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研究生课程设置

时间:2019-05-14 07:5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外研究生课程设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外研究生课程设置》。

第一篇:北外研究生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 期 学时 学 分 考核 方式

政治学原理 1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理论 1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 1 36 2 论文 专 业 必 修 课

政治学研究方法 2 36 2 论文 比较政治学 1 36 2 论文

当代中国对外政策 1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研究前沿 2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原著选读 2 36 2 论文 国际谈判学 2 36 2 论文

区域一体化研究 2 36 2 论文 国际政治经济学 2 36 2 论文

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2 36 2 论文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 3 36 2 论文 大国战略与安全研究 3 36 2 论文 美欧关系研究 3 36 2 论文 中美关系研究 3 36 2 论文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研究 3 36 2 论文 全球化研究 3 36 2 论文

移民与国际关系研究 4 36 2 论文 环境与国际关系研究 4 36 2 论文 人权与国际关系研究 4 36 2 论文 专 业 选 修 课

非传统安全研究 4 36 2 论文

本科非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下述课程(与本科生同上)

1、政治学原理

265

2、近代国际关系史

3、现代国际关系史

4、当代中国外交

5、国际关系理论

五、中期考核

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学习成绩等素质进行考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期考核表》。达到规定的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

六、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位 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

七、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用中文撰写,不少于 3 万字。

八、学位论文答辩

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人同意,方可申请答辩。

九、主要课程介绍 政治学原理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科 学的理论素养,使学生切实掌握分析和认识政治现象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 现实政治现象的基本能力,提高认识复杂的政治现象的水平,比较深刻而准确地 把握政治现象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与政治学分析,利益与政治,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政治参与,国家的本 质、形式及机构,政党和政党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发展和政治民主。国际关系理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流派的理 论发展简史;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近年来由对冷战的结束和大国关 系的调整所进行的反思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理论思路和模式。266 政治学研究方法

该课程主要介绍政治学最新研究方法,探寻新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政治系统分析、结构功能主义、政治勾通理论、政治决策分析、政治 精英分析、集团政治分析、官僚主义理论、新制度主义等等。比较政治学

本课程通过回顾和比较自18 世纪末至20 世纪80 年代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的主要文献,总结社科领域关于社会政治变迁的已有研究成果,也解释跨国 和跨时间比较的方法。理论的系统性、延续性、及涉及问题的广泛性和是这门课的主要特点。工业化,社会分化,社会革命、农民与农村,军队及军政府、共产党与现代化、全球化、民主、专制、法治、市场、计划、福利国家、第三世界与 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等,都被串联在关于社会政治变迁理论的讨 论中。

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

本课程以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诞生以来的国际关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关系史中的重大事件,从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及领导人个 体等方面展开研讨,从而使学生对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当代中国对外政策

该课程主要研究新中国外交的性质,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的轨迹,分析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社会 的重要意义,探讨21 世纪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和平崛起等重大问题。国际关系研究前沿

本课程以国际关系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理论成果为研究对象,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掌握本领域的学术发 展脉络和研究成果。国际关系原著选读

本课程选取中外有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经典著作为研读对象,通过阅读原著,使学生了解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流派的主要观点,提升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国际谈判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谈判的概念与基本理论,展示讲授如何准备谈判,谈判的过 267 程,以及成功谈判的具体策略和技巧。第五部分主要分析文化对谈判方式的影响和在跨文化谈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概述中、美、英、德、法、日等大国文化以及东南亚、阿拉伯、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地区文化对谈判风格的影响。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同学们基本了解谈判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经典谈判案例,特别是外交谈判和商务谈判的经典案例,掌握一些具体的谈判战略、技巧,为更好地应对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谈判做一定的准备。区域一体化研究

本课程以区域一体化为研究对象,向学生系统介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演进,区域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围绕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的 区域一体化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 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本课程以三个层面的问题领域为研究对象:一类是全球层面的问题,包括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跨国生产、全球化等问题;一类是区域层面的问题,包括区域化(如欧洲区域、亚洲区域化)、联盟经济等;一类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包括发展问题、转型问题、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竞争力问题。通过上述研究,使学生能够明确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包含的三种关联性:一是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联性;二是国内要素和国际要素的关联性;三是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关联性。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国际政治心理研究是政治心理学在国际政治层面的应用,是更好地重构与创新国际关系理论的微观基础,同时为理解国际政治世界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描述性 和解释性逻辑。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了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知识谱系,围绕着国际政 治心理学的两大重要应用领域,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研究,分析了对其产生作用的各项心理因素。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末,它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向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起挑战,有助于人们完整地理解国际关系。本课程介绍了自由主 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主要流派以及各项核心概念,梳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其他国际关系学派的关系,探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前景。

大国战略与安全研究

国家安全与外交战略是服务于国内战略目标的手段。课程主要研究大国安全与外交战略的相关理论,美国、俄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及 中国的有关政策、原则和立场。美欧关系研究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以跨大西洋关系为标志的美欧关系,探讨美欧关系的缘起、动力、发展以及面临的障碍,分析在国际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美欧关系所 具有的特点及其对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影响。中美关系研究

本课程以中美关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向学生介绍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研究

本课程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以及中国政府在维护周边安全环境上所 面临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研究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范畴,探讨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及其他国际关系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和挑战,特别是全球化的发 展为中国对外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移民与国际关系研究

人口的流动影响着全球劳动和生产分工的基本格局。本课程分析了国际移民的缘起及其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全球化这一大的现实环境,通过阅读 相关学术作品,针对移民问题对国际关系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专题讨论。

环境与国际关系研究

教学内容与目的:国际社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是在70 年代。然而近10 年来,环境问题迅速演变成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课主要围绕环境与国际关系 展开讨论,介绍环境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情况;大国在环境领域开展外交的原因、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策;以及我国在环境领域所进行的外交活动取得的成绩。人权与国际关系研究 269 教学内容与目的:人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课 主要围绕人权与国际关系展开讨论,介绍人权问题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以 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世界各国在人权领域开展外交的原因、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策;以及我国在人权领域所进行的外交活动取得的成绩。非传统安全研究

本课程围绕着影响人类发展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比如移民、反恐、全球性问题等,介绍了中国政府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几个跨国议题,重点观察与这些议题相关的中国因素,为学生开始研习国际事务以及中外关系提供一个知识基础。这些跨国议题的选择,涉及通常意义上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竞争力,也与社会(或者说国内)层面的变化所连带或导致的跨国影响相关。__ 欧洲联合背景下的跨国政党

第二篇: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为了解目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您对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想法,敬请您抽空对下述问题给予回答。问卷不记名,仅供研究使用。真诚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在此特向您表示衷心感谢!请填写您的个人资料,在相应的答案上划“√”

(1)性别:男女

(2)学年: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3)本(专)科毕业到硕士考取时间:应届1-2年3-4年5年

(4)本(专)科所学专业:目前专业:下面请您在您认为的最佳答案上划“√”(请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您认为公共基础课程(政治理论、第一外语、计算机)的总课时

政治理论A多B较多C一般D较少E少

第一外语A多B较多C一般D较少E少

计算机A多B较多C一般D较少E少

2.您对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情况的评价是

政治理论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第一外语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计算机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3.您对对专业课程开设门数的看法

A多B较多C一般D较少E少

4.您对专业课程的总体评价

(l)覆盖本专业必须知识的程度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2)形成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3)专业外语在您所在专业开设情况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4)您读过的专业外语原版教材A没有B 1-2本C 3-4本或以上

(5)培养研究兴趣的程度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6)培养实践能力的程度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7)培养创新能力的程度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5.您对前沿性知识在专业课程中所占比重的看法

A多B较多C一般D较少E少

6.您对方法论课程开设情况的满意度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7.您个人培养计划中跨学科课程门数(除政治、外语、计算机)

A 0B 1-2C 3-4D5E说不清

8.您的专业课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讲授B讲授为主,讨论为辅C讨论为主,讲授为辅D讨论E说不清

9.实践(验)环节(课程)对您的实践能力的作用

A有一定提高B流于形式,收效甚微C未开设

10您参加的校、院举办的学术报告的频率大约为

A一周一次B半月一次C每月一次D每月两次E说不清

11.您在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数为

A 0项B 1-2项C 3-4项D5项E说不清

12.如果您参与了课程,您认为参加课题对于您自身的科研能力提高的帮助

A很大B较大C一般D较小E很小

13.您在读硕士期间,参加过的学术会议数为

A 0次B 1-2次C 3-4次D5次E说不清

14.您在读硕士期间,参加过的学术沙龙数为

A 0次B 1-2次C 3-4次D5次E说不清

15.您所在专业课程评价的主体是

A以教师为主B以学生为主C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D教师、学生和其它相关人员E说不清

16.您所在专业主要采取的课程评价方式为

A纸笔测验B课程论文C演讲汇报D作品展示E其它方式附录

17.比较而言,您认为学校在对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要求上

A重课程B重论文C其它

18您认为硕士学习年限比较合适的是A 1.5-2年B 2-2.5年C 2.5-3年

19(请本硕是同一学科的同学作答)您的硕士课程与本科课程相比,在内容深度上的差距

A很大B较大C一般D较小E很小

20(请跨学科考取的同学作答)您认为硕士课程的难易程度怎样

A很难B较难C一般D较容易E很容易

21-23为多选题,请您在所选择的答案上划“√”

21对于创新,您认为作用最大的2项是

A科研、社会实践 B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C创新环境与氛围D前言及交叉科学知识E其它 22您认为自己哪2类知识目前最为欠缺

A基础理论与主要知识 B专业前言知识 C跨学科知识 D研究方法论知识E创造学知识

F其它

23您认为自己哪2类能力目前急需提高

A发现问题能力 B创新能力 C解决问题能力 D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E实践能力F其它

24您对当前的研究生课程有何建议和意见:

第三篇: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一、中华民族民间舞

中华民族民间舞是“舞蹈艺术之母”,它取材民间、易于模仿和传承,表现形式生动鲜明,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华民族民间舞系十余名专家教授倾心编创,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与感知能力,科学的进行编排,寓教于乐,教材共分为12个标准级和三个表演级,每级包含十个舞目,共四十多个民族的五十个舞种。

学习民族民间舞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

1、训练形体,提升气质

2、传承民族文化,提高综合素养

3、培养各种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拉丁舞

拉丁舞类中有伦巴舞、恰恰恰舞、桑巴舞、斗牛舞和牛仔舞五个舞种。拉丁舞音乐节奏强烈,摇摆、旋身、抖肩、展臂、扭腰、送胯,把拉丁舞渲染得风情万种,拉丁舞的感觉很现代,舞者可以尽情地自由发挥。

学习拉丁舞,对于孩子身体成长有很大帮助,形体上会有较大改变外,精神面貌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大方。舞蹈还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可培养孩子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三、儿童绘画

绘画是一门容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知识为一体的儿童必修课程,不是简单的兴趣和爱好。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让儿童参加美术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世界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美术教育,这是由于这种活动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及手脑协调能力、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开发其潜力(特别是右脑潜能)的重要意义,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快乐作文

教学目的:激活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帮助孩子放飞梦想,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教学特色:

1:借助电脑、电视等多媒体,采用情境作文,观察作文,自主作文,想象作文,个性作文等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

2:与小学课程同步,紧扣新课标编写的系统的1—6年级教材。学生当堂成文。3:教师对学生作业精批细改,具体指导。

4:培训效果

四五六年级学生在40分钟内可轻松完成400--450字作文。

三年级学生40分钟内可轻松完成300--400字作文。

一二年级学生明显提高习作兴趣,乐于作文。

第四篇:北外研究生录取-博士

关于2012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结果公布及后期事宜的通知

我校2012年博士生入学考试成绩及拟录取结果于5月16日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上公布(网址:http://graduate.bfsu.edu.cn/html/),请考生点击页面左上角“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进入,凭本人身份证号、准考证编号查询结果。

一、因个人原因不能入学、拟放弃录取资格的考生,请于5月31日16:00前向我办提交由考生本人手写并签字的《放弃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书面申请》。

二、考生信息确认: 拟录取类别说明:

1、定向:只有以下三类考生可以为定向生。(定向生在四年之内不需缴纳学费。)A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职教师; B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 C 高校对口支援计划考生。

2、委培:除定向生中的三类考生以外,有正式工作单位,读博期间与单位保持人事工作关系,人事档案不调入北外者。(委培生需缴纳学费:1.5万元/年。)

3、非定向: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考生,读博期间档案调入北外,三年之内不需缴纳学费。说明:若拟录取类别(如拟录非定向、拟录委培、拟录定向等)与2011年11月网上报名期间所填写提交的报考类别(如非定向、委托培养等)不一致、或报考类别需要更改的考生,请于5月31日16:00之前,以传真形式报我办递交以下申请材料: 申请由非定向改为委培(或由委培改为非定向)的考生: A 个人书面申请(写清楚更改原因)

B 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同意脱产攻读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或“同意解除人事工作关系”)意见的公函(负责人签字、盖章)

发送传真件后,将以上两份原件寄/送至研招办。

三、我校将于6月上旬寄/发录取通知书、调档函(非定向考生)、政审函、入学须知、一张工行储蓄卡(缴纳学费或住宿费时用,实名、金额为1分。说明:我校不再为北外应届研究生办理此卡。)等相关材料。具体寄发日期我办将提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官方网址发布通知。

1、以邮政EMS方式向京外考生寄送录取通知书;北京地区考生自行到我办领取,不再邮寄。

2、京外考生需自取录取通知书者请发送传真或电子邮件告知。

3、以上两类考生届时如需他人代领,代领人须提交考生本人、代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考生本人手写签字的委托书。

4、京外考生的录取通知、政审表、调档函(非定向生)等相关材料的寄发地址均为考生网上报名时填写的个人通信地址;

(1)材料不得由他人代转,以免丢失,后果自负。如该地址不是本人收信地址,务必注明该地址所属收件人“转”考生本人,例如:张大民 转 张二民(收)。(2)若考生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如有变动,请于5月31之前,以传真形式向我办提交《个人通信地址变动说明》,详细说明“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更改后的通信地址、收件人姓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考生手机号码”。通信地址格式如下:

例如:××省××市××区××路(街道)××号

如果收信地址是单位:要明确“单位名称”、收件人姓名

如果收信地址是家庭住址:要明确“××小区××栋(楼、幢)、×单元×号、收件人姓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考生本人手机号码。

说明:请考生确保“收件人”为本人或本人直系亲属,通信地址格式要完整、有效。

(3)考生档案不得由考生本人持有或递交,只须由档案存放单位进行密封、在封口处加盖公章,并通过邮局以“机要”或EMS形式寄出,禁止采用非邮局的各类社会快递业务,否则我办不予接收。

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对口支援计划”的考生在接到我校录取通知书后,须从北外研究生处网页“下载中心”栏目下载相应的协议书,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加盖公章。协议书于6月30日之前寄至我办。

五、非定向博士生的户口、人事档案、党团组织关系转移等事宜请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相关通知要求办理。

1、接收人事档案的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2、户口迁移单位和地址:北京外国语大学(地址同上)

北京市新生不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组织关系

新生本人报到时自带党(团)员组织关系。团员关系:入学报到时将团员证交院系辅导员;

党员关系:北京新生转至“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部”

外地新生转至“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或“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 研招办 邮编:100089 电话:010-88816246

传真:010-88816244 邮箱:bwyzb@bfsu.edu.cn

北京外国语大学 研招办

2012年5月16日

第五篇:北外俄语本科课程设置

课程编号:RR1001 课程名称:俄语语音课程 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共6周)教学时数:周学时:16 总学时:96 学分:1 教学目的:了解俄语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掌握标准的发音和语调及正确书写规则。

教学内容:

1.俄语元音、辅音和音组的发音、书写规则。2.重音和词的节律。3.六种调型。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授课方式:讲解、示范、训练、答疑。

采用教材:《大学俄语》(东方)第一册 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基础俄语》第一册 北外俄语系编

考核方式:语音阶段结束搞一次语音测验。题型:读字母、音组、句子、小课文;听写音组、单词、句子、小短文;填空(语法)、译句子。

课程编号:RR1002 课程名称:实践俄语(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教学时数:周学时:9 总学时:108 学 分:10 教学目的:

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俄语语音规则和书写规则,打下扎实的语音、语调的基本功。

2.在语音、语法、词汇练习相结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掌握基础语法知识。

教学内容: 语法方面:

1.名词变格的意义及三种变格法。2.动词时体的基本概念和用法。3.形容词、代词和顺序数词的变格法。

词汇方面:围绕自我介绍、家庭、朋友、学校等专题的最基本词汇及句型。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正确朗读所学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2.积极掌握约800个单词及一定数量的基本句型。

3.熟练掌握所学范围内的词形变化,词的一致关系等基本词法规则。4.听懂教师课堂用语。

5.在所学教材范围内能就指定的题目进行简短对话和叙述。语法及用法错误不超过总词量的4%-6%。6.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复习,每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笔头作业。7.每课书后有一次小测验。

授课方式:讲解,示范,答疑,言语训练(造句、联句、读课文、回答问题、翻译、转述、情景对话、听写等)采用教材:

1.《大学俄语-东方》第一册 丁树杞主编 2.《基础俄语》第一册 丁树杞主编 3.《俄语》第一册 黑大俄语系编 4.《大学俄语教程》第一册 上外俄语系编

考核方式:

1.教学情况通过期中考试(120分钟),期末考试(120分钟)和平时测验等形式,包括口试、笔试,以及语音阶段结束后的语音测验。

2.笔试题型:听写,四选一,词形变化,选词填空,联句,回答问题,翻译句子等。3.口试题型: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情景对话。

课程编号:RR1003 课程名称:俄语语法(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3 总学时:36 学 分:3 教学目的:

1.了解俄语语法概念,初步掌握俄语基础语法知识。2.精讲多练习,重在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与训练。

3.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启发和引导学生有意识在运用语法规律指导语言实践。

教学内容: 1.名词的性、数、格 2.形容词的性、数、格 3.物主代词、疑问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性、数、格。4.动词第一、二式变位法 5.动词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6.动词быть的用法 7.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8.动词体的对应形式和基本意义 9.数量数词、顺序数词 10.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

教学要求:

1.上课前认真预习,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2.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每课书均应有口头或笔头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4.要求学生改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

授课方式:讲解、练习、答疑、阶段性测验。采用教材:《大学俄语》(东方)第一册

参考资料:《俄语》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俄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采用问答、选词填空、造句、翻译句子等方式就语法的重要知识进行全面考核。

课程编号:RR1004 课程名称:视听说(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本课程高起点班一年级第一学期上。零起点班一年级下学期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24 学 分:2 教学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能力达到以下水平:

1.熟悉俄语发音及语调规则,能够准确模仿俄语语音和语调。2.培养良好的视听习惯。

3.加强视与听的配合,调动语言器官的潜能,在视、听、说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4.掌握听力材料中所涉及的国情及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

教学内容:近年来我国及俄罗斯录(摄)制的以俄罗斯人日常生活及俄罗斯国情为主要题材的教学录音、录像制品。

教学要求:

1.教师应认真备课,能够对所讲内容中涉及的语音、语法及国情知识问题做简明准确的回答。2.注意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3.学生听课应全神贯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短时记忆的能力。

4.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应能够适应正常速度的俄语语音、语调及语流;能够听懂俄语中简单的日常会话并能就所视听的内容简要地回答问题;能够记忆并重复出(口、笔头)所听的内容(短句2-3句,长句1句);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的内容,力争简洁地概述所学内容,为将来进一步上视听说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授课方式:采用视听—讲解-检查的方式。教师的讲解以难点、重点为主,讲解完以后,以启发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为了防止学生依赖听力课本学视听,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即时性的视听能力,不提倡学生提前预习文字教材,但鼓励学生预习待讲课程的录音。课后布置家庭作业,并将下次内容中的生词发给学生。

采用教材:

摘选下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 1.《法国人学俄语》(录音带)2.《大众俄语》(录音带)3.《让我们认识一下》(录音录像)4.《电视俄语》(录像)

考核方式:

1.笔试看或听5分钟的材料作多项选择、判断、填空等练习,听写4-5分钟的短文。2.口试针对所学材料录音进行回答,或选难易程度适中的新材料考查。

课程编号:RR1005

课程名称:俄语阅读(I)[本课程高起点班一年级第一学期上。零起点班一年级下学期上。]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24 学 分:2 教学目的:

1.通过大量阅读俄文作品,巩固实践课、语法课等课上学到的语言知识,扩充词汇量,增加对对象国的了解。

2.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学会细读和略读两种阅读方法,能够在限定的时间里读完规定难度和数量的语言材料。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查阅工具书和各类词典的技能。教学内容:1.家庭2.学校3.青年4.劳动5.国情6.体育7.爱好8.故事 教学要求:

1.学生在上课前要预习,查阅生词,理解课文的大意,对不懂的地方要做出标记,以备在课上提出。2.每次课(两小时)阅读的数量不少于2000词。

3.对积极的词及词语要求记住并会灵活运用,一般性的语言现象只要求理解。

授课方式:朗读、提问、解答、分析(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翻译、讨论、转述等。采用教材:

1.《俄语阅读》(一年级用)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编 2.《俄语阅读》 王丽勤等任课教师选编

参考教材:《俄语阅读》 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编

考核方式:期末笔试,题型:四选一,回答问题,翻译,缩写文章。

课程编号:RR1006 课程名称:实践俄语(I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9 总学时:135(3周学军,学时按15周计算)学 分:9 教学目的:

1.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题材范围内教授最常用的词语和句式,培养听说读写译言语技能,发展对话和叙述的交际能力。

2.密切结合朗读、言语训练及语法教学,继续巩固语言教学的成果和提高语音语调的质量。

教学内容:1.自我介绍2.家庭3.学校与学习4.工作日5.休息日6.天气与气候7.做客8.城市与交通9.看病10.体育运动11.商店与购物12.邮局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做到语音语调准确。

2.掌握约700个生词,一年累计1400-1600个生词。3.熟练掌握词法的基本规则及简单语法。

4.在所学题材范围内,经过2-3分钟准备,能就指定的情景进行3-5分钟的对话,语速40词到60词/分钟,语法与用词错误不超过总词量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

5.在所学题材范围内,经过2-3分钟准备,能就指定的题目作2-3分钟的叙述,语速40词到60词/分钟,内容充实,言语连贯,语法与用词错误不超过总词量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6.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复习,每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笔头作业。7.开学提交教学计划,期末写教学总结。8.每个专题后进行一次小结和测验。授课方式:讲解、示范、答疑、言语训练(造句、联句、读课文、按情景会话、转述、回答问题、听写短文、翻译等)。

采用教材:《东方俄语》(第二册)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

《东方俄语》(第二册)北外俄语系编 《大学俄语教程》(第二册)杨雷英主编

考试方式:期中笔试(120分钟),期末笔试(120分钟)。

题型:听写;四选一;词形变化;选词填空;联句;动词变位;翻译句子;造句;作文;回答问题等。期末口试(每人7-8分钟)。题型: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复述或自述,按情景对话等。

课程编号:RR1007 课程名称:俄语语法(I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下)(3周学军,学时按15周计算)教学时数:周学时:3 总学时:45 学 分:3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俄语基础语法知识。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启发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语法规律指导语言实践。

教学内容: 1.俄语的词类。

2.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

3.与二、三、四、六格连用的前置词的用法。4.命令式的构成和用法。5.基数词、序数词的构成与用法。6.运动动词。

7.动词体的对应形式和基本用法。8.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9.说明从句、定语从语、时间从句。10.人称句和无人称句。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清晰准确的语法概念,训练学生掌握基本语法技能,并能熟练运用。授课方式:讲解、练习、答疑、阶段性测验。采用教材:《大学俄语》(东方)第二册

参考资料:《俄语》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俄语语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采用问答、选词填空、造句、翻译句子等方式就语法的重要知识进行全面考核。课程编号:RR1008

课程名称:视听说(II)[本课程高起点班一年级第二学期上。零起点班二年级上学期上。]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下)(3周学军,学时按15周计算)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0 学 分:2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通过耳听和视听活动达到:

1.通过模仿训练完善俄语语音语调,掌握朗读规则; 2.初步养成良好的听觉和记忆习惯。3.培养理解、记录、反应能力。

4.初步了解俄国国情、文化,培养学习兴趣。5.培养语感。

6.在熟悉的题材范围内,能听懂俄罗斯人简单的讲话,听懂看懂难度相当的原版声、像教学资料。在口语表达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能就熟悉的题材进行简单的对话和讲述,要求语音语调自然,表达基本准确。

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及城市介绍为主要内容的俄国及国内经典教学录音、录像片。

教学要求:

1.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强化短时记忆能力。

2.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逐渐适应并听懂俄罗斯人在正常的语音、语调、语流、语速下进行的简单会话及叙述;能够记忆并重现(口头、笔头)所听内容(短句2-3句,长句1句为单位);正确理解所听内容,能对具体内容迅速反应,概括所答。

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以解决难点、检查学生听录音情况为主,定期布置作业,并及时检查;练习生词及注释(重复、回答问题、听记),讲解。1.事先给学生材料,课上检查理解。2.当堂听新材料,检查理解。

采用教材:

1.《法国人学俄语》(录音带)2.《大众俄语》(录音带)3.《让我们认识一下》(录音录像)4.另外可选择难度适当的课文。

考试方式:看或听5分钟左右的材料,作多项选择、判断、填空等练习;听写5分钟左右的课文;针对所学内容或所听材料进行问答。课程编号:RR1005 课程名称:俄语阅读(I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下)[本课程高起点班一年级第二学期上。零起点班二年级上学期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0(3周学军,学时按15周计算)学 分:2 教学目的:

1.通过大量阅读俄文作品,巩固实践课、语法课等课上学到的语言知识,扩充词汇量,增加对对象国的了解。

2.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学会细读和略读两种阅读方法,能够在限定的时间里读完规定难度和数量的语言材料。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查阅工具书和各类词典的技能。教学内容:1.俄罗斯城市2.名人故事3.信息交流4.中国文化

教学要求:

1.学生在上课前要预习,查阅生词,理解课文的大意,对不懂的地方要做出标记,以备在课上提出。2.每次课(两小时)阅读的数量不少于2000词。

3.对积极的词及词语要求记住并会灵活运用,一般性的语言现象只要求理解。

授课方式:朗读、提问、解答、分析(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翻译、讨论、转述等。

采用教材:

《俄语阅读》(二年级用)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编 《俄语阅读》 王丽勤等任课教师选编

参考教材:《俄语阅读》 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编

考核方式:期末笔试,题型:四选一,回答问题,翻译,缩写文章。

课程编号:RR1009 课程名称:实践俄语(II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7 总学时:126 学 分:7 教学目的:

1.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训练言语技能,强化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相关的国情知识。2.能够就所学题目进行交流,熟练使用多种言语表达方式。3.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1.人物外貌特征、性格2.旅游3.外语学习4.报纸、杂志5.图书与生活6.广播、电视7.电影8.戏剧9.参观展览10.节日11.兴趣、爱好12.传统、习俗

教学要求:

1.正确朗读所学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掌握1000-1100个单词,其中积极掌握600-650个单词。3.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句型、固定句式。

4.在所学题材范围内,就指定的题目进行对话(5-8分钟)、叙述(3-6分钟),错误不超过总词量的5%-7%。

5.在所学题材范围内会写叙事文、说明文(25-30词/10分钟),错误不超过总用词量的5%-7%。6.每个专题后进行一次小结和测验。7.逐步采用俄语授课。

授课方式:讲解、示范、答疑、言语训练(对话、转述、复述、造句、回答问题、翻译、朗读等)采用教材:《大学俄语》(东方)第3册 参考教材:

《基础俄语》 北外编 《基础俄语》教师手册

考核方式:期中笔试(120分钟)期末笔试(120分钟)、口试 笔试题型:词形变化,翻译,填空,造句,联句,作文等。口试题型:朗读、回答问题、转述或简述、情景对话。

课程编号:RR1010 课程名称:俄语语法(II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上)教学时数:周学时:3 总学时:54 学 分:3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基本词法规则和基本句法规则。2.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语法练习。3.正确运用上述语法规则进行言语交际。4.初步了解俄语语法体系,基本概念清楚。

教学内容:1.俄罗斯人姓名的组成、变格和用法。2.运动动词。3.否定代词和否定副词。4.动词反身意义和被动意义。5.动词体的意义和用法。6.形动词的构成与用法。7.集合数词。8.副动词。9.限定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10.大数和小数的表示法。11.短尾形容词和形动词。12.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13.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14.前置词的意义与用法。15.并列复合句。16.说明从句。17.定语从句。18.时间从句。19.目的从句。20.比较从句。21.行为方式从句。22.程度、度量从句。23.原因从句。24.结果从句。25.条件从句。26.让步从句、接续句。27.无连词复合句。

教学要求:

1.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本课语法规则;独立完成复习总结类、巩固深化类的语法项目练习;对新的语法项目提出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本正确地完成新项目的操练,在此基础上牢记典型语法例句。3.课后认真完成口头和书面作业。

4.紧密结合其他实践课和技能课,自觉实践,深化所学语法知识,逐步形成熟巧,对自己和他人言语中的常见语法错误应能及时做出反映,并加以纠正。

5.在自学过程中除语法修辞问题和语法难点外,能借助教科书和参考书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

授课方式:讲解、对比、各种形式的操练。采用教材:《大学教材》3-4册 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

《基础俄语》1-4册 北外俄语系编《俄语》1-4册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Н.А.Метс, М.1985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采用问答、选词填空、造句、翻译句子等方式就语法的重要知识进行全面考核。

课程编号:RR1011

课程名称:视听说(III)[本课程高起点班二年级第一学期上。零起点班二年级下学期上。]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通过耳听和视听活动达到:

1.进一步模仿俄罗斯人的语音语调,深入理解语调的表意和情态功能作用,增强俄语语感。2.提高理解、记录所听内容的能力。

3.初步了解独联体各国的日常生活习俗、国情、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4.学习通过听、视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训练就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概述的能力。教学内容:1.俄罗斯原版的听力教学片和录音资料。2.录自俄罗斯电视的国情资料片。

教学要求:

1.听懂教师所规定的录音资料,生词不超过3%,语速70-80%,难度和语速逐步递增,区分精听和略听。2.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通过“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原文资料。3.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初步掌握通过“听”来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够听懂、看懂一般社会生活题材、语言比较浅近的原文教学片;对于原来有起点的学生则要求能基本听懂、看懂中等难度的国情教学片。授课方式:自听、共听、讲解、练习、讨论、归纳。基本采取课下首先自听的方法,课上师生同听难点部分,解决疑难问题,并采取问答、复述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自听情况。

采用教材:

1.原文教学片《让我们认识一下》(19-30课)。2.原文教学片《舒里克、瓦夏和动词……》。

3.《苏联国情》(从中选择语言、内容较为合适的材料)。

考核方式:笔试:听(或视听)6分钟左右上述相关内容的有声材料,听三遍后,笔头做多项选择或简短回答问题;听5分钟左右难度稍大的短文,就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听3分钟左右对话,将所听内容听记下来(给出生词,后两项均为录到学生的磁带上,可反复听)。

课程编号:RR1012

课程名称:俄语阅读(III)[本课程高起点班二年级第一学期上。零起点班一年级第二学期上。]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了解对象国的国情。配合实践课,达到提高学生整个俄语水平的目的。

教学内容:1.介绍莫斯科和俄罗斯其它城市。2.俄罗斯国情。3.俄罗斯人的生活,学生的学校生活。4.介绍俄罗斯作家及杰出人物。5.著名作家的短篇故事:1)Первый учитель(Ч.Айтматов)2)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М.Шолохов)3)Право выбора4)Часы5)История одной любви6)Первенец6.现代报刊选读(介绍当今俄罗斯社会及人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要求:

阅读分为细读和略读两种形式。

1.细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独立阅读,正确理解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及故事等,阅读速度40-50词/分钟。

2.略读:通过快速阅读,能够读懂难度不超过教学大纲,生词量不超过3%的俄文原版文章,掌握所读内容的大意,正确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阅读速度应达到90-100词/分钟。

3.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教师可推荐一些难易相当的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材料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每篇材料学过后学生总结可吸取的积极词、词组、句式,通过滚雪球的方式,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并指导学生将学过的这些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授课方式:

1.综合讲解阅读方面的有关知识。

2.课上与课下相配合。1)留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2)课上临时给学生新材料,限定时间,检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3)突出对难点的讲解(语言难点,内容理解难点)。

采用教材:《俄语阅读》(北外编)《俄语阅读》任课教师选编 参考教材:

1.Книга для чтения(1-2册 1995)2.《伊万诺夫一家》 上海出版社

3.Книга для чтения для студентов 2 курса(1-2册)1997 张金兰等选编 4.《阅读教材》 上外编

5.Материалы для чтения для студентов 2 курса 王丽琴选编6.《Книга для чтения по русскому языку для второго курса》(二年级用)7.Наука и жизнь 19968.Один год молодой семьи 考核方式:

1.选材:文章内容,难易程度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生词量不超过3%。

2.题型:1)选择题(四选一)。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3)笔述概括全文大意。4)检查学过的生词、词组、句式等。

课程编号:RR1013 课程名称:实践俄语(IV)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7 总学时:126 学 分:7 教学目的:

1.在日常生活及一般国情、社会、文化等题材范围内教授常用的词语和句式,发展听说读写译言语技能,加强连贯性口笔语技能训练,提高叙述和独立表达思想的能力。本阶段的教学重点由二人对话逐步过度到多人对话及独白语。2.巩固并熟练运用语法知识。

3.密切结合课文朗读和口语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素质。4.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词典,完成各类作业等逐步培养学生的俄语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旅游2.飞向太空3.《一把骨柄小刀》(文学作品)4.莫斯科5.北京6.《雪》(文学作品)7.杰出的科学家8.伟大的功绩9.《俄罗斯性格》(文学作品)10.西伯利亚简介11.中国地理12.《一封未发出的信》(文学作品)教学要求:

1.语音方面:要求学生做到能正确朗读所学课文,口头交际中语音基本正确,并能运用各种语调手段表达思想感情。

2.词法方面:在言语交际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词汇方面:到本阶段结束应掌握3300-3800个单词,其中积极掌握2200-2400个单词。4.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方面:

1)在所学题材范围内,能就指定的题目进行对话(5-8分钟)、叙述(3-6分钟)。2)能独立阅读、理解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

3)在所学题材范围内会写叙事文、说明文及简单的应用文,拼写、语法及用词错误不超过总用词量的4%-6%。5.每课书之后进行一次测验。

授课方式:讲解、示范、答疑、言语训练(包括朗读、造句、转述、复述、回答问题、对话练习、翻译练习、写作文)。

使用教材:《大学俄语》(东方)第四册 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基础俄语》第四册 丁树杞主编

《Учебник рус.яз.для иностранных студентов-филологов》 考核方式:

期中考试(120分钟),期末笔试(120分钟)。

题型:同义词辨析,造句,阅读理解,翻译句子,作文等。期末口试(每人7-10分钟):朗读、回答问题、转述或复述。

课程编号:RR1011

课程名称:视听说(IV)[本课程高起点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上。零起点班一年级下和二年级上学期上。]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 分:2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通过耳听和视听活动达到:

1.深入理解语调的表意和情态功能作用,增强俄语语感。2.提高理解、记录所听内容的能力。

3.初步了解独联体各国的日常生活习俗、国情、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4.学习通过听、视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训练就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概述的能力。教学内容:

1.俄罗斯原版的听力教学片和录音资料。2.录自俄罗斯电视的国情资料片。

教学要求:

1.听懂教师所规定的录音资料,生词不超过3%,语速70-80%,难度和语速逐步递增,区分精听和略听。2.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通过“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原文资料。

3.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初步掌握通过“听”来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够听懂、看懂一般社会生活题材、语言比较浅近的原文教学片;对于原来有起点的学生则要求能基本听懂、看懂中等难度的国情教学片。

授课方式:自听、共听、讲解、练习、讨论、归纳。基本采取课下首先自听的方法,课上师生同听难点部分,解决疑难问题,并采取问答、复述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自听情况。采用教材:1.原文教学片《来到莫斯科》2.原文电影3.电视节目

考核方式:笔试:听(或视听)6分钟左右上述相关内容的有声材料,听三遍后,笔头做多项选择或简短回答问题;听5分钟左右难度稍大的短文,就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听3分钟左右对话,将所听内容听记下来(给出生词,后两项均为录到学生的磁带上,可反复听)。

课程编号:RR1012 课程名称:俄语阅读(IV)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本课程高起点班二年级第二学期上。零起点班二年级第一学期上。]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学 分:2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了解对象国的国情。配合实践课,达到提高学生整个俄语水平的目的。

教学内容:1.俄罗斯国情2.俄罗斯社会文化生活3.著名短篇小说4.现代报刊选读

教学要求:

阅读分为细读和略读两种形式。

1.细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独立阅读,正确理解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及故事等,阅读速度40-50词/分钟。

2.略读:通过快速阅读,能够读懂难度不超过教学大纲,生词量不超过3%的俄文原版文章,掌握所读内容的大意,正确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阅读速度应达到90-100词/分钟。

3.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教师可推荐一些难易相当的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材料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每篇材料学过后学生总结可吸取的积极词、词组、句式,通过滚雪球的方式,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并指导学生将学过的这些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授课方式:

1.综合讲解阅读方面的有关知识 2.课上与课下相配合

1)留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2)课上临时给学生新材料,限定时间,检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3)突出对难点的讲解(语言难点,内容理解难点)。

采用教材:1.《俄语阅读》任课教师选编2.报刊网络文章

考核方式:选材:文章内容,难易程度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生词量不超过3%。

题型:选择题(四选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笔述概括全文大意、检查学过的生词、词组、句式等。

课程编号:RR1015 课程名称:中级俄语(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_上)教学时数:周学时:5 总学时:90 学 分:5 教学目的:

1.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逐步由基础阶段的训练会话能力过渡到训练独白语能力。2.培养独立阅读、外文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专题,扩大与该专题相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国情、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

教学内容: 1.择业(专题)2.当代青年(专题)3.和平的代价(文学作品)4.体育(专题)

5.中国特色的事物(专题)6.第二种方案(文学作品)7.教师-神圣的职业(专题)8.橡树(文学作品)

教学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2.提高阅读理解及分析归纳能力。

稍加准备能复述所读所听材料,讲述所见所闻,能就学过的题材进行讨论、交谈。语速正常,语音语调正确,基本无重大语言错误(语法、词汇),连贯语达5分钟

授课方式:

1. 解、范例、答疑、训练(包括造句、翻译、改句、回答问题、复述课文、掌握其深层含义)。2. 课堂讨论。采用教材:

《大学俄语》(东方)5册 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

《大学俄语教程》 倪波等编 上海外国语学院 《俄语教程》 Лобанова等编 莫斯科“俄语”出版社

考核方式:

笔试:填空、同义词替换、造句、改句、理解词语和句式、翻译、阅读理解、作文等。口试:回答问题、阅读理解、讲述等,人均10分钟。

课程编号:RR1017 课程名称:俄汉译笔译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原理及俄汉语际对应的基本规律。2.使学生掌握俄汉语际转换的基本技能。

3.使学生养成在翻译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教学内容:

1.翻译的本质、原则和方法。2.词汇语义的确定与传达。3.语法意义的确定与传达。

4.俄语特殊词汇现象和常见句法结构的翻译。5.词汇转换:加词、减词和词义引申。

6.句法转换:词类转译、成分改变和关系转移。7.语义转换:反义译法、逆向译法和补偿法。8.长句翻译与综合转换。

教学要求:

1.课前做好预习,课上专心听讲并按要求完成口头作业。2.每次作业量为:1200-1500俄文印刷符号或500-700汉字。3.认真研究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认真听取教师的作业讲评。授课方式:

课堂讲解,专项训练,译例分析,作业讲评,专题讨论。

采用教材:

1.《俄译汉教程》 蔡毅主编 2.自编教材

参考教材:

1.《语言与翻译》 巴尔胡达罗夫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俄汉翻译教程》 郑泽生、耿龙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简明俄汉翻译教程》 王秉钦、李霞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

笔试。将1200左右俄文印刷符号的俄语短文译成中文,时间为120分钟。

课程编号:RR10014 课程名称:视听说(V)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本课程高起点班三年级第一学期上。零起点班二年级下学期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通过耳听和视听活动达到:

1.适应播音员和记者报道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2.学习通过听、视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3.提高理解、记录、概括、翻译所获信息的能力。

4.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了解独联体各国国情、文化、时事等方面的知识。5.训练学习就某一具体问题阐述自己看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俄罗斯国家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报导、专题片和热点问题讨论节目。2.俄罗斯国情、文化方面的记录片。

3.将上述内容的节目分成文化教育、独联体各国、中俄及国际交往、习俗等专题,每专题结束后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要求:

1.学期初制定出本学期具体教学计划,明确所要达到的提高听力的目标。

2.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广播电视节目新闻、报导的语音、语调、连读等方面的特点,总结该专题的习惯用语和常用表达方式,传授通过“听”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3.听力材料首先由学生课下自听,下次上课以各种方式进行检查,解决自听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分析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课上听一些新的材料。

4.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掌握通过“听”获取信息的方法,养成收听俄语广播或录音的习惯,并且基本能够听懂俄罗斯电台、电视台新闻、时事节目及有关国际问题的一般报导与简短评论,听懂俄罗斯一般语速的关于国际常识和国情知识的介绍,就中俄关系、一般国际问题或社会文化问题等所作的讲座。

授课方式:

自听,难点部分共同听,讲解,练习,总结,归纳。

采用教材:

直接录自俄罗斯电台、电视台的难度相当的录音、录像材料。

考核方式:

笔试:听(或视听)4分钟左右上述相关的新闻(2至3条),将所听内容记录(或转述)下来;听(或视听)4分钟左右报导节目,就其内容回答问题(上述两项均录到学生的磁带上,可反复听);或可采取听二至三遍相关内容的有声材料,然后做多项选择、判断、答问等方式来进行考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报刊阅读(1)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俄语媒体语言的文体特点、掌握俄语报刊的常用词汇、句法手段。2.使学生养成快速阅读、正确理解和准确摘要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当代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动向。

教学内容: 1.国际国内政策 2.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 3.文化动态与文化交流 4.教育、卫生和环境保护 5.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 6.中国报道 7.其他 教学要求:

1.每周阅读量为2000-2500俄语单词。

2.提前阅读,归纳并摘要基本内容,标出难解之处。3.课上积极发言(回答教师问题或向教师咨询)。4.掌握与各领域相关的词汇及不同报刊文体的语言特点。

授课方式:

讲解或答疑、理解测试、回答问题、语言现象讲解及训练、摘要及视译练习。

使用教材: 自编。

参考教材:略

考核方式:考查。

2000-2500俄语单词的报刊文章的阅读理解测试、笔译、文章摘要以及所学词汇、句法、修辞现象的测试。

课程编号:RR1016 课程名称:中级俄语(2)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5 总学时:90 学 分:5 教学目的:

1. 打好语言基本功。逐步由简单的独白语过渡到较为复杂的专题论述。2. 较系统的掌握篇章学基本知识(包括分类、连接方式、主要连接手段等)。

3. 将已学及现学的词汇系统化,从而过渡到构词法及词汇学教学,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及整体素质。

教学内容: 1.计算机(专题)2.联合国(专题)

3.俄罗斯民间创作及寓言(文学)4.人与绘画(专题)5.中国的农民企业家(专题)6.家(文学作品)7.城市建设(专题)8.哈密瓜(文学作品)

教学要求:

1. 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2. 提高阅读理解及分析归纳能力。

3. 稍加准备能就熟悉的专题进行论述,语速正常,语音语调正确,基本无重大语言错误(语法、词汇),连贯语达10分钟。

4. 能就熟悉的题材写叙述性和说明性作文。条理清楚,与语言基本正确。写作速度第小时180词左右。能写应用文,语言合乎语体规范,格式正确。

授课方式:

1. 讲解、范例、答疑、训练(包括造句、翻译、改句、回答问题、复述课文、掌握其深层含义)。2. 课堂讨论。3. 辩论

采用教材:

《大学俄语》(东方)6册 丁树杞主编

参考教材:

《大学俄语教程》 倪波等编 上海外国语学院 《俄语教程》 Лобанова等编 莫斯科“俄语”出版社

考核方式:

笔试:填空、同义词替换、造句、改句、理解词语和句式、翻译、阅读理解、作文等。口试:回答问题、阅读理解、发表议论等,人均10分钟。

课程编号:RR10014 课程名称:视听说(VI)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本课程高起点班三年级第二学期上。零起点班三年级第一学期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通过耳听和视听活动达到:

6.适应播音员和记者报道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7.学习通过听、视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8.提高理解、记录、概括、翻译所获信息的能力。9.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了解独联体各国国情、文化、时事等方面的知识。10.训练学习就某一具体问题阐述自己看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4.俄罗斯国家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报导、专题片和热点问题讨论节目。5.俄罗斯国情、文化方面的记录片。

6.将上述内容的节目分成文化教育、独联体各国、中俄及国际交往、习俗等专题,每专题结束后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要求:

5.学期初制定出本学期具体教学计划,明确所要达到的提高听力的目标。

6.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广播电视节目新闻、报导的语音、语调、连读等方面的特点,总结该专题的习惯用语和常用表达方式,传授通过“听”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7.听力材料首先由学生课下自听,下次上课以各种方式进行检查,解决自听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分析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课上听一些新的材料。

8.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训练,掌握通过“听”获取信息的方法,养成收听俄语广播或录音的习惯,并且基本能够听懂俄罗斯电台、电视台新闻、时事节目及有关国际问题的一般报导与简短评论,听懂俄罗斯一般语速的关于国际常识和国情知识的介绍,就中俄关系、一般国际问题或社会文化问题等所作的讲座。

授课方式:

自听,难点部分共同听,讲解,练习,总结,归纳。

采用教材:

直接录自俄罗斯电台、电视台的难度相当的录音、录像材料。

考核方式:

笔试:听(或视听)4分钟左右上述相关的新闻(2至3条),将所听内容记录(或转述)下来;听(或视听)4分钟左右报导节目,就其内容回答问题(上述两项均录到学生的磁带上,可反复听);或可采取听二至三遍相关内容的有声材料,然后做多项选择、判断、答问等方式来进行考试。

课程名称:报刊阅读(2)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俄语媒体语言的文体特点、掌握俄语报刊的常用词汇、句法手段。2.使学生养成快速阅读、正确理解和准确摘要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当代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动向。

教学内容: 1.国际国内政策 2.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 3.文化动态与文化交流 4.教育、卫生和环境保护 5.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 6.中国报道 7.其他

教学要求:

1.每周阅读量为2500-3000俄语单词。

2.提前阅读,归纳并摘要基本内容,标出难解之处。3.课上积极发言(回答教师问题或向教师咨询)。4.掌握与各领域相关的词汇及不同报刊文体的语言特点。

授课方式:

讲解或答疑、理解测试、回答问题、语言现象讲解及训练、摘要及视译练习。

使用教材: 自编。

考核方式:考试。

2500-3000俄语单词的报刊文章的阅读理解测试、笔译、文章摘要以及所学词汇、句法、修辞现象的测试。

课程编号:RR1018 课程名称:汉译俄笔译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1. 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原理及俄汉语际对应的基本规律。2. 使学生掌握俄汉语际转换的基本技能。

3. 使学生养成在翻译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教学内容:

1. 译的本质、原则和方法。2. 词汇语义的确定与传达。3. 语法意义的确定与传达。4. 汉语特殊词汇现象的俄译。5. 汉语常见词汇现象的俄译。6. 汉语常见句法结构的俄译。

7. 汉译俄技巧:生词熟译,实词虚译及其他。8. 汉译俄的文体问题。

教学要求:

1. 前做好预习,课上专心听讲并按要求完成口头作业。

2. 每次作业量为:1200-1500俄文印刷符号或500-700汉字。3. 认真研究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认真听取教师的作业讲评。

授课方式:

课堂讲解,专项训练,译例分析,作业讲评,专题讨论。

采用教材:

1. 汉译俄教程》 周允、王承时编 2. 自编教材

参考教材:

1.《语言与翻译》 巴尔胡达罗夫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俄汉翻译教程》 郑泽生、耿龙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简明俄汉翻译教程》 王秉钦、李霞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

笔试。将400字左右的汉语短文译成俄文,时间为120分钟。

课程编号:RR1019

课程名称:俄罗斯文学选读(1)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具有阅读文学原著的能力。2.了解并掌握文学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丰富词汇,提高对语言的感悟与熟巧,加强连贯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19世纪不同文学体裁的文学作品:诗歌10首、剧本1部、小说(短篇、中篇)

教学要求:

1.读懂原著,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用俄语讲述作品的基本内容。2.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结构、叙事、人物体系、语言)。3.掌握积极的语汇、句式和重要的语言现象。

4.能就所读浅近文学作品写出内容梗概和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

授课方式:

1.教师讲解疑难点。

2.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作品、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3.课堂口头讨论。4.课下书面作业。

采用教材:

《俄罗斯文学选集》 张建华等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考核方式:

1.口试:考核已学过作品的掌握情况:回答问题,分析作品。

2.笔试:考核学生阅读、分析新作品的能力:阅读并分析相应难度的作品。

课程编号:RR1021 课程名称:高级俄语(1)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3 总学时:54 学 分:3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口笔语综合表达和言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用俄语思维的习惯。2.培养学生就某一问题准确流利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

3.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巩固,熟练掌握积极词汇,完善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职业技能和技巧。4.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构词法,词汇学和修辞学的基本知识。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撰写学位论文做准备。教学内容:

1.高等教育(专题)。2.柏树下的老屋(文学作品)。3.翻译工作(专题)。4.人口问题(专题)。5.固执的露依沙(文学作品)。6.妇女问题(专题)。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工作,课后认真完成作业。2.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构词学、词汇学和修辞学的基本知识。3.能就专题文章做出口头或书面摘要。

授课方式:

讲解,示例练习,使学生首先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然后通过造句、翻译、填空、改句、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方式掌握所学内容及知识。

考核方式:

笔试(填空,改句,造句,翻译,作文等)。口试(回答问题,阐述观点,每人10-15分钟)。

课程编号:RR1022 课程名称:高级俄语(2)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下,10周)教学时数:周学时:3 总学时:30 学 分:2 教学目的:

6.提高学生口笔语综合表达和言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用俄语思维的习惯。7.培养学生就某一问题准确流利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

8.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巩固,熟练掌握积极词汇,完善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职业技能和技巧。9.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构词法,词汇学和修辞学的基本知识。10.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中国经济改革(专题)2.了解音乐,爱好音乐(专题)3.老战士(文学作品)4.小信差(文学作品)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工作,课后认真完成作业。2.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构词学、词汇学和修辞学的基本知识。3.能就专题文章做出口头或书面摘要。

授课方式:

讲解,示例练习,使学生首先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然后通过造句、翻译、填空、改句、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方式掌握所学内容及知识。

考核方式:

笔试(填空,改句,造句,翻译,作文等)。口试(回答问题,阐述观点,每人10-15分钟)。

课程编号:RR1023 课程名称:口译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 分:2 教学目的:

1.通过口译练习巩固三年级结束时已学到的语言知识和已达到的语言技能水平。2.根据口译任务使学生熟悉涉外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语言材料。3.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口译技能。

教学内容: 1.送往迎来。2.国际经济生活。3.文化交流。

4.国际问题专题讨论。5.国际社会热点问题。6.中俄国情

教学要求:

1.选择积极常用的话语和固定搭配,提供同义和近义的表达法,丰富学生的表达手段。2.教师讲解口译的处理方法及技巧。3.用内容相近的材料巩固口译熟巧。

授课方式:

1.难点的翻译和讲解。

2.以真实的随机口语材料为主,辅以少量的书面语体材料。

3.进行交替传译的训练,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译句子、译语段、译大意等。

采用教材: 自编。

考核方式:

模仿真实的口译情景,选择原声材料,让学生口译,同时录音。

课程编号:RR1024 课程名称:口译 课程类别:必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20 学 分:2 教学目的:

1.根据口译任务使学生熟悉涉外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语言材料。2.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口译技能。

3.与硕士研究生提高言语熟巧(包括口译)的学位课程衔接,为进一步培养高级口译人才做准备。

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生活 文化交流

国际问题专题讨论 国际社会热点问题 中俄国情

教学要求:

选择积极常用的话语和固定搭配,提供同义和近义的表达法,丰富学生的表达手段。教师讲解口译的处理方法及技巧。用内容相近的材料巩固口译熟巧。授课方式:

难点的翻译和讲解。

以真实的随机口语材料为主,辅以少量的书面语体材料。

进行交替传译的训练,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译句子、译语段、译大意等。

采用教材: 自编。

考核方式:

模仿真实的口译情景,选择原声材料,让学生口译,同时录音。

课程编号:RR2001 课程名称:俄罗斯地理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一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通过史地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俄语语言对象国情有个整体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语言背景知识的了解。

2.为学生未来从事外事外贸工作做知识铺垫。

3.地理课中分析独联体各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投资环境。

教学内容:

1.独联体的概念和俄罗斯自然地理 2.俄罗斯行政区划和经济分区 3.俄罗斯经济地理概况 4.俄罗斯各经济区的经济特色

5.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及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自然、经济地理 俄罗斯历史:

1.东斯拉夫人和基辅罗斯的建立(7世纪-9世纪末)2.鼎盛时期的罗斯(10-11世纪)3.蒙古靼鞑人统治时期(1240-1480)

4.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俄罗斯的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5.16世纪的俄国内政和外交 教学要求:

1.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2.主动就每个专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课后认真完成思考问题,并能写出答案提纲,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对每课的俄语术语提前预习,每课学完后能够掌握这些词汇。

5.温故而知新。课上就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提问,课程结束进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对新课提前预习。

授课方式:

讲课、提出问题、分析、答疑、分阶段组织课堂讨论;注意活跃课堂气氛,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地图、插图、直观图)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型化和直观化。

采用教材:

1.《独联体地理和俄罗斯历史》.李传明编

参考教材:

1.《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概况》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Физическая география России》 莫斯科大学出版社

3.《Социальная 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география стран СНГ》 莫斯科大学出版社 4.《География России》 俄罗斯高等学校考试大纲

考核方式:

1.全学年共进行三次阶段性考试(地理部分、俄国史部分和苏联史部分)。2.笔试:填空和问答题。

课程编号:RR2002 课程名称:俄罗斯历史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上)教学时数:周学时:2.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通过史地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俄语语言对象国情有个整体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语言背景知识的了解。

2.为学生未来从事外事外贸工作做知识铺垫。

3.历史课中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根源与后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了解俄罗斯有关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术语,扩大俄语词汇量。教学内容:

1.留利克王朝的终结和混乱时期(17世纪初)2.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与发展(17世纪中、下叶)

3.欧洲文明的引入(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4.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产生(十二月党人起义和贵族知识分子的思考)5.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6.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运动

7.19世纪末俄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思潮 8.无产阶级运动与罗曼诺夫王朝的政策评价 9.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历史后果

10.伟大的卫国战争与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11.冷战时期的苏联内政与外交 12.苏联的解体

13.新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对外政策 14.俄罗斯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专题讲座)15.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文化(专题讲座)

教学要求:

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主动就每个专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课后认真完成思考问题,并能写出答案提纲,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每课的俄语术语提前预习,每课学完后能够掌握这些词汇。

温故而知新。课上就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提问,课程结束进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对新课提前预习。

授课方式:

讲课、提出问题、分析、答疑、分阶段组织课堂讨论;注意活跃课堂气氛,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地图、插图、直观图)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型化和直观化。

采用教材:

1.《独联体地理和俄罗斯历史》 李传明编 2.《俄罗斯历史之路》 李英男、戴桂菊编

参考教材:

《俄国通史简编》 孙成木、刘祖熙主编 《苏联兴亡史》 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 《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概况》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с древнейших времен до наших дней》 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俄罗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大纲 考核方式:

全学年共进行三次阶段性考试(地理部分、俄国史部分和苏联史部分)。笔试:填空和问答题。

课程编号:RR2003 课程名称:口语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上)教学时数:周学时:2.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养成敢于开口讲俄语的习惯,培养巩固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

熟练掌握日常口语交际情景(打招呼、询问、叙述、介绍、建议、请求、同意、赞成、怀疑、犹豫、反对、否定、夸赞、致谢、告别)的必要语句和语言规范,达到日常情景交际无障碍。2.巩固和熟练一年级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初步形成俄语语感。

教学内容:

1.相识,见面,.自我介绍 2.交流与沟通 3.学校与大学生生活 4.电话交谈

5.交通工具、观光游览名胜古迹

6.休闲娱乐(电影、音乐、戏剧、演出、等)7.节假日、庆祝活动,祝贺、祝福 8.做客

9.文化习俗与差异 10.购物

11.电脑、网络、媒体

教学要求:

1.课前预习阅读规定材料。

2.课上进行模拟情景演练、讨论、演讲。

授课方式:

1.检查规定内容的掌握。2.课上检查模拟情景演练。

3.以学生为主,鼓励多说,说的标准,教师做必要的点评。采用教材:《大学俄语口语》.张朝意编

参考教材:《东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俄语常用语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考核方式:口试:模拟情景练习,专题讲述。

课程编号:RR2004

课程名称: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1 教学目的:

1.系统、全面地了解俄罗斯文学知识;俄罗斯经典作家,经典作品,俄罗斯主要文学流派、思潮及基演变。2.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增强分析、思维及创新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俄罗斯古代文学概述 2.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3.18世纪文学:古典主义

4.启蒙文学:讽刺批判文学与感伤主义

5.19世纪文学: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

教学要求:

1.阅读相关的参考书。2.阅读重点文学作品。

3.每学期写两次读书笔记及讲评。

授课方式:

1.教师讲授基本知识。2.学生分析重点作品。3.课堂讨论重点作家和作品。

采用教材:

《俄苏文学史》.曹靖华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考核方式: 1.读书笔记。2.文学史知识考核。3.写学期论文。

课程编号:RR2005

课程名称: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系统、全面地了解俄罗斯文学知识;俄罗斯经典作家,经典作品,俄罗斯主要文学流派、思潮及基演变。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增强分析、思维及创新的能力。

教学内容:

“白银世纪”文学与侨民文学 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

苏联文学概论(分期、各时期文学综述)高尔基 马雅科夫斯基 叶赛宁 肖洛霍夫

布尔加科夫与普拉东诺夫 俄罗斯当代文学

教学要求:

阅读相关的参考书。阅读重点文学作品。

每学期写两次读书笔记及讲评。

授课方式:

教师讲授基本知识。学生分析重点作品。课堂讨论重点作家和作品。采用教材:

《俄苏文学史》 曹靖华主编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2 考核方式: 读书笔记 文学史知识考核 写学期论文

课程编号:RR2006 课程名称:俄罗斯文化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二年级(下)教学时数:周学时:2.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教授俄罗斯文化常识和历史发展情况,使学生对俄罗斯的民族形成与发展、社会思想、宗教、艺术、建筑、民间艺术、节庆、礼俗等有所了解;掌握俄罗斯文化的几个基本发展阶段及文化转型情况,认识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社会的特点,以更好地了解当今俄罗斯。

2.经过课堂听讲,使学生提高俄语听力和理解能力,掌握有关术语,丰富俄语词汇。

教学内容: 1.文化常识 2.俄罗斯民族起源

3.基督教和东正教基本常识 4.基辅罗斯文化 5.中世纪罗斯文化

6.彼得大帝的改革和俄罗斯文化转型 7.18-19世纪俄罗斯文化 8.白银世纪文化 9.苏维埃时期文化

10.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化状况

教学要求:

1.能听懂课堂授课,认真做笔记,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课上课下主动提问题,复习讲课内容。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授课方式:

以口授为主,答疑、多媒体教学为辅。

参考材料:

《俄罗斯文化国情词典》 郭聿楷等编

考核方式:

笔试。知识题和问答题。第一学期考查,第二学期考试。

课程编号:RR2007

课程名称:俄语报刊网络阅读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下)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72 学分: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俄语媒体语言的文体特点、掌握俄语报刊的常用词汇、句法手段。2.使学生养成快速阅读、正确理解和准确摘要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当代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动向。

教学内容: 1.国际国内政策 2.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 3.文化动态与文化交流 4.教育、卫生和环境保护 5.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 6.中国报道 7.其他

教学要求:

1.每周阅读量为2000-2500俄语单词。

2.提前阅读,归纳并摘要基本内容,标出难解之处。3.课上积极发言(回答教师问题或向教师咨询)。4.掌握与各领域相关的词汇及不同报刊文体的语言特点。

授课方式:

讲解或答疑、理解测试、回答问题、语言现象讲解及训练、摘要及视译练习。使用教材: 自编。

参考教材:略

考核方式:

2000-2500俄语单词的报刊文章的阅读理解测试、笔译、文章摘要以及所学词汇、句法、修辞现象的测试。第一学期考查,第二学期考试。

课程编号:RR2008 课程名称:时事新闻与评述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上)教学时数:周学时:2.总学时:36 学.分:4 教学目的:

1.加强与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训练。2.丰富学生的语感及语言文化知识。

教学内容:

俄电视新闻中政治、社会、工农业、教育文化等各类新闻,电视访谈,电视讲话,电影等。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听懂俄罗斯联邦国家电视台的新闻报道,采访讲话,能听懂电视文献片。在语速每分钟为140-150词时,理解准确率65%为及格。2.了解俄罗斯社会生活中最新动态。3.掌握积极词汇、句式等语言现象。4.简要介绍所听材料的大意。

授课方式: 1.学生预听。2.教师讲解难点。3.课堂口头讨论。

采用教材:

俄电视节目及网络材料。考核方式:

1.口试:回答问题,简述、评述所听内容。

课程编号:RR2009 课程名称:俄罗斯文化阅读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训练其综合阅读技能,提高分析、理解和初步的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

民间艺术;历史人物;宗教与宗教节日;教堂建筑;名篇摘要;俄罗斯人看中国。

教学要求: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根据文章的深浅程度,要求阅读速度达到100-160词/分钟,理解准确率在70-75%以上。

授课方式:

讲解、答疑、课堂讨论、回答思考题、综述。

采用教材: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作品

考核方式:

口试(对思考题做口头综述)。

课程编号:RR2010 课程名称:当代俄罗斯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介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对当今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有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掌握常用政治、经济等术语,为今后俄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教学内容:

1.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政党、政界人物等

2.1991年以后的经济改革、当前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状况 3.俄罗斯当前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和基本社会心态 4.俄罗斯的民族问题

5.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与对外关系 6.俄罗斯与独联体 7.中国与俄罗斯 授课方式:

按专题讲课,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预见以分析、答疑;努力运用各种直观教具,提高教学效果;组织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笔头考查。

课程编号:RR2011 课程名称:中俄外交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三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迅速扩大有关社会政治、外交、国际关系方面的词汇量,掌握阅读、强记方法。2.培养学生学会用较准确的语言来宣传我对外方针政策并能就中俄关系等国际问题进行简单对话或表述。3.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国内外政策生活大事,能较正确地对重大事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

1.有关阐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法规、文章节选。2.涉及中俄关系的有关文件。3.俄罗斯对外交往的有关报道。4.中俄学者关于中俄关系研究文章。5.中俄关系史料。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经过一或两学期的训练,掌握基本常用国际政治、外交事务中的词汇。能较快阅读中等难度的国际政治、外交事务等报道、文章、文件。2.能就国际政治关系问题作简单讨论,论点明确、叙述有一定条理。

3.能较正确全面地了解我国对外方针政策,并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国际形势及重大事件。

授课方式:

1.阅读讲解、质疑,通过中俄互译及回答问题来进行言语训练。

2.开展课堂讨论、不定期就某一问题(如中俄关系史)作简短讲座性介绍。

采用教材:

《外交阅读》 裴玉芳、郑明秋选编

考核方式:

期末笔头翻译文章节选或就某一问题写出小论文。

课程编号:RR2012 课程名称:俄语语言理论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教授俄语语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语言学史及一般知识有所了解,讲授词汇、修辞等理论知识。通过一定量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掌握运用这些语言知识的能力。2.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及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 2.语言学史。3.构词法。4.词汇学。5.修辞学。1)科技语体。2)报刊政论语体。3)口语体。4)公文事务语体。5)文学修辞。

教学要求:

2.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重在应用。

3.理论讲解要深入浅出,避免授课语言累赘,难懂。4.授课语言可汉俄交叉。

5.学生应搞懂相关概念,按照教师要求如期完成作业。6.学生应认真听讲,做笔记。7.课前学生应预习。

授课方式: 1.讲解理论要点。

2.通过一定量的笔头或口头练习使学生掌握所授理论知识。3.每一专题结束时,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完成书面作业:相关专题的摘要报告或小结等。

主要参考书目:

1.《80年语法》.俄罗斯科学院 2.《现代俄语》.罗津塔尔等编

3.《修辞学》.吕凡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考核方式: 笔试。

课程编号:RR2013 课程名称:中俄经贸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上)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经贸文献,了解经贸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常用的经贸术语,并学会正确运用。

3.培养学生阅读俄文原文专业材料的技能与熟巧,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

1.对外经济与贸易基础知识 2.对外贸易的几种基本方式 3.对外贸易常用文书与信函 4.中国和俄罗斯贸易发展的历史 5.中俄贸易的现状 6.发展中俄贸易的前景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了解外贸的基础知识并能用俄语表达。2.课前仔细阅读老师发给的材料,捕捉主要信息,进行归纳整理。3.课上能就某个经贸专题进行讨论或练习,熟练运用所学的表达方式。

授课方式:

讲解、分析、练习、讨论、归纳、回答问题等。可拿中俄文内容相同的材料进行互译练习。

采用教材:

《经贸俄语》 尹城、李多、史铁强选编

考核方式:

笔试:翻译、回答问题、解释术语。

课程编号:RR2014 课程名称:写作 课程类别:选修

开设年级:四年级(下)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即将走上工作时,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规则,熟悉公文格式,及其汉俄对应形式,学会一般公文的写作与翻译。

教学内容:

俄汉公文互译与写作。

教学要求:

1.掌握公文语言的特点,掌握公文常用的句式、格式,能够翻译(俄汉互译)、起草一般公文。2.要求学生能写内容较为充实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条理清楚,语言基本正确。3.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必要的准备。

授课方式:

1.教师讲解公文及基翻译、写作的特点。2.学生做公文俄汉互译及写作练习。3.分析翻译和写作中的典型错误。采用教材:

自编为主,参考《大学俄语》(东方)中的相关内容。

考核方式:

1.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俄汉两种文字写成的公文互译。2.分类撰写公文。

下载北外研究生课程设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外研究生课程设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班课程设置

    智慧星学前班课程设置 智慧星学前班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前指导大纲》设计的教育教学课程。从知识体系、学习习惯、品德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体能训练五方面进行,......

    课程设置自查报告

    中涧河乡联校国家课程情况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精神,我联校按照要求,积极行动起来,本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

    应用化学课程设置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 四、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应用电工学、机械制图,化工原理。 2、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个) 无机化学、有......

    课程设置3

    八年级课程设置 正课:(总课时36节) 语文:6节数学7节英语 6节 物理 4节 政治2节历史 2节 地理 :2节生物 2节音乐 1节美术1节信息1节体育: 2节下午第四节:(共5节) 语文:1节,数学:1节,英语:1......

    幼儿园课程设置

    2013年乌龙泉喜洋洋幼儿园课程设置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课程设置以《幼儿园新教育纲要》为依据,根据我园 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在培养孩子乐于学习,......

    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变生活 ——大邑特校课程设置解读 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以培智教育为主,在“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变生活”的教育理念下,设置符合培智学生全面发展......

    魔术课程设置

    小小魔术师课程 专业介绍:欢迎您参加小小魔术师训练营,在这里您将学习到魔术的基础入门手法、魔术设计的基本原理、一些经典的魔术小道具、徒手魔术系列更可以让你随手拿些简......

    研究生课程5篇

    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研究生基础课。旨在提高考古专业本科毕业或有一定考古学基础知识的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熟悉和了解考古学研究的一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