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留守儿童在充满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让爱温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
重庆市潼南县东升九年一贯制学校
姓名:杜凤 联系电话 :***
学段:小综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甚至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用一句方言讲就是“很不逗人爱”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不是不聪明,不是蠢,而是他们太缺少关爱了。于是,作为他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应把热爱留守儿童放在第一位。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那么,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在充满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呢?
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
做班主任,尤其是农村留守孩子的班主任,对他们更多地要倾注三种爱:母爱、师爱、友爱。
第一、“母爱”——就是倾注深情的母性之爱,使这些留守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孩子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作为农村学校的班主任,我们应考虑到农村孩子的实际困难,不要孩子交班费,最好能做到自己掏钱给孩子们买奖品、礼品。我很多时候也给几个特困的留守儿童买学习用品、生活必须品。2007届毕业生蒋雪琴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在新疆打工,家境十分贫寒。当严冬来临时,孩子们早就穿上了轻松保暖的棉衣,可进到教室的蒋雪琴却冻得脸色煞白,嘴唇发乌。我仔细一看,蒋雪琴穿着薄薄的两层单衣,里面的毛衣都已破烂,一双大小不适的鞋子连脚趾头都露了出来。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中,默默对自己说:“得赶快想办法,不能让孩子冻着。”于是,我马上回到家,(当时我家还住在东升,到学校只需几分钟。)家里还有一件新棉袄和一双新皮鞋,这是我准备送给侄女的礼物。我不假思索的拿出来给蒋雪琴穿上,当看到蒋雪琴穿在身上的棉衣和鞋子都十分合适时,我心中充满了喜悦,而此时的蒋雪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眶中泛起了晶莹的泪花。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就这么一点儿的小恩惠都是他们比较奢望的。这些留守的孩子就是如此纯朴、可爱、善良,只要偶尔摸摸他们的头,搭搭他们的肩,给他们整理一下衣角,他们都会感动得不得了。因此,每学期初,我都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家访,并建立专门的家庭联系卡,然后汇总分析,对症下药,让这些孩子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从关爱中汲取精神粮食,从关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第二、“师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关心他们的进步,对他们获得的每一次进步和成绩都给予表扬和肯定。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更多地帮助和理解他们,用耐心使他们在爱的温暖中走向进步。
08年上期,我在担任2010级1班班主任期间,有个留守孩子杜军志给我印象尤其深刻。他的言谈举止和思维给人的感觉很成熟,不像一般单纯的贪玩和调皮,他的性格很内向。他有次没来上课,我想,对待他这样的留守孩子,不能过多地指责和埋怨,于是我写了封简短的信,叫隔壁班的同学带给他。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军志,你好!你没来上课,老师很担心,不知是病了还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如果是病了就等恢复了再来上学,要是家里有什么事,能跟老师说的话,老师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好吗?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挂念你,老师期待你的回信。第二天见他胆怯的样子来到学校,我什么也没说,好似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当天中午他没有蒸饭,我给他钱让他去食堂买饭吃,饭后我叫他补上旷课的作业,他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作业完成得很好,下午我还极力表扬了他。后来,我时不时都会主动和他聊聊天,问他:爸爸、妈妈来电话了没有?渐渐地他人变了,期末测试成绩下来,他让我感到了震惊,他的语文从没及格飞跃到了87分,对他来说真不容易啊!
所以,不要再吝啬我们的微笑了,不要再舍不得我们的表扬了,把甘露浇到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成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小苗。
第三、“友爱”——就是和留守儿童做朋友,经常谈心或者共同参与活动,将友谊建立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
班主任作为一个教研者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接近你,只有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才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
和留守儿童交流的方式很多,但一定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相处。比如:和他们谈心;在作业本上对话;课间游戏;按规则比赛;彼此问候、彼此祝福;彼此保守秘密;彼此乐于其中等等。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征求孩子们的意见,通过班级民主议事的形式来决定班级活动。比如去年春天的野炊活动,我们学校当时没有统一组织去,是考虑安全问题,而孩子们向我提出要去野炊时,说实在的,我也一样,担心安全问题,可孩子们期盼的眼神让我没有理由拒绝,也不忍心拒绝。第二天,我和副班主任就带孩子们出去了。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唤醒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的信心。小学期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班主任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只有爱学生,才能适应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要求;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只有爱学生,才能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作他们开心的 朋友、自豪的老师、幸福的班妈。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的工作可以影响孩子一辈子。孩子们的成长就像幼苗一样,需要班主任经常去扶一扶,帮一帮,护一护。苗儿直了,杆儿壮了,才能成为参天栋梁,“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愿所有老师:用我师者的胸怀去包容一颗颗幼小的心,用我师者的爱心去铸造每个留守孩子的辉煌。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让每个留守孩子都在充满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篇:让他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让他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在我看来那些七八岁的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在本学期里的新生中,钱某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愿上学(每天来每天哭),即使硬把他留在校也是沉默寡言,课间还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为什么阳光般的年龄却是如此默然呢?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联系其父母,希望从他们那能得到答案。通过了解我才知道:他父母离异,这样对孩子的心里产生极大地阴影,平日里爷爷都忙于干活,只管他吃饱,很少与孩子交流,更别说教孩子了,因要上学了,八月底妈妈把他接到身边(他们是外省市的)。由于妈妈工作很忙,他经常一人呆在家,也很少与父母交流,加之原本间的感情就很淡薄,环境又陌生,导致他性格孤僻,行为也较散漫。在学校里,他总觉得老师、同学对他冷淡,因而自卑心理严重。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胆小,时间久了,便成为班上的后进生。
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教育这样的孩子,并要及时与其父母联系,多与孩子交流、多关心孩子。我决心用行动去温暖他,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在这过程中,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要号召全班同学和家长共同协助和配合,一起来帮助他走出迷茫,迈向成功。
平时在放学排队时,我总和他手拉着手一起走,谈他家里的事、同学的事,谈他喜欢读的书等,并经常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先请他回答,答对了,及时表扬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知道他家环境一般,所以我平时在学习用品上给予他帮助。
长久地与他近距离接触,让他感到了同学们的友好,老师的可亲可敬。慢慢地,他不怕上学了,和同学也比较合群了。
没有班集体,一个孩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我们这个班就是一个特殊的家,在这个家里先进的要帮助后进的,不管谁有了困难,我们都要去帮助。钱某情况较特殊,我们要一起想办法去帮助他、关心他。于是在课间总会看到一幕幕同学间友爱的场景:当他一人躲在角落时,几个同学会上前邀他一起游戏;当他一人独坐在座位上时,几个同学会一起围坐过去和他一起或是猜谜语或是聊天……被同学们围在中间的他,开始露出了笑容,笑得那么幸福。有人说90年代后的孩子不懂得友爱,我认为,爱的种子要从小播撒,要时时播种,要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才能绽开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事实证明,班集体这个特殊的家有其特殊的作用。
但是,孩子没有感受到家的幸福,也许他的性格就不会有质的改变,怎么办呢?于是,我经常与其妈妈联系,指导他们多与孩子交流、多关心孩子,同时也去帮助孩子能更了解自己的父母。比如开家长时会,让孩子了解到父母不把自己带在身边也是迫不得已,了解到父母的辛劳,了解到天下父母都一样,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体谅父母,也要爱自己的父母。如何做到爱父母,于是顺势利导,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令人高兴的是由于钱某和父母面对面的一起上课、交流,从他的眼神中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父母的理解、对父母的宽容。一段时间下来,经过教师、家长的共同配合,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努力,钱某渐渐地变了,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转变一个因缺少爱而性格孤僻的孩子,教师的工作需更耐心更细致。教师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其实,一切好的教育方法,都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无比关怀的心灵和实践之中——让爱唤醒每个学生的童真,使他们永远向着阳光奔跑。
第三篇: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假如我是一只翱翔的雄鹰,是为了感恩天空就必须飞翔;假如我是一朵花,是为了感恩给予我生命的土壤我必须得绽开笑脸;假如我是一棵参天的大树,我就要感恩给予我生命的土壤。而我,也要懂得感恩,感恩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和社会,因为是他们给了我快乐和幸福的家,让我的家庭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其实,我之前是一个调皮,天天泡在游戏里的孩子,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回到家里吃着我爸爸做的饭菜,穿着漂亮的衣服。我一直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我不需要感恩。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因此,我总是认为时间还很长今天没做完的事情明天再做也不迟,总认为自己的父母亲都还年轻身体也很健康不需要感恩,还总认为离升学考试很早,每次上课总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
在汶川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我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男孩子失去了双臂都没吭一声,他多么坚强啊!他说:“我感恩这场地震,他取走的是我的双臂而没有去走我的生命。我要向天上的太阳一样永远散发出灿烂的光芒。”看到这里一幕是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是啊!古代的花木兰为报答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就女扮男装,俞伯牙为报钟子期对他的知遇之恩,在钟子期死后摔破了他心爱的琴,并发誓一生不在弹琴。
当今现代的篮球明星姚明与祖国签下协议。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身体一直关心别人一直“俯首甘为孺子牛”钱学森为了回到祖国是受了不少的苦,这些为了感恩祖国的人是会得到好报的。
旭日东升,我迎接着清晨的阳光,给了太阳一个甜甜的微笑;上课时面对着老师的批评,我点了点头,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让我想为妈妈献上一杯热腾腾的水,我发现了,发现妈妈变得更年亲了,在放学路上,扶起摔倒的弟弟,他擦干眼泪笑了。感恩,使我懂得了意不可凡的意义,感恩,让我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感恩我应该做的更好。
第四篇: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一年级孩子养成教育之我见
教师的职业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为自己是一名人民的教师而骄傲。我为从事了教师的行业而快乐着!快乐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也许是听一首好歌,也许是看一部好电影,因为它们让人回味无穷。二十多年来,我的确享受着这种快乐和幸福。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成长,我由衷地欣慰,和孩子们相处时,我也时常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怀和尊敬。特别是当有的孩子学习、生活上需要帮助时,而我又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使他们摆脱困扰,看到孩子露出胜利的笑脸,那种幸福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我说作为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情感,对孩子充满爱,可以使孩子的脸上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充满温馨。当老师,就要爱孩子。我现在担任低年级班主任,还要教语文、数学。工作量本身很大,但所承受的角色是双重的:一半是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知识;一半则是母亲,班里的每个孩子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从不轻易拒绝孩子们的任何一个小小的要求,更不会吝啬给与孩子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关心。一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小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复杂,操心的事情多。为了让孩子们能在学校既能学习愉快,又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真正走入孩子的心里,与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培养孩子快乐劳动的意识 刚入学的孩子在父母的包办下只知道享受或是要求父母及其他的人为他做什么?并不知道有些事情应该自己完成。或是帮助别人来完成。一年级的孩子做值日,做得好不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劳动教育,也是一种责任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扫地,对大人来说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但对一年级小孩子来说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刚入学的孩子不知从哪里开始扫,没有目的,有时好几个人围在一起,你扫一遍我再来一遍,虽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但效果并不好。1 如何来指导孩子扫地呢?我边讲边示范。首先把小椅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两手握住扫把的上部,身体站在侧面,从座位的后面开始清扫,弯腰依次前进,要一扫帚挨一扫帚的扫。边扫边观察,随时把露扫的扫干净。教室是训练孩子有顺序扫地的最好地方,扫教室时,要么从前到后,要么从后到前。一周后,我把全班孩子进行分组分工,值日时每组一人扫地,一人放椅子。洒好水后,把地拖干净。再将椅子放在桌子的下面。扫地的孩子先把座位上的垃圾扫到通道上,然后相邻两组的值日生一起把通道上垃圾扫到一块,并扫进簸箕里。当然孩子在扫地时我也要参加,发现哪个环节不行,马上当场指导。经过努力,孩子们学会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并懂得了在劳动中分工、合作的道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快乐学习的兴趣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很大,它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班主任,应扎扎实实地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在孩子入学第一个月,充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把一个班培养成爱学习、守纪律、团结上进的良好班集体,就必须从头抓起,从一年级做起。“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组织好孩子的纪律。利用晨会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醒孩子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根据孩子的表现在孩子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从小处着手,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开始训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上课铃声响后,学生边拍手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学习用品准备好,等着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在儿歌的带动下,孩子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当孩子握笔姿势不规范时,可以用以下儿歌来诱导:“两指握住笔,中指托下底,笔杆小淘气连忙往后移„„”把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孩子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孩子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孩子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一个月下来,优美的 乐曲结束后,随着一声清脆的“起立”,孩子们刷地站了起来,个个挺胸抬头,精神饱满;坐下时,双脚放平,做姿端正,专心聆听老师讲课;发言时,声音洪亮;站立读书时,手拿课本中间的左右两边,以保持书的平衡;随着下课的音乐响起,孩子们轻轻的合起书,整齐的把书放到书包里。再把下节课的书本摆好。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保持健康的学习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孩子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孩子热爱集体的习惯 为了把班级体建设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从一入学就对孩子进行“我爱集体”“我为集体做事”的教育。是孩子们在爱与奉献中学习做人和做事。入学教育在班里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一个有责任感的班级领导组织。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做法来选择自己工作的任务。值日班长要选出你的值日人员。课代表要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辅助任课教师的正常上课。职责长要选出各个负责的职责人员。如:“灯长”、“桌长”、“窗长”、“门长”、“图书长”等。两周后大家要总结并改选。通过分级管理,把班内大小、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种方式积极地调动了孩子的参与意识,人人争当班干部,人人争当自愿者,孩子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责任感。一个班级体必须充满浓浓的爱意。我给予孩子无私公正地爱,孩子会用敏锐的感觉接收,并转化成爱他人,爱自己的精神动力。开学一个月后,班里涌现出一个调皮的孩子。他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其他的孩子学习。经常和孩子打架。经常把本子撕破,随意的仍在地上,或是悄悄得放在其他同学的书座里。到他做值日时,总是逃避。别的孩子家长也来找我,要求把这个孩子调开。班级座位是有限的。我决定全力帮助这个孩子。把他调在前排,利用课堂多提问,课间多和他交流。并告诉孩子们,大家每天都找他的优点。一周下来,大家发现他很优秀。有很多地方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慢慢的孩子们在课间主动帮助他,并学着谅解、学者宽容,孩子们接纳他。他们像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他、帮助他,当他在出现不良的行为时,有的主动上前指出,有的边做边讲给他该如何去做。在关爱他的同时,孩子们也养成乐自己的爱心。爱集体就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竭尽全力为班级争光。半个学期过后。布置教室时,学生有的画画,有的写字,有的钩边,在大家的努力下,优美怡人的版报就完成了。班级的布置总是受到学校的好评。人人为班级出力,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集体的荣誉,让自己与集体共同的快乐成长。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 一个人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要懂得尊重人、关心人、善待人、谦让人,要讲文明、懂礼貌、有社会公德、有责任感、诚实守信。要把懂规则的教育作为孩子的基础,使之成为孩子的一生精神财富。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培养孩子任何一种习惯,都应要求孩子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都需要进行长期的指导,反复的训练。如:要求学生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我就在训练上下功夫。孩子在反复训练中体会到,怎样做才能快,怎样做才能静,怎样做才能齐。在对孩子进行礼貌训练时,我先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然后有意思地在学生到校时站在门口,与学生互相问候。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 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当然,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最大的感触是: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是心灵对心灵的理解,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是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教育中,我们要了解每一位孩子,关爱每一位孩子,尊重每一位孩子,赏识每一位孩子。对于犯错的孩子,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建议,送他一份期待。给孩子一方晴空,孩子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带来收获,带来快乐。
第五篇:征文: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在阳光下成长
阳光撒下,希望的种子努力发芽,幸福的花朵绚丽绽放。关爱如阳光,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父母之爱正如阳光,温暖着我,照耀着我。父母细心照料、鼓励着我。父母日日夜夜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为我盖上落地的被子,为在雨中慌乱无助的我送去雨伞,为生病的我落泪,为顽皮的我生气,为作战中的我默默祝福……这种阳光使我无比幸福。
老师之爱正如阳光,照亮我的前程、远方。老师正如雨露,而我吸吮着雨露茁壮成长。老师给了我一双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给我一盏明灯,让我的前程一片光明。忘不了老师的细语,荡涤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老师的叮咛,使我鼓起勇气前行。这种阳光使我充满勇气和希望。
同窗好友之爱正如阳光,让我的世界充满无数的欢声笑语。我们同舟共济、同风同雨、同悲同乐。课堂中,我们学习的热情被点燃,眼睛放射智慧光芒。课间,我们一起撒下银铃笑声、留下欢乐交谈、谱成一支支动听的歌谣。这种阳光使我快乐。
沐浴着阳光的我茁壮成长,我是多么幸福。我要用辛勤付出,书写着未来的锦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