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氧化硅(SiO2)的表面有机化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本科毕业论文
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纳米二氧化硅简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1.1.2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1.1.3纳米二氧化硅的运用....................错误!未定义书签。1.2聚合物基聚丙烯(PP)简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聚丙烯结构性能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1.2.2聚丙烯的改性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2.纳米二氧化硅有机化机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纳米二氧化硅有机化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2.2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2.3.硅烷偶联剂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硅烷偶联剂简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原理(硅烷偶联剂KH550)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验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实验原料与试剂..............................错误!未定义书签。3.2实验设备与仪器..............................错误!未定义书签。3.3实验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实验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3.3.2改性聚丙烯实验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3.4测试与检测分析讨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检测..................错误!未定义书签。3.4.2对拉伸强度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3.4.3对拉伸模量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3.4.4弯曲强度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3.4.5 V型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SiO2的表面有机化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 指导老师:**
摘 要: 本文主要简要介绍纳米级二氧化硅(SiO2)粒子结构特性与运用,以及纳米SiO2表面有机化处理的机理和主要方法。同时以聚丙烯(PP)材料为例作为实验讨论的聚合物基材,表面有机化用硅烷偶联剂为例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处理来进行相关实验操作,通过熔融共混方法挤出制造聚丙烯基纳米SiO2改性粒料。然后用对照方法对纯聚丙烯与含量不同纳米SiO2表面有机化改性过的聚丙烯材料的相关性能(如拉伸、冲击、弯曲强度等)进行比较,讨论研究纳米SiO2表面有机化处理后改性聚合物材料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然后分析纳米SiO2/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运用,通过这些来最后展望其在未来各个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聚丙烯,表面有机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introduce nanoscale silica(SiO2)particles structure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nanometer organic silica surface treatment and the main method.Polypropylene(PP)material, for exampl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xperiment discussed polymer base material, the surface organic paraphrase silane coupling agent as an example to deal with nanometer silicon dioxide to carry out related experimental operation, by the method of melt blending extrusion
manufacturing polypropylene nano-composite silica modified aggregate.Then use contrast method for pure polypropylene with nano-silica surface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material performance(tensile, impact and melt index, etc.)are compared, discussed the nanometer organic silic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 impact on its performance, and nanometer silicon dioxide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organic polymer and its use in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finally forecasts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eld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Nano silica
Silane coupling agent
Polypropylene
Organic
1.前言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非常快,它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这是因为它与传统的复合聚合物基材料相比,由于添加了纳米粒子从而带来的表面与界面效应,造成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于相同化学成分的常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1]。但是要充分发挥纳米粒子的性能就要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与处理,即有机化处理。这样就能增加它在聚合物基里的分散性,这样材料性能就会更加完善。
纳米SiO2作为最常用的无机粒子,被广泛的运用到塑料、橡胶改性方面,其主要是利用纳米SiO2优良的补强性和透光性。近年来对其的研究较多,而且成果也很显著,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如纳米二氧化硅在聚合物基中均匀分散问题以及纳米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界面结合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处理进行研究,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1.1纳米二氧化硅简述
1.1.1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
纳米二氧化硅,具有无定形的三维网状结构,它是由以硅(Si)原子为中心,氧(O)原子为顶点所形成的四面体不规则堆积而成。其分子简式为SiO2-x(x为0.4-0.8)。纳米SiO2的粒子表面存在不相同的键合状态羟基,并且因为缺氧而偏离了稳态的硅氧结构。纳米SiO2粒子表面上有三种羟基:第一种是一种没有受到干扰的孤立自由羟基(-OH);第二种是一种连生的-OH;第三种是一类双生的-OH,也就是
说它们的两个-OH连在了一个硅原子上。在这三种-OH中只有第二种连生的它们能够相互通过氢键结合在一起。而另外两种孤立的和双生的-OH都没有形成氢键。纳米SiO2 粒子的表面结构图如下所示。
1.1.2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
纳米SiO2呈半透明状态,是一种白颜色,没有毒性,没有固定形态的微细粉末状物质。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耐很高的温度,不能燃烧,无味,无毒,无污染,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和热阻性的无机材料。纳米SiO2粒径十分小,一般为10至40纳米。就是因其粒径很小,所以它的比表面积很大,造成表面的吸附力非常强,表面能也就很大。同时它的质量十分轻,分散性能比较好。这些造成其它有优越的补强性能、增稠性能、触变性能,这些能够使其在很多的领域内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
1.1.3纳米二氧化硅的运用
纳米SiO2俗称“超微细白炭黑”,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2]。现在它主要是被用来当添加剂、催化剂载体,石油化工,脱色剂,消光剂等。它可以为橡胶进行补强,对油墨加工进行增稠,在金属加工时候当作的软性磨光剂,绝缘绝热材料或着塑料方面的充填剂。而且
在那些高级的日用化妆品填料领域及喷涂材料、医药、环保等各种领域都有很好的使用[2]。在这些方面它不仅仅能提供很好的改性,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因此随着纳米SiO2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需求趋势的不断发展,很多国内外科研人员对纳米SiO2相关性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以拓宽其使用范围和增加特性。
1.2聚合物基聚丙烯(PP)简述
1.2.1聚丙烯结构性能特点
聚丙烯(PP)分子式:(C3H6)n,结构式:,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取代基甲基(-CH3)在主链平面的不同旋光异构排列位置可以分为等规PP(IPP)、间规PP(SPP)和无规PP(APP)三种。PP是一种没有毒性、没有臭味,颜色是乳白色的高结晶聚合物。同时它还是所有塑料中在目前最轻的一种[3]。PP在水中特别稳定、成型性很好。同时其拉伸强度、屈服强度、表面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较为优异,并且在恶劣环境中具有很突出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它的电性能和高频率下不导电的特性不会受到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它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好,耐腐蚀效果非常明显。这些特点都为聚丙烯的工业运用提供了很广的领域。1.2.2聚丙烯的改性目的
聚丙烯并不是十全十美,它也拥有很多性能方面的缺陷,因此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符合人们需求的改性处理。PP存在成型收缩率高、缺口冲击强度不高、韧性低、很容易就老化、在低温下呈现脆性和耐磨性不好等缺点。因此在运用范围上,尤其在作为结构材料工程塑料 的运用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近年来,PP的改性已是其能够工程化、精细化和功能化的重要手段。以往的改性方法是加入橡胶来增加韧性,但是这样就会造成PP的刚度、模量和热性能降低[4]。因而寻求新的改性PP途径是高分子材料加工追求的目标,而用蒙脱土、SiO2、CaCO3等纳米级微粒填充PP的研究是最新的手段。通过共混、插层等手段将纳米级填料例如基体PP中,利用纳米尺寸效应、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强的界面作用力,将填料和基体的性能结合获得更加符合人们预期的优异性能。
2.纳米二氧化硅有机化机理
2.1纳米二氧化硅有机化原因
纳米SiO2,它的表面含有-OH,是一种呈半透明状白色粉末。其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在橡胶、涂料、医药、造纸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当今粉末体材料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
纳米SiO2由于表面较多的硅羟基,造成它的活性比较高,易亲水,很难在有机相中分散和浸润。同时纳米SiO2因其粒子直径很小,达到纳米级别,所以其比表面积和表面能非常大,具有很高的亲水性,很容易团聚。在制备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时候,其在聚合物中不易分散。
用通用的共混方法是很难得到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5]。但是要想提高聚合物和纳米材料在界面间彼此的结合力,就需要增加纳米微粒的分散能力,而这就必须对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有机化处理。因为通
过这种方法来处理,主要是为了使粒子的表面能态能够降低,表面电荷能够消失,从而来提高聚合物有机相与纳米粒子之间的亲和力,减弱纳米粒子的表面极性等。
2.2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方法
纳米粒子表面有机化处理属于其表面改性处理的一种方式。表面改性是指用机械、化学、物理等方法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根据运用需要有目的的改变材料表面的物化性质,例如粒子的表面组成,如官能团和结构;粒子表面的相关性能,如润湿性、表面能、电光性、反应吸附特性等。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大致包涵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表面覆盖改性;
2、机械化学改性;
3、外膜层改法;
4、局部活性改性;
5、高性能表面改性;
6、利用沉淀反应进行表面改性[6]。
在上面的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方法中,适合纳米SiO2表面有机化处理的是第一种方法——表面覆盖改性。其主要使用的改性剂有以下几种:如硅烷偶联剂、硬酸酯、有机硅和钛酸酯类偶联剂等等,它们也叫着界面改性剂或分散剂。而这些分散剂对纳米SiO2表面有机化处理机理是通过化学方法在其表面接枝分散剂,就像在其表面覆盖了一层有机溶剂,这样就可以使其有机性能得到提高。在这些分散剂中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则是最频繁,也是最简单有效的试剂。
2.3.硅烷偶联剂法
科学家们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有改性作用,其可以提高纳米SiO2和有机物载体之间的相容性,降低胶料的粘度、生热和滚动阻力,能够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和耐磨性能[8]。
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有机化纳米SiO2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传统的。
2.3.1硅烷偶联剂简述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双反应功能的化学试剂,它能够让聚合物/纳米SiO2的结合界面形成化学键结合而显著提高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的补强性能。它的化学通式是RSiX3,其中R是有机基团,能和聚合物反应,例如乙烯基、环氧基、烷基和琉基等,这有机基团能够使填充聚合物牢固结合;X是能够水解的有机基团,可以和纳米SiO2表面的活性硅羟基缩合成硅氧烷键,例如甲氧基和乙氧基等,它的水解产物在低温下就可以挥发,但是异丙基、异丁基就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挥发,而且反应的副产物也不易从处理的无机填料中消除。所以根据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及其被填料的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偶联剂类型。目前我国的硅烷偶联剂型号主要有以下几种:KH550,KH560,KH570,KH792,DL602,DL171。
2.3.2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原理(硅烷偶联剂KH550)
本次实验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有机化,其化学名称是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结构式:NH2CH2CH2CH2Si(OC2H5)3。KH550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活性基因——氨基和氧基,可以用来偶联聚合物和无机填料,增强其粘结性,提高聚合物的性能。本次实验用KH550有机化处理纳米SiO2机理反应式如下所示:
3.实验部分
3.1实验原料与试剂
表一原料与试剂
原料名称 纳米SiO2 硅烷偶联剂 聚丙烯 甲苯
规格及型号 工业级 KH550 挤出级 分析纯
生产厂商
3.2实验设备与仪器
表二 实验所用的设备与仪器
名称 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 恒温水槽 红外光谱仪 高速混合机 双螺杆挤出机 切粒机 注射机 万能制样机 万能拉伸机 简支梁冲击机
型号
生产厂家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3.3实验步骤
3.3.1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实验步骤
称取一定量的纳米SiO2粉体,缓慢的加入到20ml甲苯溶液中,边加入边搅拌。当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液移入到三口烧瓶中,放入到恒温水浴槽内,用磁力搅拌器快速搅拌。等到其完全分散后,滴加一定质量分数(2%)的KH550,滴加完成后,将温度逐渐调高到110℃,用冷凝管回流,然后继续搅拌3h,随后冷却到室温,用有机溶剂对其进行多次洗涤,干燥。最后用红外光谱法检测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结果。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干燥的KBr放入研钵内研磨,之后再加入0.01g纳米SiO2样品,最后再进行研磨压片。红外光谱扫描仪速率设为3cm-1/s,利用红外谱图上的频率特征,可查出纳米SiO2表面基团,通过对比有机化前后的样品,扣除原有基团,就知道是否接枝成功。
3.3.2改性聚丙烯实验步骤
本实验采用的工艺路线如下:称量→配料→造粒→注射试样→测试。用表面有机化处理剂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过的纳米SiO2粉料,与PP粉料在高速混合机内混匀出料:然后在使用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最后的标准样条在注射机上制备。其中表面有机化处理过后的纳米SiO2的填充量分别是0%(纯PP)、1%、2%、3%、4%与5%五个份数,测试试样样条的各项性能。
3.4测试与检测分析讨论
3.4.1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检测
纳米SiO2表面有机化处理检测分析有很多种方法,其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接触角测试、疏水率、沉降实验、透射电镜法、红外光谱法和黏度法等[9]。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本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有机化结果进行分析。其内容是分别取未改性和改性纳米SiO2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对比改性前后纳米SiO2的谱图,判断硅烷偶联剂基团是否取代羟基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了。
实验中未有机化的纳米SiO2,标为试样1;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有机化处理过的为试样2。下面图示分别就是试样1、2的红外光谱图。
试样1 图一 未改性纳米SiO2红外光谱图
试样2
图二 改性纳米SiO2红外光谱图
从上面两幅红外光谱分析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试样2与试样1相比,Si-O键的伸缩震动峰是在1100cm-1左右出现,可以明显看出其强度增强,其原因就是试样2中的Si-O键含量明显增加了,同时在波数大概在3461.6cm-1和1635.5cm-1处的峰强度和峰面积也有所增加。另外,还可以看到在试样2在2852.8cm-1和2924.7cm-1处出现了新的亚甲基伸缩吸收震动峰,这就是说明硅烷偶联剂KH550成功的接枝到了纳米SiO2表面了,也就是说明纳米SiO2成功的进行了表面有机化处理,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的,为后序改性聚丙烯提供了条件。3.4.2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不同含量的有机化纳米SiO2对PP拉伸强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拉伸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σt= p/(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 p为最大负荷,N; b为试样宽度,mm; d为试样厚度,mm。
39.038.538.037.5拉伸强度/MPa37.036.536.035.535.0012345SiO2的含量/% µ
图三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SiO2含量的关系曲线
由上图信息可以看出在低含量(1%)时,纳米SiO2粒子对PP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当含量为3%时,拉伸强度到达最大值。而填充量超过3%时,拉伸强度开始下降。但从总体情况来看,PP的拉伸强度提高的幅度并不是特别大,尤其是在含量(5%)时,几乎没有提高多少。这是因为分散在PP中的纳米SiO2粒子是球状形的,增强的效果远比不上高强度的玻璃纤维填充物。但其作为聚合物的纳米粒子填充改性原料还是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尤其对那些拉伸强度不是需要提高很多的复合材料。3.4.3对拉伸模量的影响
下图表示的就是不同含量SiO2填充物聚合下的PP拉伸模量曲线图,拉伸模量即拉伸的应力与拉伸所产生的形变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拉伸模量(kN/m)=Δf/Δh(kN/m)其中,△f表示单位面积两点之间的力变化;
△h表示以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变化。
更详细的解释就是,△h=(L-L0)/L0,其中L0表示试样样条原始的长度,L表示样条拉伸长后的长度。
800760720拉伸模量/MPa***345
SiO2的含量/% µ
图四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与SiO2含量的关系曲线
由上图分析可以看出其曲线基本趋势跟拉伸强度基本一致,但其提高拉伸(杨氏)模量的效能更加明显,在前期其随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填充量的增加而升高。当纳米粒子的含量为2%时,模量更是提高了150MPa,增长幅度为25%左右,即使在后期下降幅度也很小。所
以其对拉伸模量的提高也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4.4弯曲强度的影响
下图就是用不同含量表面有机化处理过纳米SiO2对PP改性后的弯曲强度关系曲线。弯曲强度关系式如下:
σf = 3FL/2bh2 式中:F为施加的力,N; L为跨度,mm; b为试样宽度,mm; h为试样厚度,mm。
210020001900弯曲强度/MPa***01500012345
SiO2的含量/%µ
图五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与SiO2含量的关系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弯曲强度随纳米粒子SiO2增加而增加,当纳米SiO2粒子的含量为2%时,弯曲强度从纯PP的1522.4MPa提高到1877.5MPa(2%)和1920.9MPa(4%),提高的幅度在23%左右。因此向PP内添加改性的SiO2对材料的弯曲强度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为提高其性能在某些领域的运用有一定帮助。
3.4.5 V型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将制好的的标准样条在万能制样机上切割出标准V型缺口,然后在冲击机上测试冲击性能,下图为各含量的冲击强度柱状图。而V型缺口冲击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ak= Ak/bdk 式中: ak 为缺口试样简支梁冲击强度,kJ/m2; Ak为缺口试样吸收冲击能量,J; b为试样宽度,mm;
dk为缺口试样处缺口剩余厚度,mm。
1816冲击强度/(KJm-2)***4图六 PP/纳米
SiO2的含量/%
SiO2复合材料的V型缺口冲击强度与SiO2含量的关系
从图中得知,当添加纳米SiO2量很微量的时候,试样的缺口冲击强度就能有很好的改善。而本次实验中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在纳米
SiO2粒子的含量为2%时达到了最大值,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由纯PP的8.9KJ·m-2,提高到16.9KJ·m-2,提高的幅度为90%左右,然后随纳米SiO2粒子的增加而下降。
4.结论
本次实验研究首先是对纳米SiO2粉体进行表面有机化处理,采用的是偶联剂法,使用的是硅烷偶联剂KH550来进行相关实验。然后将改性的纳米SiO2以不同含量跟聚合物基材PP进行熔融共混制造共混材料,测试不同含量下的材料力学性能,通过对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分析和对反应机理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用KH550表面有机化处理纳米SiO2成功的使其表面接枝了硅烷偶联剂,达到了预期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有机化改性的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到纳米SiO2最佳工艺改性条件是纳米SiO2含量为4%,硅烷偶联剂KH550百分含量为2%,改性温度110度,改性时间3小时为宜。
(2)用改性的纳米SiO2填充PP基材,通过对不同含量的分析与对比,我们知道纳米SiO2对PP的力学性能是有所提高。而且得出纳米SiO2粒子填充含量为2%,纳米SiO2/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最好的,聚合物PP的增韧、增强作用也相当明显。在较小的填充范围均可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有很大的提高,而且粒子越小,增强效率越高,对聚合物工程运用提供了广泛前景。
(3)通过对PP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纳米SiO2在聚合物中的应用发展规划。这种复合材料综合了无机材料与聚合物材料的优点,修
饰了传统树脂材料存在的一些性能缺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对聚合物力学性能方面的加强有明显的作用。如果要增加纳米SiO2的运用领域,应该在分子领域研究上不断对其进行改性和表面处理,进行功能化修饰,开发出性能更加好和聚合物更加匹配,性能更加适合人们需要的聚合物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1]刘吉平,赫向阳.聚合物基纳米改性材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李延洁.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面改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4-6.[3]王国全.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李梁训,姚琨,聂伟.纳米二氧化硅改善聚丙烯性能的研究[J].工程塑料研究,2001,29(10):41.[5]石璞,晋刚,吴宏武,等.纳米SiO2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2,16(1):37.[6]张立德.纳米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张咏春,田明,张立群,等.白炭黑的制备与表面改性[J].炭黑工业,1998,(2):17-22.[8]杨宁,贵大勇,刘吉平.硅烷偶联剂的运用现状[J].塑料科技,2004.(2):14-17.[9]谢小玲,郭李友,许并社.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研究[J].应用化工,2007.36(7):703-704.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顺利完成的。从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实验药品器材和实验室的安排,到这篇论文的编写、修改,每一步都包含了张宏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认真的解析。在张老师的指点下,我对本课题二氧化硅改性与在聚合物中的运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提高了专业技能与实验技能。在这当中,张老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教导工作深深的感染了我,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鞭策,让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了学习的榜样。在这同时也要感谢我的专业老师和实验老师在论文完成过程给我提供的一系列帮组。更要感谢的是跟我同一组的组员***和班级里面的的同学,是你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我找出解决办法,和提供大量的实验指导以及相关资料来解决难题。再次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通过这次的毕业论文设计不仅提高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培养了我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科研态度。由于缺少经验,能力有限,在论文完成过程中难免有很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谢谢!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SiO2的表面有机化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专 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 级:09级高分子1班
学 生 姓 名:贺
清
学
号:P092013502
指 导 老 师:张
宏
第二篇:表面工程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表面工程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举例
周金旭
(太原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30024)摘要:表面工程中防锈、电镀、表面强化及改性技术、涂装是汽车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的技术,而喷丸技术和热喷涂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汽车的零部件,利用喷丸强化和热喷涂技术来提高、改善、修复汽车关键部件的抗疲劳寿命、耐腐蚀顿、耐高温氧化、耐磨等。喷丸技术是用来提高金属零部件疲劳断裂和应力腐蚀(氢脆)断裂抗力,并在实际使用中证明效果显著的表面强化工艺[1]而热喷涂技术利用了表面强化和表面改性来改善零件表面的性能它也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表面工程 喷丸技术 热喷涂技术 汽车零部件制造与修复 序言
汽车制造业越来多仰赖喷丸强化技术来和热喷涂技术改善、修复和提高汽车关键部件的抗疲劳寿命与抗腐蚀、耐高温氧化、耐磨等,并将这些因素在轿车、卡车、摩托车等设计的最初就加以充分考虑和重视。喷/抛丸强化技术和工艺热喷涂技术的应用现亦含括几乎大部分零件的设计中,包括:曲轴(去氧化皮和强化)、连杆(强化)、传动齿轮和其它轴类零件、齿圈、活塞,太阳齿和行星齿、板簧和圆簧、活塞杆、气门等
大量的汽车零部件无论是铸/锻件压铸件,机械切削件,焊接件都需要不同类型的喷抛设备与热喷涂技术进行表面处理。有确凿的数据证明(早在七十年代东风汽车公司就用喷丸强化解决了气阀弹簧和变速箱1-倒挡齿轮的早期断裂问题,该工艺已成为汽车悬挂弹簧的常规工艺方法[3].1975年美国P&W公司就有2800件发动机零件采用热喷涂技术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发动机工厂热喷涂零件也有2000多个美国RR公司斯贝发动机有八种热喷涂涂层应用于近200多个零件[4]),通过喷丸强化,能让板簧的抗疲劳寿命延长600%,传动齿轮的抗疲劳寿命延长1500%,曲轴的抗疲劳寿命延长900%,毫无疑问,通过喷丸强化让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提高无论是对零件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都意义重大。零件依赖该工艺,零件可以设计的更轻巧,一些原来因工艺规格要求不得不使用的昂贵材质的零件现在也可以被替换为价格低廉的材料,通过喷丸强化处理,达到同等甚至更好的性能标准[2].而热喷涂技术运用也不乏期例,QA19-2(铝青铜)喷涂层制造或修复活塞及轴瓦等车用部件;在活塞环和铝合金气缸表面喷Mo,形成减摩工左层已形成活塞环和铝合金气缸的制造和修复和修复工艺,用3Cr13电弧喷涂层修复曲轴美国Cummins公司在汽缸内壁喷涂0.5mm厚的ZrO2和0.2mmCrO2制造成耐磨耐蚀陶瓷涂层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活塞表面涂Mo基中混有NiCrSi及2-Al2O3喷涂层其寿命比镀铬环更长可靠性更高,将ZrO2喷涂在内燃机燃烧室的内壁可提高内燃机的燃烧工作温度节省燃料,简化结构等[4].一、喷丸技术
1、试验方法步骤。1.1抛丸处理
作为制造流程的一环节,热处理过的曲轴需要经由抛丸处理来取出表面的热氧化皮。曲轴被置于旋转滚轮上,在滚动时曲轴所有表面被充分暴露在多个抛头抛射出的丸流下,多角度的丸粒冲击使曲轴外表面得以彻底清洗。1.2曲轴强化
由于曲轴在交变应力下工作,曲轴截面变化转接圆角处发生应力疲劳和应变破坏的危险性极大,目前,通过喷丸强化来改变曲轴抗疲劳性能已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应用,效果让人满意。
相较于传统的滚压工艺的缺陷,即由于受曲轴加工工艺限制,各轴颈圆角很难与滚轮相吻合,往往造成圆角啃切现象,而且滚压后的曲轴变形大,效果不佳。而喷丸强化的机理是利用严格控制直径并具有一定强度的丸粒,在高速气流下,形成弹丸流,连续向曲轴金属表面喷射,犹如小锤锤击,使曲轴表面产生极为强烈塑性变形,形成冷作硬化层,由于轴在加工中受各种机械的切削力加工作用,其表面,特别是曲轴截面变化转接圆角处,应力分布极为不均匀,工作中又受交变硬力作用,因此很容易产生应力腐蚀而使曲轴疲劳寿命降低,而喷丸强化工艺就是通过引入一个预压硬力来抵消零件在以后工作周期会受到拉应力,从而提高工件抗疲劳性能和安全使用使用寿命。
对于喷丸处理,有两个重要参数,一个是应力强度,这通常采用“阿尔门试片”进行强度检测多个试片固定在曲轴不同表面特别是应力最集中的曲轴截面变化转接圆角处,一同进行喷丸试片上产生的压应力影响导致试片弓曲曲率的扩大变化与丸料冲的能量成比例,另一个喷丸质量的主要参数是覆盖率,所谓覆盖律是指强化后表面弹坑占据的面积与强化表面的比值,该参数通常在100%~200% 有些曲轴应用可能要求覆盖率大于200%
根据曲轴的硬度和理想的导入压应力强度,通常曲轴喷丸强化使用的丸粒硬度在HRC50~55,大小在S280~S300(0.7~0.84mm),这样产生在阿尔门试片上的强度范围约在0.008~0.010C相较于抛丸清理,喷丸强化的工艺参数监控更为严苛,就曲轴强化应用,需要监控的参数包括: • 喷丸速度 • 喷丸强度 • 丸粒直径 • 喷丸的间隔 • 强化的时间 • 覆盖率这些参数中任意一个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曲轴表面强化的效果。
正确应用可控的喷丸强化技术,能使曲轴和其他在高载荷条件下工作的零件疲劳强度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零件抗疲劳寿命,先进的喷丸设备,保证了喷丸质量的恒定行,和重复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等行业[2]。
二、热喷涂技术
1、热喷涂技术应用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零部件的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零件的使用寿命亦成为突出的问题,修理工作的作用不单是消极地将损坏了的零件恢复到新品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可以用比较经济的手段使零件修复后的性能超过新品。
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主要障碍,是零件因磨蚀早期失效,磨蚀失效的特点与零件的断裂破坏或过量变形失效不同,后者多造成整个零件报废,其原因常常是由于零件本身材料的机械性能差、或设计不合理、以及制造工艺选择不当所致。这需要从材料、设计、工艺等方面进行解决。而零件磨蚀却只是表面层的损坏及尺寸超限,就其本身而言,仍有继续使用的可能,仅需将表面磨蚀部分修复,使之在尺寸和性能上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对于价格昂贵的重要零件,尤应注意修复,不能只靠更换配件。特别是进口汽车,由于零件品种多,标准不统一,组织配件生产困难较多,有些零件少量配制经济上也不尽合理,因而修复强化的意义更大。
2、实施方法
通常采用耐磨蚀材料覆盖磨蚀表面,修复旧件,这样不但可以使失效零件迅速恢复使用,而且可以成倍提高寿命。一般金属材料经过表面强化处理以后,在很多场合可以代替贵重的优质材料,甚至性能和工艺性方面较后者更优越。现代汽车日益向高速、高压、大功率发展,汽车零件的使用工况更加恶劣,在此情况下,只有更多的利用各种表面强化技术,提高零件的表面性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热喷涂技术(热喷涂加工)正是适应这种需要的一种金属表面强化技术。应用热喷涂技术在零件表面喷敷各种性能的材料(例如镍基、铁基、铜基合金以及铝、钼、锌等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就可以使零件表面其有一些特殊性能如耐磨、耐蚀、扰氧化、绝热、导电、绝缘、密封等。这样可以简便地、大幅度地改善零件表面的工作性能。例如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当曲轴主轴颈及连杆轴颈磨损超过允许的极限时,就不能再用修理尺寸法修复了,此时如果采用喷涂法修复,不仅可以恢复原来的尺寸,而且其耐磨性还远远大于新曲轴。这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钢材,井能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某些进口车辆的曲轴,经济效益就更为显著。汽车发动机排气门是一种用量大、易损耗的零件,也是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零件之一。其失效形式是磨损、斑腐蚀和局部烧伤等,致使气门关闭不严,发动机动力性下降,油耗增加。目前国产汽车发动机的排气门多采用等钢材制作,这些耐热钢材、有些是要靠进口来供给的。为此,排气门的修复是很重要的。排气门的密封面采用氧乙炔焰喷焊后,其表面就可以获得一层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的性能,使用寿命将大大超过新件,根据我们试验,经喷焊、修复后的排气门,装车使用行驶90000km的里程后,阀面仍然完好。
实践证明,热喷涂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汽车修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上述所例举的曲轴、排气门的修复之外,还有象汽车上的轴类零件、汽缸体、齿轮、键槽等都可以用热喷涂(焊)技术修复,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5]。
三、结论与展望
表面工程技术对汽车制造修复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还能提高使用年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喷丸技术与热喷涂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另外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更离不开表面工程技术。
表面工程技术在未来会有很大发展,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带来的汽车回收利用领域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作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我国2011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400万辆,预计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
随着汽车报废数量增长,由此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在汽车报废后,如果不能及时拆解和回收,汽车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报废汽车在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等环节,由于缺少相关的规范监管和引导,也使得报废汽车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然而,与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汽车回收利用方面还有着明显的差距,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任何一部关于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完整规范,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采取粗放式经营,从而导致该行业技术手段落后,作业流程不规范,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低。
另外,报废厂不按规定交售报废车辆,非法回收拆解倒卖报废汽车的现象依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法定报废回收标准过低,我国每年近八成报废汽车流入了黑市,这不仅对正规的回收拆解企业造成了冲击,扰乱了回收拆解的正常秩序,更给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带来了严重隐患。
事实上,对于报废汽车带来的危害,我国并非没有关注,只是相关政策早已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办法;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颁布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但缺乏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过时政策难以满足现状,并将严重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强化汽车回收利用管理已刻不容缓。
为改变行业现状,国家有关部门正组织力量对2001年颁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透露,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汽车回收利用,其中包括制定强制性的汽车回收利用标准和法规,回收拆解的市场准入制度亟须健全。
据了解,目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一方面在大力推动修订后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尽快出台,另一方面要强化汽车制造商的责任,鼓励汽车制造商加强与回收拆解企业的合作和交流,要求汽车制造商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要抓紧出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进一步明确报废条件,严格车辆年检和转移登记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报废汽车流向社会。而表面工程技术正可以解决此些难题,所以我们应予以重视,发展前景良好[6]。
四、参考文献
[1] 表面喷丸强化技术 航空航天部621研究所 王仁智 [2] 表面工程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应用 维尔贝莱特集团 [3] 杭州余杭永伟电器有限公司
[4] 热喷涂技术极其典型应用 钱强 俞韶华 徐林刚
[5] 陕西新兴热喷涂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6] 腾迅网·腾讯汽车
第三篇: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中文系093班邓新花
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较长的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的文章。它是大学生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到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活动的最初尝试。学生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中需要查找大
量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查找对一篇毕业论文写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毕业论文选题中的文献检索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难以结合实际;而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过于狭窄,又难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对于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通常可以采取先选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再围绕该研究方向查找文献资料,通过阅读、思考、分析材料逐渐把毕业论文题目范围缩小的方法。
毕业论文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中的文献检索
通过收集得到的材料一开始没有必要都通读,可以先翻翻目录或索引,找出与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有关或紧密相连的章节。通过泛读,大致了解本论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前景,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有几样事情需要做:概括出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现状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论文,专业的毕业论文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的描述与反映,没有研究,写作就无法进行.而研究的一定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文献信息资料。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查找的资料越全面,专业水平就越高,创造性的思考可能性就越大,写出来的论文质量就更高。因此,大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首先要学会如何检索文献资料,懂得
文献查找的方法与技巧。,下面是我所了解的几种可以查阅资料的地方
(1)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CNKI数据库)。它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负责牵头实施的.其建立的CNKI系列数据库包括期刊、报纸、博硕士毕业论文等,收录了自1994年以来的国内公开出版的6000多种期刊(编者注:现在已达到8400多种)和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全文。网址是http://.cn或http://。
可见,文献检索知识的应用对于如何写好一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通过合理的运用,我们一定可以很好的把论文写好。
第四篇:浅谈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毕业论文样板
浅谈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是WTO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与经营的各方面都与世界接轨。随着我国与各国经济贸易合作趋势日趋频繁,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也随之增多,其重要性也日趋突出。我们可以通过商务英语获取商业知识,还可以用商务英语开展其他有效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内涵和特点,探讨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对外贸易;应用
1. 商务英语的概念
1.1商务英语的内涵
“商务英语”顾名思义,包含着语言(“英语”)与业务(“商务”)两个方面。“商务”指使用英语的商务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商务活动和商务环节的总称,是传播的内容;“英语”是传播的媒介;“商务”与“英语”不应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应是有机融合。当然,商务英语的语言基础是建立在普通英语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来说,商务英语的知识包括英语语音、语法、词汇、语篇和跨文化知识以及商务有关的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国际合作,WTO法规和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和一个可交易手段,既以internet为支持的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商务英语的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技能,对于自己来说,还应包括英、汉互译技能,平时工作生活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一般来说, 商务英语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Business 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语, 在西方国家通常称Business English。80 年代, 在我国商务英语主要用于对外贸易, 因而又称为外贸英语(Foreign Trade English)。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 中国将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我们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现代商务英语已赋予了它新的概念,不应特指我国对外贸易业务英语,它还应涵盖我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作的英语应用, 现代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已得到扩展,就好比现实生活中普通的对外交流也可以说是商务英语的一部分。
1.2.商务英语的组成要素
商务英语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商务背景知识的内容及其在课程中所占的份量取决于学习者工作性质及专业化程度。商务背景的内容决定了该情景中需要运用的交际技能以及语言技能。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非语言方面的。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涉及词汇、句型、篇章及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情景中使用的语言是由其商务背景的内容和交际技能决定的。商务内容决定专业词汇的选择;而交际技能则决定句型的选择、篇章结构、文体风格、语调、节奏的变化等等。对于我们这些刚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来说背景知识必须掌握牢固,其次是交际技能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并予以提高。
1.3商务英语的特点
在世界经济迅速融合为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国际商务活动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主流,由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便出现了商务英语。从语言载体的角度来讲,商务英语是不能脱离商务。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外企里工作。虽然工作性质,工作场地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从事涉外的经济贸易活动,如何在外商经营的企业里占有一席之地。语言差异无疑是这些人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在我们熟知的生活英语、学术英语之外,商务英语是现代外资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从客观上看商务英语比较直白、要求严谨准确,趣味性不强。但是工作类语言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所有人都需要工作或面临着工作,因此它成为了生存语言和发展语言,对谁都不可或缺。国外把标准化的商务英语作为选择非英语为母语国家员工的标准,成为进入国际化企业的通途。由此可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实行商务英语的“专业化”,所以我们更应该多细心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它的特点是: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有特殊的内容,涉及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内容。其内容涉及专业知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行业习惯、,民族习惯,人际关系,处事技巧等。
1.3.1商务英语语言专业化
商务英语在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词汇的精准运用,其中包含大量专业词汇、聚商务含义的普通词或者复合词,以及缩略词等涉及到商务理论与商务实践等方面,其语言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如B/L(bill of lading)提单,Exp.&Imp.Inc(export-import incorporate)进出口公司等等。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根本无法了解这些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的内涵,专业性强。
商务英语具有独特的行业特点,专业性极强并大量使用商务术语。例如,用以反映宏观经济动态的指标,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等。在进出口实务中单证术语包括商业发票,提单,汇票等等。因此商务英语的语言形式、词汇以及内容方面与专业密切相关,所承载的是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方面的信息。换句话说,商务英语语言的形式、词汇、内容等均有其所属的专业来决定。它是商务实践和商务事务等方面的知识。
1.3.2商务英语的英语要正式规范
真正的商务英语用词要明白易懂、正式规范、简短达意、语言平实。用词方面多使用常用词,以保证所用词语具有国际通用性,保证能为普通大众所理解,但又不能过于口语化,即商务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能过于非正式。例如“Dear Sirs”翻译为”执事先生“或者:敬启者”;“静候佳音”翻译为“your early reply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1.3.3商务英语的语言要准确
商务英语在陈述事物时往往具体、明确,绝不含糊其辞。如商务英语不说“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last month.”,而要说“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dated 1st June”。前者模糊不清,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纷争。所以在商务英语方面最忌讳这种模糊不清的语言而引起的歧义,后者比较明确,符合商务英语英语准确的习惯。避免使用‘bad,good,large,a great deal of time’这些概括性的词汇。
1.3.4商务英语的语言要礼貌,得体,简短精悍
礼貌原则:礼貌是人际和谐的一种粘合剂。有礼貌是有修养的表现,我们在商务英语书信交往中,首先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开头结尾都要有礼貌用语,拒绝别人时要委婉客气,提出要求时要和气尊重。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得别人得益,从而使得双方关系更加融洽。要尽量用语大方得体,符合商务的习惯用语和自己的身份。
缩略词的使用相当普遍,在商务活动中为提高效率,大量使用缩略词。缩略词的特点是语言简练,使用方便,信息量大。缩略词的表现形式很多,主要有四种:意识首字母缩写词,二是结短词;三是拼缀词,四是首字母的拼音词。熟知缩略词全称,领会其含义,也成为掌握商务英语具备的基本条件。
2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
2.1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英语本身就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实用性非常强,商务英语是专业英语,有许多专有名词是大众英语中没有的,最要的是,现在已经不入国际一体化时代,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有英语的标识,有的甚至没有中文字样,所以英语很重要,商务英语对于现在的工作尤其如此。
随着中国入世,众多的外国企业将在中国寻求发展的机会,而中国的企业也迎来了走向世界的机遇,商务英语专业必不可少。在学习商务英语这种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成为了彼此合作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经营资格实行了登记和核准制,这将使更多的企业拥有自主权。据调查,从目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量估计,未来五年内具有外贸出口权的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8万家,到那时我国将有36万家以上的具有进出口权的公司。根据我国现有的具有进出口权的公司所拥有的人才的平均比例算,我国至少还需要180万的外贸人才为企业服务,而其中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占的比重相当大。据预测,在未来10年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的人才之一。
对外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的数目大量的增加,结果必将使得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经贸知识和规范。
在现在的工作中,有一次和BOSS去接待一个刚从英国毕业的外国人,我就深深的体会到了商务英语的重要性,虽然说是专业的商贸毕业生,但是很多专业性词语却听不懂,导致自己与外国人的面谈很失败,这也给了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商贸英语是一门艺术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功保证。商务英语包括交际技巧、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以及风土人情等内容,是一门讲究综合化的职业语言。所以日后我应该从各方面入手,端正自己学习态度,谦虚学习,全面发展。
2.2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传递知识
商务英语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应用;商务英语是我国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与对外贸易的各个方面,商务英语的应用还可以加快我国企业学习先进的商贸知识,共享科技新成果,在国际贸易活动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有效规避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不断融合,我国对外贸易合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作为开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工具之一——商务英语的运用更加广泛,并在贸易过程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切实掌握商务英语内涵与特征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以及文化交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新形势下商务英语的应用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商务英语的产生是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服务,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双方交流更加顺畅,它是具有特定性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它适用方法和适用环境都是针对特殊类型和特定场合的。商务英语的作用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为双方提供标准化、准确化的服务,能够使双方更好的了解对方意图促进双方交流,对交流起着一个辅助作用,提高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商务英语有着特定的专用名词、特殊的交流方式以及特定时期的时代背景,它与一般英语交流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传统的发展时期,商务英语由于贸易方式单一性,交流与合作的范围较为狭小,应用的程度亦较低。虽然传统的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合作之间使用的频率较低,数量也较少,英语的应用环境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推进,世界各国联系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合作发展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由于合作范围的扩大,接触的人群也不断的增多,虽然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使用商务英语,但由于双方的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发展理念的不同、会对相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有可能会对贸易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当前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不同地域的深层次文化进行分析,要重新对当前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符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实际。
4结语
作为沟通国际间经济和商贸活动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内涵、特点,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因为商务英语使用人员多,涉及范围广,应用价值高。无论是商务信函的写作、经济合同、商务文书的草拟、商业单
证的填制、产品说明书的翻译、贸易谈判中的争论,还是经济案例中的申述、仲裁与判决,都离不开商务英语。
在21世纪初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商务英语作为英语的重要功能变体之一,正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其应用性和普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和一种可喜的现象。
虽然我毕业后没有去从事外贸类的工作,但我认为商务英语不仅是在对外贸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现在工作而言,不乏与外籍友人进行交流,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大国,商务英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白云.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2007,1-6
[2]游娟,肖琴华.商务英语特点探究考试周刊[J].2007,50-55
[3]石云平,英语中的几个常用词汇的用法,自学考试[Z],2005
[4]江晓悦,英语的学习与应用,师范学院学报[N],1999
[5]肖占时,语言、文学工具书及使用,[Z]北京学院出版社。1999
[6]樊菲然,周彬,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现代企业教育,2006,20
第五篇:triz理论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triz理论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创新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特别对于工科学生,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论上的创新,都可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高校对工科学生的教育大多以基础理论课程教育为主,创造性、实践性教育环节不够,也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拓展创新的观念不断弱化。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进行运用并创新的过程,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但目前很多高校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流于形式,学生在选题、实验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课http:///题内容往往是照搬其他人已有研究的成果,没有自己的创新。因此,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创新性思维开发的理论有很多,TRIZ的英文全称是Theory of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它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的方法学,是我国科技部大力向全国科技界推广的创新方法论。本文主要探究了TRIZ理论在工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举例说明TRIZ理论在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实验设计、实施到最后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http:///xingzhengguanli/高校工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在研究了大量专利产品开发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并于1946年创立的创新思维方法,经过多年发展,TRIZ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TRIZ理论的应用不断从工程技术领域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物科学领域渗透,在指导人们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TRIZ理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矛盾与创新思维方法TRIZ理论认为当技术系统某个特性或参数得到改善时,常常会引起另外的特性或参数劣化,该矛盾称为“技术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可基于创新原理,如九屏幕法、金鱼法、小人法等,并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