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19-05-14 07:3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第一篇: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I

Abstract

Colliery accident frequently coming up is a vital difficult problem with which our work of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is faced.To explore the cause of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and analyze its reason, we propose som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nstruct our safety work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prevent the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our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guarantee most of miners’ personal security.It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for the causes of colliery accident and its prevention job.It contain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correlative with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According to its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onsider correlative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I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In one part, we find the law and reasons about five kinds of disastrous accident happening.So we propos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against all kinds of dangerous condition.In two parts, we research into our coun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pervisory organization of colliery safety restraining colliery accident, and then we can provide good countermeasure.In three parts, on the base of summarizing colliery disaster and its prevention technology, we further analyze the deep reason of colliery disaster accident.And then we propose ensuring a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colliery disaster preventing.Key words: Coal Mine Accident, Cause, Preventive Measures, Safety supervision I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2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 2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4 2.1瓦斯爆炸原因分析..............................................................................................4 2.2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5 2.3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6 2.4瓦斯喷出及其预防..............................................................................................8 2.5小结......................................................................................................................9 3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10 3.1煤尘爆炸条件....................................................................................................10 3.2煤尘爆炸的过程................................................................................................10 3.3煤尘爆炸的特征................................................................................................10 3.4煤尘爆炸的危害性............................................................................................11 3.5采取的防范措施................................................................................................11 3.6小结....................................................................................................................12 4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13 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13 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13 4.3小结....................................................................................................................14 5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15 5.1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15 5.2煤矿水灾事故类型............................................................................................15 5.3煤矿水灾事故原因............................................................................................15 5.4矿井水灾防治对策............................................................................................16 6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18 6.1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18 6.2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19 6.3小结....................................................................................................................20 7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21 7.1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21 7.2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24

III

7.3政策和措施建议................................................................................................28 致谢...............................................................................................................................................31 参考文献......................................................................................................................................32 IV 绪论

1.1研究背景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基本保障,可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更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做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在确保煤矿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寻求煤炭工业的发展,是煤炭工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煤炭是靠井下开采的。按照联合国有关机构帮助中国国土资源部按照联合国资源分类方案制订“资源及固体燃料和矿产分类方案”,我国的煤炭储量约为1100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三位[1]。我国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能源约占70%以上,因此,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不会改变。煤矿生产与其他行业相比其工作场所处于井下深处有限的空间,环境条件恶劣、多变,随着开采过程不断移动,采煤环境不断改变和恶化,在工作过程中顶板、瓦斯、煤炭自燃、粉尘、水害等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工人的安全。所以,矿井环境条件恶劣、多变的固有属性是引起煤矿事故多发的潜在危险因素。仅就国有重点煤矿来看,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9.5%,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矿井占49.2%,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占57.5%,水害危险的矿井占43%,某些矿井还有冲击地压、岩爆和高温危害[2]。而又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差,难以吸引文化、素质较高的工人,而不得不招大量农轮工、农协工和临时工,给改善安全环境带来更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安全工作的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内部管理失误、国家监管力度不足和国家政策扶持不足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原因。

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己经在煤矿生产安全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对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煤炭工业成为这些国家中最安全的行业之一[3]。相比之下,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工作成效不甚理想,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十分严峻,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每年仍然有六七千人因煤矿事故而死亡。虽然我国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攻关力度,提高了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大量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等等,然而成效并不明显,煤矿事故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煤矿事故依然不断发生。

因此,煤矿安全问题现己成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做好煤矿生产安全工作,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我国煤矿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缺乏清晰和明确的认识,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整体宏观的分析,因而不能找出导致煤矿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我国的矿山安全生产出现如此严峻的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2.1技术原因

矿山是采矿工业的主体,是直接从事有益矿物开采的工作地,是采掘工业企业。矿山直接面对大自然,向地球挑战,索取人类财富,所以,采矿工业和其他工业相比,有其固有的艰巨性和特殊性。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煤尘爆炸、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中毒、窒息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煤尘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煤尘爆炸造成的[4]。

矿井采掘作业由于各种天然和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多,加上科技水平和技术装备条件限制,难以预见和控制的不安全因素多,因此,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较其他工业部门就更为艰巨和复杂,并且随着采矿工业向深度和广度的开展,安全工作的技术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要搞好矿山的安全工作,首先从上述几种严重灾害上搞好技术防范措施。

1.2.2管理原因

企业是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很自觉的做到各个方面的安全技术保障及管理措施,企业的性质决定了煤矿安全生产靠企业本身是无法做好的,这就需要政府监管机构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来遏制煤矿事故。因此,政府监管措施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

目前我国煤矿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其原因是多方

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管理和政策上的原因;既存在与灾害事故发生的直接相关的因素,也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

这就需要结合技术方面和煤矿安全监管方面的问题,深入分析煤矿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及问题。提出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性措施和政策建议。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3.1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找出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

(2)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1.3.2本文研究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能够使企业清楚煤矿生产中各种煤矿事故的直接原因,为企业发现事故隐患,并为其找到了预防煤矿事故的对策,使企业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性措施。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的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的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由于受作者的自身能力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文中必定存在一些纰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老师严加指正。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2.1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2.1.1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一定浓度的氧气以及高温火源同时存在。

2.1.2瓦斯爆炸事故特点

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5],可以发现有如下一些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⑦基建、技改矿井和转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多发。

2.1.3事故原因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自然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是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1)煤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

(2)瓦斯积聚的存在

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完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

(3)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

(4)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6]。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一些煤矿企业由于采煤方法落后,引起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

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2.2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预防爆炸主要有: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治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放,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爆炸主要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2.2.1煤矿瓦斯抽放技术

(1)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总矿井数的46%。瓦斯抽放是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爆炸和突出的治本措施,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瓦斯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手段。

(2)为提高瓦斯抽放率,目前主要需解决长钻孔定向钻进技术,包括测斜、纠偏技术;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率;研制钻进能力更强的钻机具;完善和提高扩孔技术、排渣技术、造穴技术和封孔技术;开发新的瓦斯抽放技术及设备。

(3)瓦斯抽放方法有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等;抽放工艺有顺层长钻孔、大直径钻孔、地面钻孔、顶板岩石和巷道钻孔等。并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强力钻机及配套机具,如MK型长钻孔钻机和ZSM顺层强力钻机等[7]。此外已研制出多种抽放泵及配套的监控系统和仪表等,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量和抽放率,使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4)利用多分支羽状适用技术,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治理问题,提高抽采率。(5)煤矿瓦斯治理也应该与煤层气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2.2.2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我国目前开发了KJ90、KJ92、KJ94、KJ95、KJ73、KJ66等型号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以及各类检测传感器、报警仪和断电仪[8]。已有多个矿井安装了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并具有如下功能:①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时监控;②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测;③巷道火灾实时监测;④矿井瓦斯抽放实时监测;⑤冲击地压实时监测;⑥煤与瓦斯突出实时监测;⑦煤层自然发火实时监测;⑧瓦斯爆炸或燃烧实时监测;⑨矿

井电网监测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防止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2.2.3井下火源防治

对煤矿井下的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火源都有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除炸药安全性检验、电器防爆检验、摩擦火花检验外、还需防止火源与瓦斯积聚在同时同地点出现,如放炮时检测瓦斯浓度,采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措施。另外加强明火的管理,严格动火制度,消除引爆瓦斯的火源。

2.2.4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

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为此,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2.5隔爆措施

矿井隔爆抑爆装置是控制瓦斯爆炸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瓦斯爆炸发生后,依靠预先设置的装置可以阻止爆炸的传播,限制火焰的传播范围,主要有被动式隔爆棚和自动抑爆装置。

2.3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

2.3.1突出概述

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几秒到几分钟),从煤、岩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内喷出煤(岩)和瓦斯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9]。它是另一类型的瓦斯特殊涌出,也是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动力现象。它所产生的高速瓦斯流能够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造成风流逆转;喷出的瓦斯由几百到几万立方米,能使巷道充满瓦斯,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喷出的煤、岩由几千吨到万吨以上,能够造成煤流埋人;猛烈的动力效应可能导致冒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2.3.2突出的外部特征

突出的外部特征是:(1)突出的煤、岩在高压气流搬运过程中,呈现分选性堆积,即近处块度大,远处粒度小,堆积坡度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2)突出过程中煤岩进一步粉碎,产生极细的粉尘,有时突出的堆积物好似风力填充一样密实;(3)突出空洞口小肚大,其轴线往往沿着煤层倾斜向上延伸,或与倾向线成

不大的夹角;(4)突出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可以大于煤层的瓦斯含量。

2.3.3突出的机理

突出的机理是关于解释突出的原因和过程的理论。突出是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见解,假说很多,目前多数人认为,突出是地压、瓦斯、煤的力学性质和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2.3.4突出的一般规律

(1)突出多发生在一定的采深以后;(2)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应力集中区;

(3)突出的强度和次数,与煤层厚度、倾角、硬度、透气性等有关;(4)突出与瓦斯关系,瓦斯压力小含量低,可能发生突出;(5)突出大多发生在落煤、放炮工序;(6)突出前有预兆。

2.3.5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 防突措施分为区域性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1)区域性防突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主要有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瓦斯两种。开采保护层是预防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开采保护层

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并能使其他相邻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开采后,由于采空区的顶底板岩石冒落,移动,引起的开采煤层周围应力的重新分布,采空区上、下形成应力降低区,在这个区域内的开采煤层地压减少,弹性潜能缓慢释放;煤层膨胀变形,形成裂隙与孔道,透气性增加;煤层瓦斯涌出后,煤的强度增加。

2)预抽煤层瓦斯

对于无保护层或单一突出危险煤层的矿井,可以采用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突措施。这种措施的实质是,通过一定时间的预先抽放瓦斯,降低突出危险煤层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并由此引起煤层收缩变形、地应力下降、煤层透气系数增加和煤的强度提高等效应,使被抽放瓦斯的煤体丧失或减弱突出危险性。

(2)局部防突措施

大型突出往往发生于石门揭开突出危险煤层时。所以石门揭开突出危险煤层,以及有突出倾向的建设矿井或突出矿井开拓新水平时,井巷揭开所有这类煤层都必须采取防止突出的措施,并制定专门设计。

局部防突措施主要有以下8种:①松动爆破;②钻孔排放瓦斯;③水力冲孔;④超前钻孔;⑤金属骨架;⑥超前支架;⑦卸压槽;⑧震动放炮。

2.4瓦斯喷出及其预防

2.4.1瓦斯喷出概述

瓦斯喷出是指大量承压状态的瓦斯从煤、岩裂缝中快速喷出的现象[10]。其特点是瓦斯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煤、岩层的某一特定地点突然涌向采矿空间,而且涌出量可能很大,风流中的瓦斯突然增加。由于喷出瓦斯在时间上的突然性和空间上的集中性,可能导致喷出地点人员的窒息、高浓度瓦斯在流动过程中遇到高温热源有可能发生爆炸、有事强大的喷出还可以产生动力效应并导致破坏作用。

2.4.2瓦斯喷出的原因

产生瓦斯喷出的原因是,天然的或因采掘工作形成的孔洞、裂隙内,积存着大量高压游离瓦斯,当采掘工作接近或沟通这样的地区时,高压瓦斯就能沿裂隙突然喷出,如同喷泉一样。因此,根据喷瓦斯裂缝呈现原因的不同,可把瓦斯喷出分成地质来源的和采掘卸压形成的两大类[11]。

喷出时的瓦斯涌出量很热持续时间,决定于积存的瓦斯量和瓦斯压力,从几立方米到几十万立方米,几分钟到几年,甚至几十年。瓦斯喷出前常有预兆,如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增加,或忽大忽小,嘶嘶的喷出声,顶底板来压的轰鸣声,煤层变湿、变软等。

2.4.3瓦斯喷出的预防

预防瓦斯喷出,首先要加强地质工作,查清楚施工地区的地质构造、断层、溶洞的位置、裂隙的位置和走向、以及瓦斯储量和压力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处理措施。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当瓦斯喷出量和压力不大时,黄泥或水泥沙浆等充填材料堵塞喷出口。井筒和巷道底板的小型喷出,多采用这种防治措施。

(2)当瓦斯喷出量和压力较大时,在可能的喷出地点附近打前探钻孔,查

明瓦斯的积存范围和瓦斯压力。如果瓦斯压力不大,积存量不多,可以通过钻孔,让瓦斯自然排放到回风流中。如果自然排放量较大,有可能造成风流中瓦斯超限时,应将钻孔或巷道封闭,通过瓦斯管把瓦斯引排到适宜地点或接入抽放瓦斯管路,将瓦斯抽到地面。

2.5小结

瓦斯事故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完善可靠的安全装备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只有把安全放在首位,认真落实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1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加大安全投入,瓦斯爆炸事故及其他灾害事故才能大幅度地减少,煤矿的安全状况才能得到根本好转。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掘装运作业均可产生大量煤尘。其中,采掘作业产生的煤尘量占80%,装运产生的煤尘量占20%[13]。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都有发生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的可能,其灾害程度可造成矿毁人亡。

3.1煤尘爆炸条件

在矿井正常通风的情况下,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发生爆炸:(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2)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

煤尘是指煤的颗粒直径在1mm以下的粉煤,煤尘参与爆炸的主体是直径在0.075arm的煤尘。我国下限浓度为45g/m³,爆炸上限浓度为300~400g/m³,目前测得的煤尘爆炸上限浓度为l000~2000g/m³。

(3)煤尘爆炸的点燃热源

煤尘点燃浓度为650℃~990℃[14],在煤矿井下能点燃煤尘的热源有:放炮火焰(这是大量存在的)、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缆接头不良或电缆损坏产生的短路或撞击产生电弧、斜井跑车产生的摩擦火花、皮带堵转产生摩擦皮带着火、矿井内外因火灾、瓦斯燃烧或爆炸以及炸药爆炸等。

3.2煤尘爆炸的过程

煤尘爆炸的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煤尘在热源的作用下氧化释放大量可燃气体;第二阶段,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后促使强烈氧化燃烧;第三阶段,热分子传导和火焰辐射在介质中迅速传播,使附近煤尘扬起,受热燃烧,之后,燃烧产物迅速膨胀而形成火焰,前面的压缩波、冲击波使火焰前方气体压力增高,引起火焰自动加速,继续循环下去,因煤尘的存在可持续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使火焰跳跃或发生爆炸。这个过程是瞬间的,在煤尘爆炸地点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空气受热膨胀形成负压区,其负压值可达0.5kg/cm[15],造成逆向冲击波,如爆炸地点仍有煤尘瓦斯时可发生第二次爆炸。该地点爆炸力正反向交错,支架和物料设备移动方向紊乱,这是判明二次爆炸的重要依据。

3.3煤尘爆炸的特征

煤尘爆炸可呈现“三高一多”的特点,即高温、高压、高速,产生大量一氧

化碳。产生高温:煤尘爆炸按理论计算,产生温度高达2300℃~2500℃。产生高压:理论压力为7.5kg/cm,且距爆源越远压力越大。呈现离爆炸源越远破坏越严重的特点。形成高速:化学方法计算爆炸波速度高达1120m/s。按理论计算最大速度为2340m/s。煤尘爆炸可产生大量的CO。在一般情况下爆炸后的巷道空气中的CO是造成矿工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3.4煤尘爆炸的危害性

(1)可以摧毁整个矿井、井巷、采煤工作面,导致大面积顶板垮塌冒落,压埋井下作业人员,堵塞通风。

(2)可以将设备损坏,把支柱设备、煤石块吹起撞击,导致井下作业人员死亡,爆炸波可使矿工粉身碎骨;爆炸波还可以通向地面的井筒、冲击破坏与井筒连接的地面厂房,造成作业人员伤亡。

(3)煤尘爆炸火焰还可引起井下可燃物着火,引起局部积存的瓦斯发生爆炸,造成事故扩大。

(4)煤尘爆炸产生的CO随风流进入全矿井的所有地点,致使井下作业人员CO中毒死亡。

3.5采取的防范措施

3.5.1减少生产中煤尘发生量和浮尘量

(1)喷雾洒水,在采掘工作面、井下煤仓、溜煤眼、翻笼处、输送机头、装车站等井下凡能产生煤尘的地点,均应设置喷雾洒水装置。机采工作面的采煤机配有专门洒水装置。同时,对井下巷道,还要定期清扫,冲洗巷帮、井壁的煤尘。因为这些地方沉积的煤尘如果重新飞扬在空气中,可以迅速达到爆炸下限的浓度,也是许多局部性事故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2)煤层注水。煤层注水是在尚未采动的煤体中,利用钻孔注入压力水,使水渗入煤体的层里、节理等微小空隙中,将煤体预先湿润,从而减少或消除在开采、运输过程中煤尘的生成和飞扬。

(3)水炮泥。在炮眼内(炸药和炮泥之间)空隙充人盛水的塑料袋,爆破时水被汽化结成雾滴,可使尘粒湿润,结团而起到降尘作用。

(4)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控制采、掘工作面的风速,防止煤尘的飞扬。

3.5.2防止煤尘引燃

(1)为防止电火花和其它明火引燃煤尘,井下电气设备一定要选用防爆型,电缆接头不许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防止产生电火花。井下禁止使用电炉子、职工禁止携带烟草、点火工具等,严格井下火险管理。

(2)为防止放炮时引燃煤尘,井下要使用安全炸药,打眼,装药、封泥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禁止放糊炮。

3.5.3采取隔爆措施,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

主要采用岩粉棚或水槽隔爆,阻止煤尘爆炸时火焰传播。3.5.4抓好隐患排查治理

煤矿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原则,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抓好安全现场管理,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对违反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责任人,可以起到警示教育,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矿工人身安全的作用。

3.6小结

综上所述,煤矿粉尘灾害具有较高的危险度,其致因因素较多,产生粉尘灾害的几率较高。只有采取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密闭抽尘、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技术措施,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遏制粉尘灾害事故的发生。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矿井火灾分为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两种,内因火灾若处理不当也可诱发为外因火灾[16]。矿井外因火灾具有突发和严重的灾难性。任何矿井火灾的发生与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引火火源;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从引起矿井外因火灾的三个条件来看,可燃物(煤炭)和氧气供给两个条件是不可能消除,所以防止外因火灾的发生,只有注意引火火源这一个条件,只要杜绝引火火源,就能够防止外因火灾的发生。而煤炭自燃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必要的因素:煤的自燃倾向性;有连续供氧的条件;热量易于集聚。煤炭自燃过程具有三个阶段,即潜伏期(低温氧化阶段);自然期;着火期(自然阶段)。从煤炭自燃的三个因素和三个阶段发现,连续供氧的条件是引起自燃的主要原因,它是使煤不断的氧化而温度递增的主要因素,因为煤的自燃倾向性是固有不易改变的条件。所以在了解自燃火灾发生的过程及特性的前提下,准确地对自燃火灾的预报、对自燃火灾火源的判断以及对制定减灾、抗灾等决策措施无疑具有重大的决策支持作用。

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预防火灾发生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火灾产生;二是防止已发生火灾事故扩大,以尽量减少损失。

(1)外因火灾防治技术

1)防治火灾产生:①防治失控的高温热源产生和存在。按《规程》及其执行说明要求严格对高温热源、明火和潜在的火源进行管理;②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不得不用时应与潜在热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③防止产生机电火灾;④防止摩擦引燃;⑤防止高温热源和火花与可燃物相互作用。

2)防治火灾蔓延的措施

限制已发生火灾的扩大和蔓延,是整个防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发生后利用已有的防火安全设施,把火灾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然后采取灭火措施将其熄灭,对于减少火灾的危害和损失时极为重要的。其措施有:①在适当的位置建造防火门,防止火灾事故扩大;②每个矿井地面和井下都必须设立消防材料库;③每一矿井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在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④主要通风机必须 13

具有反风系统或设备,反风设施,并保持其状态良好。

(2)内因火灾防治

预防矿井内因火灾的措施:①减少火灾隐患,预防煤炭自燃。在开采技术方面,要正确地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开采程序,合理布置采区,以提高开采有自然发火危险煤层的矿井防火能力;②要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正确设置控制风流动的设施,采取均压防火措施,加强通风防火管理等,以减少漏风,这是防止煤炭自然发火的有效措施;③掌握自然发火征兆,及时进行发火的预测报告,把自然发火消灭在“萌芽”阶段;④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如加强“三道”的维修,加强对废旧巷的处理,及时充填煤巷,及时处理高温火点等;⑤通过提前对煤样进行实验研究,以便尽快地掌握煤的自然发火期以及一些特性参数,用于预防。当井下一旦发生火灾,最先发现的人员尽可能直接灭火,尽量控制火势的发展。并要立即报告矿调度室,说明事故的地点和性质,范围等情况[17]。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扑救,人身安全又受到威胁时,在弄清火情下,灾区人员要迅速撤离或就近尽快撤人避难室,进行自救或等候救护。

4.3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矿井防灭火技术与手段,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但还应该看到,目前煤矿的发火形势依然严峻,还需要继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防治技术水平,研究和开发创新技术与手段,以便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煤自燃火灾的不利形势。还要有足够的投入和严格的管理,同时要给予极大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防灭火技术得到巨大的发展,从而减少煤矿因火灾而带来的巨大的损失。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5.1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煤矿水灾事故发生有3个必要条件,只有3个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水灾事故。这3个必要条件是:

(1)水源。水源是发生水灾事故的第一个必要条件,这里指的水包括地表积水、洪水、松散层水、岩溶裂隙水、砂岩裂隙水、采空区水、灌注浆水、运煤水、生产用水等9种。造成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的水源往往是岩溶裂隙水和采空区水。

(2)导水通道。导水通道是发生水灾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它包括自然通道和人工通道两类。自然通道主要有断层、裂隙、陷落柱等,人工通道有钻孔、开挖面、井口、生产用水管路等。

(3)释放水空间。只有上述两个条件,没有释放水空间,也是不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这个释放水空间是人们根据设计生产需要开挖出来的一个空问,包括井筒、巷道、峒室、采空区等。

5.2煤矿水灾事故类型

据中国煤矿事故统计,我国煤矿发生水灾事故的类型大体有12种:①井口灌入水;②井筒溃水溃沙;③回采工作面突水;④地表积水溃入回采工作面;⑤回采工作面透水;⑥掘进工作面突水;⑦掘进工作面透水;⑧煤仓溃煤水;⑨注浆跑水冲埋;⑩防水密闭失效透水;⑪水煤矸石溃出;⑫钻孔溃水、突水。

5.3煤矿水灾事故原因

通过分析,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共37种因素,其中人为方面20种因素:①井口设计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②未筑拦水坝;③拦水坝因质量问题遇洪水溃决;④开采井筒保护煤柱;⑤井筒施工质量有问题;⑥未按规程进行探放水工作;⑦虽做探水工作但不准确;⑧防水闸门失效;⑨预计涌水量严重偏小;⑩排水能力偏小;⑪水泵坏;⑫停电或电压不足;⑬越界开采,回采防水煤柱;⑭防水煤柱设计不合理;缺乏防治水知识;疏水系统未清理好;⑮未派专人查看;放煤水安全距离不够;未告知相关作业人员;无安全措施;⑯安全措施未落实;防水密闭未做好水压观测;⑰防水密闭设计不

合理;防水密闭施工质量不好;⑱探水孔口装置不合格;未装孔口装置;⑲钻孔封闭不良;⑳未进行启封孔检查。

客观方面l7种因素:①遇暴雨引发洪水;②松散层含水丰富;③断层导通顶、底板含水层;④陷落柱导通顶、底板含水层;⑤顶、底板含水层含水丰富;⑥防水煤柱受采动影响破坏;⑦断层发育;⑧顶板裂隙发育;⑨地表岩溶发育;⑩老窑多且位置不清;⑪采空区积水或积水泥浆;⑫隔离煤柱小;⑬隔离煤柱受破坏;⑭煤仓内大量进水;⑮给煤机吊架破坏;⑯采空区有浮煤;⑰钻孔穿过含水层。

各矿区发生水灾事故的主导因素不一,事故类型也不同,但总体来看,工作面(包括掘进和回采)透水事故是煤矿最易发生的水灾事故,也是发生事故后,最容易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

5.4矿井水灾防治对策

(1)重视矿井防治

矿井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采空面积的不断增加,与周边小煤矿开采关系的恶劣变化,各种安全隔离煤柱、隔水煤柱被不断开采破坏,私挖乱采对露头煤和风氧化带隔水地层的破坏,地层导水通道的大量增加,水力联系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等因素,造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由当初的相对简单变得日趋复杂。但矿井决策层和管理层仍把其当作简单类型对待,稍有麻痹大意,水灾淹井事故就可能发生此矿井管理层认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重视矿井防治水安全工作。

(2)建立观测系统

生产矿井必须分水平,分采区建立水文观测站,并按规定时间进行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及时掌握水文地质动态变化情况。对有水患的地方及时进行预报和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提出合理处理意见和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3)做好预报工作

矿井必须做到年度有水情水患分析预报,月度有水情水患分析预报,特殊情况水文地质预报。预报过程中加强采掘工程与地表水体(水库、河流等)的水力联系分析,加强生产地点与浅部积水采空区和上覆煤层积水采空区的水力联系分

析,加强工作面与相连煤矿的积水分析,加强工作面与地面废弃老窑积水情况的水力联系分析,对生产地点的水害隐患逐一排查,从而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预报。(4)合理使用人才

将一些懂地测防治水技术,工作踏实成熟,经验丰富,责任性强,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推向有关领导岗位,使他们分兵把口,确保矿井水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

6.1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煤矿顶板事故是建井、生产过程中多发性的事情。这类事故的后果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对采煤工作面的顶底板情况及其活动规律了解不清;二是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顶板事故的发生基本上是有规律的,只要能用正确的理论和手段实现对顶底板的监测,掌握其活动规律,把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深人总结和分析常见顶板事故原因和条件,加强顶板管理,预防并杜绝顶板事故,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6.1.1顶板事故的形成过程

煤炭在地下开采,直接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因开拓、掘井或采煤,破坏了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造成矿山压力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不均匀的压力作用在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一旦超过巷道或顶板的支撑力,轻则会出现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重则就会发生底鼓、冒顶、断粱折柱、巷道压垮等现象。顶板事故形成与地质构造、顶板性质、支架支撑情况、推进速度、操作程度和生产现场管理都有直接关系。

6.1.2顶板事故的原因

在局部矿山压力(多为直接顶或伪顶)作用下,由于局部空帮、空顶或支护不当、不及时支护造成煤、岩局部垮落而造成局部冒顶;由于矿山压力过大,主要是直接顶或老顶来压时,由于支护密度不够,支护可缩量小,顶板沉降不均衡造成支架断裂、垮塌。使采、掘、维修工作面顶板大面积垮落而造成大冒顶[18]。

(1)采空区顶板垮落不好,悬顶面积大。

(2)回柱操作顺序不合理,如先回承压柱,引起周围破碎顶板的冒落,或大块岩石推倒支柱,使临近破碎顶板失去支托而造成局部冒顶。

(3)工作面支护质量不好,支架密度不够。木支架、棚腿、顶梁以及点柱的坑木尾径太小。初撑力不足。

(4)在遇到地质构造(如断层、褶曲、顶板松软、破碎等)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也易造成局部冒顶。

(5)开采深度、煤层倾角、水、开采方式断面大小等都会影响顶板的稳定

性。防止放炮倒棚子,炮眼要布置合理,装药量适。

(6)时间的影响。围岩暴露时间长会因风化、变形及水的作用降低强度,而引起破坏、冒顶。

(7)管理上的原因,违章作业,不坚持敲帮问顶、空顶作业等均会导致冒顶。

6.2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6.2.1及时支护,不空顶作业

坚持使用超前探梁。锚喷巷道放炮之后,进行初喷砼或打锚杆,做为临时支护,减少空顶时间,联合支护要保证质量,锚杆要穿透岩层,垂直打入,使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对采煤工作面,空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移溜后支柱要及时架设。打好临时支柱、托棚或戗柱。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及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要及时,回临时柱要先支后回。发现支架有断梁坏柱要及时更换并运出。顶、帮要背严、背实,对漏顶、片帮地段更应加强支护。

6.2.2合理装药、放炮

放炮地点附近的支架要加强支护。炮眼的布置方式深度、角度、位置合理,装药量适当。一次放炮数量和炮眼长度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要求,只有这样,放炮才不至于崩坏工作面设备和支架而引起冒顶事故。

6.2.3措施得力,严格执行

制订安全措施要抓住重点,切实可行,并能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修订、补充措施。特别是顶板管理,措施部分要行之有效,既要有经验理论数据,又要有科学依据,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目的。遇到工作面来压或地质变化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并迅速落实。

6.2.4正规循环作业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是预防冒顶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工作面推进(掘进)速度缓慢,顶板裸露时间长,压力容易集中,支架受力大且不均匀,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架支撑力时,就会发生变形、下陷或压死,支撑作用迅速下降,造成片帮、冒顶事故。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顶板裸露时间短,顶板压力小,支架不易变形、损坏,可以有效地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6.2.5落实规章制度

为实现安全生产,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犯制度人员认真组织分析,减少或杜绝顶板事故发生。具体制度如下:

(1)交接班制度。所有工种现场交接班,特别是本班遗留工程中注意事项及不安全因素一定要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2)验收制度。每班由队长对当班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及落实安全措施情况进行验收、评估。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限期整改。

(3)敲帮问顶制度。工作前和工作中坚持敲帮问顶,对地质变化地点及压力集中区次数要增多,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处理。

(4)顶板情况分析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顶板情况分析会,总结推广管理好顶板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地方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5)其它方面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梁柱检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等等。(6)掌握顶板活动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

大力开展顶板观察工作,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做好顶板来压预报。从一些顶板事故经验中以及实际现场观察,绝大部分顶板事故发生之前是有明显预兆的。事实上,组织开展矿压监测管理工作,掌握片帮冒顶预兆的规律,进行顶板活动的预测预报,超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加强支护,以达到减少冒机事故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并能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6.3小结

为防止各类冒顶事故的发生,除应正确认识各类顶板的压力显现,掌握一定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还要加大支护强度,以克服岩层下沉,保证采场稳定性。加强煤矿顶板管理,搞好工程质量,掌握顶板变化规律,避免和减少顶板事故发生,对提高煤矿安全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目前我国煤矿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管理和政策上的原因;既存在与灾害事故发生的直接相关的因素,也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煤矿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涉及造成或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因素和条件。

7.1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

7.1.1煤矿自然条件差,伴生的灾害多,容易造成严重事故

我国大陆由众多小型地块多幕次汇聚形成[19],多次发生路块间的碰撞、俯冲,产生强烈的板内变形,使煤盆地经受挤压变形等强烈改造,致使我国煤矿的地质条件比由分裂板块构成的澳大利亚、美国的煤田复杂。复杂的地质条件带来了高地应力、瓦斯、高地温等灾害,客观上容易发生严重事故。

由于煤层埋藏条件的限制,我国煤炭产量的95%依靠井工开采。随着煤矿开采强度不断提高,矿井延伸的速度加快,平均每年增加10~20m(最快的近50米),现已有10多处矿井的开采深度超过1000m。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加大,瓦斯、水灾、冲击地压、高温等灾害越来越严重,安全生产条件趋向恶化。在这种条件下,使煤矿伴生的灾害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伤亡事故。这也是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客观原因。

煤矿巷道管网式空间布置和多种致灾因子共存的环境,决定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极易波及相邻区域甚至整个矿井,也容易发生致灾因子作用的耦合,从而形成更大的灾难。这种结构特点也是煤矿灾害事故严重度高、重特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7.1.2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我国煤矿整体规模小,投入能力不足,大多数设施简陋,开采方式落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提高煤炭产量主要依靠拼设备和拼人力。只有少数煤矿规模大,生产集约化程度高。

我国煤矿机械化深度普遍较低,从先进采煤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促进矿井自动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大大简化生产系统,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综合机械化技术也可以有效加强顶板支护、大幅度减少顶板事故。因此,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有利于对生产的安

全保障。1950年,美国的机械化采煤程度为69.4%,英国为3.8%,日本为0,其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1.27、0.44和19.9。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百万吨死亡率明显下降,1975年美国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9.7%,英国为93.3%,日本为74%,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0.26、0.44和3.57[20]。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情况也是如此。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由此可见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的重要性。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必须加大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使煤矿生产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7.1.3灾害防治能力不足,煤矿防灾系统不健全

煤矿客观存在的灾害因素,决定着煤炭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防治能力,健全相应的防灾系统,采取正对性强的、有效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灾害危险程度与灾害防治能力的动态平衡。

我国煤矿许多灾害事故的发生根本原因是灾害的防治能力不足,或在灾害危险程度大增的情况下未能及时调整灾害防治措施、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我国煤矿的防灾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矿井灾害防治的水平和能力。

7.1.4煤矿安全技术基础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我国煤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着灾害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一些灾害的致灾机理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的发生机理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这就需要煤矿安全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煤矿的安全技术基础薄弱、科技支撑不足甚至弱化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瓦斯赋存、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受地质条件控制,80%以上的动力灾害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带[21],但多数构造带并不发生动力灾害。地质构造对灾害的控制机理和规律尚不能认识,只停留在“假说”阶段。虽然我国曾做过一系列研究,对认清突出机理起了推动作用,但是对机理的研究是零星开展的,缺乏系统的、有一定力度的支持。

由于煤矿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对灾害的发生机理、灾害的演化过程尚未全面认识,因而影响了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尚未能突破,势必影响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预测因子临界值的确定。

我国煤矿分布范围广,地质条件千差万别,生产条件的复杂性、作业场所 22 的动态性和作业空间的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先进技术和科技攻关成果的推广受到制约。就是说一项灾害防治技术在某一矿井使用时效果良好而当在另一地区的煤矿应用时,因受地域、地质、矿井条件变化的影响而可能发挥不出好的效果,必须正对自身条件对该项技术进行再创新。这种情况也影响煤矿灾害防治技术能力的提高。

7.1.5安全管理水平低,制约机制和责任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

保证安全投入,创造本质安全化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但安全技术措施的选择需要科学的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安全技术的实现需要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资金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合理的安全经济分析。因此,没有科学的安全管理即不能实现安全生产。目前我国煤矿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水平低、技术手段落后、忽视人的科学管理和人机环境工程的研究控制、忽视创造本质安全化作业条件和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能等现象,从而使安全技术措施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措施的针对性、适应性、配套性、经济型不强。我国煤矿几乎所有的灾害事故均为责任事故。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要求安全管理越来越多地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与生产管理同步发展;要求安全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势要求,使企业成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实行自我约束、自负责任;要求安全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依法治灾、依法保安;要求灾害事故超前防范,应用危险辨识、分析、评价技术预先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国煤矿在上述诸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大多停留在纵向分科管理、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被动管理模式上。现场管理混乱,很多安全技术措施没有落到实处,现场检查发现的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从而导致事故不能有效控制。

煤矿内部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尚未健全。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责任制,但贯彻落实也不好,“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22]。有些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体系的建立不适合煤矿灾害治理要求,安全技术人员有责无权,不能保证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

7.1.6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巨大

煤矿灾害治理需要有技术和装备,难题需要科技攻关,这就需要有可靠的资金做保障。虽然目前各企业已经按规定提取了安全费用,但这些费用仅能维持 23

当前的安全生产需要。国家近年来投入了少量国债资金仅仅能够进行矿井部分系统、设备的改造和更换,依靠煤炭企业从根本上无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安全欠账问题。

巨额的安全欠账造成煤矿的抗灾防灾能力严重不足,事故隐患大量存在,致使灾害事故的发生成为某种“必然”。

7.1.7煤矿职工总量过大而质量不高,技术人员匮乏,职工安全意识亟待强化

煤矿职工队伍庞大但素质偏低,煤矿职工素质差且流动性大,不能满足高危环境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统计资料表明,“三违”是我国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的第一致因,在灾害事故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72.41%。

灾害防治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切技术措施和管理必须依靠人来实现。但目前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据初步估计国有重点煤矿一线主体专业技术人员缺口约7万人,96%的煤矿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矿企业缺少采矿专业人才,通风、地测等专业人才更为紧缺。采掘一线以农民协议工位主体,文化、技术素质过低,安全意识差且流动性大,不能满足高危环境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而煤炭类高校采矿、安全类专业生源难以保证其实际从事煤炭生产的比例不到10%。技术人员匮乏和低层次造成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得不到根本保障。

7.2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煤矿安全生产受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制约,还存在着诸多深层次问题,涉及相关政策、法律、机制、体制等等方面。这些问题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深远、持久,常常是灾害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原因。

7.2.1煤矿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巨大需求的要求

煤炭是我国的主题能源。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煤炭有巨大需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煤炭产量仅为5.6亿t/a,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78亿t。即使如此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我国煤矿煤矿生产能力并没有大幅度增加。煤炭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依靠整体落后的基础设施,完全是在拼设备、拼人力,超能力生产。

煤炭市场需求过旺,使煤矿生产压力过大,导致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转,带来

了煤矿自上而下的急功近利思想,引起采掘失调、采抽失调,这是许多矿难发生的根源。

为促使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制定相关标准和政策,提高煤矿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限制、淘汰落后的生产力。

7.2.2煤炭工业未取得与其国民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中重要程度相适应的地方和政策环境,造成煤矿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自身难以解决安全欠账问题

煤炭工业作为资源性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发展。然而,煤炭工业并未取得与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中的重要程度相适应的地位和政策环境。煤矿工人社会地位极低,企业的社会负担严重,受制于交通运输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国家在煤气层开发利用方面的某些政策甚至还阻碍着煤气层产业发展和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开展。

煤矿靠自身难以解决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发布了文件,对煤矿生产安全费提取和使用、煤矿维简费管理等做出了规定,解决了安全费用的来源问题,对增加煤矿安全投入、提高装备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但调查发现,煤矿近几年经济效益上升,可以提取部分安全费用来解决瓦斯治理、防灾系统完善等急需解决的安全保障能力问题。然而对于煤矿整体安全保障能力的改善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按文件提取的费用,只能解决部分当前急需解决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完善,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历史的欠账仍很难解决。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纸绝缘铠装电缆应更换为聚氯乙烯钢带或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总长超过48KM,仅此一项就需资金上亿元。

我国煤矿事故多、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与安全保障能力差、生产水平低下有关,而解决安全保障能力强弱的关键是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问题。国家应在资金和政策的各个方面提高煤矿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从而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

7.2.3煤矿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及其运作机制不健全,安全科技支撑不足甚至弱化

我国煤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着灾害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一些灾害的致灾机理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的发生机理则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这 25

就需要煤矿安全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煤矿分布范围广,地质条件千差万别,生产条件的复杂性、作业场所的动态性和作业空间的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攻关成果的推广受到很大制约。即是说,一项灾害防治技术在某一矿井使用良好,而当在另一地区的煤矿应用时因受地域、地质、矿井条件变化的影响则可能发挥不出好的效果,因此必须针对自身条件对该项技术进行再创造。这种情况也影响煤矿的灾害防治技术能力的提高。

由于煤矿灾害治理的这些特点,建立煤矿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是极其重要的。但是,体制改革以后,原有科研规划、计划、体系全部被打散重组,安全生产科技的定位、内容、重点领域和方向等等方面都没有统一、权威的定论;部分原有安全生产科研单位转制后,部分人员投奔高收益、高回报的领域,科技支撑和保障功能急剧下滑,有些专业领域甚至出现缺位;各专业领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未能充分利用国外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安全科技发展;缺乏有效的科技运行和转化机制,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和推广应用。

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煤矿安全科技是一项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导的事业,所需费用应以财政投入为主。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科技支撑严重不足,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长期停滞不前,重大公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研究呈削弱趋势。这种格局要尽快改变。

7.2.4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缺损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国家确定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制,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代表国家行使国家安全监察职责。但是,新的机制还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考验和适应;监察模式还比较落后,监察方式仍已行政方式为主,而美国的监察方式已转到行政监察、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较好的做到了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监管的统一。煤矿安全监察的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虽然下达了停产整改指令、贴了封条,但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手段和后继措施,不能有效制止非法开采和违法违规生产。

理顺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可能是提高执法效果的有效措施。但是,在这一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健全地方监管责任体系、提高监管能力、丰富监管手段等。

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是决定企业安全水平的重要条件。社会制约体系由多方面构成,包括法律、行政、舆论监督、企业信誉、银行、保险、工会、事故伤亡者等。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除了企业家的道德自律外,主要取决于外部制约作用的大小。如果外部制约力强、风险代价大,企业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就会增强。这种作用是政府部门所不能替代的。在我国,由于社会制约机制未能充分体现出来,企业的价值观和社会的价值观不统一,“安全就是效益”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缺乏外部的制约下,企业内部在组织、制度、人员诸多方面安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

7.2.5安全生产技术薄弱,行业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发展需要

行业标准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技术标准的制定并作为保护民族工业的重要屏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迅速,但标准化工作远远滞后,满足不了安全生产需要,突出的一点即是相关标准的总数少、覆盖面不够,与安全生产关系密切的技术、管理标准更少。当前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多,而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瓦斯标准只有31项,其中管理标准两项、技术标准9项、产品标准20项。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瓦斯防治工作的开展和防治能力的提高。

现有标准已满足不了生产发展需要、跟不上技术进步要求,更起不到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由于行业技术工作薄弱,不但影响到煤矿防灾技术、新装备的推广,也使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和装备保障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

7.2.6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才培育体系不完善,人才断档已经形成并在扩大

过去我国煤炭行业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为国家和行业、企业培养和训练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煤矿的经济效益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到煤矿生产一线工作。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煤炭人才培养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远不能满足煤炭工业加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原15所煤炭院校中已有14所“摘煤帽”、“脱矿衣”,煤炭主体专业亦受到严重冲击。煤炭中等专业学校已所剩无几,保留下来的也几乎不招收煤炭专业学生。据预测[23],在未来10年内,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每年需要引进、补充 27

各类中高级人才近2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人才6775人,显然,目前的教育培训体系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势必造成已形成的煤炭人才断档进一步扩大。

虽然国有煤矿的安全培训体系尚基本完善,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亦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煤炭企业普遍对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多的是把安全培训看做义务而不是一种投资,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内容亦缺乏针对性、方法单一,没有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重过程、轻结果”,年年有培训,次次无效果。众多中小企业本身没有培训能力,又缺乏对其有效制约,安全培训工作十分薄弱,甚至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对安全培训的监督管理习惯采用行政手段而不充分依靠法律武器。煤矿职工过高的流动性亦严重影响企业安全培训的积极性。

煤炭企业人才成长环境亟待改善。煤炭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有责任大、风险高、工作环境恶劣。人才断档、分派,明显的分为企业内部职工子弟派、大学生派。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受到煤炭企业内部职工子弟的压制,无法施展才能,看不到希望,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建议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现从劳动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又一重要任务。

7.3政策和措施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为尽快扭转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应从政策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7.3.1摈弃劳动密集型定位,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煤炭工业不能走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改善劳动者素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用高新技术改造安全技术装备、提高煤矿抗灾防灾能力。

7.3.2实行放水养鱼政策,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倾斜性扶持

企业是灾害防治的主体,具备自我发展能力是煤矿提高灾害防治水平的关键。应实行“放水养鱼政策”,从财税政策上给予煤矿企业倾斜性扶持,或实现煤矿完全成本核算方式,或继续实行国债资金项目和财政补贴方法,使煤矿具备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

7.3.3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压减矿井灾害严重的产煤地区生产规模,关闭技

术落后、安全条件差的小矿井

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浙江等地区的开采条件差、难以发展机械化采煤,而且矿井自然灾害危险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百万吨死亡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通过一定的行政或经济手段限制这些地区的煤炭开采。继续依法关闭技术条件落后、安全条件差的小煤矿。小煤矿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人员素质差、开采方法落后,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难点和重点。应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法开采、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的决定。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提高开采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通过重新制定开办煤矿标准,淘汰落后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提高准入门槛,严把入口关;联合改造中小煤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管”的方针,对依法开办的小煤矿进行整合、改造、减少生产规模矿井数,扩大单井生产规模,以改革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为重点。这些措施自去年实施以来以出现成效。

7.3.4发展高效机械化采煤

发展高效采煤技术、实现矿井集约化生产,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也能改善煤矿生产安全条件,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基础。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煤炭高效集约化开采。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对现有大中型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建设安全高效矿井;二是煤层开采条件较好的“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新建一批高效集约化开采矿井,增强煤炭工业发展后劲,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

7.3.5加大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投入和安全监管

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系统和装备部完善,是造成国有煤矿今年来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要改变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必须加大对煤矿安全投入和技术改造。一是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二是完善高突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和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三是提高矿井防灭火、防尘技术和装备水平;四是加强采掘工作面和回采巷道顶板支护和质量监测;五是用先进的救护设备装备矿山救护队伍,提高抢险救灾能力。为此,国家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使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尽快解决煤矿的安全投入欠账问题。同时,应完善煤矿安全投入机制,督促企业促使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确保用于安全生产。

7.3.6加强煤矿科技研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把安全生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煤矿瓦斯治理等重点科研项目进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高兴技术发展计划。

建立以煤炭科学研究院为龙头、中国矿业大学等参与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煤矿安全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

建议财政部建立煤矿安全重大科技专项,在未来10年内以每年2亿元的力度支持煤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

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科技研究,把安全生产真正建立在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

7.3.7采取特殊政策,加快煤矿人才培养

努力提高煤矿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煤炭工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

加大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利用煤炭类院校的专业优势,由国家重点投资建立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基地;建议实施国家财政补贴措施,制定煤炭主体专业减免学费、提高奖学金的政策;鼓励煤炭院校扩大煤炭主体专业招生比例,大幅度增加本科“对口单招”的培养规模。

7.3.8加快煤炭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研究适应新时期要求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

实现对煤炭行业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和加强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家煤炭管理部门的管理力量,依法进行行业管理,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秩序,为煤矿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XXX大学

毕业论文谢辞

致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在我四年大学生涯中,给了我很多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导师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和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对科学的执着的追求时刻鞭策着我,使我不敢懈怠。导师渊博的学识以及对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敏锐把握,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的论文研究过程中,柳老师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花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给予了严肃、认真的检查和指导。值此论文完成之际,特向尊敬的导师XX老师表示真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同时感谢系主任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等。我不会忘记,我的成功与您们的帮助与鼓励是分不开的。有了您们的帮助,使我克服了诸多困难和挫折,最终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忠心感谢您们。此外,我还要感谢所有曾经教过我的各位老师,正是他们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才给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本篇论文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石。同时也感谢系里所有老师,您们的鼓励与支持也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感谢我的同学XX、XX、XX、XX、XX、XX、张XX、XX,XX等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永远难忘的美好时光。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深切怀念我的父母,正是您们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的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将我抚育成人。感谢我的所有家人、亲戚朋友给予我的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亲人、同学和朋友!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再次向我的导师XX老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XX

XXXX年XX月XX日

XXX大学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亮,刘毅,刘明举.2002-2003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5,33(1):62~64 [2] 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179~193 [3] 黄元平.矿井通风[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版社,2003:68~73 [4] Arto Kuusisito.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J].Audit tools and reliability of auditing,2000,9(2):15~17 [5] 吴中立.矿井通风安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71~79 [6] 沈峰.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现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23~25 [7]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工作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社,2004:46~53 [8] LIU Yongli,LIU Xiaojun.Mine security estimate and method[J],Coal Technology,2002,4(3):7~9 [9] 吴穹,许立开.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10~11,113~116 [10] Xi Zhenhua,Qi Jianhua.Mine Safety evaluation[J],Shanxi Coal,2002,5(2):14~16 [11] 何学秋等..安全工程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64~70 [12] 杨玉中等.煤矿工人人为失误的原因及其控制[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2(3):7 [13] G Salrendy Handbook of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M].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04:33~35 [14] 顾云华.构建煤矿安全生产体系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5,(2):11~13 [15] 周肇光,黄敏.对我国矿难频发原因的制度分析[J].经济问题,2006,2(4):20~22 [16] 岑传鸿.顶板灾害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31~37 [17] 罗云著.安全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1~104 [18] Reason J.A system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rror[J].Ergonomics,1995,38(8):21~23 [19] 王学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心理因素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9,9(4):31 [20] 张文驹. 矿产资源在物权制度体系中的地位 [J].煤矿安全技术,2005,2(4):7 [21] 赵从国.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科技,2007,4(4):51~53 [22] 汤凌霄.我国现阶段矿难频发成因及其对策:基于安全投入的视角[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6(3):17~18 [23] 范声.美国的煤矿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76~78

第二篇:安全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安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危险性较大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研究

岩土工程安全评估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知识库的构造与实现 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改进研究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和监管体系研究 安全文化视角下的工程伦理研究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输电线路工程安全危险辨识与管理方法研究 深基坑工程安全预警体系研究 安全价值工程与煤矿安全决策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场理论及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研究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分析与预控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 泵站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重要性分析方法研究 引入安全因素的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研究 钻井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天保工程审计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安全监理的控制研究

EPC/T总承包模式福清核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 地下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GZ市天然气置换工程的安全管理研究

四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咨询服务事务所企业化运作研究 青岛市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方式研究 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乌鲁木齐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评价与对策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群体行为交互影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研究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重庆地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 钻井工程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县级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 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县区级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质量安全保险费率研究 高压输电工程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研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研究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投入及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海塘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霸吴Ⅱ回500KV输电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与优化控制研究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广州水务工程安全生产监督交底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模糊积分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有效性研究 安全系统工程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煤矿企业外包工程安全管控模式研究 HX省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改进策略研究 输电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农网管控系统工程安全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铁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安全链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管控体系设计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挣值法研究 建设工程监理安全责任之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评价的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赣南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安全水平模糊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ArcGIS Engine的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与分析 济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技术与方法研究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轨道交通工程日常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防洪公路安全状况评价和工程措施研究 国际EPC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工业工程方法在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火力发电厂脱硫技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安全事故分析与研究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失效模式分析的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追溯管理研究 基于ObjectARX的工程图纸安全保护系统研究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安广江堤安全状况评价和工程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施工安全成本分析 余姚地区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 基于人因的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研究 新建变电站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及安全控制研究 重庆市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安全评价研究

高速公路工程安全监理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重庆市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安全视阈下的载人航天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督管理模式及机制研究 滨海新区海河沉管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研究 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及饮水工程后评价 引水工程安全运行的模糊综合评价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析与工程保险险种选择研究

危险性较大门式膺架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高海拔地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及管理研究 大型架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 装饰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输变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重庆市“金质工程”网络安全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大型工程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模型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落地工程建模及应用研究 水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世纪城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供水工程优化选型及安全经济运行策略研究 临镇—子长天然气管道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公路工程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建筑工程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水闸工程的安全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受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成技术研究

云桂铁路YGZQ-4标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研究

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特殊水质处理技术应用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研究

基于轻量级J2EE架构的水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 北京市人防工程公益化利用安全问题研究 建筑工程领域的执法行为研究

济宁市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技术分析与项目评价研究 送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及应用研究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及法定刑问题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聊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研究

宁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测算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泵站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研究 乐山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评价研究

通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及投资分析 OHSAS在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现研究 LNG接收站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变电站工程建设中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隐蔽工程电气线路的本质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第三篇:安全工程专升本毕业论文

每当社会对校车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时,各地就纷纷掀起集中整治的浪潮,采取了一些亮眼的新举措,逢车必查。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安全工程专升本毕业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近年来,校车的投入运行为解决孩子们上下学交通难的问题发挥了较大作用。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大力度推进我国“校车安全工程”,应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校车管理法律体系,落实校车相关标准,完善与校车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明晰政府部门的校车运输安全管理职责,加强校车运输安全管理;根据地区差别,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校车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的作用,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 “校车安全工程”,校车管理,校车运输,经营模式

校车的投入运行为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难的问题发挥了较大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校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11年11月和12月发生的甘肃省正宁县、江苏省丰县等校车事故暴露出违规超载、“无人治理”等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在全国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到目前,辽宁、福建等地已陆续启动“校车安全工程”。大力度推进“校车安全工程”,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校车经营与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最终让孩子们能坐上安全的校车。

一、完善与校车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每当社会对校车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时,各地就纷纷掀起集中整治的浪潮,采取了一些亮眼的新举措,逢车必查。然而,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也不是暂时的运动和“风暴”,而是一旦发生问题,法律可以自动运转,从容而有序解决问题。因此,应加紧完善与校车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一)构建校车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立法保障校车安全。“有法可依”是夯实“校车安全工程”的基础和前提,政府首先应重视法制建设,为确保校车的安全运营构建校车管理法律体系,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当前我国校车安全法规不健全,虽然部分省市和地区针对校车安全问题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国家还没有对校车立法,孩子们在车内的安全很难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从国际范围来看,无论在立法还是在设立安全标准方面,美国都是世界领先国家之一,已经形成了自己非常完善的体系。从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对于校车的标准和管理都有非常明确及严格的规定。法国政府早在1973年就专门对校车的管理办法、行驶规则和驾驶员雇用标准等进行了立法。交通法明确规定挂有校车标志的车辆享有交通优先权。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条例、规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06年对《道路交通法》的全面修订。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有关学龄前儿童、学生通勤车辆的安全管理规定,对校车申请、更换、性能、标记、保险、行驶规则、司机的义务与责任,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国外对校车立法的经验说明,校车管理工作涉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教育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各自承担哪些监管责任,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应在完善现行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的同时,制定有关校车安全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并对侵害校车安全的行为作出严格的惩罚性规定。可喜的是,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11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上指出:“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对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服务规划作了原则规定,明确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教育行政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方便学生,明确范围、突出重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2 〕这说明,一个关于校车设计、生产、改造、配备、安全、运营的法律规范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制定并落实校车安全相关标准。当前,乘坐不符合标准校车的形势比较严峻,非法运营车辆隐患重大,当务之急是制定校车安全和优先通行的交通规则,赋予校车特权,出台各种校车安全标准、技术细则及相应的管理政策,并有效地推行。

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对校车安全标准都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如美国高度重视校车交通安全,不断修订和制定安全标准,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在联邦政府颁布的60项有关汽车的标准中,有37项与校车安全标准有关,包括校车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制动装置等。对校车如何接送、载运学生的详细操作规程也有规定,由政府保证校车的特殊路权。韩国对校车结构要求具体,如校车颜色统一为黄色、校车必须加入综合保险、座椅安全带要符合儿童体形、车辆门窗必须是开放型、车内不得放折叠椅等。在加拿大,校车被誉为“世界第一安全校车”,全国统一的规范标准从硬件上保障了孩子的安全。日本规定校车上除司机外,还得有两名幼儿园老师帮着照顾孩子。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校车安全法律法规,但校车标准也并非空白,2007年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010年发布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校车标识》等文件,都明确规定了校车的安全标准,其中不仅对车辆内外的安全设施配置标准及车内布置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包括校车标志的组成、式样、车身外观涂装、标牌及停靠站点标志等,更明确指出双层客车、铰接客车等不能作为校车使用。但是目前我国仍未立法强制执行专用校车的使用标准。因此,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将校车交通纳入整个城市的公交系统,保证校车的特殊路权。新的标准应准许校车使用公交专用车道和公交优先车道,并对校车交通标志作出统一规范,如文字标识、涂装、紧急避难装备、应急逃离出口、停车标志臂等。

2011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周洪宇曾递交过《关于实施校车安全工程的议案》,提议在全国推行“校车安全工程”。他表示,应成立专门协调机构负责“全国校车安全工程”,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牵头单位,公安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司法部等为配合单位。这个专门委员会可以《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为基础,制定适合中小学生乘坐需要的校车各项技术标准和校车生产准入制,制造符合标准要求的校车。〔3 〕在校车事故频发的今天,政府理应对此建议高度关注。

二、加强校车运输安全管理

校车的运输安全管理是校车安全的重要方面。过去,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善和社会力量的发展,政府有意识地把一些责任转移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把政府应该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化。在校车管理中的车辆、运营主体、运营过程和学生组织等工作,存在事实上的管理缺失,其最大的弊端是共同管理却无人负责。因此,应明晰政府部门的校车运输安全管理责任。

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美国政府要求各州分别制定一套完整的学生运输安全方案,这种安全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校车的营运管理方案。联邦校车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联邦车辆安全管理局和联邦运输管理局等,它们各司其职,分别负责管理校车的不同方面,而日常具体的校车管理则由各州政府负责实施。〔4 〕例如纽约市解决学生上下学问题的基本做法是将学生交通问题纳入整个城市的公交系统,校车的具体服务事宜由纽约市教育部下属的学生交通部负责。在法国,中小学生的校车交通是按照行政区划和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这种管理办法与法国行政区划分及财政预算的体制相关,掌管校车预算和日常管理的是总顾问委员会,其成员由众议院选举产生,主要负责校车运营经费的审批和行驶路线的确定等。日本现有校车既有学校或地方政府自有的,也有向运输企业租用的。前一种校车由学校或政府所有并管理,驾驶员也由学校或政府雇用;后一种车辆由运输公司所有。但无论哪种校车的驾驶员都要持有专门驾照,并经过严格选拔。〔4 〕

借鉴他国经验,笔者认为,校车安全管理涉及到诸如财政、交通、质量监督、标委和公安部门,它们应形成合力,共同管理,但要各负其责。也就是说,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具体来说,校车的规范与发展应当由政府主导,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框架下,严格按照校车安全技术标准,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指导和扶持有关专门的运输企业经营校车服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责任监督校车营运企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校车驾驶员和校车运行的安全管理。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校车监管权交给公安部门,从公共安全和服务民生的高度强化监督的权威性,增强监管力度。校车可由国家统一购买,运行路线则由当地公安、教育部门和运输公司协定。诚然,对校车的具体指导和服务工作应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但具体经营管理可以依托于专业的行业管理部门。政府建立校车及其驾驶员准入和专门管理制度,将校车质量和校车安全纳入教育督导范围。校车的运营主体必须是专业运输行业从业者,其应通过一套完善的筛选、训练和监督程序,以确保其所具备的能力、专业知识与责任感能够胜任校车司机这一重要工作。

三、合理配置校车资源

我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校车分布地域不均衡。人口居住分散的偏远农村与人口稠密、公共交通发达和治安良好的大都市,校车需求存在较大差别。城市学校的校车保有量多,农村学校的校车供不应求。农村学生对校车需求较大的原因,是因为撤乡并镇带来学区及学校布局调整,学区服务覆盖面加大,导致部分学生路途偏远必须乘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同时,为争夺生源,部分城乡民办幼儿园主动出车接送学生。在此情况下,农村大量存在着把报废车、拼装车、微型面包车、两轮摩托车、三轮农用车、拖拉机等作为校车的情况,学生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上下学,给交通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一般情况下“黑校车”、“超载校车”多集中于中西部、农村地区、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乡结合部。〔5 〕这种情况给校车资源配置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如何确保其合理性。

当然,其他国家同样也面临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及地区差别问题。那么,它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日本根据城乡差别因地制宜,接送中小学生的校车,只在人口稀少的乡下或山区才有。在北海道等冬天气候寒冷及骑车和行走困难的地区,公立学校每到冬季会为学生提供校车。私立学校的学生由于位于大都市,公共交通发达,治安也比较好,因此一般是学生自己搭乘电车或公交车上下学。在法国人口密集和公共交通发达的大都市,并不存在校车需求,只有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农村和远郊区才有校车需求。从管理和经费来源,公立学校的校车是公共交通体系和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接受政府管理和补贴;私立学校的校车则是纯粹的市场经营行为,由学校自行负责。但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只要挂有校车标志的车辆,在行驶中都享受优先权。〔4 〕在俄罗斯,农村地广人稀,作为建立资源共享型学校和基地学校的配套措施,政府实施了“农村校车计划”,以保证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学生有条件到具有现代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学校接受教育。

因此,我国地方政府资源配置应根据地区差别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当前,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特征非常明显,地区之间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学校布局,包括财力方面的差距也非常大。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在有限的条件下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出不同的校车管理和运营模式。《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居住的学生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依法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缩短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根据这一要求,在城市中,应采取措施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为需要乘车上下学的学生提供方便。在学生居住地分散、难以保障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的农村地区,国家可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方式。

四、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推进“校车安全工程”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就难以保障校车的质量和运行的安全。因此,校车资金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的作用,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一)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推进“校车安全工程”。“校车安全工程”所需资金首先应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各级政府可利用税收杠杆、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支持专用校车的推广和普及。例如,在广东省,2011年3月顺德市乐从镇开通52辆TC公交,其中有6辆“长鼻子”的美式校车,完全按照美式校车标准来制造。这六辆校车总共花了240万元,每台40万元,全部由乐从镇政府买单。〔6 〕 又如,浙江省德清县专门成立了校车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德清县政府斥资2000万元,向中标企业定制了79辆校车,并专门成立了负责学生接送管理的公司。〔7 〕 山东省高密市政府把更新接送学生车辆列为“市长工程”,采取鼓励个人、村居、社区购买专用新车,企业捐助等方式更新车辆,每购买一辆30座以上的新型专用接送学生车辆,财政补贴30%。长春市对学生接送车运行和管理给予必要扶持,如给车辆保险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车辆购置附加税、车船使用税等相关税费以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8 〕 这些成功实践为推进“校车安全工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应在全国予以推广。

(二)在政府主导下加强多元互动机制建设,增强全社会参与的活力,探索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校车发展的路径。当前,国内校车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四种,其中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各地情况很不均衡。由于校车盈利水平低,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对该市场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如何让学校买得起、学生坐得起专用校车,就成为我国校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各地可依据财力状况探索不同的补贴模式,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商业经营模式。以纽约为例,由教育委员会规定路线,招标拍卖经营权,与私人校车公司签订合同,学校和学区只负责监督安全和制定校车运行规则;联邦政府支付57%(私立学校小于这个数值)的营运经费,其他由各地纳税人支付。〔4 〕近日,武汉市黄陂区开始了政企联手探索放心校车新模式。2011年12月19日,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与区教育局、两家客运公司签署校车运营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出资132万元购买6台“大鼻子”校车接送辖区小学生,由客运公司负责校车日常运行。街道、区教育局各出资40%,街道的两家客车运营公司出资20%,校车的所有权归政府。校车的运营由两家客运公司负责。街道在调研学生乘车需求后,制定了6条校车线路、停车点和站牌。客运公司为每辆校车配备1名拥有从业资格的司机、1名随车照顾孩子的人员。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校车运营,校车不得挪作他用,并在统一地点停放。校车的运营将采取市场化+政府补贴方式,学生每次乘车的车费为一元,街道办事处每年补贴企业32.5万元。〔9 〕这种政企联手模式解决了制约“校车安全工程”推进的资金、运营难题,是农村地区推行安全校车的可行办法。

他国的经验及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说明,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校车运营模式可成为推进“校车安全工程”的破题之策。具体来说,政府以指导和提供补贴等优惠政策等方式扶持有关专门的运输企业经营校车服务,形成专业、安全、完善的校车运营管理制度;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民营资本进入,以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在共同遵守法规的情况下,形成专业化的运营主体队伍,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或者承包的方式,将校车经营社会化,利用社会资本为教育服务,这种社会化不是纯粹的商业化,经营者必须保证校车的安全性、公益性。

参考文献:

〔1〕李亚杰,李 菲.温家宝出席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并讲话〔EB/OL〕.新华网,2011-11-28.〔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11-12-12.〔3〕人大代表建议安监总局牵头 成立机构管校车安全〔N〕.新京报,2011-11-18.〔4〕耿益群,张 洁,秦学智,王保华.国外校车的运营和管理管窥〔J〕.教育科学研究,2010,(9).〔5〕周伟涛.后国标时代的中国校车如何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11-05.〔6〕南 都.广东顺德开出最牛校车 完全按照美式校车标准制造〔N〕.绵阳晚报,2011-03-31.〔7〕董碧水.浙江德清斥资2千万购校车 每年投400万保运行〔N〕.中国青年报,2011-11-20.〔8〕魏海政.山东高密 更新校车列为“市长工程” 〔N〕.中国教育报,2011-12-03.〔9〕李建新,强 洪.武汉黄陂:政企联手探索放心校车新模式〔N〕.中国妇女报,2011-12-22.

第四篇:安全工程煤矿实习报告

安全工程煤矿实习报告

安全工程煤矿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它是专业知识培养的摇篮,也是对工业生产流水线的直接认识与认知。实习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堂授课以及工人师傅们的现场现身说法全面而详细的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设备及工艺。实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技术人员和老师那里获得直接的和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积累相关的生产知识。通过认识实习,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实习中应该深入实际,认真观察,获取直接经验知识,巩固所学基本理论,保质保量的完成指导老师所布置任务。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勤劳刻苦的优秀品质和敬业奉献的良好作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生产实际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通过参观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用矿井和开滦地质公园,以及听取林南仓矿宫平阳主任、荆各庄矿王凤志总工程师、开滦矿务局闫云汇主任、钱家营矿庞凤岭工程师对各自所在矿相关情况及技术的介绍以及唐钢集团张志业工程师对冶金行业安全状况的讲解,重点了解煤矿生产中相关的机械设备、技术工艺及理论原理,煤矿发展史,煤矿生产中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方法,知道在实际生产中,企业是如何进行安全管理的;以及通过实地的实习和思考,找出他们在煤矿安全生产及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及所需采取的补救改善措施,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积累感性认识经验。

二、实习意义

认识实习是我们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我们煤矿与安全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通用的安全技术与要求以及煤矿生产中有关掘进、支护、爆破、回采等相关技术工艺,包括煤矿用机械安全、防火防爆技术、通风防瓦斯技术、防煤尘措施、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煤矿电气安全技术等。这可以加深我们对机械化掘进、采煤,现代锚喷支护,锚网支护,金属拱形支架支护、矿井通风与安全等的认识,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以及今后的实际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可以达到对所学专业的性质、内容及其在煤矿安全领域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为了解和巩固专业思想创造条件,在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另一方面,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过硬,更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实习也让我们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让我明白以后读大学是要很认真地读,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更让我们明白了以后要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迎接挑战,也让我们知道了大学是我们顺应科学发展的垫脚石和自身发展的`机会。

三、实习内容

1、参观河北能源学院教学用矿井

该矿井由早年的防空洞改造而成,走向为东西方向,全长100多米,内设运输大巷、石门、岩巷独头掘进、回釆工作面、通风系统、风门、钻眼爆破工作面、机电硐室等。在张九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见到一条钢轨,钢轨上面设有挡车器,了解到挡车器是防止跑车伤人事故发生的一项安全措施;巷道北侧设有皮带输送机,一般在运输大巷用来运输煤炭;继续行进来到岩巷掘进巷,此巷用纵轴岩巷掘进机掘进,锚喷支护和金属拱形支架支护,外设压入式局部通风机通风,上隅角安装有瓦斯报警装置;随后我们来到回采工作面,有单体支架支护和液压支柱支护,运用刮板输送机,联合采煤机回采,放顶煤法放顶;跟随风流穿过风门看到一台抽出式风机负责矿井的通风,风机旁设有防爆型机电开关设备;接下来我们来到爆破工作面,透过爆破模型我们可以看到该模型采用楔形掏槽,掏槽眼深度大于辅助眼及周边眼20~30mm;最后来到机电硐室,大型防爆机电设备涂黄色油漆。通过本次参观我能更好、更直观的理解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给我非常直观的印象,了解到侧卸式装载机、激光定向仪、蟹爪式转载机是什么样子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了我们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亲切感。

2、听取各专家讲座

①在宫平阳主任的讲座中,我学习到了巷道的分类:①按空间特征分类有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②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种。

立井: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垂直巷道。 如主井、副井、风井。在矿井开拓中井眼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不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因为这样矿井风阻会很大,工业广场的位置一般不要在煤质较好的位置,这样会造成煤炭的浪费。

暗立井: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垂直巷道。一般用来连接上、下两个水平,担负由下水平向上水平的提升运输任务。

水平巷道可分为:平巷、平硐、石门。平硐: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水平巷道。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沿岩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按用途分,有运输平巷、行人平巷、进风或回风平巷;按服务范围分,有阶段平巷、分段平巷和区段平巷。

石门: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与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层巷道。按用途分,有运输石门、进风石门、回风石门。按服务范围分,有阶段石门、采区石门等。

斜井: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倾斜巷道。

安全工程煤矿实习报告2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在完成部分公选课之后的一个重要的认识

我校安全安全专业的特点侧重于矿山安全方向,参加认识实习的我们更应对矿山安全的各个方面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主要任务是了解和熟悉安全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我国不同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采取的措施与技术,为今后的生产实习、岗位实训、毕业实习和从事安全工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通过认识实习,了解全国的安全状况和管理水平,对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有关岗位、职能及运行管理职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通过认识实习,对安全工程专业课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要求能有一个较为初步的认识,了解专业骨干课程和专业知识要点从而为有目的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3、通过认识实习了解安全科学的有关环节,掌握安全工程与技术的内容及燃烧学与爆炸,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法规,安全隐患的种类与处理方法,危险情况下的自救手段,并能在实际情况下能够得以运用。

三、实习时间:

四、实习内容和地点:

1、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和对安全法规的认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视频和近年来我国安全事故的报告。

2、河南煤化集团古汉山矿的参观与考察。

3、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的参观与考察。

4、河南省焦作市碳素厂的参观。

五、认识实习内容:

首先本次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未去工地之前我从没想象到一个月的实习我能承下来。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绘图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到即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绘图只是用书本上的照搬照画,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设计是否能施工。

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墙体也会发生偏移,楼梯支模时楼梯间的高度不够,阳台、凸窗的尺寸标高有微小变动等等很多问题,都是工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实践后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另外,通过帮助资料员填写部分资料,使我对填写施工资料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填什么资料,需什么人签字等,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总结

这次实习是我对建筑安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引开了一条路,我们通过观察问询等方式了解到了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东西。每个施工单位都有标语“安全第一”,作为工程人员,应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要严格规章制度,还要为员工们灌输安全知识,对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但一个月的时候毕竟有限,只能侧重某些部分。师父也说能学到上面的好几项工作,譬如施工组织的编写可以好好的看看,工地例会等等。但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其一,由于在甲方实习,有许多东西不用亲临现场,不用自己去做,这也使得我自己动手的机会就少了,主要以看为主。其二,也是伴随其一而产生的,由于师父工作岗位的定位,作为一名甲方代表,他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很清楚,管的事就比较多。而我刚接触工地须慢慢学起,一步一步来。每天跟着他到处转,对于一些近距离了解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了。但是碰到不知道的部位,一些专业名词我都会请教师父。

进一步认识安全工程专业,巩固专业思想;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地学习相结合,深化丰富专业知识;经过了这次实习,积累经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了本次实习的经历,了解我国不同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寻找自己职业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与不足,以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予以弥补;希望能从实习地获取信息,以便改进学习工作,提高学习的质量。为今后的生产实习、岗位实训、毕业实习和从事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习的任务要求是:每天将自己的实习活动记入实习日记,以便老师的检查,并为实习报告积累一定的素材。对实习调研情况,结合个人对专业的认识,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将实习期间的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写成文字报告的形式,最后打印上交。这次短短的两周实习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安全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及其重要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生产的整个过程,所以安全工作必须全方位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要可靠性高的安全装置,以保证企业的本质安全。安全装置必须定期检查,要及时查明安全装置是否完整无损,是否符合使用条件,是否有专人管理,发现问题必须马上报告,及时维修解决,使之处于安全状态,安全装置必须有冗余系统,并联使用。其次安全目标的管理,安全目标的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始终不渝地进行决策、实施、检查、整改、总结、提高的管理。以前我们的知识大多数都来自书本,很少有实践的机会,所以这次工厂之行让我们眼见为实,之前课堂上许多知识都是似懂非懂。通过实习,使我学到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安全这方面的问题,学到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安全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院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我们了解懂得了整个企业设备及流程,知道了哪些地方的安全做得还不够,这使我们提高了学习兴趣,使我们得学习变得不在枯燥无味,使我们的课堂气氛不再死气沉沉,步入实地感受工人们的重要性,让我们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实习中认识到不同的企业不但有不同的生产工作,而且各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氛围。它们有的虽然规模不大,但都有着最可爱的人们,他们在世界的一个个角落里默默地为社会做着贡献。通过长久的实际工作,他们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在课本上得不到的,所以,今后走入社会,我想我首先应该克服的就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俯下身来、踏踏实实的工作,去积累自己的经验,增加自己的知识!但是由于工师傅的文化水平有限,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性因素,他们可能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很多年,可以说比他们的领导干的都好,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理、管理上的因素,所以,文化水平可能永远是他们工作生涯中的一道障碍,从这当中,我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它是我们不断学习的基石,也是我们前进的资本,我想通过实习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在实习时的工作学习同时让我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文化、没有本领、懒惰,就注定你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但同时社会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干、有进取心,它就会给你回报、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总之,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收获是很大的。我会更加珍惜我的学习,增强自己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对将来安全专业的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用实习的心得时时激励自己要好好学习!

安全工程煤矿实习报告3

1.生产实习的目的

生产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在完成部分专业学习之后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概况、主要课程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地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本专业所涉及领域及技术岗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要求同学们了解和熟悉当前安全工程学科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不同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与技术,为今后的毕业实习和从事安全工程工作 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2.1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安全状况和管理的水平,对安全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有关岗位、职能及运行管理职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2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专业课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要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专业骨干课程和专业知识重点,从而尾有目的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3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安全科学的有关环节,掌握安全工程与技术工作的内容及燃烧与爆炸、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设计、安全隐患的排查与处理程序和方法,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3.实习的主要内容

3.1生产实习动员,由老师重点介绍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介绍去不同地点应掌握的知识和重点;介绍实习纪律和成绩考核的方法。

3.2平顶山市博物馆消防设施参观实习。

3.3平煤集图天宏焦化公司化工安全实习。

3.4参观平煤一矿,了解煤矿企业概况,听有关人员讲解煤矿易发事故的原因等。

4.实习内容

4.2平煤集团天宏焦化公司

4.2.1天宏焦化公司简介

天宏焦化公司是由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郑铁华南置业有限公司、武汉武铁多元经营投资管理中心、平顶山市经济技术综合开发公司合资组建。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集原料、生产、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国有股份制大型二类冶金工业企业集团,是我国目前有焦炭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之一,规模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公司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66.58公顷,总资产8.3亿元;现有职工5000人。年产冶金焦炭120万吨,焦油5.5万吨,粗苯1.4万吨,城市煤气5000万立方米,入洗原煤180万吨,同时还生产炭黑、工业萘、煤沥青和多种炭素制品。20xx年6月13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 ISO9002体系审核,6月19日经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和英国皇家认证认可委员会准予注册,获得“国际标准认证证书”和“质量体系认证证书”,7月28日,取得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公司与国际接轨途中又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4.2.2天宏焦化工艺

1)焦系统工艺流程图

煤塔→振动给料机→捣固机→捣固装煤车→荒煤气→上升管→桥 管→集气管→吸气管→气液分离器→回收分厂→焦炉→罩式拦焦车→熄焦车→熄焦塔→凉焦台→焦1皮带→焦2皮带→推焦车→消烟除尘车→除尘通风机→烟囱→焦 3皮带→焦4皮带→单层振动筛→焦5皮带→分料器→焦6皮带→焦7皮带→可逆输送机→中焦焦仓→5~40㎜级→双层振动筛焦8皮带→大焦焦仓→火车外运

小焦焦仓→10~25㎜级<10㎜级→焦沫仓>40㎜级大焦焦场→汽车外运。

2)鼓冷系统工艺流程

从焦炉来的荒煤气、氨水、焦油首先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粗煤气分别进入初冷器;分离下来的焦油、氨水和焦油渣一起进入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离开气液分离器的煤气进入横管式初冷器,初冷器分上、下两段,在初冷器上段,用循环水间接冷却煤气冷却至45℃,再经下段制冷水间接冷却,使煤气进一步降温至22℃,冷却后的煤气进入旋流板捕雾器,最后进入煤气鼓风机进行加压,加压后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捕集焦油雾滴后的煤气,送往脱硫及硫回收工段。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由初冷器上、下段流出,分别经初冷水封槽进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由冷凝液循环泵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喷淋,吸收净化煤气中的奈,多余部分下段冷凝液循环泵外排气液分离器前荒煤气管上或焦油氨水机械分离槽内。

由气液分离器来的氨水焦油混合液自流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槽内经重力分离作用,上层为澄清的氨水,连续满流至循环氨水槽,经循环氨水泵加压后,送焦炉桥管处喷洒冷却荒煤气。多余的氨水去剩余氨水槽,用剩余氨水泵送至脱硫工段进行蒸氨。中部为焦油,经焦油液位调节器连续压入焦油中间槽,当达到一定液位时,用焦油泵将其送至焦油槽,焦油需外售时,用焦油泵送往装车台装车外售。焦油渣则沉淀于澄清槽底部,经链条刮板机连续刮出槽外。定期送往煤场掺混炼焦。

3)循环水流程

由循环水池来的循环水经循环水泵加压后分别供给横管初冷器一段、风机油冷却器、予冷塔换热器,氨水废水冷却器、氨分缩器,粗苯冷凝冷却器器,一段油水换热器、空压站。大部分回水进入凉水架,经三台冷却风机冷却后,自流入循环水池,少部分回水经过滤器过滤杂质后回循环水池。

由厂区生产生活水管来的清水分别经进入Ⅰ、Ⅱ段循环水池。由制冷水池来的水,经制冷泵加压后进入制冷机冷却到16℃后,分别进入初冷器二段、终冷塔冷却器及粗苯冷凝冷却器,二段油水换热器,氨冷却器回水进入制冷水池循环使用。25℃制冷机冷却水由冷却水泵制冷机冷却后到32℃回凉水架风扇冷却后,从塔下水池进入冷却水池,再入冷却水泵。完成一个循环。

4)脱硫及硫回收系统

来自鼓冷工段的粗煤气进入脱硫塔下部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洗涤后,吸收煤气中的H2S[硫化氢]和HCN[氰化氢]等物质,脱除后的煤气,全部送至硫铵工段。从脱硫塔下部流出的脱硫液经脱硫塔液封槽至溶液循环槽,另有催化剂储槽补充滴加催化后,用溶液循环泵抽送至再生塔,与空压站来的压缩空气并流再生,再生后的脱硫液脱硫液返回脱硫塔塔顶喷淋脱硫。从再生塔顶浮选出的硫泡沫自流入泡沫槽,在此搅拌、加热、沉淀、分离后,经硫泡沫泵加压后送熔硫釜连续熔硫,生产硫磺外售。熔硫釜排出的清液进入溶液缓冲槽沉淀冷却后,清液溢流进入地位槽,然后由液下泵送至溶液循环槽。

由鼓冷来的剩余氨水与老厂的剩余氨水混合后,加入含氢氧化(42%NaOH)的碱液,与从蒸氨塔底来的蒸氨废水在氨水换热器中换热,进入蒸氨塔。在蒸氨塔中被蒸汽直接蒸馏,蒸出的氨汽入氨分缩器,用循环水冷却,冷凝下来的液体入蒸氨塔顶作回流,未冷凝的氨汽进入氨冷凝冷却器冷凝成浓氨水送至溶液循环槽作为脱硫补充液。塔底排出的蒸氨废水在氨水换热器中与剩余氨水换热后,入废水槽,并由废水泵加压、废水冷却器冷却后送生化处理。

5) 硫铵系统

由脱硫及硫回收工段送来的煤气经煤气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喷淋式饱和器上段的喷淋室,在此煤气与循环母液充分接触,使其中的氨被母液吸收。煤气经饱和器内的除酸器分离酸雾后送至洗脱苯工段。

在饱和器的母液中不断有硫铵晶体生成,用结晶泵将其连同一部分母液送至结晶槽分离,然后经离心机分离、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振动硫化床干燥器干燥后入硫铵贮斗贮存、称重、包装即可外售。

在饱和器下段结晶室上部的母液,用循环泵连续送至上段喷淋室喷洒,吸收煤气中的氨,并循环搅动母液以改善硫铵的结晶过程。喷淋室溢流的母液入满流槽,将少量的酸焦油分离,分离酸焦油后的母液入母液贮槽,经小母液泵加压后送喷淋室喷淋。补充浓硫酸由硫酸高位槽自流至满流槽补入系统中。由振动硫化床干燥器排出的尾气经旋风除尘器捕集夹带的细粒硫铵结晶后,由排风机抽送至雾膜水浴除尘器进行湿式再除尘,最后排入大气。

6) 粗苯系统

来自硫铵工段的粗煤气,经终冷塔冷却后从洗苯塔底部入塔,由下而上经过洗苯塔填料层,与塔顶喷淋的循环洗油逆流接触,煤气中的苯被循环洗油吸收,再经过塔的脱除雾滴后离开洗苯塔,其中一部分送焦化装置,剩余部分外供煤气用户。

洗苯塔底富油经富油泵加压后送至粗苯冷凝冷却器,与脱苯脱顶粗苯汽换热,将富油预热至60℃左右,然后至油油换热器与脱苯塔热贫油换热,由60℃升到 130℃左右,最后进入粗苯管式炉被加热至180℃左右,进入脱苯塔。从脱苯塔顶蒸出的粗苯油水混合汽进入粗苯冷凝冷却器分别被从洗苯塔底来的富油和 16℃制冷水冷却至30℃左右,然后进入粗苯油水分离器,分离的粗苯至粗苯回流槽,部分粗苯经粗苯回流泵送至脱苯塔顶作回流,其余部分入粗苯储槽,需要外售时由粗苯输送泵送装车台装车外售。由粗苯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油水混合液去控制分离器,在此分离出的油去地下放空槽,分离出的水去冷凝液槽,与冷凝液一并送鼓冷机械化氨水澄清槽进一步分离。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底流出,自流入油油换热器与富油换热,使其温度降至90℃左右入贫油槽,并由贫油泵加压送至贫油冷却器分别被循环水和制冷水冷却至约30℃,送洗苯塔喷淋洗涤煤0.5MPa(表)蒸汽被粗苯管式炉加热至400℃左右,作为洗油再生器和脱苯塔的热源。管式炉所需燃料由洗苯后煤气经煤气过滤器过滤后供给。

4.2.3操作要点

经常检查各处温度、压力流量使之合乎规定。特别是管式炉煤气燃烧情况是否正常,发现灭火后,必须按管式炉点火规程重新点火。必须经常检测洗氨塔、洗苯塔阻力,当阻力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与清扫。注意洗油与煤气温度的变化,一般控制在洗油高于煤气温度2--7℃。经常检查及调节富油槽、贫油槽等液位,控制在1/2—1/3的高度,防止满流或抽空。当液面低时应加油,决不能关再生器进油阀门来维持液面高度。控制好油水分离器界面,防止分离水进入粗苯中。再生器定时排渣,如遇特殊情况要及时排渣,排渣后要清扫管道。要经常分析循环洗油质量,正确决定洗油再生处理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合格新洗油。通过测量粗苯储槽液位,准确计量粗苯产品产量。脱苯塔的直接蒸汽量对产品质量及贫富油含苯量有很大影响,当气量过大时,则塔顶易冒黑油,故应当适当控制。经常检查设备和管道有无跑冒滴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地下放空油要及时抽送,严禁满流。按规定,每小时做一次岗位操作指标记录。与化验室联系,及时取样做好各种化验结果的记录,并做到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进行调节,保证各项产品质量合格。经常点检设备,备用设备每班盘车一次。认真执行周五对泵的轴承箱加油制度,油位保持2/3。每班搞一次设备及环境卫生,做到设备清洁、环境清洁,设备无油污。

4.3平煤一矿参观实习

4.3.1平煤一矿简介

平煤股份一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兴建的第一座大型煤矿。1957年动工兴建,1959年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400万吨/a,是平煤股的主力矿井。主要生产1/3焦煤和肥煤,属中灰、低硫、发热量稳定的优质动力煤,广泛应用于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与矿井配套还建有一座入洗能力340万吨/年的大型动力煤选煤厂,可根据用户需要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确保商品煤质量满足用户要求。建矿以来,一矿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狠抓“双高”矿井建设,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全矿井综采机械化程度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均达到100%,实现了采掘机械化、运输皮带化、安全装备系列化、地面储装运自动化,成为全国煤炭系统首批建成的“现代化矿井”和“高产高效矿井”。矿井投产50年来,一代又一代一矿人抱着发展矿山、振兴矿山的宏愿,团结一心,励精图治、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累计生产原煤1.27亿吨,上缴利税17.6亿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原第一矿”。

4.3.2安全教育室

平煤股份安全教育室主要从事安全培训、技能培训、专业人员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等业务。全面负责一矿安全教育培训的计划、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平煤股份一矿安全教育中心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一矿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实施细则》、《一矿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意见》、《一矿职工教育专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一矿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一矿职工教育经费管理暂行规定》、《一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培训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实施全员素质登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安全教育室我们观看了一些矿上的事故案例分析并观看了模拟井下各种安全出口的电子模型,如火灾逃生路线、瓦斯爆炸逃生路线等。

4.3.3平煤一矿调度室

平煤一矿紧跟时代步伐不掉队,依靠科技建设“数字一矿”,目前,该矿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完备的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使调度室与井下单位通过远程通讯联网;监测、监控网络建成后,不仅实现了井上井下随时监测预警,同时还可显示采掘动态、督查隐患整改。这是平煤一矿数字化的一个缩影。为了加快“数字一矿”的建设,该矿对专业人才实行培训、竞聘、特聘的新机制,引入竞争、淘汰新机制。同时,该矿经常开展计算机初级应用培训,使培训合格率达到 90%。如今,该矿共建信息点176个,还建立了内部网站。在调度室的大显示屏上面显示除了各个工作地点、各个工作面及机器的运转情况,监控室内的人员认真观看者屏幕上显示的情况,并认真记录显示的数据。

5.实习体会及收获

5.1参观博物馆消防设施的体会及收获

博物馆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部珍藏着许多价值极高的`文物,是重要的公共建筑,参观的人数众多,火灾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损失巨大,所以必须搞好博物馆的消防安全工作,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采取独立的常高压给水系统,直接由2条市政管线供水,该建筑采用IG-541气体灭火系统,配备ABC干粉4公斤以上灭火器。采用二级负荷供电,照明疏散设备供电和采用备用电源,20分钟供电时间。另外,该博物馆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IG-541气体灭火系统、防火卷帘。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出入口或直通向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都是安全出口。根据规范,公共建筑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该建筑安全出口为6个,4部疏散楼梯和一部公共主楼梯,分布形式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及中庭内;建筑面积超过60平米的展厅,全部设有2个安全出口,符合规范要求。该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中庭为大空间对射探头,珍品展览室为感烟探头;并设有防火卷帘;消防控制室设在一楼东侧,3小时隔墙、2小时楼板分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对于该博物馆的消防安全方面我提一下几点:

1、应注意防火设计的合理性,特别是安全疏散的问题。

2、灭火设施的配置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

3、在达到规范要求的同时,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标准。

4、在搞好硬件设施的同时,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素质和意识。

5.2参观平煤天宏焦化公司的体会及收获

焦化厂是一个环境比较特殊的场合,高温强腐蚀对设备的正常运作带来严重的考验,设备复杂多样,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要发扬‘5S’管理,专业点检人员和操作人员明确平常点检的主要部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把握好设备的检修周期,制定严格的检修制度和检修计划,形成一定的规律运作,同时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保证产量稳步提升和设备正常运行。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细心、严谨是从事化工作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认真负责是一个合格的安检人员应有的职业素质。

5.3参观平煤一矿的体会及收获

通过这次,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回顾近期全国发生的重大事故,一次次映入我脑海的不外乎是以下内容:某人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首先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甚至是上级的不安全行为较真儿;第三是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一线岗位安全隐患和死角多,习惯性违章较普遍,如果只在形式上讲安全,应付检查,那么即使是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安全环境也不能得到本质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永远不能得到本质提升!如果每位员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就能筑起安全大堤。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

6.致谢

一周的实习如闪电般飞逝而过,很感谢学校给我的实习机会,让我在学习之外,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给我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更感谢实习指导老师的辛苦带领和实习安排。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必须全面学习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而且专业面要宽,以适应技术进步与市场的不断变化。只有全方位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实践中与理论相结合,真正的体会知识的真谛,才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全工程煤矿实习报告4

一、实习目的

通过在彬县水帘洞煤矿的生产实习,对井上工业广场、机修厂、洗煤厂以及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电厂等地的参观认识、帮助我们掌握矿井的安全生产系统。通过安排组织安全生产等各类报告会,全面了解实习矿井以及煤矿的安全生产知识等组织活动。通过组织各类联谊活动(包括义务劳动、比赛等)融入矿区生活及全面了解矿区安全生产文化。

二、实习时间

9月5日至9月14日

三、实习地点

彬县水帘洞煤矿瓦斯发电厂、工业广场、公司办公区及安全生产调度中心及3803综合掘进面。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五、实习内容:

1、矿井基本概况

彬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西约5km的城关镇内,距西安市157Km,北邻312国道及福银高速,西平铁路也正在建设中,交通非常方便。10月13日,由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接管,属股份合作制企业。矿井井田地处彬长煤田东南部,北与下沟矿井田为邻,南与虎神沟矿、阴山矿井田相接,东与火石嘴矿井田相邻,西与大佛寺矿井田相邻。水帘洞井田面积5.51k㎡,主采侏罗系4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12.2m,整个井田总资源量为5640万吨,可采储量3840万吨。煤质为低中灰分、中高挥发分、低硫、高热值煤,还有低磷、热稳定性和抗碎强度均优,属31号不粘煤。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矿井生产系统改造设计按高瓦斯矿井管理,水文条件较为简单,根据扩大区巷道实际探明,井田西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自10月新矿集团接管以来,历经3年的时间,对矿井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的生产能力达到0.9Mt/a,现改造全部完成。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全井田,井口标高+865.0m,井底车场水平为+777.6m,沿煤层走向布置三条大巷,采用以综采放顶煤为主的采煤工艺。

现在水帘洞煤矿进风井井口布置在工业广场中央,回风井井口布置在新风井工业广场,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方式,皮带主斜井、轨道副斜井、原回风立井为进风井,新回风斜井为回风。在新回风斜井井口安装两台FBCDZ№28型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电动机YBF560M—8/400KW×2/10),主通风机额定风量58—203 m/s,额定负压295—4430Pa,现在运行负压为1100Pa,主要通风机运行角度为单机+6°。

水帘矿现有一个综放工作面3807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轨道顺槽回风。两个综掘工作面:3802运输顺槽、3802回风顺槽,均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矿井各采区均实现分区通风,三采回风上山为矿井专用回风巷,通防设施全部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建筑设置,无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每10天对矿井各用风地点风量进行测定,各地点供风量均满足配风要求,通风系统合理、安全、稳定、可靠。

现矿井需要风量为3574m/min,实际矿井总进风量为5300m/min,有效风量率为87.7%。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满足配风要求。通风系统合理安全可靠,通风能力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2、实习行程

第一站:水煤公司瓦斯发电站

瓦斯在矿井下是非常危险地气体,许多大型矿难都是由于瓦斯突出或爆炸引起的,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瓦斯超限问题,一直是煤矿井下的难题。而水煤公司对矿井瓦斯与火的治理独辟蹊径,瓦斯发电站就是对这一绿色开采思想的现场实践。

参观是从9月7号开始的,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坐2路公交,沿着崎岖的.山路到达位于虎神沟附近的陕西水帘洞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瓦斯发电站,该项目作为新矿集团的安全工程、环保工程、新能源工程重点实施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我们在工业场地参观了瓦斯抽放治理设备,设备房中有四台机组工作,二期机组正建,从老师那里了解到抽出来的瓦斯包括预抽瓦斯,和回风顺槽中的瓦斯(瓦斯浓度22%左右),抽出来后直接备用管道抽到瓦斯发电厂发电,每天大概发电3~4万度,这种变废为宝的举措值得借鉴和引。瓦斯抽采输送及发电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抽放站放散管接口→闸阀→水位自控式水封阻火器→丝网过滤器→瓦斯管道专用阻火器→低温湿式放散阀→防爆电动蝶阀→水雾输送系统→溢流水封阻火器→电动放散装置→进气支管→闸阀→旋风重水脱水器→手动蝶阀→发电机组→低压电气柜→升压变压器→高压电器柜。

利用煤矿井下的瓦斯发电这一想法,一方面可以降低井下本煤层中的瓦斯含量,避免采掘时发生瓦斯突出;另一方面可以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资源,发电来供煤矿自身使用,这样就降低了煤矿用电成本;据了解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的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它还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这样一举三得的好事必然成为以后煤矿发展的趋势。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风机控制室,了解了防爆门的结构,参观了地面变电,我看的各种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我想到工作岗位上后肯定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因为稍微有些疏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第二站:水煤公司地面广场及安全生产调度中心

9月9日,我们与带队实习老师的一道再次来到水煤公司进行实地参观。刚一到矿区就被它的整洁所震撼,在我想来,煤矿都是又黑又脏、灰尘满天的代名词,可是水煤公司不然。

第五篇:煤矿开采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

姓名:刘正义

学号:201401020106

班级:采矿141

专业:煤矿开采技术

摘要

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相结合,为采煤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中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煤矿企业经营也趋向多元化。针对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为主,很大一部分原煤产量来自井工开采这一状况。从重视国有重点煤矿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接替出发,结合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呈现多样性,煤层厚度从零点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变化这一实情,在分析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共性及关键性技术以及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文将具体阐述采掘技术及生产能力和安全发展问题。

目录

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4(1)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4(2)二行业主要特点..........................................4 二、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资源保障问题:..6(1)二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7(2)三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8(3)四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8(4)五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9

三、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0 ①一.....................................1

1②二.....................................1

2③三.....................................12

④四.....................................1

3⑤五.....................................13

⑥六.....................................1

4⑦七.....................................14

⑧八.....................................14 四.煤矿发展:...............................16

采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1)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

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 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 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 障体系。

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

4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418亿元。

(2)二行业主要特点

1煤炭是资源性行业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的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储量。我国大多数 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差。地区条件不一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2煤炭是高危行业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我国煤矿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1/390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 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

3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

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从建井到生产经营风险大多数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

4煤炭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行业煤炭属于初级产品煤矿的效益向后续加工工业传递和辐射。单一的产品结构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的价值和效益体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资源保障问题

我国煤炭品种齐全、资源比较丰富但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煤炭资源的开发。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秦岭、大别山以北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7%其中晋、陕、蒙三省区占全国的65%。资源保证程度低。截止2000年末我国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约为600亿吨 目前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精查储量仅300亿吨左右。据估算到2020年煤炭精查储量需增加约1250亿吨。当前我国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部分煤炭企业存在着“采厚弃薄”、“吃肥丢瘦”等浪费资源现象全国

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30%35%左右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回收率只有10%15%。我国适合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整装煤田随意被分割肢解现象严重。

(1)二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

1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 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除部分国有大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 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特别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2004年乡镇煤矿产量仍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39在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上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2部分煤矿超能力生产据调查分析2003年国有煤矿的11.2亿吨产量中属于超能力和无能力矿井 生产的煤炭约为1.42亿吨占国有煤矿产量的13%。煤矿超强度超能力生产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是缩短煤矿开采年限二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3大中型煤矿煤炭供给能力不足据预测我国现有生产煤矿和在建煤矿的合计生产能力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17.7亿吨和14.7亿吨。要实现煤炭产需平衡需要再建设一批新井和扩大现有煤矿的生产

能力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需要再增加生产能力4.5亿吨和11.1亿吨。

(2)三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 :

1煤炭产业集中度低2004年我国前8家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为20.68%远低于世界其它主要产煤国家。

2煤炭企业负担过重煤矿企业税负比1994年税制改革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2003年煤炭行业支 出铁路建设基金约100多亿元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办社会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接收困难原国有重点煤矿办社会年净支出60亿元2004年末原国有重点煤矿在职人员257万人由于所在地区社会承受能力弱难以减人提效。部分煤矿资源枯竭生产能力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富余人员、工伤抚恤人员多转产困难。

3煤矿企业效益差、职工收入低2004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补贴前亏损面仍高达48%补贴后仍有6%的企业亏损。2004年原国有重点煤矿在岗职工平均收入1681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四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1煤炭安全形势严峻2004年煤矿共死亡6027人

百万吨死亡率为3.08显著高于世界其它主要国家。如美国为0.03波兰0.09大多数煤矿生产和安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抗灾能力差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共发生死亡10人以上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42起死亡1008人。

2矿区环境治理问题矿井生产中排放的煤矸石约占原煤产量的810%现已累计堆存煤矸石30多亿吨占地超过15万亩。矿区地面塌陷、煤田自燃火灾、部分煤矸石自燃、煤矿瓦斯排放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影响。煤矿开采每年排出地下水约22亿立方米我国西北部主要煤炭产区煤炭开采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井下煤层气年抽出量约100亿立方米90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4)五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 :

1煤炭运输制约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在东南部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运输距离长运输费用高影响煤炭供应能力和市场竞 争力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港口吞吐能力满足不了需要公路长距离运输成本过高。

2煤炭消费与环境保护问题

煤炭在利用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特别是煤炭的不合理利用排放了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加环境 保护压力将越来越大。我国酸雨覆盖区已扩大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SO2排放的75%以上来源于 燃煤。2003年SO2排放总量增加至2158万吨酸雨污染加重。2003年燃煤总量增加烟尘排放总量增加至1047万吨。我国CO2排放量目前居世界第二位CO2的排放约80%来自煤炭燃烧。

三、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通过优化结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煤炭长期稳定供给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煤炭生产是高危险性和高风风险的行业要把节约资源、保障安全和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合理开发利用以保障煤炭长期稳定供给。煤炭行业必须淘汰技术落后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应制定长远战略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 开采和利用。优化行业结构。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仍然很低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生产能力不足必须抓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

集团。煤炭是艰苦和危险的行业必须改善行业的发展环境以吸引投资和人才。优化生产技术结构进一步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煤炭工业。要搞好新井建设和现有矿井技术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煤矿生产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要全面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方式改造中小煤矿要逐步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条件差的落后生产技术支持依法生产的小煤矿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有序健康发展。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煤炭及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通过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技术减少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炭的竞争力通过煤炭加工和转化延长煤炭产品的产业链拓展煤炭市场。

①一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积极培育和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亿吨级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0%以上成为商品煤供应基地、出口煤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市场投资主体。鼓励煤炭企业发展相关产业。支持煤电联营鼓励煤炭与电力企业联合建立坑口电厂支持

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和建材行业实现上下游产业的联营。

②二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根据国务院“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促进煤电联营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煤炭骨干企业”的决策结合煤炭开发布局选择煤炭资源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的矿区作为大型煤炭基地。抓好基地内主要矿区的新井建设和现有矿井技术改造提高大型煤炭基地产能比重。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大中型煤矿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保障煤炭长期稳定供给。13个大型煤炭基地现有煤矿生产能力8亿吨预计2010年达到15亿吨2020年达到18亿吨。

③三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全面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综合机械化采掘技术推进高产高效煤矿建设实现煤矿高效、安全、洁净开采。建设一批大中型现代化矿井对现有大中型矿井进行技术改造联合改造小煤矿全面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和资源采出率。我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小型煤矿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必须进行改革要逐步淘汰和禁止非正规采煤方法和落后的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机械化采煤技术。

④四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生产准入门槛。目前乡镇小煤矿产量仍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39%乡镇小煤矿生产保障了我国煤炭需求的供给但在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必须建立严格的煤炭开采准入制度逐步淘汰安全条件差的落后煤矿。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国家继续对煤炭行业特别是煤矿安全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重点支持大中型煤矿技术改造。在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的基础上严格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加大煤矿安全生产设施投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对各类煤矿的安全监察依法惩处违法违规现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2010年前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力争从2004年的3.08降到1.5以下其中大型煤矿为0.4以下。

⑤ 五加强煤炭开发的资源保障增加煤炭资源勘查投入。要建设大型煤矿和煤炭基地应为煤炭资源勘探的投入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资源管理。资源勘探开发登记、矿业权设置必须符合煤炭开发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国家要控制大型矿区勘查开发规划的审批。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和经济政策激励企业珍惜煤炭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回

收率。

⑥六大力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可使煤炭成为高效和比较洁净利用的燃料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包括四个部分即煤炭加工技术、燃烧技术、煤炭转化技术和开发利用中的污染控制技术。中国已成为世界煤炭焦化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通过气化、液化等转化技术生产替代石油的发动机燃料和化工产品如乙烯、丙烯等。大力发展现代化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改变我国终端能源的消费结构少煤炭直接燃烧造成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供给和安全。

⑦七资源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开发煤层气资源。依托资源和政策优势当前以地面开发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相结合实现煤层气开发产业化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做好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矿区土地复垦与环境保护控制煤矸石的产出量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

⑧八关注煤炭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1提高煤炭运输能力加快铁路运煤通道建设提高煤炭运输能力放开铁路运输价格取消计划内 外双重价格尽快取消铁路建设基金。

2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收负担借鉴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经验制定符合煤炭工业发展规律的税收政策体系公平税负。按照国务院1994年确定的“既要建立新的增值税机制又要照顾煤炭行业的实际困难不增加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税负水平保持1993年3.35%的税负的原则”调整煤炭税收政策。

3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企业主辅分离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做好煤矿及矿区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4建立和完善煤矿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煤矿准入标准建立和完善勘探开发资质认证制度提高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准入门槛减少煤矿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坚决关闭开采方式落后和不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现象保障安全生产。解决煤矿衰老报废的转产、人员安置等问题鼓励和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为其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5科学界定煤炭产业地位参照国际的有关做法可将煤炭行业划入第一产业范围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与其产业地位相适应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政策。

6建立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政府应考虑煤炭资源、环境治理、煤矿安全、煤矿衰老报废等成本因素制定 合理的煤炭指导价格鼓励煤炭企业积极与发电企业协商确定电煤价格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

7稳定煤炭进出口政策要从有利于煤炭工业长远发展出发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依据资源和市场 需求调整煤炭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加强出口煤基地建设稳定出口份额。四.煤矿发展:

针对现在煤矿的现状,我认为应该要把煤矿未来发展放在第一位,做好长久发展的思想准备,首先煤矿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没煤矿将来发展打好基础,煤矿的发展主要还是人员的发展一定要有高级技术人员才能保证煤矿生产所需。其次煤矿安检人员要做好俩点:1.提高自己的煤矿安全管理的知识,对煤矿出现的问题要能第一时间发现,按煤矿《安全规程》作出处罚,让煤矿在第一时间整改。2.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要有良好职业品德。这样煤矿的发展前进就会有很大的空间。

谢谢!

2016年.月.日

下载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共五则范文)

    2013级安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1 现代住宅电气安全研究 2 苯罐区消防安全设计与研究 3 民用建筑的安全管理 4 氯气罐区的安全技术措施的选择研究 5 加油站的安全技术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 煤矿生产实习报告

    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 班级:安全工程0802班 姓名:李贝姓名:0803070229 实习地点:彬县水帘洞煤矿 实习时间:2011.9.5-2011.9.14 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

    浅析当今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

    摘要: 1、详细查明了井田地质构造,发育有5条断层,其中落差最大为20m在井田的西部边界处,其余4条断差在5-8m间,对井田内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2、井田工程地质条件,2号煤层为中等,9+10......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煤矿

    学号 毕 业 论 文 论文(作业)题目 谈论乡镇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姓 名 张秀 专 业 乡镇企业管理 入学时间 教学点 指导教师 2014年 11月20日 内容提要: 随着城镇......

    安全工程

    个人档案: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 住址 电子信箱 个人简历 褚晓宇 1989 02 18 性别 联系电话汉族 预备党员 黑龙江科技学院男 ************* 民族政治面貌 毕业学校 大学本科 专......

    安全工程

    班级:2011级安全工程2班姓名:杨奎 安全工程概述 安全工程的专业地位:安全学科是理、工、文、法、管、医等学科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在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安全工程专......

    安全工程[最终定稿]

    安全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