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学 课件整理
填空:
·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形式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的感性显现 ·康德:美是合目的之形式 ·夏夫兹博里:美是内在感官 ·休谟:美是心理构造 ·柏克:美是物的感性
·阿奎那:美是完整,形式,光辉 ·普罗提诺:一的光辉
·三大定点的确立:形式论,理念论,快感论 理念论:
美在一种超越现象而又决定现象的美的理念,对这个理念是什么,可以有各种差异。形式论:
美在事物的形式。这里形式(form)一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感性事物,它突出感性事物的感性和个别性(形);二是感性事物中超越感性事物个别性的一般性的东西,如比例、对称、均衡、和谐(式)。快感论:
美是一种快感。只有主体有了美感,才知道事物是美的,美是一种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事物。·西方追求的五大倾向:两个根本,唯物与唯心;走向主客观的统一;从一般逻辑到辩证关系;
从一般客体到个人主体;三大定点的确立 ·苏联美学三派:自然(自然属性);社会(社会属性);主客观统一。黑格尔(唯物)费尔巴哈(唯心)车尔尼雪夫斯基(唯物发展)
·中国美学四派:客观派(蔡仪“)主观派(高尔泰)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社会派(李泽厚)
·维特根斯坦:关于梅的本质问题都是不可证得,因此是无意义的
·言说美的三种新方式:维特根斯坦:美是一种家族相似;特征: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没有一个固定的外延。巴尔塔萨:美在相遇。美的本质在于上帝,但它具体化地体现为现实中的人(主体)与对象(客体)互动中与上帝的相遇。海德格尔:美存在,但不可言说。海德格尔的观点可以这样来概括:必须坚信有美的本质,只有如此,人的审美追求才有意义,必须反对用具体的语言来定义美的本质。一旦要追求没,结果只能是美的具体规定存在,而美不在。
·克罗齐:直觉还没有达到概念 ·柏格森:直觉挣脱超越了概念 ·杜夫海纳:艺术审美过程
第一阶段,在客体方面,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质料变为艺术形象,在主体方面,是从审美知觉到艺术呈现。
第二阶段,在客体方面,是艺术形象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在主体方面,是从呈现到再现。
第三阶段,在客体方面,是由活的形象到主题;在主体方面,是由活现到思想。
第四阶段,在作品,表现为一种非主题所能穷尽的意蕴,即境外之象,境外之景,意外之意,韵外之致,在主体,表现为一种非思想所能穷尽的情味,可感到而难以言说,可意得而难以形求。第五阶段,作品的象外之象引入宇宙的本质,人的言不尽意的情味引向人的本质。·在审美现象学中,三个因素(审美方式、美、美感)是结构性地出现的。
·内模仿:1内模仿是知觉──身体──心理的三位一体的运动,但以筋肉运动为主。2内模仿讲的主体模仿客体,突出客体的遵从与模仿。3内模仿突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动态联系,说明了主体(美感)和客体(美)的同一是怎样具体达到的。
·移情:1移情是以内模仿为基础的。主体把什么样的情感移入对象,是受对象的形象制约的。2移在客体上面的情感的性质总与客体自身的性质或性质的某方面有同质之处。3移情讲的是由主体移向客体,突出的是主体的作用。4移情是主客体的浑然合一
移情的三类:1,给无生命的静止客体灌注以生命。2,在对动物、植物和非生物的观照中,通过移情将之拟人化。3,心情外射,人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认为是客体具有的情感
·西方的审美类型理论:布拉德雷:小巧、秀雅、优美、巨大、崇高 柏克和康德:美,崇高,沃林格:抽象与移情 ·抗争、行动、毁灭是悲剧的三要素。
·美的西方模式:1,西方之人2,美的比例3,焦点审美4,存在与虚空5,对立斗争
简答:
1,美的范畴里优美与壮美的区别和联系:
空间上形的大与小
• 壮美一般具有巨大的形体:宽阔的平原,无垠的大海,耸入云霄的高山,身材高大的男子。在绘画上是荆浩、关仝、范宽的崇山峻岭,是古代石刻画《汉武帝,在建筑里就是万里长城、金字塔;在雕塑中就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在诗歌中就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岑参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 优美一般都形态娇小。一朵馨香不散的鲜花,一颗精英闪烁的宝石,一队放学回家的红领斤,在绘画上就是黄筌、徐熙的花鸟画,在雕塑上就是米洛的维纳斯,在建筑里,就是苏州园林,在诗歌中就是“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就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时间上的疾速与缓慢
• 时间的行进意味着空间的延展,在一个时间段中事物的疾速运动比缓慢移动占有一个更宽广的空间。形的大小是一种静的空间,事物运动划出一个动的空间。时间的疾速也形成一种力量,有助于形成壮美:“有如兔走鹰隼落,骏夫人下注前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郗珠翻荷。”时间的缓慢形成优美,是因为其展示了一个较小的空间,“白云依静渚”,“墟里上孤烟”,“泉声咽危石”,“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些都是中国诗歌中的优美境界。
力量上的强与弱
• 空间的大和时间的疾本身就意味着力量的强,空间的小和时间的缓内在地意味着力量的弱。但力量本身也有独自的功能。形状相同,凝重的青铜器与白色的瓷器摆放在一起,一壮美,一优美。同一洞庭湖,当“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时间,显出一种巨大的力量,为壮美。当“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时间,则为优美。“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是力量的壮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力蔷薇卧晚枝”,这是力柔的优美。
性质的刚与柔
• 力量的强与弱与性质的刚与柔有联系又有不同。事物的性质本身就决定着其趋向壮美还是流向优美。淡烟、流水、春花、秋月、微风、细雨、小桥、农舍,性本柔软;浓雾、大海、巨石、高山、暴雨、大教堂,性质显刚。刚与壮美相联,柔与优美一体。牛虽大,性和顺而趣趋优美:“牧童牛背吹轻笛,曲染夕阳晚山红”。豹形体比牛小,性凶猛而趋向壮美。希腊雕塑《掷铁饼者》与《维纳斯》的壮美与优美之分,主要在男女刚柔之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壮景与“日出奖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秀丽,其区别也在性质的刚与柔。
• 在现实中,优美或壮美的客体,往往集多种性质于一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同时具有空间的大、力量的强、质量的重、速度的快、气势的壮。而“风微花离叶,风定花犹落”的境界,同时包含了形体的小、力量的弱、性质的柔、质量的轻、速度的的慢。, 2,形式美规律(结构原理)
·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主从结构
·对称与均衡:对称就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两侧相等。对称是世界中最常见的现象。建筑中采用对称形式,给人以稳定感,秩序感,庄严感,神圣感。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各面内质量一样,外在形状不一样,就叫均衡,均衡是稳定活泼有规律和有生气的。对称是静态平衡,均衡是动态平衡,对称是外在的均衡,均衡是内在的对称。
·比例与尺度:均衡讲的是一个整体要有内在的力的对称,比例讲的是这种内在的均衡应该摆在什么地方才是美的。画面遵从黄金分割比例。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讲了神庙,雕塑都是按照人体比例来的。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一种因素在一个整体中不断重复美,就构成了整体的秩序和整一的美。重复是看到了相同的东西出现,使对象变得有规律,使视觉变得稳定,使心理变的安宁。例如塔的重复,哥特教堂的重复。节奏与韵律都是指的相同因素的不断出现构成事物的整体性,秩序性,规律性,生动性。节奏是简单的重复,韵律是有变化的重复。昆明湖呈现的韵律,东正教堂体现的韵律
·主从结构:突出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主从结构。哥特式教堂的体现,教堂立面两遍高中间低,体现一种升腾。颐和园中主有二。万寿山和昆明湖,其他的苏州街,17孔桥都是丛,而两者相比,万寿山是主,昆明湖是丛。
论述:一论述美的本质
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强调区分了“什么是美的东西”与“美是什么”明确地提出了各种审美对象的共同本质的问题,要求寻求“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美的那个品质”将审美对象提到哲学问题上加以探讨。
到底是应该把美归结为精神的产物(或者是主观的愉快,或者是绝对精神的外在等)还是肯定它的客观性,认为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那么在这里,我认为,美是应该包含内容与形式即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且二者达到完全的融合和和谐的统一。美是客观社会性的。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上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古代神话《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就是人们对生活的美的最初感受和幻想的“纪录”。“美产生于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来源的结论,因此,美的事物只所以美在于它是经过了人类能动创造的社会实践的劳动而产生和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例如自然界的雄伟的山峰,澎湃的海洋、鲜艳的花朵;社会生活中的豪迈的劳动场面,英雄的崇高形象,之所以无不给人以状美或优美的种种情感感受,正是有于它们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具体的生活体现。被赋于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凝结和概括了人们的能运创造。
普列汉诺夫在论证猎获物的美时候 表明了美的事物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对象的美是和事物的“样子”即事物的具体形象分不开的;二,事物的美首先在于它所包含的社会生活的内容。所以美作为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是一个具有特殊相定性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内容处处表现于感性具体的形式中,不能脱离它而存在。
美的事物的形式有着特殊的规定性,这是自美的观念产生后找到了应该说是附着的形式就一直存在着的。而且是不以审美主体的意识改变而改变的。首先,美的事物经常是以其鲜明生动的形式——色彩、声音、形体等诉诸人们的情感感受的。各种形式美更以突出的合规律性的自然形式(例如均衡、比例、节奏、韵律)成为美的对象。
它们不是天生就具有美的,它们的存在之所以成为美,还是因为它们经由劳动,实践的漫长协和,为人们所熟悉和掌握它们具有社会生活的内容,身上蕴含了人们的能动创造,才可能成为美的。如红花,本身并不具有美,只有当它与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一种愉悦的快感联系在一起,审美主体的“红花美”的观念使得我们看见红的美产生美的愉快感受。
而这一点往往没有被人们自觉意识到。其次,美作为内容与形式的特定的统一,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多样性,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因此这种统一也产生了多样性。如表现祖国状丽山河的美,使可从丰富多样的感性具体形象中呈现出来,李白的诗、刘海粟的画、苏东坡的词、闵惠芬的二胡表现的庐山、黄山、赤壁古迹、江河水等一条列光释夺目而又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
综上所述,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的本质在于它的客观社会性,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社会价值属性,是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
二:美何以获得??
一、物(客体)本有成为美(即成为主体的审美对象,即物的形象性以独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内在能力,而在审美现象(或事实、事件)中,这种能力成为外在现实。人(主体)本有感受美(即成为对象的审美主体,即人之心成为纯粹的审美之心,人的感官成为纯粹的审美感官)的内在能力,而在审美现象(或事实、事件)中,这种能力成为外在现实。
二、审美事件的发生,其在关键的质点,是主体心理举例的作用。其表现形式为二:一是主体通过心理举例成为审美主体,然后使对象成为审美对象,主客都成为审美之体,达到审美事件的正式开始。二是客体首先成为审美对象,刺激审美主体产生心理距离,使主体成为审美主体,主客体都成为审美之体,达到审美事件的开始。
三、在主客体向审美主客体的转化过程中,无论主体转化在先,还是客体转化在先,心理距离都是使审美转换得以完成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关口”。审美是人的活动,主体在先,通过心理距离而使主体成为审美主体,必然会使客体成为审美客体。客体在先,使主体产生心理距离,主体成为审美主体,客体的形象转化为审美的形象,审美事件产生。因此可以说,审美事件基于心理距离。
五、主客体成为审美之体是为了进入审美事件。只有在审美事件中,主客体才成为审美之体,主体才感到美,客体才成为美。主体的美感与客体的美都是在审美事件中出现的,当主体有美感的时候,正是客体呈现为美的时候,反之亦然,当客体是美的时候,正是主体产生美感的时候,美和美感是同时出现的,美与美感的同时共生性是审美现象的基本特征。美=客体形象+主体的美感
美感=客体的美+主体的快感
第二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教育论文(范文模版)
摘要: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如何使课件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在制作课件时美学的渗透尤为重要。而了解这些美学基本特征,可提高我们的多媒体课件效能,挖掘自身学科的科学美和艺术美。
关键词:认知;美学特征;唯全性;唯美性
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度体现着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依循着美的规律而发展。翻开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可看到,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依赖于人类的审美情趣取向。如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建筑风格,罗马式、巴洛克式、哥特式、洛可可式。在这种建筑身上,你会感受到它们述说的人们对美的追求的情缘。在它们身上似乎蕴藏着飘动的音符,演奏着美的乐章。同样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也有着美的旋律。牛顿的第二定律,数学的三角函数,多有着一种自然美和韵律美。设计一样物品也无不体现设计师的美的理念和灵魂。美能创造美好生活,使人格进一步升华。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着对美的追求,感受美的熏陶。只有一堂含有美学的课,才是一堂具有生命力的课,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如在讲授数学的函数公式时,一步步地科学推理,一环环科学家的设想和推测,激发起学生对步骤的联想,开启他们的“联觉”,唤起他们多种感觉的心理活动。达到人们认知的新境界。因此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美的体验过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改进现代教学,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里程。但他们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同样要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而充分展示教授学科的内在自然美。事实上由于许多教师有意无意忽略了美学问题,在实际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把学科表现得纯科学化,也有的设计了与学生年龄不相符的别扭的教学情景,过于儿童化、奇特化。下面就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的美学问题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美学认知特点
1967年,Neisser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定义是“认知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储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也就是说认知始于感觉输入。感觉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从感觉中获取新的信息,转换为新的知识。它也使人产生了许多基本的生存反应,在自然中选择下来,直到现在创造了人类社会。
感觉通过觉察声、光、热、气味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力去收集外界的信息和刺激,而通过感受器把能力转换,经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了知觉。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对认识世界外部事物,变成了内部心理经验。列宁曾说:“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
感觉是认识的源泉,通常为五官感觉,视、听、触、味、嗅。在多媒体教学中一般视、听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听觉在审美中起烘托渲染的效果,其中言语优美与否可在言语听觉中枢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一定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另外,动人的音乐同样可让学生领悟美的氛围,这在情景教育中尤为重要。
视觉在审美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客观物体的图形、线条,色彩产生强有力的反映,在视觉中枢产生直接的映像。同样图像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在视网膜细胞经视觉神经转入大脑,激发皮层活动,产生多种感情的反应,从而直接影响接收者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课件设计中要选择恰当的颜色、图形使接收者产生美的愉悦心理。另外,触、嗅、味觉在人的认知中产生较深的影响,因为它们与视听觉组合在大脑皮层产生综合记忆,可让人产生各种联想追忆,直接在自然生存中发挥着作用。
我们可以对美的认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1.整体性。通过各种感觉的参与,面对美的事物作出完整的反映。在多媒体课件中,应在视听觉多方面,以较美的角度展现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在课件中尽可能通过视音频再现当时情景。假如季节条件允许,老师可带些荷花、荷叶,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清新花香和绿的生命。这样也调动了嗅觉和触觉。使认知更完美。2.选择性。人们的认知会自觉不自觉选择美的事物加以积极认知,否则排斥,这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两种学习走向。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针对重点难点,尽可能创设美的教学场景,唤起学生积极主动认知感受。3.长久性。许多美的认知是在记忆中产生较为长久的印象,从而便于再学习时唤起,这在认知的保留中显得较为重要。当我们旅行时,感受着自然界带给我们全方位感官刺激,而过一段时间回忆时,留下的尽是美好的记忆。美的认知是长久的。学习同样如此,可见课件之美的重要性。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美学特征
我们已知经感觉认知自然界,经感觉产生美的认知,应力求于美中学,达到人的认知与自然固有的和谐之美。那么在我们的课件中应注重那些美学特征呢?
(一)内容有序性之美
在课件制作的第一部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反馈学生的实际信息,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并采用相对应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科学化严谨花的,在课件中也要以此为准绳。从而使学生有很清晰的脉络,便于联想记忆,同时也为课件展示提供了依据。随着学习步步地推进,学生紧扣文字的内容、图片一环紧扣一环,这样形成了与人的逻辑思维推理一致的有序之美,从而使学生发现学科内在美。
(二)文字统一性之美
在媒体中有许多内容通过文字表达。同时文字的形式多样,如何选择?这似乎很容易,但要注意一个统一性。标题字要有力度而稳重,内容字体可以随意,但与标题反差不能过于大,不能选择怪异的艺术字体,字体易于辨别,不可出现繁体字。同时字体大小也要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一致,不可过大过小,除易辨认外,注意整体的美观,不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字体的颜色也要统一,不能五颜六色,没有章法。
(三)色彩和谐性之美
课件在展示中给人较深印象的是背景色和文字色,因为背景自始自终贯彻始末。深色背景以深色为主调,给人庄重、气派之感,色调一般以中间色和冷色调为主,给人以宁静优雅之感。让学生的视觉细胞凝重于字体发生反应,有选择的在大脑皮层下产生深刻的印象。字体的颜色应与背景有和谐之美,要有别于背景,又协调于背景,让人久看不厌,让学生于安静愉悦的氛围中集中思维获取信息。浅色背景,给人以轻快活泼,适合低年级小朋友,但要注意的是,如有背景图案一定要简洁淡雅,不能冲淡主题。
(四)音乐气氛性之美
音乐自古以来是受人青睐的,可使人激愤,可使人泪下,也可使人思索和悲哀。欣赏音乐也是聆听美的音符。在课件中适当插入些音乐片段无偿不可,但音乐的体裁、思想必须吻合教学情景的设置,不能哗众取宠,力求精炼。如宁静的背景音乐,激烈动人的场景音乐,特色的民族音乐,多是我们课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激发多感官认知,使记忆更持久,体现音乐之美。
(五)图像完美性之美
多媒体应用中,图像的出现是较频繁的,而图像在视觉上的冲击是巨大的,在信息的传递中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图像的形状、线条、色彩一定要科学规范,如取于自然的图像一定要有代表性,角度要佳,利于表达该图像的特征。线条清晰,便于认知和比较,色彩逼真,饱和明亮,让课件有美的感受和过目不忘的效果。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选用三维立体图,更能全面科学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样也更动人,有利于人的视觉感知的充分发挥。
(六)运动动感性之美
在感知中,对物体的静与动有不同的效果,一般动感更能激发大脑中枢的兴奋,当然主要由于它有运动之美。如在人的生理课上,若能制作一个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演示图,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易解决教学的难点。平时在自然学科中,采用动的图像较多,运动的方式要贴近自然,不要偏离科学,从而让图像充分展示动感性之美。
(七)言语优美性之美
在多媒体操作演示的同时,教师在阐述自己的观点、论点,同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其言语也可谓多媒体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直接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并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随时调整多媒体课件的节奏。而好的优美严谨的言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科学美与人文美的追求欲,又能引导他们敞开思维的大门,使教师与多媒体课件充分融合在一起,成为课堂不可分隔的两部分。
以上几个多媒体美学特征的应用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使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美学更好的展现在教学过程中。
三、课件设计中应克服的问题
1.唯全性:有些教师在设计中没有分割出重点难点,没有恰当展现媒体的优势。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置些多媒体演示等从而突破难点。如神经反射过程,可形象在动画图上有序的展示,但有些主持者在每个细微处详细道来,忽略了反射过程,结果过多的刺激使学生的感应产生迟钝、疲劳。从而效果适得其反。
2.求异性:这里的异有别于创新,它一味强调了新,背离了教材的科学内在美,结果课件展示怪异,一会儿蒙太奇,一会儿大写真。它离开了本位性,忽略了方法,应是以教材为依据围绕学生展开的。
3.幼稚性:这种现象较多。它们一味突出直观、兴趣。把问题、目标设置太低,课件中图像声音犹如进入一个儿童王国,文字色彩斑斓,图像卡通,声音幼稚,这样忽视了科学的严谨性,从而不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4.唯美性:有些课件图像只顾美观,而忽视了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从而在教学中产生误导,反而弄巧成拙,偏离了自然科学的本质,走入一个误区。
综上所述,在课件设计中要挖掘课程中的本质美和科学美,通过每个进程阶段的美的设计,使媒体优势尽善尽美地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产生“联┚酢保使他们于美中学,从而在学中认知美,让科学美和艺术美完美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科学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第三篇:美学论文
美学感受之
——经典电影回顾
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苏联彩色故事片,1972年高尔基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根据同名经典中篇小说改编,导演斯塔尼斯拉夫。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斗,几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了与德军的战斗。影片采用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穿插女战士们战前梦幻般的爱情和生活,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调来表现一个主题:战争本不应该是姑娘们的事,但德国法西斯把姑娘们逼上战场。同时表现了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片感人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性,像生活本身那样朴实自然。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的时候,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流下热泪。那五位付出生命、青春和明天的女兵,她们的面孔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影片主题与战争、女性、生存相关,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精湛的电影表现技巧使其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2、《两个人的车站》
前苏联彩色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82年出品,导演:梁赞诺夫。是不是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就会获得真诚的爱呢?两个人的车站,爱情的车站,生命的车站… …钢琴家普拉东为妻子承担了车祸的责任。在法庭审判之前,他动身到戈里巴耶道夫去与父亲告别。途中,在一小车站上,他与车站餐厅女服务员薇拉从争吵到相互同情、关心,最后产生爱情。这两个不幸的人虽然社会地位、文化教养差距很大,但两颗善良的心使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本片是最能代表前苏联喜剧电影特色的影片之一:一部多义性影片,既歌颂了中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又反映了复杂社会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它时而令人发笑,时而催人泪下,是一部独特新颖的悲喜剧。影片风格简洁流畅,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细腻。作品带有抒情色彩的悲喜剧,既让观众笑声不断,又能在笑声背后感受到小人物无奈的悲哀。影片呼吁对人加以关怀,展示生活本身应该具有的瑰丽色彩。影片有着令人难忘的细节和台词。
4、《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的拍摄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它在英国权威性杂志《视与听》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参与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评选中连续3届荣登榜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公民凯恩》也是一部票房与所获声誉极不相称的影片,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资深影评家说:“它并不是那种让人一望而知的情节片,而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它的意义深邃,需要反复咀嚼,它是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公民凯恩》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它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后来被人模仿到泛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追随它的许多电影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部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
5、《星球大战》与美国文化
《星球大战》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美国的文化是构成美国全球性力量的一部分”(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兹比格·由热津斯基语),英国人麦克雷则在其著名的《2000年的世界》一书中更进一步指出:“美国的优势和大国之尊,既不表现在天然资源的丰富,也不表现在经济规模的强大,甚至也不表现在政治影响的广泛,美国强权最为隐秘而且最具杀伤力的表现在于文化上的扩张和渗透能力。” 《星球大战》就是一部集美国文化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之大全的电影。在它当中集中使用了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及数字制作手段,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它对宇宙中各种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它所创造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与航天器,它所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球大战场面,确实超出常人所思,非一般科学技术所能表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奇观。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星球大战》是一部贴鲜明的美国标签的电影,美国人的政治、经济意图以及所谓的美国精神是这部电影立身的基础与灵魂。《星球大战》对太空秩序的描绘,对崇尚武力解决争端的崇拜,对美国英雄式的太空武士维护“太空正义”的极度渲染,其实就是美国的现实地球上推行霸权外交,搞强权政治,用武力解决问题和干涉他国内政的生动写照,当然,这一切是在“正义”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一“正义”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正义。
但综合看来,《星球大战》仍是一部表现了人类智慧和科技进步的电影。《星球大战》的成功,在于它十分擅长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于它非常会讲故事,在于它有相当开阔的文化视野,在于它超常的想像与创新能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
第四篇:浅谈艺术美学
浅谈艺术美学
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自古希腊以来,经过了前后约两千多年的曲折发展。各音乐美学流派和音乐美学思想家层出不穷。按照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和音乐风格,大致分为七个时期。
一、古希腊
在古希腊,音乐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在后来的音乐史上几个光辉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都是对古希腊光辉文化的一次次回眸。
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乐律理论,提出“美是数的和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并由音乐音程的和谐理论出发,渐渐发现这种和谐的观念并不仅限于乐器,它存在于宇宙万物。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和谐的,他们相信,音乐的和谐是宇宙和谐在现象界的具体表现。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柏拉图基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进化灵魂说”,把和谐的音乐看做当灵魂失去安静时让其恢复和谐的最好手段。在柏拉图这里,美的存在不仅有形式上的,更有行为甚至制度以及美学观念上的美,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更多得体现了一种理性原则,使得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哲学体系。而亚里士多德却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肯定了音乐的净化和宣泄作用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音乐作为形而上学思考的隔阂在他的思想中消失了。
二、中世纪
西方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在宗教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其特征即为:音乐被用来服务于宗教活动。中世纪音乐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圣咏”。哥里高利圣咏在中世纪时常充满战争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它被认为是欧洲单音音乐最完美的形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人物奥古斯丁认为音乐既能表达感情,又能激发情感,它是研究优美的运动的科学。把音乐看成上帝自身性质的体现,把音乐作为礼拜上帝,宣扬宗教的工具,肯定和强调了精神性的美,轻视感官性的、世俗的美,反映了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神学特征,并集成和发展了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传统。
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模式,将人的思想从中那个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提倡尊重人的尊严与个性发展,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自由意志。这些思想都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中得以体现。同时,这一时期是中世纪与近代历史的过渡时期,是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主调音乐的思维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扎尔林诺,他不再认为音乐起源于神,而是人类的认识与自然存在的和谐相适应,而人又认识到这种和谐时产生的。在这一时期,音乐渐然摆脱宗教神学理念的束缚,将音乐紧密联系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和人类天然的情感。
四、巴洛克
由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其平稳的特点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需要,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于是人们开始把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拓的乐曲样式逐渐加以变化,以求取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洛克的美学观则是华丽得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强度的一种形式,用和谐的理论去顶前古典主义的秩序和古典时期的自然。所以我们可以很形象地总结巴洛克音乐的特点,那就是“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而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最多姿多彩也是最混乱繁杂的时期之一。
五、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与全欧星的启蒙运动思潮有关的音乐理想很大程度上支配了音乐创作与音乐审美风尚变化。在音乐审美上,崇尚个人性和自然情感的愉悦性,数学和哲学的发展使音乐也趋向于越来越完美的构思,设计和逻辑推理,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等内容大都与音乐自身完美的逻辑结构相统一。其特点为形式严谨,又具有高超技巧,能轻而易举地随机应变以适应情况,而又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常规中,至少不偏离它太远,也就是着眼于取悦公众和使之易于理解。
在这一时期中,音乐创作思维趋向,功能性在音乐创作中至高无上,音乐的共性被无限扩大,理性占了上风。音乐家们接受“到民间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反抗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六、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看重自由、运动、激情和不受拘束的表现形式,不仅音乐表现更具有个性化,而且音乐与其他的艺术之间也寻求相互的沟通,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黑格尔把“一种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理念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及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变化多样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在他看来音乐必然要以某种附着于其中的精神内涵为本质,精神内容才是艺术的根本之所在。李斯特曾明确指出:“艺术中的形式是放置无形内容的容器,是思想的外壳、灵魂的躯体。”浪漫主义要求乐曲情绪的饱满达到狂热的程度,要求音乐追随诗的意境或文学情节,为此不惜削弱乐曲结构的严谨逻辑和理性因素。于是音乐家们打破一切常规手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声进行中的半音化、色彩性进行、平行进行与意外进行等手法,来表现自由、新奇、个性及色彩的对比。李斯特、舒曼、瓦格纳等音乐家在音乐形式上的创新,更是成为了音乐美学思想中音乐情感理论的代表。而这一时期情感表现的深度几乎成为了衡量音乐艺术作品价值的基本标准,也使得情感论这一思想达到了最高极限的理论形态。这些观念客观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而音乐艺术的蓬勃也是同情感论音乐美学的深入人心相辅相成,这些音乐和美学思想同时都深深影响着整个时代。
七、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崇尚个性写作,在20世纪之后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成为重要的代表流派,他们继续在音乐情感的表现上坚持着各自的立场,但都同时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恢复古典主义音乐及其以前的风格和,主要代表人物为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在整体风格上追求均衡、完美以及相对稳定。它们排斥过度的感情表现,追求理性、内省、适度和普遍的感情,反对过度的主观意识。力图恢复音乐的纯洁性,尽量使听众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而非借助于音乐以外的其他手段,并且提出把音乐从各种艺术的结合中“解放”出来。因此,一般来讲,新古典主义更偏重于器乐体裁作品的音乐创作,而不象浪漫主义那么重视声乐。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生活是需要美的,而人类美的起源寄存在这些西方的美学思想家们以及中国的美学家们身上,他们将音乐艺术美学艺术逐渐发展。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其音乐简史的发展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我们沉醉于各个时期代表音乐或悠扬或庄重或轻快的曲调里的时候,它给我们的熏陶,就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而美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享受和熏陶,还有一种认知。
第五篇:美学论文
《论语》中的孝道之美
12汉语言文学袁红***8
摘要: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倡仁、义、礼、智、信,而孝亲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孔子将孝道简单概括为“无违”,进而阐释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要求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应该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照礼节好好安葬他们,死了之后还要常常纪念父母,按照礼节祭祀父母。这些孝道通过《论语》中的语言对话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种存在于纯粹语言艺术中的成文之道,是一种伦理的语言形式,但是孝道也通过其它的非艺术的形式存在并且保留下来,如思想观念上的保留。
【关键词】孝道成文之道艺术活动
孝道是一种成文之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当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要观察其志向,父亲死了要考察其行为,若是对其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孔子就说做到孝了。就像曾子听说的“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子张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都容易做到,而留用他父亲的部下继续做官和不改变他父亲的施政纲领是别人难以做到的。在父亲去世以后,长时间的保留父亲在政治主张上的合理部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孝道。这种成文的孝道通过《论语》中的语句将自己说了出来。作为道的语言虽然是作为纯粹的语言,不是欲望和技术的语言,但它具有各种历史形态,《论语》中的孝道就是一种伦理的形态。这样看来孝道的显现就可能是艺术的,但是也可能是非艺术的。“事实上,道作为语言的发生并没有艺术和非艺术的绝对差异,如原始宗教的巫术礼仪始终伴随着诗、歌、舞这样的艺术活动;中国儒家之道的开端也是所谓的礼乐文化,圣人制作礼乐以化成天下。道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发生形态只是历史分化的产物。”(《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224页)孝道以一种成文之道显现于艺术之中。
存在于纯粹语言中的孝道对于其它艺术而言是一种预先给予的。孝道在人们生活中已经预先存在且被人们积极广泛地发扬着,只是书本艺术来表达孝道的时候,孝道才开始了自己的生成,并且还显现在各种非艺术的形态之中,如哲学、宗教和政治的非艺术的形态,它们和艺术共同存在而且彼此相遇,这是孝道成为肉身并进入生活世界并进入生活世界游戏的直接显现,而艺术是孝道各种显现形态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孝道通过《论语》这样的文学艺术成果呈现出来,它是具体的、朦胧的、感性的而不是抽象的、明确的、理性的。
“作为美的感觉物并不是一些超感性的存在者,如一些幽灵和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些感性的存在者,是一些自然、人类和心灵的现象。它们表现出一些感性特征,如形象、声音、气味、硬度和热度等。这些感性特征并不是假象而掩盖了事物的本质,相反它们就是事物的本质所显现的现象。事实上,一切现象的存在者都是感性存在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感性显现的,感性是美的现象的基本特性,没有感性的事物就不是美的。”(《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142页)孝道作为一种美的事物,也是感性存在的,表现出一些感性特征,也就是人的行为表现,通过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觉,看到子女为父母做一些尽孝的行动,如父母在世时好好地侍奉父母,父母离开了好好地为父母办丧事,听见别人评价子女尽孝的情况等等。
对孝道的认识是审美中的一种道德的感觉,充道德的高度对别人、对社会进行评价。“道德的感觉中不以事情为主,而是以自身的感觉为主,这种感觉就是所谓的道德感,人们从道德的规则或良心出发,去感觉事物,发现它是否合乎道德或者是不合乎道德。因此,事物必须从它所是的样子转化成它应该所是的样子,也就是由事实的存在转向道德的存在。同时,作为感觉自身,它不仅要感觉事物的事实,而且要评价事物的价值。于是,感觉成为了评价。”(《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129页)当感觉成为了一种评价的时候,人们就用自己的道德感去看待这个世界,从道德的规则,从自己的良心出发去感觉身边的事物,去观察身边的行为,发现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行为是否合符道德,也正为这样的道德评价方式,人们的行为就由它所是的样子转化成它应该所是的样子,由一种事实转化成为道德的存在,人们也就去追求道德的行为,追求对父母尽孝达到道德的高度。
人的生活世界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人的活动都与欲望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道德则是用来试图规范人的欲望,它要确定欲望的界限,让它不至于破坏了一般社会既定的伦理道德的规范,《论语》中的孝道就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让社会中的人的行为符合社会 既定的道德规范:
1父母在世时,应该怎么做。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是鬼?”“未知生,焉知死?”想要侍奉好鬼神,必须首先侍奉好活着的人,所以在孔子看来,尽孝第一位的就是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好好侍奉他们。要竭尽全力,以礼对待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不仅是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重要的是始终以好的容面对父母,让父母从心灵上快乐,还要把这种对父母的尊敬延伸到身边其他丧失亲人的人和身边的伤残者。
“生,事之以礼”《为政篇》,父母活着侍奉他们要依照规定的礼仪,“事父母,能竭其力”《学而篇》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按照规定的礼仪侍奉父母而且还要做到尽心竭力,不能有丝毫的保留。
“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父母不担心你其它方面事情,只要担心你的身体,换言之就是不让父母为你担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父母在不出门远游,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这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的表现,这是落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的孝顺父母的方式,但这种孝顺父母的心意、精神境界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父母为我们太担心。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分别呢?在孔子眼里,真正的孝道不仅仅是能够养活父母,让父母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应该首先具备孝敬父母的孝心。孔子问道:“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喫喝,难道这竟可以认为是孝么?在孔子眼里即使是让父母吃好的、喝好的也不是孝,这刚好和前面的孝敬父母物质上给父母的满足是次要的,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孝敬父母的心,要以好的面容对待父母,让父母从心情上精神上愉悦,而不是只是让父母不做劳累的事情、让他们有好酒好肉吃就行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篇》侍奉父母,如果看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这也体现孔子孝敬父母重在敬,不违背父母的意思,只是委婉的劝谏,即使会有忧愁但是也不能怨恨,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不好的面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喜,一则惧。”《里仁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父母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其高寿而有所恐惧。就像孔安国说的:“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父母享的年寿寿高,子女应该为其感到高兴,但是父母年寿
高就越接近衰老,子女就为其衰老而恐惧,一个合格的孝子,以父母的心为自己的心,以父母的优乐为自己的优乐,应该时刻惦记着父母,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孝子。
“子见齊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篇》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着礼貌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的时候,即使他们很年轻也一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一定走快几步。看见别人家中死了人,心里就悲哀,看到瞎子心里就伤感,表现了一种同情之心,对身残者的尊敬。“见齊衰者,虽狎,必变。”《乡党》看见穿孝服的人,就是极其亲密的也一定要改变态度,“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乡党》看见戴着礼帽和瞎了眼睛的人,即使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这变现一种对老年人的一种尊重,这在根本上是对自己父母的尊敬的一种延续,同时也是孝敬父母的一个前提的准备阶段,因为尊敬老人、同情家里死了人的人和身体残疾的人相比孝敬父母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连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的话就更别说去孝敬父母,而且还是从心底里孝敬父母,把父母放在心上,这样更难了。
2父母离世了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生命能够延续多久都是命运决定的,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有时候很好的人也早早的过世,对于人来说是无可奈何的,就像孔子在探病伯牛时感叹道:“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可以看出孔子在这方面是无可奈何的。人最终是要过世的,活着的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亲人朋友过世了以后葬之以礼,依照规定礼仪办理丧事,一心一意的哀悼那些失去的人,对别人失去亲人也像自己失去亲人一样发自内心表示哀痛,这是一种社会道德心的体现,还要经常追思逝去的人、追思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去每时每刻的真正的把祖先放在心中。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父母过世了要按照规定的礼仪安葬他们、祭祀他们。“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修篇》对于葬礼与其温和平静没有悲伤,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孔子主张从内心真正哀悼追念爱戴死去的人。“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修篇》参加丧礼的时候不悲哀,这样子孔子是看不下去的,孔子对这种临丧不哀的现象是极其愤恨的,孔子主张参加别人的丧礼要悲哀不要若无其事。“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篇》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孔子同主人一样哀伤悲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哀悼之情,表达出对逝者的敬重。“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篇》孔子在为人办丧事的那一天哭吊,就不再唱歌了,说明孔子在哀吊死去的人的时候专心哀吊一定不会有快乐的时候,也就是古训说的“哀乐不同日”,对逝者要一心一意的追念,不能想其它快乐的事情。“丧事不敢不勉”《子罕篇》有丧事一定要尽礼,要严肃恭敬、悲痛哀伤。“羔裘玄冠不以吊。”《乡党篇》紫羔和黑色礼帽都不穿戴着去吊丧,特别看重丧事礼仪,这种葬之以礼的做法是社会普遍的文化形式,把它们用文字记录写下来也符合孔子的目的性,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社会的行为,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使社会稳定。
古代的丧礼还包括为父母、为君主、为老师守孝三年的一个礼仪,“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守孝这三年住在凶庐,不言语,也就是在父母、国君、老师守孝的时候要尽量克制自己,使自己一切从简,更不能享乐。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修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祭祀神就像神真的在那里,通过祭祀这种手段表达对逝去的父母、祖先的追念。在真正祭祀的时候,即使是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也要把祭祀做得很好,就像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泰伯篇》大禹自己吃得很坏,却把祭祀办得极其丰盛,穿得很坏却把祭祀服做得很华美,住得很坏却把力量完全用于沟渠水利,孔子把大禹对于祭祀的态度和对于国家水利建设放在一起谈,说明孔子对祭祀的重视,而孔子对大禹这样的行为方式是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了,也就是说孔子对于宁愿自己生活得差点也要把祭祀做得很好的作
法是非常赞同的。在古代那样物质条件不够丰富的时代,祭祀典礼不是经常能够办得起的,所以孔子主张在日常生活之中要把对祖先的追念放在心中,“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吃饭先祭祖先,不管是否有好菜,都得像斋戒那样严肃恭敬,反映了孔子履行“死祭之以礼”的孝道,追念祖先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样在日常生活之中去每餐饭的时间都把父母、祖先放在心中更有利于家族礼仪观念的潜移默化。
结论
综合可以得出,孔子眼中的孝主要有四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对父母不失礼,一切按照规定的礼仪来对待父母,包括父母在世时以社会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父母逝世以后也按照社会规定的礼节安葬父母,还要按照社会规定的礼节祭祀父母;第二不辱亲,用父母对待自己的心对待父母,继承父母的品德;第三敬亲,不仅要奉养父母,还要从心底里孝顺父母,让父母精神上生活愉快;第四爱亲,让父母时时刻刻都喜欢自己的子女,在父母面前和气可亲,笑脸相迎,喜悦相从,婉容相待。《论语》中的孝道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一种正能量的东西,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合符社会整体的社会规范,最后由“真”的境界到达“善”的境界。由此可见审美活动是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累和发挥作用的,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论语通解》,邓球柏撰,长江出版社,1996年12月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2月
《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