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 保护生物资源》教案
《8 保护生物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在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自然保护区里,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在吃着竹子。波波说:“大熊猫真可爱,它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媒体:出示我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
区、卧龙自然保护区、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
讨论:通过阅读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研究杂交水稻等事例,讨论野生动植物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以及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小结: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200万种。但是,人类的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滥伐森林和生态环境被破坏,近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以千计,许多动物和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地球上的物种及其生态环境。人类对世界上千百万遗传物种的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二、活动:
媒体:出示卧龙自然保护区图片。
问题: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什么样的区域能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呢?
资料:一般来说,自然保护区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源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在这块区域内,人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使这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自然综合体的陈列馆和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而且对自然环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包含某个核心对象的陆地及水体为主要任务,所以,自然保护区应该保护的是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等。
引导: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我国各地的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建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
活动:对我们居住的地区(城市)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没有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没有明显变化。
目的:通过调查,使学生对自然保护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第二篇:保护生物资源建议书
——保护地球环境、资源刻不容缓
敬爱的全体师生们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它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着生存资源和条件。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以主人的角度去善待它们保护它。不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伤害它们渺视它们不要让地球母亲伤心流泪。大家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我们要立即行动从身边做起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消灭污染保护环境。在此我想大家提出倡议
1、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20位之后。最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份量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当中。我国也是一个严重沙漠化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人类的大量乱砍乱伐的后果大家要保护树木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气还有蓄水、固土、美化环境的作用。所以大家必须保护、珍惜森林资源。
2、保护生物资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植物是大家美化环境的好帮手如果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没有了动物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姚明都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话说得很对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要像热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热爱它们。
我们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家要用行动保护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大家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如果我们再不节制地长期滥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将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人类将会灭亡如果地球上的资源都枯竭了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所以我们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更美好
建议人
****年**月**日
第三篇:生物资源学实习报告
09级生物科学《生物资源学实习》实习报告模版
1.实习名称:生物资源学实习
2.实习地点:隋唐植物园、王城公园、昆虫馆等
3.指导教师:一班 乔琦;二班 史纪安;三班 宋鹏
4.实习时间:1)隋唐植物园: 2012年10月21日;2)资源生物的地理分布特点及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观看PPT): 2012年10月28日上午3)河科大林学院昆虫馆:2011年11月3日; 4)王城公园: 2011年11月4日。
一、洛阳市隋唐植物园常见资源植物的形态特征与资源特点(20种)。
(一)银杏(Ginkgo biloba):
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叶柄细长,叶片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叉状脉序。雌雄异株,球花单生于短枝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叉端着生具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种子核果状,椭圆形。
2.资源特点:银杏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为常见庭园树和行道树,姿态优美;外种皮可提栲胶;木材浅黄色,细致轻软,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它工艺品用;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种仁供食用,多食中毒,中医学上以种子和叶可以入药,性平、味苦涩,有止咳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功能。
(二)牡丹
二、豫西地区常见昆虫资源的形态特征与资源特点(10种)。
(一)家蚕(Bombyx mori)
1.形态特征: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桑蚕是完全为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2.资源特点:蚕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僵蚕是蚕的4-5期幼虫感染名为白僵菌的真菌死亡后的干燥体,被用来散风和化痰祛痰。
3.地理分布:
(二)马蜂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四篇:8教案
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课 标 要 求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3、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4、能运用美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宣传自己、宣传集体、宣传学校;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巧策划、筹备,集体布臵一个美术展览。
施教措施
1、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3、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5、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积极性;
6、弘扬民族民间美术,提高民族自信心;
7、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思考与探究;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1课时 第2课 色彩的感染力 1课时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1课时
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第1课 书林漫步 1课时 第2课 手工书设计 第3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第4课 书间精灵——藏书票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2课 借物寓意 第3课 寄情山水
第四单元 自己办展览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复习与测试
2课时
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 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欣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师):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发展,绘画逐渐淡化了再现客观事物的功能,艺术家们更多的是表现对世界的看法,抒发感情,对于绘画来说,画得像与不像、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尽力去表现和把握他当时的心态,画他所感动的东西,因为他相信好的画是画面自身显现出来的,气魄在画的骨髓里,气息是清新和自由的,色彩以它的活泼雀跃在尽情地对比并显现和流动于我们的眼前。就像现在展示的这幅马蒂斯经典作品《舞蹈》一样,他用强烈的原色作画,大胆地进行着冷与暖的较量,在画面上放上他所感受的色块,他用大面积的孔雀蓝作背景,并使用黑色进行蒸腾和蔓延,就如同人对上苍未知力量深深的敬畏和内心悄悄的祈语。舒展线条勾勒出的火红的人体,象征着生存的体温。手与手相挽在天与地之间起舞,这时我们好像听到了,那不是音乐而是惊天动地的鼓声。翠绿的大地在鼓声中被夜幕所覆盖,天地间不再拥有清晰笔直的界限,倒突出了人的轮廓与分量,舞动着的己分不清是生命还是火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这感性的现代绘画的世界中,领略色彩的无限魅力!(引入课题——《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②
四、色彩知识回(师):既然我们今天是要探讨色彩,那么我们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1、三原色、间色、复色
2、对比色、邻近色
③
五、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1、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学生的作品?
六、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④ 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课题:书林漫步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教学过程: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⑤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课题:寄情山水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收集的相关图片、笔墨、宣纸、颜料。教学过程: 【概念阐释】(1)山水画
河姆渡时期,已用线刻表达观念性文化和定居的农耕文明。魏晋玄学促进了山水观念的转换,人们更加重视山水所蕴之道,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成为山水画的名作。隋唐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日臻成熟,吴道子以墨笔挥写出疏体山水。王维以“水墨渲淡”表现出“画中有诗”的境界。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林立,画匠无数。(2)花鸟画
中国画中,以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原始社会花鸟画已萌芽,两汉六朝初具规模。唐宋发展成熟。北宋《宣和画谱》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相继出现。明末徐渭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清初朱耷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等花鸟画大师。【导入新课】
1)1955年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远古居民日常生活所用器具中,发现了一个红色陶盆。盆内表面光滑,外部粗糙,盆内和盆口边缘绘有对称的鱼网纹和人面形彩纹,盆上的花纹是黑色。红底黑花是它突出的特征。精美的彩陶盆画面逼真,匠意巧妙,自然、质朴、生动、神秘,看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想一想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人面网纹盆?我们能否说出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基本发展脉络?
(2)我们的祖先与山水朝夕与共,休戚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山水审美观。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关系..中国山川多姿多彩,钟灵毓秀,孕育了深厚的中国文化.早在春秋时,孔子就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战国庄子也说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他们都表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中国古代的文人出则为仕,退则隐居山林,啸傲泉石,寄托性情。由此而产生滋长的山水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天地里,书与画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姐妹花缘物寄情、寓情于境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物我合一,风情万种,如同一颗璀璨的夜明珠用其辉煌夺目的成就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了最佳的注脚。【讲授新课】
中国画的特殊工具
1、中国画是怎样分类的?(1)按表现技法分:工笔画写意画(2)按题材分: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赏心悦目,国画精品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由“心斋”、“坐忘”而臻于大道、达于化境的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山水画是以庄学为根的,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就是庄学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请欣赏当代画家对花木鸟兽的情趣心境 请欣赏当代画家对人物勾画的维妙维肖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的绘画很早就具备了卓越的“写意性”,独特的写意画成为人间奇迹。而这种极其抽象的功夫,在西方绘画中只有到了法国人毕加索的手里才有了发挥的可能。而在中国,似乎天生如此,并且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魏晋时期有顾恺之,唐代是吴道子,中国绘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气象已经蓬勃而出。宋元以后,从赵子昂到董其昌,其间诞生了许多国画大师,使中国山水画以及人物、花鸟无不精益求精,意境深远,格调高雅,中国写意画的成就达到了巅峰,特别是明清时期发展壮大的文人画,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精美绝伦,蔚为大观。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一脉相承,水墨功夫,清新秀雅,一派吞吐宇宙的气象,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一片生机盎然的天地,方寸之间展现无限风光。写意画在平淡中得真味,精神到处,风云际会,百态千姿,跃然纸上,万象众生,呼之欲出。
国画,也叫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臶。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画的基本常识:
一、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战国至汉 岩画、壁画、陶画
帛
画 游牧渔猎等生活画面
珍禽异兽
神仙鬼怪 线条稚拙
色彩简单
色彩鲜艳
气势宏大 自然 生动 质朴 粗犷
浪漫
神秘 [原始]黑山岩画《狩猎图》
自然 生动 质朴 粗犷
》
[原始]花山岩画 《战争庆典牧放图》
『请观察』:下面三幅图画,说说他们都是一些怎样的内容,体现了哪个时期的艺术的什么特点?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这是绘图艺术的源头。陶器上的图案有什么涵义吗?为什么画鱼而不是其他动物?
1、新石器时代:集体舞蹈图、人面纹岩画
特点:自然、质朴、粗犷、浪漫 2.战国:从萌芽走向成熟
特点:出现毛笔绘制的帛画,题材为珍禽异兽(龙凤)历史原因:人们对吉祥动物的膜拜
春秋战国时代,丝绸早已有很大的发展,帛画流行。目前保存下来的战国时期的帛画有: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画的正中是一位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手执缰绳,驾驭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略似船形。在龙尾上站着一只鹤,圆目长啄,昂首仰天。画法用流畅的单线条勾勒为主,以平涂和渲染的色彩为辅。1974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共四幅:;墓主人出行的场面身着红袍,戴冠佩剑,士卒侍从,绘有车马行列,还有鸣金击鼓的乐舞场面。全画现存百余人,数百匹马,数十乘车。3.秦汉:门类丰富
特点:门类丰富;以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为主。
历史原因:人们对鬼神的膜拜、汉代流行“视死如生”的风俗。
二、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文人画)魏晋时期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盛世唐朝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4.魏晋:绘画的转折期
特点:①绘画理论的总结 ②“以形写神”③文人画出现 历史原因:“魏晋风度”,注重个性。
思考:“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士人群体的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文人画? 魏晋以来的社会风貌(社会背景)
(1)社会动荡引发了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同时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以及两教的发展,促使文化上呈现多元的趋向。(三教合一)(2)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又 不愿流俗同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这样一种追求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并开始形成理论。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官僚地主家庭出身。博学有才气。曾任东晋大司马桓温和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善画人物、佛像、山水、鸟兽,特别善于以色彩绘画人物画、肖像画、佛像画等。还善于点睛传神。他的这些画艺术水平很高,受到当时人的高度评价。他将绘画推向了自觉。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绘画理论』:“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小结:
⑥ 第四课 自己办展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展的基本设施、特色、效果。
(2)筹办班级美术作品展,首先应对展览的目的、主题内容、展出的特点、方式、规模、时间等进行细致、周到地设计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展出地点、时间,周全地筹划整体工作。展览的题目可以以画种、班级或表达某种理想等起名,如“装饰画展”“x年级x班书画展”“金秋书画展”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画展的基本特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且尝试策划一次学生画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一次画展的策划过程,并亲身实践,参与设计,培养做事的条理性。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画展呢?它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二)新课讲授 发展阶段1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画展的现场图片,展示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的画展。发展阶段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书画展览策划书案例》,了解书画展览的基本内容,对具体策划内容做详细地解释。课堂练习
运用自己的理解,以组为单位,每组设计一份详细的画展策划书。课堂评价
对学生的策划书进行相应的点评。
⑦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二、教学内容
(一)引导阶段
首先了解学生对展示设计的认识。出示两幅商业展示图片。
教师:当你看到这两张商业展示的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二)发展阶段
一、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1)直线的运用。(2)曲线的运用。3)圆形的运用4)三角形的运用。(5)举行的运用。
2、形式法则的形影:(1)比例与尺度。(2)对比与统一。(3)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手法
1、拟人手法
(1)联想手法:采用联想展示手法,进行陈列布臵。
(2)夸张手法:采用符合生活逻辑和哲理的夸张手法,揭示展览内容、事物的本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3)幽默诙谐手法:运用富有趣味和引人发笑的展示手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组织 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音乐,图片)
二、1.演示课件
学生观看图片,启发学生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视觉展示的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联想生活中感兴趣的场景,选取适合本课主题的画面。
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 论、探究)
出示课题:视觉展示设计
请学生浏览课本(29页—32页)1.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概念。演示相关作品
2.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种类。演示相关作品
3.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要领。演示相关作品
学生欣赏设计作品,分析思考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设计元素,表达了怎样的情节和意境。学生通过欣赏设计 作品,启发学生如何 欣赏设计,学会全面观察和了 解作品中的形象设 计。学会从形象、形式的设计中去理解作品
四、1.如果让我们为学校设计展示空学生提出个人学生在独。
组织学生讨论 间,大家应该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设计?(可根据学校的工作设定主题)
2.组织同学讨论设计方案。
见解 有主题的组织学生讨论。
立发表见 解与相互交流中增进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团体工作的能力。
五、小结
1.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参与校园的设计。
和老师一起总 结本课知识点,积极参与校园设计。
六、课后;布臵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任务
第五篇:教案 (8)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二中 张兆恳
【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教具准备】
CAI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间准备
放映《子午书简》中家同十家中苏轼部分。
二、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滴黄州时写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
⑴ 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⑵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⑶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抢答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⑴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⑵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⑶ 月色入户:(门)
⑷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⑸ 怀民亦未寝:(睡)
⑹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⑺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抢答题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⑴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⑵ 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⑶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⑷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下一回我们举行挑战。
师:师生朗读比赛(生准备)
5、挑战老师:师生朗读比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男、女各一名,挑战教师,其他学生据朗要求,作点评。)
四、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抢答题
(三):先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答。
⑴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⑵ 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⑶ 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⑷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成答案预设:
⑴ 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如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写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耻无权的闲客。
⑵ 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⑴ 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⑵ 删一删,品修辞:
①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预设参考答案:
⑴ 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⑵ 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
(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
(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⑶ 为降低教学难度,先出现关键词句,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⑷ 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五、与作者对话
面对此景此情,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师: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生齐读)
师小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我们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生背诵课文)
六、拓展、积累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教师预设答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3、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举杯望明月,对钦成三人。
──李白 ──张九龄
──李白
──苏轼 ──王安石
──王维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