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小课题开展情况
在上级领导统一组织与管理下,学校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按照“研讨对策—合作实施(个体实践)—反思改进—总结提升”的研究的思路,引领班主任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现就研究情况进行简短汇报:
一、开展优势
1.年轻的研究队伍。这是我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最大的优势,相对于区内其他学校,我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班主任以青年教师为主,平均年龄不到32岁,他们有着较高的研究积极性,为小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扎实的课题负责人。课题的负责人均为学校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分别是时杰、李荣顺、范敏、杨桂芳,他们工作扎实,业务和研究能力强,为小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采取策略
1.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
全校以德育处处牵头,成立小课题研究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领导、指导、实施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激励机制。开展小课题研究符合当前广为开展的校本研究趋势要求,符合教师的实际科研能力水平,符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要求全体教师统一对开展小课题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筛选课题,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在全校形成“全员参与,个个尝试,人人研究”的良好局面,开展“问题即课题”研究。
2.加强培训,为小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为避免小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研究低效率,我们加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培训工作,加强班主任们的小课题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规范教师的科研行为,学期初召集小课题的主持人,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强调了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鼓励班主任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教育理论,要求尽可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
学校将在学期末,组织小课题主持人再次进行培训,让老师们明确如何梳理研究的过程,如何整理课题的过程材料,如何写出研究报告等等,力求让小课题研究的材料完整规范。同时,学期末将组织一次研究成果的展示活动,把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全校推广。3.加强指导
为引领教师尽快走上科研之路,深入进行小课题研究,对立项的小课题,学校有针对性地聘请有关专家、名师进行研究指导,为我校刚刚起步的小课题研究进行了指导,让老师明确了课题研究不能追求假大空,选题一定要小、要具体、真实、是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4.与教研活动、德育主题相结合
学校每次教研都有主题,针对每个主题,结合课题研究,对主题进行提前研究,在教研活动中加以落实,把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总结经验与教训,形成上报材料,并及时把教研的成果在课堂中加以落实,提高了课堂效
率。
从确立课题以来,学期中进行以教研组、班主任研讨展开课题研讨,以学科组成员互动的形式展开,这一生动活泼的互动式学习形式,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研组采取了研讨课的形式,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5.定期调度
学校对小课题研究进行集中调度,每月进行一次学校层面的小课题调度会,进行集中研讨、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班主任的研究进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主题研讨,借助群体的智慧,有效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解决研究进程中的问题。
通过调度会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鼓励老师用科学的态度和科研的途径完善地处理好教学中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关系。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
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三个一”制度:结合自己研究的专题每周写一份教学后记;每月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每学期写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报告。通过金点子案例评选、教学论文评选、优秀教育论坛评选等活动调动班主任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典型带动,课题经验交流推广
在本学期末,我校安排了在小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或是具有了一定研究成果的老师在全体教师会上做经验介绍,或是进行学生展示。让教师们分享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善于发现典型,推广典型,让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课题组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7.课题跟踪式管理,加强和指导小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课题团队采用课题跟踪式管理,加强和指导小课题研究。全体小课题团队成员走进相关课题负责人的课堂,切身感受该课题研究给课堂和学生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发现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以评价促进小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学校将每学期一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师开展的小课题研究进行校级成果鉴定、评奖。金点子案例、教育创新奖等评选优先从校级优秀成果中推荐。在本学期末,我校将对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并设立相应的奖项,在学期末的教师会议总着力表彰和奖励。让教师们知道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四、取得的成效
1.目前,我校的小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初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老师们对本人承担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
二是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掌握了课题的研究更多灵活实
用的方法;
三是积累了初步的小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经验。
2.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效就是研究型、协作性班主任文化的形成。小课题研究活动增进了学校内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使优秀经验得以及时分享,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和谐相处,互相支持,互相维护,合作互助在教师间蔚然成风。3.根据小课题研究的特点、规律和推进目标,我们坚信小课题研究的两大研究理念,即
第一,学习即研究,行动即研究,反思即研究。
第二,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小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教师参与了就会有感悟、有收获、有提高,这就是成果,问题解决了,就是效益。要使小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取得更大的成果,要继续强化“四个坚持”:坚持聚集课堂,课题到课堂中去选,研究到课堂中去做,答案到课堂中去找,成果到课堂中去用;坚持学研做结合,引导教师在读书中吸取营养,在实践中探索规律,边学习,边研究,边行动;坚持合作研究,建立以骨干教师为引领的研究团队,将教研活动与小课题研究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坚持校本化管理,从本校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建立小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
积累点滴,成就科研型教师。《荀子•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记录其中出现的小问题、解决问题的小方法,积累下收获的点点滴滴,就可以成就一名优秀的“科研型”教师。
五、问题和困惑
1.课题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主要是各课题研究小组之间的不平衡,主要是各研究小组教师的重视程度、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差别。
2.科研骨干培养相对薄弱,优秀科研带头人还偏少,科研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得还不够。研究过程中不规范、不科学、不认真、不完善的现象依然存在。
3.小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水平不够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
小课题开展情况
天平中心小学
2013.9
第二篇:学校小课题实施方案
三台县潼川中学校
2016~2017年教师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落实教研课改精神,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具体、细化,真正地服务于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推进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现依据县教研室《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的要求,经学校行政会认真讨论,特制定《三台县潼川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研室《中小学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的精神与各项要求。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切实做到以解决教师实践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主攻方向;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以小课题研究活动为手段,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具体有效地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做到课堂高效,教研实效,推进教研教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成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谢岳
教导主任
成员;各课题组负责人
语文教研组长:李淑蓉 数学教研组长:唐顺 英语教研组长:潘晓兰 物理教研组长:李科 政治教研组长:肖凤 历史教研组长:李广 生物教研组长:王丽 地理教研组长:刘兴平
三、目标措施
1.通过教师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活动内容 1、9月上旬:印发各教研组课堂教学疑难问题调查表。要教研组长召开全组教师的讨论会,捕捉具有共性和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填入表中,再经梳理和归纳,得入结论,确立小专题,书写实验方案,上报教导处。2、9月中下旬:教导处依据各教研组填写的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汇总、归纳、分析、研究,确立校本教研专题,书写方案,进行实验。3、10月上旬:申报实验研究小课题 4、10月下旬....过程实验 5、2016年5月....课题成果形成
总结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结题程序为:
(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科室;(3)学校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6.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活动原则
1、各教研组确立的课题必须以小为特点,并且是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便于操作,便于达到实验的预期目标。
2、课题的确立必须是“提出问题—讨论归纳—形成专课—确立课题”的逐步确立过程,课题应是教师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有价值的,对教改的深入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的。万万不可确立过大、过宽、漫无边际,不符实际的,形式性的课题。
3、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直接服务于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切不可抛开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去高谈阔论,成为教师的额外负担。
六、活动要求
1、小课题研究活动,属于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本教研活动的细化工程,也是各个教研组的教改任务,应认真对待,不可敷衍了事。要做好资料的积累,用以印证活动过程。
2、学校课改小组责成教导处管理小课题研究活动工作。教导处应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了解活动情况,并向课改领导小组汇报各教研组小课题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
3、本学期末学校将组织小课题实验课的评比活动,评出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实验教师,同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严肃小课题的验收评估工作。主要过程可分为:
(一)听取教研小组的结题报告;
(二)查阅活动过程资料;
(三)听评实验课;
(四)课改小组成员讨论得出验收评估结论。
5、小课题研究活动取得结题资格的教研组应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经验,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
希望各教研组落实本方案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搞好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活动,争取在本轮活动中取得最佳成绩,获得成功与奖励!
七、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三台县潼川中学校教师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
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三台县潼川中学校 2017年5月
第三篇: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10.23
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松滋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禹卫东
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主的发展,一种内在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土壤,就是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教师发展的条件,就是对“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有一种洞察与思考,就是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而教师的研究范式,比较有效的就是基于自己实际教学问题解决的“小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如何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呢?怎样才能使教育科研大众化?小课题研究是一个改革方向。
同时小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最适合的一种研究方式。我们看下面四类教师的研究情况和专家的点评:
A老师:研究素质教育的原理,倾注十年心血,形成了近20万字的《素质教育原理》一书,自认为这部著作有十大理论突破。
B老师:研究学习方法,撰写了一篇论文。论文首先详尽论述了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理论,介绍如何博采众长,从各流派中吸取所需要的成分,并把他们融合在自己的理论中,然后再叙述自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观点,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老师:研究主体教育。撰写了《把握时代精神,开展主体教育》的经验文章。文章谈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益尝试”: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组织方法与模式等。
页 1 D老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了一系列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和思考。在实践中,他始终研究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需求。
专家的评点:
关于A:这是属于基础研究。中小学一线教师做这样的研究需要“另起炉灶”。这位老师的“理论”,学术研究界已经耳熟能详了,他的“十大突破”,学术研究界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了。
关于B:这是属于应用研究。从事这类研究需要占有相关理论,而且理论基础是有效的。但这很容易依循既定理论给理论做实践注脚。
关于C:这是经验总结。这类研究切忌做“抽象的”经验总结,要形成自身实践的独到透视,不能“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话。”
关于D:这是属于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类研究,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突出教师的“实践”,突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我们一线教师就是要像D教师那样做最实际的行动研究。那么,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呢?
“小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研究的周期短,见效较快。小课题研究以“小 页 2 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 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要求教师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际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
对策即研究。确立课题后,选定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将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是:确立问题(提出解决什么问题)——提炼研究课题——预设目标(期望获得什么结果)——设计步骤(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理论准备(围绕问题查找资料)——研究实施(在教学中应用验证)——总结提高(提供经验和成果)。
收获即成果。小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认真填写《小课题研究手册》。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现实问题有效方法,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
下面谈谈小课题研究的步骤与管理。
一、选题
1.教师可根据根据自身需要和条件,提出具有研究价值、自身特色和 页 3 优势的选题。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来源于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选定的课题要具体、实在,要贴近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要相对单
一、切入点要小,好操作,避免大而空。
2.选题要有针对性。研究的目的要着眼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思考得较多的、需要解决的、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无法驾驭的、没有条件解决的、对当前工作没有帮助的问题应回避。
3.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4.选题要有新意,要突出研究内容的个性和特色,可以将自己熟悉的一种科学理论或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也可以借鉴、运用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申报与立项
1.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炼成小课题或者根据学校的立项课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分解子课题向学校申报。
2.学校认真组织评审后,确定校级小课题,校级小课题立项后报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备案,并挑选一两个重点小课题申报立项市级小课题。
三、研究
1.要坚持“求真、求实、求精”的研究态度,以课堂为现场,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目的,把小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做中研、在研中做,使研究和工作融为一体,坚决反对把教育科研从教育教学工作 页 4 中游离出来,为了“研究”而“研究”,教育教学与教育研究两张皮的形式主义。
2.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的过程,总结、反思自身的工作是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起点,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进行研究的实质。因此,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反思、批判的襟怀走进课堂,以探究、改进、提高的姿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课题研究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预先确定目标,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与方法的认识活动。教师要认真设计研究方案,要理清研究思路,对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期望获得什么结果(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步骤要明确分几个阶段进行研究,每个阶段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要达到什么效果、如何考评)等都要很清楚;自己要向别人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成果(成果及表现形式)等都要阐述清楚。使“小课题”研究有内容、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有措施、有效果,切实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4.小课题研究必须以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这里所说的教育科学基础理论泛指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未来学、比较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科学理论的总称)。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要踏踏实实地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拓宽学术视野,尽可能使研究既有一定的高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学习、研究、工作三位一体是现代教师职业生活的主要特征。
5.小课题是以“行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为基本方式的,小 页 5 课题研究在目的方面属“应用性” 研究,在内容方面属“实践性” 研究,因而,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内容要相匹配,要以实证的方法为主,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要熟悉并初步掌握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研究方法。
6.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研究资料包括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结果性资料,具体有: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计划或方案;主题阅读资料、文献查阅资料、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叙事、教学日记、听课笔记、评课稿、课堂教学实录、访谈记录;学生日记、经验体会、活动照片;调查问卷及报告;家长活动及评价资料; 研究小报告;交流及发表的文章、教师沙龙评价;其他如图表、录音、录像、实物等一切可反映过程的资料。
以上资料只是说明资料函括的范围和内容,不是每个课题都必须有这些资料才能结题。研究资料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不是在最后结题时“整理”“搜集”甚至“拼凑”出来的。研究资料要做到真、实、精。
7.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课,文字材料,音像制品、教具等实物,文字材料可以是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也可以是教育案例、课堂教学实录、评课稿、教学日记、教育叙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等等。小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实用,适用于教师个人和同伴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严禁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四、结 题
1.小课题研究的周期一般控制在一年以内。研究工作结束后,主持人 页 6 要及时向学校申请结题。结题时主持人须提交一份《研究手册》(包括附件)、一份结题研究课教案或主题教育方案。
2.结题时,验收人员对《研究手册》(包括附件)、研究课或主题教育进行审核,评定等第。校级课题结题的评定标准自定(可参照“松滋市级小课题结题评审表”的评审要求)。
对研究态度有问题的课题将严格控制通过,诸如出现下列问题: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材料没有实质内容,有补、造的痕迹,不能反映研究的过程及研究的成果;材料杂乱无章,有明显的错误,质量低下;研究课或主题教育不符合要求。
3.结题的一般程序有:主持人作结题报告;查看《研究手册》(包括附件);观、听研究课或主题教育;研究工作评点;结题工作小结。结题程序视情况而定,不作统一要求。
五、组织与管理
1.市直学校、各镇中心学校要成立小课题考核评估领导小组,负责小课题研究的组织、服务、协调、指导、考核等工作。学校要建立小课题管理制度,把小课题研究与教师的考核、评职、晋级、评优挂起钩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小课题研究能深入有效地开展。
2.承担者必须按计划组织实施研究工作,要认真填写研究手册,记录研究活动过程,梳理研究的心得体会。在课题研究时间过半时,应及时进行总结,整改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小课题考核评估小组要定期督促、检查研究工作。
3.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小课题研讨会,开展小 页 7 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促进各课题组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4.学校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通过审核验收的课题,学校应计算工作量,或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补助。对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小课题,学校应给予课题组一定的奖励。
5.学校要帮助教师及时总结小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积极推广和应用优秀研究成果。
6.根据《松滋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评估方案(试行)》的有关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小课题作为校本研究的主要形式。小课题研究的成效仍然是我市义务教育评估和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页 8
第四篇:杨旭学校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小编推荐]
学校应该如何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
答: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好学校小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小课题研究活动要突出校本教育教学的研究方式。学校教学管理应与小课题研究管理相结合,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发展。同时,加强人力资源,提供经费资源、信息资源等,有效利用及帮助教师日常各项工作的协调运行。所以加强小课题的研究校本管理,是优化学校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的需要。那又该如何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呢?
其次,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突出实践性。小课题研究管理对象是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面对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小课题研究校本管理要紧密围绕中小学教改实践,将教师实践中的问题提升为课题,组织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与发展。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的实践意识。
再次,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要突出细化过程。小课题研究校本管理,从内容看,包括计划规定,组织教学,制定保障,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从过程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表彰等基本程序。所以要注重小课题研究过程管理规范,从教师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并形成小课题研究过程,结题到成果交流等,要依据学校研究基础,提出规范性要求和指导性建议,引导教师提升问题解决的实效性过程。
因此,学校在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中应充分发挥其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校本管理,突出操作性,形成一定的规范。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小课题研究的专业指导,协助普通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开展,推动学校的教研教学不断进步。
第五篇:学校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学校小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年,我校继续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点培养和扶持了今年上报并立项的小课题。
本学年我校继续抓好以往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放手给教师自主开展研究,准备好过程性材料,学校在学期末进行了过程性检查并进行评价。
针对小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小”字,帮助教师们关注自己具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追求真实的研究;立足“课题”,引导教师从计划到反思,以科学的方式探索问题的解决或现象的改变,追求经验的提升。我们把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教师获得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平台以及特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回顾走过的路,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1、培训选题,确定立项小课题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教研部门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意见,针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小课题的选择、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辅导,使老师们懂得了“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我们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选题,经过了“困惑”——“问题”——“课题”三步曲:首先,我们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组织教师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疑点;然后,让老师们进行思维加工,并提出问题,把一个个小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小课题;最后,指导教师分析背景,查找资料,形成课题,编制计划,填报《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表》。其间,我们对各学科所选的课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2、抓行动、抓反思。
立项后,教师尝试进行行动研究。学校每周开展小课题研究,供各课题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总结经验、发表见解、交流心得,同时老师们也跨课题、跨学科发表见解。
我们围绕小课题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协作研讨活动,为研讨活动作准备,展开课题研讨,以学科组成员互动的形式展开,一般程序为:中心发言人发言——课题小成员补充发言——参会者提问与互动——组织者总评。这一生动活泼的互动式学习形式,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采取了研讨课的形式,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课题组通过大型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小结反思,分享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计划、改进研究方法。对典型的课例,还采取现场诊断的形式进行指导。
3、抓检查、抓评估。
为了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向纵深推进,我们学校成立了跟踪检查小组,抽查听课和查阅记录、跟踪研讨活动等方式检查工作,便于了解教师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阶段评价。目前,我校的小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初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师们对本人承担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二是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掌握了课题的研究更多灵活实用的方法;三是积累了初步的小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经验。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及各位老师的积极参入下本学年的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精心计划用心总结,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过程。每位教师都做好详尽可行的计划,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通知每一位教师,在研讨时,把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总结经验与教训,及时把教研的成果纳入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各位教师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讨方式,围绕学生的习惯培养及能力提高,扎实有效。
3、研讨活动效果显著,资源共享
每一课题发挥本教研的优势,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促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达到教研兴校的目的。各学科对知识点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针对作业的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际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本学年小课题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个别学科组研讨活动有的老师参入态度不积极,教师的个人发言材料偏离研讨主题。
2、课题组集中活动次数偏少,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不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集的材料单一。
4、活动过程学生材料过少,没有学生反馈的资料。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需做以下改进:
1、提高学科组成员的参入意识,针对每个学科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摒弃偏离主题的发言。
2、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资料贯穿始终,注重平日的积累,特别是学生资料的积累,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掌握学生的动态。
3、可以把平日备课组集体研讨的问题积累归纳,抓出重点,提高研讨的效率。
总之,一年来,中心校的指导,小课题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师的教育思想日臻科学,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合理使用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的教育思想,我们会继续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理念,继续加强研究,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