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工实验课程教材建设探析
电工实验课程教材建设探析
摘要: 为了满足“电工实验”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深入研究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电工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作者结合多年授课内容及教学、科研经验,在教材中引入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努力做到教材为用而编,方便教师和学生应用。
关键词: 电工实验
教材建设
虚拟仿真
“电工实验”课程是电类专业和非电类专业学生从事工程技术的基础,电工实验教学担负着技能型、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前期培养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计算机技术与实验结合起来必将成为现代实验教学的必然要求;目前我校的电工实验设备使用率高,损坏率高,集成度高维修周期长,致使开课中可能仪器设备不够,利用现代科技条件并充分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在本教材中引入了计算机仿真辅助实验教学,教材中既有实际实验部分又有虚拟仿真实验部分;虚拟仿真实验的引入有效改进实验教学,弥补传统仪器的不足,可以成为现有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使电工实验课程能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电工实验教材建设的基础情况
编写的电工实验教材拟命名为《电路实验与仿真教程》,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包括有十多年的一线电工实验教学工作和从事多年的电工理论教学工作的人员,主要承担过《电路》、《电工学》、《电工测量技术》、《电测及电路实验》及《仪表与测量》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教材的撰写者具有10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课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接受能力有一定的了解,阅读收集大量参考资料,如《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工实验及计算机仿真》、《电路基础实验》、《电工学实验教程》等相关书籍,为教材的编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材主要的应用对象是我校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农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与自动化学院的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的普通本科学生,以2014年招生为例,一年大约19个班型学生640人左右。教材对应的授课的主要课程名称为“电工测量技术”、“电路实验”和“电路分析基础”等,课程类别为专业基础课,性质为必修。
二、电工实验教材建设的思路
电工实验课程教材与我校电工实验室的“电工智能网络化试验台”建设配套使用,拟编写一定比例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适合本科层次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教材以电路原理为理论指导,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托现有的电工实验设备,兼顾相关课程的协同关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教材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出发,力求达到能够成为发挥电工实验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教程。该教材编写的出发点:
1.目前我校的电工实验设备使用率高(2014年实验室学时达1000学时左右),损坏率高,集成度高设备维修周期长且成本高,致使开课中可能仪器设备不够,因此利用现代科技条件并充分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在本教材中引入了计算机仿真辅助实验教学,教材中既有实际实验部分又有虚拟仿真实验部分;虚拟仿真实验的引入有效改进实验教学,弥补传统仪器的不足,可以成为现有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使电工实验课程能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2.原选用的《电工测量技术》教材,本专科都在用,没有区分学生层次,不能完全反映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涉及仿真的电路实验教材也有现成的,但是与我校的现有设备不能匹配,故不能选用。因此,要编写一本与我校电工实验室相匹配,且适合我校的发展规划及我校学生水平的电工实验教材。
三、电工实验教材建设的特色
教材编写主要分为实验基本知识、实际电路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和附录四大部分,其主要特色如下:
1.实验项目丰富,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材既设计了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实验,又考虑了综合能力运用的综合性实验,也设计了培养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实验。
2.实验项目分为实际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两部分。实验内容将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有机结合,可以提高电工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灵活性强,适应培养方案的调整。16学时及24学时的少学时班级可以课前完成对应实际实验的仿真实验,课上能在有效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计划,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2学时或者更多学时的班级可以在课上用仿真完成难度比较大的设计性实验,既可以避免设备的损坏,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
4.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虚拟实验的引入可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熟练虚拟设备后上课更能顺利正确完成实际实验,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建设合理的教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尤其是实验教材一般应与实验设备配套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建设合理有效的电工实验课程教材是必要的,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工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俞俊民,于文波.电工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于文波.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工实验”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241-244.[3]李小珉,许炎义.合训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编写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5(2):63-64.[4]刘晓文,薛雪,陈桂真,石超.电路实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18-27.课题来源:沈阳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
第二篇: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
作者:王香婷 刘涛 徐瑞东 张晓春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30期
第三篇:《职业指导》课程实验教材设计及教学策略
《职业指导》课程实验教材设计及教学策略
《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就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都做了详尽而具体的规定。河北省教育厅在转发教育部《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开设职业指导课程。”遵照教育部关于“各级职教研究机构和教研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指示精神,市教科所职教室拟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角度,就该门课程的教材设计编写与教学策略作些粗浅探索,以便为行政部门的指导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较为具体的帮助。
一、编写背景
(一)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2004年我国大学生招生已达420万,约占同龄人的19%;“三校”生(中职、中专、技校)招生约500万,两者合计900万左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大量下岗、转岗人员需要重新就业的也有近百万人。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做为农村新增劳动力,大量涌入劳务市场。有人估计“三峰”叠加起来的人数约有1500万人。按我国国民经济每年增长8-9%计算,每年可创造700-800万个劳动岗位。减去自然减员,理论上计算约有近一半的人,也就是说约有700万人没有工作可做。想想这是何等的严重问题!很明显学生就业问题是影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学生就业模式的改变
我国已全部实行“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新型就业制度。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进行。为此,毕业生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树立市场观念,打消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学校“包就业”的心理依赖,具备适应市场就业的主动性和承受力,更要具备参与市场就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无论学生还是学校都应以市场和竞争为前提来考虑就业问题。毕业生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是由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的,毕业生主动根据社会需要充实和完善自己是其唯一选择。
目前的问题是:就业模式已经变化,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不能“按时到位”,学生和学校的想法和做法与现实仍存在着差距。就业观念与就业模式的差距、相悖无疑影响着毕业生就业的顺利进行。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角色技能发展”教育的薄弱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没有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发展”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学生就业的严峻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做深层次的探究,倘若能从学生的职业生涯、人生规划、职业角色技能发展等更高层面去认识把握职业指导工作,促使学生提高职业意识,改变就业观念和行为;倘若能使就业指导工作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实践经验的启发,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文素养和了解、融入社会的技能,让其具备自己飞行的翅膀,无疑会对破解就业难题创造根本性的便利条件。
(四)学校就业指导功能的不完备
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应锁定在:一是在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进行职业角色技能发展的教育内容;二是提供就业指导和援助;三是开展创业教育。《职业指导》课程辅导教材的内容是针对学校该项工作的功能仍不健全,现行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材的内容仍显单调而设计编写的。我们组织编写的实验性教材力图使学校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健全其功能,充实其内容,以便全方位、成系统地应对就业难题。
二、编写原则
(一)符合培养目标和综合职业技能要求
以市场导向和自我发展相融合的就业理念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观,正确理解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祖国建设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及个人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理解职业角色能力是职中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充分认识就业这个人生必考课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体会就业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提早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意义。使学生成长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体现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教材关注学生就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方式,教学内容以就业过程的实际需要和职业生涯规划必需内容为取向,力争做到学习与就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零距离”,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职业角色及角色转换能力。系统阐明职业生涯的基本要求,体现教材的适应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以满足三个需要,即社会需要、教学需要和学科需要。社会需要是指教材编写应能保证社会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具体说就是就业求职和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都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前提;教学需要是指教材编写应有利于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有利于学生的自学,符合辅导和自学的规律,特别是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学科需要是指教材编写应符合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应有利于学生建立对“就业求职”、“生涯规划”学科性知识的认识并形成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三)体现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和心理特征、爱好和兴趣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学生提供适应就业政策需要、人才(劳务)市场需要、自知自测需要和职业发展前景分析、就业技巧解读等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可按顺序系统学,可按需要挑着学,可按兴趣随意学,无论学生学习还是教师辅导都很方便。要力求在教学组织、学习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最具自由选择和个人发展的空间。为此,本实验教材编写中体现了“二基一浅显”(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浅显的基础理论)、“二特定”(特定对象即职校生、特定要求即求实效)和“六性”(思想性、实用性、灵活性、可读性、有趣性、全面性)原则。
三、内容结构
教材在内容结构方面安排了四个模块:以升学、择校为主的求学成才模块;以人生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主的人生目标、理想模块;以职业指导为中心内容的求职模块,以及创业教育模块。各个模块更侧重于过程性知识(实践)的传授,多数情况采用“订单式”教学,实际需要左右着内容设计,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求学”成才模块
针对目前学生升学、择校中的盲目性,向学生解说我们国家的有关升学政策,升学“立交桥”概况,大中专学校专业设置、专业性质、专业地位、专业前景,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类别和就业去向。使学生升学时增加对所选专业和学校的了解,可以避免升学择校中的盲目性,避免学非所用,学非所爱。另外,让学生了解现在的大中专不再是精英教育,上大学不再是鱼跳龙门九败一胜,而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想什么时候上就什么时候上。如:高等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网络大学);想脱产上就脱产上,想业余上就业余上,如:成人高考、中外合作办学等;甚至想出国留学也方便的很。升学、求学对于每个高中段毕业生来说几乎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不一定非得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统一高考。这样学生会在升学和就业选择中赢得主动。
(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习模块
现代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要鼓励引导学生早些了解社会,早些融入社会,而不是让学生关门读书。实践证明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专业实习等活动,已经尝到了早些了解社会的甜头。但如何让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和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增加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目前的学校教育仍显薄弱。教材通过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设计,主动获取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各种有关信息;使学生自己了解自我成长、发展、成功、自信、快乐所需要的有关素质;使学生对自己的理想、前途提早有个较为清楚的规划,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时时有着较为清晰的体验和认识。这无疑会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立业、就业、创业意识和技能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就业指导学习模块
就业指导学习模块的内容包括:1.向学生介绍目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位居前列的主要职业群的行业门类、岗位所对应的专业技能要求、发展前景、资讯待遇、个人的发展空间等。2.自测(或在教师的辅导下)职业期望值(亦称职业抱负、职业理想值)。3.求职的具体技术如面试、简历制作、劳动合同签订等。4.职场成功经验。5.职业心理、择业心理等。
这一学习模块,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自测、模拟、案例评析等实战性体会和技能培养,让学生真正掌握求职所需要的知识、经验、技能,提高求职的本领。
(四)创业教育模块
告诉学生,自己创业当老板也是一种就业形式,并且是高层次就业理念的体现。学生不只是给别人“打工”的被雇佣者,而且可以做雇佣别人的老板。做“老板”对人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也更难,当然也更受人尊重。这部分内容要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有关产业政策,选择项目的一般常识、考察立项的一般程序、做老板的一般素质条件、客观环境和经济条件等。鼓励学生大胆创业、教给学生科学决策、告诉学生要慎重对待。
四、实验教材的特色
实验教材(或称读本),融理论、实践、案例于一体。实现《就业指导》的课程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改变;强调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
(一)针对性
精简职业指导一般的理论讲解,突出职业实践中最常用到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体会,突出学生职业意识形成的教育和求学、求职、立业、创业行为的改变。
(二)实践性
与其他教材相比较,多数情况下不讲或少讲理论,而多以实战要求内容充实。杜绝纯理论的讲解,努力把相关理论变成与之相应的“实践活动”。
五、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各点,对本实验教材的使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力戒长篇大论的理论讲授和重复讲解
整个教学以实际训练和学生的自学、自测、自查为主线,通过采用以具体项目学习为节点,以任务驱动模式为教学进程控制思想,其核心在于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进程安排与相应的任务联系起来,通过实际任务激发学习积极性,并将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生学都以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双方的目的性与实践性都十分明显。对必要的理论知识、名词、概念要结合实践训练做精要的引导和提示就够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提示、自学、自测、自查、讲座、座谈交流、讨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练之以志,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过程性(实践)教学策略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这种方式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知识的传播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或核实者。而成了“帮助者”、“协助者”、“协作者”、“活动组织者”,成了“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同盟者”,帮助并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者”、“学生”、“培训对象”也发生了角色上的变化,他们成了“参与者”,是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是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是教师的“合作伙伴”。教师要能设计出符合教学需要的典型任务,这个任务必须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并且具有拓展深度,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
平等的态度: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不要层出不穷地“批判”、“揭露”学生的问题,也不要包办代替,为学生提供现成答案。可以这样说,教材中的大多数问题,都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各人有各人的结论和答案,并且很难用一个标准判断对错。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师要严格控制任务完成的质量,确定任务完成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开放的心态:参与者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参与学习和活动,主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作法,积极地与他人合作,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安排,或静听他人的发言。
问题设计的启发性: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思考价值和一定的开放性、发散性,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索,形成多元的回答,生成丰富而个性化的策略。
一定的自学能力:对高中段以上学生说,自学能力大都可以达到读懂教材文
字的水平。关键是能否理解和深刻体验,对于要亲手做的内容一定要去做,不做就不会对内容深刻理解,更没有切身体验。没有体验何谈感悟,没有感悟何谈意识的觉醒和提高,没有意识的提高,一切行为便混沌如初。
第四篇: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阅读部分教材培训
行宫园学校 刘晓红
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进校教研室齐主任给予的这次机会能够与大家共同交流,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在开学之初放下自己手中繁杂的工作,来到这里共同交流一年级的教材内容。今天要与大家交流的我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三部分:一部分是教材、课标及教参上的内容,我和大家一起做一次综合性的梳理;一部分是结合教材和我见过的尝试过的一些课例和教学片段的交流;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在低年级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积累与大家交流。根据我之前的了解咱们在座的各位老师大概也分为一下几种情况,根据您所处的不同情况我也想给您提出一点聆听建议:如果您是一位已经有了多年低年级教学经验的教师,期待着您在聆听后能够留下宝贵的建议;如果您是一位刚从其它年级或者从其它学科接触到一年级工作的教师,希望您在聆听过程中,重点把握一下我们低段的目标,了解一下我们低段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如果您是一位刚刚踏入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希望您在我的发言中能够学到点语文识字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就开始今天的交流:
识字和阅读部分 一、教材的编排 识字编排(2个单元,分别为第四、七单元){大致要学习掌握如下的几种识字方法,掌握了方法才会有利于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以后的运用。}
情境识字,如《数星星》,看图识字,如《日月水火》,对子识字,《上对下》 字族识字,《关心大自然》,猜谜语识字,《云儿见它让路》 2 课文编排(4个单元){每一单元都有不同的的与目标的渗透}
第五单元 爱祖国 爱学校;第六单元 我爱我家 爱亲人;第八单元 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小动物,爱小动物;第九单元 接触科学,热爱科学。二、教材特色 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相结合,(2)正文全文注音,一直跟到第四册,(3)课后习题全部注音,(4)生字,认读字全部注音。2 实用性强,利教利学。表现在:
(1)
生字与认读字在生字表中明显分开。(2)所有的生字逐一地,按照笔顺进行跟踪。
(独体字按照笔顺一笔一划的跟踪;首次出现的部件,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笔顺跟踪。)(3)教材标示了新偏旁、新笔划。
教材里38个合体字当中,有33个含有熟部件。
这个表列,给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在教学有熟部件的字时,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已有的部件就整体说,就不用一笔一笔的说了。例如“有”,当孩子们学习“月”时,是一笔一笔记的,当它在其它字中整体出现时,就整体说,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字形。而它又和“月”有点不一样,这时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另一个启发就是,教学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应该在没有熟部件的字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字321个,会写其中的123个(含3个多音字),掌握所学生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认识16个偏旁,学习按笔画、部件记字。初步体会汉字的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
2、学习用铅笔写字。初步掌握执笔、书写的正确方法,能把字写正确,比较端正。
3、学习看图或结合词句了解汉字的意思,学习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比较自然。初步养成朗读的好习惯。背诵教材中指定的诗文11篇,随文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5、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话。
四、教学建议
(一)识字教学建议
1、钻研教材,突出重点
都是识字课,课课有不同,要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功夫。抓住每一课的重点,组织学生总结识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基础,也就是明确学生在这一课,应该获得什么知识,形成什么能力。
2、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和认读字,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文学习规律。
(这里的语言环境指的是:词语、句子、课文、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机械地读。{举个例子: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在最后复习时候让读认读字,家长把所有字综合在一张纸上,让她在家里练习,练得很熟,后来我在学校里检查,他有很多不认识,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很诚恳地告诉我我写的和他妈妈写的顺序不一样,这可例子告诉我们机械的练习是不会有任何实效的。}(2)减少跟读,增加各自读,使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我个人认为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跟读就是不动脑子的读,一些孩子再度此时声音很大,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在读词上,指明叫他单独读你就会发现,他其实都没记住。}(3)要把了解字义与识生字、识认读字结合起来。(4)与读句子结合起来。
例如:
乐 快乐 我们多快乐!跳皮筋 踢足球 荡秋千 有的跳皮筋,有的踢足球 还有的荡秋千
3、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独立写好字的能力。
教学之中,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把握好教材内容,利用儿歌、韵文等语言环境来进行教学,要努力将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汉子知识融入游戏与活动中,在帮助学生感受我国汉字的有趣和神奇的同时,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继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独立写好字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示:识字方法多种多样,以简单明了,方便易学为上乘。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4、掌握部首字,为将来学习合体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木
在了解木的意思后问:谁能够说一个词语或一句话,里面有“木”?{目的在于积累}
你还见过那个字中有“木”这个字吗?{目的在于再次理解运用} 本册的部首字共有50个
5、识字是一个教学过程,学生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巩固识字,逐渐掌握字的音形义。识字的反馈应当放在每个环节相对靠后的时间段。如:第一课时末,第二课时初,末。
6、指导书写(一笔一笔的教,精讲多练)
学习完汉语拼音后,一年级学生开始认识和书写汉字。刚开始书写的汉字以简单的独体字为主,逐步学习基本笔画。学生刚接触写字,容易写得歪歪扭扭,不成样子。教师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放慢速度,稳扎稳打,切忌贪多求全,心浮气躁。每篇课文后要求书写的生字有3-5个,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建议将写字教学分散在两个课时进行。在教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甚至要手把手的教,力求使学生把每个笔画都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每个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收放等,则需要学生一点一滴的观察,一笔一画的落实。另外还要做到话要少(简明,扼要),方法要巧(抓要点)。要给足时间,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注下,认认真真地练习写字。(重点在低年级)
7、不要把识字课上成“阅读课”和“品德课”
有些教师总是太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新词还没有学扎实,就盲目的引领学生读文、品词品句,更有甚者把识字课上成了阅读分析课,因此要准确把握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低年级的短文大部分都是儿歌、韵文、寓言小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无需多讲,这只是为识字提供一个语言环境,只是一种形式。重点要落实的内容还是识字,大家记住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
(二)阅读教学建议 1 要重视朗读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那么朗读都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1)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
(2)在朗读的过程中识字并复习巩固生字,认读字。(3)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陶冶情操。(4)在朗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2 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最后回到整体。
(1)一篇短文通读之后大体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做到知内容)例1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这都是从整体入手,在这里面应该注意的是:应该选择一个能够覆盖全文的提问。(2)要知道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些什么?{本册书中涉及到自然段的只有5课分别是:《小老虎的狗妈妈》、《爷爷和小叔》、《他是谁》《能干的“保姆”》和《脚印》在这几课中要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3)以学定教,灵活多样。
例1 :从学生的“所知”出发,《我们多快乐》60页 教师: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甲: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教师:还有谁想说? 生乙: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教师:都做了哪些游戏?谁来补充?
例2:从学生的“质疑”出发,《小老虎的狗妈妈》(100页)教师:读课题后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甲:小老虎的妈妈为什么是狗呀? 学生乙:狗愿意给老虎当妈妈吗? 3 突出低年级教学的特点(1)突出句子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渗透基本句式,(举例3)天上星,亮晶晶,一闪一闪放光明。教师:美丽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什么样? 什么,怎么样?{引导学生再说}(2)突出词语教学
①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在学词学句的过程中进行。《小彩笔》习题2 读一读 我们 绿色 美丽 五颜六色
教师:有一句话用美丽这个词,找出来读读 教师:你见过哪些地方哪个很美丽? 学生:公园,花园,学校(咱们自己的学校)教师:(请几个穿着各种颜色的同学站起来)
他们穿着衣服很鲜艳,有各种各样得颜色,颜色很多,很好看,就是哪个词? 教师:你还在那里见过五颜六色的东西 学生:彩笔,油画棒,旗子,花朵,积木….… 在这些交流后可以安排连线做到积累。②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客人到我家》 叔叔到我家
我开门迎接他(可以演示)阿姨到我家,我马上去泡茶(可以同义词代替)丁丁到我家 我把水果拿
爸爸妈妈夸奖我,(可以举例说明)“咱们的孩子长大啦!” {结合我的教学课例} 4 提高课堂效率
(1)初读做到读通,以粗知的内容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将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词连续、不破读、适当停顿,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最后两个单元)激情激趣导入,用能够覆盖全文的题目,引起学生阅读期待,继而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每一遍读都有每一遍读的目的,初读的时候,读全文的时候,要有一个盖住全文的题目。例:《寻找秋天》
有一天王老师带我们到野外去寻找秋天。小文说:“秋天是蓝色的。”小方说:“秋天是黄色的。”小力说:“秋天是红色的。”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看一个老师的导入,是不是给大家一点启发,他的点落在“寻找”上了
昨天,赵梅帮助张强找到了丢失的帽子;天气凉了,妈妈在衣柜里为你找出一件薄毛衣………我们都有过“寻找”一些东西的经历。有一天,王老师带领她的学生到野外去寻找秋天。他们找到秋天了吗?几个小学生又是怎么说的?请你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他用了一个“寻找”激趣,开始了新的一课。(2)“精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以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王老师带领他的同学到什么地方去寻找秋天?请你们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 大家看看书上的插图。这就是野外,你们说说在野外都能见到什么?”
“小文,小方,小力怎么说的?谁来扮演?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伙伴之间讨论讨论,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先从插图里寻找答案,再结合你知道的秋天情况说一说。” 再看看老师在阅读当中又一次引导:小文,小方,小力怎么说的,谁来扮演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3)熟读成诵,以利积累
“让我们走向野外,跟王老师一起去寻找美丽的秋天,请你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口头填写
有一天,王老师带我们到()去寻找()。小文说:“秋天是()色的。”小方说:“秋天是()色的”小力说:“秋天是什么()色的”
引导学生积累,可以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能够背下来,也可以用填空的方法,先口头填,想不起来,看书,然后站起来说。用填空的方法要注意:填空的时候你要抓住句子当中的一部分,或者某一类相似的东西,引导学生去填,不要在一句话中前后的空太多。比如这句:“有一天,王老师带着我们到()去寻找()。”你把题目给他了,把句式渗透还给他了,有一天王老师带我们哪去了,去寻找什么呀,再想想,“小文说:秋天是()色的。小方说秋天是()色的。小力说:秋天是()色的。秋天倒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在里面填的是几种颜色。
五、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1、识字教学是执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必需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的识字量是3500个,这是九年积累的的数量。然而,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字的数量是1600-1800个,占了九年识字量的二分之一;会写的字是800-1000个,占九年写字量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
2、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同时,《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还分别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那么,识字写字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六、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时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有的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没有落实好生字识记任务。表现为在教学生字时,虽然注重多种形式的认读,但忽略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义,生字识记时间短,教学不深入,而后便进行阅读教学,重点放在了品词析句、理解分析课文上,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把识字课上成了阅读课。
2、识字教学重点不突出
著名语文教师袁容老师说过:小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口语词汇,会说、会用,就是不认识字形。而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不直接表音,学生看到汉字不知道怎样读,怎样写,因此,音和形的问题就成为小学生开始识字的主要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偏重于读音:在识字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语。这样教学,生字的读音不成问题了,但是却弱化了生字的字形和字义。有的教师偏重于字义:让学生认读生字—组词—说话。这样教学,学生对字义有了深入的理解,语言文字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是字形教学突出的不够。而字形教学这正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不深刻,并影响到以后的阅读与运用。
3、书写习惯关注的不够
由于教师平时在书写习惯方面对学生关注的不够,或要求不严,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书写姿势不正确,即“三个一”落实不到位,学生地握笔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胸部紧贴课桌。二是书写不整洁。书写涂抹,书本折页、卷页现象严重。三是书写不规范。结构、笔画、站位不科学,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田字格的规范作用。
(二)应对的策略
1、明确课时目标
一般课文的教学都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应将重点放在认识生字上,指导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去识记生字,既要有感性的认识,又要有理性的认识。要多分析字形,突出重点。对重点的生字、部首还要进行写字指导。同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复习巩固识字,继续加强写字指导和书写训练,引导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解决课后习题等等。
2、深入细致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明确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的钻研教材,对每个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字理、结构、识记方法、偏旁部首,哪个字容易混淆,字形复杂的字如何指导书写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学时才能胸有成竹,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字指导,并适当做好识字的拓展,引导学生科学识字、高效识字。
3、教给识字方法
著名语文教师袁蓉老师总结的音形义结合识字法,对于我们识字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音形义结合识字法的基本思路是:读字音—析字形—解字义。首先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汇报记忆字形的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发记忆字形。最后说字义,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来理解,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生字识记完了再回归课文,通过课文中提供的语言环境巩固识字,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其他方法:(1)字理识字法,(2)编字谜识字法,(3)编儿歌识字法等等。
4、加强写字指导
(1)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
在低段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写字水平,更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要注重鼓励、引导、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应了解写字的四大功能,即“启智、育德、审美、健体”。就可以充分体现这四大功能的妙处。(2)培养学生整洁书写的习惯。
可以通过评比、鼓励等方式使学生养成干净、工整书写的习惯。如,在班级中可以定期组织作业评比、展览等活动。
(3)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包括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掌握结构、书写基本笔画等。例如“广”字。(点要竖中线,横在横中线上三分之一,横和撇要舒展,先竖后撇)七、一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培养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的根本。(例如:倾听习惯的初期培养)
2、加强“双姿”的培养与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汉字的时候,要加强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双姿”,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态度,让“提笔便是练字时”成为学生的写字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利用好直观教具 生字卡片和拼音卡片,这些都是最传统但又十分有效地教学辅助材料,省时省力,经济实惠,又直截了当。朴实无华的东西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例如本节课教师就充分的利用了生字卡片,还自制了教具巩固记忆了字形。实践证明,不用多媒体课件同样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今的课堂,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整堂课教师成了图片放映员,这使老师变得手忙脚乱。这不利于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不利于师生交流。因此多媒体课件一定要用的适时、适度。
4、提倡课中休息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长,一般是10-15分钟,因此,一年级语文课提倡在中间安排课中休息,就是为了让学生稍微放松,之后,在集中精力进行新的学习,当然课中休息的形式和内容能够与所讲课时内容相关联就再好不过了。
5、评价激励手段不可少。
一二年级的的孩子自制力差,课堂习惯只是培养阶段,倾听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都需要老实课堂上有效地组织教学。一朵小红花,一个小卡通贴画的奖励,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低年级孩子的兴趣点和兴奋点,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表扬。也可以集体夸一夸,有节奏的鼓鼓掌。另外,还应该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和导向性。所谓准确性就是孩子回答问题与众不同时,教师不要只是用,回答的真好,真棒等泛泛的语言,评价语言应该具有导向性,体现好在哪里,从而引导孩子的求异创新思维。
6、复习铺垫环节不能丢。
我国著名古代教育家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哪个学科的授课都应该遵循这一教学原则。因此,低年级识字课堂伊始,如果是新课文的第一课时就应当把上篇课文学过的生字新词以及新课要讲的相关联的音节、偏旁等进行温习。如果是第一篇课文的第二课时,也应当把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尤其是汉语拼音的复习巩固应当贯穿于一年级的两个学期。
7、模糊没有考证的知识不能讲,无效无意义的问题不能问。
例如教师在教学“青”字时,给学生出示了几幅绿色的山、草图片,虽然图片很漂亮。但老师的引导出了问题,老师说“一般把绿色的景物称为“青”,因此图片可组词为青山、青草。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充满激情的读词语。一开始,乍一听,这个环节设计的还不错,创设情境理解字义。但理性思考后,教师把表示颜色的词语青和绿混为一谈了。那么试问老师们青能代表绿吗?如果说真能代表,那七种颜色里为什么赤橙黄绿青蓝紫里的青和绿又同时存在呢。因此类似这样的没有考证的模糊的不敢确定的知识不要给学生。否则低年级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会先入为主,印象深刻,到了高年级会造成孩子学习上的困惑。再例如《房顶上的大蘑菇》教师的一个问题。教师问:房顶上的大蘑菇真的能长大吗?(课文本身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
练一练: 一 教学建议 认真的把握教学要求 2 要扎实的练好基本功 是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4 热情的鼓励学生的想像创新
(1)比如孩子说一句话,他可以用上有字句,他不一定要把画面表达的很完整,他看着图说“树上有小鸟,”可以;“树上有四只小鸟”也可以。
(2)有的学生写是字句,“大树是小鸟的家”;“大树是小鸟的朋友”,也可以,他从这幅画中发现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就写什么,(3)还有的写谁做什么,“小鸟在大树身边飞来飞去”,“小鸟住在大树上” 还有的孩子可能要写几句话了,看这个图,他是有一定的情节的,一只小鸟在小屋里面,还有的在旁边飞,孩子可能会根据这个图 想出一个故事来。
口语交际(共9次): 现在的口语交际和过去不同,他不是做为练一练当中的一项内容,他独立成为一个内容,和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练一练 并列在同一个层次上,实际上是提升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位臵。所以他没有题号,也没有标题,是用两个小朋友在对话的题头画 来表示口语交际,如54页。他不是第六题,而是单独算一项,两个小朋友的图表示这是口语交际,后边是听老师讲笑话,说一说什么地方可笑。
一 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 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简单的话,能了解基本的内容,学习说普通话,听简单的几句话,能复述基本内容,学习回答简单的问题。在口语交际课中一定要让孩子用普通话表达。乐于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有交际的兴趣,有交际的愿望。要让孩子爱说话。
第一册是以听话和独白式的说话为基础的,练习对话式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听话说话的不同,就在于他是交际,至少是个对话,但是又是以听话和说话为基础的,所以在刚刚起步的这套教材,孩子口语交际是以听话和式独白式的说话作为训练的基础,练习对话式的口语交际。二 教材内容
第一个单元是介绍自己,第二个单元是听故事,第三次是介绍小动物,第四次是听笑话,第五次是介绍朋友,第一次第三次第五次以孩子的说为主。有的时候口语交际事先都告诉孩子,让孩子回去练一练,他课堂上不紧张,事先有准备,但是教学中会有互动,如介绍自己,在介绍完自己后,别的孩子还想了解其他一些情况,就有可能向他提问,这时候他的回答就一点准备都没有了。会有一些互动,但是以说为基础。第2,4次虽然会有互动,但还以听为主,这反映了教材编写的思路,独白式的说和听的训练为基础。第六次打电话,第七次是看图讨论,第八次是对新年老人说愿望,第九次说下雪时候喜欢什么。后面几次互动性非常强,如:《打电话》,就有打的,还有的人要模拟书中给的几个头像,所以有来有往。在打电话的时候,要教给他礼貌用语,使用一些最常用的打电话用语。第七次是《看图讨论》,小动物怎么救出小鸭子的,每个学生都会从图中有自己的发现,就会从发现中生发出自己的故事来。故事和故事不一样 大家就可以讨论,甚至我们可以评比,谁的故事最好,谁表达的最清楚。如第八次对新年老人说愿望,再表演。表演本身就有互动。最后是说说下雪时你喜欢什么,虽然也是说,但是大家就可以提出问题,可以共同的来讨论,共同的来表达,所以要有互动性,我们的口语交际是从听 说逐步的到互动,讨论,表演,互动性是步逐渐加强的。三 教学建议: 打好听说的基础。2 促进双向的互动,3 启发学生自由表达,4 第四是鼓励孩子去想像创新。要照顾学生全员参与。不能总是几个孩子的事,要让学生大多数参与。6 要把口语交际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全程当中。
忠实建议:
一、关注学生方面:
(一)规范行为 培养习惯{这是我印象中,近几年来的教研活动中齐主任都会多次情调的,其实实践后我们才会真正地体会到,这是我们以后顺利教学的保证,同时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1.按课程表带好学习用具。2.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3.上课前,按课程表摆放好所需的学习用具。(按要求摆放在左上角)4.上课中:
(1)两只眼睛看着老师,不能交头接耳说小话。(2)不能随便吃东西,不能玩东西。(如学习用具、儿童玩具等)
(3)关于学生坐姿,不要求学生把手背过去,也不要求学生做得非常直,只要是规规矩矩坐着不乱动,就可以了。(如桌子、椅子不发出声响,铅笔盒不掉地------)
(4)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不随便说小话。(5)回答问题 要举手,说话要有礼貌。
(6)掌握拿书的正确姿势。当老师或学生读书时,其他学生要把课本立起来,两手左右平握。
(7)当学生写完字或作业时,要随时把铅笔和橡皮放回文具盒,以免掉落地上,用时再拿出。(这种要求既保持了教室的安静,不会把铅笔摔坏,也从小培养了学生自觉整理内务的好习惯)
5.下课后,把本节课的书本收回,准备好下一节课所用的学习用具。
二、对教师的要求
(一)研读课标,明确方向
(二)熟悉掌握教材 把握训练重点
(三)对各部分知识点教学的几点建议
1.关于识字教学 2.关于写字教学
(1)指导学生观察笔画跟随表
(2)观察田字格,正确使用田字格。
(3)教师示范写字时,黑板上的田字格要尽量画的高一些,大一些,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尝试在实物投影上写字。(4)把对字形的分析与田字格里的范字结合起来。(5)学生的书写与屏幕展示结合起来。(6)加强展示纠错后的书写练习。3.关于课文教学
(1)课文是识字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凭借。
(2)低年级阅读教学绝不是单单为了理解课文内容,也不是像中、高年级那样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其主要任务是以课文为凭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生字、认读字和大量的随文识字,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逐一落实到位。(3)低年级课文阅读教学以阅读为主,对课文内容一般了解即可,不做深入分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指名个人读、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4)一年级小学生可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熟悉字音、字形、了解字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语言积累。
(5)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围绕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围绕重点语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
(6)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扩大阅读量。{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 4.关于课文朗读的要求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朗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能较熟练的运用略读和快速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量。但是,各年级段读的要求不同。
5、汉语拼音的教学,一二年级永不放弃。{可以在课前复习和本课生字有关的生母韵母或相关整体认读音节.} 例:低年级段读的要求:
1.正确读准字音(三类字的读音要求)(1)生字读音;(2)认读字读音:
(3)生字、认读字之外的字的读音(随文识字)2.不丢字,不添字。3.词连读。
4.长句间的停顿。5.读通、读顺。
6.有语气朗读(有感情朗读慢慢推进)。7.按课文要求会背诵。
段落背诵;篇章背诵;按考试要求能填补空白(指:生字)。
三、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全面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研究教材各部分的教学重点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教材特点,要突出“识字”这一主要任务,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减一笔、换一笔、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培养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要以语言积累为重点,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课文朗读、背诵、练一练、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语言积累。利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积累。如:用字组词,用词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积累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语言,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4.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
5.创造性的使用课文,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春夏秋冬四季教材内容都有,教师要做到全册教材备课,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实现做好观察准备,为教学打基础。
四、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在学习中积累.}
第五篇:电工实验总结
电工实验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的电工实验,虽然只有四次,但就是这四次切切实实的实践操作,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了解一些线路原理以及通过线路图连接、调试的方法;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做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比较注重理论性,而较少注重我们的动手锻练,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比如日光灯照明电路和电动机直接启动电器控制电路,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开始的时候,老师对电路进行介绍,我还以为电工实验非常简单,直至自己动手时才发现,看时容易作时难,人不能轻视任何事。连每一根电线,都得对机器,对工作,对人负责。这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我们都遇到了不少困难,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想,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有思考,就有收获,就意味着有提高,就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学到的不仅仅只是上述电子电工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以下几个方面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收获,实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实验,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
总之,实验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在做最后一次三相异步电动机可编程控制器的实验时,由于没有正确连接电路,导致试验中电动机无法运转,而此时我又犯了一个错误,在故障分析时把原因归结为控制器输入程序的错误,当我再次校正程序后仍无法运转,最后经过仔细分析,纠正电路后终于取得实验的成功。事实上,我要庆幸我出现了错误,因为如果没有出现错误,我可能会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在老师已经设计好了的程序下机械地按几次按钮,就草草了事,永远也不知道程序的录入方法,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在实验习过成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态度决定一切。
最后,是我对这门实验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建议:主要是实验教材中对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使用仪器、内容、方法、步骤乃至记录表格一应俱全,学生只需“照方抓药”,不用独立思考,缺乏让学生去设计实验的环节,给学生思考的实验设计少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教师应该给出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要体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实验的探索者。因此,可将一些传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创新式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并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式、探究式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这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内容不一定要涵盖很多,要注重深度和精度,既然花时间和经历做实验,就一定要深刻理解,吃透,举一反三,有所收获,不能走马观花,过于模式化,形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