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时间:2019-05-14 07:2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第一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案例分析

吴某父母离异已四年,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吴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南宁市每年四月举行的篮球比赛,但由于腿伤,他肯定是不能参赛了,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

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李某,女,17岁,某校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

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

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

案例介绍

梁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

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

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行!”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

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

忧郁的背后

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

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

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

她喜欢读书但又怕上学

案例介绍

李某某,女,14岁,某中学初三(4)班学生,个子较矮,性格内向,中等智商,成绩一般。李某一岁时因一场高烧后头发全掉光。十几年来,父母带她跑了很多医院,一直不断地吃药,但头发还没有长出来。上小学不管春夏秋冬都戴上一顶帽子,常被同学们指指点点,被调皮的男女同学戏弄。有一次上学时,被几个调皮的男同学掀掉帽子,并把她推到臭水沟里……从那以后,她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独来独往,远离人群,不愿过集体生活,认为人与人是冷漠的。

初中时,她摘掉帽子戴上假发,有一天做课间操的时候,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当众把她的假发扯下来,让同学讥笑她。

案例分析

李某本身没有头发已伤心,又遭到了多次伤害,使她感觉世上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没有温暖,没有快乐。她很想读书,渴望学好文化,但又怕上学,而又不得不上学,她的思想一直处在矛盾之中,她恨老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感受到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受罪,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辅导方法

1、个别交谈。为了提高她生活的信心,我跟她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盲才女海伦的故事以及残疾人张海迪的故事,用英雄们的动人事迹激发她沉睡的心灵,告诉她,这些残疾人的状况比她惨一百倍,一千倍,但他(她)们没有被不幸打倒,要向命运抗争,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你也要象他们一样,应该站起来要比他们活得更好。

2、坚持写周记。鼓励李某常写周记,特别是有关心理活动的周记,使我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及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与她共同制订改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计划。

3、鼓励她参加集体生活。让她过正常的集体生活,多与同学接触。我安排和鼓励她担任组长工作,让她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担任组长的过程中,虽然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有些男生因学习问题拿她的假发为难她,但她已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我也及时地支持她的工作,使用她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4、举行集体辅导活动,开展“团结友爱”为内容的辅导活动课,让那些专门拿别人的痛苦取乐的同学感到惭愧,主动向李某道歉。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李某担任一定角色,增强了与同学的交往,加深了友谊,同学们不再岐视她,在学习上、生活上互帮互助,有说有笑。有一次李某生日那一天,同学们事先买了生日蛋糕,在下午第八节课给李某举行生日庆祝活动,李某感受到人世的温暖。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李某变成一个正常的快乐的女生,组长工作很有成效,几乎每周获优胜小组,还常带本组同学在校内外学雷锋做好事;她本人的成绩也从中等生跃进了尖子生的行列。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李某变文静多了,挺招人喜欢的。”

恐惧异性的女孩 案例介绍

李某是一所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女孩,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文文静静、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但是,她对异性有着恐惧感。面对异性的时候,她总是手脚发抖、头上直冒冷汗,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且说话时会出现严重的口吃现象。因此,她总是避开人群。但是,在面对同性时,她却又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案例分析

李某有一个弟弟,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性格爆燥,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偏爱弟弟,总是把弟弟的过错推到李某头上,对女儿经常打骂。久而久之,使得李某对父亲产生了恐惧感,而且不愿意认识异性,接近异性。即使在父亲过世后,她还是不能接近异性,接近人群。

李某的身材偏向于矫胖型,她从小到大没有穿过裙子。在学校时,总是独来独往。有一次,班上男生私下议论李某的身材时,被李某听到。这加重了李某的自卑感,此后更是避开有异性的人群,连走路也是无意识地低着头。辅导方法

1、首先,培养李某的自信心。李某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学校的羽毛球队,每次打球,李某的表现都很出色。同时,挖掘李某的长处,让李某能正视自己,抛弃自卑感。

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当远观人群不再有恐惧时,让女同学陪着她,到人群中去倾听他人的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在女同学的陪伴下,她不再害怕人群了。

3、让李某自己到人群中去与异性相处,少了同性的陪伴,李某虽然不再恐惧人群了,但还是不敢和人群中的异性交往。由女同学陪着,让李某与亲戚中的男孩子相处、交往。当李某敢和这些熟悉的男孩子交谈时,由女同学陪着,让她与亲戚中的长辈男性相处。过了一个多月,李某在这些场合不再需要女同学的陪伴了。

4、让李某自己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当李某不再害怕本班的男生时,让李某与本班的男教师相处、交谈。直到消除她对男教师的恐惧感为止。

5、当李某对熟悉的男性不再存在恐惧感后,让她与女同学做伴,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由女同学主导发言慢慢过渡到由李某主导发言。

6、让李某自己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李某还是很紧张,以听为主。慢慢地,李某也敢发言了,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辅导效果

经过近五个月的辅导、治疗,李某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路时也敢昂首挺胸了。

她变得较活泼开朗了 案例介绍

陆某,女,18岁,某市某职业高中营销专业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初中毕业后未能参加中考。她性格较内向,智商中等,属于矮胖型身材。父母亲均为个体工商户,照顾她的时间相对较少。她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活动,陆某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学习成绩较差,有较强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卑感较重。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我经常与她个别交谈,并采取信任互敬态度,耐心倾听她的陈述,一开始她由于畏怯,说话吞吞吐吐,不敢直言,我注意鼓励其消除顾虑,以全面了解她内心世界,发现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布置班干部邀请她参加适合她的节目,并且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阅读“光辉历程五十年”一书的读书活动中,我校以班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文字的智力竞赛(开卷),我布置她负责为全班查找一张试卷的答案,她挑灯夜战一晚翻查资料,并认真填写,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这样,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并且给她担任活动骨干的方法,既能给她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3、与科任教师多了解情况:有目的地与科任教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尽量找到学习进步的突破点。如通过了解,知道她对珠算较感兴趣,我就与珠算教师商讨帮助计划,让她与其他珠算较好的同学一起多次进行迎接各种比赛的强化训练,也给她参加校一级的技能竞赛的机会,以此为基础给予她丢掉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包袱。还有,针对她不爱体育活动的问题,我根据她的体型特点,要求体育教师注意辅导她投铅球的基本动作,并且在校运会时鼓励她报名参加铅球比赛,尽管,她只取得第8名,但我还是在班会上感谢她为本班争回可贵的一分。

4、与本班团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布置团干部们多主动与她接触,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她也参加活动,给予她积极要求进步的机会。

5、在操行评语中给予鼓励:肯定她的进步,感谢她为本班连续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被评为98年南宁市先进集体,获得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集体的称号而作出的努力。让她感到自己是这个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员,作为先进集体的一分子,她拥有的是自豪,而不是自卑。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法和过程,陆某的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而变得较活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珠算技能进步最快,在高中二年级最后一次珠算等级定级时,达到能手五级,获得全国珠算等级定级能手五级的证明书。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她白天实习,晚上参加成人高考补习班,为了争取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正在努力。

他对同学们的谈笑不再耿耿于怀 案例介绍

莫某,男,17岁,某职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他上课迟到,进教室时扭扭捏捏,有些同学笑话他,他就发火。课余时间,同学们在他课桌旁边开玩笑,他就认为同学们在嘲笑他,独自喃喃自语;同学们打闹碰了他的桌、椅,他认为是故意闹的,专门是针对他。案例分析

因莫某父母离异,对莫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因他判给母亲,母亲较关爱他,但由于经济、生活所迫,他与父亲同住,却感受不到父爱,反而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父子关系疏远。由于性格内向,疑心重,且皮肤较黑、身材偏矮,自卑心理较重,缺乏可交流的玩伴,形成不合群的心理,拒绝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不佳。辅导方法

1、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现莫某家庭状况,与其父母交流,请他们以孩子发展为重。尽管两人已离异,但仍应给予孩子在心理、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不能认为负担其学习、生活费用就足够了。

2、在集体活动中安排莫某担任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

3、在班团干中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要主动与莫某交流,关心和帮助他。同时安排一位热情细心的团干与他同桌,形成友好的氛围。

4、阅读指导:给莫某介绍各类有益的有关沟通技巧、促进人际关系的书籍。耐心指导,指导其读书;指导其正确的穿着、打扮;指导其如何发泄情绪等。

5、举办演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对莫某特别辅导,培养其自信心,同时通过演讲活动达到主动交流的目的。辅导效果

经过教师、家长、同学们的配合及辅导、帮助,莫某与父亲关系逐渐融洽。在各类表格中有家庭情况填写时,能主动写上父亲姓名及有关情况。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集体活动能参加,对同学们的善意谈笑不再耿耿于怀,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误区。自信辅导

他的自卑感减轻了 案例介绍

小彬,男,15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中等。父母都在夜市里摆摊,故对小彬关心不够。他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家访得知,他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但他也有优点,即他的闪光点:

1、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2、有画画特长,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有一次其父来校,班主任跟他说起小彬画画画得好,其父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案例分析

使用y·g——wr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彬的性格类型为b′型。其特征为:情绪不够稳定,有点自卑感,常焦虑不安。对社会不太适应,看问题较主观,不大信任他人。精力较充沛,喜欢参加活动和与人交往,但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使用xyz量表得知非智力因素影响为:学习进取心一般,学习兴趣不够浓,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听课效果差,作业、练习水平较低。教育环境则是父母对子女关心不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综上所述,小彬的要害是“自卑心理”。由于他的自卑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不够浓,进取心也一般,上课无心,作业、练习也不做,不主动、不自觉学习,甚至产生了玩游戏机到深夜的过激行为。辅导方法

1、安排担任群众性工作,在接触群众中受教育,消除自卑和焦虑心理。安排他担任美术课科代表,负责课前准备的检查记录及协助美术老师收美术作业及发动同学们制作美术作品参赛。在工作中使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有能力的。

2、发挥其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画画。鼓励他积极参加市里的美术比赛,“爱科学月”。为他创设条件,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

3、举行班级心理辅导课“我已经长大”,每人列出至少五个优点,然后再找出不足之处。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4、对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如勤劳(不怕脏不怕累)、成绩进步、作品获奖等等。

5、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如何去克服它,解决它。

6、写周记,老师阅后认真写评语,写自己的看法,同学生交心、谈心。

7、与家长联系,取得步调一致:对小彬以鼓励为主,以表扬为主。

8、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对其多作鼓励性的评价。

9、组成“一帮一,一对红”对子,班上一优秀生主动跟他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辅导效果

由于家长、老师的配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小彬身上的自卑感减轻了。他现在不迟到了,晚上也不玩游戏机到深夜了。上课较用心听课,作业缺交较少。初二上学期被评为校进步学生,’99爱科学月获学校科幻漫画一等校,多幅美术作品参赛参展,参加班上墙报制作三次获三次校级第一名。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班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案例介绍

王某,男,15岁,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初上中学时成绩一般,中等智商。性格较内向,轻度口吃,特别是上课回答问题情绪更紧张,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几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与同学争论问题。兴趣爱好:看书,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家境较差,父为下岗工人,母为临时工,均胆小内向,不敢大声说话,与世无争,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案例分析 据家访了解,王某的父母因生活贫困,谋于生计,把王某寄养在外婆家。外婆为人胆小怕事,所以王某童年极少与小伙伴在外玩耍。加之家庭生活条件拮据,衣食不如同龄人,自身矮瘦,说话有轻度口吃,就更缺乏自信心,养成了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更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因王某不俏皮捣蛋,父母也管之甚少,交谈不多,只要王某在看书,父母顺其自然。父母与世无争,对王某的期望值不高,也使王某对自己信心不足。亲子关系平淡,不能促进王某的潜能发挥。辅导方法

1、家访:与家长交谈,并让王某旁听,三方共同商讨对策,使王某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尽最大努力配合。

2、家长配合:(1)给王某买一本优秀作文选或精美散文集,买一个精美的日记本。(2)要求家长每一周每天发现孩子的一条优点并记在本子上,然后读给孩子听,使孩子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以增强自信心,增强亲子关系。以后每周隔2-3天找出一条记上,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应付了事,尽可能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的优点,及时表扬。(3)每天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句:“我们相信你是优秀的。”

3、系统脱敏法:(1)1-2周要求王某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声读一篇优美的文章。(2)3-4周,每天要求王某尽可能地连贯地大声读文章给父母听,并与父母交谈这篇文章(以王某为主),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用充实的精神食粮填补物质的贫乏,使家人对家充满着希望,父母对孩子充满希望,激励王某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3)2-5个月要求王某对着窗户读给行人听,锻炼自己的胆量。(4)同时,在学校里,要求王某每天能举手回答一个问题,并向老师汇报当时的心理感受。(5)担当一门课代表,在交往中锻炼胆量。让他在收发作业中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并让他把一些疑难问题收集,请教老师。因他理科逻辑思维较强,特别是数学、物理。所以给他创造了一个与人讨论问题的机会。

4、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表扬:(1)因王某喜欢看书,特别是科技书,就帮他借一些自然类及心理健康类的书籍,使他充实自己,增强自信心。(2)把他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也被感化了。(3)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在同学之间的威信,改变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处境。(4)经常对他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辅导效果

王某在老师的帮助及家长的鼓励下,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学生兑变为引人注目的学生。他在这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师生的关爱,更感到自己也占了一份空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为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与人辩论。充满自信使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课堂提问复杂问题时,同学们都说:“王某上!”王某更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我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案例介绍 王红红,女,某职高学生。

“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这是王红红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清我此刻的心情。”王红红接着对我说:“我自己长得不好看,我很自卑。在班上男同学、女同学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我,当我语文作文写得好,老师表扬,让我在班上宣读时,下面就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些难听的话,‘这个作文是她写的吗?’‘我看是别人帮写的吧?’当我拾金不昧,做了好事不留名,后来失者通过其他渠道将感谢信送到学校,我受到学校表彰,上台领奖,下面却有人说道,‘她怎么也能上台领奖,为什么这样的好事都给她遇上。’我听了心理很不好受,难道我就不能与别人一样生活吗?‘我就低人一等吗?’”

说着,王红红忍不住淌出泪来,她用手捂着脸,鼻子一抽一抽的。我连忙给她递上纸巾,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讲。”她仍饮泣不止,双眉紧锁,一直擦着眼泪。趁这工夫,我仔细端详了她。身材瘦小,穿着很宽松的校服,显得有些发育不良似的,她的脸瘦长瘦长的,布满了粉刺,她的皮肤颇为粗糙,头发有些蓬乱,她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她连日来睡眠不足。凭直觉,我感到王红红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案例分析

通过王红红的述诉,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她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认为是自卑的个人的“理想我”与“实际我”失调的结果。大多数人都在心中构想一个“理想我”希望自己能尽善尽美,希望自己的学习出类拔萃,自己的容貌人见人爱,希望老师经常表扬自己,父母在日常的言谈之中,对自己倍加赞赏。一旦自己的现实中的表现达不到“理想我”的要求,“理想我”与“现实我”严重失调,就会感到心理紧张,产生“我不如人”的感觉,产生自卑心理。辅导方法

针对王红红的心态,我采取了三个咨询步骤。

1、帮助王红红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王红红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认定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这表明,她过于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生存价值。因此,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促使她宣泄出内心的精神痛苦,并对此尽量表现出同感与理解。

“王红红,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这是我常用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由衷之言。听了这句话,王红红紧锁的眉头在渐渐地松展,同时,我还肯定了她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

我讲了几个实例给她听,使她产生了这种“原来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呵”的平常感,对于王红红不良情绪的宣泄十分重要,它使王红红意识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像她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所以,她无需过于看重个人精神痛苦。我在她面前体现出这样的亲切感,平易感,为的是使她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2、我竭力引导王红红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信心的关键。王红红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她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相貌平庸,别人瞧不起。我跟她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当我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不如人;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持自己的干劲。相貌不代表一切,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你认真学习,品德优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的骄傲,你应该为此而自豪。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

3、我通过和她父母沟通,让家长给予她更多的关爱,用火热的心去融化她内心的坚冰。我到她家进行家访,把事情跟她父母反映,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希望父母亲更多的给予她父爱、母爱,我用实际行动关心她的生活,她父母亲为之感动不已,表示要好好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振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红红从自卑的漩涡中爬出来,去拥抱自信的阳光。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辅导效果

在本个案的咨询过程中,我首先帮助王红红宣泄她自卑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并通过运用聆听,贯注,沉默等咨询技巧来传达我对她的同感,使她对我的咨询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

他怕见重点中学的同学 案例介绍

王某,男,市某职高烹饪专业高一学生。父母是普通工人,他是个养子。初一年级时从朋友处得知自己是被人抱养的,从此便抱怨父母隐瞒自己身世。虽然养父养母视他如掌上明珠,他却与养父母关系疏远了,害怕别人嘲笑他是“养子”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内向。特别是中考仅差几分而上不了普高,原先考重点中学读大学的理想破灭了,他对读职高也失去了信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特别害怕看见读重点中学的同学。案例分析

王某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心情复杂而敏感的时期,而养父母一直隐瞒他的身世,一旦得知真相后,便对养父母产生了不信任的心理,与养父母关系疏远。

凡是养子,一般自尊心较强。中考失意,使他又一次心灵受到创伤,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愿与人交往,更害怕看见成绩比自己好的读重点中学的同学。辅导方法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王某谈心,使他对老师信任。全面了解王某心理状况,对症下药,给予开导,并夸奖养父母对他的关心,惭惭改变他对养父母的看法。

2、家长配合:通过家访与养父母沟通思想。要求养父母以积极态度对待养子的疑问,让家长、孩子统一认识,即使不是同一血缘,只要心灵相通,也能建立起深厚亲情。

3、自我接纳:征求养父母的同意下,让王某经常去拜访亲生父母,王某生日或节假日,亲生父母、养父母一起与王某过节庆祝,使王某感到自己有两对父母比别人幸福,以消除自卑感。

4、发挥特长:根据王某的爱好特长,让他参加食品雕刻小组,并叫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上重点中学的同学,以增强自信心。

5、阅读指导:推荐阅读本校《职高生成功历程录》,使王某认识到读职高并不比别人差,读职高同样有前途,照样可以考上大学,自己和读重点中学的同学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王某与养父母的关系亲密如初,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他的雕刻作品《龙凤相争》在校园艺术节中获二等奖,更可喜的是在重点中学的同学生日时,他自制生日蛋糕前往庆祝,不再害怕看见重点中学的同学了。情绪辅导

脸上很少见笑容的男孩 案例介绍

孟某,男,某中学初一(4)班学生。个子高大、结实,正处于爱说爱笑的年龄脸上却从来没有笑容,一双忧郁的眼睛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从不主动和别人搭话。鉴于他在小学有过任班干的经验,班主任委派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可是在大扫除时,他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扫在擦,身边喧闹的同学似乎与他完全无关。小学成绩优秀的他,课堂上却总是沉闷无语,不是低垂双眼,就是双手揪着头发沉重地伏在课桌上,甚至课后的作业也交不上了,成绩也逐渐下滑。他所在的(4)班的男生都酷爱篮球运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市体校篮球班的训练,可身材条件极好的他却从不参与。遇到集体外出的活动,他也总是交来家长签字的请假条而拒绝参加。案例分析

孟某的父母皆从事石油勘探工作,常年在野外作业,孩子与父母关系生疏,他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祖孙俩感情深厚。他性格善良温和,刚上小学时也还是个活泼积极的孩子。可是在他八岁那年这孩子却遭受了成人都无法承受的刺激:他第一个目睹了奶奶被窃贼刺杀倒在血泊中的惨状!此后,这个八岁的男孩持续了两个月的低烧,他常常在半夜里惊醒,甚至整夜的失眠。这样突如其来的刺激所带来的创痛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所能承受的,随之而来的对不可预知的暴力侵袭与死亡的恐惧也不是一个八岁孩子能与之抗争的。终日被这无法宣泄的创痛与无法驱散的恐惧折磨着,活泼的孩子变得寡言少语,精神萎靡不振,不知情由的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同学们投来的不理解的目光,使他失去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失去了对外人的信任。唯一可以依靠的父母,又因亲子关系的生疏以及常年在外工作而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而恰当的心理调适,孟某的心理在八岁时就开始出现了自闭的征兆。升入初中后,周围熟悉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班的同学都是家庭条件较好,而且倍受父母宠爱的十一、二岁孩子。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好表现也很自尊,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更没有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在这样一群同龄人中,孟某和孤独感更强烈了,心里益发觉得这世界的不公,他完全拒绝与任何人沟通。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与孟某的家长、小学老师、同学交谈,从而了解孟某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2、老师常常与孟某个别会谈,使他自己找回积极的生活态度。谈他的快乐的童年,谈他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让美好的回忆驱走脑海中那段恐怖的经历。更多的时候谈的是对未来的设想,并与他一同制定计划以改善目前的情况,令他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3、为他提供融入集体的契入口:安排一个家庭条件好但性格温和,从不爱炫耀,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又细致的女孩与他同坐。安排座位之前,老师和这个女孩做了一次长谈,把孟某的遭遇都告诉了她,要她带动其他同学更多更主动的接近他,让他发现周围的同学并不象他原来所看到的那样自私和骄傲,从而排除他的孤独感,消除他在集体中的失落感。这也是对“异性效应”的一次善加利用。这个过程中,老师随时注意帮助他们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度,以免弄巧成拙。

4、创造机会,把握契机帮助他重塑自信:

让他再任劳动委员。初上任时,手把手教他如何有条理的安排班级劳动,如何在工作中赢得威信,如何恰当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

和科任老师沟通,请老师给予孟某特别但不过分的关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在他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还不很扎实的时候,为他争取参加数学奥赛的资格,让他学会要锐意争取。

帮助他策划两台主题班会,让他亲自组织,学会主动去争取同学的配合,从而明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使他与同学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以了解孟某家庭情况及他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让他们明白常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孟某自闭现象明显改变,和父母、同学的关系都大有改观,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与几个同学组织了数学小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甚至成为主力人员。孟某已经从一个孤独自闭的孩子恢复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了。

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案例分析

吴某父母离异已四年,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吴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南宁市每年四月举行的篮球比赛,但由于腿伤,他肯定是不能参赛了,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李某,女,17岁,某校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 案例介绍

梁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行!”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

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

忧郁的背后 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问题行为辅导

他抵抗住了游戏机的诱惑 案例介绍

小敏,男,15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中等,中上智商,性格内向。小敏是独生子,父母较能关心其学习,但因其父母均在菜市里卖菜,早出晚归,对他无瑕顾及。不论是平常上学,还是搞集体活动,他都经常迟到。他话很少,常常闷声不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据了解,他会画画,但也不参加班上墙报小组搞墙报。老师问其父母他是否假日帮父母的忙,说是闷在家里,那儿也不去。初一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下学期开始下降,家访得知: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机。案例分析

使用y·g——wr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敏的性格类型为a型。其特征为:情绪较稳定,对人对事较随和,社会适应力一般,没有冲动行为。有参加集体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愿望,但缺少积极性。进行影响学习因素xyz测试,得知小敏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坚持性不够稳定,克服困难的信心不够强,情绪、行为不够稳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由于小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又缺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性格内向,一天闷在家里,父母很少在家,再加上他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故所以电子游戏机就成了他的玩伴,伴随而来的是迟到更多了,集体活动更少参加了,学科成绩一天天下降。辅导方法

1、给予适当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安排担任班上生物科代表工作,动员其参加班上宣传小组工作,鼓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与人交往,培养集体责任感和活动能力。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到菜市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在班级举行如何抵抗电子游戏机诱惑的心理辅导课。

4、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指出他这种“静”的性格最有利于学习,而且智商中上,如能远离游戏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定能成绩优良甚至优秀。

5、通过班级周记进行谈心、交心,师生进行笔谈。

6、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及时肯定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小敏已经跟电子游戏机bye-bye了。他已经不迟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设计、绘画的墙报获一等奖,参加市里的绘画比赛作品获了奖。他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了,并能刻苦钻研,参加区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已经进入了决赛。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摘要:

陈X,男,13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眼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 子。我通过与该生交流,了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和个别老师教育不当。制定了辅导计划,并实施。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坚持正面 疏导教育,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使该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作业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健词:初二 逆反心理 辅导教育

该 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陈X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 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 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 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陈X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 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 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 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陈X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陈X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陈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陈X的逆反心理已有所改观,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与辅导》 杭州师范学院

《中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案例分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情绪辅导

脸上很少见笑容的男孩

案例介绍

孟某,男,某中学初一(4)班 学生。个子高大、结实,正处于爱说爱笑的年龄脸上却从来没有笑容,一双忧郁的眼睛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从不主动和别人搭话。鉴于他在小学有过任班干的经 验,班主任委派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可是在大扫除时,他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扫在擦,身边喧闹的同学似乎与他完全无关。小学成绩优秀的他,课堂上却总是沉 闷无语,不是低垂双眼,就是双手揪着头发沉重地伏在课桌上,甚至课后的作业也交不上了,成绩也逐渐下滑。他所在的(4)班的男生都酷爱篮球运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市体校篮球班的训练,可身材条件极好的他却从不参与。遇到集体外出的活动,他也总是交来家长签字的请假条而拒绝参加。案例分析

孟某的父母皆从事石油勘探工作,常年在野外作业,孩子与父母关系生疏,他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祖孙俩感情深厚。他性格善良温和,刚上小学时也还是个活泼积极的孩子。可是在他八岁那年这孩子却遭受了成人都无法承受的刺激:他第一个目睹了奶奶被窃贼刺杀倒在血泊中的惨状!此 后,这个八岁的男孩持续了两个月的低烧,他常常在半夜里惊醒,甚至整夜的失眠。这样突如其来的刺激所带来的创痛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所能承受的,随之而来的 对不可预知的暴力侵袭与死亡的恐惧也不是一个八岁孩子能与之抗争的。终日被这无法宣泄的创痛与无法驱散的恐惧折磨着,活泼的孩子变得寡言少语,精神萎靡不 振,不知情由的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同学们投来的不理解的目光,使他失去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失去了对外人的信任。唯一可以依靠的父母,又因亲子关系的生 疏以及常年在外工作而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而恰当的心理调适,孟某的心理在八岁时就开始出现了自闭的征兆。升入初中后,周围熟悉的环 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班的同学都是家庭条件较好,而且倍受父母宠爱的十一、二岁孩子。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好表现也很自尊,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不懂得 考虑他人的感受,更没有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在这样一群同龄人中,孟某和孤独感更强烈了,心里益发觉得这世界的不公,他完全拒绝与任何人沟通。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与孟某的家长、小学老师、同学交谈,从而了解孟某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2、老师常常与孟某个别会谈,使他自己找回积极的生活态度。谈他的快乐的童年,谈他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让美好的回忆驱走脑海中那段恐怖的经历。更多的时候谈的是对未来的设想,并与他一同制定计划以改善目前的情况,令他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3、为他提供融入集体的契入口:安排一个家庭条件好但性格温和,从不爱炫耀,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又细致的女孩与他同坐。安排座位之前,老师和这个女孩做了一次 长谈,把孟某的遭遇都告诉了她,要她带动其他同学更多更主动的接近他,让他发现周围的同学并不象他原来所看到的那样自私和骄傲,从而排除他的孤独感,消除 他在集体中的失落感。这也是对“异性效应”的一次善加利用。这个过程中,老师随时注意帮助他们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度,以免弄巧成拙。

4、创造机会,把握契机帮助他重塑自信:

让他再任劳动委员。初上任时,手把手教他如何有条理的安排班级劳动,如何在工作中赢得威信,如何恰当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

和科任老师沟通,请老师给予孟某特别但不过分的关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在他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还不很扎实的时候,为他争取参加数学奥赛的资格,让他学会要锐意争取。

帮助他策划两台主题班会,让他亲自组织,学会主动去争取同学的配合,从而明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使他与同学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以了解孟某家庭情况及他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让他们明白常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孟某自闭现象明显改变,和父母、同学的关系都大有改观,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与几个同学组织了数学小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甚至成为主力人员。孟某已经从一个孤独自闭的孩子恢复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了。

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 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 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案例分析

吴某父母离异已四年,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吴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南宁市每年四月举行的篮球比赛,但由于腿伤,他肯定是不能参赛了,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李某,女,17岁,某校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 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 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 案例介绍

梁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 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 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 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

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行!”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

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

忧郁的背后

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 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 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

她喜欢读书但又怕上学 案例介绍

李某某,女,14岁,某中学初三(4)班 学生,个子较矮,性格内向,中等智商,成绩一般。李某一岁时因一场高烧后头发全掉光。十几年来,父母带她跑了很多医院,一直不断地吃药,但头发还没有长出 来。上小学不管春夏秋冬都戴上一顶帽子,常被同学们指指点点,被调皮的男女同学戏弄。有一次上学时,被几个调皮的男同学掀掉帽子,并把她推到臭水沟里„„ 从那以后,她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独来独往,远离人群,不愿过集体生活,认为人与人是冷漠的。

初中时,她摘掉帽子戴上假发,有一天做课间操的时候,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当众把她的假发扯下来,让同学讥笑她。

案例分析

李某本身没有头发已伤心,又遭到了多次伤害,使她感觉世上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没有温暖,没有快乐。她很想读书,渴望学好文化,但又怕上学,而又不得不 上学,她的思想一直处在矛盾之中,她恨老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感受到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受罪,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辅导方法

1、个别交谈。为了提高她生活的信心,我跟她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盲才女海伦的故事以及残疾人张海迪的故事,用英雄们的动人事迹激发她沉睡的心灵,告诉她,这些残疾人的状况比她惨一百倍,一千倍,但他(她)们没有被不幸打倒,要向命运抗争,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你也要象他们一样,应该站起来要比他们活得更好。

2、坚持写周记。鼓励李某常写周记,特别是有关心理活动的周记,使我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及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与她共同制订改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计划。

3、鼓励她参加集体生活。让她过正常的集体生活,多与同学接触。我安排和鼓励她担任组长工作,让她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担任组长的过程 中,虽然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有些男生因学习问题拿她的假发为难她,但她已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我也及时地支持她的工作,使用她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4、举行集体辅导活动,开展“团结友爱”为内容的辅导活动课,让那些专门拿别人的痛苦取乐的同学感到惭愧,主动向李某道歉。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 李某担任一定角色,增强了与同学的交往,加深了友谊,同学们不再岐视她,在学习上、生活上互帮互助,有说有笑。有一次李某生日那一天,同学们事先买了生日 蛋糕,在下午第八节课给李某举行生日庆祝活动,李某感受到人世的温暖。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李某变成一个正常的快乐的女生,组长工作很有成效,几乎每周获优胜小组,还常带本组同学在校内外学雷锋做好事;她本人的成绩也从中等生跃进了尖子生的行列。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之二

小王是某校初二年级学生,现在除学校正常学习外,请大学生做全科家教辅导。现辅导已有一个学期,小王成绩没有明显进步,妈妈很着急。

小王妈妈是一位个性极强的职业女性,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孩子中考升入本校高中部,将来出国发展。妈妈总是说孩子很听话,很愿意学习,但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因此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能对孩子有所帮助。

小王入校时成绩是班级12名,之后成绩下滑,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前列。上学期期末35名。学生有提高成绩的愿望,希望通过辅导能弥补所缺知识,在安排家教课程时主动做现在的安排。

学生对现任各科辅导老师很满意,认为对自己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愿意接受辅导。咨询师对其学习方法上的建议学生也欣然接受。但现在感觉时间安排太紧,安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能出去玩,也没有时间玩电脑,喜欢待在学校,回家就感觉很无聊。

学生现在作息时间安排较合理,学校作业不多,每天睡眠较充足(学校每天可在宿舍午睡)。每天下午在学校有蓝球训练,晚上听课略有些疲劳,可以坚持。平时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科学课所授知识(学校)约20%听不懂。

引 导学生思考:之所以老师讲课有听不懂的地方,学习成绩上不去,是因为所学知识点有遗漏,需要加强辅导,弥补所缺知识,成绩就会相应提高。现在是最艰难的时 候,除英语外,三科都需要加强辅导,课时比较多,时间确实很紧,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成绩提高了,听讲效率会提高,学习相应轻松,其他课程会象英语一样,也 不必要再象现在这样强化辅导,属于自己的时间会多很多。

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认可,同时说明:即使成绩提高,妈妈还是会安排辅导,不会减少,因为妈妈强调过初三更紧张。提及此,学生烦燥不安。

对期中考试进入前25名,学生有信心,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而期末进入前15名,学生认为可能性不大,觉得自己与排名前列的学生差距较大。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小王是个表面很听话的孩子,妈妈说的从不反驳,但内心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愿表露。小王现在正处于第二反抗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但从小妈妈的强势使他没有表露的机会,也不敢表露。

小王现在的学习态度是主动+被动。被动占大半。主动:有提高成绩的良好愿望,并付诸行动。

被动:只能听从妈妈的安排,不管是否愿意。目前学生每周七次辅导,加外面两次,尤其周末,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妈妈很着急,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不能升入本校高中部(本班前22名直接升高中)。妈妈将此压力不断地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一方面没有把握进入前15名,一方面感觉成绩提高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目前是在一种无望的心态中学习。表现为:学习不积极,不在乎,如作业有时没完成,考试时因数字难以计算而放弃做 题。并且说明,咨询师即使给妈妈提建议也不能改变这一切,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即妈妈的说教。这是学生现在极反感的一件事。

与小王妈妈交流心理辅导详情,给家长如下建议: 1.和孩子平等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2.给孩子心理减压,并适当承诺,即成绩提高会减少辅导课程,或者取消辅导。

3.强化眼前学习目标,即进入前25名。4.孩子正处发育高峰期,学校伙食外加强营养。

5.多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及时肯定、鼓励,避免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一味指责否定。6.避免说教。

同时咨询师与各科辅导老师联系,对各科老师提出如下要求: 1.对小王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辅导; 2.把自己在中学时的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3.将咨询师对学生的引导进行强化;

4.根据学生现在成绩制定出期中考试各科成绩目标,高出学生现在成绩,但不要高出太多,是孩子认为能达到的一个目标。

家长表示感谢,希望能给孩子经常提供心理辅导,家长会尽力配合,共同促进孩子提高。

一位女中学生觉得自己心理有缺陷学生,人际关系淡漠、学习精力不集中、并且缺乏自信心等,为此特意给心理专家写了封信,请求帮助。班主任在心理专家的建议下,认真了解该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了该学生的心理状况;制订了克服该学生的心理障碍的对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个别疏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一封学生来信

佳(化名),女,18岁,现为高三年级学生。高一下学期,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一节。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到半学期的时候,佳便给省教科所写了一封信,省教科所曾老师将这封信的复印件转到佳的学校,学校把又它交给了佳的班主任。

信的大致内容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组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首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叫佳,是某中学高一.六班的学生。我是一个生活得痛苦的学生,并且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心理有缺陷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没有看过心理医生,所以我想向你们咨询一下心理健康的方法,我想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快乐、单纯。请问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如果你们愿意,请允许我问几个问题:

1.人际关系问题:我总和周围的人有一层隔膜,尤其是同学之间,在他们面前我总是很内向,不知该和他们谈什么,做什么。导致高一快结束了,我在班上还是孤独 的。我很羡慕那些性格开朗的同学,我也试着去改变内向的自己,多和同学们交流、游戏等,可我总觉得他们不喜欢我;当他们有困难时,我想尽力帮助他们,可他 们总是避着我;无论我如何与之坦诚沟通,他们总不愿和我做朋友;有时我和某同学做同一件事时,大家都竭力帮助他,根本没人理会我,我真的很孤独,很伤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所措啊!这难道是我平日性格内向所致吗?我与别人(亲戚、同学、老师)在一起时总是不知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我很想让大家了解 我,关心我。我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怎样和别人相处,我要怎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2、学习问题:我上课总是爱“走神”,这种不良现象是我初中没有的。可不知为什么,我现在上课总是不能集中精神,总想着以前的一切。成绩直线下降,我该怎样解决呢?学习是我现在的工作啊!

3.我还有一个可怕的毛病就是自卑,缺乏自信,这种自卑感也是我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一点小麻烦我就觉得自己克服不了,让别人去处理,总不像以前那样相信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会。怎样才能拥有自信心呢?

4.我上高中后整天都觉得很困,只想睡觉,都快不认识以前那个只需休息5个小时而精神充沛的自己了。我是属于心理上整天想,困乏,身体上却兴奋、舒适。我该怎样找回以前的自己呢?

叔叔、阿姨,现在我百思不解的就是以上4条心理疾病,这也是我现在最大的困难,我要趁早还自己心理健康,我还要为明天去拼搏。,我现在怎样才能完美自己呢?我最担心的就是:我到底要怎样做才能与周边的人相处融洽,才能找回我的友情和亲情?

请你们帮助我一下,给我一点好的建议,行吗?谢谢!祝: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佳

2004年3月24日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建议

四川省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曾老师把佳同学的信的复印件返回给我们时,同时给出了如下建议:

你校高一学生佳写了封咨询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信,读后觉得该生确实存在不少心理困惑,这些问题单靠学生自己是难以解决的。因此,需要我们共同帮助。由于我对该生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不清楚,故提出如下建议供你们帮助该生时参考。

1.此事不可对外渲染。学生信任我们,告诉实情,我们有责任保密,特别不能让她的同学知道。在校内,学校领导、学生班主任、家长应该对此了解。

2.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帮助学生。班主任、家长要以理解之心,关爱之心获得学生的信任,进而与之沟通、谈心,分析问题,共同制订改变问题的措施。

3.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及对策

高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敏感多疑,加之学习压力大,校园生活单调,同学关系以及家庭关系(如贫困,父母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问题的产生。对策:(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变化;(2)同学关系的调整;(3)丰富校园生活;(4)加强良好的班集体建设,开展各种活动,协调人际关系;(5)了解家庭背景,协 调家庭立场等;(6)最重要的是要多与学生谈心,沟通,交流,关心她。这些建议只是原则性的,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省教科所 曾老师 2004.4.12 三、一次师生谈话

一 天下午,班主任找佳“闲聊”。从“高二分科”准备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开始,佳告诉班主任,她准备选择文科,原因是物理、化学、数学相对来说学起来困难一些。趁此机会,班主任询问了她是如何学习的,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并且告诉她:“高中和初中不完全一样,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数学,初中每次考试起码90多分,高中就只能及格或者多一点点,就是因为要求不一样,初中考高中,数学就非得90以上,而高中考大学,及格左右就行。而且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数学是最难的一科,最难的一科都能够达到标准,还怕不行吗?。”

“我发现你最近上课的精力不够,是不是晚上睡晚了,什么时候睡觉的?”班主任继续问。她说“每天都是12点”。“难怪这样,你可不可以提前到11点左右睡觉,高一完全没有必要学习得那么晚”,班主任说。

后来又问到她上学期期末考试名次,她说“18名”。“半期考试是40多名”(实际是45名,入学是32名)”。于是鼓励她说“提高得不少,争取这学期期中考试保持,最好再上升一点”。

„„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谈话接近40分钟,后20分钟她的眼角含着泪水,笑着和我们说话。是找她谈话感到惊讶流泪呢还是觉得她的那些想法太偏激而落泪?还是觉得我们好象知道她的秘密而流泪?但可以看得出,她是高兴和我们谈话的。

这次谈话没有涉及到人际关系方面,但却了解到了她的家庭情况。父母和她三人,都是农民(该班绝大多数是城市户口)。妈妈是个残疾人,亲生爸爸外出打工时,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死了。她的继父是她亲生父亲的弟弟,先照顾她娘儿俩,后来与母亲结婚,而且没有再要孩子(我们这里的农村是可以生二胎的),对佳很好。

这样的谈话,经过了多次,都是按“心理疏导小组”制订的计划进行的。

四、原因与对策

(一)原因

佳同学存在的心理困惑是许多中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封闭性、内向性。中 学生进入高中后,身体增长的速度减慢了,各项生理指标已经接近成年人。感知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事物有目的性,而且全面而深刻。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开始探 究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他们对于集体生活更加关心,寻求着真正的友谊,渴望着被人理解。但是,高中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封闭性、内向性,心 中的秘密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佳同学之所以不把自己的困惑告诉老师而选择请自己不认识的编辑帮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原因就在于此。2.人际关系问题是困扰女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女中学生涉及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同学、与父母、与教师的关系。其中最易出问题的是同学关系。女中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却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往往成为困扰女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

3.高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的局限、经验的制约及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富于幻想的色彩,不切实际的情况十分常见。他们从不同学校、班级进入高中,大多有一个好的理想。在原来的学校,他们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往 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很高。但是进入高中后,高手如云,曾经的理想与抱负似乎问题难如人意,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因而容易产生挫折感,如果不能正确认 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就会陷于痛苦的矛盾之中,进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受挫,越是矛盾,越是不能直面困难。

4.佳同学的心理问题,核心是一个自信心的问题。不敢与别的同学交流,感到孤独,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觉得自己被孤立,上课走神等正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她的一些苦恼——“他们不喜欢我”、“我觉得他们总不愿和我做朋友”、“根本没人理会我”,更多的只是一些主观上的感受。佳同学信中说,“有一个可怕的毛病就是自卑,对自己缺乏自信,这种自卑感也是我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一点小麻烦我就觉得自己克服不了,让别人去处理,总不像以前那样相信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会。”也有可能是“入学适应”困难,学校变了,环境变了,经过长时间熟悉的同学分散了,学习的压力大了,学习的方法也需要调整了,这些都可能在她心理上产生压力。

5.由于性生理的发育,给青春期的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性生理的发育容易产生一种惶惑之感,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忐忑不安,身心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心境中,导致自卑、封闭、多疑等不良倾向。或是过分地依恋少年时代、依恋成人的关怀和保护,自觉、不自觉地不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家庭的特殊性、入学适应困难等都容易出现“不象以前那样什么困难都能够克服”,“上课精力不是很集中”等现象。

(二)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

1、关心呵护学生,给予贫困助学,给予精神鼓励

我们给佳同学争取到了每月50元助学金,学费400元减免的优惠,让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要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影响学习。

我们认为,物质上的赞助是不能真正解决她的心理问题的,贫困也不是她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通过师生个别谈话、课堂师生交往等不同的形式特别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具有一颗热爱之心,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激发出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

同 时,我们知道,过分的关心和帮助有时会恰得其反,会进一步加大她的心理负担。因此,“个别谈话”、“课堂交往”必须是客观的、真诚的。要有它“采用”的大 环境,该班已经具备了这种前提,就是每学期班主任至少与学生进行一次个别谈话,而且每到半期考试结束,该班还会每次与三五个同学一起分析、总结前半学期的 学习情况。我们抓着这种大环境有目的的给她鼓励、关心和帮助。

2、体验“成功”喜悦,克服“自卑”心理

人 们都有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需要。学生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家长、教师的肯定、赞许,提高自己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 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采取了多形式、多层次的让佳同学“体念成功喜悦,克服自卑心理”的措施。

⑴教学降低重心,重视基础。在 高一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有的学科教学中出现了较高的要求,导致不少同学产生高中学习“难”的感觉,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我们觉得“降低重心,重视基础,提高能力”才是符合民族地区教学特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解决近年来的某些高考原题,让她知道“我现在就可以解决高考题 了”;考试中严格按照“352”的要求命题,让她和她的同学们感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⑵课堂上创造参与的机会。课堂上让她回答能够解决的问题、主题班会让她发言等,让她知道“我的回答还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讲话还可以得到同学们的掌声”。

⑶给予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我 校执行的“文明值周班”制度,每班每学期至少值一次周,主要任务是协助值周教师检查两次大扫除、日常校园清洁的清理、升国旗仪式上的“国旗下的演讲”等。佳同学在第三学期的“协助值周检查大扫除”中圆满完成任务;在第四学期的“国旗下的演讲”中代表该班的演讲得到了全校两千余师生的掌声。

我们知道,自卑是在努力向上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只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努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就能克服自卑,变自卑为自信。为此,我们针对性地为她制订了克服“自卑”心理的两个方法:

第一是恰当评价自己。自卑的本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以至信心不足。要克服自卑,应从恰当评价自己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要进行“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的积极暗示,以振作精神,增强信心。

其二是确定合乎实际的目标。奋斗目标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分阶段制定,首先确定最有可能实现的近期目标,集中精力向这个目标冲刺。这个近期目标实现后,再制定下一个近期目标,循序渐进,这样可以减少挫折和失败,有效的保护和增强信心,防止自卑感的产生。

3.强化交往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不 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女中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女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她们有强烈的“成人感”,情感丰富却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 有较强的闭锁性,这往往是她们产生人际困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交往教育,鼓励女中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沟通情 感、增进了解、反省自我是十分重要的。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人际知觉达到相互认同。当人们通过信息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 要时,才能情感交融,行为协调。在对女中学生进行交往教育中,必须教育她们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要努 力寻求交往双方的共同点,发现人际知觉中的相似性,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认识交往双方对彼此的权力、义务、责任,正视差异,及时沟通。在 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多鼓励女学生经常参与交往活动,多与人交谈、讨论、交流。交往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交往活动中才能实现。乐 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在进入高三时,我们动员佳同学住校,一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二是为她创造一个友好交往的场所。经过两个多月的住校生活,她与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 展活动可以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在第二学期刚刚知道佳同学的情况后不久的郊游中,我们特意安排了佳同学为一个小组的“环保”组长,要知道这是我们“心理辅导”内容的第一次计划,结果这个小组活动后没有留下一点白色垃圾;《中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主题班会上,佳同学的发言得到了全班同 学的阵阵掌声。第三学期学校团委组织的趣味体育活动,尽管佳同学没有上场,当我班取得第二名的佳绩时,她那高兴劲就像是她自己得了第二名似的。

五、佳的变化

随着高中学习的适应,同学的逐渐了解,学习方法的改变,尽管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难,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佳同学的心情越来越好、学习劲头越来越足、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在参加2006级某市高三模底考试中位于年级文科第16名,具备了上本科线的实力。

在 不久前(第五学期高三)的“理想与现实”主题班会中,佳同学是这样发言的:“上二本线、走上一个好的本科大学是我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是 完全可以实现的。在高三的最后这几个月中,我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努力,我相信我通过后阶段的努力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我知道,高考对我们来说是很重 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是,我们要知道,高考虽然是很重要的,但它不是我们的唯一。我努力了,我尽力了,即使明年高考中我失利,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 尽力了;如果我由于没有尽力而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我肯定后悔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将来不后悔,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抓着今天进行拼搏”。从佳同学发言我们可 以看到,她对她今后的前途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心态也是很平稳的。

我 们知道,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考无疑是重要的,但再重要也没有身心健康重要,而身心健康的核心就是心理健康,没有健康的心理,再好的成绩、再好的体魄也没 有多大意义。佳同学尽管从成绩上看与当时的成绩没有明显的长进,但可以明显地看到她已经基本从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比她成绩提高几名要有意义得多。人际交往辅导

还有人喜欢我吗?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 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 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 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 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 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 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 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 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 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 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李某变文静多了,挺招人喜欢的。” 恐惧异性的女孩

案例介绍

李 某是一所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女孩,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文文静静、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但是,她对异性有着恐惧感。面对异性的时候,她总是手脚发抖、头上 直冒冷汗,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且说话时会出现严重的口吃现象。因此,她总是避开人群。但是,在面对同性时,她却又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

案例分析

李某有一个弟弟,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性格爆燥,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偏爱弟弟,总是把弟弟的过错推到李某头上,对女儿经常打骂。久而久之,使得李某对父亲产生了恐惧感,而且不愿意认识异性,接近异性。即使在父亲过世后,她还是不能接近异性,接近人群。

李某的身材偏向于矫胖型,她从小到大没有穿过裙子。在学校时,总是独来独往。有一次,班上男生私下议论李某的身材时,被李某听到。这加重了李某的自卑感,此后更是避开有异性的人群,连走路也是无意识地低着头。

辅导方法

1、首先,培养李某的自信心。李某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学校的羽毛球队,每次打球,李某的表现都很出色。同时,挖掘李某的长处,让李某能正视自己,抛弃自卑感。

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当远观人群不再有恐惧时,让女同学陪着她,到人群中去倾听他人的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在女同学的陪伴下,她不再害怕人群了。

3、让李某自己到人群中去与异性相处,少了同性的陪伴,李某虽然不再恐惧人群了,但还是不敢和人群中的异性交往。由女同学陪着,让李某与亲戚中的男孩子相处、交往。当李某敢和这些熟悉的男孩子交谈时,由女同学陪着,让她与亲戚中的长辈男性相处。过了一个多月,李某在这些场合不再需要女同学的陪伴了。

4、让李某自己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当李某不再害怕本班的男生时,让李某与本班的男教师相处、交谈。直到消除她对男教师的恐惧感为止。

5、当李某对熟悉的男性不再存在恐惧感后,让她与女同学做伴,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由女同学主导发言慢慢过渡到由李某主导发言。

6、让李某自己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李某还是很紧张,以听为主。慢慢地,李某也敢发言了,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

辅导效果

经过近五个月的辅导、治疗,李某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路时也敢昂首挺胸了。她变得较活泼开朗了

案例介绍

陆某,女,18岁,某市某职业高中营销专业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初中毕业后未能参加中考。她性格较内向,智商中等,属于矮胖型身材。父母亲均为个体工商户,照顾她的时间相对较少。她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活动

案例介绍

陆某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学习成绩较差,有较强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卑感较重。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我经常与她个别交谈,并采取信任互敬态度,耐心倾听她的陈述,一开始她由于畏怯,说话吞吞吐吐,不敢直言,我注意鼓励其消除顾虑,以全面了解她内心世界,发现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布置班干部邀请她参加适合她的节目,并且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阅读“光辉历程五十年”一书的读书活动 中,我校以班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文字的智力竞赛(开卷),我布置她负责为全班查找一张试卷的答案,她挑灯夜战一晚翻查资料,并认真填写,终于按时完成了任 务。这样,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并且给她担任活动骨干的方法,既能给她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3、与科任教师多了解情 况:有目的地与科任教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尽量找到学习进步的突破点。如通过了解,知道她对珠算较感兴趣,我就与珠算教师商讨帮助计划,让她与其他珠算较 好的同学一起多次进行迎接各种比赛的强化训练,也给她参加校一级的技能竞赛的机会,以此为基础给予她丢掉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包袱。还有,针对她不爱体育活动 的问题,我根据她的体型特点,要求体育教师注意辅导她投铅球的基本动作,并且在校运会时鼓励她报名参加铅球比赛,尽管,她只取得第8名,但我还是在班会上 感谢她为本班争回可贵的一分。

4、与本班团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布置团干部们多主动与她接触,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她也参加活动,给予她积极要求进步的机会。

5、在操行评语中给予鼓励:肯定她的进步,感谢她为本班连续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被评为98年南宁市先进集体,获得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集体的称号而作出的努力。让她感到自己是这个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员,作为先进集体的一分子,她拥有的是自豪,而不是自卑。

辅导效果

通 过以上的辅导方法和过程,陆某的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而变得较活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珠算 技能进步最快,在高中二年级最后一次珠算等级定级时,达到能手五级,获得全国珠算等级定级能手五级的证明书。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她白天实习,晚上参加成人高考补习班,为了争取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正在努力。他对同学们的谈笑不再耿耿于怀

案例介绍

莫 某,男,17岁,某职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 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 集体活动。有时他上课迟到,进教室时扭扭捏捏,有些同学笑话他,他就发火。课余时间,同学们在他课桌旁边开玩笑,他就认为同学们在嘲笑他,独自喃喃自语; 同学们打闹碰了他的桌、椅,他认为是故意闹的,专门是针对他。

案例分析

因莫某父母离异,对莫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因他判给母亲,母亲较关爱他,但由于经济、生活所迫,他与父亲同住,却感受不到父爱,反而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父子关系疏远。

由于性格内向,疑心重,且皮肤较黑、身材偏矮,自卑心理较重,缺乏可交流的玩伴,形成不合群的心理,拒绝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不佳。

辅导方法

1、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现莫某家庭状况,与其父母交流,请他们以孩子发展为重。尽管两人已离异,但仍应给予孩子在心理、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不能认为负担其学习、生活费用就足够了。

2、在集体活动中安排莫某担任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

3、在班团干中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要主动与莫某交流,关心和帮助他。同时安排一位热情细心的团干与他同桌,形成友好的氛围。

4、阅读指导:给莫某介绍各类有益的有关沟通技巧、促进人际关系的书籍。耐心指导,指导其读书;指导其正确的穿着、打扮;指导其如何发泄情绪等。

5、举办演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对莫某特别辅导,培养其自信心,同时通过演讲活动达到主动交流的目的。

辅导效果

经过教师、家长、同学们的配合及辅导、帮助,莫某与父亲关系逐渐融洽。在各类表格中有家庭情况填写时,能主动写上父亲姓名及有关情况。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集体活动能参加,对同学们的善意谈笑不再耿耿于怀,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误区。自信辅导

他的自卑感减轻了

案例介绍

小彬,男,15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中等。父母都在夜市里摆摊,故对小彬关心不够。他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家访得知,他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但他也有优点,即他的闪光点:

1、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2、有画画特长,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有一次其父来校,班主任跟他说起小彬画画画得好,其父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案例分析

使 用Y·G——WR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彬的性格类型为B′型。其特征为:情绪不够稳定,有点自卑感,常焦虑不安。对社会不太适应,看问题较主 观,不大信任他人。精力较充沛,喜欢参加活动和与人交往,但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使用XYZ量表得知非智力因素影响为:学习进取心一般,学习兴趣不够浓,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听课效果差,作业、练习水平较低。教育环境则是父母对子女关心不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综上所述,小彬的要害 是“自卑心理”。由于他的自卑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不够浓,进取心也一般,上课无心,作业、练习也不做,不主动、不自觉学习,甚至产生了玩游戏机到深夜的过 激行为。

辅导方法

1、安排担任群众性工作,在接触群众中受教育,消除自卑和焦虑心理。安排他担任美术课科代表,负责课前准备的检查记录及协助美术老师收美术作业及发动同学们制作美术作品参赛。在工作中使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有能力的。

2、发挥其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画画。鼓励他积极参加市里的美术比赛,“爱科学月”。为他创设条件,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

3、举行班级心理辅导课“我已经长大”,每人列出至少五个优点,然后再找出不足之处。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4、对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如勤劳(不怕脏不怕累)、成绩进步、作品获奖等等。

5、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如何去克服它,解决它。

6、写周记,老师阅后认真写评语,写自己的看法,同学生交心、谈心。

7、与家长联系,取得步调一致:对小彬以鼓励为主,以表扬为主。

8、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对其多作鼓励性的评价。

9、组成“一帮一,一对红”对子,班上一优秀生主动跟他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辅导效果

由 于家长、老师的配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小彬身上的自卑感减轻了。他现在不迟到了,晚上也不玩游戏机到深夜了。上课较用心听课,作业缺交较少。初二上学期被 评为校进步学生,’99爱科学月获学校科幻漫画一等校,多幅美术作品参赛参展,参加班上墙报制作三次获三次校级第一名。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班篮球队的 主力队员。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案例介绍

王某,男,15岁,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初上中学时成绩一般,中等智 商。性格较内向,轻度口吃,特别是上课回答问题情绪更紧张,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几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与同学争论问题。兴 趣爱好:看书,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家境较差,父为下岗工人,母为临时工,均胆小内向,不敢大声说话,与世无争,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

案例分析

据 家访了解,王某的父母因生活贫困,谋于生计,把王某寄养在外婆家。外婆为人胆小怕事,所以王某童年极少与小伙伴在外玩耍。加之家庭生活条件拮据,衣食不如 同龄人,自身矮瘦,说话有轻度口吃,就更缺乏自信心,养成了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更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因王某不俏皮捣蛋,父母也管 之甚少,交谈不多,只要王某在看书,父母顺其自然。父母与世无争,对王某的期望值不高,也使王某对自己信心不足。亲子关系平淡,不能促进王某的潜能发挥。

辅导方法

1、家访:与家长交谈,并让王某旁听,三方共同商讨对策,使王某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尽最大努力配合。

2、家长配合:(1)给王某买一本优秀作文选或精美散文集,买一个精美的日记本。(2)要求家长每一周每天发现孩子的一条优点并记在本子上,然后读给孩子听,使孩子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以增强自信心,增强亲子关系。以后每周隔2-3天找出一条记上,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应付了事,尽可能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的优 点,及时表扬。(3)每天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句:“我们相信你是优秀的。”

3、系统脱敏法:(1)1-2周要求王某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 时间大声读一篇优美的文章。(2)3-4周,每天要求王某尽可能地连贯地大声读文章给父母听,并与父母交谈这篇文章(以王某为主),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气 氛。用充实的精神食粮填补物质的贫乏,使家人对家充满着希望,父母对孩子充满希望,激励王某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3)2-5个月要求王某对着窗户 读给行人听,锻炼自己的胆量。(4)同时,在学校里,要求王某每天能举手回答一个问题,并向老师汇报当时的心理感受。(5)担当一门课代表,在交往中锻炼 胆量。让他在收发作业中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并让他把一些疑难问题收集,请教老师。因他理科逻辑思维较强,特别是数学、物理。所以给他创造了一个与人讨论 问题的机会。

4、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表扬:(1)因王某喜欢看书,特别是科技书,就帮他借一些自然类及心理健康类的书籍,使他充实自己,增强自信心。(2)把他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也被感化了。(3)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在同 学之间的威信,改变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处境。(4)经常对他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辅导效果

王某在老师的帮助及家 长的鼓励下,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学生兑变为引人注目的学生。他在这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师生的关爱,更感到自己也占了一份空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为坚 持自己的真理而与人辩论。充满自信使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课堂提问复杂问题时,同学们都说:“王某上!”王某更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我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案例介绍

王红红,女,某职高学生。

“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这是王红红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真 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清我此刻的心情。”王红红接着对我说:“我自己长得不好看,我很自卑。在班上男同学、女同学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我,当我语文作 文写得好,老师表扬,让我在班上宣读时,下面就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些难听的话,‘这个作文是她写的吗?’‘我看是别人帮写的吧?’当我拾金不昧,做了好事不 留名,后来失者通过其他渠道将感谢信送到学校,我受到学校表彰,上台领奖,下面却有人说道,‘她怎么也能上台领奖,为什么这样的好事都给她遇上。’我听了 心理很不好受,难道我就不能与别人一样生活吗?‘我就低人一等吗?’”

说着,王红红忍不住淌出泪来,她用手捂着脸,鼻子一抽一抽的。我 连忙给她递上纸巾,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讲。”她仍饮泣不止,双眉紧锁,一直擦着眼泪。趁这工夫,我仔细端详了她。身材瘦小,穿着很宽松的校服,显得 有些发育不良似的,她的脸瘦长瘦长的,布满了粉刺,她的皮肤颇为粗糙,头发有些蓬乱,她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她连日来睡眠不足。凭直 觉,我感到王红红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

案例分析

通过王红红的述诉,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她自卑心理形成的原 因,认为是自卑的个人的“理想我”与“实际我”失调的结果。大多数人都在心中构想一个“理想我”希望自己能尽善尽美,希望自己的学习出类拔萃,自己的容貌 人见人爱,希望老师经常表扬自己,父母在日常的言谈之中,对自己倍加赞赏。一旦自己的现实中的表现达不到“理想我”的要求,“理想我”与“现实我”严重失 调,就会感到心理紧张,产生“我不如人”的感觉,产生自卑心理。

辅导方法

针对王红红的心态,我采取了三个咨询步骤。

1、帮助王红红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王红红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认定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这表明,她过于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生存价值。因此,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促使她宣泄出内心的精神痛苦,并对此尽量表现出同感与理解。

“王 红红,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这是我常用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由衷之 言。听了这句话,王红红紧锁的眉头在渐渐地松展,同时,我还肯定了她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 帮助,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

我讲了几个实例给她听,使她产生了这种“原来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呵”的平常感,对于 王红红不良情绪的宣泄十分重要,它使王红红意识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像她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所以,她无需过于看重个人精神痛苦。我在她面前体现 出这样的亲切感,平易感,为的是使她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2、我竭力引导王红红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信心 的关键。王红红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她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相貌平庸,别人瞧不起。我跟她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当我只想着与 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不如人;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持自己的干劲。相貌不代表一切,心灵 美才是最重要的。你认真学习,品德优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的骄傲,你应该为此而自豪。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

3、我通过和她父母沟通,让家长给予她更多的关爱,用火热的心去融化她内心的坚冰。我到她家进行家访,把事情跟她父母反映,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希望父母亲更多 的给予她父爱、母爱,我用实际行动关心她的生活,她父母亲为之感动不已,表示要好好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振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红红从自卑的漩涡中爬出来,去拥抱自信的阳光。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辅导效果

在本个案的咨询过程中,我首先帮助王红红宣泄她自卑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并通过运用聆听,贯注,沉默等咨询技巧来传达我对她的同感,使她对我的咨询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他怕见重点中学的同学

案例介绍

王 某,男,市某职高烹饪专业高一学生。父母是普通工人,他是个养子。初一年级时从朋友处得知自己是被人抱养的,从此便抱怨父母隐瞒自己身世。虽然养父养母视 他如掌上明珠,他却与养父母关系疏远了,害怕别人嘲笑他是“养子”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内向。特别是中考仅差几分而上不了普高,原先考重点中学读大学 的理想破灭了,他对读职高也失去了信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特别害怕看见读重点中学的同学。

案例分析

王某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心情复杂而敏感的时期,而养父母一直隐瞒他的身世,一旦得知真相后,便对养父母产生了不信任的心理,与养父母关系疏远。

凡是养子,一般自尊心较强。中考失意,使他又一次心灵受到创伤,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愿与人交往,更害怕看见成绩比自己好的读重点中学的同学。

辅导方法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王某谈心,使他对老师信任。全面了解王某心理状况,对症下药,给予开导,并夸奖养父母对他的关心,惭惭改变他对养父母的看法。

2、家长配合:通过家访与养父母沟通思想。要求养父母以积极态度对待养子的疑问,让家长、孩子统一认识,即使不是同一血缘,只要心灵相通,也能建立起深厚亲情。

3、自我接纳:征求养父母的同意下,让王某经常去拜访亲生父母,王某生日或节假日,亲生父母、养父母一起与王某过节庆祝,使王某感到自己有两对父母比别人幸福,以消除自卑感。

4、发挥特长:根据王某的爱好特长,让他参加食品雕刻小组,并叫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上重点中学的同学,以增强自信心。

5、阅读指导:推荐阅读本校《职高生成功历程录》,使王某认识到读职高并不比别人差,读职高同样有前途,照样可以考上大学,自己和读重点中学的同学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王某与养父母的关系亲密如初,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他的雕刻作品《龙凤相争》在校园艺术节中获二等奖,更可喜的是在重点中学的同学生日时,他自制生日蛋糕前往庆祝,不再害怕看见重点中学的同学了。情绪辅导

脸上很少见笑容的男孩

案例介绍

孟 某,男,某中学初一(4)班学生。个子高大、结实,正处于爱说爱笑的年龄脸上却从来没有笑容,一双忧郁的眼睛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从不主动和别人搭话。鉴 于他在小学有过任班干的经验,班主任委派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可是在大扫除时,他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扫在擦,身边喧闹的同学似乎与他完全无关。小学成绩 优秀的他,课堂上却总是沉闷无语,不是低垂双眼,就是双手揪着头发沉重地伏在课桌上,甚至课后的作业也交不上了,成绩也逐渐下滑。他所在的(4)班的男生 都酷爱篮球运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市体校篮球班的训练,可身材条件极好的他却从不参与。遇到集体外出的活动,他也总是交来家长签字的请假条而拒绝参加。

案例分析

孟 某的父母皆从事石油勘探工作,常年在野外作业,孩子与父母关系生疏,他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祖孙俩感情深厚。他性格善良温和,刚上小学时也还是个活泼 积极的孩子。可是在他八岁那年这孩子却遭受了成人都无法承受的刺激:他第一个目睹了奶奶被窃贼刺杀倒在血泊中的惨状!此后,这个八岁的男孩持续了两个月的 低烧,他常常在半夜里惊醒,甚至整夜的失眠。这样突如其来的刺激所带来的创痛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所能承受的,随之而来的对不可预知的暴力侵袭与死亡的恐惧 也不是一个八岁孩子能与之抗争的。终日被这无法宣泄的创痛与无法驱散的恐惧折磨着,活泼的孩子变得寡言少语,精神萎靡不振,不知情由的老师过于严厉的批 评,同学们投来的不理解的目光,使他失去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失去了对外人的信任。唯一可以依靠的父母,又因亲子关系的生疏以及常年在外工作而忽略了孩子 心理上的变化。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而恰当的心理调适,孟某的心理在八岁时就开始出现了自闭的征兆。升入初中后,周围熟悉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班的同学 都是家庭条件较好,而且倍受父母宠爱的十一、二岁孩子。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好表现也很自尊,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更没有学会如何 去关爱他人。在这样一群同龄人中,孟某和孤独感更强烈了,心里益发觉得这世界的不公,他完全拒绝与任何人沟通。

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与孟某的家长、小学老师、同学交谈,从而了解孟某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2、老师常常与孟某个别会谈,使他自己找回积极的生活态度。谈他的快乐的童年,谈他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让美好的回忆驱走脑海中那段恐怖的经历。更多的时候谈的是对未来的设想,并与他一同制定计划以改善目前的情况,令他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3、为他提供融入集体的契入口:安排一个家庭条件好但性格温和,从不爱炫耀,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又细致的女孩与他同坐。安排座位之前,老师和这个女孩做了一次 长谈,把孟某的遭遇都告诉了她,要她带动其他同学更多更主动的接近他,让他发现周围的同学并不象他原来所看到的那样自私和骄傲,从而排除他的孤独感,消除 他在集体中的失落感。这也是对“异性效应”的一次善加利用。这个过程中,老师随时注意帮助他们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度,以免弄巧成拙。

4、创造机会,把握契机帮助他重塑自信:

让他再任劳动委员。初上任时,手把手教他如何有条理的安排班级劳动,如何在工作中赢得威信,如何恰当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

和科任老师沟通,请老师给予孟某特别但不过分的关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在他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还不很扎实的时候,为他争取参加数学奥赛的资格,让他学会要锐意争取。

帮助他策划两台主题班会,让他亲自组织,学会主动去争取同学的配合,从而明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使他与同学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以了解孟某家庭情况及他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让他们明白常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孟某自闭现象明显改变,和父母、同学的关系都大有改观,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与几个同学组织了数学小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甚至成为主力人员。孟某已经从一个孤独自闭的孩子恢复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了。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 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 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 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 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案例分析

吴某父母离异已四年,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吴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南宁市每年四月举行的篮球比赛,但由于腿伤,他肯定是不能参赛了,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

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李 某,女,17岁,某校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 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

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 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 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 伤害。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

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

案例介绍

梁 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 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 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 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 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

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 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 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

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行!”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

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忧郁的背后

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 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 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 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

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

辅导过程: 第 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 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 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 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 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 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问题行为辅导

他抵抗住了游戏机的诱惑

案例介绍

小 敏,男,15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中等,中上智商,性格内向。小敏是独生子,父母较能关心其学习,但因其父母均在菜市里卖菜,早出晚归,对 他无瑕顾及。不论是平常上学,还是搞集体活动,他都经常迟到。他话很少,常常闷声不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据了解,他会画画,但也不参加班上墙报小组搞墙 报。老师问其父母他是否假日帮父母的忙,说是闷在家里,那儿也不去。初一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下学期开始下降,家访得知: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机。

案例分析

使 用Y·G——WR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敏的性格类型为A型。其特征为:情绪较稳定,对人对事较随和,社会适应力一般,没有冲动行为。有参加集体 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愿望,但缺少积极性。进行影响学习因素XYZ测试,得知小敏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坚持性不够稳定,克服困难的信心不够强,情 绪、行为不够稳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由于小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又缺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性格内向,一天闷在家里,父母很少在 家,再加上他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故所以电子游戏机就成了他的玩伴,伴随而来的是迟到更多了,集体活动更少参加了,学科成绩一天天下降。

辅导方法

1、给予适当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安排担任班上生物科代表工作,动员其参加班上宣传小组工作,鼓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与人交往,培养集体责任感和活动能力。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到菜市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在班级举行如何抵抗电子游戏机诱惑的心理辅导课。

4、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指出他这种“静”的性格最有利于学习,而且智商中上,如能远离游戏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定能成绩优良甚至优秀。

5、通过班级周记进行谈心、交心,师生进行笔谈。

6、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及时肯定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小敏已经跟电子游戏机Bye-bye了。他已经不迟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设计、绘画的墙报获一等奖,参加市里的绘画比赛作品获了奖。他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了,并能刻苦钻研,参加区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已经进入了决赛。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Lcj转载

【辅导简介】

陈X,男,13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眼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我通过与该生交流,了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和个别老师教育不当。制定了辅导计划,并实施。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坚持正面疏导教育,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使该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作业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健词】

初二 逆反心理 辅导教育

【原因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陈X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

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

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陈X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陈X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陈X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陈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陈X的逆反心理已有所改观,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人际交往辅导

还有人喜欢我吗?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李某变文静多了,挺招人喜欢的。”

恐惧异性的女孩

案例介绍

李某是一所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女孩,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文文静静、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但是,她对异性有着恐惧感。面对异性的时候,她总是手脚发抖、头上直冒冷汗,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且说话时会出现严重的口吃现象。因此,她总是避开人群。但是,在面对同性时,她却又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

案例分析

李某有一个弟弟,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性格爆燥,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偏爱弟弟,总是把弟弟的过错推到李某头上,对女儿经常打骂。久而久之,使得李某对父亲产生了恐惧感,而且不愿意认识异性,接近异性。即使在父亲过世后,她还是不能接近异性,接近人群。

李某的身材偏向于矫胖型,她从小到大没有穿过裙子。在学校时,总是独来独往。有一次,班上男生私下议论李某的身材时,被李某听到。这加重了李某的自卑感,此后更是避开有异性的人群,连走路也是无意识地低着头。

辅导方法

1、首先,培养李某的自信心。李某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学校的羽毛球队,每次打球,李某的表现都很出色。同时,挖掘李某的长处,让李某能正视自己,抛弃自卑感。

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当远观人群不再有恐惧时,让女同学陪着她,到人群中去倾听他人的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在女同学的陪伴下,她不再害怕人群了。

3、让李某自己到人群中去与异性相处,少了同性的陪伴,李某虽然不再恐惧人群了,但还是不敢和人群中的异性交往。由女同学陪着,让李某与亲戚中的男孩子相处、交往。当李某敢和这些熟悉的男孩子交谈时,由女同学陪着,让她与亲戚中的长辈男性相处。过了一个多月,李某在这些场合不再需要女同学的陪伴了。

4、让李某自己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当李某不再害怕本班的男生时,让李某与本班的男教师相处、交谈。直到消除她对男教师的恐惧感为止。

5、当李某对熟悉的男性不再存在恐惧感后,让她与女同学做伴,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由女同学主导发言慢慢过渡到由李某主导发言。

6、让李某自己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李某还是很紧张,以听为主。慢慢地,李某也敢发言了,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

辅导效果

经过近五个月的辅导、治疗,李某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路时也敢昂首挺胸了。

她变得较活泼开朗了

案例介绍

陆某,女,18岁,某市某职业高中营销专业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初中毕业后未能参加中考。她性格较内向,智商中等,属于矮胖型身材。父母亲均为个体工商户,照顾她的时间相对较少。她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活动

案例介绍

陆某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学习成绩较差,有较强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卑感较重。

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我经常与她个别交谈,并采取信任互敬态度,耐心倾听她的陈述,一开始她由于畏怯,说话吞吞吐吐,不敢直言,我注意鼓励其消除顾虑,以全面了解她内心世界,发现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布置班干部邀请她参加适合她的节目,并且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阅读“光辉历程五十年”一书的读书活动中,我校以班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文字的智力竞赛(开卷),我布置她负责为全班查找一张试卷的答案,她挑灯夜战一晚翻查资料,并认真填写,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这样,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并且给她担任活动骨干的方法,既能给她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3、与科任教师多了解情况:有目的地与科任教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尽量找到学习进步的突破点。如通过了解,知道她对珠算较感兴趣,我就与珠算教师商讨帮助计划,让她与其他珠算较好的同学一起多次进行迎接各种比赛的强化训练,也给她参加校一级的技能竞赛的机会,以此为基础给予她丢掉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包袱。还有,针对她不爱体育活动的问题,我根据她的体型特点,要求体育教师注意辅导她投铅球的基本动作,并且在校运会时鼓励她报名参加铅球比赛,尽管,她只取得第8名,但我还是在班会上感谢她为本班争回可贵的一分。

4、与本班团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布置团干部们多主动与她接触,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她也参加活动,给予她积极要求进步的机会。

5、在操行评语中给予鼓励:肯定她的进步,感谢她为本班连续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被评为98年南宁市先进集体,获得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集体的称号而作出的努力。让她感到自己是这个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员,作为先进集体的一分子,她拥有的是自豪,而不是自卑。

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法和过程,陆某的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而变得较活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珠算技能进步最快,在高中二年级最后一次珠算等级定级时,达到能手五级,获得全国珠算等级定级能手五级的证明书。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她白天实习,晚上参加成人高考补习班,为了争取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正在努力。

他对同学们的谈笑不再耿耿于怀

案例介绍

莫某,男,17岁,某职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他上课迟到,进教室时扭扭捏捏,有些同学笑话他,他就发火。课余时间,同学们在他课桌旁边开玩笑,他就认为同学们在嘲笑他,独自喃喃自语;同学们打闹碰了他的桌、椅,他认为是故意闹的,专门是针对他。

案例分析

因莫某父母离异,对莫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因他判给母亲,母亲较关爱他,但由于经济、生活所迫,他与父亲同住,却感受不到父爱,反而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父子关系疏远。

由于性格内向,疑心重,且皮肤较黑、身材偏矮,自卑心理较重,缺乏可交流的玩伴,形成不合群的心理,拒绝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不佳。

辅导方法

1、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现莫某家庭状况,与其父母交流,请他们以孩子发展为重。尽管两人已离异,但仍应给予孩子在心理、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不能认为负担其学习、生活费用就足够了。

2、在集体活动中安排莫某担任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

3、在班团干中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要主动与莫某交流,关心和帮助他。同时安排一位热情细心的团干与他同桌,形成友好的氛围。

4、阅读指导:给莫某介绍各类有益的有关沟通技巧、促进人际关系的书籍。耐心指导,指导其读书;指导其正确的穿着、打扮;指导其如何发泄情绪等。

5、举办演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对莫某特别辅导,培养其自信心,同时通过演讲活动达到主动交流的目的。

辅导效果

经过教师、家长、同学们的配合及辅导、帮助,莫某与父亲关系逐渐融洽。在各类表格中有家庭情况填写时,能主动写上父亲姓名及有关情况。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集体活动能参加,对同学们的善意谈笑不再耿耿于怀,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误区。

自信辅导

害怕照镜子的女孩子

案例介绍

张某,女,14岁,市某中学初一(2)班学生。成绩一般,编在慢班。中等智商,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脸有雀斑,属于矮胖型身材。父亲是汽车驾驶员,长期出车不在家,母亲是在棉纺厂工作,经常加夜班,上有一位哥哥在某校读高一(住校)、家中经常只留下张某一人,假日亦极少有家庭聚会,各自忙碌。张某属于超生,加上经济不宽裕,父母工作性质造成不能顾及她,于是从小就居住在外婆家,直到小学四年级才回到家中。家庭关系紧张,放学不愿回家。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人际关系欠佳。远离人群,不愿过集体生活。情绪不稳,经常发脾气,不愿面对镜子正视自己的模样。

案例分析

父母一向喜欢男孩,对张某比较忽视。加上张某自幼寄养在外婆家,至十岁才回家到父母身边,因而缺少父母的关怀,张某也自感在家中没有地位,情愿放学待在教室,也不愿马上回家。亲子关系疏远。

由于幼时跟外婆相依为命,童年缺少玩伴,养成了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即使别人主动来找她,张某也经常表示拒绝,且态度生硬,令人难以接受。人际关系不佳。

张某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较黑的皮肤和脸上有雀斑,致使张某自恕自艾,不敢面对镜子正视自己的模样,自卑感较重。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张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与张某共同制定计划以改善目前的情况。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以了解张某家庭情况及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写观察日记:鼓励张某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把每日所想所见记下,除了作为了解张某行踪、想法以作为辅导参考之外,并鼓励张某经常审视自己的日记,以增进自我认识。

4、自我接纳:要求张某每天必须照二次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模样,逐渐接纳自己,消除自卑感。

5、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安排张某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的友谊。

6、阅读指导:给张某介绍各类有益增进自我了解、充实知识,沟通技巧,增进人际关系的书籍,并耐心指导。

7、设计鸡蛋保护活动,以体会父母养育之恩:以三周为期,要求张某每天带一只鸡蛋到校,由辅导老师签名然后带回去,日复一日,不得破损。以此举体会父母的养育和辛劳。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张某自卑感明显减弱,家庭关系及同学关系也有了改善,集体活动也能较积极地参加,尤其可喜的是,张某已不太在乎自己的外表了,学习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他的自卑感减轻了

案例介绍

小彬,男,15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中等。父母都在夜市里摆摊,故对小彬关心不够。他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家访得知,他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但他也有优点,即他的闪光点:

1、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2、有画画特长,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有一次其父来校,班主任跟他说起小彬画画画得好,其父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案例分析

使用Y·G——WR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彬的性格类型为B′型。其特征为:情绪不够稳定,有点自卑感,常焦虑不安。对社会不太适应,看问题较主观,不大信任他人。精力较充沛,喜欢参加活动和与人交往,但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使用XYZ量表得知非智力因素影响为:学习进取心一般,学习兴趣不够浓,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听课效果差,作业、练习水平较低。教育环境则是父母对子女关心不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综上所述,小彬的要害是“自卑心理”。由于他的自卑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不够浓,进取心也一般,上课无心,作业、练习也不做,不主动、不自觉学习,甚至产生了玩游戏机到深夜的过激行为。

辅导方法

1、安排担任群众性工作,在接触群众中受教育,消除自卑和焦虑心理。安排他担任美术课科代表,负责课前准备的检查记录及协助美术老师收美术作业及发动同学们制作美术作品参赛。在工作中使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有能力的。

2、发挥其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画画。鼓励他积极参加市里的美术比赛,“爱科学月”。为他创设条件,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

3、举行班级心理辅导课“我已经长大”,每人列出至少五个优点,然后再找出不足之处。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4、对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如勤劳(不怕脏不怕累)、成绩进步、作品获奖等等。

5、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如何去克服它,解决它。

6、写周记,老师阅后认真写评语,写自己的看法,同学生交心、谈心。

7、与家长联系,取得步调一致:对小彬以鼓励为主,以表扬为主。

8、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对其多作鼓励性的评价。

9、组成“一帮一,一对红”对子,班上一优秀生主动跟他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辅导效果

由于家长、老师的配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小彬身上的自卑感减轻了。他现在不迟到了,晚上也不玩游戏机到深夜了。上课较用心听课,作业缺交较少。初二上学期被评为校进步学生,’99爱科学月获学校科幻漫画一等校,多幅美术作品参赛参展,参加班上墙报制作三次获三次校级第一名。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班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她喜欢读书但又怕上学

案例介绍

李某某,女,14岁,某中学初三(4)班学生,个子较矮,性格内向,中等智商,成绩一般。李某一岁时因一场高烧后头发全掉光。十几年来,父母带她跑了很多医院,一直不断地吃药,但头发还没有长出来。上小学不管春夏秋冬都戴上一顶帽子,常被同学们指指点点,被调皮的男女同学戏弄。有一次上学时,被几个调皮的男同学掀掉帽子,并把她推到臭水沟里„„从那以后,她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独来独往,远离人群,不愿过集体生活,认为人与人是冷漠的。

初中时,她摘掉帽子戴上假发,有一天做课间操的时候,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当众把她的假发扯下来,让同学讥笑她。

案例分析

李某本身没有头发已伤心,又遭到了多次伤害,使她感觉世上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没有温暖,没有快乐。她很想读书,渴望学好文化,但又怕上学,而又不得不上学,她的思想一直处在矛盾之中,她恨老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感受到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受罪,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辅导方法

1、个别交谈。为了提高她生活的信心,我跟她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盲才女海伦的故事以及残疾人张海迪的故事,用英雄们的动人事迹激发她沉睡的心灵,告诉她,这些残疾人的状况比她惨一百倍,一千倍,但他(她)们没有被不幸打倒,要向命运抗争,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你也要象他们一样,应该站起来要比他们活得更好。

2、坚持写周记。鼓励李某常写周记,特别是有关心理活动的周记,使我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及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与她共同制订改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计划。

3、鼓励她参加集体生活。让她过正常的集体生活,多与同学接触。我安排和鼓励她担任组长工作,让她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担任组长的过程中,虽然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有些男生因学习问题拿她的假发为难她,但她已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我也及时地支持她的工作,使用她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4、举行集体辅导活动,开展“团结友爱”为内容的辅导活动课,让那些专门拿别人的痛苦取乐的同学感到惭愧,主动向李某道歉。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李某担任一定角色,增强了与同学的交往,加深了友谊,同学们不再岐视她,在学习上、生活上互帮互助,有说有笑。有一次李某生日那一天,同学们事先买了生日蛋糕,在下午第八节课给李某举行生日庆祝活动,李某感受到人世的温暖。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李某变成一个正常的快乐的女生,组长工作很有成效,几乎每周获优胜小组,还常带本组同学在校内外学雷锋做好事;她本人的成绩也从中等生跃进了尖子生的行列。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案例介绍

王某,男,15岁,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初上中学时成绩一般,中等智商。性格较内向,轻度口吃,特别是上课回答问题情绪更紧张,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几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与同学争论问题。兴趣爱好:看书,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家境较差,父为下岗工人,母为临时工,均胆小内向,不敢大声说话,与世无争,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

案例分析

据家访了解,王某的父母因生活贫困,谋于生计,把王某寄养在外婆家。外婆为人胆小怕事,所以王某童年极少与小伙伴在外玩耍。加之家庭生活条件拮据,衣食不如同龄人,自身矮瘦,说话有轻度口吃,就更缺乏自信心,养成了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更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因王某不俏皮捣蛋,父母也管之甚少,交谈不多,只要王某在看书,父母顺其自然。父母与世无争,对王某的期望值不高,也使王某对自己信心不足。亲子关系平淡,不能促进王某的潜能发挥。

辅导方法

1、家访:与家长交谈,并让王某旁听,三方共同商讨对策,使王某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尽最大努力配合。

2、家长配合:(1)给王某买一本优秀作文选或精美散文集,买一个精美的日记本。(2)要求家长每一周每天发现孩子的一条优点并记在本子上,然后读给孩子听,使孩子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以增强自信心,增强亲子关系。以后每周隔2-3天找出一条记上,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应付了事,尽可能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的优点,及时表扬。(3)每天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句:“我们相信你是优秀的。”

3、系统脱敏法:(1)1-2周要求王某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声读一篇优美的文章。(2)3-4周,每天要求王某尽可能地连贯地大声读文章给父母听,并与父母交谈这篇文章(以王某为主),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用充实的精神食粮填补物质的贫乏,使家人对家充满着希望,父母对孩子充满希望,激励王某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3)2-5个月要求王某对着窗户读给行人听,锻炼自己的胆量。(4)同时,在学校里,要求王某每天能举手回答一个问题,并向老师汇报当时的心理感受。(5)担当一门课代表,在交往中锻炼胆量。让他在收发作业中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并让他把一些疑难问题收集,请教老师。因他理科逻辑思维较强,特别是数学、物理。所以给他创造了一个与人讨论问题的机会。

4、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表扬:(1)因王某喜欢看书,特别是科技书,就帮他借一些自然类及心理健康类的书籍,使他充实自己,增强自信心。(2)把他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也被感化了。(3)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在同学之间的威信,改变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处境。(4)经常对他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辅导效果

王某在老师的帮助及家长的鼓励下,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学生兑变为引人注目的学生。他在这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师生的关爱,更感到自己也占了一份空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为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与人辩论。充满自信使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课堂提问复杂问题时,同学们都说:“王某上!”王某更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我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案例介绍

王红红,女,某职高学生。

“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这是王红红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清我此刻的心情。”王红红接着对我说:“我自己长得不好看,我很自卑。在班上男同学、女同学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我,当我语文作文写得好,老师表扬,让我在班上宣读时,下面就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些难听的话,‘这个作文是她写的吗?’‘我看是别人帮写的吧?’当我拾金不昧,做了好事不留名,后来失者通过其他渠道将感谢信送到学校,我受到学校表彰,上台领奖,下面却有人说道,‘她怎么也能上台领奖,为什么这样的好事都给她遇上。’我听了心理很不好受,难道我就不能与别人一样生活吗?‘我就低人一等吗?’”

说着,王红红忍不住淌出泪来,她用手捂着脸,鼻子一抽一抽的。我连忙给她递上纸巾,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讲。”她仍饮泣不止,双眉紧锁,一直擦着眼泪。趁这工夫,我仔细端详了她。身材瘦小,穿着很宽松的校服,显得有些发育不良似的,她的脸瘦长瘦长的,布满了粉刺,她的皮肤颇为粗糙,头发有些蓬乱,她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她连日来睡眠不足。凭直觉,我感到王红红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

案例分析

通过王红红的述诉,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她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认为是自卑的个人的“理想我”与“实际我”失调的结果。大多数人都在心中构想一个“理想我”希望自己能尽善尽美,希望自己的学习出类拔萃,自己的容貌人见人爱,希望老师经常表扬自己,父母在日常的言谈之中,对自己倍加赞赏。一旦自己的现实中的表现达不到“理想我”的要求,“理想我”与“现实我”严重失调,就会感到心理紧张,产生“我不如人”的感觉,产生自卑心理。

辅导方法

针对王红红的心态,我采取了三个咨询步骤。

1、帮助王红红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王红红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认定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这表明,她过于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生存价值。因此,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促使她宣泄出内心的精神痛苦,并对此尽量表现出同感与理解。

“王红红,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这是我常用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由衷之言。听了这句话,王红红紧锁的眉头在渐渐地松展,同时,我还肯定了她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

我讲了几个实例给她听,使她产生了这种“原来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呵”的平常感,对于王红红不良情绪的宣泄十分重要,它使王红红意识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像她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所以,她无需过于看重个人精神痛苦。我在她面前体现出这样的亲切感,平易感,为的是使她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2、我竭力引导王红红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信心的关键。王红红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她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相貌平庸,别人瞧不起。我跟她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当我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不如人;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持自己的干劲。相貌不代表一切,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你认真学习,品德优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的骄傲,你应该为此而自豪。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

3、我通过和她父母沟通,让家长给予她更多的关爱,用火热的心去融化她内心的坚冰。我到她家进行家访,把事情跟她父母反映,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希望父母亲更多的给予她父爱、母爱,我用实际行动关心她的生活,她父母亲为之感动不已,表示要好好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振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红红从自卑的漩涡中爬出来,去拥抱自信的阳光。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辅导效果

在本个案的咨询过程中,我首先帮助王红红宣泄她自卑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并通过运用聆听,贯注,沉默等咨询技巧来传达我对她的同感,使她对我的咨询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

她有胆量当众演唱了

案例介绍

冉某,女,17岁,某职高幼师专业二年级学生。成绩不错,专业技能水平在班上也名列前茅,是班里的佼佼者。文静、内向、胆小,不善言谈和同学交往,是外地县城的住校生。该生很喜欢幼师专业,对音乐的“悟”性特别好,善于模仿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同学们称她为“小彭丽媛”。但由于刚进校时,第一次参加全校专业技能比赛声乐演唱发挥失常被淘汰,导致后来不管是上台表演还是专业考试等都表现出对现场的怯场和恐惧心理反常现象。水平大打折扣,得不到正常发挥,跟平时判若云泥,自己很苦恼。

案例分析

该生虽然模仿能力比较强,歌唱得也挺有“味道”,但也只是平时个人唱唱而已,以往从未在大场合当着这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正正规规地演唱过,再加上本身就胆小,因此,第一次当众参加演唱竞赛,看到台下上百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生怕万一唱不好丢了脸,同学会笑话,心理就心慌,紧张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心跳过快、手心出汗、双脚打颤、气息上浮、口干舌燥等现象。发声状态给打乱,找不到气息的支力点,高音唱不上,低音也下不来,节奏跟不上拍,大脑一片空白,一时间什么都记不住了,演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由于第一次唱“砸”了,对她的打击很大,自信心也受到了挫伤,认为自己没出息,出不了众。所以,后来再次表演,她都很害怕又会象“第一次”那样“出丑”,脸上没面子,满脑子私心杂念,顾虑重重,对自己没信心。

辅导方法

1、安排她担任了科代表,每天早晨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声乐演唱练习,锻炼自己在众人面前敢说敢唱的胆量。

2、个别交谈:鼓励她克服胆怯心理,增强必胜信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

3、帮助她克服一些技术上的困难,提高演唱水平,平时训练严格要求,课后进行个别指导,督促她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4、创造条件让她多参加艺术实践锻炼,从中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积累经验。如:班级的活动,学校的各种演出都尽量安排她参加,让她习惯于各种环境,各种场合中演唱。

5、每次演唱之前,老师都在她身边安抚她、告诫她,不要心急,要充满信心,并教她如何调节好自身的各种发声器官。

辅导效果

经辅导,冉某也认识到了,正是由于自己缺乏自信心和心理状态的失调,才出现了各种心理反常现象。端正对自己的认识后,冉某心理状态有所改善,对自己又充满了信心。在后来参加每年一次的全校声乐演唱技能大赛,曾获得了好名次。

他怕见重点中学的同学

案例介绍

王某,男,市某职高烹饪专业高一学生。父母是普通工人,他是个养子。初一年级时从朋友处得知自己是被人抱养的,从此便抱怨父母隐瞒自己身世。虽然养父养母视他如掌上明珠,他却与养父母关系疏远了,害怕别人嘲笑他是“养子”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内向。特别是中考仅差几分而上不了普高,原先考重点中学读大学的理想破灭了,他对读职高也失去了信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特别害怕看见读重点中学的同学。

案例分析

王某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心情复杂而敏感的时期,而养父母一直隐瞒他的身世,一旦得知真相后,便对养父母产生了不信任的心理,与养父母关系疏远。

凡是养子,一般自尊心较强。中考失意,使他又一次心灵受到创伤,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愿与人交往,更害怕看见成绩比自己好的读重点中学的同学。

辅导方法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王某谈心,使他对老师信任。全面了解王某心理状况,对症下药,给予开导,并夸奖养父母对他的关心,惭惭改变他对养父母的看法。

2、家长配合:通过家访与养父母沟通思想。要求养父母以积极态度对待养子的疑问,让家长、孩子统一认识,即使不是同一血缘,只要心灵相通,也能建立起深厚亲情。

3、自我接纳:征求养父母的同意下,让王某经常去拜访亲生父母,王某生日或节假日,亲生父母、养父母一起与王某过节庆祝,使王某感到自己有两对父母比别人幸福,以消除自卑感。

4、发挥特长:根据王某的爱好特长,让他参加食品雕刻小组,并叫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上重点中学的同学,以增强自信心。

5、阅读指导:推荐阅读本校《职高生成功历程录》,使王某认识到读职高并不比别人差,读职高同样有前途,照样可以考上大学,自己和读重点中学的同学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王某与养父母的关系亲密如初,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他的雕刻作品《龙凤相争》在校园艺术节中获二等奖,更可喜的是在重点中学的同学生日时,他自制生日蛋糕前往庆祝,不再害怕看见重点中学的同学了。

“我原来也有比别人强的时候”

案例介绍

韦某,女,原某职高旅游专业学生,已毕业两年,现在某三星级饭店前厅部任领班,通过自学考试已获酒店管理专业大专文凭。韦某刚入校时成绩一般,品行端正,遵纪守法,但性格较内向,孤癖,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同学关系欠佳。其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家境较好。

案例分析

同其他干部家庭一样,韦某父母对她寄予极大期望,希望她能读普高,考大学。她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是十分理想但也非常自信能考上普高。中考成绩一公布,她的成绩离普高线还差一百多分,无奈之下她报读了职高。一时的挫折使她对学习、生活失去了信心,从此她就认为自己原来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卑感极强,她拒绝参加所有的集体活动,拒绝与同学交往,入学近半学期没有在师生面前露过笑容,大声说过一句话,性格变得极为怪癖。父母过高的期望及中考的失败是造成她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

辅导方法

1、书面交谈。在多次找她当面交谈无效情况下尝试书面交谈,请她同老师说句悄悄话,通过书信交谈全面了解其心理障碍及形成原因,鼓励其制订一个大目标并实现若干小目标。老师帮助其找出实现小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2、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状况及表现,同家长协商共同帮助其摆脱中考失败的阴影,并要求其家长不再在其学习成绩上施加压力。

3、参加校、班级活动。鼓励韦某参加校艺术节的服装模特表演赛,她获得了二等奖,从此韦某有了一些自信心。

4、写周记:要求韦某每周写一篇题为“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周记。虽然题目一样,但韦某每篇周记内容不一样,逐步加深了韦某的自我认识。

5、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其参加校礼仪队,多参与社会活动,同同学、社会多接触。

辅导效果

第一次参加校艺术节服装模特表演赛就获得二等奖的韦某获奖后由衷地说了一句话:“我原来也有比别人强的时候。”从此,她变得自信,积极参加各类校、班活动,老师帮助她找到了其长处:擅长文艺表演。高二年级以后她性格变开朗了,喜欢交朋友,除了发挥其特长之外,开始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她的大目标是拿到大学文凭,最后她在实习期间及工作一年的时间里,终于如愿地取得了酒店管理专业大专文凭。两年后充满自信的她回母校向班主任透露:“我订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去广西大学读法律专业,将来做一名律师。”

情绪辅导

脸上很少见笑容的男孩

案例介绍

孟某,男,某中学初一(4)班学生。个子高大、结实,正处于爱说爱笑的年龄脸上却从来没有笑容,一双忧郁的眼睛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从不主动和别人搭话。鉴于他在小学有过任班干的经验,班主任委派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可是在大扫除时,他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扫在擦,身边喧闹的同学似乎与他完全无关。小学成绩优秀的他,课堂上却总是沉闷无语,不是低垂双眼,就是双手揪着头发沉重地伏在课桌上,甚至课后的作业也交不上了,成绩也逐渐下滑。他所在的(4)班的男生都酷爱篮球运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市体校篮球班的训练,可身材条件极好的他却从不参与。遇到集体外出的活动,他也总是交来家长签字的请假条而拒绝参加。

案例分析

孟某的父母皆从事石油勘探工作,常年在野外作业,孩子与父母关系生疏,他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祖孙俩感情深厚。他性格善良温和,刚上小学时也还是个活泼积极的孩子。可是在他八岁那年这孩子却遭受了成人都无法承受的刺激:他第一个目睹了奶奶被窃贼刺杀倒在血泊中的惨状!此后,这个八岁的男孩持续了两个月的低烧,他常常在半夜里惊醒,甚至整夜的失眠。这样突如其来的刺激所带来的创痛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所能承受的,随之而来的对不可预知的暴力侵袭与死亡的恐惧也不是一个八岁孩子能与之抗争的。终日被这无法宣泄的创痛与无法驱散的恐惧折磨着,活泼的孩子变得寡言少语,精神萎靡不振,不知情由的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同学们投来的不理解的目光,使他失去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失去了对外人的信任。唯一可以依靠的父母,又因亲子关系的生疏以及常年在外工作而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而恰当的心理调适,孟某的心理在八岁时就开始出现了自闭的征兆。升入初中后,周围熟悉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班的同学都是家庭条件较好,而且倍受父母宠爱的十一、二岁孩子。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好表现也很自尊,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更没有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在这样一群同龄人中,孟某和孤独感更强烈了,心里益发觉得这世界的不公,他完全拒绝与任何人沟通。

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与孟某的家长、小学老师、同学交谈,从而了解孟某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2、老师常常与孟某个别会谈,使他自己找回积极的生活态度。谈他的快乐的童年,谈他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让美好的回忆驱走脑海中那段恐怖的经历。更多的时候谈的是对未来的设想,并与他一同制定计划以改善目前的情况,令他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3、为他提供融入集体的契入口:安排一个家庭条件好但性格温和,从不爱炫耀,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又细致的女孩与他同坐。安排座位之前,老师和这个女孩做了一次长谈,把孟某的遭遇都告诉了她,要她带动其他同学更多更主动的接近他,让他发现周围的同学并不象他原来所看到的那样自私和骄傲,从而排除他的孤独感,消除他在集体中的失落感。这也是对“异性效应”的一次善加利用。这个过程中,老师随时注意帮助他们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度,以免弄巧成拙。

4、创造机会,把握契机帮助他重塑自信:

让他再任劳动委员。初上任时,手把手教他如何有条理的安排班级劳动,如何在工作中赢得威信,如何恰当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

和科任老师沟通,请老师给予孟某特别但不过分的关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在他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还不很扎实的时候,为他争取参加数学奥赛的资格,让他学会要锐意争取。

帮助他策划两台主题班会,让他亲自组织,学会主动去争取同学的配合,从而明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使他与同学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以了解孟某家庭情况及他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让他们明白常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孟某自闭现象明显改变,和父母、同学的关系都大有改观,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与几个同学组织了数学小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甚至成为主力人员。孟某已经从一个孤独自闭的孩子恢复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了。

她心灵的天空阴转晴了

案例介绍

林某,女,16岁,某职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来自市郊区农村,性格内向,学习成绩良好。该生刚入校时经常在宿舍和教室随地吐痰,引起同学的反感。起初同学们好言相劝,她不以为然地说:“习惯了,不好改。”后来遭到大家的指责,她便认为别人看不起她、歧视她。从此很少说话,郁郁寡欢,进而无心学习,成绩一再下降。对集体活动和周围的一切均无兴趣,发展至同学主动叫她,她也不答理,常在宿舍里独自流泪。在一次周记中她写道:“我喜欢一个人呆着,虽然觉得这样很无聊,但和同学们在一起时又感到很难受,似乎人人都抬起得意的脸孔在威胁着我。每当看到同学们无忧无虑地谈笑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嫉妒,还是羡慕?我也说不清。反正我的眼前总是一片灰暗,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是孤独伶仃的。我该怎么办呢?老师,帮助我吧!”

案例分析

林某生长在农村,农村的卫生标准和规范无应有的制约性,这样的文化背景使得她在少儿期就缺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环境。来到城市后,她没有意识到随着环境的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将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在农村随地吐痰也许不为过,而到了城市则是不容许的。由于林某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出现了心理上的不平衡。

林某不良的卫生习惯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后没有正确对待,认为是别人看不起她,歧视她,因而她自己封闭起来,导致冷漠孤独、敏感多疑。她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唯恐自己在活动中又做错了事而被别人笑话和瞧不起,惹人讨厌。后来发展至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心理,因而隔绝了人际交往,在自我闭锁的消沉中失去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林某的家庭条件和自身的知识方面不如城市的同学,本来就有自卑感,加上同学们对她不良卫生习惯的不理解,她又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导致她自惭形秽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心理。面对这仿佛不可逾越的困难,进而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紧张抑郁,认为自己已被所有的人遗弃,继而产生了更严重的自卑心理。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她常常陷于自责自卑与灰心丧气之中而不能自拔。

辅导方法

1、引导林某了解环境,接受环境,顺应环境。常与林某个别面谈,让她反复体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句俗语,指出她的内心冲突以及彷徨、失望、忧虑、怀疑、悲伤、绝望等负面情绪体验均是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引起的,属正常现象,不必紧张。耐心引导她观察从农村到城市,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都有什么特点,自己需要改变哪些习惯,如何调整心态才能接受和顺应新的环境。

2、引导林某正视自己,面对现实,重新评价自我。要求林某坚持写日记,把自己的言行与他人的言行作比较,然后进行评价、总结,逐步提高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对变化了的“我”、新环境中的“我”要有客观的估量,既要承认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造成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又应看到很多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的。面对学习成绩的相对下降和在班上的地位不如初中时等情况,要冷静地分析各种原因,如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迎头赶上,那就树立信心,加倍努力。如果能力不及就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及时把目标调整在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所及的范围之内。在了解自己、正视现实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对自我的恰当确认,从而接纳自我。

3、创设和谐宽松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团结的集体、和谐的氛围,会使人感到轻松自如、心情舒畅。而和谐的班集体需要每个同学的共同参与。要求全体同学宽容林某,理解林某的不良卫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同学们主动增加了与林某交往的频率,并在集体活动中为林某提供各种能表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她感受成功的喜悦。在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气氛中,林某的思维由僵化变为灵活,情绪由抑郁趋于开朗,行为由消极转向积极,各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也逐渐增加,逐步发挥了自己的潜能。

4、挖掘林某的“闪光点”,增强她自我激励的能力。林某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为了充分发挥她的优势,选她当劳动委员。由于“角色心理”的作用,林某融洽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自我封闭的消沉中解脱出来,对周围的人和事能主动关心了。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欣赏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她的组织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均有所提高。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的辅导、同学的配合以及林某自身的努力,经过一个学期,林某的不良习惯彻底改掉了。她不再随地吐痰,并能经常主动打扫宿舍和教室,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她脸上有了笑容,说话也无拘无束了。由于劳动委员的工作干得出色,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她坚持写日记,练得一手好字与好文笔,在校作文竞赛和书法比赛中均获过一等奖。各科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林某的眼前不再是一片灰暗,她心灵的天空阴转晴了,常感觉自己漫步在湛蓝湛蓝的艳阳天,生活在希望之中。

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案例分析

吴某父母离异已四年,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吴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南宁市每年四月举行的篮球比赛,但由于腿伤,他肯定是不能参赛了,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

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李某,女,17岁,某校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

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

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

案例介绍

梁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

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

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行!”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

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

忧郁的背后

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

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

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

下载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心理辅导[大全]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内心体现,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发挥身......

    心理辅导案例[推荐]

    心理辅导案例 摘 要: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快乐、健康的成长,班主任、任课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1、李某,女,16岁,高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

    中学生心理辅导实践

    心理辅导之恋爱失恋那件小事 随着学生心理不断地发展,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得比原来要成熟,在学校,除了学生之间的友情,在学生之间也发酵着另一种情感,那就是爱情。 学生总是......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张某,初一,学习成绩中下,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

    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大全)

    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课题:正确面对情绪 (该论文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论文评选中获市教科所壹等奖和省教科所叁等奖) 【辅导目标】 1、提高学生认识不同情绪......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永丰中学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

    心理辅导育人案例

    王俊,今年8岁,读二年级,他的父母亲,还有爷爷、奶奶都是从江西来武汉常年买菜做生意,一年级时还添了一个妹妹,家人宠爱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和妈妈,吃饭需要喂,作业不会家长做。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