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看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
从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看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
xx市卫生局 xxx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的责任意识、人们的维权意识、社会的信任危机以及医院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等诸多因素使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医疗纠纷频繁发生,甚至演变为性质恶劣的暴力伤医事件。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正在严重冲击着医院这个曾被视为人道圣洁的场所,不仅有损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有损医疗秩序和质量,最终会损害患者的切身利益。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疗纠风甚至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值得社会各届研究、探讨和深思。
一、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现状
2011年1月至今,据媒体公开报道中有明确地区或医院名称的暴力伤医事件多达79起,共有10名医护人员不幸身亡。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其患者王宝洺砍伤。徐文曾主刀为王宝洺做喉部肿瘤切除手术,术后产生纠纷。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李梦男疑心医生不认真给他看病,持刀捅伤四名医生。其中28岁实习医生王浩伤重身亡。2012年4月28日,湖南省衡 阳市三院33岁的女医生陈妤娜,被曾经的患者王运生连捅28刀身亡。2012年11月29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凶者王英生患脑血栓,到康红千处医治后感到不适,心怀不满,用斧子砍死针灸科主任医师康红千。2013年9月23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曾在这家医院接受胡须种植手术的患者肖胜持刀砍伤3名年轻护士,其中一人还有孕。2013年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3岁的患者连恩青,拔刀捅向3名正在门诊为病人看病的医生,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王云杰被捅七刀,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耳鼻喉科医生王伟杰以及CT室医生江小勇也被捅伤。2014年2月17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坐诊过程中,被一名突然闯进诊室的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4月8日,江苏丰县协和门诊部一中年男子王方立做完包皮手术后对效果不满意,持刀至医生休息室将医生单二辉捅死。2014年6月2日凌晨,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岁的女医生王雅在抢救肺癌患者时,遭多名家属殴打,怀孕5个月的护士谭小飞遭患者家属殴打后,出现先兆性流产。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多名家属逼女医生王雅向遗体下跪、磕头。
在我市,xx医院、x医院、xx医院、xx保健院、x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甚至村级卫生所发生的医患纠风也在逐年上升。围堵打砸医疗机构、打骂医务人员、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的事 件时有发生,2013年xx院2名医务人员遭受患者家属围攻身受重伤。
这些频发的杀医、伤医、辱医事件,使担负救死扶伤职责的医生频频陷入白色暴力恐怖中,让医生感到寒心、恐慌。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医务人员人身受到攻击、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正在逐年增加。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因医疗矛盾纠纷引发的暴力伤医案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给正常的公共医疗秩序和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根源
医患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任何情绪化的认知和处理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需要理性深入地分析,从社会环境、政府责任、医学特质、医疗体系、医患双方、舆论导向等方面探究原因,理清医患关系紧张的根原,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切入点。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配臵资源作用的增强和调节收入范围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拉大已 成为不争的事实。医疗资源配臵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公。高收入者可以轻松获得较多、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低收入者只能获得较少、较低水平的医疗资源。这种因为经济地位差距产生的医疗资源分配的悬殊,日趋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由此引发社会群体对社会公正的质疑。贫困弱势群体面对疾病、失业、贫困等问题时束手无策、心态失衡,加之医疗体制机制弊端,不良经营行为,极易导致医患矛盾的升级和爆发。同时,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教育还不发达,社会群体文化素质偏低,对医疗卫生知识的缺乏,对医疗服务过程出现的意外和差错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心存怨言,极易将医务人员作为发泄不满和怨气的对象,甚至采用暴力手段维护自身的权利,导致伤医、杀医事件的发生,加深医患双方的矛盾。
2、政府责任因素。一方面,政府医疗资源配臵规划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群众看病难问题。调查显示中国卫生资源的70%分布在大城市,其中80%集中在大医院,中国医疗资源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188位,列倒数第4。面对全国众多人群的就医要求,如此集中的医疗资源怎能摆脱看病难的困境?大量的病人一窝蜂的涌向大城市、大医院,心急如焚的就医心态和一号难求的尴尬局面,必然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加剧病人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定位为服务行业,政府对医院的补助越来越低,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用自己的劳动和服务来换取收入。实际上是把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当成产品卖给患者。群众对医疗服务便捷、高质、低价的需求,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减少,医院面临生存发展的商业行为,种种矛盾激化的结果就是稍有不满意就投诉、大闹,这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重要原因。
3、医药体系因素。探索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改革和完善医药卫生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经过几十年努力特别是新一轮医改实施5年来,我国编织了覆盖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保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和报销水平仍然较低,重特疾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仍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群众看大病时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看病贵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以药补医机制仍未从根本上破除,公立医院改革还不彻底,符合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绩效考核与用人制度仍未建立,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医疗安全质量和服务态度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4、医学自身因素。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医疗领域充满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必然带来未知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理应由医患双方 共同承担。很多患者及家属不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认为进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一些非人为因素发生的医疗意外、不可避免的医疗并发症和疾病的自然转归,是任何高明的医生都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社会、医院、医生、病人和家属都应当尊重医学科学,回归理性,不能把一切医疗伤害都归罪于医生,这是不客观不公正的。任何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一些疑难杂症重病急诊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冒险和尝试。发生医疗意外后不加区分的打骂医生、围攻医院,只能使医院医生越来越谨慎,重症患者只能死在不断转诊的路上,吃大亏的肯定还是患者。
5、医务人员因素。目前公立医院的现行体制,医生不仅仅是救死扶伤充满仁爱之心的仁医,还要为了医院生存想方设法去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产业工人。同时,金钱至上的社会价值观取向,医生收受红包、开药提成、开大处方等经济行为不但沾污了医生这一神圣职业,更把患者推向了对立面。患者认为医生检查、治疗纯粹是为了经济利益,容易使医患双方产生信任危机,造成沟通的障碍,医患关系紧张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医患缺乏沟通理解,患者诉求渠道不畅通。患者在就医时,心情往往十分焦急,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安慰。而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意识淡漠,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心,在工 6 作中解答患者问题,不耐烦、简单生硬,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进而导致伤医事件的发生。
6、家属患者因素。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新兴媒体的宣传,民众在遭遇治疗问题时已不再是过去的惟医命是从,维权意识逐步增强,体现在医疗过程中,就是医闹伤医事件的频发。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其实,若是完全按照法律的途径维权也无可厚非,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是扛着法律、维权的大旗,通过非法的途径维护他们认为应得的权益。另一方面,患者对医学知识的误解,期望值过高,对医疗行为的特殊性缺乏理解。人总不希望生病,生病了又总希望能尽快康复,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医学面对的是人,千变万化的个体,表现不一的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的必然存在不可预测的因素和不可逾越的障碍,而这一切又往往得不到患者的理解,一旦病情不见好转或者恶化时,就认为是医疗事故,就觉得医院和医生不可原谅,进而大闹医院,甚至打骂医务人员。
7、新闻媒体因素。现在医院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媒体更愿意对医疗纠纷和事故进行报道,并且明显地带有感情色彩,倾向于患者这个弱势群体,过度放大了医疗体制及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对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媒体为弱热群体报到呼吁,确实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 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群众,加深了医患矛盾,使患者不信任医院和医生,未进院就戒备,进院后稍不满意就投诉。舆论宣传和导向,使部分患者或家属迷失了方向,只要发生医疗事故且不管医生有没有责任,习惯把“闹”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捷径,不阻阻门闹闹要个赔偿总认为吃了亏,专职医闹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三、缓解医患矛盾紧张的对策
1、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患矛盾是多种因素而造成的,但医疗体制是产生问题的根本。目前,我国医疗体制还很不成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推进竟争机制,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流通体制和医疗机构的改革,政府加大医药卫生财政投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患关系才能得到同步的改善。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实施,卫生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严格实行监管,各类医疗机构应从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的小事抓起,作为患者及其家属,也要对医疗医改工作加强了解与理解,促进医患关系正常化。
2、加强医患双方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是关键。医护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要理解和尊重患者,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期间,往往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要学会与患者沟 通。医患之间发生误解与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导致。医生在医治的同时,要增进与病人的感情交流,努力和病人作朋友,面对面谈心,建立与医患互信的医患关系,防止医患关系对立,提高医务人员的威信,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医疗卫生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医务人员医学专业知识较为丰富,但社会、法律知识相对缺乏,对一些基本的法律原则,对患者的基本医疗权、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赔偿权、对自己的诊治权、特殊干涉权、参与权的有效使用,诊治责任、紧急救助责任、最优化施治责任、解释说明责任、解除痛苦责任等的理解不深。因此,强化医疗卫生法规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法规教育,让卫生人员懂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行医、有效行使法律权利,自觉维护法治权威,在卫生行业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防范医患矛盾的发生。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医疗单位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教育,常抓不懈,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使每位职工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最大的信任。要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护质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换位思考,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要建立医德医风考评机制,把医德医风好坏、患者投诉情况作 为主人医生业绩的重要参考,作为职务职称晋升首要条件和绩效工资发放的考评依据。
5、新闻媒体强化正面宣传。新闻媒体对卫生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是必要的,但应当抵制片面的、不负责任的新闻炒作。新闻媒体要正确引导医患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取得新闻媒体对工作的支持,多宣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无私奉献的优秀医务工作者,积极开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医学发展和各项诊疗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性及其疾病转归的不可预见性,以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6、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要坚持预防为主、打防并举,力求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严厉打击“医闹”行为, 严惩侵害医护人身安全、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强医院警务室的建设和投入,加强医疗机构的安全防范,不能让医生一边为病人看病一边练擒拿格斗,促进医疗卫生秩序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伤医事件思考:医患关系为何“一点就着”?
伤医事件思考:医患关系为何“一点就着”? 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把医患关系拉到了临界点,“看病难、看病贵”长期存在,加上一些医院的逐利行为,导致医患关系被刷上一层“不信任”的底色。这时如果医患沟通不足或者疗效不好,患者的情绪容易“一点就着”,导致冲突。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两起伤医事件,思考发生原因及解决机制。
案件一:晚通知“一分钟”便打人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伤医案”,罗某慧被检察机关指控涉嫌寻衅滋事罪。法庭上,罗某慧表示认罪,并愿意赔偿两名被打医生14万元。
公诉机关指控,2013年10月21日9时30分,被告人罗某慧的祖母在广医二院住院部的重症病房ICU因病抢救无效死亡,罗某慧及其家属埋怨医生告知太晚致其未能见死者最后一面,情绪激动。罗某慧带领家属进入病房旁的医生休息室,主任熊某明出面解释,被围逼到墙角并被谩骂。在谩骂过程中罗某慧用拳头殴打熊某明,致熊某明左侧鼻骨凹陷骨折构成轻伤。在此过程中,医生谢某华下颌有皮下出血、擦伤,右前臂划伤,右上臂有皮下出血,经鉴定属轻微伤。在庭审中罗某慧陈述:“我奶奶去世后,医生才通知我们。我们情绪很激动,问为什么不让我们见最后一面。医生向我们解释,但没解释清楚,态度还很差,说„去世了就是去世了‟。”
当公诉人问:“你祖母去世多久医生通知了家属?”罗某慧回答“一分钟”。公诉人又问:“去世后一分钟通知你们,你们认为不可以是么?”罗某慧沉默不语。
公诉人继续追问:“你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就可以打人么?”罗某慧答:“不可以。”
公诉机关认为,罗某慧无视国家法律,为发泄情绪,随意殴打他人,致1人轻伤,1人轻微伤,情节恶劣,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最后陈述中,罗某慧对自己的行为表示认罪。他表示自己是家中的长男长孙,见奶奶最后一面是其心愿,请法院从轻处罚,并对两名被害人和广医二院表示诚挚歉意。
案件二:肺癌父亲术后猝死 死者之子劫持医生
5月9日,广东东莞东华医院一名医生被一男子劫持。警方与其谈判过程中,被劫持医生趁机挣脱。解救过程中,两名民警受伤。
10日下午,被劫持的张医生告诉记者,该男子姓曾,其父因患中晚期肺癌,5月6日在该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好。5月9日下午,曾某父亲自觉良好,便下床活动,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了呼吸急促、出大汗等症状。
张医生说,按照正常疗程,患者术后应在医生检查允许后才能下床活动。但曾父性格倔强,未获得医生授意,不听医生和家人劝告下床活动,这才导致病情恶化。
曾父病情突然恶化后,医生对其进行了急救,急救期间曾某就曾试图拿地上的防滑警示牌砸打医生,被及时制止。曾父病故后,曾某等人离开医院。当晚9时许,张医生在办公室值班,曾某突然手拿尖刀、锤子闯进来,将其他人赶出房间后反锁房门,要挟张医生将他的同事温某叫来。
“我跟他说温医生过来也解决不了问题,他说„把他捅死,然后我也死‟。我打了3次电话后,曾某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张医生说。
东莞东城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前往东华医院处置。据警方介绍,当时曾某一只手勒住人质的脖子,另一只手拿刀顶住人质的肚子。经过一轮谈判后,一名民警得到曾某同意单独进入房内调解。调解过程中,趁曾某不备,人质猛然挣脱控制欲逃出办公室。
曾某发现后持刀追砍人质,被调解民警用盾牌挡住,并被盾牌压到墙边,人质才安全逃离。曾某被民警压到墙边后,用刀刺向调解民警的头部,致民警右耳受伤。民警冼日新的手背部也被曾某划伤。其他民警冲入房内将曾某制服,其中一名民警的手背也被曾某划伤。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专业隔膜引发误会重重 日常科普很重要
连续发生的多起伤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号难挂、脸难看”……患方在医院的这些切身感受,得到了专业人士的理解。
由于不信任、不了解,医患之间存在不少专业隔膜带来的误会。网上曾经流行一个视频,儿科护士打保温箱里的婴儿,在网上引起一片谴责。从专业角度来说,手术后要拍拍孩子,看看孩子有没感觉,这是常规动作。但有人把动作放快了,成了护士打小孩。病人没有学过医,肯定是信息不对称的。
业内人士认为,注重日常科普,正确引导舆论至关重要。“夺走生命的是疾病,不是医生。”中国医师协会信息部主任张帆说,“我们过往的教育里缺乏死亡教育。实际上任何人都在面对健康和死亡问题。如果不能理性看待死亡,患者往往会因为不理性而伤害医生。” 建议:建立第三方处理机制 完善医疗风险救助机制
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计生委五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将对医院内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意见的出台旨在遏制、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眼下,医疗体系急须建立的是第三方问题处理机制,让患者可以在遇到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时能够采取法律行动。“医闹”很多时候是无奈之举,现有的正常渠道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不是“门槛高”就是“拖不起”。“私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医疗事故鉴定耗时耗力,其结果患者和家属还不一定相信。打官司耗时更长,又回到医疗事故鉴定的轨道。对于医疗纠纷已成的顽疾,需要新办法去解决。
同时,还要完善医疗风险救助机制。专家认为,药品不良反应、产品质量、“窗口期”输血等无过错医疗行为,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和疾病严重等因素导致的医疗损害,占全部医疗纠纷案件的50%以上。针对此类突出问题,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建议应建立医疗风险救助机制,完善医疗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无医疗过错产生的医疗损害,建立输血感染及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等补偿机制,使用无过错机制提出补偿诉求,及时救助患者因损害造成的困难。
在医患矛盾多发期,我们呼吁尽快建立医疗纠纷和事故处理机制,从法律上保障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和医疗环境的稳定。同时希望患者及家属遇事冷静,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第三篇:从医患互动权力结构失衡看医患关系紧张问题
从医患互动权力结构失衡看医患关系紧张问题
钱梦琴
(2009211517)
摘要: 本文从医患互动角度深层次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对影响医患互动权力失衡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医患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互动失衡,而失衡的某一方的单独责任,而是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包括社会劳动分工专业化引起的医患信息不对称,医患关系中诚信的缺失,社会法制的不健全引起理性互动平台缺失,新闻舆论的错误导向等。
关键词: 医患互动;失衡;医患关系
近二十年来, 不管是由医疗过失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还是患者无端闹事,都屡见不鲜。现在医患之间一旦出现言语不和就导致冲突, 对医护人员辱骂、威胁,甚至拳脚相向, 演化为医院暴力事件。在这些暴力事件中, 有些的确是由于亲人去世或久治不愈而情绪激动所致, 这类事件往往在患者或家属情绪平静后得以和平解决;但其中有一些是为了获得经济补偿而无理纠缠的, 抱有这样目的的人往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将事态扩大化, 现在称为医闹。有的人甚至把此作为一个图利产业, 组织一批人,专门替病人来闹医院, 在得到医院的补偿后收取费用。医患冲突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医患关系紧张并逐渐恶化的原因成了学界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医患互动权力失衡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
医患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并在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我国转型时期的医疗体制是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将医院推向市场化的同时,也将医院运作方式推向了机械化,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二元互动关系大多数时候变成了单向度的,即医务人员向患者询问基本信息、病史、症候等,甚至有时这种互动完全封闭性的,整个整段过程完全依赖机器化或非人工化。尽管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复杂,但我们在关注和调查医疗纠纷问题时发现, 绝大部分医疗纠纷都不是医疗事故引起的。长沙市某医院2005年发生医疗纠纷105次,无一例属医疗事故, 在这些医疗纠纷中, 医患关于治疗上的误解有56次之多。统计资料表明, 医患沟通不良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 所交流的信息既有同疾病诊治直接有关的内容,又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表达, 其方式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是医患之间各种联系和一切诊疗活动的基础(张永良)。医患之间的交谈不仅仅是病史的采集,也是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的基础。谈话曾是医生的法宝, 起到安慰病人, 增加他们治疗的信心。现在,医生不再需要把自己的手放到病人的身体上,也不再有兴趣和工夫与病人谈话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复杂的机器。医护人员常常忽视医患沟通,重视医疗仪器的检查,忽视患者自我的体验感受。导致医患之间交流不畅, 信息严重隔离。很多医患纠纷的发生都与医务人员吝啬自己的语言有关。因此医患互动权力失衡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性的因素。
二、影响医患二元互动权力失衡的因素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二元互动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了其互动的顺利进行,造成医患——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恶化。1.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信息经济学中,一般将交易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和分工与专业化。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即代理人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随着我国医疗体制走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在医疗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医学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存在着医疗信息分布和掌握的不对称,这是医疗市场的重要特征。作为医方,由于医学科学专业性非常强,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和临床实践才能胜任工作;作为患方,他们获取这些专业知识的机会成本太大,不可能得到与医方对称的医学信息,从而成为信息劣势的一方。也就是说,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医务人员拥有处方权和医疗技术的足够多的信息,而患者不仅由于个体搜集、吸收和处理医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完全和不充分,往往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地位,这就决定了医患双方在信息占有上呈现不平等,使患者无法与医务人员平起平坐。由于医务人员对医疗信息具有垄断优势,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有些医疗技术质量比较低的医院会通过虚假广告宣传等形式将其真实信息掩盖起来,夸大宣传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一流,利用病人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及求医心切而上当受骗。加上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使得患者无法仅仅凭借医院分级作为识别医院优劣的手段。部分新闻媒体对非营利性医院医疗纠纷进行夸大、不客观的、甚至是失实地报道和对部分营利性医院医疗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认定不够,加剧了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另外,一般患者缺乏医疗服务知识,他无法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需要接受什么治疗,花多少钱才能治好,从而也无法判断自己所接受的治疗是否是最恰当的治疗方法,也无法判断自己支付的是否是合理的价格,只能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同时,患者对医生的专业特长、技术水平等缺乏了解,不容易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医生。再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医院的管理信息、经营状况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就可能给乱收费行为以可乘之机,而且不利于患者在选择医院时进行比较。
医患之间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双方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病情向尽可能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当患方对医疗过程或结果不满意时,极易发生医疗纠纷,影响和谐医患关系。
2.医患之间诚信缺失导致沟通不畅
一方面,医院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的口号,在当前医生队伍的素质状况下,以及临床过程中仍然固有的家长主义,甚至包括现有的医院管理模式,都无法达到真正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对这种口号的失望,诱发了患者对医院、医生的不信任。卫生资源配置上的不公正因素,卫生政策制定上对效率过多的考虑,都使患者对医生群体产生了不信任感。另外,医生基本功不扎实、医疗行为不规范、工作作风不严谨等直接导致医疗纠纷。少数医生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语言不文明,解释不耐心,伤害患者自尊心;工作人员脱岗延误患者诊治;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造成医疗差错;还有极少部分医护人员收受病人红包、吃请、开大处方等,严重影响了医生天使形象,败坏了医德医风,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和不满,医患关系紧张。另一方面,部分病人把医疗服务理解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我付钱医院就应该治好病,只准成功,不准失败。一旦疗效与自己的期望存在差异的时候,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医生身上, 认为是医生技术不行或责任心不够所致,侵犯了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就可以向医院索赔或发泄不满。在这种心态下,不少患者或家属往往挑起一些不应有的纷争,甚至采取十分不理性的态度。此外,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即使经过治疗也会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 但对于这种特点和结果,患者缺乏足够的了解,误认为是医疗不当所致,从而引发纠纷,造成医患关系恶化升级。
3.法制不健全导致互动沟、通平台的缺失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健康和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个人权益保护意识增强,但法律知识的缺乏,甚至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程序来办事,而是用个人意气来处理事端。当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就产生对医护人员的过激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人身伤害。
目前不管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法律,还是维护医生权利的法律都非常不健全,甚至存在着真空地带,导致了时常发生的医疗纠纷的不当处理。从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很难公正地行使其权利和义务。医疗鉴定的不透明与不公正,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民众中的信誉, 使极少数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则丧失信心,从而用暴力来宣泄不满。而且患者还认为,个人和医院打官司太难,自己不了解医疗专业,而且时间长费用高, 打不起。因此,患者家属一般都寻求在医院里解决的方式,往往采取了种种过激行为。这就导致了医患关系极度恶化。此外,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维护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权益的法律, 造成发生冲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时没有人来管,执法部门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不及时、不积极, 甚至听之任之。四川省全省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有72.8% 医疗人员认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 没有得到公安部门的有效保护。所以一些医院不得不采取花钱买平安的办法,这无形中又助长了医疗暴力事件的发展。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的原则, 是想从根本上保护患者坐位弱势群体的利益, 但也导致了“过度医疗”和医护人员的“过度自我保护”。医疗纠纷处理新法规要求出现医疗事故时实行举证倒置。为保护自己, 医生便对患者进行各种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此一来,大量的、高级的辅助检查开始大面积覆盖, 患者进医院的第一项就是各种检查,花费几百元才能让医生真正看上病, 医疗检查方面的费用大增。过分夸大“举证责任倒置”的作用最终损害患者的利益,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业的不满,引起医疗纠纷。4.新闻媒体介入的负面作用
新闻媒体报导的绝大多数医疗纠纷都被描述为医院或医生存在过失, 给患者造成损失, 而医院或医生无过失的医疗纠纷报导极少。常常报导医疗纠纷中患者投告无门的消息, 而对患者通过暴力来解决医疗纠纷、伤害医生的恶性事件的事件报道极少。这些报导使得社会公众产生错觉: 一般都认为凡是医疗纠纷,都是医院或医生的过错。而医院出于正常医疗秩序的维护, 以及繁重的医疗任务, 甚至是完全出于同情的原因,往往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处理办法, 对医疗纠纷的患方予以一定经济补偿来解决纠纷。这种舆论导向和医疗纠纷的处置方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方面鼓励了患方以非正当行为伸张其权利,另一方面让患方觉得有利可图。使无理取闹性质的医疗纠纷数量直线上升,程度愈演愈烈,也给医方与患者之间的理性互动设置了心理障碍。
四、总结
当前医患矛盾比较突出,医患之间缺乏互信,医疗纠纷增多且处理难,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均有不满并表现出相反的要求等,这些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医患互动权力均衡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应做到:医患双方能在诚信原则下进行充分交流,双方释放最大信息量,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使医患双方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彼此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则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危害;院方要注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尊重其知情权,对患者的恐惧、担忧心理表示同情、理解,并进行疏导,建立医患之间新的信任关系;国家应该制定、完善各种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医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彻底摆脱目前法律适用上的混乱状态,加强对法律的宣教,引导医务人员、群众依法办事,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矛盾争端;媒体主观部门应该对舆论导向进行合理引导,对不法现象要进行披露,对值得褒奖的医疗案例也要进行宣扬。
参考文献: [1] 温超英: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J],医学与哲学,2 007,(5): 24-26 [2] 任亚辉: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7,(5): 27-29 [3] 两会声音: 医患何时走向和谐? 央视国际, 2 005 年3月1 4日 09: 35 [4] 郑大喜.信息不对称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 基于经济学的分析.卫生软科学,2006.10.[5] 刘激扬,田勇泉.医患关系与诚信的缺失[J] 求索 2007年6月
第四篇:医院暴力伤医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医院暴力伤医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时间:2014年4月17日 地点:产科病房 事件经过:
病人家属甲冲进医生办公室,与医生乙发生口角,然后推搡、打骂医生乙。医生乙见状向办公室门口奔跑,途中被患者家属甲劫持。护士站护士丙听到打骂声,按下电话M1键通知保卫处,然后用电话向护士长、科主任汇报。两分钟后,保卫处处长丁带领一群保安赶来,与甲谈判,谈判僵持,丁启动应急预案,请求公安分局前来协助解决。不久,警察赶到,制服甲,带回派出所询问、登记,医院解除警报,受伤医生接受救治,分管院长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总结。
第五篇:浅析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温岭杀医事件有感
浅析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杀医事件有感
2012年3月18日,因患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左上颌窦炎、筛窦炎,连恩青住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并于两天后接受了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双侧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2012年12月28日,连恩青来到该院医务管理处投诉,表示自己术后感觉鼻孔通气不畅,要求医院解释,并再次手术。为此,医务管理处当场请来耳鼻咽喉科主任应正标会诊,应正标认为,手术效果良好,连恩青在听取解释后离开。今年3月7日之后,连恩青又多次来到该院投诉,提出相同的要求,多位医生和行政人员都曾为他详尽解释并细心开导,但连恩青依然不满意。10月26日,他再一次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一把长约30厘米的尖刀捅入三名医生的身体里,造成一死两伤的悲剧。为了证明手术不成功,连恩青曾多次到**市的多家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仅今年8月,他就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7次,并主动要求做CT检查,但诊断结果均为慢性鼻窦炎,鼻窦CT检查结果也未见异常。医生被杀、护士被劫持,一次次血淋淋的残酷现实背后,是谁把医患双方推向了持刀相见的境地?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护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作为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医患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下面将从医方、患方及外部因素讨论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1、医院方面的原因
据研究发现,在医疗投诉案件中大多数患者主要针对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涉及临床、医技等部门,其发生的原因大多为责任心不强,或服务态度差等。对病情不能耐心解释,治疗不够精心;医疗保护意识淡薄,在病人面前不负责任地议论医疗过程,使病人产生错觉等等。有些医务人员放松了自我质量控制的意识,特别是病人多,工作忙及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难免情绪不佳,一个疏忽大意造成不应有的失误。由于服务态度不好导致病人病情加重时,往往造成说不清、理还乱的医疗纠纷。很多时候,医生以生僻晦涩的医学专业语言告知患者治疗、检验等方案,忽视患者本身可接受程度以及其心理情感诉求,容易导致患者对医生产生不满。而不满情绪在医患关系这种特殊人际关系中极易激发患者的敌对心理,从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甚至暴力事件频发。另一方面,一些接待部门不重视初访的接待工作,对问题的调查处理没能手及时给来访者以答复;某些接待人员工作过于简单,不能洞悉来访者的真实动机,有时对来访者提供的情况,不做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草率行事就给予定性和处理;甚至态度生硬,使本可以平息的纠纷升级。
2、患者方面的原因
中国人对于医疗的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远远超过了医学科学所力所能及的范畴。医学是不断发展中的实践科学、经验科学,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疾病,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疾病在同一人身上也可能又相同的表现。相同的疾病,相同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是医学最美好的愿望,也是医生最努力追求的目标。可一旦生病,就要求医生百分之百的诊断和快速治病,这是有违医学科学规律的。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具有家庭生活方式特点,因而生活中总要有个依靠的心理定势存在于医患关系中,患方习惯于全权依靠医方,在支付相对高昂的医疗费的同时往往对医疗结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值,甚至忽略了医疗风险的存在,忽视卫生服务本身复杂性及疾病转归的多变性特点。将卫生服务行为看作一种简单的交易关系,持花钱买服务、花钱就应该被服务好,就应该得到健康,得到满意的疗效观念的患者大有人在。多数患者缺乏风险意识,只接受医疗的正向结果,而对医疗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或者是视而不见,拒绝接受。另外,行医者的家长作风由来已久,作为专业人员,卫生服务提供者更多时候是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诊断治疗方案。医方的角色认知是疾病的转归途径、发展趋势和更优治疗方案,优越的心态使为医者对患者的权益缺乏充分的意识。而患者作为卫生服务行为中的消费者往往存在过高、过快的诊疗期望,更多的是追求自身的健康和生命。患者的角色意识首先考虑自身权益是否受损,医方有无责任,最佳补偿如何获得。这些原因让患者对医疗行业存有更多的不解,对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毫无帮助。
3、外部因素
中国的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是公立机构,市场化医改后,医院自负盈亏,政府存在对卫生服务监督职能的缺位,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人们收入的增长速度。因病返贫,因病致贫,贫病交加恶性循环常见,加重了患者负担,导致大众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下降。同时,医疗改革,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没有比较完善的政策或机制供参考,不可避免地存在政策制定的滞后性。中国地域差异性以及卫生服务领域本身复杂性等特点容易导致政府失灵。在这种双方失灵的困境中,公众对卫生服务领域存在怨气,很容易出现偏激行为,将不满转嫁给一线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人们往往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对准医生,认为医生多看药、开贵药就是赚黑心钱,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从本质上来看,政府限制医疗服务费用并没有减轻患者的负担,只是将医护人员推到了患者的怒火面前,成为财政投入不足的医疗制度的替罪羊。另外,患者眼中的医生,从白衣天使跌落成白眼狼,媒体功不可没。医生收红包、收回扣、见死不救等等,各种医疗行业负面事件时常见诸媒体。不可否认,其中确有一些医生的不端行为使得医疗行业整体被污名化,但也有一些负面事件是媒体过度渲染乃至无中生有。在2012年3月**杀医案发生后,一项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是65%的网民对医生被杀表示高兴。将刀捅向医生的可能只是偏执扭曲的极少数,对医生抱有敌意的却是大多数。以2012年发生的两起轰动的负面医疗事件八毛门和缝肛门为例。前者是一位患儿父亲称自己用8毛钱的药治好了医院称需10万块治好的先天性巨结肠,指责医院进行过度医疗;后者是一名陈先生称妻子在医院生产,因助产士嫌红包少被报复,肛门被缝。两起事件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引来对医疗行业的一片讨伐之声。然而,这两起事件最终都被证伪:前者以患儿最终诊断的确为先天性巨结肠,当事人道歉告终;后者经卫生部门调查,确认为不存在肛门被缝而是生产过程中处理痔疮。在对这两起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在事实尚未清楚之时就对医院进行有罪推定,进行大肆批判,纵然事后澄清,也难以弥补对医疗行业的名誉伤害。在一起起或真或假的医疗行业负面事件中,媒体裹挟着公众的批判热情席卷而过,赢得了关注,留下了愈加破碎的医患关系。《医师报》发表评论指出:媒体荒谬而带有煽动性的报道只会让医务人员谨慎行为,使他们在诊疗过程中过度的保护自己,而患者的生命则可能会在医生的谨慎行为中一点点地失去救治的机会。医患双方的目的本来是一致的,共同战胜疾病的困扰,保证健康的状态。既然医患关系是一种交往的关系,那么新闻媒体作为交往过程中重要的沟通桥梁,应该努力认清新闻传播规律、受众接受心理,重新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推波助澜,用整体的,普遍的,系统的视角来化解社会矛盾。
医患冲突,受伤的不仅只有医生。对于患者来说,医患信任破裂的成本最终还会回落到自己身上:越来越多的医生为了规避风险会选择风险最低而非效果最佳的方案。越来越多的医生或准医生会因为惧怕可能的风险选择逃离医疗行业。中国医师协会2011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受访医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穿上白大褂。在医患冲突这场零和博弈里,只有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安全防范制度,实现警医联动,确保恶性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同时医院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卫人员,视情在医院重点部位配备安检设备,加大对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医疗机构的查缴力度,设置安全监控中心加强重点部位监控等。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加强安保,固然能够防范部分有极端情绪的患者,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医生的安全,不过这种方式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医患矛盾,而且还可能会增强双方心理的紧张。**事件的警钟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唯有彻底的医改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医患关系异化、让医院血案逐渐绝迹,而这也是各界的共识。在破解好加大财政投入、消除以药养医、提高医疗保障、缩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等课题的基础上,兼顾好患者、医生的合理利益,医患关系鸿沟才有弥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