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荐书目[5篇]

时间:2019-05-14 06:3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荐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荐书目》。

第一篇: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荐书目

★北大推荐书目

陈跃红•“比较诗学”课程

1.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 James J.Y.Liu ,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5.Π中译 本:《中国文学理论》,刘若愚著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5 年。(周敏注:这本书7、80年代在大陆以及台湾有好几个译本,但唯一被刘若愚承认、授权并作序的就是这本台湾联经版,由他的学生杜国清教授翻译。2002年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引进了杜译的版本,收在李欧梵、刘象愚、季进主编的“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里。)

2.《比较诗学》,叶维廉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8 年。(周敏注:此书大陆也有两个版本,分别是1996年北京三联书店的初版和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增订版。)

3.《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张法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4.《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余虹著 ,三联书店 1999 年。

5.《谈艺录》,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1984 年。

6.The Tao and the Logos : Literary Hermeneutics , East and West , Zhang Longxi , Durham &London : Duke University Press , 1992.Π中译本:《道与逻各斯》,张隆溪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年。(周敏注:四川人民这一版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重新初版,由冯川翻译。)

7.Comparative Poetics : An Intercultural Essay on Theories of Literature , Earl Miner.Princeton University , Princeton , New Jersey 1990.Π中译本:《比较诗学》, 美]厄尔•迈 纳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8.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 Stephen Owen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2.(周敏注:Stephen Owen的中文名字就是宇文所安)

9.Poetics : East and West , Edited by Milena Dolezelova2Velingerova , University of Toron2 to , Toronto Semiotic Circle , Victoria College i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 Monograph Series of TSC , Number 4 , 1988 89 , ISSN 0838 5858.10.Wahrheit und Methode , Han2Georg Gadamer , Tuebingen 1960.(Truth and Method , re2 vised translation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NEW York : Seabury Press , 1989.)Π中译本:《真理与方法》, 德]加达默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11.《世界诗学大辞典》,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3 年。

“比较诗学”作为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有关比较诗学学科产生的学术语境、学术史源流、基本概念、入思路径、理论方法和既有研究范式的教学,使同学对该学科的一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以及学术价值取向等 ,有较为系统的了解 ,从而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可能的研究实践打下基础。

鉴于既有的比较诗学著述甚多,这里只是教师个人在北大开课时所列学生参考书目的简化必读部分。其重心放在有关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做跨文化研究的相关著述方面,这是由教师开课的学术取向所决定的,并不涵盖作为学科的比较诗学的所有方面。同学可以由此出发,根据需要去扩大阅读范围。其中之所以选择了《真理与方法》,是考虑到它在理论和方法意义上对于当下比较诗学学科的影响;而选择《世界诗学大辞典》,则是为了系统地给同学提供一个较完整的相关术语概念的知识基础。尽管所列的多数西文著述都已经有了中译本,但对于本专业的同学,课程要求以原著的内容 包括术语、概念的翻译问题 为报告和考察的材料,至于其它专业,我们也建议同学尽可能地阅读西文原著。

华•“形象学理论与方法论”课程

1.《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 ,北大出版社2001 年。

(以下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2.Les idées reues , Sémiologie du stéréotype , Ruth Amossy , Nathan , 1991.3.《文学社会学》, [法]罗•埃斯卡皮著,于沛选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4.《符号学原理》, [法]罗兰•巴尔特著,王东亮等译 ,三联书店 1999 年。

5.《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 [法]保•利科著 ,王建华译 ,上海社科出版社1992 年。

6.《影象论》Imagination ,[法]萨特著 ,魏金声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 年。7.《想象心理学》Psychologie ph énoménologique de lπimagination , [法]萨特著 ,储朔 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

8.《东方学》,[美]爱德华•W •萨义德著,王宇根译 ,三联书店 1999 年。

9.《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姚斯等著 ,周宁等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10.The Image of Westerners in literature of China and Japan , Meng Hua & Sukehiro Hirakawa(ed.), Amsterdam : Rodopi B.V., 2000.11.LπImage du tiers mond dans le roman fran ais contemporain , J.M.Moura , P.U.F., 1992.本书目以我授课使用的“参考书目”为基础 ,经筛选而成。《比较文学形象学》是目前国内仅有的论述形象学理论与方法论的论文集 ,其中收有法国学者巴柔及其弟子莫哈全部相关的重要论文 ,可视作本课程的必读书。

本书目收录的其他论著大致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西方20 世纪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论: 在形象研究体系化过程中 ,诸多学科都起到过一定的作用。首先 ,其研究视域的转变直接受到了西方哲学中想象理论演化的影响 ,故本书目收录了萨特两本相关专著的中译本,以帮助学生在知识谱系上更好地理解和定位利科的论述 注意:两书均为 80 年代从英文译出的译本 ,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建议最好直接读法文原著或英文译著 ———出版情况详见中译本

其次 ,形象学在方法论方面大量借用了法国年鉴史学派、新史学倡导的各项原则,它在巴柔的学术建构中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 ,要了解当代形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不能不读年鉴史学派与新史学的主要论著。鉴于国内相关译介甚少, 以及本书目面对的主要是比较文学专业的学生 ,故本书目仅选择了利科的一篇总结性讲演。尽管此文篇幅不长 ,且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切入 ,但对方法论有简明、扼要、精到的介绍,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入门读物,有兴趣者可由此了解相关论著 , 自行研习。

第三 ,便是众所周知的符号学与接受美学。在符号学方面 ,本书目除巴尔特那本著名的《原理》外,还选了以色列学者 Ruth Amossy 的Les 2004 idées reues , Sémiologie du stéréotype ,这是本从符号学及文化批评的角度论述套话的好书 ,惜无中译本 ,只得将法文原文列上。关于接受美学, 所选译本亦是 80 年代出版的英文转译本 ,并不理想,建议学生尽量读德文原著或英、法译本;鉴于在接受问题上国内的介绍有哲学化之倾向,本书目特别列入了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家罗•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一书 ,希图起到某些综合平衡之效 更何况文学社会学是比较学者不可忽视的领域。

第四 ,是后殖民理论 ———这对莫哈的影响显而易见,故也选择了一本“经典”之作:《东方学》。

2.研究实践

相关的研究论著多为西文 ,又鲜有涉及中国者 ,再三挑选 ,仅列入两本:

一为莫哈的 LπImagedu tiers monde dans le roman fran ais contemporain 《法国当代小说中的第三世界形象》,法文,原为作者博士论文的一部分;

另一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莱顿年会圆桌讨论论文集,题为 The Image of Westerners in literature of China and Japan《中日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英文,内中文章虽良莠不齐,但毕竟大量涉及到中国文学 ,对初学者或可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最后 ,是对课程本身的几点说明: 1.从总体而言 ,形象学研究的内容属于比较文学“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大范畴 相关论述请参阅《比较文学形象学》代序;

2.形象学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分支学科 ,因而有其不完善、待发展的部分;

3.况且每一种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文化氛围中、针对某一特殊问题、特殊现象而产生的 ,学习和使用者均需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验给予验证、校订或补充 由于读者的介入,一切理论都可被视作现在进行时的。

以上这些问题,均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学习和研究中应提倡一种

批评精神 ———思考、质疑一切现有的理论 ———既可提高同学们对理论的认识,又有助于训练大家的问题意识 ,这是提高大家研究能力与水平的绝好方法。严绍璗•“中日文学关系发生学 ”研究

一、基本文本:

1.《日本古典文学大系》102 卷 , 日本岩波书店刊行,1958 —1974 年;

二、学者群综合研究成果:

2.《和汉比较文学丛书》18 卷 , 日本汲古书院刊行,1987 —1994 年;

3.《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10 卷 ,中文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1996 年;日文版: 日本勉诚社1994 —1995 年;

三、学者个人研究成果:

4.《上代日本文学 と中国文学 ———出典论 を中心 とする比较文学的考察》3 卷, 日 小岛宪之著, 日本 出版社1962 —1965 年;

6.《万叶集 の比较文学的研究》3 卷 , 日] 中西进著, 日本 枫社 1972 年;7.《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严绍璗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年;

8.《中日近代文学关系史稿》,王晓平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年;

9.《中国文化在日本》,严绍璗著 ,新华出版社 1992 年;

10.《汉籍在日本流布的研究》,严绍璗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11.《日本中国学史》第一卷 ,严绍璗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12.《中国与东北亚文化交流志》,严绍璗、刘渤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3.《近代日本 における外国文学 の受容》,日]川本皓嗣等著, 日]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3 年。

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作为全面解析东西文明构成的一个重要领域 , 目前其前沿性研究已从一般意义的“传播”与“影响”的层面,推进到了在“文学发生学”的层面上展开。它以文本为原话语, 以多元文化语境为基点 ,通过对文本的内在结构的解析 ,以阐明组成文本的各种文化因素原始的文化价值及意识特征,从而致力于阐述各种文本内涵的多元特征,以及综合组成的各个“文本”的文学性差异的源由。在这一研究过程中 ,“文本”作为“原话语”,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提供日本古代文学的集成《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并不要求研究者通读全套 102 卷 ,而是提示文本的出处和根据 ,未列入“必读书目”的文本集成,还有中国文学的各种大系 ,最便利的用书是《四库全书》及其《补编》。研究者自当熟悉这些文本的基本存在状况。先辈学者在这一领域已有许多研究 ,不能尽列。此目所列出的两种“学者群研究成果”,第一种为日本学者组织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学者就中日文学关系所作的研究;第二种为中日两国学者共同主编的关于共同主题的研究。就群体而言 , 目前还未有超过上述两种集成的研究,为入门者所必读之书。

从事中日文学关系研究的学者不少 ,成果也很丰厚。但就入门者而言 ,若能进一步阅读日本小岛宪之、中西进、川本皓嗣的著作 ,并同时阅读中国严绍璗和王晓平的著作,可以体味当今为学坛所认可的这一领域的学者个人研究的风格、研究的思路、方法论及其表现特征等 ,从而多少能启示进入这一研究的通道。

中日文学关系在发生学层面上展开,涉及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许多问题 ,本目没有列举相关书目 ,是考虑到“比较诗学”已经列出了“必读书”,同时也是意识到理论建构的复杂性。本人在北京大学开设“比较文化论”与“比较的理念与方法论”课程,就是为了阐明本人在这一领域的主张的。

车槿山•“20 世纪中法文学关系”课程

1.《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法国文化史》,罗、冯棠、孟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3.《20 世纪法国文学史》,张泽乾、周家树、车槿山著 ,青岛出版社 1998 年

4.《法国当代中国学》, 法]戴仁著 ,耿升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5.《东方学》, 美]萨义德著 ,王宇根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9 年。

本课程将研读法国20 世纪文学史、文化史上与中国相关的主要著作,重点是梳理中国思想文化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进而对 20 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东学西渐”现象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和作家、理论家、学者的相关著作:

一、中法文学、文化关系史概述

二、小说与中国洛蒂 P.Loti、尤斯纳尔 M.Yourcenar、马尔罗 A.Malraux、杜拉斯 M.Duras、雷米 P.2J.Remy

三、诗歌与中国

克洛代尔 P.Claudel、谢阁兰 V.Segalen、圣 —琼•佩斯 Saint John Perse、米肖 H.Michaux

四、理论与中国

巴尔特 R.Barthes、福科M.Foucault、德里达 J.Derrida、索莱尔斯 P.Sollers、克里斯特瓦 J.Kristeva

五、法国汉学

艾田蒲 R.Etiemble、程抱一 F.Cheng、于连 F.Julien

六、中国对法国文学的接受张 辉•“西方文论经典:翻译与导读”课程

1.Die Geburt der Tragoedie , Friedrich Nietzsche , KSA Band 1 , Herausgegeben 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tinari , Berlin , de Gruyter , 1999.2.The Birth of Tragedy , Friedrich Nietzsche , translated by Ronald Speirs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9.3.The Birth of Tragedy , Friedrich Nietzsche , translated by Walter Kaufmann , New York : The Modern Library , 1968.4.《悲剧的诞生》,尼采著 ,赵登荣译 ,漓江出版社2000 年。

5.《悲剧的诞生》,尼采著 ,周国平译 ,见《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北京三联书1986 年。

6.《悲剧的诞生》,尼采著 ,缪灵珠译 ,见《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章安祺编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

7.《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著 ,中英文合本,张隆溪译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8.Ein Kommentar zu Friedrich Nietzsche , Barbara von Reibnitz , Die Geburt der Tragoe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 , Stuttgart , Metzler , 1992.9.Nietzsche on Tragedy , M.Silk and J.P.Stern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课程主要选择西方文论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 , 以讨论其汉译和注解的方式 ,帮助同学掌握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和问题。通过文本实证 ,进行比较诗学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为培养学生细读的基本功, 同时达到熟悉一部经典并能逐步举一反三的目的,每学期仅讲授一部作品。这里提供的是尼采《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尼采的原著。尼采作品的版本种类繁多 ,有些并不可信 ,而()学习版 KSA 是最权威、最通行的。实际阅读中还需要参考这个版本(的第7 卷 ,即尼采 1869 —1874 年的笔记 《悲剧的诞生》就写作于这个)时期 ,借此提醒同学们重视经典作品的版本问题。

其二是尼采作品的翻译。主要选择了两个得到公认的英文译

及三个中文译本。1999 年的英译本 ,列入“剑桥哲学史文献系列”,注释简洁明了 ,且附有关键词汇德英对照表和非常有用的参考书目。其中附录的《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观》等两则相关文献,对理解《悲剧的诞

-----------------------页面 10-----------------------

中国比较文学 2004 年第2 期

总第55 期 生》很有裨益。德裔美国人考夫曼生前是英语世界中尼采研究执牛耳者 ,他翻译的尼采非常讲究用词 ,对重要问题的注解也常常切中肯綮。对读两个英译本将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解读尼采的原文。而阅读三个()中译本,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周译与缪译 缪译在先 之间的内在联系 , 也为我们讨论西方文论的翻译问题、美学问题等提供了可资对勘的第一手材料。现在看来 ,后出的赵译 ,更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也更忠实于原文。通过对比各种译本乃至自己尝试进行翻译 ,无疑是研读西文经典文本的重要手段。

其三是研究材料。《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的博士论文 ,也是其处女作。通过阅读该书 ,可以对西方悲剧理论有一个宏观了解。原书用英文写成,但这里所列出的版本提供了张隆溪的译文。一方面 ,张译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另一方面,同学也可以借此了解一系列西方概念的中英文表达。另外两本书 ,第一本是严格意义上的评注 ,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中国儒家经典的义疏。第二本则在较全面地提供《悲剧的诞生》产生的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疏解。其中对该书成书过程的论述,尤其值得玩味。不仅学会读原文和译文 ,而且学会阅读经典文本的注解 ,也是本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东•作为比较文学来阅读的汉学著作

1.《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收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 ,它奠定了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 ,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大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 ,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或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在这部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中 ,作者从中西比较的研究视角 ,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沟通 ,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主义倾向及其相关预设。本Phi Beta Kappa 的Ralph Waldo Emerson Award ,和美国历史学会的James Henry Breasted 奖。2.《孔子哲学思微》, 美]郝大维、安乐哲著,李志林译,收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在中西思想对话的基础上,本书不仅给出了孔子哲学的新解,还提供了比较哲学的范本。这种大跨度多层面的对话,由哲学家郝大维和汉学家安乐哲通力完成,故而既展开于哲学思辨传统与汉学考辨传统之间,间接地表现为中西圣哲的恳谈,又展开于古代经典文本与现代阐释话语之间,鲜明地表现为古今心音的交响。它令人信服地证明,鉴于长期以来的文明碰撞和思想混杂造成了难以自拔的禅释迷宫,所以倘要澄清对中国精神的某些不自觉误解,往往有赖于加深对西方精神的批判性理解。3.《他山的石头记》, 美]宇文所安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本书是汉学名家宇文所安的自选集 ,收录了 17 篇文章 ,论述范围从上古文本如《诗经》、《左传》延伸到“五四”时期对文学史的重写以及代的全球主义,就如何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史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宇文所安的笔下 ,认知历史和文明变成了侦探事业 ,充满了紧张、惊险和意外,饶有趣味。无论是提出的论题 ,还是作者的学术分析 ,对当前的中国学术研究来说 ,都不失为一种学术规范。

4.《中国诗歌写作》, 法]程抱一著, 即将收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周敏注:后来正式出版的名称应该是《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该书借助符号学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以唐代诗歌为范本,从中国表意文字的特点出发 ,以构成诗歌语言基础的宇宙论的三个中轴 ———虚实、阴阳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为依据,从词汇和句法、格律、意象三个层面展现这一符号系统在对文字符号的探索中如何进行自我构成。在词汇和句法层面 ,着重探讨虚词与实词之间的微妙游戏;在格律层面 ,揭示声调对位和对仗的诗句所体现的阴阳辨证关系 , 以及在上述两个层面所导向的更高和更深的象征层面 ,显示诗人们如何借助“比”和“兴”的手法 ———类似于西方修辞学中的隐喻和换喻 ———组织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主体与客体互相交融,并充分发掘人地天三元关系。

5.《礼乐之邦———中国美学问题》, 美]苏源熙著,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3 年,即将收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研究中国艺术理论大抵从《诗经》和诗大序开始。这部诗歌集提供了早期中国关于美的想法的许多证据,诗大序则树立了一种艺术的道德理论 ,主张诗的本质在于“志”———一种语言之外的意图或目的 ,它使艺术朝向好的或坏的目标。注释是为了恢复“志”,或者使其重新朝向美好的期望:如《礼记》所言 ,这就是为何“声音之道 ,与政通矣”。在世界的另一边 ,欧洲人对中国哲学、道德、宗教和政治的看法从17 世纪以来就被从艺术中抽出的范畴奇怪地影响着。“中国美学”一词被用来称赞或是谴责中国的社会或知识结构。《中国美学问题》将上述两种背景结合起来,重新讨论了中国“抒情美学”,展示出抒情最核心的是正常语言和描述语言之间的裂缝,是据说发生的和本该发生的之间的裂缝。中国诗歌理论是为弥合这裂缝而构造的。欧洲的中国文化理论也以同样的方式构造于一种裂缝:将中国概念或制度绘制在欧洲的谱系之上这一败笔。本书论证了一种更富成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模式,即从这些裂缝开始,对它们进行逻辑的和修辞的批评。结果便是作者所谓“比较的比较文学”———对比较模式的一种历史质询。

陈思和•中外文学关系

一、本方向基本史料 自编,未出版

1.《外来思潮、流派、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资料集》,贾植芳、陈思和主编。该书包含 100 万字的原始资料和 10 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外来影响大事记》,以及翻译著作书目等一整套研究文献。因为未能正式出版 ,只是作为自编教材供研究生学习参考 ,是目前研究生教学的主要教材。硕士生、博士生通用。

2.《世纪的回响•第三辑•外来思潮卷》, 陈思和、李子云、赵长天主编。该丛书共 10 卷 ,分别为《尼采在中国》、《易卜生在中国》、《弗洛伊德在中国》、《托尔斯泰在中国》、《泰戈尔在中国》、《达尔文在中国》、《杜威在中国》、《罗素在中国》、《克鲁泡特金在中国》、《白璧德在中国》。汇集了数百万字的中外文学关系的原始资料。这套丛书已经列入珠海出版社出版计划。硕士生、博士生通用。

二、理论教材 出版物 ★复旦推荐书目

3.《比较文学史》, 法]洛里哀著,傅东华译,上海书店 1989 年影印;

《什么是比较文学》, 法] 布吕奈尔等著,葛雷等译,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编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

以上几种都是西方比较文学的早期论著,如果在本科阶段没有听过比较文学概论课程的学生不妨一阅。相关的译著也可以参照阅读, 以求大致了解比较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和相关文献。但要提醒学生的是,这些文献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特定历史地位和背景下逐渐形成的理论观点 ,在今天的东方国家里 ,尤其是在中国的读者来看 ,许多理论和方法早已过时了。适合给硕士生阅读。

4.“关于20 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专栏文章,陈思和、谢天振等,载《中国比较文学》2000 年第 1 期—2001 年第4 期。

关于“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是为了补救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影响研究的缺陷而提出来的方法论,涉及到比较文学理论的一系列领域 ,该专栏所发表的一组文章从各个方面来讨论或阐述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供研究这一方向的学生作参考。硕士生、博士生通用。

三、具体研究成果参考 出版物

5.《马克思和世界文学》, 英]柏拉威尔著,梅绍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这是一本经典的考察作家与文学影响之间的关系的学术论著 ,作者按照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言论 ,系统阐述马克思的美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 ,以及文学作品对伟大人格的影响。资料理论的搜集和理论的分析 ,都值得今天作影响研究的学生认真学习和仿效。硕士生阅读。

6.《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李欧梵著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 Leo Oufan Lee , Harvard University RESS , 1973)。

李欧梵教授的这本早期著作似乎没有中译本,但英文相当流畅,方法也很平实。作者用历史传记的方法研究中国现代的浪漫作家,背景是19 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具体讨论则是中国作家如何“浪漫”。书中讨论林纾、苏曼殊、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蒋光慈、萧军7 个中国作家的各不相同的浪漫经历,其经验和特征都是中国本土的,以中国本土经验来充实和丰富世界性的浪漫主义的内涵,以构成一个“中国—西方”的平等对话的学术平台。这正是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所追求的目标。所以 ,在这部方法和观点上略嫌陈旧的著作里,我们仍然能够读出很有价值的意义。硕士生阅读。

7.《20 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张新颖著,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这本学术著作正是立足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以世界性因素为着眼点和方法,讨论了中国在20 世纪上半期如何形成和产生现代意识及其文学创作,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本书在方法上与前一本著作可以作为互补阅读,以进一步掌握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可供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参考。硕士生、博士生通用。

四、相关研究成果参考 出版物 8.《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郭延礼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中外文学关系与文学翻译密切相关,不了解近代和现代翻译文学的基本状况即无法真正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本书只是近代文学部分的概说 ,但这一时期是中国接受世界文学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本专业学生应当很好地掌握 ,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现代文学部分的翻译文学的状况。相关参考资料有施蛰存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三卷 ,上海书店 1990 年版。硕士生、博士生通用。9.《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法 安田朴著 LπEurope Chinoise , Etiemble , 商耿译,商务印书馆海外汉译书系,商务印书馆2000 年。广义地说 ,中外文学关系也包括中国文化、文学向外输出和影响的课题。这部著作就是法国汉学家讨论中学西渐的历史,相当有趣,也有助于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开阔思路和丰富知识。硕士生、博士生通用。

五、基础理论 出版物

10.《管锥编》,钱钟书著,中华书局多次印刷修订,有不同卷数和版本,均可用。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之不畅达 ,是与缺乏属于本学科的基本的理论著作和研究方法有关。比较文学不是一门外来的、与中国无关的学科,正相反 ,它是与中国的学术传统以及文学经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的 ,如果研究者对这一点缺乏深刻认同 ,仅仅满足于西方一些理论、观点甚至片言只语作为指导 ,那么 , 比较文学永远不可能成为一门中国的、独立的学科。要寻找自己的理论和学术传统自然有多种方法与途径。我是认定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为中国比较文学不朽之基石 ,只是其所包蕴的知识丰富博大 ,我辈攀登乏术 ,入门即难。但真正的科学和求知本来就是在艰难攀登中获得进步的,浮躁、取巧,不读书 ,走捷径 ,哗众取宠,本来就是欺世盗名之良友,深研学术之大敌。《管锥编》应该成为不论哪个方向的比较文学学生的必修教材。但不一定逐字逐篇地读 ,可以有选择地阅读 ,也可以泛读。张文江的《管锥编读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 可以作为参考读物。博士生阅读。

王宏图•中外文学关系

1.《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2.《走向世界文学 ———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曾小逸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

3.《摹仿论》,埃里希•奥尔巴赫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英文译本Auerbach , Erich ,Mimesis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53.4.《近代文学批评史》1 —5 卷 ,雷纳•威勒克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002 年。

5.《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新版。(周敏注:此书上海三联出的是修订版,2007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又新出了修订二版。改动较大)6.《俄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著,译林出版社2001 年。

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首先必须对近现代中国和外国的文学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威勒克的多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素有体大思精之称 ,它对两百年来西方文学的一系列重要的批评现象作了独到的剖析 ,其分析给人非常多的启示 ,实非一般迂腐的教科书能比。奥尔巴赫的《摹仿论》对两千余年中西方文学对现实的表现方式作了高屋建瓴的描述。平心而论,这不是完整全面的文学史著作 ,但它通过对一系列个案文本的剖析 ,清晰地展现出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它远比那些面面俱到的文学史著作精彩 ,你从中汲取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是充满灵性的洞见。建议读英语译本 ,汉语译本虽从德文原本译出, 但译者由于缺乏起码的文学素养 ,错误百出 ,最典型的例子是将 19 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 Comte 译为伯爵。20 年来 ,陈思和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诸多富于独创性的命题 ,如中国新文学的整体性、战争文化心理、民间文化等。通过阅读其论著 ,可对 20 世纪中国文学有崭新的理解。

曾小逸主编的《走向世界文学 ———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问世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讨论了30 位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虽然它的研究有不少粗漏之处,思维框架显得陈旧,但对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拓展功不可没。

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堪称一部奇书。它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 , 以“拯救”与“逍遥”概括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立场,并联系大量文本,作出了不同凡响的阐释。其中谈论鲁迅的章节,可谓惊世骇俗。他在后记中曾说 ,乐黛云老师对他如此评论鲁迅感到愤怒。当年李泽厚在谈到这部书时曾说,他并不在意有“黑马”之称的刘晓波的责难 ,但刘小枫的著作对他的理论构成了真正的挑战。

伯林的《俄国思想家》是一部思想史著作 ,他幼年的俄国生活经历 ,对各种价值不可调和的悲剧性冲突的深切体悟 ,对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等人精神世界和作品的透彻阐释 ,使这部书成为了解俄国和西方近代思潮的绝佳向导。而这些思潮在20 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和文学史上也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邵毅平•东亚文学关系

1.《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日]铃木修次著 ,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文学研究室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 年。

2.《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王晓平著 ,花城出版社 1990 年。3.《中日文学关系论集》,邵毅平著 ,韩国大邱晓星 CATHOLIC 大学校出版部 1998 年。4.《日中文化交流史》, 日]木宫泰彦著 ,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

5.《中国文学在朝鲜》,韦旭升著 ,花城出版社 1990 年。

6.《中韩文学关系史论》,李岩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7.《韩国的智慧:地缘文化的命运与挑战》,邵毅平著 ,台北国际村文库书店 1996年;台北林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年。

8.《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邵毅平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9.《中国文学在东南亚》,饶 子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0.《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 法]克劳婷•苏尔梦编 ,颜保等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年。

11.《汉文古小说论衡》, 俄]李福清著 ,陈周昌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12.《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 台]朱云影著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 年。东亚文学关系研究本来应首重通观性的研究论著,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论著还很少见 ,所以本书目暂时仍以双边文学关系方面的研究论著为主。不过在海外的汉学界或比较文学界 ,却有几种研究论著具有较宽阔的视野,如上引俄国学者李福清一书 ,法国学者克劳婷•苏尔梦一书, 所以我们也把它们列入了本书目。

关于中日文学关系 ,研究论著相对较多。这里日本方面姑举铃木修次一书 ,以见日本学者思路之一斑;中国方面举严绍 和王晓平一书为例,而以拙著一种相配合 ,也是“尝鼎一脔”之意。关于中韩文学关系 , 目前研究论著尚不多,但研究态势日趋活跃, 有后来居上之势。其中韦旭升一书为草创者 ,可以作为入门的基础;李岩一书为较新成果 ,唯偏重于高丽以前。越南在地理上属于东南亚,但中外学界公认,其在文化上属于东亚汉文化圈 ,所以也列入本研究方向。不过关于中越文学关系,研究论著还不是很多 ,这里仅列举《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一书 ,其中一章介绍了越南的有关情况。

由于文学关系的研究需要以文化关系的研究作为基础,所以本书 目中也列入了几种文化关系方面的研究论著。其中台湾学者朱云影一书,难得地同时涉及到了日、韩、越三国;日本学者木宫泰彦一书,是世界较早期的名著;而拙著二种 ,则分别从两个侧面接近韩国文化的本质 ,给开拓中的中韩文学关系研究提供宏观背景。

东亚文学关系研究不应是中日、中韩、中越等双边文学关系研究的简单相加,而应是以所有这些相关国家为对象的多边、综合和“总体文学”的研究。为此需要在深入研究和长期积累的基础上 ,撰写出名副其实的通观性的东亚文学关系研究论著。

谢天振•比较文学概论和译介学导论

一、“比较文学概论”部分:

1.《比较文学》, 法]马•法•基亚著,颜保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

2.《什么是比较文学,法]布吕奈尔等著 ,葛雷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3.《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著 ,刘象愚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4.《比较文学导论》,美]弗•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年。

5.《比较文学引论》,罗]亚•迪马著 ,谢天振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年。

6.《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编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

7.《比较文学》,陈、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8.Comparative Literature : The Early Years.H.J.Schulz and P.H.Rhein(ed.)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1973.9.Comparative Literature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 Bassnett , Susan , Oxford and Cambridge , Blackwell Publishers , 1993.10.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 Bernhaimer , Charles(e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1995.二、“译介学导论”部分:

11.《译介学》,谢天振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12.《翻译研究新视野》,谢天振著 ,青岛出版社2003 年。

13.《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陈德鸿、张南峰编,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4.《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等编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5.《当代美国翻译理论》,郭建中编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6.《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袁伟选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17.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 Gentzler , Edwin , Routledge , 1993.18.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 Venuty , Lawrence ed., Routledge , 2000.以上推荐书目分为两块,是针对两门课提出的 ,一门是“比较文学概论”,另一门是“译介学导论”。第一块的9 本书 ,在某些执教比较文学概论课的教师眼中 ,也许显得有些过于“传统”,甚至可能讥之为“过于保守”。但是我总觉得 ,开设“比较文学概论”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 ,而为此目的就有必要让学生从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原点”,也即从最初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开始 ,然后沿着波斯奈特、梵•第根等人的比较文学论著的线索 ,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思想演变、发展的全过程。Comparative Literature : The Early Years早期比较文学论文选》一书收集了自歌德七则有关“世界文学”的论述(1827)起至克罗齐的《论比较文学》(1903)止的 13 位作家、学者的论文或片断, 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比较文学学科形成之初的理论思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克罗齐的《论比较文学》一文,它从另一个角度对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质疑 ,于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理解、认识比较文学学科的性质大有裨益。之所以推荐干永昌等编的《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而不推荐张隆溪选编的《比较文学译文集》,是因为前者所收论文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关系更为直接 ,也更全面 ,它不仅收入了巴登斯贝格、梵•第根、韦勒克、雷马克等人的论文,还收入了6 篇苏联的比较文学论文,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外比较文学研究历史的全貌。但是论文集对学科理论的阐述终究不够深入,所以我又推荐了从基亚到迪马的4 部比较文学专著的译作和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通力协作编写的《比较文学》教材。这样, 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就可点面结合,打下较为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为了让学生能了解比较文学学科在当代国际上的最新的进展,我这里推荐了Susan Bassnett 的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和Charles Bernhaimer 选编的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两本书。前者是一部专著 ,其最后一章“从比较文学到翻译学”反映了作者对比较文学所持的独特立场;后者是一部论文集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北美比较文学界围绕着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走向的争论 ,两本书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第二块 8 本书主要供译介学方向和对翻译研究感兴趣的比较文学研究生参考阅读。译介学研究既可以说是一种从比较文学立场出发进行的一种翻译研究 ,对非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 ,也可以简单地说成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两种说法 ,貌似不同 ,实质是一回事。因此,从事译介学研究 ,既需要扎实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基础,还需要有开阔的当代翻译理论视野。我推荐学生阅读《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和 Gentzler 的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 目的是让学生对当代西方的翻译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许宝强、袁伟选编的《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和当代美籍意裔翻译理论家Venuty 编选的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前者是西方当代最新的翻译理论论著的译作选集,内容涉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等等 ,后者则是西方整个20 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翻译研究论文的汇编。这几本书合在一起读 ,基本上可以把握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最新走向了。拙著《译介学》和《翻译研究新视野》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对译介学理论的一种探索 ,提出了几个展现译介学研究领域的概念术语 ,诸如“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史”等 ,同时还对如何把阐释学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等当代文化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翻译研究实际进行了尝试。这些研究当然远非成熟 ,但正因为它们不够成熟、有些观点甚至很富争议性,所以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梁永安•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

1.《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美]乌•韦斯坦因著 ,刘象愚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

2.《什么是比较文学》, 法]布吕奈尔等著 ,葛雷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3.《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4.《管锥编》,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1979 年。

5.《西方文化与中国1793 —2000》,沈福伟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6.《批评的诸种概念》, 美]韦勒克著 ,丁泓等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年。

7.《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范存忠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8.《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9.《中外文学交流史》,周发祥、李岫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10.《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美]詹明信著 ,张旭东等编译 ,三联书店 1997 年。

11.《后现代的状况》, 美]戴维•哈维著 ,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2.《文明史纲》, 法]布罗代尔著 , 肖昶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年。

13.《美国当代文学》, 美]丹尼尔•霍夫曼主编 ,王逢振等译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年。

14.《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 美]萨默瓦、波特主编 ,麻争旗等译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年。

一、比较文学研究具有深层的历史文化逻辑。所以 ,在书目中强调了对于社会史、文明史、文化史的阅读 ,以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对比较文学历史环境的“上下左右”要素有清楚的领悟。

二、突出中外文化交流史方面的阅读。主要是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互动关系。由于目前全球化进程加速 ,在书目中选择了有关后现代文化问题的论著。《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一书的传播学视野及其提炼问题的角度 ,有助于学生提高多向思维能力 ,并学习将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问题化”的思维方式。

三、《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法国作家与中国》等书籍 ,突出文学交流的历史过程,使研究生在现象描述、范畴梳理和材料分析上有所启示。

四、《管锥编》尽管篇幅较大,但在比较诗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因为目前的学术语言基本上是西方范式,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特性难以阐释。《管锥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对比性研究有较大意义。

静•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推荐书目 1.《盛成文集》,盛成著 ,许宗元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

2.《迦陵著作集》,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3.《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叶维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规律》,叶维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5.《比较诗学》,叶维廉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 年。

6.Vide et Plein , par Franois Cheng , Editions du Seuil , 1979.7.Lπécriture poétique chinoise , par Franois Cheng , Editions du Seuil , 1977.8.Le dialogue , par Franois Cheng , Desclée de Brouwer , 2002.9.Eloge de lafadeur , par Franois Julien , Editions Philippe Picquier , 1991.10.《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11.《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伍蠡甫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年。12.《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13.《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

14.Lettres curieuses et édifiantes des J ésuites en Chine , Noel2Etienne SENS , Imprimeur2Lib , Auguste Gaude , Libraire , 1811.15.Le voyage en Chine , par Ninette Boothroy , Muriel Détrie , Editions Robert Laffont , 1992.16.“走向世界丛书”,钟叔和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1983 年;岳麓书社1985 —1986 年。

关于比较文学的推荐书目 ,各位学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我们主要就海外华人学者的著作、中西方文论、西方人的中国视野及中国人的西方视野等方面提一点建议。

近年来 ,有不少海外华人学者声誉鹊起 ,如叶嘉莹、叶维廉、程抱一等。他们在海外受到西方受众的欢迎不是偶然的 ,这跟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有关 ,这也是他们几十年在海外生活奋斗的结果。这一代海外学者大都在国内扎实地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 ,继而又在此基础上吸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 ,他们著作中的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中西文化比较的心得和体会 ,进而又上升到理论的层面 ,它们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 ,阅读他们的著作有助于我们抓住中西方文化实质性的东西。有些老一辈学者如盛成等 ,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又在海外生活多年后回国工作,他们的著译也同样是对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后的结晶,对我们进行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思索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近年来 ,中国传统文论正越来越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关注,西方现代文论提出的一些新观点中 ,有和我们传统文论相似的东西 ,但相似并不等于相同 ,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时空距离 ,这正是我们比较文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中 ,西方人的中国视野及中国人的西方视野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 ,其中 ,早期各方人士的真实叙述更是弥足珍贵 ,这类书现在发掘出了不少 ,我们在此介绍脍炙人口的两种。

第二篇:比较文学必读书目

比较文学必读书目

理论书目: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 /杨周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乐黛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

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 /周英雄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年11月

一级书目:

1、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圣经》(和合本)、《创世纪》、《约翰福音》

4、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但丁:《神曲》 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7、莎士比亚:《亨利四世》 朱生豪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哈姆雷特》 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8、歌德:《浮士德》,董问樵译,复旦大学1983(2000)

9、拜伦:《唐璜》查良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0、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11、狄更斯:《双城记》,罗稷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12、波德莱尔:《恶之花》,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1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15、T.S.艾略特:《荒原》,赵萝蕤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

16、康拉德《黑暗之心》,智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7、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徐继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8、沃吉妮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9、贝克特:《等待戈多》,余中先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0、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译,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21、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2、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3、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4、布吕奈尔等著:《什么是比较文学》,葛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9年

25、叶维廉:《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规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6、爱德华·萨义德著:《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

27、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大出版社2001年。

28、范存忠著:《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29、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资料汇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30、李达

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二级书目

31、阿里斯托芬:《蛙》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2、拉伯雷:《巨人传》 鲍文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3、弥尔顿:《失乐园》 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34、卢梭:《新爱洛伊丝》,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35、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上下,查良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36、司汤达:《红与黑》,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37、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38、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方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39、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40、马克·吐温:《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许汝祉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

41、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金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42、易卜生《玩偶之家》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43巴尔扎克《高老头》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45、周发祥、李岫主编:《中外文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三篇:北大必读书目

1.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

《诗经》 《战国策》 《论语》 《庄子》 《荀子》 《楚辞》 《淮南子》 《论衡》 《左传》 《老子》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元曲选》

《史记》

《汉书》

《明曲选》

杜甫白居易 陶渊明 李白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陆游 辛弃疾 关汉卿 欧阳修 朱熹2

列的《

在的最

度的书

书目答问/张之洞九种《纪事本末》老子/老子墨子闲诂/孙诒让元曲选萧统全唐诗/彭定求等宋六十家词/毛晋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水浒传/施耐庵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曹雪芹荀子集注一百种/臧懋循缀白裘/玩花主人西游记/吴承恩淮南鸿烈集解/刘安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四书韩非子/韩非周礼佛遗教经/迦叶摩腾、竺法兰等译阿弥陀经宋元学案/黄宗羲王临川集/王安石王文成公全书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诗集传、左传/左丘明乐府诗集/郭茂倩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论衡/王充法华经/鸠摩罗什译坛经/惠能明儒学案/黄宗羲朱子年谱/王懋竑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崔东壁遗书/崔3

述超

列的《

文限

必选

/ 》

四书书经(即尚书)礼记/戴圣老子/老子易经诗经庄子/庄子韩非子/韩非史记/司马迁后汉书/范晔荀子/荀子战国策左传/左丘明墨子/墨子汉书/班固三国志/陈寿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李太白全集/李白韩昌黎集/韩愈白香山集/白居易文选/萧统杜工部集/杜 4

甫“

柳究

中河

东史的集青

/可

备柳

宗览

元”

1925年顾颉刚开列了一个包含14种书的“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的目录。山海经世说新语/刘义庆大唐西域记/玄奘宋元戏曲史/王国维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徐霞客游记/徐宏祖西秦旅行记梁武石室画像洛阳伽蓝记/杨衒之唐人说荟元秘史(即蒙古秘史)陶庵梦忆/张岱桃花

1930

.鲁迅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

种。

年,鲁迅为许世瑛开列了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列书

唐诗纪事/计有功唐才子传/辛文房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历代名人年谱/汪镇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阮元世说新语/刘义庆唐摭言/王定保抱朴子外篇/葛

6汉

说文解字/许慎毛诗正义/孔颖达礼记正义/孔颖达荀子/荀子庄子/庄子

清,.

典,1980

谈。

书初版于1940年代,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其中辞赋、诗、文三篇

繁尚书记国7

书汉人是

“多诗经书

所中,只

其源

。四书书书

文“。

说文解字战8钱

穆国.指策

”出

周易

史中有

三礼诸人国

人子

春秋三传(国语附)

人所

辞必人

赋读必

读的的诗

论语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庄子/庄子 六祖坛经/惠能近思录/朱熹,吕祖谦辑传习录/王守仁

第四篇:北大中古书目

说明:本书目包括两类图书

一、北大图书馆较易借阅的一般通史和断代史教材;

二、部分重要的专题学术专著。

教材

《中国史纲要》(修订本),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代史读本》上下册,陈苏镇、张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剑桥中国史》,崔瑞德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China: A New History, John King Fairbank and Merle Goldman ed.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

《新史学》(台)

《汉学研究通讯》(台)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 2 3

《秦汉史研究概要》,周天游,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_曲阜师院历史系。

《中国史研究指南2_魏晋南北朝史_隋唐五代史》,台湾联经1990。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二十世纪唐研究》,胡戟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张国刚,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方建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宋晞,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 《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续编》,宋晞,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2003年版 《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刘浦江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元史学概说》,李治安、王晓欣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元史研究》,刘晓,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明史研究备览》,李小林、李晟文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著目录》,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江苏人民出版1981年版 《清史史料学初稿》,冯尔康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清史论文索引》,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先秦部分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殷商史》,胡厚宣 胡振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部分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高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文史考古论丛》,陈直,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魏晋南北朝部分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拓跋史探》,田余庆,三联书店200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隋唐部分

《金明馆丛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隋唐史》,岑仲勉,中华书局1982年版

《隋唐五代史》,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隋唐五代简史》,吴宗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宋辽金部分

《辽宋西夏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分册)邓广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邓广铭治史丛稿》,邓广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史》,陈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张邦炜,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宋史丛考》,聂崇岐,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朝阶级结构》,王曾瑜,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转向内在》,刘子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余英时,三联书店2004年版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谢和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三联书店2006年 《辽金简史》,李桂芝,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辽金史论》,刘浦江,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五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元明清部分

《元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分册)韩儒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元朝史》上下册,韩儒林主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元代史》,周良霄、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漠北来去》,姚大力,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

《元史三论》,杨志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余大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蒙思明,中华书局1980年版

《行省制度研究》,李治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明清史讲义》上下册,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史》上下册,汤纲、南炳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清代全史》第一至六卷,王戎笙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朱元璋传》,吴晗,三联书店1965年版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王天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中华书局1982年版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祯,中华书局1982年版

《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刘小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明清易代史独见》,陈生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高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清代皇位继承制度》,杨珍,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袁森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版

《乾隆帝及其时代》,戴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专题部分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阎步克,三联书店2009年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

《二十等爵制》,西嶋定生,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隋唐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郑学檬,岳麓书社2003年版 《宋代经济史》,漆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SHUMU2.HTM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漆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朱瑞熙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陈高华、史卫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李伯重,三联书店2003年版

《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张仲礼,上海社科出版1991年版 《明代思想史》,容肇祖,齐鲁书社1992年版 《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姜广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梁启超,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利玛窦与中国》,林金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五篇:北大阅读书目

北大学生应读书目

本书目是1998年为北大百年校庆而作。这个书目是由北京大学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推荐。

周易 诗经 老子/老子 论语

孙子兵法/孙子 孟子/孟子 庄子/庄子 史记 坛经/惠能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 唐诗三百首/孙诛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红楼梦/曹雪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鲁迅选集/鲁迅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

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著;吴献书译 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 哈姆雷特/

(英)莎士比亚著;曹未风译

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 社会契约论/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 纯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科学史/(英)丹皮尔著;李衍译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著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著;张仲实译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外国史学名著选/ 吴子廑 诗经/ 楚辞/ 周易/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道德经/ 老子/ 庄子/ 庄子 荀子/ 荀子 韩非子/ 韩非 孙子兵法/ 孙武 史记/ 司马迁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文史通义/ 章学诚 四库全书总目/ 纪昀等 颜氏家训/ 颜之推 中国神话传说/ 袁珂 世说新语/ 刘义庆 文选/ 萧统

古文观止/ 吴楚材、吴调侯 唐诗三百首/ 孙洙 唐宋名家词选/ 龙榆生 窦娥冤/ 关治卿 西厢记/ 王实甫 牡丹亭/ 汤显祖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长生殿/(清)洪升 桃花扇/(清)孙尚任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儒林外史/ 吴敬梓 红楼梦/ 曹雪芹

毛泽东诗词集/ 中共中央研究室编 鲁迅选集/ 鲁迅 女神/ 郭沫若 胡适文存/ 胡适 朱清诗文选集/ 朱自清 闻一多诗文选集/ 闻一多 艾青诗选/ 艾青 子夜/ 茅盾 围城/ 钱钟书 雷雨/ 曹禺 骆驼祥子/ 老舍 家/ 巴金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 暴见骤雨/ 周立波 红旗谱/ 梁斌 青春之歌/ 杨沫 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 神曲/(意大利)但丁

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

红与黑/(法国)斯丹达尔(又译司汤达)高老头/(法国)巴尔扎克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国)莎士比亚 简爱/(英国)夏洛特·勃朗特 牛虻/(爱尔兰)艾·丽·伏尼契 浮士德/(德国)歌德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俄国)普希金 安娜·卡列尼娜/(俄国)托尔斯泰 母亲/(俄苏)高尔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马克思传/(德)弗·梅林 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 荒野的呼唤/ 杰克·伦敦

罪与罚/(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夫卡小说选/(奥地利)卡夫卡 荒原/(美)托·史·艾略特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下载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荐书目[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荐书目[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华.北大、复旦面试风格

    清华北大自主招生面试什么风格北京大学:尊重学生的独立想法北大的笔试内容是数学、英语和语文,时间是一上午。英语考试的题型比较基础,难度与平时的练习差不多;数学考试的题型也......

    北大社会学必看书目

    北大社会学考验必看书目 社会学理论 一、必看教材: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

    北大国际关系-推荐书目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本科生阅读推荐书目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潮流来看,通识教育已成本科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早已经打破了工业主义时代分门别类、门派分......

    现当代文学习题(北大、复旦版)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重点内容提要】 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

    北大附小四年级阅读书目

    新四年级阅读书目 1、 《可怕的科学》经典科学系列 2、 《中华上下五千年》 3、 《猫武士》首部曲: 《呼唤野性》、《寒冰烈火》、《疑云重重》、《风起云涌》、《险路惊魂》......

    北大、复旦自主招生推荐信[最终定稿]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推荐信 尊敬的复旦大学领导: 你们好! 现向你们推荐我校优秀学生XXX。学校在2008年秋破格录取该生,进入省级示范高中XXX学习以来,该生道德品质良好,思维品质优秀......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2012年07月03日 来源:凤凰网讲座 作者:卢新宁 《大学问》毕业季特刊 主题: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 时间:2012年7......

    2014年复旦金融专硕推荐书目

    025100 金融硕士专业科目推荐阅读书目: (含基金管理方向、复旦-里昂1+1双学位硕士项目、上海、昆山地区在职专业学位项目)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