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野生动物繁育与保护专业基础测试大纲-上海绿化和容
野生动物繁育与保护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大纲
法律、法规和资源管理篇
一、法律、法规
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证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二、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重点掌握国家林业局印发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三、上海市地方性法规
重点掌握《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四、上海市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重点掌握上海市林业局印发的《上海市预防和控制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工作方案》、上海市关于贯彻落实《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了解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五、野生动物保护
重点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措施
六、自然保护区
了解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基本情况。
动物生态学篇
第一章 动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动物生态学
2、生态系统组成
3、生态系统功能主要表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
4、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5、动物生态学发展趋势 第二章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适应
2、表型适应
3、遗传适应
4、光周期现象
5、动物生物学周期
6、临界温度
7、风土驯化
8、光周期对动物的影响
9、动物生物钟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意义
10、生理作用及其意义:
11、动物适应的调节过程 第三章、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
2、食物链
3、食物网
4、营养级
5、生态锥体
6、生态系统特征
7、不同类型生态锥体(即生态金字塔)
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基本特征
2、种群的增长
3、种群调节
4、动物捕食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
5、种群的生态对策 第五章 动物行为学
1、动物行为学概述
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3、动物行为的分类(1)学习行为(2)捕食行为(3)繁殖行为(4)刻板行为
动物生理学篇
一、细胞、基本组织和器官
1、细胞
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
二、骨骼系统
1、骨骼系统的功能
2、内骨骼的构造
3、脊椎动物各纲骨骼系统的特点
三、肌肉系统
1、肌肉的分类
2、肌肉系统的功能
四、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概述
2、呼吸器官
3、脊椎动物各纲的呼吸系统比较
五、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概述
2、消化器官的结构
3、脊椎动物各纲消化系统比较
六、血液循环
1、系统循环的意义与功能
2、血液
3、心血管系统
4、脊椎动物各纲循环系统的比较
七、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概述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八、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与性成熟
2、体成熟概述
3、生殖器官的结构
九、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概述
2、中枢神经系统
3、脊椎动物各纲神经系统的比较
十、排泄系统
1、排泄系统概述
2、泌尿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3、尿的生成与特征
4、脊椎动物各纲泌尿系统的比较
动物饲养管理篇
一、动物饲养管理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
2、动物饲养观察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3、其他应具备的知识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基础
1、饲料概述(1)饲料的概念
(2)学习饲料与营养的意义(3)饲料的分类
2、饲料营养成分及其利用(1)饲料的营养成分(2)动植物体的比较(3)动物性饲料性能及其利用(4)植物性饲料营养特点(5)饲料添加剂
3、饲料的加工调制及其质量鉴定(1)饲料的加工和调制(2)饲料的质量鉴定和监测(3)卫生检疫制度(4)饲料检测制度
三、圈养动物的捕捉与运输
1、捕捉工具 手抄网、套网的使用
2、捕捉方法
鸟类、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部分杂食动物
3、动物运输(1)笼箱制作(2)运输前的准备工作
(3)装笼运输途中的管理及注意事项(4)动物运输方案
四、动物展区的设计
1、展区建筑的功能分区
2、展区建筑的造型分类
动 物 繁 育 篇
一、哺乳动物繁育基础
(一)雄性动物生殖生理
1、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睾丸位置类型:阴囊性睾丸
2、初情期、性成熟、适配年龄的基本概念
3、精液的组成及理化特征
4、精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5、精子的形态特征
(二)雌性动物生殖生理
1、性活动、性发育、性成熟、发情、性活动的分期等基本概念
2、不同种动物在一个自然年度不同的发情周期
3、动物发情周期的四个时期
4、乏情、产后发情及异常发情等情况发生的不同机理
5、雌兽发情鉴定的3种常规方法:外部观察法、试情法、激素测定法
6、排卵发生在发情周期的具体时期
7、卵母细胞增殖、成熟、消亡的三个阶段
8、卵子的结构组成部分
9、卵子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24小时以内
(三)交配和受精
1、精子的输送过程和交配后进入雌体内精子的数目及其存活情况
2、受精过程的五个不同阶段
(四)妊娠和分娩
1、早期胚胎的生存状况
2、不同种动物的胎盘类型(如灵长类、猫科动物等)
3、幼仔在母体子宫内从母体内取得营养的途径
4、胚胎发育的过程
5、母兽分娩的预兆及母兽分娩的过程
(五)泌乳和哺乳
初乳的作用:含有大量的抗体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六)激素在繁殖过程的作用
促卵泡素、催乳素、雌激素等不同生殖激素的作用
二、鸟类繁育基础
(一)鸟类的生殖系统
1、雄鸟生殖器官的构成:睾丸、输精管、阴茎
2、雌鸟生殖器官的构成:卵巢、输卵管
(二)鸟类人工授精
1、鸟类人工采精最常用的的方法:按摩法
2、精液通过密度和活力检查后可分为5个等级(A、B、C、D、E)
三、野生动物繁育
(一)金鱼的繁殖
1、繁殖期间金鱼雌性性别的辨认方法
2、金鱼繁殖所需品种及定向培养品种的方法
3、繁殖用的种金鱼雌雄比例:1:2或1:3
(二)热带鱼的繁殖
1、热带鱼繁殖的基本条件
2、胎生鱼的繁殖特点
3、卵生鱼的繁殖特点
(三)两栖动物的繁殖
1、蝾螈目动物的繁殖特点
2、蛙目动物的繁殖特点
(四)爬行动物的繁殖
爬行类动物的繁殖方式特点:体内受精 体外发育
(五)鸟类的繁殖、孵化、育雏
1、鸟类的繁殖行为的特点及鸟卵的组成结构:卵壳、壳膜、卵白、卵黄和胚胎
2、鸟类种蛋的贮存条件:随着种蛋贮存时间的延长,温度应逐渐提高,而湿度则应降低
3、鸟类人工育雏需要的条件
4、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区别
(六)食草动物的繁育
1、食草动物发情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2、食草动物的分娩预兆及主要表现
3、食草动物人工育幼人工乳配制的基本原则:尽可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七)食肉动物的繁育
1、狮、虎等食肉动物性成熟的年龄及孕期
2、大熊猫的孕期:110—160天
3、季节性繁殖动物和常年繁殖动物的区别
(八)灵长动物的繁育
灵长类动物的发情期、怀孕期及性成熟年龄。如长臂猿孕期7、5个月,大猩猩孕期258天
动物福利篇
一、动物福利概述
1、动物福利的由来
2、动物福利的概念
3、动物福利基本要素
二、动物福利原则
1、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
2、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3、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
4、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5、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
三、动物丰容
1、动物丰容的定义
2、动物丰容的目的
3、开展动物丰容的方法(1)环境丰容(2)食物丰容(3)社群丰容(4)行为丰容(5)气味丰容
野生动物疾病防治篇
一、药物常识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2、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3、药物的剂量和半衰期
4、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5、适合野生动物的给药途径及给药方法
(二)常用药物
1、抗微生物药
2、抗寄生虫药
3、消毒防腐药
4、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5、野生动物的麻醉和化学保定药物
二、野生动物常见传染病
(一)概述
1、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3、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4、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5、传染病的防制措施
(二)常见传染病
1、结核病
2、魏氏梭菌病
3、大肠杆菌病
4、沙门氏菌病
5、巴氏杆菌病
6、犬瘟热
7、猫瘟热
8、猫传染性鼻结膜炎
9、新城疫
10、禽流感
11、口蹄疫
12、炭疽
三、寄生虫病学
(一)概述
1、寄生虫的特性
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3、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4、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的特点
5、寄生虫的实验室诊断
6、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二)野生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
1、线虫病
2、球虫病
3、绦虫病
4、吸虫病
5、螨虫病
6、弓形虫病
四、内科病
(一)消化系统常见病
1、胃肠炎
2、胃肠梗阻
3、胃内异物
4、胃扩张
(二)呼吸系统常见病
1、感冒
2、肺炎
(三)中毒病
1、有机磷农药中毒
2、亚硝酸盐中毒
3、营养代谢病(佝偻病、骨软症、维生素A、叶酸缺乏)
(四)、营养不良
(五)、应激综合征
五、外、产科病
(一)外科常见病
1、外伤
2、外科感染
3、脓肿
4、败血症
5、破伤风
(二)产科疾病
1、分娩及其影响因素
2、难产及处理
3、新生儿护理及常见病预防
六、消毒
1、消毒的概念
2、常用消毒方法
3、常用消毒液及配制
七、动物检疫和疫源疫病监测
(一)基本概念
(二)检疫的意义
(三)如何做好动物检疫
(四)、疫源疫病监测
第二篇:《测绘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测绘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从2008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测绘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测绘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测绘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一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测绘基础知识
1.平面控制测量基础
⑴ 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实施方法。
⑵ 城市平面控制网与工程控制网(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掌握一、二级平面控制;
了解三、四等平面控制;
⑶ 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计算)。
掌握一、二、三级导线测量;
了解三、四等导线测量;
⑷ 掌握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⑸ 了解椭球面上的基本计算。
2.高程控制测量基础
⑴ 掌握高程基准面及水准原点。
⑵ 掌握施工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计算)。
⑶ 熟悉变形(沉降)监测控制网的布设(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⑷ 了解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和方法。
3.角度测量
⑴ 掌握水平角观测概念与观测方法(成果整理、平差计算)。
⑵ 掌握普通光学经纬仪(DJ6)水平角观测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⑶ 熟悉普通光学经纬仪(DJ6)的检验和校正。
⑷ 了解精密测角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⑸ 了解电子测角原理。
4.距离测量
⑴ 掌握精密钢尺量距(方法、成果计算、精度评定)。
⑵ 熟悉电磁波测距(原理、方法、成果计算、精度评定)。
5.高程测量
⑴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实施方法、成果整理、平差计算)。
⑵ 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实施方法、成果整理、平差计算)。
⑶ 熟悉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实施方法、成果计算)。
⑷ 熟悉四等水准测量误差分析(来源、影响、措施等)。
⑸ 熟悉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检测和校正。
⑹ 了解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实施方法、成果计算)
⑺ 了解数字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原理与使用。
二、地形图测绘
1.地形图基本知识
⑴ 掌握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精度)。
⑵ 掌握地形图阅读(地物、地貌、注记)。
⑶ 熟悉地形图的应用(图解坐标及高程;绘制纵断面图)。
2.地形图测绘方法
⑴ 掌握模拟法地形图测绘(原理、实施方法、产品表达及精度)。
⑵ 熟悉数字法地形图测绘(系统组成、实施方法、产品表达及精度)。⑶ 了解航空摄影成图方法。
三、工程测量
1.线路测量
⑴ 掌握线路测量的任务与内容。
⑵ 掌握线路中线测量(目的、内容、实施方法)。
⑶ 熟悉线路圆曲线测设(主点测设和偏角法细部测设的计算与实施方法)。⑷ 熟悉线路纵断面测量(测量方法、成果计算、纵断面图绘制)。
⑸ 了解地下管线测量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2.施工测量
⑴ 掌握工程建筑物放样程序和要求。
⑵ 掌握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放样(放样数据计算、放样步骤、精度分析)。⑶ 掌握高程放样(放样数据计算、放样步骤、精度分析)。
⑷ 熟悉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的内容、作用及方法。
⑸ 熟悉隧道开挖中的测量工作;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正。
⑹ 了解竖井联系测量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3.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
⑴ 掌握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目的、内容、技术要求。
⑵ 掌握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
⑶ 掌握垂直位移观测(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⑷ 熟悉水平位移观测(系统布设、精度要求、视准线法水平位移观测)。⑸ 熟悉变形观测成果处理(资料整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⑹ 了解裂缝观测和挠度观测方法。
⑺ 了解高精度工程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
一、测绘基础理论
1.掌握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2.掌握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统。
3.掌握大地水准面的定义与作用;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
4.了解大地坐标系及其参数;大地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方法。
5.了解地图投影理论。
二、测量误差理论
1.掌握衡量精度的方法;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计算。
2.掌握协方差传播律在测量上的应用。
3.熟悉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不等精度直接平差原理。
4.熟悉误差曲线与误差椭圆。
5.了解条件平差(原理、条件方程式的建立及其解算、精度评定)。
6.了解间接平差(原理、误差方程式的建立及其解算、精度评定)。
第三部分新技术知识
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1.掌握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2.熟悉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3.熟悉卫星定位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4.了解动态差分定位技术、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
二、测量机器人
了解测量机器人的构成、特点及测量功能。
三、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了解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原理、系统构成、应用。
第四部分行业法规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测绘行业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02年)重点掌握第1,2,3,5章
2.北京市测绘条例(2003年)重点掌握第1,2,3,4,8章
二、测绘技术标准(重点掌握技术标准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4.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5.地籍测绘规范CA5002-94
6.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
7.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2005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1.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2.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3.了解知识产权法
4.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5.了解商标的定义
6.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7.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8.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第三篇:测绘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测绘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测绘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测绘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测绘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二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测绘基础知识
(一)平面控制测量基础
1、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实施方法。
2、城市平面控制网与工程控制网(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1)熟悉二、三、四等平面控制
(2)掌握一、二级平面控制
3、导线测量(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1)熟悉三、四等导线测量
(2)掌握一、二级导线测量
4、掌握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5、了解控制网精度估算。
6、了解椭球面上的基本计算。
(二)高程控制测量基础
1、了解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和方法。
2、掌握高程基准面及水准原点。
3、掌握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4、熟悉变形(沉降)监测控制网的布设(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三)角度测量
1、掌握水平角概念与观测方法。
2、掌握普通光学经纬仪(DJ6)水平角观测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3、熟悉精密测角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4、熟悉普通光学经纬仪(DJ6)的检验和校正。
5、了解电子测角原理。
(四)距离测量
1、掌握精密钢尺量距(方法、成果计算、精度评定)。
2、熟悉电磁波测距(原理、方法、成果计算、精度评定)。
(五)高程测量
1、熟悉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实施方法、成果计算)。
2、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实施方法、成果计算)。
3、掌握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布设原则、实施方法、成果计算)。
4、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误差分析(来源、影响、措施等)。
5、熟悉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检测和校正。
6、了解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的使用与检验。
7、了解数字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原理及使用。
二、地形图测绘
(一)地形图基本知识
1、掌握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及其作用)。
2、掌握地形图阅读(数学要素、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注记要素)。
3、掌握地形图的应用(图解坐标及高程;绘制纵断面图)。
(二)地形图测绘方法
1、掌握模拟法地形图测绘(原理、实施方法、产品表达及精度)。
2、熟悉数字法地形图测绘(系统组成、实施方法、产品表达及精度)。
3、了解航空摄影成图方法。
三、工程测量
(一)线路测量
1、掌握线路测量的任务与内容。
2、掌握线路中线测量(目的、内容、实施方法)。
3、熟悉线路圆曲线测设(主点测设和偏角法细部测设的计算与实施方法)。
4、熟悉线路纵断面测量(测量方法、成果计算、纵断面图绘制)。
(二)施工测量
1、掌握工程建筑物放样程序和要求。
2、掌握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放样(放样数据计算、放样实施、精度分析)。
3、掌握高程放样(放样数据计算、放样实施、精度分析)。
4、熟悉地下建筑物施工测量的内容、作用及方法。
5、了解竖井联系测量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6、了解陀螺指北原理和陀螺经纬仪。
7、熟悉隧道开挖中的测量工作;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
(三)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
1、掌握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目的、内容、技术要求。
2、掌握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
3、掌握垂直位移观测(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4、掌握水平位移观测(系统布设、精度要求、视准线法水平位移观测)。
5、熟悉变形观测成果处理(资料整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6、了解裂缝观测和挠度观测方法。
7、了解高精度工程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四)熟悉地下管线测量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五)熟悉地籍和房产测量内容、程序和方法。
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
一、测绘专业理论
(一)掌握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二)掌握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统
(三)熟悉大地坐标系及其参数;大地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方法
(四)掌握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及高程系统;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
(五)了解地图投影理论。
二、测量误差理论
(一)掌握测量误差的概念和误差传播定律;
(二)掌握衡量精度的方法。
(三)掌握协方差传播定律在测量上的应用。
(四)掌握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不等精度直接平差原理。
(五)熟悉条件平差(原理、条件方程式的建立及其解算、精度评定)。
(六)熟悉间接平差(原理、误差方程式的建立及其解算、精度评定)。
(七)掌握误差曲线与误差椭圆。
第三部分新技术知识
一、GPS卫星定位技术
(一)掌握GPS的组成、测量应用范围及定位原理。
(二)熟悉GPS静态定位基础。
(三)熟悉GPS卫星定位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四)熟悉GPS的测量实施与数据处理。
(五)了解GPS高精度定位方法(RTK)。
二、测量机器人
了解测量机器人的构成、特点及测量功能。
三、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了解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原理、系统构成、应用。
第四部分行业法规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测绘行业法规
(一)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02年)重点掌握第1,2,3,5章
(二)掌握北京市测绘条例(2003年)重点掌握第1,2,3,4,8章
二、测绘技术标准(重点掌握技术标准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一)掌握工程测量规范BG50026-93
(二)掌握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三)掌握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四)了解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五)了解地籍测绘规范CA5002-94
(六)了解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
(七)掌握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了解知识产权法
(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五)了解商标的定义
(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八)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第四篇:2011《标准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标准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标准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标准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为客观题。
《标准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一年一月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标准化概论
(一)标准化基本概念 1、标准
(1)掌握定义
(2)掌握对象
(3)掌握本质
(4)熟悉载体
(5)熟悉价值
2、标准的分类和代号、编号
(1)标准的分类
①掌握按适用范围分
②掌握按法律的约束性分 ③掌握按标准的性质分
④了解按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2)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①掌握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代号和编号的规则 ②了解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 ③了解国际标准和部分先进国家标准代号(如:ISO/IEC、ITU、CAC、EN、ANSI、BS、NF、DIN、JIS、гост)
3、标准化
(1)掌握定义
(2)熟悉作用
(3)熟悉本质
(二)标准化发展史
1、了解古代、近代和现代标准化
2、熟悉我国标准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表现形式
(三)标准化原理及形式
1、标准化原理
(1)了解简化原理
(2)了解统一原理(3)了解协调原理
(4)了解优化原理
2、标准化的形式
(1)熟悉简化
(2)熟悉系列化
(3)熟悉组合化(4)掌握综合标准化
(5)掌握超前标准化
二、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质量要求
1、了解标准的制定程序
2、掌握标准制定须遵循的原则
3、熟悉制定标准要满足的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质量要求
4、了解标准复审和备案的有关规定
(二)标准编写方法
1、标准的结构
(1)掌握规范性要素和资料要素(2)掌握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3)熟悉标准的层次
(三)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1、掌握标准名称的构成和形式
2、熟悉规范性技术要素的选择(1)与“要求”有关的原则(2)“要求”表述的内容和形式
(3)范围、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附录的编写
(四)资料性要素的编写
1、熟悉封面、前言、资料性附录的编写
2、熟悉图、表的编写格式和图注、表注的编写方法
3、了解量和单位、数和数值的表示
三、企业标准化
(一)熟悉企业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二)熟悉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三)了解产品实现过程的标准化
1、产品生产营销的主要阶段
2、调研、分析、决策工作及其标准化
(四)了解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
(五)企业标准体系及其构成
1、掌握概念(1)企业标准体系(2)企业标准体系表
(3)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4)评价与改进
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结构(1)编制标准体系结构图(2)编制标准体系明细表(3)编制标准汇总表
(六)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掌握标准实施的意义
2、了解标准实施的程序
3、掌握标准实施的要求
4、熟悉PDCA原理
5、熟悉评价改进方法
四、认证、认可
(一)认证
1、熟悉认证的定义
2、熟悉认证的工作原则
3、管理体系认证
(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19000族)
①了解GB/T19000族标准的构成②熟悉质量管理原则
(2)了解HACCP 认证
(3)了解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系列)(4)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
4、掌握产品的强制认证(1)产品强制认证的范围(2)产品强制认证的规定
(二)认可
1、熟悉认可的定义
2、熟悉认可的内容
五、采用国际标准
(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意义和原则
1、概念
(1)熟悉国际标准范围(2)熟悉国外先进标准
2、熟悉采标的目的和意义
3、熟悉采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及表示方法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
一、了解农业标准化
(一)农业标准化的作用、意义、特点
1、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2、农业标准化的作用
3、农业标准化的特点
(二)发展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措施
(三)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化工作
1、农业标准体系概念
2、农业标准化工作
(1)种植业标准化工作
(2)林果业标准化工作
(3)养殖业标准化工作(4)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5)农业标准化监测体系(6)农产品再加工和食品安全(7)食品市场准入制度(QS)
二、信息技术标准化
(一)概述
1、熟悉信息标准化概念
2、熟悉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及范围
(二)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1、了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2、了解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3、了解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4、了解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5、了解应用标准体系
三、服务业标准化
(一)概念
1、掌握产品
2、掌握服务、过程
3、掌握服务质量特性
4、熟悉服务保障
5、熟悉服务提供
(二)熟悉服务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1、服务基础标准体系
2、服务保障标准体系
3、服务提供标准体系
(三)了解服务标准化的范围和内容
1、服务标准化的范围
2、服务标准化的内容
3、我国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对策
四、能源标准化
(一)能源标准化
1、熟悉能源标准化的概念
2、了解主要任务
(二)能源标准体系
1、了解能源基础标准
2、了解能源技术标准
3、熟悉能源管理标准
五、了解标准化与环境保护
六、了解标准化与城市管理
七、了解标准化与安全
八、了解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规则和唯一性
九、了解商品条码的可追朔性
第三部分
新理论知识
一、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WTO/TBT)
(一)熟悉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基本原则
(二)熟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1、特点
2、表现形式
(三)了解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的概念
二、了解高新技术标准化
推进高新技术的标准化的措施
1、开拓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的领域
2、环境、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制造、信息技术、IT、文化创意等相关领域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3、网络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4、新能源与能效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5、开展纳米科技和超导技术的标准研究
6、航天、航海、海洋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
第四部分
标准化法律法规
一、标准化的法制管理
(一)掌握依法管理标准化的概念
(二)熟悉标准化法制管理的特性
1、政策性
2、约束性
3、技术性
4、群众性
5、社会性
(三)熟悉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
(四)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3、熟悉相关标准化规章
第五部分 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了解知识产权法
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五、了解专利与标准的关系和区别
六、了解商标的定义
七、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八、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九、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第五篇: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的大纲
试论述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工程地质勘查基本内容有哪些 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按工程建设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一般分为规划选点至选址的工程地质勘察、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或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实验室或现场试验、长期观测(或监测)等。
工程地质测绘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测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分析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及其对设计建筑物的影响,并为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它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范围和比例尺的选择,既取决于建筑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已有研究程度,也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设计阶段。规划选点阶段,区域性工程地质测绘用小比例尺(1:10万,1:5万);设计阶段,水库区测绘大多用中比例尺(1:2.5万,1:1万),坝址、厂址则用大比例尺(1:5000,1:2000,1:1000,1:500)。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调研的内容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对所有地质条件的研究,都必须以论证或预测工程活动与地质条件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为目的,紧密结合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当露头不好或这些条件在深部分布不明时,需配合以试坑、探槽、钻孔、平洞、竖井等勘探工作进行必要的揭露。
工程地质测绘通常是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以仪器测量方法来测制。采用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和陆地摄影像片,通过室内判读调绘成草图,到现场有目的地复查,与进一步的照片判读反复验证,可以测制出更精确的工程地质图。并可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地面调查的工作量。
工程地质勘探包括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工程等内容。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
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钻探和坑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完整性或破坏情况,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承受建筑物附加荷载的主要部分的岩土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岩体结构或结构面(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
钻探比坑探工效高,受地面水、地下水及探测深度的影响较小,故广为采用。但不易取得软弱夹层岩心和河床卵砾石层样品,钻孔也不能用来进行大型现场试验。因此,有时需采用大孔径钻探技术,或在钻孔中运用钻孔摄影,孔内电视或采用综合物探测井以弥补其不足。但在关键部位还需采用便于直接观察和测试目的层的平洞、斜井、竖井等坑探工程。
钻探和坑探的工作成本高,故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程地质勘探阶段需要查明的问题,合理设计洞、坑、孔的数量、位置、深度、方向和结构,以尽可能少的工作量取得尽可能多的地质资料,并保证必要的精度。
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原位测试获得工程地质设计和施工参数,定量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手段,是工程地质勘察的组成部分。室内试验包括:岩、土体样品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的测定。现场原位测试包括:触探试验、承压板载荷试验、原位直剪试验以及地应力量测等(见岩土试验、工程地质力学模拟)。
设计建筑物规模较小,或大型建筑物的早期设计阶段,且易于取得岩、土体试样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实验室试验。但室内试验试样小,缺乏代表性,且难以保持天然结构。所以,为重要建筑物的初步设计至施工图设计提供上述各种参数,必须在现场对有代表性的天然结构的大型试样或对含水层进行测试。要获取液态软粘土、疏松含水细砂、强裂隙化岩体之类的、不能得到原状结构试样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必须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长期观测用专门的观测仪器对建筑区工程地质条件各要素或对工程建筑活动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物理)地质作用和某些重要的工程地质作用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进行长时期的重复测量的工作。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岩、土体位移范围、速度、方向;岩、土体内地下水位变化;岩体内破坏面上的压力;爆破引起的质点速度;峰值质点加速度;人工加固系统的载荷变化等。此项工作主要是在论证建筑物的施工设计的详细勘察阶段进行,工程地质作用的观测则往往在施工和建筑物使用期间进行。长期观测取得的资料经整理分析,可直接用于工程地质评价,检验工程地质预测的准确性,对不良地质作用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