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试卷共分四大部分:卷面书写、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真情习作。八个单元的内容都有所覆盖,容量不多但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偏题现象。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本试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大的区分度。如:“基础积累”第3小题看拼音写一写,选一选。这种题型比较新颖,学生没有接触,导致出现陌生化错误。第5小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比较灵活,会背、会写还不够,还要转个弯概括性的运用。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平均分为78.2分,考试成绩不大理想。学生主要失分集中在基础题和阅读题,而真情习作的答题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写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在单元习作中已经涉及到,这就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基础积累中的3、4、5题学生失分严重。第3题看拼音写一写,选一选,在后面打钩。个别字出错率高。如:敏捷的“捷”、“耀武扬威”等;之后的概括性选择错误也挺高。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字形的分析不够,对词语的练写也不够,同时说明学生的词语积累不够,就较难加以选择
第4题选择划线词语的意思。从学生的答题反馈来看不尽如人意。学生不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就胡乱填一个答案。从中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还应加强对一些关键词语的解释。
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内容学生知道答案,但还不能将字写正确。如:缝隙、颤动出错率还是挺高。截取的《呼风唤雨的世纪》的片段,内容有些偏,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有所失分。
(2)课内阅读。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认真阅读文本就仓促答题,导致第3小题失分。
(3)课外阅读。学生对“物美价廉”的意思理解不够到位,对引号的使用方法不明白以及平时类似的题目没有加以训练,导致这题瞎猜乱填的很多;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有限,不能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深层意思,以至于第4、5小题答题情况不容乐观。
四、思考与建议
1、对教学的启示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
(2)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多写多练。(3)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2009年1月13日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国荣九校2014-2015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质量分析
教师:付玉露
本学期,我接了本校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过去了学生基本上适应了我的教学方式,本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好,但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本套试题中含有以前的阅读原题,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在此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利于今后的教学,现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基本情况
参考人数69人(其中2人为智障,不参与期末考核),总得分4837分,平均得分72.19分,及格57人,及格率约为85%,优生人数36,优生率约为52%。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覆盖面较广。试卷紧扣语文训练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书写习惯进行考察。试卷满分100分,其中语基部分及阅读共70分,作文30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不够到位,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确辨析,该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错,对要背诵的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记忆。
2、阅读积累方面,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习惯不好,本班学生的书写习惯不是太好,部分试卷卷面又乱又脏;写字不注意笔顺,不规范,潦草,不清晰;答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有丟题漏题现象,还有的理解不了题意。
四、今后教学的几点措施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基础知识对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试卷中从字音、字型、字 义考察学生,设计了多样的题型:形近字、多音字、近反义词检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答卷情况分析,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虽然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3、家校结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有问题的防微杜渐,有进步的及时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千方百计、家校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总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2015年1月8日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试卷共分四大部分:卷面书写、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真情习作。八个单元的内容都有所覆盖,容量不多但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偏题现象。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本试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大的区分度。如:“基础积累”第3小题看拼音写一写,选一选。这种题型比较新颖,学生没有接触,导致出现陌生化错误。第5小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比较灵活,会背、会写还不够,还要转个弯概括性的运用。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平均分为78.2分,考试成绩不大理想。学生主要失分集中在基础题和阅读题,而真情习作的答题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写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在单元习作中已经涉及到,这就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基础积累中的3、4、5题学生失分严重。第3题看拼音写一写,选一选,在后面打钩。个别字出错率高。如:敏捷的“捷”、“耀武扬威”等;之后的概括性选择错误也挺高。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字形的分析不够,对词语的练写也不够,同时说明学生的词语积累不够,就较难加以选择
第4题选择划线词语的意思。从学生的答题反馈来看不尽如人意。学生不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就胡乱填一个答案。从中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还应加强对一些关键词语的解释。
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内容学生知道答案,但还不能将字写正确。如:缝隙、颤动出错率还是挺高。截取的《呼风唤雨的世纪》的片段,内容有些偏,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有所失分。
(2)课内阅读。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认真阅读文本就仓促答题,导致第3小题失分。
(3)课外阅读。学生对“物美价廉”的意思理解不够到位,对引号的使用方法不明白以及平时类似的题目没有加以训练,导致这题瞎猜乱填的很多;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有限,不能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深层意思,以至于第4、5小题答题情况不容乐观。
四、思考与建议
1、对教学的启示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
(2)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多写多练。(3)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李 咀 小 学 2012.08.25
李咀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期末质量检测由矿区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真实、全面的反映了学生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试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度,覆盖面较广,从多音字、生字、课内积累、课外阅读和习作几方面进行了检测。试题内容注重阅读基础和能力,紧密结合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和积累,注重了基础性、实践性。突出了阅读的特点,以积累、实践、综合运用命题,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利于考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学习是在阅读中进行的,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感悟,阅读中的运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为加深对实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现结合课程标准和测试情况,以及在测试中学生反映出的各种情况,对这次质量检测作简要分析。
二、成绩总体概况:
本班参考人数28人,及格人数22,及格率为78.57%,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为21.43%。均分69.46。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维不够灵活,审题不够仔细。
(2)非智力因素还有待提高。从卷面反映出学生的好多学习习惯还存在问题,如:简单的字词错误,不按要求做题、漏写答案等造成失分也很多。(3)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4)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5)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且不规范。
(6)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课内积累相对较好,而课外积累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阅读积累与感悟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一、学生日常读书量小。
二、积累不得法,学生经常有读书摘录的作业,但学生大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读读、抄抄了事,没有按类摘抄,记忆。到用时就一片混乱,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
三、机械背诵,错字连篇,错别字是造成大量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7)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反映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一是对课文内容体会不准确,甚至理解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所以在以后教学中,我更要注重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四是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记忆力。
学生的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虽然较高,但不能有所松懈,而是必须继续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规律,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说话、写话,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去感受“学以致用”。在不断的重现、运用中提高对字词的记忆。
2、立足课堂,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习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较多,本次考试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也有失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通过圈点勾画、质疑、设问、记笔记、写心得、画草图、甚至听录音、感情朗读、复述、讲演等多种方法,引导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整个阅读引导中,要坚持以读为主,分层推进。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力求做到知识学习----迁移----运用的完美结合。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本次考试已落下帷幕,不论成功或失败,都已经过去了。语文教学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力改这些不足,让语文教学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更能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柳 淑 红
2012.08.25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四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为三大题。
一、积累运用。
二、阅读理解。
三、习作展示。第一大题有七小题,总分为50分。分为: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改错别字。
4、选词填空。
5、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判断对错。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可以看出,第一大题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检验学生对字词句的书写、理解和运用。涉及的面很广,而且题型灵活。例如,第一小题改变了以往看拼音写词语的模式,将应填的词语用一段话串联起来。第四小题选词填空中,既有填形容词,也有填关联词的题型。第五小题按要求改写句子,有写拟人句、排比句,还有修改病句。特别是第七小题,要求填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超出了课本内容,考察了学生课外的阅读信息量。第二大题“阅读理解”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分值为20分。第三大题“习作展示”考察学生的写作水平,分值为30分。要求学生用所给的五个词语编童话故事。看似简单,但能将这五个词语合理应用,发挥想象,将童话故事编得合情合理,写得具体通顺有一定难度。
二、考情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学生423人,总分为36869.5分,年级均分为87分。年级最高均分89.98分,最低均分为85.34分,相差4.64分。全年级合格率100%,高分率有五个班均在70%以上。全年级80分以下的学生有42人,占总参考人数的9.7 %。
将题目的出错率进行分析,完成最好的是第一大题的二、三、四、五小题。出错率不到5%。其次完成较好的是第一大题的一、六小题出错率不到10%。可以看出基础知识还比较扎实。第七小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总分为6768分,共丢分782分、出错率为11.5%,主要错在“恺”字不会写,“厉声呵斥”词填错,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不知道。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同时也提醒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拓展。不仅让学生了解长城,还要讲讲长城的历史故事。第二大题阅读理解是本张考卷丢分最多的。总分是8460分,丢掉2349分,出错率为27.7%。“课内阅读题”主要错在画线题,应画三句话,很多学生没画完整。近义词填空,写作方法,对诗句的理解不透彻。“课外阅读题”错在“嚷道”没写完整,对“痛快”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词意理解不准确。最后一个问题:“鸡蛋明星醒悟到什么?”学生回答不充分。只答出“它不该洗掉身上的白霜。”没答出“它不该不听同伴的劝告。”学生理解短文内容,完整答题的能力有待加强。第三大题“习作展示”出错率为11.3%。要求学生用所给的五个词语编童话故事。可有一部分学生用词不完整,只用了两、三个词。均分落后的班级有十几个学生漏词,甚至有学生自编童话故事。对于给材料习作练习,教师要讲述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此次考试出现的状况,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深思。
三、改进措施
(一)、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拓展。
通过此次考试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字词句的完成情况较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但对课文的拓展内容了解不够。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要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不能生搬硬套地教教材,要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二)、扩大阅读量,增强分析理解能力。规范答题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语感,逐步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对于问答题,要有问必答,把话说完整。不能养成偷工减料,能省就省的学习习惯。
(三)、加强对给材料作文的训练,掌握方法。
对于给材料作文,要认真审题,减少失误。掌握以下几点:
1、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
2、立意准确,力求新颖,立意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
3、使用材料,恰当巧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地引用材料,不能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也不能将材料胡乱堆砌,滥竽充数。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我想,无论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及时地发现问题,弥补缺漏,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