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6:3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一篇: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X X X

(XXXXXXXXXX学院

邮编。。)

摘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是很大的。原则上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扩大外商开展加工贸易的领域,为外商投资带来广阔的发展天地;其他国家对我国开放市场,将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关税的减让,从根本上堵住了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的机会。各国贸易政策的公开,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世贸规则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加工贸易的监管等领域带来新的挑战。对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加强和改善加工贸易的审批管理;科学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管理;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良性发展;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对我国的对外经贸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促进了我国产业的调整,制造业的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情况发生新变化之际,我国的加工贸易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关键词:加工贸易;新机遇;新挑战

Abstract: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impact of processing trade is great.In principle, the market will expand further opening of foreign areas engaged in processing trade, foreigninvest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wide;other countries open their markets to China, will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products have a broader market, exports composition will also be changed greatly.Tariff cuts, essentially blocking the use of processing trade channels smuggling opportunities.Countries to open trade policies are conductive to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s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However, WTO rules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o the supervision of processing trade and other areas to bring new challenges.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trade approval management;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s classification;optimize theprocessing trad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guid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the currentinternation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domestic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o on the occasion of the new changes,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Keywords:Processing Trade;New opportunities;New challenges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进加工贸易转

(一)世贸规则对加工贸易带来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是很大的。原则上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扩大外商开展加工贸易的领域,为外商投资带来广阔的发展天地;其他国家对我国开放市场,将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关税的减让,从根本上堵住了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的机会。各国贸易政策的公开,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维护自己的权益。

1.由于关税的减让,原来销往国外市场的加工贸易产品可能转而在本地销售,从而影响国产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2.一些加工贸易货物通过内销途径可能逃避配额许可证管理,既影响了企业加工贸易的正常运行,也为海关对加工贸易进行后续管理造成困难。

3.按照世贸国民待遇的原则,任何成员不能以直接或间接方法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有特定数量或比例的国内数量限制,或强制规定优先使用国内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能用政策上的限制来促使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

4.随着关税的降低,政策优惠的吸引力下降。

(二)加工贸易监管面临挑战

在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遍地开花的经营格局,给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加工贸易监管政策存在不足:一是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二是缺乏健全、有效的产业政策导向和税收保障机制;三是相关政策不协调。在贸易政策和税收等政策方面,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之间存在较大的政策落差。

2.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走私的现象十分突出,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与监管手段仍存在实际困难,使得加工贸易成为不法分子走私的渠道之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

3.没有形成有力的协调配合机制。一是各部门多头共管,各地区监管条件不平衡;二是技术标准不规范;三是管理脱节;四是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五是监管任务重。

(三)加工贸易挤压正常贸易,使出口税源萎缩

我国对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实行保税监管制度,即在货物进口时,海关保留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权利,但实际并不征收或按比例征收,待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后出口时核销结案,加之我国对加工贸易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导致占进口贸易总额近50%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及机器设备基本上都不征税或征收很少的税。另外,三资企业投资进口的机器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弱,拉动作用相对较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加工业过度膨胀。据有关部门对80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的调查分析,利用率在6O%以下的有28种,占35%。我国绝大部分加工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承接的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属于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同时,真正高、精、尖的加工能力却严重不足,而且加工能力一旦形成,机器设备成为沉淀资本,要维持其生产就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供应。庞大的加工生产能力与我国相对落后的原材料工业和种植业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造成加工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种植业之间比例失衡。

(五)加工贸易顺差、原产地规则与严重贸易摩擦的挑战

目前,我国对美国和欧洲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从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加工贸易顺差较大而引起的。由于加工贸易加工程度深浅不一,增值幅度相去甚远,原产地认定分歧较大等方面问题,从而造成我国表面存在较大顺差,但实际增值并不高。加工贸易是国

际分工和国际化生产所导致的经济合作形式,在这一个生产、流通的过程中,我国只是从事其中部分加工环节,贸易顺差并不代表我国在贸易过程中获取了相应的贸易利益,可是却被他国利用,成为向我国施加贸易压力、甚至是讨价还价的砝码。

(六)加二贸易企业分类的标准和保证金管理面临挑战

1.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标准条件尺度过于严格,对技术性犯规惩罚过重。适用A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可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但是由于其标准过于严格,满足其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很少。一些加工贸易出口大户由于货运量大、料件和产品种类繁多,报关次数频密,技术违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被划入C类管理,造成数10巨额资金长期压在银行不能周转。

2.关于缴纳保证金问题。按照规定,适用C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时,海关对其备案进口料件收取应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税款等值的保证金。这就使企业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固定地用在保证金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削弱,从而影响外贸出口。

(七)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挑战

1.加工贸易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从我国情况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对加工贸易的调节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投资软环境上来讲,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企业与市场存在脱节现象,为企业服务的机构还没有配套。另外,我国的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有待加强,金融服务需要完善。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一次关于国内采购的主要障碍的调查中,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加工装配技术是最重要的障碍。

4.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影响限制了加工贸易使用国产原材料。

5.加工贸易业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后,相关的操作规程仍跟不上国家保税业务的发展和通关制度改革的要求。

(八)境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挑战

1.对境外加工贸易认识不足。加工贸易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境外加工贸易,我们的认识还很不足。我国现行的政策限定过死。目前,生产企业获得的自营进出口权,只限于经营自已生产的产品,而事实上,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需要出口的原材料、零部件不仅仅限于本企业生产的。

2.国家的相关政策尚未配套。以金融服务业为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难以对境外加工贸易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遇有流动资金短缺的境况时,却难以得到国内商业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的信贷支持。

3.产业发展不均衡。我国拥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域少。现在,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和轻工业品还占有优势,其他诸如汽车、IT产业、电信等领域,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我国的服务业水平同国际相比,差距很大,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

4.信息机制不健全。从市场信息需求看,企业对国外有关法律、政策和投资环境知之甚少。不少企业想走出去,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能够得到有关国家的市场资料。对于国际上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原产地规则了解不多,国际通行做法也不掌握。

二、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和改善加工贸易的审批管理

1.完善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制度。在目前分级审批制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地(市)和县(市)级加工贸易审批权。对实行总量平衡管理的棉花、食糖、植物油、羊毛、天然橡胶、原油和成品油等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将审批权下放市一级。

2.适度放宽加工贸易企业审批条件。减少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根据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不发达现状,适当放宽条件,鼓励中西部地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3.严把加工贸易业务(合同)审批关。严格按照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单耗标准来审批加工贸易,对尚无全国统一单耗标准的,加工贸易审批机关要严格审核企业所申报的单耗,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主管海关的意见后予以审批,海关凭加工贸易审批机关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予以备案。

4.规范加工贸易批准证的时限。经营企业须按《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期限加工、返销制成品并办理核销手续。如因客观原因确需延长制成品返销期限,须在规定的制成品返销期限内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海关凭批件办理延期手续。

5.提高加工贸易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金关工程”,实现加工贸易各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网,以更精确、更便捷、更经济的管理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电子化管理,在政府部门管理现代化中将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6.严格审批某些商品。对敏感的配额许可证商品、有污染的商品、国际市场容量有限并易冲击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商品等限制类商品,其加工贸易的审批要更加严格。

(二)科学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管理

1.根据机构改革后的新情况,重新调整和完善“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议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组成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定期通报情况,研究政策,共同做好加工贸易的管理工作。今后,各省、区、市也应建立相应的加工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就各种情况互相定期通报。

2.科学界定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放宽对加工贸易企业违规的界定条件,对一般技术性违规的不应作为评定企业类别的依据,对轻微违规,处罚金额不大(可加大到5万元以内)的违规行为,也不应作为类别评定纪录。对无走私记录、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应尽可能使之在没有C类、D类企业违规严重的情况下进入A类行列。

3.建议将违规次数占其进出口报关货物申报单票数的比例,作为企业分类考核指标。凡加工贸易企业一年内违规少于2次,或违规次数占其报关单票数的比例低于规定的标准,同时符合海关关于企业分类的其他规定,将其划入B类或A类企业管理。

(三)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良性发展

1.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我国沿海地区投资环境和工业基础都有了明显改善,为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引导外资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逐步引向内地,并根据自身需要适当发展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

2.采取措施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升级。从积极参与全球分工的角度看,要尽快调整国内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3.大力发展并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档次。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要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档次提高。

4.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国际通行做法,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国产化率。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采用国产料件替代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免部分税收,刺激企业的积极性。

(四)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加工贸易发展环境。利用多种投资方式,改善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尽快修筑交通运输干线,打通通往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的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改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

2.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出口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外经贸增长点,建立以水力、矿产等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能源加工,发展旅游业和边境贸易。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优势。进一步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选择部分科技实力强的中心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出口加工区。

3.运用区位优势,发展面向中亚、南亚等出口的加工工业。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经济纽带维护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周边国家的运输通道。

4.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要取得突破和更大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沿海地区的做法。必须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和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5.加快经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外经贸人才的缺乏和开放意识的相对滞后,是制约中西部地区外经贸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首先要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事业,加快外经贸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业务精、懂经营、善管理的开放型人才,为西部大开发和发展外经贸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五)妥善处理加工贸易内销问题,减少对国内产业冲击

1.严格控制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内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条件。严厉打击利用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内销进行走私、牟取暴利的违法行为。

2.规范对加工贸易内销料件的处理。对不属于进口配额许可证或登记管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海关根据《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进口料件补征税款及税款利息后,办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的核销手续。

3.加大对加工贸易违法内销的处罚力度。对未经海关许可,擅自转让、抵押、调换加工贸易保税料件或成品的,对有关保税料件数量短少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或有关纪录不真实的,以及3次以上走私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规范加工贸易秩序,尽量避免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对我国国内产业的不利影响。

(六)发展出口加工区,规范加工贸易管理

设立出口加工区是我加工贸易监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出口加工区的设置,将改变现有加工贸易“遍地放羊式”为“圈养式”的集中规范管理。发展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监管,解决长期以来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和手续繁杂的矛盾,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1.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货物进出的监管。加强出口加工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监管。加强对出口加工区与区外之间货物进出的监管。

2.切实落实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保税监管政策。这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国产化率。3.进一步完善出口加工区的管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应完善出口加工区的服务功能,在对加工贸易业务有效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政策,简化企业的手续。

4.积极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一方面,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向我国新设立的出口加工区内集中,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扩大整体优势;另一方面,建议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有基础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开发区内试办规范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

(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新形势,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在坚持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引导加工贸易到指定区域内保税监管,对于指定区域外实行先征后退或银行担保的国际通行做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加工贸易全过程实施电子网络管理。

1.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实行封闭管理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集团、保税工厂转移。

2.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制度。

3.严格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利用计算机异地报关系统和加工贸易分册,规范加工贸易的异地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管理。

4.引入加工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机制。目前,要在坚持台账制度的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加大对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的监管力度。

5.创造条件,逐步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根据我国保税区发展情况,建议选择上海、天津和深圳等建立比较早、发展比较快、规模比较大主要港口城市保税区,率先建立综合型自由贸易区,实现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的“在内地再创几个香港”战略构想。

(八)建立完善的加工贸易政策促进体系

1.统一各种贸易方式下我国国产料件出口的退税率。在统筹考虑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基础上,以比较合理的税收优惠,引导加工贸易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促进我国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的出口。建议国家建立进口税收担保基金,通过银行或保险公司对进行封闭式加工的企业提供税收担保,既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又确保国家利益免受损失。

2.进一步下放进出口经营权。在对外经贸政策上,对从事加工贸易的生产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

3.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通过规范,确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国内经济和产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批准证书,准予加工。加快制订各类加工产品的耗料标准,并根据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改进适时进行调整。

4.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提高服务效率。在积极贯彻国家有关加工贸易的各项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为守法经营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促进加工贸易的正常发展。

(九)积极推进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

境外加工贸易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扩大出口的一种经济贸易方式,是我国海外投资的组成部分。与我国的一般贸易相比较,境外加工贸易的社会效益更大。它不仅真正实现了扩大商品出口的目的,而且还带动了技术、劳务以及服务贸易的出口。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可绕过国外贸易壁垒,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销售。

1.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我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行业政策。

2.实行税收支持政策。建议对我方作为境外加工生产自用的机械设备、器材的出口,实行不征不退政策;为鼓励扩大生产规模,允许对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免征所得税,将其3年内所获利润充实资本金。

3.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拓宽服务领域。在保证国有资本安全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按市场经济的规则为我国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

4.研究建立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险政策对境外加工贸易促进作用。研 5.简化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程序。建议对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审批进行适当调整。对个体经营企业或者合资企业进行境外加工贸易,可实行登记制;对部分国有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不能到境外从事加工贸易。

6.加强商会、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服务。充分发挥我国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作用,对我

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行业进行协调。同时,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7.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建立健全境外国有资产的保障和责任法规,理顺国内企业和境外企业的关系,并加快海关、税收、外汇管理等相关法规的建设,使我国的境外投资。

三、结论

总之,在这种国内、国际发生新变化的时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也正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的把握和利用当前难得的机会,进一步的拓展我国加工贸易向纵深方向发展;如何更好的解决当前加工贸易中遇到的难题或挑战,为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都是在今后中亟待解决的关键。达到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4,(2)

第二篇: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编者按: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的纪念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法治的理念 自然 为我们所关注。为此,本栏目特约请国务院法制办的林广华就我国依法行政的情况做一阐述,并就 目前 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有所裨益。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和核心,其目的在于合理配置行政权力,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价值目标。实质意义上的法治不仅要求法的权威性和依法而治的法的工具价值,而且强调立法对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追求、法的 内容 的合理性等法的实质理性。法治已经演进为一个综合概念,它融汇了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诸多价值观念,包含着 法律 至上、民主 政治、权力制约、司法独立、依法行政等丰富的制度意蕴,其核心则是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几个世纪以来,法治 理论 与实践对政府权力予以高度关注,这与行政权力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与人们生活联系的直接性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以来,行政权在很多国家的权力结构中极度扩张的事实,不断提醒人们,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是国家权力制约的重中之重。在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行政法治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因此,依法行政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当前,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在思想意识方面,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的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邓小平同志指出:“旧 中国 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由于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传统,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特别是一些非常有害的观念或思想,严重阻碍着依法行政的实现。它们是:第一,人治观念。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是不重视,总认为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因此,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些领导干部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第二,治民不治官的观念。有些领导干部往往把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总习惯地认为法律只管老百姓,忘记了自己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第三,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将法律仅视为一种治人的工具,而不具有法律的目标价值观念。甚至认为,当对自己有利时就拿来适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执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观念的根植和依法行政方略的推行。因此,实行依法行政必须要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建设,切实地进行为依法行政所要求的观念更新。1.树立法治观念。为此,必须明确:第一,宪法至上。法治的实质是宪治,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至上是法治的最高体现,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第二,法律具有极大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而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三,法大于权。任何人不得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第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树立权力制约观念。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人类 历史 证明了的真理。3.树立人权观念。作为 社会 主义国家,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必须把保护人民的权利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最讲公平、最重视保护人民的权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讲人权,高举人权的旗帜。4.矫正法律工具主义观念,树立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目标主义并重的观念。将法律视作既管老百姓又管政府的同时,结合法律目的,把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心转向人民权利的保障及正义的实现,应是我国实行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策略选择。

二、在行政立法方面,有关行政立法空白较多,所立之法缺陷较大 目前,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 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发展 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质量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现存的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使行政执法者难以适从;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太原则,不便操作和畸轻畸重;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对某些行政机关设置的职权过大,尤其对自由裁量权,往往规定的幅度过大,并且没有顾及到公民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后的法律责任,容易造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忌地滥用行政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很不健全,没有实现行政程序法律化,严重 影响 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为依法行政创造法律条件。首先,必须加快立法步伐,改变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况。当前,特别要抓紧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救济、规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在建立商品市场、原材料市场、金融、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执法依据不足的状况;改变实施细则滞后、法规不配套现象,尽可能使法律法规及规章同步出台,并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法律规范更加适应实际,操作性更强,以解决有法难依 问题。其次,注重立法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立法质量的倾向。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其质量。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许多法律文件修改过于频繁,并且有些在实践中难以施行,问题的要害在于立法时,立法者对该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缺乏 科学 而精细的调查 研究,或者着力于通过立法解决本部门的编制、级别、经费及其他种种具体问题。应当看到,一个法律文件制定得成功与否以至于最终能否被有效地施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法是否正确而深刻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它所要调整的那部分社会事务发展的客观 规律。因此,立法必须提高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使法律充分体现民意,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法律的全面、公正和完整。同时,避免各种规范性文件在调整社会事务时发生重复、冲突或疏漏,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再次,抓紧制定行政程序法,改变行政程序缺乏法律规范的现状。可以说,离开了行政程序法,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最后,立法要依法。我国的《立法法》是一部规定立法规则、确立立法制度的基本法律,涉及“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效力等级”和“法律监督”四大问题。行政立法必须严格执行《立法法》的规定,坚决克服“立法不法”的现象。

三、在行政执法方面,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影响了法律、法规与规章的执行效果 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具体表现为:第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从法理上说,执法主体只能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企事业单位不能拥有执法权,然而目前行政执法主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政企不分为例,工商部门管市场,又办市场;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建设,自己也搞城市建设,并进行自我质量监督;种子公司既是种子的生产经营者,又是种子生产经营的管理监督者,等等。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人为形成监督不力。第二,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工作形不成合力,相互掣肘,办事效率不高。第三,管理系统交叉过多,职责不清。如对个体户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卫生等多家执法部门,由于对同种法律行为有多种不同执法依据的交叉,客观造成行政执法者不作为、乱作为或难作为。与此同时,我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整体素质仍然不高。目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如越权执法、不作为违法、随意执法、乱施处罚等问题的出现,既有不懂法而出错的,也有滥用权力而违法的。因此,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原则,走综合执法之路。要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力求做到实际、简明、准确、可操作性强。具体推行时,关键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切实减少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二是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职责不明,权力行使层级之间“上侵”、“下夺”、“左挤”、“右占”,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有效地规范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秩序,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架构执法评考体系,突出执法效能评估,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考核奖惩紧密挂钩,实现行政权的规范运作。同时,要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辞职、辞退等具体制度,突出严字,严格管理,严明纪律,赏罚分明,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机制。

第三篇:我国优抚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优抚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这标志着民生将开始正式以规划的形式与国民亲近。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满足着人的生活保障与发展需要,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着发展中的过程公平,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优抚制度建设是事关民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十一五”规划民生思想题中应有之义,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我国优抚制度面临的挑战

1.“未富先老”,加大社会保障压力。上个世纪末,以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为标志,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9000万,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西方国家老龄化率从5%上升到10%一般经过4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我国仅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西方国家是先实现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是“先富后老”;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规模大、速度快的“银发浪潮”给我国优抚制度带来一系列问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直接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此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社

会福利、社会救济以及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项目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制建设,使老年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都将是我国今后面对的难题。

2.不断递增的城镇化率,挑战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目前我国优抚制度覆盖的主要是城镇职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城镇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此带来社会保障方面的严峻课题。影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据统计,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9300多万,被征地农民有4000多万,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优抚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进程中数以亿计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

3.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亟待解决。近几年,我国就业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许多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劳动者,游离在现行的优抚制度之外。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覆盖范围,这类人员就业不稳定、不连续,制订统一规范的参保政策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存在一些忽视甚至逃避社会保险责任的因素。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必须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而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而言,由于主要依靠家庭保障,不能得到国家、集体的支持,尤其是农村居民一旦遭遇大病或严重的慢性病,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其家庭将陷入贫困的危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把“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关的内容予以明确。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央提高了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关切度,也充分说明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挑战背后的两难选择

1.经济发展(效率)与社会保障(公平)的两难选择。我国是在人均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较少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与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实行待遇较高的社会保障,会增加国家财政和企业的支付压力,制约当前经济的增长;注重当前经济发展,集中更多资金搞建设,就要实行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这又与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目标相悖。

2.人口政策的两难选择。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将会加剧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性别失调及“一户养四老”等新问题,加大社会保障以及家庭抚养的负担;而放松人口控制,会使庞大的人口增长绝对数出现

反弹,增加失业风险,最终也会增加社会保障负担。

3.促进企业改制和发展与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两难选择。如果社会保障改革力度加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以及住房等都加大了企业和在职职工的负担,收入预期减少而支出预期增加,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从而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反之,如果优抚制度改革滞后,企事业单位养老、医疗以及冗员负担始终难以减轻,企业改造、改制、优化重组及剥离冗员等项改革就难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空谈,也不利于企业和经济发展。

三、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我国优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起一个全社会统一的、覆盖面广的、筹资用资渠道畅通的、保障有力的、管理科学规范的优抚制度和保障体系”。它要求具备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等等。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保障实践,因此,要把社会保障立法摆在法制建设的优先位置。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优抚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建议国家加快推进《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社会保障基本法律的立法进程,并进而推动各专项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2.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巨大的人口压力及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使得社会保障基

金严重不足。如何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已成为优抚制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基金不足,主要办法就是增收节支。在节支方面,通过加强基金管理,杜绝挪用、浪费,并逐步降低“高福利”的保障水平以减少支出等,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总的说来,支出是硬性的,支出数额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根本的出路在于增收。为此,一是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主导作用,建议国务院出台明确的规定,如通过对各级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提出比例要求;从国有资产收益、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等预算外收入中提取社会保障资金;征收社会保障税等办法,加大国家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基金征缴,把该收的钱都收上来。三是要扩大覆盖面,把非国有经济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增加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四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多种新的渠道,以弥补当前转轨时期社保基金不足的问题。

3.搞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必须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这是一条铁律。但是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和给付之后,总会形成一定量的基金结余。如何把这部分资金经营好、运用好,事关社会保障事业的良性运行。综观国际惯例,社会保障基金除了购买安全性高的国家特种国债和存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外,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领域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也是大势所趋。因此,要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其收益率,实现保值增值。

4.要结合“十一五”规划,加紧深入研究一些重大问题。(1)就业结构

调整问题。(2)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统一规范问题。(3)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社会保障一体化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早解决早主动。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与企业社会保险体系相并轨,同时近期要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性制度安排。(4)逐步完善农村优抚制度。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广阔性及地区差异,可逐步地、有选择地、低起点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5)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第四篇:人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人大组织制度从1954年我国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来,经过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较为完整有效的人大组织体系。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大组织建设也日益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和着力解决这些新情况与新问题,不仅关系到能否从组织上充分保证和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而且决定着人大组织制度功能进一步发挥的程度。人大组织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组织体系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人大组织体系的构成及其特点,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人大组织制度的理解,丰富和促进人大的组织建设工作,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大组织体系的构成 人大组织体系与人大制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根据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的有关规定,人大制度实际上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自身的性质、地位、职权、作用等方面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制度系统,主要包括人大组织制度、人大选举制度、人大代表制度和人大活动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涉及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大组织体系是人大制度系统赖以运行的组织基础,从内容上看,它主要由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两个部分构成。人大选举制度和人大代表制度贯穿在这两个部分之中,或者说是这两个部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人大组织体系的应有内容。人大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二是人大常委会,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大部分职权;三是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大会闭会期间受本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四是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由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或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负责处理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五是工作机构,包括工作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等。此外,还有大会主席团和主席团会议、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临时性组织以及代表小组等非正规组织形式。人大组织成员是人大组织机构的主体,主要由三方面的人员构成。一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的方式依法产生。其中,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二是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产生,并通过选举的方式进入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担负一定的职务与职责;三是人大机关干部。机关干部是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人员,其领导成员一般通过任命、选举或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人大机关干部是人大组织成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人大组织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empirenews.page--]

(二)人大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制度,人大组织体系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性质上与其他组织形式存在着很大差别,在组织构成和组织形式上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具体地说,人大组织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组织形式。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等人大行使职权的重要组织机构,都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并可以依法罢免其成员。民主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组织体系人民性特点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人民性是人大组织的本质性特点。第二,国家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既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具体组织形式,又是国家机器的重要代表和标志。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从而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动。人大组织体系中的其他组织形式和组织活动也都具有某种国家公共权力的色彩,而不是一种私人现象。国家性是人大组织区别于其他许多组织的一个重要属性。第三,法定性。人大各级各类组织的性质、职权、组成和活动方式等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门委员会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依法选举产生。地方组织法对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虽然没有作详细的规定,但是明确要求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他工作机构。各级人大常委会成立的办公厅、研究室、法制工作室等工作机构,都是这一法律精神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法定性是人大组织的一个显在特征。第四,权威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我国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基础和主导地位,享有崇高的权威。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们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等,都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和极大的权威。权威性是人大组织相对于其他国家组织的一个重要特性。人大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人大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凝结和反映着几十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进展。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人大组织建设由于受体制、文化观念和事物发展客观进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也遇到了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不规范,科学性原则体现不够 人大组织机构的设置经过不断调整已经逐步趋于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以及工作机构、办事机构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大组织结构体系,但是其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机构名称不统一。地方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办事机构,不仅各地之间在名称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地方人大,其组织机构的名称也数次变化,缺乏稳定性。二是机构设置的数量不等。有的地方人大既设有专门委员会,又设有工作委员会,有的则只设有工作委员会,数量从1至8个不等。三是专业领域划分过宽。地方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表面上看,具有专业性,实际上涵盖的领域很广。如教科文卫委员会,涉及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完全按照这些领域来开展工作,力不从心。四是职责范围交叉重叠。一些专业领域交叉或相关的委员会之间,如财经委员会与城建委员会之间等,在开展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时,如果协调配合不够,就会在工作中产生扯皮推委现象,影响工作的效率。[!--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的有关规定过于模糊、原则,导致了在执行法律规定时自由裁量权过大。

(二)组织机构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力量配置不平衡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结构与素质初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常委会组成人员中专职委员的比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人大工作的发展。但是,在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一是代表和委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代表和委员中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比较少,在行使立法、监督等职权过程中,难以提出有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平均年龄偏高。大部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从党政系统转过来的老同志,中青年委员很少,形不成比较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老同志经验丰富,有能力,但年龄偏大,工作精力有限,影响人大工作的效率,不利于保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三是专职委员的比例较低。近几届来,常委会专职委员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不足一半,不能满足常委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四代表的数量偏多。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有300多万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代表数量过多,不便于经常开展活动,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也受到很大影响。五是领导干部代表过多。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由于工作繁忙,很难保证参加代表活动的时间,影响代表职责的履行和代表作用的发挥。由于有些代表既是执行机关的领导,又是权力机关的成员,其双重身份带来了监督工作中的矛盾。六是人大机关干部编制偏少。在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但人大机关干部编制少,工作人员力量不足,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大工作的开展。

(三)组织制度创新不足,组织机构缺乏应有的权威 人大各个层次的组织机构都是依据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设置的,具有法定的职权与权威。从法律上和理论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分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本级国家机关系统中居于最上的位置,其他国家机关都要受权力机关的支配、监督与制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掌握和使用着具体、直接的权力,因而容易造成执行权超越于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和决定权之上,或变成游离于立法权和决定权之外的不受监督的权力。这种状况在人大组织制度以及其他方面制度创新滞后的情况下,难以得到彻底改变,进而在事实上降低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地位与权威。就主要之点说,一是立法机构主导性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很大部分都由政府方面提出并草拟,常委会经过审议予以搁置或否决的例子不多。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对政府部门起草的法律案实行提前介入,但对内容综合把关的能力与水平也还不能满足人大立法工作的需要。立法权是省级以上权力机关最重要的权力,立法主导性不强是对权力机关法律地位与权威的最大挑战。二是关键性或者说实质性的监督机构缺失。监督权是权力机关的又一项主要职权,人大的监督权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和权威,使用好这项职权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人大权威的认同,也是保证国家公共权力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依法行使的根本性举措之一。人大监督工作的薄弱,不仅是因为缺少一部专门规范、指导监督工作的监督法,而且也是由于一些实质性监督组织机构的缺失。比如宪法监督机构、预算监督机构的设立以及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等。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也证明,权力只有与一定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使用与发挥。[!--empirenews.page--]健全和完善人大组织体系的思路与任务重点 人大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给人大工作和人大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加强新形势下的人大组织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切实增强问题意识,从问题和矛盾的焦点入手,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以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与办法,使人大组织体系更好地顺应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充分认识人大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合理确定人大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 人大组织制度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对于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大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失去了抗击风险的应有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人大组织建设伴随这一进程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人大组织建设是我国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和不断完善人大的组织体系,不仅对于人大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有力地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渗透,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大的组织建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加强人大的组织建设,必须从我国整个政治系统的高度思考问题和对策。进一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以改革、发展、完善为主题,以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性为标准,坚持人大组织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有利于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有利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等四个方面的原则要求。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人大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充分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推动人大工作的发展,巩固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提升人大组织建设的制度文明水平,进一步发挥人大组织制度的潜能。

(二)加大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力度,积极推进人大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 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是人大工作发展进步的不竭精神动力。人大组织建设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人大工作方面的理论和观念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空间,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形成一批理论和观念创新的成果,加快实现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的成果向制度创新与工作创新的转变。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与长期性。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人大的组织体系,以形成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人大组织制度。这是人大组织建设和人大工作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大组织制度创新大体包括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和非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其中,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是主要的、主导的方面,非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是次要的、从属的方面。就目前人大组织体系的现状而言,要着重强调从两个方面加强人大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empirenews.page--]第一,要加强全局性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这项组织制度是以前不具备的,具有创制性;同时又不是零碎、局部的,具有宏观性与根本性。如设立宪法监督机构和预算监督机构的问题、实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会期制的问题等,都是人大组织制度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重大政治决策和举措。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在《关于健全人大机关工作和机构的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到,有些同志建议全国人大增设宪法委员会。此后,尤其是党上一页[1][2][3]下一页 的十五大以后,专家学者和人大工作的同志对这个问题以及建立预算监督体制问题都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实行会期制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信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第二,要加强局部性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这项组织制度不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只是一些单项性的或部分法律规范的创设。它一般通过对过去已有的一些法律规定的修订和完善,来达到组织制度创新的目的。也有的是在制定其他方面的法律制度时,附带创设一项有关组织方面的法律规范。立法法对地方人大设立法制委员会的规定,以及地方人大在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关于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增设或对原有组织机构职能的重新定位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地方人大无权创设国家职权范围内的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法律制度,局部的法律性组织制度创新在地方人大的组织制度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

(三)正确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科学破解人大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全面研究解决人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需要做长期艰巨的努力和精心筹划。在现阶段,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分析和权衡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轻重主次,着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锲而不舍地逐步破解人大组织建设中的重点矛盾和突出问题。综合分析比较当前人大组织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人的因素来说,归结到一点就是组织成员的数量与素质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是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展开。一方面,要在科学测算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人数,逐步实现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专职化。建立在合适人数基础上的专职化是提高代表和委员素质的治本之策,其他途径如优化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扩大代表选举的差额数、改进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与介绍方式、加强对代表的培训等,只有与合适人数的代表与委员专职制这一条件相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代表和委员的人数经科学确定以后,除非发生重大人口变动,否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从长远的眼光看,还需要研究考虑最终实现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的并轨合一,以彻底避免代表和委员专职化以后,两者之间出现的不必要的法律地位差异甚至冲突。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培养一支面向未来,富有效率,充满活力,充分体现民主、法治和科学精神,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作风优良,人员编制适中,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尤其是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人才战略和能力战略。在与党政部门取得一致的基础上,要通过双向交流、挂职锻炼、竞争上岗、招考招录、改善待遇等多种方式,为人大机关干部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地方人大要重点从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五个方面着手,全方位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创造坚实的组织条件。

第五篇: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与对策措施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与对策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的最新变化,并就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加工贸易;发展变化;对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最新变化

1.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1)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投资转移的重要机遇。2008年4月16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决定,为实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在中西部重点承接地的集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导。

(2)国内产业向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转移。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从其整体布局出发,必然不断把产业投向商务成本最低、出口便利的国家。2007年以来面对两税合一、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合同法实施等一系列政策变化,外资纷

纷撤离。从珠三角撤资的不少外资并没有流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而是流向了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加工贸易直接流向国外将造成国内东西部产业内循环的“断链”。

2.加工贸易政策变化

近几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问题比较突出,并且还出现了通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因此,我国政府针对对外贸易采取了一些更加严厉的政策。

(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2)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政策调整。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新增共计1853个十位海关商品编码,还对加工贸易监管要求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二、我国加工贸易变化的影响因素

1.法律法规日渐完善

为了更有效的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和发挥监管作用,我国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其中,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的用工成本

大约提高了8%。这是致使许多中小型“三来一补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出现产业波动的直接原因。

2.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导致许多外资企业难以维生;环境成本上升,东部的环境承载力趋于饱和,加上群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这也成为外资企业迁走或撤资的原因之一。

3.优惠政策不断减少

从2007年,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制定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等,使优惠政策不断减少。

三、未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

1.促进加工贸易的主体转变

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应是使加工贸易的主体逐步从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2.加快加工贸易的转移步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

趋势下,东部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急需产业转型升级。因而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改善投资环境。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为吸引外商投资提供一个良性的硬环境。

(2)加强政策引导。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更大,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更多,只有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加工贸易发展的系列问题,才能顺利完成产业的转移。

3.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为促进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链条中不断向高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环节提升,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

(2)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3)建设相关配套产业。若失去了廉价劳动力这个优势,我国将不再对这些跨国企业有吸引力。因此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建设加工贸易的相关配套产业,能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提高加工企业的本地采购率,进一步带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增长产业链条,促使其向上下游深入发展,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4)改变外资引进策略。改变外资引进策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境内转移,在开放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下载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合集五篇)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层面,加工贸易的发......

    社区女民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女性作为职业人在社会中担负的角色越来越丰富和重要。在警务系统中女性也从负责行政文书之类的辅助工作拓展到治安、刑侦与基层外勤等等一线岗位。......

    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法律诉讼案件不断上升,因出具不合规审计报告而受到行政处罚的事件屡有发生,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实行,导致投资风险......

    网络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充分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广阔背景的网络时代,形成了与已往任何时代都不同的意识形态特征。“网络......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Eunice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

    我国全面发展面临的 挑战及对策(合集五篇)

    如何应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姓名:胡攀 专业:14学前教育本科(1)班 【摘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过去30多年的......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扩展,电子商务拥有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以网上购物为主的电子商务因其比面对面交易更为方便、快捷,越来越得到......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