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6: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模版)》。

第一篇:2012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模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 24.8%;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 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 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 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 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 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 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 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 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

我们认真开展债务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稳妥解决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总的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 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

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投资安排150亿元,支持4000多个项目,带动总投资3000亿元。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布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2.9亿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万千瓦。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5000多万千瓦新增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安装脱 硫设施。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实施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实施新10年农村 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胜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积极推进青海玉树、甘肃舟曲、云南盈江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并顺利交会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 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央财政加大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支持,各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显著增加。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服务面逐步拓展。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大力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 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 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 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 入者所占比重。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 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 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

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 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 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问责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 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政府预算、决算公开,98个 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在全国范围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出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把跨境贸易人 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启动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依法开展草原承包经营登记。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实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以及上网电价和非居民用电价格调整方案。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开展。

我们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全面提升开放 型经济水平。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优化贸易结构。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万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 24.9%,贸易顺差进一步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比重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601亿美元。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

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 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 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从国内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 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一 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 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三、2012年主要任务(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 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 能汽车等绿色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加强政府投资 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把好土地、信贷、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准入和审核关,加强对重大 项目特别是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管、督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 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同周边 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 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 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 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倾斜。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 县奖励补助资金。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让扶贫对象更多地 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 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 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要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 标准基本农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强农村水电路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危 房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 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 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 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 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 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 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 效,减少污染。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 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 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着 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推进生态建设,促 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 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 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认真落实 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 争与合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 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 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 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 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 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 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 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 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 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今年就 业压力仍然很大,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 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 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 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各类 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归并,有些服务可委托银行、商业保险机构代办。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 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控制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 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加强药品安全工作。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快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将免费孕前优生 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市、区)。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殊扶助标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提高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

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 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 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 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 执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 服务。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防止重特大 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严 密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 设施建设。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 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社 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健全 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 革。健全消费税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 的体制机制。

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 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 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深化价格改革。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 产性收入。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 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 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有 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粗暴执法、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

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建设的各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依法设定、实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严禁领导干部插手政府采购、工程招 标、土地矿业权拍卖等经济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九)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阶段,进出口贸易、双向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创新对外经济工作思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我们强调扩大内需,但决不能忽视外需对我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扩大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改进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帮助企业克服订单 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营销网络和研 发中心,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中西部转移。巩固美日欧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承接服务外包。制定加强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指导意见,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

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要 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健全服务保障。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 和跨国并购。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支持“走出去”的企业相互协同、集群发展。放宽居民境外投资限制。加强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维护我境外企业人员和 资产安全。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努力保持与发达国家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全面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继续推进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 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在多哈回合谈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建设性作 用。

各位代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 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维护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支持他们积极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各位代表!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 利益的坚强后盾。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 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

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大力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积极稳妥地实施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 军。全面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坚决完成反恐维稳、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任务。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中国特色军 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香港、澳门与祖国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发 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支持特区政府积极应对国际经济风险挑战,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长期繁荣发展。衔接和落实好支持港澳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 施,大幅提升内地对港澳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接,深化合作,支持港澳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

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建设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推进横琴新区建设,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我们相信,有伟大祖国作为坚强后盾,香港、澳门同胞一定能够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过去的一年,两岸关系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积极进展。反对“台 独”、认同“九二共识”,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增强 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要全面深化经济金融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取得新进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积极扩大各界往来,开展文化、教育等交流,使两岸同胞联 系更紧密,感情更贴近,利益更融合。全体中华儿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外交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维护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将继续深化同周边国 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周边各种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 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互利合作,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共同利益。

我们将加强与各大国的战略对话,增进战略互信,拓展合作领域,推进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增进各国人民的福祉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拼搏奋进,取得显著成就;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仍须不懈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二篇:2004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04-03-24 作者: 来源:

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2月8日 在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市长 毛小平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无锡市委领导下,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努力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901.2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收入265.6亿元,同口径增长2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4.3亿元,同口径增长3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3.3亿元,增长66.1%。2003年,市政府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外向开拓,强化开放综合优势 利用外资跃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太湖”品牌,积极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首届“太博会”系列活动圆满成功,日韩招商、锡港经贸合作等大型活动成效显著。以新区、江阴开发区、锡山开发区等开放园区为龙头,利用外资增势强劲,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协议注册外资50.1亿美元,增长72.6%,到位注册外资27.0亿美元,增长55.2%,新批超亿美元项目15个,城市建设、服务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倍以上。江阴沿江开发态势良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跨江联动开发。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出口获权企业553家,累计达到1250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3.8亿美元,增长47.6%,其中出口73.2亿美元,增长42.4%。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59.8%和33.9%。外经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外经营业额1.8亿美元,5家民营企业“走出去”设立了境外投资企业。

(二)突出改革创新,激活内在发展动力 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完成了165家市属国有企业及101家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任务,基本完成2家授权企业集团和2家资产经营公司改制。大力开拓资本经营,新增国内上市公司6家、境外上市公司1家,共募集资金23.8亿元。全市上市公司总数和融资总额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贯彻“六放”方针,推动银企合作,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努力搞好各项服务。以科技企业和销售超亿元企业为重点,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做优做强。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增加值593.1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31.2%。不断加快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和理顺税收属地征管体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发展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强化行业自律,完善中介服务。继续探索经营城市新机制,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

(三)突出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促进工业领先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五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93.3亿元、利润161.3亿元,分别增长24.1%和4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28.3%。完成工业投入520.0亿元,增长91.5%,其中68个重大工业项目竣工45个。大力培育规模经济和知名品牌,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增加到3家;新增中国名牌5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控预测,加强了电力、资金、紧缺原材料等要素调度。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推进城区企业搬迁改造,锡山开发区无锡纺织出口工业园一期建成。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应对非典冲击,及时出台并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保持服务业增长势头。积极引导扩大消费,住房、汽车等成为消费亮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1亿元,增长15.4%。创新经营业态和体制机制,发展商业连锁和便民服务,推进南禅寺、易初爱莲超市等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建材、食品、汽车等特色市场片区,新增百亿元市场1家。金融、证券、保险业运行良好,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71.6亿元和1515.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34.4亿元和413.6亿元。大力发展旅游业,灵山文化园区、宜兴竹海等成为旅游新热点,全年旅游收入180.5亿元,增长19.6%。强化物流规划建设管理,长江港口物流园区全面启动,住友高新物流中心投入运行。

(四)突出城市发展,塑造现代都市形象 强化规划龙头作用。扩大规划覆盖面,完善城镇空间布局、生态绿地布局、产业布局及路网结构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进一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举办规划展示和公示,积极听取市民意见,创新规划决策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建投入强度、推进力度创历史之最。无锡机场首期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过全面验收。清扬路、兴源路、环湖路,东林立交、凤宾立交、蓉湖大桥等相继建成,市区新增城市道路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江阴、宜兴分别完成澄江路改造、氵九滨广场等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城市面貌。大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5.2亿元,锡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学城、体育中心二期等建设进展顺利,江阴体育馆、宜兴体育馆建成投用。精心塑造蠡湖新城。退渔还湖和生态清淤工程全面完成,蠡湖面积扩大到8.6平方公里,西蠡湖6.5公里沿湖景观建成开放,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新城建设初显成效。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绿色无锡,全社会投入造林绿化资金5亿多元,造林绿化10.1万亩;建成江尖公园、新洲生态园,全市新增绿地2026.2公顷。实施区域调水工程,城区河道清淤21.8万方。市区“治摩”成效显著,限驶区域摩助车实际通行量由22万辆下降至7.5万辆。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达到和优于二级的天数二十年来首次达到总天数的80%以上。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调研。加强城市管理。市区实施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大力整治市容市貌,亮化工程逐步扩大范围,城管创优考核名列全省前茅。



(五)突出“三农”工作,加快农村全面进步 全面启动农村五件实事。农村改水新增受益人口30.1万;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160.3万;农村公路建设完成259.3公里;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032户;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林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逐步推开,北塘区已全面建立村级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建农业生态园、休闲观光园、无公害生产园区2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累计达52万亩。优质水稻、特种水产、名优水果等优势产品和特色经济加快形成。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8.1%。土地复垦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5万亩。加强水利和环境建设。长江堤防达标工程、环太湖大堤应急加固工程、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投运。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惠山区提前完成环境整治任务;官林镇在全省率先村村成为省级卫生村。积极促进农民非农化转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0万多个。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建立“土地换保障”新机制,全年竣工征地拆迁安臵房479.2万平方米。



(六)突出社会事业,促进统筹协调发展 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力以赴抗击非典,全市未发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深化卫生改革,建成了一批公共卫生设施。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凸现。科技进步对工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8.04%和57.96%,信息化指数达121.1。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和国家专利试点城市,无锡工业设计园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各类教育发展加快。基础教育指标省内领先,职业教育功能得到拓展,学校布局调整成效显著,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增高校2所。文化体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大力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大市,全市文保单位数跃居全省第三,首届“太湖国际民乐展”、“无锡广电文化周”取得成功。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得到加强,成功举办了第24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赛。加强依法治市工作,推进城市文明创建,深入开展了新时期“无锡城市精神”大讨论。双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连续第四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大力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县(区),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0.91‰。人武、人防、史志、档案、侨务、外事、接待、对台、民族宗教、新闻出版、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七)突出亲民为民,努力改善群众生活 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实现就业12.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万人,其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1.6万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努力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647元和6329元,增长16.6%和8.0%;年末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058.5亿元,人均2.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约4000元。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市本级扩面9.4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到6.4万人,做到应保尽保,全年支出低保金5623.4万元。建立市慈善物资捐赠中心,为困难群众募集发放了一大批生活必需品。尽心尽力为民办好实事。15件实事基本完成,经济适用房竣工64.3万平方米,危旧房拆迁112.6万平方米,提供廉租住房810户;超采区全面停止地下水开采,区域供水铺设管道65.6公里,建成天然气门站;新辟公交线路13条,总数达到105条,新增公交车305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无锡,我市荣获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江阴、惠山创建最安全地区达标。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三年双下降。

新一届政府组成以来,按照“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制定了《无锡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一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持依法行政,加快转变职能,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市人大议案决议,扎实办理人民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案,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努力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造性,推动和促进了各项工作。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履行职责,方方面面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这里,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无私奉献、勤奋工作的全体无锡市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各部门,向驻锡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无锡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200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资源集约利用、产业层次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此外,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公务员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工作效率还不够高。对此,我们一定予以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04年工作任务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我市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明显向好,多年扩大投入、调整结构的效应逐渐显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相互促进,以投资为主拉动经济增长,以消费结构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进入市场推动和政府调控良性互动的新阶段。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一些制约发展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04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份额有新的提升,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确保统筹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现代化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2%左右。

按照上述目标和工作要求,今年要集中抓好以下工作:



(一)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突出集成电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技术平台和产业基地,培育若干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加强电力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好煤炭、资金等生产要素,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发展。优化市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归并各类工业园区,加快城乡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速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易地搬迁。提升园区投资密度和产出水平,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合理利用长江岸线和纵深腹地,推进跨江发展,加快锡东、锡北综合开发,促进“三沿”联动,形成梯度分布的产业带。

推进服务业升级扩张。把服务业放上更加重要的位臵,提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引导消费升级,扩大消费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加快推进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引导多元资本发展规模型企业集团。着力优化商贸业布局,加大市场开拓和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抓紧无锡招商城、站前商贸区、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华东五金机电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施生猪屠宰点整合。加快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推进惠山古镇、好莱坞影视乐园等重点项目,提升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各类住宅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假日经济、会展经济,推进商贸、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联动。

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利电力、社会事业、环境建设等方面投入,新、续建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新的国债项目,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程序,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和审计。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外资、民资扩大投入,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放大全社会投资总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二)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组织好第二届太湖博览会、日韩经贸文化交流等活动。提高对外招商组织程度和推进力度,突出重点地区,全力引进资金规模大、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项目,全力突破数亿美元大项目,确保协议注册外资增长30%,到位注册外资增长20%。加强锡港经贸合作,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有序推进旅游、物流、金融、基础设施等行业的开放。加紧实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优质产品、绿色通道等三大工程,确保进出口总额增长16%,其中出口增长15%。培育多元出口主体,引导外贸企业加快联合、改组。落实企业出口退税各项政策,保持外贸持续、稳定增长。积极鼓励大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重点出口市场设立贸易窗口,逐步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努力降低商务成本,培育涉外法律、会计等中介组织,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推行开放平等的行业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不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融资、税收、用地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同等对待,鼓励公众创业,挖掘民智、民资潜力。加强产业导向,重点扶持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大市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拓宽多元融资渠道,规范担保基金运作,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全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促进国有资本向先导性、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竞争力。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与各种社会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按照规范操作、公开透明的要求,推进企业改制,严格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资产处臵,依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已改制企业的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年内基本完成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完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改革任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机制。

(三)进一步协调城乡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努力实现市域共同发展。树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强化规划龙头作用,构筑梯度分布、有机联系的市域城市体系。市区以特大城市为定位,“一主六副”为架构,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城乡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江阴按照“一中心四片区”东西延伸,向南拓展,拉开城市框架;宜兴强化山水、人文特色,调整城区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合理调整乡镇区划,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卫星城市。进一步密切城乡经济、文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联系,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严格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扩大控制性详规覆盖面。加快构筑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两大系统,年内建成宁杭、沿江、常澄高速无锡段及陆马公路,完成环太湖公路和312国道无锡段改建主体工程,加快沪宁高速无锡段扩建及东干线、澄东、锡澄等干线道路建设进度,启动环太湖公路向宜兴沿湖地区延伸的前期工作;开通无锡机场民用航班,加强主干航道整治和建设,完成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实施金城路、华清路等“六纵两横”城市主骨架道路建设,改造一批主、次干道,整修一批市区便民要道。继续推进蠡湖新城建设,启动滨湖新城开发和河埒地区改造,促进东亭、堰桥等片区尽快融入主城区。强化区级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责,改革城郊管理体制,合理扩大街道、社区规模,加快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大力创新和完善城建投融资体制,有序组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放宽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准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道路、燃气、公交、自来水、污水处理等经营性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市政、绿化等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强化农业生态环保、观光休闲、美化城市及产业经济等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积极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量化村级集体资产产权,落实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责任。规范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和协作生产能力。确保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强农业机械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薄弱镇、村的扶持力度。继续突出抓好农村五件实事,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新、改建卫生户厕10万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00公里以上;全面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改革农业税征收方式,实行“镇村代缴、市(县)补贴”的办法。

强化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大力治水、治气、增绿。实施蠡湖、梅梁湖及古运河等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新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15座,加大截污、清淤和调水力度,改善河道水质,逐步恢复河流生态。按两百年一遇标准,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江尖、仙蠡桥水利枢纽建设进度。推进清洁能源工程,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和城市扬尘控制,推行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利用的处理办法。建成工业固体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一期。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全年造林1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600公顷。严格保护矿产资源和矿山生态,实施沿路、沿湖矿山宕口裂面复绿整治工程。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



(四)进一步统筹社会事业,大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工作,抓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驻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作用,加强科技攻关,深化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专利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教育投入,发展各类教育,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兴市。完善人才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分配激励机制,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青年人才,重视高技能人才培育和人才二次开发。加快构建开放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落实各项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落实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强化社会事业资源整合,抓好医疗中心、天华文化中心、宜兴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启动太湖艺术中心、科技文化中心、新档案馆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标准建设市疾控中心和急救中心,做好非典、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控工作。抓好艺术生产和文化交流,组织好重大文化活动。繁荣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做好史志、档案工作。加强文物保护,落实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办法,修复秦邦宪、顾毓王秀等名人故居,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推进“环太湖体育圈”建设,加快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兴建一批全民健身点。重视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按照政事分开原则,依据社会事业的不同性质,分类推进体制创新。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公益性文化事业确保政府投入,在科教文卫的其它领域,努力吸引多元投资,放开搞活。积极鼓励各类社会主体通过捐赠、投入等方式兴办公益性社会事业。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定位,根据其性质和职能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分类实施,年内基本完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制。

(五)进一步坚持富民优先,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积极增加居民收入。落实富民工程实施意见,营造鼓励群众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居民资产性、经营性收入比重,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鼓励灵活就业,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为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双下岗人员、特困人员及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等人员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万人,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形成正常的收入增长机制,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依法规范工资分配方式,严禁拖欠职工工资。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确保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8%以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作,逐步把各类企业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全市养老保险扩面16万人。根据省政府部署,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市级统筹试点,形成市、区两级政府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农业劳动者和农村个体劳动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得到长久收益。

全力为民多办实事。新开工经济适用房50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改造50万平方米,实施老新村整治60万平方米,“平改坡”10万平方米,提供廉租房500户,建设征地拆迁安臵房600万平方米。优先发展公交,新辟公交线路8条,新增公交车200辆,全面完成老城区公交站棚改造,实现市区镇镇通公交。发展天然气用户5万户,铺设城区截污管道70公里,改造城区供水管网30公里。完成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10家,发展放心早点门店、便利店50家,建设一批便民服务设施。优先保障居民用电。



(六)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市政协履行职能,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联系,认真执行市人大议案决议,办理好人民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精心组织好村委会、社居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全市区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启动江阴、宜兴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培育和弘扬新时期无锡城市精神,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塑造“诚信无锡”。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深化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建设平安无锡。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

(七)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全力践行执政为民宗旨 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按照省统一部署,调整和改革政府机构,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逐步实现行政行为、行政程序法定化。坚持规章、规范性文件起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肃性,增强可操作性。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通过法定方式和途径,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把政府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牢记宗旨,善待百姓,埋头苦干,勤政为民,当好人民公仆。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创新用人机制。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加快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共无锡市委的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1月30日在巴城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许 祥 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巴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与会代表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巩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昆山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和巴城镇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镇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亿元,比去年增长14.3%;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329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401亿元,分别增长29.5%和27.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实现工业销售84亿元,同比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4亿,同比增长5%。

(一)全镇经济在高水平上保持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通过举办和参加一系列招商活动,捕捉了一些大项目信息源,抓好了一批项目签约和项目信息的储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批以立基光能、华德宝通力电梯、昆山浦东软件园、天大数控为代表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06万美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57.5%和116.8%;新增民营企业240家,注册民资达9.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37.5%。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着力发展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全年引进特优水产品种和种养殖先进技术8项,组织各类村级实用技术培训36期,培训人员3200多人。深入挖掘葡萄产业发展潜力,出台“万亩葡萄基地”建设实施意见,葡萄产业中远景发展规划进入实质阶段。积极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申报,成功申报了《高效设施渔业》等4个省级科技项目和苏州市无公害基地建设等3个苏州市级科技项目,巴城牌大闸蟹等10个农产品种获国家绿色食品称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佳绿现代化农业种植园二期工程被列入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国家财政资金360万元。三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年完成三产增加值16亿元,增幅达20%,占全镇GDP达40%。度假区发展快速推进,一批高档 酒店及房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宝曼酒店、米罗咖啡阳澄湖店正式投入运营,东方云顶广场装修工程进入尾声,龙宇、长德置业等房产项目进入二期施工,玉文化博览城项目所有用地审批手续顺利完成。成功举办“2006年苏州昆山阳澄湖蟹文化节”系列活动。全年大闸蟹销售总量超6000吨,同比增长20%。在大闸蟹产业链的带动下,全年吸引游客近130万人次,实现业务总收入近20亿元。软件园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销售产出约1.3亿元,软件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浦东软件园项目市政工程正式开始动工,托普项目顺利完成三期工程建设。昆山软件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成功。圆满完成 “2006中国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活动承办工作。“三自”创新工作全面启动。完成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申报140项,已立项84项,完成市下达指标的400%,其中国家火炬计划2项,863计划项目1项,省火炬计划2项,申请专利131件,争取部、省、市科技经费达503.7万元,清华科技园、中创软件同时立项科技园区功能性建设项目,共下达项目经费160万元。创省优质名牌产品1个,创苏州市优质名牌产品5个。

(二)环境建设在高品位上保持扎实推进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东阳澄湖水上公园、古镇修复、绰墩山遗址保护、名人文化村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全面完 成苇城路拓宽工程,城北西路延伸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五纵五横”的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完成全镇电力远期发展规划和三产服务业现状图规划,镇11万伏变电站成功启用,顺利实现与全市的并网供水。加强各园区的重点基础工程建设和动迁房建设,83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完成,6项政府实事工程顺利竣工,动迁房建设开工面积28万平方米,全年拆迁房屋577户,清理鱼塘1647亩,青苗补偿936亩,果园补偿28亩。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加快实施重点区域、路段改旧建新工作,阳澄湖沿线、前进西路、马鞍山路、迎宾路、古城路等路段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投资1600万元完成17.5公里的污水管道工程及启动石牌污水厂建设,投资200万元建成6座垃圾中转站。切实抓好阳澄湖整治扫尾工作,着重加大了阳澄湖围网拆除力度,累计拆除围网面积7000多亩。全年新增绿化面积3730亩,其中完成苏昆太高速两旁绿化面积1100亩,清淤整治河道35公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单位2家,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论证,12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论证,绰墩山村、巴城湖村、龙潭湖村和黄泥山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查验收,配合市里完成全国生态市创建迎检工作,“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果不断巩固。

(三)群众生活在高质量上保持稳步提升

农村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切实抓好村容村貌建设和整治,“六清六建”和“三绿”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绰墩山村、东阳澄湖村、巴城湖村等新农村示范点村起到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中绰墩山村被列为苏州市级新农村示范点,武神潭村、东岳村、正仪村等8个村顺利通过省级卫生村创建验收,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仁和、红杨河、环湖等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有序推进。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全面完成“三有工程”预期目标,农村劳动力初级技能率、就业率和家庭物业率分别达到94%、92%和75%,农民人均收入达10650元,同比增长10%。富民合作社建设规模日益壮大,新组建富民合作社7家,入股农户1160户,总股金820万元。启动新一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计划,村企挂钩合作全面对接。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举办劳动力培训23期,培训人数1361人,全年安置就业1432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参加农保人员24896人,参保率达99.99%,全年发放养老金1600万元。农村贫困弱势群体帮扶力度明显加大,慈善助困、助学、助残和社会救济达326万元。

(四)公共事业在高标准上保持协调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学质 量明显提高,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初中、高中升学考试再创佳绩。积极抓好体育设施建设,农村“三个一”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基本达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优质服务有力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荣获“苏州市文明镇”称号,绰墩山村、巴城湖村、东阳澄湖村、茅沙塘村和黄泥山村被评为苏州市文明村,国税分局、AB集团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爱卫工作扎实开展,成功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苏州市示范镇。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双拥工作扎实开展,被评为06苏州市双拥工作模范镇。关工委、老龄委、共青团、妇联、工会、民政、经管、统计、供电、邮电、金融等部门,都能紧紧围绕全镇发展大局,忠实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地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文艺、书画大赛获得较多奖项,自创节目《乘风凉》荣获第七届江苏省“五星工程”金奖。成功举办巴城镇第一届体育运动会、2006年巴城阳澄湖民间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市第一届老年体育运动会,配合做好首届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昆山站比赛、昆山首届海峡两岸桥牌邀请赛和2006年老年人门球赛等赛事工作。平安建设不断深入。不断加大信访工作力度,人民来信、来电、来访等较去年相比均有大幅度下降,接访办结率达95%以上。切实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力度,全面完成 “农村家庭小技防工程”安装任务,治安岗亭、路面监控设施运转正常。认真排查各种纠纷,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实施“严打”专项整治、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趋于好转。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实施安全监控,先后组织6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各类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解。

(五)政府自身建设在高效能上全面加强

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切实抓好政务、村务公开的督查指导工作,做到了政府带头公开,对全年工作思路、总目标、实事工程、领导分工负责制、财政收支情况、优抚统筹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进行公开。督促指导各村做好村务公开工作,要求各村及时公开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公开村务帐目、公益事业,公开村务议事规则、社会热点,以取信于民。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出台《进一步明确效能建设若干制度》文件,重申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重点岗位AB角制、重要事项报告制和工作问责制等规章制度。开展基层站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分四个阶段对全镇32个站所办进行评议,并专门聘请了6名评议监督员,分三组开展站所办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成效初步显现,全年共受理办件17018件,办结率100%。自觉接受镇人大 及其主席团的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议案57件,答复率100%。源头治腐工作扎实开展。继续推行职务消费包干责任制,对党政机关、园区、街道、事业单位干部职务消费进行了核定包干,进一步明确了费用包干实行全奖全赔的原则和重大活动费用一事一结的原则,对市纪委双月会审后的建议予以积极采纳,并及时纠正。加强镇属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轮岗制度。加大村级财务监管力度,定期开展村级财务会审工作。同时,及时做好村书记离任审计工作,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各位代表,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巴城的工作又跃上了一个新的起点,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干群及关心支持巴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增长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村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城镇功能尚不完善,统筹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和社会稳定工作有待于不断加强;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7年主要任务

2007年是我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提升年,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推进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更加清晰地看到我镇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的紧迫感,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应对竞争中自加压力,在克服困难中拓展空间,在完善自我中谋求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围绕壮大经济规模、做足产业特色发展目标,突出工业强镇、农业富镇、三产兴镇、环境立镇、和谐建镇工作重点,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负重奋进,推动特色经济强镇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达到46亿元,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468亿元;一 般地方财政收入3.33亿元;新批注册外资1.5亿美元,到账外资7500万美元;新增注册民资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0亿元;工业销售100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1550元,增长10%。

(一)抓工业培育壮大,努力实现工业强镇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深入推进“三自创新”工作,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壮大经济总量。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完善 “一区四园”的配套设施建设,坚持集约发展,强化园区特色,增强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以“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型项目”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巩固台资,提升欧美、日韩投资比重,切实提高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大建设用地清理工作,盘活存量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统筹招商格局,切实提高招商服务水平,加强对已开工但未投产的项目的服务工作,促其早日投产;加强对已建成投产的项目的管理工作,争取早见效益;加强对在谈项目的跟踪联系,明确责任,争取早日落户。

大力培育强势企业。着力引导优势企业,制定全镇重 点骨干企业(产品)发展扶持实施计划,切实抓好一批较大规模企业的服务培育工作,发挥重点骨干企业的领跑作用,全力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整合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力争形成一个产业特色明显、销售超亿元、纳税超百万的企业群体。积极开展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开展环境认证和标准化管理,今年争取有9-1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有2-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论证,有2-3家企业通过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创新工作。把外向带动与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三自”创新各项工作。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把握重点,落实责任,有计划、有步骤选定好项目,扎实开展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提高全镇企业科技发展意识,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创品牌,提升内外资企业发展水平。今年争取新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约80项、专利约90件,创省优质名牌产品1-2个、苏州市优质名牌产品2-3个。

(二)抓特色潜力激活,努力实现农业富镇

抢抓机遇,深挖潜力,整合资源,以产业形成特色,以特色形成规模,以规模形成产业效益,扎实推进农业富镇。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紧紧抓住当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的机遇,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以园区建 设为样板,加快佳绿现代种植园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着力引进相关农业项目入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充分利用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的牵引力和巴城葡萄种植业的潜在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抓点示范,增加农副产品的多样性,重点培育壮大以“一蟹八鲜”为主导的水产产业和以葡萄为主导的特色种植业,做大规模,提高技术,做优品牌,着重抓好“万亩葡萄基地”规划建设,走产业化经营道路,认真筹备好巴城镇第一届葡萄节活动。

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加强与有关技术部门的深层次合作,组织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和种养高产技术,抓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开发水产深加工产品,提高水产养殖综合效益,延长产业链。积极探索农产品市场化运作模式,促进标准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实施优质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加强产购销一条龙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

加快村级经济发展。认真落实村级集体非农建设预留地政策和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沿路、沿区、沿湖优势,进一步加大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工业邻里中心建设,计划明年组建富民合作社5家。大力实行村企挂钩,重点加大对8个经济薄弱村的挂钩扶持,加快垂钓中心、标准厂房、葡萄生态园等8个项目建设步伐。继续采取强弱联合、强强联合、跨村开发等模式,不断整合各村资源,多策略加快村级经济发展。

(三)抓资源优势放大,努力实现三产兴镇

进一步发挥阳澄湖辐射作用,着力提高软件园集聚效应,切实加强规范化发展和管理,做大、做强、做优品牌,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继续加快阳澄湖水上公园各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古镇的开发与保护,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功能服务。不断放大“阳澄湖”特色品牌效应,加大对中高档娱乐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大力开发娱乐业、水上游等新的项目。继续抓好一批待建房产项目的开发建设,着力抓好玉文化博览城工程建设启动工作,提高度假区档次品位。继续重视加大对外旅游宣传,精心举办好蟹文化节系列活动。

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软件产业招商服务队伍建设,增强自身内在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园区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加大软件园的招商力度,力争引进入驻企业6家,重点抓好浦东软件园、天大数控项目建设和浪潮软件的落户及软件实训基地项目的推进,继续抓好中创软件、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等一批落户项 目的培育。切实抓好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加强与各院校合作,计划引进3-5名博士。全面加强软件园智能化管理、文化建设等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园区的内在品质。

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充分发挥餐饮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着力加强对各大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营造有序经营、文明经营的浓厚氛围。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相互配合,加大税法宣传,提高全民纳税意识,加强税源管理,强化税源监控,准确掌握税源情况,积极推广税收征管的先进经验,扎实推进依法治税。

(四)抓城乡统筹建设,努力实现环境立镇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现代化城镇形象。

扎实推进城镇建设。全力衔接好城市西部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按照昆山西部生态生活片区建设要求,全力做好前进西路、马鞍山西路的延伸对接,以大学城园区、康居房建设为契机,着力抓好万科房产、海上国际、长德置业、龙宇置业等一批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坚持“轻重缓急、适度推进”原则,按照《巴城镇2007年78项重点项目建设 工作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各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与管理。

优化农村综合环境。因地制宜地推进自然村落整理改造,继续加大新农村示范点和省级卫生村巩固创建力度。深入推进 “六清六建”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强环湖、年丰、仁和等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制定好社区管理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抓好文明村风建设,全方位改善农村环境。

抓好实事工程建设。(1)启动巴城医院一期工程建设;(2)完成5所苏州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成校搬迁改造工程;(3)完成费俊龙中学综合楼建设;(4)建造正仪中学学生宿舍楼;(5)完成石牌街道道路改造及亮化工程;(6)实施正仪街道小区基础设施改造;(7)设置马鞍山路、前进路、古城路等重点路段交通安全标志、路名、广告牌等;(8)配备消防车1辆、警车2台、电子监控探头20套、岗亭4座。

强化环境整治管理。继续抓好交通干道沿线、工业区、街道、镇区的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抓好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巩固“国家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果。切实维护城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执法效率,坚决制止和取缔各种违章建筑行为。在狠抓环境整治工作的基 础上,健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健全镇、街道、社区相衔接,合理分工、规范高效的城镇管理体系。加大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从严整治镇容镇貌和交通秩序。

(五)抓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巴城

把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互动融合,把握工作重点,全面开展打造“和谐巴城”的各项工作。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优先增加公共教育投入,加强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加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加快农村、社区文化阵地、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抓好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完善镇村便民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共建示范活动,树立和谐企业、社区、村、家庭等先进典型,争创省级文明镇。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和征兵工作。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工作。

加强社会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失水渔民的长远生计。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互助,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 益,抓好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深入推进“新巴城人”建设,积极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和维权工作。不断拓宽劳动就业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就业培训体系,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

维护社会稳定局面。切实加强社会综治工作,继续加大对涉恶势力和盗抢犯罪的打击力度,狠抓群防群治组织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镇、村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整体防控能力。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时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安全生产工作网络,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力度,提高信访规范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水平,高度关注安置补偿、劳资纠纷、工程建设等热点问题,完善疏导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依法治镇、依法治村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六)抓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创建新型政府

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着力推进高效型、务实型、廉洁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

建设高效型政府。加强对事关经济、社会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的不良作风,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高效率、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认真总结两年来干部考核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调整测评内容、形式,把考核作为一项规范化的制度固定下来,逐步把考核延伸到全体工作人员,形成全员考核机制,有效地推进全镇工作效率效能提高。

建设务实型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对中央、省和市委方针、政策、决策的领悟能力,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找出发展的项目、条件、优势和潜力,制定出切实可靠、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紧紧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各项工作来开展,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到负责尽责。进一步加强人事制度改革,适当调整管理体制和职能,探索环卫、绿化社会化管理新途径,明确城监中队管理权限,加强街道办工作职能,研究制定新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责、权、利分明的社会化管理新路子。

建设廉洁型政府。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专门监督,建立完善资金使用事先报告制 度、重要物资集中采购制度和固定资产登记制度,涉及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决定。重大活动一定要进行公开操作,实行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参与,发现有苗头性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加大行政监察和行风政风建设力度,坚决纠正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的办事不公、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实现预期的奋斗目标,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在镇党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1日在溧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盛 建 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总结和“十一五”简要回顾

2010年,是溧阳发展进程中重要而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在中共溧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力冲刺‘十一五’,奋力实现新跨越‛工作主题,以‚五比五看‛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统筹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完成财政收入8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分别增长20%和25.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5亿元,增长15.5%(预计数,下同)。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60元,分别增长10%和10.5%。

一、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工业产值、销售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达1050亿元和1015亿元,增长33.7%和34.3%;实现利税98亿元、利润56亿元,分别增长44.1%和69.2%。新增工业纳税销售收入243亿元,增长39.4%;年纳税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80家,谷庄园、大石山旅游农庄、吴楚农耕文化园被评为省四星级旅游农庄,长荡湖湿地公园主体完工,瓦屋山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平陵商业广场、文化广场加快建设,月星家居广场基本完工,苏浙皖物流中心、爱福物流等项目快速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58万平方米。正平公共技术平台被确定为江苏省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3.3亿元,贷款余额298.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8.4%和16.4%;实际新增贷款72.6亿元,其中工业贷款44.6亿元。华夏银行溧阳支行、金峰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江苏迈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挂牌营业。

要素保障取得新成效。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主动做好应急用电工作,保障企业平稳生产。继续落实对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共减免各类规费1500余万元,下拨工业扶持资金6544.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3.3亿元。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大力发展信用担保业务,全市担保机构累计为企业担保资金8.5亿元。对上争取经费支持7.2亿元。全力保障发展用地,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5838亩,向上争取土地‚点供‛和独立选址计划8个,增加建设用地535亩,全面开展存量建设用地处置工作,盘活闲置土地675亩,全年供地9167亩。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新增耕地7224亩。

二、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项目建设态势良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其中工业投入超过210亿元,增幅均超过20%。净增私营企业708家、个体工商户2532户,新增注册资本71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6亿元,增长76.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176个年内计划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开工率达88.6%,全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52-3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平稳换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跃上新台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完成。农村‚三大合作‛快速发展,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万亩、规模经营面积6万亩。

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全年完成实际到帐外资3.84亿美元,工商登记注册外资7.8亿美元,分别增长27.6%和28.9%。新批外资项目57个,平均注册外资1370万美元。引进超亿美元项目2个,总投资5亿美元的华新丽华—达能太阳能和总投资1.5亿美元的顺风光电电力项目成功落户。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其中出口5.5亿美元,分别增长22%和23.6%。新签外经合同额7135万美元,实现营业收入5947万美元。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第六届天目湖旅游节,与美国联合市、荷兰莱瓦顿市结成友好城市。海关、国检办事处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经济开发区投入园区建设资金近10亿元,完成一期4万平方米科技创业中心建设,‚一区多园‛框架进一步拉开;输变电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及生物医药产业园规模不断壮大、实力进一步增强,输变电产业基地被命名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江苏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综合实力在省级开发区排位继续前移。天目湖工业集中区配套功能不断健全,产业层次加快提升,天目湖机电产业园和唐家科技园列为常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孵化面积7万多平方米。其他镇工业集中区坚持差别化发展,产业优势和特色效应逐步显现。

四、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5.6亿元,公路、铁路、航道建设齐头并进。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快速推进,溧阳、瓦屋山火车站开工建设。104国道新昌至洋河段一级公路改造、西环路、芜申运河城区先导段等交通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常溧高速正式

‚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新建城区污水收集管网111.6公里,完成湾溪河清淤和排污口截流封堵工程。横涧、强埠、前马等一批老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点20个,累计建成生态户厕1.4万只。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加强,天目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中期评估,长荡湖网围整治全面结束,完成7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整治。实施废弃矿山整治项目12个,整治面积2103亩。

五、民生质量稳步提高

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为民办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651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1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3%,转移农村劳动力5322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8.2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7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由30元/月提高到60元/月,知青半家户和六十年代精简下放职工养老补贴由100元/月提高到150元/月,被征地农民政府保养金由80元/月提高到130元/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和96.5%,住院补偿率达45.1%和40.9%。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有效落实,五保供养工作继续加强。为全市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336万元。建设廉租房90套,完成廉租房实物配租100户,租赁补贴200户。救灾救济工作规范有序,慈善基金规模超过2亿元,发放慈善救助金1200余万元,受助群众2.8万人次。对全市无固定收入和固定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重残人员实施生活救助,受助残疾人2752名。为全市802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免费复明手术,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考、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常州市前列。完成光华初中运动场建设,城南小学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校舍安

持续好转。组建市、镇两级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六、自身建设继续加强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制度,我市被命名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全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12类4744项行政权力全部实现网上运行、网上公开、网上监督。及时向市人大报告、向市政协通报政府工作情况,邀请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3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39件,办结率均达100%。

坚持高效施政。围绕‚五比五看‛创先争优活动,开展‚部门服务促提升,效率溧阳创品牌‛主题活动,形成‚项目直通车‛、‚工业服务热线‛、‚服务易佳捷‛等57个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机关服务品牌。建立便民便企公共服务平台,全年平台办件10万多件,受益企业1000余家,受益群众4万多人。不断简化审批手续,有效压缩投资项目办理时限。继续加强重点项目对接服务,全年完成30多个市重点项目的全程跟踪代理或协办审批服务。创新‚市长信箱‛办理机制,受理、办结来信1213封,办结率100%。

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纠风和反腐败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对10个财政性建设项目设立第二批预防腐败室。强化涉企行为监督,设立了150家企业效能监察点,推行企业直接评议机关等制度。严格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降低行政成本。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各类审计项目42个。继续办好‚民生聚焦‛系列栏目,共受理各类咨询、建议、投诉2748件,办结率达99.6%,群众满意率达99.2%。

中心、第二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8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6倍,新增公路1472.65公里,改造农危桥747座,实现了全市各镇主要节点20分钟上高速公路的目标,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生态镇实现全覆盖,所有行政村达到‚三清一绿‛标准,36个村实现了‚五化三有‛。农村电网、水利、环保和信息化等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十一五‛是人民生活大改善的五年。系统实施‚3910‛民生工程,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类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和13.4%,总体实现小康。

各位代表,‚十一五‛是溧阳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矛盾多、困难多、挑战多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很不容易,这是全市人民在中共溧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无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溧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溧阳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投资者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农村环境面貌有待加快改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统筹城乡发展仍要加大力度;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社会管理需要加强;行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1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协调、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共建共享五方面重点,着力提升溧阳的产业品质、城市品质、环境品质、生活品质和人文品质,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长1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其中工业投入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1%;万元GDP能耗降幅、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扩大经济总量

着力做强工业经济。按照‚扩张总量、提高效益、调优结构、做大做强‛的总体要求,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力争工业产销均突破1300亿元,工业纳税销售收入超1100亿元。坚持发展大产业,通过提升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拓展资本经营等措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效益进一步提高,确保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新型建材等四大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420亿元、280亿元、15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加快培育大企业,坚持走高端化、集聚化、品牌化和特色化道路,打造更多的龙头型、旗舰型大集团、大企业,全年形成纳税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0亿元企业5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300亿元企业1家。坚持‚抓大‛与‚扶小‛相结合,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精、专、特、外‛方向发展,形成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强化企业上市工作,建立一支稳定的上市企业梯队,形成3业、研发、信息等方面建立共享机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着力加强园区建设。坚持‚形态提升、功能配套、布局优化、产业集聚、贡献提高‛的发展定位,着力做强做优‚两区五园‛经济板块。经济开发区按照‚对外开放的主窗口、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领头羊、项目建设的主阵地‛要求,全面实施 ‚一、三、七‛计划,即形成一个5平方公里园区开发新平台、实施濑江新城等三个规划、推进申特花园等七项工程,加快建设‚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天目湖工业集中区重点建设好机电产业园,加快建立中材国际、布勒饲料机械等企业研发基地,培育壮大新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按照‚管理模式先进、主导产业明确、科技特色鲜明、园区环境优美‛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中心和天目湖科创园建设,将两大开发区建成全市创新创业的高地。优化全市化工产业布局,推进绸缪化工园区加快转型。迅速发展南渡新材料集中区。完善其他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加快提档升级,各有侧重、错位发展,形成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新格局。

二、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

扶持培育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机遇,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制定我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集中财力、人力、物力重点扶持,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支持。围绕风电设备、生物质能,不断增强钢锐精密机械、保龙塔筒、强林生物等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依托弘博新材料、瑞阳化工、朗盛等现有骨干企业,突出有机硅混合单体、季戊四醇、多元醇等优势产品,进一步扩大新材料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以生物试剂、化学新药、现代中药为重点,开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壮大

5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力构建以创新型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0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家,专利申请1200件以上。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力争80%以上的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引进领军型海归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热情,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全年净增私营企业700家、个体工商户2000户,新增注册资本80亿元。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加速民资扩张。引导民营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把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到传统产业中,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着力完善政策,加强指导,改进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坚定不移深化城乡统筹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紧紧围绕将溧阳建设成为‚长三角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苏浙皖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国内外有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城市‛这一目标,不断优化全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抓紧做好西片区、东片区的规划研究和编制,完善‚一核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深化城市设计、老城区改造和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彰显城市特色,提升景观

四、坚定不移构筑生态优势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市建设成果,全面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开展水泥行业专项整治。实施城区污水管网三期工程,加快农村污水管网延伸,扩大污水收集处理范围,抓好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区域治污步伐。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科学使用农药和农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设天目湖上游湿地,完成退湖还林扫尾工作,推进茶亭河、大溪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抓好绿化工程,新增林地、绿地1.7万亩。强化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推进环保精细化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严格实行新上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全面完成第二轮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工作。完成能源审计企业8家,节能监测企业10家,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6项,淘汰落后用能设备30台套以上。加大监管力度,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7家,其中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35家。深入推进禁燃区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精心实施减排工程,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按照政策因地制宜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规范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积极向上争取‚点供‛和独立选址计划,推广建设标准厂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大存量建设用地处置力度,深度挖掘土地潜力。完善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科学实施土地储备出让制度,坚持依法用地。严格落实占用耕地‚占一补一‛政策,全年新增耕地面积2200亩以上。加强矿产资源保护,规范开采行为,进一步推进矿山宕口复垦整治。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三年整洁行动,建立

9集管网建设、老居民小区污水截流工程;统筹规划城乡供水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10.殡葬改革。对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基本丧葬服务费实行补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整治农村乱埋乱葬现象,启动市、镇骨灰堂建设。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整合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加强就业培训,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关心‚双零家庭‛、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和低保家庭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继续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同步提高住院补偿率。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经常性募捐活动,全年发放慈善救助金不低于1200万元。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启动市老年活动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加强住房保障,新建廉租房100套,完成廉租房实物配租100户,租赁补贴200户。继续做好‚重残救助‛和‚复明工程‛,完善城乡社会一体化救助体系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成城南小学改扩建一期工程,加快市职教中心三期、戴埠中心小学和社渚中心小学搬迁等项目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卫生资源整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升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实现村卫生室新农合实时结报。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加大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力度。加快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和农村数字电视转换步伐。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

1公众监督。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健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

改进作风,增强执行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再清理,对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 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推进‚效率溧阳‛建设,深入开展‚五星级‛机关服务品牌评比、‚服务经济优胜单位‛评选和‚千人评议‛等活动,强化效能问责,千方百计为基层、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精简会议、改进会风,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廉洁从政,增强凝聚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一室一品‛标准化建设年为抓手,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监督制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厉行节约,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溧阳绿色崛起的前景光辉灿烂,跨越发展的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在中共溧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务实工作,为开创‚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新局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繁荣的新溧阳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2013政府工作报告(推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4年X月XX日在镇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X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XXX镇发展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XXX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现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大项目、建设大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集中精力抓重点,盯紧目标保进度,解放思想求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经济运行稳健并持续向好

经济发展效益明显增强。2013年,全镇实现GDPXX亿元,比2012年增长XX%;工业总产值XX亿元,增长XX%,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XX%,增幅位列全市第XX。进出口总值XX万美元,同比增长XX%;实际利用外资XX万美元,同比增长XX%。

重点项目推进快速。一是高效率完成XX高速、XX工业园的 征地任务。两大项目涉及征地面积近XX亩,创造了“高效率、零投诉、零上访、零闹事、零冲突”征地记录。不仅如此,还成功为我镇争取到XXX多亩的建设用地规模,把XX工业园纳入XX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区多园”规划,为XX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扎实推进XX项目。项目于年初奠基,首期投资XX亿元,全年落实资金XX亿元,一期商铺认购踊跃,显示较强的商业价值和升值潜力。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进优质项目增活力。全年新上项目5家,计划总投资XX万元,实际投资XX万元,同比增长XX%。其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盘活空旧厂房面积约6万平方米,引进XX、XX、XX等优质项目。

传统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强优势。XX购买了XX亩的土地进行增资扩产,投资达XX万元,投资强度达XX万元/亩。XX技术改造项目纳入XX市重点项目。XX成功申报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三产项目添动力。随着XX、XX等优质三产项目的加快建设,推动我镇三产项目加快发展。目前圩镇及XX附件一些旧地块和工业用地通过调整用地性质用于三产发展,加快服务业的规划建设,全镇生活配套实施更加完善。

三、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中心镇规划建设日臻完善。全面做好“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做好“广东省宜居城镇”申报工作;完成镇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编制工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XX路基建设;完成XX高速征地拆迁工作,率先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投资XX多万元完善园区道路建设;投入XX多万元完善村村通道路建设(含正在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环境;投入XX多万元进一步对圩镇及各个开发区的路灯进行节能改造。

生态宜居城镇建设加快。投资XX万元新建占地800平方米的垃圾中转站,建成后垃圾转运能力达到50吨/日。投资30万元新(改)建垃圾屋34间;出动450人次开展农村垃圾清洁,共清理积存淤泥和垃圾350余吨,农村卫生面貌得到美化。四、三农工作稳步发展

高质量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夯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新一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100%,两委交叉任职比例为95%。村居“两委”成员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和致富带头人当选”三个显明特点,平均年龄XX岁比上一届年轻6岁,一半以上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新当选的“一把手”多数为养殖大户、企业主等致富能手。“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更有战斗力。

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水稻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农业全程机械化程度全面提高;良种覆盖率100%,共发放农资综合直补及粮食直补XX万元,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XX万元,发放农机补贴金XX万元。全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把XX灌 区和XX灌区渠道改造项目,纳入省重点县小型农田基本建设,投入XX多万元进行改造;把XX洞、XX洞、XX洞、XX洞等共7000亩农田改造项目,纳入省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投入XX多万元进行高标准建设。此外,投入XX多万元,支持各村开展冬春水利建设,对XX干渠进行清淤维修等。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迈向规范化。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清查资金XX万元,资产XX万元,登记部分土地资源XX万亩,理顺经济合同1319份;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运作顺畅,组织交易51宗,其中涉及工程承发包交易29宗894.9万元,涉及农村集体资产交易22宗 110.8万元(年租金收入),资产增值明显。通过清查核资、阳光交易、财务监管,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监督管理体系的“三统一”,促进农村“三资”管理迈向规范化。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对五保、低保、困难家庭全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镇低保XX户、五保对象XX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做好各类慰问工作,发放各类援助资金合共XX多万元。落实优抚政策,兑现各类优抚对象补助金XX万元。积极发动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乡亲捐资福利事业项目3个,侨捐总额XX万元。为59人次向市慈善会申请建房补助和大病救助合共XX万元,为132名低保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XX万元。

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入XX万元,改 善了教学办学条件。XX中学被评为XX市安全文明校园。中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平均分、高分率位居镇级中学前列学校;小学毕业考核成绩比去年稳步提高。积极开展诚信计生和依法行政工作,顺利通过各级计生检查。此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绩喜人。工会、妇联、共青团、侨务、征兵、档案、史志、关工委、老龄、殡葬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六、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提高镇村工作、财务的透明度,落实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XX镇成为XX市廉洁镇村建设示范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从严控制开支,从简安排各种活动,政府日常用品采购费用全面下降。全年镇府公车使用、因公出境及公务接待方面支出比去年同期减少XX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镇人民努力拼搏、团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领;部分企业亩产税收低;环保问题突出;农村自留 用地使用受制;改善民生压力加大等。

2014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综观国内外形势,经济仍将缓慢复苏,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各类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区域间的竞争加剧。为此,我们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既要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更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跨越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扎实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广东省宜居城镇”和“中国XX名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镇GDP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农业总产值增长4%,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5%。

为实现新一年奋斗目标,我镇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抓招商载体建设。当前首要任务就是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XX示范园”的申报及前期工作。XX工业园及XX工业区规划而未开发部分,合共面积约XX亩,现有珍贵的建设用地规模XX亩,被XX市纳入XX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 区多园”规划。目前,我市把XX工业园与XX园区捆绑申报“XX示范园”,并且把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产业,作为当前XX市发展的首要任务。所以说XX是承载XX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战场。我镇要狠抓发展机遇,争取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有所作为。为此要着重做好:一是要积极配合市国土局做好XX园区的土地收储工作;二是加强资本运营,筹措资金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三是由专人负责积极跟进配合做好产业转移园申报资料准备工作。

此外,在现有的招商载体完善方面,我们也要全力跟进,一是加快建设110kv东溪变电站;二是抓园区交通网络的完善;三是全面完善污水处理厂废水收集管道网络工程;四是抓闲置用地的提质增效。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XX发展的基础,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XX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重点抓好XX、XX、XX等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抓好XX、XX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的建设,大力扶持发展自主品牌。

二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上下功夫。XX园区要把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金属新材料作为主攻方向,这些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

三是在盘活存量土地、空置厂房上下功夫。存量土地和闲置 厂房仍然是今年我镇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要按照市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想方设法用好用活存量资源和闲置厂房,做好XX产业高端品牌企业的招商工作。

四是在做好腾笼换鸟上下功夫。前期已经通过综合执法,腾出来的工业窝棚区,XX工业小区以及部分停工的实心粘土砖厂,都是我镇宝贵的土地资源。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严格执行市的《暂行办法》,亩产税收原则上要达到20万元以上。

五是在农民留用地的集约使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农民自留地集中统筹使用,围绕XX产业链的完善集中招商,务求使留用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农民收获最大的利益。

三、重点抓大项目建设进度。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取决于有没有项目。一个地方能不能大发展,取决于大项目的推进是否到位。明年,我们要千方百计抓好以下重大项目的建设:

一是抓XX的建设进度。XX作为XX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被XX市列为重点项目。新任市委书记、市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后来到XX工地现场指导工作,要求投资方和建设方加大投入、加快进度,早日显示效益,发挥产业升级龙头引领作用。

二是早日促成XX路的建成通车。目前XX路正在铺设路面。全线通车后,XX将成为5分钟内连接XX、XX、XX三个高速出口的交通枢纽小镇,区位优势明显。

三是抓XX河的改造。XX河河道改向和清淤工作既是亚XX的配套项目,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XX河的改造,早日把XX河一河两岸建设成为附近群众和务 工人员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四是加快XX水库生态景观旅游项目以及木坑现代养生基地的建设。

四、提升“三农”发展水平。一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二是扎实推进XX米业为首的粮食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粮农增产增收。继续扶持培育“XX”、“XX”、“XX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三是大力促进云乡花卉、XX富贵竹、XX番荔枝等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四是继续抓好农业高产示范片和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建设。五是继续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技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扎实推进幸福共享过程。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今年我镇要扎实推进十项民生工程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兑现项目征地过程中,对被征地农民所作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承诺。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三是全力推进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和抄表到户的工作,彻底解决困扰XX万XX人民多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四是积极筹集资金加快原XX敬老院的扩建工作,完成XX敬老院的整体搬迁工作。五是将搬迁后腾出来的原XX敬老院改扩建后作为XX卫生院住院部使用,此外要筹建XX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以全面改善镇的医疗卫生条件。六是要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居房建设力度。七是配合做好220KVXX站扩建主变送电 线路工程,10KVXX线,10KVXX线的迁移工程。八是要全面做好XX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圩镇周边下水道的清淤工作,给群众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购物环境。九是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我镇教育事业现代化进程。十是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执政能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等八项规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相关精神,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权力,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依法解决和处理社会矛盾。三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走群众工作路线,围绕让群众得利,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感化群众,争取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扎实推进政务改革,加强行风监督检查,以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为客商提供贴身服务。四是加强责任政府建设。切实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效率低下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的问责力度。凡是政府承诺的民心工程、签订《责任状》的重大项目,违反有关规定的,一律实施问责,尤其是要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责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位代表,实干兴邦,空谈误国,2014年将是XX跨越发展 关键性一年,我们将以积极务实的姿态,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推动XX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下载2012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大全

    同心协力 再鼓干劲 为把永安建设成农业大镇、工业重镇、旅游名镇而不懈奋斗 在高坪区永安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1年11月29日) 秦 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永安......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龙交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6月19日) 袁红青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大全]

    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初步核算,......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2月15日在大兴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特邀的市、区人大代表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内江市市中区乐贤镇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内江市市中区乐贤镇镇长 余毅 (2011年 彩缤纷月 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乐贤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政府工作报告

    2007 年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发布日期:[2010-01-22 21:42:53] 点击次数:[304] 作者:编辑 新闻来源:系统采集县十四届人大 二次会议文件 政府工作报告 —— 2008年2月 24 日在xx......

    政府工作报告

    xxx政府工作报告 审核人:纟纟纟纟 单 位:纟纟纟纟纟时 间:2012年10月22日 政府工作报告 伽师县xxx人民政府 2012年,xxx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摘录范文大全

    二00六年 坚持把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加强行风建设,提高医疗卫生预防保健服务质量,全面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年度卫生工作指标任务,接受了省、市初保工作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