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论文]课件制作与教师正常工作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探讨_信息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根据我校的CAI教学现状、网上的有关CAI教学调查情况,其它兄弟学校教师对CAI的看法和老师制作课件和正常教学之间的矛盾等情况而总结成的一篇调查分析文章。提出了一些本人的初浅看法和不成熟的建议。关键字:课件制作 教师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
引言:近几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地直冲云霄。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希望迫切改变传统的教学,于是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多媒体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比如CAI课件评比,观摩多媒体演示公开课,CAI教学论文评比,各市、地之间的交流考察等等不一而足。我区也于前年和去年相继举行了各学科CAI课件评比活动以及展示会,到会的有各地区、各学区、各学校的教师和各级教育部门领导。针对于此,我调查了我校及外校、外区部分教师对CAI的态度和看法、教师利用CAI课件这种新的教学手段的评价,对制作教学课件与正常工作之间的看法,并结合网上的调查数据(数据来源于我校主页的调查表)草成此文。
一、CAI的优越性得到一致公认。
很多老师听说过CAI一词,但是对它的具体名称和意义的了解比较含糊。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找到了它的比较全面的解释: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缩写,名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该术语是一种作为教学工具而编制的教学程序。CAI程序采用辅导,练习及提问与回答形式来阐述问题,并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CAI是非常好的工具,能描述实际物体,并允许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从它涉及的学科和复杂性来说,包括初等算术,高等数学,自然科学,历史,计算机研究,特殊专题等。现在最常使用的辅助教学软件是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Premiere。还有许多学校已经在用FLASH等。POWERPOINT适合于开发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AUTHORWARE则用来开发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FLASH则主要用来制作网页形式的课件,更多的优点是占据磁盘空间少,动画效果好,交互性很强。多媒体课件具有效果明显、直观性好、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信息量大,易于控制、交互性强等特点,在被调查对象中100%的教师和学生认为CAI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教师们普遍认为有了CAI,他们上课时更灵活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则认为有了CAI,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新颖而充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过去的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或者是一些静态的图片,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声情并茂的“闪光”世界!比如语文课《长征》,学生对以前红军长征的情况知之甚少,难以入情入境。这时放上一段录像,让学生在看影片的同时顿悟文章的感情和尊敬革命前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数学课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小学生的空间思维比较弱,但是通过看课件的具体演示,化抽象就为具体了。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其他的音乐、美术、自然、社会等科目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因为CAI课件在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很多教育工作者是不辞辛劳,不怕困难地学做CAI课件。但是教师毕竟是教师,他们不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电脑课件制作人员,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就与正常的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具体表现如下:
二、课件制作与正常的教学工作之间的矛盾
1、CAI课件制作过程消耗了教师大量的休息时间。现在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最热的要数CAI课件的评比,就我区而言,就开展过语文课件评比,数学课件评比,音乐课件评比,思想品德课件评比、英语课件评比等等。既然评比,就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模范作用,所以也就有了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许多精美的CAI课件,这样的老师占了95%以上。很多获奖的课件,几乎都是多媒体: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MP3、wav等背景音乐,令人目不暇接;一个课件占据磁盘空间少则数十兆,多则上百兆;有的32兆内存才能运行。为了能获奖,取得骄人的成绩,很多课件的制作也是几个人花费了几十天工夫。(有的则是请校外专家帮忙,我校教师1999年到2000共完成比较优秀的课件48个,其中每个课件平均花费都在一周以上,个别课件超过一个月)。让许多学科教师望而兴叹。另外在比赛的时候有的学校领导感叹到:“ 人家已经是三维动画了,我们还没有二维动画,真是落后了。”回头则是让计算机教师领头成立学校课件制作小组,购置光盘刻录机、数码相机等设备,要“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于是老师们又更努力地继续学习。为了制作一个比较精美的课件,制作课件的老师几乎个个废寝忘食,夜不能寐,坐在电脑面前,形容枯槁。我校曾有三位老师为了制作课件,连续四天三晚没有正常休息,每天大概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眼窝都深深地陷了进去。
2、课件制作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因为现在许多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件制作培训,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课件制作材料,因此老师制作课件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加之很多老师并不是专门的电脑老师,有80%的老师是在完成本身的教学工作之余去制作课件的,所以工作时间大大地延长了,工作量也大大地增加了。有85%左右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那一段时间里,睡眠不好,饮食欠佳,视力减退,个别老师还出现贫血症状,还有的老师因为长期坐着,以至于长了痔疮。尤其值得人担心的是,有很多制作课件的老师中是女老师,将来对生孩子都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有一位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女老师就产下一个不健康的婴儿)
3、课件制作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虽然说,通过制作课件确实能提高教师微机操作水平,培养掌握新型教学设备的人才,但现实情况是,教师日常的工作已经满负荷,计算机技术发展又这么迅速,教师把过多的精力用于课件制作上势必影响其它的教学活动。如我校一名语文老师为了制作一个课件参赛,她的语文教学工作就临时请了一位代课老师代课。再者,学校的信息也不灵通,往往造成重复选题。最主要的是现在市场上已经有那么多优秀的辅助教学软件我们可以拿来用,学校再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应付这些事情,真是劳民伤财!在此笔者引用王珏先生的话“教师的主要工作应是在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教学软件,而不是编制软件。”
三、解决矛盾的方法试探。
1、正确树立CAI课件的制作观。打破传统的CAI课件的制作方法,以积件为基础。今年4月26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的有关CAI教学研究会也指出: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做到运用各种课件积件就行了,单纯的为一堂课去设计一个40分钟的课件只能算是CAI发展过程中初级阶段的一种特有现象。
2、端正它的“辅助”地位。CAI一般应定位在“辅助”上,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是整堂课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不能为了课件而课件,应该在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方面下工夫。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不让计算机反客为主,让计算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少了一个可以百问不倦的“引路人”。
3、它的制作应有专门的制作小组,教师应学会“拿来主义”。让众多的软件应用和设计交给专门的设计小组,而让教师在CAI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扮演一个应用、消化者的角色,在平时注意积累各种材料,充分发扬鲁迅先生所提的“拿来主义”。学校或者是区、市教育部门可以和专门的软件制作公司联合开发适合各种课型的交互性和实用性比较完美结合的课件。解决现有的科利华、彭博士等软件和本地区不相容的情况,还能有效地解决普通老师在技术上的难题。
4、每个学校应有一个内部的引进加工中心。为此要配一个以上的专职课件制作教师,适当的制作工具(硬件和软件),以此为基础把外面的素材、积件等进行消化处理并有机地运用到每个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因特网,及时到各类教育教学网站上查找适合自己用的资料。条件有限的最好保证学校有个局域网,达到资源随时可以共享。总之,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因为它的优点而让它随意滋长,对它趋之若骛;也不能因为它的缺点而对它敬而远之,畏缩不前。我们应该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二篇:教师信息技术提升论文
在教育部部署的“校校通”工程的推动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普及并逐步深入。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教师信息技术提升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论文 第一篇
[关健词] 自主、协作、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大综合、大综合素质、信息技术实验班、多功能网络教室、超文本、超文本资源库、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主线式综合性课件。
一.案例--《渭城曲》信息技术实验班教学过程
1、教师导读
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学习问题,指导分组,提供部分网站、网址、文本。以一组为例:
王喆、王 皕:落实“浥”、“进”的音、义;查王维其它的作品及赏析、评论。
颜力、傅倩雯:查王维的生平及边塞诗派、田园派;查柳的有关生物知识。
严倩、叶好秋:查王维的画及《阳关三叠》音乐;查“阳关”、“渭城”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分头找资源(从网上、光盘上、词典等文本上),设计相应的测试试题,制成个人网页。
2、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留在记事本上,求助老师、专家、网友或作为研究性课题留待日后解决)。同时,反馈、完善,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文本、电子资源。
3、以网页形式建立以《渭城曲》为主线的综合性资源库课案课件-超文本。包括课文导读、有关资料、自主测试、拓展学习、大综合、研究性课题、电子路径七大块。
4、资源放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中,构建语文资源库及王维资源库、边塞派资源库等。
二.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习特点和办学意图
上述《渭城曲》的网络教学过程,是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一次教学活动实录。
《渭城曲》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实验班学习的五个特点:
1、自主的学习;协作的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电脑为工具开展交互式的学习
3、提出问题,搜寻材料,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五大素质:
1、自主能力;
2、协作能力;
3、信息素养;
4、研究能力;
5、综合素质。
这正是我校举办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意图。
三、信息技术实验班开办的必要性
1、e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高考大综合的方向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大综合素质。
高考已经开展了“理化生”、“史地政”小综合的考试,正在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大综合”的理念,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的大爆炸相适应,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考试的革命。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地基、详尽地学习掌握。人们更多的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主线,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综合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信息技术实验班理论依据
1、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变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以课本为纲,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 师生充分互动,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建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根据这两个实验,教学应该尽量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最持久的记忆效果。
3、人们偏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应同时满足多种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学习方式偏差对学习效率的负影响。
五。实验班的构建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空间、课程四个方面。
1、学生的构建
96人,分成2个班,每班8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一部电脑,以圆桌式围坐,以利相互讨论,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的构建,充分考虑到自主、协作。学生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电脑夏令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大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检验和培养。
2、老师的构建
先在全校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讲座,学习有关理论,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构想。再由老师自愿报名,组成教师网络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学习。
老师的组成,我们同样注意到了信息素养这一点,特别强调了反主导式、反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式、大综合式的学习,从而保证实验班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3、学习空间的构建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主要教学都在多功能网络教室。
配备具有现代意义的多功能网络教室(附图),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VCD等设备制作成多媒体小车,两间教室共用,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文本、电子图书),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6人一小组,一人一部电脑,一小组围成一个圆,总共有8张圆桌坐48人,学生不再统一面向黑板。这种布局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便于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学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4、课程构建
㈠信息技术实验班的课程由校本教材、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校本教材的建立是课程构建的重点。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由传统的文本教材和全新的电子校本教材组成。在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初期,决不排斥传统的文本教材,而且保持与文本教材即课本的对应。
㈡电子校本教材,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主要由电子教材、课程资源库两部分组成。
①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②课程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含课件库)包括学科式、问题式两种课件资源:A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学科式综合性课件;B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相关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以上两种合称为主线式综合性课件。所有资源(含课件)以网状结构互相关联。另外,还有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图(即知识结构树)。
换个角度说,课程资源库由教师电子教案、学生超文本资源库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件、学件。
同样,其他学科的知识树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指导构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树与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三方面组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超文本资源库,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树、资料、笔记,何止天壤之别。这是网络的优势,这一切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
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5大素质
1、教师的备课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备课,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大综合的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用各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
这种备课方式,决定了学生要开展自主学习、大综合的学习,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综合能力。
2、学习过程必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实验班的班级构建及教学与普通班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和兴趣进行自主、自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很专注,除讨论外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长此以往将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纪律性自然得到了加强。因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电脑美术、电脑音乐、收发e-mail、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讨论、制作网页、参加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并做成网页等等的学习活动中,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拓宽知识面,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发挥,处理问题更有条理、有目的。可见,学生的信息素养、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由于整合课网页的学习和制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音乐、美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审美层次提高。这是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资源素材和资源路径;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增长,学生资源库中的材料将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其它地方自己搜寻完成,而教师只提供方法,不再提供材料,课程资源库特别是超文本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或由小组协作完成。这一切必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综合能力这五方面的素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课件库),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各学科每月至少完成一次综合课、安排综合课的公布以及对综合课的评价,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落实信息化、大综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推广的先进的教改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
总之,我们的信息技术实验班对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最富冲击的挑战,我们的实验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5大方面的素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③.[美国]珍妮特.沃斯,[新西兰] 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②.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刘卫平:厦门市集美中学校长,信息技术实验班课题组组长。
刘千方:从事物理教学十余年,92年起从事计算机教学至今。信息技术实验班课题组成员。负责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落实。现担任实验班的计算机教学任务。
陈艳昌:语文教师。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论文 第二篇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非信息技术教师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的思维,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可给课堂添加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媒体创设课堂设计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利用计算机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自己的创意。同时,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非信息技术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通过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还能使“教”和“学”最优化地交融在一起,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互动,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同时也使现代教学更添魅力。那么,非信息技术教师怎样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添加活力呢?
一、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能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学习效果。巧妙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图形、声音和文字等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能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如果不渲染特定的课堂氛围,学生是不容易进入课文意境中去的。当我第二次教授该文时,制作CAI课件导入新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首先运用课件出示背景图——高山、大地、森林、河流、周总理遗像、画外配音朗读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然后在哀乐声中引出课题,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令人悲痛的意境中,他们受情境感染,拨动了相应的情感琴弦,思想深处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可见,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习动力。
在课堂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
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尽可以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三、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非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前,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作业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同学们在上网查找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他们更容易掌握上网收集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怎样输入合适的关键字查找、哪些网站是我们常用的网站、怎样利用“收藏夹”更方便点击到常用的网站等等。通过课外实践,结合课堂讨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二者互相促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认知心理学家也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新旧知识间的连接,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起始点。新旧知识间对比、迁移、转化,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是学生的思维转化点。抓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是推动学生思维的重点”在教学中,把远程教育网、互联网下载的以及制作的所需知识间的连接点、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变过程的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不仅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思维不断向前发展。如有位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数射线”时,设计了小熊跳远的动画情节,优美的音乐、可爱的动画中,小熊从一个点上,一小格一小格地向前跳,同时在小熊的下方演示出一条条射出标数字的、有箭头的线。整个动画过程,教师无须费力解说,学生自己动脑,马上就说出了数射线的特点。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如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老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的烦琐、费力、耗时。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将一些文字材料制作成电子文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展示、交流等形式,获取知识,形成自己观点。因此,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语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积极内化,而且为开展自主式英语学习提供了足够空间。避免了人手书写的误导,还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操练,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非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才能出现个性十足的魅力课堂,我们的教育天地才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我们的课堂也才一定会成为教师充分展现个性魅力、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论文 第三篇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界的永恒主题,也是各学科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如果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一、动画软件——让情境创设多姿多彩
创设问题情境是科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情境创设如果过于单调、直白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太繁杂又不实用、浪费时间,还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这让教师犯了难,怎么样才能创设出既实用又有趣的问题情境呢?笔者曾经听过几位教师在上《地球的卫星——月球》这节课时风格迥异的开题。
第一位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开门见山引入这节课,问题是:“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吗?大家了解月亮吗?”然后请学生吟诵有关月亮的古诗词,继而进入主题。
第二位教师首先利用PPT课件播放一组月球表面形态的图片以及人类登月的报道文字,然后组织学生思考问题:“从这些材料中,同学们都了解到了有关月球的什么知识呢?你们还知道些其他的吗?”在请部分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引出主题。
第三位教师请学生欣赏一段Flash动画短片《嫦娥奔月》,观赏完毕后教师提出疑问“月球上真的住着神仙吗?”“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奥秘呢?”然后引出有关月球的教学内容。
对比三位教师的开题方式,后两位教师的方式显然优于第一位教师。原因是后两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更为生动、直观、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点燃,学习主动性得到调动,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可以利于信息技术手段把某个主题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者动画短片。哪些信息技术可以完成这些工作呢?最常见的是PPT(幻灯片),PPT相对比较简单,即使是对电脑不熟悉的人也容易上手,唯一的不足是功能较少。如果要把场景做得更加逼真的话,可以选择使用Flash、Author-ware以及绘声绘影等比较专业的技术,这对教师的要求要高一些。但是只要教师肯学、肯做、肯尝试,相信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教学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二、博客平台——令课后实验教学畅通无阻
许多科学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一些科学实验过程的时效性较长,需要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效果,比如观察植物、动物的生长过程、观察铁生锈的现象等等,这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即时完成,只能在课后进行。那么,如何保证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些实验的有效性呢?
利用网络博客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博客(Blog)也叫作“网络日记”,是当前网络应用中一种类似于工作笔记,用于表达个人思想,可以随机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按时间顺序组织并能与他人共享的网络交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客已经成为继课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之后的新型网络教学应用模式。它的创建和操作都很简单,以新浪博客为例,只需在新浪网站首页上注册一个用户,便可创建一个博客。科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博客并与教师和同学的博客进行链接,利用这一平台实现课后的“零”距离实验教学。
如在学习《蚕的生长变化》这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博客记录“蚕生长发育”的过程。学生在家里养蚕,每隔一段时间就用相机拍摄下蚕生长状态的图片,上传到自己的博客,同时用文字记录蚕的生长状况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博客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合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之间也可以阅读彼此的博客并留言,对学生来讲,玩博客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和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了一种博客关系,在相互分享各自的经验、思想的过程中,自身对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会日益增强,并能实现知识的提升。总之,微博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思想交流畅行无阻。
三、翻转课堂——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先教后学”的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传统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地位不免显得有些被动,大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味道。而近几年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完全颠覆了传统做法,它提倡“先学后教”,即学生在家利用学习资源(微视频、学习任务单以及相关阅读材料等)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教师不再讲授新课,而是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有了更多质疑、交流、反思的机会,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大的显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进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教学时,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会先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记录、描述洋葱表皮细胞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显微镜,短时间内难以正确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容易产生操作失误的现象,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不高。鉴于此,笔者思虑再三之后决定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事先利用PPT课件、手机录像和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软件等技术手段设计制作了一段时长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视频中首先结合实物图片详细介绍显微镜的构造,然后以最大化的视角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向学生普及显微镜知识。此外,笔者还设计制作了一份学习任务单(如表1),里面有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前,学生在家里通过微视频自学相关知识,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在学习困惑一栏中写下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笔者再根据收上来的学习任务单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课堂上,教师不再机械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而是集中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组织学生讨论和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操作。由于有了课前的学习,再加上课堂上的深入交流,学生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实验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如同给学生插上了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在广阔的科学天地里自由翱翔。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有许多,远不止本文提出的这三点。总而言之,教师平时要多观察、多学习、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善用信息技术这一“他山之石”,叩开有效教学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张喜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2]王爱新.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12).
第三篇:广告设计与制作论文
媒体形象广告语是指表达媒体理念和媒体产品核心特征的、长期使用的宣传短句。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广告语便是塑造媒体形象的“点睛之笔”。媒体形象广告语的立足点在于在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一道可以沟通的桥梁,使受众对媒体产生认知、理解、记忆,并且引发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所以沟通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媒体形象广告语创作的沟通策略包括“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层面,其中“说什么”是广告语所表达的内容,这主要与媒体的品牌定位和品牌理念密切相关;而“怎么说”则是广告语用以传达品牌形象的方式和技巧。
一、意念提炼:沟通内容的选择
意念提炼就是从媒体庞杂众多的原始信息中,沥沙披金,提炼出媒体形象最有价值的“闪光点”——立意点。意念提炼既要考虑媒体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更要考虑媒体消费者(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它通常是从如下几个侧面入手:
1、媒体经营理念、定位和目标。例如中央电视台广告语“传承文明,开拓进取”,充分展示了作为国家电视台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城市画报》广告语“新生活的引领者”则以该刊“引导都市生活潮流,创造都市生活文化”的办刊理念为出发点,同时也体现了其追求的目标。
这类广告语的优点是能让受众对媒体形成整体印象和宏观评价,或者能立即对受众进行分隔,有利于让媒体的目标受众进入该媒体“引力场”。但如果表述不当,也容易步入自说自话、忽视消费者内心需求的误区。如《南方都市报》广告语“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虽然能让人感受到新兴报纸的活力和锐气,但却忽略了与消费贴近的沟通,有王婆卖瓜之嫌。
2、独特的新闻观念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即从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编辑)对新闻报道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方面来创作广告语。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广告语“用事实说话”,体现了该栏目的制作者重视以事实为依据的报道观念,《生活空间》栏目广告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则表达了新闻从业人员对平民老百姓的人文关怀。《南方周末》曾用的广告语“你看到我们时我们在报上,没看到我们时我们在路上”,虽然语句较长,但记者们日夜兼程、不辞辛劳、追求重量级报道的工作精神跃然纸上。
这类广告语的特点是能在价值观念、职业精神方面获得受众的认同,从而塑造媒体的人格化魅力。但在运用时要避免传者孤芳自赏的自恋和清高心态,例如曾获得《羊城晚报》广告语征集三等奖的作品“浓缩风雅颂,聚焦时代潮”,可谓言辞华美,字斟句酌,但缺少的是大众化报纸所应有的平民意识。
3、媒体的实力和优势。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广告语“视听全球,传播中国”,强调了该频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中国信息报》广告语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自身的实力:“观测市场风云,剖析热点问题,报道天下要闻,提供权威数据”。但在实践中,这类广告语很容易滑向传者本位的传播陷阱,因而也更容易使受众产生逆反和抵触的情绪。现在不少报刊喜欢用“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荣获某某奖”之类的广告语,这些广告语所揭示的不能说不是其媒体产品的“独特之处”,但是与其说是广告语,不如说是该媒体的官方报告和结论,难以在受众心中产生共鸣。所以,以媒体的实力和优势为立意点的广告语创作要特别谨慎,宜采用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如《纽约时报》的广告语“期望于世”(Expect the World)就显得比较高明,寥寥数字表现了《纽约时报》的实力——是世间所共同企盼看
到的报纸,隐示没有这份报纸是不行的,同时突出了它与读者和公众的关联,即它是被社会公众所期待的。
4、消费者的信息需求。能满足人们自身需求和利益的东西是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其说服效果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因此,这类广告语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接受和记忆,也更容易拨动消费者的心弦。例如新浪网的广告语“你的网上新世界”,切中了受众想第一时间获得网络资讯的需求,也表现了受众在新的网络信息世界里享受网上冲浪的无穷快感。凤凰卫视的广告语“让你看得通通透透”表现了凤凰卫视能够给观众提供全面的新闻资讯、深入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调查,让受众能够真切地了解新闻事件以及事件背景,满足了观众对于信息深度了解的需求。《妇女家庭伴侣》杂志的广告语“就像在后花园里说的悄悄话”表现了该杂志对于女性的深切关怀和理解,使目标受众体会到一种犹如和姐妹们在后花园促膝谈心的亲密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还有《北京晚报》的广告语“晚报,不晚报”,前一个“晚报”体现了报纸的性质和消费者阅读报纸的时间,后一句“不晚报”反映了读者对于信息求新求快的需求,整句连读起来,使读者感受到《北京晚报》新闻时效不打折扣的鲜明承诺。
二、叙述角度:沟通方式的选择
沟通方式包括诉求方式(理性诉求、感性诉求)和叙述角度,本文仅讨论叙事角度。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500种方式。从叙事学理论来看,“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读者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映和情感效果,因此,如何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实现。”①所以,在诉求内容一定的前提下,叙述角度的选择将会对媒体形象广告语的传播沟通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确定叙述视角的关键在于找到担当故事叙述者的最佳人选——谁最适合将这个故事告诉别人,谁就来担当故事叙述者的角色。”②由于媒体广告语一般为叙述语言,必然存在着一个叙述主体,因而,确定叙述主体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媒体形象广告语有以下几种叙述角度:
1、从媒体(广告主)的立场发布信息,由媒体管理者、经营者担当叙述者的角色。这种叙述角度运用应当避免让人感觉到媒体是在自我吹嘘,或容易产生“盛气凌人”的强迫性和居高临下的“官方口吻”,以利于与受众进行平等的沟通。首先,媒体应有真诚的态度,对消费者开诚布公。我们对比一下《新周刊》的两个不同的广告语。(1)“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报”,(2)“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新一点”。前一条广告语使用了最高级用语,显然有悖于我国的《广告法》,给受众留下自吹自擂、夸大其辞的印象;而后一条广告语则有一种谦和、诚恳的态度,能体现《新周刊》踏实、肯干、创新的形象。其次,媒体要能与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或增加受众的荣誉感,如《法制文萃报》广告语“好人有好报”,一语双关,使读者像是被颂扬了;或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如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的广告语从“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为“体验世界无限魅力,尽在《正大综艺》”,体现了从“带您看世界”到“带您走进世界,零距离体验世界的无限魅力”的节目定位的转换,大大增强了节目品牌内涵的互动性。
2、以中立客观的“第三方”口吻推介媒体产品。由于这里的叙述者是隐秘的,从表层形式来看,是对媒介产品的纯客观介绍,因此也能产生较让人信服的效果。例如《书城》的广告语“再现文字之美”和《三联生活周刊》的“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给受众的感觉是纯客观的描述。不过这种角度用得太过,也会让受众对广告语中所刻意营造的“客观性”产生怀疑。
3、从受众(消费者)的角度诉说期望和感受,也就是受众(消费者)充当叙述者。由于处于同一地位,这种叙述角度较容易被受众接受,也更有亲近感。例如网站Myweb的广告语“Myweb,我的网”,令消费者的荣耀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羊城晚报》新广告语“我家的报”既能显示报纸的定位,又能让受众体味到家庭的归属感和温馨感。再如雅虎网站的广告语“Are you Yahoo?(你是雅虎一族吗?)”以雅虎老用户的口吻,道出了雅虎成员之间强烈的认同感,并且对非雅虎的网络用户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总之,媒体形象广告语创作要力图在内容和方式上与受众进行贴近而深入的沟通,牢固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惟有如此,方能起到塑造媒体形象的作用。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生物论文
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三角塘镇渔池学校 黄检桥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门学科教学工作者也积极地开展学科教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的结合的探索,由于计算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计算机软件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视觉刺激 听觉刺激 直观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科教学结合有了更多的探索,我结合几年来在生物学科的教学实践,开展了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的探索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计算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讲“DNA结构和复制”一节,我采取声像点睛的方式,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课外阅读,思考什么是遗传物质,DNA为什么能控制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去探索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然后打开显示器,就可出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代表各种化学分子的图形„„在复制过程中,首先出现一个旋转的DNA空间结构,有一个动态的自动解旋、碱基的配对和形成两条DNA分子的过程,这是在其他教学手段中所不能比拟的。在演示DNA分子复制 的同时,还可进行强化训练,也可自学练习。如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如碱基配对不符,会发出“嘟嘟”的响声。(我用它的谐音“不不”)这就对学生出现了声刺激,如果对了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记忆深刻,课后练习时正确率达到90%。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兴趣。
二、突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并且能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直观性原则是生物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讲葫芦藓的生殖特点。葫芦藓个体小,生殖过程必须借助于水的条件才能完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示器上首先出现葫芦藓的完整植株,再把各个部分用分解的形式描述:其蒴帽和蒴盖脱落后,由孢蒴中放散出大量的孢子,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长出假根和芽体,由芽发育成葫芦藓植株(配子体)。配子体中的精子器和颈卵器放大,精子器中产生精子,借助水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在颈卵器中进一步发育成胚,长出长柄„„。整个的显示过程形象逼真,给同学以直观的感受,使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轻松自如地解决。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显示,90%的同学都能自己概括出葫芦藓的生殖过程。
三、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理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和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 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比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我用“讲述 版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显示之前可设思考题,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心房?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什么状态?另外,教师可先出示模型,使同学对心脏的形态、大小,各部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开显示器,首先出现的是心脏剖面图。用光点把4个腔进行强化,接着就是瓣膜的强化。血管与4个腔相连,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强化,然后就是心脏搏动和血流方向,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使同学进一步懂得心脏的重要性,为下节讲体育锻练对心脏的影响奠定基础。另外在显示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放慢速度,边讲边显示。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以后测验这一内容时,85%的同学都能用绘图的方式画出血流的方向,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
四、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速度,提高一节课的知识含量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葫芦藓的生殖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这一节,过去用一节课时间特别 紧张甚至还需延长时间,现在通过运用软件教学,大大缩短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学习理解过程,仅用半节课就完成了。
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屏幕显示为生物教学提供更新的视觉刺激,通过声音为生物教学提供口技般的听觉刺激。生物教学采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生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为培养我们的生物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人力车与电车矛盾分析论文
翻阅民国时期的报刊,经常会发现人力车夫捣毁电车或公共汽车的报道。其中的是非曲直,当时往往难以言明,人们既对人力车夫的命运寄予同情,又对电车与公共汽车的遭遇表示惋惜。这种矛盾心情不但存在于普通民众心中,即使在政府的处置文令中也依稀可见。这一问题在人类社会极具代表性,是所有更新换代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莫不是在抗拒与斗争中完成的,而且,生产工具的新老交替往往伴随着新旧生产工具的操作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为生产力的进步经常以牺牲部分劳动者的眼前利益为代价。物与人矛盾的交织,使执政者在如何兼顾双方利益的举措中顾虑重重,稍一不慎,便会激发更大的事端。因此,对人力车与电车矛盾的分析,对人类社会的其他同类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作为交通工具,人力车与电车曾在城市史或交通史的研究成果中有所关涉,但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的,除笔者在《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分析》(《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一文中略微谈及外,余者尚不多见。在民国时期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电车往往开设于公共汽车之先,因而也首当其冲地成为与人力车交锋的众矢之的,由此之故,本文以电车作为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代称,不但包含其自身,也涵括了与其性质相似的公共汽车等。
一
从交通工具的角度看,人力车出现虽早,但其普及却与电车几乎同步。以上海为例,人力车始于1874年左右,但由于其颠簸震动的弊端,直至民国三年即1914年改进为滚珠轴承与钢丝轮盘的橡皮车后,才受到乘客欢迎,得以通行全市。而电车的开行,也始于1908年,虽最初两年由于市民的疑虑而乘客较少,但随后便流行开来,成为上海的主要交通工具。天津也是如此,1906年即有电车的行驶,而大连的电车也始行于1909年。应该说,在通商大埠,由于人口的激增和交通工具的紧缺,以人力挽拉的胶皮车和以电车牵引的机动车几乎同时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中枢工具。
从运载性能方面论,电车毫无疑问优于人力车。对此,《远东时报》曾予以比较(见下表)。
电车与人力车载客能力比较表
注:哩与呎都是旧时英里与英尺的代称,1英里=3.2187市里,1英尺=0.9144市尺。为保持原表数据的清晰,未与常用计量单位变换。
资料来源:转见沙公超:《中国各埠电车交通概况》,《东方杂志》第23卷第14号,1926年7月25日。
由上表可见,无论是运载能力,还是占地面积,电车的性能都较人力车为佳。根据专家所提供的数据,每辆电车之输送力,约抵人力车73部,而每辆电车所占之面积,仅合73部人力车所占面积的1/26。这仅是就宏观比较而言,而对部分乘客来说,行车的速度或许更为重要。北京电车尚未开通之前,人们虽同居一城,“常有数年不相谋面者”。其原因,二十余里的路程,“骡车人力车,辄须半日始达”。1915年环城铁路建成后,“周围四十里交通,由此联络便利,但内外城以内交通,仍有阻隔之憾”[1]。正是基于这种需要,筹设电车才显得极为迫切。随着大型都市人口的激增与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交通的要求,除满足出行的基本需要外,还应该便利快捷,尤其当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之后,更是如此。
对居家度日的普通市民来说,乘车的费用也是他们选择交通工具的要素之一,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甚至还会跃居首位。从当时的整体情形看,电车票价普遍低于人力车。以上海电车为例,民国初年三等客票售价极廉。“纳一铜圆之代价,而乘车可及半英里之远。虽愈远者费亦愈增,然至多不过铜圆八枚而已”。电车公司的运营理念,无非是以低廉的价位吸引众多的乘客,从而达到赢利的目的。载运一名乘客,其盈余在1909-1913年分别为4.1厘、6.5厘、6.9厘、6.8厘和8.1厘[2]。虽一时难以知晓同等路段人力车夫的要价,但如此低微的利润显然不是后者可以接受的。整个民国时期,提高电车与公共汽车的票价一直是人力车夫向政府请愿的核心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在成其为公共交通的必要条件如速度与价位等方面,电车都较人力车更具优势。正如西方人所说,“俾乘客得减其光阴与金钱之耗费,而增其交通或往返之便利”[2]。但是,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电车具有方便快捷、票价低廉的优点,但也具有线路固定、站点死板以及拥挤杂乱等不足。相比之下,人力车则显得机动灵活。尤其是私人包车,由于具备车身干净新颖、车夫年轻力壮等特点,成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久而久之,每种交通工具都有了自己特定的乘客群体。电车的乘客主要是收入低微的劳工阶层,人力车包车的乘客则主要是顾惜体面而又无过高收入的中产阶层。至于包车之外的营业人力车,由于对车身与车夫的不加限制,已失去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其乘客也不限于特定人群,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共交通。
总体而言,电车与人力车各有利弊,共同承载着城市的公共交通。电车性能虽远超过人力车,但由于客观环境所限,电车的分布与数量还不能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电车的筹设不但耗资巨大,还须层层审批,而且路面的狭窄也为线路的铺设制造了重重障碍。载至1926年,“吾国商埠中之有电车设备者,仅上海,香港,天津,大连,抚顺,及北京,合计不过六处”[3]。而且,即便在这些城市里,电车的数量也极为有限,不敷交通需要。北京电车公司屡次对乘客的“攀登车顶、攀跨车门或车身前后及机拖车中间种种情事”提出抗议,有时竟转由华北“剿匪”总司令出面禁止[4](p523)。其实,这种“挂票”事件的发生,固然与乘客的愚昧卤莽有关,但其根源则是人多车少的矛盾。因此,人力车与电车虽存在性能优劣的区别,但同样都为城市公共交通所必需,缺一不可。
然而,电车的开设不可能不对人力车产生影响
。从长时效来看,这应是一个逐步取代的过程;短期内则表现为人力车夫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更加恶劣。后者是人力车夫的切肤之痛,也是社会关注之所在。自人力车问世以来,人力车夫便是一个辛苦困苦而所得有限的阶层,其收入若能勉强糊口果腹已属欣幸之事。由于缺乏积蓄,他们脆弱的生活几乎经不起任何波折与打击,一天的失业便会导致生活难以维持,几天的遭遇则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存。报纸所载车夫自杀的几则案例,从一个侧面可以印证这一事实。北京安定门外住户郑某,向以拉车维持8口之家,1922年5月竟因“买卖不佳,无法生活”而于屋内自缢身亡[5];1924年7月,武昌某车夫王某,因足下生一肿毒而被迫歇业,感念家徒四壁的悲苦生活而自割咽喉[6];1932年7月,保定某车夫拉一乘客至河北高阳,言好车资一元,到家再付,不料该客至家抵赖,不但不给车资,反将大门关闭。车夫被逼无奈,竟用裤带在该户门上吊死。据事后探知,该车夫“家有老母妻子,专恃拉车生活”[7]。车夫自杀的原因虽各不相同,却有一共性:不管是出于自身还是缘于外界,只要车夫的工作受到影响,其生活便立刻陷入绝境。否则,生活虽然悲苦,只要有一线希望,也鲜有人愿意放弃生命。人力车夫对先进交通工具的抵触,很大意义上是有感于自己生活的日益恶化。在交通工具近代化的过程中,他们被历史地推到了悲剧性的地位,“一面是人力与牲畜运输竞争的结果,一面又在抵抗机械运输的应用之中挣扎着”[8]。交通工具进步与车夫生计艰难的并存,是人力车与电车矛盾冲突的根源,如何兼顾交通与民生,成了缓解二者矛盾的切入点与关键所在。
二
电车的开通对社会是一种进步,但人力车夫由于自身生计受到威胁,对电车的开行则本能地表示畏惧与反感。整个民国时期,人力车与电车或公共汽车的矛盾冲突从未间断过。在城市交通由人力车向机动车的转化过程中,人力车夫处于被取代的地位,其生活悲苦和受害者的双重身份最易博得社会同情。因此,在所有的冲突之中,人力车夫往往表现出盛气凌人、咄咄进逼的气势,而电车与公共汽车则处于被动挨打、处处防御的位置。这虽然在常理上是传统向近代嬗变过程中的反常现象,在现实中却又的的确确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暂且称作先进在落后面前的歉疚与无奈罢。
电车与公共汽车受到人力车夫的破坏与阻挠,在当时已司空见惯。1935年蔡斌咸随便举出数例,“北平有过几千个人力车夫与苦力卧在电车轨上,以阻制(疑为“止”—引者)电车的交通。在广州,十五年时(1926)政府因人力车工会的要求,而限制公共汽车的行驶。在汕头,十六年(1927)人力车夫捣毁了第一个公共汽车,在杭州有过人力车夫捣毁全市的汽车行和汽车的事,二十二年(1933)又为了要求限制公共汽车而致实行罢工”[8]。这仅是为数有限的几个例子,而人力车与电车、公共汽车的冲突则无有宁时,几乎伴随着机械运输工具的产生、发展与壮大的整个过程。
一般来说,在电车或公共汽车开通之前,不管其效果如何,人力车夫总要进行一番请愿或抗议活动。1924年9月,汉口资本家范静庵投资创办了汉蔡汽车公司。车辆试行时人力车夫“咸率其眷口横卧于后马路一带,或跪路旁泣告”,望其另改路线,未得公司允准。正式通车的当天下午,人力车夫聚集万余人,齐将行至中途的两辆公共汽车捣毁,“汽车夫亦被殴伤”,并“声言欲将该公司捣毁”,幸得警署拦阻弹压[9];1925年4月6日,南京市人力车夫为抗议新设立的公共汽车公司而举行罢工,“并阻碍全市四千余马车、汽车之交通”[10];1930年12月,北平电车公司第七路电车线铺设竣工后,众多人力车夫以车业工会名义,呈请市政府“缓令该路电车开行,以维持平市人力车夫之生命”[11];1934年8月21日,宁波人力车业同业公会,呈请县府转饬缓办公共汽车公司”[12]。
出于被抢夺饭碗的愤恨,人力车夫经常将生活艰难的怨气直接发向电车与公共汽车,其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对电车等的破坏与阻碍。1929年秋的北平电车事件最具典型。10月22日傍晚,由于矛盾的积累,人力车夫大举击砸电车,“一时人跑轮飞,秩序紊乱”[13]。据事后调查,“电车公司共有电车七十余辆,捣毁六十辆,重者机器被毁坏,轻者门窗玻璃及木板,亦被砸碎,无一完全”。司机与售票人员亦有二三十人受伤,“尚有无下落之数十人”[14]。在这次重创中,北平电车公司停业18天,“连同物质上及营业上之损失并计,当在三四十万左右”[4](p227)。
最让电车与公共汽车公司无法忍受且束手无策的是,人力车夫出于对交通近代化的恐惧与怨恨,经常将一些原本与电车无关的事情也相联系并发挥到捣毁电车的程度。先进的交通工具——电车与公共汽车,虽处处小心谨慎,却仍在人力车夫的纠纷中成为无辜受害者。1918年4月,上海工部局整顿交通秩序,“禁止人力车夫徘徊街道中,招揽坐客”,致车夫以“妨碍糊口”而“遂生暴变”,“在爱文义路及新闸路等拆毁电车六架”[15]。据第二日补报,前后共“捣毁电车十一架”[16]。诸如此类的事情一定很多,因为人力车夫向市政府请愿时,动辄以捣毁电车或公共汽车相威胁。1934年5月滦县人力车夫派代表向战区保安队部请愿,“要求停止民众汽车,以复人力车之营业。否则永久罢工,并将有轨外行动”[17]。这里的“轨外行动”,虽未明言,其意思显而易见:如果政府不予配合,他们将自由采取行动,阻止公共汽车的通行。
不知是出于对人力车业影响的愧疚,还是忍辱负重的权宜之计,电车与公共汽车业者平常小心谨慎,尽力避免与人力车的任何冲突;受到冲击与损伤时,也经常自认倒霉,不但不向人力车夫苛求(当然苛求也得不到)赔偿,为了防止后患,往往还须对人力车做进一层的让步。1929年10月北平人力车夫捣毁电车事件固然缘于总工会的改组,但人力车夫在瞬息之间便被挑唆利用,显然与人力车和电车的往日宿怨有很大关系。在事件发生前,人力车业工会曾要求电车加价,以减弱与人力车的竞争。电车公司则认为,为了顾惜人力车夫的营业,公司已作了多次让步,因而对人力车业工会的要求予以回绝。**发生后,电车公司对自己的受损开始反思,在致市政府的呈文中指出,“人力车夫思想之简陋,难保不误认电车定价低廉,有妨人力车夫营业。敝公司痛定思痛,为免除此种误会计,拟酌量增加车价,每段加大洋五厘,合铜元二枚,于兼顾人力车夫营业之中,仍不悖公共交通利益”。电车公司对人力车的让步发生在遭受人力
车夫的创击之后,尤其显得被动,虽口称车票加价“在此过渡时期,车辆稀少乘客拥挤时,似尤相宜”[4](p228),其实不过是聊以自慰罢了。
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电车与公共汽车应有其广阔的前景,若按其性能论,推行数年后便应迅速取代以人力牵拉的胶皮车,而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轴。但是,任何一种事物都不能脱离其具体的环境,电车与公共汽车在民国时期可谓遭遇坎坷,举步维艰。北京电车公司由官商合办,其命运不但与动荡多变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还深深地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泥潭之中。天津、上海的电车虽由外商开办,又多设于租界之内,秩序较有保障,但其营业也远非顺利。据上海公用局1930年调查,“上海各电车公司,凡未兼营电气事业者,每年不免亏本”[18](p70)。他们不但要忍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还要应付人力车的抵制。人力车与电车在争执与交锋中,可谓是两败俱伤。人力车夫在电车开行后营业受损,其生活更加惨苦,而电车在人力车的抵制中,也是遍体鳞伤,尤其在拓展业务方面顾虑重重。人力车与电车的矛盾,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问题,但其实质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政府问题。电车取代人力车是交通近代化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车与电车的冲突与矛盾,不应该留归他们自己去解决,而应该由社会负责,由政府调控。
三
人力车是各城镇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穷困民众的一条生路。由于农村经济的普遍萧条,许多入城的农民都将拉车视作谋生途径。即便没有电车的竞争,人力车夫也常有供过于求之虞。辛亥革命前夕人力车刚刚普及之时,即有人审时度势,胪列出津市人力车夫应该取缔的四项理由:其一,“拖曳空车,徘徊路中,阻碍行人”;其二,“一人呼车,众车抢至,围不放行,甚至有硬扯上座者”;其三,“外来之客,不论远近,任意讹索”;其四,“言定车价,及到地而又多索,与夫借端要求之恶习,不一而足”[19]。1916年初,北京人力车“上捐者已有十万余辆”,警察厅“为维持人道,便利交通起见”拟予限制,又“以贫民生计攸关”而不可持之过急,因此仅采取“消极之限制,不得再复增多”[20]。由此可见,即便没有电车的参与,人力车夫问题也是一个亟待整顿的社会问题,而先进交通工具的排挤,就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与迫切。解决人力车与电车的矛盾,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安置面临失业的人力车夫。
但是,失业问题尤其是人力车夫的失业问题,则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在当时条件下,人力车夫这一行业,几乎成为其他失业人员的容身之地。1929年北平电车公司在呈请增开环路电车时指出,“人力车为过渡时代之产物,因生计之艰难,失业者相率投身于胶皮,每日工作时间多至十数小时,身体年龄概所不顾,其残酷不近人道,凡属人群均应表示同情”。但是,对人力车的姑息则会形成该行业的畸形发展,“不问供求与需要之如何,一任互相竞争,互相惨杀”[4](p224)。直至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政府无工厂容纳失业工人”,人力车仍然是“失业者过渡期之工作”[21]。人力车夫的转业问题,已超越该业自身,牵涉到如何安置想以人力车业暂时容身的其他失业人员。从这个角度看,当时各级政府对人力车业口称抑制实则姑息的矛盾举措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他们确实要为电车和公共汽车的发展扫清障碍,便不单是要解决一个人力车夫问题,还要安置为数更多的其他行业的失业人员。有鉴于此,多数市县政府宁可坐视人力车与电车的争执,或者姑息人力车业的畸形壮大,也不愿操作如此巨大的手术。从总体来看,民国各级政府对人力车问题多数仅作了些细枝末叶的工作,而未能有的放矢,抓住根本。
对于交通近代化的发展趋向,政府与社会一般都心知肚明,“电车一经实现,则现有之人力车,当然在淘汰之列”[22]。但是,面对依赖拉车为生的众多人力车夫的哭跪哀求,市府与社会又经常陷入怜悯与同情的矛盾之中。一方是交通近代化的必需,一方是贫困无依的众多苦力,无论偏袒哪方,政府似既有其理由,又有其难处。正如1933年言心哲所云,“新式交通工具固应提倡,而此成千累万之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岂容置之不顾?”[23](p70)因此,在很多时候,政府仅根据当时的情况随机裁判,在人力车夫气势逼人时便让电车败诉,当电车理由充分时便让人力车夫屈服。总起来说,在1946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颁发逐步取缔人力车的通令之前,各市县政府在飘移不定之中往往偏袒人力车夫,虽然牺牲了社会效益,却容易博取“顾惜民生”的美名。故此,报章所载,到处是人力车抵制或捣毁电车和公共汽车的消息,处处是停驶电车或公共汽车的结果。前文所述的各项冲突,几乎取得一致的后果:1924年9月的汉口人力车夫阻行汽车风潮,政府强令汉蔡汽车暂行停驶,另改路线[9];1934年5月滦县人力车夫大罢工,战区保安队乃准其所求,“决令民众汽车停开,恢复人力车营业”[17],等等。
但是,电车与公共汽车取代人力车毕竟是大势所趋,机械运输的暂时牺牲并不能为人力车夫的生活提供永久的保障。正如1935年蔡斌咸所言,不管人力车夫怎样的抗争,“机械运输依旧随时在将人力车夫抛到失业的苦海中”[8]。因此,对人力车夫保护策略的转变愈来愈显得极为必要,终于在194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效益与民生面前作出裁决:自7月1日起,逐步在各大城市废除人力车,而代之以电车与公共汽车。通令颁发后,全国数十万人力车夫顿呈恐慌状态,纷纷请愿抗议,要求收回成命,并通电吁请社会声援。10月26日,江苏常州还发生武装冲突,人力车夫二千余人举行示威,以阻止公共汽车的前进,汽车上武装守卫则开枪射击,致人力车夫死1人、伤7人[24]。取缔的过程固然痛苦,而社会的进步又无一不是在落后与先进的争斗中获取的。至解放前夕,上海人力车只剩5000余辆,人力车夫只有7000余名[25](p28)。
应该说,国民政府虽几经徘徊,但能于最后作出这种决策,客观上还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电车取代人力车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虽然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人力车与电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在整个民国时期,二者几乎都缺一不可,共同支撑
着城市的公共交通。但问题的关键是,本应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仅作为城市交通补充的时候,人力车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的原因而从业者居高不下。这时的人力车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多的则是为贫困失业的民众提供了一条谋生的途径。对人力车夫自身来说,生存是第一需要。拉车虽然辛劳困苦,只要能勉强糊口,他们也要努力奋争。但对社会来说,如果人力车的畸形发展仅是以车夫自身的困苦作为代价的话,或许还应该迁就其存在,但问题的实质在于,人力车夫不能忍受电车与公共汽车对他们饭碗的抢夺,频繁的冲突与争执表明,人力车的存在是以牺牲和阻碍先进的交通工具作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取缔人力车,为电车与公共汽车的发展铺垫道路,便极为必要了。
综上所述,交通近代化过程中人力车与电车和公共汽车的矛盾,虽简单地表现为两种交通工具的争执,但其实质则是如何妥善疏导交通工具新老交替的政府与社会行为。其解决的切入点,是在逐步取缔人力车的同时,如何为人力车夫创设谋生的途径。但是,安置面临失业的人力车夫是一件极为艰巨的任务。在经济凋敝的环境下,根本无法杜绝失业民众的产生,不论是入城的贫困农民,还是工厂里的失业工人,都在为人力车夫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不管其生活如何困苦,人力车夫还是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社会便极难定夺,要么置数十万人力车夫的生计于不顾,要么继续以牺牲先进交通工具为维持现状的代价。整个民国时期,政府都在左右为难中飘忽不定,但问题并不因此而缓解。由此可见,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其最大的症结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安置被逐步淘汰的旧式劳动者。通观近代乃至当今,绝大多数的更新换代与重大改革都遭遇此事,解决了技术难关,问题才解决了一半,还有一个如何安置旧式劳动力的难题。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后者的难度要大于前者。这虽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却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受时代条件所限,民国政府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他们在取缔人力车的同时,没有以妥善安置人力车夫作为前提和同期行为。数十万人力车夫的骤然失业,只能加剧社会的动荡,提早地引发革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在当时环境下对任何一个政府或许都勉为其难,但换句话说,这对任何一个打算励精图治的政府来说,均不失为一个教训。
【参考文献】
[1] 复初.北京电车业之调查
(一)[N].天津:大公报,1926-10-01.[2] 甘作霖.上海三电车公司之组织[J].东方杂志,1915,12(1),1915-01.[3] 沙公超.中国各埠电车交通概况[J].东方杂志,23(14),1926-07-25.[4] 北京市档案馆.北京电车公司档案史料[Z].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5] 京畿写真·车夫心窄自缢[N].北京:益世报,1922-06-02.[6] 苦力人自杀之惨剧[N].天津:大公报,1924-07-18.[7] 各地新闻·高阳·车夫自缢[N].天津:益世报,1932-07-18.[8] 蔡斌咸.从农村破产所挤出来的人力车夫问题[J].东方杂志,32(16),1935-08-16.[9] 汉口人力车阻行汽车风潮[N].天津:大公报,1924-09-26.[10] 国内专电[N].天津:大公报,1925-04-11.[11] 北平人力车夫反对七路电车开行[N].天津:大公报,1930-12-23.[12] 国内劳动界大事日记[J].劳动季报,第3期,1934-11.[13] 昨夜全市戒严[N].华北日报,1929-10-23.[14] 北平劳工大捣乱后[N].华北日报,1929-10-24.[15] 上海取缔人力车之风潮[N].天津:大公报,1918-04-18.[16] 上海人力车风潮续志[N].天津:大公报,1918-04-19.[17] 滦县人力车夫大罢工[N].天津:大公报,1934-05-07.[18] 董修甲.京沪杭汉四大都市之市政[M].上海:大东书局,1931.[19] 闲评二[N].天津:大公报,1911-01-19.[20] 京兆·警察厅拟限缔人力车[N].天津:大公报,1916-03-14.[21] 沪禁止人力车营业,车商请求收回成命[N].解放日报,1946-07-24.[22] 电车修筑中之人力车夫问题[N].北京:益世报,1922-09-26.[23] 言心哲.南京人力车夫生活的分析[M].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出版组,1935.[24] 常州人力车夫示威,惨遭汽车守卫射杀[N].解放日报,1946-10-30.[25] 周源和.上海交通话当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