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周边的安全态势

时间:2019-05-14 07:5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海洋周边的安全态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海洋周边的安全态势》。

第一篇:我国海洋周边的安全态势

我国海洋周边的安全态势

大纲

一、海洋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 1.中国海洋的周边形势 2.中国的第一、第二岛链

二、我国海洋方向的主要威胁和潜在威胁 1.美国的太平洋战略

2.日、韩、越、印等国军事战略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中国的第一岛链 C02:中国的第二岛链 原理

K01:中国海洋的周边形势 K02:第一岛链的战略意义 K03:第二岛链的战略意义 K04:中国海洋的安全挑战 K05:美国的太平洋战略 K06:日本的军事战略 K07:韩国的军事战略 K08:越南的军事战略 K09:印度的军事战略 K10:菲律宾的军事战略 K11:中国台湾的军事战略

正文

亚太地区安全的复杂性、多变性趋于明显。地区热点久拖不决,朝鲜半岛形势不时紧张,阿富汗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国家政局动荡。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时有升温,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亚太地区战略格局正在酝酿深刻的调整,相关大国增加战略投入,不断挑战中国的战略底线。美国正逐步从伊拉克脱身,战略重点转向西太平洋,强化亚太军事同盟体系,加大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力度。

一、海洋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 1.中国海洋的周边形势

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和复杂。中国有辽阔的国土和海域,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维护国家安全任务繁重。“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和威胁。两岸关系发展还面临不少复杂因素的制约,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压力增大,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存在,能源资源、金融、信息、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升,来自外部的疑虑、干扰和牵制因素正在增加。美国不时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某些国家不时在中国周边挑起事端,举行东北亚和西太平洋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挑战中国的安全底线。

2.中国的第一、第二岛链(1)第一岛链

第一岛链:北起朝鲜半岛,经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及中国的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至印度支那半岛。这条岛链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巨大威慑,—旦敌视中国的势力以岛链为基地发起围堵与攻击,那么,中国东部沿海则无真正安全可言,而这一地带是中国的经济命脉。

这条岛链的“链主”是美国。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及东盟一直是美国亚洲战略前沿的四大支点。50年来,东西方势力在亚洲对峙的阵容没有太大的变动,但世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这个对峙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美苏两大势力为主角的对峙演变成中美势力的对峙。在岛链的北部,美国竭力将日本与韩国纳入中国坚决反对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声称其应对范围包括台湾海峡;在岛链南部,美国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美军重返东南亚后,一改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的“中立”和“不介入”立场,明显偏袒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其目的在于确保其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联手加强对中国的战略遏制。

在中国的海洋权益问题上,台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台湾本身就是“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完成了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后,“第一岛链”的封锁自然被打破,中国军队就可以东出西太平洋扩大海防纵深,从而更好地保护大陆沿海和内地的安全。那时,台湾海峡将成为中国国内一条安全的海上运输通道(成为内海峡),军力和战略物资的南北调动就变得又方便又安全。

(2)第二岛链

第二岛链:北起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经硫黄列岛和美国的马利亚纳群岛至关岛。在这一岛链中,关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关岛是包围中国的第二岛链之中的重要一环,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距台北2200千米,部署在这里的战略轰炸机两小时内可以对中国进行战略打击。一旦台湾、朝鲜半岛有事,美海军力量可以在两天内到达事发地域,对实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进行支撑。同时,它还可以对中东地区进行战略威慑。

二、我国海洋方向的主要威胁和潜在威胁

当前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主要来自海洋方向。一是主权问题最为突出;二是权益斗争日益激烈;三是海上方向的战略态势相当严峻;四是信息化战争的威胁十分严重;五是国家外向型经济面临着远海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

1.美国的太平洋战略

对于美国来说,在过去的60多年,历届政府均公开宣称,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拥有至关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如美国的南海政策是“遏制中国、影响东盟、安抚日韩”,核心是遏制中国,介入但不陷入。

美国环太平洋军事部署的战略目标显而易见,那就是遏制不断崛起的中国。因此,美军频繁在亚太地区集结,并举办大规模演习,名义上是强化对朝鲜的威慑,实际是通过磨合与各盟国的联合作战能力,从而维持亚太地区的前沿驻军,阻吓以及围堵中国这个潜在的战略对手,有效保护美国关键盟国和伙伴的安全。

目前,美军已开始在西太平洋地区为“海空一体战”投棋布子,包括:不断扩建关岛海空军基地,增加常驻兵力;将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部署在日本的横须贺海军基地,牵制对方的海空军力(指中国,下同);将陆军第一军司令部从美国本土华盛顿州迁往日本,加强太平洋的指挥和控制能力;在东亚滨海地区增加特种作战部队的数量,提高其作战能力;准备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建立新基地和租用印度的军事基地,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等。

美军认为,在广袤的西太平洋地区一旦发生冲突,西太平洋的美军遭受严重的损失,使美军空海军部队不能进入西太平洋地区,指挥和控制系统陷入瘫痪,后勤补给遭受沉重打击,从而达到延缓美军进入作战点地区的时间,不能有效保护美国关键盟国和伙伴的安全目的。美军还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对方将对其在至关重要的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和力量投送能力构成严峻并持久的挑战。美国国防部部长盖茨指出,对方军队网络空间战、反卫星战、防空和反舰以及弹道导弹方面的投资,将会直接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投送力量行动、前沿空军基地、航母打击大队和水面战舰的安全。

2.日、韩、越、印等国军事战略

2010年10月27日,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夏威夷举行会谈。针对钓鱼岛问题,希拉里称:“我愿明确重申,尖阁列岛(中国名称:钓鱼岛)属于安保条约第5条的范围。我们重视保护日本国民的义务。”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回应称:“受到了鼓舞。”《日美安保条约》全称是《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相互协力及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签订于1951年9月8日。

实际上,除了日本以外,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与多个亚太国家与地区签订了一系列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8月30日,美国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3年10月1日,美国同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9月8日,美国、英国、法国、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1954年12月2日,美国还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这些条约几乎都把中国大陆作为假想敌,强调在遭到“共产党进攻时”,美国有权保护盟国和台湾的利益。

(1)日本

日本这一世纪之交的军事战略主要内容:

1)强调“威胁”多样化,建立全方位的防御体系;

2)建立新型日美军事合作关系,在继续标榜“专守防卫”的同时,强调积极主动的战略原则;

3)扩大军事力量范围,提出“周边事态”新概念(如南方有事条例等),将日美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范围扩大到亚太乃至世界范围,使日本自卫队加紧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4)加强质量建军,重点发展海、空军力量,建设“合理、高效、精干”的军事力量,认为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威胁和最主要的对手。

(2)韩国 韩国的军事战略与基本作战思想:

1)在威胁的判断上,以朝鲜为主要防卫对象,同时把中、俄、日列为重要的潜在敌国;

2)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建立新型的韩美联合防卫体制;

3)作战指导思想由重战时取胜向平时威慑转变,提出“联合遏制”的战略方针;

4)以“国家安全”和“实力统一”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军事外交活动; 5)适应未来作战需要,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

1994年12月1日起,美将韩国军队指挥权交还韩方,从而结束了对韩军指挥上长达44年的控制。可见,建成拥有平战时作战指挥权、战时由美军提供应急支援的“自主国防”体制,是韩国调整国防体制最终追求的目标。

(3)越南

越南的军事战略强调“进攻就是战略,是越南民族的斗争传统”。1)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要求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2)把“保卫海洋领土和海洋资源”作为新军事战略的重心,将应付海上突发事件和局部战争作为作战重点;

3)强调海战场的战略价值,提出依靠海上防御纵深来缓和陆地防御纵深较浅的新安全思想,改变过去战略部署上的“北重南大中间轻”的态势,将作战区域局限于本国的领土领海范围内,重点加强中部地区和越占岛屿的兵力部署;

4)注重质量建军和“全民性”国防建设,裁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 5)注重诸军兵种的协调发展和海空军优先的发展原则等。越南已在南沙群岛修建机场设“长沙县”鼓励移民。(4)印度

长期以来,印度把“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制定和调整军事战略的基本依据。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印度实施了全方位的军事战略调整。印度在确保南亚次大陆战略优势的同时,积极向亚太地区拓展势力,试图从南亚大国逐步走向亚太大国,努力成为欧亚大陆新的政治棋盘上的主要的和积极的地缘战略棋手。

近年来,基于对安全环境和威胁的判断,印度军事战略的关注重点已由陆地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1)在印巴边境部署优势兵力,保持对巴的强大威慑;

2)积极向中亚、西亚地区渗透军事力量,力争在大国的竞争中抢得一席之地;

3)提出“东方海洋战略”,致力于一支既能控制印度洋又能远征太平洋的“蓝水海军”;

4)打破“本土防卫”传统,扩大前沿军事存在,加强军事打击恐怖主义、维护海外利益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力度。

(5)菲律宾

菲律宾的国防战略目标是:保护国家安全利益,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确保菲律宾在地区和国际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此,其奉行以下国防政策:

1)大力加强海空军建设,着重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海上作战能力和三军协同作战能力;

2)密切与亚太地区各国尤其是东盟国家在防务方面的合作,支持把东南亚建成一个“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全面推进东南亚无核化进程;

3)维系菲美军事同盟,拓宽防务合作范围,向美提供军队部署、给养和武器装备维修方面的支持,争取美向菲提供物资、技术援助并帮助菲训练部队;

4)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为全球及地区安全作出贡献; 5)坚持对所占南沙岛礁拥有“主权”的立场。(6)中国台湾

台湾强调要将“守势防御”调整为“攻势防御”,“积极筹建源头打击力量”,“建构瘫痪敌人发动战争的能力”,“优先强化海空军力”,“发展深入敌境的精确打击能力”,“将防卫纵深前推至敌人领土上”等。据此,台湾当局在2002年7月21日公布的“国防报告书”中,首次将台军长期坚持的军事战略由“制空、制海、反登陆”调整为“制空、制海、地面防卫”。

1998年7月开始,台军在《十年兵力调整计划》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国家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即“精实案”),提出了从编制和装备两方面强化陆海空三军的立体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实现“精兵减员、提高战力”这一军队改革方案总目标。

1)坚持“量少质精”原则,压缩员额,组建新兵种;(台军现有兵力40万人,总员额将减至30多万人。)

2)精简高层指挥机构,充实基层,优化指挥体制;(陆军减15%,作战兵力增13%。)

3)重视联军旅编制和作战能力的论证,提高合成作战能力。

台军多年来实施岛屿防卫作战,贯彻攻势防御,纵深打击,决战境外的作战指导思想。“决战境外”是指决战要在“作战地境之外”,“选择台海有利的海空域”,“以空海战力为优先的三军联合作战”,“积极争取战略主动权,避免将战争带入本土,以达成拒敌彼岸、击敌海上、毁敌水陆、歼敌滩头”的用兵目标,也就是“积极防御、守势决战”,实现“吓阻”与“固守”的战略构想。

第二篇:我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浅析

我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浅析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但其中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韩黄海划界问题

在这一带,中韩之间存在约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2.中日钓鱼岛问题

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及其涉及海域和大陆架的争议。3.南沙群岛问题

南海海域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面临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等国的侵占。

4.岛链封锁

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北起朝鲜半岛,经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及中国的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至印度支那半岛第一岛链和北起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经硫黄列岛和美国的马利亚纳群岛至关岛的第二岛链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和复杂。中国有辽阔的海域,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维护国家安全任务繁重。“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和威胁。两岸关系发展还面临不少复杂因素的制约,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压力增大,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存在,能源资源、金融、信息、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升,来自外部的疑虑、干扰和牵制因素正在增加。美国不时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东亚某岛国及东南亚诸国不时在中国周边挑起事端,举行东北亚和西太平洋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挑战中国的安全底线。

在我看来,面对如此之多的威胁与挑战,我们应该在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加强与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合作,更多的举行如“和平使命-2013”这样的联合军演,在锻炼了部队的素质及战术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国与国之间的真正友谊更可以打破美日等国的军事围堵以及牵制,与友国建立更加巩固的关系以应对美日及东南各国的挑衅及严重威胁。

同时要在中国人脑海中树立自己的海洋国土观念,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尤其是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保卫祖国海洋权益的爱国情操。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近海防御”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海洋军力发展的需要,南海海域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划界争端和岛礁的主权归属争议;经济全球化以后,海上通道的开辟和航路的安全等都是“近海防御”战略无法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近海防御”战略使得我国海军装备发展过于迟缓,导致周遍国家一再挑战中国的战略底线。因此,要想在军事实力上得到提升,我们应该发展科学技术,制定符合当今国际海权观念的,长久的军事战略,同时要不断怎强我国各军种、各地域之间联系,就要经常举行多兵种跨区域的联合实战军演,让每个人心中都存有忧患意识,养好兵的同时要练强兵,不断地增强部队的整体作战实力。

我国应全面加强海防意识,从长远的角度制定适宜的战略目标,尽早实现祖国的统一,维护经济的繁荣。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坚守每一寸领土,保卫我们的碧海蓝天。

学生签名:张伟涛 日 期:2013.11.8

第三篇:中国周边的安全态势

中国周边的安全态势

学院:交通学院

班级:交运1002班

姓名:李阳

学号:0121002910403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 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 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 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 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特别是“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和“天安号事件”。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 兴。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周边外交要以“大周边战略”为方针,远近结合、稳步拓展。

关键词:周边环境

紧张严峻

中国外交

大周边战略

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安全态势

一、中国与日本的安全态势

中日关系因钓鱼岛撞船事件受到了极大冲击。2010年9月7日,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受到日方巡逻船冲撞,渔船及船员被日方非法扣留。虽然最后日方放船放人,但该事件直接导致了中日关系的急剧恶化。中日政治上和双方民间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剧,随后美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针对中国的联合军事演习,美日安全同盟进一步强化。这一切不仅对中日关系,更对东亚安全格局造成直接的冲击。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二、中国与韩朝两国的安全态势

中国周边局势恶化,朝鲜半岛最甚。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恶化的标志性事件是“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交火事件”。2010年3月,“天安号事件”发生后,韩国认为中国有意偏袒朝鲜,中韩关系在政治层面和民间层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随后举行的美韩联合军演以及美国派遣航空母舰进入黄海海域演习的举动也让中美关系受到影响。接着发生在11月的“延坪岛交火事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和冲击更为直接和明显。

此次事件使得中,朝、韩三方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事件发生后,中韩关系受到进一步的冲击,韩国政府和民间对中国的表态和处理方式颇有微词,尤其是韩国民间舆论对华态度进一步恶化。美韩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美国航母顺利地进入黄海海域,这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中国与俄罗斯的安全态势

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 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 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 隐患。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其作为欧亚大 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 图协议”。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 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 了基础。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四、中国与印度的安全态势

在周边国家中,印度是惟一没有同我国最后划定陆地边界的国家。印度的一些政要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为借口,大肆扩军备战,发展核武器和远程打击力量,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近年来,中印关系虽然总体上是平稳的,但是边界问题的解决难度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双方没有建立起必要的战略互信。随着中国崛起,两国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不仅在边境地区,而且在印度洋也会产生新的矛盾。印度还希望加强同美日等国的关系,联合对抗中国,而美日等西方国家也妄图同印度结盟,从南部“遏制”、“围堵”中国。它们还鼓吹印度的民主模式,贬低,丑化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人权状况,把中印矛盾变成两种政治制度的对抗。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但国内恐怖势力猖獗,不断漫延,难免与我国境内外分裂势力勾结,影响中巴边界的稳定。中方工程人员不断遭绑架、爆炸袭击,影响了中巴合作。

五、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安全态势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 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 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 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自近现代 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 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 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 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对待各国的外交政策

对当前周边地区动荡加剧的态势,进行密切关注与持续跟踪。对周边乱局既要分门别类,又要统筹应对,积极促进周边总体和平稳定与发展,切实维护自身地缘战略利益。

一是大力强化“周边是首要”与“维稳”、“维权”并举的意识,集中精力。加大投入、专注周边,科学研判。及时反应、积极引导。要树立“和平发展、重在周边”与“和谐世界、始自周边”的战略意识,整合处理周边事务的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对周边重点国家政局演变前景及其原因深入调研、突出预警性。

二是适时制定“大周边战略”,拓展中国周边的内涵与外延,“做深、做实”周边工作。在坚持“四片经营”的基础上。统筹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南太“六大块”,打破不同区块之间的分割。形成联动机制。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整合与创新周边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构和谐、有序、安全、繁荣的周边新秩序。

三是周边地缘战略坚持“东西兼顾”、“陆海并举”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方针。妥善兼顾地缘“西线”与“东线”,同步开拓“陆权”与“海权”。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

四是针对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三种情形”,对症下药,强化危机管控,维护正当权益。针对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突变,防止其冲击与中国的双边关系;针对所谓“转型国家”的政局异动,防止其对华政策出现严重倒退;针对所谓“问题国家”的政局“混沌”。妥善维护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有效防范海外利益重大风险。

五是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与主要大国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对其对华渗透、挤压与围堵,致力于共同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在反恐、防扩散、抢险救灾、发展援助、“维和”行动等方面自主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维护中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展望

展望2011年中国周边外交形势的发展,真可谓挑战与机遇共存,困难和希望同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上升,东亚各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的依存度持续加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东亚地区在经贸领域已形成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高度相互依赖的经贸格局。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永远是主导一国对外行为的最高准则。

而且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 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 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 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 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贺晓玲,姜波.浅析中美博弈之南海问题.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1(11)杨勉,周慎.以“理”为本,构建“和谐崛起”的中国新范式.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24(4)郭秀清,杨学慧.中国外交理念的传承与创新由和平到和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5)李景治.周边安全新态势与中国和平发展新考验.新视野,2010(6)钟飞腾.“周边”概念与中国的对外战略.外交评论,2011,28(4)张键.2010年中国周边形势解读.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11(3)敖广.朝韩冲突与中国周边安全.人才资源开发,2011(3)陈向阳.当前国际形势特征与中国外交.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陈向阳.当前中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挑战.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8(2)李青.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的优越性探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6)马耀邦著.中美关系—透视大国隐形战争[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第四篇:我国周边海洋形势及应对策略

我国周边海洋形势及应对策略

2012年年初以来,我国周边海域热点频发,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形势严峻,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如何认识我国当前海洋维权形势,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需要我们作出重要的应对机制,并为之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正确认识我国当前面临的海洋形势

在世界各大国中,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最严峻,维权任务最繁重。在我周边海域中,南海是世界上海洋权益争端最复杂的海域。近年来,我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通道受控制的形势越来越严峻。2012年以来,我国周边海上热点问题此伏彼起这片3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在东海,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56万平方公里,日本与我重叠的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我国与日本在东海的海洋冲突日益加重,大有擦枪走火的危险。而最近的钓鱼岛之争对于中日海域的划界关系重大,因此冲突也更明显。

中国采取的系列维权措施,基本上是被动反应性的,是对相关国家侵犯我海洋权益的必要的回应和反制。中国提出并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已有40余年,但中国的诚意并未得到某些国家的积极回应。在主张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克制,并未倚强凌弱。相反,倒是某些国家误判形势,视中国的忍让为软弱,不断加大侵犯我海洋权益的力度。

近年来,中国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加剧,这是与某些大国如美国的介入分不开的。美国所谓的“重返亚洲”,或者“再平衡”战略,让中国周边某些国家似乎看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美国似真似假的承诺下,在其或强或弱的支持下,周边某些国家加快了争夺海洋权益的步伐。

我国海洋执法自身也面临着诸多课题。如海洋维权机构的能力建设、海上监管部门的协调和国外海事情报的收集等问题。同时中国海洋执法在法律方面的缺失也尤为明显。

二、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海洋权益争端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历史缘由、法律发展、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等交织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应对和处理海洋争端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除了解决当前的迫切问题,也要有长期的规划,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疲于被动应付。

一、必须始终坚持“主权属我”这一根本立场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主权属我”不仅自己要明确,还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媒体,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宣传主权属于中国的依据,使国内民众形成“主权属我”的共识,营造国际舆论对我有利的态势。针对日本、南海诸国曲解和违反国际法所做行径,必须及时在国际政治、外交等各种合适的场合,对其法律借口进行反驳,澄清历史和法理事实。

二、携手他方搁置争议,协商谈判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有责任遵守国际法和《海洋法公约》,尽量避免武力,实施谈判。在于各国进行谈判时建议双方各退一步,搁置争议。与南海各国谈判和平解决南海问题。

三、加强海上维权实力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海上维权队伍,建立和统一我国的各个执法力量。以更好的发挥我国的海上维权能力。还应建立完备的海洋法律法规,是我国的海上维权有充足的法理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四、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如若有关争议国家不理会我国搁置争议的善意之举,主动挑起争议,扩大争端,我方完全有必要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实施适度的防御性攻势行动。敢战方能言和,备战才能免战。要加强我国海洋军事力量建设,只有做好武力自卫的充分准备,才能慎战而不惧战,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这不仅是我国维护本国利益的要求,更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尽管路途艰险,但可以肯定地是,我国人民一定会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合理地解决海洋问题。

第五篇: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2012-2013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网工三班

学号:1215134046 姓名:谢昊天 任课教师:高淯

成 绩: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 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

(一)周边概况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二)海洋国土观念

海权是国家的一种综合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门户,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我国被侵略和掠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海权唇亡而齿寒,国家无安宁可言;海洋及海洋国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我们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进人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尽管世界形势动荡不安,有些地区的局势还相当紧张,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主要表现是: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重要地区之一。从50年代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之所以长期紧张不安,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美苏争霸所致,有的则是直接针对我国的。从我国建国初期,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一直构成对我直接军事威胁。70年代末,邓小平进一步打开了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出访美国,并主持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我国完全摆脱了美国全面的现实军事威胁。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但其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美国出于经济上力不从心,政治上矛盾重重和国际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在调整其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的部署时,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也做了较大调整。随着中美首脑实现互访,中美将取得较大进展,这将对我国周边安全向好的方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曾经与我发生过战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外,还与印度、苏联、越南发生过武装冲突。这些冲突及与这三国的长期不和,一直构成对我国周边安全的直接威胁。到80年代后期,我国与上述三国的关系开始改善,先后与前苏联、越南、印度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友好往来增多,国家领导人互访,我与俄、越、印的友好关系明显发展。

(三)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冲突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从50年代初就存在的朝鲜半岛问题,以及70年代末开始的阿富汗、柬埔寨战争,都是发生在我国周边地区的冲突。我国也曾或多或少地卷人这三个热点地区的冲突,它们都危及我国边界地区的安全。随着冷战结束,这三个热点地区冲突各方的内外政策都发生了变化,即使今年发生的阿富汗战争对我影响也比较小。

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

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外敌大规模人侵我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国内形势稳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获得重大改善。但是,周边地区一些固有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影响和平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仍面临不同对象和不同程度的威胁。对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审慎对待。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工作,以防不测。

(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

美国从地理位置上讲与我远隔万里,但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却近在眼前。中美关系像天气一样,时有变化。美国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与我国进行过战争较量。中美建交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政策走向来看,无论是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速度。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制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国家。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

中日关系非常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无 争的事实。

近百年来,在世界列强中,日本是加害中国最重的国家。目前,中日磨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明显增长,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 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

(三)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

1、俄罗斯

从总体情况看,中俄友好关系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在分析和研究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时,应该以史为鉴。我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苏边界问题。我方的立场是:同中苏边界有关的中俄界约都是不平等条约,但中国政府愿意照顾现实状况。

2.中亚三国

中亚三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因此,我国与中亚三国的友好关系在较长时期内是稳定的。但是,我国与中亚三国仍存在着现实的边界领土争议。目前,我与哈、吉边界问题已基本解决,和塔吉克斯坦的边界领土争议正在谈判之中。

3、南海诸国

在南海3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有200余万平方公里在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却声称“南海是东南亚人的海”,同时也不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越南甚至还坚持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目前,除中国外的南海毗邻国家均已宣布建立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有的国家还宣布了领海基线,相邻或相向国家间有的还签订了划界协议。按其单方面宣布的界线和协议,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的海域大部分被分割侵占。中国海域便出现了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重局面。对此,中国政府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在争端解决之前“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为海上边境地区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从目前情况看,实现以上诸多争议问题公平合理的解决,尚需进行艰巨的谈判。

下载我国海洋周边的安全态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海洋周边的安全态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浅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记得教材前言部分的第一句话“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不曾受过战火的洗礼,但我们不能忘记国家必须有强力的军事保障才......

    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性阶段。当今的世界,美国的单极霸权也似乎开始出现衰势,但由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这一过程将是缓慢而相对的。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直言......

    我国周边安全因素及状况浅析(范文大全)

    我国周边安全因素及状况浅析 (1.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2.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邢起峰1,2 吴根水1,2 李睿1 赵西帅1 摘要:中国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中国周边地区的东......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研究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研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透视及应对策略 11级公共事业管理1101班 杨和元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

    谈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谈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且谈我国的周边安全局势,这还要从我们这学期的军事理论课说起,这门课教授我们的不仅仅是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装备等的对比,还让我们了解到了一系列......

    我国近期周边安全状况如何

    我国近期周边安全状况如何?大学生应该怎样为营造和谐共进的周边环境而努力? 摘要: 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始终处于紧张之中,但总体来说,还是较为稳定的。虽然处于多国的战略威胁中,但......

    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与青年人的历史责任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与青年人的历史责任 一个东海之中的弹丸之地,却关系着两个世界大国的利益,牵动着数亿人的心情,引领着全世界的眼球。 中日......

    关于我国周边形势

    关于我国周边形势 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联动化。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