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
(京政发〔2008〕4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发展北京旅游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具体体现,对推进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本市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增强。为充分发挥奥运效应,全面推进本市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树立大旅游观,进一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树立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实现旅游产业从政府主导逐步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转变,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从传统旅游观光向现代都市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奖励、商务会展等高端旅游转变,从单纯注重经济功能向更加注重发挥旅游业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综合功能转变,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旅游产业发展和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7%,达到610万人次,人均花费年均增长3%,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75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5%,达到1.83亿人次,人均花费年均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5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亚洲的会展、商务之都,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
(三)基本原则。
合理布局,差异发展。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调整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升完善以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为主的传统文化旅游区,大力推进以朝阳、顺义为主的商务会展旅游区,重点打造以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为主的现代娱乐休闲旅游区,扶持发展以门头沟、房山、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为主的生态度假旅游区。生态涵养区产业调整要优先发展旅游业,以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盘活都市旅游存量,挖掘资源,增加业态。扩大郊区旅游增量,配置资源,突出特色。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
投资消费,同步发展。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旅游投资项目拉动旅游消费市场,以旅游消费市场多元化实现消费结构优化,通过政府鼓励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现旅游总量提升。
整合资源,特色发展。全面动员社会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以旅游为载体的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坚持首都特点,突出北京特色,充分发挥北京国家首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资源品质,丰富特色产品。
高端低端,协调发展。巩固提升传统观光旅游,大力发展都市、乡村旅游,积极推进会议奖励、商务旅游,形成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以旅游为平台和载体,通过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广泛参与,消费者自觉响应,将旅游产业打造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二、突出战略重点,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体系
(一)加强旅游产业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旅游产业规划体系。
制定《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修订《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制定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发展规划、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旅游集散体系建设规划和各类旅游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体系。在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全市性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留足发展空间。
(二)实施都市旅游精品战略,形成特色旅游产品品牌体系。
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休闲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金融街区、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繁华商业街区、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景观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体育旅游、教育旅游、科技旅游、时尚消费旅游等系列都市旅游产品。鼓励城八区开辟以名人故居、胡同和传统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利用家庭、院落、街道推出国际旅游访问点,形成系列特色京味文化旅游产品。支持具有北京特色和优势的工业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鼓励煤矿和非煤矿区关停后向工业遗产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形成以首钢、北京焦化厂等工业遗产游为核心的集旅游、休闲、娱乐、商务为一体的多个旅游文化集聚区。
(三)实施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战略,逐步形成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体系。
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促进郊区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转变。到2010年,全市乡村旅游形成特色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坚持以城带乡,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建立北京生态涵养区大型旅游主题娱乐项目,统一规划,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优先利用存量土地资源,以旅游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四)实施旅游目的地全球营销战略,构筑国际化的旅游营销网络体系。
制定鼓励性政策引导旅行社企业进入零售市场,初步形成3至5家大型零售企业;到2010年,印制和投放10个语种、覆盖20个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旅游宣传品;在往来北京的主要国内外航线上播放北京旅游宣传片;与国内外大型旅行社合作,在主要客源国和地区开展市场宣传促销工作,并设立10个以上北京旅游营销机构;聘请20位国际著名旅游组织负责人、旅游集团CEO和旅游专家作为政府高级旅游顾问,培训、认定一批国外资深营销人员为“北京旅游专家”,初步形成覆盖主要客源国的国际营销网络。建立入境旅游营销业绩激励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创新旅游产品,开拓入境市场。
推进旅游营销“十个一工程”(重点推出具有北京元素的一部旅游电视宣传片、一部旅游电影故事片、一首旅游主题歌、一套旅游主题宣传口号、一位旅游形象大使、一个旅游吉祥物、一个旅游电视频道、一个旅游电台频道、一套旅游系列从书、一个多语种旅游专题网站),用市场化手段将“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和“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活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通过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的结合,建立覆盖全市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旅游宣传体系。
(五)实施奥运文化旅游战略,形成奥运旅游产业体系。
全面实施“‘走进北京,回味奥运’海外旅游市场营销计划”,开展为期两年的以奥运旅游产品为核心,全方位展示北京奥运旅游文化资源的重点入境客源市场专项促销行动,巩固奥运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市场稳步增长。推出奥运旅游文化创意演出。实施“奥运会展旅游促进计划”,组建会展旅游协调机构,申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项活动、大型赛事、会议和展览,培育3至5个世界级会展旅游品牌。统一协调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加强对赛后奥运场馆利用与旅游产业结合的研究,以特色奥运场馆为载体,创意国际、国内文化旅游活动和体育赛事旅游活动。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公园、奥运场馆及支持设施等奥运核心区域的商务、旅游、休闲功能,吸引旅行社企业、旅游创意机构、国外驻华旅游机构在区域内聚集,形成奥运旅游文化集聚区。
(六)实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形成跨区域旅游合作体系。
以产品和市场为核心,创新合作理念和方式,实施“9+10”区域旅游协作,推动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环北京4省(区)和10个国内热点旅游城市的深度合作,力争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定期召开由世界主要热点旅游城市市长参加的“北京国际旅游合作会议”,以北京为先导共同打造国际高端旅游市场,以高端旅游市场为重点,推动亚洲旅游业发展。
(七)实施重点旅游文化项目推进工程,逐步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主题娱乐活动体系。
鼓励推出具有民族特点、北京特色、质量上乘的原创文化旅游演出剧目。扶持若干个品牌实景演艺剧目、大型歌舞剧目、传统特色演艺剧目和京味文化演出剧目,争取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演出品牌落地北京,创立名人名曲秀为主题的“天天名人舞台”等大型主题旅游娱乐活动。促进集文艺演出、娱乐、影视、餐饮、住宿、时尚消费等多种业态相聚集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北京市重大旅游文化项目目录》,积极推进国际著名的大型主题公园建设,推动中国大马戏表演、中国杂技秀、中华武术擂台赛等大型现代旅游娱乐项目落户北京。加强对著名文物古迹的深度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或打造实景演出剧目延长开放时间。
(八)实施旅游商品推进工程,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
鼓励形成全国一流的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旅游纪念品孵化基地和旅游纪念品创意园区。在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商品销售中心。扶持、鼓励、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开发中国传统书画旅游商品,并形成书画街、画家村、书画包装设计企业的产业聚集。重点扶植开发以长城、故宫等传统旅游景点和以奥运场馆、国家大剧院等现代都市新景观为题材的旅游纪念品,鼓励开发具有北京特色的名牌商品、名特产品。举办“中国(北京)旅游纪念品博览会”、“北京主题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奖赛”等系列活动,把北京打造成全国旅游商品的创意、研发、交易、展示中心。实施主题旅游纪念品知识产权保护计划,推动旅游纪念品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九)实施旅游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旅游服务管理体系。
继续推行国家《星级饭店评定标准》、《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和北京市《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住宿业服务质量标准与评定》,加快制定符合北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政府引导行业、规范行业服务需要的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标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标准、旅游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旅游文化演出场所服务质量标准、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等级标准、旅游景区标示牌建设标准、住宿设施节能减排标准等北京市地方标准,积极推动国家级人文景点标准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与旅游相关行业标准化体系相衔接的完整科学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
鼓励旅行社服务质量等级达标,A级旅行社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严格导游员准入制度,实施“明星导游员工程”,试行导游员等级考试制度和导游员等级薪酬制度,全市上岗导游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完善星级饭店质量评价体系和准入退出机制,实施北京市社会旅馆全员达标工程,鼓励社会旅馆引进专业化酒店管理集团进行管理。试行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与等级挂钩试点。实施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改革试点,依法鼓励旅游景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十)实施旅游环境优化工程,建立完善人本化的旅游服务监管体系。
推行景区优惠套票、旅游商业护照。增加公交“一卡通”的景区门票和集散中心购票折扣功能。通过政府配套资金支持完成全市星级宾馆饭店、3A级以上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3A级以上旅游景区多语种说明牌建设。全市主要旅游景区实现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实现12301旅游咨询、投诉热线与12345非紧急救助中心系统的衔接,将旅游灾害预警纳入市政府非紧急救助中心系统,提高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重点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信息网。到2010年,形成天安门地区旅游专线车和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的主要交通枢纽和散客集散地的旅游集散中心为一体的散客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机场、火车站及主要交通枢纽设立公益性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游客集中的商业街区设立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游客咨询服务站;以达标创建方式,鼓励旅行社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街道社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在高速公路休息区、重点旅游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游客服务中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府城市形象宣传、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产品和服务网上预订一体化。通往3A级以上旅游区、大型旅游购物娱乐场所、车辆停放场所的主要道路设置规范醒目的中英文道路交通指示牌。
加强旅游市场管理,重点打击黑车黑导游。有效治理业内车辆参与非法运营、非法旅游小广告、社会旅馆非法揽客、旅游商店和旅游医疗咨询点欺客宰客、旅游景区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规范经营行为,规范“一日游”市场。坚持“疏堵结合,打建结合”的方针,鼓励A级旅行社进入“一日游”市场。通过老城区社会旅馆改造试点,形成特色住宿品牌连锁经营,提升“一日游”市场服务水平和质量。严格落实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旅游秩序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实施旅游企业的诚信评价、信誉监督、失信惩戒和违规退出制度,建立和完善北京旅游企业和主要从业人员信誉公示系统,引导理性消费,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
三、加大投入,建立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激励机制
(一)完善政府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资金配套政策。
对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有关规定由投资主管部门立项批准实施。对具有示范性、引导性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可由市区两级政府按适当比例配套。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安排建设资金时要提高用于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的比重,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大政府对旅游发展和旅游设施建设的引导性投入。
增加对旅游宣传推介、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示范性、导向性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与补助,强化对重点项目的引导、配套和扶持。对政府拟实施的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可通过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其他相关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并在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土地使用、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政府奖励机制,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重大旅游活动、创新旅游产品和对旅游产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充分利用《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京办发〔2006〕30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1〕36号)以及市级招商引资各项政策,通过实施山区、浅山区优先发展旅游,矿山、非煤矿山关停并转后向旅游产业调整的土地使用、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旅游景区的开发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
(四)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
拓宽融资渠道,创造条件扶持有带动效应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加强银企合作,以资源换资金,运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等模式,进一步拓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建立旅游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重点推介,认真落实优化旅游投融资环境的相关政策,以大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吸引知名大企业、大财团以及民间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使旅游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和重点,推动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最佳结合
第二篇: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2011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北京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8月25日,北京市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这次会议是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后首次召开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到会并讲话。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主持了会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市委秘书长李士祥、副市长鲁炜和丁向阳、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等出席了会议。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提出了旅游发展“
一、十、百、千、亿”的任务,即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游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今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创新旅游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将原市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并纳入市政府组成部门,同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拿出10亿元资金用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大会上讲话
刘淇在讲话时充分肯定了北京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并表示,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北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更高标准推动北京旅游业科学发展。他说,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不断改进和完善旅游服务。要发挥旅游产业就业机会多、就业容量大的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千方百计吸纳城乡就业。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柱,逐步实现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和旅游市场国际化。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发展大会上讲话
邵琪伟在讲话时说,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同时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和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北京旅游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实现市场化、国际化的行业之一。北京积极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北京紧紧抓住举办2008奥运会的机遇,推动旅游业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同时通过服务奥运会,有力促进了北京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近年来,北京妥善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释放“后奥运”旅游效应,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北京旅游业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邵琪伟还简要介绍了“十二五”时期全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他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国际影响、旅游发展四个方面指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具备良好基础。他说,北京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有利于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有利于推动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生动实践。他建议北京紧抓机遇、发挥优势,在推进旅游业科学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在为全国旅游业发展培养旅游人才上走在全国前列,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上走在全国前列。
丁向阳做了题为《着力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重要的支柱产业,推动“十二五”时期北京旅游产业业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北京要创新规划建设理念,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有效注入旅游元素;要创新产业融合理念,实现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创新古都保护理念,发挥旅游业在城市风貌保护中的促进作用;要创新资源管理理念,推动有条件的社会单位设立旅游开放日;要创新景区管理理念,探索事业管理型景区向市场化运行的实现途径。
北京市各区县旅游局负责人,重点旅游街区、乡镇负责人,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旅游院校及中央在京企业代表等共1100人参加了会议。当日还举办了北京市重点旅游产业项目宣介会,北京“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成就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北京礼物”特色旅游商品展。
第三篇:北京市大兴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北京市大兴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兴是北京兼具城市、城郊、卫星城特征的一个区,在新世纪之初,如何面对北京快速的城市生长,如何应对日趋多样性、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如何将潜在优势转化成为具有独特性卖点的市场竞争优势,转化成为围绕核心竞争力部署的优势集聚,转化成为精品原则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项目网络,转化成为享有长久生命周期的旅游产品,是摆在大兴区和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规划特别注重了在北京旅游的大背景下把握大兴的比较优势,环顾左右,与兄弟区、县认真比较,以共性推动趋势,以个性塑造优势。规划引进了环境经济、休闲经济和体验经济的丰富内涵,着重突出三个主题:从容欢畅的生命体验节奏,清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鲜活丰富的旅游文化元素;着重打造三张名片:以昔日皇家苑囿尊贵生活为代表的金色名片,以今天“绿海甜园、都市庭院”为形象的绿色名片,以未来白领阶层时尚休闲需求为导向的银色名片;着重植入三个理念:“旅游就是销售梦想,并使梦想成为现实(世界旅游组织知名专家麦克纳尔蒂)。”“服务经济的下一步将走向体验经济,商家靠提供独特的体验服务取胜(《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快乐创造财富(《体验经济》作者派恩和吉尔摩)。”规划提出了“绿海甜园,都市庭院”的总体形象口号。充分反映了大兴区这个休闲庭院将成为北京居民居住、休闲、娱乐、享受自然、理解自然、倾听乡村音乐和自然音乐的第三空间。
本规划得到了大兴区政府的高度认可,总体形象口号已叫响大兴区。中国旅游报、中国经济时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都对该规划进行了报道。规划成果已受到了不少投资商的关注。在今天看来,大兴旅游正按照我们规划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建设和合理发展,也正如规划预期的一样,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篇: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2009-5-19 10:28:00
(2008年11月19日在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周东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影视产业作为21世纪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是我国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为落实北京市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工作要求,怀柔区抢抓机遇,在区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文化新都、宜居名城、和谐怀柔”的战略建设目标,影视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把怀柔建设成为“中国影都”,进一步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就我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情况和推动发展的主要措施
我区影视产业起始于1995年飞腾影视城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中影集团进驻怀柔时,我们提出了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经过一年的努力,2006年,怀柔被批准为北京市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2008年5月,在“文化新都、魅力怀柔”新闻招商推介会上,区委、区政府首次提出了建设“影视新城”的产业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奋斗目标,至此,怀柔影视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完整确立。从当前看,我区影视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培育期,初步具备了核心产业内容、龙头型企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基本设施环境、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具体来看:
(一)影视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明确,空间布局基本完成。我区影视产业规划定位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目标是建成中国新一代功能聚合型影视产业基地,通俗的讲就是把怀柔建设成为“中国影都”。在产业功能上,我们规划了影视拍摄中心、后期制作中心、影视产品交易中心、影视传播展示中心、影视旅游中心等九大产业功能,涵盖了影视制作、流通、服务及产品研发、人才培训、文化旅游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并突出了怀柔特色。在空间布局上,我区基本形成了“一区两园”格局,即杨宋影视核心区和红楼梦古都文化园、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产业分工上,基本确定了“南影北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2008-2010年,我区依托中影强大的后期制作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将完成影视展示与传播、制片公司总部基地等重点功能性配套项目的建设。预计到2015年,引进世界知名影视企业10—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300—500家,吸纳劳动力2—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级影视新城将会屹立于世界文化产业之林。
(二)狠抓落实,龙头项目和重点配套项目得到积极推进。在龙头项目推进方面:一是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正式落成运营。基地一期占地523亩,建筑面积15万平米,总投资近20亿元,已于今年7月31日正式落成。基地影视制作设备达1537台(套),其中92%的设备是进口的世界一流设备。基地覆盖了影视拍摄、录音、剪接、照明、后期制作、发行等整个产业链,具备年制作80部故事片电影、100部数字电影、200部电视电影、500(部)集电视剧和动漫的生产能力,占全国影视生产能力的60%,并承担全国1/2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任务,目前设备已用于《梅兰芳》、《赤壁》(下集)等电影大片的后期制作。16个国际先进的摄影棚总建筑面积284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摄影棚群,目前已用于《红楼梦》、《苏乞儿》、《麦田》等影视剧的拍摄。中影二期项目占地262亩,占地50亩的老北京外景地累计投资3967万元,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完成了《梅兰芳》、《狼烟北平》等影视剧的拍摄。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下属六个分公司均在我区完成注册,中影洗印厂已完成在怀柔的选址工作。二是飞腾影视城适应产业需求,进行了升级建设。飞腾影视城建于1995年,占地350余亩,分南、北两区,是目前北方最大的仿古外景拍摄基地。南厂区内集中了四合院、酒楼、戏园、民房等各色明清风格建筑。2007年,飞腾影视城投资2000万元对外景区进行升级扩建,建设了南方园林工程,目前也已投入使用。北厂为摄影棚区和生活区,包括从900平米到1800平米不等的4个摄影棚,并配备器材仓库辅助拍摄,同时还能为剧组提供200多人的住宿餐饮接待能力。该影视城自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先后拍摄了《玉碎》、《大宅门》、《铁齿铜牙纪晓岚》等300多部电影电视作品,为我区影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红楼梦古都文化园项目得到积极推进,与中影基地形成了“南影北视”格局。著名导演张纪中先生重拍《西游记》,为我区打造具有中国魅力的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园提供了机遇。该园位于红螺湖西区,总占地4700亩,它以西游记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娱乐的方式,采用世界高科技表现手段,倾力打造集创意研发、互动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科技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国际性、综合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娱乐体验中心、动漫创作中心、文化演艺中心和会展交流中心,预计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的创意设计及规划设计,市里有关领导已经听取了两次汇报,正在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和土地一级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红楼梦古都文化园位于雁栖湖半岛西岸,项目总占地700亩,规划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整体投资10亿元。项目将建成以红楼文化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建筑内容为特色,集影视拍摄、会议、休闲、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目前项目已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并完成了土地平整,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确定了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取得了市发改委的立项批复,预计明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在重点配套项目推进方面,一是制片人总部基地项目已经确定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力争年底前启动土地一级开发工作。二是影人酒店已开始征地审批,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三是北京电影学院动漫教学实践基地正在积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立项准备工作。四是海润集团影视制作中心、北京电视台制作基地等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中。五是中小影视企业集聚效应初显。截至目前,全区影视类企业达到141家。北京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张纪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胡玫艺术创作公司、北京金英马文化发展公司等知名影视文化公司相继落户我区。
(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杨宋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怀柔影视基地景观设计方案》。杨宋地区规划建设10条道路,总投资达9亿元,其中,怀杨路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并通车,兴盛路、和平路、凤翔大街等道路年底前将开工建设,水、电、暖、通讯等配套工程也将同步跟进。其余几条道路已开始进行项目包装,计划明、后年实施。此外,几个涉及影视产业的镇乡也基本完成空间布局,路网结构日益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预计到2010年,集聚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基本到位,设施环境将进一步适应产业发展和招商工作的需要。
(四)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产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于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2007年北京文博会上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大奖,这为争取市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奠定了基础。2007年,我区成立了怀柔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区文委,该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年,我区按照市里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体制管理要求组建了怀柔影视基地管理委员会,在影视产业发展相关镇设立了产业办公室,并明确职责,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从2007年开始,区委、区政府把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列为相关镇乡经济考核的一项内容。2008年5月,我区出台了全市第一个区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了6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当前项目的推进情况来看,为加快中影一期和二期、影人酒店等龙头型项目的落地和发展,区政府在政策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精心组织影视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影视产业影响力。2007年9月,我区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怀柔)影视文化节。2008年又与国家电影局、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共同承办了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以及“同日万场电影迎奥运活动”。9月26日,在北京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北京放映”闭幕式也在怀柔举办。基于怀柔影视产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对影视基地进行了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借此机遇,区政府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密切合作,对怀柔的影视产业发展及建设“中国影都”的宏伟构想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随着一些重点影视活动的举办和一些知名影视作品在怀完成并在国内外上映,怀柔影视基地的品牌效应和集聚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有效提升。2007年以来,怀柔影视基地累计接待参观、考察项目洽谈人员3万余人次。同时,怀柔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资料馆、香港英皇集团、香港银都公司、北京影视家协会、央视电影频道等机构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影视文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区影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影视产业的主要特点有三方面:一是高投入、高产出,但因产品不确定性强,经营风险较大,因此,对资金需求特别是融资服务、优惠政策较为关注;二是专业人才要求较高;三是产业利润的高端在影视产品交易、衍生产品开发、影视文化旅游等方面。相对国内外影视产业的特点和当前激烈的产业竞争,我们还有以下不足和差距:
一是产业链尚不完整。完整的影视产业链包括原创、生产制作、交易发行、衍生产品开发及影视旅游等环节。怀柔影视产业只有生产制作以及部分影视旅游环节,影视创作、交易发行、衍生产品开发环节还没有形成。中影集团入迁,但其发行公司并没有入驻。版权交易和关联产业还在筹划之中。以中影集团为例,其在怀柔注册的六家分公司基本都属于生产制作环节领域,真正产生效益的发行和版权交易环节还没有落户怀柔。
二是功能性重点配套项目还不完善。我区以影视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加之影视文化产业在投资上具有较大风险性,造成投资者等待和观望的思想比较普遍。同时,受政策的限制,土地一级开发手续多、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展和落户。
三是影视文化活动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强。由于我区影视产业还处于起步期,场地条件不具备,宣传力度有限。我区虽已多次举办、承办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但级别相对较低,商业运作模式还不突出,只是在北京地区有一些影响,影响力还不够广泛。
四是发展资金不足,产业用地有限。基地规划的顺利实施、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相关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政府大规模的持续的资金投入,怀柔区自身目前的财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建立良好的投融资模式显得极为重要。同时,随着诸多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不断的向怀柔集聚,土地资源有限、土地成本较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五是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行业经验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对影视基地专业化的操作需求形成挑战。影视产业规律特性明显,产业环节复杂,专业技术细分,圈内意识严重,给影视基地的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六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到位。随着中影、华谊等大公司、大项目进驻怀柔,吸引了部分影视制作、广告、策划、培训等影视产业链特征的中小企业入驻怀柔。据统计,目前怀柔影视及相关创意企业为大型规模的只有六家,其余95%以上是中小企业,已入驻区内的中小影视创意企业或意向入驻咨询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技术设备、专业人才、产品交易渠道,对影视产业以外的如法律、金融、政策等较为陌生,独立生存和抗风险能力不强,而它们的集聚又是形成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创造税收和就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尤为重要,特别是技术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和交易平台的支持。
三、下一步加快影视产业发展的工作安排
从影视产业形成集聚或者形成以影视产业为主导的影视城的发展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影视产业从起步到成熟一般需要十年左右时间,如好莱坞、横店影视基地等。二是企业集聚需要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三是基地发展以完整的产业链为模式。下一步,怀柔影视产业发展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在产量上,逐步实现影视基地具备国产影视剧60%的生产能力,达到产业规模;二是在质量上,多生产国内一流、国际获奖的好产品;三是在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影视投资商、制片公司把财务结算、产品交易等环节放在怀柔;四是在服务上,创新金融服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交易服务、会展服务方式;五是在促进影视与相关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上,把怀柔作为影视新城来规划设计。为加快影视新城品牌建设,我们还要进行三个探索:一是在产业集聚模式上进行新探索,实现影视产业要素的集聚与辐射;二是在产业开发模式上进行新探索,促进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在行业管理模式上进行新探索,使影视新城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具体来说:
(一)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和设施环境建设,全力提升怀柔影视产业发展水平。目前,我区的影视产业重点项目部分已启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制片人总部基地、影人酒店、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楼梦古都文化园、电影学院动漫教学实践基地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以项目的建设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从一个国际级影视基地建设来看,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成熟,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我们将继续加大前期手续办理和资金争取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解决土地九通一平问题,争取用2—3年的时间完成影视规划区10条道路建设,达到与开发区市政设施同等水平。二是解决项目落地问题,积极探索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在适当时候可以考虑成立影视产业开发公司,对影视产业地块进行开发,提高土地一级开发速度,为项目尽快落地创造条件。三是加强景观环境建设,打造集聚区国际化形象。
(二)全力引进各层级影视项目,形成完整的影视产业链。首先,进一步重点加强与中影集团的谈判,促其发行公司注册纳税在怀柔。同时,中影集团正在筹划上市,我们力争使它的上市公司注册纳税在怀柔。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影视资源整合力度,发挥影视资源整体优势,使杨宋影视集聚区、雁栖《红楼梦》古都文化园、《西游记》文化创意基地有机融为一体,同时与区内有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使影视产业发挥更大的效益。三是吸引中小企业和重点影视企业来怀发展时,侧重其产品交易环节留在怀柔。四是进一步加快版权交易和电影衍生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影视关联产业,注重与旅游、影视活动相结合,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有特色的、体验消费型的影视旅游产业,并适时建设几个有特色的影视产业村,努力使周边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受益。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打造怀柔影视品牌。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扩大影视基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利用基地网络平台宣传、展示影视基地,通过网站升级实现项目招商、信息发布等功能,达到资源共享。二是加强与中国影视家协会、中影集团以及国际知名影视协会的合作,提升中国(怀柔)影视文化节活动档次,着重研究展映机制、交易机制,争取将它首先办成在全国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专业电影节庆活动。同时多举办一些主题性影视文化展映、论坛、交易活动。三是在加大宣传的同时,与中影集团联合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积极申创国家级影视产业基地,以产业规模、产品质量、产业示范、产业服务带动基地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土地管控力度,合理、高效、集约利用好土地。面对怀柔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影视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加速建设,影视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要素在加快集聚。针对产业项目用地资源稀缺的情况,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民更惜土如金的现实,考虑影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一是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管控力度,打破项目用地紧张的发展“瓶颈”,预留好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在招商过程中,整合有限资源,对闲置、半闲置、利用率低的土地和厂房资源加以改造利用,推进产业升级。
(五)引进和培养优秀影视专业人才,做好人力资源配套。以影视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为重点,引进和培养既熟悉影视产业规律,又懂经营管理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完善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并加大落实力度,吸引影视产业人才来怀工作,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为其子女入学提供保障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的推进速度,加大京北高职学院、怀柔职业学校专业调整力度,积极促进与中影等有关单位的合作办学。
(六)推进政府服务创新,搭建好影视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借鉴成功影视基地发展经验,结合怀柔影视产业发展实际,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快政府服务创新主要是为企业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搭建投融资平台,着力提高投融资便捷性,加大风险投资公司引进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担保力度,建立投融资服务体系。二是搭建生产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对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服务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设备等租赁优惠,促其快速发展。三是搭建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加快项目审批、注册、登记,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影视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坚持对重大功能性影视项目给予重点优先支持。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近年来,我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建设“文化新都”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打造“中国影都”的总体构想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抢抓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稳步推进我区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为怀柔“文化新都”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朝政发„2008‟10号
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七月七日
— 1 — 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朝阳区“十一五”期间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朝政发„2007‟9号)要求,为加强我区能源节约管理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相关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三条 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区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每年支持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
第四条 区发展改革委作为区节能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并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
第二章
资金适用原则及支持领域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区属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朝阳区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和企业。
第六条 专项资金支持领域
(一)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二)自主创新的节能产品研发项目;
(三)节能产品、技术应用及推广项目;
(四)节能减排诊断、清洁生产咨询项目;
(五)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源、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项目;
(六)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推广项目;
(七)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创建项目;
(八)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奖励。
第三章
资金支持方式及标准
第七条 专项资金扶持方式分为贷款贴息、财政补助和直接奖励。
第八条 贷款贴息范围及标准
(一)贷款贴息范围
1.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2.自主创新的节能产品研发项目; 3.节能产品、技术应用及推广项目。
(二)贷款贴息标准
根据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建设和改造项目贷款合同(1年以上,含1年),按照贷款实际到位和支付利息情况,给予100%贷款贴息。贴息额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确定,项目贷款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的,按照实际利
— 3 — 率给予贴息。贴息期限1年,每个项目最高贴息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本区确定的重点项目,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每个项目每年最高贴息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技术改造项目用于土建工程的资金,不得超过投资总额的30%;贷款贴息补助项目的自筹资金,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30%。
第九条 财政补助范围及标准
(一)财政补助范围
1.节能减排诊断、清洁生产咨询项目;
2.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源、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项目; 3.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推广项目;
(二)财政补助标准
对节能减排诊断项目,给予项目诊断费用100%的补助;对清洁生产咨询项目,给予项目咨询费用与市支持资金差额部分的100%补助;对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下(表)水源热泵建设项目,按照每平方米17.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源热泵和再生水源热泵的建设项目,按照每平方米2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推广项目,给予项目投资的50%补助,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第十条 直接奖励范围及标准
(一)直接奖励范围
— 4 — 1.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创建项目;
2.在节能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包括: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超额完成节能任务且节能量在全区前5名的重点耗能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纳税关系仍留在本区,且提前1年以上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的重点耗能企业;教育、卫生、大型公建等领域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在节电、节水、节气、节地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的事业单位或企业;为本区重点耗能企业做节能减排诊断和清洁生产咨询数量达到20家以上,且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的中介机构。
(二)直接奖励标准
1.对列入国家、北京市、本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2.对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四章
项目和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贷款贴息项目、财政补助项目、直接奖励项目由相关部门及单位自愿申报。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按照《北京市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北京市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填报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向
— 5 — 区发展改革委提出书面申请,项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申请工作每年安排1次。本区确定的重点项目不受此限。
第十四条 区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节能项目的申报、初审、审核、验收及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等工作。区发展改革委通过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定专项资金拨付计划,报区政府批准后予以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五条 区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的拨付,参与节能项目会审和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资金管理与监督,并对重点项目组织实施效绩考评工作。
第十六条 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政府)和各委办局负责组织本辖区、本系统的项目推荐工作,并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七条 节能项目实施单位收到节能项目支持资金后,按照国家相关财务规定专款专用。
第十八条 一个项目只能享受一种财政性优惠或补贴政策,不可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第五章
监督检查
— 6 — 第十九条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对专项资金的实施及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向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和区审计局报送项目竣工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每半年向区发展改革委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建设情况。
第二十一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须退回财政专项支持资金,并在3年内不得申报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新技术不具备行业权威部门认定报告的;
(二)已享受奖励资金补助的企业,经复查节能减排效果达不到申报时规定要求的;
(三)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节能专项资金的;
(四)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细则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