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励志]事件管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励志]事件管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励志]事件管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txt男人的承诺就像80岁老太太的牙齿,很少有真的。你嗜烟成性的时候,只有三种人会高兴,医生 你的仇人和卖香烟的。
事件管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作者
王永嘉
书籍简介
事件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具有跨学科、跨行业性质。
本书使你明白任何人都可以策划“超级女声”。
本书是第一本中文版事件管理图书,从研判,设计,策划,协调,评估等方面全面解析事件管理的要义,并用大量案例贯穿全文,使人轻松愉快的掌握事件管理的体系。作为一个全新诱人的新职业蓝图,是每个人都可以憧憬的。本书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者、从事管理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各大专院校学生,对事件管理感兴趣的各类人士。...第一部分“事件管理”来到中国——事件万花筒
在英文中,我的原名叫“event”,在汉语中,我被称作“事件”、“重大活动”或“集会”,本书中又戏称我为伊玩特。实际上,我代表事件的科学与艺术,我的家族像银河系一样庞大无比。人类的任何时候的抱负和梦想,都渗透着我的气息,说着我的语言。
第二部分从“伊玩特”到事件管理人
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和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必将带动重大事件管理、体育事件管理、体育营销方面的人才畅销。据测算,目前全国体育事件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少有1万名,而直接参与奥运会这一世界最高级别的事件管理、体育事件管理、策划和运营的国际化、职业化高级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注意:本书尚未连载完。请密切注意,如该书有新章节发布,欢迎在第一时间,我将把本书重新编译。
序言
王永嘉
几年前,我接到邀请与一位著名女诗人一同参加新书签名仪式与阅读会。在仪式开始之前,她转过身来问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邀请诗人和事件人同时参加这个节目?”我没有回答,却问了另一个问题:“一首诗和一个事件之间怎么能相似呢?”她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为什么不?一个事件就是一首诗。”然后,这位女诗人解释道:“诗照亮生活,促进对事物的理解,并给阅读者留下独立思考和阐释的空间。”我对此评论说:“事件是生活中独特的非同凡响的时刻,它超越了平庸无奇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女诗人和事件人发现,一首诗确实是一个事件,而一个事件也是一首诗。
你手中这部开创性的新书作者也是一位诗人。在字典中,诗人一词来自于希腊词汇poietes,意为者(maker)。如果追述到比希腊词根更远的古代,诗人一词最早在梵文中出现,意为采集、堆满的人。不论诗人的真正定义如何,这部书的作者向事件领袖这个现代职业显示了他横溢的才华、深邃的智力、不倦的探索和不竭的热情。他实际上已经通过这本具有历史意义的新书阐明了这个定义。
我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指导事件管理的研究生时,王永嘉先生是我的学生。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跻身于现代事件管理界的名人殿中最耀眼的新星之一。他驰骋中美两国的事件管理人经验使这部书具有东西文化的双重视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于全球事件的高度敏感和对这些事件的影响力的思考使得这部书与众不同。
我深信你们能从王永嘉这部介绍事件最佳案例和实践的新书中受益匪浅。我也知道,世界各个国家的投身于事件管理科学与艺术的从业者都会乐于向这位技艺精湛的全球事件人学习。读完这部书,你肯定可以收获王永嘉收集的事件的珍贵信息。你的这些阅读体验,将鼓舞你通过创造独特的事件抒写你的人生诗篇,并在中国以至世界范围内将事件领袖的形象传之弥远。
伊妹儿: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伊玩特:生活就是不停地创造事件并享受体验。
伊妹儿:事件如何改善人类的生活?
伊玩特:精心策划的事件将大大地升华生活的品质。
伊妹儿:谁改变了历史?
伊玩特:貌似天真的事件管理人
在英文中,我的原名叫“event”,在汉语中,我被称作“事件”、“重大活动”或“集会”,本书中又戏称我为伊玩特。实际上,我代表事件的科学与艺术,我的家族像银河系一样庞大无比。人类的任何时候的抱负和梦想,都渗透着我的气息,说着我的语言。
自有时间开始,人类就寻找丰富多彩的方法来创造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四季变化,月圆月落,人事沉浮,民族兴衰。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从希腊的酒神狂饮到拉美大陆的狂欢,从盛大的海边婚礼到巴黎的时装展示会,从哈佛的商界巨头筹款会到非洲旷野摇滚歌会,从上海的F1超级车赛到博鳌的亚洲政治经济领袖峰会,从美女云集的宝马全球车秀到风靡一时的电视真人秀,从美国总统竞选到香港回归,更不用说万众嘱目的奥运会,其间产生了集会、典礼、仪式、庆祝、推广和交流,我创造的商业奇迹和契机至今无人能及,我是无与伦比的全球经济文化大使。
每一个国家都在“事件”的舞台上表演,在人类的舞台上表演。“事件”并不完美,但客观地说,在20世纪和可以预见到的21世纪的相当长时间里,“事件”都是这个地球上最盛况空前的“国家秀”、“智慧秀”“天才秀”。只有正视它,深入地观察它,研究它,学习其中的积极因素,我们的“中国事件”才有可能后来居上,真正崛起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世界民族之林。
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事件管理不仅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管理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增长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朝阳产业。
事件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适应爆炸式增长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开展的各级各类的政治经济活动、体育赛事、主体旅游、会议会展、娱乐狂欢等需要而产生的一项具有鲜明的管理特征,既不同于普通政府行政管理也不同于商业企业管理的跨组织的高度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按照美国事件管理学之父戈德布莱特教授的定义,为了庆祝、教育、营销、宣传、娱乐的各种公众聚会是事件管理行业的产品。事件管理行业涵盖了成千上万的精心策划的文化、娱乐、体育、政治和商业事件:从奥运会、世界杯、世界博览会、跨国公司全球巡回展到城市艺术文化节,从公园、广场和历史名胜地的演出到政府的公众聚会,从小型会议、婚礼到万人观赏的比赛,从公司促销节目到特殊事件旅游,从社区活动到慈善筹款,事件管理以其管理的科学性与事件活动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相结合,迅速地改变着受众的习惯、品味、记忆、理解的同时,完成事件品牌、形象、概念的成功营销。事件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综合管理与各个主要产业的有机融合拓宽了其影响的领域,促使美国企业界与管理界对此进行跨领域的研究与推广。
高智力管理
事件管理是一项高知识与高技术含量的管理活动,是一项集创意策划、系统运筹、技术运用及社会经济与政治资源全面调动与协调的高智力管理活动。
依据乔治•华盛顿大学事件管理中心的调查,50%以上的事件管理业从业者拥有学士学位,20%拥有硕士学位,2001年度的平均薪水约在4万到8万美元之间。其中高级从业人员年收入多高于十万美元。他们的职位包括:事件管理总裁、高级事件管理经理、事件营销经理、事件设计经理、专业会议策划经理、国际展览经理、庆典专家、社会活动协调员、筹款专家、竞选策划经理、特殊旅游顾问、公司事件营销经理、体育事件营销经理、娱乐事件策划经理、整合营销顾问、国际事件协调主任、特殊事件运作经理。值得一提的是,事件管理公司的数量近年来呈不断上升势头,事件管理正在成为一个爆炸式增长的新兴市场,各级各类承担大型事件管理的跨国事件公司、公关公司、策划公司、智业公司,以及小型事件管理公司如婚礼策划公司、特种旅游策划公司、网上事件策划公司等,他们提供新奇而与传统不同的事件策划和管理,成为21世纪初最令人瞩目的朝阳产业。
据统计,在美国,仅事件管理产业中的国际会议与国际展览管理部分中,就有250家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一亿美元。整个产业总产值高达两千亿美元。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仅城建项目就有20亿美元的收入。拥有1.2万多个国际机构、非盈利组织、非政府协会的华盛顿,事件管理业已和旅游业、律师业并驾齐驱。2000悉尼奥运会雇用了数千名事件管理官员,该事件使澳大利亚赚了4亿多美元,净增了10万就业职位。巴塞罗那奥运会带来26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创造了8万多个就业机会,使这座城市从欧洲的一个中等城市一跃成为欧洲第七大城市。1988汉城奥运会盈利5亿美元,使韩国的全年旅游人数净增了10%以上。而知名度高的全球性的事件给城市形象定位带来的潜在价值更是难以估算。嘎纳电影节成就了一个闻名遐迩的浪漫迷人的法国小城,巴西狂欢节、西班牙人的斗牛、维也纳的音乐节,都是成功操作的经典案例。香港与上海争办迪斯尼乐园,上海与世界六大城市争办世博会,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特殊事件产业的魅力,而现代事件管理的发展呼应了市场的内在诉求。
事件管理所需知识来自于各个领域与产业,包括总体管理、整合营销、公司财务、人力资源、运作、项目管理、现代媒体、广告、法律、艺术、娱乐以及多种应用技术。复杂的超级事件,如奥运会,几乎反映了当今主要行业的最新发展。亚特兰大与悉尼奥运会中多达千名事件管理专家和经理参与了研究、设计、筹划、管理、协调,与评估的过程,动用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顶尖事件管理大师参与咨询和推广。香港回归庆典邀请了美国顶尖的事件管理与品牌策划公司全面管理这个历史事件,从而保证了这个有众多世界级领袖出席的盛会安全有序,覆盖全球,影响世界。
事件狂吻中国
当世界将目光转向伟大的中国,全球事件管理产业巨头也紧随着世界五百强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首先安营扎寨。我们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各个重大事件的商名单中。JACKMORTON的香港回归庆典,奥美、伟博、OCTAGON活跃在2004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法兰克福和慕尼黑会展公司在上海新建的会展中心。登陆中国的事件包括全球选美大赛、嘉年华会、NBA、F1、特奥会、奥运会、世界博览会、世界级体育赛事、西方节庆和其他数百种世界行业展会,令人目不暇接。事件亲吻中国,必然促成新意迭出的事件文化和时尚,成为改革开放中华夏的又一道眩目风景。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体育赛事、会展、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主导产业。中国加入WTO,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的举办,这些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必将成为事件管理需求与应用的最大市场,事件管理这种当代最成功的商业运作与管理模式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事件管理人才也奇缺,因此,未来20年的中国,孕育了事件管理的无限商机,中国必将成为事件管理的从业者大展宏图的理想场所。
事件管理——成功奥运的幕后诸葛
奥运会是短暂的,但产生在奥运前后的经济腾飞和为国家、人民和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长久的。奥运会是展示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绝妙良机,通过对奥运前、中、后各阶段进行全面有效管理,使之为国家、人民和世界产生最大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哪门管理科学像事件管理一样深刻全面地反映出奥运事件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并通过一套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管理系统和经济分析工具,来实现主办国家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目的。在过去20年来的奥运会建设中,事件管理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
对于经验匮乏的北京组织者,在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控制成本不大幅超过预算?如何保证商务开发顺利?如何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在地铁站设置供残疾人方便上下的设施,以及为现有的地铁站设置自动扶梯?如何保证接待好各国采访奥运会的媒体,如何在给他们提供采访机会和保卫安全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中间点?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选择成熟的事件管理系统为奥运服务,是北京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北京奥组委的专家黄艳认为,节俭办奥运,是北京奥组委的原则,对主场馆“鸟巢”的设计方案做了修改,更注重经济实用,是出于经济政治多角度考虑。北京还推迟修建场馆的时间,以降低场馆维护成本。这也是各奥运举办国的惯用做法。据悉,雅典奥运会堪称“勤俭持家”的典范。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废为宝,如将旧机场改造成棒球临时场馆,用废弃的飞机库改建成篮球馆和击剑馆。
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目标绝不只是筹集费用,更搭载了中国众多上升型企业借此腾飞、走向世界的梦想。但缺乏对于事件管理的知识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利用奥运创造辉煌的主要障碍。为了尽快培养事件营销专家,联想管理层对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Co.)进行了研究,该公司借助奥运赞助商地位成为了全球电信和手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因此,联想已派遣了专门的营销人员和品牌顾问前往雅典学习。而清华大学开始率先招收体育营销和事件管理方面的研究生,并和事件管理领先的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管理学院的奥运事件管理与营销论坛为企业家提供了学习事件管理的平台,并邀请世界顶尖事件管理人才教学。中国迅速增长的市场所具有的规模更是使北京奥运成为了一个硕大的教室。
志愿者是服务于奥运会的重要人群,北京奥运会将有来自全球的万名运动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语言、习惯、文化、观点、做法迥然不同,对数万名青年志愿者的培训是不可忽略的挑战。懂得运用事件管理的案例来选择最合适的志愿者,加深他们对于重大事件的理解,对于奥运细节的熟悉,提高其应变能力,是办好北京奥运会的一个关键因素。
北京奥运崇尚“人文奥运”,以人为本。交通拥堵可能是北京奥运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当下的北京,由于私家车辆高速发展,加之公共交通设施滞后,导致了无日不堵的局面。但在雅典,基本没有这样的问题。如果2008时奥运被塞车所困,北京无疑将会和悉尼一样遭到骂声。不过,北京已经开始动工兴建大量地铁线,到2008年,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交通线)的总里程达到208公里,客运量比现在翻一番,届时所有市区只需走路5分钟便必然能见到一个轨道交通站。但是交通治理的经验却告诉我们,拥堵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路,而在于人,如何有效地治理和管理交通,将是北京面临的极大挑战。
中国奥委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这是对于全球性事件主题的最好呼应。但是北京的环境现状并非乐观。废弃排放、公用和污水处理、噪音、对于古建筑的破坏、土地的沙漠化,都不容忽视。在事件管理的环境分析章节中,绿色体育的概念得到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必然会对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注意奥运后经济。不仅要在奥运会之前及期间管理好场馆,更要注重在奥运会之后管理之,绝不能让这些新建的奥运会场馆仅仅变成一次亏本的国家秀。“奥运会后遗症”就像现代奥运史上的一个怪圈,每一个奥运会主办国都或多或少被套住。从近5届奥运会的情况看,无论是开商业运作先河的洛杉矶奥运会,还是被誉为最成功的悉尼奥运会,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体育场馆闲置、奥运村楼宇销售困难、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奥运经济后遗症,究竟怎么来预防?这仍然是事件管理中的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陈淮认为这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但北京举办奥运会,将是历史上举办奥运会城市中最大的赢家,因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主办奥运会,这样一个奥运会使北京真正进入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城市的产业结构将发生极为巨大的改变和调整,使基础设施也上升到现代化的程度。但是及早借鉴学习先进国家事件管理经验,引进合理先进的事件管理系统,运用科学的事件风险预测机制,却将能有效地减小“奥运会后遗症”的影响。
事件管理——城市升级发动机
事件作为城市经济催化剂
我们经常对城市满心狐疑,抱怨她不能超凡入圣,大放异彩,这实际上对城市有欠公平,因为我们缺乏发掘城市的个性美和经济潜力的伟大才能。如果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将城市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可以将经济、品牌、文化、形象、传播、消费、娱乐、承诺融合一体,这就是为城市特别设计的重大事件。而重大事件和庆典所创造的经济倍增器功能、塑造的活力形象、对于整个世界的承诺,被市民珍藏于心。
事件管理是造就这些奇迹的幕后英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加拿大
当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的一个团体决定投标2005年世界博览会时,他们首先就进行了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凭借着主办1988年冬奥会的成功经验,大家一致认为世博会将会提高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诸如兴建会展中心,扩大公交运输,进行更多的艺术文化设施和旧城改造等。
诸如世博会和奥运会这样凭数亿美元打造的超级事件之所以受到东道主政府的鼎力支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此为契机制定了重振经济的计划。美国田纳西州诺克维尔世博会就被认为是通过提高城市形象和外观重建,给城市留下了泽及后世的丰富遗产,如基础设施、展览中心、私人投资、更合理的税制,以及为田纳西州各城市创建的新的工作岗位。
Dungan(1984)列举了重大事件留下的直接或间接遗产,包括改进的洛杉机的航空业、蒙特利尔的地铁系统、诺克维尔的高速公路的改造、芝加哥的公园及各种城市的翻新计划,他也指出有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尤其是为世博会而建的都成为价值不菲的城市的象征,如法国艾菲尔铁塔或美国西雅图太空针(SpaceNeedle)。
美国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在佐制亚州产生了2亿美元的建设项目,包括体育场馆、亚特兰大城市中心公园、房屋改造和教育设施。尤其是运动会获得了联邦政府4200万美元的资金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这一项目紧毗奥运村。据说私人捐建的奥林匹克公园也对重建会展中心临近地区的城市废墟起了积极的作用。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悉尼从主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中获得最大利益。根据他们的经济影响研究显示,悉尼在申办和举办奥运会的10年过程中创造了约10万个就业机会,赚了4亿多美元,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使之获得了较稳定的经济发展空间。加速房屋和城市改造是这一事件带来的另一个特殊利益。
McNulty(1986)引用美国巴尔地摩市中心和内港地区作为城市按旅游和文化而重建的成功例子。现在成为观光盛地,具有港口特色的庆典、博览会饭店、水族馆、会议和贸易展览设施、画廊、科技中心和宾馆。由罗斯公司1980年兴建的海边宫殿加入了庆典市场,并为事件业增添了两个特别壮丽的设施:庆典大厅和Amphi剧场。第一届巴尔地摩城市博览会于1968年,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成功地举办了,它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再发展,把人们的注意力又吸引到市中心。这些大胆举措还吸引来对城市周边的投资、新建公共场所、多元的少数民族庆典、农产品市场、音乐会和儿童乐园项目。接下来转向市内港口,罗斯公司实施了另外一个很大的项目。城市发展办公室的统计表明,创立与举办特殊事件将会大范围吸引居民和外地游客。
在南澳大利亚的阿德来德地区,事件被用来帮助改善旧港区,那里多年来经济下滑。旧港区被描写为“堕落的废墟”,迫切要求外来投资,改变形象,并成为最佳景点。为创建引人入胜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需要独树一帜的吸引力,配合完美无缺的服务,特殊事件在这里扮演着至关重要、不可取代的角色。1992年该地区主办阿德来德港龙舟节,把常规的渔夫码头市场与迷人的水上活动合为一起,成为吸引资金促进区域发展的巧妙手段。
虽然没有一个能够预测事件的经济影响力的统一模式,而且,众多的偶然因素使得提前预测更复杂多变,但是事件产生的巨大动力已经被全球性观察所证实,落后城市凭借事件经济枯木逢春,起死回生的例子不胜枚举,是不争的事实。
重大事件被看成经济上最大的增长点之一
重大事件被看成经济上最大的增长点之一,因为伴之而来是蜂拥而来的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Anderson和Wachtel(1986)描述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州府如何希望利用1986年温哥华世界海洋游艇赛来充分增加的就业岗位和吸引投资解决省内经济衰退的。有证据表明这种策略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与其他形式的公众消费相比,特殊事件的好处就在于其高瞻远瞩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和轮廓,还有广大公众的天然积极性和发自内心的支持。
世博会和其他重大事件传统上都是把商业和专业会议联在一起。主办者希望通过事件为诱饵,把媒体的关注和有影响力的人物来访结合起来,对城市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可以通过建设网站杂志,展示当地资源、产品和文化能动性,促动和引导人群,给地方经济以新鲜的刺激和动力。
加拿大
Mountandleroux(1994)在Calgary的研究中评估了主办1988年冬奥会对当地贸易方面的影响。他们认为积极的影响在零售业和服务业上表现很明显,虽然服务业从一次性的事件中获利多而零售业从年度事件获利多,对事件的研究发现:原估计的16000名游客有超过四分之三来到这些新建的地区,因而达到了向陌生人展示形象的目标。许多人说他们是第一次来,而且还愿再来,包括参观博物馆和其他一些建筑名胜。
许多事件往往会为主办区域吸引投资,尤其是宾馆、饭店的投资。有时投资当时就能到位,而另一些投资带来了预期的长期的基础建设的增长。大型体育事件往往促使当地城市创建或改善基本场馆设施,这将用于未来吸引更重要事件的举办。
澳大利亚
西澳大利亚的Perth和Fremantle地区1987年在美国之外主办了第一届美洲杯快艇赛,这为该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随着盛大事件的到来而出现的经济合理的再发展和增长。由于该事件有5座新宾馆在Perth落成,住房率上涨12%,根据西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的统计,该事件造成的“光环效应”是毫无疑问的,它会持续到登峰造极,再回归常态。即使当时澳大利亚国内贸易滑落,国际航班的到达量仍在上升。港口和赛艇设施的改进导致其他主要赛艇事件的成功主办,会议及其他特殊事件也会被投标成功,这是美州杯的知名度和新的基础设施带来的奇迹般的收获,同样,事件的成功也带动了澳大利亚的事件管理公司的茁壮成长。
新西兰
即使是每4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帆船赛和世界游艇大赛这样不寻常的赛事,也能带动实质性的经济发展,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主要的港口前的建设投资就达10200万新币,这是为主办1999~2000年美州杯新西兰快艇赛花的费用。奥克兰港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新的美洲杯要为10个国际财团提供“海洋村”的泊位。这一重大事件将持续好几年,包括2000年的赛事,能够筹集数亿元资金,外加扩大了的贸易机会。
韩国
Kang&Perdue(1994)考察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对游客人数的长期影响并得出重要结论,他们认为,韩国在全球旅游市场的份额的增长还不能精确估算,但是重大的赛事确实对长期吸引游客至韩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主办国是个新脱颖而出的景点,它的影响相比那些成熟的景点就要大。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城市形象的反映是滞后或拖延的或被人称作的“光环效应”,这可能要持续到奥运会后10年,另一方面,奥运期间,游客可能外涌,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同样,奥运会对大企业价值巨大,而小企业从每年一度的事件中获得更多。新的奥运会设施对当地供应商来说是很大的消耗,从而产生了持续的贸易。
中国
对于2008年奥运会如何带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少机构都做过分析。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预计,从2002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带动中国GDP每年增长0.3个百分点;北京市统计局则预测,在未来几年当中,奥运会对北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是每年提升2.5%。但对此,许多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指出:我们现在无法直接算出所谓的奥运经济能给北京经济直接带来多大的增长率,带来多少具体收益。实际上奥运给我们带来三层收益,首先是城市资源的价值提升,这是一个无形的价值增值,在我们每年的经济GDP总值中看不出来。第二个层次是奥运开发过程中,包括它的标志出售、它的商业化运作赞助商等,这是奥运会经济中最直接的收益部分。第三个层次,就是奥运带来很大的旅游人群,他们到饭馆吃饭,他们需要住宿等等,这样带来的收益增加应该说也是很大的潜在增量。
我们注意到,有必要通过更加细致全面的研究弄清:主办城市的商人和企业家,是否有强烈意图在事件营造的全球化环境中运作,这是否能导致经济活动的持久增长。
事件管理——企业的灵丹妙药
案例——领航中石化品牌
从牵手F1中国赛到成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惟一油品供应商,到成为2008奥运会正式用油,中国石化的事件管理战略终于成型。如此高频率地拥抱奥运,F1,世界杯这世界三大体育事件,中国石化有何锦囊妙计?
事件营销——战无不胜的利器
丰田汽车、可口可乐、三星电子、科达胶卷、耐克运动鞋,全球观众对这些品牌耳熟能详,了如指掌,可他们根本说不清为什么会对这些产品情有独钟。事件专家指出,是源源不断的体育事件建立起这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厚友情。
人们在观赏精彩的体育赛事时,总能将企业的形象和眼前的赛事揉合在一起。与一般企业广告不同的是,人们并未从比赛中听到“我的产品全球第一”和“我的价格中国最低”的诉求,但参与企业的品牌却随着吸引眼球的激烈比赛,深深融进了千万人的心目中,这便是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事件管理的核心之一,事件营销是征服市场的利器,为精明的中外商家梦寐以求。世界众多著名跨国企业总仰仗事件来进行品牌推广。因为企业的产品再好,如果品牌不佳和处于弱势,还是卖不出好价钱,最多只能贴牌生产,给别人的牌子打工。
因此,拥有全球品牌的跨国公司在企业和产品上不惜重金,但都紧紧围绕着事件营销这个具有攻击力的战略,以达成品牌建设的中心目标,延续在消费者心中的持久长远的影响力。如可口可乐连续赞助奥运会70年,从而使得自己的品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国际经验值得效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遇,北京的机遇,也是中国企业的重大机遇。对于中石化,是千载难逢的品牌良机。长城润滑油作为中石化的旗舰产品,将充分借助北京奥运会的舞台,发挥事件管理的杠杆作用,善于运用体育事件营销妙策,展示中国在润滑油领域的高超品质和卓越服务,树立全球范围的润滑油品牌,并赢得良好的口碑。
F1——事件快车道
2004年9月,风靡全球的F1超级方程式大赛首次登陆中国上海,中国石化一抛万金,并以旗下的长城润滑油全权代理形象,发出“先进科技,引进中国动力”的呐喊。
中石化的事件管理战略引来众人质疑。在他们眼中,赞助体育事件在国内仅仅被视为促销手段的一种,事件营销常被视为带有慈善意味的捐助。巨大的观念反差折射出难以逾越的鸿沟。观看F1的本土企业家不明白,这样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运动为什么能够风靡全球,引得众多产业巨头折腰。这种态度是对于市场全球化的漠视,是十分短视的想法。
今天的市场已经完全不同,随着创建和维持一个品牌的成本不断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及追随度却在不断下降,创建一个强大的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但同时它的发展潜力却可能更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创建品牌的传统技巧,例如单凭广告,已不能完全支持起一个强势品牌;之所以潜力更高,是因为那些能够运用创新策略建立并维护品牌的公司,将来所得到的回报会更高,而那些不能创新的公司则会被逐渐淘汰出局。品牌远不再是产品上的一个名称,成功的品牌给予顾客的是对整个过程的体验。事件营销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而产生的创新形式。
中石化为什么要借势F1?这个事件营销的判断基点在哪?F1代表了速度和质量的双重极限。超越极限是世界范围的潮流,也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内心深处的梦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了提高0.1秒,一个F1车队需要苦练整个冬季,仅调试发动机就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更不用说全过程中都离不开世界超一流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作为强力保障。汽车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中国石化希望诠释的是:长城润滑油通过提供高科技的产品和服务,为人们梦想超越极限的现代生活提供动力和保障。
中国的赛车文化方兴未艾,长城润滑油如何向世界传出信息,却是费尽心机。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告也好,公关也罢,其首要的都是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以创造事件,宣传事件,利用事件为核心的“震撼手法”直击消费者心灵,才能脱颖而出,不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死。而之后,运用事件管理的系统工程,再行之以细水长流的手法维护,踏实前进。F1登陆中国,长城润滑油率先牵手,首开应用中国事件管理之先河。在借助三大体育事件的同时,中石化的魄力和眼界令人赞叹。
体育事件托起长城
长城润滑油成为2008奥运会正式用油,和联想的奥运品牌战略相似,标志着事件管理将成为企业文化和品牌的中轴线。国际成功事件管理经验表明,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即使拿到了顶尖的TOP计划赞助商,奥运和体育本身并不直接解决问题,真正与消费者沟通的还是企业本身。事件的作用是输出品牌或产品的核心价值、定位、体验等,为品牌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形象口碑等,是为品牌造势。
客观上讲,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价格日益高涨,而其广告效果却日渐低落,许多跨国大品牌把广告预算下降到30%以下。更多企业将不再采用广告公司,而是更倾向于采用事件管理为与营销为核心的战略,运用“事件营销+公关+赞助+广告”的整合方案。因此,事件管理公司将有更多的机会整合所有传播资源,最终形成行销的突破口。
2004年,中石化已将眼光投向全球,积极拓展东南亚和欧洲市场。长城润滑油在通过奔驰、大众、沃尔沃、克莱斯勒等著名汽车制造商的技术认证后,长城品牌的大量油品成为中国一汽、上海通用、大众、东风、宝钢等中国大型集团的首选专用润滑油。在这种背景下,中石化的事件营销战略日益显示出独到的一面,按照约定,长城润滑油还将为2008残奥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2006冬奥会,和参加2008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提供产品和服务。
长城润滑油在事件营销中,紧紧扣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比如在国内能源紧缺,乙醇汽油被广泛使用的现实情况下,北京200万辆汽车会成为绿色奥运的巨大障碍,中石化的长城系列润滑油在其中可以大有可为。用世界重大体育事件促成品牌的突破,在世界事件营销史上不乏先例。然而面对不同文化、历史和人群,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新兴市场,事件营销对于品牌传播的魅力几何,我们拭目以待!
谁“出卖”了国家?
——“卖国”证据一览表
在事件管理人看来,事件管理的最大奥妙在于将事件变成营销工具,整合系统中的所有资源要素,以达成重大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目的,包括对于国家、民族、城市、社区的全面推动和影响。从另一个意义而言,将国家和城市“出卖”的巧妙新颖是事件管理科学功能强大的反映,也是事件管理人必不可少的素质。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在《国家营销》一书阐述:“致力于自我营销的国家,必将极大地增加世界经济的份额和他们所服务的世界。”
在事件专家眼里,世界正在变得事件化、营销化、概念化。国家像一个企业一样是国民性格与商业利益的混合体。在此概念下,许多国事都可以添加上事件营销的意义,而其中哪个事件可称“卖家”大手笔?全球事件管理人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
美国奥斯卡
定位:76岁的美国价值观符号,美国梦的年度秀场。个人奋斗的传奇、命运不可预知的刺激、才华和美貌的璀璨在这里现场直播,永不落幕。
Logo:这个小金人手中的长剑,是操纵命运的好莱坞权杖。
广告语:“在这个美国文化和价值观遭到全世界的攻击时,我们认为我们的颁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因为它反映了我们美国人最好的一面。”——主席皮尔斯2003年说。
投入:2005年颁奖典礼耗资400万美元,当然,这个开销可能也就是某个红地毯上的女明星凉鞋上镶的钻石的身价而已。
产出:今年全球观众总数由10亿上升到20亿。
法国赠送自由女神像
定位:为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法国政府花了十年时间建造它。
Logo:女神左手紧执《独立宣言》,上面镌刻着美国的建国之日。
广告语: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诗:送给我/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霜的人们/一齐送给我/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投入:“9·11”后,仅为自由女神像增加安全出口一项,即需要500万美元。
产出:每年约有400万观光者来领会“美国精神”。“9.11”后,降至250万。
法国建造埃菲尔铁塔
定位:它和自由女神出自一个设计师的手笔。这个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生日礼物由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在浪漫妩媚的巴黎无疑是最阳刚的地标之物。
Logo:人称“铁夫人”。
广告语:1889年5月15日,设计师埃菲尔激动地说:“法国现在是世界上惟一拥有300米高旗杆的国家了。”
投入:全部工程耗资7799401法郎。
产出:从1889年直到今天,游客总数已达1.9亿多。铁塔建成后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即近200万,仅门票收入便为全部建筑费用的3/4。有骗子两次企图将铁塔当废铁出售。
瑞士达沃斯论坛
定位:阿尔卑斯山谷里的“全球经济神仙大会”,让瑞士成了财阀们每年不得不关注的焦点。1971年由日内瓦大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KlausSchwab)教授邀集启动。此后每年的1月23日到30日,这个仅有1.3万人口的小城,便成了全球经济权势人物密度最高的地方。
Logo:设计元素中,横线段上面的半圆形,代表平等基础上的开放与交流。
广告语:“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议”。
投入:2000名与会者的安全费为1000万美元。
产出:如今门票炒到了两三万美元一张。
俄罗斯圣彼得堡300周年建城盛典
定位:决心“重走彼得大帝之路”的“强国秀”。在此,普京在45国首脑面前宣告:“俄罗斯将坚定地融入欧洲,向西方倾斜,以欧洲为样板。”
Logo:耗资了2.8亿美元修复的康斯坦丁宫以昭示昔日的霸气与辉煌。
广告语:圣彼得堡历来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整个欧洲的一部分,是理解俄罗斯的桥梁。
投入:当局花费了13亿美元来给圣彼得堡整容。
产出:未估。
韩国汉城奥运会
定位:汉城奥委会的官员们说,无国界的全球体育盛会是消除民族隔阂和意识形态差异的最好形式。
Logo:会徽由蓝、红、黄3种颜色组成,代表天、地、人“三元一体”的哲学含义。
广告语:“和平、和谐、进步”
投入:仅仅城市绿化一项,就花了近4000万美元。
产出:1988年盈利3亿美元,开创了官办奥运会盈利纪录。提供了30万个就业机会。奥运会后的第二年,入境旅游人数增长16.4%。
意大利意大利之夏
定位:300名“足球宝贝”,身着300款大师之作,把世界杯变成了最大的T台。意大利用时装表达了自己的世界观,这次最浓烈的视觉狂欢,挑动得全球球迷心惊肉跳。
Logo:“足球宝贝”自此在球场上诞生。
广告语:沸腾的意大利之夏
投入:意大利全国的时装大师和各路创意人才倾巢出动,当然还有最美的模特们。
产出:吸引近267亿电视观众,门票收入达1.4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新加坡新加坡航空公司营销
定位:这家由政府持有56%股权的航空公司,是新加坡最深入人心的飞行广告牌。
Logo:这些空姐是东方女性的化身,是杜莎夫人蜡像馆中第一个商业形象代表。
广告语:“我的新加坡空中小姐,世界有了你变得更精彩。每一座城市都认识你的芳容,他们都希望你不要那么来去匆匆„„如果没有你,我真的不愿飞向天际。”
投入:每位空姐的培训费用为300万元人民币。
产出:通过这些从头到脚都有标准化设计的美丽女子,新加坡在全球的形象单纯而美好。
南非南非“太阳城”
定位:曼德拉重返政治舞台之后,1992年至1995年,世界小姐总决赛移师南非,各国小姐们每年都受到曼德拉的接见。随着观看人数从1992年的12亿上升到1995年的18亿,通过美女们,人们很快淡忘了南非种族主义曾经的丑态。
Logo:太阳城——好像阿波罗在非洲的行宫般富丽,还有紧邻的国家野生动物园,美女与野兽,还不够吗?
广告语:非洲的拉斯维加斯
投入:南非先后举办过5届世姐比赛。太阳城的造价号称超过11亿美元。
产出:此后,南非从人们心目中的种族歧视国变成了向往之地。
摩纳哥雷尼王子迎娶格雷斯•凯利
定位:这是摩纳哥攀好莱坞的联姻,是美女经济的经典案例,早在戴安娜和世界小姐们之前。一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土地,自此成为奢华假期的天堂。
Logo:王子和公主的完美童话。
广告语:见面第二次即求婚的雷尼尔说:“我几乎还不了解她。”
投入:这场于1956年4月19日举行的婚礼大典,有1800名记者做现场报道,是电视史上第一次进行现场直播的婚礼,可见现场之盛大。
产出:蒙地卡罗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去年的产值高达440亿法郎。
巴西里约狂欢节
定位:始自1641年的里约狂欢节,让阳光、美色、海风、舞步、烧烤、啤酒一股脑地来一次沸腾。不过,这并非巴西人最爱它的理由,他们说,有了狂欢节,我们一年只跳几天舞就能养活自己了。所以,和世界各国旅游机构都有协议的里约旅游局一年只做这么一桩大买卖。
Logo:变幻莫测,每年都是热门人物,今年最受欢迎的是萨达姆的面具。
广告语:2004的主题是避孕套,为避免和教会冲突,由政府部门提出的运动口号从“我是你信任的避孕套”改为“相信避孕套吧。”
投入:里约州今年投资不过733万美元。
产出:2004捧场的包括比尔·盖茨和玛丽女王2号。期间的总收入约为2.7亿美元。每年有不下200万游客趋之若鹜。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定位:发射迅速崛起的中国力量,验证的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地位。
Logo:2000名入围飞行员选出来的杨利伟。
广告语:“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投入:花费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神舟”五号飞船的造价是4~5亿元。
产出:航天产业1000亿的市场和海内外中国人空前高涨的信心
事件万花筒
事件的广袤宇宙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任何形式的分类恐怕都难以概其全貌。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发生环境,事件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种类。下文将事件的主要类别作一罗列:尤其侧重于对公共领域的事件与个人及团体关注的事件作出区分。
按照以往的标准,任何事件都是特殊的。“超级事件”与“标志性事件”这两个概念通常用于公共事件。这些事件主题新颖独特,最容易成为媒体的宠儿,被炒成热门话题。但是其他的新闻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犯罪,不属于事件管理的范畴。然而,未经策划的新闻事件,对于精心策划的事件有深刻影响,也必然波及目的地的形象与品牌。
文化庆祝:节日、嘉年华、宗教事件、游行、文化遗产纪念
艺术/娱乐:音乐会、表演、艺术展、颁奖典礼
商业/贸易:市场与销售、消费者贸易展、展销会、博览会、国际会议、公关事件、筹款会
体育竞赛:专业比赛、业余比赛
教育/科技:研讨会、学术会议、年会
休闲:游戏、娱乐性体育、喜剧类事件
政治/国家:就职典礼,名人到访、政治集会、授权仪式
私人事件:个人庆祝,包括周年庆典、家庭节日、成年仪式、婚礼;社会事件,包括聚会、狂欢会、团聚会
上文列举的公共事件的种类在每种文化和社团组织中都能发现。文化庆典包括节日与嘉年华、宗教和文化遗产仪式、游行与展示、历史性聚会。庆祝也是事件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体育竞赛分为专业与业余。从全球公认的概念出发,要想给体育竞赛分类是十分复杂的。比较而言,无数的游戏和竞技活动明显体现了休闲的目的,因此被归入了其他的类别。
艺术与娱乐事件的形式有庆祝、表演及展示。既有赢利性质,也有公益特色。在商业与旅游的分类中则有商业会议、年会、贸易展,销售与市场展示、消费者及产品展、大型会展、筹款会,和其他公众事件。它们依托于私有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并为零售和贸易商创造机遇。
教育与科学事件的表现形式有研讨会、演讲会、学术年会。主要目的是学习和交流信息。政治和国家事件或许是最小的类别,但重要性不可低估。重要人物到访,政治集会及政党大会,都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而就职典礼、加冕庆典、授权仪式,更聚焦了全球的关注。
超级事件
超级事件(mega-event)是对城市或国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经济规模的事件,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激发全球媒体报道,创造出非同寻常的知名度。
“mega”在英文中意味着庞大或超大的,如果用精确的译文,可译为在公制和十进位制中的“1百万”。奥运会与世博会被称为超级事件应当之无愧。国际政治集会、全球产品展、狂欢节、国庆节日的定位如何呢?Marris(1987)认为超级事件的定义与以下要素相关:参加者的数量、费用,及心理。参加者的数量不应低于1百万,事件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应低于5亿美元,要成为全球公众生活中不可多得的盛事,事件必然具有非凡的世界性声誉。这一点也是超级事件能够获得政治支持的关键。对超级事件的经济影响力的研究也会反映到它的最终定义上。比起规模、花费、品牌、形象这些变量,经济影响力涉及的领域更宽广,运用的研究工具也更先进。愈来愈多的复杂的现代数学模型和经济理论被介绍到事件管理的理论中并逐渐主导超级事件的应用研究方向。
以超级体育事件为例,我们发现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与传统文化的息息相关、蕴涵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富有改变公众心理的神奇魅力、吸引全球传媒的威力。超级体育事件中穿插有游行和庆祝活动,常在特殊城市和地点发生。譬如2002年在韩国汉城举行世界杯赛,就包容以上几个方面:观察一下世界杯给全球球迷带来的疯狂与激动、可见度、塑造的新形象、超级球星的豪华阵容、亚洲名城的东方魅力、席卷全球的足球传统的淋漓尽致、杯赛开幕式的盛况空前。
有些事件虽不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但却能对全球范围的公众或某些特定市场的观众产生影响。以此为根据,能激发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的事件或在特定人群中塑造完美形象的事件也可称为超级事件。在华盛顿事件管理专家李莎•德尔菲(Delpy)和希金森(Higginson)看来,超级事件的定义应由它的意义决定,其他经济指标仅仅具有参考价值。
民间事件
从1976年美国诞生200周年的庆祝到随后的成百上千个城市乡镇的百年庆典,美国进入了其历史上盛大事件的繁荣时期。在欧洲和亚洲,盛大事件深深地根植于宗教、文化、仪式的传统中。美国不仅融合了其他文化的传统,同时创造了深具北美特色的盛大民间事件(civicevent),譬如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蒂娜的玫瑰花车大游行,这个盛大事件对所有公众开放,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心,成为反映当地文化的标志性事件。美国的不断进步与成熟,引导着“美国制造”的事件产业向前发展。在开放的中国,当事件管理人将中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与全球市场有机结合时,所有东方的传统,文化、宗教、庆典、仪式、民间活动,将为事件产业创造出前所未闻的机遇和巨大财富。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的盛大事件将成为全球事件产业的发动机。
博览会和节庆
在古代,人们聚集在市场进行商业交易。商业与宗教影响很大,慢慢地渗透在今天的博览会(fairs),节庆(festivals)和其他公共事件的发展中。印度的宗教节日和美国的音乐节,比较而言,都是公众体验的万花筒,与参与者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体验万花筒包括表演、艺术与工艺展示,和使得参加者与观赏者的生活更加富有意义的媒介。
这些博览会与节庆已经经历了非同寻常的成长。无论规模大小,所有城镇都在寻求或希冀凭借此类事件增加旅游收入。一些社区在旅游淡季运用此类事件刺激旅游发展,其他社区在周末以此吸引休闲顾客。不管原因如何,商业博览会与非赢利的节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提供了无限多的机会去庆祝他们的文化,使参与者更深地理解生活。
展览会
与博览会和节庆相关的是展览会。展览会(exposition)分为公共和私营两种。从历史上说,展览会提供了零售商与批发商会面的地方,也提供了供货商向购买方介绍他们的产品与服务的地方。市场营销专家认为展览会是最经济最有效率的达成销售的方式。去展览会的人们显然更有购买倾向。另外,展览会的展位为参展顾客提供全方位感官经验,客户更易于在这种情境中作出购买决定。该领域的一个重大趋势是单纯的贸易展和展览会已经转化成“全方位感官秀”,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娱乐节目被融入其中。这个领域扩展很快,每年都有崭新的贸易展被推向市场,更多小型贸易展被整合到较大的贸易展中,对于嗅觉灵敏的事件营销经理来说,这个领域意味着很多获取赢利的机会。
标志性事件
奥林匹克的发展给予一个绝佳的例子说明,在过去的世纪中,标志性事件(hallmarkevent)在规模和数量上的长足进展。从美洲杯橄榄球赛到“牵手横跨美国”,到自由女神的百年诞辰,20世纪80年代是这类超级事件的持续发展时期。电视的普及无疑促进了这种趋势,但旅游的强大经济影响力是这些事件发展的主要动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却步入低潮,原因可能在于以往世界博览会推出的发明创造(如太空旅行、电脑、电话会议)都已不再显得新奇。人们缺少对未来预测的欲望,因为人们希望看到的未来的发明实际上在博览会开幕之前已经发生了。从另一种意义而言,这也恰恰是重塑、复苏并延续世界博览会品牌的良好机遇。
酒店业
在世界范围内的酒店行业(hospitality),酒店正在扩展它们的业务,从仅仅提供房间与餐饮服务到提供事件策划服务。美国田纳西州的首府纳什威尔的欧佩兰酒店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特殊事件部门并借此赢利的酒店。紧随其后的是凯悦酒店事件公司。现在,世界其他重要酒店连锁集团,比如万豪酒店集团,都在探求事件策划及的新方法,并希望从事件管理中谋利。
会议
会议产业理事会是一个行业组织,它的调查报告显示会议(meetingsandconferences)产业每年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8百亿美元。自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飞机投入使用后,会议的规模和数量都成千倍增长,参加者可以飞到目的地参加为期四五天的会议。这些事件主要以教育研讨会为主,为协会会员和公司雇员提供交流的机会。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会议的超速发展,结果是事件经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需频繁的旅行。
零售商的促销事件
从古代市场的初期,零销商就开始设计促销事件(retailevent)以吸引购买者并扩大销售。这种模式从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逐渐盛行,零销商依靠一整天的促销事件来吸引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来到他们的店铺。体育明星、肥皂剧明星,和栩栩如生的卡通剧主角出现在周末的促销事件中能够增加人流量及销售量。现在的销售商更加精明,他们凭借市场研究成果设计长期的促销事件,运用整合方式将广告、公关与促销融为一体。他们发现,将产品与特定慈善目的或社会议题(譬如特殊教育、扶贫、乡村民主)紧密结合的关联营销方式,在建立忠实顾客群,改善销售方面效果显著。这种从短期事件策划向整合营销事件的过渡是事件产业的这一分类的主要变革。
社会事件
传统出生典礼、成年仪式、婚礼、金婚纪念、社交晚会及其他千百种社会事件(socialevent),庆祝永逝的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进入飞快增长的时期。原因有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使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持续稳定地增长,人们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庆祝他们的生活。仅仅几年前,金婚纪念是很稀罕的事件。今天,几乎所有明信片零售店销售金婚纪念卡。在北京、上海,甚至许多中小城市,婚庆公司、新婚摄影工作室、风俗礼仪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为新人设计独特难忘的婚礼事件。社会事件的增长由此可见一斑。
在婚庆分类产业中,现代的婚礼及其他相关事件可持续三四天。这是因为分散的家庭成员必须旅行相当远的距离以参加婚礼庆祝。另外,我们居住的世界节奏愈来愈快,也使得家庭与朋友更珍惜相聚的难得时光,同庆生命的欢乐与庄严。不管原因大小,社会事件在规模、持续时间、预算上都有明显增加。由于时间缘故,人们转向事件管理公司去组织策划这些重要的人生事件。
葬礼业报告显示,生意一片大好。美国老年人的数量增长较快,许多人并不属于各种教会。因此,辞世之时,最后的葬礼会选择一个中立的地方。美国的多数举行葬礼仪式的教堂建于20世纪50年代,现在要求整修翻新以适应新出现的变化。现在,很多新的殡仪馆被建造,而旧的殡仪馆被翻新改造。
美国事件管理奠基人裘•杰夫•戈德布莱特博士曾预测,未来的葬礼仪式和相关的社会事件会在酒店里举行,因此在大都市中心老年人集中的地带,新的殡仪馆的建设应与酒店和汽车旅馆的建设配套,这样可以为外来客人提供全套服务。20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家庭模式逐渐衰微,根据美国社会特有的迁移天性,可以推断,婚礼、葬礼,和家庭团聚事件将成为联系家庭成员和朋友的中心纽带。也许,对于未来的事件管理人,另一个发展方向是设计出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事件环境,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包括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如度假胜地和休闲地。
社会事件一直是很重要的。在你步入垂垂老年之时,你的记忆力已经衰微,你可能忘记了你生命中的许多方面,都如过眼云烟。可是你难以忘记的可能是你可爱的小女儿的婚礼,你的金婚典礼,还有其他的铸成你生命的里程碑事件。这些事件才使你的一生过得有意义。
体育事件
体育事件(sportevent)是事件管理产业中最迅猛发展的领域。管理与营销大型体育事件通常被认为是事件经理的顶级专业经验之一。全球职业体育市场扩张和体育明星知名度的高涨,体育事件的全球化与商业话,体育名人殿与体育博物馆的大量涌现,体育理念与企业顶尖品牌的日益融合,体育俱乐部与体育赞助的规范化与法律化,体育事件经理与经纪人的知识化与职业化,代表着未来体育事件产业的几种显著的趋势。
裘•杰夫•戈德布莱特博士,格林汉姆与李莎德尔菲博士合著的《体育管理与营销顶级指南》一书提到美国体育市场可提供的数百万工作机会,主要在增长幅度较大的体育事件的、管理与营销领域。体育事件和其他特殊事件有共同性:同样的服务定位,庆祝性与戏剧性的统一,充分的媒体报道,组织与运作的相似性,对顾客与消费者的激励方式也大致相同。
观察一下世界杯足球赛超级球迷的疯狂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激动、可见度、塑造的新形象、巨额的利润。无论赛前赛后,精心策划的事件被用于吸引观众、迷倒观众、激励观众。无论结果如何,观众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们心中的梦之队。赛场风云变幻,惟他们痴心不改。事实上,因为融合其中的赛前展示,赛后烟花光色,音乐表演,以及赛事间的以促销为目的的娱乐游艺,体育和娱乐间的区别愈加模糊。
对全球亿万球迷而言,体育意味着一切的一切。这是无与伦比的爱情,这是宇宙最神圣的语言,这是席卷全球的震撼与激情。F1挑战极限、姚明重塑中国健康形象、高尔夫对品味和风尚的阐释、奥林匹克展现最强、体育文化商业,日益融会,通过千万个事件绽放,事件管理正是潜在的推力。
艺术事件
艺术事件(artevent)有它们自己的专门术语和专业协会。国际节庆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FestivalOrganizations,FIDOF)创立于1967年,目的为了统合世界上主要的音乐文化盛会,促进节庆对生活的重要性。它的网络遍及70个国家和近2000个音乐文化节日。它策划的范围包括信息交流、事件合作、艺术家互访和全球节日协调。它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的国际音乐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隶属的艺术事件组织还有国际民间节庆艺术理事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OrganizationsforFolkloreFestivalsandFolkArt)。
艺术事件包罗万象,艺术事件也是无国界的。在艺术风格与形式上相差很大。从定义上看,短暂的艺术属于特殊事件。原创的一次性表演属于另一种艺术事件。这是事件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音乐会可以成为短期或定期举行的特殊事件。对于事件管理人,如何选择与众不同的地址,安排富有天赋的表演艺术家,并营造浓厚的节庆气氛,是出风格独特的事件的关键。
博物馆与艺术厅中的艺术展览并不一定被称为特殊事件。但是大艺术家或珍稀作品展愈来愈受到媒体的青睐,并带动了艺术旅游。这样的艺术展览很容易感染盛大节日气氛。
在世界每个角落都能发现丰富多彩的艺术节。从传统定义上说,艺术节为了庆祝特定的艺术形式、艺术家,或者是庆祝艺术世界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事件。这样的艺术节常带来十分精彩的表演,提供机会使该领域顶尖艺术家荟萃一堂,有时还穿插有教育、比赛和颁奖仪式。
事件管理体系
——纽约的蝴蝶和印度洋的海啸
有人说,亚马逊丛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遥远的德克萨斯就可能刮起一场飓风,两者看似天壤之距,实则其中千丝万缕,这就是系统论中非常流行的“蝴蝶效应”。每个看似单纯的事件的影响其实深远而复杂,今天发生在中国的小事件可能如光波一样,传播四海,成为明天的全球性市场变革的源泉,这是人类社会的“蝴蝶效应”。
事件从来不是孤立封闭的,事件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变化多端的系统。事件管理的各个层面对周边环境有不同程度上的冲击波,涉及的部分包括社区、经济、公共政策、人文传统、自然环境等。事件管理人必须在整个事件管理系统的完整框架内思考与解决问题。
在任何一个事件管理系统中,环境与事件间的互动十分频繁。整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由无数事件构成的超大系统,这些事件与经济、社会,生态、政治、文化联成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从宇宙的视角,这个超大系统具有不可知性,难以观察和预测清楚。
图1-1是事件管理系统的模型。
图1-1事件管理系统和管理功能。根据Getz和Frisby(1988)原模型修改
在现代系统管理学中,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系列要素的有机组合。周边环境要素任何时候的细微变化对事件及其管理都有重大影响,反之,事件对人文、社区、经济、自然环境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反作用。事件经理应能理解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所产生的巨大动量,以系统的视角去预测与把握未来的惊人变革,寻求与运用最优化策略组合,适应环境,理解环境,创造出能够明显改善周边环境的事件。
事件及其管理机构负有创造财富的重任,经济、社会、文化效益,都是应该达成的若干目的。事件及其管理机构是追求宏伟目标的工具。事件的结果具有两面。在一个不完善的系统中,事件的结局具有不可测性。事件的反常的或负面的影响总是来自于对系统的漠视,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是策划事件的最大风险。事件管理人的视界、远见、明判、睿智依赖于对事件管理系统的深刻认知。
事件管理——新职业蓝图
伊妹儿:谁应当管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50万够不够?
伊玩特:中国自己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事件管理人。50万年薪太少了!我可不干!
伊妹儿:EM是什么?
伊玩特:眼球的长征!或事件管理。
伊妹儿:最酷的职业是什么?
伊玩特:全球事件管理人!
50万年薪招全球一流的事件管理人
去年,北京市人事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招聘公告,面向海内外招聘2名奥运经济高级职员,并开出年薪50万元的高价,有意者可于9月1日至30日通过现场报名或网上报名的方式参加应聘。
招聘公告称,本次所招的奥运经济高级职员的职责是研究拟订利用奥运商机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研究北京奥运经济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参与制定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政策;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奥运经济决策中提供论证、咨询、评估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奥运经济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这次招聘的报名条件要求相当苛刻,没有博士学位也得是经济领域专家,还要有从事奥运经济研究或管理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或参与过其他奥运主办城市奥运经济的研究或策划工作。还要求对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了解;国内人士需精通英语,海外人士需精通汉语。
北京市面向海内外招贤纳才已不是新鲜事,但年薪50万元公开招聘奥运经济高级职员却是头一遭。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招聘公告9月1日发布以来,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热情关注。40位报名者除中国人外,还有美、英、澳、加拿大、比利时籍人员,最小的22岁,最大的60岁。其中博士就占了40%,经济学及管理学专业人员占到34名,有海外学习及工作经验的占19人,从事过奥运经济研究、管理、策划及体育产业研究工作的有7人。市人事局、市发改委欢迎更多海内外人士踊跃报名,为北京奥运经济出谋划策。
奥运会这样的超级事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呢?
“奥运经济高级职员”的职位事实上只是奥运会急需的奥运会事件管理人才的一个类别。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组织与策划过程中,雇用的事件管理专家都达数千人。
据有关专业人士指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和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必将带动重大事件管理、体育事件管理、体育营销方面的人才畅销。据测算,目前全国体育事件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少有1万名,而直接参与奥运会这一世界最高级别的事件管理、体育事件管理、策划和运营的国际化、职业化高级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谁是事件管理人
事件管理专家(eventprofessional)或称为事件经理(eventmanager)是运用事件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各类事件进行精心研究、设计、筹划、管理、协调与评估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
由于事件管理是一项崭露头角的学科和迅速发展的职业,在中国对于这项正在风靡全球的职业介绍较少。事件管理发源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成长。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它的成长速度还要加快。
按照戈德布莱特博士的定义,为了庆祝、教育、营销、宣传、娱乐的各种公众聚会就是事件管理行业的产品。事件管理行业涵盖了万花筒般的精心策划的文化、娱乐、体育、政治和商业事件:从奥运会、世界杯、世界博览会、跨国公司产品全球巡回展到城市艺术文化节,从公园、广场和历史名胜地的演出到政府的公众聚会,从小型会议、婚礼到万人观赏的比赛,从公司促销节目到特殊事件旅游,从社区休闲活动到慈善筹款,事件成为休闲、商业、旅游、娱乐、会展、体育、文化领域内最激动人心的现象。它们的魅力来自每个事件的天生的独特性和有限的时间,与永久的机构和景点不同。它们贯穿着注意力的始终,它们的缀满庆祝与欢乐的斑斓色调超越了平庸无奇的千篇一律的乏味生活。
毫无疑义,精心策划的事件在数量和类型上的惊人增长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无数的商业机会,新涌现的职业方向,对休闲旅游业的推力,事件管理人的职业化和全球化。事件管理作为一个独立领域被教育机构日益接纳,事件管理专业组织在全球风起云涌。它的宽泛的领域包括:超级事件的管理与营销,大型会展的策划,特殊事件的细节,与跨国公司、非营利组织紧连的事件营销与赞助,公众节庆,与私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事件。
在全球市场,具有新创意和新主题的事件每天都层出不穷。世界对每一个精彩事件翘首以待,媒体不停地用新文化来包装千奇百怪的事件。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的关注给了事件以市场的巨大价值与动力。事件管理逐渐成为幕后的推手。
事件管理以其完美地结合了艺术与科学的独特定位迅速改变着受众的习惯、品味、记忆、理解,以及对品牌、形象、概念的接受度。事件管理与各个主要产业的有机融合拓宽了其影响的领域,促使美国企业界与管理界对此进行跨领域的研究与推广。
谁应当管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北京奥委会组委会副主席李炳华称,预计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奥组委工作人员总数将达到4000名左右,目前人才缺口达3000余名,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人才需求高峰期。据了解,从2004年6月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前,在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网站(www.xiexiebang.com)长期开通“奥运人才”频道,希望参与奥运筹办工作的各类人才可随时登录该网站进行网上报名,报名资料将被储存在奥组委后备人才库中。据介绍,后备人才库分为管理、体育、外事联络、外语等27个专业门类,北京奥组委根据筹办工作需要和招聘职位的条件要求,按照奥组委工作人员招聘程序,对后备人才库中符合招聘职位条件要求的人员,不定期地组织考试考核,择优聘用。
我们建议,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体育领域的具有全球经验的事件管理人才应当被赋予管理、策划、与研究的重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应当设立专门的事件管理委员会,下设研究部、管理部和策划部等职能部门,后备人才库应设立事件管理、事件营销、事件赞助、风险管理、志愿者管理等更细分化的专业门类。除了研究
1.利用奥运商机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
2.研究北京奥运经济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参与制定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政策;
3.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奥运经济决策中提供论证、咨询、评估的意见和建议;
4.参与奥运经济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还应着重研究
如何对奥运事件历史作全面调研;
如何比较与评估不同奥运事件的优势和劣势,并发展与实施自我定位的战略;
如何决定是否拥有合适资源以最佳奥运会;
如何发展、实施与评估奥运赞助项目;
如何提前启动整个运转系统以实施奥运营销计划,出售电视、广播及网络转播权,标语定位,实地广告,及使用奥运特许标识;
如何运用每一种可能的风险防范工具,策划出安全、成功的奥运事件;
如何制定策略以招募、培训、管理高素质的奥运志愿者;
如何与政府官员、安全人员协调确保开幕式符合历史传统、当地习俗、法则法规;
如何应用高新科技进行现场管理;
如何设计、计划、管理、评估奥运授奖仪式;
如何建立有效的奥运评估体系。
EM或眼球的长征?
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几百年的工业经济,几十年的服务经济等浪潮后,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人们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将取代服务经济。派恩认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事件和活动,这就是“体验”。
为什么假日经济如此牛气冲天?为什么世界杯、奥运会、NBA赛事如此火爆?欢乐总动员、幸运
52、开心辞典等电视栏目为何备受大家青睐?因为这些为很多人带来体验激动、喜悦、失望、悲痛、憧憬的特殊事件是由懂得观众心理的事件管理人精心策划出来的。
事件管理在美国被简称为EM。形象化地说,EM也可以是“EyeMarch”(眼球的长征)。顾名思义,事件管理是体验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吸引参与者、公众和媒体的眼球,将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以“好看”的方式秀给大家,形成注意力的焦点。
按照戈德布莱特博士的定义,事件管理是这样一种职业,它要求公众聚集以达成庆祝、教育、营销、娱乐、团聚的目的。这其中每种活动都涵盖在事件管理行业中。有人认为事件管理业同旅游业一样,实际上由多个产业构成,但愈来愈多的统计和科学数据表明,事件管理代表了一个独特领域的专业知识。
按照专业认证领域的专家,所有职业必须具备以下3个独有特征:第一,该职业必须具有独特的专业知识领域。第二,该职业通常具备行业通行标准,可以进行认证。第三,该职业必须具有公众接受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事件管理业明显具备了上述3种特征。
细细分析事件管理的定义,我们知道,公众聚集意味着事件由专家管理,他们将公众有目的带到一起。虽然任何人都可以管理自己的事件,但此类个人事件难与成千上万的人参与的复杂事件相提并论。因此,人群的规模和种类决定了职业事件经理须具备何种水平的专业知识。
而定义中的另一个关键词是目的。日常事件自然发生,结果通常是自生自灭,混乱无序,无效率章法可言,亦无规律路径可循。然而,职业事件经理自事件开始即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精心运作,悉心管理,意达宏旨。职业事件经理操作每件事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随着这个职业的专业特点日益突出,事件经理确实应该获得那些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医生、律师、会计师以及其他职业享受的同等认定机会。事件管理职业与这些传统职业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这些传统职业是由男性完全把持的;而从事这些职业的妇女在被接纳或者给予起码的尊重之前,已经苦熬了青春光景。与之相比,事件管理职业从刚出娘胎的那一刻起就是一项男女机会大同的职业。
作秀城市的高手?
事件是城市的核心“卖点”,其中主题创造、形象塑造,和整体包装策略被融为一体。在世界市场中,许多城市已试图将他们定位为“赛事城市”、“休闲城市”或“节庆城市”。在大社区与中小城镇层面上,事件的影响力也呈现迅速增长势头。对于缺乏大型旅游设施的乡村地区,事件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策略。事实上,任何城市的定位都取决于城市的一个或多个核心“卖点”和为此服务的众多主题。事件经理因为具有的专业管理与营销知识,成为城市的核心“卖点”的最佳推广人。
随着超级事件的重要性的凸现,愈来愈多的城市、组织、社区和公司从战略眼光着眼,设立永久事件管理部门,创立事件经理职位,以更好地竞标与发展事件,促销宣传事件,协调并充分利用事件。会展旅游局是这种经济趋势的最佳落实之一。但近年来,在大都市层面上,更多的体育委员会、娱乐协会、节庆组织和事件分支机构被创立和培植。事件与事件机构的涌现,商业的繁荣,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增长为新的产业的战略联盟的整合提供了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如在艺术、文化、休闲、地方经济、环境领域和热衷于赞助的公司方面,倾向尤为显著。事件必须被当作商业来进行精心设计与管理,已成为市场共识。
美国最大的城市事件管理机构之一是芝加哥市的市长特殊事件办公室,它管理一年一度的芝加哥节和其他多种政府及社区事件。美国印地安那波利斯市以建立它的体育理事会及其成功的运作而享誉全美。在澳大利亚,每个州政府都有自己独立的事件发展与部门或事件管理公司。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城市和旅游目的地,都设立事件管理专门部门,聘用专业事件管理人员。在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很多城市在政府内的文化、经济、休闲,或旅游部门设有事件管理职位,以应付日新月异的市场变革。
在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自20世纪80年代事件管理引进之后,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事件管理都被广泛开展与应用。比如韩国的汉城奥运会及世界杯赛,成功地应用了先进的事件管理系统工程,雇用了全球上千名事件管理专家,在当地培训了上万名重大事件的管理、营销、协调、风险控制、评估人才,这些人才为韩国这20年来事件产业的结构调整和韩国的经济腾飞创造了惊人的贡献,事件的完美管理大大扩展了韩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日本的历届世界博览会为日本产品向全世界输出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日本经济的刺激也为世人所有目共睹,在事件管理的系统推广和运用方面,日本也一直居于亚洲前列。
新加坡致力于输入美国的事件管理体系,在文化、会展、旅游、国际盛会、节庆方面深入整合亚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资源,把握住了亚洲事件产业发展的先机,并成功地从中谋利。把一个小小岛国变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不可小瞧的亚洲发言人,俨然区域经济的领袖。
香港特区在“非典”危机后迅速成立旅游事件推展办公室,其敏锐的国际市场意识,对香港大品牌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对全球事件管理行业的应急把握,都值得称道。
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城市和城市社区应用“目的地营销”策略以吸引投资者、游客,和城市想吸收的移民。事件是目的地营销的灵魂。所有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和社区都希望创作出深受市场欢迎的事件管理方案,这使事件管理机构和事件管理专业顾问的参与更具有必要性和权威性。
生活的美容师!
值得一提的是,小型的事件管理公司的数量近年来呈不断上升势头,它们有效地占领了新兴市场,并成为民间事件与商业事件市场的有力竞争者。比如,特种娱乐公司、婚庆公司、特种主题旅游公司、网上事件策划公司、极限运动公司、野外运动公司、全球事件公司等,它们提供新奇刺激而与传统迥异的事件策划和管理,赢得了大众的关注,尤其是追求生活体验的年青一代的喜爱。
就像人们满足了温饱等物质上的需求后,就会进而寻求精神上的享受,人们对待婚礼也是一样,从自己筹办婚礼到请专业婚庆公司出谋划策,现在的新人已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公司式”婚礼,而是追求标新立异、充满个性色彩的婚礼,什么水下婚礼、空中婚礼、跑步婚礼、沙漠婚礼等稀奇古怪的名称都频频出现在人们视线内。
为了吸引眼球,揽得更多的客人,不少婚庆公司紧跟个性化婚礼趋热的大势,设计了五花八门的特色婚礼,有热闹喜庆的民俗轿子婚礼,有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度假村办绿色婚礼,或者在欧式庭院进行自助餐婚礼,还有全家人到郊区种下婚庆纪念树„„形形色色的新概念不一而足,这当中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婚庆市场的竞争已从简单的卖东西转为卖管理讲策划,因为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婚礼已演变成一场“秀”,一场由自己领衔主演的美丽戏剧。
看到这一趋势的不止众多婚庆公司,很多曾做过百余场婚礼司仪的专业主持人开始成立婚庆工作室,成为专业的婚礼管理人。婚礼管理策划人在欧洲和日本非常普遍,他们卖的就是对整个婚礼新的管理程序和策划理念,通过品位高的婚庆管理与策划让新人成为典礼舞台上的明星。比如有一场以“海洋”为主题的婚礼,连盛菜的器具用的都是贝壳,不得不佩服事件管理人的奇思妙想,这让每一个参加婚礼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对于这对新人,这样的婚礼必定是终身难忘的。
现今,婚庆公司越来越多,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大同小异,如何脱颖而出?靠的就是硬件之外的软件——设计、管理、策划、协调,也就是综合服务水平,不仅要出奇制胜,还要有高雅流畅的现场管理。愿意在婚礼那天花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的新人不在少数,关键要有好的策划方案打动他们,让他们不惜一掷千金。有着欧美行业背景与经验的少数婚礼事件管理人,得到了追赶时尚的高级金领或白领的青睐和欢迎。融合了中式和西式婚礼管理风格的事件管理人将继续领导生活的潮流。
美国才俊的十大梦想职业
美国事件管理学会1998年的问卷研究表明,全球事件经理(globaleventmanager)是美国才俊最向往的十大梦想职业之一。与此排在一起的其他职业包括计算机软件开发、律师、会计师、医生、美容师、体育明星、金融顾问、游戏设计师等
事件经理(eventmanager)是运用事件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各类事件进行精心研究、设计、筹划、管理、协调与评估的管理人员。全球事件经理是研究、设计、筹划、管理国际事件的专业管理人员。
我注意到,在全球范围内,这项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且通过职业资格的方式(比如有国际大型事件协会赞助的大型事件职业资格认证(CSEP)项目,美国事件管理学会设计的事件经理职业资格认证,国际会展管理协会设计的CEM会展管理师)正朝着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标准化的发展不但在继续,甚至还有加快步伐的征兆,这进一步表明人们需要扩大事件管理知识体系的范围。乔治华盛顿大学(GWU)开展的事件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和学位课程教学,正是这个发展的再好不过的说明。乔治华盛顿大学从每年招收200人学习这门课程,到每年要培养4000多名事件职业经理人,只花费了区区3年。戈德布莱特博士的《21世纪全球事件管理》一书的标题也同样折现出这个职业正在变革的方向。
如今,乔治华盛顿大学开展的事件管理课程教学招收了来自30多个不同国家的学生。那些遍布世界各地的毕业生,都担任了备受尊崇和声名显赫的职务。很多毕业生现在担任欧洲多个国家的政府企业高层,还有一些在总统竞选团队中出谋划策。在跨国公司中任职的学生比比皆是:世界知名的事件咨询公司和娱乐公司如杰尼-茂顿世界公司、迪斯尼、Hargroke公司、全球跨国公共关系公司和政府关系公司,如奥美,伟博,恩扬;全球事件的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展览协会IAEM、联合国等;体育协会NBA、NFL、高尔夫杂志、体育营销公司如Octogan到世界顶级事件奥运会、世界杯、世博会等。值得一提的是愈来愈多的人开办了自己的事件管理与策划公司,在娱乐、体育、休闲、会展与旅游产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对于那些用经验和教育等重要工具武装自己的事件经理人来说,他们不仅有灿烂辉煌的未来,而且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从这项职业呱呱落地起到现在,各种报纸第一次开始把招聘事件经理人的分类广告作为定期刊登的广告项目。在全球最大的网站Monster和美国各大媒体《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上,“事件经理”的招聘愈来愈多。为了进一步帮助业主招募事件的管理人才,猎头公司不惜四下奔走招贤纳士,择选那些符合企业需要的事件经理人和会议策划人。
在这项职业的历史上,事件管理第一次被正式承认是一种具有价值和特质的职业,同时也第一次成为令人欣然向往的职业。在中国,事件经理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前程似锦的事件管理人
戈德布莱特博士敏锐地发现,在经济腾飞、职业承诺的催熟下,事件管理的未来必然硕果累累。其中的因素有若干个:首先,在服务行业的眼里,双收入家庭的成长已经成为潮流发展的趋势。根据记录在案的数字显示,双收入家庭已经开始委托事件经理具体操办自己社会生活的重要纪念事件和旅游休闲事件。其次,中国逐渐变为由专家组成的国度,那些经过专业培训(如事件管理等)的人受到公众以及那些需求专才的公司和政府组织的青睐。由于事件管理职业是在“教育”慈母般的抚育下成长壮大的,因此,那些受过教育的事件经理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最后,在事件职业中包含了执行多元化任务的技能,这些技能是通用管理的基础。例如,事件经理人必须成为市场营销、运转、人力资源和金融财务的行家里手,这些才能的统一,使得事件经理方能技艺高超地创作和策划一个又一个高效而完美的事件。
那些受过事件职业培训的人可以运用这些实用可靠的技能在诸如广告、营销、物流、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或者通用商务等其他职业中获取成功,但在这些职业中,事件管理只能以“其他类别职责”的名义出现。由于经济前景仍然无法预测,而且劳动力都在进行自我创新完善,因此事件经理人可以利用自己占据的有利地位预测这些变化的动向,甚至可以因势利导,从中谋求事业的发展。
1995年,美国会展业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传统的会议策划人因公司裁员或者缩减规模而被迫改换门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靠自己的会议策划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另外开辟事业天地的动人心弦的故事。而事件经理人能够获得比他们更好的境遇,因为他们受过的培训程度和范围要比会议策划人更深、更广。这种培训和经验可以使他们在必要时能够更快和更成功地找到新的工作职位。
据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提供的数据显示,事件管理是现代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最重要的职业之一。公共关系学是从新闻和心理学派生出来的一门学科。虽然公关经理接受过写作和调研方面的严格培训,但是,他们中几乎没有人接受过事件管理的培训,这就意味着,受过培训的事件经理在职场生涯中又新增加了一个谋求事业发展的机会。
中国共有上万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它们代表着一个与事件管理职业相关的职业。根据中国市场学会的研究,绝大多数的电视媒体都由一个团队负责主持现场商业推广事件。可是,管理这些现场商业推广事件的人虽然有一些市场营销背景,但少有或者缺乏后勤保障的经验。对于事件经理人来说,这意味着上苍又赐给他们一个在广阔领域中发挥才干的机会。
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1 0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高达2 500亿元。到2010年,我国的婚庆综合消费能力将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据了解,婚庆行业的非政府机构目前正在组织婚礼策划人、主持人的培训、认证工作。事件管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内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在婚庆行业有丰富经验的事件经理的需求非常迫切。
中国的节庆经济日益成为地方城市的经济助推器。成千上万个节日和博览会走上的各个城市经济舞台。全球嘉年华会在国内受到追捧,高利润使得各路商家垂涎。对于专业节庆管理和策划人才的需求方兴未艾。
让我们看看千奇百怪的主题公园的兴起和壮大。从深圳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中华微境公园,到华侨城、宋城、唐城、中华恐龙园、各类电影拍摄基地,众多事件的创立对于专业管理人的要求愈来愈细致,缺乏有效高质管理的机构和组织在这样的市场上必然居于下风。对于想凭借这些特殊事件来振兴地方经济和整合文化资源上市的企业家而言,一个统管全局的高级事件管理人是打开局面的金钥匙。
在高等教育职业中,各类教育机构的总数超过万家,而且每家教育机构都能创意出从校庆集会到毕业典礼到大型国际会议等众多事件。它们中的每所大学或者学院,至少有人员专职负责各类事件的组织策划管理工作。
成千上万个飞速成长的公司,代表着事件管理职业最大的要家。相关的职位包括:事件管理总裁、高级事件管理经理、事件营销经理、事件策划经理、专业会议策划经理、国际展览经理、庆典专家、奥运社会活动协调员、筹款专家、赞助经理、海外旅游顾问、公司事件营销经理、体育事件营销经理、娱乐事件策划经理、整合营销顾问、国际事件协调主任、特殊事件运作经理等等。
张艺谋算不算中国的顶尖事件管理人?
谁是顶尖事件管理人?
谈事件管理,就不能不谈到张艺谋,他的创意霸权涉及电影、影视视觉、舞台布置、宣传片、广告片、山水实景剧,甚至在中国别人无法涉猎的奥运事件题材。他超越导演之后,因其事件人的角色,张艺谋业已纵横本土与国际、官方与民间、商业与艺术。他的事件实施有如一个催眠般魔力的景象,使得中国事件水平达到了可以和美国事件巨鳄好莱坞一比高低的程度。比如借鉴全球事件经验,将《印象·刘三姐》做成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成为桂林旅游新景点。
在事件管理的辞典里,顶尖的事件人应该具有制造概念与品牌的能力、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预测未来与策划大型市场实施方案的能力。
顶尖的事件人应该具有理解文化阐释文化的意愿与卓越能力、恢弘的全球意识和宽广的全球视角、指挥团队的激发策略和方法。
最后,顶尖的事件人还应是历史感和事件感很强的艺术家。
按照盖茨博士的定义,而任何一个成熟的事件管理人都应掌握下列技能:
交流与沟通能力(写作、演讲、倾听和个人沟通);
智力(周密思考、确立目标、解决问题);
正直(诚实、规范、渴望完美);
经验(承前启后、融会贯通);
乐观(对人对事)。
按这个定义,张艺谋是一个成功的事件管理人当属无疑。张艺谋算不算中国的顶尖事件管理人尚有疑问。有人归之于以下几点:
不管你是不是觉得张艺谋现在骄傲得出奇,也不管你是不是觉得他已经太过商业化,毕竟一个多才多艺,能把每个闲来之作弄得虎虎生威的人并不多见。张艺谋早期可以说是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条艺术界颠扑不破的规律发扬光大,他所选择的题材,表现的角度都体现了传统的中国特色,无论是迎亲路上的颠轿,还是高粱地里的野合,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艺谋凭着他的“土”,在电影“洋”节上屡屡得奖。
张艺谋的事件管理意识在它的创作实践中处处闪光。他将他的每一次创作作为一个事件来精心设计和策划,并指挥手下的精兵强将一丝不苟地执行。他具备全球事件观,反复琢磨、分析受众的心理和视觉习惯,善于将事件的意义通过极为庞大的营销战役迅速传播给翘首以待的市场。他深知事件是人们生活的有机部分。人们对于平庸生活的厌倦使得他们对于与众不同的设计和创意具有不可遏制的热情。这是为什么批评家屡屡朝他开火,可是票房价值还是节节上升,无论在海内海外都以他自己的方式定位中国电影。
没有事件观的事件策划能力的导演和制片人难免受到市场的抛弃。事件是市场的自然现象,事件能激活市场。张艺谋的眼光独到之处是他理解制造事件是一种合谋,人与亿万观众必须心心相印。批评家不得要领,乃是忽略了电影的市场化功能和娱乐本性。张艺谋不是不出错,而是即使出错,也影响整个市场。张艺谋的成功在于他变被动的迎合观众为主动地引导观众,他试图创造的概念并不陌生,只是被其他人忽略了。
例如,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对色彩的敏感和镜头的运用是大多数人为之叹服的。他尤其擅长将单纯而富有中国特点的色彩作为其影片的基调,渲染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其中,大红色和土黄色,这两种符合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心理的颜色更是被他应用得炉火纯青。再挑剔的观众,对此也不得不佩服老谋子的“火眼金睛”。
执导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2004年3月20日,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公演,这个张艺谋任总导演、王潮歌和樊跃为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历经5年零5个月,67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是继美国“红石”、瑞士“高山”之后,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
《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场地,充分利用了广西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歌圩”原址的地形地貌,以12座远近错落有致、极具桂林山水特色的山峰为背景,以绵延两公里长、500米宽的水面做舞台,将源于自然又超出自然的编排、舞美、服饰、灯光、音响,以及600多人的演出阵容跃然景上。
据了解,《印象·刘三姐》自正式公演以来,已成为桂林旅游的最亮点,2004年“五一”黄金周,《印象·刘三姐》展演7天场场爆满,甚至出现“千金求一票”的紧张场面;阳朔的餐馆也因《印象·刘三姐》而受益匪浅。《印象·刘三姐》甚至成为了演出公司的固定旅游项目。特殊事件造就新的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执导大型歌剧《图兰朵》
1997年夏,张艺谋和印度音乐家祖宾梅塔指挥的全新《图兰朵》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亮相。他们第一次把真正的东方气息带入了西方的歌剧中,图兰朵不再仅仅是一个复仇女神的形象,而变成了一位盛唐时期的中国公主。张艺谋对《图兰朵》注入的新主题是:爱情能够战胜一切对立,甚至仇恨。
1998年9月5日晚,张艺谋把《图兰朵》搬上北京紫禁城太庙,扮演图兰朵公主的女高音莎伦斯威特活跃于欧美许多著名歌剧院,曾与多明戈等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扮演卡拉夫的克里斯蒂安·约翰逊是当代最知名的男高音之一。柳儿的扮演者则是女高音芭芭拉·亨德里克斯,她被公认为当代最优秀的独唱艺术家。当晚,3 500名观众从世界各地赶来亲睹这一盛事。
据了解,歌剧《图兰朵》仅门票收入就可达1 400万美元。再加上电视转播权转让的收入,及各大赞助商的赞助,总收入近2 000万美元。而演出的总投入是1 500万美元。另外,由于采用了海外投资、海外销售、与国际接轨的运作方式,总投资的95%以上均来自海外。张艺谋除了让人看到他导演歌剧的本事外,又狠狠地赚上了一笔大钱。事件的市场价值被充分挖掘,事件的品牌化战术大获成功。
导演威驰汽车广告
丰田公司,借着《英雄》的热乎劲儿,把威驰的广告交给了张艺谋。这部长达5分钟的商业广告短片不仅在长度上创造了新的纪录,同时播出方式也开创了国内先河,它只在电视台播映了一次。
其实,为了这部威驰广告片,丰田公司和张艺谋都可谓是殚精竭虑。有关人士透露说,别看这部广告片只有5分钟长,但其的精细程度甚至不亚于张艺谋的每一部电影作品。据悉,整个广告片的创意曾先后经过十几次易稿才最终敲定。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是在全国范围内近千名候选人中经层层筛选,最后通过网络投票确定下来的,而男主角则由香港影星吴彦祖担纲。广告片的音乐也在世界著名唱片公司专程的多部音乐中反复挑选再经由网络评选产生的。
张艺谋利用网络进行的事件促销十分高明,将事件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展,同时将自己的品牌资源融入营销,自然得到客户的认可。
编剧、导演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由张艺谋导演、编剧并做舞台总监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于2001年5月首演,这两年来在海内外演出近50场,它改编自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剧本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爱情故事,它用细腻的舞蹈语汇讲述了特定年代下妻妾成群的“老太爷”与3个姨太太以及姨太太与情人之间畸形、曲折而复杂的关系。舞剧除了用“足尖上的艺术”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还采用京剧、民间建筑、旧款服饰、华丽灯光等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程式。
2003年,张艺谋又对《大红灯笼高高挂》进行了全面升级改版,他综合考虑了首演以来的各种意见,加进了大量的新编舞蹈,并且在年底去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地演出。
通过对张艺谋艺术实践和策划的节目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张艺谋多才多艺,是一个好导演、好演员、好的专业摄影师,从更严格的定义来说,也是好的事件管理人。张艺谋具有天才的制造概念与品牌的能力,对传媒体、舆论、观众心理、促销战略都把握得当。在整合文化与传统资源的能力上在影视界也数一数二。他与他的团队熟悉市场,具备策划大型市场实施方案的能力。2004年雅典奥运闭幕式中张艺谋的8分钟的节目策划,虽遭到主流媒体的批评,但是不应该以偏盖全,否定张艺谋的主要成就。张艺谋主观上肯定还是要尽量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美妙之处的,只是他的知识结构尚不足以支撑他的设想。过分的“一人当关,万人备选”的大导演情结,影响了策划的民主化和团队智慧和能力的发挥,这一点恐怕是他要成为中国最顶尖事件管理人的最大障碍。
美国人眼中最具有事件管理意识的中国天才
蒋晓松——博鳌之父
经蒋晓松导演,原来只有一条街道、一万多人口,在几年前甚至连胶卷都买不到的无名小镇几乎一夜成名。不仅如此,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还创造了建国以来中国民间外交的奇迹,以及房地产业和会展业的第一经典案例。博鳌,是个奇迹,而蒋晓松是创造这个事件奇迹的“导演”!
蒋晓松敏锐地看到国际上的新趋势。20世纪,重大的国际会议首先考虑在大都市举办。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思路面临着更新。选择一个风景秀丽的宁静港湾,有高尔夫球场,有温泉和江湖的地方,集工作、娱乐、休闲于一体,新的全球事件概念是大势所趋。
蒋晓松邀请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来博鳌访问,两位前政要谈到亚太经合组织,谈到了达沃斯论坛,谈到了创建亚洲论坛的种种设想,这个长谈成了点燃亚洲论坛创建及选址博鳌的火种。
亚洲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欧安会、美洲国家组织那样的洲际组织,甚至也不如非洲,那里还有一个非洲统一组织呢。建立第一个泛亚洲的国际组织,符合亚洲各国的愿望和利益。在博鳌建立永久的亚洲论坛,很快赢得了亚洲地区26个国家的热情响应。亚洲国家除阿拉伯国家外,基本成为发起国。正如曾经推动中日影视交流一样,蒋晓松一直在开始推动着“博鳌亚洲论坛”的筹备工作。
一个影视界的艺术家,一个房地产的企业家,一个有着国际背景的社会活动家,使博鳌一夜之间成为令全亚洲关注的焦点。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尼泊尔前国王比兰德拉、日本前首相产中曾根康弘、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20多个政要、前政要出席了会议。
蒋晓松的名字,也从此与博鳌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内外各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博鳌发展进程和蒋晓松的人都清楚:博鳌从一个普通小镇骤然飞跃到国际外交对话的平台,决不是一种侥幸或偶然,这里凝结了蒋晓松的全部创作激情。
随着博鳌知名度的迅速提高,特意前来博鳌的海内外游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人将其比喻成“第二个黄金海岸”或“中国的夏威夷”。但是蒋晓松不认可这样的比喻:“我们为什么要是别人的翻版、第二?博鳌就是博鳌!”博鳌品牌的成功,自然引起了全国各地成功企业家的关注,最近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成为了与博鳌水城合作的新伙伴,他将给博鳌水城带来了一个21世纪的、全新的房地产概念。
博览天下,共占鳌头。这是蒋晓松喜欢形容今天博鳌的8个字,为了创作这个顶级的事件艺术品,头发渐渐斑白的蒋晓松,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吴建民——中国会展经济的灵魂
吴建民在上海申博“战役”中,是“前线总指挥”。他曾担任驻荷兰与瑞士大使。1998年11月他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工作。对吴建民来说,申博是“一次新的独特的经历”,不仅为他提供了全面展示外交才华的机会,也使他进一步了解了国展局,与许多国家驻国展局的代表建立了深厚友谊,并爱上了国展事业。
在进行投票表决的巴黎,凡亲历这一过程的中国人,都把申博视为“一场战役”,把驻法使馆称作“前线”,现场“总指挥”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吴建民大使的身上。在2010年世博会的所有申办国中,只有中国调动了如此高级别的外交官员在“前线”坐镇。
1993年,吴建民曾参与见证了中国在蒙特卡洛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全过程。但是申奥与申博不同。申奥只做一次陈述报告,申博需要4次。此外,总部设在巴黎的国展局2002年时成员有88个,大多数成员国的代表都在巴黎,这就需要做大量的人的工作。在申博中展示风采,让更多的人认可了他,他在国展界赢得了信任。吴建民动员和组织了使馆最精锐的力量,不懈地进行说服、解释和沟通工作。
至今,大家仍记忆犹新:2001年5月2日,吴建民代表中国向国展局递交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在投票表决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他两次在巴黎著名的香榭丽舍剧院,主持了中国申博大型文艺晚会;在4次申博陈述中,他做了3次发言;他还以大使名义,多次举行专门的招待会,争取国际外交界、国展局人士和国际舆论更广泛的支持;他利用各种场合,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宣讲上海的优势,申明如果主办权交给上海,对中国和世界将是一个共赢,不仅有利于推进国展事业,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有利于不同文明的对话。
他知道,要说服人,首先要打动人,要了解发展中国家代表和发达国家代表不同的心理。每次演讲前,他都要做充分的准备。演讲时,他抛开讲稿,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他的客观分析,他对英法两种语言如行云流水般的运用,乃至他对国展事业的理解和激情,无不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吴建民在申博中出色的表现,让更多的人认可了他,他在国展界赢得了信任。
今年7月,吴建民告别了驻法使馆,回国就任全国政协外交委员会副主任和外交学院院长。但在巴黎,中国成功申博的影响和效应仍未褪去。在谈到吴建民时,刚刚卸任的国展局前主席诺盖斯称赞说,他是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知识渊博的优秀外交官”。他认为,吴建民接掌主席职位后,将会给国展事业带来新的推动力。国展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也相信,他同新主席将会建立起“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
国际展览局第一百三十四次全体大会一致通过,选举中国资深外交官吴建民担任国际展览局新一届主席。这是在国际常设组织中担任主席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国际展览局成立75年来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主席。
张朝阳——品牌娱乐化先锋
张朝阳,这位一度被媒介质疑只会作秀的互联网界“花花公子”,其深藏的品牌之路却被人们所忘却。
搜狐的品牌策略是:首先打造个人品牌;其次,将个人品牌移植到搜狐品牌中去,提高搜狐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张朝阳运用的策略是策划与设计改变与引导时尚的特殊事件。
“海归”的光环在第一次互联网大潮时已经用尽了,当网络新机会出现的时候,张朝阳不可能在这方面再做文章。但是,网站要聚扰人气,一定要有个人品牌,而且这个品牌不能是专业性的,必须通过大众娱乐化的事件,才能与搜狐的品牌形象相吻合。
我们看到张朝阳的“时尚手机之旅”,张朝阳时而明星扮相携亚姐亮相,时而大都市巡游,时而背起硕大的登山包勇登雪山,时而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某个乡镇的简陋网吧。在某些时候,张朝阳的作秀跟他的年龄相比甚至显得有点令人难过,但张朝阳做的这一切,确确实实地让人们感受到了互联网的人性化和丰富多彩,使得人们想起网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事件、故事、焦点、娱乐、时尚和生活。
张朝阳的策略非常巧妙。他很明白,个人品牌的事件化过度之后,负面的效果会不断积聚。于是,搜狐通过移情效应,将其年轻时尚的个人形象移植到搜狐的品牌中去,打造搜狐年轻时尚的品牌个性,使得搜狐的知名度和个性逐步展现在公众面前。张朝阳用人们的移情心理,对于事件的自我认同,塑造个人品牌然后促进搜狐品牌发展的方法值得思考。但是这种策略必须在其对品牌宣传起到积极作用的时候。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带着行为艺术性质的娱乐事件营销,为中国企业的品牌缔造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想象空间。品牌是什么,为什么在许多企业眼里,品牌就是广告、促销、就是标识?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者们确实应该开阔思路,变通一些品牌塑造和企业经营的方法,走出传统的惯性思维,大胆创新了。在这个方面,事件管理的系统工程却是值得品牌专家深入思考的。
崔永元——平民策划人风采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自开播以来,其受欢迎的程度连它的策划人都感到意外。其实,研究一下崔永元的平民主持风采,你就不难发现,这个节目的走俏顺理成章——“节目现场效果好不好,关键是谈话方式,这是两年来我感触最深的东西。”崔永元把演播厅当成了自家的客厅,把来宾和观众当成了亲戚,这种说话方式正是《实话实说》的魅力所在。
脱口秀既然是一种秀,一种特殊事件,就意味着它毕竟和私人谈话有所不同,加之央视的脱口秀不是按娱乐类节目设定的,因此主持人不必拜相声演员为师,也有资格来主持这场直播文化沙龙。我们注意到,在崔永元的背后,有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策划小组,且不管这些令他仰慕的学者是否真的一流,他们至少比“没有文化的电视人”更具发现问题、暴露真相的能力
《实话实说》的新意并不在于说话不受控制,而在于控制的方式及目标有所不同。在这里,谈话的方向多多少少是瞄着真理去的,虽不及苏格拉底的辩证术那样刨根问底,倒也能促人深省。尤其是,它能够引咱老百姓深思。作为一个面向五千万受众,且不敢谈论敏感话题的央视谈话节目,能做到这份上,也就不容易了
与其说崔永元发明了新的说话方式,不如说是崔永元更新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的事件策划方式。这才是他超越了数以百计的策划者的原由。按他自己的话说“我能干上这个事儿,挺棒的。谈话节目主持是一个正常人,不是因为学问有多高,长得多好看,地位有多高,家里有多少积蓄,就因为你是一个平民,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态,你们可以平等对话,人家才选你做这件事儿。我们的现场绝不排练,包括开场白都是即兴的。”
潘石屹——以制造事件为乐的地产大鳄
在中国房地产业,潘石屹是最会吸引人眼球的,这位中国房地产界最有争议的人总是以不断的“创新”精神为人们制造新的轰动事件和概念,从而在房地产界掀起波澜。
2004年8月31日,潘石屹在海南向新闻界宣布,他的“博鳌蓝色海岸”在位于博鳌小镇的666 700平方米(合1000亩)别墅土地上正式破土动工,这是潘石屹历经十年重返海南的第一个举动。潘石屹宣布由于该项目此前预订时遭遇热烈抢购的场面,不得不宣布“限购”——在实名制下实行。
每人限购一套。消息披露时人们吃惊不已:奥运商机使众多开发商削尖脑袋想冲进北京,潘石屹却突然反其道行之,移师海南——兴建“博鳌蓝色海岸”,究竟为何?
有人说,潘石屹此举是潘石屹的精明之处,他也许已经意识到了北京楼市的危机之处,发展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了,所以及时地撤了,潘石屹是在借海南寻求“突围”。但业内有人说潘石屹是在逃避,在北京确实赚了不少钱,但对他的争议、对他的批评、消费者的不满以及业界对他的另眼相看也够他焦头烂额的了,所以他只有选择出走。无论如何,在海南,潘石屹的房子还没有盖,就已经被媒体炒热,不能不说是一成功的事件营销杰作。
潘石屹是北京房地产界最早热衷于制造概念的人,他推出的SOHO概念曾经遭到恶批,一时从者甚众。曾有人著文说“SOHO、SOHO你瞒谁?”但是潘石屹却借力打力,反而让SOHO变得炙手可热,好像如果谁不SOHO谁就不时尚了,这对崇拜时尚的北京人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所有的开发商想方设法赚钱,潘石屹却在水关长城兴建建筑师走廊,当建筑师走廊引起媒体关注时,他却说:“我不卖,我做的是建筑艺术,要供大众参考。”当所有的开发商拼命打广告推广项目的时候,潘石屹的建外SOHO却在不需要花一分钱打广告的前题下第一期已经全部卖完。
把概念一次次玩活,把危机变为机遇,把一切有利的和没利的事情都变为事件,并融入公关和营销手段,在中国地产界,潘石屹无疑是个另类:他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也一次次地破坏游戏规则,因此而为世人瞩目。有人说,潘石屹喜欢做秀,潘本人坦然承认,并公开声称自己是章子怡式的娱乐人物。这个人,以制造事件为乐,只要市场响应,只要有人喝彩,你拿他没办法!
将事件管理作为终身事业——GiuseppeFontebasso
事件背景:
GiuseppeFontebasso 工作生活在意大利的都灵;
获得酒店管理学位;
第一次策划的重大事件是都灵汽车展;
年龄35岁;
与同伴共同策划事件活动。
比较而言,事件管理仅仅最近才作为有潜力的职业而被人看好,许多事件管理人都曾经做过与之相关的工作,诸如:社团接待及娱乐,旅行社及旅游策划,剧院及新闻媒体。虽然有大量的小事件策划者、个体及其伙伴,但是一些大的公司越来越对事件管理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或通过相同公司获得的事件。
户外提供食品公司就是一个例子。运动会和比赛是户外供食公司的主要市场。随着事件管理市场的日趋成熟,这些公司已经进驻事件管理市场。
GiuseppeFontebasso的事件管理生涯是从其父母的酒店管理业开始起步的。那是在他的家乡,意大利的都灵,他生长的地方。他在瑞士读了个酒店管理学位,并通过假期在家族企业打工、参与宴会和社团接待等方式筹得学费。即将毕业时,他首次策划了都灵汽车展,这是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很重要的年度事件。GiuseppeFontebasso还花了一年时间签约了一家英国食品供应公司,Ringer&Brymer。在此期间,他先后策划了一些有影响的事件,如Farborough飞机展、温布尔敦网球公开赛,以及在St.Andrews、Tumberry和Wentworth举行的各类高尔夫赛事。在此过程中,他逐步形成个人的管理技能,扩大了事件策划和制造技巧的知识面。在这一年中,他还做了些私人活动和一些小事件,如全英私人舞会和国外娱乐团体接待的策划。接下来,凭借这些经验、资源和酒店管理知识,GiuseppeFontebasso回到了意大利,与其伙伴开了一家小小的事件管理公司。
变革的挑战
经济的不确定性,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竞争的加剧,这3种趋势在事件管理行业中诱发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范式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事件管理行业正沉溺于过分自信和迅猛发展的豪情之中时,这种转变已悄然开始。现在,事件管理行业正处于经济不确定性、技术发展迅速以及竞争加剧的时代,而它既不知道如何制定行业发展的规划,也不知道如何帮助行业解决杂乱无章的秩序混乱。也正是在那个时期之后,以美国事件管理奠基人裘杰夫戈德布莱特博士为首的事件产业研究团队开始了划时代的调研工作。调研的目的是为这个行业提供发展和维持生存的工具,同时帮助它做好与未来挑战决斗的准备。作为这个团队惟一的亚洲人,我终于能够有机会将我的亚洲视角和中国观点融合进这个新兴的管理科学的原始框架中。
从事件管理近十年的发展来看,在世界范围以至迅速上升的中国,事件的先锋旗帜已经从一群被称为非正规策划人员手中转交给一门正在拔地而起、叫做“事件管理”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包含了多样化职业。现在,这些职业需要为迎接那些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挑战而秣马厉兵,而此前与这些挑战列阵对垒的是医疗、会计和法律等成熟的职业。事件管理已经从天真烂漫的幼童成长为英姿飒爽的青年,并正进入稳健睿智的成年。但它现在要面对的挑战是傲慢自大,与这个挑战拼杀的结果要么是沉沦堕落,要么是借助教育和战略规划,超越障碍,实现自我创新和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者正是本书为帮助你实现作为事件经理人的誓言而弘扬光大的主旋律。
第二篇:龚琛晨钢琴教学法: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
龚琛晨钢琴教学法: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让孩子学点艺术成为了很多家长的选择,钢琴以其甜美的音色,强大的表现力和宽广的音域,用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太多人的心。
钢琴的教学方法从以前的熟能生巧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钢琴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现代元素,用科学的方法结合现代技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为钢琴教学走向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龚琛晨便是致力于让孩子科学,快乐学钢琴的一个人。
龚琛晨不仅仅是一名音乐教育家,还是麻省理工从事脑神经的研究员,正是这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种身份让她第一次从音乐和大脑两种角度去看待钢琴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将两者结合。最终诞生了《龚琛晨钢琴系列教学法》,在美国,这一教学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加这项课程的儿童在分别在2009,2011,2012年获得世界级比赛“美国天才”的第一名。饮水思源,现在龚琛晨将这一教学成果带到了中国,她想让这一成果为祖国的孩子们服务,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音乐爱上钢琴而不是机械木讷地学习着,在枯燥的练习中丧失热情。
龚琛晨钢琴艺术培训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儿童钢琴培训的机构,由龚琛晨女士倾尽心血一手打造。针对儿童学钢琴的难题,她提出:
1、用脑学钢琴,培养音乐本能
根据麻省理工gab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发现在人类大脑的划分中有语言区和音区之分,通过研究对比得知音乐家在从事音乐活动之时他们脑补的语言区非常活跃,而非专业的音乐家语言区没有任何活动,音区很活跃。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龚琛晨女士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眼-看,耳-听,手-触,将人体这些感觉整合起来,让孩子在学钢琴的过程中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多层次理解钢琴,让教学更生动,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学钢琴不只是无止尽地敲击,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音符中,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钢琴这一孩子的知心朋友表达出来,让他的情感得到宣泄,让他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得到熏陶,让兴趣成为他的老师,让他像音乐大师那样演奏。
2、让孩子学音乐如同学母语
》避免哑巴或者聋子式的钢琴课
将歌与钢琴演奏结合起来,让孩子会唱就会弹,听到就会弹。唱与弹结合,听与弹交汇,刺激孩子脑部语言区,拒绝机械,让学钢琴更生动,更具表现力,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音乐。
》在声音里弹琴
把声音与琴谱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声音里弹琴,将声音植入语言区,形成音乐母语,让触感与声音融合,让音符的每一次跳动都能勾起孩子身体与心灵的共鸣。
》把声音当做学科来学习让孩子对声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完整的在声音里弹琴的方式和方法,让琴声更动听,更悦耳。
正是这种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在龚琛晨钢琴艺术培训中心的孩子在最后都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艺术,看着他们修长洁白的手指在黑与白的世界飞舞穿梭,天籁之声就像流水一样或湍急或迟缓,若高山飞瀑,若清潭小溪,或者如烈日般激情豪放或者如月光般幽怨婉转......龚琛晨女士说:这是给我最好的回报!
众所周知,想学好钢琴需要非常坚强的毅力,在学琴的路上绝大多数的人痛并快乐着。现在,龚琛晨钢琴艺术中心让学琴更简单,过程更快乐。将脑神经研究成果与钢琴教育完美地结合使人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音乐天赋,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让每个人都能拥抱音乐,让每一孩子都有可能成为钢琴演奏家。
龚琛晨钢琴艺术中心——课程内容
按照欧美音乐学院大纲专为儿童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听力能力、乐理知识、演奏技巧、节奏感、作曲能力五大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幼儿的情感表达。
乐理知识:
乐理是关于音乐的理论,是和声、配器、曲式和复调等课程的先修课程,乐理学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孩子未来在音乐领域成长的空间和潜力。龚琛晨钢琴把抽象的音符变成了让宝贝看的见的、摸得到、能理解的“形象代言人”,让孩子牢固地掌握基本音乐术语、音乐符号的识记。
听力能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语言,听音能力就好像孩子要学会听说语言一样重要。音乐的曲调感、节奏感以及多声部音乐感、对音乐的共鸣等等都与听力有关,龚琛晨感情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就寄语孩子充分的听力培养和训练,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独立练琴的能力,让孩子把音乐当成母语一样记进大脑语言区,终身形成音乐天分。
演奏能力:
岗前演奏的技巧性很强,一个人的乐想观念是要考他的技巧能力来表达的,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即使有伟大的思想,在乐器上却不能用正确的触感和音响来表现,则其思想、乐想也不能找到一条艺术的表现的道路。龚琛晨钢琴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使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拥有超凡的演奏表现。
节奏感:
幼儿对节奏的是敏感的,节奏的音乐最基本的要素,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龚琛晨任务音乐的节奏感和语言的节奏有着密切的联系,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让节奏感成为幼儿感受、认知、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
作曲能力: 作曲是音乐作为语言表达自我的过程,是音乐能了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作曲教学在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潜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并非要求孩子创造出“惊人的作品”,而是通过引导孩子尝试运用所学音符、节奏、节拍、谱等知识创造音乐旋律,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在不断的创作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提高。龚琛晨钢琴为孩子搭建属于自己的表演舞台,使孩子的创新思维得到良好发展,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人。
全面素质:
幼儿智力早期的全面发展是龚琛晨钢琴课程的最终目标,龚琛晨钢琴不仅关注孩子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提高,还将通过丰富多彩的舞台演出活动,从小培养孩子敢于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内心自信心、表现力,让孩子感受纯正的欧美音乐文虎,开阔孩子的国际视野。
龚琛晨钢琴艺术中心——西湖店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116号文锦大厦B座3楼311室 联系电话:0571-86951891 400-012-8586 手机:***
第三篇:中西方管理的完美结合
“和合共赢”
——中西方管理的完美结合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悠久历史下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随着时代变迁,中国的国策不断变化。从开始接纳外来文化,到现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交流和合作,这些改变让中国步入了一个历史性的现代化新阶段。而我们恰恰正处于这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使西方优秀的管理体系在中国这片领土上发挥其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很多中国企业在这几年——特别是WTO会议召开后,大举引进西方优秀的管理方式,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西方的管理方式在西方固然是优秀的,然而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传统文化背景的市场环境下,照搬照抄西方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
西方的管理具有明显的外向性、科学性、重实际的特征,管理的刚性特征明显。他们宣扬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国家之间是“社会契约关系”。因此在西方企业,管理者可以采用直接命令的方式来实现“精细管理”。企业员工也认为服从上级管理、遵守操作规程是维持正常生产秩序的必要手段,是员工与企业之间契约关系的表现,对此并无异议。
中国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在上者要使下者服从,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行为处处符合“礼”的要求。这样,下属受其感化,才会心悦诚服而追随、服从。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人非常尊崇“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所以在东方的管理思想中,具有明显的柔性特征,它的核心是人本观,重视以人道仁义为中心,以心理情感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它把整个管理活动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和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部各种结构和谐为目标。
在这样的民族心理下,管理者要推行科学管理、细节管理等制度,首先要调整、端正自己的心态。每一位中国员工都能深刻理解制度、规章的重要性。但如果管理者以强迫、压制的态度来推行,必将遭到员工的普遍反感。阳奉阴违、光做表面文章、偷工减料等是员工常见的反抗形式。“你对我不仁,我对你不义。”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相反,则“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中国人交往过程中的这种“交互主义”,是基于伦理道德的心理体认。
“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和合共赢”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西方优秀管理方式的作用,又符合了中国的民族特点。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兼顾三个方面,“情”、“理”、“法”。其中,“理”是核心,所有的处事方法、管理制度都必须以“合理”为目的;“法”是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大家有所依循;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还必须以人为本,符合人性、人情。只有既合情、合理,又合理、合法,这样做事的结果才算是圆满。
华为就是中西管理融合的典型案例。《华为基本法》就是这个企业的标准和法则,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华为管理层力图完善和达到的各种“标准”:包括团队协作、科技创新、客户满意、人力资源培养、目标利润、快速反应、市场需求、资源最佳配置等。随着华为不断壮大,任正非觉得与越来越壮大的高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变得力不从心。《华为基本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任正非非常重视“法”的制定,他说,“制定一个好的规则比不断批评员工的行为更有效,它能让大多数员工努力地分担你的工作、压力和责任。”《华为基本法》的措词与任何法律、法规和法则都不同,每一条都渗透着华为管理层与华为人的情感——不仅蕴涵管理层对企业的希望,更真实地反应了华为员工的真性情。
我们在华为精神里看到了任正非的精神,同时,深深影响我们的是华为精神产生的巨大号召力——这之中有企业家对所有员工的沉重承诺。
上港物流:黄麟珺 2009年8月12日
第四篇:2010多媒体与英语教学之完美结合
仲恺高新区2010年教学评优送评材料
类别 教学论文
科目 小学英语
学校 沥林镇英光小学 题目 多媒体与英语之完美结合 姓名 唐莉莎 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箱 tanglisha.cool@163.com 日期 2010年12月2日
多媒体与英语教学之完美结合
[论文摘要] 多媒体英语教学经历了“原始多媒体”、“初级多媒体”和“高级多媒体”三个阶段。多媒体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我们解决,如学生多,设备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在多媒体课堂中被广泛采用。[ 论文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一、多媒体现在中国的现状
国家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显而易见,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将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尽管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多媒体素材的一些错误应用以及对教师角色的错误理解使得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多媒体的特点
1、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提供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推进学生进行复杂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俗话也说得好,好学不如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想成功的教好一节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提供很好的教学环境,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捕图、特意绘制的图片,剪贴画、简笔画都可用来再现课文情境,例如,在教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分别代表颜色的实物进行情境设计,在选物品时,最好利用易于携带的实物,如:苹果、桃子、雪梨等,同时还要尽可能利用教室的人和物,如:黑板,墙壁、学生的衣物等,也可边做动作使他们从尚未萌发兴趣到兴味盎然,逐步形成旺盛的学习动机。
3、教学内容新颖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条件
学习一门语言决不仅仅意味着记住一些词汇和语法,还包括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该民族的 历史、文化、习俗等等。在教授表示节日时,教师可以利用分别代表节日的情境进行设置了,并且通过多媒体,扩展到母亲节,父亲节等,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
科学研究表明,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记性率时得到的结论指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平等、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能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因而对学生的认知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4、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电化多媒体是多样的。我们利用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录音等电化教学手段,能为学生创造赏心悦目的交际情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关于本课的录像,使得课文中的人物活生生地在学生眼前出现,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多媒体英语教学将交际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有机结合,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创造了互动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宽松、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和文化,引导学生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5、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始终应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人为本。
(1)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做练习中,学生提交最终答案后,计算机会及时地运用多样的形式给予反馈。例如,在做练习中,学生提交最终答案后,计算机会及时地运用多样的形式给予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手段无法比拟的。
(2)英语学习的主动性。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在《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谈到了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转变,教师是信息提供者、咨询员、技术顾问、管理者;而学习者也转变为计划者、组织者、自主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相对来说易于实现这种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
(3)学习过程的多元互动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方便和开放的学习空间,实现人机互动和师生互动, 增强学习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扩大,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加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方法。教师可多创造利用体态语演示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生动出神的表情、形象语言和演示动作描述事物,讲枯燥的语言变成生动的、活泼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授“open,close”等动词反义词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关开门或窗等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很快掌握词义并且师生互动更强。
三、多媒体教学中辅助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教学策略,这种思想力图促成独立、竞争与合作这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体系中的平衡分布,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平等。例如:创造利用音乐来渲染环境,音乐的语言是美妙的,它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情境的感受和理解,音乐的魅力可以使学生轻轻松松的学英语,就像在教学“My days of the week”时,可放些有关的音
乐,可辅以“My favourite day”的歌曲,运用美丽的图片,悠扬的音乐紧紧捉住学生的心弦。因此,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逐渐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①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从“台前”转到了“幕后
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现代英语教学打破了以单一方式进行单项传播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式、互动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模式。因此,我认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应改变在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台前”走向“幕后”;而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并由“幕后”走到“台前”。也就是说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堂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英语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或声音、或图像、或文字。教师在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要做大量的查找、收集、编辑、整理的工作。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而且还要能够开动脑筋,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取舍;决定哪些信息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生动的教学课件,并将它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在多媒体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只是讲解员的身份。他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多媒体合作学习,对其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实施方法和过程以及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应该有深入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特点,以便在学习分组时能按照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成绩、口语及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个性差异等及时地调整各组的成员,尽量达到组内成员之间的优化和互补。最主要的是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充当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即教师不仅
要分配好各个合作小组,而且还要对小组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同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参加到小组讨论中。如果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演员的话,那么教师就应该是导演,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
②明确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
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每个合作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合理分工,教师在构建和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一般说来,四人一组比较常见,前面的两位同学和后面的两位,这样,每个人阐述时其他三位都可以听清楚,效率比较高。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景,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英语教材的语言材料选取从学生日常生活着手,教师的工作一方面应从中认识和挖掘这些有关的思想和教育成分。另一方面,教师应从认真思考由教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创造思维去体会更多的思想教育内容。就像在教授第九册第三单元“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后,我会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这时候,学生会很快的回答道:“The apples are sweet, the fish is tasty, the fruit is fresh.”等的答案。然后我会再进一步问“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这个问题一出,课堂上一下活跃起来了,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回答:“注意饮食,多吃蔬菜,多运动”等,于是,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让他们充分发挥思维,然后再叫学生个别回答,学生既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同时又领悟到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轻松达到了知识传授目标与思想教育的共同实现。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③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具有可复制性,任何教师都可以吸取其他教师优秀的多媒体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教学重点,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多媒体课件。对于设计好的课件,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后反复使用,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和在教学实验时的资源成本。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备课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增进教学质量。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和解决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合作精神,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技术配合英语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向现代化开放教学模式发展中最重要的手段,多媒体英语教学势必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必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要记得坚持在英语课堂上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实现“教的轻松,学的愉快”。
参考文献 :
庄智象、黄卫、王乐,我国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2007(1).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 1997(1).韩旭,黄硕.读写译教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胡晓峰.多媒体系统原理与应用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黄人杰. 计算 机辅助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 交通 大学出版社,1992.谬小兰.让合作学习更有效[J].教学管理,2004,(35).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2).
唐春吾.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英语合作学习法,湖南工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艺术与科学
论艺术与科学
何谓科学?何谓艺术?二者又存在什么联系?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爱因斯坦讲:“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这个世界可以由乐谱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道:“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科学和艺术。”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学习经验论述我个人对于艺术与科学及其关系的理解。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它包含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等特征。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而科学,《词源》对其作如下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门科学通常都只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科学可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在现代用法中,“科学”经常指的是追求知识,不但对知识本身的一种方式。它也经常受限于研究这些分支寻求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寻求在自然法则,如牛顿运动定律方面制定知识。而在19世纪的过程中,“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以研究自然世界有纪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它是在19世纪也使科学家一词是由博物学家区分自然知识和知识创造。这里特别提到自然科学,它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应用技术科学。我所学习的专业为地球物理,即为自然科学一类,以下论述也将主要以本专业为主要论述举例。
艺术与科学是用用不同的形式追求美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是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共同存在的,艺术与科学追求真善美,但也必须揭露和鞭笞假丑恶。这就是同处一个统一体中的艺术与科学,最美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科学史专家、比利时人乔治·萨顿认为: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他对艺术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做了这样的概括:“艺术和科学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科学是逐渐进步的,而艺术则不然。正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不断进步,因而其成果不是经久持年的。每项成就或早或晚注定要被更好的成果所取代,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博物馆展柜中被人遗忘的工具。而与此相反,正由于艺术并非不断进步,其作品就可以永葆青春。”艺术与科学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科学是生活的理智,艺术是生活的欢乐,艺术与科学缺一不可,缺少艺术,科学就会枯燥;缺少科学,艺术也会苍白。人类正是因为不想做科学的奴隶,才努力从科学中寻找艺术;人类不想让艺术孤独,就不断地给艺术注入科学的动力。地球物理学是一个新兴专业,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弹性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矿藏资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它是科学研究发展所催生出来的,相比较艺术而言宛如一个新生儿,但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我们的地球,能够给予艺术创作以新的活力,谁能保证对地球“内心世界”的艺术想象与描绘不会成为下一个艺术潮流呢?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FINE ARTS)。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WORKSHOP OF THE WORLD),于是,为了扩大世界贸易,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把艺术与科学紧紧地拉在一起。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展览大厅,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就成了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杰作。科学技术也很快回应了这一挑战。当时,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因此,一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的水晶宫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1977年,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这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也许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许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特别引人注目。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个容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影视、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其它种种最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于一身的杰作。
科学进步刺激艺术大胆创新。当然,科学也不是永远被动地接受艺术的挑战,科学也在积极地诱导着艺术的大胆创新。当人类刚刚迈进汽车时代的门槛时,设计最简陋的汽车,也很快就取代了设计最精妙的马车,工业化满足了人们的实用主义心理。于是,科学开始刺激艺术的灵感,要求艺术与自己连起手来,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变革,创造更美好的产品。应运而生的是流线型的设计科学的进一步深入拓展往往会用到人类的激情和大胆的想象力,这都是在艺术中得以发挥和培养起来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哲学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殴拉和高斯。“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可见艺术家需要利用科学手段更好地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科学家需要借助艺术创造有机的模式去说明世界。艺术与科学合力征服新的观念,它们常常运用相同的题材达到相同的目的。创造思想与创造形式造就艺术家与科学家。探究宇宙的奥秘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他们所用的媒介不同,但在平行的探索之路上,他们互相启发,相得益彰。
同自然界其它事物一样,艺术与科学的又对立,又统一的现象,也不是源于人类社会,而是源于大自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说: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所有图形按一定比例关系排列和组合,最容易产生美感,三角形、圆形、方形和流线型等,各有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如圆具有很高的对称性,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但是,这种美感又是在对立统一中实现的。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像雄鹰在空中盘旋,十分的美丽,但是,能够使它在空中美丽盘旋的两组叶轮圆,则必须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旋转,否则直升飞机就不会在空中盘旋。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现在野外进行相关探测实验工作,收集到数据以后回到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建立相关模型进行解释。我认为,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处处都有艺术的身影。首先,我们采集数据中所进行的实验,就好比去完成一项伟大的艺术作品,然后我们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雕刻”处理,将它们绘成一幅幅能反映无数信息的各色图样,我们像欣赏一幅幅名画一样从中找出自然隐藏的美。当我们揭示了这种美,世人又将由此生发多少艺术的灵感!
当人类从工业社会突然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视觉艺术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开始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一切现代艺术设计,又争先恐后地在这场新的“艺术+科学”的运动中,充当着开路先锋。新媒体艺术成了艺术与科学携手的最前沿。
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已经融入科学之中,科学也披上了艺术的盛装。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在今天这个大融合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设计。它们必须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来完成它们自身无法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