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上半年中国周边局势透视

时间:2019-05-14 07:5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 年上半年中国周边局势透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 年上半年中国周边局势透视》。

第一篇:2014 年上半年中国周边局势透视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 Policy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安徽建筑大学思政部

2014年10月

2014 年上半年中国周边局势透视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三、周边地区发展形势良好,清醒认识存在的诸多风险和挑战

我国周边地区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存在着很多积极有利因素:一是我国周边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上升。在中国带动下,周边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二是周边地区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升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自贸安排谈判继续推进。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获得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三是周边地区努力弥补安全合作短板。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为推进亚洲地区安全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周边地区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一是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通过新《国民投票法》并提出最早将于2017年修改和平宪法,通过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在历史、岛屿问题上不断发起挑衅,引起邻国担忧。二是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再度升级。朝鲜宣称将进行“新型”核试验,美韩举行大规模军演对朝施压。三是阿富汗进入政治、安全、经济过渡的关键之年。阿举行总统选举,将给阿政局带来深层次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计划于今年年底撤出作战部队,阿政治和解、经济重建和安全前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上升。

——教育部2014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目 录

一、中国周边地区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周边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上升

(二)周边地区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升级

(三)周边地区努力弥补安全合作短板

二、中国周边地区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一)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

(二)南海争锋——中、菲、越角力

(三)朝核问题日益复杂化

三、准确把握周边环境变化中美国因素的影响

四、中国自身发展战略与应对

一、中国周边地区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国周边地区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存在着很多积极有利因素。

(一)周边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上升

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面积为4457.9万km²,占陆地总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1.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7%。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亚洲发展同其他各大洲发展息息相关。亚洲国家积极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世界发展。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共克时艰,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亚洲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30%,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给世界带来了信心。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进入新世纪10多年来,亚洲地区内贸易额从8000亿美元增长到3万亿美元,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额从1.5万亿美元增长到4.8万亿美元。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公布的报告指出,亚洲经济规模将在未来40年大幅增长,将占到全球经济规模的一半,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等七个国家将引领亚洲未来的发展。亚洲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全球力量与影响的东移,具体表现为亚洲在世界体系中地位的上升以及可能出现的多极新秩序。

亚洲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写着世界政治经济的版图,全球力量的重心开始从欧洲向亚洲转移。这一历史性的全球力量结构演变使亚洲在国际关系中的分量凸显。亚洲在世界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亚洲外交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和优先方向。

今天的亚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满蓬勃朝气和强大活力。

(二)周边地区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升级

2013年10月,党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形势下周边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习近平主席以其政治家的睿智和战略家的视野,顺应时代潮流,审时度势,推陈出新,提出了一整套我国亚洲外交的新理念、方针和政策。他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继承了我国始终坚持的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亚洲外交传统,精辟地概括了新时期周边外交实践的理论内涵。这“四字箴言”生动反映了新形势下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

新世纪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同亚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积极推动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升级,提出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

1.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2.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秦汉时期,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总书记基于历史,着眼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中国在宏观战略上逐步实施“由陆及海、由海及陆、海陆统筹”,由偏重陆 地权益走向陆地与海洋兼顾。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出倡议,中国愿同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隔不过一月,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这“一带(陆上)一路(海上)”相互倚重,互为补充,充分体现了中国实施“西进”和“南下”双重战略的考量。向西,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可以拉近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打破美国、日本在中国东、东南方向实施的战略包围,削弱亚太“再平衡”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向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可以巩固并加深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力争将经济合作的成果“外溢”到安全领域,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一带一路”几乎同时提出,展现了中国政府统筹陆海,铺开周边外交新棋局。

3.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当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4.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3年10月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习近平表示,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建立,将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投资于亚洲的“活力与增长”。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继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之后,中国试图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又一举措。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将夯实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

5.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是2013年5月国务院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提出的,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该倡议 对深化四国间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东亚与南亚两大区域互联互通有重要意义。

6.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是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初衷是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与巴方领导人就进一步加强中巴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李克强总理表示,要加强战略和长远规划,开拓互联互通、海洋等新领域合作。要着手制定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这条经济走廊的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三)周边地区努力弥补安全合作短板

安全合作是亚洲当前的一块“短板”,它需要各国以巨大的勇气和巧妙的智慧去弥补。对比亚洲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明显滞后,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泛亚洲安全合作架构。

亚洲地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内部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国家实力差距巨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聚集了多元化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与此同时,亚洲地区几乎集中了世界所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国际热点问题。可以说,亚洲的整体安全复杂多样,充满不确定性。首先,亚洲是大国利益和矛盾集中的地区。东亚地区有中日韩三国;东南亚地区形成地区合作组织——东盟,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又建立联系机制;南亚地区有印度和巴基斯坦;西亚地区有伊朗、沙特和土耳其。上述这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是具有地区影响力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要素禀赋等原因,亚洲各国间的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另外,亚洲集合了约1000多个民族、种族,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而且各民族、种族之间相互杂居、跨界生活,同时又集合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多个宗教。由于历史背景、宗教差异、领土争端等原因,亚洲主要大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结构性矛盾。东亚地区的中日之间,南亚地区的印巴之间,西亚地区的沙特和伊朗之间都存在着利益纠纷和地区主导权之争。这其中还掺杂着众多的地区热点问题。如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界争端、印巴领土争端等。同时,受全球化的影响,亚洲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恐怖主义、跨 国犯罪、毒品走私、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威胁着亚洲地区的发展与稳定。面临如此严峻的安全形势,亚洲各国迫切需要一套新的安全理念与安全机制指导新的安全合作实践。

总之,亚洲地缘政治环境较为复杂,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利益摩擦;既有领土权益争端,又有地缘政治博弈;既有亚洲一国自身和地区内部的问题,也有域外国家带来的影响。亚洲是民族、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最为复杂的大洲,是世界上可能唯一遗留冷战遗迹的大洲,也是世界上唯一缺乏一个包罗万象安全机制的大洲。亚洲安全机制建设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作为本届峰会的承办国,中国在会上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主席国。这一由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于1992年倡议建立的亚洲安全问题论坛,历经22年发展,现已拥有26个成员国、11个观察员国和组织,成为亚洲为数不多的跨文明、跨地域、讨论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的重要平台。目前,亚信成员国领土占欧亚大陆90%,人口占全球50%,GDP占全球1/3,覆盖由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到中东甚至北非的辽阔地区,聚集了亚洲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发展水平国家的代表。

中国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亚洲新安全观。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领土连接东亚、北亚、南亚、中亚,又经丝绸之路与西亚密切相通,在亚洲处于“核心”地位。中国提出亚洲新安全观,是对亚信的重要理论贡献。

中国倡导的“亚洲新安全观”包括“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4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安全观强调结构内部的相互联系,点会影响到面,面会影响到立体;共同安全观强调安全是相互分担的,这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尤为突出;合作安全,鉴于安全内部结构的复杂及互联性,唯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达到安全;可持续安全,即安全应和发展结合,只有具备发展观的区域安全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习近平主席所提到的亚洲新安全观,是向周边国家所传递的正面信号。目前,美、日等一些个别国家,不承认时代变化,脑袋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执拗地巩固既有秩序,是东亚困境的根源所在。亚洲固有的矛盾和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导致各国间的互信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讲到“亚洲的安全要靠亚洲人 民来维护”,强调了战略对话的重要性。亚洲作为一个整体,自己的安全问题当然是由自己负责,亚洲需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亚洲自己提出亚洲安全的观点,并且创设亚洲自己的安全框架,这说明亚洲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

二、中国周边地区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我国周边地区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存在着很多积极有利因素。同时,周边地区的诸多风险和挑战更不容忽视。

(一)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

日本政治右倾化,对华政策强硬,牵制中国发展和统一的意图增强。政治右倾化与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形成“政治共鸣”,在以“自由主义史观”“爱国心”等方式粉饰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同时,试图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达到修改和平宪法的目的,不断推动政治军事大国化进程,严重毒化着日本的内政外交。

日本将领土争端与安全问题联系起来,渲染“中国威胁论”,借机调整安全政策,加强日美同盟。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日本期间,明确表示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日本政治右倾化具体表现为:政治上更趋保守化,越来越多的保守派政要公开否认和美化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历史,要求摆脱所谓“战败国后遗症”,不断激化与邻国的领土纠纷,力求修改和平宪法成为所谓“正常国家”等等;军事上不仅实现并扩大了海外派兵,而且主张放弃“专守防卫”原则,通过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壮大日本军事防务影响力,强调实行集体自卫权,企图进一步扩大自卫队的行动范围。这些动向成为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集中表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伊始,就明确表示“修宪”是自己的“历史使命”,力图“摆脱战后体制”的意愿十分明确。就目前日本政局来看,2012年和2013年的众参两院重新确立保守政党自民党“一党独大”的优势,获得众参两院半数以上席位的自民党将修改和平宪法提速,加之日本维新会、大家党和新党改革等修宪势力的壮大,日本政坛的总体保守化和政治右倾化全面加速。安倍立志要制定一部符合保守势力意愿的新宪法,完成自民党尚未完成的“立党”使命。在安倍看来,修改和平宪法是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实现政治军事 大国战略构想的关键所在。

目前,日本国内的政治气候逐渐向参拜靖国神社“合理化”的方向发展。2013年12月,安倍晋三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悍然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14年4月,安倍又以首相身份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紧随其后,140多名跨党派国会议员集体“拜鬼”。安倍晋三在其著述《致美丽的祖国》中妄称,参拜靖国神社“目的是向为我们国家献出生命的人表达尊崇的心情”。他还质疑“东京审判”的法理依据,狡辩称“战犯在国内法上不是罪犯”,所谓“‘甲级战犯’存在着误解”。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否认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历史教科书误导日本新生代。右翼团体“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肆意歪曲历史,鼓吹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有理。日本政府借口该历史教科书是由民间学者编撰,极力淡化日本中小学教科书均须交文部科学省审定的责任,并以“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的形式,纵容“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肆意歪曲历史事实。

这些政治右倾化言行罔顾人类良知和国际正义,完全无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对亚洲受害国民众犯下的滔天罪行,严重误导了日本社会对于日本近现代史上“功过是非”的价值判断,也必然与日本社会的一些右倾化思潮相互呼应。

2014年2月4日,日本鹿儿岛县南九州市的“知览特攻和平会馆”竟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邮寄申请书,希望将该会馆收藏的333件敢死队队员遗书等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种公然将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遗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恶劣行径表明,日本社会一些人对于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罪行不仅没有深刻反省,且有颠倒黑白的价值误判。又据日本共同社今年3月1日报道,东京多家公立图书馆馆藏的有关记述纳粹迫害的《安妮日记》及相关书籍遭蓄意破坏,国际舆论认为日本社会已经呈现“保守化”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执政的保守势力为极端民族主义的肆意泛滥提供政治气候,后者为前者的政治右倾化言行摇旗呐喊。如今这两股势力遥相呼应,甚至公然合流,导致日本国内的政治右倾化日趋严重。

政治右倾化严重毒化着日本的内政外交,导致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打破了亚太地区稳定、发展的和平局面。

首先,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及错误观点,加快了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实际行动。安倍谋求“摆脱战后体制”,让日本人“对日本历史、文化有一种骄傲感”的民族主义理念已经影响到日本的内政外交及政 策制定。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民族主义“政治诉求”,对于保守派新生代政治家来说往往是超党派的。多数自民党、日本维新会与有些民主党国会议员等新生代政要在使得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成为所谓“正常国家”方面有着共同话语和高度共识。尤其在涉及国家利益、宪法、防卫等敏感政治问题时,他们在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实现日美同盟的“对等性”、争取日本国家利益最大化等方面都能取得相当一致的看法,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以安倍为首的保守派政治家群体常常把否认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与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力求通过脱离战后体制,实现日本的政治军事大国化,并在“争常”、修宪、派兵海外及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上,显示出更为强硬的民族主义政治立场。

其次,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深刻影响日本对外关系及外交战略。日本在谋求摆脱战后体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日本的对外战略目标。日本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外交理念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右倾化日益明显。日本的“正常国家论”主要指日本要在国际“安全保障”领域有所作为,发挥与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军事大国作用。这是日本追求的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正常国家论”谋求通过修改和平宪法,改变军事上自我约束,“摆脱战后体制”,力求重获对外动用军事手段的权利,实现政治军事大国化。

第三,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及“历史观”已严重伤害了广大亚洲受害国的民族感情,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右倾化思潮的高度警觉。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从中日关系恶化的源头来看,日本是在利用领土纷争刺激民族主义情绪,从而为修宪派兵制造舆论与危机感。日本无法像德国那样彻底地反省它的历史,修订教科书审定标准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又一表现,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各国的忧虑。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日本只有承认并反省历史才能得到亚洲人民的信任。日本政府应考虑本国的未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上述国际舆论表明,日本保守派政要迎合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右倾化行为,已经严重伤害了亚洲受害国民众的民族感情,国际社会也深刻认识到日本政治右倾化和极端民族主义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害性。

(二)南海争锋——中、菲、越角力 南海问题仍然暗流涌动,美日澳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声称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煽动所谓中国“强硬论”。美国公开提出支持在 南海搞“多边行为准则”,与有关国家围绕南海的军事演习频繁。

菲方行动:2012年4月以来,菲律宾政府在“黄岩岛事件”上惨痛失利,无可奈何之下将与中国在南海的岛礁陆地领土争端挂上“海洋争端”的幌子,提交《公约》的仲裁程序,借此在国际社会渲染“中国蛮横无理”的谣言。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向仲裁庭提交长达4000页的诉状,指控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违反《公约》,并以《公约》第121 条“岛屿制度”为依据批评中国声索海域过多。6月2日,仲裁庭发布程序令确定后续程序,要求中国在12月15日前提交回应菲律宾诉状的辩状。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称:“中方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有关仲裁的立场没有改变。”

越方行动:2014年5月初以来,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我国西沙群岛主权和管辖海域开展钻探活动,越南方面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非法强力干扰中方作业。同时,越方还纵容其国内反华游行示威。5月中旬,数千名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一个多月来,越南官方和媒体大肆进行反华宣传,严重伤害了来之不易的中越友好合作关系。

中菲、中越南海领海主权和岛礁主权归属争议加剧,主要与对于相关海域资源,首先是油气资源的争夺相关。对于中国同一些国家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中国政府愿意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坚持通过平等协商谈判,以和平的方式妥善处理,这一点今后也不会改变。中国绝不会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

(三)朝核问题日益复杂化

朝鲜半岛自朝鲜战争以来一直存在着军事对峙,朝核问题实际上是冷战对抗的延续。朝鲜指控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则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认为,朝鲜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要解决核问题首先需美国转变对朝政策。朝鲜重申,只要美国不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也就不能放弃核遏制力。为解决问题,朝鲜一直要求与美国进行直接对话,并多次提议与美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美国则要求朝鲜先行放弃核计划,并坚持认为处理朝核问题的恰当方式是通过多边对话。

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中国政府积极斡旋。2003年4月 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举行了三方会谈。朝鲜在会谈中曾提出同时消除美朝安全疑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要求美国作出回应。同年8月27日至29日,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在北京举行首轮六方会谈。截至目前,六方会谈已进行到第六轮。2014上半年,朝鲜半岛局势持续动荡不定,一方面,朝鲜不断叫嚣进行“新型”核试验,另一方面,韩国、美国多次举行“关键决心”、“秃鹫”、“乙支自由卫士”等联合军演。

中国历来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出朝鲜半岛应以和平机制取代停战机制,实现半岛和地区的长治久安,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恢复六方会谈,全面均衡解决各方关切,从根本上解决朝核问题。

王毅外长最近表示,在半岛问题上,中国政府始终有一条“红线”,就是绝不允许生战生乱。如何来处理当前的半岛问题?如果要打一个比喻的话,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爬坡、过坎、走正道”。首先要爬无核化这个“坡”。核问题是目前的症结所在,只有实现了无核化,半岛才有真正和持久的和平。二是要迈过缺乏互信这道“坎”。有关各方,尤其是朝美双方严重缺乏互信,这是挡在和谈面前的一道坎。这道坎导致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六方会谈几度中断。三是要走对话解决这条“正道”。对抗只能带来紧张,战争更会造成灾难,所以平等对话、协商谈判才是正道。六方会谈是目前唯一能够被各方所接受的对话机制,中国作为主席国,中国政府希望能够尽早复谈,谈比不谈好,早谈比晚谈好。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关于朝核问题和六方会谈,朝鲜将依然坚持固有立场,即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对朝敌视政策且不以行动加以证明,朝鲜半岛无核化就绝无可能,朝鲜就绝不会单方面为重启六方会谈而首先采取行动。朝鲜半岛形势潜伏着较大不稳定性。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前景暗淡。

三、准确把握周边环境变化中美国因素的影响 美国不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坚持深度介入亚太地区事务,早已由我周边地区的“外在因素”,成为了“内生因素”,从而对中国周边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上述几乎所有的新变局中都有美国的影子,美国通过加大在中国周边的投入,利用多层关系机制,企图构建应对中国的网络。

2010年以来,奥巴马政府高调推进亚太战略调整,对我国的周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成为引发我国关于周边环境和周边外 交政策争论的一个主要原因。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和对华政策,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对华政策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其服务。但在实际执行的层次上,却出现了二者相互制约的局面。几年来的奥巴马的亚太战路调整有明显针对中国的表现,包括强化与日本的军事同盟、在与中国的岛礁主权归属争端中偏袒日本和菲律宾;与印度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等。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这些动作,不仅直接加剧了日、菲于中国关于岛礁主权归属的争端,而且在我周边地区制造了针对我国的紧张气氛,从而成为近几年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另一方面,中美对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取得基本共识、中美合作更广泛地推进等,不仅显示了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于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直接针对中国的部分有所制约,例如对日本领导人相关言行的制约等。

亚太地区应该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实验田,而不是相互争斗的博弈场。美国的限度是不破局。把握中美关系大局仍然是核心,美国的主导战略是构筑制约与平衡网,但挑动周边国家对抗中国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是:不破局。历史上没有过一个现存霸权国家与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有这么难分难解的利益关系,“不发生大的对抗”是双方的战略底线。中国对美“避免对抗,寻求合作”的大战略没有必要改变,中国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中国的利益,也得到美国积极回应。

须清醒认识到,上述矛盾将长期存在,但矛盾两个侧面的影响,是不断变化、调整的,从而将导致对中国周边环境的不同影响。显然,如果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针对中国的部分强化,将对我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中美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则将对我周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所以,须在弱化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针对中国部分的同时,着重强化中美双边合作。这将保证处理中国周边环境及其变化中美国因素影响时,中国的主动、有利地位。

四、中国自身发展战略与应对

面对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咄咄逼人的美国“再平衡”,中国怎么办?中国既不能做美国的敌人,也不可能成为美国的盟友。自从美国出台“再平衡”战略以来,中国一直从容应对,避免与美国迎头相撞,与美国进行巧博弈,该合作的时候合作,该说“不”的时候就说“不”。更重要的是,中国不随之起舞,而是增加定力,主动进取,积极构筑友善的周边环境,使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受阻。

第一,阐述“中国梦”,并以实现中国梦来统合中国内外战略。2013年6月习近平与奥巴马会晤时,重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 国将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的新动力就是要为中国梦创造更加广阔的国际空间。

第二,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加强对中美关系的塑造与引导。2013年6月,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与奥巴马会晤。两国元首强调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在如何推进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即中美两国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 老路,展现了努力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归纳为三句话: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如今,中美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大大拓展,双边与多边的合作与挑战并行,这就要求在处理中美关系时超越旧式思维。特别是中美如何在亚太地区共处,将是中美能否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严峻考验。目前,中美之间已经有100多个对话机制,这是前所未有的,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两国贸易额已超过 5000亿美元,相互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两国有望在可见的将来,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世界的未来要求中美两国以负责的态度,共同提供新的公共产品。中美关系不能、也不应当重复历史上大国零和对抗的老路,只有超越大国必然对抗的历史,创新思路,走互利共赢之路,才能共享未来。一个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有助于东亚秩序的和平转型,有助于管控亚太地区的矛盾和分歧。

第三,倡导“一带一路”,构建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2013 年10月,中国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今后5-10年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统合思想认识,为周边外交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习近平在会议上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演讲时阐述了共建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一带一路”陆海结合,旨在传承与弘扬古代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的精髓,顺应时代潮流,并赋予丝绸之路新的内涵,那就是让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紧密、贸易空间更广阔、民众往来更便利,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该倡议表达了中国与周边各国加深国际经济合作的愿望,得到积极回应。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获得跨越式发展,正从“黄金十年”向“钻石十年”迈进。这要求中国与东盟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双方关系,加强对话,积累互信,充实双方关系的战略内涵,坚持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遇到分歧时,坚持协商一致、互谅互让等原则。“合作又有疑虑”、“防华而非反华”是东盟与中国发展关系的战略基线。应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打造自贸区升级版”,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投入,加强互联互通,以及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框架下达成全面、优质和互利的经济合作协议,都将为中国与东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美国“再平衡”的用意之一就是企图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中渔利,鉴此,中国大力改善与拓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不给美国分化离间中国与周边关系的机会。

第四,大力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海洋强国,是中国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这说明建设海洋强国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是中国制定新时期海洋战略的指导方针。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多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是中国在海洋强国战略中的一项重要顶层设计,旨在更有效地推动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

菲律宾在南海强硬是出于现实利益,利用外来势力对抗中国增强的干预力和潜在控制力,但难以与中国直接对抗。南海涉及我国核心利益,但解决争端的条件不成熟,强夺回岛屿和海域要付出巨大代价,要采取积极的维稳对策。

近年来,中国有力地维护了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并开创了海上维权的新模式。比如在黄岩岛问题上,中国采取了非军事手段,切实维护了中国的海洋权益,打击了菲律宾的嚣张气焰,形成了“黄岩岛模式”。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针对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中国的公务船和飞机实现了对钓鱼岛海空的常态化巡航,打破了日本的所谓排他性存在,使钓鱼岛的局面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五,进一步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上合组织是一个稳定器,要加大投入,提升合作水平,加强中俄的战略协商。在安全合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人文合作,并把上合组织作为构建新型周边关系的试验田。

综观历史上每一次财富与力量的大转移,都会助推国际秩序的转换。当前中国日益展现其全球视野,对大国关系及周边国家关系的政策更加主动进取,正从应对向塑造转变。

资料来源:

外交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2014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第二篇:中国周边局势

一、北部(含东北、西北)

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以及中亚其他国家与我国接壤,首先,我们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俄罗斯,这是个传统的欧洲国家,1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国土,横跨欧亚大陆,战略资源丰富、与我国相连的边境线约为4300公里。从历史上来看,俄国人并不是一只温顺的绵羊,他们有着斯拉夫人剽悍的性格,一直奉行领土扩张的政策,在近代史上,曾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因此,我从心底里是讨厌他们的,从长久来看,我们还要加以提防。当前分析:俄国是一个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国家,尤其是他的军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领先我国一大步;由于前苏联的分裂使俄国遭受重创,经济相对落后,军事实力也迅速衰落,随然目前已经在缓慢的恢复当中,但众多国内国际因素决定,他要完全崛起回复到前苏联时的强大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而且是非常艰难的。再加上目前受北约东扩的影响,俄在欧洲的战略空间被极度压缩,当前的主要精力是应对北约东扩的压力,尚无暇他顾;并且,中俄两国现在已勘定了边境线,双方不再有领土纠纷,可以说,俄罗斯在可以预见的10年之内,不会构成对中国的威胁。而且,两国还面对一个共同的对手,这就是美国。在这里,不得不谈到美国,美国现今正想方设法渗透到中亚的蒙古及前独联体国家,以便对中俄两国形成分割包围之势,在两国背后设置炸弹。因此,中俄两国与其他中亚国家有必要在这一地区加强合作,迫使美国的这一阴谋不能得逞,从全球范围来看,中俄两国加强合作可有效的抵御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政策,维护全球战略的平衡。与此同时,中国还应与中亚各国和俄罗斯加强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方面加强合作,维护边疆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

北方还有两个重要的国家,这就是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国家,朝鲜是穷兵黩武,韩国是经济发达,他们又属于同一个民族,自朝鲜战争以来,分为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我个人认为,在北方地区,将来对我国构成威胁的恰恰是这两个国家,为什么这样说?理由很简单,他们对我国都有领土要求。我们先来看看中朝(韩)领土问题:历史上和50年代中朝边境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但整个水面都是中国的,整个长白山天池都是中国的。为促进中朝友谊的发展,50年代和1963年中国向朝鲜赠送国土,50年代后,中朝边境以江中间为界,并将江中的岛屿全都无原则的白送给了朝鲜,1963年长白山段国界后退30公里,天池水面2/3划在了朝鲜一侧,另外被送人的还包括黄海里的两个岛屿,在抗美援朝时朝鲜向中国提出在岛上架设通信塔,中国同意了,但是抗美援朝结束后,朝鲜以岛屿上的通信塔是朝鲜的为由,霸占至今,毫无说法。不仅如此,朝鲜(韩)还得了便宜卖乖,现在竟无耻地说整个长白山都是他们的,不是他们的中国怎么会给他们呢。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找到韩国住中国大使馆的网站(叫韩国在线),里面有文章就公开说白头山(长白山)是他们的,而且还提供了地图,把整个东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划入了近代的朝鲜地图,为索要长白山提供法理依据(此地图不便在这里贴出)。正因如此,我觉得将来朝鲜(韩)会在中国的东北部制造麻烦,所以,我们必须早早制定应对措施。我们现在再也不能犯以前那样的错误了,要接受教训,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利益的衡量,在国家利益上,我们切不可只作好人,也要学会作小人,也要学会占便宜。现在,朝鲜似乎要投入美国的怀抱,韩国官方政策却向中国倾斜,而民间反华的声浪开始潮涌,那以后韩国政策会不会受国内民意影响,我是很怀疑啊,韩国、朝鲜现在正寻求和解,希望最终获得统一,我觉得,假如朝鲜半岛最终统一,是对中国不利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韩朝统一后,肯定会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因有领土争端,会发生与我国军事对抗的可能;二是鉴于韩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有美国的军事基地,美国就拥有了直接从陆路通往中国的桥梁。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尽量破坏他们的统一进程,当然不能明目张胆的进行干涉,也可以学习美国嘛,采用阴暗的手法,即便做不到,也不要傻傻的去支持他们。你们可别骂我卑鄙啊,我也是为了国家利益着想啊。

二、西部(含西南)主要国家:印度、巴基斯坦

网上各大论坛现在有许多文章,认为中国在领土问题上并没有吃亏,所谓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是官方采取的一种以进为退的策略,这些文章并以阿克赛钦地区为例进行佐证。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仅是一些道听途说,根本没有法理依据,这种言论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时间久了就会误导人,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我来谈一下实际的情况:“阿克赛钦是一块被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里高原环绕的盆地,约21万平方公里。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后准葛尔的大军及蒙古熬茶礼佛的行旅都是从此进藏,清雍正时设立拓置局管辖,1951年西北解放军也是从阿克赛钦到达阿里的”。借用印度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印度对阿克赛钦的要求无论在条约、习惯或地理上——如分水岭原则——都是没有根据的。印度对麦克马洪线的要求虽在地理和习惯上有根据,但它没有有效的国际条约为根据 ”。大家可以明白了吧,阿克赛钦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关于麦克马洪线,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它是非法的,我不必多讲,而官方所讲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印占土地本应属于中国这是铁的事实,大家决不能再受误导了。62年中国进行对印自卫反击战后,主动撤到了双方实际控制线,80年代初期,中国国内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印度趁机又占领了这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成立了所谓的阿鲁纳哈尔邦,企图造成既成事实,而我国政府坚决反对,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

应当坚决拥护。

现在,因领土争端,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囤积了大约占其全部军事力量三分之一的军队,现在两国实际控制线犬牙交错,局部我们并不占优势。但从全局的战略态势来看,印度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我们在这里又要谈到另一个重要的国家:巴基斯坦。62年的战争虽然没有收复这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却极大的打击了印度,此后,我国又不断的援助巴基斯坦与印度为敌,牵制了印度大部分精力与财力,在地形上,我军又占据着所有的制高点,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印度次大陆。而今,巴基斯坦与印度这对宿仇因克什米尔问题水火不容,印度绝对没有两面作战的实力,我们只要稳定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坚定的支持他,印度也无可奈何。同时,在领土问题上我们对印度采取强硬的外交政治措施,决不让步,形象的说,就是采取拖死狗战术,印度如不松手,早晚会被拖垮。巴基斯坦不仅在印度问题上对我国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我国有着更重要的战略意义,他是中国从中亚引进石油的陆路通道,中国也可以从这里打开通往印度洋的大门,在反恐问题上,中国也需要得到巴基斯坦的支持,而与中国进行友好合作,对巴基斯坦来说也有着巨大的实惠,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他需要得到来自中国的大力支持。因此,两国可以展开更加广泛的合作。

三、南部东部沿海地区

看看中国地图,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海岸线绵长达18000多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但目前我国海上的军事力量与此极不相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对中国越来越重要,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使中国的船队航行在世界各个大洋之中,再看地图,我们的大陆在通往大洋深处的时候,却要经过第一岛链,而这第一岛链的大部分岛屿,都被其他国家所控制,只有台湾是我们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但这个出海口的钥匙,却不在我们自己手

里。

大家或许不太了解,中国的古代,曾是一个航海大国,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派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就到达了日本,现在日本的华族就是他们的后代。南沙群岛,这颗南海明珠,也是早在二千年前的汉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就发现了它,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里均有记载。一直到明代,中国的航海事业都非常发达,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如唐代的大航海家杨良谣,早在公元700多年以前,就已经从广州开辟了一条通往非洲的航线,比人人皆知的明代航海家郑和早了将近700年;如元代的汪大渊,曾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及元统五年(1337年)两度由泉州出发,航海到西洋各国。只是到了清代后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势渐微,相对的海上力量也就不行了。到了近代,屈辱的历史却恰恰是从海洋开始的,殖民主义者正是军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前些年,由于我们海上力量薄弱,不但自己的领海无法保护,还有许多岛屿被别国占领,教训深刻啊!但是,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不仅可以保卫我国的陆上领土,在南海、东海,我们还有许多岛屿,广阔的海上国土战略资源丰富,也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卫这些岛屿和资源。回过头来再看这个第一岛链,美、日、台联合对我国封锁正是从这里下手,我国要冲破第一岛链的阻隔迈向海洋大国,而台湾的地位就显得无比的重要。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本来,我们诚心诚意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获取两岸人民的最大福祉,但现在希望似乎破灭了,那么,台湾作为阻隔中国走向海洋的一道屏障,就越发不能忍受了,可以这么说,台湾问题是事关国家生死攸关的核心问题。而现在面对台独分子的挑衅,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予以坚决打击,如能收回台湾,就如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海上平台,对控制我国的内海、增加我国的防御纵深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畅通无阻的通往大洋深处,无疑也就打开了通往世界强国的大门。而要解放台湾,基于各方的利益,美、日必定要千方百计的加以阻挠、甚至直接进行军事干涉,我们有必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么,我们有没有一对三的信心和能力呢?根据我前面的分析,目前,中国周边的局势并没有其它的危险因素,所以可大胆放心的把全部精力放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从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来看,我们如果进行全民总动员,做好打一场持久的局部战争的思想准备,抱定与敌周旋到底的的决心,那么,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那时,无论我们付出多大的牺牲,即便我们的经济倒退20年,鉴于台湾的重要性,从长远利益来看也是值得的!

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地区性强国,现在虽然发展了,但起步晚,基础差,迈向世界强国还很长的路要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正对我国进行围堵,我们现行只能立足亚洲,慢慢取得突破,且莫盲目乐观。另外,台湾问题正是制约我国迈向世界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更有利于我们放开手脚大步向前。还有,世界大势在变,而我们的某些外交政策还是一成不变,在作某些事情时,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比如,中国长期以来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这其中有好处肯定也有弊端。你看当今的美国,正是利用了盟国的力量,在世界各地横行无阻。而美国最怕的就是中国与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结盟,他为什么害怕呢?因为他知道同盟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中俄结盟,他就再也无法放开手脚任意妄为了。但我们更怕,怕一旦结盟,会引起新的冷战,建立多极世界的努力会化为泡影,可是,你用什么力量来终结单极世界呢?发展?你发展人家也发展,而且人家拳头大,一旦有摩擦,打起来损失大的还是你。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某些方面,中国

人倒是深谙此道。

第三篇:浅析中国周边局势

浅析中国周边局势

摘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就充满坎坷。由于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由于我国邻国最多,因此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战略主题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主要有: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之间的问题,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中日关系存在历史问题、钓鱼岛主权之争和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南海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岛屿主权和海域划分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中印关系存在严重领土争端,美国力图建立新的反华包围圈以全面遏制中国发展。

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

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展开了角逐。这也进而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这不仅打通连结扩大了北约和强化了北约和美日安保同盟的战略通道,还可以以中亚为地缘战略支点,以北约组织和美日安保同盟为两翼,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中亚五国在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区,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持边疆地区的稳定,这对于我国西部安全形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而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复兴后的俄罗斯所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否会一如从前的咄咄通人。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及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也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中日关系与中国安全

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统治并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美日联合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行为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进入21世纪,日本决定建立对付“中国海军舰艇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更是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的“进攻”的政策转变。主要防范对象由苏联转变成朝鲜和中国。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美日联合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南亚与中国安全

在南亚的印度半岛,印度自称是一只大象。印度21世纪的宏观目标是控制南亚和印度洋,所以,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目标是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到中国的石油安全。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更直接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着重大关系。

东南亚与中国安全

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中国南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总结:

(一)增加经济安全观念。就是把经济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做好预防,保障国家须介安全免受威胁,或把威胁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不受破坏性的冲击。

(二)把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打造创新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由传统的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扩张来完成发展的途径向以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为主的新途径,经济发展以人为本,追求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

(四)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用信化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全面提高我国整个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以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社会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这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经之路。

(六)加强金融全权制改革,监对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加以完善,特别是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革,使金融体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从而规避和降低金融风险、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篇:中国周边局势及未来分析

中国周边局势及未来分析

2009年7月,国际大环境如下:美国深陷经济危机,霸权地位遭到严重挑战;中国开始崛起,虽距世界霸主有很远距离,但在亚洲的影响逐步扩大,并开始真正冲击亚洲霸主地位——受此影响最大的是长期处于亚洲经济老大的日本和南亚霸主印度,而其他亚洲国家,或者酸葡萄心理或者或多或少的经济政治冲突,对中国的崛起有一种敌视和担忧。

截止到2009年7月6日,中国周边及内部一级危机和隐患如下:朝鲜刚刚成功核试验,正式成为有核国家,并可能进行远程导弹发射,该举动一方面可能会引发东亚核竞赛,导致日本和韩国发展核武器,严重影响东亚安全和长期格局,另一方面,有可能导致美国、日本、韩国同朝鲜、中国、俄国的直接激烈军事冲突,这是有核国家的冲突,也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冲突,若引发核战争,小范围来看,东亚受严重核污染,包括韩国、朝鲜、中国东北、俄国、一海之隔的日本,大范围来看,若不幸引发世界核大战,人类将面临灭亡的危险;印度以十万级为单位大量增兵藏南(为印度控制的中印争议地区),向中国示威,有为了藏南不惜和中国兵戎相见之意,印度和中国同为有核国家,稍有不慎,会有战争冲突升级和失控的危险。

此时,我们面对的二级危机和隐患如下:俄罗斯大批收缴中国商品,影响华商在俄利益,导致国内群情激奋;日本计划向其位于台湾附近岛屿派兵,一方面向大陆施压,刺激大陆,另一方面,显示日本有插手台湾事务的意图,同时则可以给台湾分裂主义势力打气,增加目前台湾和大陆的离心力;南沙群岛问题正式提上解决日程,中国开始逐步解决南沙问题,同时东南亚诸国有联合趋势,其态度时软时硬,有时明朗,有时模糊,他们或者拖延时间,等待有利时机,或者造成既成事实,使中国师出无名,其中,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尤其重要;传闻巴基斯坦逐步远离中国,进入“美国区域”;;美国驻兵阿富汗;蒙古新总统上任,对华政策不明朗。

有个问题是最清晰明了的:如果上述问题牵涉的国家或势力,都是中国的敌人,那么中国是失败的,而且中国一定会失败的。而实际上,中国没那么失败,也没那么不理智——准确情况是,上述诸多问题,有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至少在目前根本不是问题,这么多问题出来,一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呢?——混淆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使我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牵扯我们更多的精力和军力,使我们无力做我们原本要做的事情。

俄罗斯收缴中国商品,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其国内政治斗争原因,而与此同时,俄国家杜马批准向中国长期大量输送石油;蒙古国的总统变换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国家利益则是统一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实力决定了他们的方针政策,对我们来说,这些方针政策基本上都可以明晰;日本的派兵,只是把以往骨子里做的事情也表现到表面而已,他们一直都在干涉台湾并支持台独,即使是对中国施压,也是他一贯的风格——打压中国,刺激中国,仅此而已。

剩下的重点,就是朝核、中巴、中印、南沙问题,这几个问题是真正的重点,但最重要的那个才是核心问题,既目前我们必须要解决而且一定能解决的问题,其它问题,或者永远不是问题,或者目前不是问题。

中巴所谓的疏远,更多的属于欧美国家的黄粱一梦,一厢情愿而已:印巴矛盾是存在的必然问题,与中国无关,对巴基斯坦来说,地理位置决定了他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天然的,而贸然投靠美国,疏远中国,其后果,任何一个睿智的政治家都可以预见,那对政治家本人对巴基斯坦国家来说,都不是明智选择,所以,这个,根本不是问题。

2345-

第五篇: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以及对策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以及对策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 争的浩劫。其次,核

武器的大规 模杀 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 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 战争与地球同 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 发世界性大 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 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

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 争

首先是国际恐 怖主义问题。2012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阵线有破 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 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 病扩散、肆无忌 惮的海 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一、中国的传统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首先表现在亚太及中国周边各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目前,不少亚太国家普遍加大军费投人,加速军事战略调整,提高武 器和人员的作战水平。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对中国的安全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在各国军费开支不断攀升的背后是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深刻的军 事调整与变革。其次是中国的周边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视。中国与周边多国存在领 土与领 海争 端,但由于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历史与现实问题错综复杂,又有国际势力介人,解决起来难度相当大。另外,大规 模杀 伤性武 器扩散也给中国带来安全威胁。核

武器的垄 断已被打破,世界进入到一个大规 模杀 伤性武 器扩散时期,这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 胁。

二、从非传统安全来看,中国也同样面临重大威 胁

三、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还须承担来自美国的压力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投人,力图推动美国战略中心向亚太转移。美国在这一地区频频进行军 事演习,在强化日韩同盟与美印关系的基础上拓展与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同盟关系,努力使双边同盟向三边和多边同盟进行有力延伸。为了推进“重返亚 洲战 略”,奥巴马政府还全面参与亚太事务,积极加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高调介人中国南 海问题,对中国的领 土问题指手画脚,试图遏 制中国日益强大的影响力,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和领导力。目前,美国在中国周边加紧构筑针对遏 制中国的“C’’ 型军事包 围圈,美军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基地密度已比冷 战时期针对苏联的还要密集。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中国应对策略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

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潮流,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战略机遇期,加速和平崛起的进程。只有自身实力强大了,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本国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必将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努力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秩序重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力争获取更多发言权,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加快海外收购力度,壮大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从国内来看,要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金融危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也重创了其软实力。这说明美国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当然这里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和社会、文化上的问题。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普世价值影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大降低,而以政治和社会稳定、渐进改革、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调节、注重实体经济等为特点的中国模式则经历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当然,中国在软力量建设上还应继续培育自己的核 心价值观、有效的意识形态及有感召力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制度。

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妥善处理好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中美关系。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大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并没有很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中国持续的经济成功严重依赖西方资本和技术的流人和外国市场的准人。I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均超过中国经济总量的60%以上,在世界主要大国中对外贸易依存度最高。倘若中美关系恶化,中国经济发展无疑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也将严重受挫,甚至难以实现。因此,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中美两国在很多领域的合作总体比较顺利,在许多问题上中国秉持了务实灵活、温和求实的原则,这确实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韬 光养 晦战略,但是中美两国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两国今后无论在政治、军事领域,还是在经济、文化领域--------------------------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摩擦,但无论出现怎样的矛盾,中美关系都不会全面恶 化,两国的共同利益仍然大于分 歧。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 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进人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中国现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和南太平洋诸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努力推进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革,最大限度地获取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目前,主要战略力量围绕国际格局调整转换中的权利重新分配展开激烈博弈,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较量空前激烈。尽管现存的国际秩序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有着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地方,并不能完全适应国际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但这一体制仍对世界和地区安全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因此不能推倒重来和“另起炉灶”,而应该积极参与,推动改革。对中国来说,要认识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然性,并善于抓住机遇,以建设性的方式推进变革,确保变革过程的稳健和结果的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决策参与权。

由于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经济权力的再分配不像政治权力再分配那样敏感,因此,推动国际体系的变革应该首先从经济层面人手,通过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促使中国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更好地维护和体现中国的国家利益。其次要推动国际政治体系的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使其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特别是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扩大中国在这一重要的决策机制中的影响力和话--------------------------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语权。此外,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持积极态度还有助于防止中国被视作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精品

文档-------

下载2014 年上半年中国周边局势透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 年上半年中国周边局势透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五篇范例)

    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

    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性阶段。当今的世界,美国的单极霸权也似乎开始出现衰势,但由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这一过程将是缓慢而相对的。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直言......

    谈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谈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且谈我国的周边安全局势,这还要从我们这学期的军事理论课说起,这门课教授我们的不仅仅是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装备等的对比,还让我们了解到了一系列......

    从中国周边局势浅谈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最终版)

    从中国周边局势浅谈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 一、中国周边局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分析及趋势研判(精选5篇)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分析及趋势研判 摘要:掌握中国周边局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不仅对我国处理好周边关系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宏观外交也会产生重要作用。近年......

    中国腐败问题透视

    中国腐败问题透视 宾伟 硕士一教班 21300468摘要:本文以腐败为主题,对中国腐败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描述,首先以腐败的含义引起话题,从而对中国腐败问题的引出埋下了铺垫,继而对中......

    中国当前局势分析

    中国当前局势分析 【摘要】综合经济、政治、文化与就业问题,分析中国当前局势。 【关键词】经济 政治 文化 形势 就业 一、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

    一路一带发展以及中国周边局势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中国周边发展格局 班级:建学123班 姓名:刘玉玲 学号:201203295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