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热点事件报道研究(范文)
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热点事件报道研究
【摘要】:21世纪是我国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我国政治民主化、信息公开化和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年代,传播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热点事件频发,甚至一些个人事件也可以在网络传播的推波助澜下演化为网络热点事件,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这些热点事件滋生于网络的土壤,有些涉及重大社会问题,引发网民线上线下的抗议,甚至演变为集群行为,直接危及主流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已经打破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界限。本文选取”郭美美事件”作为典型案例,是由于该事件延续时间较长,波及范围较广,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主流媒体和政府公信力的质疑。而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导致事件一步步扩大,主流媒体未能在第一时问有效地引导舆论,而是摇摆不定、含糊不清或避而不谈,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真相的执着探求。不可否认,新闻专业主义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面临着困境,而网络热点事件的报道也存在难度。本文关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于网络热点事件的报道,通过对报道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加深对网络热点事件传播规律的认识,也从中看到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地明确各类媒体在网络热点事件报道中的角色,探究在网络热点事件频发的今天,如何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正确引导舆论,消除大众的疑虑,排解大众的不满情绪,让媒体真正成为民众意见的集合场,使网络热点事件的报
道更加理性、客观、公正。【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网络热点事件“郭美美事件”蝴蝶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12 【目录】:摘要8-9ABSTRACT9-11引言11-17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1-1
2二、研究现状12-1
4三、研究方法14-17第一章当前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17-251.1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涵17-201.1.1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史17-191.1.2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涵19-201.2新闻专业主义的中国化20-221.2.1中国早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20-221.2.2新闻专业主义的中国特色221.3我国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22-251.3.1新闻专业主义在权力夹缝中生存22-231.3.2“草根心态”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冲突231.3.3实时性的动态新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23-241.3.4新闻伦理的缺失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24-25第二章网络热点事件的特点及兴起原因25-352.1网络热点事件的分类及特点25-272.2网络热点事件的兴起原因27-322.2.1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7-282.2.2新型传播形态的构建28-292.2.3新“意见领袖”的崛起29-302.2.4公众对信息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30-312.2.5传统媒体面临政府控制和自身职责的两难抉择31-322.3网络热点事件的报道难点32-352.3.1传统媒体的报道难点32-332.3.2网络媒体的报道难点33-35第三章新闻专业主义与“郭美美事件”报道的博弈35-433.1“郭美
美事件”始末35-373.2“郭美美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37-393.2.1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影响383.2.2对传统媒体的影响38-393.2.3对网络媒体的影响393.3“郭美美事件”报道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39-433.3.1事实真相无处可寻,小道消息充塞网络39-403.3.2媒体“议程设置”、“把关人”角色丧失403.3.3传统媒体成为官方发布信息或自我辩护的发声器40-43第四章网络热点事件报道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43-494.1维护信息的真实性43-444.2大力争取第一解释权444.3注重新闻的公共性44-454.4加强报道的平衡性45-464.5以公正性促进社会公平46-474.6善于寻找政府、社会和媒介发展的平衡点47-49结语49-51参考文献51-53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3-54致谢54-55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5-5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浅析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道德困境
浅析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道德困境
【内容摘要】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忠实地记录新闻,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尊重良知,把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新闻专业主义下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俨然成为一对矛盾,记者的社会责任——谋求公共利益,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契合点。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公众利益
一.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两难道德抉择
社会角色体现着人们对特定社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记者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公众期望记者按照社会、受众的需要履行必须的权利和义务。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头脑思考现实,用文字、图像记录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是记者的工作;做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瞭望哨,这就是记者的职责。同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和特定的功能指向,新闻行业所提倡的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的一种职业理想和职业理念,从职业化的角度讲,记者的基本职责是毫不犹豫的发现新闻,捕捉信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使公众了解所置身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思维和行为。【1】 这是记者区别于其它职业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特征。
但是在具体的现实采访中,面对突发的的事件,尤其是面对弱者和不幸的时候,记者常常陷入一种两难的尴尬困境中,记者的所作所为也往往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就有许多经典的案例 案例一:
十几年前,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以一张《饥饿的小女孩》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照片上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首发后举世震惊,成为南非儿童苦难的一个标本。凯文·卡特名声大噪,但同时,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不明白身在现场的凯文·卡特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把,就连凯文·卡特的朋友也指责说,他当时应当放下摄影机去帮助小女孩。有评论家称他见死不救,是另一只秃鹰,人们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只是以新闻专业者的角度,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3个月后,即1994年7月27日夜里,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了凯文·卡特的尸体,他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据媒体报道,在凯文·卡特自杀身亡的前三个月中,他本人一直处于冲突的痛苦之中。凯文·卡特对朋友辩解说他同情非洲的灾难,“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
案例二:
爱迪·亚当斯在美越战争中拍了一张《枪杀越共》的照片,刽子手将战俘当场打死了。爱迪·亚当斯真实记录了枪决的这一幕,看到这幅照片的人们,包括一些新闻界人士,都责怪亚当斯,当时不应该抓拍这一残酷的场面,而应放下相机阻止屠杀发生。第二年,这幅战地摄影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但是各方面的指责也越来越多,亚当斯由此陷入无休止的困惑之中,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不敢去看自己这幅作品,并且毕生都在寻找为战争创伤赎罪的机会。更让亚当斯痛心的是,当年枪杀越共的警官后来移民美国开了一家小店谋生,但人们去他的小店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去看看这个著名的刽子手。这些现实折磨着亚当斯,他挖苦自己说:“两个人的生命因此而毁掉了,而我因此获了奖,我可真是个英雄。”2004年9月,爱迪·亚当斯在纽约辞世。
在坚持报道新闻和实施人道主义援助之间,爱迪·亚当斯和凯文·卡特选择了新闻专业主义,他们的报道震惊了世界,甚至影响了历史,但他们自己却因此而承担了无尽的道德谴责和心灵煎熬!从以上两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忠实
地记录新闻,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尊重良知,把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新闻专业主义下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俨然成为一对矛盾。
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记者的要求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部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准确的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真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以此获得公众信任。【2】
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中立性和客观性。要求把关人在做必不可少的抉择时,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进行取舍,当批评社会和国家时,它们是人民的代言人;同时它们又是人民的教化者。在报道问题时,它们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而客观性则要求新闻报道者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要求事实的准确和报道方式的冷静。新闻工作者用客观性表明其报道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出现后,给新闻界带来了清新之风和正义之气,与其说“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念,倒不如说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理想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它无形之中会给新闻从业者产生自我检查和自我约束,使新闻传媒业的运作和发展更加规范化。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新闻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记者是新闻事实的忠实记录者,必须秉持不偏不倚客观中立的的态度。日本新闻学者松本君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盖新闻之要旨,不在粉饰社
【3】会之现象,而在据实直书,以供社会之评判,作社会之鉴镜。”由此不难看出,记者的天职就
是准确无误的报道新闻真相,记者作为新闻的见证者,历史的第一陈述者,其基本职责就是“让公众知情。”从这个角度讲,记者是旁观并独立于事实之外,做事实的记录者,而不去干扰事实发生的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完全符合新闻职业理念的。
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个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用他的镜头记录了摔跤全过程,并在第二天的《东南快报》上刊发。这组照片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和“记者良心”的争论。有人认为,记者“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有违社会公德,应该受到谴责。
但也有很多人支持记者这样做,支持者大多持专业主义主张,认为记者的责任在于客观记录而非参与,他所拍摄的照片对于反映社会真实、促进问题解决大有裨益。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即表示:“记者没错。因为他履行公民责任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职业手段,即新闻摄影取得最大的社会效应”。【4】在西方,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核心的新闻文化已经内化为记者职业意识的一部分了。这就是亚当斯等人在突发事件面前能选择专业主义报道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只有进行报道才能显示记者和新闻事业存在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在面对战争、**等大的灾难时,记者个体现场的任何努力,都比不上向世界报道真相更有意义。
三.记者职业价值和伦理道德的博弈:
记者的角色除了职业角色还有记者的社会角色,记者的社会角色又包含着社会中作为个体存在的角色以及其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伦理道德等。最近在网上就有对记者的角色定位争论不休,记者是普通人,还是职业人,就有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记者首先是社会的人,是个普通人,然后才是记者,作为社会的人就要遵守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陈力丹教授认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面对很多事实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两难选择,首先要想到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职责,第二想到作为记者的基本职责,这个不能够颠倒。”【5】《南方周末》作为全国著名的媒体,就有这样一个箴言“给弱者以关怀,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从其中我们看到记者、媒体应该有悲天悯人,关怀天下的情怀。记者职业角色与伦理道德等社会责任的冲突一直存在,当冲突发生
时记者采取高度职业化的做法,往往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这种做法如果违反人伦底线,一切以新闻为本,或许可以给他带来新闻价值,甚至是社会效应。最终可能得到的是大多数人的反对甚至是漫骂,亚当斯、凯文·卡特、柳涛的遭遇就是明证。
恰好相反,另一方面,记者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守人性与伦理,同样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然而大多数获得的是赞赏。例如在2006年被许多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的曹爱文。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在遇到少女遇难的现场,不会急救却能想到打电话询问120活学活用,或许曹爱文的技术不够稳当熟练,但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现场的大多数人呆呆的伫立无能为力,而曹爱文忘却了自己的主要目的――采访,人性的光辉在她身上闪烁,做为一个女人,一个怀有悲悯心怀的女人,岂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朵刚刚绽开的花朵凋零?这个事例中,曹爱文,这个都市报的普普通通的女记者,以自己的爱心善心展露给世界一个崭新的记者形象。曹爱文在事后接受搜狐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有一丝希望我们就看着她一口一口断气吗?我觉得出于人的良心、良知都不会这样做的。新闻是我的工作,但是我觉得任何事情跟生命比起来都是非常渺小的。”
1904年美国报人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他主张:报人应该有最崇高的理想,最神圣的急于做好事的愿望,对于本身所接触的问题具有准确的知识和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应以服务社会增进公益为目的,不应屈从于商业利益或追求个人权利。新闻要合乎伦理道德的理念越来越受到
【6】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四.记者走出道德困境的突破口——为公众谋求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
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新闻媒体“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崇高目标决定了记者不能把“忠实的记录新闻”作为自己的唯一责任。有时候,有些记者声称只报道真相,其实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忘了社会责任感,最终造成公众对记者的怀疑和不信任,影响人们对记者和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
记者要想赢得公众的信任,就应该具备一种社会责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记者的报道不单是对某个人、某个部门或群体负责,更应对整个社会负责,为公众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记者不能随心所欲的的只顾报道真相,记录新闻,而应该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记者忠实记录的重大权利应该用来为公共利益谋利,行使公众代言人的角色。
在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记者在第一时间里把地震的痛苦、惨状活生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人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提出对记者质疑,那些过于凄惨的报道是否应该报道,会不会对灾民的心理构成二度伤害,有些记者坚定的说,我们客观的把地震的惨状呈现给世人就是为了让国内外的人们了解真相,尽快给灾区以支援,尽了一个记者的社会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并不是完全水火不容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契合点,这就是公共利益。【7】既然如此,当以后记者“忠实记录新闻”和“社会公德心”发生冲突时,记者的取舍就有了衡量标准,即从社会公益出发,力求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忠实的记录新闻可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记者就应该忠实实录。如果仅仅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却以对个体的伤害为代价,这样的新闻就得值得记者的三思了,以免落得让社会唾骂的境地。
五.小结
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像一条毒蛇一样苦苦缠绕着众多新闻从业者的心智,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凯文·卡特的悲剧不时在新闻界还会上演,亚当斯式的良心谴责让记者们痛苦煎熬,社会的舆论压力更是一把高悬在他们头顶的的无形利剑。因此,理清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寻找一个契合点不在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和新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公共利益可能就是引导记者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法宝。
第三篇: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姚丽丽
(上海电力学院 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上海200090)
摘 要:从事件管理的角度,在对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党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社会重大事件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影响,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党员事件教育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 事件管理;大学生党员;党员教育
Study on Education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Management
YAO Li-li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and Automatic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China)
Abstract:From the aspect of event management, analyzing on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and Automatic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 party members upon the major social events and establishes a new mod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vent education.Key words:event management;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新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快捷传递,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和深远。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较高。因此,对高校党建工作者来说,如何运用重大事件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其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理解、认同并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发挥自身的先进性,形成理性表率作用,对于党的建设和高校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当下事件管理概念与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结合起来,在对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党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社会重大事件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影响,试图构建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同时也为事件管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推广做一尝试。
1社会重大事件的分类及管理
事件有多种类型,典型的城市事件是发生在每年的同一时间的同一地点,或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另一类事件是一次性庆典(如千年纪念等);第三类是任何地点的任何活动,如各类展览。有些事件与特定的人物有关,或与现存的旅游吸引物有关,如博物馆举办的[1]
特别的主题展览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考虑到其突出的影响性、规模性以及引起关注的程度,笔者也将其归纳为社会重大事件。(如表1)
表1重大事件分类
事件性质 事件类型
体育事件
会展事件
有益事件
庆典事件
会议事件
涉及公共安全
涉及公共卫生
人为导致事件
涉及公共环境
有害事件 涉及公共政策
自然爆发事件 核泄露 大规模游行示威 日本海啸 舟曲特大泥石流
汶川地震
重大事件管理就是按照既定目标,将各类重大事件加以综合性、科学性、高效优化设计、规划并给予管理的一门新兴、实用性很强的多学科、跨学科管理科学,它产生于80年代的美国,是适应爆炸式增长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开展的各级各类的政治经济活动、体育赛事、主体旅游、会议会展、娱乐狂欢等需要而产生的一项具有鲜明的管理特征,既不同于普通政府行政管理也不同于商业企业管理的跨组织的高度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成功事件管理的主要五个关键步骤是:
(1)启动 成立事件管理机构,开始事件管理程序或进人事件管理阶段;
(2)调研 结合实施该类事件管理相关的国内外案例、国内相关政策规定、社会背景、技术条件等进行科学调研;
(3)规划设计 定义事件管理目标,确定事件管理的范围、时限、风险预测与协调对象及内容,选择实现事件管理目标的最佳策略和手段;
(4)实施 调动相关资源,执行事件管理计划;
(5)评估 评估事件管理的各个规划目标与步骤的实施结果,补差补漏。[2]事件范围案例 北京奥运会 上海世博会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 博鳌亚洲论坛 伦敦地铁大爆炸 非典的爆发
2社会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下的重大事件,公众关注度高,影响也较为复杂。其影响不仅涉及不同的事件和空间维度, 还涉及有形和无形的影响;从影响所涉及的领域上看,重大事件的影响包括政治影响、经济影响、社会与文化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从影响的效果看,则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
本文着重分析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各年级学生党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党员对重大事件的关注点,获取渠道和认识思考,分析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党员构成的影响。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8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问卷回收率97.5%,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党员对时政要闻、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问题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关注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者达45.3%;经济类达32.1%;民生类高达60.5%。可见虽然在校学生党员虽还未真正踏入社会,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已有了一定的重视。
(2)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关注点不同本次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关注的热点有明显的区别。高年级学生更加关注政治、经济、民生和就业信息。有97%的学生都涉及到这些方面;而低年级学生对经济、政治的关注度则为 46.3%,对娱乐艺术等的关注度为 57.7%。可见,高年级学生党员思想更加敏锐、视野更加开阔,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较高,更关注个人未来发展。而低年级党员处于自我角色转换阶段,更加注重娱乐身心,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
(3)重大事件获取渠道增多,网络成为信息获取主渠道学生党员获取各种政治经济资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网络为56.5%,主流报刊媒体为24.8%,思政课为18.7%。可见,网络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占了主导地位,主流报刊和课堂教育对学生党员的影响在下降。如何打造有效的党员教育阵地,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4)对热点问题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大稍有欠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2.1%的大学生党员是怀着有意识的心态去关注热点问题的,无意识的、偶尔看到的占 37.9%。其中只是知道有该事件发生的占到了28.8%,详细了解该事件的发展过程占到了 47.5%,有23.7% 深入了解并有自己的看法。可见,深入分析思考的同学只在少部分,而大部分同学只停留于知道热点问题的层面上,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独立思考,使命感和责任感相对欠缺。
综上得出,高校学生党员作为较为优秀的青年群体,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并且越来越依靠网络获取相关新闻资讯,但面对海量、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常常缺乏独立[3]
判断和思考能力。因此,借助重大事件管理的概念和理论,以高校如何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
3以事件管理为视角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
3.1凝练重大事件内涵充分挖掘学生党员教育素材
我们应以重大事件为契机,营造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重大有益事件多为目标明确,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它成为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振奋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和良好契机。如建国六十周年庆典,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等都能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重大有害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对一个国家可能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只要善于加以利用,完全可以转化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良机。2003年非典的肆虐、5·12汶川大地震、拉萨“3·14”暴力事件的发生都曾对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但在同重大灾难做斗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无数顽强拼搏、不畏艰险、舍己救人、乐观向上的动人事迹,如在抗击“非典”的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赢得了国人由衷的敬重,这是民族精神的极度昂扬,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高校在应对重大事件时,应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精华,凝练重大事件中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新内容。
另外,我们的民族文化虽然历经千年洗礼,但依然熠熠生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留下了许多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和庆典日,在中国革命历程中也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日子。如:端午、中秋、元宵、国庆等节日,而这些节日恰巧是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宣传、教育的最佳时机。
3.2理顺隶属关系发挥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是高校学生党员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学生党员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维护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关口。在重大事件中,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求学生党员清醒认识,严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临危不惧、听从指挥、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面貌,发挥他们在培养联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达到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把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发挥学生党支部在重大事件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理顺隶属关系,[4]
畅通对学生党支部指导工作。完善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党委)、大学生党支部三者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建立学校党委领导联系院(系)党总支(党委)、院(系)党总支(党委)领导联系大学生党支部制度。在重大事件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上,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有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要做好学生党员的预防教育。二是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做学院党委和基层党员间联系与纽带工作,建立党员班级负责制、明确班级联系对象,每个党员身边掌握有1—2名群众的基本情况,采取谈心活动等发挥党员在重大事件中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3.3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设计学生党员教育方案
运用重大事件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各类事件的具体内容和不同性质,科学设计教育主题、创新开展教育活动方案,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党心民心空前凝聚的感人氛围,十分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抗震救灾事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我们应加以设计和引导:抗震救灾中强大的动员力从哪里来的?地震中人性的光辉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中国广大党员干部的表现怎样引起了世人的震惊的?通过引导思考,在应对重大事件中思想的光辉不断闪耀,那就是:中国在不平坦的发展中崛起;多难兴邦;走自己的路,任尔东西南北风;和平演变在中国失灵,稳定是通向强国之路;国家、民族、民生至高无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确表达、理性思考,广大党员是中国通向强国之路的中坚力量。另外,我们还应突出“情系汶川、共度难关”的教育主题,派出党员支援服务队赶赴灾区,及时向学生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举措以及灾后重建的进展成就,开展捐款捐物、志愿献血、集体哀悼等教育活动,使抗震救灾精神在全校党员及学生心中激起了强烈共鸣,增强广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4创新教育方式开辟“易班”党建教育管理阵地
互联网已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党建工作中诸如单一的读书、读报式组织生活已无法适应现代学生党建的需要。根据目前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因势利导,利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将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到党建工作中,拓展大学生党[6]
员培养、教育的方式。建立起一个集教育、沟通、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党建阵地”,将极大地简化繁琐的日常党务工作,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开创学生党员教育新空间。当前,“易班”(E-CLASS)即可打造成一个很好的党建工作平台。“易班”(E-CLASS)是上海市教卫党校、市教委在全市高校中重点推进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它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
将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易班”相结合,打造基于支部划分的“易班”线上教育抓手和平台,包括创建党史学习专栏——通过分享学习党的经典著作、历史长卷、伟人传记、国情咨文等,增进支部党员对党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创建党建理论学习专栏——定期发布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世界政党动态等,引导支部党员关注理论热点,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实践;创建党建工作研讨专栏——利用E优势,打破时间空间局限,为本支部党员及支部之间提供沟通思想、交流经验、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范丽琴.初探“城市重大事件”的概念和影响[J],科技信息,2007,(21):4-5
[2] 王永嘉.事件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3] 范丽琴.初探“城市重大事件”的概念和影响[J],科技信息,2007,(21):4-5
[4] 唐春波.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8):129-132
顾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29 [6] 刘岩松,胡承波.重大突发事件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研究,2010(6):78-80
第四篇: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内容提要]本文从报道主体、报道手法和传播效果的差异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这种比较对中国摄影记者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摄影报道 灾难性 差异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如自然界中的山崩海啸、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冲突战争、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使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所以,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就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点,一如西方新闻界的名言所述: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印刷媒体中出现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文体类型,即:纯文字型的报道;文字与图片并存,互有侧重的报道;图片视觉传播报道。
其中图片视觉传播型的报道文体,因其直观、客观、冲击力强等原因,成为当代媒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就中西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传播媒介社会功用的价值判断的差异而形成的报道主体、报道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区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有所借鉴。
一、报道主体的差异分析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可供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
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如何选择报道的主体,集中体现了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能、媒体与政府、政党的关系。报道主体的差异,是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和最终传播效果的差异的基点。在这一方面,中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媒介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兼顾其他;中国媒介以政党、政府行为为报道的主体,兼及其他。
从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来分析,西方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关注、对灾难的认知等;中国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在基本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概括性、概念性的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达成一种宣传功效,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对人民的关心、社会主义社会的坚不可摧等理念。
根据美国作者道格拉斯·贝茨在《普利策奖内幕》一书的估计,从1917年到1990年颁发的普利策奖中,约有40%属于揭露性报道,另有40%属战争、犯罪、公民自由、种族关系、自然灾害和国际方面的报道。这一估计反映了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直是以揭露性和灾难性事件为报道主体的,反映了一种西方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
每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闻摄影大赛。大赛获奖作品的构成也最能反映西方世界关于新闻摄影的理念和基本价值构成:灾难性、视觉冲击力、拍摄的难度。
“荷赛”的比赛项目共有八种类型:突发现场新闻、新闻特写、新闻人物、体育新闻、科学新闻、艺术新闻、自然与环境新闻和日常生活新闻。每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几乎都是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题材。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照片几乎遍及各个项目的比赛门类,只有艺术新闻、日常生活等门类涉及较少。这种状况的存在,就连长期任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基金会主席、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组委会主席的乔普斯瓦特先生,也在第30届“荷赛”颁奖时说:“为什么着眼点经常落在生活中的阴暗方面——战争、灾难、暴力题材上呢?”“为什么奖牌的荣誉点是授予坏消息的传播者呢?”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即从具体照片的图像主体的角度来分析,西方的新闻摄影报道往往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在视觉构成上凸现了作为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地位:如用广角镜头拍摄,强调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生存状态的照片,虽然在图片的视觉要素构成中增加了背景或前景的说明、衬托、比拟等方面的作用,但用于拍摄距离的接近,使图片画面中的主体即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被夸张、凸现,对受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由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并获得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最佳照片奖的《去救济站的路上》。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特写照片,或经报纸、杂志图片编辑剪裁、加工而成的特写性照片,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联,使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情感和生存状态得到凸现,使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与受众日常的心理认知、视觉经验的常态之间形成巨大张力,增加灾难性事件的传播效果。如获得荷赛最佳新闻照片奖的《博帕尔大灾难》、《奥伊马拉的痛苦》、《艾滋病在美国》等。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作品中,涉及到灾难性事件的,也绝大多数是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为报道主体的。
中国的新闻传播界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基本上采取一种回避和低调的、概括性的报道方式。从新闻的总体构成来讲,其数量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以摄影方式报道灾难性事件的内容则更少。具体而言,报纸和新闻性杂志在对灾难性事件的编辑方式上,报道方式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关注灾难性事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报纸;一种是侧重于政策理论宣传的报纸,这两种类型的报纸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版面处理、报道的数量和文体上都有较大的差异。笔者曾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2000年的中国可谓灾害颇多:遍及全国的大旱、局部的水灾、飞机坠毁、船舶沉没、工厂爆炸频频发生。在灾难性事件频发的5、6、7、8四个
月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共刊发了约35条、组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或涉及灾难性的非突发事件的新闻,其中图片新闻报道共11条,图片36幅、组。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事件几乎各占一半。
在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中国青年报》兼有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和连续报道等形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确定或基本确定了灾难性事件本身或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性,兼顾及政党和政府行为。在图片报道中,也基本上以灾难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
《人民日报》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基本保持我国新闻传播界一直奉行的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处理方式:概括性的简讯、版面上的低调处理,缺乏深度报道、背景报道、连续报道这些报道方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党、政府行为仍是报道的中心,《人民日报》在报道的文体上和版面处理上与《中国青年报》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使用简讯的方式来淡化灾难性事件报道;在版面上使用“弱化”的方式来配置稿件;使用图片极少。只有《人民摄影》报这样专业性的报纸,才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以大量使用图片的方式来报道灾难,并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的主体。但是,这样的专业性报纸,其使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的理念和方式,并不构成我国传播媒介的主体,其影响也是相对有限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西方新闻传播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相比,我国新闻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以政府、政党行为为主体,兼及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
二、报道手法的差异分析
摄影报道是一种视觉传播方式。同文字型的报道相比,它拙于过程性的叙述,拙于背景的开掘和事件意义的记叙。但是,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摄影报道的视觉语言方式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直观性、客观性、现场性等文字型报道缺乏的优势。与报纸和新闻性杂志所使用的各种文体(或叫各种报道体裁)相比,摄影报道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在浏览报纸的版面后作进一步接触的强势。所以,在报纸和新闻性杂志中,如何发挥摄影报道的优势和长处,就一直是传播界探讨的议题。就传播活动过程而言,以视觉形象符号为特征的摄影报道,主要是传播一种有关事件的叙述性信息。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
和媒介文化,它们在使用摄影视觉符号传播信息时,在方式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西方新闻摄影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在报道主体的确立上以受害者为本,但是,这个报道的主体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个体的方式而存在,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灾难性事件本身。这种方式体现了西方社会以个别来反映、体现一般,由个别、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思维方式。所以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就成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主要准则和摄影记者、媒体编辑的追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为了最大限度地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西方的新闻摄影界使用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使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一种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式照片。用这两种方式拍摄的照片,所形成的视觉符号同媒体的受众日常的恒常的视觉经验相比,体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唯他性,所以图片和受众的接受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会在传播过程中使图片本身的强势达到最大值,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中国的传媒在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选择了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社会、政府行为作为报道的主体,主要反映抗灾救灾行为,执政党领导行为和政府行为。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和灾难性事件本身在报道中被淡化、弱化。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虽然也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但是数量不及西方新闻摄影多。在画面的视觉符号元素的构成上,不是以个体为画面的主体,而是以群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出现的抗灾救灾的人群,在各级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指挥抗灾的政府领导人作为画面的主体。体现出了以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但是,以群体作为图片的画面主体,在画面中很难形成强烈的视觉中心,群体不仅没有最大限度地反映灾难性事件,没有反映个体,同时群体也没有得到多维度的、有效的反映。从传播的效果来分析,这样的图片很难对受众产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表现手法上的第二个差异,就是中西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语汇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双方摄影语汇使用上的数量差异、形式构成差别。
在西方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除了使用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信息外,还使用了比较、转喻、隐喻等符号生成方式。在具体的报道中,将各种视觉传播的方式揉和在一起,使图片在报纸、新闻性杂志和受众的阅读互动中,实现其功能多元化、多层次化。一方面通过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主体与环境要素的视觉符号构成方式,或者图片与图片的标题、说明性文字的构成方式,来建构一种比喻、象征、隐喻关系,为受众开掘出灾难性事件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层面。如《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去食品救济站的路上》等图片,通过丰润的白人的大手与枯瘦的黑人小手的视觉对比,形成反衬关系;通过垂死的黑人女孩与秃鹫的觑视构成转喻关系,使媒体在通过传播非洲灾荒的信息的基础上,暗含了传者试图传播的黑白世界、富裕与贫穷的对立和并存;个体生命的脆弱与人类的宿命的深层信息。
还有一类图片新闻,图片本身除叙述性事实信息外,并没有构成对比、象征、隐喻等关系。但是,编辑通过标题和文字说明与图片上的画面视觉符号构成反衬、隐喻关系,如《越南的民主与自由》等(有的使用《枪毙越共》作题,便失去了这种意义构成)作品。
同西方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的语汇的丰富性、多样化相比,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视觉语汇较为单一,除近年极少数报道空难、海难等灾难性事件时,少数摄影记者使用的摄影语汇较为丰富外,基本上都停留在叙述型的语汇层面。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往往倾向于反映群体,弱化个体,从而弱化了摄影报道中使用多种语汇的可能性。同时,也由于图片的视觉构成关系的简单化,使编辑在使用图片时的多种可能的方式不能实现,限制了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过程中其他意义层面的开掘,造成了有事件但缺乏事件主体,有信息但深层信息不丰富的局面。
三、传播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由于中西方新闻摄影界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中,使用的报道方式不同,报道的主体不同,所以,中西方关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最终传播效果,对受众影响的深度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西方新闻摄影界确定的报道主体是: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兼及灾难性事件及社会行为。所以,受众在接触媒介上的图片时,会通过照片上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获知有关的叙述性、叙事性的信息;了解灾难性事件中受害者个体的存在状态、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行为。这是传播者想借助于图片来达到的最基本的传播目的和意图,也是受众接触媒体的基本需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但是,由于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和传媒本身在拍摄和使用图片时,通过对比、反衬、转喻等手法、语汇,最大限度地开掘了图片本身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会在接触媒介、了解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使受众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引发受众思考,诸如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自然与人的关系,个体生命的意义,社会冲突的根源等问题。有助于受众在接触媒介图像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生命伦理观、环保意识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等诸多基本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和传播界在拍摄和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确定了政府和社会行为即抗灾自救为报道的主体,极少或根本不涉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所以在受众接触媒介提供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和文字报道时,只能认知了解灾难性事件的概念性、抽象性信息以及政府的抗灾救灾行为。而从报道中获知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生存状态的信息接近于零。这种报道方式,使受众形成信息的盲点、盲区。以至一位作者在参观了1998年抗洪救灾摄影展后大发感叹:摄影展根本没有反映1998年洪灾的状态,后人无法凭借这些图片来描绘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洪灾,特别是无法借助于这些图片了解当时灾民的生活状态。
中西方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传播效果的另外一个差异,体现在传播者、图片、受众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中。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图片传播的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层面,一个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接触媒介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从现有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片报道的效果来分析,中国的灾难性事件图片新闻报道的效果是单一层次、单向性的(一般情况而言),只能满足受众接触媒介的信息层面的需求。因为中国新闻摄影界在拍摄灾难性事件的实践中,没有有意识地利用主体与环境所构成的关系去进行超越信息层的开掘;媒体在使用图片时,也没有这种编辑传播意识。所以,受众在接触到这一类图片报道时,获得的信息基本构成只能是: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性事件,政府的救灾行为。由于拍摄者和媒体想通过图片达到两个目的:报道事实;弘扬民族精神、政府英明,所以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一般不会出现侵权诽谤的行为。
西方的传播媒介在使用图片时,往往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传播者介入式地侵犯受众(包括灾难性事件的受害主体)的权利问题。
由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侵权等社会学、伦理学问题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的侵权或伤害;一个是摄影记者和传播媒介为追求最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带来的针对所有受众群体的侵权或伤害。
就前者而言,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往往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使用大量特写式照片。作为被报道主体的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是在不了解摄影记者如何拍摄图片、媒体如何使用图像的情况下,甚至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社会公众人物,给被摄主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发表于《人民摄影》报的文章《遭遇激情》(帕把西娅·布朗著,肖天编译)中约西卡·荷德里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约西卡·荷德里不经意成为摄影记者报道校园枪击案的图片主角,但是摄影师拍摄到的她极为痛苦的仰面祈祷的图像,被媒介广泛传播后,却对约西卡·荷德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约西卡·荷德里一下成为公众人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照片给她带来的伤害,使照片成了她做任何事情的障碍;(三)摄影师在不经她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发表了她的照片。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往往会使一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伤害,比如关于艾滋病的图片,既起到报道艾滋病、满足受众对有关艾滋病信息的获知,同时也因为报道手法的夸张,细节刻画的逼真,使社会对艾滋病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慌,进而使艾滋病的患者受到鄙视,成为被社会遗弃的群体。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拍摄、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存在着传播者对受众的介入式、强迫式的侵权或伤害。一些照片曾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抗议。认为这些视觉冲击力巨大、画面血腥恐怖的照片,侵犯了受众的获知权,引起阅读者的负面心理反应:如恐怖、惊慌、厌恶等负面情绪或心理;从长期来看,这些图片的恐怖、暴力的影像会通过积累方式逐渐破坏受众的正面的认知结构,在社会中形成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破坏社会整体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西方传播媒介和中国传播媒介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的这些差异,是由中西的政治理念、社会文化结构、媒介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鉴于篇幅,不再详述。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hoto Journal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WAN Sheng-yun
Abstract: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in view of reporting subjective, reporting style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It is very enlightening for Chinese photographers to do the disasters reporting in future.Key words:Photo journalism, Disaster;Differences
第五篇: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如何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各大高校应当重视和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阐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企业所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文化素养、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型人才是当下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我国众多高校,应用性人才是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来说,高校在培养学生成为财务管理领域专业高级人才方面的目标定位各不相同。但从实际状况来看,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已经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偏离。[1]38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众教育”依然是我们教育模式的主流,因而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也很难培养出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在这样的状况下,高校应当对财务管理专业相应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并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另外,好多教师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模糊,因而在课程教学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也会影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偏离,并出现脱节现象。
(二)传统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模式的限制
在我国诸多高校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2]269-270在平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教师仅仅是机械性的传授理论知识,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少,这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大多数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实验室、教学设施等还不够完备,与专业相关的公共实验课程也比较少。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受到限制,这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过度重复,导致课时紧张
财务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师普遍抱怨课时不够用,不能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完整的课程安排。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主要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过度重复,教材的编排不够合理,交叉与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例如,在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章节与成本核算章节中货币时间价值方面的内容,知识体系和框架方面的交叉重复也会导致教学内容编排的重复,最终引起课时紧张。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财务管理专业学科性质的内在需求
[3]财务管理专业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是以培养和造就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不同于学术研究类型的学科,财务管理专业并不要求学生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及全面的了解,而是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来对专业知识框架进行设置,注重在基础知识及实用性知识方面的了解和掌握,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及生产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职业岗位相应实际需求作为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标准。然而,不少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科体系的建设,而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偏离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因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关注财务管理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4]14-16一方面要求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的运作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求其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从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及风险防控等环节提出有效的、合理的建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众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所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知识层面狭窄、思维模式比较固化以及综合分析与思维能力较弱等问题,很难满足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企业所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而其迫切需要具备扎实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应用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实际需求也要求高校应当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三)就业形式的现实需要
当前的就业形势存在这样的矛盾,就是企业迫切需求优秀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而众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而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诸多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所需;
(2)
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编排偏离生产实际,且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缓慢,诸多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其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对于实际问题的把握和解决上能力不足;
(3)
[5]专业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机械传输而忽视学生实际,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将导致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对教师过于依赖,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将致使学生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因而,高校应当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应当秉承扎实基础,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原则对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进行编排和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专业方面的业务能力。
[6]64-66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当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各应用型课程的基础知识,整合知识架构,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群与课程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一方面要保证学科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另一方面应当结合课程培养的目标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注重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充分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不应当完全依赖教材,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传输,而应当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工作岗位需求,将具体的案例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借助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而其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的重要性,因而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开辟实践训练的平台,安排学生去合作企业学习,了解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实习和锻炼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以教学-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实现定向培养,从而培养出满足岗位实际需求的适用型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师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领域实践经验。因而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应当注重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积极邀请或聘用企业财务职员、财务经理来校讲学,促进其与师生进行经验交流,丰富课堂形式,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层面,进而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企业所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为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当下众多高校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郝丽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2015(11):38.[2]孙晓琳.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问题探讨
[J].经济研究导刊,2012;
(35):
269
-270.[3]孙萌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4]刘贤仕.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J].北方经济,2012(20):14-16.[5]刘鑫春.对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4(3).[6]卢利红,华中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12(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