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需增强五种意识(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需增强五种意识
徐珉南
在实际工作台中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仅是一种意识,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把握规律、不断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作为一项带有全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的党风廉政制度,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作了制度性安排。但是,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仅是一种意识,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把握规律、不断提高。当前,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能力需增强五种意识。
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的能力。领导干部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能力,首要的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认清反腐倡廉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形势,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败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立足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进程中去把握,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时刻牢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地位。要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尺度,不断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是否顺民心,采取的举措是否符合民意,使反腐倡廉工作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党和人民的意愿,不断以党风廉政建设最新成果取信于民。
增强主抓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的各项职责。实践表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能够推动全局工作的好制度,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要履行主要责任人的各项职责,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觉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要坚决克服思想上的模糊认识,防止工作上的“两张皮”,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党风廉政建设也是政绩的理念,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坚持完善制度和执行制度并重、监督检查和责任奖惩并重、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并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反腐倡廉建设状况列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对重点任务要统一组织力量进行检查督促,确保落实到位。
增强良性互动意识,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各级领导干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要求领导干部努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寓于各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同改革发展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使反腐倡廉各项措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切实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实现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增强统筹推进意识,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合力。坚持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整体推进,注重实效,坚持常规工作抓规范,统一部署抓特色,创新工作抓品牌,形成各地的鲜明特色。完善工作机制。在反腐倡廉实践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规范反腐倡廉工作的组织协调内容和协调程序,通盘谋划,统一安排,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全党全社会反腐倡廉的合力。旗帜鲜明地支持纪委行使职权范围职权。充分发挥各级纪委的职能作用,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抓好组织协调,既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组织领导,又加强对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既注重对有关部门履行反腐倡廉职责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又注重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既注重加强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配合,又注重协调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
增强制度创新意识,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执行力。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能力,要立足“制度反腐”和“依法反腐”,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在制度和法律框架内开辟预防和惩处腐败的新形式、新途径。一是要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创新力。当关一些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有的还在滋生蔓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权力配置不合理、运行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决策与执行集于一体,监督难以到位。因此,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权力合理配置的规律,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一关键,科学设计制度,明确界定权力,控制越权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当前,尤其要注重内控机制建设,查找廉政风险点,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从而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治腐防腐制度体系。二是要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一方面要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把制度理念渗透到人们的行为准则之中,努力营造人人学习制度、个个遵守制度、大家执行制度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在执行制度方面出现重大失误、不按制度程序办事的除了责成纠正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促进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三是要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保障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评价机制、督促检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为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
第二篇:增强五种意识
(一)切实增强公仆意识。什么是公仆?词典上解释为“为公众服务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务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公务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我国公务员条例规定,公务员必须廉洁从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公务员行使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随着社会进步和法制的不断完善,纳税人法制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省局在机构改革中,报经省政府批准,专门成立了纳税服务机构,这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地税事业发展的需要来决定的,纳税服务从征管部门独立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强化纳税服务的职能。各级地税部门要抓住这个契机,从上到下强化纳税服务意识,开展“争当人民满意公仆”的活动,把纳税服务工作真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切实增强风险意识。从近年来出现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渎职失职案件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这个问题要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什么叫渎职?渎职是指负有某种法定或约定职责的人员未能尽到职责,或在执行职责中犯了严重过失。简单地说,渎职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从税务部门来讲,行政不作为主要表现在有税不收、有案不查,该处罚的没处罚,该移送司法机关的没移送,该办理税收减免的没办理等等;行政乱作为主要表现在不依法定税、收人情税,不依程序办案、办关系案,不执行规范的税务裁量权、随意处罚,与中介机构或纳税人合谋牟求不正当利益、擅自减免税等等。我国刑
法规定的渎职犯罪行为有23项,其中涉及到与税务有关联的有四项,分别是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渎职的问题,不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注意规避执法风险,就有可能因为渎职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切实增强法制意识。税务部门是执法部门,每个税务干部都应该敬畏法律,牢固树立法制理念,坚持依法办事,维护法律尊严。我们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一定要把重点放在依法治权上,防止权力的滥用。去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权力运行流程入手,进行外部权力规范运行的制度建设。今年,省局党组下决心狠抓内部权力的规范运行,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9月份全省规范机关内部权力运行工作现场会议就在省局召开。希望同志们按照全系统规范内部权力运行的实施方案,突出机关人、财、物、事,摸清权力底数,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把科技手段融入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之中,坚定不移地把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另外,一定要严格规范税务代理,一方面要对从事税务代理的中介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税务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坚决纠正、查处和杜绝各类以中介机构为关联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切实增强监督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税务部门来自外部的监督日趋严格、日趋严密,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这些监督,不仅有来自各级党政、人大、政协的监督,还有来自各级司法、审计部门的监督;不仅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还有来自新闻媒体等舆论监督,可以说,是全方位、全天候的。针对这些新的情况和变化,我们要敢于面对,积极应对。首先在思想上要欢迎监督。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万古不易的道理。监督绝对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有监督比没监督好,监督多比监督少好。通过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可以早发现、早纠正,防止小毛病酿成大问题,避免“亚健康”成为“不健康”,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次在行动上要自觉接受监督。要善于把各方监督的压力转化为地税内部自我革命、创新管理的内生动力。对通过监督发现的问题,不护短、不掩丑,敢于面对、深刻反思、举一反
三、认真整改。只有这样,任何时候、任何工作,我们都能经得起检查,经得起监督,才能说得起话、立得起腰。
(五)切实增强人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以前所有社会形态的重要分水岭,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地税系统各级领导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保障干部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而且要确保他们平安无事。带好队是第一责任,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具体体现,要使干部职工真正感受到地税大家庭的温暖。一要加强干部教育。要教育干部爱岗敬业,我们能有这样的工作岗位很不容易,要珍惜、要热爱;要教育干部感恩,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时代、感恩地税,算好“人生大帐”;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位,提高幸福指数。二要严格干部管理。“严是爱、松是害”,对干部严格要求,确保干部不出问题,这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大的以人为本。三要为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体会,领导的责任就是为干部营造一个“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环境,使每一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
1、要确保干部的身体健康。健全干部的身体检查制度,加强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力争干部不出意外事故。
2、要努力建设活力机关。按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各级机关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3、要大力提升干部的生活质量。确保机关有一个饮食健康的好食堂、文明和谐的好院落和安全有序的好管理,真正为干部职工营造一个“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环境。
第三篇:增强五种意识
增强五种意识,做好新时期村干部
管加周
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如何进一步激励新任村干部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执政为民理念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如何让村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好事是摆在乡镇党委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从增强五种意识,做好新时期的村干部方面谈些初浅的看法。
一、增强学习的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前提。目前村委会实行的是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从群众意识变化来看,以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改革开放以来,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对农民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同样产生了影响,使个别地方出现“群众信教不信党,干部不灵神明灵”的畸形现象。这是落后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之间矛盾,形势的发展要求村干部必须增强学习的意识,才会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搞好农村工作的前提。村干部必须多学习党刊党报,做好政策上的明白人;多学习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不能用感情代替法律;多学习农科知识,把村民引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二、增强服务和服从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关键。对上服从,是法律赋予村“两委”的职责和义务。《广东省村务管理办法》规定,村党支部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履行规定的职责。村委有协助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教育和推动村民服从政府管理的义务。这是法律要求,也是国情规定,对于推动村民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计生、征兵、防疫等工作,是村委会份内工作。对下服务是民主发展的需要。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村委干部必须走群众路线,与群众建立感情,打成一片,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戴。
三、增强领导艺术和风格的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必修课。领导艺术主要包括宣传艺术、沟通艺术、协调艺术、礼仪应用艺术、语言艺术、交际艺术等方面,领导风格主要体现在恪守信用、雷厉风行方面。村委干部之间要多帮助、少指责,多补台、少拆台。克服四个支委三条心,各怀千秋窝里斗的现象,大力强调班子成员团结,积极提倡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摩擦;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拆台。要把村支部建成“战斗的堡垒”,而不是“堡垒里的战斗”。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的同志、善于化解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要搞群英会。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制定三年任期目标和计划,搞好岗位目标责任制,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自己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谋求大发展。
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重点。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为公威仪重、无私功自高”。作为一名村官,只有做到心术正、行为正、办事公、处事明,永远保持那么一股浩然正气,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
任。在民主决策方面,应健全村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村民民主议事,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等制度。要大力推行村账镇管,严格报销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五、增强敢干不蛮干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重要保证。村委干部处在基层第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事务纷繁,这就要求村委干部办事要果断,敢于决策,敢于拍板,不能优柔寡断,但不能专断,要集思广益,善于集中集体智慧。其次,要敢干不蛮干。看准的事要敢闯敢试,但要科学决策,避免决策失误。
(作者是大埔县银江镇党委书记)
第四篇:增强五种意识
增强五种意识 给力幸福抚州
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龚建华代表市委向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殷实、文明、和谐的幸福抚州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指出建设幸福抚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强调各级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自觉强化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增强五种意识,即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笔者认为,党代会对“五种意识”的着力强调,充分围绕人的发展、完善、提升和对幸福的感受,思考和推进各项工作,谋求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良性互动,无疑给各级干部率先垂范、主动融入建设“幸福抚州”的生动实践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建设幸福抚州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进而确保与全市人民一道,万众一心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全市各级干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增强宗旨意识是根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也是衡量各级干部政治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切实增强宗旨意识,首要的是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民生倾斜,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关键的是要把贯彻群众路线作为提升实力的基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接受群众监督的意识,乐于倾听民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永做人民的好公仆。只有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在实践中增强宗旨意识,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科学分析、科学决策。
增强政治意识是灵魂。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路线是前提,是生命线;领导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领导干部只有以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为生命,忠实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政治路线,才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对事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增强政治意识是灵魂,是实现幸福抚州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各级干部政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反映这个工作团队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关乎目标成败得失。正因如此,面对党代会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我市各级党员干部更应将强化政治意识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始终如一地增强党性,实践党纲,遵守党纪,端正党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广泛凝聚团结共事的强大合力。
增强大局意识是前提。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发展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就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有没有大局观,是衡量一个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志,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大局意识,是因为在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现象。有些干部,信息闭塞,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有的心胸狭窄,不顾大局,以邻为壑,只谋一地一己之利,这是需要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经常注意和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大局意识,主动关心大局、认清大局,自觉投身大局、保证大局,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做到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要主动提高执行能力,重大工作要打破分工界限、职能界限,形成齐心协力抓发展、促跨越的强大合力。要更加严守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切实转变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弘扬实干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只有胸中有大局,才能工作有方向、有意义、有章法、有轻重缓急,才能高屋建瓴地做好建设幸福抚州的各项工作。
增强责任意识是核心。责任是一种使命,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责任意识,就是角色意识,就是要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道工序、这个环节在全局中、在整个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责任意识是一种精神状态。有了责任意识,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形成意志和品格,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出第一流的成绩。责任是一个舞台、一种机遇,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前后左右的方阵中,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重视自己的位置,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利用各种力量、资源和条件,特别是充分用好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就能演出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常思量自己工作岗位的来之不易,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以此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只有各级干部勇敢地投身建设“三大战役”的洪流中,怀揣着建设“五大抚州”的责任意识,坚定执著地前进,才能实现建设幸福抚州的宏伟蓝图,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的圆满实现。
增强忧患意识是关键。“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历史一再昭示我们:忧患,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火炬。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的一条成功的政治经验,始终具有忧患意识、甘于奉献并保持创新的锐气,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有了忧患意识,就会立解忧之志、践去患之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不断自我加压,始终保持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主动性、创造性;有了忧患意识,就会更有开拓进取的动力。龚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市五年的奋斗历程,是一部爬坡过坎、负重赶超的拼搏史,是一部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创业史,是一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史。取得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教训与经验同样弥足珍贵。增强忧患意识是全市各级干部进一步创先争优的关键,要增强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强化忧国和忧民之情,恪尽忠于国家和服务人民之责,强化忧己之切,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丁珂
第五篇:增强五种意识 落实两个责任
增强五种意识 落实“两个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出了新的安排,要求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随后,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进一步对落实“两个责任”作了具体部署,为强化“两个责任”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历来具有反腐倡廉的意识和行动,始终对党风廉政建设保持着清醒认识。从中共中央、国务院1998年出台《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到2010年重新修订,再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深刻阐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识的步步深化。正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落实两个责任,首要的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才能不打折扣。思想认识到了位,落实行动就能事半功倍。当前,深入落实“两个责任”,需进一步增强五种意识。
一是大局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明白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其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以来,我国的反腐败序幕也逐渐拉开,展现出高压态势。其决心之强,力度之狠,前所未有。2013年底,中共中央公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为反腐败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表明,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反腐败的力度不会减轻,反而会继续保持甚至加大力度,为治本赢得时间。反腐斗争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关系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一环,不反腐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清当前反腐斗争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形势,既要看到当前反腐斗争已经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立足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时刻牢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地位。
二是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清醒认识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自觉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责任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制度笼子”,理清责任、落实责任,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避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沦为一纸空文。落实“两个责任”,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是硬任务和政治责任,党委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主体责任意味着党委既是领导主体、落实主体,也是工作主体、推进主体。党委主体责任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责任意味着纪委是监督主体、执纪主体,也是问责主体、管理主体。纪委监督责任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性和公信力。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要履行主要责任人的各项职责,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觉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要坚决克服思想上的模糊认识,防止工作上的“两张皮”,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党风廉政建设也是政绩的理念,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坚持完善制度和执行制度并重、监督检查和责任奖惩并重、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并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三是互动意识。增强互动意识,就是要深刻认知“两个责任”的关系,促进“两个责任”实现有效互动。“两个责任”的提出,发展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本格局。“两个责任”存在着辩证关系,党委的主体责任是前提,纪委的监督责任是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一方面,党委主体责任为纪委监督责任提供保证力量,让纪委敢于、善于承担监督责任,同时对其监督不到位、执纪不严肃、作风不扎实等问题进行纠正;另一方面,纪委监督责任为党委主体责任提供监督力量,让党委真正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同时对其主体意识不强、主体角色不突出以及主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纠正。强化主体责任,并不是要取代纪委的组织协调,而是给党委提要求,有利于党委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纪委监督责任的承担创造条件;强化监督责任,也不是要削弱同级党委的领导,而是给纪委压担子,有利于纪委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为党委主体责任的承担奠定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两个责任”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两个责任”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是统筹意识。增强统筹意识,就是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其它各项发展任务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整体推进,注重实效。党委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揽过来、统起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责任传导机制,畅通上传下达渠道,严格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发挥整体合力。
五是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就是要在落实“两个责任”过程中加强制度创新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是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重要举措。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强化纪委监督责任,关键在于体制创新。要进一步增强制度创新的能力,立足制度反腐和依法反腐,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在制度和法律框架内开辟预防和惩处腐败的新形式、新途径。各级党委要在惩治和预防腐败面前敢于担当,更多地承担领导责任,把预防腐败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到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中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坚决惩治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既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堵塞制度漏洞,更要强化制度执行和责任追究,防止制度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