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06:4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篇: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论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儿童家庭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陈鹤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先驱,但学术界很长一段时间对他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存在不足。本文拟以陈鹤琴先生《家庭教育》一书为主要观察点,围绕陈鹤琴有关的家庭教育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评价展开。关键词:陈鹤琴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发展启示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从二十年代开始,他先后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及江西幼师、上海女师、国立幼专等学校,在我国幼儿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陈鹤琴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特别是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家庭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重温陈鹤琴先生有关家庭教育理论的论述,对当今的父母不无启迪和教育意义。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从二十年代开始,他先后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及江西幼师、上海女师、国立幼专等学校,在我国幼儿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陈鹤琴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特别是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家庭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重温陈鹤琴先生有关家庭教育理论的论述,对当今的父母不无启迪和教育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一)从“为个人型”向“为国家型”转变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他在《家庭教育》中写道:“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家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如是赋予了家庭教育之双层意义:其一为浅层次,即早期家教对于个人一生的重要影响;其二是深层次,即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论文

早期教育对于国家兴衰有更深远的意义。由此涉及到为谁教子的问题,即家教的指导思想、方向的出发点与归宿。

但现今不少家长对家庭教育意义的认识多从浅层次含义出发,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仅从光宗耀祖的角度或是抱着在下一代身上弥补自己失去的东西,实现自己未能实现之梦想的目的去教育子女,如此难免目光短浅、教育片面。故目前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在家教目标上尽快摆脱个人家庭的束缚,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将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由“为个人型”向“为国家型”转变。

(二)由“片面发展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

陈鹤琴先生的“全面发展”观点清晰,内容丰富,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片面发展”的畸形局面有很大启示。陈先生认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家庭教育同幼儿园一样,也担负着儿童体、德、智、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首先,强健的体魄是孩子幸福的根源,故主张家长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户外活动,注意孩子的营养与休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家庭德育方面,从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习惯“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家长应教育孩子体谅他人,具有同情心,对长者有礼貌,尊重别人,养成诚实不作伪的品质,不横行霸道,不欺侮别人,适当参加家务劳动;家庭智育上,主要是丰富儿童生活常识,积累其生活经验,鼓励孩子大胆探索,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给孩子创设适宜的条件与环境,以激励他们读书的兴趣;家庭美育方面,主要是给孩子创造艺术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与音乐、美术等接触中,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此外,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做点家务劳动,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可替代,让孩子在学会劳动技能的过程中接受思想品质教育和意志的锻炼。陈先生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要求全面,符合实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为孩子入学读书、以至一生的发展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父母的作用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论文

教养中的最重要因素,恐怕也是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他对父母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

陈鹤琴认为“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做父母的不应迁怒于子女”,也就是说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孩子,而应相互尊重。父母的威信应建立在对子女的尊重上,教育应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地位上,因为孩子有孩子的意志,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他们才会尊重你,才会接受你的教育。

(二)父母步调要一致。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他反对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严母慈,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的做法,也就是说父母要“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只有步调一致,才能使儿童按着统一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陈鹤琴认为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什么都听其自便,百依百顺,甚至对小孩打骂长辈或危害他人的行为都不加禁止。所以陈鹤琴反复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可溺爱”,“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给他以关心和爱护,帮助他做事,而不是代替他做事。否则是有害的,其害处:“一是剥夺了小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二是养成小孩子怠惰的习惯,三是养成小孩子不识世务、不知劳苦的习性,四是阻止儿童发展独立自主的精神。”

三、家庭教育的科学实施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变坏,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凡是可以给小孩子的刺激都是他的环境。”其中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但目前,由于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的教育观,家长们过于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而对于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支配的家庭精神环境都易忽视,从而导致了儿童胆怯、自私、孤独、任性、懒惰等不良性格的形成。故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论文

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今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众多家长深感自己的无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迫儿童按自己设计的模式走下去,一旦此发展模式不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即可导致不良结果。故父母对子女教育第一步应从了解幼儿的心理入手,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首先阐述了儿童心理并以之为施行家教的基础,强调“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方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加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带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娇生惯养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常看见的,会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成为很倔强很刚愎的孩子。相反,规矩多而严,也是不好的,其实施秉承父母意志,以父母意志为意志,以父母性情为性情,也会损害孩子的发展。应该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孩子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此,小孩未有不受其惠的。”他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七大心理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猎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群体、喜欢称赞,并据此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正面教育、以身作则、及早施教、严格要求、教养态度一致、宽严适度、责罚慎重等七条教育原则和游戏法、激励法、榜样法、诱导法、暗示法、动作教育法等十种教育方法。例如:他根据儿童喜欢称赞、嘉许、奖励,而不喜欢禁止、抑阻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正面教育”的原则,主张对小孩子多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诱导,不要给予消极的刺激,采用“激励教育法”,用言语来激励他,使得他居于自动的地位,而且使得他很高兴地去做。

(三)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而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配合得不太好,相互脱节。如在有些方面分歧较大,幼儿园教师们煞费苦心所取得的成果往往被家长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所否定;也有一些家长,倒很注意教育,但不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孩子在家里学的和在幼儿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论文

园里学的,常不能相融合,甚至两方面发生冲突。另外,幼儿园也不主动去和家庭合作。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改变观念,加强联系和合作。他强调“儿童教育是整体的、连续的”,“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从而也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现今中国的家庭,更有联络的必要。”此外,他还列举了探访家庭、讨论会、报告与恳谈会等形式,一直被我国幼儿园广泛采用,基本上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书光.试论陈鹤琴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04).[2]刘月琴,王雨萍.试论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5,(01).[3]孙宏艳.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访陈鹤琴的女儿陈秀云[J]少年儿童研究, 2002,(07).[4]朱浩.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前教育, 1997,(03).[5]熊红.陈鹤琴德育思想初探[J]中小学管理, 1995,(06).[6]严碧芳.陈鹤琴幼儿教育科研观探寻及其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 2007.[7]路雪.陈鹤琴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09.[8]张苗妙.父教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9] 张翠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4)..[10] 周卓莹.陈鹤琴教学法及其在当代幼儿园的实践应用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2006,(09).6-

第二篇: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他倡导“活教育”,为改革传统教育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思路。“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对后世教育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活教育 目的论 课程论 教学论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批判旧教育的名言:“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影响很大。30年代末,陈鹤琴提出: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如何“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鹤琴在总结自己以往的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活教育”的主张。

“活教育”的主张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要求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学方法去教育学生。将教学这个过程“活”起来。而不再像旧教育那样“死”教书。严格地按照教材所写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死板,照本宣科,没有创新。这些就是旧教育中所谓的“死”教书,是不可能立足于现今社会的。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这也要求了教育也要有发展、有变革。而对于学生而言,“活”教育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要有创新思维。在当下这个人才聚集、竞争激烈的市场,博学不再是竞争的筹码,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拥有广博的知识。关键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去,如何进行创新。一个人光有知识而不懂得运用,那么知识学来也是白学。因此在“活”教育主张中,要求学生将读书这一过程“活”起来,是适应现在这个处处充满着激烈的人才竞争的社会的一种需要。

在“活教育”这一教育主张中,首先提到的是“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点让我印象深刻。谈论到做人,不论在什么时代,身处怎样的环境,学会做人都是我们的必修课。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是一种群居的生物,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因而,这要求我们要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借以参与生活,进入社会,追求更多的美好与幸福。

“做人”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要达到其中的精髓却是一点都不简单。不会“做人”,就不可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会“做人”,就不可能在芸芸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总会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也许有人会把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归结为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市场人才剧增,供大于求。但是这也只是环境因素,是每一个求职者都必须面对的,它并不会根据某些人或某些事而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虽然形势是严峻的,但是每一位求职者所拥有的机会却是平等的。

“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就拿就业问题来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做人的深层在于人的发展。我们可以学着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处于众人之巅,成为独一无二。那么,就业就不再是一个问题。学会“做人”,不仅在于获得良好的交际圈,还在于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学会“做人”,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增进人类全体,同时也是个体幸福的基础。然而在现在的教育中,大多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做人”的相关知识的教授,导致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世。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将陈鹤琴“活教育”思想贯穿其中。

在“做人”之外,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深一层目的在于“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就要拥有民族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我们要懂得爱护自己的国家,发扬祖国的文化,传承祖国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的职责与义务。而“做现代中国人”则要求我们要达到以下五点: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五方面的条件,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符合现代人的发展要求。

拥有健全的身体,有利于我们追求人的发展,追求高深的学问和美好的人生。创新能力,让我们的思维活跃,让我们学会突破,有所创新。曾经美好的事物也会因时间逝去而淡然消逝。因此我们需要创新,这样时代才能发展,社会才会进步。合作,让我们懂得团结的重要性。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们知道到应该舍小我来成大我,以集体的利益为先,为集体而奋斗。服务,要求我们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而服务。我们都是国家的子民,祖国哺育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知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而作为回报,我们在感谢祖国的养育之恩外,还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即我们要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普遍而抽象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民族观念、国家观念、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等含义,这使得教育目标逐步具体化,是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在“活教育”教育思想中,第二个重要思想是“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述。现在是科技发达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学生多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很少是直接地体验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并且,现在的学校教育仍然是以书本为主,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某些知识上会存有障碍。例如,在教学生认识植物时,光靠图片展示和老师的口头表达是远远不够的,这对于学生而言仍然是很抽象的。倘若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身观察身边的植物,从而归纳总结出一些对于植物的认识,这样不仅达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多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强调学生在亲身观察、体验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由学生直接接触、亲身经历而获得的知识会更加真实,一方面让学生记得更牢,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有利于将自然、社会、学生生活和学校教育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知识和经验是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的。“活教育”的课程论让我认识到了在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意义及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要的。学生还要多参与实践,在亲身经历中获取知识,应该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结合。知识是抽象的,但是通过知识与经验的相结合,那么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在“活教育”这一教育主张中,还涉及到“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这与现在的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相呼应。这让我意识到,“做中教”是让教师利用实践和经验来完成教学。“做中学”是让学生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而在实践这两个过程中,师生达到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是通过各种活动去实现“做”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验的过程。通过“做”,有利于教师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

总之,“活教育”的教学论所要表达的教育思想是:在“做”的基础上,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指导地位,是让师生共同进步的途径。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提出考虑到了当时中国的背景和国情,是一种有吸取、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陈鹤琴的“活教育”仍然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富有启迪。可以说陈鹤琴的“活教育”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无论是“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还是教学论,都是给现代教育的一种启发。我们要积极吸取好的教育思想并进行创新,从而获得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的思想,构建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第三篇: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班级:11学前教育2班

学号:114303214

姓名:刘慧

摘录:

一、儿童的心理:

(一)好游戏的。

(二)好奇的。

(三)好群的。

(四)好模仿的。

(五)喜欢野外生活的。

(六)喜欢成功的。

(七)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从上面所说的几点看来,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

二、儿童的学习性质与原则:

(一)小孩子生来有三种基本能力:(1)感觉,(2)联念,(3)动作。

(二)学习是反应与刺激的联合。

(三)刺激必须要选择得适当。

(四)要实地施教。

(五)凡能使小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刻在小孩子的脑筋里。

(六)凡刺激发生的时间愈长,次数愈多,那联念也愈牢固。

(七)小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做父母的要格外留心以免错误。

(八)不要有例外。

(九)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要自己学习。

三、普通教导法:

(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五)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就禁止他行。

(六)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七)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予以适当的作事动机。

(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九)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十)做父母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

(十一)游戏式的教育法。

四、卫生上的习惯:

原则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原则二: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

原则三: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原则四: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原则五: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

原则六: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原则七: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揩手。原则八: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原则九: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原则十: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

原则十一: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是要有定时。原则十二:应当小孩子独自先吃饭。

原则十三:对于食物不准小孩子自己随便乱拿。

原则十四: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原则十五:做父母的不宜将食物随便乱摊。

原则十六: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

原则十七: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该有适当的娱乐。原则十八: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原则十九: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原则二十: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

原则二十一: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原则二十二: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

原则二十三: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原则二十四:婴儿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原则二十五: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

总结:上面都是关于小孩子卫生的习惯。我们晓得,强健的身体是小孩子幸福的根源,若身体不健全,小孩子固然终身受其累,而做父母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卫生的习惯与身体的健全是有密切关系的。有许多做父母的对于种种卫生的习惯不但没有顾到,还有许多误会。我所以特别详详细细把主要的习惯写出来以引起做父母者的注意并以解除许多无谓的误会。

五、游戏与玩物:

原则一:小孩子需要有适宜的伴侣。原则二:小孩子应有与动物玩弄的机会。原则三:小孩子平时宜穿运动套衣。

原则四:小孩子玩好东西以后,应当立刻整理好放在原处。原则五: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机会。

原则六:小孩子玩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原则七:玩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之欢心,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的机会。原则八;凡凶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原则九:小孩子应当有适当的地方以储藏他的所有物。原则十:小孩子的玩物应当合乎几种标准的。

总结:我们做父母的,不要以爱子女之心太切,而对于玩物之优劣毫不加考虑,凡小孩子看见喜欢的就买给他玩。要知道玩物是有好有坏的。好的玩物固能激发思想,启迪知识,强健身体,培养美感;但坏的玩物是要发生危险而束缚思想的。所以做父母的购买玩物的时候应慎重一些才好。

六、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原则一: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原则二:小孩子应有看图画的机会。则三:小孩子应有剪图的机会。原则四: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原则五:小孩子应有着色的机会。原则六:小孩子应有穿珠的机会。原则七:小孩子应有锤击的机会。原则八:小孩子应有浇花的机会。原则九:小孩子应有塑泥的机会。原则十:小孩子应有玩沙的机会。

七、小孩子为什么怕的,为什么哭的:

原则一: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

原则二:小孩子的惧怕有时要迁移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格外当心,使小孩子不致发生惧怕。

原则三:不要以“父亲”的名义来恐吓小孩子。

原则四:小孩子发生惊慌时,须慎防其他大的声响,以免增加他的惊慌。原则五:小孩子常常哭泣是不好的,我们应当设法把它免除才好。原则六:小孩子疲倦了是要哭的,或是容易发脾气的。

原则七;小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原则八:当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去暗示他哭。

八、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原则一: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

原则二: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原则三: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原则四:要打破一个坏习惯的时候,留心不要养成一个新的坏习惯。

原则五:做母亲的不可叫小孩子打骂他的父亲以取乐,做父亲的也不可那样。原则六:切不可欺骗小孩子。

原则七:做母亲的不应当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小孩子。原则八:小孩子作伪是由父母养成的。

九、小孩子怎样学待人接物的: 原则一:教小孩子要从小教起的。

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教训小孩子顾虑别人的安宁。

原则三: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非有特别的关系,做父母的应当使小孩子得着与病人表同情的机会。

原则四:应使小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好习惯。原则五:我们应当教小孩子对待长者有礼貌。原则六:不准小孩子对待保姆有傲慢的态度。原则七:做父母的须禁止小孩子作伪。原则八:不准小孩子打人。

原则九:小孩子在家里应当帮助他的父母做点事体。原则十:做父母的应当教训小孩子爱人。

十、我们应当怎样责罚小孩子的

原则一:诱导比恐吓、哄骗、打骂都来得好。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探索小孩子作恶的原因。

原则三:做父母的责罚小孩子以前,应当平心静气考查他究竟有无过失。原则四:不应在别人面前责罚小孩子。原则五:早上和晚间都不宜打骂小孩子。原则六:做父母的不应当迁怒于子女。

原则七:小孩子弄坏东西,做父母的去责罚他,并不是因为可惜东西,是因为要改正他的行为。原则八:当小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原则九:倘若父亲或母亲打骂小孩子的时候,旁人不宜来帮着说“可怜!可怜!苦呀!”这许多话。

原则十:不宜痛打小孩子以致打后懊悔不及。

原则十一:当小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要博小孩子的欢心,就去责备别人。

原则十二:做父母的不要常常去骂他们的小孩子。

原则十三:做父母的不应当以一己之喜怒来支配小孩子的动作。

十一、怎样可以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

原则一:做父母的应当常常带领小孩子到街上去看看。

原则二: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

原则三:叫小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的。

原则四:不应当禁止小孩子去探试物质。

原则五:做父母的应当利用儿童的好问心,以作教育儿童的一种良好动机。

十二、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

一、游戏的环境

二、艺术的环境

读后感:

由于班主任的推荐,我近日看了陈鹤琴老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看完之后颇受启发。3—6岁是儿童人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们要特别注意。在这个阶段,儿童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最长,受到父母的爱抚、保护、教育和影响最多,因此整个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家庭各方面的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榜样等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谓“三岁看到老”,可见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家庭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孩子未来的成就。从古至今,家庭教育的书籍不胜枚举,如旧时的颜之推家训,近代的王某所译之宁馨儿,儿童鉴等,皆是以自身事例而言,陈鹤琴先生亦是,全书有一百多条举例,在其子一鸣那儿来的就占了73条之多,由自身出发,向父母们对于家庭教育都给了具体指导。论家喻户晓,也非陈鹤琴先生之书莫属了。

对于“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非常之大,也非常重要。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中又都是独子,可皆宝贝的很,对于现在毫无经验可言的年轻父母来说,小孩实在难养的很,也难教的很啊!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整天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挂在嘴边,让孩子学这学那,但和孩子的沟通却少了,孰不知这却给孩子以后的性格培养埋下了恶果。

看了这书,对照现如今老师家长的行为,发现现如今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此书中还提到艺术的环境,其中就是图画的环境与审美的环境。现在的老师常对着孩子说:“不能这样做!不要!不该这样!”等等,让孩子把画图的兴趣打消了,催残了。教室的装饰布置杂乱无章,那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犯出这样的毛病。

书中还用一整章篇幅讨论对孩子的体罚问题,他的结论是:如果做父母的自身受过良美教育并能施良美教育于子女的,体罚当然可以免用。但是普通的父母虽不应常常鞭挞孩子,然而有时也可能用到。如果能用别的良法指导孩子那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用别的良法而不得不用体罚,也要善用。陈鹤琴先生非常忧虑一般做父母的不知道怎样责罚孩子,以致损害孩子和自己的人格。他详细列出了责罚小孩子的条件,真的是用心良苦。

这本书值得大家一看,看完肯定受益匪浅!

第四篇: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人生的启航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金水区庙李小学王梦雯

一、著作名称

《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

陈鹤琴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二、名句摘抄内容

‚我们晓得栽花有了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的好。育蚕有了育蚕的学识技能,蚕才能育的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好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见惯。‛

‚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他非常来的倔强,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有时候,他睡在床里哭喊,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好呢,还是让他大哭大喊的好!‛

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1

1.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弄。到

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到嘴里去。……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

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

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做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

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

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

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

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2.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

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

3.小孩子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

手来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

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

看看。‛

4.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还有一方面可

以得父母和老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

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去做各种事情。‛

但是一定要注意鼓励小孩子做事的难度。即不要太难。因为

‚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

下次不肯再做了。反而言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

成就的;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

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自信力与成功因此互相为

用的了。‛

5.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到门外去就喜欢,终日在家里就十分不高兴。‛

‚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

水以取乐。这种郊游于小孩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影响的。‛‚要知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中求的,也应在天然界得的,什么‘动

物学’,什么‘植物学’,什么‘地理’,什么‘常识’。大概可以从天

然界得的。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死的山水,应当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

6.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

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到了十余岁,儿童就喜欢结队成群的游玩了。‛

7.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以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

孩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也会象他这样

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二、心得感悟

在学习化社会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陈鹤琴提出的儿童心理特征的现实意义表现在:

1.重视游戏的作用

现在课程改革强调的‚活动课程‛即是重视儿童游戏天性的表现。可以说,儿童生来即是好动的,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儿童不断探索和学习的根本动力。重视游戏的作用,也是贯彻‚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及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

2.重视榜样的作用

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喜欢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和喜欢和群的,即是为榜样和环境的作用找到了依据。可以说,儿童的模仿力是很强的,他常以自己亲近和‚崇拜‛的人为模仿的对象,这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心理学家有实验证明:成人对儿童的影响,身教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言教。所以,成人要特别注重身教的作用。同时,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也是给榜样对人的重要影响以有力的事实证明。另外,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名著《学记》中就已有;‚三年视敬业乐群,七年视论学取友‛等对人的‚合群‛天性及交友原则的精辟论述。

3.重视启发鼓励的作用

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好奇的、是喜欢成功的、是喜欢称赞的即是重

视启发鼓励作用的依据。现代教育论特别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有学习和质疑的权利。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说要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进入积极思考状态,然后顺势利导、因材施教。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是说所谓教育,就是培养、发扬学生的优点而挽救他们的过失。万事开头难,小孩子开始做事往往不会做得很好,这时候如果你听而任之不做引导,他们很可能就失去做这件事情的兴趣了;如果你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他们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这也正是其继续进行尝试、学习和探索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在《家庭教育》的扉页有陈鹤琴1981年为儿童节的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四化‛。据说在他九旬高龄,两腿已失去功能时,每逢节日,他还是与鼓楼幼儿园的小朋友联欢。可以说他是位真正喜欢孩子的人。陈鹤琴的一声奉献给了社会和我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做出了成就,他是幸福的。作为小学老师的我才刚刚起步,需要学习和奉献的机会会有很多,陈鹤琴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是值得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的榜样。

第五篇:陈鹤琴教育思想

陈鹤琴教育思想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

“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

有感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以及当时我国所面临的民族生存危机,陈鹤琴明确提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现代中国人”包含五方面的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很显然,这五方面的条件,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针对传统教育“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把读书和教书当成了学校教育活动内容的实际状况,陈鹤琴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如给儿童讲鱼,就要让他看到真正的鱼,观察鱼的呼吸、游动,甚至解剖鱼体,研究鱼的各部。这样获得的知识真实、亲切,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

随着课程内容的改变,其组织形式也因之变更。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因此,“活教育”的课程打破以学科组织的传统模式,而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五方面的活动,称为“五组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教育等),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劳动工厂和科研机关等),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美术、工艺、戏剧等),儿童文学活动(包括童话、诗歌、谜语、故事、剧本、演说、辩论、书法等)。这五种活动犹如人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所以又称为“五指活动”。“活教育”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具体有17条教育原则,“活教育”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依然富有启迪。

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作为“幼儿教育之你”的福禄贝尔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其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福禄贝尔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通过直观刚的方法来培养学前儿童;使他们参加各种必要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人和自然以及增长知识;使儿童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做好升人小学的准备。

2、创制了“恩物”。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了一套供他们使用的活动玩具,并称之为“恩物”。“恩物”作为幼儿认识万物的初步手段,适合幼儿教育的要求,与幼儿天性的发展相适应,从而在欧洲乃至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流行。

3、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游戏作为儿童最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过程的基础。在福禄贝尔看来,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正是幼儿期儿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在《人的教育》一书中,福禄贝尔恳切地呼吁:“母亲啊,鼓励和支持儿童的游戏!父亲啊,保护和指导儿童的游戏!”但是,福禄贝尔指出游戏应当适合于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并使它们认识周围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

4、强调作业的重要性。他提出,作业活动是幼儿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作业活动,可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育。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幼儿园作业大纲,要求幼儿的作业活动严格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他指出,在作业活动中,教师应当对幼儿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和认真制作的习惯,促使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下载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班级: 姓名:学号: [摘要]琛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改革者,他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幼儿教育之......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5篇

    读书心得 读完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书中的诸多观点对许多当代父母来说依然是“超前”......

    读陈鹤琴《家庭教育》(含五篇)

    读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 2015年,我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不断学习与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到陈鹤琴先生及其家庭教育思想。遗憾没有在年轻时看到先生的理论,没有从孩子小......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

    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原作者:苏州幼儿师范学校 张春霞 ——兼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理念 纵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的位......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姓名张翠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伦理学指导教师钱焕琦20070429中文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

    陈鹤琴教育思想对主题探究活动的启示(定稿)

    陈鹤琴教育思想对主题探究活动的启示 育蕾幼儿园黄斯璐 我国的幼儿教育在本世纪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一条主线。而陈鹤琴先生正是我国本世纪二三十年代......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幼儿教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