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高坑镇茶亭学校:唐蓉娜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
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说是“打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尽量在家创建良好的氛围,如学习氛围,儿童娱乐氛围,而不是经常在家打麻将,玩扑克。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贵之”,那么为什么先天区别不大的婴儿,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都不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
记得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语言品行却不怎么样,在班上,一和其它同学有矛盾,就粗野话连篇,甚至
于动手打人。作为班主作,我请来他的爸爸,想与其一块儿教育,怎知爸爸一来学校,听说孩子在学校打架,不分青红皂白,先给了一个耳光,然后用粗野话炮轰自己的孩子„„俗语云“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人格修养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父母在白纸上写了什么,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守时惜时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试问道德修养不足,“出口成脏”,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沉迷赌博„„这样的父母,他们的教育言语,又怎能具有威信呢?他们又怎能教育好下一代呢?
三、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好钢是炼出来的,出色的孩子、良好健康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平等、尊重,是家庭健康和谐的生命所在。因此,在家庭中必须尊重孩子,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和教育,在这个时候,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是父母形象的“自损”,绝不会收到任何教育的效
果。
在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曾经有一个学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个五年级的女生,她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有点小偷小摸的行为,有一次,班级同学交伙食费,一位同学丢失了七十块钱,经过调查,同学们认为是她拿的,我于是一直做她的工作,却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能和她的父母联系,父母来学校后,一听,对着女孩就是一顿打,虽然很疼,可女孩不哭,在学校老师的劝说下,父母停下了,但他们带走了孩子,第二天孩子没有来学校,当我们到她家里时,她脸上明显有被打的痕迹,她的父母找到了那丢失的七十块钱,在铁证面前,她不得不承认。父母不让她回学校,我们好说歹说,把她带回了学校,在以后和她的接触中,我才慢慢了解到,原来她的家中条件比较好,但父母却重男轻女,喜欢她的弟弟,对她却不太爱搭理,她第一次拿家里的钱,父母不理,后来她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金额越来越大,偷的对象也不再是家里,可是父母每次处理的方式都是打,她心里越来越叛逆,也越来越倔,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很心疼,也很无奈,只能慢慢教育她,同时,我也和她的父母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一起帮助孩子改变陋习。总之,每个孩子的特点各不相同,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点,营造宽松、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留一个独立思考、自我锻炼的空间,让孩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良好的、健康的性格上。
家庭教育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教育意味着100%的成功和失败。
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适合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孩子因材施教,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养成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孩子不要过高的期望、过分的溺爱、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多的指责。
综上所述,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为人父母者要认真思考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彻底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中潜移默化的重要性。“育人”不是养育人,而是教育人。它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应该挺起自身的腰杆,敢于向传统的家教说不,还孩子一个健康而理性的成长环境,任重而道远,走好每一步,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而父母们更应深思而后行。
第二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形成。
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其它亲族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么,要如何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该班教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孩子的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分数。为此,教师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应试图努力改变家长的分数观念,通过家长会、各种机会的谈话等,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二)重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要提高家长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光提高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产生足够的积极性。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作为班主任的我,对学生总是抱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爱和严,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的快乐。只要班主任用言行让家长明白这一点,他们就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必要性,理解严和爱是统一的。只要真情真爱,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只有让家长从你说的每句话,你做的每件事中都感觉到你是完全为孩子着想的,你也是信任他的,家长才会尽力合作。
在家庭和学校联系中,教师还应十分注重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访时,应多采用奖励式家访,即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就去家访。其实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是顶点,因此,无论谈话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分析要入情至理。与家长交谈,首先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甚至将成绩加以夸大,让家长心里有一种安慰,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家长对老师家访就是告状的误解,再以平等诚恳的态度指出孩子的缺点,阐明纠正它的重要性,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当我们真正地以平常心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产生足够的信任感时,家长才能主动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观点,进而达成共识。书面联系时,也应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归功于家长,造成学生落后的原因首先划给老师自己。如学生进步了,则这样写:“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你的支持和努力下,你孩子获得成功了!”“你可真是个好家长。怪不得孩子这么有出息。”当学生犯了错误和退步了,就这样写:“出乎意料。你孩子这次考试退步了,也许是因为我平时对他关心不够的缘故吧,今后我一定多关心指导。其实,你孩子是聪明的,只要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定会进步!”这些话,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教师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三)重视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
家校联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然而家长毕竟一般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家校联系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家长怎样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时间集体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配合和帮助学校搞好教育等;可以通过家访、写便条、通电话、请家长来校等方法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以被家长所接受的建议,指导家长解决问题。例如,某班有位学生,父母离异,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其爸爸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觉得孩子没有母亲,因此对孩子百般宠爱。孩子夜养成许多坏习惯,不做作业,随便拿学生的东西,不爱劳动,还经常无缘无故缺课。一次,教师通过与他爸爸谈话才知,父亲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回来对孩子就是一顿毒打,其实这根本不解决问题,于是这位教师就把他的父亲叫到学校,一起耐心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让他回家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害了孩子,找到最终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需爷爷奶奶与教师的配合,而不是你对孩子的毒打。最后,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这位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因此,家校联系中我们应注意这“三个重视”。
总之,教师与家长联系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让教师了解孩子在校外的情况,以便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共同教育好孩子。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的依赖、应付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相信任,共同研究教育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底气的人。
为了便于教师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这里我介绍几种当前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联系的途径和方法供大家借鉴: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它能使家长了解到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也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教育。
2.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探索性家校联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很好的媒体。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这些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探索家庭教育规律给以理论武装;也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还可以经常提供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各种信息,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具体考虑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在家长学校,可以请一些家长代表以现身说法介绍育人的经验,促使其他家长的心理水平由依赖、应付性逐步向合作、目标性转化。
3.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最常用的家校联系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手段。家访可分为随访和定期访。随访是发现苗头,即时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更大的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依赖心理。但它不具备普遍性,如果是要解决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家访就难以达到最佳而有效的效果。每学期的家访,老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部分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家访时还不一定在家,使家访失去意义。
4.电访信访。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话,每个家长也基本都有手机,在这个社会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或工作繁忙,或忙于生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习惯于用电话联系。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它的不足在于,遇上较复杂的问题,电话联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有一部分老师索性以此代替了家访,学生一有风吹草动就一个电话把家长叫来,引起家长反感。故不能动辄就电话,要充分用好电话。另外,对一些家长工作在异地的,通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5.家长来访。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6.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阶段的表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等,然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班主任填写“家校联系卡”往往简单化。有的只填写学生学习成绩、违纪记录等。结果是有些学生不乐于接受,不愿意拿给家长看,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7.班级博客——新颖的家校联系方式。班级博客,就是以班级为主的网络空间,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对家长来说,班级博客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生活感悟、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和一些育子经验,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同时在博客中可以看到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家长的观点,可以促进家长之间在网络的空间中不受时间的约束、也无须面对面的无限制的深度交流。
对教师来说,为自己进行家校联系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信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发布,也可以选择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在网络上对家长进行指导,及时为家长排忧解难,并深入的大面积的探讨教育困惑,只要家长点击就可以看到。另外,也可发表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悟和教育心得,让学生可以看到课堂以外的自己。当然,目前由于我校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率比较低,家长素质有待提高,这种联系法还有局限性,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家校联系方式将会被广泛使用。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总之,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篇
篇一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
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说是
“打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尽量在家创建良好的氛围,如学习氛围,儿童娱乐氛围,而不是经常在家打麻将,玩扑克。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贵之”,那么为什么先天区别不大的婴儿,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都不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
记得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语言品行却不怎么样,在班上,一和其它同学有矛盾,就粗野话连篇,甚至于动手打人。作为班主作,我请来他的爸爸,想与其一块儿教育,怎知爸爸一来学校,听说孩子在学校打架,不分青红皂白,先给了一个耳光,然后用粗野话炮轰自己的孩子„„俗语云“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人格修养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父母在白纸上写了什么,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守时惜时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试问道德修养不足,“出口成脏”,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沉迷赌博„„这样的父母,他们的教育言语,又怎能具有威信呢?他们又怎能教育好下一代呢?
三、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好钢是炼出来的,出色的孩子、良好健康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平等、尊重,是家庭健康和谐的生命所在。因此,在家庭中必须尊重孩子,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和教育,在这个时候,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是父母形象的“自损”,绝不会收到任何教育的效果。
在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曾经有一个学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个五年级的女生,她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有点小偷小摸的行为,有一次,班级同学交伙食费,一位同学丢失了七十块钱,经过调查,同学们认为是她拿的,我于是一直做她的工作,却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能和她的父母联系,父母来学校后,一听,对着女孩就是一顿打,虽然很疼,可女孩不哭,在学校老师的劝说下,父母停下了,但他们带走了孩子,第二天孩子没有来学校,当我们到她家里时,她脸上明显有被打的痕迹,她的父母找到了那丢失的七十块钱,在铁证面前,她不得不承认。父母不让她回学校,我们好说歹说,把她带回了学校,在以后和她的接触中,我才慢慢了解到,原来她的家中条件比较好,但父母却重男轻女,喜欢她的弟弟,对她却不太爱搭理,她第一次拿家里的钱,父母不理,后来她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甚至于金额越来越大,偷的对象也不再是家里,可是父母每次处理的方式都是打,她心里越来越叛逆,也越来越倔,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很心疼,也很无奈,只能慢慢教育她,同时,我也和她的父母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一起帮助孩子改变陋习。总之,每个孩子的特点各不相同,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点,营造宽松、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留一个独立思考、自我锻炼的空间,让孩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良好的、健康的性格上。
家庭教育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教育意味着100%的成功和失败。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适合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孩子因材施教,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养成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孩子不要过高的期望、过分的溺爱、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多的指责。
综上所述,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为人父母者要认真思考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彻底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中潜移默化的重要性。“育人”不是养育人,而是教育人。它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应该挺起自身的腰杆,敢于向传统的家教说不,还孩子一个健康而理性的成长环境,任重而道远,走好每一步,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而父母们更应深思而后行。
篇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形成。
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其它亲族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要如何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该班教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孩子的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分数。为此,教师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应试图努力改变家长的分数观念,通过家长会、各种机会的谈话等,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二)重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要提高家长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光提高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产生足够的积极性。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作为班主任的我,对学生总是抱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爱和严,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的快乐。只要班主任用言行让家长明白这一点,他们就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必要性,理解严和爱是统一的。只要真情真爱,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只有让家长从你说的每句话,你做的每件事中都感觉到你是完全为孩子着想的,你也是信任他的,家长才会尽力合作。
在家庭和学校联系中,教师还应十分注重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访时,应多采用奖励式家访,即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就去家访。其实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是顶点,因此,无论谈话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分析要入情至理。与家长交谈,首先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甚至将成绩加以夸大,让家长心里有一种安慰,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家长对老师家访就是告状的误解,再以平等诚恳的态度指出孩子的缺点,阐明纠正它的重要性,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当我们真正地以平常心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产生足够的信任感时,家长才能主动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观点,进而达成共识。书面联系时,也应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归功于家长,造成学生落后的原因首先划给老师自己。如学生进步了,则这样写: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你的支持和努力下,你孩子获得成功了!”“你可真是个好家长。怪不得孩子这么有出息。”当学生犯了错误和退步了,就这样写:“出乎意料。你孩子这次考试退步了,也许是因为我平时对他关心不够的缘故吧,今后我一定多关心指导。其实,你孩子是聪明的,只要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定会进步!”这些话,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教师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三)重视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
家校联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然而家长毕竟一般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家校联系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家长怎样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时间集体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配合和帮助学校搞好教育等;可以通过家访、写便条、通电话、请家长来校等方法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以被家长所接受的建议,指导家长解决问题。例如,某班有位学生,父母离异,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其爸爸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觉得孩子没有母亲,因此对孩子百般宠爱。孩子夜养成许多坏习惯,不做作业,随便
拿学生的东西,不爱劳动,还经常无缘无故缺课。一次,教师通过与他爸爸谈话才知,父亲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回来对孩子就是一顿毒打,其实这根本不解决问题,于是这位教师就把他的父亲叫到学校,一起耐心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让他回家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害了孩子,找到最终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需爷爷奶奶与教师的配合,而不是你对孩子的毒打。最后,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这位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因此,家校联系中我们应注意这“三个重视”。
总之,教师与家长联系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让教师了解孩子在校外的情况,以便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共同教育好孩子。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的依赖、应付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相信任,共同研究教育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底气的人。
为了便于教师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这里我介绍几种当前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联系的途径和方法供大家借鉴: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它能使家长了解到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也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教育。
2.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探索性家校联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很好的媒体。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这些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探索家庭教育规律给以理论武装;也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还可以经常提供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各种信息,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具体考虑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在家长学校,可以请一些家长代表以现身说法介绍育人的经验,促使其他家长的心理水平由依赖、应付性逐步向合作、目标性转化。
3.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最常用的家校联系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手段。家访可分为随访和定期访。随访是发现苗头,即时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更大的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依赖心理。但它不具备普遍性,如果是要解决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家访就难以达到最佳而有效的效果。每学期的家访,老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部分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家访时还不一定在家,使家访失去意义。
4.电访信访。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话,每个家长也基本都有手机,在这个社会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或工作繁忙,或忙于生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习惯于用电话联系。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它的不足在于,遇上较复杂的问题,电话联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有一部分老师索性以此代替了家访,学生一有风吹草动就一个电话把家长叫来,引起家长反感。故不能动辄就电话,要充分用好电话。另外,对一些家长工作在异地的,通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5.家长来访。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6.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阶段的表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等,然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班主任填写“家校联系卡”往往简单化。有的只填写学生学习成绩、违纪记录等。结果是有些学生不乐于接受,不愿意拿给家长看,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7.班级博客——新颖的家校联系方式。班级博客,就是以班级为主的网络空间,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对家长来说,班级博客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生活感悟、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和一些育子经验,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同时
在博客中可以看到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家长的观点,可以促进家长之间在网络的空间中不受时间的约束、也无须面对面的无限制的深度交流。
对教师来说,为自己进行家校联系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信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发布,也可以选择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在网络上对家长进行指导,及时为家长排忧解难,并深入的大面积的探讨教育困惑,只要家长点击就可以看到。另外,也可发表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悟和教育心得,让学生可以看到课堂以外的自己。当然,目前由于我校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率比较低,家长素质有待提高,这种联系法还有局限性,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家校联系方式将会被广泛使用。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总之,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篇三
记得有一个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并不是知识和认知的积累。也就是说,教育不是只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只重视文化学习,而应该给予人的培养,即他的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的培养,也可以说是关于他的心灵和品德的培养。蔡元培说:“教育是一种帮助”,帮助就是给予支持,给予关注,给予关心,提供给他所需要的东西。教师提供的主要是学习知识的经验、方法。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行为的帮助者,主动权在孩子手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人战胜自我,使每个孩子天天有进步,逐渐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我们会比较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已经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家庭、学校、社会已经融为一体。对每个孩子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少年时代,这是一个人一生成长,发展中的特殊时期,也是一个关键时期,更是一个多事之秋。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能力上讲,学生各种能力如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主选择能力等培养正在加强,而学生对这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仍似是而非,他们都缺乏这些能力,相反,他们向往的是自由一点,更自由一点。可以说,一有机会,他们就要表现,所以,光靠学校教育并不能使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完善起来,除学习上课时间之外,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些。从孩子自身发展也罢,从学校教育的需要也好,我们都需要家庭的紧密配合,需要家长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是更重要的。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性格特点了解最多,几乎天天在一起生活,父母的言行无时不刻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尊重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要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学校,包括热爱学校的桌椅板凳,一切设施。有的孩子知道保护家里的家俱,而对桌凳却毫不顾惜地任意踢倒,推倒。家里的墙生怕染污,对学校的墙壁却偷偷地踩上一个个脚印,家长要时时注意引导孩子有鲜明的是非观念,树立对真、善、美的正确理解。要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个老师。
“亲其师方能信其教”,所以不管怎么样,家长都要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个老师。同学之间,男同学之间喜欢小小的恶作剧,起外号。女同学喜欢叽叽咕咕,不利于团结,已不欲,勿加于人。观察孩子思想行为变化,及时调节。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学习条件,观察、分析、研究孩子的学习心理,及时疏导,调节,保证孩子有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人这一生中要必须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开始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教育。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家长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在家里,爸爸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经常意见不同,这就需要父目双方及时沟通达成一致,只有标准一致,孩子才会无从选择,知道自己该究竟怎么做才是对的。
中国家长在对待孩子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喜欢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去比较。孩子在无穷无尽的抱怨和批评中会逐渐失去自信和尊严,情况严重则会自暴自弃,长期下去在心里会产生一种“我什么都不行”“我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想法,这会让孩子形成自卑、胆小、不主动等性格缺陷。
同样,也会有很多家长出现相反的情况,给孩子过多的“赞赏”和“肯定”,让原本美好的鼓励变质,让孩子渐渐变得自以为是、自大,导致他们听不见去任何好的建议或是善意的批评,认识自己永远都是对的。所以,在正确的时间给孩子恰当的赞赏和肯定,才会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的好性格。
每个孩子一出生,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占2/3,从他出生的第一时间起,家庭教育就已经在无形中产生了。家庭教育是伴随一生的教育,因此会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说法,想要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就必须经历连续、不间断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加具有连续性,家长是其终生的老师。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想一个没有没自制力的个体,不能明确看见首尾,因此,“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教育会养成孩子做事不连贯,坚持性较差等不好的习惯,只有认真坚持专注的家庭教育方式,才会养成孩子持之以恒的性格。
伟大女性宋庆龄曾说过一句话,“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等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就是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教育也会在他们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永远也都是在一个人的身上能看到他的家庭教育是怎么样的,这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决定性的影响。
第五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起点,是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从时间上计算,孩子的决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的,学校的时间反而没有家里的时间多,说明在“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重要性。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将来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很重要家庭是育人的场所,在家庭中:当孩子和家人一起轻松地吃饭、亲切地聊天、开心地嬉戏,长大后,他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家庭里孩子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他有自我支配的机会,可以自由地游戏、安静地独处、孩子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家里可以让孩子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整理房间,收拾碗筷,他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当孩子有机会照顾生病的家人、照料宠物、送茶递饭、问寒嘘暖,他正在学习体恤他人、关爱弱小;父母做家务时,让孩子打打下手递递工具,可以培养他的团队协作的精神;这些又是学校教育所达不到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是多么的重要呀!父母要努力创造一个适于孩子的环境,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由于孩子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做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才真正具有教育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孩子自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排一个方便、安全的小天地,尽量使孩子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关心孩子的身体、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思想,性格及情感上的细微变化,耐心帮助解决其困难。还要积极鼓励孩子锻炼身体。另外在饮食上也要合理搭配,不吃或少吃零食,不必要吃儿童营养品,只要主食中每餐营养均衡即可。荤素搭配,每天吃水果,多喝水等等。
三、健全性格的培养性格是人的人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和睦、父母勤俭,热爱劳动,孩子就容易形成诚实、爱劳动、责任心强的性格。父母过分溺爱和放纵,会使孩子任性、娇气、自私,形成不好的性格。要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首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训斥,打骂孩子,即使孩子有了错误,也应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打骂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有时候是难以弥补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人才。总之,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
老师,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丰富知识、增长见闻、学习劳动、待人处世、学习做人的基地,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决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