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梦幻艺术5篇

时间:2019-05-14 07:3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红楼梦梦幻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红楼梦梦幻艺术》。

第一篇:浅析红楼梦梦幻艺术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红楼梦》的梦幻艺术

摘 要: 学问是无止境的,“红学”更是日新月异。关于《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存在着不少争论的问题。《红楼梦》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外学者的青睐。关于《红楼梦》中的梦幻艺术,本文就几个主要的梦幻从梦幻与情节、梦幻与人物、梦幻与现实入手对梦幻在作品中的作用略做分析。

关键词: 红楼梦 梦幻 情节 人物 现实

《红楼梦》这部巨著在“梦幻艺术”的研究方面,长期以来存在“宏观”和“微观”之分。所谓“宏观”研究,则偏重于《红楼梦》这部作品原本就是一场大梦,而到头来终是一场空,重点宣扬虚无主义。这种研究方向一直占据着“梦幻艺术”研究的主导地位,并为大众认可。而所谓“微观”研究,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梦幻”描写,并借鉴心理学、审美学和宗教学的理论,深入解读《红楼梦》艺术特征及美学意义等。

本文在前人的“微观”研究成果上,分析《红楼梦》在“梦幻”描写创作上的作用及其积极意义。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有大约三十二个梦贯穿其中,建构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艺术世界。这许多梦幻在著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曹雪芹用各种梦幻,使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无限放大,让人无法拒绝,也把“梦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一、梦幻与情节

梦幻是个让人费解的灵魂之结,与文学作品有着不解之缘,恰如 《红楼梦》这部作品,梦幻的艺术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作品中的梦幻在情节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时充当全文框架,成为小说主心骨;有时预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有时更是充当催化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一)、全文框架

作者巧妙的运用甄(真)贾(假)二人之梦,分别安排于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可谓揭开故事序幕,总领作品。这荒唐之处、心酸之泪、作者之痴、其中之味!真令读者欲罢不能,津津乐道。而作品最后诗曰:“说到辛酸处,荒唐与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这首诗却是呼应开头那首诗,同事总结作品精艺。使得框架更为明朗。

如果说上述之梦为抒发作者情怀的框架,那么宝玉梦游太虚,翻阅金陵十二钗正副册之梦,谁能否认它不是交代人物宿命的一个总纲。宝玉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守舍,一时如万马奔驰,觉得禅床便晃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她。又有些媒婆车车拽拽要扶她上车,自己不肯去,一会儿又有盗贼劫她,持刀执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救。这一梦境中强盗强抢她如出一辙,终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为什么这么安排她命运,这与作者的佛教观是有关的。妙玉是身在佛门心在红尘,她以“槛外人”自居,却在暗恋着宝玉这个“槛内人”若是真的心离尘埃,又何来“槛”更不提“槛内槛外了”。

宝玉最终会去当和尚,也是在袭人的梦中预演出来,当袭人听到如若宝玉不回来,便打发屋里人出去,她好像看到宝玉在她面前,恍惚又好像是一个和尚,手里拿着一本册子揭着看,还说道:“你别错了主意,我是不认得你们的了。”当众人都以为宝玉失踪了,袭人却在梦里看见了宝玉恍惚像个和尚,当贾政贾老爷也在雪地里见宝玉被一僧一道带走,我们就更加确信宝玉是真真儿去做和尚了。说中个个梦的预示作用,使各个人物富有命运感,就像一个强磁场各读者以巨大的吸引。

(三)、推动情节

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艺术境界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有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入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所谓‘超以象外’。”曹雪芹正是把现实和梦幻相结合,使作品若即若离,把情节置于梦幻之中,具有神秘,朦胧之感。作者在情节的构思上可谓是匠心独运,就拿作品中各色各样的梦幻来说,作者给它们赋予了推动情节的作用,而推动情节无非是制造冲突,或渲染气氛,或使之有节奏力度。那么用梦幻来推动情节给人感觉更细腻,更具有神秘色彩。正如作品中许多梦都出现在梦者辞世之际,比如贾瑞、秦钟、尤二姐、王熙凤、鸳鸯等都是如此,这些梦把情节的过渡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舒服。还有些梦给人以神秘之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红楼梦》一书的开头,作者就将作品的缘由在梦幻中交代了。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者绛珠草始得久延岁。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而神瑛侍者抑郁下凡,遂绛珠仙子也下世为人。愿把一生眼泪还他。这还泪之说果是罕闻。因而生出一段风流案。这一梦幻为整部小说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这样的梦幻形式一方面让读者捉摸不透,另一方面也给人以好奇感。其次,作品的大梦之一,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之梦,神奇美妙,结构复杂,内涵丰富。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金陵十二钗”,听《红楼梦》十二支曲目,“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仙子带他看的“金陵十二钗”,这十二钗对书中众女子命运一一呈现。如: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史湘云、秦可卿、李纨、巧姐、妙玉、香菱、袭人、晴雯等。那么,在开篇五回就已把故事交代清楚,还有什么可看呢?正因为这些情节都是在梦幻中体现,使故事具有神秘色彩,让读者想要一探究竟。梦的神奇还 1

2321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在于它可以心心相印,如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在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边替袭人刺花时,听到宝玉梦中喊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1当宝玉知道贾府上下都赞同“金玉良缘”这一说法时,而他却要遵从他心里的真实想法,追求挚爱。宝玉在梦中是处于反抗状态,也吻合了他叛逆的性格。

三、梦幻与现实

《红楼梦》中的梦幻描写使作品的审美艺术走向巅峰。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幻想的作品易于轻灵,写实的小说易于长见识,梦幻的小说易于玩才华。或者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小说易失之于巧”。2而曹雪芹巧妙的把梦幻与写实相结合,既厚重又轻灵,既展示出他的见识又显示了才华。真可谓“文人心思,不可思议”。3作品中的梦幻反映了现实,而现实也映证了梦幻,有时梦幻反而比现实还要真。《红楼梦》最大的现实就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如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5] 李欧.论《红楼梦》中的梦幻的结构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7).[6] 韩慧强.简论《红楼梦》梦幻描写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义[J].红楼梦学刊,1989(2).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analysed

Abstract

Learning is endless, “redology” is changing.Ab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the greatest and most complex works there is a lot of debate.A dream of red mansions have been 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since ancient times.About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e dream art, in this paper, the several major from dream and dream, dream plot and the characters, dream and reality of the dream in the role of slightly make analysis.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antasy plot real characters

汉语系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我的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在赵乖勋老师全面、具体的指导下进行的。赵乖勋老师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民主而严谨的作风,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赵乖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鞭策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感谢我的指导教师赵乖勋对我的关心、指导和教诲!感谢杨琳老师和石景花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学友和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第二篇: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小说所具有的普遍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写作方法、叙事风格、艺术语言;《红楼梦》是其中最杰出的典型代表;《红楼梦》的内容简要分析;《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对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深刻揭示;《红楼梦》蕴涵的丰富寓意;《红楼梦》的神话色彩;《红楼梦》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集大成者。

中国古典小就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写作方法上是积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表现方式的有机融合,力求更充分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用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来引导读者认识生活。我们对古典小说所叙写的人物和事件很难指实,尤其是对那些历史现实和英雄传奇作品,由于讲说形式的深远影响,古典小说在刻划环境和人物时,很小用静态描写的笔法,而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状物写景,刻划人物性格。在叙事观点上,古典小说很难用第一或第三的叙事人称来限定,使用的是一种模糊叙事的手法,不同于现当代西方小说,而这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传达艺术含量和思想内涵,讲求情节的奇险和完整,在风口浪尖上塑造人物,达到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也是古典小说的艺术追求,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语言、准确、通俗、生动、丰富,具有感觉色彩和艺术情韵,有很强的表现力。《红楼梦》—即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且具有人类文化普通价值的少有杰作之一。《红楼梦》能够而且已经起到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作用。

《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多少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阅、研究,那么它究竟有哪些特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它的艺术特色、个性何在?这就必须从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上来看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文学创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楼梦》的内容简要以及写作主线。

一、《红楼梦》内容简析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比丰厚的艺术蕴涵,值得我们永远探求。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以毕生的血泪写说的,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很显然,《红楼梦》的主题内容是蕴涵着深意的,决非简单可解。

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种种;经济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悱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社会上还有所谓“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贾宝玉”的说法,自《红楼梦》出世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爱情婚姻悲剧说”、“四大家族心衰说”、“政治历史说”等等。但总的概括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

二、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三、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

四、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分骨肉”、“世难容”、“聪明累”、“虚花语”。

了解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写作主线:

曹雪芹笔下写人写物、写事、写境,都有它的个性,我们也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理解《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如果你用一般的你常听到的词语如“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刻画细致、言语生动”,你是得到了一些文学享受,但是你没有把握住《红楼梦》真正的精华。

鲁迅先生虽然非红学专家,但他的《中国小说史略》里边就有一篇专讲《红楼梦》,他说《红楼梦》不是政治小说、历史小说,它是人情小说,“人情”两个字就抓住了《红楼梦》的精神中心,然后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艺术他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命题,即伏结,而且他还评论说《红楼梦》续本的好坏是经符不符合原著的伏线为标准的,何为伏线?就是书一开头处处句句里边有埋伏,里边藏着东西,它表面上是一层意思,但一细想,它是指的后边。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一个《好了歌》,甄士隐做了注解它的第一句都是伏线,那里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其实是荣国府大观园的变迁,这里面每一个埋伏,指的是后面一个人,而这个伏线一直贯穿着全书。

在运用伏线上,曹雪芹在布局上也是别具匠心,我们可以想一想,进怡后院的外人,只有贾芸和刘姥姥,而这两个人物重要无比,她们除了进怡红院还都找过王熙凤。而在《红楼梦》的最后,贾芸和刘姥姥都分别去狱内探望宝玉和凤姐,刘姥姥还救了巧姐,这两个人物构成了《红楼梦》最重要的收场人物。

总的来说,《红楼梦》的布局结构是两截,前边54回写的是过除夕,祭宗祠、家庭的盛会、荣国府的那重排场,一过54回,笔墨马上变了,家庭主要是写小姐、少奶奶、后半扇真正占据艺术舞台的已经不是那些人了,是那些各层各级的大丫环、小丫环、无名的女儿前半扇你看到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最后也是为了反衬后边的。

通过以上对《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思想及写作伏线的了解,本文再就《经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研究《红楼梦》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红楼梦》之所以成为跨越时空而魅力不域的传世之作,除了该书划线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外,还在于作者对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深刻体验和揭示,书中蕴涵的丰富寓意,该书具有神话和宗教色彩,以及对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和艺术的表现。

一、对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深刻揭示

《红楼梦》与中国其他大多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不同点,首先是它的悲剧性,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多以悲开始,以欢结束,由离开端,以合收束。从唐代的传奇开始,到宋元明清时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也大都是以坏人得到惩罚,好人得到富贵,冤屈得到昭雪,夫妻得以团圆作结尾,有一个读者期望的圆满结局。在中国古典小说当中,极少有非剧,更少有真正的悲剧。但《红楼梦》却不是如此,它是由大观园中众姐妹的聚会开始,以众芳凋零,人去楼空,花落人之为结局的。《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几乎都是失意的。宝玉对生活彻底绝望出家做了和尚,黛玉在爱情上不能如愿,抱恨而亡;宝钗虽然得到了宝玉,但只一年就守了活寡;“凤辣子”在贾府曾一度大权独揽,威风入面,但最终反误了卿卿性命;贾府虽曾一度蒙受浩荡皇恩,门庭显赫,“金银满箱笏满床”,到头来却落个“陋室空堂衰草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是一个旷世奇才历经坎坷和不幸对人生和社会的悲剧性感知和把握。在情节结构上,它是由欢而悲,由合而离,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具有悲剧意义的作品。

对于《红楼梦》悲剧性的认识,清未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所展示的悲剧是“自律的也;哲学的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宇宙的也;文学的也”。

①比王国维稍晚一点的一位红学家则认为:“《红楼梦》的人生哲学是克己的、消极的,出世的。……这部书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就是出家做和尚,今世的一切是虚空的,是毫无价值的”。

②尽管学者们对《红楼梦》的研究历来见仁见智,但这种从人生的角度探讨和发掘《红楼梦》意义的方法却是所有喜爱《红楼梦》的读者的共同之处。《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般有理艳情有感情的读书人,在人生的理想和感情方面都找不到出路时的共同悲慨和共同心态,这一点是有普遍意义的。

每一个人都有过失意,尽管这种失意对他一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情况各异,原因各具,可失意的人对失意的体味却是一致的,所谓“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对《红楼梦》的阅读也是这样。所有失意的人都能在《红楼梦》中寻求到心理和感情上的寄托,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都有过浮生若梦的感慨和悲凉,而《红楼梦》恰好就是将这种感慨悲情发挥到极至的一部书。因此每个人读《红楼梦》的时候都能找到与自己心意相通地方,引起强烈的共鸣,《红楼梦》成了失意人的心灵避难所。当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爱情找不到寄托和归宿的时候,《红楼梦》就成了人们的知己,《红楼梦》的世界就向你的心灵打开了,你走进了《红楼梦》就是走进了一个可以倾诉可偃仰啸歌的自由天地,它可以给你受伤的心灵带来慰藉。

但是,如果对《红楼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还是不够劲儿的。作者通过对一群痴男怨女爱情幻灭和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盛衰史的描写,实质上暗示的是封建社会由于其内容的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正是由于作者的这种洞悉未来的深刻思想,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力。

二、《红楼梦》蕴涵的丰富寓意

小说在第一回中交代,女娲当年炼五彩石补天,在大荒山无稽崖下面炼成了高十丈,方二十四丈的五彩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但女娲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只剩下一块没用上,这一块顽石就被丢弃在青埂峰下,再也无人过问了。这个故事表明女娲这个中国远古神话的造物神,始祖神是创造了宝玉,也是它遗弃了宝玉。这块被遗弃的顽石经过锻炼以后,已经通灵性,能大能小,他看到自己无才,不能去补天,常常有悲戚惭愧之心,因而自怨自艾,后来青埂峰下来了一个僧人,一个道士,看到这块奇异的石头,便把石头变成扇坠大小,带他到一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投胎转世,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很显然,这块女娲补天剩下来的石头,就是含在贾宝玉口中的通灵宝玉,而通灵宝玉就是贾宝玉的代号,他们三位一体,宝玉也就是那块顽石。所以贾府的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说他异常顽劣。《红楼梦》的故事就是贾宝玉的人生故事,就是一块顽石在人间的阅历—这就使得这个故事具有了一种寓言的性质,隐含着一种深刻而又丰富的寓意。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故事,通常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他,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体现出某种深奥的生活哲理和教训。寓言不止上写给小孩子们看的,能读懂寓言深意的恐怕还是阅历丰富的成人。这块石头,想借它上面的真实斑驳的字迹告诉我们什么?是哲理还是教训,是启迪还是唤醒?还是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以一种暗示,一些措引?人们生活在充满魅惑和陷阱的世界中,都曾渴望得到关于人生的某种启示,而《红楼梦》恰恰能够给人们以某种暗示,指引、唤醒和教训,这是需要每一个读者去用心揣摩体味的,每个人的景遇不同,感受和理解也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三、《红楼梦》的神话色彩

宝玉和黛玉以及其他的金陵十钗都来路不凡,尤其是宝玉和黛玉。按佛教人有三生的观点来看,宝玉在自然界中是一块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在神界中他是赤霞宫神瑛侍者,在人世则是一个顽劣不驯的少年。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崖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这株草蒙受了神瑛使者天天灌溉照料之恩,才得以茁状成长,受到神界的天地精华,雨露的滋养,修炼成一个女体,日日想着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正好,神瑛侍者(即通灵宝玉)偶然动了思凡之心,想要到人间去走一走,看一看。在他的百般请求下,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带着他到温柔富贵之乡去投胎为人。于是,一直想着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草也要到人间去,但是她没有仙露加报答神瑛侍者,怎么办?只有用自己一生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即她在神界蒙受的恩泽要到人间去报答,而且又是用眼泪来报恩,这种报答的方式又是自古未有的,难怪黛玉终日以泪洗面!你看大观园的宝玉和黛玉,都是神仙下凡,这就给这个故事披上一层神秘面纱,神话的意味就愈加浓重。《红楼梦》中也一直是神话系统和现实系统交织在一起的。

大观园中的青春少女的命运都是由警幻仙姑统摄着,所“司人间风情月债,掌尘世女怨男痴”,她—警幻妇姑实际上已经是狄安娜似的女神了。她似真似假,如梦如幻。在古代神话中,人与神总是纠缠生活在一起,而在《红楼梦》中,宝玉也多次梦游幻境,与神仙姐姐一起饮酒品茶,甚至他的性启蒙老师也是由神仙姐姐担任。在《红楼梦》中人与神都认同“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人生轨迹和意义。从人类文化和艺术思维的观点、角度来看,神话是人类远古的梦想和人类文化的根。卡西尔曾经说:“神话兼一个理论的要素和一个艺术创造的要素。”《诗歌与神话》的作者普雷斯特说:“神话创作者的心灵是原型,而诗人的心灵在本质上来说仍然是神话时代的心灵。”作为集诗人、画家和小说家于一身的曹雪芹,始终保持着人类神话时代的心灵,同时,他把自己对人生感悟的触须深深地扎在民族远古的梦想和人类文化的根里。曹雪芹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唤醒了人类的灵根之心,引导人面对人类文化的源头来思考社会和人生。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世界从何而来?文化之根的命题是《红楼梦》引导人思考的原点。它是人世间最纯真而又最具有灵性的幻想,因此它更符合人类返朴厚归真、求真求本的心理,这也是《红楼梦》的魅力力之所在。它吸引着一代代的读者去联想,去猜测,这世界到底是怎样来的?它的最初的创造是怎样开始的?有没有一个万能的全知的神在操纵着?世上仍然有很多自然科学难以解决的神秘的现象,甚至越是伟大的科学家,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里研究得越是深入,他们就越崇拜自然的奥秘神奇,待物者的伟大和神妙莫测。所以说《红楼梦》故事中的神话意义、宗教意义,吸引了读者的眼光,引导读者思考探究世界的本原,使它魅力不衰。

四、《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

《红楼梦》内容宏富,包罗万象,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清代学者王希廉曾评价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世尺牍,爱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迹,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世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营养禽鱼,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则方正阴邪,贞淫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外洋诗女,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妓优伶,黠奴毫仆,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具有;事迹则繁华筵宴,奢纵宣淫,操守贪廉,宫闱仪制,庆吊盛衰,判狱靖寇,以及诵经设坛,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寿终天折,吞金服毒,暴病身亡,药误,以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撞阶脱精等等,亦件件皆有。可谓包罗万象,襄括无遗,可谓才大如海,岂是别部小说所能望其项背。”

3、《红楼梦》无所不包,如果这位王希廉能够知道一点文化学社会学的理论,就会把他所说的这些分类归纳一下,那就是《红楼梦》已经包罗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基本层面,《红楼梦》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总结、浓缩和艺术的表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是读不尽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4、一部作品,它所含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它所储存的信息量越大,也就越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和探讨的热情。研读《红楼梦》就是在研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和标本了,这是中国任何一部其他小说难以达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8页。

2、佩之:《红楼梦新评》,转引自《红楼梦研究小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页。

3、王希廉:《红楼梦总评》第一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9页。

4、鲁迅:《绛花洞主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19页。

5、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第三篇: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1、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第二部分(第6-55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是彻底衰落时期。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关于《红楼梦》结构的其他说法还有:近代的“四时气象说”(二知道人)、“二十一大段说”(王希廉)、张新之的“三大支说(张新之)以及当代的“波纹结构说”(无名氏)、“立体式建筑说”(周汝昌)、“复叠框架结构说”(曹涛)等。

2、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据何绵阶、邢颂恩所著《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统计,在《红楼梦》里,有名姓的人物共七百多人,上至皇妃亲王、公侯太监、夫人小姐、公子士人、世族权豪;下至贫民百姓、丫环村妪、僧侣尼姑、相士医家、市井无赖、艺人门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应具全。在这些人物中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有上百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史湘云、李纨、香菱、袭人、晴雯、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琏、贾蓉、夏金桂等。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全书的主题。限于篇幅原因,人物评析未能展开,只好留待今后更新主页时再做了。这里请读者一定阅读原著进行全面赏析。

3、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1)按照实际生活塑造人物,是《红楼梦》描写人物的基本特征。《红楼梦》描写人物不以奇取胜,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一般的日常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在描写人物性格上,中国小说的传统写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表现人物性格的成熟过程。这个创造典型的民族特点,就具体作品不同的内容而表现不一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写人物采取浪漫主义方法,加以夸张、理想化,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场景下,显示英雄性格,从描写现实生活的深度上,《水浒传》要比《三国演义》高。到《金瓶梅》而变,完全通过生活细节,通过人物一般的日常生活,来刻划人物性格。但《金瓶梅》所写的生细节,欠选择提炼,对描写人物性格不都有意义的,更严重的是,人物性格前后分裂,矛盾不统一,这又大大落在《水浒传》后边。曹雪芹吸取了《金瓶梅》以来失败的教训,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又继承了前代小说的传统写法,再加上他对诗、词、戏曲、绘画及各种杂艺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描写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方法。如“闲取乐偶攒金庆寿”,本是贾母想法子学“小家子气”凑钱为凤姐做生日取乐,却从欢声笑语中表现了尤氏与凤姐如何“斗法”,凤姐为了多捞一点,一个人的钱也不放过,连两个“苦瓠子”姨娘的钱也要“拘来咱们乐”,而尤氏操办,既“遍施小惠”,拉拢不少人,自己也捞了一笔。更有宝玉“遍地纯素”地先去祭奠金钏,然后再回来凑热闹。这些不仅可以看出人物某些性格,甚至还可以看出人物思想的跃动。

(2)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人物的性格。最突出的是王熙凤这一形象。她的性格特征,就是她同贾府内外众多人物的联系中显现出来的。

(3)善于通过对立人物的对比、相类人物的相互映衬来显示人物性格、思想的特点和差异。如思想倾向不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晴雯和袭人,就是通过她们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的对比,显示她们的对立,黛玉与晴雯,宝钗与袭人,她们的思想倾向有相同的一面,在互相映衬中,其思想性格收到了相益彰之效。又如许多身分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物,作者做到了“相犯不犯”,显示出性格的不同。如贾政与贾赦,邢夫人与王夫人,贾琏与贾珍,尤氏与凤姐、周姨娘与赵姨娘、迎春、探春和惜春,尤二姐与三姐,还有更多的丫头们,管家的婆子们,其性格,思想千差万别,无一雷同。

(4)善于通过大场面、大事件、把人物安插在冲突的漩涡之中,从人物对事件的态度来显示他们各自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如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对贾政、贾宝玉、贾母、王夫人、林黛玉、薛宝钗以及那些婆子们都有生动的表现,从人物的怒与哭及语言、神态均可看出他们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

(5)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提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如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对黛玉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以直接的手法剖析人物的心理;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对黛玉含酸带妒的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影射的语言来表现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是通过宝钗、莺儿认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的描写,以“超以象外”,“不写而写”的空灵活脱的手法,来提示隐藏在人物心理深处的奥秘。

(6)善于创造适合人物思想、气质、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意境来烘托人物的气质和性格。如黛玉住的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院,探春住的秋爽斋,宝玉住的怡红院等对人物都起着烘托作用。

(7)用诗词韵文来表现人物,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特色。《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成为表现人物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又是小说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 林黛玉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刘姥姥的酒令是她的本色,薛蟠的酒令表现他的粗俗。贾宝玉的题对额和《芙蓉诔》,前者表现他初露锋芒,不同流俗;后者表现了他极度悲哀,满腔愤怒。林黛玉的诗词每一首都是一首凄切的悲歌,而她前后期的诗词,又表现出她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毫无疑问,《红楼梦》称得上是我国唯一一部真正“文备众体”的小说,书中的诗词曲赋,共计两百多篇,其数量亦为中国章回小说之冠。相比较而言,书中的曲写得最好,词次之,诗最差。就总体而言,书中脍炙人口佳作俯拾即是。如金陵十二钗的诗词和《红楼梦》曲以及第三回的两首《西江月》,可视为人物写作提纲,尤其是代书中人物拟作的那些诗词,大都富于个性特色,从诗词可以看出人来。著名的《好了歌》《好了歌注》则是小说主题思想暗示。

(8)《红楼梦》写人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最基本的是白描。鲁迅说《红楼梦》描写人物价值之高,“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环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4、独具风格的语言文字。《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诉最高峰。其基本特色是:

(1)质朴自然。这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基本风格。如柳湘莲对贾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全石头狮子干净,兴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第六十六回)。”

(2)富有哲理。哲理性的语言,具有形象、隽永、隐喻、明喻等物点,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成的。这种语言,往往是以一句浅显的成语形式说明抽象的道理,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如“外面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二回),“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第八十二回)如此等等。这些言有哲理意味的名言,给人以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的智慧启迪。

(3)对俗谚的改造的运用。运用俗谚,是话本以来的语言传统,《水浒传》、《金瓶梅》运用俗谚都比较出色。《红楼梦》则更上一层楼,它创造的改造更加贴切,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事物的本质。如“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第六回,刘姥姥语),“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第二十八回宝玉语)等等。

(4)富于情趣。小说中,最富于情趣的文字,以凤姐最多,其次是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的文字。如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双敲”便是这类饶有情趣的典型文字。

第四篇:红楼梦艺术手法赏析

浅谈《红楼梦》艺术手法

《红楼梦》是一部寄托深意、“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绝世佳作。它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高峰。它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很高的美学价值。它是一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从发展到衰亡的过程的缩影,以小说的形式、以家庭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清朝社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红楼梦》不仅在小说背景方面有特殊的构思,在小说艺术手法上面更是独具一格,达到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高峰,具有了相当的美学价值。下面,我就我个人对《红楼梦》的阅读经历,对其艺术表现手法浅谈一二。

一、《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

这部小说中 人物的塑造,曹雪芹完美地做到了在同一阶级中塑造众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非常之多,且不说人物本身千差万别的,单是本身思想性格及身份地位类似却又处处不同的形象就有很多为众人所熟知。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有的是官僚贵族的当权者,有的是锦衣玉食的公子王孙,有的是年轻貌美的大家姊妹,有的是经受豪宅欺凌的丫头仆役,这些人,同一类人大都有着相似的出身经历或者身份地位,但曹雪芹却同中求异,采用了一些很特殊的对比手法,使得那些易被人混淆的形象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从而使读者毫无类同之感。

比如,《红楼梦》中著名的两位名门千金小姐,薛宝钗和林黛玉。她俩的出身和学识教养基本类似,都有沉鱼落雁之貌,都有出口成章之才。这样的两个人物形象,按理说很难区分。然而在《红楼梦》中,显然她俩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对立形象。曹雪芹通过对她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思想风格的刻画,表现了这两个形象内在的迥异。这种迥异在宝钗和黛玉对宝玉的爱情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黛玉对于宝玉,是一片纯真的爱情,她通过“题帕诗”向宝玉倾吐爱情,含蓄而明心。而宝钗,却是因宝玉是贾府的宠儿而爱上宝玉,这种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为了未来的地位,她的爱谨慎而谋世。再者,在处世为人方面,黛玉高洁,自尊,从不轻易迎合世俗,无论是对至高无上的贾母,还是对管家少妇王熙凤。而宝钗,她拥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和背后厚实的家庭财富,凭借她的乖巧伶俐讨得了贾母的欢心。一个天真敏锐,一个沽名钓誉,这就是钗黛之别。

作者通一系列相同事件中钗黛的不同言行,塑造了她俩迥异的性格特点,使得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特点鲜明突出。这样的例子还有一大批,如迎春和探春,尤氏姊妹等。小说中,作者以特殊复杂的对比手法,同中求异,重复中求不重复,塑造了一大批外部相似却实质迥异的人物形象,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在人物塑造中,曹雪芹没有采用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人物主导性格的手法,他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并不是从个人好恶出发,随意将某个人写成好人,或者坏人,相反,他常常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主观意愿,把他们写成现实生活中原来所应有的那样。这样,反倒是让读者更加闻到了封建社会的世俗。再者,作者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人物的性格。最突出的是王熙凤这一形象。她的性格特征,就是她同贾府内外众多人物的联系中显现出来的。

二、《红楼梦》的语言表现手法

1、含蓄委婉却表意明确

含蓄委婉,文意曲折而含褒贬是中国古代小说语言的鲜明特点,《红楼梦》也不例外。比如,贾宝玉到了秦可卿的房间时,先是一股细细的香甜,从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一直写到秦可卿“亲自展开了西施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寥寥几笔,尚未点明,就营造出了一派风流艳丽的气氛。这就是作者对于婉约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之妙,正符合了中国古代小说对婉约、含蓄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的追求。

这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字底蕴和造诣深刻的文学艺术手法,似有山路绵延十八弯,终了之时,总算是顿悟了其中玄机。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传统创作手法,而《红楼梦》将它推向了高潮,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了封建制度由盛到衰的过程,射影出了清朝必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2、巧妙恰当的烘托手法

这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手法之一。它用次要人物来烘托、渲染主要人物,多方面、多角度的为主要人物着色,从而达到很强的艺术效果。红楼梦也不例外。贾政在红楼梦里面也算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卫道者了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写他的龌龊的时候,并未全部正面表现,而是用次要人物来烘托他。比如,作者先写赵姨娘是贾府中几乎人人痛恨,个个鄙夷她的一个人,以至于贾母当着贾政的面狠狠地骂赵姨娘,还照面吐了她一口唾沫,可见赵姨娘其人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她的卑污不堪,极其猥琐。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和贾政在闺房内琴瑟相调,至此,我们足以感受的到贾政的为人和个性特点。作者对赵姨娘大量的描写无非是烘托了贾政的性格特点,巧妙地展现了一个封建社会布道者的形象。

另外,对于烘托手法,作者在环境烘托人物方面也做得极为巧妙。他善于创造适合人物思想、气质、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意境来烘托人物的气质和性格。如黛玉住的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院,探春住的秋爽斋,宝玉住的怡红院等对人物都起着烘托作用。

3、神话童话、诗词曲赋的频繁使用

《红楼梦》一开篇就由一个神话故事引起,一块顽石,一棵绛珠草,一位神瑛侍者,将小说的开头推到了一个梦幻的境地,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小说是一段虚无的故事呢?不是。作者继而又写道,“假语存焉”、“真事隐去”,旨在告诉读者,这曾是一段真实的故事,只不过时事已过,希望读者不要把它只当作一部闹剧看过,里面是有辛酸故事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小说还使用了大量的诗词曲赋,使小说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众所周知的黛玉的《葬花词》,这首词很出人意料的预料到了贾府的未来,诸如“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秋天燕子飞去);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也许就是贾府变故的预兆,八十回后,宝玉离家,生死未卜,而黛玉急痛忧愤,整日以泪洗面,潇湘馆也挂上了蛛丝,再无人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也有可能正好写出黛玉宁死不愿蒙受垢辱的心情。

三、《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却富有哲理,富于情趣,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谚语俗语。这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基本风格。哲理性的语言,具有形象、隽永、隐喻、明喻等物点,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成的。这种语言,往往是以一句浅显的成语形式说明抽象的道理,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如“外面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此等等。这些言语有哲理意味的名言,给人以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的智慧启迪。而运用俗谚,是古典小说以来的语言传统,《红楼梦》则更上一层楼,它的改造更加贴切,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事物的本质。如“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等等。小说中,最富于情趣的文字,以凤姐最多,如凤姐初见黛玉的那一段话,瞬间缓解了众人紧张拘谨的气氛,由此见得一个管家女强人的风范。其次是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的文字。

周汝昌曾这样评价《红楼梦》:“《红楼梦》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的确,我们不仅仅唏嘘于宝黛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凉爱情,更惊叹于 《红楼梦》的艺术造诣之深,它的艺术手法“讥讽得诗人之厚,褒贬有史笔之严”,堪称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是曹先生为我们后世人留下的一笔珍贵的财富,正如张爱玲的第三恨“恨红楼未完”,它带给后人的艺术力量和现实震撼是无以比量的!

第五篇:红楼梦艺术特点赏析

《红楼梦》艺术特点赏析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比丰厚的艺术蕴涵,值得我们永远探求。是作者曹雪芹以毕生的血泪写说的,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很显然,《红楼梦》的主题内容是蕴涵着深意的,其艺术含量和思想内涵也决非简单可解的。

《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读它,谈它,对它“爱玩鼓掌”“读而艳之”;又为了品评书中人物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还有的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下载浅析红楼梦梦幻艺术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红楼梦梦幻艺术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红楼梦》是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红楼梦》的作......

    梦幻节假

    梦幻节假 叮叮叮,下课了,回家吃午饭,依旧是庞大的人群,逐渐的吞没了我,在烈日与痛苦中出了学校回家。刚吃完饭,又得去睡觉,以保证下午上课质量。问题是,马上就要放七天小长假了,谁还......

    梦幻校园

    梦幻校园汪镇西山学校六年级(2)班刘鑫月在一个美丽而又充满快乐的偏僻的小山村,住着一群勤劳的人们,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凄苦的日子。他们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能过上神......

    红楼梦的空间艺术听课笔记

    第一讲 《红楼梦》的建筑图景 文学研究的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传统西方文论主要关注时间,并在时间域里研究文学的叙事特点,较少关注文学叙......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演讲艺术(五篇范文)

    精彩导读:但有时候,假话比真话更让人爱听。由外孙女到孙女,其潜台词是想告诉贾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孙女一样。此话如扑面之清风,贾母怎不受用?对于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

    《梦幻花》读后感(精选合集)

    这是我读的第16本东野圭吾小说,案情并没有什么复杂之处,也没有很难的推理,只是因为黄色牵牛花的秘密不宜公之于众而使案情扑朔迷离,三条线的调查逐步汇聚成一条线,也将一开始两个......

    梦幻校园艺术节

    梦幻校园艺术节(初三(1)班秦鑫)我心目中的艺术节是别开生面的,是独一无二的。我心目中的艺术节应该有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伴随着柔和的音乐,两位手持话筒的同学慢慢走上舞台,然后......

    梦幻西游答案

    A 1,爱毛反裘(qiu)的含义是指——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2,阿鼻地狱中的阿鼻是指——痛苦无有间断 3,按下那个键,可以隐藏其他玩家看到系统NPC——F9 按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