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考试试题
中国人民银行考试试题(财务会计版)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6-18 17:12 共
一、判断对错(20)
未来适用法公司破产清算的债务重组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相关性的涵义存货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发货成本负债的定义资本支出的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之后是否还需要批露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属于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都可以直接影响当期利润短期投资收到股利的账务处理可变现净值的定义建造合同总,当预计成本大于预计收入时,差额部分应记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减值之后对累计折旧不进行追溯调整因新技术替代,无形资产既无转让价值,又无使用价值,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受托方代销商品取得手续费的,在取得委托代销商品时确定手续费收入发生的业务与以前的业务有本质不同而采取新的政
人浏览[大] [中] [小] 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现金流量表正表不仅反映了现金的筹资与投资活动还反映非现金资产的筹资与投资活动
二、单项选择(共25题)新准则的共有多少条 规范会计核算空间的假设是()可以直接转增资本的帐户是()计算计息票据贴现的贴现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属于事业基金的是哪一个记入“营业外支出”的是:()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不会影响存货期末存货的是()企业折价取得债券,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与企业实际利息收入的大小销售货物未取得货款,付款方可能无法支付,销货方不确认收入体现了什么原则购入存货,发生正常损耗以及入库前整理费用后,存货的单价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小于资金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应记入哪个账户下列哪些税金不计入购入商品成本下列不符合现行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规定的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余额最低不能低于多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 属于调整事项的是建造合同,已知预计成本,预计收入以及发生的实际成本,计算要确认的收入不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是17外币业务,合同规定的汇率大于当日市场汇率的差额计入哪个账户属于企业存货的有()
三、多选(共10题)影响存货账面价值的科目有()取得短期投资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可能涉及的账户有()通过“营业费用”核算的是:()类似于销售单独价的包装物;出租出借包装物的费用,销售商品的广告费。影响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的条件递延税款借方的核算内容可以计提坏帐准备的科目:()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等在哪种情况下A企业可以控制B企业未来适用法的适用范围下列哪些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
四、简答题1.什么是会计信息透明度?会计信息特征与其的关系。2.资本经营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相当有难度,因为亚根就没听说过,无从下手,只好先跳过,最后再编吧。还好,我胡乱编满了。有个哥们说把前面的客观题都做完了,在每个简答题 上写了“不会”,然后就提前出来了„„
五、会计分录1.A公司2006.10.1买出商品,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销项税34000元,收到一张6个月带息商业汇票,票面利率为6%。请做销售时的分录;2006.12.31日计提商业汇票利息的分录;到期收回款项的分录;2.A公司2006.2.1购买B公司股票,准备短期持有。支付73000元,其中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3000元。2006.3.1收到发放的股利3000元。2006.7.1收到发放的上半年的股利1500元。请做购买、两次收到股利的分录。3.A公司第一次为一项设备提取减值准备,该设备原值为25600元,现在可变现净值为22000,请做提取减值准备的分录。4.A公司2006.3.1购买D公司70%的股份,买价为7000万元,另外支付手续费30万元;2006.5.1D公司接受现金捐赠20万元;2006.12.20全部转让D公司的股份。请做购买时的分录、D公司接受捐赠时有关资本公积的分录、转让时有关资本公积的分录。
第二篇:中国人民银行考试试题集
一、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PS: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a、(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b、(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1、(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d、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质变量变律(区别与联系-转化与渗透)
1、质、量、度
a、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a、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量变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b、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1、辩证否定观
a、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b、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一,即扬弃。
2、否定之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对立统一律(矛盾规律)(同一与斗争、内因与外因、普遍与特殊、两点与重点)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区别:普遍(一般)只大致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c、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a、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b、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b、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c、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其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其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四,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
3、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必然与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b、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c、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c、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原因与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现象存在因果关系。
3、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
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PS: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非决定论-唯心主义
可能与现实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
a、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a、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基本特征:
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
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
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
1、(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c、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
3、(创造性)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客观性)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新陈代谢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中有关的能源物质:
1.直接能源物质——三磷酸腺苷(ATP)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细胞的分裂、肌肉收缩等。2.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能量有70%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3.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脂肪是生物体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在动物的皮下、肠系膜、大网膜等处储存有大量的脂肪,一方可储存能量,同时还可以减少体内热量散失,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在植物体内也有脂肪,如花生油、籽油等就是从花生和油菜籽中提取的。4.能量最终来源—太阳能
太阳光能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再进入动物体内: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的代谢活跃,生长迅速;而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剧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可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三、遗传与变异
(一)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遗传物质的特点:
(1)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储存遗传信息);(2)能够复制,保持上下代的连续性(传递遗传信息);(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达遗传信息);(4)能够引起可遗传的变异(改变遗传信息)。(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与分离定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在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同理,反之亦然,从而使得在杂合子内的单个陷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体现(如XbY)。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此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2.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两对及以上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三)基因突变
1.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由CCT—CAT),其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由谷氨酸改变为缬氨酸。2.基因突变的本质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突变一般是一个“无中生有’’、“偶然出现’’的过程。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
4.时间:DNA复制的时候,即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5.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翔实的原材料。(四)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所包含的内容: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连锁互换、重组DNA技术、转基因、基因导人以及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等都属于基因重组。2.基因重组适用的范围:除了基因工程以外,通常考虑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被过滤广告
3.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产生变异的差别: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只是使母基因的性状重新组合。
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物种形成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
4.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自然选择和隔离是不能分开的,自然选择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在有的情况下,某些基因被选择,在另一些情况下,别的基因被选择,这就使被隔离的两个种群间的基因组成差异更大,促使它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两个物种。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五、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稳定性 1.概念
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生物圈包括岩石的上部、水圈、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工程,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2.生物圈稳定的原因
太阳能是生物圈正常运转的动力,自给自足的物质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3.生物圈保护 能量: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物质生产:建立无废料生产体系,实现物质的循环再利用; 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二)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1.生物多样性内涵
遗传多样性:地球全部生物所拥有的基因;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全部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工程。2.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3.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1)特点:物种丰富、特有和古老的物种多、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2)面临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草原退化,天然林面积减少,湖泊围垦等。
(3)面临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第三篇: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笔试题
1.当交易者预测某种货币汇率今后可能贬值时,就会大量抛出,相反,就会大量买进。在西方投资基金也比较发达的美国,开放式基金已经形成与商业银行鼎足而立,平分秋色的局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投资基金具有集小额资金为大额资金,专家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特点,适合广大中小投资者投资,而且国外有丰富的基金品种为投资者提供各种不同风格的投资需求,开放式基金可供投资者随时购买和要求赎回,有与银行存款相同的流动性,且基金投资具有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息的收益,因此,投资者更愿意通过基金投资的形式进行理财。
2.债券的收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债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入;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价差;三是可以利用债券在金融市场上抵押、回购、获取额外收益。
3.征信业务的主要内容。
答:征信调查与堆用评级是征信业务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其中,证信调查包括企业征信调查和个人征信调查,这是征信机构的主要业务。
4.证券公司的职能。
答:推销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代理买卖和自营买卖已上市流通的各类有价证券,参与企业收购、兼并,充当企业财务顾问等是证券公司的主要职能定位。
5.证券回购市场的作用。
答:(1)证券回购交易增加了债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2)证券回购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
6.证券交易所的职能。
答: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公司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监管;设立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及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它职能。
7.证券投资基金证券的收益性主要由哪些方面构成?
答:证券投资基金证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投资债券取得利息收入;二是可以利用证券价格的变动,买卖证券赚取价差;三是货币市场的利息收入。
8.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方针及主要任务。
答:(1)经营方针:中国进出口银行实行自主、保本经营和企业化管理。(2)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9.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业务。
答: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为成套设备、技术服务、船舶、单机、工程承包、其他机电产品和非机电高新技术的出口提供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同时,该行还承办中国政府的援外贷款及外国政府的转贷款业务。
10.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发展与主要任务。
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经营方针。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划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11.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有哪些?
答:(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12.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
答:(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人民银行相对于其它部委和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独立性。(3)财政不得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不得向各级政府贷款,不得包销政府债券。
13.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答: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它是发行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策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是政府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向其发放贷款,是银行的银行。
第四篇: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试题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试题
单选题:
1、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因素 答案为国际收支状况、投资基金收益来自 选项是服务费分红什么的3、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后,汇率为多少 答案是8.114、单一借款客户授信集中度不超过百分之几?
5、国债的基本功能?
多选题:
1)市场经济存在及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3)生产要素的分配
4)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5)WTO的基本原则
6)按征税对象分类,我国税收分类
7)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受哪些因素制约
8)政策性银行的基本特征
9)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形式
10)市场利率化的影响大
世贸的基本原则 另外还有两个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以及会计方面(记得其中一题答案为收付实现制)的知识。
简答题:
1、货币供给率增加,则名义利率是提高还是下降?
2、为什么商业银行需要最后贷款人?
3、李嘉图等价定理
论述题:用AS-AD模型解释资源投入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试题
早上10:00-11:30,参加了人民银行的考试,复习得不到位,但写点东西,对明年考试的DMM可能有用。感觉今年对计算特别侧重,像汇率、收益率、市盈率、关税有效保护率等等,要是忘了或者没复习到,基本上就丢分了,所以国际金融和期权、期货定价等方面的内容是复习重点。经济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总的来说,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有优势些,题目太微观
题型:10个判断(10分),20个单项(20分),10个多项(20分),4个计算题(25分),2个论述(25分)。
计算题:
1、已知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计算垄断厂商最大利润时候的价格、产量和利润
2、已知即期汇率和掉期汇率,计算远期汇率。
3、投资100万,3年后收回130万,问在以下几种利率计算方式下的年收益率:
(1)按年计算复利
(2)按半年计算复利
(3)按季度计算复利
(4)连续复利
两个论述题:
1、结合我国实际,评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五篇:中国人民银行考试
中国人民银行考试
作者:金投网
中国人民银行考试,总行和地方分行考试的要求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只有金融经济专业的然才可以考?主要考试的科目是哪些,复习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考试是属于公务员考试的一种,不过不考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按专业考专业试题,难度很大,好比会计专业的考试题难度跟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差不多。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是同一考试,面试到你报考的支行面试。
招考专业包括:经济金融、会计、法律、计算机、统计、管理(侧重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英语共7类专业。
如何报考直属和分支,可以上http:///上看,它会弹出招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