止军姿训练这种看似简单、实则有效的方式,十个春夏秋冬,十载风霜雨雪,三完中小学部通过一分钟静止军姿,使学生的许多不规范行为得到改善,走出了一条德育成功之路。学生呈现出的文明、文静、文雅,处处彰显着学校教育有方、训练有索、科学管理的办学理念。

——一分钟踏步:习惯形成的起点

与静止军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分钟踏步。

走进盘锦市二完中,目睹学生们队列整齐,伴着雄壮的音乐昂首挺胸地原地踏步时,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蓝色的校服宛若大海波涛上下起伏,摆动的臂膀就像展翅翱翔的海鸥。面对这样力与美的感召,你不能不为之动容。

该校负责此项工作的王兆兴老师说,一分钟踏步不仅能够让学生平心静气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享受锻炼的快乐,还能使学生在这样气壮山河的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感受运动的壮阔,增强参与锻炼、积极锻炼的意识与信心。

——特色活动:诚于做人,恒于健体

盘锦市的学校大课间活动中,除了一般的队列、体操和跑步等体育项目外,还有许多特色活动,以丰富而生动的内容同样发挥着育人健体的作用,其中包括:基本动作以下腰、手倒立、下叉、俯卧撑、立卧撑、踢腿、推小车等选项为主;基本技能有颠球、指尖转球、呼啦圈、杂耍等选项;队列内容有队列动作演练、方队演练、队形变化演练;此外还有街舞、拉丁舞、现代舞、跆拳道、瑜伽等新兴项目和滚铁环、踢毽子、大秧歌、跳皮筋、抖空竹、竹杠舞、武术等传统项目,这些特色活动深深地吸引了学校师生,让课间操不再成为应付差事的必修课,而是大家急切盼望的一次娱乐活动。

就以传统游艺抖空竹为例,把这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引入到大课间操活动之中,使艺术与体育健身成为一体,娱乐和创新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你看,在优美的《江南丝竹曲》伴奏下,市九中小学部的学生踏着轻快的脚步,手拿空竹随着轻柔的曲调舞动着,娴熟的动作,高低翻飞的空竹,让人目不暇接。人、音乐、空竹,完美合一,形成了一幅和谐的青春画面。

——校编操:艺术和锻炼的双重盛宴

作为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载体,大课间操在盘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蓬勃开展起来。而校编操的应运而生,极大丰富了大课间操的内容。

所谓校编操,就是在国家颁布的广播操以外、自行编制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体操。如今的盘锦,随着学校的重视,校编操形式多样,有韵律操、健美操、健身操、棍棒操之武术操、手帕舞、皮筋操等。多姿多彩的校编操,深受学生喜爱。

校编操为什么受学生欢迎?盘锦市第二初级中学的邹维娥老师认为,过去的大课间活动过于单

一、枯燥,只有国颁操和跑步,校编操的开展无疑给学生的课余生活输入了新鲜血液。

在第二初级中学,学校领导和师生经过共同努力,编制了新颖、活泼的校编操,包括一套的律操和一套棍棒操。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塑造健美的体态;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敏性、准确性和平衡能力。

盘锦市瀚新实验小学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编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手帕舞。转动好手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手指的灵活性、上肢与下肢的协调性,等等。可是你看,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每个学生手里都挥舞一块手帕,随着手腕的灵活翻转,像展翅欲飞的小鸟。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则把瑜伽作为校编操加以推广,既能增进人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又可以调整身心,塑造形体。学生们在紧张的课堂学习结束后,通过做瑜伽消除了疲劳,放松了心情。

——集体长跑:跑出健康,跑出意志

来盘锦考察教育的人,几乎都到过大洼县新兴中学。这所农村中学以集体长跑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独特做法,成为盘锦阳光体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参观者感慨说:“新兴中学的集体长跑是一首四季歌,更是一幅流动的风景;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享受。”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清脆的下课铃为新兴中学师生长跑吹响了集结号。随后,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师生们迅速站在指定位置进行整队,三声军号过后,3000米长跑开始了。

看,伴着优美的旋律,十几列队伍宛若十几条长龙,整齐的队形,矫健的步伐,错落有致地在操场上蜿蜒。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自然、和谐,如行云流水,美丽壮观。

听,3000多人的脚步声怎会整齐得如出一人?新兴中学的师生会告诉你,这是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凝结成的团队精神。在这里,不论烈日酷暑还是寒风刺骨,不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论身体强健的学生还是瘦弱娇小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会掉队,没有一个人懈怠。全市体育强校的声誉,就是这么跑出来的。

在教师队伍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教师格外引人注目。他两鬓斑白,却步伐轻松,他叫李贺新,今年59岁。李老师乐呵呵地说,跟学生一起坚持3000米长跑,这已经是第13个年头,跑出了健康,跑出了快乐。

二(3)班的小冯同学,从小体弱多病,经常住院,初二时各科成绩都在20分上下,父母就是看中新兴中学的长跑才把孩子送来的,初衷是希望把孩子的身体锻炼得好一些。没想到,小冯坚持了一年的长跑,不仅身体健康了,而且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初三毕业时各科成绩均超过100分(满分150分)。

新兴中学的3000米长跑,经过13年坚持,如今已硕果累累,声名远播,吸引了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慕名而来。

校长张百清说,我们每年都会接收近百名身体超重的肥胖学生,通过大课间活动,学生的肥胖率明显降低,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从2005年至今,学校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3.2%以下。在师生身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同时,师生关系进一步密切,教与学的效率大幅提升。

经过多年实践,盘锦各个学校大课间操的“特色活动”初见成果,体育之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彰显着学校体育的风采,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市教师进修学院体音美研训部的王德富主任说,这几年,全市大课间操的发展形势很好,2000年以前,在大课间操检查评比中,我们看的是做操的质量,2000年以后看的是学校的亮点,如今看的则是教育内涵,一个集育体、健身、美育为一体的大课间操,正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育人功效

下载东方管理思想中的计落考(佛学篇 )(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方管理思想中的计落考(佛学篇 )(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