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内容之课文重点问答题答案背诵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内容之课文重点问答题答案背诵
1、说说你对《窃读记》中‚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孩子的成长既需要食物,也需要书,因为读书可以哺育灵魂,能不断增长人的知识与智慧。
2、《走遍天下书为侣》中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方法是:理解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积累所得、品味写法、想象作者;启示是:每一次读书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我们读书时要从不同角度去读,多想象、多总结,把书上的知识转为自己的知识。
3、《秋思》中,诗人寄情于 秋风,借助 家书,表达了 思念家乡 的思想感情。
4、①《梅花魂》中,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
答: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② 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
答:在外祖父心中,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对梅花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这幅墨梅图寄托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与热爱之情,所以外祖父保存并十分珍爱这幅墨梅图;现在把它送了外孙女,是希望外孙女也能做一名具有梅花品格的中国人。
③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5、《桂花雨》中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答‚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浸透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因而从情上看,在母亲的心中,家乡的桂花是别的地方的桂花无法替代的。
6、①《钓鱼的启示》中,你如何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
答:捕捞时间未到,留下鲈鱼是错误的,把鲈鱼放回湖里是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选择就是这么简单,可是从作者放鱼回湖里的沮丧心情,就可以看出实践道德有多难,那需要放弃个人的利益。
②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 7
答:因为‚我‛钓了很时间才钓到了这样大的鱼,并且又没有人看到,所以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坚持让‚我‛放回湖里,是因为他想让‛我‚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从中获得实践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③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看出父亲怎样的心理?作者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
答:从‚盯‛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也很喜欢这条鱼,也在经受着道德的考验。作者在生活中可能遇到金钱的诱惑,比如,承包商贿赂他一起以劣换好做假工程,他就可以得到大笔的金钱,他就会受到诱惑。
7、①《落花生》中,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答:花生最可贵的是它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②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其中,对种花生、收花生部分一笔带过,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议花生,这样写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更好的突出中心。
③你如何理解‚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
答:做人就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那些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没有益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④‚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中的‚好看‛指:外表不好看,‚很有用‛指:对别人有好处。
8、你如何理解 ‚依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答: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能带来美好的情感。
9、第五单元
1)汉字产生于 四千多 年前,是世界上 使用人口最多 的文字,曾对 日本、韩国
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传说 仓颉 创造了文字。文字产生以前,古人曾经采用
结绳记事 和 物语 表达和交流。东汉的 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才开始在纸上写字。在此之前,人们在 竹子 和 木头 上写字。
2)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金文 ——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是清朝光绪年间最高学府 国子监 / 7
的主管官员 王懿荣。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文字,盛行于 殷商 时期,出土于 河南安阳小屯村。
3)我国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 王羲之,他的作品《
兰亭序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而柳公权的《 玄秘塔碑 》被视为楷书范本之一广为流传。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 无穷无尽 的变化,或 挺拔如峰,或 清亮如溪,或 浩瀚如海,或 凝滑如脂。
10、①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父亲救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悲伤)-(绝望)-(坚定)-(喜悦)
②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答: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一直不停地挖掘,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诺言。儿子的了不起在于被困的38小时里,他不但克服了恐惧和危险,还鼓励同学们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并在得到救援时,让同学们先出去。③分析句子: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
答:从8小时写起,表现出父亲挖的过程的艰难,更能体现父亲坚定的信念和父亲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答:这里真实地写出了父亲挖了36个小时后的样子,体现了父亲为救儿子历尽了艰辛,突出了父亲坚定的信念和决不放弃的精神。3)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句话课文中出现了3次,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也是支撑两人的力量源泉,反复出现,多处呼应,突出了父亲的责任感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赖,具有深化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
11、《慈母情深》一文中,‚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我‛为什么这样想? / 7
答:因为‚我‛家境困难,母亲挣钱不容易,但她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如果‚我‛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12、‚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①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这两股风指的是 母亲的鼓励 和 父亲的严厉,母亲热情鼓励,父亲提醒鞭策,同一首诗,评价却截然相反,是因为:他们都希望儿子努力上进,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②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
答:成年后,巴迪体会到儿时‚多么幸运‛,因为他既拥有母亲鼓励的爱,让他满怀信心,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被成功冲昏了头脑。
③ 你如何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 答:我在人生的航程中谨慎地把握着方向,不因一时成功和赞扬自满,也不因一时失败和批评就放弃进步。
13、《园明圆的毁灭》 ①理解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宽厘米金额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巨大。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无比的愤怒和痛惜之情。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呀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答:‚凡是‛‚统统‛‚任意‛等词语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这些词语更能激起我们对强盗贪婪、野蛮行径的憎恨。
②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答:作者这样写有两层目的,一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二是让人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激发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同时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感情。
14、《狼牙山五壮士》 / 7
①课文是按 事情发展 顺序写的,分别是(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英勇跳崖)。两次完成掩护任务,作者重点写了 顶峰杀敌、英勇跳崖 的部分,这样写是为了 突出五位壮士英勇牺牲的‚壮士‛之举。②理解语句: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答:‚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体现班长态度坚决,而其他四位战士也同样无所畏惧地紧跟在班长后面,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答:把石头比喻成‚雹子‛,说明石头砸得非常迅猛,非常有力,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15、《难忘的一课》
课文是按照 事情发展 的顺序来写的,其中‚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一句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 三 次,表现了 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①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我‛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答:作者为祖国历代伟人像能重新出现在台湾的学校而激动,也被师生们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感动。
②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答: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16、最后一分钟
1、‚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香港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迎来了新的时代。
2、‚第一朵紫荆‛象征什么? / 7
答:‚第一朵紫荆‛象征开始新的篇章、有着崭新美好未来的香港。
3、‚是午夜,又是清晨‛这句话矛盾吗?为什么这样写?
答:不矛盾,这句话是一语双关的话,表面是说香港回归的时间为凌晨,深层意义是香港熬过了被奴役的黑暗时期,掀开了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新篇章。
17、七律 长征
1、概括全诗的句子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中作者选取了‚千山‛的代表 五岭、乌蒙山、岷山 和‚万水‛的代表 金沙江、大渡河,生动地概述了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2、诗中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全诗表达了诗人 大无畏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3、红军在面对这些艰难险阻,作者的态度是‚ 不怕 ‛,这两个字可谓全诗诗眼。‚ 等闲 ‛两个字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面对困难从容不迫。表达红军无限喜悦的诗句是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8、开国大典
1、课文按照 事情发展 的顺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先写典礼开始前的情况,再写典礼的主体部分,接着写 阅兵仪式,最后写 群众流行。
2、理解句子
①‚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表达出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依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③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答:表现出人们参加开车大典的急切、兴奋的心情。④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答:‚一齐‛显露了群众的心是一致的,他们共同怀着对领袖的热爱与崇敬,以及对开国大典的热切期待。/ 7
3、这庄严的声音,这雄伟的声音,使 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 大江南北,使 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这段话运用了 反复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反复写这句话起了 强调 的作用。
19、青山处处埋忠骨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这两句话表现了毛泽东的什么心情? 答:表现了毛泽东十分悲痛,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革命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眼于异国的土地又何妨。20、毛主席在花山
1、课文按 事情发展 的顺序,先后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村时的三件事:一是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乡亲们请回来;二是 派警卫员给碾米的群众送去茶水 ;三是 与大家交谈,并帮助群众推碾子。/ 7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背诵的课文
五年级上册背诵课文内容
(育才小学 四年一班)
3走遍天下书为侣(7)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①瓜州: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②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解释:
①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②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了几座山。③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④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①意万重:形容有表达的意思很多。
②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③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翻译:
①洛阳城里秋风乍起。②想写信给远方的亲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不知从何说起。③又害怕急匆匆写的信里想说的话说不完。④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长相思
(唐)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上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下阕)
注释:
①榆关:山海关。
②那畔:那边,此处指山海关。
3聒:声音嘈杂。
解释:
(上阕)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下阕)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被嘈杂的声音吵醒,就睡不着了,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这种寒风朔雪之声的。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7)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21圆明园的毁灭(3、4)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院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2狼牙山五壮士(6-9)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 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5.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释: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的浪花。乌蒙山那样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想在脚下滚过的小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只铁索,使人感到深深地寒意。更是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全军上下人人心情开朗,个个喜笑颜开。
注释:
1.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2.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3.万水千山:这里的“万”“千”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难多。
4.等闲:平平常常。
5.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6.细浪:细小的浪花。
7.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8.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9.金沙: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一段。
10.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11.大渡:指大渡河。
12.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13.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14.三军:在古代大国队都设中军、上军、下军等三军。后来常用三军泛指全军。
15.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26开国大典(7)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背诵
第一单元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对韵歌》)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唐代)第四单元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秋天》)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小小的船》)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四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五单元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唐】王维)一个大,一个小,一只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大小多少》)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升国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其二 唐李绅)第六单元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比尾巴》)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唐〕李白)第七单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第八单元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雪地里的小画家》)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唐·李峤)日积月累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唐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其二 唐李绅)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唐〕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唐·李峤)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片段
五年级上册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片段
1.《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自然段(书P10)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2.《“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最后一段(书P103)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3.《圆明园的毁灭》第3、4段(书P115)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4.《狼牙山五壮士》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书P119)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5.《开国大典》第7自然段(书P140)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诗词
1.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书P21~23)
泊 船 瓜 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意: 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秋 思(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洛阳城里秋风乍起,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是要表达的意思很多,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长 相 思(词)(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狂风暴雪的声音的。
2.《七律•长征》(书P136)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斤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1.第 3 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 7 自然段(所以,我愿意„„这真像 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第 10 页
2.第 5 课《古诗词三首》/第 21-23 页
3.第 6 课《梅花魂》第 13 自然段(是啊,莺儿„„总要有梅花的秉 性才好。)/第 26-27 页
4.第 9 课《鲸》第 5 自然段(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就可以判断 鲸的种类和大小。)/第 41 页
5.第 11 课《新型玻璃》几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第 47-49 页
6.第 13 课《钓鱼的启示》第 10 自然段中父亲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 的是与非的问题„„勇气和力量。)/第 60 页
7.第 15 课 《落花生》 第 10-15 段(父亲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第 66 页
8.《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古人的两种记事法/第 80 页
9.第 17 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 12 段中(他挖了 8 小时„„到处都 是血迹。)/第 94 页 10.第 19 课 《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 最后自然段(这些年来„„ 我努力地向前驶去。)/第 103 页
11.第 21 课 《圆明园的毁灭》 第 3-4 段(圆明园中„„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第 115 页
12.第 22 课《狼牙山五壮士》第 6 自然段中(五位壮士屹立在„„相 继从悬崖往下跳。)/第 119 页
13.第 25 课《七律·长征》全文。/第 136 页 14.第 26 课《开国大典》第 7 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一齐欢跃起 来。)/第 1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