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词

时间:2019-05-14 07: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古诗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古诗词》。

第一篇:一古诗词

一 古诗词

1、风(唐)李 峤 解 落 三 秋 叶,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入 竹 万 竿 斜。【注释】 1.解落:散落。

2.三秋: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天。【译文】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 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有时大风从 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

2、凉 州 词(唐)王 翰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注释】

1.《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 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 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3.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4.君:你。

5.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 时用的。6.催:催人出征。【译文】

将士们正准备畅饮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马 背上传来催促出征的琵琶声。请不要笑话我们 醉卧沙场,自古以来出征打仗有几个人能回来。

3、别 董 大(唐)高 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注释】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 黄色,所以叫黄云。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4.莫愁:请不要忧愁。5.知己:知心的朋友。6.谁人:哪个人。7.识:认识。

8.君:你,这里指董大。【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 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 会不认识你?

这首诗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 作。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 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 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 深沉的感慨。

4、江 南 春(唐)杜 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注释】 1.山郭:山城。

2.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 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 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 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 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5、蜂(唐)罗 隐

不 论平地 与 山 尖,无 限 风 光 尽 被 占。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后,为 谁 辛 苦 为 谁 甜? 【注释】 1.山尖:山峰。

2.无限风光尽被占:指蜜蜂到处采集百花酿 蜜。【译文】

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 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 呢?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 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 轼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 遮盖,掩盖。3.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4.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跳入水中。5.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6.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7.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 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 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 天的乌云,而那望湖楼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 柔。

7、惠崇春江晚景(宋)苏 轼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 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2.晓:早晨。

3.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 以食用。

4.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 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5.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 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译文】

竹林外边两三枝桃花初绽开放,春天江水变 暖了,鸭子最先感觉到。蒌蒿遍地生长,芦苇的嫩芽刚吐出,恰好是 河豚将要浮上水面的时候。

8、夏 日 绝 句(宋)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 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 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 232-前 202):秦末下相(今 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 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 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译文】

活着的应当作人中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 竟 西 湖 六 月 中,风 光 不 与 四 时 同。

接 天 莲 叶 无 穷 碧,映 日 荷 花 别 样 红。【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 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4.毕竟: 到底。5.六月中:六月中旬。

6.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 以外的其他时节。7.同:相同。

8.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9.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 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10.映日:太阳映照。

11.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 红:红得特别出色。【译文】到底还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风光与其他时候 大不相同。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花映日 呈现出异样红艳。

10、清 明(唐)杜 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注释】

1.清明:清明节。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 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 体分开一样。

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 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 酒店名。5.借问:请问。【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 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 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第二篇:古诗词教案一

课外古诗词背诵

(一)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朗读前三首诗词。

1、学生借助注释、字典解决《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中的生字。

2、小组内朗读,组长推荐出本组朗读明星。

三、展示交流。

每组朗读明星展示朗读,评选出班级朗读明星。

四、学生结合资料自主理解诗词内容,小组讨论交流。

五、班内展示交流。重点句子: 《长歌行》

1.本诗富含哲理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本诗意在劝勉青少年要珍惜时光,珍惜时光的诗句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本诗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黄鹤楼》

1、写景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思乡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熟读、背诵。

七、当堂检测。

第三篇:一复习古诗词

一复习古诗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3.词——《渔歌子》(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二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

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 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第四篇:古诗词鉴赏一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 1.考查意象的内涵;

2、考查意象的作用;

3、考查意象的特点。

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分析思路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

1、营造气氛;

2、设置背景或环境

3、塑造意境;

4、奠定情感基调;

5、借景抒情;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7、诗歌线索。【常见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寒蝉、行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古诗词鉴赏之意象类解题技巧 《送元二使安西》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芭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芳草、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唐-崔颢

流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

杜鹃、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风急天高猿啸衰(登高。杜甫)

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双鲤、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蟋蟀、捣衣、行舟。仍怜故乡水,千里送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梅花、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幽兰、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蝉、翠竹、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连理枝、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投笔、长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请缨、柳营、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渔樵、山林。

(三)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四)答题示例

1.根据要求找出古诗中意象

有的高考题是要求直接找出全诗的意象(如2005年浙江卷),有的是要求根据诗题找意象(如2006年广东卷),有的是要求根据意象的特点找意象(如2006年浙江卷),有的是要求找出时间变化的意象(2007年广东卷)。主要是以填空和简答的方式设题,如:

(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题: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案】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找出意象并说明其含义或寓意

这种题型是在第一种题型上的深入,它不仅要求考生根据要求筛选信息,还要求考生说明意象的含义或寓意。考生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体裁惯用的意象,并熟知其文化内涵。如望月怀人、折柳送别、长亭送别、鱼雁尺素等。如:

(20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3.找出意象并用简洁语言描述画面

该题型要求找出古诗中的意象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答题时可以从每个句子中所给的意象进行筛选,关键是不要遗漏,在描述画面时需要就全诗意象组合进行简单的概括,关键是抓住特征、抓准特点。如:

(20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荷花、人家、庭院等组成的。

4.找出意象并推测时令

考生必须熟识一些带有时令特征的意象,如梅花报春、落叶知秋等。如:

(20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题:《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案】暮春 飞花

5.比较相同意象的不同作用

相同意象往往在不同诗中所传达的情感不同,塑造的形象也不同。欣赏时不能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描摹上,还要欣赏意象的神韵和品格,把握诗人的寄托。相反,有时即使传达的相同情感,诗人也会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意象,这就需要考生细心体会。如同样是写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写愁,突出愁的长;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以小船写愁,突出愁的重;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则是以烟草、飞絮和梅雨来写愁,突出愁的广。如:

(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题: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6.要求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诗句

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诗句,是高考试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2004年广东卷、2008年山东卷、2009年福建卷、2009年重庆卷都是从这一角度进行设题。鉴赏时可以从意象入手,把握意境,进而体悟诗人的情感。如:

(20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

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题:“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综上所述,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较好的实现了新课标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设题角度较广,考查类型以简答题为主。命题难度呈上升之势,由单纯的筛选意象到理解意象的含义和寓意,再到欣赏情景关系;由一首诗歌到多首诗歌比较阅读。

二、高考诗歌意象鉴赏题备考启示

近年来的高考诗歌意象鉴赏试题给了高中诗歌教学及高考语文备考一些有益的启示。

1.了解诗歌传情达意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高度重视意象作为诗歌的本体特征,建立了“立象以尽意”的诗学美学理论和诗歌创作方法。当诗人对人生、对世界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时,总是要选取或创造最能传情达意的意象。平时我们所说的“诗化”就是意象化,而“诗性”就是意象性。意象反映的,不但有事物的客体表象,还有人类主体的意识和情感心理,是表现诗人心灵的艺术符号。欣赏诗歌就应该从意象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内涵和审美意味。

2.品味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信息

诗歌的语言和日常语言不同,它总是蕴含中更细微更丰富的情感信息,有着更动人的生命意味。“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林庚《说〈木叶〉》)当我们读这些诗时,头脑中就会唤起一幅画面,马上就会就会感到“象”中的意味。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3.了解意象所凝聚的文化内涵

意象原本是诗人为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思意念而创造出来的,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并得以广泛流传就积淀起相应的文化内涵。如:松——坚韧挺拔,竹——刚正有节,梅——经霜傲雪,不畏严寒,水仙——冰清玉洁,菊花——高贵清雅,蝉——餐风饮露高节的品行,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鸿雁——代表信使、表达思乡,梧桐——代伤感情绪,杜鹃——伤春离愁、思乡之情,蟋蟀、鹧鸪——思乡之情,香草、美人——喻美好高洁的品行,而“雁”、“秋”、“月”、“酒”、“落日”、“长亭”、“淡云”、“流水”、“孤帆”、“落花”、“梧桐”、“雨”、“杨柳”常用来表达离别、思乡等伤感情怀,“明月”、“关山”常作为离愁、思念的寄托,可以说掌握了诗歌中这些赋有特别含义和固定文化内涵的意象,就找到了体悟诗歌思想感情的钥匙。

4.感悟意象组合中的“味外之旨”

在诗中,意象作为感觉能够分辨且有欣赏意义的最小单位,只有当它恰当的组合在一起时,才能因意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而产生整体美感效应,才能产生如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意”、“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鉴赏诗歌也须从整体入手,感悟意象的组合中的“味外之旨”。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看似是无联系纯意象的排列,其实内在有一种相关性,它们互相推移逐层推进:“小桥”就在眼前,“流水”耳边潺潺,过了“小桥”,即是幽静祥和的“人家”,而“古道”遥遥,“西风”猎猎,“瘦马”瑟瑟,“夕阳”西坠,“天涯”无边,再加上“枯藤”、“老树”、“昏鸦”,勾勒出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调的秋郊夕阳图,营造出凄凉、孤独的意境,勾起羁旅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武汉市硚口区教学研究室 陈海燕)

读懂了诗意,研读了意象,体悟了意境,文字的表述就该“粉墨登场”了,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阅卷老师对于这类题型,是着眼于各个得分点给分的。这就要求我们考生答题时要讲究解题的规范性。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⑴审清题干要求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视题干中的细微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可以让我们避免答非所问,造成失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命题人给我们答题的指向,继而找到答题的切入口,针对问题作答,提高得分率。

广东卷

林景熙《溪亭》

考题①: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通过认真审读题干,我们抓住“哪些”“时间变化”“意象”这几个要求,就明确“哪些”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变化”应该是表示时间的词而且要突出“变化”一词,“意象”应该是寄寓诗人情感的“景”“物”,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扣紧这些要求轻松地来作答:诗人运用日(暮)、月(初白)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的情感。

⑵运用鉴赏术语

平时的复习训练中,我们应该积累必要的鉴赏术语。比如说语言风格方面: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准确凝练、含蓄委婉、悲慨沉郁、朴实无华、华美绚丽、雄浑豪放、明白晓畅„„;思想感情方面: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表达技巧方面: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意象意境方面: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

积累了这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古代诗歌鉴赏术语,我们在答题时应用它们,就可以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浙江卷 第16题

考题②:简要分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这一小题的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的诗句抒发亡国之痛,温婉悲凉,体现出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运用了“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亡国之痛、温婉悲凉、婉约词”等鉴赏术语,答案的表述就显得准确到位。

⑶掌握表述方式

古诗歌鉴赏考题,我们大致可以作以下六大分类:托物(人)言志类、炼字类、意境类、语言鉴赏类、关键词类、表现手法类等。不管哪一类,一般来说,在表述答案时,我们都尽量采用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表现手法类”为例,答题步骤要分为三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此种手法;此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湖北卷 吴融《华清宫》 李约《过华清宫》

考题①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②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细细审读,研读意象,理出诗歌的情感之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作以下表述,考题①: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第一首宫内宫外对比: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第二首今昔对比: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步骤二)。考题②: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的无情批判;第二首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刺和对王朝兴衰的感叹(步骤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高考古诗歌鉴赏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命题人往往让考生针对某句话或全诗写一段50或8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这类题型的表述方式简单来说是: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具体来说就是三个步骤:①概括观点、特色;②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来证明观点;③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江西卷

高蟾《金陵晚望》 韦庄《金陵图》

考题②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分析鉴赏两首诗歌之后,答案的表述就可以依据以上提到的步骤进行:(总说—概括自己的观点)这两首诗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分说—结合诗句阐述)高蟾认为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表达的效果)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界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分说—结合诗句阐述)韦庄则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表达的效果)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总说)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总而言之,我们在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时候,应该借助古代诗歌蕴藏的各种信息,认真研读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意象)”,体悟诗歌的意境,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理出诗人在诗歌中渗透的思想感情,再结合考题要求,按照一定的解题步骤规范作答。

第五篇:古诗词鉴赏 一年下

古诗词鉴赏

校本教材

一年级下册

中和镇东夏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组编著

梅河口市中和镇东夏小学 校本教材开发组

主 任:牟春玲 副主任:崔志颖

主 编:郭 强

责任编辑:郭 强

著: 郭

刊首寄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

辈出,名篇佳作卷佚浩繁,在中国文明中蔚为壮观,今

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结合艘一次美的洗

礼。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精华,对美的强烈追求,促使

我们在诗歌的土壤里不懈耕耘。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古诗词鉴赏更是如此。2002

年古诗词鉴赏被列入高考内容,不仅高三毕业生,还是

高中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应该提早做些相关的知识

和技能储备。《古诗词鉴赏》就是在为同学提供这方面的 知识素材。

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领会祖国文化的博

大精深!

第一课。。。。。。《回乡偶书》 第二课。。。。。。《风》 第三课。。。。。。《劝学》 第四课。。。。。。《池上》 第五课。。。。。。《望庐山瀑布》

第六课。。。。。。《赠汪伦》

第七课。。。。。。《望天门山》

第八课。。。。。。《夜宿山寺》

第九课。。。。。。《别董大》

第十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2、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

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剌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卢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3、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① 更:古代的夜里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深夜。五更:就是即将天明,拂(fú)晓。② 男儿:男子汉。③ 黑发:借喻青少年。

④ 白首:白了头发(fà)。首:头。这里用来借喻老年。【译解】

灯火不息的三更夜和鸡鸣报晓的五更之时,都是好儿郎勤奋读书追求知识的大好时光。年轻的岁月里如果不知道趁(chèn)早勤奋地学习,到白发苍苍的老年才后悔没读书就太晚了。【赏析】

这是一首饱含哲(zhé)理的劝学诗,诗人在诗中语重心长地告诫(jiè)后人:年轻时代一定要好好读书、勤奋学习,否则到年老后一定会后悔终生的。全诗言浅意深,道理通俗(sú)明了(liǎo),没有更多的铺垫(pū diàn)渲染(xuàn rǎn),开门见山直涉(shè)主题,警(jǐnɡ)醒世人,是一首影响很大的劝学诗。

4、池 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chēnɡ)小艇(tǐnɡ),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zōnɡ jì),浮 萍(fú pínɡ)一 道 开。

【注释】

①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wèi)南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他的诗想像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太婆也能听懂。② 艇:轻便的小船。③ 解:懂得。【译解】

一群娃娃撑着小船去偷采白莲花,他们不晓得掩藏(yǎn cánɡ)踪迹,浮萍被小船荡开,留下一条长长的水路。【赏析】

这首诗描写水乡儿童的一个生活场景。全诗明白如话,情趣生动,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形象如在眼前。

5、望庐(lú)山瀑布(pù bù)

李白(唐)

日照香炉(lú)生紫(zǐ)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yí)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① 香炉: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奇峰(fēnɡ)突起,上面云烟笼罩(lǒnɡzhào),像香炉一样,因此得名。

②遥:远远的。

③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chónɡ),九天是天的最高层。【译解】

阳光照耀(zhào yào)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liáo rào),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xuán guà)于山川之间。那激越(jī yuè)的水柱从峭壁(qiào bì)上一泻(xiè)千里,恍惚(huǎnɡ hū)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zhuì)落。【赏析】

三千飞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浑(xiónɡ hún)的气魄(pò)与不受限制(xiàn zhì)的想像力,古今恐怕(kǒnɡ pà)只有诗仙李白一人。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jīnɡ miào):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rǎn)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来: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qīnɡ xiè)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pánɡ bó)的气势(shì)。通过这三个字的融会贯穿(rónɡ huì ɡuàn chuān),仿佛庐山瀑布就在眼前。“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备(xínɡ shén jiān bèi)。”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在众多的望瀑诗中,此诗可谓(wèi)佳品。

6、赠(zènɡ)汪(wānɡ)伦(lún)

李白(唐)

李白乘(chénɡ)舟(zhōu)将(jiānɡ)欲(yǜ)行,忽(hū)闻 岸 上 踏(tà)歌 声。

桃 花 潭(tán)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注释】 ① 赠:送。

②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热情好客,性情豪爽(háo shuǎnɡ)。题目的意思是,送给汪伦的诗。③ 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译解】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yì)深。【赏析】

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挤(jǐ)离开长安,十年来游遍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广泛(fàn)结交朋友,汪伦就是其中一个。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汪伦脚踏地打着节拍,为李白送行。看到这种场面,李白激(jī)动地流下了眼泪,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这首小诗前两句叙(xù)事,后两句抒(shū)情,赞颂(zàn sònɡ)了真挚(zhì)、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nài)人寻味。

7、望(wànɡ)天 门 山

李白(唐)

天门中断(duàn)楚(chǔ)江 开,碧(bì)水东流至(zhì)此 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ɡū)帆(fān)一 片日边 来。

【注释】

① 中断:中间断开。

② 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fù)近回旋(xuán)向北流去。③ 出:突出。④ 日边:天边。【译解】

汹涌(xiōnɡ yǒnɡ)的长江水使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穿峡(xiá)而过的长江顿(dùn)时水面开阔(kuò)起来,江水奔腾(bēn ténɡ)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隔江对峙(zhì),仿佛迎面而出,抬头远望,忽然发现一只小帆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shǐ)了过来。【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壮丽景色。诗中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相辉映(yìnɡ),如同画景,令人心旷(kuànɡ)神怡(yí)。

8、夜宿(sù)山寺(sì)李白(唐)

危(wēi)楼高百尺,手可摘(zhāi)星辰(chén)。

不敢(ɡǎn)高声语,恐(kǒnɡ)惊天上人。

【注释】

① 危楼:指建筑(jiàn zhù)在山顶的寺庙(miào)。危,高。② 语:说话。③ 惊:惊动。【译解】

山顶寺庙的楼高有百尺,伸出手去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仙人。【赏析】

这首诗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miáo huì)了身处(chǔ)“危楼”的意境(jìnɡ),给人留下了充分(chōnɡ fèn)的想像余地。

9、别董(dǒnɡ)大

高适(shì)(唐)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mò)愁(chóu)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 高适:字达(dá)夫,今河北景县(xiàn)人。唐朝诗人。他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很不得志。他比较熟悉(shú xī)边塞(sài)风光和军队生活,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边疆(jiānɡ)形势(shì)和士兵疾(jí)苦。

② 董大:唐玄(xuán)宗(zōnɡ)时著名的琴客董庭(tínɡ)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③ 曛:昏(hūn)暗。④ 君:指董大。【译解】

黄云动,北风吹,雁南归,大雪飞。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人哪一个不知道你董庭兰的大名啊!【赏析】

这是一首深入浅出的送别诗。诗人以开阔的胸襟(xiōnɡ jīn)和达观的情怀,把送别的场面写得悲壮(bēi zhuànɡ)豪迈(háo mài),把临别赠(zènɡ)言说得激昂(jī ánɡ)慷慨(kānɡ kǎi),给远行的朋友以很大的安慰(wèi)和鼓励(ɡǔ lì)。

10、逢(fénɡ)雪宿(sù)

芙蓉(fúrónɡ)山主人

刘长卿(qīnɡ)(唐)日 暮(mù)苍山远,天 寒(hán)白屋贫(pín)。柴(chái)门闻犬(quǎn)吠(fèi),风 雪 夜 归 人。

【注释】

① 刘长卿(709—约790),唐代诗人。

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遇雪在芙蓉山主人家过夜。③ 苍山:青山。④ 白屋:茅屋。⑤ 贫:破旧。⑥ 吠:狗叫。【译解】

太阳落山,对面的青山也越来越远,天寒地冻,山中的茅屋更显得破旧。柴门外突然传来狗叫声,原来是主人冒着漫天风雪回来了。【赏析】

雪天旅(lǚ)客傍晚投宿,山里人家的主人风雪夜归,诗人只用寥(liáo)寥数笔,就把苍山暮色、茅屋借宿、柴门犬吠、风雪夜归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了。

下载一古诗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古诗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古诗词(一)(共5篇)

    劝学 孟郊(唐)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诗 朱熹(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

    古诗词积累(一)[五篇]

    古诗词积累(一)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

    人教版一至九年级古诗词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集锦 【一年级上册】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

    【中考试题集锦】古诗词赏析一

    【中考试题集锦】古诗词赏析一 古诗词赏析一 一、《过零丁洋》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第一册《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二册《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村居......

    苏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集锦

    内部资料 国内最具竞争力教育辅导品牌 苏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集锦(分班考试复习) 第一册(一年级上册) 1.《一去二三里》 北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汇总

    小学阶段古诗词及古文汇总 【一年级上册】1、《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高考的古诗词赏析一[推荐]

    高考的古诗词赏析一一般来说,古诗与古文,哪个更难懂? 周作人说过,古诗要比古文易于读懂。理由是:古诗无需断句,没有复杂的虚词,句式比较简单所以读古诗,要消除神秘、恐惧心理。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