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的更多相关文章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千岛花园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依山就势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本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当地产业化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生态农业建设指导退休工程师本书介绍各项生态农业建设知识,包括可再生能源建设、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污水安全灌溉技术、安全农产品生产、农业生态模式。
贵州省八环实业有限公司东方特色生态农业观光...老狗布鲁丁
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
空港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可...穆图雪力空港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可研报告)空港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可研报告)6
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 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开发 特色资源,建设与这地区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生态农业园。
现代设施农业退休工程师设施农业就是运用现代工业技术成果和方法、用工程建设的手段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可以人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环境和条件,使植物和动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使光、热、土地等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形成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周年生产,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路桥区都市型现代abc123abc12...要围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这一历史命题,抓住构造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大机遇,突破传统农业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束缚,强化服务城市功能,努力向效益、生态、休闲农业拓展,使农业从主要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品的产品农业向绿色安全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转变,成为具有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乃至教育等多项功能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以及城市产业体系、社会体系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聊城有机农产品打响品牌 百个农产品基地绿意...谢存海图书馆...今年,我市重点建设了食用菌、大蒜、黄瓜、西葫芦、茄子、西红柿、韭菜、油菜、西瓜、香瓜等十大蔬菜基地,重点建设了生猪、奶牛、肉禽、蛋禽、肉牛肉羊、特种动物等六大畜牧基地,重点建设了樱桃、早熟苹果、草莓和葡萄、优质梨、圆铃大枣、小杂果等六大生态林果,于集叶菜基地、闫寺平菇基地、沙镇果菜基地、黄河故道2万亩棉薯间作基地、九圣庙韭菜基地、桑阿镇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等百个农产品基地建设显著加速。
如何破解农村生态建设难题?千岛花园如何破解农村生态建设难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长期发展要求与短期经济利益存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安排、严格审批、从严监管,严禁毁林、复垦等影响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行为;乡级环保所要配合乡政府负责全乡农村水、气、声环境质量基础资料调查和动态监测及饮用水安全、农村工业污染和人居生活污染的监督管理及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四川国家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的开发资料zbz2418本项目以现代化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全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提出:加快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品种和技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5.3.2 农业生产区。
江苏省发布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好象在哪见过...从江苏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农业发展“五个转变”,促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向依靠设施的可控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农业部通知印发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王展好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等内部要素,接待能力、就业人数、休闲收入、游客感受等外部因素,统筹设计评价指标,分类开展以全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引领休闲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到2015年全国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乡村和星级休闲农业点。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快乐人生赵汝...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措施,是2011—2015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依据。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
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园林空间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到2015年全国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乡村和星级休闲农业点。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为休闲农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布...huahu100针对农业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薄弱,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的有关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部署,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村经营管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改善服务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快推动草原等农业生态建设。
生态农业专题二:生态农业的特点平常心快乐心...生态农业专题二: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专题二: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桐庐景区游与乡村游的有机结合智慧旅游519...桐庐景区游与乡村游的有机结合今年9月28日,在浙江省桐庐召开的美丽乡村现场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充分肯定了桐庐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升桐庐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的影响力,提高非周末和淡季的游客量,景区采取了品牌景区加特色乡村游的强强组合,产生1+1大于2的市场效果,形成以拳头产品带动区域旅游的全面启动和发展,实现桐庐大景区的品牌战略。
乡村创业项目规划guidance乡村创业项目规划。农村潜力的挖掘一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搞绿色生产、立体生产,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路、电、气、信建设。乡村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人文环境建设内容,其目标是实现友爱,团结,互助,宽容的人文环境,在乡村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年青人有所作为,努力培养各阶段人的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乡村建设、为自身需要而自发努力奋斗。
西江生态园万国桥西江生态园西江生态园。集现代生态农业观光,餐饮休闲度假,各种蔬菜水果,垂钓,种植,养殖水产观光旅游为一体,度假村以环保,绿色,有机,健康为经营理念,以生态农业为旅游,观光休闲的有效载体,通过农业观光,现代农业技术的展示,农业科普,以及农村生活体验,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构建了个性化的特色旅游。喜来春农庄:“五彩”浦东第一彩棋中王喜来春农庄:“五彩”浦东第一彩喜来春农庄:“五彩”浦东第一彩——解析上海浦东新区探索现代农业旅游新模式余新江 吴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02月07日 第 05 版)着力推进“五彩浦东、乡村四季”旅游农业,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项目,逐步推进农家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基本形成“旅游内涵丰实、特点特色鲜明、农民参与度高、就业岗位多、与主题旅游相映成辉”的新型农业服务产业。
龙亭庄园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老兵xzw龙亭庄园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龙亭庄园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是由青阳县龙亭庄园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投资2000万元开发的项目。该项目是集特色养殖、订单农业、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并在通过特色养殖、订单农业,促进周边地区的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通过旅游休闲、餐饮开发促进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
蓼泉镇政府工作报告(五年)青藤cyq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按照镇党委“蔬菜富民、项目强镇、养殖富户、流通活镇”的工作思路,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马山定乐江生态农业休闲养生度假区项目可行性...net3d
一、项目名称:马山定乐江生态农业休闲养生度假区建设项目。以市场为导向,提升现有产品,打造中高端产品,首创国内洞穴养生以及生态农业养生产品,建设生态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拉长生态科技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生态科技农业旅游,推动特色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创建“新农村建设+生态科技农业+旅游业”三位一体的新农村生态科技农业立体发展模式,打造西南特有、中国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度假区。
余庆县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做法成效及启示...千岛花园余庆县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做法成效及启示。培育松烟至白泥百里景观生态农业长廊,从二龙至大松建设以有机无公害的十里生态茶叶绿色经济带,在松烟、龙家、敖溪建设现代农业烟草经济带,在大乌江一带建生态乌江鱼养殖、大乌江风景名胜区和红色旅游带,在龙溪以苹果桃为主建10000亩高产、高效、生态、观赏的现代农业果园区,在小腮以生态林为主建10里畜牧规模生态养殖长廊,在白泥大坝建10000亩现代农业蔬菜园区。
杭州市生态文化推介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千岛花园杭州市生态项目总结。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育等基础性工作,为园区生态循环农业有序、良性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必要条件。农业科技为基础,结合园区规划中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养殖和中药种植进行实地体验,从而突出该园区“生态休闲环保科技”的主题,以此提升该园区的休闲品质,营造园区的人文元素按照每人次科技教育体验费30元计算,每年来5万人次,年收入150万。
城乡统筹与田园都市布袋和尚说得...城乡统筹与田园都市乡统筹与田园都市。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开发区,近年来拆除城乡“篱笆”,把发展生产放在“农村城市化”的大趋势下进行谋划,让田园融入都市,像城市建设投入一样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像重视城市绿化一样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圆了都市老人的“田园养老梦”,城里人只要拿出4000元,就可以在农村的三星级酒店式公寓里住上一年,享受泛舟垂钓、野炊烧烤的田园生活。
“三农”美景入画来棋中王“三农”美景入画来“三农”美景入画来《 人民日报 》(2012年09月14日 11 版)山东邹平农民买完年货把家回。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一项项强农政策密集出台,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提升。建设农村公路,解决安全饮水,改造农村危房,村容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民主……一项项富农之举送入乡村,新农村建设前进步伐更加稳健。如画美景中,我们期待未来“三农”发展更好、更快。
城市化率是发展的指标?生态地作为略懂生态的我来说,对这样的自豪实感不可思义!希望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城市化建设的科学观,有效关注农村的发展,重视生态立体效应,重视多元构建城市和农村城镇布局,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让工厂、养殖、种植、生活、休闲等立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复杂的动态平衡体系。才会最大化地利用自然优势------总之,要想我国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城市化建设、重视均衡发展、重视多元化的生态布局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涵问题!
* * *市* * *休闲观光农业开发规划构想chenqk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工业化国家的都市居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热衷乡村的僻静,绿色生机和清新的空气而移居城郊,使乡村庭院和山间别墅日渐增多,为后来的休闲观光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开了先河。西方国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农业生物和自然生态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构成旅游景区形象的重要内容。欧美、日本、台湾等地的休闲观光农业追求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自然化,形成了生产特色、生态特色和生活特色,而且也成为当地的旅游特色。这些地方重视以农村的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观光、游乐、健身、休养、增加知识、了解和体验农渔山村民俗生活的场所。因而极具吸引力,旅游业和农业的高度融合为农业增加了不少附加值,促进了当地乡村农业现代化。大连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谢存海图书馆...“三圈、两区、一带”布局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之相配套,在2月26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我市《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未来10年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及蓝图跃然纸上:基本建立与我市城市地位相适应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精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业高科技创新基地、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基地、优质农产品物流基地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区
第二篇: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极端最高温度为℃,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81%,平均年降雨量为,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
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
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
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 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第三篇: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25亩人工水库工程,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25亩的水库一座,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可以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ktv、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小吃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3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依托雷公山风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修建休息亭,架桥等安全设施连成自然山水园。管理房、清理河道、简易码头,设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素质拓展、野外生存、帐篷野营、模拟探险等项目。旅游公厕、保洁设施、观景设施、修复古建筑、完善标识系统等。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规划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机械、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通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把寒谷建设成闽赣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自创品牌,加工地瓜干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销售辣椒干、长豆角干等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周边农户集体合同化生产专供出口及各全国大型超市;
2、观光:一是风貌观。观赏闽赣省界武夷山脉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生态风光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三是寻找古迹文化,看尽东华山、龙华峰的自然博大胸怀;红色革命遗址,世界客家祖地文化博览。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3、休闲;泡温泉,游泳,垂钓,伐舟,享受自然给以轻松自在;
4、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5、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6、品尝。品尝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美食,客家米酒,客家特色小吃,按照客家人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客家的热情和饮食文化。
7、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5000-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3000万元,2年可收回成本。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示范,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客家文化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采取联合、入股、贷款、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生态农业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县政府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建议经营者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五是要搞好促销。六是要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第四篇: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txt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面。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25亩人工水库工程,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25亩的水库一座,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可以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ktv、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小吃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3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依托雷公山风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修建休息亭,架桥等安全设施连成自然山水园。管理房、清理河道、简易码头,设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素质拓展、野外生存、帐篷野营、模拟探险等项目。旅游公厕、保洁设施、观景设施、修复古建筑、完善标识系统等。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规划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机械、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通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把寒谷建设成闽赣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自创品牌,加工地瓜干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销售辣椒干、长豆角干等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周边农户集体合同化生产专供出口及各全国大型超市;
2、观光:一是风貌观。观赏闽赣省界武夷山脉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生态风光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三是寻找古迹文化,看尽东华山、龙华峰的自然博大胸怀;红色革命遗址,世界客家祖地文化博览。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3、休闲;泡温泉,游泳,垂钓,伐舟,享受自然给以轻松自在;
4、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5、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6、品尝。品尝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美食,客家米酒,客家特色小吃,按照客家人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客家的热情和饮食文化。
7、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5000-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3000万元,2年可收回成本。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示范,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客家文化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采取联合、入股、贷款、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生态农业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县政府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建议经营者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五是要搞好促销。六是要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From: 两全其美学习Url:http://www.lqqm.net/article-46695-1.html
(http://www.lqqm.net)网
第五篇: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25亩人工水库工程,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25亩的水库一座,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可以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ktv、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小吃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3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依托雷公山风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修建休息亭,架桥等安全设施连成自然山水园。管理房、清理河道、简易码头,设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素质拓展、野外生存、帐篷野营、模拟探险等项目。旅游公厕、保洁设施、观景设施、修复古建筑、完善标识系统等。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规划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机械、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通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把寒谷建设成闽赣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自创品牌,加工地瓜干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销售辣椒干、长豆角干等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周边农户集体合同化生产专供出口及各全国大型超市;
2、观光:一是风貌观。观赏闽赣省界武夷山脉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生态风光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 虹,秋品山村秋色,三是寻找古迹文化,看尽东华山、龙华峰的自然博大胸怀;红色革命遗址,世界客家祖地文化博览。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3、休闲;泡温泉,游泳,垂钓,伐舟,享受自然给以轻松自在;
4、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5、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6、品尝。品尝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美食,客家米酒,客家特色小吃,按照客家人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客家的热情和饮食文化。
7、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5000-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3000万元,2年可收回成本。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示范,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客家文化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采取联合、入股、贷款、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生态农业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县政府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建议经营者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五是要搞好促销。六是要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旅游管理服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