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师岗前培训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范文

时间:2019-05-14 07:3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教师岗前培训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教师岗前培训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范文》。

第一篇:2012教师岗前培训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范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单选题(60)每题1分 共60分

(1)教师在进行道德选择时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A:爱职业B:爱学校C:爱集体D:爱学生

(2)建立社会主义是为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这是()

A:列宁的观点B:毛泽东的观点C:孔子的观点D:柏拉图的观点(3)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由两大学派创立的,即()

A:孔孟B:儒家和墨家C:孔子和老子D:老子和孟子(4)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办起“私学”的是()A:老子B:墨子C:孔子D:管仲

(5)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在()组织学生团体

A:省内B:校内C:班内D:校外

(6)对道德本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阶级关系D:上层建筑

(7)嫉妒心是影响教师团结协作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在团体中应()

A:善于合作B:善于应酬C:善于掩饰D:善于忍受(8)道德品质是主体()

A:学习道德理论的结果B:遗传获得的属性C:先天就有的特征D:自觉意志的凝结 24(9)市场经济肯定个人的合理利益,这和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集体主义()

A:是矛盾的B:是对立的C:并不矛盾D:互相矛盾(10)教师职业荣誊是以职业()

A:道德义务为基础的B:道德情感为基础的C:道德舆论为基础的D:道德理想为基础的(11)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

A:教师的职业认识B:教师的职业理想C:教师的职业收获D:教师的职业目标

P32(12)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A:好坏不分B:敌视教师C:向师性D:攀比之风

(1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兴起了一项重视儿童自身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创造活动、充满教育人道主义精神的运动,这项运动是()

A:“新教育运动”B:“自然教育运动”C:“进步教育运动”D:“儿童教育运动”(14)关于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品质不是一定道德行为的积累B:主体个别道德行为可以确定其道德品质的特征 C:主体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品质的实践基础D: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外在根据

(15)人道主义原则在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

A:教师职业劳动手段的特殊性B: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C:教师职业劳动环境的特殊性D:教师职业劳动方法的特殊性(16)教师公道正派的道德品质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不在教育活动中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二是()。

A: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B:不断的提高业务能力 C:广泛的团结每一个教师D:严格的遵守每一项纪律(17)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

A:人道主义原则B:教书育人原则C:全面发展原则D:一视同仁原则(18)从狭义上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教师职业义务B:教师职业良心C:教师职业荣誉D:教师职业偏好(19)中国封建社会官学体系最完备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汉代C:唐代D:宋代 P24(20)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性,即()

A:自我性与社会性B:体验性与满足性C:给予性与被给予性D:指导性与被指导性

P116(21)教师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出现的A:教育B:生活C:经济D:政治 P22(22)我国高等教育法所称的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A:低级中等教育B:低级高等教育C:高级低等教育D:高级中等教育(23)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二重性。但从本质上讲是()

A:矛盾的B:毫无关联的C:有利益冲突的D:志同道合的

(24)道德义务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和规范对人们行为要求的反映

A:道德观点B:道德行为C:道德良知D:道德原则P99(25)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把实现一切人的解放和自由作为奋斗目标是()

A:人本主义B:人文主义C:以人为本D:革命的人道主义

P46(26)所谓()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及对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A: 教师职业良心B: 教师职业荣誉C: 教师职业义务D: 教师职业公正P102(27)道德品质是一定道德关系的体现,这种体现在本质上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反映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环境的反映D:社会矛盾的反映(28)教师道德行为的前提是()

A:道德情感B:自身的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选择能力D:对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29)充分认识和体味()有利于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过渡,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A:教师职业义务B: 教师职业幸福C: 教师职业规范D: 教师职业荣誉

(30)“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又要具备()。

A: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B:完善的道德选择能力C: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D:高潮的组织管理能力(31)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具有()

A:人道主义的情怀B:法律观念C:家庭观念D:应变一切的能力

(32)要求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儿童的天性实施“自然教育”的是()

A:卢梭B:马斯洛C:罗杰D:维多利诺

(33)人道主义可以是一种哲学,也可以是一种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但是其主要指的是()

A:一种方法B:一项规定C:一门法律D:一种道德原则(34)把教育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的倾向为()

A:代替论B:分家论C:自发论D:等同论

(35)从伦理学的角度,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首先要()

A: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B: 漠视学生的主体性C: 关爱优秀学生D: 尊重和信赖学生(36)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劳动B:阶级分化C:脑力劳动的出现D:职业活动的出现(37)教师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

A:桥梁和纽带作用B:简单复制的作用C:接收和转达的作用D:可有可无的作用

(38)个人关心自己的荣誉,本质上是关心社会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评价,这也是()A:克服虚荣心的必经历程B:追逐个人利益的必经历程 C:过分展现自我的必经历程D: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历程

(39)“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这段名言出自()

A:夸美纽斯B:蔡元培C:卢梭D:柏拉图

(40)以下各条中,教师最主要的劳动手段和工具是()

A: 教具B:书籍C:知识D:材料(41)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A:学习能力B:教学能力C:科研能力D:思想工作与组织管理能力(42)教师在师生关系和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是()

A:朋友、助手和导师B:权威C:慈父D:领导者(43)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A:影响人的灵魂B:开发人的智力资源C: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人D: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44)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A:可以偏废B:相辅相成C:相互分离D:毫无关系(45)从狭义上说,所谓教师道德范畴,是指()

A: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对教师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概念P97 B: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成辩证统一关系 C: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D:反映和概括有关教师道德现象的各种概念(46)教师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人道主义D:功利主义(47)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有()

A: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B: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

C:学历教育与全日制教育D: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48)教师具有牺牲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经常被誉为()

A:园丁B:工程师C:蜡烛D:明灯

(49)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师应该是()的优秀人物”

A:多才多艺B:技能突出C:知识渊博D:道德卓异

(50)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道德修养是()

A: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培养合格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C: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D:传播传统文化的需要(51)教师要想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必须做到()

A:放弃个人利益B:不顾自己感受C:按部就班D:满腔热忱(52)黑格尔认为,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这是()的观点

A: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53)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下不属于国家教育方针内容的是()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54)汉代私学已大体形成这样三个阶段()

A:启蒙、专经预备和专经B:小学、中学和大学C:启蒙、私塾和官学D:启蒙、私学和官学(55)无论从伦理学、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的威信与提高教学质量()

A:不成比例B:成不确定比例C:成正比例D:成反比例(56)资产阶级道德的主要规范是()

A:利己主义B:个人主义C:自由、平等、博爱D:人道主义 P13(57)如果因为教师侵害学生权利而导致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就要追究教师相应的()

A:法律责任B:道德责任C:行政责任D:人道责任

(58)教育实践证明,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教师的形象B:教师道德修养C:教师的智商D:教师的体格(59)我们讨论教师职业义务问题,其重点应当是为了()A:每一个教师的幸福快乐B:教师责任感或义务感的培养

C:明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D: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担当大任(60)教师的道德情感根源于教师的()。

A:职业道德认识B:职业道德信念C:职业道德修养D:职业道德实践 多选题(20)每题2分 共40分

(1)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体现在()

A: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B: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C: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D: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

A:人格上平等B:价值取向和谐C:交互活动中民主D:知识水平上一致(3)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内涵主要有()

A:从职业规范上说, 要求教师按照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

B:从教育效果上说, 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C:从家庭关系上说,要照顾好自己的老人和孩子D:从社会关系上说,要对朋友守信(4)教师职业义务的作用是()

A:正确的职业义务观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巨大鞭策力量 B: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调节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C: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D: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促使教师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5)经过形成全员育人局面,要逐步实现()

A:育人队伍网络化B:育人内容系列化C:育人手段多样化D:育人方法科学化(6)道德的起源是()。

A: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B: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C: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D:文字的产生(7)“师爱”的广泛性体现在()

A: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B: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一视同仁D:主要关心有创新性的学生(8)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指的是()

A: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B: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

C:少数人的全面与充分发展D: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9)教师的内心信念来自于()

A:教师的道德环境B:教师的良心C:教师的义务感D:教师的行为选择(10)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A:推动作用B:崇尚作用C:自我欣赏作用D:激励作用

E自我评价作用(11)教师公道正派的道德品质,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

A:办事公道B:赏罚分明C:一视同仁D:牺牲自我(12)如下关于教师之间竞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教师拼搏进取B:教师之间的竞争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C:教师在竞争中要讲风格、讲道德、讲合作

D:教师在竞争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3)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人的活动,因而完全应该是()

A:人性的B:人情的C:人道的D:人文的

(14)职业道德有别于道德的其他类型的独特的属性,表现在职业道德()P15 A:在内容上具有职业性B:在表达方式上具有具体性 C:在调节范围上具有有限性D:在功能上具有适用性(15)教师职业公正的内容包括()

A:对己性公正B:同侪性公正C:朋友性公正D:对象性公正(16)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P35 A:劳动对象的复杂性B:劳动内容的复杂性C:劳动过程的复杂性D:劳动心理的复杂性(17)教育要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这体现在教师要()A:尊重人B:关心人C:理解人D:爱护人(18)下面是古人对“义”的关注的是()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D:行而宜之之谓义(1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有()

A: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B: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P21 C: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D: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倡导与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A: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B: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C:有助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D:毫无意义 其他信息

保存成功(2012/9/16 14:59:40)提示: 考试时长(60分钟)剩余时间(0小时14分钟58秒)

提示:考试期间请勿关闭窗口、刷新页面!(系统每隔20分钟自动保存一次答案)该试卷共100分

第二篇:2013年海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如何理解学生为本的原则?

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作用就可以了。我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光以学生为主,到时候老师还怎么样来教呢?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着厌学的情绪。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而不是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昧地迎合甚至讨好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经过专门训练,对于所教育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课程经过专门的培训,知道自己任教的课程需要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教育过程中先进行仔细去分析,了解学生学习中已有的水平,在学习中将会有哪些困难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从事过多年的教学,对于内容的处理,已经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是成人,很多事情考虑问题都比学生全面,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课前对一节的内容,以及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情况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合理组织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理解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为了巩固教学那样还要布置学生作业,并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检查指导功能。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所谓以学生为本,我想,强调的应该是要重视学生。而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上的关系的问题。

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如果一味顺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都以学生说了算,这其实是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很多看法还是片面的,如果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要多走很多弯路。学生的很多行为还需要规范,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这都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是又不能一切都以老师说了算,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刻都不要忘了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学生服务,在教学中眼里始终有学生。

为什么说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于大多数的职业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是教师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

对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明确其职业性质,才能落实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有关的待遇。对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教师职业更不例外。教师到底是自由职业者还是国家公职人员,虽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是把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的是作为公务员)对待的。国家公职人员(或公务员)的显著特点是有具体的职业资格要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严格的考试并认定职业资格。对于教师而言,目前,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都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在上述国家,必须取得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后,才有可能由政府任用为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是把教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干部”对待的。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将教师身份规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看,仍把教师列为国家公职人员。国家公职人员社会地位较高、职业稳定、待遇有保障,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公众向往的职业。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公职人员地位高,社会影响大,所以限制也较多,包括道德品质在内的各方面要求也很高。例如,在欧洲的很多国家,作为教师,不准有反政府的言论;禁止教师集体和政府进行谈判;美国虽然比欧洲宽松一点,但教师和政府谈判只限于工作条件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国家都规

定教师不能罢工,等等。在职业道德方面,由于教师的公职人员性质,要求更高,因为教师职业有社会形象、社会影响问题,不仅对学生,对社会也应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对象可塑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表现在他们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儿童和青少年。因此,教师在各方面要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学识、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教育作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表现任何时候都和在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对社会风气有影响,因此,要用教师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能够长期起作用。很多对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科学家,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无不谈及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终身影响。

教育“生产”周期长的特性,使教师的劳动成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教育“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师劳动成果的测定比较复杂和困难。教师的劳动成果和“效益”难于完全量化。学生的分数只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一个方面。而且由于每位教师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极大,难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相比较更困难。教师的这些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劳动的自觉性比其他行业更为重要,职业道德的约束作用更明显。

教师的职业性质、劳动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能鼓舞教师自觉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既是当前我们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长期以来,全社会都在反映学生负担过重,身体发育和健康受到影响,各方面的素质有待提高。归纳起来,主要原因在应试教育。单纯的应试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也影响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的功夫花在找题、解题、改题上,成天忙得团团转,哪还顾得上学生的全面发展,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也会逐渐淡化。良好师德的培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气质,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大批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新师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思近年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会越来越体会到师德的重要性。

第三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校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教师的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而影响。

所谓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即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的按照教师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修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可见,教师在行为实践中,不断加强、完善职业道德,并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行为,即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道德规范的升华。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品德方面,要具有以身作则、甘为人梯的精神;二是专业知识方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专业发展及教育服务;三是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教书育人,严谨的科研态度致力于专业科研。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尤其是处于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的高校中,学生更是对新鲜社会事物、环境有着先天的敏感性和接纳性。因此,对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高校教师,更应当在这种大环境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对大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对高效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社会主义理想,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从而不断指导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

所谓道德教育,既是通过道德理论和模范事迹的学习,不断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学习,将正确的道德观点和理念内化于心。从而延展到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将外显的观念不断内化,指导自身素养的形成。

2、加强专业学习,并将理论指导实践教学

高校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面对社会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发展,各方面专业知识也在有着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延展性上,高效教师都要进行良好的把握,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授予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于实践。

可见,加强专业学习,是对学生的负责,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负责,更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的表现;加强专业学习,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教师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3、加强科研能力,促进学科专业研究

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出色的科研能力,更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落实与专业理论研究中。高校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职业本身的内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及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从事科研活动。因此,科研是高效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的第二大任务。当今高校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科研素养可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对大学生有重要影响的职业素养。可以说,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水平,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加强科研素养,既是在高校教师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4、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直接体现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忱。教育教学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在对教学的工作的投入上,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及极大地工作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高校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寻找幸福感,努力将教育教学工作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的一部分,逐渐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三、小结

由此可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只体现在思想的完善上,更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外化的过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但要懂得职业道德的范畴,更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实践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内化于心;用职业道德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按照师德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过程。高校教师应该对自身职业道德状况有一个较为正确全面的理解,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准方向,寻找不足,从而不断完善与提高。同时,还应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相匹配,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自身道德修养体系,以优良的师风影响学生,为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第四篇:山东省高等教育岗前培训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名词解释 *

1、道德: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意识现象:是在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各种道德思想、观点、情感、信念的总和。

3、道德规范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评价和指导人们的道德的准则,是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4、道德活动现象:是全人类生活中围绕一定善恶观念来进行的,可以用善恶观念评价的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

5、职业;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6、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7、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8、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9、教师职业责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

10、教师职业作风: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表现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11、教师职业技能: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它是从事职业工作的重要条件,是职业工作者实现职业理想,追求高尚职业道德的具体行动内容。

12、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

13、道德行为: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1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15、教书育人原则: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16、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爱岗敬业、依法执教: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目的的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尽职尽责。

18、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是教师对学生持有一般的情意的崇高感情,深切的关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19、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才能。20、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教育事业为重,热爱和关心教师集体,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2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成为可资的学习表率,可效法的榜样。

22、义务: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对他人和社会与自己的职责、使命相关的事情。*

23、教师职业义务:就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应履行的职责。

24、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物质主义条件所决定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在内心的凝结,并且把它巩固下来。*

25、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在叫业劳动中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26、荣誉:是社会对人们履行义务后的褒奖,赞许或肯定,或者说是对一定义务和相应行为具有的道德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判断和态度。*

27、教师职业荣誉: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

28、幸福: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于追求某种目标或理想而得到的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满足,是主体对于自身生存状态的愉快感受和肯定评价。*

29、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30、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产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31、教师道德行为;是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

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在其以教师身份进

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学生、学校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32、道德容许性行为:是那些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善恶判断,对他人和社会即非有利也非有害,称为善行则过高,称为恶行则过低,而又确属道德行为的行为。*

3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动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

34、教师道德评价:是指与教师职业劳动相关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教师群体或个体的个别或一些列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的态度。*

35、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到底饿品质和达到师德境界。

36、慎独:是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37:教师道德品质:是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持有的行为习惯和新给特征,上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贯表现。

二、简答题 *

1、道德规范的特殊性是什么 答: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道德作为实践精神的特殊性表现在那里 答: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把握世界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3、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含义 答;表现在多方面,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是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4、马克思主义之前关于道德的起源观点的主要内容 答: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

5、道德是怎样起源的 答;一是道德起源于神的意志;二是道德起源于人的本性;三是道德起源于人类的欲望。上述这些观点都是旧论理学家们,从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之外探讨道德起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非科学性。6、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有那些

答:一是维护氏族部落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

德最突出的特点。二是道德观念贫乏,直观和含混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三是道德调节的狭义性、外在性和简朴性是原始社会道德的有一个重要特征。

7、奴隶社会的道德特点 答:一是维护或反对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社会道德最基本内容。二是表现形式上,奴隶社会的道德比原始社会的道德有很大进步,成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的一种独立成分。三是道德调节的范围日益扩大,内容日益复杂,8、封建社会的道德特点 答:一是维护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内容。二是封建道德的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三是封建道德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宗教化、理论化、神秘化倾向。

9、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特点 答:一是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原则。二是自由、平等和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三是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道德意识。*

10、职业道德的特点 答;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的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职责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成熟性。

11、职业道德形成的条件 答;一是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二是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12、社会主义道德形成的基础 答:首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反映。其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产生的。再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再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最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批判继承历史上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 答: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层次性。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三,具有约束性。

1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答: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

公民的基本素质。二,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好,维护安定的政治局面。四,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6、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继承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维护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提高竞争意识;开拓创新观念;增强平等观念。

*

18、如何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首先要求我们增强以社会主义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等基本道德原则为核心的饿社会主义 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反对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其次要求我们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提炼出关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新道德规范,作为对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效补充。最后,要引导人们超越个人权利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个人权利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也是人在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所在,但是个人权利不是个别人的饿权利,而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的权利。

2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技能

*

21、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周性

*

2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

23、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答: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24、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功能 答:通过学生影响社会;教师通过亲自参加社会生活影响社会;教师的个人道德品质影响家庭、亲友和邻里;对教师激励作用。

*

25、简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答:首先,尊重人。其次,关心人。再次,爱护人。

*

26、为什么说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答: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其次,教书育人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再次,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27、简述人道主义对教师的要求

答: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其次关心每一个学生;再次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爱人。

28、简述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内涵

答:一是指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三是强调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

29、简述教师在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

答:首先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其次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举止上稳重端庄,待人处事上真诚热情。

30、教师应表现出怎样的时代风貌 答:开拓进取,做一个开拓型教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做一个创造性教师。*

31、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

答:一,履行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二,教师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不企求相应的报酬。三,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32、教师职业义务的作用

答:一,正确的义务观可以使教师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二,是维持正常人际关系的纽带。三,可以促进教师思想人格的完善。

33、教师职业义务的内容

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创造良好的饿内部教育环境;对集体和社会负责。

34、教师职业良心的内容

答:一,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要有工作的自觉性。三,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四,爱护学生。五,团结同事。*

35、教师良心的作用

答: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教师行为中的监督作用;教师行为后的自我评价作用。

36、教师职业荣誉的内容

答:一,教师以“春蚕”自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二,教师以人梯红烛自喻。三,教师以逃李满天下而自豪。

37、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

答:能推动教师更好的履行职业道德义务;能帮助教师对自己行为后果作光荣和耻辱的评价;鼓励教师奋发向上的精神,开发教师的潜能。

38、幸福的本质是什么

答:幸福观念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同的生活条件决定不同的幸福观;实现幸福依赖于社会经济关系。

39、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答:

1、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

2、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3、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往往赋予不同的义务。

40、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原则

答:集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精神价值原则。

*

41、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作用

答:评价的中介作用;教育作用;裁决作用;维护作用。

42、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原则

答:实践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公开性原则;

43、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 答:是不断的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

44、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答:六要素;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

*

45、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答: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

46、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

答:理论学习方法;实践锻炼方法;慎独的方法;

47、你怎样定位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 答:师生关系具有多重角色即他们之间不仅具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同时也具有朋友与朋友、成熟者与未成熟者、长者与晚辈等多重角色关系,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科学的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和师生关系定位,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

49、教师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 答:教学能力;思想工作与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50、教师之间发生矛盾冲突饿原因主要有那些 答:一是教育劳动独立性、个体性特点会使教师有忽视统一步调和各环节协作的倾向。二是教师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和学术观点的差异,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三是学生评价的差异,会引起教师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四是学校管理中采取的某些措施,会引起教师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靠法律调节,也不是单靠行政命令来调节,主要是靠道德规范来调节。

第五篇: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岗前培训

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单位:

姓名:

学号: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在用人方面提出了四个层次要求,一是德才兼备,二是有德无才,三是有才无德,四是无德无才,宁愿用无德无才之人也不愿用有才无德之人,这说明一个人的道德高尚远远胜过能力大小,更何况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果自身都没有职业道德,如何承担起“传到、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只有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职责,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让身边的学生潜移默化,从而促进学生心理以及知识文化水平的协调、健康发展。

近段时间,遵义五所高校教师共同在遵义师范学院参加岗前培训,分别学习了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四门课程,笔者通过认真研读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本书,对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就本书的十个章节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本书共十章,三十节,分别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十个方面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培育等工作的开展。对于指导每一位高校教师甚至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第一章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在本书中提到教育伦理就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中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教育伦理关系确认了我们作为教师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理”源于我们的自己所居之“伦”的。在教育伦理关系中我们重在领悟“为师之道|”,培育“为师之德”。首先,教育的职业伦理关系是多维度的伦理关系,所以领悟“为师之

道”必须在这多维度的伦理关系中来综合把握。其次,师生伦理关系作为老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其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关系。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的行业规范。这些要求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他们的教育伦理关系。“为师之道”源于蕴涵在教育伦理关系中的“为教之道”,我们只有从把握我们职业伦理关系出发,才能深切领悟作老师到底应当遵守哪些“行为应当”,才能最终“得道化德,培养自己作教师的良好德行与品行。

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功能

本章分为三个小节,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职业劳动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征:目的的又重性、对象的特殊性、手段的示范性、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效果的滞后性。这些职业劳动,必然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先进性、崇高性,示范性、高层次性,继承性、无私性、奉献性、挑战性、创造性,复杂性、艰难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赋予高校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树立起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重要的是,它也是提高全民族道道素养的手段。它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本章分别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以及从业者做人的内在品质论述了高校教师职道德与职业素质。

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独立人格、丰富感情、自我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教书育人实践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行为过程,高校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对这一过程有效的行为把握与控制。这与高校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准对其开展教书育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在职业分工中扮演着社会代言人、文化传播者、学生引路者的多种角色;其劳动必然具有劳动手段的主体性与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等特点。根据高校教师的存在状态和内心体验,现实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教师: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在高等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高校教师应努力成为学者和专家,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成为美的体现者和创造

者。自觉承当起“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书育人,依法从教”、“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道德责任。

第四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本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基本原则、指导作用三方面来阐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公平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原则,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公平,就要在学生之间体现一种均衡和合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体现一种均衡合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诚信也是非常重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道德原则的确立是为了指导人们行动服务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也是为了指导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行动。

当前,“学术腐败”是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只要教师对自己诚信,才能还学术一片净土;三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高校教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四是人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要求高校教师全面地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各方面关系,关心尊重他们,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第五章 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

本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教师在大学教育管理和行政事务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问题的出现都源于管理不善,这充分说明管理的重要性,一个高校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其中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这里笔者比较看重微观管理,这包括两大类,一是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二是对高校教育事务活动的管理,包括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高校只有秉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这个学校的发展才有活力、才更加蓬勃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第六章 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

本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的双重目标,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以及职业道德操守与教师人格尊严的维护。

教师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天职是教书育人,因而,教师在从事 3

教书育人的活动中,既要做到有教无类,亲徒爱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知困自强,学而不厌;行正度大,心虚气静;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以获得学生的敬重。

第七章 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本章主要探讨了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以及学术不端的危害及其社会调控这三个方面。

当前,学术剽窃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高校作为传播教育的殿堂更应该提高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这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养成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不怕艰苦,奋勇前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客观事实,平等对待学术活动,以及尊重他人学术成果,相互学习,促进交流,提升自己。

第八章

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

本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道德选择的基本特点,道德选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师德评价及影响来阐述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

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是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发生之前思维过程,是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在不同的道德价值之间进行取舍的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教师在职业道德选择中要处理动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形成统一,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同时要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提升自己。

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把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树立起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学而不倦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以及率先垂范的榜样精神。

第九章 第十章 高校教师职业品质的培养及途径

本书的最后两章花了大量篇幅来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品质的培养及培养途径。要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就必须懂得教师从教的“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内化为我们自身内在的职业品质。从本质上讲,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就是教师职业伦理的外在要求在教师个体身上的内化和个性化,是教师通过自我努力“得道化德”的结果。

高校教师可以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三方面来培养自身的职业品质。道德教育要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策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

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只有通过在教育活动的种种职业道德实践中,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各种相关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分,才能更进一步对自己良好品行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加自律性和自觉性的内化过程。

古人说:“言传身教”,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人格的道德修养,在从业的过程中通过“德之自修”来塑造自我的高尚人格。时刻不忘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高校教师。

下载2012教师岗前培训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教师岗前培训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今年1月1日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正式颁布实施。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作为幼师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时......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入职教师培训计划师德师风专题 一、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和特点 (一)道德 1、道德的含义: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做人之道,即人之所以为人必须共同遵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时间:2012. 地点: 主讲人: 第一讲 职业的含义与特征 1、职业是社会中人的劳动角色定位 职业是一种社会劳动岗位,是人们所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

    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重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以及教师能否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

    湖北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湖北省高校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论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从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 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履行 工作单位: 姓 名: 身份证号 培训点: 论文评分: 评阅......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2015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正......

    7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 分) 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要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要求 1、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的论文 2、字数为2000字 3、红色条纹信纸 4、序号为班级花名册里的序号 5、格式要求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