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模版)

时间:2019-05-14 06:5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模版)》。

第一篇: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模版)

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又没有合理有效地进行预防或是治理,导致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对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因此,利用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做到判断准确、措施有效、处置及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当务之急。

环境污染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1]

2、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综合过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分析(化学):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去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并对它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有采样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测试技术有物理、化学技术(重量法、容量分析、仪器分析)、生物技术、高新技术 监测手段有化学分析(酸碱, 氧化还原, 络合, 沉淀滴定和重量法);仪器分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电分析(电位分析,极谱分析,电解分析)、色谱分析(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质谱;仪器联用技术(GC-AAS, GC-MS, HPLC-MS, ICP-MS);在线(传感器)监测系统;遥感遥测[2]

4、环境污染事故与处理

4.1太湖蓝藻暴发事件

4.1.1内容:2007年5月份以来,太湖蓝藻提前暴发,水体变色发臭。5月28日前后,居民用水开始感觉到明显异味,其后,情况愈加严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腥臭难闻,不仅无法正不仅无法正常饮用,甚至洗衣、洗澡等都成问题。目前已进入夏季,这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给城区100多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引起此事件的原因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蓝藻一到夏季就会大量繁殖,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死亡。[3] 随着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 蓝藻水华成为太湖重大的水环境问题, 对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

4.1.2 设定监测站点

在1996 年监测之初, 共布设监测点23 个, 试运行1a 后, 考虑到采样点的代表性和分布的均匀性, 并根据浮游植物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习性和组成变化, 将监测点增加至26 个。近年来, 随着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监测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调整, 至2008 年, 太湖省界湖泊水体监测站点增加到33 个。

4.1.3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包括: 藻类数量、生物量、优势种群。藻类种群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隐藻、甲藻、黄藻、金藻等门类。2008 年之前隐藻门的数量一并计入甲藻门, 从2008 年4 月开始, 隐藻门为独立门类统计,与甲藻门分开计数。

4.1.4监测方法

a.现场采样。用GPS 或固定参照物定位采样点, 观察采样点周边水面和表层水藻类分布, 采集代表采样点周边平均浓度的水样。每一个采样点采水1 000mL, 采得水样后立即加入10~ 15mL 鲁哥氏液固定。

b.室内分析。样品处理: 水样在1 000mL 圆柱形沉淀器中沉淀24h 后用虹吸管小心抽出上面不含藻类的清液, 剩下30~ 50mL 沉淀物转入50mL 的定量瓶中, 该沉淀物需再沉淀24 h 后正确浓缩至30mL。一般情况下, 浓缩的体积视浮游植物的多少而定, 浓缩的标准以每个视野里有十几个藻类为宜。镜检计数: 浓缩样品混匀后, 取0.1mL 于计数框, 用显微镜观察100 个视野, 每片计数视野不少于25个, 每个样至少计数两片, 当两片的计数结果和平均数之差超过其平均数的 15% 时, 增加计数的片数,取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 15% 的两片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

4.1.5 监测频次

在1996 年5 月至1997 年11 月期间, 藻类监测频次为每2 月1 次, 从1998 年1 月起调整为每月上旬进行1 次, 水量水质同步, 并保持至2010 年12 月31 日。[4] 4.2 11年日本核泄漏危机

4.2.1内容: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9级强震,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3月12日起1号—4号机组相继发生爆炸,5、6号机组乏燃料池升温,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政府于3月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3月23日起,芬兰、瑞典、美国等许多国家均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131I。自3月26日起,我国陆续在黑龙江、江苏等31个省(市、区)的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131I、137Cs和134Cs。

在日本核泄漏期间,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对南京地区空气中气溶胶开展了超大流量快速采样,利用高纯锗γ谱仪对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进行放射性核素识别和浓度分析。[5] 4.2.2 放射性气溶胶的采集

用HRHA01-SFS1000/A型超大流量自动气溶胶采样器进行大气连续采样,每隔24 h更换一次滤膜。所采集的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μm,采样流量为600 m 3/h,滤膜为醋酸纤维,大小470 mm×572 mm。南京地区共采集75个气溶胶滤膜样品,每个样品的采样量约为14 000 m3。

4.2.3测量方法

将采集到的气溶胶滤纸装入样品盒,置于HPGeγ谱仪上测量,利用能谱分析软件对测量的γ谱数据进行解谱分析,即可得出γ核素的组成及相应的活度,再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正,计算出微粒态放射性γ核素在空气中的浓度。[6]

5、我国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的展望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通过应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来展开实施工作的。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制造各种环境监测仪器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仪器产品的质量基本上是处于中、抵挡水准,对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是远远不能满足的。监测仪器主要体现出来的问题如下:仪器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重复生产状况严重,厂家生产规模效益不稳定;产品质量保证不足,性能差,使用寿命期限短,容易出现故障;国家投资研发的产品支持力不足,不能在适应环境监测市场需求方面得到广泛的提高等。

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发展之路在于目前高速发展的高科技,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必定是朝着高自动化、高智能化和高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技术方向发展。以往我国的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运用主要是以人工采用和实验室分析为主,作业效率和精准度不高一直都是难以被解决的问题。就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情况的严峻形势看,环境监测工作急需通过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以改善项目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3s技术的推广应用可谓应运而生。

我国在大力发展并应用“3s”技术以来,环境监测工作也将逐步走上高自动、高智能和高网络一体化的道路。对于今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再展望,也将把眼光放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方面,极力综合其他领域的技术,提高发展的步伐。[7]

6、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作为地球上的人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地球的环境,只有地球的环境得以保护,我们才可以拥有继续赖以生存的地方。

生活中,很多的小细节都可以对环境作出贡献,比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不制造噪音,少使用塑料袋,用无鳞洗衣粉等等,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稍微留心,我相信地球会变得更加美好。

7、参考文献

[1]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肖长来 梁秀娟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2] 环境分析与监测;http:// [3] 太湖蓝藻爆发无锡水危机;给水排水动态, Water & Wastewater Information,2007年 04期

[4]太湖蓝藻监测及暴发情况分析;顾苏莉, 陈 方, 孙将陵;水资源保护;第27 卷第3 期 2011 年5 月

[5] 日本核泄漏牵动全球;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05 [6]日本核泄漏期间南京地区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监测和评价,周程;张起虹;蒋云平;孙恋君;王利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 05期

[7] 浅谈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方向;侯昌龙;企业技术开发; 2012年 02期

第二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厂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厂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厂开展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的缘由、依据与现状,以及近几年所取得的显著效果,旨在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关键词 状态监测故障诊断

近年来,为了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现代化水平,在省设协和油田设备处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厂应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许多设备隐患,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度,为电厂长周期、满负荷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展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的缘由

1.1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电厂生产的特点是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连续性强,一旦某台设备发生故障,将迫使机组降低负荷,甚至停机。多年的摔打与磨练告诉我们:单凭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感观经验来判断设备故障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只有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才能彻底摆脱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

1.2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需要

我厂已搞过8次大修,在检修项目的确立和设备系统部件的更换上,虽然针对性、方向性有了很大提高,但确切性、适宜性、经济性仍有差距。根据“四个凡是”的贯标精神要求,设备、系统的大小修的立项应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减少盲目性,要解决这一问题,惟有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1.3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降本增效的需要。我厂检修费用一年比一年紧缩,降本增效压力逐年递增,如何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是摆在全厂干部职工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历年大修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欠修和过剩检修。过剩检修意味着工作量加大,费用增加,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而欠修将给设备运行带来隐患。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可有效避免欠修和过剩检修,做到物尽其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1.4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二期投产的需要

我厂二期两台机组相继投产,如果按照过去三年一大修的计划,每年至少要安排一台机组大修,甚至一年安排两台机组的大修。我厂经过8次机组大修,积累了丰富的检修经验,对设备、系统的性能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1999年和2000年的机组技改性大修,使设备的可靠性有了明显提高,基本具备了把机组三年一大修改为四年一大修的条件。延长大修周期的保证是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突发性故障。近几年来,通过实践逐步提高了对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的认识,通过对设备定时、定点、定人监测,特别是#2机组在线监测系统,避免了多起设备事故,更坚定了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决心。开展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依据

2.1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含义

设备的状态监测通常是指通过测定设备的某一特征参数(如振动、温度),来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当特征参数小于允许值时认为正常,否则认为异常。而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通过了解和掌握设备在线使用的状态,结合设备的运行历史,对设备可能要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报、分析、判断,确定故障性质、类别、程度、原因、部位,指出故障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及后果,提出控制故障继续发展的措施,通过采取调整、维修、治理的对策消除故障,最终使设备恢复正常状态。

目前,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作为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备管理与维修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设备维修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是企业最可挖掘的潜力之一。因此,应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使预知维修取代传统而落后的事后维修和定期预防维

修是历史的必然。

2.2 贯彻和执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

《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条例》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采用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现代化水平”。这一规定为企业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工作指明了方向,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明确了状态监测技术在实际设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状态监测工作的深入和提高,使我们认识到:从计划维修制向状态维修制转换,是设备维修制度和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是实事求是思想在维修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维修制度的变革中,职工地位和作用将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将从以往单纯的设备维修的被动者成为设备维修的自主决策者。而状态维修制是建立在准确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基础上的,尤其是实时在线监测。状态监测工作开展的好坏将关系到能否从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转换、转换的快慢和转换程度的问题。我厂状态监测的现状

3.1 离线监测

状态监测现有的主要离线仪器主要有多功能数据采集器及其配套软件、红外热像仪及其配套软件、真空测漏仪和轴承听诊器,对#2机组的大型关键辅助设备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各运行、检修班组均配置了测振仪、点温仪、转速表等先进监测设备。

根据设备点检分工原则,对设备的检测点制定了检测周期,点检标准和点检路线;对检测回来的数据图象进行分析,并出具监测报告;对有问题的设备除了及时通知有关专业外,还在标准格式的异常报告上,加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对应当引起注意的设备缩短监测周期,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另外在机组大、小修前一般都要求全面检查一次,为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依据,检修后再全面检查一次,以利对检修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如有问题,也要对其跟踪监测,确保机组安全。

3.2 在线监测

状态检修要求在机组设备出现故障之前,及时提出检修请求,避免故障停机和不必要的负荷扰动,最大程度地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显然,状态检修需要对机组设备的性能参数,运行情况进行连续跟踪和分析。#2机组目前已安装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设备状况跟踪和分析。

3.3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监测水平

设备状态监测工作的普及、深入和提高,关键在人员的素质。我厂非常重视状态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采用厂内办班、厂外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比如99年在处理#1发电机振动过大时,培训中心抓住机会在全厂范围内举办了振动讲座,请西安热工研究院的施维新高工授课。施高工在99年9月11日授课时并没有讲什么高深的理论,其中心内容就是诊断思路与诊断方法问题,诊断思路正确与否、诊断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这次培训让诊断人员受益匪浅,使他们的诊断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厂为适应新上两台机组的需要,于2002年对原输煤系统进行了改造,其中#6皮带新装一台电机,试运时振动高达230μm,施工单位和电机购置单位各执一词,通过测试,谐波能量集中于基频,这是转子不平衡的典型特征,但诊断人员并没有过早的下结论,而是按照诊断的思路与方法,首先检查了电机基础的动刚度,发现电机与基础之间的垫铁不平整、放置的位置不对,导致连接刚度不足;电机基础为钢架焊接结构,其支承刚度严重不足,为了证明这一点,将电机置于地面上试运,测得振动仅为12μm。因此确诊为新购电机本身没有问题,而电机基础的动刚度严重不足,应采取措施加固基础。施工单位对电机基础灌浆后,电机振动降至20μm以下。

2003年8月份,管理局在海洋设备年审时,检测到船舶公司151船#2柴油机发电机振动高达287μm,尽管谐波能量集中于基频,但诊断人员利用正向推理方法迅速而准确的将主导故障锁定为基础动刚度不足,为船舶公司解决一生产实际问题。应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所取得的效果

根据工作记录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办公室共发现现场设备故障隐患182起,这无疑为我厂的安全生产、避免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1、现场动平衡真空系统测漏

据不完全统计,98年以来利用数采器进行现场动平衡达107次,汽轮机真空系统查漏28次,发现漏点多处,检修人员根据泄漏程度,借停机、大小修之际,进行了处理。这不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彻底改变了过去请人来做动平衡和查漏的做法,为我厂节约资金120.2万元。

2、轴承故障

据统计,98年以来共发现轴承故障32次,通过跟踪监测、对症下药,都极大限度的延长了轴承寿命。其中较为严重的轴承故障有两次,至今使我们记忆犹新。2001年2月至4月期间,#1机组甲吸风机运行状态极不稳定,自由端轴承轴向振动在40~180μm内波动,经频谱分析,结合相位测试与润滑油铁谱分析,认定该轴承内圈松动,检修时发现轴颈严重磨损,修补后,振动只有50μm;2002年7月,#1机组甲吸风机按计划进行检修后,轴承座垂直、水平方向振动均不足30μm,但轴向振动高达204μm,且极不稳定,故障诊断人员利用正向推理方法,找出了故障所在,更换偏转的轴承后,振动降至20μm以下,使风机及时恢复运行。

3、电气故障

据统计,近几年共发现电气方面的故障隐患43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1998年7月27日故障检测人员运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进行设备例行检查时,发现#1主变压器110KV侧A相套管将军帽处最高温度62.1℃,与B相相同处温差26.4℃,当时进行紧急停电抢修,解体检查发现A相穿缆软线断线30余根,故障处因严重过热,穿缆软线已严重变黑,油质碳化严重,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2004年9月22日,发现#1主变A相套管将军帽顶部温度高达108.6℃,最高温升80.6℃, 与B、C相相同处温差55.6℃,后经解体检查证实引线铜螺杆已严重变色。

这些隐患的发现与排除,给我厂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但这无疑在我厂创建达标电厂和一流电厂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为我厂长周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作出了重大贡献。结束语

运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方便、快捷、有效地把握设备运行状况,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设备维修水平,促进安全生产。虽然我厂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由于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与提高。不断总结与分析各种故障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把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优化检修方式、降低维修费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第三篇: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课程代码:0806A06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学 时:34学时 学 分:2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2009级摄影测量与遥感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结合具体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的要求和特点,详细介绍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理论、技术、方法和仪器等内容,对变形监测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也作了系统的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熟练地解决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问题,具备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的基本能力。本课程授课一学期,每周3学时,总计为34学时。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安全监测的目的与意义及引起建筑物变形的因素;了解建筑物垂直位移的常用观测方法和特点;了解建筑物水平位移测量的常用方法和要求;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了解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布设方法;了解我国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回归分析法、方差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的原理;了解安全监控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和要求,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引起建筑物变形的因素,掌握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教学难点: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布设方法、监控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控制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测量平差》、《工程测量学》 等课程。

五、教学内容

第1章 概述(2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 变形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1.2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1.3 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 1.4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1.5 变形监测技术进展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以及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第2章 沉降监测技术(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 概述

2.2 精密水准测量 2.3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 2.4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方法实施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

第3章 水平位移监测(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 概述 3.2 交会法观测 3.3 精密导线测量 3.4 全站仪观测 3.5 视准线测量 3.6 引张线测量 3.7 垂线测量 3.8 激光准直测量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交会法观测、精密导线测量、全站仪观测技术、视准线测量、引张线测量、垂线测量、激光准直测量的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交会法观测、精密导线测量。

第4章 建筑物内部监测(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 内部位移监测 4.2 应力/应变监测 4.3 地下水位及渗流监测 4.4 挠度监测 4.5 裂缝监测 4.6 光纤监测技术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建筑物内部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地下水位及渗流监测、挠度监测、裂缝监测的方法及工程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应力/应变监测、挠度监测、光纤监测技术。

第5章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5.1 概述

5.2 GPS定位基本原理 5.3 GPS实时监测技术 5.4 GPS一机多天线监测技术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GPS定位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GPS一机多天线监测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GPS一机多天线监测技术。

第6章 自动化监测技术(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6.1 概述

6.2 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

6.3 通用分布式测量控制单元(MCU)原理及应用 6.4 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示例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了解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布设方法。了解我国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通用分布式测量控制单元(MCU)原理及应用。

第7章 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4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7.1 监测资料的整编 7.2 监测资料的分析 7.3 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回归分析法、方差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的原理。了解大坝安全监测的几种常用监控模型,掌握利用原型监测数据建立统计模型的基本方法。了解确定性模型与混合模型的建立原理。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监测资料的分析、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第8章 变形监测数学模型及应用(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8.1 概述

8.2 统计模型的建立 8.3 灰色系统分析模型 8.4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统计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方法。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灰色系统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岳建平,田林亚 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教学参考书:

①《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伊晓东 等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②《变形监测新方法及其应用》,何秀凤 著,科学出版社,2007 ③《工程安全监测技术》,刘大义,胡建忠 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④《动态变形观测与预报》,栾元重,吕法奎,班训海 编著,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 执笔人:张兵 审核人:田建文 审批人:赵旭阳

第四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工程名称

期 限

责任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一、目的

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二、组织

本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三、职责

1.、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及对外联络。

2.、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调动抢险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险。

3.、任务是保护我项目部及行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界的联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负责生活保障。

四、事故处理救援程序

1. 施工现场和基地发生一般的环境(如噪声超标)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上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

2. 当施工现场及基地发生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工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的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集团项管部。

3. 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如火灾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工程管理部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人身伤害,则应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部门(120)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工程管理部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处理事故。

4. 当火灾发生后遵循消防预案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断火源,断绝火点,控制火势及熄灭火灾。并做好现场的有效隔离措施,及火灾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组织地分类清理、清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当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及时清理外运,或采取隔离措施后及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以求将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5. 立即组织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立即组织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举一反三环境保护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遵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五、各相关通讯地址

1. 医疗急救中心:120

2. 公安:110 当地公安局: 派出所:

第五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工程名称

责任人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

一、目的

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二、组织

本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三、职责

1.、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及对外联络。

2.、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调动抢险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险。

3.、任务是保护我项目部及行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界的联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负责生活保障。

四、事故处理救援程序

1.

施工现场和基地发生一般的环境(如噪声超标)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上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

2.

当施工现场及基地发生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工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的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集团项管部。

3.

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如火灾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工程管理部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人身伤害,则应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部门(120)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工程管理部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处理事故。

4.

当火灾发生后遵循消防预案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断火源,断绝火点,控制火势及熄灭火灾。并做好现场的有效隔离措施,及火灾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组织地分类清理、清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当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及时清理外运,或采取隔离措施后及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以求将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5.

立即组织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立即组织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举一反三环境保护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遵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五、各相关通讯地址

1.

医疗急救中心:120

2.

公安:110

当地公安局:

派出所:〖1〗〖2〗

3.

项管部电话:

工程管理部电话:

4.

项目经理:

手机或电话

项目副经理:

项目工程师:

施工员:

安全员:

材料设备员:

监理项管部电话:

当地安全生产监察局电话:

当地安全监督站电话:

专业环保部门电话:

附近医院地址:

工伤事故是指特色医院目录(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

【1】【2】

下载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述畜禽无抗养殖技术与应用

    试述畜禽无抗养殖技术与应用随着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的食品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抗生素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对人类安全的威胁以及抗生......

    试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试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掌......

    试述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写写帮推荐)

    试述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摘要:桥梁长时间使用会发生裂缝等问题,危及结构的使用安全,特别是在重载交通甚至超载的情况下,病害发展会更加迅速,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加......

    天津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处理办法[五篇材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环境监督管理,及时依法妥善地处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区(县)环境保护局查处环......

    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以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分析生物监测基本原理以及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合理应用程序,期待......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据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 率将越来越高,生态监测的频次、监测内容和数据精度也会逐步提 高,为遥感技术在水环......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与探讨(推荐)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与探讨 摘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了农技推广信息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对策。关键词:信息化;农业;技......

    多媒体在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中应用

    多媒体在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中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罗雪 【摘要】本文章主要介绍多媒体在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中应用。 主题词 多媒体矿山监测监控 The use of mul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