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

时间:2019-05-14 07: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

第一篇: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

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掌握发展动态积极主动采取对策,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试从对农村中小学生受到学校、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其思想道德水平随之发生变化,并有持续下滑的趋势。

关键字:中小学生 思想道德 成因 对策

一、我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当前现状

现阶段正是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空前的冲击,许多好的传统美德不断被淡忘和遗弃,相反,一些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严重腐蚀着人们健康的思想肌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在学校、家庭、社会范围内蔓延,状况令人担忧。这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

1.学生价值定位和价值倾向发生了变化。西方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使当代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价值定位和个性发展的个人本位化倾向,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导致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小学生心理不良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因为学习压力,和同伴、长辈交往中的障碍、忧虑、紧张、困惑等心理品质缺陷,这些都成为今天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突出心理障碍。

3.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沉溺于不良网络,引发思想观念的偏差和人格的缺陷。

4.文明卫生状况差,不尊重老师同学,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谈举止粗俗,社会公德意识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欠缺。

5心理品质脆弱,抵抗挫折和打击能力差,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离家出走、离校出走。

6.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如抽烟、喝酒、打牌、赌博、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无疑也导致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增多。

7.缺少感恩思想。现在孩子接受的爱太多,所以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对接受的爱不会感恩,导致亲情淡漠师生关系淡漠,不会交往等问题。8.强调个性,喜欢追求时尚,穿奇装异服,蓄长发扮酷,行为放荡不羁,故作潇洒看,集体观念差。

二、形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分析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趋向形式主义。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构,而对学生进行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道理,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但一直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都是“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教师本身,一方面是学校乃至上级机关的“命令”、“检查”、“评优”??,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作为上级对学校的评价无非是各项专题任务完成情况,各项检查是否满意,各类评比是否名列前茅......作为学校,一方面是高质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另一方就是向教学要质量,因为只有成绩名列前茅,才能证明学校办得好。同样,社会看学校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在某次统一抽测中,某学校为了能有一个好名次,竟然集体作弊。试问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是什么?作为教师,已经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在学生的题海战中,为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象征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种浮于表面的教育。这样就自然产生一种“教学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的思想,过分看重学科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品德人格的养成教育。

2、家庭影响

许多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把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在家中对孩子放任自流,一旦孩子犯了错,就归因于学校教育不好或外部环境不好,千篇一律地说:我是尽了力了,孩子不听,没办法啊!子曰:“子不教,父之过”,而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的错误是自己对孩子的失教。

而事实上,个孩子来到人间睁开眼睛最先看到的面孔就是自己的父母,孩子面临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而父母则在他降生的同时成为教育者和孩子的榜样。因此,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降生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我曾听一位一年级的男孩说粗话,乖乖!这么小就把这么难以启齿的话挂在嘴边。但我又从他的家长那里听到了同样的话。俄罗斯思想家洛扎诺夫说过:“家庭是真正的学校”因此在这所学校里,“教师”素质低高低、“学校”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孩子。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物质、精神生活日趋提升和改变,在加上多种形式的文化生活,致使有部分家庭离解、重组。这种特殊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是学校教育比较关注的一对象。据某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例较高。父母离异或分居等结构不完整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子女。而破碎家庭,这些未成年人得不得应

有的父爱或母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人格扭曲,极易走向犯罪的道路。统计表明,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所占比率超过三分之一。

3、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对孩子教育影响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国在物质上、经济上改善了,但精神文明上的改善却跟不上。网络、电视、电影、杂志等均以各自的经济目的传递着信息。常以成人化的娱乐性和学习性相结合,以自由化的传播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中小学生一味追逐歌星、影星,而淡漠伟人、英雄、科学家、文学家。网络的监督乏力,使得不少营业性网吧,专门以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招揽中小学生,成为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可怕的“网络陷阱”。

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时效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4、自身原因

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还收到其自身发展的制约。小学生道德意识还处在朦笼阶段,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求知欲旺盛,模仿性、好奇心和虚荣心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容易一意孤行,辨别 是非以及自我约束、控制能力较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或教唆误入歧途。

三、相应采取的对策

(一)学校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着眼于面临的新形势,在增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力求主动性、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1.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者,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一是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时事政策的学习,增强教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创建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二是提高全体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和能力,使每个学科教师在教学时有机、有序地予以渗透、体现学科教师的魅力。三是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包括学校行政、德育课程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在内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德育骨干队伍。尤其是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2.构建具有活力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要从学生、本校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契机,积极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一是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学校资源,改革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的统一到教材中,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重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德育目标的递进性和针对性,以及德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二是要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方式。加强对研究性、探究性的教学研究,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务求实效。3.广泛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校要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参加一次实践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利用综合实践课时,组织学生每学期至少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识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4.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规范养成教育。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努力形成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良好的道德修养。5.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要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的部署,确定实施方案和分阶段推进目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水平,不断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健全学生的人格情操,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室。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6.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要依托家长、依托家庭,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的特殊作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平台。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通过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校家互访制”,制订和实施家长培训制度。变对家长的被动指导为主动交流,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分发学习资料等,对家长进行宣传科学的育人思路和方法,帮助督促家长能言传身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同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在家道德要求:懂得孝父母、爱劳动、讲礼貌、勤俭节约,对父母亲人为自己所做的事要懂得感

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虽然比较片面,但也从反面证实了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希望每个父母虽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教育孩子。但有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所以可以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者孩子对家长的提醒中,向他们提出意见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家长能采取克制的态度。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

4、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梁实秋说过:一个家庭,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书,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生动的画面是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也了解不了的,这样,既增进了一家人的感情,也丰富了孩子的视野。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劳动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从小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爱农”观念和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的学习。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生活所必须的劳动在由大人包办代替,大人想让孩子幸福,却没想到不劳动就会逐渐偷懒,更没想到劳动在孩子身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适当的劳动不仅能锻炼、发展孩子的肌肉群,促使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开发人的智力,尤其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们必须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实际劳动中发展思维,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意识,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世纪的主力军。

6、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家长应该通过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借助于榜样、座佑铭、奖励的作用和力量,培养孩子力争上游的意识和愿望。

7、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

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庭教育要从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 处着眼,从一时一事的小处着手。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因此,家庭教育既要注意大方向上的宏观把握也要注意微观上就事论事,要从平时一些看似琐碎平凡的小事发拙教育素材,要注意因事生情,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进行点拨和启发。

8、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致,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补充,相到配合,各尽其责,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应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通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三)发展社会教育能够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促使 “大教育观” 的形成。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为了塑造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各方面都应尽心尽力,根据现实,改善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1.正确认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内涵

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的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教育,确立立体型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与模式,努力创造各种可能的道德情境,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和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把这种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于生活的各种新情境,使孩子经常体验到美德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

2.尽快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体系

要在全社会各相关部门层层明确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立正确的衡量学生的价值导向。要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责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落实责任的基础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约束机制,用机制去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德育教育和德行表现的舆论氛围,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往“德”上倾斜,注重“德”的知、行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口径要统一。评价标准要一致,使学生的发展在德育教育的轨道上有所适从。

3.努力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积极改善教育环境,大力开展隐性教育,采取各种隐性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和

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等,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为此,可以组织开展各类演讲赛、辩论赛、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要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要对青少年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和整顿,严厉打击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声讯台等传播的有害信息,严厉打击黄、赌、毒、邪教以及所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4.着力协调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作故事中让学生认识每一种衣服,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比如在教学蟒、帔、靠这三类衣服时,我讲了《穆桂英挂帅》的故事。故事中出场的第一个人物是北宋时期的丞相寇准。前线的将士发来一封封的告急信,寇准正要向皇上禀告,请求皇上派兵,这时的寇准穿的就是蟒,说明是有的人在正式的场合穿的衣服,那么正式场合的衣服我们认识了,这些权贵们平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还是穿蟒吗?学生回答:“不是”,通过引导同学们平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导出帔这类服装,并请同学们欣赏穆桂英在家中接到皇上让她挂帅的圣旨后,准备挂帅出征的片断,使学生对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来问:“同学们,穆桂英要上战场了,还能穿之前学过的两种服装吗?”学生自然说不能,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小衣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衣服。请同学们为穆桂英挑选一件衣服,这时学生就会把靠这种服装挑出来,给穆桂英穿上,放穆桂英出征的片断。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这三类服装的特点。在课后的复习巩固中,学生对这三类服装掌握的非常好,对京剧的兴趣也很高。这只是我在京剧课中的一点探索,今后我还会继续进行研究、试验。让京剧真正进人课堂,把我们中国的京剧艺术发扬光大。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德育观念和德育模式的更新和形成。可利用心理咨询热线、板报、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5.构建系统的考核与反馈机制对学生的考核,应当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提炼,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在不断循环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结论:

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出来,走向家庭,走向社会,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营造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

1、学校与家长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家校通,经常与家长联系,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与家长交流,经常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向学生家庭普及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来就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让学生带出课堂,融入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观看爱国影片,听取专题报告会等;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融为一体,营造出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学生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也会得到了提升。

总之,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突出强调了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起携手努力,才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并让他们学有所成,就业时有一技之长,开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局面,将来每个人都能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区教育局

我区所辖22个办事处和11个乡镇,人口57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元。小学85所(其中市区41所)在校小学生54798人,中学15所(其中市区1所),在校中学生16276人。近几年来,积极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养成道德好习惯”,积极开展城乡“手拉手”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积极探索团队工作新途径,开展特色团队工作的创建,现就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和今后工作打算和对上级的建议汇报如下:

一、德育工作的现状

1、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的活动。

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开展养成教育是今年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途径。各校把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有机衔接起来,强调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加强了宣传的力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主题周会、主题班会进行《公民道

1理实施纲要》的宣传,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二是开展了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少年”、“优秀班集体”的活动;三是寓教育于活动中,如通过“编自己”、“演自己”的角色扮演系列活动,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四是“红领巾”广播站,对养成教育的一点一滴及时报道,起到较好地宣传和推动作用。为了促进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各校开办了“知心姐姐”等聊天室,通过和“知心姐姐”谈话,倾听成长中的“烦恼”,诉说心里话。学生不健康行为和心里得到矫正。养成教育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风,学生文明守纪,偕进学校被评为全国“红领巾少先大队”,中河街、东塔两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红领巾示范学校”。

2、加强师德建设。

言传身教中的身教是无言语的教育,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时时刻刻在感染学生。今年对教师提出了二点要求:一是服务学生、亲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是我们的古训,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师生的距离,得到心灵的沟通。今年教育局对班主任家访、师生谈话,教师用语进行了规定。二是要求教师放下麻将,拿出书本做学习型的教师。针对今年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今后的工作。

3、深化“新世纪我能行”的体验教育。

各校团队组织以体验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强化“雏膺

行动”中的体验环节,引导队员在竞争中实践中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思想认识和内心体验。三月份教育局少工委开展了“情系特困生,走访特困生”的活动。全区团队组织在“情系特困生,捐献压岁钱”的活动中,师生共捐款1.8万余元,每个中队负责帮助一名特困生,走进特困生家里,让他们了解特困生的生活现状,在生活中支助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每名参入活动的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捐献的不仅仅是钱,是爱心和人间真情,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更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丰富了雷锋精神内涵。中河街学校组织了环保小分队,对邵水河的污染进行调查,撰写的调查报告,获市科协一等奖。高崇山中学利用淘米水喂养湘云鲫,撰写的论文获市一等奖。东塔小学带领学生上街搞卫生、野外生存训练和“我是小小售货员”的义卖活动,获得社会的好评。体验教育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了学生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城区11所小学对口扶贫乡村小学已经在我区坚持了五年,在城乡“手拉手”的活动中,通过捐赠和支教,学生开阔了眼界,体验了不同生活环境,更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使参加活动的队员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创特色团队活动,服务于学校课程改革。

俗语说:一方水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从课改的自主地、能动的教育理论中,我们得到启发,少先队教育要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必须营造少先队教育的文化,根据校园环境,生活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实行学校德育工作校本化。年初,教育局就特色团队工作的创建进行布置,根据学校的环境,文化传统、师资情况,选准活动内容。红旗小学推行普通话、东塔小学课外兴趣小组、中河街小学唱响革命歌曲、华竹小学的种植基地、马家学校编写《校园周刊》等等。形成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活动中陶冶,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凝聚。为新课改的教育理论做了积极的探索,同时展现了我区团活动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1、开办家长学校。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时下农村,看书读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少了,而喜欢麻将、字牌、“三打哈”的人却成堆。问卷调查400户家庭可资证的是“家具中有书柜”的不足—成,而“家里有麻将桌”的却近四成。

附表:父母空闲时最喜欢做的事

父母管教子女上存在误区,调查孩子在外打架吃了亏,受了欺侮后,52.13% 家长“首先分析到底谁的理亏”、分析道理“教育孩子”、21.6%的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孩子或带孩子到对方家吵闹”;当孩子做错坏事,31.6%的家长“不管不问”和平时一样;“ 父母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只有56.29%的家长“以亲戚朋友或邻居中的正面典型教育孩子”。综合看来约三成的家庭的环境和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认为政府提供经费和教材,开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用良好教育方法教育子女成材。

2、切实加强教师道德建设。

去年我区在评选优秀班主任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书面问卷和学生座谈的两种形式,对家访和学生谈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4600余名,一学年中教师家访过的学生只占18.25%,和家长电话联系的占50.65%;教师和“学生促膝谈心,耐心教育的”占15.02%;从末谈过话的占60.28%;受过教师体罚的学生占1.28%,变相体罚的占15.36%。上述的调查和育人为本原则是不和谐的。今年教育局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对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进行简述,倡导教师要有奉献精神,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同时希望政府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适度地提

高班主任津贴。

3、加强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

对400名初中生调查,约20.25%的喜欢上网,网吧都贴着“未成年不得入内”,事实上网吧为利益驱动,接受未成人上网,甚至允许学生赊欠上网费,上网通宵达旦,严重危害未成人身心健康。政府查处力不够,如果对这类网吧一经查处,予以取缔,并按“未年成人保护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该类现象将有效地杜绝。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呵护,今后的工作中,以国务院《若干意见》为指针,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篇: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期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

义精神的一代新人,现根据我校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方案:[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一、统一认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1.认真学习,深入调研。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意见》精神,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目标,不断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针对本校德育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真实掌握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牢固确立德育为首的观念,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广泛宣传,形成合力。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新闻媒体等渠道向家长、社会广泛宣传《意见》精神,积极引导,使社会和家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努力净化社会教育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3.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要按《意见》精神要求,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本校实际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任务,建立符合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的德育自评体系,把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并抓出成效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突出重点,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核心,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纪念日、中华传统节日等,组织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发掘内涵,创新活动载体,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小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求实创新的精神。每年九月,是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我校都将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富有学校个性特色的民族精神主题教育。

5.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学校要结合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奋斗,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引导中小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对祖国的爱、对党的信念牢 牢扎根在心中。

6.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宣传并贯彻执行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职业学校要重点进行爱岗敬业、诚信立人、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体验,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培育良好的道德修养,增强其守法、守规、守纪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7.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配备专兼职科技辅导员,制订学校科技活动计划,落实活动经费。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积极引导每位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重视教师心理疏导,努力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9.重视生命教育。整合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专题教育,开发具有地方和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生命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形成生命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广大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康发展。

10.加强法制教育。各地各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引导青少年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行为,努力减少违纪和违法犯罪现象,提高依法维权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尊重、保护他人的意识;要推进聘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工作。

11.深化诚信教育。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创建诚信校园,培育诚信师生”主题教育,通过开展诚信主题班(团、队)活动,诚信卫士评选活动及诚信演讲、辩论、征文、故事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诚信意识,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观念。

三、强化师德,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12.全面提升师德素养,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大力宣传师德先进,树立新世纪教师新形象;不断促进每一位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升师德修养;不断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召开班主任工作年会,组织学习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并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待遇。

14.加强团、队建设。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建立和完善志愿辅导员制度,吸纳专业志愿者和社会人士担任学生志愿辅导员;鼓励学生轮流担任班、团、队、组干部,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积极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办好中学生课余党校、团校。学校要重视、支持和指导好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学校自我教育作用。

四、深化课改,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和德育课程建设

15.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各地各校要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努力开发地方德育资源。

16.提升学科教育水平。在各学科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科课程蕴含的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具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生活氛围。

17.大力推进活动课程。各校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积极反思,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五、注重实效,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18.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各地各校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突出对话、互动、实践、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枯燥乏味的老面孔,构建师生之间多重对话的平台,使德育入脑、入心。

1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并确保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校史资源,开展校史教育;广泛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举办专题读书交流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运动会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0.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地各校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确保学生的社会考察、军政训练、志愿者服务、社区公益劳动的时间,学生每学年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在组织各类活动中,要加强整合力量、创新机制,形成品牌。

六、拓展载体,合理开发利用各种德育资源

21.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环保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

22.构建完善的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每年开展优秀家长学校、优秀家长学校的评选活动,每学期定期向学生家长赠送《家庭教育学习资料》,定期在社区举办“家庭教育”展览,各校与社区要建立联系通报制度。

23.关爱和帮助贫困学生。对有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帮困助学活动,要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建立自己的德育网页,充分发挥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学校计算机房要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学习资源,在课余时间(包括双休日和寒暑假)向青少年开放,吸引学生在学校文明上网,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远离色情和暴力。

七、完善机制,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5.组织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级德育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和职责。各校要进一步确立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有德育岗位的理念;建立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组成的德育管理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稳定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分析、交流,不断加强协同合作。

26.制度保障。建立综合素质评定与学业成绩考核相结合办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从多方面检查和考核学校德育工作的实绩;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记录袋中详实反映教师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工作业绩,把教师的育人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师德评价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中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度,定期进行学生成果记录和展示活动,发挥过程评价的导向、激励、反思功能。

27.落实减负。严格执行教育部新形势下“减负”要求,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科学地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对违反规定的要责令立即整改,对社会反映强烈、屡禁不止的地区和学校,要撤消已获得的相关荣誉称号。

28.落实经费。按照教育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保证每年有一定的德育工作经费投入,为开展各项德育工作提供经济保障。

29.加强督导。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情况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内容,坚持发展性德育的评估原则,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检查督导的结果作为校长任用、教师晋级、先进评定和评估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查督导树立一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典型。

八、探索研究,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0.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德育改革及基础教育改革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针对本校的实际,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立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

第四篇:当前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文主要从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展开分析,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思想道德现状对策

正文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普遍提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身体基础。但因中小学生心理发育的滞后性与生理发育的提前性的矛盾,导致当前了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诸多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滑坡、尊师节俭意识差、厌学情绪及“早恋”等,这些问题是我们老师在内的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现状:

其一,社会公德意识薄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新旧思想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严重侵蚀着中小学生的心灵,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问题也日渐凸显,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人为地给孩子培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惯。家庭里面不懂得孝敬 1

老人尊敬家长、社会交往中缺乏爱心责任感、破坏公物随地乱扔垃圾等现象十分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精神。家长们忙于生计挣钱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把子女完全推向学校,忽视子女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的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从而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另外,学校德育教育的不健全,也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因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有的中小学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行动上却大搞“升学教育”,以至学校德育工作或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学校只做表面文章,实际考虑的仍旧是学校的升学率,看重的只是学生的成绩,从而导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不能得以解决,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其二,尊师意识差。“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

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之一。但近年来,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师生关系淡漠乃至情绪对立现象。比如学生辱骂殴打老师、故意和老师作对不学习、网上发帖恶意攻击老师,给老师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许多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给学校下达各种教学目标和任务,学校同样把这些目标任务下达给一线教师,而教师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必然对学生要求严格甚至产生各种师生矛盾,形成师生关系紧张,但是不可避免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一些害群之马,但这也只是少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个有很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现实的原因,比如社会风气、各地的传统、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等。

其三,学生节俭意识差。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父母的劳动

成果,是当代农村中小学生的另一倾向。如有的“零嘴”不断,有的甚至汽水喷同学,遭踏父母的血汗钱。国家的惠民政策“蛋奶工程”目的是改善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营养水平,减轻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而现实是享受“蛋奶工程”的部分学生浪费严重,鸡蛋扔的到处都是,纯奶喝一半扔一半,烧饼包子等更是垃圾箱里的常客,让人心寒。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家长的“补偿心理”。觉得前几年条件差,自己的童年很寒酸,不能让孩子再过那种穷日子。二是“攀比心理”。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低人一等,于是“打肿了脸充胖子”。三是学校教育不力。学校、教师们的精力全用在提高教学成绩上,认为那是学生的私事,该由家长管,教师也没有精力管其他的。四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社会上存在普遍的铺张浪费的现象,这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这些学生身上根本就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其四,厌学情绪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急功近利”,急于赚钱。在利益的诱惑下,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辍学赚钱,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学生也就产生了学不学习都无所谓的心态。二是素质教育大旗下“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目标注意力放在培养“尖子生”上。结果,忽视了“后进生”,许多学生因学习“不跟班”而丧失学习信心,破罐子破摔。三是因学籍管理的弊端,一些辍学生、不学习的仍能轻而易举地进入学校获得学历证书等,而且影响一批学生。但我认为,上述原因仍是表象。造成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有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某些素质低下的人却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找到一份好工作。对此,家长、学生只能无奈地慨叹。试想“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谁还肯发愤读书?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出路仍寄希望于改革。只有革除“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的弊端,任人为贤、量材使用,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农村中小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改变整个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早恋”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随着农村物质、文化

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性”意识觉醒提前。中小学生“性”行为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早恋”现象是社会产物。首先不健康影视、书刊、网吧等,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是“性教育”的不力:社会缺少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性教育”措施;父母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学校“性教育”的形式主义等,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恋”现象。随着农村电脑的增多、网络的普及,一些中小学生开始迷恋“网络”。有的因上网影响了健康,有的因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对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无可奈何。网络世界为青少年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口,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正处在逐渐形成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经不起强刺激和低级趣味的诱惑,有的在网络世界迷失了自我。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是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在学校的集中反映,因为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人,社会问题也从学生的身上表现出来。对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我们深信以供大家探讨,第一,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学校、家庭应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重视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家长必须言传身带,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熏陶,使青少年从师长的身上找到做人的规范。

第二,改善师生关系、增强中小学生的尊师意识是系统工程。国家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法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发放,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各行各业要树立“尊师重教”风尚,真正使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进修,提高自素质,为人师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躬亲示范以密切师生关系。

第三,提高家长的认识。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从而使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爱而不溺”,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学校社会应大力弘扬“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四,对农村中小学的“早恋”现象,必须持积极的疏导方针。一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早恋”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另一方面,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教育,进行积极向上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于学习,从而健康地成长。对于“网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一方面,家长必须切实加强对家庭电脑的管理,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监控和引导,干预孩子无节制的上网。学校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文明上网”,拒绝色情诱惑,争当文明青少年。另一方面,软件开发商应多生产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软件,使他们从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监管,不断净化网络市场,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相信只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指示,一定能使农村中小学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篇:安定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情况探析

安定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探析

安定区辖19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02万,其中农业人口有37.1万。目前,我区农村干部群众的总体思想道德状况较好,广大干部群众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普遍拥护,农村干部群众的自身素质、民主意识显著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增强、致富本领加大。

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现状

我区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负责指导,各级党、政部门紧密配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齐抓共管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通过修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村务目标考核,作为考核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同表彰。

(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对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使村领导班子队伍不断优化。以创先争优活动、乡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服务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狠抓典型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按照“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思路,大力宣传全区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后在省、市各主流媒体上对内官营、巉口等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和市级文明单位、“感动定西”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全国劳动模范王淑萍、甘肃省劳动模范陈月兰、白顺元在各乡镇开展劳模事迹巡回演讲,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内官营镇开展了“感动内官”十佳人物评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感染广大干部群众。同时,以庆祝纪念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纪念征文、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着力唱响和谐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四)积极创新载体,探索发展新路子。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和文明楼院、“十星文明农户”、文明市民、“好婆婆”、“好媳妇”及“十杯”等评选活动。同时,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设计载体,深入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丰富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全区共创建文明乡镇1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3个、区级9个)、文明村8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8个、区级77个)、文明社区9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5个、区级2个)、文明单位151个(其中省级11个、市级28个、区级131个)。

(五)强化阵地建设,不断巩固基础。我区结合实际,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画册、手机短信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全区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平台28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农村书屋”100个。新建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2198个点,涉及全区19个乡镇,覆盖盲村户数39365户,重点解决边远山区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区农村思想道德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总体来看,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

1、工作重视不够,考核激励机制不全。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重视经济工作,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在拟定党建目标责任时,虽然也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但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检查,没有真正抓好这项工作。

2、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不足。资金困难仍是目前制约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瓶颈。阵地建设投入不足,部分乡镇文化中心(站)、村活动室现有的设备设施简陋残旧。同时,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对理论教育培训的投入较少,部分村干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3、工作方法简单,干群关系有疏远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基层干部不善于对群众进行教育疏导,习惯用行政命令代替思想教育,以致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理论教育、典型宣传、形势教育、新闻宣传的途径和方式滞后,手段单一。教育的内容与实际脱节,停留在从文件到文件,从材料到材料,不能回答群众思想中存在的疑问,思想教育缺乏感召力和说服力。

4、不断深化的农村改革新形势,给工作带来诸多压力。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群众维权意识的觉醒,政策体制的变革,执法环境的不健全,长期积累的遗留问题难解决,留守老人儿童问题等等,都给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道德工作带来了压力。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安定实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是要在思路上求创新。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适应形势变化,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广大群众的思想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思想状况和变化规律,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思想脉搏,注重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经常性。要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心贴心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村情,掌握民意,为民办事,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推动工作取得新实效。

二是要在方法上求创新。要坚持“三贴近”的工作方法,积极推进村民自治,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形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使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到生动丰富、可亲可信。要紧紧围绕农村综合治理、林改、计生、新农合等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工作,把党的法律知识、政策法规等形象的传达到基层群众,让群众看得懂、听得进、记得牢,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要善于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最为关注的问题入手,抓住群众想听的,来说明我们想讲的道理,并把大道理转化成合乎常人、常理、常情的小道理。

三是要在内容上求创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常抓常新。当前,要继续把宣传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中、六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农村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引导他们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争做学法、懂法、守法的公民,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

四是要在载体上求创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依靠形式多样的受群众欢迎的载体,与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群众从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整治村容村貌,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下载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调查心得体会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调查心得体会 春天万物复苏,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我们乘着春天的脚步,也开始了我们班本学期的第一次外出调查活动! 早晨和煦的阳光还未升起,我们就急急忙忙的收拾......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高二五班于冰 为进一步了解我旗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进行了此次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报告名称: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调查地点:某地 调查方法:走访及电话调查 调查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调查目的:社会道德风气,社会群体的道德品质......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各校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各种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在近期内,区教委基教科对各直管学校、乡镇各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活动。......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经验总结2

    润 物 细 无 声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座谈及本课题组调查研究,认为当前广大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研究报告

    镇西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研究报告湖师院镇西村服务团【摘要】经过在镇西村5天的免费支教活动,我们与镇西村未成年人交流相处,对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思想道德建设

    浅谈思想道德建设一、概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存在等客观现实的支配,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存在,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但是,承认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