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空气呼吸器管理标准

时间:2019-05-14 06:2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氧气、空气呼吸器管理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氧气、空气呼吸器管理标准》。

第一篇:氧气、空气呼吸器管理标准

氧气、空气呼吸器管理标准 呼吸器作为异常环境情况下的安全救护与防护器材,要求员工达到准确、熟练、快速的操作使用程度。氧气、空气呼吸器及逃生呼吸器由股份公司能源环保部(以下简称:能环部)煤防站统一管理,其中氧气、空气呼吸器实行 “分散放置,集中管理”的原则;逃生呼吸器实行由煤防站“集中管理”的原则,各部门如需使用须向煤防站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才能借用。各部门氧气、空气呼吸器的管理工作(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等),由本部门专(兼)职煤气防护人员负责。每周对氧气呼吸器、每二周对空气呼吸器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管理台帐记录(详见表格编号:BGFS-14-01-B01-01A,BGFS-14-01-B01-02A)。

3.1 凡需申领氧气呼吸器、配备空气呼吸器的单位,由申请部门向本单位安保组递交申请书,经本单位安保组核实盖章后,由各单位安保组向能环部煤防站提出申请,并确定专人负责(兼职),以书面形式报能环部煤防站备案。

3.2能环部煤防站接受各部门氧气、空气呼吸器的登记与使用指导。

3.3 各单位配备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必须存放在现场固定地点的专用柜内,柜门不准上锁,氧气呼吸器柜内严禁同时存放油脂、食品及各类挥发物等。

3.4 新启用的氧气呼吸器必须经煤防站专职人员进行检查、清洗、装药剂,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5氧气呼吸器开启气瓶时手上严禁带有油脂。呼吸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呼吸软管受压。

3.6 不宜在存有热源、高温、氢气储罐及煤气着火事故处理等场所使用氧气呼吸器。

3.7 各部门所配备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必须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为了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由能环部煤防站下达周期校验计划,每三个月将氧气呼吸器送煤防站进行全面检查,每年将空气呼吸器送煤防站外委校验。

3.8 对不合格呼吸器(备用氧气呼吸器超三个月或空气呼吸器超一年校验周期、显示气瓶压力低于规定值、故障、已损坏),氧气呼吸器气瓶气压低于10 MPa,空气呼吸器气瓶气压低于220 bar(22 MPa)共6页第1页

送煤防站,由煤防站专职人员进行检查确认。不合格的呼吸器应停止使用。

3.9 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气压,当氧气气瓶压力接近3 MPa、空气气瓶压力接近10 MPa时,应尽快从最近和安全的线路撤离现场,以确保及时返回,在没有到达安全区域或危险没有消失之前,不能卸下呼吸器。

3.10 呼吸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迅速撤离现场,并送煤防站由专职人员进行检查,其中空气呼吸器由供货商定期进行校验。

3.11呼吸器使用过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对面罩及设备进行保洁,同时进行面罩消毒等工作,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后放回原存放处。

3.12未经专业培训或对氧气、空气呼吸器、逃生呼吸器不熟悉者,不得使用本仪器。

3.13 逃生呼吸器是常压式空气呼吸防护逃生设备,正常情况下该设备可提供大约10或15分钟的有效使用时间,使用逃生呼吸器需要经过使用培训。

3.14 逃生呼吸器正常压力在200巴左右,当气瓶压力低于10巴时,报警装置会自动发出声音信号。

3.15 逃生呼吸器适用范围(如:如狭窄的空间、登高作业、煤气柜内部点检、紧急逃生使用等)。

3.16 各部门如需使用逃生器呼吸器必须提前三天向能环部煤防站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才能使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归还煤防站。

3.17 煤防站负责逃生器呼吸器集中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工作。4 氧气、空气呼吸器、逃生呼吸器使用与维护标准

4.1 氧气、空气呼吸器的使用须保持良好气密性,各连接部位无泄漏。

4.2 空气呼吸器使用、维护 4.2.1 使用前检查

4.2.1.1 目视检查减压阀的阀口及O形圈、面罩、肩带、腰带完好无损。

4.2.1.2 空气瓶固定牢靠,检查各连接完好。

4.2.1.3 按压需气阀顶部的红色按钮(激活阀),慢慢打开气瓶,当气瓶气压在220 bar(22 MPa)以上时,应无泄漏声。

4.2.1.4 哨子报警装置测试:卸下面罩,关闭气瓶阀。用手掌盖住吸气阀出口,按压需气阀并慢慢抬起手掌,使系统排气(维持压力

慢慢下降),当压力逐步下降到预定值60 bar(6MPa)时发出报警哨声。

4.2.1.5 装上面罩,同时观测气压表压力卸压为零。4.2.2 使用操作步骤

4.2.2.1 展开肩带与腰带,背上设备,扣上腰带固定好(空气瓶手阀方向朝下),并使臀部感到舒服。

4.2.2.2 向下拉肩带,直到感觉到舒适,将带的端部卷起在腰带内。

4.2.2.3 按压需气阀顶部的红色按钮(激活阀),打开空气瓶阀,观察压力表空气压力在220 bar(22 MPa)以上。

4.2.2.4 张开面罩头部固定带,从头部固定具中央带拆下颈带。拉开胶皮带,将面罩罩在下颌上,使固定具中央放在头的后面,均匀拉紧上下面的固定带。

4.2.2.5 当面部感到正压时,在第一次呼吸时,吸气阀就激活(吸气,憋住呼吸,应听不到泄漏声;感觉面罩贴在面部表明密封良好)。

4.2.2.6 继续呼吸。呼出的空气应容易从呼吸阀流出。深呼吸几次,呼气和吸气均舒畅无不适感觉。

4.2.2.7 可进入有毒有害环境中作业。4.2.3 使用时注意事项

4.2.3.1 使用者应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佩戴使用。

4.2.3.2 当使用中感觉供气不足时,可按压需阀(补给阀)进行补气。

4.2.4 使用后的检查、维护

4.2.4.1 关闭气瓶阀,按压需气阀的按钮,使系统排气(卸压)。4.2.4.2 卸下气瓶由专业人员进行更换。

4.2.4.3 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晒。

4.2.4.4 每年由德尔格公司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校验,并出具校验报告。

4.3 氧气呼吸器使用检查

4.3.1 氧气呼吸器的(氧气瓶)储存压力必须保持10 MPa以上,当使用过程中压力低于3 MPa时,须更换氧气瓶。

4.3.2 各零部件是否齐全、损坏或丢失。

4.3.3 氧气呼吸器自动补气阀、手动补气阀是否给气。

4.3.4 外接呼吸软管是否完整、面罩固定带有否断裂、视野玻璃

有否损坏等。

4.3.5 查外观完整并无油污及灰尘。

4.4 氧气、空气呼吸器的检修、校验、报废及更换换气瓶必须送煤防站,各单位不准自行处理。

4.5 逃生呼吸器使用、维护 4.5.1 使用前检查

4.5.1.1 抓紧背包盖上的带圈拉开背包。

4.5.1.2 将气瓶开关卡子套在背包上盖内的“D”环上。注意:不要将气瓶开关卡子从气瓶阀上取下。

4.5.1.3 检查压力指示,确认气瓶是否充满气,压力表的指针应指在压力盘的绿色区域。

4.5.1.4 最后扣合背包并安装红色尼龙圈。4.5.2 使用操作步骤

4.5.2.1 将颈带挎到颈部并调节带长使设备位于使用者的胸部位置或斜背位置。

4.5.2.2 抓紧背包上盖的带圈并用力向上拉,红色尼龙圈断开,打开背包的同时开关卡子脱离气瓶阀从而激活呼吸气路并向头罩供给空气。

4.5.2.3 立即从背包中取出头罩(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是开关卡子脱离气瓶阀开始计算)。

4.5.2.4 将头罩举过头顶,用大拇指拉伸颈部密封缩口两侧然后将头罩套在头部, 并将半面罩罩于口鼻上方,开始正常呼吸。

4.5.3 使用时注意事项

4.5.3.1 使用者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佩戴使用。

4.5.3.2 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是开关卡子脱离气瓶阀开始计算而不是从佩戴头罩开始计算。

4.5.3.3 在逃离至安全且无危险的区域前不能取下设备。报警装置会在低于设定压力10巴时发出报警。

4.5.3.4 当撤离至安全环境时取下头罩然后脱下设备。4.5.4 逃生呼吸器的维护、检修由煤防站管理负责。

第二篇: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标准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标准》(GA124-2004)

前言

本标准的5.1、5.2、5.4、5.5、5.6、5.9、5.12、5.15、5.16、5.17、5.19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非等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批准的EN 137-1993《空气呼吸器技术要求、试验、标志》(英文版),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本标准对呼吸器系列按照气瓶公称容积(气瓶额定工作压力为30MPa时)划分的,而EN 137-1993是按照气瓶贮存空气体积(20℃、1个标准大气压时)划分的;

——增加了安全阀性能、安全膜片爆破压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A 124-1996《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本标准与GA 124-199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结构、材料阻燃性能、整机气密性能、动态呼吸阻力、耐高温性能、耐低温性能、警报器声响时间、发声声级、平均耗气量、压力表黑暗环境下可视、防水性能、压力表导气管漏气、高压部件强度、中压导气管爆破压力、安全膜片爆破压力、气瓶瓶阀的输出端螺纹基本尺寸、人员佩戴性能;

——在面罩性能的表述上,用“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取代“实际有害空间”。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坚敏、凌新亮、戴国定、曹家胜、戎军。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队员和抢险救护人员进行灭火战斗或抢险救援时为防止吸入对人体有害的毒气、烟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或在缺氧环境中使用的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以下简称呼吸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氧气呼吸器、潜水呼吸器、负压式呼吸器和外供气式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26-2001 一般压力表 GB/T 2891-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GB/T 7307-2001 55o非密封管螺纹 GB/T 209-1999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质技监局锅发„2005‟250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self-contained positive pressure air breathing apparatus for fire fighter 一种呼吸器,消防员自携贮存压缩空气的贮气瓶,呼吸时使用气瓶内的气体,不依赖外界环境气体,任一呼吸循环过程,面罩内压力均大于环境压力。

3.2静态压力 static pressure 在供气阀正压装置开启后,当系统气路平衡时面罩内的压力。3.3 高压部件 high-pressure components 工作时直接承受气瓶输出压力的部件。3.4 中压导气管 medium-pressure air ducts 工作时承受减压器输出压力的导气管 3.5 吸气阻力 inhalation resistance 吸气时面罩内的正压值。

3.6 呼气阻力 exhalation resistance 呼气时面罩内的正压值 4 型号、系列 4.1 型号

呼吸器型号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示例:RHZKF6.8/30表示一具气瓶为复合瓶,公称容积为6.8L,额定工作压力为30MPa的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4.2系列呼吸器系列按照气瓶公称容积划分为:2L、3L、4.7L、6.8L、9L。5 技术要求 5.1结构

5.1.1 呼吸器的结构应使呼吸器气瓶内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过气瓶阀、减压器、供气阀进入面罩供给佩戴者吸气,呼气则通过呼气阀排出面罩外。

5.1.2 呼吸器的结构应简单紧凑,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着装和使用,在狭小的通道通行时呼吸器不应攀挂。

5.1.3 呼吸器应保证从佩戴者身上取下时供呼吸的空气不能中断。5.1.4 呼吸器应有防压缩空气中杂质的装置。

5.1.5 气瓶瓶阀的安装位置应方便佩戴者开启或关闭瓶阀。5.16 压力表应显示气瓶压力,其安装位置应方便佩戴者观察到压力值。5.1.7佩戴者可能触摸到的部件表面应无锐利的棱角。

5.1.8 气瓶瓶阀与减压器连接,面罩与供气阀连接应可靠且不需专用工具,徒手即可连接。连接处若使用密封件,它不应脱落或移位。

5.1.9 着装带应能调节长度,扣紧后不应发生滑脱。5.2 材料要求

5.2.1 呼吸器所使用的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5.2.2 直接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材料应无刺激性和其他有害性,并可进行消毒和洗涤。5.2.3 着装带和带扣在阻燃性能试验后,不应出现熔融现象,且续燃时间不应大于5s。

5.2.4 面罩、中压导气管和供气阀在阻燃性能试验后,续燃时间不应大于5s,且仍应符合5.4的规定。5.3 佩戴质量

呼吸器的佩戴质量不应大于18kg(气瓶内气体压力处于额定工作压力状态)。5.4 整机气密性能

呼吸器在气密性能试验后,其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值在1min内的下降不应大于2MPa。5.5 动态呼吸阻力

在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的范围内,以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呼吸,呼吸器的面罩内应始终保持正压,且吸气阻力不应大于500Pa,呼气阻力不应大于1000Pa;在2MPa至1MPa的范围内,以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呼吸,呼吸器的面罩内仍应保持正压,且吸气阻力不应大于500Pa,呼气阻力不应大于700Pa。

5.6 耐高温性能

呼吸器在高温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异常变形、粘着、脱胶等现象;以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呼吸,呼吸器的面罩内应保持正压,且呼气阻力不应大于1000Pa。

5.7 耐低温性能

呼吸器在低温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开裂、异常收缩、发脆等现象;以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呼吸,呼吸器的面罩内应保护正压,且呼气阻力不应大于1000Pa。

5.8 静态压力

静态压力不应大于500Pa,且不应大于排气阀的开启压力。5.9 警报器性能

5.9.1 当气瓶内压力下降至(5.5±0.5)MPa时,警报器应发出连续声响报警或间歇声响报警,且连续声响时间不应少于15s,间歇声响时间不应少于60s,发声声级不应小于90dB(A)。

5.9.2 从警报发出至气瓶压力为1MPa时,警报器平均耗气量不应大于5L/min或总耗气量不大于85L。5.10 面罩性能

5.10.1 面罩质量应分布对称,头带或头罩应能根据佩戴者头部的需要自由调整,其密合框应与佩戴者面部密合良好,无明显压痛感。面罩应有除去视窗结雾功能。

5.10.2 视窗为大眼窗,应使用透光性能良好的无色透明材料,并不应产生视觉变形现象。5.10.3 视野及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按体积计算)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视野及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项目 要求 视野 总视野% >70 双目视野% >55 下方视野% >35 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1 5.11 减压器性能

5.11.1 在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范围内,减压器输出压力应在设计值范围内。5.11.2 减压器输出压力调整部分应设置锁紧装置。

5.11.3 减压器输出端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性能应符合5.12的规定。5.12 安全阀性能

5.12.1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与全排气压力应在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的(110~170)%范围内。5.12.2安全法的关闭压力不应小于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5.13 供气阀性能

供气阀应设置自动正压机构。5.14 压力表

5.14.1 压力表的外壳应有橡胶防护套,外壳直径不应大于60mm。

5.14.2 压力表的测量范围应为(0~40)MPa,精度不应低于2.5级,最小分格值不应大于1MPa。5.14.3 压力表标度盘上警报压力值段和30MPa处应有明显指示。5.14.4 在暗淡或黑暗的环境下,佩戴者应能读出压力指示值。5.14.5 在防水性能试验后,压力表内不得进水。

5.14.6 当压力表同其连接的软管脱开时,在气瓶内压力为20MPa的情况下其漏气量不应大于25L/min。5.14.7 压力表的其他性能应符合GB/T 1226-2001的规定。5.15 高压部件强度

高压部件经水压试验压力试验后应无渗漏和异常变形。5.16中压导气管

5.16.1 中压导气管不应妨碍佩戴者工作和头部自由活动,且不干扰供气阀同面罩的连接。5.16.2 当佩戴者的活动引起中压导气管弯曲、变形时,中压导气管不应产生通气障碍。5.16.3 中压导气管爆破压力不应小于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的4倍。5.17气瓶

5.17.1气瓶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应符合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5.17.2 气瓶上应有“压缩空气;气瓶编号;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工作压力;公称容积; 重量;生产日期;检验周期;使用年限;产品标准号;警示:发现纤维断裂或损坏,不应充装”字样标记。5.17.3 气瓶额定工作压力为30MPa。5.17.4 气瓶外部应有防护罩。5.18 气瓶瓶阀

5.18.1 气瓶瓶阀的开启方向为逆时针。

5.18.2 气瓶瓶阀在开启后应保证不会被无意关闭,如气瓶瓶阀开启后不可锁定,那么开启手轮应至少旋转两周才能达到关闭状态。

5.18.3 气瓶阀上应设置安全膜片,其爆破压力应为(37~45)MPa。

5.18.4 气瓶瓶阀的输出端螺纹为内螺纹,螺纹尺寸为G5/8,其公差应符合GB/T 7307-2001中表1的规定。

5.19 人员佩戴性能

佩戴人员主观感觉应良好,无供气不足现象。6试验方法

6.1 结构、标志、包装检查

用目测法测定,结果应符合5.1、8.1和8.2的规定。6.2 材料阻燃性能试验

6.2.1 着装带和带扣材料阻燃性能试验

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通过调节丙烷气体的流量,使燃烧器火焰高度为40mm,且距火焰高度20mm处的温度为(800±50)℃。将试样水平安放在距火焰高度20mm处12s,结果应符合5.2.3的规定。

6.2.2 面罩、中压导气管和供气阀材料阻燃性能试验

将试样按图2所示安置。调整燃烧器喷嘴与试样外表面距离为250mm,调节丙烷气体的流量,使燃烧器顶部所构成的三角形中心距燃烧器顶部250mm处的温度为(950±50)℃,试样在火焰中暴露5s,然后再按6.4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2.4的规定。

1-试样;2-燃烧器喷嘴。

图1 着装带和带扣材料阻燃性能试验装置示意图 1-试样;2-燃烧器喷嘴。

图2 面罩、中压导气管和供气阀材料阻燃性能试验装置示意图 6.3 佩戴质量测定

用量程为(0~30)kg,精度为1/3000的电子秤测定呼吸器的佩戴质量,结果应符合5.3的规定。6.4 整机气密性能试验

当气瓶压力不小于公称工作压力的90%,开启供气阀,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头模上,开启气瓶瓶阀,待系统气路充满压缩空气后再关闭气瓶瓶阀,观察呼吸器的压力表在气瓶瓶阀关闭后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结果应符合5.4的规定。

6.5 动态呼吸阻力试验 6.5.1 试验装置 呼吸器综合检测仪。6.5.2 试验步骤

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头模上,其呼吸接口同人工肺相连,设定人工肺呼吸频率为40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完全开启气瓶瓶阀,启动人工肺,测量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范围内,面罩内呼吸阻力值;设定人工肺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测量气瓶内压力为2MPa至1MPa范围内,面罩内呼吸阻力值,结果应符合5.5的规定。

6.6 耐高温性能试验

将呼吸器(气瓶内压力为10MPa)放置在(60±3)℃环境中4h,取出后即刻将呼吸器同人工肺相连,设定人工肺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完全开启气瓶瓶阀,启动人工肺,测量呼吸阻力,直至气瓶内压力至2MPa,结果应符合5.6的规定。

6.7 耐低温性能试验

将呼吸器(气瓶内压力为30MPa)放置在(-30±30)℃环境中12h,取出后即刻将呼吸器同人工肺相连,设定人工肺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完全开启气瓶瓶阀,启动人工肺,测量呼吸阻力,直至气瓶内压力至2MPa,结果应符合5.7的规定。

6.8静态压力试验

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头模上,其呼吸接口同人工肺相连,在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下完全打开气瓶瓶阀,启动人工肺做几次缓慢的呼吸,然后关闭人工肺,当系统气路平衡时,记录面罩内的压力,结果应符合5.8的规定。

6.9 警报器性能试验

a)启动呼吸机,在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的范围内,以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呼吸;在2MPa至1MPa的范围内,以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呼吸。从呼吸器的压力表上读出警报器的起鸣压力值,同时记录声响时间;

b)当警报器起鸣后,在距警报器1m处测量发声声级;

c)将警报器输出端同流量计相连,改变警报器输入端压力,测量警报器起鸣时及输入端压力分别为4MPa、3MPa、2MPa、1MPa时,警报器输出端流量,计算其平均值。同时,记录从警报器起鸣至压力为1MPa时所用的时间,计算其耗气量。

结果应符合5.9的规定。6.10 面罩性能试验

6.10.1 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试验

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试验按GA 209-1999中6.5.3的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5.10.3的规定。6.10.2 视野试验

视野试验按GB/T 2891-1995中3.3的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5.10.3的规定。6.11 减压器性能试验

在减压器输出压力端装上压力表,开启气瓶瓶阀,测量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范围内减压器的输出压力,结果应符合5.11.1的规定。

6.12 安全阀性能试验 a)将安全阀的输入端与气压源相接,缓慢均匀地升压,升压速率不应大于0.01MPa/s,测量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b)继续升高压力,直至安全阀达到全排气状态,测量安全阀的全排气压力。c)缓慢均匀地降低压力,直至安全阀关闭,测量安全阀的关闭压力。结果应符合5.12的规定。6.13 压力表试验

6.13.1 压力表外壳直径测定

用游标卡尺测定压力表的外壳直径,结果应符合5.14.1的规定。6.13.2 压力表防水性能试验

将压力表浸没在水温不低于5℃的清水中24h,结果应符合5.14.5的规定。6.13.3 压力表导气管漏气量试验

在气瓶内压力为20MPa时,卸下压力表,装上流量计,完全开启气瓶瓶阀,测量压力表导气管的漏气量,结果应符合5.14.6的规定。

6.14 高压部件强度试验

在高压部件的输入端加入气瓶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水压力,历时2min,结果应符合5.15的规定。6.15 中压导气管爆破压力试验

将中压导气管连接到专用的水压试验台上,排除管中的气体,然后缓慢加压直至爆破,结果应符合5.16.3的规定。

6.16 安全膜片爆破压力试验

将装有安全膜片的气瓶瓶阀连接到水压试验台上,关闭气瓶瓶阀活门,然后缓慢加压直至爆破,结果应符合5.18.3的规定。

6.17 气瓶瓶阀输出端螺纹的基本尺寸和公差测定

用标准螺纹塞规测定气瓶瓶阀输出端螺纹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结果应符合5.18.4的规定。6.18 人员佩戴性能试验

只有已通过5.1~5.18检验合格的呼吸器才可用于人员佩戴性能试验。6.18.1 样品数 样品数至少2具。6.18.2 试验人员

挑选对使用呼吸器有一定经验,面部外观适合佩戴面罩,且身体健康的试验人员4名。6.18.3 试验条件

在常温、常压和设定的模拟环境条件下进行。6.18.4 佩戴者的主观感觉

试验结束后应询问佩戴者的主观感觉,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佩戴的舒适性; b)着装带带扣的可调性; c)压力表能否摸得着、看得见; d)面罩视窗视线的清晰度; e)面罩是否有除去视窗结雾功能; f)供气阀开启情况; g)空气供给情况; h)传声情况; i)报警情况;

j)佩戴者觉察到的其他问题。6.18.5 行走试验

试验人员2名,身穿消防作业服,分别佩戴呼吸器,以6km/h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30min,试验结束后询问佩戴者的主观感觉,结果应符合5.19的规定。

6.18.6 模拟环境中的适应性试验

试验人员2名,身穿消防作业服,分别佩戴呼吸器,按以下顺序试验30min,试验结束后询问佩戴者的主观感觉,结果就符合5.19的规定。

a)携带13kg沙包行走15m,并把沙包放在2m高的板墙上。b)翻越高0.4m、1m、1.2m、2m,分别相距7m的板墙各一个; c)爬消防训练楼墙角;

d)在12m高的消防梯上爬上、爬下各三次;

e)在设有460mm正方形孔的梯子上爬上、爬下各一次,梯子高12m; f)展开和卷起一根长度为20m的消防水带;

g)爬越长3.7m、直径0.7m和长3.7m、宽0.9m、高0.6m 的孔道各一个;

h)休息5min,期间若发现气瓶内压力很低,达不到演习要求的总时间,可以更换气瓶; i)在平地上以6km/h的速度行走,直至试验结束。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形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分别按7.2和7.3进行。7.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当正常生产的产品在原材料、设计、工艺、生产设备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正常连续生产一年时; 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形式检验要求时; 7.2.1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和8.1、8.2。7.2.2样本大小

型式检验的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大小为6具。7.23.产品批量

产品批量不应少于20具。7.2.4 合格判定

型式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本标准方为合格。7.3 出厂检验

总装完毕的每具呼吸器产品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准出厂。

7.3.1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结构、标志、包装、整机气密性能、动态呼吸阻力、静态压力、报警器性能。7.3.2 合格判定

出厂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本标准方为合格。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形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分别按7.2和7.3进行。7.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当正常生产的产品在原材料、设计、工艺、生产设备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正常连续生产一年时; 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形式检验要求时; 7.2.1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和8.1、8.2。7.2.2样本大小

型式检验的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大小为6具。7.23.产品批量

产品批量不应少于20具。7.2.4 合格判定

型式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本标准方为合格。7.3 出厂检验

总装完毕的每具呼吸器产品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准出厂。

7.3.1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结构、标志、包装、整机气密性能、动态呼吸阻力、静态压力、报警器性能。7.3.2 合格判定

出厂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本标准方为合格。

第三篇:氧气呼吸器战前检查程序

氧气呼吸器战前检查程序

陕西华彬煤业救护队 徐建超

军事化矿山救护队出动,侦查,事故处置等在入井前做到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战前检查。战前检查不是什么都查,主要是检查个人的氧气呼吸器,对携带的所有装备进行清点。也是对平时维护保养的仪器进行确认,做到万无一失;更是缓解救护指战员在进入灾区前的紧张情绪。

依照《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质标)第6.5.2入井准备中对正压氧气呼吸器战前检查内容要求,正确进行氧气呼吸器的战前检查(包括自检和互检)在120S内完成。关于战前检查现阶段由于各个单位使用的仪器不同,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标准。但现在都是正压氧气呼吸器,下面我就我队在使用德尔格正压氧气呼吸器BG4的战前检查程序进行介绍,不妥之处请指正。战前检查的基本要求

a 《质标》入井准备中对战前检查规定在120秒内完成。记时应从小队长整好队伍下达“开始战前检查”时起至小队长向带队指挥员汇报完毕并向小队布置完任务后停止记时。

b 进行战前检查的小队全体人员必须穿桔红色战斗服(带救援标示),戴安全帽,穿胶靴,围毛巾,携带矿灯(矿灯卡在安全帽上),自救器和战斗包(用于装个人装备工具及其它物品);

c 自救器统一在右肩左跨,战斗包在左肩右跨; d 上衣兜左侧装粉笔两支,右侧装记录本和圆珠笔;裤兜左侧装线手套,右侧装帆布手套;

e 战前检查时不用脱帽;戴面罩是将安全帽从头顶向脑后放置(安全帽上的带子必须放于下颌之下),面罩戴好迅速戴好安全帽;

f 战前检查在报告时队员报告词为:“X号队员仪器完好,压力X mpa;g 自检时小队长在队列前,队伍成横队站立;互检时小队长下达向左转,小队长跑到队伍中自己原来的位置,最后成纵队站立。

g 在进行战前检查时要求全体指战员动作规范,整齐划一。2 战前检查自检的内容及程序 1)自检内容

a 整机气密性检查 b 吸气阀气密性检查 c 呼气阀气密性检查 d 自动补气阀检查 e 自动排气阀检查 f 手动补气阀检查 g气瓶压力检查 h电池电量检查

j附件检查(包括面罩头戴,腰带,联络绳等)2)自检的程序

a 整机气密性检查:将全面罩头戴整理好并翻向面罩正面,双手用力拖住面罩并和面部紧密接触。用力吸气,吸不动为止,则仪器整机气密性良好。

b 吸气阀和呼气阀的气密性检查:保持整机气密检查时的方法,做正常的呼吸,感到呼吸自如,则呼吸两阀灵活工作正常。在用左手捏住呼气软管,右手拖住面罩用力呼气,若呼不动则吸气阀气密性良好;然后用右手捏住吸气软管,左手拖住面罩用力吸气,若吸不动则呼气阀气密性良好。

c 自动补气阀检查:左手仍然用力拖住面罩,面罩和面部紧密接触,右手打开氧气瓶,能听到明显的气流声后用力吸气,此时应能听到“咝咝”声。

d 自动排气阀检查:双手拖住面罩用力呼气能听到“嗤嗤”的气流声则自动排气阀动作。

e 手动补气阀检查:左手继续拖住面罩和面部紧密接触,右手按动红色按钮,能听到“噗”的一声则手动补气阀动作。f 气瓶压力检查:用右手换左手继续拖住面罩(保证面罩和面部紧密接触),左手拿起智能报警器,观察气瓶压力,并记住。g 电池电量检查,迅速又将左手换回拖住面罩,右手关气瓶阀。关闭后,左手放下面罩并拿起智能报警器同时按下显示屏左右两侧的按钮,等待4秒,则屏幕显示电池电量。当电池显示“ok”或黑色方格时说明电池电量充足。当报警器发出长声“哔”声同时屏幕显示“1”最多能用4个小时。当显示“2”并且报警器发出5个短的“哔”音时表明必须更换电池,否则会引起死亡或严重的伤害。

h 附件检查:依次检查面罩;头戴(将头戴整理好便于佩用呼吸器是使用);肩带;腰带,联络绳等.3 互检的方法。

小队长下达命令后,全体队员向左转,小队长跑步到队伍中自己的原位置,队伍由横队变为纵队。小队长开始下达“开始互检”的命令后,全体队员采用手触式从每个队员的呼吸器滑销,上盖等进行检查并口述:滑销,外壳完好;然后2号队员和小队长同时向后传,2号队员用同样的方法给小队长互检。

2号队员检查完后继续向后转,小队长跑步到队伍横队时队列的前方,下达向右转。同时询问大家“装备”全体队员集体回答“齐全”再询问“仪器”,从2号队员开始依次回答“2;3;4····9号队员仪器完好,压力X mpa”,最后1号队员就是小队长汇报自己的压力,整理队伍给指挥员报告。报告词为“报告首长,第X小队实到X人,装备齐全,仪器完好,最低气压X mpa,请指示,小队长xxx”.综上所述,氧气呼吸器是救护队从事灾害事故处理的第二生命,保养维护和检查好个人的呼吸器是救援的第一基本要求。在进入灾区前全面的细致的进行战前检查很有必要,因此在以后的救护工作当中我们要切实的做好,确保救护指战员在处理灾害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进行安全的施救,达到高效的处置。

第四篇:空气氧气检测

第一章练习

一、选择题(25分,每小题1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B.矿石粉碎 C.铁丝弯曲

()

3、下列过程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B.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C.汽车尾气排放的烟雾D.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

4、影响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

ACO2、O2、N2BSO2、NO2、COCN2、CO2、SO2DSO2、CO2、NO

2()

5、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空气中引起

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汽()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新的空气B.自来水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D.雪碧()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里,以免浪费

B 实验时,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应取1-2毫升

C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

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8、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D.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9.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检验气密性D.加热液体()10.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

11、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煤气管道泄露出来的气体物质B.阳台上花草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C.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物质D.石材释放出的放射性气体-氡

()

12、下列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是

D.汽油挥发()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14、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稀有气体B.水蒸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

15、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了太空漫步。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

能提供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

()

16、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

A.难溶于水,比空气轻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C.易溶于水,比空气轻D.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1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平衡时砝码为10克,游码刻度为3.2克,则称量物的质量是A.10克B.6.8克C.13克D.13.2克

()

18、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碳B.蜡烛C.铁丝D.红磷

()

1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

()20、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 s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

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

2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B)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C)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

2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步骤有: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将高锰酸钾

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熄灭酒精

灯⑥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④②①③⑤⑥C ②①④③⑥⑤D ④②①③⑥⑤

()

23、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碳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2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25、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9g/L,在A、B、C、D四种气体中,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26(10分)2007年6月9日,“八国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请回答:

(1)请填写下图中的空白:

(2)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3)上图空气成分中:可以做保护气的是,能供给呼吸的是,温室气体是指。

(4)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有、、。

27(6分)老师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一段无锈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在铁丝上放一根火柴目的是,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底放,目的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

于反应。

28(6分)晓晴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师整理化学实验室,发现有两组无标签试剂,请你参与鉴别:

(1)有甲、乙、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试根据下图所示操

作及发生的现象,判断甲、乙、丙各瓶中所盛的是哪一种气体?则甲瓶,乙瓶,丙瓶。

(2)有A、B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水和双氧水。晓晴同学分别取少量于两支

试管中,在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被鉴别的无色溶液,若有冒气泡现象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滴

加的原无色溶液是,若没有明显变化,则滴加的原无色溶液是。

29(4分)右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从_____________端进氧气。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则从______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30(4分)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

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

猜想是氮气。

三、实验题

31(10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⑴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属于反应。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⑶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氧气的方法是。

32(7分)某同学用下图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中盛放的生石灰(即氧化钙)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

塞左端管内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外界空气连通。白磷很容易自燃且燃烧产物与红磷燃烧产物

相同,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过量);

活塞先向移动。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活塞应停在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3.(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

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测

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最适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实验记录】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或红砖粉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是否改变。

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

【实验方案】(2分)

34(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C装置中

大试管的容积为50毫升,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毫升处。容器内红磷足量)。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B装置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

结束, 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打开B的弹簧夹。可

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最终停在______毫升处。

(2)用C装置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

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毫升处。

第五篇:空气呼吸器演练总结

XX公司

空气呼吸器演练总结

为了在发生煤气中毒时得到快速救援,我公司于6月28日,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进行了一次急救比赛,通过急救比赛使公司相关人员对事故应急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检验和锻炼了队伍,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提高职工正确、快捷处理煤气中毒事故的能力,从演练竞赛中发现了存在的不少问题,为今后应对紧急事故积累了经验。在此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在演练过程中参加人员严肃性不够,未体现出事故救援的真实性,时效性。

二、是在使用空气呼吸器抢救时佩戴过程时间太长(不能在一分钟内完成)

三、个别组为了赶时间,佩戴的面罩有漏气现象和背带未扣紧现象。

四、转移“伤员”过程中部分救援人员不注意“伤员”抬运姿势,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通过对演练的总结,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援救,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失,使事故得到有效的遏止,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纠正:

一、对煤气操作、管理、检维修相关人员进行呼吸器、煤气报警器正确使用的知识培训,使之能够对救援器材各个部件的功能熟悉;

二、开展空气呼吸器穿戴练习活动,使煤气区域操作、管理、检维修相关岗位人员能够在一分钟之内穿戴好空气呼吸器真正做到“急救”;通过对预案的不断练习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XX公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下载氧气、空气呼吸器管理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氧气、空气呼吸器管理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空气与氧气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第一节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博才实验学校吴凤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与氧气教案

    第三单元 第1节 空气与氧气 谢塘镇中学 黎松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能用实验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

    佩戴空气呼吸器操教案

    佩带空气呼吸器操教案 一、 作业准备 1、 2、 3、 清点人数,整理器材。 做好战斗员的训练前准备活动。 宣布课目、目的、内容、时间、方法、要求、场地等。 课目:个人防护器材......

    背负式氧气呼吸器(推荐阅读)

    背负式氧气呼吸器背负式氧气呼吸器工作原理: 呼吸气体在闭路呼吸系统中循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由清净罐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氧气瓶中的氧气以下列方式补充道呼吸系统......

    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管理制度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管理制度(暂行) 油气生产和气体处理的工作环境中硫化氢的浓度有可能超过15mg/m3(10ppm)的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现对正压式呼吸器的日常使用管理、定期检查......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操作

    正压式空气使用前检查与佩戴 一、 使用前检查 1、检查高压管路,中压管路是否连接可靠,全面罩視窗有无破裂,固定是否可靠,面罩密封周边有无老化破裂; 2、检查减压阀手轮与气瓶连接......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技术要求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技术要求: 1、气瓶由高强度铝合金内胆加全缠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强度高,重量轻。一个工作压力30MPa的6.8L气瓶,气瓶中的空气体积为6.8×30×10=2040L 2、全......

    空气与氧气教学设计

    篇一:空气与氧气教案 第三单元 第1节 空气与氧气谢塘镇中学黎松青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实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