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图书馆员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图书馆学刊》
评图书馆员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图书馆学刊》
图书系列初、中级职称以考代评,单位自主聘任,相关政策以当年度考试通知为准。图书馆初级职称不需要考计算机和英语。但是需要专业课的考试。职称也是一级一级往上申请的。先过初级考试,然后才是中级考试。评审图书管理员职称需要公开发表论文,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本图书管理类的正规期刊《图书馆学刊》,以及刊物本月投稿转让的论文,详情咨询网站客服。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学刊》(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是国内创刊较早的图书馆学刊物之一。多年来,本刊内求质量,外树形象,努力追求完美形式与丰富内容的和谐统一。在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出版原则指导下,注重图书馆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融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立足辽宁,面向基层,服务全国,很好地适应了各级各类图书情报工作者实践、学习的需要。
《图书馆学刊》17年中旬投稿论文 评图书馆员职称论文发表联系期刊之家杨编辑微信LunwenFz
题目:1.文化传承视域下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2.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3.公共服务视角下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藏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4..阅读转型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群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
目录
韩国“光州_全南TALK”全民阅读推广案例的启示 董桂存;2017-10-30 09:12:56 英国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分析及启示 代素满;2017-10-30 09:12:55 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版权政策研究 刘阳;2017-10-30 09:12:54 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张羽;2017-10-30 09:12:53 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述评 狄亚飞;万林;侯雪林;2017-10-30 09:12:53 国内协同创新与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 葛姗姗;2017-10-30 09:12:52 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MOOC研究 詹婧;张仁琼;2017-10-30 09:12:51近五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进展与分析 丁璇;孔超;2017-10-30 09:12:50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基于CNKI文献量化分析 弓朵阳;郭喜;李沃源;2017-10-30 09:12:49 强学会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李雪芬;2017-10-30 09:12:48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释家类辨证四则 元文广;2017-10-30 09:12:47 金代东北文献《鸭江行部志》考略 安大伟;张宝珅;2017-10-30 09:12:46 面向科研的高校图书馆微信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于永丽;2017-10-30 09:12:45 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新模式——以无锡市图书馆“新书直借服务”为例 陈园;2017-10-30 09:12:44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智库的知识管理及服务模式研究 曹丽萍;2017-10-30 09:12:43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放与共享 杜鸶;2017-10-30 09:12:42 智慧图书馆情景感知微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姚宁;席彩丽;黄小涛;杜云;洪霞;2017-10-30 09:12:41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创新探索 崔海兰;梁明星;2017-10-30 09:12:40 基于个性化特征文档的联合参考咨询匹配模式研究 李富成;2017-10-30 09:12:40 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知识和信息服务需求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马艳萍;2017-10-30 09:12:39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法论文发表期刊《高教学刊》及分享
大学英语教学法论文发表期刊《高教学刊》及范文分享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对策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几经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但仍然存在着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重视度不足的问题。而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并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阐述思辨能力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现状,最后提出了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旨在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借鉴。《高教学刊》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快捷分类:教育 出版地区:黑龙江
国际刊号:ISSN 2096-000X 国内刊号:CN23-1593/G4 邮发代号:
编辑微信LunwenFz 发刊周期:半月刊 审稿时间:1-3天 所在栏目:社会科学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收录:知网、万方、维普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思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重要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思辨能力这一概念,才开始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起步较晚,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模式,致使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受到制约,使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意义十分重大。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阐述思辨能力
作为技能概念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80年代开始被引入我国。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们对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观点不一,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是将思辨能力概括为一种反思性的核心能力,通过利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来判断事情[1]上形成了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可从认知和精神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思辨能力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理论品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仍明显重视度不足,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颇深,沿用老套的机械记忆法开展英语教学,虽然对巩固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起不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致使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提炼主题、阐述过程和分析原因等类型的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思维出现断档,即便写出了答案,也是思路模糊,逻辑性差,有的甚至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二是忽视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有机协调。大学生很多认识仍停留在感性层面与自身和教师均有很大关系,学生平时懒于思考,教师也大多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没能培养学生理性探究意识,没能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去深入挖掘本质,未能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有机协调发展,因而难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三是课堂教学注重“提分”而非思辨能力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具备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注重提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致使有些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不能有效地认同西方的文化,这样就使学生学习英语应有的兴趣丧失,求知欲降低,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笔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自己对思辨能力的认识,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一是下大力气提高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认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要求通过宣传等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广大在校师生不断提高对培养思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在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为英语教师创造培训和研讨的机会,让广大教师之间通过课程观摩等方式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横向交流,使他们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具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系统知识,促使教师成为思辨能力培养的构建者与行动者,也可使得教师在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和与带动性。[2]高校还应该不断组织精干教师研究系统的培养方法,定期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增加优势。二是注重对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创新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能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对广大师生的束缚,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评估中加入思辨能力评估,并将其评价定位多个维度,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考试测评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使学生考试压力降低,从而有心思、有精力、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推理和探讨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三是注重对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英语课堂设置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为重,缺乏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专题课程设置,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优化,适当增加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专题课程或专题活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培养思辨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浩.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5月第34卷第5期:147.[2]李丽君.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科教导刊,2016年4月(下):117.作者:郑娜
为您拓展阅读推荐教育管理论文6000
第三篇:北大核心职称论文发表兰州学刊杂志社征稿启事
北大核心职称论文发表《兰州学刊》杂志社征稿启事
刊名: 兰州学刊
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主办: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市社科联
周期:月刊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6开
ISSN: 1005-3492
CN:62-1015/C
邮发代号: 54-71
QQ:1542851538
邮箱: laxkzz@126.com(请注明投《兰州学刊》)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兰州学刊
创刊时间:1980
主管单位:兰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科院 兰州市社科联
编辑单位:《兰州学刊》编辑部
地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735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话:0931-65783775;
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论文。国内刊号: CN 62-1015/C 国际刊号: ISSN 1005-3492 邮发代号: 54-71.【中文名称】兰州学刊
【英文名称】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出版周期】月刊
主要栏目:政治学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教育学研究
主管单位:兰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科院 兰州市社科联
【刊物简介】
本刊是一家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刊物紧紧围绕学术性、应用性、地方性的办刊宗旨,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刊于1980年3月创刊,是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
论刊物,是一家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科学性、思想性、前沿性为指导,坚持“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的办刊方针,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论文。紧紧围绕学术性、应用性、地方性的办刊宗旨,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设有一定的研究专栏。推出原则性、创新性的学术理论成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广大社科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研讨阵地。
QQ:1181995662
邮箱: laxkzz@126.com(请注明投《兰州学刊》)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兰州学刊
创刊时间:1980
主管单位:兰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科院 兰州市社科联
编辑单位:《兰州学刊》编辑部
地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735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话:0931-65783775;
正确论文格式,请参考。
企业家社会资XXXXXX的影响探析
张三
(中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
企业家利用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本为企业进行融资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在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家社会资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家社会资本;中小企业;融资
正文:„„„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时期,市场发展水平和各项法律制度均在不断
发展完善之中,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政策、信贷、信息甚至是生产要素等资源的获取以及企业之间商业关系的建立等方面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家之间的关系网络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它们的最大难题是融资难的问题,多数企业家都在想方设法通过自己的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融资,那么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家社会资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涵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把这个概
注释:
①周林彬著:《企业家社会资本探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页。②孙宪忠:“不动产物权取得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第3卷,第42页。
③高富平:《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参考文献:
[1]陈传明、周小虎:“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1
(11)
[2]马宏:“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经济问题》,2010(12)
[3]周秋卉:《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2009
[4]王越、刘珂:“集群条件下社会资本影响”,《现代财经》,2008(2)
第四篇:同仁县职称论文发表网-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特征馆员素质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同仁县职称论文发表网-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特征|馆员素质论文选题题目
同仁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特征|馆员素质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对比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特征|馆员素质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特征|馆员素质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更多论文选题,论文发表题目可登陆“云发表”网站自主选择!
关键词:本科生发表论文,建筑安全生产论文,放射医学论文
1……“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策略探析 3……“互联网+”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4……族群服务:民族地区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化再造
5……网络时代城市图书馆新型学习中心构建模式及实现——以东莞图书馆为例 6……“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研究 7……浅谈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8……数字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变革与发展探讨
1/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9……4G时代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网络阅读探析 10……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大数据时代基于个性化服务的数字图书馆数据搜索引擎设计 12……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思路——以微博、博客为例
13……互联网思维视野下的公共图书馆跨界服务思考*--跨界OR被跨界 14……开放阅读时代的图书馆角色定位和服务创新研究 15……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保障研究
16……略论利用QQ群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体系 17……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18……移动互联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业务变革 19……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与创新
20……网络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与新型实体书店:危机、转型与共生 21……图书馆开展微服务工作的思考
22……全媒体背景下图书馆学科服务架构建设——以宁夏大学为例 23……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24……提高中职学校图书馆吸引力策略研究——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为例 25……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26……知识咨询: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增长点 27……移动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行为对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28……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服务拓展的思考——兼论网络图书馆“青番茄”的创新 29……普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多元化探索 30……浅析网络时代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31……个性化推荐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32……数字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导读工作探微 33……试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 34……谈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
35……专题:面向下一代知识服务的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检索研究——序 36……社会转型期社区图书馆建设探索
37……数字时代图书馆网络系统危机分析及应对策略 38……网络时代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
39……基于网络特征的用户图书借阅行为分析——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40……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导读服务的思考 41……基于数字环境的专业图书馆建设及信息服务 42……电子听书资源建设与图书馆网络时代的发展 43……3G时代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44……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措施 45……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与能力训练亟待加强 46……渗透·互动·个性化——Lib2.0时代学科馆员学科服务研究 47……电子阅读器应用与图书馆借阅业务的变革
48……新媒体时代的思考:网络媒介与手机媒介知识信息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 49……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用户研究和服务创新
50……防治学术不端 维护学术诚信——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新拓展 5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站服务的建设与发展 52……网络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
3/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53……浅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与创新 54……从大学生网络信息需求探析图书馆信息服务 55……网络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56……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模式探究 57……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剪报服务模式的探讨 58……现代医学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要求与培养 59……高校图书馆地区性参考咨询协作系统的构建 60……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提供NRS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61……Web2.0网络技术在科研图书馆信息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62……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作用 6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借阅服务与信息服务合一的发展模式 64……从图书馆核心价值看维基 65……图书馆2.0时代的数字资源评估
66……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特征与馆员素质的提高 67……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的转变 68……虚拟参考咨询馆员基本行为规范探微 69……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70……图书馆发展中的“营销策略”应用 71……网络时代图书馆的边缘化走势及其应对 72……构建数字时代图书馆参考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73……试论图书馆个性服务模式的拓展 74……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4/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75……对信息时代图书馆藏书管理及服务模式的思考 76……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 77……走向纳米时代的图书馆 78……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信息服务
79……信息时代图书馆职能、业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80……网络环境下深化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探讨 81……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82……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 83……网络时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新探 84……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85……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86……论网络时代信息服务的变革与模式创新 87……图书馆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 88……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思考 89……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管理创新原则思考 90……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特征及相应的馆员素质 91……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92……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析 93……试论网络环境下中专图书馆的发展 94……网络信息咨询的发展及若干问题探讨 95……谈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馆员素质 96……信息时代网络对图书馆员的重新塑造
5/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97……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
98……大庆油田图书馆的网上图书馆建设、运营及评价 99……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平台
100……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障碍与措施
6/6
第五篇:农机管理站发表职称论文投稿期刊《南方农机》
农机管理站发表职称论文投稿期刊《南方农机》
关键词:农机方面的论文
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提升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农业发展的历史在世界各国都表现为农机与农艺结合历史。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始终是极为重要又互相联系的两方面,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农机与农艺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强化。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是要控制好发展方向,采取正确的促进措施,以推动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机方面的论文 《南方农机》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36-1239/TH 国际刊号:ISSN 1672-3872 编辑Q Q :1966715440 杂志简介:本刊立足南方,面向全国农业与机械工程界,以“打造南方农业与机械工程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南方农业与机械工程事业进步,促进中国农业与机械工程蓬勃发展”,刊登服务于农业的各种工程技术研究成果,包括农业工程,与农业工程相关的车辆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新兴交叉学科技术。
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农机要闻、专家讲座、南方论坛、产业观察、农机人物、信息荟萃、农机化研究、农业装备系统研发与制造、农业装备系统维修与保养、农机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农业技术与经济、车辆与动力工程、机电技术研发与应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机电教育发展与革新等。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和普及,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两方面,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与农艺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强化,这就需要强化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的必要性,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农业耕作制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分析
对于农业耕作制而言,农业机械化主要是提供服务和保障作用,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又可以加快农艺的变革。早在八十年代,在我国,吉林省便开始加大对大棚育苗技术和机械插秧技术的重视和推广普及,这就改变了以往的人工插秧模式和传统育苗方式。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耕整地育苗也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九十年代,我国开始普遍实行抛秧技术,致使农业机械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伴随着对农机和农艺认识的不断深化,机械化育秧、插秧、收获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有数据资料显示,在过去三十年中,大、中型机械翻地是大部分发达地区土地的耕作方式,伴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小型拖拉机配套灭茬耕整地的耕作方式开始逐步应用[1],相对而言我省乃至我县机械化程度较为落后,但连年灭茬耕作也是造成土壤板结严重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5cm左右,与此同时,犁底层的土壤变得硬脆,同时也破坏了土壤养分输出能力。因此,急需推广普及深松深翻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2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中的农机与农艺的关系分析
2.1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艺要求
截至目前,常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包括四种:秸秆残茬与表土处理技术、免耕播种施肥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以及深松技术。在应用这四种农艺技术时,要及时地与农业机械有效融合,以推动农艺技术的实现。
2.2保护性耕作中的农业机械的基础性地位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先进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可忽视。近几年,在我省免耕播种机在旱田种植区开始广泛应用,机械化播种、收割等技术则在川水种植区得到大力推广,而浅山地区由于受到种植地块的限制,制约着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也造成农机与农艺没有发挥效益。一般而言,一台免耕播种机的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有效地覆盖破茬开沟、播种、深施肥、覆土等全过程,这有助于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
2.3农机与农艺融合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先进技术和先进机械的应用有助于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数据资料显示,与人工作业相比,一台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较高,一般为1hm2/h[2]。
2.4农机与农艺结合方式
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方式一般包括三种:一是农艺服从农机,二是农机服从农艺,三是农机农艺共同协调发展[3]。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机与农艺必须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条件
3.1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条件
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先进、设施装备发达,且其服务体系完善,组织经营高效。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就是要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装备来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标志,这也就是说,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便是高度发达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3.2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矛盾分析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一问题上,现代化的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均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在我省,农机和农艺之间的矛盾仍然包括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以及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农机与适宜手工操作之间的矛盾等。如前文所述,农机与农艺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以加快农业的发展,就要认真地分析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种种矛盾,并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截至目前,受到两者内部矛盾的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水平仍然较低,这反过来又会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就需要认真地研究分析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必要性及两者之间的矛盾,以有效地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普文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36(22):67.[2]石旭磊.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时代农机,2015,42(7):14-15.[3]付桂秋.农机农艺结合搞好农机推广[J].农技服务,2016,33(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