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拓展及制度设立

时间:2019-05-14 06:4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拓展及制度设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拓展及制度设立》。

第一篇: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拓展及制度设立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拓展及制度设立

——以某高校实习基地专业实践为例

祝平燕 曹富平祝松

2012-7-18 16:25:19 来源:《社会工作》2011年第12期

一、医务社工实务模式的研究现状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将相关的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运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等机构中,协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心理、社会性问题,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医护患互动环境,促进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已比较完善,其服务范围广泛,服务内容多种多样,医务社会工作者活跃于医务实践活动中,在疾病治疗、精神健康、康复照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内地发展较慢。近年来,伴随医务社会工作重新起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重对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2008年,刘继同与其他研究人员编写《医务社会工作导论》一书,首次系统提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议题,并勾勒出基本结构性框架和服务体系,旨在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建设提供较为明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刘继同,2008)。刘继同又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出发,指出3种模式:医院自发成立模式、外来进入模式、“无意识”模式(刘继同,2006)。同时,学者刘岚、孟辉则对医务社工的发展归纳了5种实务模式:历史渊源模式、社会工作推进模式、公共关系管理模式、医患纠纷处理模式、康复医学模式(刘岚、孟群,2010)。其他如花菊香、刘俊、顾昭明等主要集中于医务社工对医患关系、临终关怀、精神健康几大领域开展的介入研究,而对医务社工的发展模式研究相对较少。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依据

理论基础是实践方法展开的前提,在医务社工工作过程中运用相应的理论及方法对医务社工的实务运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优势视角在情境中的理论运用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运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强调以人的优势为核心,在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将关注点聚焦在发现并发挥案主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上,并利用这些优势对案主进行帮助并使其得到自我发展。”(付立华,2009)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社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案主、他们所处的情境,不再是孤立的或专注的集中于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可能性。使案主在创伤、痛苦和困难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它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环境。

医务社工在具体的操作中,根据患者所处的情境和病情:1.相信每个个人、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都有患者存在自我发展的潜能。医务社工实践者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故事、叙事和陈述保持足够的兴趣并尊重之,这才是指导实践最重要的前提,这才对医务社工发掘患者优势提供可能。发掘患者的潜在优势,鼓励患者运用优势自我发展。2.创伤和疾病具有伤害性,但他们也可能是挑战或机遇。局限于人们思维的“损害”模式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脑海之中,同时带来的只会导致阻碍、悲观以及受害者的思维模式。患者不能因受到创伤就被定义为超越了自我恢复能力。医务社工应注重对“挑战”模式的培养,认为所有的患者都是积极发展的个体。每一次的创伤可视为对自己人生发展和成长的挑战,患者是在不断地挑战中找寻自我。3.让患者相信医务社工,并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助人者与受助者必须建立平等的关系,助人者有责任让每位受助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患者与医务社工的合作可以让医务社工避免受到“先入为主”因素的干扰,改变医务社工的家长式作风、责怪受害人和对患者先入为主的看法。4.相信所有的环境都具备可利用的资源。相信每一个在环境中,都有一些东西可以付出,并且都会有一些别人急需的东西,如知识、勇气、资源或才能,或时间与地方。医务社工首先要引导患者相信周围存在这样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其次才能更好地挖掘资源为患者所用。

(二)复元理论

“复元是一种个人改变态度、价值、感受、目标、生活技巧以及角色等之深沉且独特的过程。它是一个让生命满足、人生有希望以及存在有贡献的生活方法。复元涉及发展新的生活意义及目标,可以使人超越精神障碍带来的苦难。”(宋丽玉,2005)它不是一个完美的直线过程,有时是一个不定、摇晃,甚至滑落到原点,再重新开始的路线。所需的是面临失能的挑战以及重新建立内在新的、重要的统合与意义感,并且超越失能的限制;所盼望的是能够在小区生活、工作与爱,并有所贡献。

复元理论从生命本源的角度解释人存在自我改变的强烈意识,它站在哲学高度看待生命本元,现在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既被医学所用,也为社会工作所用。医务社工处在医学与社会工作的交叉地带,它应该运用复元的视角看待患者。复元理论被运用的理论前提是:1.承认复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复元从医务社工的角度来讲,它强调对患者照顾需要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伴随着患者生理状况的稳定,心理层面的成熟也逐渐呈现。相信这个动态的过程一直持续,医务社工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在面对患者的问题时不能操之过急。2.复元是一种被人们期待的结果。复元希望人们在经过时间转移的过程中,人们会达到预期想象的目标。医务社工的工作终点就是寻求患者的彻底改变,达到创伤及病变前的状态,甚至超越之前。复元作为一个过程的同时,也被期待为一个圆满的结果。患者的最终理想状态就是达到完全康复,医务社工正是作为一种“助力器”,给予患者改变的力量。3.抗逆力的重视。人类是社会化的产物,在不变的环境下会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当环境发生震荡时,人类会产生焦虑的情景。患者在面对复元的过程和结果后,在生活状态不变的状况下会保持不变的生活。当患者在面对一种突发的刺激时,可能会激发原有的心理焦虑,会带来创伤或病变后病态。因此,医务社工在患者初期复元的结果达成后有必要对患者再次进行跟进、观察,以确保患者能真正达到复元。

(三)赋权理论

“赋权(Empowerment)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范斌,2009)赋权概念的价值取向则在于,引导个人、家庭、社群和社区采取乐观的态度,积极参与决策和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更趋公正。“赋权理论的核心所在能将其理解为一种表达关系,而非一种技术或手段。”(Dennis Saleebey, 2004)在赋权关系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重新的定义。

了解赋权理论意义,必须建立在集中前提下:1.探求人们和社区内部的力量,必须推翻和抛弃歧视性标签,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具有赋予自身新定义的机会。在医务社工面前,相信每位患者都具有平等接受服务的机会,而不是带着“弱势群体”的标签。肯定每位患者都具备重新获得生活的权利,重新建立创伤后的生活状态。2.让受助者远离“被帮助”的思维定势,摆脱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资源链接机会的局限。医务社工在接触患者的同时,前提是不能为患者承诺“我能带给你什么”,而是让患者发觉自己“能做什么”。避免给患者带来被动的思维定势,避免承诺。3.将受助者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相信个人具备自我改变的机会,医务社工应该相信每个患者都具有自我“复元”的机会。医务社工只是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引导作用。4.个体应该关注个人与家庭、社区间的环境因素。个体不能摆脱环境而单独存在,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强调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个人的自我发展需要结合环境的客观因素,需要借助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这种有利条件需要自己挖掘,自己发现。患者在医院期间,医务社工能够做到的是让患者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让患者自身增强生命的意识。患者在家庭中,需要通过家庭的内部情景发展自己的新能力,获得积极生存的机能。5.受助者作为社会中被剥夺的群体,应该具有为自己争取权利的精神指向。受助者相对于大部分群体而言,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应该具备积极为自己争取权利的动力指向。患者作为遭遇病变或受到创伤的群体,应该相信自己与健康者一样,有必要、有能力为自己争取生活保障的权利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权利。

三、“三位一体”实务模式的拓展

医务社工的发展目前在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为把医务社工向更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推动,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带动。

目前医务社工实践多数仍局限于医院中,也有学者提出医院医务社工和社区医务社工的说法,但是在笔者看来,上述学者的提出是按照患者所在场域的不同将患者所面对的服务分割开来,由多个医务社工进行介入,分阶段、分场域进行服务。而本文主旨是通过医务社工对患者进行一站式的跟进,将对患者的状态体现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医务社工也会通过这种连续的帮助获得对患者的最大观察。

笔者通过两次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总结患者“在医院”流动性大、个案难跟进等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通过对患者生活场域的改变,将医务社工的工作范围扩大至家庭和社区,建立一套从医院到家庭再到社区的一整套服务模式,即“医院——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模式。这套模式的建立是与“预防——治疗——发展”的模式建构互相契合,即一一对应“家庭——医院——社区”三位一体模式建立的工作策略,这种模式的建立可以产生多方带动,使医务社工的发展向更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迈进。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的介入

“在医院”是医务社工首要介入的场所,根据患者患病住院的常理,医院是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看作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治疗阶段”。因此,把患者问题放在这个场域中解决是最简洁、最有效、最省力的方法。但是在医院中也要根据病情的进展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工作,以下从手术前后进行分段开展。

1.手术前的危机干预和心理调适

手术是对患者身体完整性的人为创伤,目的是为了取出病变或修复损伤。患者可因手术成功而康复,但也可能在手术中发生意外,甚至死亡。手术也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因而人们常对手术产生恐惧反应。患者在发生突发性病变,或是突发性创伤性时,由于接受不了手术的现实,心里受到的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积压的过久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创伤。手术前患者会出现焦虑,通过具体反映出一些症状,如心悸、手抖、坐立不安、紧张,似将有大祸临头之感。患者在手术前出现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术前焦虑的轻重程度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的效果。

患者刚进入医院时,通过医务社工的及时介入,并积极开展工作,预防和治疗各种焦虑情绪的发生。这就需要医疗社工在第一时间接触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干预,为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心理咨询,解除不必要心理障碍。有研究表明“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给予心理防御咨询及心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术后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医疗和家庭负担”(季建林,2008)。患者在入院时首先是通过急诊室和门诊的诊断,才开始正式进入医院治疗。还有的患者在诊断后处于观察期中,没能及时的安排手术,等待医生进一步的观察、确认。急症室、门诊室、术前观察病房是首要接触患者的地点,并处在患者手前的时段。因此,对这3个部门应该进行医务社工的介入,使患者基本了解手术的性质、方法,可能发生哪些问题,术中、术后注意事项,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给患者提供术前的心理预防咨询及心理干预措施,对防治患者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心理状态负方向转变起到积极作用。

2.手术后的压力调适与社会支持

鉴于两次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基础,笔者认为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集中在:第一,对手术成功与否的担忧和术后恢复状态的焦虑。第二,高昂医疗费用的压力。

“创伤往往造成患者肢体伤残,面容受损,使学习或工作困难,经济受损或个人前途受挫等,自然使患者出现抑郁反映。”(季建林,2008)经过手术的实施,很大可能会造成患者肢体伤残,会使患者产生术后的“焦虑感”。患者将这种“焦虑感”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泄,而发泄的对象一般是家属、医生、护士、同病房患者。一方面,对家属的发泄属于“内部”家庭压力分担,这种状况会因为家属的理解得到及时调适。另一方面,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发泄就会产生一定的医患矛盾或医护矛盾。因此,对于这种医患关系的调适,还需要医务社工在患者产生这种“焦虑感”之前进行调节。然而在实践中的个别案例也反映出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因“焦虑感”的影响,使患者不能容纳他人的个人习惯,以至于患者之间产生矛盾。例如,同病房的患者可能因为其中一位打鼾,或者具有某种心理的厌恶情绪,不愿与病友同住一间病房等。对于以上存在的种种矛盾,医务社工会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在矛盾激化之前给予解决,防治冲突的发生。

高昂的手术费用,会让大部分人群在住院期间产生焦虑。现在存在承担费用的主体主要有个人、肇事方、所在单位、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而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费用大多还是自己承担。根据对所有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发现在所遇到的个案中大部分是因为患者不能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所引起的。这就给医务社工一个启示,“在医院”期间对患者的关注主要还是基于住院费用承担的问题。在其他费用的补偿方面主要涉及到以下政策法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手续和金额、交通肇事赔偿的涉及方面和相关的法律程序、工伤鉴定的程序和部门、伤残鉴定的指定医院等。通过对以上政策法规的咨询,也体现出广大群众在不断的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权,争取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补偿。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家庭”的介入

“在家庭”是继“在医院”之后的一种必须经历的场域,其承接的是更为核心更为复杂的问题,包括医疗费偿还、生活状态复元、家属心理替代性创伤调适等,它对应的是“预防”这一环节。进入家庭是对医务社工“在医院”工作的一种延伸,也是对案主的困难进一步帮助的体现。

由于家庭多元化因素的构成,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合作。“在家庭”要建立起以医务社工为引领,以家庭社工为主导,以家属为辅助进行多方的协调合作,综合运用多种社工技巧才能对患者的问题和困难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台湾学者徐震、林万亿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应用社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为增进家庭生活,扩大家庭功能,而对家庭所提供的服务与治疗。香港学者马丽庄指出,家庭社会工作就是指帮助求助的家庭发展,并运用自身的及社会的资源,增强家庭日常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和解决家庭问题。由此可见,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核心,当家庭成员由健康变成患者的时候,则患者已成为家庭的核心,即家庭社工也以患者为核心,家属是围绕患者为焦点的,家属心理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

1.家属心理替代性创伤的调适

家属在患者受伤住院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全患者的生命,其次才会意识到交付医疗费用的艰辛。因此,患者从医院返回家庭,对患者家属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不仅源于生活压力,还取决于心理因素。一个健康的人,突然转变为一个残疾人,这种突然性会给家属造成创伤,即“替代性创伤”。当患者家属在目击患者遭受的破坏性场景之后,对其自身的损害程度超过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在面对创伤时,每一个人都会以现在和过去的内在经验去调适和回应。创伤来自于外界,而应对创伤的能力,除了与患者个人的人格因素有关之外,更与他的家庭及人际关系有关。家庭是直接承担心理创伤的群体,患者生活的不便给患者家属造成了很多负担。然而这种突然变故产生的心理变化会引起患者家属对未来产生忧郁的情绪。生活、心理的双重压力很容易让患者家属变得消极,对未来失去信心。因此,医务社工应该进入家庭,联合家庭社工共同对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

2.生活状态的复元

因为患者手术的缘故,会为家庭带来大额的治疗费用,同时也会失去一条经济来源。巨大的生活压力承担在患者家属的身上,不仅对家属而言,对患者来讲更是一种压力。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伤残导致配偶、父母或子女的负担,由此引起的种种心理猜想不会对患者身体的恢复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医疗工作者应该积极鼓励患者,激发患者的“重生”欲望,增强自立的心态。对未来的生活树立信心。患者在良好的心态支持下能尽快的得到康复,并找到自食其力的方法,开展适合自己的生财之道。

康复医疗知识的运用。对患者来讲,出院并不意味着身体恢复。这就需要医务社工将出院后的健康恢复知识对患者讲解,让患者拥有常规的锻炼,更多的自己注意自己的习惯,以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再次,笔者要强调的是,对于医务社工进入家庭的这种模式,可以联合家庭社工共同对案主进行帮助,已达到专业性的效果。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的介入

“在社区”是从“在家庭”场域中转变过来,它承接了家庭不能承担的任务,所面对的是超出家庭范围的问题,它所对应的是“发展”的环节。

1.从“治疗”视角出发,认为它的任务是以解决独立家庭不能完成的问题出现的,它旨在通过医务社工、家庭社工、社区社会工作者、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等的共同介入,集中优势资源解决患者所遇到的问题。这个场域也极容易达成集体共识,集合相同病理的患者组成一个集体,形成同病理小组,达到小组成员间“自助”,并为共同的生活环境获取资源。

2.而从“发展”视角来看,它的主要任务是以卫生、保健为主,重在树立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或是从某一种角度也可以看作是“预防”,为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务社工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共同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生活保健常识等。对于整个社区的居民来讲,定期的开展健康、安全知识的宣讲,对居民的生活来讲很有必要。医务社工可以邀请社区中因为不注重健康和忽视安全常识所导致住院的患者给居民进行讲解,和居民共同分享珍惜生命的意义。社区居民也会因为现实的案例给自己产生的震撼而更加注重自己今后的生活方式。

获取社会资源的支持对患者后续生活问题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医务社工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案主获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一般对于社区居民来讲,比较容易争取的是社区企业的捐助。医务社工联合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企业,为患者寻求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者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这样对于促进患者生活状况的改变和提升社区企业的形象具有很大的意义。医务社工和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争取各种公益基金给社区具有共性特征的居民以帮扶,还可以通过社区捐助方式,为在院期间的患者提供救急费用。

笔者基于两次参与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初步的掌握了医务社会工作一些基本的工作技巧和方法,从中尝试的探寻适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实务模式。鉴于目前国内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处在雏形期,这就需要当前的医务社工在实习或是工作中不断的发现、探索,开创一种适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

四、实务模式开创下的制度支撑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开展、实施需要一定的制度做支撑。医务社会工作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医务社工的队伍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对制度要求还没有凸现出来。鉴于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景,这种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会逐渐形成一套体系,这里笔者就制度的初设简单地谈一些看法。

制度设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即制度设立必须建立在一种成型的运作环境下,它包括现有的外部环境、人才构成、运作机制。

外部环境是指某种事物发展所具有的客观条件,针对目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重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逐渐走向社会;对于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更是势在必行;社会工作的多领域拓展,给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发展平台;国外医务社工工作模式的借鉴,更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动力。

人才的构成是主观因素,也是某种组织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各个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开设,培养了许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2010年国内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简称MSW)的招生更体现出社会工作强大的生命力。社会工作硕士的招生体现出社会工作纵向的发展速度,为了培养更为专业的理论性人才;国家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的招考同样体现出社会工作纵向的发展速度,为了培养更为专业的实务型人才。而社会工作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在迅猛发展,如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开展扩大至家庭、社区、医务、残疾人、妇女、老年人等。这里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已在多种地区试点,并获得很好的成效。

运作机制是指某种组织的内部构造及发展运作模式,这里指的是医务社会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目前的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医院中设岗,并在医院中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在医院”环境中。它的工作绩效评估仍是由院方聘请专门的社工专业人士进行评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工作——评估的方法。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三种要素,这里要将具体的制度加以落实,试着构建一种制度。

外部环境的支撑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各政府部门的推动。下面是针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所提出的几个建议:卫生部门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中设岗。由国家卫生部门支持,由社工机构向各个医院提出医务社工设岗请求,并说明医务社工的重要性,并要求开设医务社工岗位。卫生部门推动,扩大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识领域,由医院对医务社工的医学常识进行定期的培训。作为调节医患关系的医务社工,应该多学习医学常识,方便给患者解答简单的医学常识。由当地卫生部门组成定期的组成医务社工研讨班,分享最新的医务社会工作方面的动态。医务社工在实践的领域也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跟上学术发展的脚步。

人才构成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人才的引进给传统单位增加了活力,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体的制度建议如下:人才的引进需要民政部门的考核,为了提高医务社工的专业性。加强考核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医务社工队伍的纯度;民政部门举行严格的入岗考试制度,完善医务社工的录用制度。提高医务社工的工作门槛,招收高学历、实务经验丰富的人才;民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入岗前医务社工进行考核,鼓励引进实务领域研究广泛的医务社工人才;医务社工应该加强与义工、志愿者三者的结合,扩大礼物社工的服务力量。同时在医院中和家庭中要充分重视护工和家政服务人员的力量,联合护工、家政人员共同为患者的进行康复照顾和心理疏导。因此,需要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具有多种领域的社会工作知识和具有能链接到社会资源的能力。

运作机制是一个组织生命力得到延续必须具备的工作程序和方法。1.医务社工具有民政部门注册的社工机构所归属。医务社工虽然是在医院中设岗,但是它的归属却不属于医院,而是由专门的社工所承担,这也是为了作为“第三方”更好的调节医患关系所做的调整。医务社工由社工机构所归属,也是为了医务社工能够的走出医院,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开展医务社会工作。2.由民政部组织,各社工机构支持组成专门的社会工作评估团队。社会工作的评估是考核医务社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必须的步骤,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领导、专业的人员组成。

参考文献:

[1]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Dennis Saleebey编著,李亚文,杜立婕译.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季建林.医学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刘继同.转型期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5]刘岚,孟群.当前我国几种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比较[J].医学与社会,2010,(2).[6]付立华.优势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介入策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5).[6]宋丽玉.精神障碍者之复健与复元——一个积极正向的观点[J].中华心理卫生学刊,2005,(18/4).[7]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9,(12).作者单位:祝平燕、曹富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祝松,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第二篇: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13章 医务社会工作

第13章

医务社会工作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概述

一、医务社会工作概念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1、起源于20世纪初,健康是其重心

2、工作对象:那些受到实际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者伤害等不同方面影响的人、家庭或群体

3、目的:增强、促进、维持、恢复其社会功能

4、有狭义和广义定义之分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

1、诊断与评估

2、咨询与辅导

3、寻求与整合资源:寻找病人所需的资金、实物、服务资源等;协助病人完成申请的程序;利用媒体帮助病人获得必要资源等

4、倡导工作:促使医院内部在诸方面能够有所改善;推动医院外相关组织的改善

5、咨询与协调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2、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

3、“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4、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三、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1、健康的定义: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主要依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理念,对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全面的健康认识

3、综合健康医学模式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生活方式的影响(3)医疗服务的影响(4)环境因素的影响

4、对疾病的理解(1)疾病的医学感知性(2)疾病的自我感知性(3)疾病的社会感知性

5、疾病病因种类

(1)外界致病因素:外因(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营养性因素)

(2)机体内部因素:内因(免疫性因素、神经内分泌、遗传性、先天性因素、心理因素、年龄性别等)(3)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季节、气候、气温、地理环境等;社会环境和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又称医院社会实务、临床社会工作;主要目的是解决与病人及其家属有关的经济、社会、情绪方面的困难

(一)现代整体医疗模式

1、现代整体医疗模式的服务理念(1)服务范围扩展(2)服务对象增加(3)服务形式综合(4)服务手段多样(5)服务层次多样

2、病人需求呈现多元化(1)需求内容的多元化(2)需求层次的多元化(3)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提高(4)情感需求的增强

(二)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从医院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1)调节病人心理,配合医院治疗(2)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3)提供病人信息,协助医生诊治(4)安排转院或者出院事宜(5)外展服务(6)社区医疗照顾

(7)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辅导

(8)为医疗教学和研究提供资料和便利条件(9)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搭建和谐的公共关系

2、从患者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

(1)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医务社会工作最基本的内容)(2)提供危机介入

(3)疏导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强制求医型)

(4)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医疗保险、社会捐助、医疗赔偿)

(5)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6)悲伤辅导

3、从医患关系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

互动主义学派认为,医患的接触会因为目标和利益的分歧而引发相互之间的冲突

化解医患,矛盾的核心是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1)以调节者的身份处理医患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群体与患者及其相关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2)搭建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①促进医患信息交流 ②保证医患沟通渠道畅通 ③创造医患沟通的良好环境 ④形成文明友好的医患沟通交流方式

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相关定义

1、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围绕健康理念的宣传普及以及传染病防控而展开

2、卫生、教育、福利三者合一

3、公共卫生分为8大类:传染病的控制;食品的安全;烟草的控制;药品和疫苗的可得性;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与促进;食品保障与营养;卫生服务

4、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

5、一个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卫生保健宣传

2、公共卫生教育事业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3、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

4、个人与家庭问题的咨询帮助

(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弱势群体)(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卫生服务记录等)

5、预防传染病流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传染病流行时根据严重程度划分为 一般(四级)蓝色预警 较大(三级)黄色预警 重大(二级)橙色预警 特别重大(一级)红色预警

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精神健康的定义

1、精神病理社会工作vs心理卫生社会工作

2、世界卫生组织对精神健康内涵的定义: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包含自信和控制能力的人格特征、面对困难处境的抗逆力、处理生活压力的能力

(二)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收集和分析

2、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

3、精神康复患者的回归社会

4、精神疾病患者家人的心理辅导

5、心理卫生的计划和宣传

6、社区心理卫生的推广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在医院门诊部的工作方法

1、预约服务

2、接诊服务

(1)语言简明扼要、通顺(2)记录内容力求完整

(3)书写的方式符合机构统一使用和存档的要求(4)正确使用专业术语(5)内容准确,针对性强

3、诊断及后续服务(1)参与诊断(2)简短辅导(3)住院安排

4、医院宣传服务

(二)医院病房内的工作方法

1、住院患者的社会及心理状况的评估

2、参与病房巡诊

3、协调各科的医疗人员

4、复杂病例个案的处理(1)开案登记

(2)收集资料和初步评估(3)个案记录(4)工作进度记录(5)评估结案

5、住院患者的小组工作(1)患者小组(2)患者家属小组(3)医生与患者小组

6、社会生活的复原(申请经济援助、医疗器具、转介相关机构等)

(三)出院跟进的工作方法

1、制定出院计划

(1)患者出院后,明确哪些医院或者就近诊所可以为患者提供继续治疗

(2)帮助家属了解如何照顾好患者,解决家庭护理中的问题

2、辅导家属照顾患者

3、协助家属与患者一起设计跟进服务方案

(四)家庭医疗的工作方法

1、对长期慢性病人的家庭医疗

(1)评估长期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明确需要开展的服务活动

(2)拟订服务的具体计划,包括患者生理指标的维护、家庭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医务人员的定期查访等(3)寻求社会资源,拓展有效的转介程序,减轻医生和患者的负担

(4)给予家庭照顾者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2、连接家庭和社区卫生服务

3、寻求社会资源,减轻家属压力

(五)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

1、满足临终患者的基本需求

(1)生理需求的满足:安排适宜的环境;给予舒适、安全的体位,协助其翻身;鼓励患者进食,防止虚脱和并发症;保持清洁卫生,维持患者的自尊,预防感染的发生;尽量减轻临终患者的疼痛(2)心理需求的满足

2、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1)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2)对社会进行临终关怀教育

3、陪伴临终患者

(1)帮助患者回顾生命,完成未了的事情,缓解心理压力

(2)安慰患者,告诉他们已完成所有的事,让其安心度过最后的生命时光

(3)运用方式技术处理患者对健康问题的焦虑(4)让医生采用充足、合适的镇痛药物减缓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恐惧与痛苦

4、辅导临终患者的家属

(1)家属的临终关怀辅导(让家属认识到家属自己已经对患者尽心了)(2)家属的悲伤辅导

★麻木僵化期:保护悲伤者,提供实际协助,允许并接受情感的爆发,鼓励参与悲痛仪式

★追思搜寻期:给以充分的时间表达情感,消除对死者不当的理想化或丑化,在纪念日和节日给予特别的关怀,并且鼓励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瓦解绝望期:鼓励继续参与先前的活动,避免重大的生活变迁,并且运用社区的资源

★重整阶段:鼓励适当参加新的活动,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

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健康宣传和管理

1、健康宣传方法

(1)健康理念的普及与宣传(2)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①制订健康教育计划 ②健康教育训练 ③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估 ④新的健康教育计划的修订

2、健康管理方法

(1)收集健康管理对象的个人健康信息(2)进行健康和疾病风险评估(3)实施健康干预(4)干预效果评估

(二)社区保健

1、协助进行儿童保健(0-3岁)

2、协助进行孕产妇保健(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

3、协助进行老年人保健(65岁及以上)

4、协助进行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

(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科控制

1、协助管理传染源,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协助管理传染病患者(甲乙丙)、病原体携带者、接触传染病患者、协助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3、保护易感人群,协助进行预防接种(儿童、老人、体质虚弱者、一些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

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在精神病院的工作方法

1、针对精神病患的工作方法(1)患者健康资料的收集(2)初步诊断与评估

(3)不同治疗方式的配合(精神疾病的特殊性要求治疗者必须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治疗性联盟)(4)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衔接

2、针对患者家属的工作方法(1)减轻家属照顾患者的压力

(2)对患者家属给予辅导和支持(心理教育、家庭治疗、家庭探访与家庭辅导、家庭支持小组、家庭互助小组(不需要社工的带领))

(二)在精神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的工作方法

1、宣传精神健康的理念

2、提供咨询治疗

3、开展转介工作

(三)在社区精神康复中的工作方法

1、连接社区的各种资源

2、开展康复训练

3、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内容(本站推荐)

一般来说,对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介绍主要是从三大方法人手,分别予以介绍。这也是因为个案、小组和社区是最常用的三大工作方法。大致说来,三大方法中个案是基础,所以,社会工作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个案社会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个案社会工作模式主要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治疗模式、行为主义治疗模式、’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现实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格式塔治疗模式、危机干须模式、存在主义模式、女性主义模式等等。我们选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几种主要模式进行解析。

与个案社会工作相关的还有一种家庭社会工作,常规教科书一般都将家庭治疗的方法归人个案社会工作之中。但是。目前看来,这种归纳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家庭治疗的方法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家庭治疗无论是在治疗方法、治疗对象还是治疗原则等多方面已经逐渐成熟起来,独特性越来越突出,与传统个案社会工作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这里,我们主张家庭治疗的方法不再归并人个案社会工作,而是与个案、小组和社区并列为第四种独立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此,我们分别选择家庭治疗中最为常用的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和联合家庭治疗模式予以介绍。

小组社会工作尽管发展比较晚,但是,目前,关于小组社会工作的探索和运用发展很快,在日常社会工作实践中,小组社会工作的实际应用效果越来越突出,遗憾的是,小组社会工作的模式与个案比较起来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探索。在小组社会工作中,相对来说比较常用的三大工作模式是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其他还有过程模式、行为主义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等等。大致来看,小组社会工作的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属于小组社会工作的模式;另一类则是个案社会工作模式在小组社会工作层面的再次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小组社会工作模式尽管在国外、在过去已经被证明是比较有成效的小组社会工作的模式,但是,从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具体情形来说,我们对于小组社会工作的模式不采取既有的成果,我们主要介绍两种基本模式:自助小组模式和成长小组模式。

社区社会工作被认为是最具社会效果、最富专业影响力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但是,目前对于社区社会工作的探索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普通教科书一般都遵循美国学者罗斯曼1979年对于美国社区的研究成果,主张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显而易见的是,罗斯曼研究的田野是美国20世纪7 0年代的社区,对于21世纪的中国社区发展来说,还有许多水土不适的地方。考虑到中国社区发展的具体情形,我们不采纳罗斯曼的观点,从中国本土社区发展出发,我们将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主要区分为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两种模式。

社会工作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学科,也正因为年轻,社会工作在主要工作方法和具体实务模式上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探索姿态,所以,我们对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选择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的探索过程,还有许多模式正在显现并被证明,我们无法一一收容迸来。但是,有一点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目前,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和运用已经逐渐脱离了三大方法的简单割裂,我们更多地不是从方法的不同上来区分社会工作,而是更多地转向从服务对象的差异上来划分社会工作的不同,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的深刻意义在于,从服务对象人手的话,社会工作就变成了多种方法对于不同对象的综合运用,而不是传统社会工作只是不同方法在不同对象身上的具体应用。社会工作因此不再被不同的工作方法所割裂,而是被相同的服务对象所统一,因此,整体的社会工作观逐渐取代了分裂的社会工作观。单独的社会工作方法被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所替代,这代表了社会工作模式最新的发展趋势。

第四篇: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含义:强调一种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和方法.社工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多元因素决定论

“多元”--问题的产生是社会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贫穷以及精神疾病等社会问题,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通常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助人活动(对服务对象的介入)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进行.2.“心理-社会”视角

强调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社会工作首先要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的情况(例如: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然后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例如:不幸家史,同辈关系状况和社会参与等)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3.“环境中的人”视角

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另一方面,个人又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能动个体,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而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提升社会功能,通过进行矫正与服务,帮助他们改变认知,从而有一个较好的社会适应.4.系统理论

(1)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系统”,是指社会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2)在系统视角下,环境是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这个场域里所有的因素(即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彼此相互交错和影响.(3)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 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强调人与环境是交叉互动,相互影响的,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要.5.优势视角

(1)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2)优势视角寻求识别,利用,建立和强化人们已有的优点和能力.它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 1)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2)贫困,歧视,疾病和困难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多角度看问题)3)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理想和抱负,因为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的,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期.4)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最好地为他们服务.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三)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微观系统:这个系统是指个人系统,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子系统.中观系统:这个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这一系统是指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影响个人的四个重要的宏观系统是组织,机构,社区和社会文化.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将其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1)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2)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3)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4)增加社会资源,促进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2.社会功能发挥

着眼点放在个人社会角色方面的表现,个人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其社会功能上 威胁个人发挥角色功能的外在因素,个人与社会中他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工作实务关注的核心问题.社会工作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分析服务对象的各种社会关系,帮助服务对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资源,来消除干扰个人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联系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加顺畅.3.内外影响力范式

内外影响力范式的假设:人自身及环境中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其特定的行为.4.生命周期理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需要)(1)含义:人的发展都要经过几个普通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逐步攀升,成长的.(2)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帮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5.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1)个人和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

非正式(自然)的资源系统(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正式的资源系统:群团组织(工作单位,各种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社会性资源 练习:25岁的男青年,患有精神病,刚出院.社工在分析他的社会处境时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2)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3)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1)个人问题与社会情境,与社会公共问题;2)社会公共问题是以个人问题为基础的;3)许多个人性问题不可能由个人或家庭解决,不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练习:医疗,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 思考:社会工作应做什么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2.运用综合方法;3.工作过程阶段化;4.工作任务阶段化;5.整合的价值观.(二)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2.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有升有降);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例1:在青少年服务中心或居委会的社区工作中,工作者要先评估社区的需要然后才策划工作方案,再接着寻求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即先有评估后有建立关系和接案的工作.三,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一)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1.改变媒介系统;2.服务对象系统;3.目标系统;4.行动系统(二)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1.改变媒介系统:由社会工作者与系统中的其他专业人士组成.社会工作者是担当主要责任的“主要改变媒介” 例如:少管所的教官是越轨少年的主要改变媒介,在教育越轨少年的工作中,他要同时与学校的老师,街道派出所的民警,街道干部及居民委员会主任一同工作,促进越轨青少年的转化,并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2.服务对象系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求助于自己的自然助人网络(使用非正式的资源系统)走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求助的服务对象的类型: 自己主动求助的;邻居,熟人,朋友介绍的;其他机构转介来的;有关司法机构要求的.现有服务对象,潜在的服务对象.练习:一位母亲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因为她对教育孩子感到困惑,她的孩子在性格,学习方面有问题.母亲是孩子是改变媒介系统是

3.目标系统: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练习:一个新建的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恶劣,垃圾成堆,污水遍地.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与社区居民共同商讨解决社区的环境卫生问题.目标系统是服务对象系统是改变媒介系统是

目标系统并不一定总是支持改变的,有时也可能会不愿改变.关于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一般说,目标系统大于服务对象系统,而且具有时效性.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还可能交叉.练习:1.在社区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例子中,社区居民属于环境卫生部门属于2.在母亲为孩子求助的例子中,母亲属于孩子属于

4.行动系统: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工的合作者.练习:在改善社区环境的例子中,行动系统包括哪些(收集资料的人,采取行动的人大代表,新闻媒介的记者,社区居民,居委会主任等.)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包括六个阶段: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每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与技巧.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接案的重要性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由他人转介(“筛选服务对象”),工作者主动接触(外展工作,引导其接受服务)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按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分为: 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主动,他人介绍 非自愿性服务对象:转介而来,被动 练习: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儿童的类型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1)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2)了解是否接受过服务;(3)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4)走访社区.2.拟定面谈提纲 面谈 1.面谈的目的 2.面谈的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3.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治疗性沟通(P.30);(3)倾听:理解,设身处地,参与.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1)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不愿被别人看作弱者;怕丢面子;怕失去原先的地位和权威;对改变的信心不足;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担心改变及后果;害怕(或实际已遇到)他人对改变的阻拦.(2)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

(3)敏锐的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及反应(语言的,非语言的)(4)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三)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

(1)个人资料;(2)身体情况;(3)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4)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

(1)询问--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2)咨询--专业人士,转介;(3)观察--家访,深入社区生活;(4)查阅已有资料.(四)初步预估: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最终达成服务协议,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看是否需要马上处理一些问题.建立专业关系

1.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及其功能 2.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1)有双方共识的目标(2)有时间限制(3)而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4)社会工作者是专业权威(5)控制性(社会工作者)3.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六)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转介,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书面或口头的)服务协议的内容包括: 1.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 2.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 3.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时的工作时间长度 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一)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二)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三)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四)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帮助;(五)社会文化因素;(六)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节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原则

(一)预估含义: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是正式开始服务之前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及情境进行评估的过程.(二)预估的目的最终目的:对正确的计划做出贡献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三)预估的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对服务对象的影响.2.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包括服务对象的人格特征,能力,优势和弱点.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环境系统的状况,包括家庭,朋友,工作单位,邻里及社区的情况,从中找出有利和不利服务对象改变的因素.(四)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2.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3.行动取向;4.有可识别的步骤;5.渗透了专业判断;6.局限性.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一)收集资料

1.内容:个人资料;环境资料

2.方法: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咨询,观察,家访,利用已有资料

(二)分析,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

1.排列顺序;2.发现;3.识别;4.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三)认定问题

1.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what,where,why,howmuch,howlong)

2.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及问题发生的原因

3.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

4.研究服务对象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5.描述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

6.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源情况.(四)撰写预估报告

1.撰写预估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2.预估报告的结构

第一部分:资料和事实

第二部分:专业判断

(1)对资料的理解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

(3)对问题原因的分析,理解,解释

(4)判断改变的可能性和改变的益处

三,预估的主要方法

(一)社会历史报告法(P.51)

(二)家庭结构图描述法(家庭树,家庭图谱)(P.52-53)

(三)社会生态系统图法(P.55-57)

(四)社会网络分析法(P.58-59)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计划”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1.目的和目标(长期,短期目标);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3.介入策略:多层次介入;4.协同工作的合作者;5.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6.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二,制定计划的原则

(一)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二)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三)尽可能详细和具体;(四)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五)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以为评估打好基础.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与服务对象一起)

1.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

2.设定工作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二)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1)危机介入;(2)资源整合;(3)经济援助;(4)安置服务;(5)专业咨询

签订服务协议.也称为服务合同,工作契约

服务协议的内容

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特点与制定原则

四,服务协议的形式:书面协议,口头协议

五,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一)签订协议的过程(P.72)

(二)签订服务协议的技巧(P.73)

第四节介入

“介入”也称社会工作的实施,行动,执行和改变.一,介入的特点:

(一)介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二)“干预”是介入的核心;(三)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四)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二,介入的分类

1.直接介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重点在于改变人际交往或互动方式.2.间接介入:个人,家庭,小组和社区,更大的社会系统;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3.综合介入:直接介入+间接介入

三,介入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六)考虑经济效益

四,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一)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内在,外部)

(二)进行危机介入技巧:P.80-81

(三)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布置任务,认知作业

(四)调解行动

(五)运用影响力

五,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是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一)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方法,技巧

(二)协调和联结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三)制订计划创新资源

(四)改变环境

(五)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第五节评估

一,评估含义与目的:

(一)含义:

(二)目的:

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二,评估的作用:

(一)监督介入工作进度;(二)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三)巩固改变成果;(四)社会问责.三,评估的类型

(一)过程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二)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一)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介入前,中,后)

(二)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三)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四)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第六节结案

一,结案的类型(P.96-97)

二,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总结工作

(二)巩固已有改变.方法:1.回顾工作过程;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3.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三)解除工作关系

(四)做好结案记录

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一)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给予肯定,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二)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常见的: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

(三)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的需要及问题(一)儿童的需要

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 2,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 3,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 4,满足学习的需要 5,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6,获得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 7,拥有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 8,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二)儿童的问题

1.环境对儿童的伤害贫穷,污染,营养,童工 2.儿童发展障碍

(1)学习压力和智力发展问题(2)代际冲突带来的儿童发展障碍(3)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困惑(4)儿童道德发展中的问题(5)未成年人犯罪(6)特殊境况中的儿童问题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儿童社会工作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体系(二)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

(三)儿童社会工作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恪守专业的价值伦理(四)儿童社会工作依据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宏观的儿童社会工作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营养,居住环境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妇婴保健,学校卫生工作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3方面 7.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8.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二)微观的儿童社会工作

1.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服务 2.对孤儿,弃儿的救助:主要方式儿童福利院安置,家庭寄养,收养服务 3.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3方面身体的康复,教育,适应其他人群 4.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手段社会化辅助,心理辅导,环境建设 5.对青春前期儿童的辅导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一般意义上的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方法:目标,特点,形式(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2.儿童小组工作:定义,功能,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 3.儿童社区工作:定义,内涵,介入手段(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几个特殊整合模式 1.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

(1)家庭支持性服务:家庭补助,父母效能训练,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家务服务.(2)家庭寄养:收容之家,免费寄养家庭,工作式寄养家庭,受津贴寄养家庭,团体之家 工作过程: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案

(3)收养:亲属收养,非亲属收养(机构安置,独立安置)收养程序:P.131 2.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建设(1)儿童福利机构的种类

家庭模式福利院,团体模式福利院(2)儿童福利机构安置过程

安置前准备阶段,安置期间,安置结束 3.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

(1)少年法庭里的儿童社会工作:建立少年法庭,帮助犯罪儿童得到教育和指导.(2)为轻微犯罪的少年儿童提供的教育机构中的儿童社会工作.少管所,工读学校.(3)社区服务中的儿童服务.干预社区闲散儿童,帮助其脱离原有的生活轨道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一)青少年的需要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符合社会所规范之性别角色期望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食其力,追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社会的需求(二)青少年的问题

1.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强迫,对立行为,多动,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

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游戏,过度沉溺虚拟角色

3.青少年犯罪问题:盗窃,抢劫,伤害,绑架,敲诈勒索,吸毒贩毒等

4.家庭矛盾冲突,亲子关系失衡:边界不清,父母过度保护,关系疏离,父母不闻不问,单亲家庭,家庭结构不完整

5.失学失业问题:失学,辍学,就业难

6.其它问题:道德品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接纳,不批判,尊重,保密,个别化,服务对象自决)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个别辅导,角色扮演,小组游戏,技巧训练,集体活动)3.“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 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 1.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

(1)道德相对主义;(2)道德的冲突;(3)道德上的知行不一;(4)与成人道德观念的疏离.2.主要服务内容(P.147)(二)心理及认知辅导

1.青少年心理及认知的主要特点(1)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2)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3)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4)独立意识加强,伙伴关系密切.(5)认知改变.2.主要服务内容(P.148)(三)生涯发展辅导生涯发展:即个体在特定年龄完成特定任务.1.生涯发展辅导的主要内容

(1)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学习如何规划人生);(2)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3)合理选择的作出;(4)自身潜能的开发.2.生涯规划的重点

(1)自我认识;(2)人事工作世界;(3)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4)评估环境因素.(四)就学就业辅导 1.学业辅导(1)激发学习动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自觉性;(2)发展学习兴趣,扩大青少年求知欲和学习视野;(3)协助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4)协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处理压力的技能和方法,妥善处理学业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2.就业辅导

(1)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2)开展就业态度和就业技能辅导;(3)为青少年择业提供直接服务.(六)人际交往辅导

1.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使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沟通交往技巧等良好提高;2.拓展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使青少年的领导才能,社交礼仪,交往态度不断提高;3.对有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交往偏差的青少年提供矫正服务,使他们尽早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七)行为偏差及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 1.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服务

(1)进行社会技巧训练;(2)加强补救性教育;(3)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结,并开展家庭层面的辅导服务;(4)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支持网络.2.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以教育辅导为主(犯罪前的预防性教育服务,判决前后的教育服务,替代性教育服务,重返社会教育服务等)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内容: 1,基本权利保障服务;2,司法保护;3,教育权益保障服务;4,就业保障服务;5,健康保障服务;6,社会保障及服务.四,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一)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 1.青少年个案过程中的主要特点(P.155-157)2.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1)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主要功能(2)运用小组工作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3.社区工作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主要工作层面

(2)主要技巧和方法(P.159)(二)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整合性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人的需要及问题(一)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2.经济保障;3.就业休闲;4.社会参与;5.婚姻家庭;6.居家安全;7.后事安排.(二)老年人的问题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的老人增加;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与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恶化;4.教育文化进步与严重的代际隔阂;5.医药发达与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6.老年人闲暇的增多与社会交往的减少.二,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排斥,过度保护);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三,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1.健康服务;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最常见的:抑郁症,痴呆症,谵妄,焦虑症(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家庭思维)1.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2.家庭系统的工作(五)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主要介入措施P.184)2.丧亲问题(重要工作P.184)四,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缅怀往事疗法,人生回顾疗法,验证疗法(二)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工作

独特之处,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现实辨识小组,动机激发小组),注意事项(三)老年机构照顾(三种模式)(四)老年社区照顾(医疗性照顾和社会性照顾)由服务导向型转为需求导向型

(五)老年社会工作督导支持性,教育性,行政性

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及问题(一)妇女的需要

1.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发展环境和条件

2.特殊的妇女保护: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中的(二)妇女的问题

1.妇女与经济;2.妇女与消除贫困;3.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4.妇女与教育 5.妇女与健康.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是一个服务对象规模最庞大的实务领域 只要是女性,都是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2.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3.服务内容往往与婚姻,家庭问题相关联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针对特殊苦难女性人口(从需要入手)1.为失业女工提供的服务;2.为单亲母亲提供的服务;3.为家庭暴力中被虐妇女提供的服务;4.为进城打工妹提供的服务.(二)针对全体女性人口

1.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教育;2.开展扫盲活动,进行文化教育;3.学习实用技术,提高文化科技素质;4.健康保健,优生优育服务;5.婚姻家庭咨询服务;6.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四.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个案工作

1.协助妇女求助者理清思路

2.从优势视角帮助妇女求助者寻找资源

(1)每一个妇女都有优势;(2)不幸事件具有伤害性,但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3)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二)小组工作

1.妇女小组工作的主要类型:发展性小组,支持性小组,预防性小组 2.妇女小组工作的重点:(1)社会工作者着重帮助小组成员形成一个互助体系.(2)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小组中的每一个妇女,善于利用小组过程,并协助她们了解和利用小组过程.(3)努力增强个别成员能力,以便能自动自发地发挥功能而成为独立的个人或小组.(4)小组必须协助小组成员在小组结束时,再回顾整个小组的过程.(三)构建妇女社区社会支持网络

类型:1.妇女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2.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3.社区紧急支援网络.第七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残疾人的需要

1,治疗康复需要2,基本生存需要3,接受教育需要4,职业发展需要5,家庭生活需要6,社会交往需要7,价值实现需要

二,残疾人的问题列表形式: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1,工作对象的特殊性2,服务需求的多样性3,工作过程的艰难性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预防1.致残的风险因素2.主要的预防措施三级预防(二)康复

1,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模式,社区服务模式,家庭病床模式,特殊的社区康复模式 2,类型:(1)医疗康复.常用的方法(2)教育康复.普通教育,特殊教育(3)职业康复.内容工作程序(4)社会康复

五,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残疾人工作的基本观念与原则

1,人是有能力,有潜力的.从残疾人视角看其能力和原则 2,残疾人的问题不是其自身的问题 3,工作重点应有社会因素视角 4,残疾人工作的历史与文化视角 5,相信残疾人有自身的幸福感 6,确信残疾人有权掌控自己的生活

(二)残疾人的沟通要点:1.了解各类残疾情况;2.掌握专门的沟通技巧;3.运用多种方式求证,确定沟通效果.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建立信任关系2,参与残疾评定

3,个人与社区状况评估:生态框架评估,优势视角评估,生理心理社会视角评估,社区需求评估

4,介入模式:危机介入,增能模式,倡导模式,自助小组,社区工作模式,个案管理模式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

一,矫正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二,矫正对象的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福利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二)特殊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三)系统性:矫正社会工作是贯穿司法矫正全过程的社会福利服务(四)专业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四,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1)为因事件发生而陷入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生计.如帮助申请社会救助,帮助寻找暂时性工作等.(2)为因事件发生而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生活照料.如寻找替代家庭或者收养机构;与学校老师联系以关注学业等.(3)为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1.提供住宿场所;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4.提供物质援助

五,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司法判决前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

(1)在罪犯承认犯罪事实的基础上为法庭判决提供参考建议(2)报告包括三部分:犯罪事实的记录,前科,生活史 2,服刑罪犯的个案辅导

3,帮助在监服刑罪犯建立与社会的联系 4,科学执行社会服务计划(服务方案设计)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服务对象的需要(一)优抚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2,医疗康复的需要;3,社会尊重的需要(二)安置对象的需要:1,就业权益的保障需求;2,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求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

(一)优抚对象的问题:1,优抚对象老龄化问题;2,优抚对象生活困难的问题;3,优抚对象的权益保障问题

(二)安置对象的问题:1,就业难的问题;2,隐性失业的问题;3,延迟上岗的问题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优抚社会工作的特点(二)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四,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优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光荣院,军休所内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协助优抚对象适应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光荣院,军休所内新的生活(2)协助老年优抚对象适应晚年生活

(3)协助老年优抚对象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4)协助残疾退役军人的康复训练并使其融入社会

(5)促进休养院,光荣院,军休所专业服务的发展与服务质量的提高(6)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

2,荣军医院,荣复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内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就医荣复军人的医务社会工作(2)荣复军人的慰问,救助以及财务协调

(3)处理医疗纠纷与就医荣复军人及其家属的投诉(4)社区医疗服务的倡导(5)荣军医院志愿服务的推动与督导(二)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协助安置对象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发展新的积极的人际关系.2,协助安置对象利用和发掘自身和外界资源.3,做好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倾听安置对象心声,疏导安置对象的情绪.4,对于安置对象是第一次来到工作单位所在城市的,社会工作者要提供并积极发掘信息资源,协助安置对象寻找合适的住房,医院,幼儿园等.五,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2,小组工作方法3,社区工作方法 第十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服务对象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三)救助服务规范的专业性和政策性

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社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社会工作:(1)参与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2)改善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

2,个人改善层面上的社会工作(1)评估救助对象的需求

(2)帮助救助对象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3)推动服务对象的就业和经济自主,提升救助对象的人力资本(4)有组织,制度化推进反贫困计划的实施(5)提高救助对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6)为救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二)自然灾害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灾害应急救助:(1)组织受灾群众转移(2)安排灾民基本生活(3)社会秩序维护(4)心理疏导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1)社区人居环境灾后重建(2)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3,社区减灾

(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进入服务机构之前的救助:街头救助,全天候救助 2,服务机构内的救助: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3,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类家庭,家庭寄养,教育技术培训 4,返家安置之后的服务:跟踪回访 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社会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尽可能主动接触贫穷者(2)注意对服务对象的引导(3)重视救助对象实质需要的满足(4)注重资源协调

2,小组工作方法:救助对象子女成长小组,贫困单亲母亲小组,下岗失业人员支持小组 3,社区工作方法关注点:环境的改善,建立和发展社会支持网络(二)灾害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灾害应急救助中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1)用专业方法组织受灾群众转移(2)用专业方法安排灾民基本生活(3)用专业方法维护社会秩序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中的社会工作方法:(1)用专业方法组织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2)用专业方法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用专业方法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3,社区减灾中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1)社区灾害风险分析(2)减灾宣传和知识普及教育(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外展服务街头救助2,思想和行为矫正3,教育和技能培训4,跟踪回访

第十一章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1.发现和得到信息往往是从个人开始;2.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的问题;3.家庭为本(家庭中心)的理念;4.家庭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关系是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5.家庭社会工作以支持及强化家庭功能为目的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内容:1.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2.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3.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二)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1.政府体制内的家庭工作内容:(1)家庭救助(2)家庭生活服务(3)婚姻调解(4)家庭生活教育(5)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

2.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工作:(1)城乡贫困家庭的救助与扶助(2)家庭心理辅导(3)家庭能力建设:婚姻学校,家长学校,家政学校,再就业培训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行政方法

(二)家庭治疗:1.鲍恩的家庭治疗;2.结构理论的家庭治疗;3.沟通与策略取向的家庭治疗;4.米兰系统派家庭治疗

第十二章学校社会工作

一,学校社会工作特点:1.专业性;2.科学性;3.艺术性;4.实践性 二,学校社会工作主要内容(一)协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1.偏差行为的处理:(1)厌学行为的原因及特点(2)逃学行为的原因与特点(3)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与特点(4)对学生特殊行为的介入/处遇/干预

2.特殊学生群体的处遇(1)继父母家庭

(2)单亲家庭:情绪,经济压力,孩子照顾,孩子角色认同(3)残疾人家庭:情绪,经济压力,孩子照顾

(4)服刑人员家庭:情绪,经济压力,孩子照顾,孩子适应和发展(5)转学学生:同辈团体接纳,教材教法适应,学校规范的认知与遵循(6)特长学生:情绪,同辈交往,适应和发展,学习

(7)特殊学生群体的处遇:情感支持,发展支持系统,挖掘社会资源,开发学生潜能(二)全体学生的生活,学业和职业指导 1.全体学生的生活辅导:目标,内容,方法

2.全体学生的学业辅导: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方法 3.全体学生的职业辅导

三,协调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之间关系(一)与教师及家长沟通,解释学生问题的内涵(二)为学生家长提供小组工作(三)为学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四)参与社区发展工作

(五)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文献,组织)三,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个案工作 1.基本原则与方法

(1)接纳尊重,唤醒自尊(发展的观念,温暖的态度,积极的关注)(2)真诚信任,良性互动(真实的自我,开放坦诚,不要误用真诚)(3)维护自决,灌注希望 2.学校个案工作注意的事项

(1)避免学校个案工作“德育化”(2)避免学校个案工作“心理化”(二)小组工作

1.学校小组工作的地位与价值

2.学校小组工作的组织原则:自愿原则,按需开展,小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平衡 3.学校小组工作的基本程序:选题,招募,甄选,实施,评估,跟踪 4.学校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三)社区工作1.学校社区工作的定位

2.学校社区工作的基本过程:建立关系,情境估量,发展计划,社区活动,成效评估 3.学校社区工作的注意事项

(1)工作重心指向学生发展(2)持之以恒,系统工程 第十三章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区社会工作的性质是服务,助人活动;2.社区社会工作的手段是社会工作方法;3.社区社会工作的空间是社区;4.社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重点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特殊困难群体;5.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兼顾社区发展和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重心及最终关怀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社区服务内容体系

1.按服务对象和服务性质:福利性服务,经营性服务

2.按服务的提供手段分为:福利性服务,经营性服务,互助服务等 3.按服务提供机制的正式程度分为:非正式,准正式,正式的服务(二)社区社会救助(社会保障)1.对象:贫困户,孤老病残人员,特殊人员生活救助,灾民生活救助

2.特征:(1)救助对象是社区中极度弱势的群体,救助的目的是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2)国家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3)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相结合(4)生活救助与扶持就业相结合(5)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承担了社区社会救助大量的具体工作

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保障对象

(2)保障标准及资金来源:按当地标准;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3)工作程序(三)社区卫生 内容: 1,社区医疗;2,社区预防;3,社区保健;4,社区康复;5,社区健康教育;6,社区公共卫生及其他专项服务

(四)社区治安

1.内容:(1)法制教育(2)居民调解(3)治安防范(4)社区矫正(5)维持秩序(6)事故防范 2.测量指标:(1)客观性测量指标(2)主观性测量指标(五)社区教育 内容: 1.从教育功能角度分:补偿式,控制式,解放式社区教育 2.从国家,社会和居民需求角度分:文化科学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民主思想教育,时事政治教育

三,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社区服务中的社会工作方法: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调查了解居民的问题与需求;2.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3.运用个案,小组工作法,为有需要居民提供专业辅导服务

(二)社区社会救助中的社会工作方法:1.为救助对象寻求社会资源,建立支持网络;2.为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信息咨询;3.就业辅导

(三)社区卫生工作中的社会工作方法:1.为居民提供就医帮助:提供医疗信息,联结医疗资源,心理辅导;2.协助居民树立新健康理念: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宣传,主题工作坊;3.协助居民维护环境卫生:感受分享策略,监督策略,行动策略,个性化策略

(四)社区治安中的社会工作方法:1.运用联合会谈方法调解纠纷;2.用小组法帮助居民学习法制与治安知识,提升法制及安全意识;3.创伤辅导

(五)社区教育中的社会工作方法:1.社区居民领袖教育;2.社区积极分子教育;3.社区“旁观者”的教育;4.社区“冷漠居民”教育

第十四章医务社会工作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1.需要了解医疗服务体系,具有相关医疗知识;2.团队工作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医院社会工作:1.常规社会工作服务:筛查和寻找服务对象,危机介入,心理社会评估和介入,简短辅导,哀伤辅导,出院计划,出院后服务和外展;2.长期照顾社会工作服务;3.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对患者及家属;4.艾滋病社会工作服务

(二)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内容:心理治疗与个案管理;对象:住院和非住院病人)三,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2,小组工作方法3,社区工作方法

第五篇:初级实务第13章医务社会工作试题

第十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医务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内容是()。

A.提供危机介入

B.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

C.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

D.调节患者心理,配合医院治疗

2.在处理医患关系时,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A.使能者

B.管理者

C.教育者

D.调解者

3.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不包括()。

A.咨询与辅导

B.研发与创新

C.咨询与协调

D.诊断与评估

4.疾病的()是指在人们患病后,经过医学的检查化验能发现疾病的具体情况及严重程度。

A.自我感知性

B.医学感知性

C.社会感知性

D.比较感知性

5.医院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外展服务是指()。

A.医院社会工作者扩展医院的有关服务

B.在医院中拓宽服务项目

C.医院社会工作者对外开展服务

D.从事医务社会工作以外的服务

6.朱大爷肺癌晚期住院,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家人痛苦烦躁。社会工作者来到其家中,帮助家人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及置办相关物品,辅导家人进行最后的照顾,并为家人讲解可能出现的状况等。朱大爷过世后,家人按事先安排处理相关事宜。在这个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是()服务。

A.危机干预

B.家庭治疗

C.危机介入 D.临终关怀

7.下列各项不属于出院跟进工作方法的是()。

A.辅导家属照顾患者

B.制订出院计划

C.护理及后续服务

D.协助家属与患者一起设计跟进服务方案

8.患者的治疗方案完成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

A.帮助医生疏导患者的情绪

B.帮助医生向患者解释为什么采用这种治疗方法

C.帮助医生和患者家属一起制订患者的出院计划

D.帮助医生制订患者的家庭疗养计划

9.对一些被诊断出癌症、艾滋病或车祸受伤后有后遗症的病人及其家属,应提供的援助是()。

A.危机介入

B.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C.出院计划

D.心理社会评估

10.医务社会工作中,化解医患矛盾的核心是()。

A.公平化

B.提供危机介入

C.信息公开化

D.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11.某医院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某社区有癌症儿童身体、心理状况都不好,他们因为化疗影响了身体状况,很难和其他孩子沟通,不利于病情的治疗。于是,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外组织茶话会、游园会等休闲活动,协助他们适应社会,促进其同辈关系的建立和情感成长。这种过程属于()。

A.外展服务

B.出院计划

C.危机干预

D.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

12.一家医院是否有()已成为当今国际上考量其水准的一项硬性指标。

A.先进设备

B.社会工作者

C.优秀的医师

D.志愿者

13.()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心。

A.医院 B.社会福利

C.健康

D.医务社会工作者

14.在传染病爆发地区,医务社会工作者首先应()。

A.公布病患的名单

B.开展防治传染病的科普知识宣传

C.对病患进行个案干预

D.将病患组织起来开展小组活动

15.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医务社会工作内容的是()。

A.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

B.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

C.预防传染病流行

D.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

16.6岁的豆豆由于肺炎住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不允许父母探望。据医护人员反映,豆豆以为父母不要他了,整日哭闹。于是,豆豆的父母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下列做法中,对豆豆来说最合适的是()。

A.购买礼物送给他

B.转达父母对他的问候

C.请父母写信给他

D.请父母去探望豆豆

17.从互动主义学派来看,医患的接触会因目标和利益的分歧而引发相互之间的冲突。下列关于医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患关系的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

B.化解医患矛盾的核心是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C.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专家的角色更利于处理医患关系

D.解决医患关系首先需要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18.医务社会工作者为即将出院的患者制订出院计划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为患者做全面的评估

B.为患者制订康复方案

C.协助患者与医疗保险公司沟通

D.帮患者联系就近诊所以便继续治疗

19.医务社会工作者组织精神病患者家属们开展小组活动,一同分享体会,学习照料技巧,建立相互支持。这类小组属于()。

A.心理教育小组

B.家庭治疗小组 C.家庭支持小组

D.家庭辅导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1.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角度来看,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

A.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B.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

C.“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D.以医院的长远发展为目标

E.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2.某些疾病患者入院后可能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危机介入的方法提供帮助。下列各项属于此类病患的有()。

A.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人

B.诊断为肝炎的病人

C.诊断为肺癌的病人

D.诊断为艾滋病的病人

E.车祸受伤后需要截肢的病人

3.针对同一科室的住院患者具有相似病症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专业服务活动。这些小组包括()。

A.医生和患者小组

B.患者家属小组

C.社会工作者小组

D.医生小组

E.患者小组

4.从医院角度看,下列各项属于医院社会工作内容的有()。

A.提供危机介入

B.社区医疗照顾

C.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辅导

D.外展服务

E.提供病人信息,协助医生诊治

5.张帅因为坠楼住院,出院后身体已不能适应原来的工作。为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他提供的服务有()。

A.转介相关机构

B.为其安排工作

C.申请经济援助

D.申请医疗器具 E.提供进修机会

6.从需要的主体出发,医院社会工作可以分为从()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A.医院

B.医患关系

C.患者家属

D.患者

E.社会工作者

7.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

A.协助进行老年人保健

B.协助进行急性病救治

C.协助进行儿童保健

D.协助进行孕产妇保健

E.协助进行传染病预防

8.在医院门诊部门,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要求开展服务活动,主要包括()。

A.预约服务

B.参与病房巡诊

C.接诊服务

D.医院宣传服务

E.诊断及后续服务

9.对于长期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医疗,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评估长期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

B.拟订服务的具体计划

C.拓展有效的转介程序

D.给予家庭照顾者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E.制订长期治疗方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内容,包括对患者的家庭史、生活状况、过去的相关经验、适应中的难题,以及患者家庭的沟通状况、家庭关系的调整和对成员需求的回应等不同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2.[答案]D尽管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团队中的一员,但其专业价值的要求决定了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为患者服务,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利益。因此,由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调解者的角色来处理医患关系,这样的安排会更加恰当,更能保证患者利益。

3.[答案]B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①诊断与评估;②咨询与辅导;③寻求与整合资源;④倡导工作;⑤咨询与协调。

4.[答案]B疾病是以一定的症状、体征、形态改变和病因为基础的实体。对疾病的理解可以分为:①疾病的医学感知性;②疾病的自我感知性;③疾病的社会感知性。其中,疾病的医学感知性是指机体在生物学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可用临床体检、化验等手段检查出来。人们患了疾病后,经过医学的检查化验能发现疾病的具体情况及严重程度。

5.[答案]A外展服务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扩展医院的有关服务,走进社区开展活动。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为烧伤儿童、癌症儿童在医院外组织夏令营等休闲活动,协助他们增进同辈的交往,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6.[答案]D就社会工作者而言,对于绝症患者应提供临终关怀,这是尊重生命、重视生活品质的体现,包括:①减轻患者的痛苦;②协助患者及其家属面对并接纳死亡;③提供居家和住院服务以及丧亲后的哀伤辅导等。

7.[答案]C 出院跟进的工作方法包括:①制订出院计划;②辅导家属照顾患者;③协助家属与患者一起设计跟进服务方案。

8.[答案]B患者的治疗方案完成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帮助医生向患者解释为什么采用这种治疗方法。如果患者有不同的看法或情绪冲动,医务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安抚患者,疏导他们的情绪。

9.[答案]A一些患者在入院后可能会经历危机,如被诊断为癌症、艾滋病,或车祸受伤后有严重的后遗症。对这些患者及其家庭,需要运用危机介入的方法提供援助。危机介入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提供信息,提供情绪支持,帮助订立可实现的目标,发现积极的结果,找到生命的意义。

10.[答案]D任何医患关系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目标冲突,医患关系的矛盾无法避免,关键是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化解医患矛盾的核心是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11.[答案]A外展服务是指医院社会工作者到社区开展活动。本题中医院社会工作者为癌症儿童在医院外组织夏令营等休闲活动,协助他们适应社会,促进其同辈关系的建立和情感成长,属于外展服务。

12.[答案]B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搭建和谐的公共关系属于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家医院有没有社会工作者已成为当今国际上考量一家医院水准的一项硬性指标。医院配备社会工作者将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准,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13.[答案]C对医务社会工作特点的概括,主要从医疗卫生体系和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健康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心,对于健康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服务对象健康服务的理解。

14.[答案]B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传染病的防控。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登记并且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此外,医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管理。

15.[答案]B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其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者潜在的疾病、失能或者伤害等不同方面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AD项属于医务社会工作中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C项属于医务社会工作中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内容。

16.[答案]D调节病人心理,配合医院治疗是医院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调节病人的心理,疏导病人的各种负面情绪,调整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17.[答案]A A项,任何医患关系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目标冲突,因此医患关系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B项,化解医患矛盾的核心是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C项,由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调解者的角色来处理医患关系更能保证患者利益。D项,解决医患关系首先需要通过建立医院社会工作制度来设立专门的医务社会工作岗位和职务,让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从事与患者沟通交流、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工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8.[答案]D在经过医院治疗可以出院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患者制订出院计划,解决出院安置的问题。出院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患者出院后,明确哪些医院或者就近诊所可以为患者提供继续治疗;②患者出院后,帮助家属了解如何照顾好患者,解决家庭护理中的问题。

19.[答案]C家庭支持小组由不同的患者家属组成,在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各组员分享照顾患者的各种苦和乐,学习照顾的方法,建立相互之间的支持。(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E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角度看,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有:①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②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③“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④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2.[答案]CDE 医务社会工作中,危机介入是对被诊断为癌症、艾滋病或车祸受伤后有严重后遗症的病人及其家庭需要提供的援助。

3.[答案]ABE针对同一科室的住院患者具有相似病症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专业服务活动。这些小组主要有:①患者小组;②患者家属小组;③医生与患者小组。

4.[答案]BCDE从医院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包括:①调节病人心理,配合医院治疗;②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③提供病人信息,协助医生诊治;④安排转院或者出院事宜;⑤外展服务;⑥社区医疗照顾;⑦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辅导等。

5.[答案]ACD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继续应对生活适应中的难题。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鼓励患者接受现实,让疾病成为患者生活的一部分。有些患者治愈后需要为转换不同的行业做准备。本题中,由于疾病,张帅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社会工作者需要寻找社会资源给予其必要的帮助,如申请经济援助,、申请医疗器具和转介相关机构等。

6.[答案]ABD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从需要的主体出发,可以把医院社会工作分为从医院角度、患者角度以及医患关系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7.[答案]ACD在社区保健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医疗服务人员一起帮助医疗卫生机构搭建起与社区居民、家庭空间的合作关系,协助进行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保健以及慢性病患者的管理。8.[答案]ACDE在医院门诊部门,为了配合医生的就诊,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要求开展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①预约服务;②接诊服务;③诊断及后续服务;④医院宣传服务。B项属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住院病房内的工作方法。

9.[答案]ABCD对长期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医疗,具体做法是:①评估长期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明确需要开展的服务活动;②拟订服务的具体计划,包括患者生理指标的维护、家庭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医务人员的定期查访等;③寻求社会资源,拓展有效的转介程序,减轻医生和患者的负担;④给予家庭照顾者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下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拓展及制度设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拓展及制度设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务社会工作心得

    医务社会工作心得 金秋的9月,是我作为医务社工加入新安国际医院“天使社工室”工作的第九个月了。曾经特别害怕医院里那股消毒水味道的我,现在已经习惯了一早跟随着护士长以及......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5篇)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温馨提......

    一、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

    04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2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 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强调人与环境是交叉互动、相互影响的,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 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

    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1、所谓模式是指对现象所做的总结和概括,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运行发展的过程,是将现象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

    社会工作实务(精选)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 1、 社区服务:在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公共财政扶持下,在社会资源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由于本科目没有客观题,所以复习的时候.细枝末节的东西并不需要花太大的功夫去记忆了(比如儿童社会工作一章,教材中关于宏观的和微观的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到底......

    社会工作实务(合集)

    - : 题号: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是b、斯金纳 题号:2 青少年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人生阶段,年龄在b、14-25岁题号:1 社会工作督导最重要的功能是选项: d、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