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趣味博弈论--结课论文--正文
趣味博弈论——结课论文
生活中的博弈论
摘要:博弈论就是关于在包含相互依存情况中的理性行为的研究,是研究对策现象中各方是否存在最合理的行动方案,以及如何找到合理的行动方案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列举了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博弈论例子,图书馆占座问题和文印店的价格战,通过博弈的理论分析,并加上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关键词:生活;博弈;占座;价格战
什么是博弈论?古语博弈有下棋之意,顾名思义,博弈论就好比研究“下棋”的一门学问。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就是研究棋手们在“出棋”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
生活中处处充满博弈,人际关系的互动、绩效的评估、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下面的两个例子是在我身边的博弈,由于本人初涉博弈,分析浅显,还望见谅。
一、图书馆占座问题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资料丰富,环境舒适,是学习的好地方。但是想要在图书馆占得一席之地却并非易事,尤其是暑假前的备考阶段,每天早上5点多图书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龙(图书馆六点半开门),稍微迟点到就发现已经没有位子了。图书馆真有那么多人吗?其实每一层都差不多只有1/3的椅子上有人,其余的座位上都充斥着书、本、包等物品,令人望“座”兴叹。
由于图书馆的座位对于每位同学来说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因此是一种公共资源。当对图书馆座位的“需求”增加,即考试前的备考阶段,座位就
趣味博弈论——结课论文
成了“稀缺”产品。因此占座现象才如此严重。
图书馆占座问题的博弈 B 占座 不占座 A 占座(5,5)(10,0)
不占座(0,10)(5,5)分析:
以两个同学之间的博弈为例,当A同学和B同学都到图书馆占位子,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两个同学都有位子;
2、A同学占位子而B同学不占,那么A同学有位子坐,而B同学没有;
3、B同学占位子而A同学不占,那么B同学有位子坐,A而同学没有;
4、两个同学都不占位子,两个同学也都有位子。
由此可见,A同学的最优选择是“占座”,即不管B同学是否占座,A同学都会有位子。而B同学的最优选择也是“占座”。两个同学都放弃了“不占座”这个同样都有位子坐的策略。
博弈后的理性思考
在博弈论里,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他人的选择的函数。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图书馆“占座”属于非合作博弈,每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理性。由于每个人的效用函数不同(从而有人会认为其他人是不理性),在各自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基础上,很有可能产生对整个集体无效的结果。更进一步,重复次这样的博弈,如果没有外力的强加,不利的均衡就会出现。正如现在图书馆的现状,尽管同学们都有着不同的先验信念(可以理解成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尺),但根据贝叶斯理性(动态),同学们的先验信念在趋同,直至“占座合理”这一知识成为同学们的共识,就会演化成一种不良的制度。
因此,虽然图书管理员采取了很多办法,一直不能根治“占座”问题。因为大家都认为占座是合理的,这种认知是内生的,是很难通过外在的其他途径去改
趣味博弈论——结课论文
变的。因此我认为,要解决图书馆占座问题还是得通过我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式,但这种途径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当然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在短时间内也能达到一定效果,只是治标不治本。
二、文印店的价格战
高校门口总少不了文印店,一个学校外面甚至开了好几家。这些文印店的价格要比其他地方便宜好多。就如我们学校门口就开了两三家家。以前打印是1毛/张,突然有一天所有的店都涨到了2毛/张,我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们发现了市区有一家文印店没涨价,如果要大批量打印我们就会不辞辛苦的跑到那边去打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博弈论里的价格战。
价格博弈
其实价格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非常相像,只是博弈双方不是囚徒而是公司。如果摆在这些公司面前的是两种拓展市场份额的选择:保持价格或降低价格,“囚徒困境”博弈告诉我们这些公司会降低价格并不断重复下去。
B 保持价格 降低价格 A 保持价格(100,100)(80,120)
降低价格(120,80)(90,90)分析:
假设A、B是两家规模差不多的文印店,他们面向同样的市场,对他们的价格博弈进行分析(利润数据为假设数据)。
1、若A店与B店均保持价格,则A与B均获得100万元的收入。但是,对于A、B来说都不甘心让对方抢占其市场份额。
2、如果A店降低价格,若B店保持价格,则A会获得利润120万元;若B店也降低价格,则A会获得利润90万元。相反,若A保持价格,B店降低价格,则A只能获得利润80万元。因此,对于A店来说最佳策略就是降低价格,即使两家店同时降低价格,也能获得90万元的利润,总比80万元高。
3、同样,对于B店来说,也会选择降低价格作为自己的最优策略。博弈双方在降低价格时利润都会减少,如果双方进一步降价,则双方进一步共同减少利润。如此反复,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因此A与B的价格大战的结
趣味博弈论——结课论文
局是一个“纳什均衡”,结果是谁都没赚钱,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是零。
按照价格博弈理论,竞争的双方通常只考虑到自己降价能够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不会去考虑降价可能带来竞争双方总体收益的下降,因此,从理论上讲,降价会一轮一轮地持续下去,直到价格贴近成本再也没有下降的空间,但这时对企业来说也往往意味着危机的到来,企业缺乏资金积累,无法实现持续发展,不仅可能影响到客户利益,也可能导致企业难以为继。
如果博弈双方不打价格战,那么其策略有两种,即采取正常价格策略或合作。其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然会采取各种策略。所以,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采取原来的价格不变,而其他同行却采取各种价格策略,其结果必然是难以生存。
其二,A与B两企业进行合作。就像上面的文印店一样,商量好价格同时涨价。双方合作的基础是:“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但是,双方是否都彼此信任呢?是否会坚持原来的约定呢?即使A与B两企业彼此相互信任,结成战略合作同盟,以相同价格出售商品,但是其他同行业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必然会采取低价策略,就像财经的文印店。其最终结果是A与B的利润同时减少,导致A与B的合作不是“双赢”而是“双输”,这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
从理论上看,文印店的合作涨价策略貌似一定会失败,最终价格还是会回复到1毛/张。但是现实中的实例往往更复杂,要考虑到更多方面。附近打印店的涨价会流失一部分同学到财经去,但这毕竟是少数的大批量打印,大部分同学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宁愿多花几块钱也不愿意跑财经打印,尤其是小批量打印的时候。如果打印店因涨价获得的额外利润超过流失的部分利润,那他们的合作就是成功的。
其实打印店主要还是得通过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非价格方面的优势吸引消费者,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结语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这样说过:“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趣味博弈论——结课论文
虽然只有短短几节课,对于博弈论也只是从皮毛上略有了解,但我还是学会了一种以博弈的观点来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博弈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情况往往比理论复杂得多。透过博弈看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你会发现,乐趣无穷!
第二篇:博弈论结课论文
博弈论结课论文
在开始上博弈论这门课之前,我几乎对它一点都不了解,连“博弈”这个词都很少听过。我是听同学说这门课不错、很好玩,所以我就选了这门课。第一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当时充满着好奇心还有新鲜感,一个个策略游戏是我初步了解了博弈论。
博弈有三个要素:参与者(谁与谁博弈)、策略集(可供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收益(针对所有参与者策略组合,每个参与者获得的收益)。我对收益的认识一开始有点不清楚,总和博弈结果混淆,其实收益不仅包括现实中的金钱、分数等,还包括精神上以及内在的东西,收益是一个综合的得失。
随着不断地学习,了解了更多的博弈模型,像“囚徒困境”、“智猪博弈”、“诺曼底登陆”、“性别博弈”等等,这些模型和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很相似。拿“囚徒困境”来说,它可以影射到现实生活中两大商场的市场竞争。为了占有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两大市场会有激烈的价格战。作为局外人看来,价格都高的话是最好,双方都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可是作为商场的双方,出于理性的考虑和对对方的不信任,必定都会低价竞争,而现实的确如此。
博弈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那就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参与者“入局”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胜利。只有理智才不会出现选择“笨蛋策略”,而是选择“相对优势策略”。如果双方都不理智,策略都是随性的,也就不存在博弈了。在“人都是理性的”这一前提下,每个人之所以参与博弈是因为可以在博弈中获取利益,预期将来所获得利益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博弈的吸引力和参与者的关注程度。预期的收益越大,博弈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博弈中存在这样一个策略组合,即在非合作博弈状态下每个人的策略都是对自己的最优策略,这便是“纳什均衡”。上文提到的“囚徒困境”中,两个人最终的策略组合便是一个“纳什均衡”。无论另一方坦白或是不坦白,这一方选择坦白都是受罚最少的。若把策略集用矩阵的形式表示出,可以通过划线发找到“纳什均衡”。
“性别博弈”告诉了我们“先动优势”。当男方现提出看走球时,女方会出于照顾男方的感受而放弃去看电影,同意一起去看足球,这样男方就有了先动优势,反之,女方亦然。但这种“先动”不是绝对有优势的,如果女方不顾及男方的感受,执意看电影,那么也就不存在先动优势了。在市场竞争中也是如此,先进入市场,可以使企业抢先占领市场,通过广告和口碑先站住脚跟,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取得很大的利益。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一定笑到最后,先动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词。先动可能是盲目的,或是会遇到严重阻碍,而后动者则可以吸取前者失败的经验,从而做到“后下手为强”,这种事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先动者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和准备才行,这样才能在取得先动优势的同时得到长久而成功的发展。
“触发策略”和“礼尚往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无论是俗语中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还是现实中利益双方的合作。举一个例子:两个人一起爬一座山峰,甲累了,乙拉甲一把,乙累了,甲拉乙一把,两个人并肩前行。但突然甲打破了这种模式,不顾乙的死活,自己独自奋力前行,为了自己能在天黑前享受到山顶上的无限风光。幸运的是,乙并没有因为甲的抛弃而无法前行,反而激发了潜在斗志,很快赶上了甲,凑巧这时甲不小心扭伤了脚,无法前行,而乙并不想在理会甲,最终到达了山顶„„
博弈论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很有价值的。以我自己来说,自从学了博弈论后,当遇到选择的时候,我会结合起博弈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也开拓了思维,使考虑事情的角度更周全,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提升了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我想这是我永远的财富。
第三篇:博弈论结课论文
博弈论结课论文
博弈论研究人们的策略互动行为。博弈论认为:
一、人是理性的,即人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二、人们在交往合作中有 中突,行为互相影响,而且信息不对称。博弈论研究人们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决策的均衡问题。换句话说,博弈论研究如何使得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愿做出大家都遵守和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以增进社会的福利的机制。
下面,我将从囚徒困境来说明博弈论带给我的启示。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
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N R0,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 坐牢。上述例子可能显得不甚自然,但现实中,无论是人类社会或大自然都可以找到类似囚徒困境的例子,将结果划成同样的支付矩阵。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动物行动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都可以用囚徒困境分析,模拟生物面对无止境的囚徒困境博弈。囚徒困境可以广为使用,说明这种博弈的重要性。以下为各界例子:
房地产市场的例子:不可重复的出卖
著名作家三盅在他的《杂文也疯狂》中有这样一个单篇——《泡沫中的“囚徒困境” 》。记述了2008年房地产领域的囚徒困境。
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必定会学习博弈论,学习博弈论就必定涉及“囚徒困境”模型,而我一直认为,在所有市场博弈模型中,“囚徒困境”是最为接近心理学的一个,也是最能揭示善恶的一个,更是最能体现集体智慧的一个,选择背叛还是合作,始终是它不变的主题„„
军事或政治学例子:军备竞赛
在政治学中,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两国都可以声称有两种选择:增加军备(背叛)、或是达成削减武器协议(合作)。两国都无法肯定对方会遵守协议,因此两国最终会倾向增加军备。似乎自相矛盾的是,虽然增加军备会是两国的“理性”行为,但结果却显得“非理性”(例如会对经济造成损坏等)。这可视作遏制理论的推论,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遏制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和平。
经济学例子:关税战
两个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以两个选择:
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商品。(背叛)
与对方达成关税协定,降低关税以利各自商品流通。(合作)
当一国因某些因素不遵守关税协定,独自提高关税(背叛),另一国也会作出同样反应(亦背叛),这就引发了关税战,两国的商品失去了对方的市场,对本身经济也造成损害(共同背叛的结果)。然后二国又重新达成关税协定。(重复博弈的结果是将发现共同合作利益最大。)
第四篇:社交礼仪结课论文1正文.
社交礼仪吻礼与吻手礼
社交礼仪——吻礼与吻手礼
报告人:边媛媛
08162306
关键词:礼仪、吻礼、吻手礼
摘要:本文讨论了吻礼的历史及发展。吻礼作为社交礼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特色。结合古今、内外的礼仪现象,阐明吻礼及吻手礼的重要和运用。
提纲:
一、吻礼的历史
二、吻手礼的起源
三、吻手礼运用场所及方式
四、异国礼仪特点
手之吻是尊敬之吻,前额之吻是友谊之吻,面颊之吻是钦佩之吻,唇之吻是情欲之吻,眼睛之吻是倦怠之吻,脖颈之吻是激情之吻,到了疯狂的地步
则无处不吻。
——弗兰茨·格里尔帕策(1791~1872)
吻礼
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盛行接吻的礼俗,除夫妇、情人之间以接吻作为性爱外露的一种方式之外。吻礼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对此国际史学界的看法不一,众说纷纭,迄今难以定论。
有些学者认为,吻礼起源于原始社会。母亲习惯性地以口对口的方式,把嚼碎的食物喂入婴儿口中,母亲让婴儿吸吮乳头,婴儿
社交礼仪吻礼与吻手礼
时,男士以右手或双手轻轻抬起女士的右手,同时俯身弯腰以自己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触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要稳重、自然、利索,不发出“吮”的声音,不留“遗迹”。行吻手礼仅限于室内,而且主要是男士向已婚女士表示的一种敬意。在法国、波兰和拉美的一些国家里,向已婚女士行吻手礼,是男士有教养的表现。因此,在涉外场合,如果外方男士向中方女士行吻手礼时,应礼貌地予以接受。
吻手礼正确的做法
一般的见面礼,如握手礼、拥抱礼、亲吻礼等等,往往都具有双向性,即有来有往,彼此相互施礼。但是吻手礼却较为特别,它通常是单向施礼的,其施礼对象不恬以相同形式向施礼者还礼。
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闭的嘴唇,去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指背。
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
国度差异
英国的上层人士,表示对女士们敬意和感谢时,往往行“吻手礼”。
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不过施吻手礼时,嘴不应接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在德国,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
在波兰民间,吻手礼十分通行。一般而言,吻手礼的行礼对象应为已婚妇女,行礼的最佳地点应为室内。在行礼时,男士宜双手捧起女士的手在其指尖或手背上象征性轻吻一下,假如吻出声响或吻到手腕之上,都是不合规范的。
在沙特,普通国民在见到王室成员时通常要行吻手礼,表示尊敬、忠诚和崇拜。在王室传统活动期间,年轻的王室成员在拜见长辈时也要行吻手礼。但2005年09月10日国王阿卜杜拉宣布:除了(子女)向父母表示忠诚以外,请所有人都不要再吻任何人的手。
参考文献:
《女性职场礼仪书》 王岚薇 著
《最权威商务礼仪课——商务精英必须知道的基本礼节》 [美]惠特摩尔 著,姜岩 译 《中外有别:中国人最应了解的88个国外礼仪》 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 著 《不可不知的一千个礼仪常识》 王晓梅 著 《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金正昆 著
第五篇:博弈论结课论文 国家外交博弈
基于完全信息的中、台、美动态博弈分析
——以“国防授权法”事件为例
【摘要】中、美、台作为如今国际秩序中的主要参与者,为争取国家利益,三方在外交上进行过多次博弈。本文将结合美国“国防授权法”法案的影响,通过动态纳什均衡模型分析中、美、台的博弈条件和收益。
【关键词】纳什均衡、国家、动态博弈
一、引言
由于特别的政治、历史因素,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较为敏感和复杂,而美国国会今秋通过2018财政的“国防授权法”(法案中的涉台条款不具法律效力,不具有强制力),其中关于法案要求美国国防部评估美台军舰互访靠泊可行性这一条款引起了中方的强烈反对,中、美、台三方的外交也因此进入一段新的博弈期。根据相关的博弈理论,对该博弈进行分析,试图推出中、美、台三方为达到纳什均衡状态最终将会采取的策略。
二、事件背景
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在12月8日在华盛顿参加“解读十九大报告”会议时发表讲话时宣称:“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大陆武力统一台湾之时。”
台湾对此的回应,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李宪章在12月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政府未来如何落实国防授权法案内容,台湾无法代表美方说明,但中国官员多次以威胁及恐吓方式伤害两岸人民情感,实无助于两岸关系正面发展。
台方对中方言论提出反对,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对李克新的发言表达严重抗议与不满。陆委会表示,台湾方面反对任何以当方非和平法律和军事举措处理两岸关系,台湾政府致力维护台海及区域和平稳定发展的政策,坚定一贯,台湾感谢美国国会,即美国政府对台安全及台美关系的重视与承诺:“我们有自我防卫的能力与决心,并将持续加强与美国及区域各方密切的沟通与互动,以确保台海的和平稳定。”
2017年1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二签署了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2017年12月13日,美方参议员Tom Cotton在国会公开敦促川普总统,美国不仅要派军舰去台湾,还要举行美台联合军事演习。
中国对美方的动作,中国外交部则在周四(14日)谴责美方的这一决定,称其严重违背了“一中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内容,干涉中国内政。陆慷重申“一中原则”是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坚决反对美台之间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或军事联系,并反对美国向台湾销售武器。他还进一步要求美国能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以免损害“中美合作大局及台海和平稳定”。
台湾外长李大维则在当天出席立法院国防委员会质询会时表示,感谢美国国会的这一支持,并称尊重美国政府的决策。i 三、三方外交博弈分析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1.成本—收益问题
在蔡英文上台后,中国大陆与台湾关系一直处于紧张氛围中。中美两国在军事上也一直以相互竞争、制衡的关系相处。美国在国防法案中提出要求国防部评估美台军舰互访靠泊可行性,必然会对及其敏感的中美、中台关系造成强烈冲击。在本文中,若该法案的这一款项最终获得通过,则需要考虑的成本就是中美、中台关系的恶化造成国家力量的进一步不平衡和加剧国际秩序的不稳定,以及由此增加三方的贸易、互动成本以及随之减少的合作收益,此外还会间接对朝鲜问题的解决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该款项的最大直接受益方则是美国,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范围得到扩张,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博弈资本。若该款项最终未能获得通过,则最大受益方是中国,美国的让步表明中国以强势的姿态与台湾、美国交涉是成功的,为在未来能更多地压缩台湾在国际社会的空间打下基础,从而更容易地对台湾施加影响甚至对其控制,中国也将因此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话语权。台湾由于国际地位较低,国际话语权较弱,在一般国家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但由于在该此博弈中,涉及军事,因此台湾的态度、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的策略产生影响。
2.信息的不对称性问题
国家个体的理性不能推出国际社会的集体理性。中、台、美三方都从己方利益出发进行决策活动,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各方对其他参与者的博弈资本、想法等难以进行全面、充分地掌握,这将最终导致国际秩序的混乱。因此,在本文讨论中,将三方置于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上,各方对自己已有的信息进行公布并负责,由此建立一个完全和完美信息的博弈规则以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
3.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指的是博弈中的一个策略组合(每个参与人选择一个相应的策略),在其他参与人都坚守这个策略组合中的策略不变的情况
ii下,没有参与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而得到一个更高的支付。为实现纳什均衡就需要对所可能出现中、美、台三方的支付进行比较,找出满足各方博弈的均衡条件。
四、中、美、台博弈的动态纳什均衡模型及其分析
1、理论假设前提
(1)、博弈参与者有:中国、美国、台湾
(2)、三方是在完全且完美博弈状态中进行序贯博弈,各方的策略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动态博弈,该博弈规则的重要前提是信息公开透明。
(3)、在该模型中,主要关注中美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美国首先作出决策,中国再采取相应策略(假设中国的两种策略为抗议和沉默)。美国根据中国的态度设定的两种策略分别为坚持和调整,台湾的策略为支持美国和向中国妥协。
(4)、台湾在政治上具有亲美倾向(台湾会始终支持美国),中国始终反对美国参与台湾有关军事事务,美国需要中国协助解决朝鲜问题。
2.成本——收益假设
为简化分析过程,各方在不同博弈阶段的成本、收益设定如下:(1)、美国做出决策,通过该法案中涉台款项,付出成本为b,收益为U,中国收益为-u,台湾收益为a。
(2)、中国提出反对,所需成本是c,由此中国获得的收益是u,若中国不反对,则其收益为-u。
(3)、中国提出反对,美国由此得到的收益是-U,若中国不反对,则美国收益为U。
(4)、中国提出反对,台湾由此得到的收益是-a,若中国不反对,则台湾收益为a。
(5)、台湾反对中方言论,支持美国,则台湾成本(中方降低对台湾的信任值)为q,收益为a-q,中方因台湾的反对所承受的代价为W,中国收益为u-W,美方收益为W+U。
(特别说明:为简化分析过程,将中国因台湾行为所受的收益或代价等价于美国因台湾行为所承受的代价或收益,下文相关分析条件同样适用)
(6)、台湾向中方妥协,不支持美国,则台湾成本(美国对台湾的信任值降低)为e,收益为-a-e,中国收益为u+e,美国收益为U-e(7)、在台湾反对中方言论的前提下,若中国再次提出反对后,美国坚持原法案的概率为p1,美国的成本(为应对中方进一步阻碍的代价)为b,收益为p1(U-b+q),台湾收益则为p1(-a-q)。中国的收益为p1(c-u-q)。
(特别说明,为简化分析过程,本文跳过美方是否会根据台方的不同回应再进行回应的成本——收益情况分析,根据现实的博弈进展情况,直接对美方在台方反对中方言论后进行回应的可能出现的成本、收益组合进行设定。)
(8)、若中国再次提出反对,美国调整法案,对涉台款项进行修改的概率为1-p1,美国的收益为(1-p1)(-U-b+q),台湾收益为(1-p1)(-a-q),中国收益为(1-p1)(u-c-q)。
3.博弈过程及各方收益情况
(1)、中国选择不反对策略,则博弈结束,各方期望收益如下: 中国:-u 美国:U 台湾:a(2)、若中国选择反对策略,则博弈进入第二阶段。
当台湾选择向中方妥协,美方未作出回应时,则各方期望收益如下:
中国:u+e 美国:U-e 台湾:-a-e 若中国选择反对策略,台湾选择反对中方言论,美方未作出回应时,各方期望收益如下:
中国:u-W 美国:W+U 台湾:a-q(3)、由于美方在台湾反对中方言论后再次回应,此时博弈进入第三阶段
当美国坚持原法案,各方期望收益如下: 中国:p1(c-u-q)美国:p1(U-b+q)台湾:p1(-a-q)
当美国调整法案,各方期望收益如下: 中国:(1-p1)(u-c-q)美国:(1-p1)(-U-b+q)台湾:(1-p1)(-a-q)4.博弈结果分析
据以上模型分析,本文推测了以下几种情况:
(1)、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中,-u<U+a,中方收益明显小于台方与美方合作收益之和,中方收益甚至可以为负值,美方具有先动优势。故中方一定会提出强烈反对,要求美方修改涉台军务款项以对收益格局进行调整。
(2)、在台方对中方提出抗议后,a-q<u-W<W+U,台方收益急剧缩小,中方收益与美方收益相比,中方仍是处于劣势,而美方收益明显增大。此外,由于中方在反对时明显是直接针对台方进行行动,中国的这一策略更多的是破坏台方的收益,对美国的实际收益损害较小,故美方乘胜追击,签订原法案。
(3)、根据纳什均衡结果分析,在最终中方反对失败后,中方需要考虑国际社会压力、国内民意倾向、国家军事实力、国家财政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决策,决定最终是否采取军事行动。
若美国军舰停泊在台湾,中方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不会沉默,但若以《反国家分裂法》为名对台湾进行军事行动,中方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甚至会受到联合国的制裁,此外,中国国内矛盾也将会加剧,造成国内秩序不稳定,影响政权的稳定。笔者据此推测,中方由于发动战争的代价较大,因此若美国军舰停泊在台湾,中方更多地是对台湾进行制裁,同时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而非如中方之前所说,使用武力收复台湾。
美国不会忽视当今中国的力量,美国清楚中国将在此问题上采取强硬姿态,美国会考虑与中国近乎敌对的关系将导致的国际秩序不稳定和自身利益的损害。此外,由于在更为急切的朝鲜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协调。因此,笔者推测尽管美国已通过该法案,但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会有所回避,在短期内不会进行相关敏感活动。
台湾则在该问题上会与美方的行动保持一致,在美方进行动作前,台湾不会贸然单方面行动。
这样,中、美、台三方的博弈便达到一个纳什均衡状态,各方在美方确定通过法案后不再持续进行明显的大反应,等待并观察未来局势的变化。
参考文献
i 新闻信息来源:德国之声、纽约时报、法新社、人民日报、苹果日报
ii 策略博弈(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