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书档案作业
档案收集——文明的延续 壹
档案收集——文明的延续
——揿开历史繁复的衣角
学院班级:汉语0802
学号:1501080202
姓名:陈俏丽
翻开文书档案学的书,我们的眼前会有这样的话语——文书含义: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记载、凭证、公布和传递的需要,以文字方式在一定书写材料上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书 面记录。文书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通常统称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它是管理政务的一种重要工具。私人文书是个人、家庭或家族根据需要在其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书。对于档案,会出现这样的字句,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载体上看,有龟甲兽骨、竹简木牍、丝织缣帛、纸张、磁带、磁盘、胶片等。从记录信息的方式上看,可归纳为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意识到文书档案的作用呢?在这个印刷泛滥以及网络轰炸时代,作为普通人,大家都会觉得没有什么需要花心思保留的,需要什么,花钱到书店里随便挑上一本,到网上随便搜搜就可以百分之几百的满足所需。可是我的前提已经定位,那只是普通人而言,既没有深究学问的必要,也没有对于档案真实性考证的研究的和责任的人。但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是否想过如果没有那样一批对这些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存的人,人们所需的东西从哪里来?你可以想象没有史书、典籍、诗歌、话本等等文本的记载,我们今天将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刀耕火种!这不是危言耸听,没有文字的载体,没有资料文书的保存,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文明进展的怎样的地步,我们只会是单个的探索,没有交流和合作,更没有传承,变成了没有历史的,没有视野的孤立原始状态。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活动的事实经过,而且记录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思想发展、生产技术和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以及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中的成果。因此,它对于人们查考以往情况,掌握历史材料,研究有关事物的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具有广泛的参考作用。
由此引出这篇论文的核心,即是档案收集对一个社会,国家乃至人类文明的作用。在《南方人物周刊》第38期有这样一个专节,关于崔永元和他的纪录片《我的抗战》。看了这篇报道后大为感动,这是一部崔永元和他的团队历时8年,采访3500人,搜集的口述历史影像超过200万分钟,历史照片300万张的纪录片,他的重点不是去重新书写抗战历史,而是去反映抗战背后每个生命个体的真实感受。这样一些数字说明的只有一点,档案的重要,客观的重要。档案管理中有对全宗的划分,不同历史时期(比如大汉王朝,夏金元少数民族掌权时期,明清王朝、北洋军阀、日伪,国共合作以及后来的共产党领导等)所存在的不同政权机关,虽社会职能相同或相近,但因所属政权性质,其档案都有各自的全宗构成。特别是跨政权存在的政治色彩较强、对政权依附性较大的立档单位,如警官学校、军事院校等,一般在政权更迭时要进行重大改造,其档案应分别构成不同的全宗。这样就会使历史变成社会上一句很流行的话:历史都是当权者的舞台,喜剧多悲剧少。然而不管怎样,除非销毁,否则档案终归是一个还原真实的有力途径。档案从载体上,龟甲兽骨、竹简木牍、丝织缣帛、纸张、磁带、磁盘、胶片等都可以是它的记录方式,因此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都可以是档案的呈现方式。崔永元的这部记录片中用到“口述历史”,这可以说是超越了以上的用一种更逼真更生动有力的保留载体,那些受访者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在走过那段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观,这对于反映某个时代,某个事件对人影响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口述历史”在美国早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式,凤凰卫视多年前就有尝试,但内地官方
档案收集——文明的延续 贰
电台却很少采用。2001年前后,崔永元造访日本NHK电视台片库和早稻田大学,发现两座机构完整地保存着关于中国的文献和口述历史采访。他深受触动,认为这样的“影像史记”很有意义,首先选择抗战历史题材则是出于个人兴趣和急迫感——“不能再等了,那些人年纪太大了,正慢慢地失去记忆。”——岁月如刀,正在消失的不仅仅是记忆。在制作淞沪抗战“八百壮士”那一集时,尚有一直隐瞒真实身份的王文川等3人在世,完成之后,就只剩下一人。如果再迟一步,这段历史将会永远失去见证者和口述者。崔永元和导演曾海若强调此片子不承担表现大历史的功能,只管呈现细节、把判断的权利交给观众,但抗战涉及的敏感话题还是难免会受到限制。《抗战》所呈现的国民党老兵在整个抗战史上的作用,自然迥异于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口述史难以获得官方认定,但《抗战》做到了最起码的“原始展开”。像王文川则这样曾立下赫赫战功的抗日英雄,却被迫隐瞒自己的身份,日渐暴躁古怪。当他哭倒在四行仓库旧址团长谢晋元雕像前,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英雄,远比教科书上塑造的英烈更饱满,更富人性,也更悲戚。„„真正能通过文字和影像彪炳青史的抗战英雄少之又少,他们多数被塑造得难见血肉,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这些出生入死的英雄应该是高大威猛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参加过惨烈战役的老人看起来都孱弱老迈。根据这些幸存者的讲述,无数尸骨无存的参战者往往被家属形容为“被野狗吃了”,真实得让人唏嘘„„把细节放大——细节就是原始最历史中最为“密密”的部分。①
同样,在《人物周刊》中有一个民间板块里有关于《寻找滇缅老兵》的专节,“在500张从美国国家档案馆里复制来的中国滇缅抗战照片里,章东磐挑选了一幅全身都用野草和藤蔓伪装的士兵肖像,作为他主编的《国家记忆》一书的封面。作为民间抗战史研究者,章东磐十几年间从未放下中国远征军抗战史研究。在滇西做田野调查时,他和同伴邓康延。牛子踏上了寻找美军少校梅姆瑞之旅。„„共同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民间抗战史打捞队,远赴美国,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他们找到了1946年起就再没有被打开过的影像档案。„„令章东磐难忘的,是一些小兵的照片。他相信照片中的人,一定有活下来的。„„尽管照片背后的英文名字难以准确地译成中文,章东磐仍然觉得,一旦更多国人看见这些照片,很可能会有人认出他们来。„„一个小兵的命运走向有着无数可能。他们在哪里?现在过得怎样?如果把这些小兵的故事收集起来,一定会非常精彩!”②
可是终究只是如果,这些小兵的故事并没有收集起来。会觉得有缺憾,可是历史终归是过去了,没有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过去的只能是过去,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她的发展无疑是复杂的,或者小到政府机构。企业单位,也都会涉及到资料档案的整理分类问题。因为一些原因,会失实,那档案的回归便只能归结到历史大众的普通人中来,需要的是没有客观没有利益牵涉的唯美主义角度中来。七十年代,文革时代,烈火时代,文明逆流化时代,无论怎么去定义这个时期,都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出来指责对与错,因为这是一段时代对所有人的记忆,个体的感觉不代表整天,任何个体只是历史的微小组成。文革,大体上来看,它被那些会动纸笔,会用口舌的知识人传播出来,基本上是恐怖的代名词,当然,没有人会质疑魔鬼这个词用的过火。可是想想,那祖国大地上存在的另一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文盲者而言是什么呢,我想不该由我这个在那个年代都尚未出生的人来说,以下我将摘录一段“今天”文学网站中辛泊平对于《七十年代》的读后感,同时,对于这本书,我也是认真读过的,其中的对于历史的还原,真是值得借鉴,如辛在文中所说,真是拥有着博大的胸襟,包容各个阶层,各个地域,让你感到对于历史你不是看的,你是闻的,你是触的,你甚至是真正活在里面的,每一个主人公有每一个对于那段时期的真实想法,不做后天的修补。
①② 《南方人物周刊》第38期第99页
《南方人物周刊》第38期第82页
档案收集——文明的延续 叁
以下摘自“今天”文学网站③:
北岛和李陀主编的《70年代》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让我释然的是,主编之一的李陀对这本书的定位和认识一下子打破了我先前阅读的拘谨。他说“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参与本书写作的作者,主要都来自知识界和文化界,这一方面是由于一本书需要一个立意,一个主题,但另一面,也可以说是有些不得已。这个不得已使本书有着难以避免的严重的缺陷。既然编辑此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想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那么,有能力也有权利参与这记忆的决不应该只限于那些拥有发言权的社会阶层,„昨天‟不能为哪一个群体独占。在„昨天‟成长和生活过的千千万万,里面既有文化人和知识分子,还有广大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其中一定有很多人愿意拿起笔来写作,让昨天在记忆里复活,让今天和昨天对话。若果我们能这样多,相信在文字中呈现的思想和画面很可能和本书十分不同,也许那是一个很不同的„七十年代‟,也许他们的历史记忆使我们对昨天有完全不一样的认识。”
„„
让人欣慰的是,这种历史的态度,并非说说而已。在本书中,我读到了高默波从农民的立场反思的文字——“巴金的《随想录》中曾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可是我的记忆恰恰相反,它是我在农村中最好的记忆之一。”作者忠实于自己的记忆,没有因为这种经验的逆时而遮掩,客观上让我们了解了“占有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没有记忆,也没有历史”的“被遗忘的存在”。同样,在蔡翔和阎连科的笔下,同样也描写了那个时代农民的苦难,和后来文革控诉的主角们相比,那些农民的苦难是没有声音的,但它却是沉重的,真实的,乡村“只是革命兴起时的必然牺牲和最终成就革命的辽阔地缘”(阎连科)。在阿坚的笔下,我们还读到了那些所谓的“五四英雄”并非都是自觉的反抗者,而是“大部分人的表情是喜悦大于哀伤、活泼大于严肃——不怎么像悼念周总理更似过节”的记忆。在阅读了以揭露和控诉为主的文革回忆文章之后,这样的文字是触目惊心的。因为,它让我们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不经意地掀开了帷幔的一角,裸露出历史另一个坚硬的维度。
无论是抗战历史,滇缅老兵还是七十年代,可以看到档案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文明的重要性,从崔永元的“口述历史”章东磐的各种资料形式的收集,以及《七十年代》的尽力大面积覆盖历史边角的方式。每一刻都将成为历史,而历史是一段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常常只看到它的绝少部分,仅靠着想象去还原,自欺欺人的下判定,这些都将是对档案对历史的极大扭曲。
为此,要做的工作便是抓住此刻,抓住客观与真实,用勇气,用毅力去保留文明发展的每一个真实的过程,那将是我们的财富也将是下一代人的财富。
默默耕耘,不让楼兰再哭泣,不让我们的文明再哭泣。
③ “今天”网站(www.jintian.net):暗流涌动、思想突围的70年代——阅读《七十年代》作者: 辛泊平
第二篇:文书档案
浅析高校文书档案管理
大学四年在协助老师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学校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学校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文书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通常是由办理完毕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书转化而成,也是由通用文书转化部分档案的习惯称谓。文书工作是对文件的全部生命周期进行处理的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是文件材料的归宿,是文书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文书档案既是一个单位过去发展历程的缩影,又是现在文书档案管理建设状况的记录,因此在整个行政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高校体系机构庞杂,随着学校办学年限延长,学校文书档案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复杂。做好学校文书档案管理也越发显得至关重要。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工作是文书工作的延伸和发展。文书档案是现代化信息高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只有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才能保证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更好地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及师生员工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前身和源泉,档案是文书的归宿,两者密不可分.文书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公文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文书档案的质量,做好文书工作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高校文书档案管理,是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档案管理的质量,也体现了学校档案管理的水平。
一、高校文书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文书档案立卷质量不高。高校档案整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学校在各种工作与活动中所形成的有保存价值文件材料中的原始记录,可以为后人提供借鉴的经验、查考凭证,也为编写校志等提供宝贵资料,所以全宗档案的真实、齐全、完整极为重要。档案收集得齐全,就能准确、系统地反映出学校工作的历史原貌;反之,档案残缺不齐,就不能很好地反映一所学校的工作原貌,如严重不齐全的,反映的将是支离破碎的情况,直接影响将来的编史修志等工作。高校文书档案原始资料的质量缺陷大致为:文书档案归档时常常出现公文制发不规范、齐全、格式不完整、原稿不齐全(公文修改稿特别是领导批示的原稿更具存档价值,但归档时,常常只有定稿,缺原稿或修改稿)、缺附件和附件不规范、正文和附件的名称不一致、缺批复、缺日期、少作者;在修改文件或批注时,将字写在左边,不留装订线;修改用圆珠笔、铅笔;文件字迹褪色、模糊(有些归档材料是传真件,接收时字迹就模糊不清,很难看清内容)、扩散,纸张规格大小不一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从事文书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也比较淡薄且缺乏文书档案管理方面知识,不够重视对文书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二)档案材料归档措施不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高校办公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科技产品迅速普及,极大地提高了文书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效率。但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形成的一些文书档案资料,则与传统的档案立卷方式产生了冲突。目前,高校文书档案资料归档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只存于软盘、硬盘和光盘之中,不打印文字资料进行留底保存,很难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另一种是只存文字性资料而不存软盘、硬盘等电子版材料,也不利于重要文件档案的保存。
(三)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有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档案意识和责任心,或者缺乏文书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致使文书在立卷过程中不符合原则、要求和方法,出现案卷保管期限划分混乱或者造成全宗档案收集不齐全等。例如有些管理工作人员认为一件工作做完了就算过去了,而工作中的资料在工作完成后便随手一扔,认为没有保存的必要,认为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室工作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21世纪,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四)档案检索效率不高。档案检索方式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在目前,传统的手工检索占有很大比重。各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在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多”不求“精”的现象,误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高校虽然多数购买了网络化档案管理软件,但由于办公一体化、管理人员不足等原因,档案管理软件有些还未做到在各部门普及使用。
(五)人员配备不够合理。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数不是档案专业毕业,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有限,也有的将年龄偏大人员安置在档案室,即便有些年轻的 档案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效益滞后、默默无闻容易被忽视,数年很难在考核、评优等方面得不到惠顾,很难安心本职工作,找机会调离的不在少数。因此多数高校档案室目前长期处于缺人或人员配备不够合理状态。
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首先要把住人才入口关,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同时,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当前社会和经济生活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形成,这些对档案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档案人员应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单一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扎实有效地推行专业继续教育。
(二)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档案界长期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而落后的工作方法,谈不上档案工作如何主动、超前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和企业,而服务的落伍,必将使档案工作失去生存的活力和市场。因此,应努力使档案部门从“伸手派”变成先行官、创造者,形成档案工作由事后收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工作理念。
增强激励机制。档案工作应当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改变在档案部门实际存在的“铁饭碗”现象,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从而使档案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使档案工作出现充满竞争活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
(三)加强高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的衔接
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文件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档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文件就没有高质量的档案,高水平的档案管理是建立在高校文书部门规范处理文件的基础之上的。文书人员要有非常强的档案意识,做好文书资料的立卷归档。在文件处理中,要时刻想到档案工作,实现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这就要求文书人员要把好文件资料的质量关。比如纸张大小、文体格式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不能五花八门;严禁用圆珠笔、红墨水、铅笔、复写纸等起草、修改、批阅文件资料等等。此外,强化“文书部门立卷”工作也是文书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书部门立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早有明确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不仅是文书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档案工作的开始环节,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衔接点。因此公文办理完毕之后,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必须及时整理立卷及归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最佳衔接。
(四)做好高校文书档案现代化归档工作,杜绝错误倾向 办公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工作中的 普遍应用以及推广,公文中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新型文件要归档,就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建设一个全新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同时让这个系统能够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使得高校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整个信息管理工作中。当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发生冲突、出现碰撞的时候,文书工作人员或档案员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更新陈旧的观念,不断研究和探索在新形势新条件下文书档案管理的新路子、新模式,使得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向纵深领域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的优秀做法,而且做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总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护高校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担负着承上启下职责的学校各职能部门,尤其要处理好文书和档案的关系。
第三篇:文书档案
一、文书档案 1)上级来文。凡上级机关对本单位发出的文件,并属于本单位主要只能活动的,都应归档。
(2)本机关文件。凡本机关形成的,反映本机关工作职能活动和基本情况,并且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要查考的文件,均应归档。
(3)下级来文。凡下级机关报送来的有关方针政策性的、请示性的或反映重要活动、全面工作的文件,应当归档。如有关重要问题的请示、备案材料,重要的或以上的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统计报表等。
(4)平级或非隶属机关来文。平级机关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来文,凡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也需归档。
(5)关于各种稿本的归档范围。在拟制文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稿本,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人代会、党代会历次修改稿件,应归档。
2、不归档的范围
(1)重份文件;(2)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件、临时性文件;(3)未经签发的文件、电报草稿,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定稿除外),铅印文件的各次校对稿(主要领导人亲笔修改和负责人签字的最后定稿除外);(4)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一般性表态、询问一般性问题、提出一般建议或意见的人民来信;(5)单位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
(6)本单位负责人兼任外机关职务形成的文件材料;(7)为参考目的从各方面搜集的文件材料;(8)参加非主管部门召开的会议带回的不需要贯彻执行和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9)下级机关送来的不应抄报或不必备案的文字材料;(10)上级机关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11)越级和非隶属机关抄送的一般的、不需办理的文件材料;
(12)外机关送来的征求意见的文件未定稿。
第四篇:文书档案整理一般步骤
归档文件整理的一般步骤
归档文件是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纸质文件材料,归档的过程就是把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订、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
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一步:收集整理资料
(一)、收集
收集工作是将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收集集中起来的一个过程。凡机关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党、政、工、团、及人事、保卫、财会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均由文书处理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整理,定期向档案部门归档。
归档制度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三部分内容。
(1)归档范围的划分:
凡是记述和反映本机关、本单位职能活动和历史
/ 10
面貌的文件材料,包括本机关、本单位收到上级、下级与本身工作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各种文件材料,都应列入归档范围。
凡与本机关、本单位、本职能活动无关的和无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不列入归档范围。
(2)归档时间
归档工作要求在次年的五月底之前完成(3)归档要求
a.归档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内容准确;b.收集工作应立足本单位;c.底稿随印件一起收集;d.有重要领导批示的办文单位应随正文一起收集归档;e.附件随正件一起收集归档;f.关于同一问题的请示和批复一起归档。
(二)、整理要求
归档整理时把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下列文件或文本或实体装订时,可作为一件:
(1)正本与定稿(包括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作为一件;
(2)正件与附件为一件(如果附件内容比正件重
/ 10
要,件数较多,又是单件装订,如附件
1、附件
2、以此类推,在编制归档文件目录时,附件的题名要依次列出,题名前加“附件X”,并填写各附件的页数);
(3)收文处理单位与来文作为一件;(4)原件与复印件或手抄件为一件;
(5)转发文件与被转发文件为一件(被转发的来文原件与转发后的文本应分开保存);
(6)报表、名册、图表类文字材料应按其原装订方式,一册(本)作为一件;
(7)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问函与复函等来往文书为一件;
(8)归档中的中文与外文为一件。第二步:分类
分类就是将归档文件按其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异同,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构成有体系的过程。
归档文件可以采用——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一)按归档 应注意以下问题:(1)文件有多个时间特征
/ 10
一份文件往往有多个时间特征、包括成文日期、签发日期、批准日期、会议通过日期、公布日期、发文和收文日期等等。分时,一般来说就以文件的签发日期(或落款日期)为准,据以判定文件所属。
(2)跨形成的文件
机关单位的某些具体职能活动,如召开会议、处理案件等等,跨形成的文件,统一在办结归档,分类时也都归入办结。
(3)几份文件作为一份时“件”的日期 正文与定稿、原件与复制件、来文与复文等作为一件,这时判定“件”的日期、应以装订时排在前面的文件的日期为准。
(4)无落款日期的文件要标注日期
此类情况见于内部文件(也叫白头文件)需要分析文件内容、制成材料、模式、字体以及各种标识,通过对照等手段来考证和推断文件的准确日期或近似日期,并据以按合理归类。
(二)按保管期限归档
按保管期限分类,就是根据划定的不同保管期限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文书档案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
/ 10
(1)凡是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和国家建设及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
主要包括:a.本机关制定的属于政策规定性的文件;处理重要问题形成的文件材料;重要的请示、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任免和人事管理工作等文件材料。b.上级针对本机关所做的决定、批复、报告、机关领导人任免等文件材料。c.本机关批转下级报送的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件材料。
(2)凡是反映本机关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本机关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列为长期保管。
主要包括:a.直属上级机关发来的属本机关主管业务或非直属上级机关颁发的针对本机关主管业务,并需要贯彻执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b.下级机关报送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反映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文件。
(3)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本机关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管。
主要包括:a.本机关一般事务性的文件材料b.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颁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需要参
/ 10
照执行的文件材料。c.下级机关报送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按机构(问题)分类法
机构分类法,就是根据机关内设机构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问题分类法,就是按照文件内容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按问题分类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密切联系,根据文件的不同特点,妥善处理好不宜按问题分类的文件材料。
编文号的正式文件和未编号的文件材料,应按问题分类,不能分成“文件类”和“材料类”。
文件与电报应按问题合并归档,不能归“电报类”。第三步:排列
归档文件的排列是指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方法确定文件的先后次序的过程。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刊物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上级来文集中排列在本级归档文件之前,下级来文集中排在其后。
具体的排列方法:
(1)同一事由的归档文件排列,即一个作者,一
/ 10
个问题(即一个事由)的文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2)不同事由的归档文件排列:a.按不同事由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所谓事由的形成时间即事由的办结时间。b.按事由的重要程度排列,将主要职能或重要活动形成的文件排在前面,其他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排在后边,或将综合性工作排在前面,具体业务工作排在后面。c.按事由具有的共同属性分别集中排列。
排列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印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回复性文件在前,批请性文件在后;结论性材料在前,依据性材料在后;汉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本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收文处理单放在来文前面。
对具有保存价值,没有及时归档的零散文件,应排列在同一保管期限归档文件的最后或与相关的某份归档文件装成一件,并在归档文件目录备注栏中加上说明。
第四步:编号
归档文件编号,是指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标识符号,并以归档章在归档文件上注明
(一)盖章的要求
/ 10
归档章一般采用红色印泥,盖在文件首页右上角空白的位置;如果领导批示或收文章等占用上述位置,可盖在上端空白处。
(二)归档章具体项目的填写
a.全宗号:是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码; b.:是指归档文件的形成,即形成和处理归档文件的;
c.保管期限:是指机关文书、业务部门、或档案部门在整理归档文件时,给归档文件划定的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d.件号:即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号; e.盒号:即档案盒的排列顺序号。第五步:编目
编目就是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编目的项目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
件号:文件的排列顺序号,即室编件号。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联合发文责任者应填写标注发文字号的机关。对于领导人讲话或以领导人名义发布的文件,责任者可填写领导人姓名。
/ 10
文号:文件制发机关的发文字号。
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不能全面提示文件内容的,应根据文件内容重新拟写,外加“[ ]”号。
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 页数:每件文件的页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空白页不计数。
备注:用于填写归档文件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情况,如缺损、修改、移出、销毁、插入文件等。第六步:装订
装订前,对破损的文件进行修复;对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进行复制;对某些特殊超大的纸张按A4纸的尺寸折叠;去除易锈蚀的金属物和易变脆的塑料物(精装和平装等书本式的档案材料除外)。将“件”内的各页按一定的方式对齐。
一般采用线绳装订,文件较薄(2-39页)的用缝纫机装订;文件较厚的(40页以上)采用三孔一线左侧装订,采用左上角装订的,应将左、上侧对齐;采用左侧装订的,应将左、下侧对齐。装订要牢固,达到文件不损页、不倒页、不压字。第七步:装盒
/ 10
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备考表、档案盒封面及盒脊项目。
档案盒封面: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明全宗名称(立档单位名称)。
盒脊的项目包括:全宗号、、保管期限、机构(问题)、起止件号、盒号。
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毕的日期)。
装盒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同形成的归档文件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内;
(2)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3)不同机构(问题)形成的归档文件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内。第八步:档案上架
(1)编制盒号:用铅笔分保管期限的流水号。(2)上架方法:在同一保管期限中按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 10
第五篇:何为文书档案
何为文书档案
档案办 陈碧兰
综合档案室保管着这么一份文书档案(中华民国37年。湛江市发生鼠疫期间政府的相关文件),那么文书档案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文件才可以归档呢?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做下普及。
文书档案,是记录政务活动(包括党务、行政管理等)的档案。它记录了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各种管理性活动,如党务管理、政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科研管理等。因此,文书档案通常也被称作管理性档案。
文书档案来源于文件。文件办理完毕后经鉴定具有保存价值的部分,经过归档整理,转化为文书档案。归档文件分为六大类:
一、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为行政工作提供标准和范式。
二、领导指导性公文,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进行领导指导工作。
三、公布性公文,常用于公布各种重要信息。
四、陈诉呈请性公文。
五、商洽性公文,主要是指函。
六、证明性公文,主要包括证明信、介绍信、协议书、会议纪要等四种。
那么归档范围是依照什么来划分的呢?归档范围应以本单位工作活动为主,即“以我为主”,突出反映本单位基本职能活动和各项业务工作。本单位的收文,不论是来自上级、下级,还是非隶属关系单位,应以是否与单位工作有直接关系、本单位是否需要办理、本单位日后是否查考利用为文件归档的出发点。既不能“有文必档”,不管文件的价值和来源,凡是文件都归档;也不能“有档不归”,将有价值、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漏掉。
对于我们医院来说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有4条原则:
1、反映医院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医院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2、医院工作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3、医院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单位、同级单位的文件材料;下级单位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4、其他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对医院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我院归档范围包括各科室历年有关医院党委、行政管理、医疗、科研、教学、基建后勤、设备、统计等各项工作活动中产生的所有具有查考利用意义及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