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教案8

时间:2019-05-11 20:4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汉语教案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汉语教案8》。

第一篇:古汉语教案8

教学内容:古汉语通论(十七、十八)教学重难点:古注编排体例、古注训释方法的了解;古注常用术语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传授新课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Ep:我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尚书·泰誓》)我治乱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十人: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等。(汉·孔安国注)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诗经·邶风·终风》)寤(wù):醒着。寐(mèi):睡着。愿:思。言:焉。

汉·郑玄《毛诗笺》:“言我原思也。嚏读当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先秦(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例外:《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

2、注释的兴盛——两汉

传、笺、章句(章句即离章辨句之意,这类注释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侧重于字词解释,而是着重在按章和句串讲,分析经文大意。Ep:赵岐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王逸《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义疏、集注(集解)(注意: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虽名叫“集解”,其实却是“把《春秋经》和《左氏传》集中起来加以解释的意思”,与一般汇集众说的集解不同。)、音义(《经典释文》)(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孔颖达《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陆德明《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熹《四书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1)、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 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 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王念孙《广雅疏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郝懿行《尔雅义疏》

(三)、古注的内容

1、解释字词含义

解词是训诂学的中心任务,这是由语言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因此它的变化是最敏捷的。要打通古今、地域方言的隔阂,关键是解词。

中国第一部训诂学专著《尔雅》就是一部研究汉语词义的语言学专著,它把古代词义相同相近的词收集在一起,用当时的常用词加以训解。例如:《尔雅·释言》:“还、复,返也。”

不仅通释语义的辞书以释词为主,随文释义的专著也如此,释词是其主要内容。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保民而王。”朱熹集注:“保,爱护也。”

2、串讲句子大意

一般训释古书的专著除了对词语进行训解外,也对句子进行训释。这一传统从《毛传》时就存在。对句子的解释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a、翻译(串讲)

翻译是按字面直接释义,包括直译和意译。①直译是译文与正文词义对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

《尚书·洛诰》:“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苏轼《书传》:“考我所以明子之法,乃尽文王德也。”

②意译是不拘于正文词义和语法结构的串讲,目的在于沟通文意。《孟子·尽心上》:“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赵岐《孟子章句》:“当自勉强以忠恕之道,求仁之术此最为近也。”

b、点明深层含义(言外之意)《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郑笺:“言已心志坚平,过于石席。”

c、推因(不直解句义,而解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朱熹注:“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故众妾乐其德而称愿之„„”

d、说明全句的比喻义

《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唐棣之华。”郑笺:“何乎彼戎戎者乃栘之华。兴者,喻王姬颜色之美盛。”

3、申述篇章旨意

章旨是诗文篇章的大旨,训诂中常用数语加以概括。

《毛传》中每首诗前都有“小序”,实际上是每首诗的主旨。例如:《周南·汉广》小序:“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 汉代赵岐《孟子章句》每章都有章旨,且注释时明言“章旨”,例如:《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赵注:“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备用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宋朱熹《诗集传》往往在每首诗的首章点明章旨,例如:《召南·采蘩》朱熹注:“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

4、分析古书句读

“句”是指在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下加一个圆圈,表示一句话完了;“读”指在一句话中间需要临时停顿的字下加一点。分析句读就是给古书断句。众所周知,古人写书是不用标点的,直到宋代才开始用标点,但仍以不加标点为常。因此刚开始读书的人首先要训练断句。《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里的“离经辨志”就是指分析句读。所以分析句读也是古注的重要内容。例如:《周礼·天官·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凡邦之事跸,宫中庙中则执烛”郑玄注:“郑司农读火绝之,云‘禁凡邦之事跸’。”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飨从径,馁而弗食。” 《经典释文》:“一读‘以壶飧从’绝句,读‘径’为‘经’,连下句。”

5、阐释语法现象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清代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但中国传统的训诂学中很早就有对语法现象的阐述。这些语法现象大致也可分为词法、句法,词法中又包括实词用法和虚词用法。a、虚词用法

《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淮南子·精神篇》:“不识天下之以我备其物与?”高诱注:“与,耶,辞也。” b、实词用法

《礼记·表记》:“不自大其事。”孔疏:“大谓夸大。”这里“大”用为动词。

《吕氏春秋·长攻》:“有功于此,而无其失,虽王可也。”高诱注:“此三君有功名,假令无其缺失,虽为王可也。”高注以“为王”对译“王”,说明原文“王”用作动词。c、句法

《诗经·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孔疏:“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古之人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这里孔氏阐述了一个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问题。

《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谷,谷中。”

6、注明难字读音

训诂是以汉字记录的书面语言为对象的,而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不能直接拼出读音。虽说形声字有声符标音,但声符也是表意的字,且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方言的分歧,所以许多声符后来不能准确表音了。这样,许多难字、僻字、古字就需要注音。前人训诂中常用的一些注音方法有: a、譬况法

譬况法也叫描写法,直接描述字音的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是中国训诂著作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标音法。例如:《吕览·慎行》:“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

《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泛也,其气博泛而动物也。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气放散也。”

譬况发音说明比较含糊,所言难以明白,所以应用时间不长,范围也不广。b、“读若”、“读如”法

顾炎武《音论》说:“汉时人未有反切,故于字之难知者多注云‘读若’。” “读若(读如)”是汉代人常用的注音方法,它比前一种方法有进步,以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比拟所注字,读者有比对,能知其仿佛。例如:《吕氏春秋·至忠》:“非怒王,则疾不可治”。高诱注:“怒读如强弩之弩。”《礼记·士丧礼》:“幎目用缁。”郑玄注:“幎,读若《诗》曰‘葛蕾萦之’之萦。” c、直音法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例如:《诗经·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陆德明《经典释文》:“莫,音暮。”《楚辞·离骚》:“霑余露之浪浪。”洪兴祖补注:“浪,音郎。”

直音法广泛被注家使用,但直音法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它要求以同音字注音,若某字没有同音字或同音字更难认,直音法便失去了作用。

d、标注声调法

自从南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四声学说后,训诂家们便借助四声别义的功能进行标音。例如:《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朱熹《诗集传》:“卷,上声。”《楚辞·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洪兴祖补注:“好、恶,并去声。”《史记·五帝本纪》:“置左右磊监,监于万国。”张守节《史记正义》:“监,上监去声,下监平声。”

e、反切法

反切法是汉魏之际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标音方法,它用两字给一字注音,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调。如《广韵》:“毛,莫袍切。”取“莫”的声母和“袍”的韵母、声调相拼,就是“毛”的读音。下面举两个例子:《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朱熹《集传》:“夭,于骄反。”《左传·昭公三年》:“寡人不能独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俪,在縗絰之中,是以未敢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云:“任,音壬;縗,本亦作‘衰’,七雷反;絰,直结反。”

7、说明修辞特点

训诂的内容也包括讲解修辞方法。例如: 《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

《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兴也。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兴”是诗的六义之一,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事的修辞手段。)

《汉书·蒯通传》:“且秦时失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张晏注:“以鹿喻帝位。”(鹿、禄音同,双关)

8、注明史实典故

a、史实

章太炎《国故论衡·明解故》中指出:“故有故训和故事两种,故训用以释义,故事用以记事。”可见训诂既训义又训故事,如《春秋》三传就用大量的事实和史迹传解《春秋》。《春秋·文公》:“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左氏传》:“十七年,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卿不书,失其所也。”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毛传:“二子,伋、寿也。宣公为伋取于齐,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愬伋于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出,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贼又杀之。国人伤其涉危遂往,如乘舟而无所薄,汎汎然迅疾而不碍也。”毛传在这里讲述了二子的身份及发生的史实。

b、典故

古人文章中常引用典故,正确解释典故也是训诂的内容。

《左传·昭公十三年》:“谚曰:‘“臣一主二’,吾岂无大国?”杜预注:“言一臣必有二主,道不合,得去事大国。”杜预对典故的解释不但说明了“臣一主二”的意义,而且说明了引用者的意思。

贾谊《吊屈原赋》:“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李善注:“《吴越春秋》曰:干将者与欧冶同师,俱作剑。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干将造剑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干将妻名也。”李善注详细说明了原文“莫邪”的典故。

9、校勘文字错讹

书籍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各个时代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无数次的传抄、翻刻,错误是难免的,训诂学家在注经时往往先校对经文。因此校对文字,改正脱误也是古注的一个内容。

《周礼·春官·大宗师》:“侯执信圭,伯执躬圭。”郑玄注:“信当为身,声之误。”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朱熹《集传》:“息,吴氏曰,韩诗作思。”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郑玄注:“今《月令》‘渔师’为‘榜人’。”

10、其他

a、讲述天文地理

我国大量古籍中,不但有像《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汉书·地理志》等专门讲天文地理的书,而且在古书的注解中也常常讲到天文地理。例如:《诗经·大雅·桑柔》:“以念穹苍。”毛传:“穹苍,苍天。”《尔雅·释天》: “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左传·庄公廿九年》:“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杜预注:“大火,心星,次角、亢见者,致筑作之物。‘水昏正而栽’,谓今十月定星昏而中,于是树板干而兴作。” b、提示隐含哲理

宋人传注喜欢大讲义理,往往于传注中提示出哲理。例如:《诗经·周南·关雎》朱熹注引康衡言:“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四)、古注常用的术语

1、曰、为、谓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④、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⑤、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诗·魏风·硕鼠》:“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诗经·魏风·硕鼠》:“胡取禾三百囷兮。”毛传:“圆者为囷。”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毛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2、谓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谓”和“谓之”区别:a、位置不同,使用“谓之”的时候,被释词总是放在它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词总是放在它的前面,b、解释的内容不同,“谓”往往是用于以具体解释抽象、或以一般解释特殊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而“谓之”不仅用来释义,还可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3、貌、之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

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4、犹 用“犹”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涯也。”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诗经·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郑笺:“室,犹巢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声训:依据读音线索来探求词语的含义。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周礼·地官》:“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郑玄注:“媒之言谋也。”

6、读曰、读为

一般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段玉裁《说文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书经·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7、读若、读如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

段玉裁《说文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脩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8、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三、布置练习

第二篇:古汉语语法教案

第一章 词 类 活 用

(一)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 使 动 用 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其从犬廿?禽又狼?——《殷契粹编九二四片》(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详论)(2)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3)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4)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5)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国语周语下》

(6)故不如先斗秦赵。——《史记项羽本纪》

(7)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汉书东越列传》(8)(天汉)四年春正月,(汉武帝)朝诸侯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9)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宋玉《风赋》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少(“从、食”常见),但有时很不容易辨认。只能借助上下文义进行揣摩。试比较:

(1)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下》(2)孟子将朝王。——同上

(3)欲因此时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4)涉间(人名)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大量出现。它们一般容易辨认,因为它们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往往就是使动用法。如:

(1)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尸于楚,以求知罃。——《》(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3)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4)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汉书韩信传》(5)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汉书袁术传》

(6)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世说新语方正》榻分独榻和连榻,坐独榻为尊,坐连榻则否。

(7)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世说新语贤媛》(8)贤者举而上之。——《墨子尚贤中》

(9)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 省略宾语的情况:

(1)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魏其武安列传》(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2)晋侯谓庆政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僖公十五》 晋惠公对庆郑说:“敌人深入了,怎么办?”庆郑回答说:“君王让他们深入进来,能够怎么办?”“(3)“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孔子说:“人口真多啊1冉有说:“人口很多,还需要做什么呢?”说:“让他们富有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降服 屈服的意思 战争的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了

(6)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蔺列传》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论语子路》君子容易为他做事,但是不容易讨他欢心。如果讨他欢心不按照自己的准则,不做好自己的本分,肯定不会成功(讨他欢心);小人反之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指使下,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少见,活用的名词一般是普通名词,偶也有方位名词或专有名词。如:

(1)宋人请猛获于卫,„„亦请南宫万于陈,„„宋人皆醢之。——《左传庄公十二年》(2)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齐桓公会合诸侯保存异姓国家(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5)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信南山》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细分其地亩。(6)南东:用作动词,指将田陇开辟成南北向或东西向

(6)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全部将田垄改为东西向’(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8)(齐欲救代,对魏王说)故王不如东苏子(代),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9)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光派专诸刺王僚](10)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南宋初降金被立为傀儡皇帝]

三 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名词或形容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表达“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看成什么来对待”(有人建议列为“处动”)的意思。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这种意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表示当事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1)王吉兹卜。——甲骨卜辞

(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蛊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再为王侯之事而操劳。

高尚其事:认为自己做的事很高尚。

(3)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左传哀公七年》(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5)„„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国语鲁语下》(6)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先轸曰:“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 就在那个时候,晋文公刚去世,还未下葬。先轸对襄公说:“秦师不可不拦击,臣请求去拦击他们。”襄公说:“先君去世,尸体在堂,见秦军之利而拦击他们,不是非为人子之道吗!”先轸说:“不来吊唁我们的丧事,不对我们的悲哀表示忧伤,是看我们君死孤弱啊。

(7)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8)藤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史记淮阴侯列传》(9)太子迟之,疑其悔改。——《史记刺客列传》

(10)人生贵得适意尔。——《世说新语识鉴》人生贵在得以舒适啊,(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1)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小雅白驹》音讯不要太自珍,切莫疏远忘友情。(2)窃窃然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岂杓人哉?——《庄子庚桑楚》都窃窃私语想把我奉柯于贤人之间,我难道是那种标杓的人吗俎豆:奉祀。予:我。

(26)杓(dú):标准。其:岂,难道。

(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4)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5)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襄十一》(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7)秦,形胜之国也,带山阻河,悬隔千里。——《汉书高帝纪下》(8)依渤海,墙泰山,堑大河。——杜牧《燕将录》

(9)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10)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柳宗元《封建论》

(四)意动和使动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样”;意动是“认为宾语怎样”。使动句叙述的是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是主观认识或主观感觉,不一定是事实。试比较:

(1)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4)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左传昭公十二年》

四 名 词 用 如 动 词

指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频率较使动意动为高(认识有发展)。包括普通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两类。如:

(一)普通名词活用:

(1)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3)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4)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6)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三》(7)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8)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9)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10)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

有些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读音改变,如“衣”、“王”。

(二)方位名词活用:

(1)子墨子不听,遂北。——《墨子贵义》

(2)平原君乃置酒,„„前,为鲁连寿。——《战国策赵策》(3)沛公引军过而西。——《史记高祖本纪》(4)吾亦欲东耳。——《史记淮阴侯列传》(5)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

五 名 词 作 状 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借助跟介词的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如:“我们在教室上课。”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作状语。另外,少数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普通名词也可直接做某些动词的状语,如“集体购票”、“电话联系”、“笑脸迎人”、“公费留学”、“现金支付”等。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名词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语法著作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不当)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较浓重的修辞色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表示时间处所方位:

(一)表时间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名词充任的时间状语有时不是单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是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A 表条件方式: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3)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庄子庚桑楚》 B 表频繁发生:

(1)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2)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4)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C 表逐渐发展:

(1)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2)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二)表处所:

(1)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国语越语》(3)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史记留侯世家》

(4)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史记张释之列传》(5)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汉书龚遂传》 “山行”、“家居”、“郊迎”

(三)表方位:

(1)舍適子不立而外求君。——《左传文公七年》

(2)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3)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吴起孙子列传》(4)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汉书严延年传》(5)左抱幼妾,右拥嬖女。——《国语晋语赵文子冠》

二 表示工具依据方式:

(1)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2)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史记留侯世家》(3)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表工具】(4)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史记留侯世家》(5)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汉书严延年传》

(6)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依据】

(7)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8)遂入见王,涕泣膝行。——《汉书龚遂传》

(9)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0)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表方式】

三 表示对人的态度:

(1)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知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6)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7)彼秦者,„„虏使其民。——《汉书董仲舒传》 四 表示比喻:

(1)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3)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4)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史记张释之列传》(5)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汉书梅福传》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小石潭记》(8)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清稗类钞》

相 关 问 题 一 其它被视为活用的情况:

有些教材还介绍了古汉语中其他一些活用的情况: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数词充当谓语成分等,下面略作介绍: 动词用作名词:

(1)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孟子滕文公下》(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形容词用作名词: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数词用为动词:

(1)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军争》

(2)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6)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战国策赵策二》 “例不十,法不立”

另外,从句法的角度看,使动、意动实际上都是古汉语中动宾关系的特殊语义格式,因而有人把它们叫做“特殊动宾关系”。事实上,古汉语动宾结构中不属于施受语义关系的远不止这两种。下面结合例句略加说明:

“为宾动”:主语“替”宾语、“为(给)”宾语动,或“为了”宾语动。(1)晋解张御郤克。——《鞍之战》(2)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3)文赢请三帅。——《崤之战》

(4)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衣其尸,枕之股而哭之。——《左襄二十七》(5)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孟子告子上》(6)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8)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论语》

(9)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10)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经小雅伐木》

“对宾动”:主语对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朝、向”宾动)(1)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郑伯克段于鄢》

(2)君三泣臣也,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因宾动”:宾语是主语发出某动作行为的原因,因宾而动。(1)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崤之战》(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史记信陵君列传》(4)诸侯归其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5)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

“以宾动”:主语用宾语为工具或材料而动作,动词多以名词活用。(1)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尔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2)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3)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史记货殖列传》

二 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为另一类词,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可资参考的语法条件有以下数种格式(主要是名词的活用,形容词主要是“高、贵、尊、卑、贱”等词,例略):(1)名词+名词

正常关系(词性均不变):A 并列

B 偏正 C 同位 D 判断句主谓 活用关系(其一活用为动词): A 动宾: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3)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战国策赵策》(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史记屈原列传》(5)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6)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B 主谓:

(1)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上(较上例6)(3)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4)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C 动补:

(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史记高祖本纪》 “军霸上”(2)名+代词

人称代词“之”、“我”

(1)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

(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3)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史记项羽本纪》 附着性代词“者”、“所”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梦溪笔谈采草药》(3)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4)寡人未知所过也。——《韩非子难四》

(5)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3)副词、助动词+名词

(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3)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孟子公孙丑上》(4)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左传僖公十九年》(5)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蔺列传》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记刺客列传》(形容词)(7)非敢后也,马不前也。——《论语雍也》(8)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9)寡人欲相甘茂。——《史记甘茂列传》(4)名词+介宾结构

(1)刑(通“型”)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2)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宁毋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5)“名而动(动而名)”结构

(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2)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3)进诚梯而下之。——《资治通鉴》

(4)„„去今之墓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 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汉语语言特点认识的深入,近年来,“词类活用”的理论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理论界对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从跟本上否定其合理性,主张取消“词类活用说”,有人则审慎地对其进行修正。事实上,很多教科书和语法著作把“词类活用”的范围划得过宽,把一些本来是正常用法的用词现象视为“活用”,尤其是“名词用如动词”一类,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认识词义的引申和词性的变化,就会看到很多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仅是名词的词,历史上它们曾经是动词或动名兼类词。如“衣”、“雨”、“军”、“贼”、“鞭”等(简析)。要想对这一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需要我们有建立在阅读大量历代典籍基础上的纯熟的文言文语感,又需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汉语特点的把握、汉语史的观念)作支撑。

本章思考题: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使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3 意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4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应当如何从语法角度辨别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第二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 词序及词序的功能:

(1)词序:也叫“语序”,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2)词序的功能:词的排列顺序,反映着词与词的各种关系。因而,词序是语法规则的具体体现,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但在不同的语言里,词序发挥的功能并不一致,如俄语主要靠词形变化表达词的语法意义,语序对它的约束力并不大。各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如,汉语的正常语序是“主谓宾”,而日语的正常语序是“主宾谓”。

词序不仅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往往也是修辞手段。通过词序的变化,可以强调句子语义的重点,给读者或听者以更为明晰、强烈的印象。如《论语雍也》“贤哉,回也”,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强调了谓语“贤”,突出了颜回所具有的不同凡响的品格。

(3)汉语的词序特点:

1.地位突出:因为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语素)缺乏形态变化,所以词序在汉语中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无论词、短语或句子中都是这样。如“语法”、“法语”,“人情”、“情人”,“人君”、“君人”,“学习汉语”、“汉语学习”,“我爱他”、“他爱我”。在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为主,更是出现了象“回文联”、“回文诗”这样特殊的语文体式。(例见卡片)2.词序固定:汉语虽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其词序却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是:(1)主—谓,(2)动—宾,(3)定—中,(4)状—中,(5)中—补。这些基本词序自古至今保持了巨大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二 古汉语的特殊词序:

古汉语里也有部分特殊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词序实际上主要存在于先秦上古汉语中,自汉代以后逐渐变化,后来大都从口语中消失。但由于历代写文章的人习于仿古,也由于有些句式富于表现力而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因而特殊词序在中世以后的古文中仍不乏其例。词序变化的特殊性与基本词序的稳定性相结合,使语言显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掌握这些特殊词序的变化规律不仅使我们对古今汉语的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古汉语的能力。这些特殊词序主要有宾语前置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一)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基本的动宾、介宾词序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即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某些条件下,宾语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也是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A 疑问代词作宾语: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诗经?唐风?鸨羽》(3)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国语?晋语一》(4)问臧(奴隶)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常用来指单靠主观热情,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性,结果好心办坏事。男仆娶婢女所生的儿子称“臧”。

(5)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6)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7)藐藐孤女,何依何恃?——陶潜《祭程氏妹文》(8)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9)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梁惠王上》

(10)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11)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12)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这里有两个要件,一,必须是疑问句,二,宾语必须是代词。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时,疑问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前(如“又谁敢怨?”),也有置于助动词后的(如“吾敢谁怨乎?”)。另外必须注意的,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时才受本规律的制约,如果疑问代词只是宾语中的一个成分,那么整个宾语并不前置,如:(1)此为何名?——《韩非子?喻老》

(2)欲于何所王之?——《史记?三王世家》 如欲前置,需使用“之”标志。如: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先秦时代,这一规律比较严格,偶有例外。汉以后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4)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5)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予违,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于一言而兴邦乎?”】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做君主是很难的,做臣子是不容易的。’如果知道做君主很难,这不就近乎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兴盛吗?”((6)(子玉)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左传?僖公二十八》

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时,代词宾语可置于动词前,也可置于助动词或副词前。如:(1)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2)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武王至殷郊,系堕。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吕氏春秋?不苟》(4)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

在先秦汉语里,这一规律并不严格,有较多的例外,例略。这表明,在口语里,否定结构的代词宾语很早就开始后置了,但文言中仍呈现前置后置并存的局面(远古汉语)。C 宾语用代词复指:

前置宾语用代词“之”、“是”、“焉”、“斯”、“于”等作标记。如:(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2)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3)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4)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左传?襄公二十年》(5)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6)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7)宋卫实难,郑何能为?——《左传?隐公六年》(郑请成,陈侯不许,五父谏“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8)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9)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10)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左传?襄公三十年》(11)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12)弓矢斯张,干戈戚扬。——《诗经?大雅?公刘》(13)赫赫南仲,猃狁于襄(除去,扫除)。—《诗经?小雅?出车》“墙有茨,不可襄也”(14)王贪而无信,唯蔡於感。——《左传?昭公十一年》

(15)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昭公十六年》贿:财物;字:抚养。

几种固定格式: “唯+宾+之(是)动”

(1)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庄子?达生》(2)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诗经?小雅?斯干》“没有过错(文采),没有威仪(邪僻)”

(4)唯余马首是瞻。——《左?襄十四》 “此(是)之谓”(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隐元》(2)四方之民莫不具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3)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左传?昭公三十年》

“何„„之有”

(1)敌利则进,何盟之有?——《左?成十五》(2)郤伯见,公曰:“君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成二(3)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淮夷),或曰:“陋,如之何?”】

(4)夫子焉不学,而也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5)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国语?晋语八》

D 无标志的宾语前置:代词“是”、“以”的宾语(1)君子是则是效。——《诗经?小雅?鹿鸣》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5)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6)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

小结:在宾语前置的这四种类型中,前两种是古汉语句法规律本身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如此就是错误的句法。而后两种则更多的属于一种强调宾语的表义需要,更像是一种修辞手段。

(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A 动量的一般表达法:数词+动词

例:

(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2)病万变,药亦万变。——《吕氏春秋?察今》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现。《史记?汲郑列传》(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B 动量的强调表达法:“主谓结构 + 者 + 数词”

例:

(主语)

(谓语)

(1)鲁仲连辞让者三

——《战国策?赵策三》

(2)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史记?鸿门宴》

(三)其他

有些教材中还介绍了定语和状语后置,如: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也是位于中心词之前,后置的定语多是表修饰意义的词组和数量性定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岳阳楼记》(4)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5)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元》

(6)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状语后置】

(1)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孟子?告子上》(2)子何絕我之暴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3)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魏公子列传》(4)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

我们的看法:这些词序在现代汉语中同样存在,且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语用上的安排或修辞上的需要。

本章思考题: 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宾语前置现象?各种宾语前置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2 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在表义上有什么特点? 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怎样表示的? 第三章 判 断 句

(一)句类、句型和句式:

句子有不同的类型,给句子分类又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依功能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依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通常把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类别叫句类);依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句型又有不同层次,如陈述句又分肯定句和否定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等。句式则是句型的一个下位概念,指句子的结构有某种形式特点的句子,如连动式、兼语式等。

(二)判断句及其特点:

什么是判断句?广义地说,凡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都是判断句。它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动形谓语句如:(1)颍考叔,纯孝也。——《左传?隐公元年》(2)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

(3)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左传?僖公二年》 现汉:

(1)他很聪明。

(2)问题是明摆着的。

(3)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狭义地说,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类事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和种类的句子(功能类)。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的(结构类)。由于以名词谓语构成的判断句在古汉语里使用很普遍,所以判断句的概念一般指它的狭义内涵。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使用判断动词 “是”(也叫“系词”)作述语,不用判断动词的情况很少。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以意合为主,一般不用判断动词做述语,而是基本上用名词性成分作谓语,用判断句式本身来表示判断。

(三)判断句的形式: 1.“主语+谓语”

名词谓语直接作谓语,主谓之间或有停顿,或无。(1)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北山经》(2)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 2.“主语+者,谓语+也”

主语之后加附着性代词“者”表提顿,谓语之后加表示确认、肯定语气的“也”加强判断。这一结构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句式,也可以单用二者之一。(1)兵者,凶器也。——《韩非子?存韩》(2)君者,出令者也。——韩愈《原道》(3)虎者,厉虫。——《战国策?秦策》

(4)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5)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6)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3.“主语+副词+谓语”

古汉语表示否定判断,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非”。

(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2)白马非马。——《公孙龙子》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4)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报任安书》

(5)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肯定性的判断,也可以在主谓之间加上“乃、即、诚、实、必、盖、本、真、皆、固、素„„”等有判断语气的副词加强表达的效果。(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2)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3)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4)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世说新语?识鉴》

(5)此必辛佐治也。——《世说新语?方正》(注:蜀“辛毗”字佐治)(6)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8)此真先君之言也。——《荀子?非十二子》(9)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之舆者,皆天下豪英。——《史记?袁盎列传》(10)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11)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史记?高祖本纪》 4.“主语+维(惟)+谓语”【“维”:语气词】(1)厥土维白壤。——《尚书?禹贡》

(2)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3)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尚书?皋陶谟》(4)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5.“主语+动词+谓语”

古汉语中也有部分判断句使用动词“为”,如:

(1)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襄二十六》

(2)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吕氏春秋疑似》

这些句子转换成典型的判断句意思无别,因此有人认为这个“为”是系词,但这样的例子很少,很多句子里的“为”还是实义动词,例见教材。另:(1)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2)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

这一类的句子转换成判断句之后意思不同,故不是判断句。汉以后产生判断动词“是”。

(1)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2)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 注:先秦偶有 ](3)是是帚慧,有内兵,年大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图版二三下书(4)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5)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世说新语?言语》

(四)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先秦汉语中,判断句里的“是”通常是指示代词,在句子里作主语,复指前文。一般认为,这个指示代词即是后来判断词“是”的来源。(1)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上》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指示代词“是”在判断句中也可以作谓语。如:(1)汤之问棘也是矣。——《庄子?逍遥游》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

古汉语里还有一个形容词“是”,意思是“对的”、“正确的”。它和判断动词“是”没有源流关系。

(1)魏其言是也。——《史记?魏其武安后列传》(2)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同上(用为意动)

(五)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关系,但在语义表达方面却不那么单一,可归纳为五种功能,分述如下: 1.表类属关系:

(1)仲弓父,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2)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3)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表等同关系:

(1)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战国策?赵策》(2)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3.表比喻关系: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4.表某种特殊逻辑关系: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2)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5.表因果关系:

(1)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本章思考题: 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 2 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性质的词?起什么作用? 4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 是从哪里来的? 5古汉语有专职的判断词吗?“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都起什么作用? 6 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第四章 被 动 句

(一)被动和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动词“伐”的发出者。这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

主语“郤克”不是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受事者,这句是被动句。

3.被动句式:古今的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结构标志,一类有结构标志。从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叫被动句式。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他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相当普遍,除了借助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外,有些句法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的被动性质,如及物动词却不带宾语(例1——7);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不是它的宾语,而相当介词“于”的宾语,表动作的主动者或处所等。

(1)舜有臣十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2)十三年,晋侯弑。——《国语?周语》(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4)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5)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庄子?胠箧》(6)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7)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8)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史记?酷吏列传》(9)(大树)不夭斧斤。——《庄子?逍遥游》

(10)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8——10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11)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

(12)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史记?高祖本纪》

(三)“于”字句:(“于”、“於”的区别简介,见卡片)

这是先秦时常用的被动句式。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后面加“于”,“于”字后跟主动者

2.“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3.特

点:

① “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② 不能没有主动者。

如:(1)郤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2)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为”字句:

“为”字被动句式先秦时就常见,战国末期发展成为“为„„所”式,汉以后是它的繁荣期,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为”,有时在“为”后再加主动者,后又可在动词之前再加“所”。

2.“为”的作用:“为”(助词)本身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经历了一个由“动词——助词——介词”的虚化过程。

3.特

点:①“为”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前。② 可以没有主动者。

③ 可以加“所”字帮忙,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

如:(1)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2)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3)父母亲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4)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5)少北,则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现代用例:

(1)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五)“见”字句: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见”字句。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直接加“见”。

2.“见”的作用:“见”是副词,本身表达“被”的意思,即直接表示被动。

3.特

点:①“见”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见”不能引入主动者(也可理解为没有进一步虚化为介词)。③ 可以靠“于”字句帮助,构成“见„„于”式,引入主动者。

如:(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六)“被”字句:

“被”字被动句式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汉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最主要被动句式。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被”,后来在“被”之后可以出现主动者。

2.“被”的作用:“被”本身可以表示被动,后来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3.特

点:①“被”出现在动词之前。② 能引入主动者。

“被”是由动词(由名词引申,“被”,《说文》:“寝衣也,长一身有半。”)逐步演变、虚化来表示被动含义和引入主动者的。被动句中的“被”的源头是动词“被”,是“蒙受”、“遭受”的意思。如:

(1)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2)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石矢。——《商君书?慎法》

“被”先由动词虚化为助词(一说副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含义,构成被动句式(萌芽于战国末期,汉代普遍运用)。如: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此时被动句式中的“被”还不能引入行为的主动者,主动者要出现,还必须借助“于”字句的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后来,这种“被”字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了。汉朝末期,就出现了由“被”引入主动者的用例(起源于两晋,盛行于唐)。如:

(1)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2)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七)小结:

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字句、“于”字句为主的时期(上古早期)1.被动标志词是“见”、“于”“於” 2.主要句式是:“见动”、“见动于宾”、“动于(於)宾” 3.施事者在动词后,由“于(於)”引进 4.缺点:“见”表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于”可引入主动者,但不可省,且位置靠后。第二阶段:“为”字句的出现(战国——两汉)1.增加了标志词“为” 2.出现了“为动”、“为„„动”、“为„„所动”等更多的句式。3.“为”本身表被动,施事由动词后移至动词前(革命性意义)。4.缺点:“为”的用法多样,句式中有不必要的成分,繁琐而不够简明。第三阶段:“被”字句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中古以后)

由“被”直接标志被动,可引进施事,且不需借助其他不必要的标志成分,简明干净。因而逐渐战胜了同类其他句式。王力《汉语史稿》(p426、429)说:“到了中古时期,被动句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被’字句用得更普遍了,更重要的是,‘被’字句也能插入关系语(施事者),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这一个发展阶段很重要,因为它为现代汉语被动式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被动式与动补式、处置式的结合以及被动句本身的复杂化(近代汉语阶段)

本章思考题: 何为“被动”?何为“被动句式”?汉语古今的被动句有什么异同? 2 古汉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都是怎样构成的? 3 “于”字被动句中的“于”语法作用是怎样的? 4 “为”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5 “见”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6 “被”字被动句是怎样发展来的?

第五章

一、概

(一)副词及其特点:

副词主要修饰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各种特征,与此同时,也对主语和宾语起修饰作用,显示它们在与谓语发生关系时的方式、状态、范围等。副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副词是谓语的重要标志。副词的含义大多比较具体(谦敬副词整体语义较虚),用法也比较灵活,在句中大都位于谓语前作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后作补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中心语。因此,副词既有实词性,也有虚词性。

副词虽然只是状语的一种,却是其中最重要的。古汉语句子中,动词谓语占压倒优势,因而副词也特别发达。朱德熙《语法讲义》(40页):“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以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指的是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从这个角度看,副词是封闭类。古汉语词类研究中,对副词的断代研究、专书研究多采用穷尽列举、数学统计的方法。

(二)副词的分类:

副词是一个很特别的词类,范围比较宽,量也相当大。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落,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 对词的分类(包括其下位不同层级的分类),要贯彻既要提高分类的概括性,又要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使不同类别的词在用法与意义上有其内部共同性的原则,专门的语法研究一般分类较细。如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副词为十一类: 时间副词

程度副词

状态副词

范围副词

否定副词

疑问副词 推度副词

判断副词

连接副词 劝令副词

谦敬副词

常见的简略分类一般分副词为七类:【北大张双棣、宋绍年《古汉语知识教程》、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否定副词

时间副词

范围副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语气副词(语气词)

表敬副词

二、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概括起来可分五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表示程度正恰合适,表示程度差不多。粗略地划分可分三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

(一)表示程度高

常见词: A 表最高:“最、绝、至、极”等

(1)群臣争功,岁余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史记?萧相国世家》(2)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3)终逾絕险,曾是不易意。——《诗经?小雅?正月》(不易意:不改变主意)

(4)策驰驱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注》(5)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墨子?鲁问》(6)汉使至轻我。——《汉书?张骞传》

(7)洪泉极深,何以填之。——《楚辞?天问》(洪泉:传说中的地水之源)(8)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B 表较高:“太、特、殊、尤、良、甚、大、孔”

(1)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韩非子?和氏》(2)今子大夫报寡人也特甚。——《越绝书?荆平王内传》(3)孔璋表章殊健,微为繁富。——曹丕《与吴质书》

(4)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5)美志不遂,良可痛惜。——曹丕《与吴质书》(6)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周易?系辞下》(7)蔡文大奇其容貌。——《汉书?翟方进传》

(8)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诗经?小雅?小旻》

另有“丕、颇(叵)、稍、雅、酷”;“了、都、浑”(与否定词连用)等。(1)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2)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孟子?滕文公下》(3)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史记?河渠书》(4)帝知其终不为用,叵欲讨之。——《后汉书?隗嚣传》(5)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6)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李白《前有樽酒行二首》

(7)肃宗先闻后有才色,数以询诸姬傅。及见,雅以为善。——《后汉书?章德窦后记》(8)邂逅相逢,情怀雅合,全似深熟。——宋?卢炳《玉团儿词》(9)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媛》

(10)身与君别数年,君义言了不长进。——《世说新语?文学》(11)王经„„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泣涕辞母,曰:“不从母教,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世说新语?贤媛》

(12)病来意气浑非昨,一柱香烟帐底看。——陆游《病中绝句》

(二)表示程度轻微(程度较低)常见词:“略、少、稍、微、颇”等(1)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荀子?君道》(2)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3)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和之外。——《庄子?徐无鬼》(4)少益嗜食,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四》

(5)陛下素骄之,弗稍禁,以至此。——《汉书?袁盎传》

(6)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归有光《项脊轩志》

(7)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汉书?翟方进传》

(8)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9)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10)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史记?六国年表序》 另有“差”(1)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汉书?西域传下》(2)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汉同。——《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传》(3)谢太傅雪日内集,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言语》

(三)表示程度变化(加深)

常见词:“弥、益、愈(逾)、兹(滋)”等(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絕。——《吕氏春秋听言》

(3)自是鲁人轻晋币,而益敬其使。——《左传?襄公十四年》(4)城中闻车驾至,众心益固。——《后汉书?庞萌传》(5)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吕氏春秋?尽数》

(6)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逾数而迹逾多。——《庄子?渔父》(7)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上》(8)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下》

(四)其他

程度副词除以上三类之外,还有些副词可以表示程度的适合、差不多等,主要有“正”、“恰”;“庶(庶乎、庶几、庶或)”、“殆”“几”等。(1)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2)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信越也。——《战国策?秦策四》(3)隔户杨柳弱娜娜,恰似十五女儿腰。——杜甫《绝句漫兴》(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5)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诗经?大雅?抑》

(6)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7)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学术,殆与萧曹陈平异矣。——《史记?张丞相传》(8)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9)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10)其用笔甚草率,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梦溪笔谈?书画》

三、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都用作谓语的修饰语,在句中作状语,主要表示主语或宾语在参与谓语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时范围的大小,其语义有时指向主语,有时指向宾语(语义指向)。“范围”,主要是指发出或接受动作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或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者是施事者共同发出的,还是以其他方式如各自、分头„„发出的。范围副词大致可分为两类:(1)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2)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一)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

常见词:皆、咸、尽、具、悉、举、率;俱、共、并等,如: 【皆】(1)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尚书?吕刑》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咸】(1)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吕氏春秋?仲春》(2)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史记?孝文本纪》(3)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尽】(1)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尚书?金縢》(2)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史记?田单列传》(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 【具】(1)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尚书?吕刑》(2)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史记?郑世家》(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悉】(1)王命众悉至于庭。——《尚书?盘庚上》

(2)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初见秦》

(3)诸侯悉至,至则无寇,褒姒乃大笑。——《史记?周本纪》 【举】(1)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左传?宣公十七年》

(2)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孟子?梁惠王下》

【率】(本义:捕鸟网。《说文》:捕鸟毕也。)今义“大都”(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用。——韩愈《进学解》

(2)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3)吴王饮群臣酒,不问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资治通鉴?晋纪》 【俱】

(1)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五蠹》(2)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共】【并】例略。

另有:备、兼、毕、徧(遍)、凡、一;钧(均)、胥、佥 【备】

(1)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2)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楚辞?离骚》 【兼】(《说文》:“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1)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七》(2)万物可兼知也。——《荀子?解蔽》(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4)小人进则君子必退,君子亲则小人必疏,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朱熹《己酉拟上封事》 【毕】(本义:捕鸟器。星宿名,象形)

(1)群臣闻之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战国策?秦策二》(2)天下逸文故事,莫不毕集。——《史记?太史公自序》(3)儒墨毕起。——《庄子?在宥》 【徧】(遍)

(1)时从出游,„„然犹未能徧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2)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史记?周本纪》” 【凡】

(1)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万章下》(2)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3)凡杀三人,伤一人。——《汉书?文三王传》 【一】

(1)号令一出太后。——《史记?吕后本纪》

(2)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史记?孟尝君列传》 【钧】(均)(1)公都子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告子上》(2)其乡里未之均见闻也。——《墨子?尚同下》 【胥】

(1)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经?小雅?角弓》

(2)逮八月既望,新驿成,郑人胥悦。——刘禹锡《管城新驿记》 【佥】

(1)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尚书?舜典》(2)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后汉书?桓荣传》

(二)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常见词:唯(惟)、独、特、但、徒、第、仅等 【唯】(惟)

(1)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不惟许国是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独】(另有情态副词用法表反问语气“难道„„”、形容词)(1)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诗经?小雅?十月之交》(2)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左传?桓公六年》 【特】(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特地、特意”)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与赵城。——《史记?廉蔺列传》(2)此特群盗鼠窃狗偷耳。——《史记?叔孙通列传》 【但】

(1)为将当有怯懦时,不可但恃勇也。„„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夏侯渊传》

(2)公干(刘祯)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徒】(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白白地、徒劳地”)

(1)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2)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第】

(1)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后汉书贾复传》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仅】(两种用法:“只”;“接近”。第二种或视为程度副词)

(1)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絕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2)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殁也,距今兹仅二千岁。——《龙安海禅师碑》(3)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伦传》(4)江国愈千里,山城仅百层。——《治岳阳城下》 另有:才(财、裁)、止、直、啻、祗(秪)、亦;鲜;各、别 【才】(繁体字形作“纔”,注意与“才干”之“才”区别)(财、裁)(1)虽大男人,裁如婴儿。——《战国策?燕策一》(2)比至郁成,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3)身死纔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汉书?贾山传》 【止】

(1)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

(2)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世说新语?夙惠》 【直】

(1)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上》(2)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战国策齐策四》(3)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啻】“只”、“仅”(与“不、匪、奚、何”连用)(1)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尚书?泰誓》(2)若斯之类,匪啻于兹。——左思《三都赋序》

(3)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称王称帝者,奚啻一人!——《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二年》

(4)人情相去之远,何啻于十百千万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 【祗】(秖)

(1)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小雅何人斯》(2)欲之而言叛,祗见疏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3)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亦】

(1)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2)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 【鲜】

(1)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左传?僖公二十年》

(2)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各】

(1)其湛有乐,各奏尔能。——《诗经?小雅?宾之初筵》(2)且人各有能有不能。——《左传?成公二年》 【别】

(1)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史记?项羽本纪》(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注:“各”、“别”也有的视为情态副词。

四、时间副词:

(一)概说

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特征。可分两大类:

(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表时间点或时间段);

(二)表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的时间特征(快慢缓急、短暂永久、与其他动作行为的时间关系)。这类副词及其词组,无论数量上还是使用频率都在副词中居首位,因为与动行有关的时间在语言信息的传递中实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表动作行为发生时间的副词(1)表过去:

A 对往事的追述:昔(昔者、夙昔、宿昔、畴昔)、曩(曩者、曩昔)、向(乡、曏、向者)、初、始、日(日者、一日、他日)、往(往者、往古、往昔)„„ 【昔】(甲骨文字形)

(1)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

——《尚书?君陈》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特殊用法:(“刚才”)●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余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列子?周穆王》 【曩】(1)(文公)曰:“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外储说左下》(2)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飨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乎?”(注:辟奠,撤去酒食。辟,通“避”;奠,放置,用为名词。)——《国语?晋语二》 【向】(本义:北向窗)(“向、嚮、曏”三形)

(1)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庄子?庚桑楚》(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公室之美而受之。——《孟子?告子上》(3)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服虔)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

——《世说新语?文学》 【日】

(1)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左传?文七》(2)日者,淮南(刘安)、衡山(刘勃)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盐铁论?晁错》

(3)他日吾见蔑(然明)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左传?襄公二十五》(子产问政,答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往】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B 表完成体:

已、业、既;毕、讫(位于动后)【毕】(1)(韩)信拜礼毕,上坐。——《史记?淮阴侯列传》

(2)王(恭)饮酒毕,因得自解去。——《世说新语?方正》 【讫】(1)用讫再火,令药熔。

(2)每饲蚕,卷帘帏,饲讫还下。——《齐民要术?种桑与养蚕》

(2)表现在: 今(而今、如今)、见(xian现)【今】(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也,吾是以辞之。——《晏子春秋?外篇》

【见】儿见在,未死。——《汉书?外戚传》

(3)表将来:

将、且;方、行(行将)、今;其(古)、欲、要(晚近)【方】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行】十八岁(十八年后)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今】表短暂将来。

(1)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战国策?魏策一》

(2)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其】(1)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诗经?卫风?伯兮》

(2)今殷其沦丧。——《尚书?微子》

(3)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左?僖二十三》 【欲】(1)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醒物所为也。”——《后汉书?华佗传》

(2)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与元微之书》

(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三)表时间特征(时间的状态)的副词

(1)表先后早晚: “先、后、早(蚤)、晚、才(财、裁)、适、方、甫”等,如:

【适】(1)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孔雀东南飞》

(2)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汉书?贾谊传》

(3)自谓去家适经旬余,而已十余年矣。—《后汉书?费长房传》 【方】(1)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南匈奴传》

(2)晚色云开,春暖人意,骤雨方过还晴。—秦观《满庭芳》 【甫】(1)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欧阳修《原敝》

(2)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辛弃疾《满江红》

(2)表两件事的时间关系(叠合、接连、间隔): “会、适、属、恰”; “即、随、辄、便、旋、继(继而)”; “俄(俄而、俄顷)、顷(有顷、顷之、顷者)、须臾、寻、间(间者、选间)”,如:

【适】(1)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列传》

(2)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鲁仲连,齐国高士)—《战国策?赵策三》 【属】(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左传?成公二年》

(2)属梁乱,始居新城郡武东山。—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

(3)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西曹掾属。—《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旋】(1)„„病旋已。

—《史记?仓公列传》

(2)既斩吴蜀,旋取山东。—韩愈《平淮西碑》 【间】(1)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近来)闻足下迁,惕然不喜。—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2)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吕氏春秋?任数》

(3)动作的时间特征(急遽突然、快慢疾徐)【注:或以为情态副词】 “忽、倏、猝(卒)、遽、乍、骤、蓦” “徐、缓、迟、渐、垂(单或双)”

(4)动作的持续或频度: “方、正、犹、尚、还”;

“时、常、每、频、屡(单或双)”; “永、久、长、恒”;

“终、卒、竟”;

“姑、权、偶、聊、罕、希”; “再、复、更、有(又)、仍、荐”,如: 【再】(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3)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4)(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史记货殖列传》(5)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6)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韩愈孟郊《斗鸡联句》 【注】:教材(郭版)说,一般专指两次,唐以后也可指第二次。杨、何《古汉语语法》说,上古表第二次,汉魏以后也表两次。相互矛盾,未知谁是。【方】(1)蚌方出曝,鹬啄其肉。—《战国策?燕策二》

(2)天下方扰,诸侯并起,置将不善,一败涂地。—《汉书?高帝纪》 【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史记?淮阴侯列传》 【仍】(1)灾异屡降,饥馑仍臻。——《汉书谷永传》

(2)乃者凤凰仍集,麒麟并臻。——《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荐】(1)天降丧乱,饥馑荐臻。—《诗?大雅?云汉》

(2)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左传?僖公十三年》

五、情 态 副 词

(一)相关理论问题:

情态副词(也叫情状副词)是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情态”的含义,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理解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或动作行为发生时伴随的主观情状,也有理解为动作行为本身的情形、状态的。“语气”即指说话者在语句中传达的陈述、疑问、祈使、反诘、感叹、确定、测度等不同的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语言中的基本语气可以靠语音手段传递(英语),也可以通过词汇手段传递和加强(语气词),但有些语气则必须靠词汇手段来传递(may,must,should,had better,maybe)。

鉴于对“情态”涵盖范围的不同理解和语气与情态难以截然划清界限的语言事实,所以相关副词的分类就显得很不统一。有些著作混而不别(教材),有些将语气副词分离出来单列一类(多数),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得最细,分“状态副词”为单独一类,又把表语气的副词细分为“疑问副词、推度副词、判断副词、劝令副词”四类。

(二)常用词:

为了避免芜杂,我们粗略地把情态副词分为两类:1 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2 表某种语气。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认识不一,举略):(1)表轻率肆意凭空白白:“妄、擅、苟、徒、、空、枉”,例: 【妄】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庄子?齐物论》 【擅】非司寇而擅杀。——《国语?晋语九》 【苟】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徒】括徒(空)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史记?廉蔺列传》 【空】皆曰:“空杀兵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枉】汝休枉杀南飞鸿。——杜甫《岁晏行》

(2)表公开私下直接诈伪:“公、明、间、窃、私、微、伪、佯、诈” 【公】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盐铁论?备胡》

【明】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间】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复姓“辛垣”,名“衍”)——《战国策?赵策三》 【窃】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史?吕本》 【私】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爵禄;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 ——《孟子?公孙丑下》

【微】中山有贱公子,马甚瘦,车甚弊,左右有私不善者,乃为之请王曰:“公子甚贫,马甚瘦,王何不益之马食?”王不许,左右因微令夜烧刍厩。王以为贱公子也。乃诛之。

——《韩非子?内储说下》

【伪】阳虎伪不见冉猛者。——《左传?定公四年》 【佯】(1)(李)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跃而上胡儿马。——《汉书?李广传》

(2)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史记?吕后本纪》(3)箕子怒,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史记?殷本纪》 【诈】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史记?陈涉世家》

(3)其他:“递、迭、相、互”

【递】列星随旋,日月递炤。——《荀子?天论》 【迭】迭兴迭废,胜者用事。——《史记?律书》 【相】(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双向“相互”】

(2)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汉书?张耳陈余传》【单向,有指代性】 【互】胡笳互动,牧马悲鸣。——李陵《答苏武书》 2 表某种语气:“必、诚、果、本、即、乃、曾、尚、犹、姑、固、且、盖、殆、或、将(qiāng)„„大抵、大率、意者„„” 疑问副词:“岂、独、宁、安、何、胡、盍、曷、恶、乌、奚、焉;得无、无乃„„”(用法和参语序、代词部分,认识词性是重点)

六、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否定或禁止。有“不、弗、毋、勿、未、非、否”等,它们意义虽然单纯,但用法比较复杂。按照它们的作用可分四类:

(一)表叙述的否定:常用:“不、非(匪)、弗”; 偶用:“莫、未、毋、勿”[靡、蔑、无、亡(古、僻)] 这类副词占否定副词的最大多数。其中,“不”的用法最灵活多样,可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弗”一般用于否定及物动词,但宾语不出现。【不】(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深也。——《荀子?天论》

(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阐述而不创作(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好古,敏以求之”),我私自和我那老彭(或以“老子”、“彭祖”二人,或以为一人,大戴礼有“商老彭”)相比。

(4)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5)(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6)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李膺,太中大夫陈炜]“高明必为伟器”

“不”用于名词前,相当于“不是”,作用同“非”,如:(1)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礼记?中庸》

(2)君过(国君拜访)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庄子?让王》 [出处]: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郑相)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有时表示那个名词用如动词,如:

(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左传?文公七年》(3)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左传?庄公八年》(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三十八章》 另有“不法”、“不轨”、“不经”、“不群”、“不时”、“不庭”等 【非】(1)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4)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5)是非圣人之情也。——《荀子?不苟》

(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7)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大雅?烝民》 【弗】(1)一箪食,一瓢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2)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秦策三》

(3)(灌夫)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莫】(1)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2)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大宗师》 【未】(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毋】

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韩非子?说林下》

【勿】

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左传?襄公八年》

(二)表禁戒的否定:“勿、毋、无、莫”;“休、别”(后起,例略)【勿】(1)我言维服(服、毕二音,“采用”或“发自心中”),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2)蔽芾甘棠,勿翦勿败。——《诗?召南?甘棠》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毋】(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3)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左传?文公十年》(4)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张耳陈余列传》(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憚改。——《论语?子罕》 【无】(1)硕鼠硕鼠,无食我粟。——《诗?卫风?硕鼠》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莫】(1)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行苇》

(2)曰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3)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陆机《吴趋行》

(三)表疑问的否定(疑问句末,构成选择性问句):“不(fǒu)、否、未、无”(冇mo)【不】(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蔺列传》

(2)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上复以诏条责曰:“„„方今年岁未可预知也,即(3)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汉书?于定国传》 【否】(1)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卫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孔距心)——《孟子?公孙丑下》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 【未】(1)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2)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外戚传》

(张良子张辟强问丞相陈平“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官,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丞相如辟强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无】(多出现于诗中)

(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2)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四)表假设的否定:“非、否则” 【非】(1)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左传?僖公四年》

(2)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3)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国语?越语上》

(4)孤非周公瑾,则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5)王非守御之具,其何以当之?——《战国策?赵策》

七、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又叫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用表谦副词,由此可分表敬和表谦两类。这类副词多用于书面文字之中,如书信、章表等,下面对其中的常用词分别介绍。

(一)表敬副词:“幸、辱、惠、蒙、垂”等

【幸】韩信曰:“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武涉《淮阴侯列传》蒯通

【辱】何致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宗臣《报刘一丈书》 【惠】君惠顾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蒙】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李密《陈情表》 【垂】请诉之,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

(二)表谦副词:“敢、请、窃、恭、伏、忝、猥、叨、敬、谨”等

【敢】(1)敢诏告于上天神后。——《尚书?汤诰》

(2)臣之见人甚众,莫及,臣不如也。臣敢以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请】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听言动”)

【窃】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吴子?图国》 【恭】敢竭鄙诚,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忝】(1)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2)臣忝备爪牙之任,不能早除妖逆,至銮舆再迁。——《唐书?李晟传》 【猥】仆,野人也。„„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潘岳《秋兴赋》

【叨】臣本以孤直,误叨奖知,久留滞于外藩。——苏舜钦《京兆求罢表》 叨逢慈奖。——梁简文帝《拜皇太子临轩意谢表》 【敬】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周亚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谨】今当奉别。谨上二女子,一珠帘。——《资治通鉴?陈纪四?宣帝大建元年》

随着等级制度、等级观念的消亡,现代汉语中,除了“请”(请问,„„)、“敬”(敬请)、“惠”(惠顾)、“垂”(垂询)等少数残存用法之外,古汉语的谦敬副词基本被弃置不用了。

本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说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古汉语中的副词“少、稍、颇、但、徒、第(弟)、直、仅、曾、再、且”等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否定副词“不”和“弗”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4 否定副词“毋”和“勿”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5 何为“表敬副词”?表敬副词分哪两类? 6 表敬副词“请”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第六章 代 词 一 概述 代词的概念和作用

代词,即代替词(名、动、形、数量、副)、词组或句子的词。也叫“代名词”。《马氏文通》称“代字”,“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

代词的出现是任何种语言的必然现象,有了它,便可以避免语言中的重复和拖沓现象。有时一个“之”字,或能代替很长一段文字的内容,或能指一件相当复杂的事件(前文已经出现或明确)。另有一些代词,或无所指代,或暂时不知道所指是什么(无指代词、疑问代词),而语言表达中又经常需要这些语义的参与。因此,代词可以说是语言中很重要很基本的一类词。代词的分类

代词一般分为三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其中,指示代词中的无定代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另外,古汉语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代词——辅助性代词。二 人称代词

代替人称的代词(有时也指代人格化外物)。通常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三类,也有细分为自称、对称、他称,再加上己身称、旁称两类的。

(一)第一人称代词: 常用词:“吾”、“我”、“予(余)”

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吾”在先秦一般只作前置宾语,很少在动词或介词后作宾语。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2)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战国策?秦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4)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6)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吾善养我浩然之气”(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8)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9)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10)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崤之战》(11)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鞌之战》(1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其他:“朕”、“卬”、“台”

(1)朕又何知?——《庄子?在有》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3)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4)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

(二)第二人称代词: 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廼)”五个,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有所不同。“女(汝)”、“尔”、“若”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如:(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左传?僖公四年》(2)吾将残女社稷,灭女宗庙。——《国语?越语》(3)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4)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成公元年》(5)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经?魏风?伐檀》(6)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8)予知之,将语若。——《庄子?知北游》 “而”和“乃(廼)”经常做定语,偶尔也作主语,不能作宾语。(1)往践乃职,无逆朕命。——《左传?僖公十二年》(2)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史记?郦生陆贾列传》(3)欲利而身,先利而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4)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

(5)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6)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7)吕氏真廼主矣。——《汉书?张良传》

(8)过此以后,非廼所及。——《汉书?张良陈平王陵周勃传赞》

(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在先秦汉语里是没有的,古人可能根本没有第三人称的概念。后代才产生的第三人称概念,在古代汉语里是用指示代词“之”、“其”、“彼”来表达的。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把“之”、“其”、“彼”当作第三人称代词看待。“之”一般只作宾语,如:(1)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2)马逸不能止,师从之。——《左传?成公二年》(3)从左右,皆肘之。——同上

“其”通常只作定语,也用于复指主语或作主谓结构的主语,如:(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2)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散其党,收其与,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韩非子?主道》(4)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孟子?万章上》

(5)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彼” 兼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双重性质,作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宾语,例:(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我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2)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永某氏之鼠》 【注】:“之”、“其”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例

(1)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

(2)宋玉曰:“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宋玉《对楚王问》

(3)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營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4)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三年》

(6)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乐毅《报燕王书》 第二人称例

(1)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赵策四》(2)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3)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左传?昭公十七年》(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5)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汉书?蒯通传》

(6)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刺客列传》 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的另有“夫”、“厥”,中古以后有“渠”、“伊”等,如: 【夫】(1)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年》

(2)使夫往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3)公嗾夫獒焉。——《左传?宣公二年》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礼记?大学》 【厥】大量见于金文,《周易》、《诗经》雅颂部分、《尚书》等有用,一般作定语,两汉后仅见于典诰文字,例略。

【渠】六朝后产生,唐时盛行。

(1)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2)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寒山子诗》 【伊】《世说新语》常见,隋唐仍用。例略

(四)其他人称代词: 己身称代词“己”、旁称代词“人”,如: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臯繇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孟子?滕文公上》

(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五)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法: A 古汉语中,“我、吾、尔、女”既可表单数,也可表复数。(1)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鲁国”(2)我则无礼,何以战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论语?八佾》(4)我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B 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属、曹、辈、等”等表示复数。但它们的语法性质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是名词,有实在的意义,意为“一班人”。(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2)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什邡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侯世家》(3)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世说新语?德行》(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5)“我辈、“”尔辈”、“小儿辈”、“鼠辈”、“奴辈”等(6)“公等”、“臣等”、“卿等”、“魏其等”

(六)谦称和尊称:

古汉语中不仅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低,第一二人称的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也不高。原因有两个:一是古汉语省略主语的现象很普遍,二是古代习惯对自己用谦称,对听话人用尊称。性质:名词,属古汉语特有的一种称谓词。称谓词是名词中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的一个词族(词群),是近年来词语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亲属称谓词、社会称谓词)。谦称:(1)自称称名。

(1)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2)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2)“臣”、“妾”、“仆”【走、下走、牛马走,下官、卑职,草民,学生】 尊称:“子”、“君”、“足下”、“先生”等 附:母亲,“令堂”(萱堂、令慈);父亲,“令尊”(令严、椿庭)、“高堂”(父母);“令爱”、“令郎”;“宪台”、“堂台”(下属称上级);“兄台”、“台下”(朋友相称)另有,傲称:“乃公”、“老夫”、“老娘” 特称:“陛下”(天子)、“殿下”(诸侯王、太子)、“阁下”(大臣)、“麾下”(将帅)昵称:“尔”、“女”(一般称谓——轻贱色彩——亲昵色彩)、“卿”(敬称——亲昵色彩)蔑称: “竖子”、“竖儒”、“丑类”、“秃奴(称和尚)”、“厮(宋元话本)”

(1)„„人能充(扩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2)(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北史?陈奇传》

(3)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丑传》(4)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醉时歌》(5)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6)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世说新语?排调篇》(7)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8)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夫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世说新语?惑溺》 三 指示代词

(一)概念和分类:

什么是指示代词?就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是说它们对于所指代的对象有区别作用,如区别其远指、近指、有指、无指、实指、虚指等。指示代词兼有执指示和称代两种作用,称代是它作为代词的共同属性,指示是它作为指示代词的特殊属性。当它以代词的身分代替名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同时含有称代、指示、区别的作用(“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逝者如斯”)。当它位于实体词前作定语时,其指示作用就更明显(“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此物最相思”)。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是近指和远指二分,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近指和远指,特指和泛指,旁指代词,无定代词,谓词性代词。【附】: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指示代词为近指、远指、兼指、他指、旁指、虚指、无指、分指八类,别谓词性代词为“兼词”。

(二)近指和远指:

这一组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近指)、“彼”“夫”(远指)。例:

(1)此武王伐纣之歌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3)左史依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宣公十五年》

(古文观止《子革对灵王》)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5)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后汉书?冯衍传》

(6)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

(7)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尚书?尧典》

(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9)(声子)对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左传?襄公廿六年》

(1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夫”的指示作用较弱]

(三)特指和泛指:

这一组代词有“其”“之”,特点不在于近指或远指,在文中译为“这”“那”都可以。“其”表示特指,即总是含有特定的意义,并且总是做定语。一般代词都是指代前文出现过的名词(前辞),而“其”不然(无前辞,非确指),如:(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2)至其时,往会之河上。——《史记?滑稽列传》(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之”表泛指,有所指,但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确定的对象(兔子比乌龟跑得快:A hare runs faster than a tortoise.),读者可以从文中体会。(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3)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4)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魏风?陟岵》

(5)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法言)陟彼岵君子》

(四)旁指代词:“他”(它、佗),相当于“别的”、“其他的”(1)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巧言》(3)(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孟子?梁惠王下》(4)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

(五)无定代词:

“或”和“莫”,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可指人指物,“或”是肯定行的,“莫”是否定性的。如:(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2)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孟子?告子上》(3)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心)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5)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诗经?小雅?北山》 另,“无(毋)”“靡”“罔”等词也有相当于无定代词“莫”的用法,如:(1)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2)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史记?魏其武安列传》(3)遗诏曰:“朕盖闻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4)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尚书?多士》

(六)谓词性代词(兼词):

谓词性代词的词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可分两组:(1)“尔”“若”“然”,意为“如此”、“像这(那)样”。如:

(1)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三国志?蜀书?张裔传》(2)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世说新语?贤媛》

(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

(4)尔知文王若勤哉!——《尚书?大诰》

(5)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位,非邪?[辕与黄生辩语]——《汉书?儒林辕固传》(6)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7)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庄子?齐物论》(8)今兹之正,胡然历矣。(当今执政者,为何如此暴虐)——《诗经?小雅?正月》 【另,“果然”“固然”“不然”“虽然”中的“然”词义词性同】

(2)“焉”和“诸”,“焉”的意思是“于此”,“诸”的意思是“之于”,词义中都包含一个介词,而介词是谓词性的,故可归入谓词性代词。如:(1)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縢》(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老子?三十章》

(3)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左传?庄公十年》 后“焉”有虚化为语气词的用法,例见教材。(4)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乎前也,在舆则见其依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5)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之以)——《论语?学而》

(7)子贡曰:“有美玉于此,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四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因而也据以分为三类:指人、指事物、指处所。三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现象(一词兼有两种或以上用法)。一 指人:“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A “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例如:(1)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主语]——《战国策?齐策》(2)吾谁欺?欺天乎?[宾语]——《论事?子罕》

(3)敢问谁之罪也?[定语]——《左传?襄公二十一年》(4)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谓语]——《战国策?齐策》 B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a 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1)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2)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

(3)孰城?城卫也。——《公羊传?僖公二年》

b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和“谁”的用法相同。如:(1)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2)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3)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c “孰”和介词“与”结合,构成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1)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我孰与黄帝贤?——《史记?郦生陆贾列传》(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

d 在使用“孰与”的句子里,谓语的核心谓词可以不出现。(1)君料臣孰与舜?——《战国策?楚策》(2)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

e“孰与”有时出现在反问句中,已经不表疑问。

(1)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2)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二 指事物: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A “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可以指事物,也可询问原因和方法,意义相当于“什么”、“怎么”、“为什么”。例如:(1)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2)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3)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5)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哭什么呢)”——《史记?魏公子列传》(6)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 ——《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指事物)。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B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1)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2)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辞》(3)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4)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5)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辞》 这几个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当状语。例(3)中的“曷”是“何时”之义,并不是“归”的宾语。“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之义,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例如:

(1)怀哉怀或!曷月予还归哉?——《诗?王风?扬之水》(2)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祸患,怎能说命运会好呢?” 例(1)“曷”充当定语;例(2)“曷”充当状语。C “胡”、“曷”、“奚”作宾语,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以”、“胡为”、“曷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例如:(1)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潜《归去来辞》(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4)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D “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1)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2)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庄子?人间世》 三 指处所:“安”、“恶”、“焉”主要用来称代处所,在句中充当宾语或状语。例如:

(1)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2)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列子?天瑞》

(3)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4)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5)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

例①“安”充当动词宾语;例②“安”充当介词宾语。例③“恶”充当动词宾语;例④“恶”充当介词宾语。例⑤“焉”充当动词宾语。⑥“焉”充当状语。以上诸例说明“安”、“恶”、“焉”充当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五 附着性代词

一 语法性质:

(1)有称代作用,能指代人或事物。(2)无独立性(辅助性、附着性):不能独立做某种句法成分。(3)不同认定:

A 代词。现代语法理论中,代词是一种实词,可以独立充当主语、宾语、状语等句法成分。所以主张把“者”、“所”看作代词的一派又同时指出和承认它不同于一般代词的特殊性。B 助词。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把它看作助词(结构助词p483-492)。《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主张名词后的“者”为代词,动、形、数后的“者”为助词。(p281—282)

注:“者”(动形数后)、“所”(动前)、“之”(主谓之间)、“其”(动前)为同一性质,均是古汉语中高度抽象化、语法化的一个词类,其功能是与谓词性成分一起组成助词结构,是谓词性结构指称化的形式标记。《马氏文通》称为“读之记”。并指出:“者”字结构用于转指(指向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自指(动作行为本身一般地事物化、事件化),“所”字结构只用于转指,“之”和“其”只用于自指。——《古汉语知识教程》

二“者”的用法:

“者”字虽然不能独立做句法成分,但它经常和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单位,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者”字结构或“者”字短语,其构成方式为“„„+者”,其语法性质为:名词性短语。

(一)“者”字结构的结构类型

能和“者”结合为“者”字结构的成分都具有谓词性,包括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等。下面分类介绍: 1 动、形+者: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2)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宋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比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清 彭端淑《为学》(5)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属。——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6)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命,殒身亡国。——《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动、形短语+者:

(7)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8)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史?项羽本》(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10)赦之,以劝事君者。——《鞍之战》

(11)富而不骄者鲜。„„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传?定公十三年》(12)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13)是亦不善处穷者也。——《贾谊论》

(14)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上书谏吴王》 3.主谓短语+者:

(1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16)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都、中者倾县、小者倾乡者,不可胜数。

——《史记?货殖列传》

● 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史记?陈丞相世家》(杨伯峻例)

个人看法:

结构关系是 “ 士 + 廉节者”,为偏正短语。

4.数词+者:

“者“字也可以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且。这种“者”字也是“别事词”,它所代的人或事物一定在上文里已经出现过,数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例如: ● 名也者,相轧也;利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有时“者”前的数词并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而是表示其他的区别,多是表示年龄。例如: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5.其他用法

在判断句中,者的作用是复指主语,引出谓语。不赘述。

(二)“者”字结构的语法作用

1.做主语、宾语

从语义上说,“者”字短语可指人、物、事,而以指人最多(上例2指物,1、4、12指事,其它均指人);从句法功能上看,“者”字短语主要做主语和宾语,作主语见上述各例,做动词或介词宾语的见下例:

●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三十一》

● 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所属二千石。

——《史记?儒林列传》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王私人。——张溥《五人墓碑记》(注:杨例,有误)● 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 士固为知己者死。

——《史记?刺客列传》 2 状语、定语或定语中心语

(1)在时间词之后组成表时间的短语:“昔者”、“今者”、“曩者”、“古者”等。

?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孟子?公孙丑上》 ?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韩非?五蠹》

?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

——《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 暮春者,春服既成——《论语?先进》

(2)在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做定语或定语中心语

?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孙子兵法》 ? 又颁赐有功者 父母妻子于庙门外

——《吴子?励士》

? 求人 可使报秦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使召诸民 当偿者悉来合券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请益其车骑壮士 可为足下辅翼者

——《史记?刺客列传》

?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 此亦理之不可信者

——清 沙张白《市声说》 ? 此又势之不可必者矣

同上

以上无论“者”字结构在前或在后,中均有加“之”和不加“之”两种形式。

在表示列举、对比,同一中心语受两个或更多定语分别修饰时,文言中有一种特别的表示方法,如:

?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归有光《先妣事略》 ? 佛像大者数丈,小者数寸。

——《云冈石窟》 ?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谈到这种句式时说:“文言里仿佛觉得这种把端语放在两个加语的一个的后面不大整齐似的,就把端语索性放在前面,两个加语后头都用‘者’字衬住。” 又说:“这实在是一种把加语移在端语之后的手法。”“经过这一番挪动以后,词组成分的形式上的关系变了,加语变成端语,端语变成加语了。”

(三)“者”字结构在汉语构词法发展上的意义

文言(词-----短语):瞽者

跛者

贤者

长者

耕者

从者

行者 现代(后缀----词): 记者

作者

前者

目击者

自由职业者 从古代汉语的虚词到现代汉语的虚语素,“者”经历了一个语法功能优选、语法性质虚化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合成词,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者”字短语,里面隐藏着一个“者”字,如: 动宾式:主席 司令 将军 屏风 戒指 导游

动动式:教授 警察 经理 书记 买办

状中式:同学 同事 协管 相好 三 “所”的用法:

所在古代汉语中最基本的用法也是和谓词性成分结合,形成一个名词短语。结合方法和“者”正相反:

+ 动词(动词短语)——名词性短语

一般把“所”字与其后面的动词(或“介+动”)总括起来叫做“所”字结构。

把一个“主(施事)+ 谓(二价动词)+ 宾(受事)”结构的句子转换为一个名词短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不同的。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举例说: “猫捉老鼠”——捉老鼠的猫(捕鼠之猫)

猫捉的老鼠(猫所捕之鼠)

“人吃东西”——人吃的东西(人所食)

吃东西的人(食者)1 基本用法

1.所+动

古汉语中所字结构常指该结构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及的对象,即动作的受事。吕:只有端语(中心语)原为止词(受事)或补词(介宾)时才用“所”字。? 召而见之,则所梦也

——《左?昭四》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也无所思,女也无所忆 ——《木兰辞》 ? 天所大单于敬问皇帝陛下无恙

——《史记?匈奴列传》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礼记?中庸》(加横线者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为处所宾语)

吕:古书里间有“所”字指示原为起词的端语。“所生”、“所母”、“所养” ?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诗?小雅?小宛》 ?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左?昭四》

后世多有沿袭,以“所生”专指“生”的施事者,即生母,如:

? 既尽礼皇储,则所生不容无敬

——《南史?后妃?武丁贵妃传》 ? 叔度母早卒,奉姨若所生

——《南史?何尚之传》

? 初,明帝少失所养,为太后所摄养

——《南史?后妃?孝武昭路太后传》 ? 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定语)——《史记?吕不韦列传》

? 申积中,襁褓中,杨绘从其父起求之为子。即长,知非杨氏而绝口不言。年十九,登进士第,事所养父母,尽孝终身。(定语)

——《宋史?申积中传》

在文言文,特别是先秦的文言文中,在“所”和动词(词组)组成的“所”字词组里,“所”字还常常称代动作行为的处所、原因、条件、时间等。例如:

(1)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礼记?中庸》

(2)风气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嚎。——《左传?襄公十四年》(3)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4)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吕氏春秋?论威》

以上诸例中的“所”均称代处所,但它们已不是名词,而是受后面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修饰的代词。

(1)大官大邑,身之所庇。——《左传?襄公三十年》

(2)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夫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许行》

(3)九月,辛丑,用郊。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公羊传?成公十七年》

称代处所、原因、条件的这一类“所”字词组,后来一般发展成为在“所”字之后加上相应的介词。这是汉语语法日益精密和完善的一种表现。

2.所+形、名、代、数

如果“所”和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组成“所”字词组,那么这些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也往往具有了动词的性质,作用也是从后修饰代词“所”。例如:(1)明主之官物,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管子?形势解》(2)是公令吏人完客所馆。——《子产坏晋馆垣》(3)此非明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4)道者,万物之所然也。——《韩非子?解老》(5)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庄子?田子方》

3.“所”与介词结合

“所”和介词结合也可以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方法、原因、处所、时间、手段或对象等。

如果“所”后有介词也有动词时,“所”是属于介词的。它先与介词结合,然后所介再与动词结合。其变化规则和内部结构为:

“所

+ 介词

+ 动词”————名词性短语

最常见的“所介”是“所以”,表动作行为赖以施行的工具方法,也可表原因。(1)法者,所以爱民也。——《商君书?更法》

(2)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公输》

(3)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

——《史记?张仪列传》

表原因的还有“所为”,如:

? 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 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 —《史记?张丞相列传》

“所由”、“所从”、“所自”:表动作经由的处所或时间 ?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

——《孙子兵法?九地》 ? 今盐铁均输,所从来久矣

——《盐铁论?忧边》

“所与”表主语在动作时与之相对待或相偕同的对象:

▲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孙子?虚实》

▲ 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

——《韩非?八奸》

▲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孟子》 2 应注意的问题 1 “所----”、“所----者”、“所------之---”的比较(1)“所动”后若出现了它所指代的对象,则“所动”短语为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有时有“之”连接,有时无,这往往是为了明确所字结构指代的对象(人或事物)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

——《孟子?滕文公上》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柳《郭橐驼传》

复至飞来峰下,寻前所见村落而歇焉。

——《游西湖记》(2)用“所动”或“所动者”,指代对象一般较显豁,明确的中心语未见于上文时,一般是泛指事物,指人的较少。试体会:视吾家所寡有者。

——《冯谖》 然则吾所求者无不可乎?

——《左传》 叔孙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左传》 4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2.“所”的其他用法:(1)名词,处所、地方

● 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左传?襄二十三》 ● 公朝于王所。——《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

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子产坏晋馆垣》

余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余勿言。——《左传?哀公十六年》

(2)被动句中“为------所动”,所是表示被动的助词 ?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

——《史记?晋世家》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3)表约略估计之数,相当于“许”

?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史记?滑稽列传》 ? 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

——《后汉书?天文志》

(4)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若”,多用于誓词、咒语: ? 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左传?宣公十七年》 ?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

——《国语?晋语》

本章思考题: 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吾”的用法有何特点? 2 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而、乃”的用法有何特点? 3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第三人称的?“之”、“其”在用作第三人称时法上有何差异? 4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人称复数的? 古汉语中的近指代词与远指代词主要有哪些? 6 指示代词“之”、“其”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7 指示代词“夫”、“若”、“然”、“尔”、“焉”、“诸”在用法上各有何特点? 8 汉语指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孰”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9 古汉语中指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胡”、“奚”、“曷”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10 古汉语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 11 无定代词“或”、“莫”的用法有何异同? 12 辅助性代词“者”、“所”的用法有何异同? 13 凝固格式“所以”在古汉语中是怎样使用的?

第七章 介词 连词

一 介词

介词是较纯粹的虚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成分,也从来不能单独使用。介词的作用是把名词、名词性词组、代词等一类的体词介绍给动词、形容词,或介绍给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的词组。介词和它“介绍”的词组成介宾词组,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状语或补语。古汉语常用介词有“于”(於)、“以”、“为”、“与”、“用”、“由”、“自”、“从”等。其中“于”(於)、“以”、“为”、“与”用较为复杂多样,我们分别加以介词;“用”、“由”、“自”、“从”用法较简单,我们放在一起加以介绍。一 于(於)

“于”和“於”在古代文献中本来是两个字。“於”和“于”的用法大致相同,但二者上古的语音并不相同。这两个字的时代上的差异更为明显;甲骨文中用“于”不用“於”;《尚书》、《诗经》中用“于”字数量占绝大多九,只有少数地方用“於”;《左传》一书中“于”、“於”的使用频率大致相等;其他先秦古籍如《论语》、《孟子》、《荀子》等书中,“於”字用例占绝大多数[详细情况请参阅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于”和“於”》(《〈左传〉虚词研究》和78-11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于”。现代汉语中“於”字简化成“于”。“于(於)”字的用法大致可分为四种。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例如:

①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城濮之战》 ② 壬戌,战于韩原。——《韩之战》

③ 遂寘姜氏于城颍。——《郑伯克段于鄢》

以上二例“于”字介绍出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①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②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③ 材不为世用,道不行於时也。——《柳子厚墓志铭》 以上二例“于”(於)介绍出时间,相当于今天的“到”或“在”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

①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於大国。——《鞍之战》 ② 卫灵公问陈於孔子。——《论语?卫灵公》

③ 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於王,外责傅相。——《龚遂传》 ④ 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左传?庄公三十一年》 以上二例的“于”(於)介绍出对象,可译为“向”或“给”。3.介绍比较的对象。这种用法的“于”(於)用在形容词谓语之后。例如:

①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於诸侯。——《管晏列传》 ②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③ 师少於我,斗士倍我。——《韩之战》 这三例中的“於”可译为“比”。

4.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这一点在讲古汉语中的被动式已介绍,这里从略。

介词“于”在古籍中又写作“乎”,这是由于“于”和“乎”音近而借用。“乎”字用法和“于”字基本相一致。例如: ① 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以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公羊传?隐公三年》——与夷:宋宣公之太子,后为殇公。先君:指宋宣公。君:指当时继其兄宋宣公之位为宋君的宋穆公。② 浴乎沂,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③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④ 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先进》 ⑤ 或问乎曾西曰。——《孟子?公孙丑上》

⑥ 鸡鸣狗呔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二:以

1.“以”的实词用法 “以”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动词“以”的意思是“用”,或“认为”、“以为”。“以”作“用”、“根据”讲,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当“认为”、“以为”讲的“以”,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例如:

①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②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张释之列传》

③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晏列传》 ⑤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管晏列传》

⑥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有时“以为”或“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例如: ①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 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传》 2.介词“以”的用法(1)主要用法:

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而来。介词“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等。介绍所使用的工具的例子如: 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③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④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段太尉逸事状》 介绍了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的例子,如: ① 子金教之曰:“朝国人而以君命赏。”——《韩之战》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③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把”。例如: 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②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状》 第三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由于”。例如: ① 释之事是帝岁余,为淮南相,犹尚以前过也。——《张释之列传》 ②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③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铭》—— 第四种用法是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①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文:田文,即孟尝君。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2)应注意的两点:

学习介词“以”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以”的宾语的位置。一般说来,“以”的宾语是在“以”之后出现,但有时也出现在“以”字之前。这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当宾语是疑问代词时,置于“以”字之前。这一点在第四节讲词序时已提到,这里不再重复。其二是,非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介词“以”的前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可能是远古时代语法形式的残留。例如:

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②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此外,代词“是”字作“以”的宾语,一般也置于“以”之前。这一现象在第四节中也已经讲到。

二是“以”的宾语的省略,当介词“以”的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事物,这个宾语常常省略。例如:

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② 小有人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在尉婿韦晤坚持,不得命。„„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段太尉逸事状》 例① 省略了宾语“衣食”;例②省略了宾语“君之羹”;例③省了上文出现过的“大绫”。三:为

介词“为”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用法的“为”可译为“被”。例如:

①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②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第二种用法,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可译为“给”、“替”、“向”、“对”等。例如: ①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纣也。——《孟子?离娄上》 ②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许行》

第三种用法,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或目的。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③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四:与

介词“与”主要有两种用法。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职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是与谁(什么)共同完成的。这种用法的“与”可译为“跟”、“和”、“同”等。例如: ① 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帝纪上》

②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孟子?滕文公下》 ③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按,例①《史记?高祖本纪》云:“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说明“与”与“为”同义。

介词“与”的宾语也常常省略。例如:

① 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留侯世家》 ② 侯生曰:“„„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柳子厚墓志铭》 五:用

从 介词“用”可以介绍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手段,也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例如: ① 清,寡女,能守其业,用财自卫。——《史记?货殖列传》

②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然颇用材能自进。——《史记?佞幸传》 ③ 广用善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史记?李将军列传》 ④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例①②的“用”介绍出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凭借”;例③④介绍出原因,可译为“因”。介词“用”的用法在这些方面是和介词“以”相通的。

介词“由”在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的条件、涉及的对象等方面,和“以”、“用”是相通的。例如:

①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③ 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世说新语?尤悔》 此三例中的“由”完全可以用“以”或“用”代替。

介词“由”的另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时间的起点,或空间上的起点。例如:

①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上》 ② 由尧胸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③ 亮悉大众同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三国志?诸葛亮传》

④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①②介绍出时间上的起点;例③④介绍出处所以及空间上的起点。

介词“自”的主要作用是介绍出动作行为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也可以是人或事物。这种用法的“自”相当于“从”例如: ①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书?无逸》

② 无忌自在在梁时,常闻此两人贤。——《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④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焚之滕。——《许行》

⑤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⑥ 至于高祖,„„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更。——《史记?礼书》 例①②介绍出时间上的起始点;例③④介绍出窨(处所)上的起始点;例⑤⑥介绍出人、事物的起始点。

①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张释之列传》 ② 有一人从桥下走出。——《张释之列传》

③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史记?游侠传》 ④ 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基如此。——《史记?司马相如传》 ⑤ 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史记?晋世家》 ⑥ 梁丘贺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汉书?儒林传》

例①②介绍出处所;例③④介绍出行为的对象;例⑤⑥介绍出跟从的主人或师长,可以译为“跟”“跟着”。

连词

连词也是纯粹的虚词。连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有的连词用在单句内部,用来连接词与词,词与词组,或词组与词组;有的连词用在复句中,连接两个分句;有的连词既可用在单句中,也可以用在复句中。连词比副词、介词在词汇意义上更为虚空,因此,分析连词,主要是分析它能连接什么样的句法单位,单位之间能形成何种语法关系。如果要进行语义分析,也主要是分析被连接的两项之间在罗辑上的关系,这是因为多数连词本身在语义上往往什么也不表示。

古汉语常用连词有“之、与、及、而、则、以、虽、然、抑、故、苟、若”等。下面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一:之

连词“之”有的语法著作中称为助词或介词。本教材不立助词一类,介词限于带宾语者,故把“之”处理成连词。连词“之”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加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偏正关系;另一种用法是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主谓关系。

(一)连接偏正结构

用“之”来连接的偏正结构,细分起来,“偏”和“正”两部分之间实际上有三种关系,即领有关系,同一关系、修饰关系。

1.领有关系

中心语名词,如果定语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之”字所连接的前后项,在多数情况下是领有关系。这样的结构中的“之”可译成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例如:

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②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李氏》 ④ 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龚遂传》

2.同一关系

偏正结构中的前后两项指的是同一事物,这前后项之间便是同一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一般与个别、种与属的关系。这种结构中的“之”可译成“这样”、“这些”,也可以不译。例如:

① 今铜鞮之宫数,而诸侯舍于隶人。——《子产坏晋馆垣》 ②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④ 凤山西十里,河南孟门山。《水经注》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我黄垩涅石。”——王先谦《合校水经注?河水?龙门》 以四个例句中,“铜鞮”是一个“宫”的专名,“云梯”是“械”的一种,“魁父”是一个“丘”的专名,“孟门”是一个“山”的专名。3.修饰关系

修饰关系即定语修饰中心词。这又有两处情况,一是定语是名词,但这个名词跟后项被修饰的中心词并不是领有或同一的关系,而是用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来修饰后项,这种修饰往往带有比况性。连接这样两项的“之”也可以译成“的”,但翻译前项时往往需要加上“比况性”的词语。例如: ① 宰予尽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②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许行》 ③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例① 中“粪土”指脏土秽土,用“粪土”修饰“墙”,明此墙已朽蚀剥落得如粪土,含鄙视义,不值得再动去粉刷,就译成“像粪土一样的墙”。例②“人”之前两个定语,“南蛮”与“人”为同一关系,“鴃舌”对“人”是一种比况性的修饰,是说许行说话难听,好像长着鴃鸟一样的舌头。例③“虎狼”作定语,在这里指虎狼所具有的残忍、贪婪的特性而言,所以“虎狼之心”不能简单地译成“虎狼之心”,而要译成“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 另一种是“之”字连接的前项是形容词或动词(包括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这种定语中心语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说明中心语具有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并非是比况性的。这种非比况性的修饰语比比况性的修饰语多得多。这种“之”也译成“的”。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小、大形容词。

②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导矣。——《韩非子?五蠹》——耿介:形容词。破亡、削灭:动词性词组。

③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效命:动宾词组。④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从数虽然,甚未足畏。——《赤壁之战》——疲病:形容词性词组。狐疑:动词性词组。

(二)连接主谓结构

连词“之”的另一种常见用法是加在主谓之间。所连接的两项是主谓关系。一般说来,具备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了。但是如果在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之间加上“之”字,那么这两部分就成为一个具有主谓关系的词组了。这种主谓词组是由偏正词组发展而来的。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只有“之”字所连接的偏正词组,到了《尚书》以后,才出现这种主谓词组。因此,有的语法著作里把这种词组看成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黎锦熙先生在《比较文法》(1933)一书中称用“之”字连接的主谓词组中的主语部分为“主语性的领位”,也是把这种词组视同偏正词组的。“主?之?谓”结构单独成句的情况也存在,但较少见。

这种“之”字在在翻译时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勉强译成“的”。这种主谓词组可以像名词一样充当单句中的主语、宾语。例如:

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②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鞍之战》 ③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许行》

以上三例中,主谓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例①②中的“之”可以不译;例③可以译成“的”。①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晋灵公不君》 ② 卻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鞍之战》

③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例①的主谓词且“母之存否”充当宾语,“之”字可略去不译;例②“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是由两个主谓词组组成的联合词组充当宾语,两个“之”都可以译成“的”。例③三个动词“知”的宾语都是主谓词组,“之”字也翻译不出来。由“之”字连接的主谓词组也可以充当复句中的分句。例如: ①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②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③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例①是让步复句;例②③是假设复句。这三个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都有连词“之”,

第三篇:古汉语常识梳理教案

古汉语常识

高一册:

《怎样学习文言文》多朗读,多背诵,勤练习,勤查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文言实词的特点》 1.单音节词占多数

2.有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其臭如兰

3)词义转移

走—跑

4)略有差别

甚—厉害,严重

古今异义词练习即属此类。

3.一词多义现象严重。本义——引申义

语词书第一个意义一般是本义

早晨

朝服衣冠

朝拜

皆朝于齐

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高中一二册课后练习大多属此类。4.大量的通假字

学习方法:

1、有古今词义不同的观念

2、把一个多义词放在上下文中辨析,即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确定含义

3、勤查工具书

一般中学课本里的句子正是《常用字字典的例句》 每课课后要求积累,每学期的专项练习里都有。

高二册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虚词和实词是相对而言的。实词意义具体,在句中充当句子充分,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时在句中只起语法作业,没有实在意义。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为虚词,有些代词、副词用法也接近虚词。1.区分虚实

2.辨析用法

3.体察语气

4.对比古今 学习方法:掌握常见用法,勤查工具书,多读多背增强语感。

包括通用和假借两类。

一类通用,字形不同,意义不同,只是发音相同或者相近,被互用,如早——蚤。即此类 一类假借,本有正字,抄写错误而产生,又被沿袭下来。

也有为避讳而刻意为之。

本无正字,从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如疑问语气词“邪”,后造一词“耶”

共——同也

假借为供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词 类 活 用

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等等。这种情况古今相同。

我 很

好。周末我们一起去踢球。

但是,古汉语中,有些词根据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也就是说,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古汉语知识。

2、使学生的文言翻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教学设想:

通过大量训练,加上老师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这方面知识。教学过程实施: 导入: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发尽上指冠

()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又欲肆其西封()

4、既东封郑()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吾得兄事之()

7、常以身翼蔽沛公()

8、夙兴夜寐()

9、孔雀东南飞()

10、卿当日胜贵()

1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樵”,就是渔猎、砍柴的意思。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与郑人盟()

3、沛公军霸上()

4、沛公欲王关中()

5、籍吏民,封府库()

6、范增数目项王()

7、刑人如恐不胜()

8、鸷鸟之不群兮()

9、驰椒丘且焉止息()

10、仕宦于台阁()

11、何敢助妇语()

1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3、歌窈窕之章(

1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5、其后名之曰“褒禅”(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⑧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⑨质于秦。

质: 做人质))))5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就是名词作动词,“让他当王”的意思。

1、汗牛充栋(充栋汗牛)汗:使……出汗

2、汗马功劳

3、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4、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1)少仲尼之闻

问:见识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③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⑤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秦将王翦破赵()

2、项伯杀人,臣活之()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4、拔剑撞而破之()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回朕车以复路兮()

8、忽反顾以游目兮(9、驰椒丘且焉止息(10、步余马于兰皋兮(11、焉用亡郑以陪邻

12、可烧而走也

13、既来之,则安之。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⑤李牧连却之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斗:让……争斗

屈:使……弯腰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鸣:使……发出声音

却:使……退却

饮:使……饮酒)))8

《左传》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例如:

1、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 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2、执刃而立

3、弃甲曳兵而走

4、儿惧,啼告母

九、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天下的人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⑧问其深,则好游者…… ⑨常在于险远。⑩圣益圣 ⑪亦以明死生之大

十、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⑥高其直

<促织〉

高:抬高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十一、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足以荣汝身()(3)屈心而抑志兮()(4)富国强兵

(5)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6)惊天动地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

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⑥不耻下问 ⑦是古非今 ⑧不远万里

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1)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十四、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十五、数词用作名词

1、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名词)

文言文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常见句式知识;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要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内容:

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者也” “……,……”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⑧此三者,吾遗恨也。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2: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④梁父即楚将项燕。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⑥非死,则徙尔。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3: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4: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①臣诚恐见欺于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为予群从所得。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练习6: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练习7: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被……)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四篇:古汉语讲稿

绪论、文字

•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出自三国志·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古代汉语定义与分期

•文献语言学

1、“五四”以后——现代汉语

2、鸦片战争——“五四”为早期现代汉语 •

3、隋唐五代——鸦片战争为近代汉语 •

4、周秦两汉为古代汉语

5、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为上古汉语

• 古代书面语言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

•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例如:

•(1)用白话写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散文个诗歌一直以文言写作为主。唐宋以后,首先是一些民间文学作品采用白话,如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宋元话本、金元时的诸宫调等。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戏剧等,也采用白话,如元杂剧、《水浒》、《金瓶梅》等。

•(2)为特定目的而作的口语实录。包括禅宗语录、理学家语录、外交谈判记录、司法文书、直讲体、会话书等。

•(3)散见于文言作品中的白话资料。如诗、词、曲中反映口语的语句或词语,笔记、史传中反映口语的片断或词语等等。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见教材p65)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与“六书”理论

•颖:从禾顷声 •行:独体象形 •路:从足各声

•《诗经大雅》“实颖实栗。”“谷穗”的意思。

•文字学的字形分析就是根据造字法来进行的。(简化字、繁体字、古文字)

•从造字的角度来分析文字的做法,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si,背私谓之公。(厶、公)”

•从理论上阐述汉字基本结构探求汉字本义的首推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9353个汉字。见教材p548

•下面分别介绍“六书”理论

(一)象形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就是依葫芦画瓢,即许慎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参看教材p74 •但有些象形字意思比较抽象,如“大”“屰”“高”等

(二)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是说一眼看去就可以识认大体,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参看p74

(三)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例如:“取”“及”“即”“既”“伐”。

•合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会意字的意符是由它的“形象”来会意,而不是通过“意符”独立成字时的文字意义来会意的。

•例如:“隻”“取”“武”。

•战国秦汉后,有用新造的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成意的,如“劣”“更生(苏)”“歪”

(四)形声

•声符和形符

•“从某,某声”

(五)假借

•许慎所谓的“假借”指“本无其字”的假借,如“莫”

(六)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转注”是指文字孳生的一种方式,也就是,某一个字由于意义的变化导致形体的变化,由此衍生出新的文字来。“建类一首”指两个字(母字和子字)的部首相同,“同意相受”指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 考(从老省,丂声)老,耆(老):从老省,旨声,耄耋。

•“转注”不是对单个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明,而是字与字之间的形义关系。

第二节 形声字

•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字都离不开古文字,分析形声字基本上可以撇开古文字,只要根据没有简化的楷书就可以了。例如“塊”,野人与之塊(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左形右声:松、赐、结、理、越 •右形左声:雛、甌、救、壯、期 •上形下声:茅、簡、耄、空、罟 •下形上声:基、裳、恐、姿、盤 •外形内声:園、街、衷 •内形外声:辩、闻、雠

分析形声字要注意的问题

1、分析结构层次 •鸿

•尃:从寸甫声(尃fu1,布也,布施)•溥:从水尃声(pu3)•薄:从艸薄声

2、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祖、福、祈、祷;视、祁

3、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 •雖;

•條、倏、脩、修(攸)

•勝、滕、腾:从力、水、马,朕声。•颖、颍:从禾、水,顷声。•佞:从女,仁声。•疆:从土,彊声。•声符偏于一隅:

•旗、施、旌;從、徒、徙 •形符在声符之间: •辩、辨、辫

•赢、嬴

•有的声符在形符中间: •裹、衷、里

4、省形和省声

•有少数形声字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省简,必须补全才能起到表意或表声的作用。如“晨”,从晶省形符,叫做“省形”:从晶省,辰声。

•毫,从毛,高省声。再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耆(老):从老省,旨声。

•累、雷:从糸、雨,畾(lei)省声。•徽:从糸,微省声。•豪:从豕,高省声。

•融:从鬲,chong省声。•雪:从雨,彗省声。•

5、讹变

•形体发生讹变,如:

•贼,从戈,则声;寺:从寸,之声;康:从米,庚声;年:从禾,千声;急:从心,及声;布:从巾,父声;尚:从八,向声。

•隆:从生,降声;罕:从网,干声;在:从土,才声;台:从口,以声(台,yi,我、何;臺,土筑的高坛)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本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歺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声符在某一时期所造大的形声字中基本上都是声义简表的。《说文》:乔,高而曲也。从乔得声的字,都有“高”或“曲”的意思。例如:

•侨:《说文》:高也。从人,乔声。

•骄:《说文》:马高六尺为骄,从马,乔声。•桥:《说文》:水粱也。从木,乔声。

•峤:《说文》:山锐而高也。从山,乔声。•挢(jiao):《集韵》:举也。

•羽乔(qiao1):《集韵》:高飞也。

•语言是通过语音来表达信息意义的。作为书面语符号的形声字,其声符既有表音功能,也就通

过语音为媒介而据偶表达意义的功能。从本质上说,声符的表意给你只跟它的语音有关,而跟形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如以“農”为声符的字多有浓厚的涵义,露水多叫“濃”,草木茂盛叫“穠”,衣饰盛多叫“襛”,酒醇厚叫“醲”,多毛犬叫“犭農”。

•“農”的本义是耨田除草,可见,“醲”、“襛”等字所含之义(浓厚)只跟声符的语音(nong2)有关,跟声符的形体无关。

第四节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记事符号,其时代大约在六千年以前。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商代的文字,包括铸在青铜器上的商代金文和刻在用于占卜吉凶的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商代文字已经具备了“六书”的各种形式,同现代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商代文字中,金文比较庄重正规,有许多笔画是由块面构成的,显示了浓厚的图画性和原始性。甲骨文是日常使用的文字,比金文显得草率,原先的块面笔画往往改成线条笔画,由图画性向线条性发展。

•春秋时代,各国文字分化显著;至战国时期,两大系统:比较保持传统的西方周秦文字和变异较大的东方六国文字。

•《说文》所收的小篆以外的各类古文字基本上都属于战国文字,其中所谓“籀文”出自《史籀篇》属于大篆文字,即西方周秦系统的文字;而所谓“古文”则是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结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命李斯将“史籀大篆”略加省改,作为规范文字,即所谓“小篆”。

•战国时代,文牍繁多,为求方便,往往将篆文笔画变圆转为方折,且加简省成为早期的隶书。•秦隶——汉隶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图画性——符号性

•东汉时代,隶书隶书成为正规文字,日常草率的隶书发展出章草和行书。

•至魏晋时期,书法家将行草笔法融入隶书,创造了“真书”,也叫“楷书”。

二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结构。•隶变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大致有三个方面: •

(一)部首形体的变化

•從篆書到隸書,許多部首或偏旁的形體都簡化了,如水——氵,邑——阝。

•傳統的字典辭書(康熙字典、辭源)在收字方面,一般都按照篆書部首為依據,如脯(fu3,乾肉),脩(乾肉)都歸入月部;都、鄙、歸入邑部,陶、階歸阜部。

•人:在左為亻——偉、傾 •仌:為冫——冷、寒、馮

•刀:在右為刂——割判到(切)•心:在左為忄——快情 •

在下為 ——忝慕 •手:在左為扌——持扶 •攴:在右為攵 ——敗牧

•歺(nie4):在左為——殊死 •火:在下為灬——然烈 •爪:在上為爫——采受爭 •犬:在左為犭——獄獲 •玉:在左為王——琢理 •网:在上為罒——置羅 •

或為罓——罕罔 •艸:在上為——荼藍

•肉:一般為月——腹脩胡臂育 •邑:在右為阝 ——鄭邳 •阜:在左為阝 ——降除 •舟:或為月——前

(二)簡省或訛變

•又訛作丆 ——右有友 •才訛作

存在 •鼎省作貝——貞員 •布——從巾父聲 •書——從聿者聲 •賊——從戈則聲

•晉——從日臸(zhi4)•釜——從金父聲

•別——從刀從冎(gua3,剔人肉置其骨也)•春——從艸從日屯聲

•表——從衣從毛 •並——從兩立 •更——從攴丙聲 •夜——從月亦省聲

(三)混同

•有些原先並不相同的偏旁,隸變以後就混同了。如,“服”“膾”“朔”,都從月,但世界上分別從“舟”、“肉”、“月”。再如:

•春——從艸從日屯聲

•舂——從(gong1)從午(杵)從臼,象兩手持杵搗臼。•秦——從(gong1)從午(杵)從禾,象兩手持杵搗禾。•泰——從(gong1)從水大聲,為“汰”的初文 •奉——從(gong1)從手丰聲,是捧的初文。

三 常用部首的表義功能

•許慎的《說文》540部——《辭源》《康熙字典》214部

•漢字的形體很多,總數超過五萬個,但常用部首只有150個左右。•快:快速、鋒利、愉快。

•閩:從虫(hui3)本义为蛇,虹、蜺(霓)、蝃蝀 •下面介紹一些常見部首:

•【人】本義多與人有關,倫,本指人的輩分,亂倫;作,本義指(由跪坐而)站起來。《論語先進》“舍瑟而作”;仞,相當於一人高的長度

•【子】與子女有關,如:孟,兄弟排行老大稱孟,老二稱仲,老三稱叔,最小的稱季,孟、季都從子。孤,幼而無父叫孤。

•【女】與婦女有關如:好,本義指女子長得美好,嫗,婦人的通稱。•【疒】(ne4)與疾病有關,如痕,傷痕。

•【頁】(xie2)與人頭有關,如頗,偏頭;顧,回頭;頓,低頭至地的禮節;顏,額面;題,額頭。

•【耳】聰,聽力好;聵。

•【目】與目有關,督,察看;眷,回頭看;相,本義指觀察。(詩經公劉:相其陰陽。)•【口】命,命令;和,指應和聲。

•【骨】體,人的肢體(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肉】腴,腹下的肥肉;脩,乾肉;脫,本指消瘦;胡,下頷或脖子下的肉。•【髟】與毛髮有關。髡,剔髪之刑。

•【攴】多與手的動作有關,攻,敲擊;放,放逐;敗,毀壞。

•【殳】(shu1)與擊打有關。段,鍛的初文,錘擊的意思;毆,拳擊。

•【彳】與行走有關。循,順著路走;徐,慢慢走;復,一往一來為復;很,不順從,很如羊。(史記項羽本紀)

•【辵】(辵4)與行走有關。遵,沿著走;述,本義指照著樣子走,引申為照著說;造,往,到;從,跟著走;徒,步行。

•【走】趨,快走;超,跳過;越,超越;趣,疾走。•【行】與道路有關。行,本指道路;術,邑中的道路。•【欠】與張口出氣有關。歐,古同嘔,嘔吐;歎,感歎。

•【刀】與刀或切割有關。副,破成兩半;判,分開;列,分解;制,裁。

•【弓】與弓有關。張,張開弓弦;弛,弓弦鬆弛;發,射箭;彎,彎弓上箭;引;彊。•【斤】與斧頭有關。新;斫。

•【yan3】與旗幟有關。旋,揮旗旋轉;旗;旄,旗上的飾物。•【韋】與熟皮有關。韌,柔韌;韤(襪),古用熟皮製成。•【匚】與盛物的方器有關。匡,古筐字;

•【酉】與酒或酒罎有關。醒;酸,酸酒;酲;醉;酣。•【玉】理;琢,鑿玉。

•【衣】表,皮袍的外表;裡,夾衣的內層;製,裁製衣物。

•【糸】與絲麻繩索有關。緒,絲頭;經;緯;續,接紗頭;約,纏束;紅、紫;絳、綠。•【巾】與布有關。幅,布帛的寬度;幣,作禮品的帛;常;旗幟;幗,婦女的頭巾。•【网】罩,漁網的一種。羅,用網捕鳥;罹,被網住(罹難);署,張網部署。•【彡】與修飾有關。修,修飾;形,雕繪形象。

•【示】與鬼神祭祀有關。社,土地神;祝,禱告求福;禍,神的懲罰;祖,已死的祖先神;禁,禁忌,怕衝撞鬼神而不敢做的事情。

•【邑】與城鎮有關。鄙,邊邑;郭,城郭;鄭。

•【宀】與宮室有關。宗,始祖廟;定,安居,安定;實,屋中有貫,表示充實不空。

•【穴】穿,打通,穿透;突;

•【广】(yan3)與宮室有關。廢,放置、存放;府,藏文書的地方;庫,藏兵車的軍用庫。•【門】多與門戶有關。闢,開門;閉,關門;間,門縫;關,門閂。

•【囗】(wei2)與圍牆、包圍有關。圈,養牲畜的欄圈;固,四圍不通;國,都城;圃,菜圃。

•【月】朔,每月之始;朗,月光明亮;期,周月;

•【阜】與山陵或臺階有關。陽,山南;阿,大山;除,殿階;階,臺階;陟,升高。

•【石】研,研磨;確,堅石;礎,柱基石;

•【土】基,房基;型,土製的澆築的模型;填,填土。

•【田】畔,田界;畿,都城附近的土地;略,佔領土地并加以經營。•【火】然,燃;烈,火勢盛大。

•【仌】,古冰字。凌,冰塊;冶,銷熔(冰塊)

•凝,水結成冰。

•【隹】雕,猛禽;雄;雅,古“鴉”字。•【虫】(hui3)與蛇有關。昆。

•【貝】貫,貝串;賀,以禮物慶賀;質,用於抵押的財務;賦,斂收錢糧;貪,貪財物;賤,貨物不值錢。第五節 古書中的用字

一、假借字

•假借字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字少词多。

•文字的表词范围必然要扩大,本义和引申义,還要記錄與本義無關的詞。

(一)本有其字的假借字

•從歷史發展來看,本無其字的假借字有兩種後果。一種後果是,某些詞既然本無其字,於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歸它使用。(借而不還)。如“也”,一直充當語氣詞。

•有的假借字自從它被借用以後,它又改頭換面以新的面貌來表示本義,例如:

例字

假借義

本義

表本義的後起字 莫

否定性無定代詞

黃昏

暮 然

代詞、形容詞尾

燃燒

燃 其

代詞、語氣詞

簸箕

箕 乎

疑問代詞

呼叫

這類假借字後來成為表示假借義的專字,其本義反而不被瞭解。

•莫春者,春服既成。(論語先進)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孟子公孫丑上)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本義仍然用它表示,即兼表本義和假借義。如“耳”兼表假借義——語氣詞和本義——“耳朵”。再如:

•例字

假借義

本義

•之

代詞、連詞

動詞“往” •夫

指示代詞

男子(匹夫)•烏

疑問代詞

鳥名 •汝

第二人稱代詞

水名

•則

連詞

效法、法則(以身作則)

•還有為了區別用法,不為本義造新字,而是為假借義另造新字(通常在假借字的字形上增加跟假借義有關的形符變成形聲字)。如與——歟,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再如: 例字

本義

假借義

為假借義造字 辟

刑法

避開

避 戚

斧鉞類武器

憂愁

慽 采

採摘

文采、色彩

(二)本無其字的假借字

•定义:在古汉语中,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甲字去代替乙字,這甲字就是乙字的通假字,而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義。蚤——早。

•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項羽本紀)

•本無其字的假借不能造成新字,只是在句子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用字現象,又名“通假”。

•通假現象在古代書面語中大量存在,(見教材p1070)•逝(往也)——誓(約束也)

•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書牧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逝將去汝,適彼樂土。(詩經碩鼠)

•策——冊 《說文》:策,馬箠也,“箠”,所以擊馬也。•大事書之于策。(左傳序)

•本無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都是借字標音。

•假借是據音錄詞,“假借無本字”的本字是相對於詞義而言的,通假是依音用字,“通假有本字”的本字是相對於通假字而言的; “假借無本字”的“本字”是表示本義的字; “通假有本字”的“本字”是指“本來應該用的字”。

•本無其字的假借是由於字少詞多。而本有其字的假借原因比較複雜: •寫別字。(社會性)•經濟性。

•用字不規範。•仿古積習。

二 古今字

•定義:同一個詞在不同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如:暮(日落、黃昏)這個詞本來寫作“莫”,後來寫作“暮”,在表示這一意義上,“莫”和“暮”是古今字的關係。

(一)古今字的形體

•古今字在形體上大多有某種聯繫。最常見的是古字上添加形符形成今字,如:其-箕,采-採,員-圓,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有些是古字改變形符成為今字: •說-悅,赴-訃,斂-殮,振-賑 •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文字除了表示本義外,勢必要表示引申義和假借義。文字表詞功能擴大以後,爲了區分不同的用法,其中表示某些義項的文字常常被加以改造,以區別其他義項。就該義項來說,原先的用字為古字,改造后的用字為今字,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有的是古字假借為其他用途,又為它的本字造今字。如,“隊”本義是從高處墜落,後來借為隊列義,於是用“墜”字來表示本義。再如:

•正(是也,從止,一以止)-征,段-鍛,匡-筐,或-域,韋-圍,須-鬚。•

2、有的是古字用於表示引申義,又為它的本義造今字。如州-洲,再如: •責-債,益-溢,景-影,丞-拯,原-源

3、有的是古字用於表示本義,又為它的引申義造今字。如取-娶。再如: •解-懈,家-嫁,士-仕,五-伍,赴-訃,告-誥,支-肢,道-導。

4、有的是古字用於表示本義,又為它的假借義造今字。如辟(bi4,法也)-避,與-歟,戚-慽,塗-途。

(三)古今字和假借字的關係

•古今字與假借字有交叉的現象,但二者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古今字立足于時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則立足于文獻中文字所表示的意義跟它的本義是否有關。

•如:莫-暮,辟-避

三 異體字

•異體字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異體字指讀音相同,意義(包括本義和各個義項)相同,而形體不同的文字。廣義異體字除此之外,還包括假借字、古今字、繁簡字等。這裡指狹義異體字。

(一)異體字的形體類別 •見教材

(二)異體字的辨識 •見教材

四 繁簡字

漢字形體的簡化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大量出現了。(參見教材)

第五篇:古汉语词汇

词汇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关系复杂,局部成类现象普遍,3,词汇成分往往有有独立或部分的变化,4,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5,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6,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二,复音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附加式等几种。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原来词汇以单音形式为主,转变为大量采用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一些原来的单音形式由复音形式代替,这个过程大致有三种方式: 1单音词降级为构词语素加附缀,2同义的单音词降级为语素连用成词,3新造同义复音词。

贰,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字记录汉语,它是汉语词汇的书面记录符号,我们通过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记录来了解古代的词汇。比较现代词汇的书面形式,从字面上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变化。一些词从古代延用到现代。第二,古今意义没有关系。一些字记录了不同的词,有些词古今意义之间可能有关系,但失去了中间环节,看不出意义的关联。(158-159)

第三,古今意义有联系但不同。(159-160)

第四,感情色彩不同。(161)

第五,所指实际内容不同。(161-162)

二,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162-163)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还有一种情况也跟词义的缩小有关,那就是偏义合成词。(157页)

词义转移

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指一个词本来的意义。本义应该指词的原始意义,但因为语言早于文字,而文字记录会的缺漏,所以,现在文字记录的词义,可能是词的原始意义,也可能不是最早的意义。通常把有文字可考或有文献证明的词的最早意义称为本义。

确定词的本义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一个词所具有的不同意义,然后,可以从文字入手,了解它造字时的意义;其次,通过文献查考,寻找早期的用例;最重要的是,排列各个义项,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词义的引申。(164)

词义引申的方式:链条式、辐射式,这两种方式在具体的词义变化中,可以交替出现。

叁,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作业:

1,从结构上看,汉语词汇中有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等名目,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方式。(要求选用课文之外的材料来作说明)

下载古汉语教案8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汉语教案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汉语常用词

    古汉语常用词 1 、逐:(1 )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2 )引申义:A、追击 B、赶跑、驱逐 C、放逐(古诗文中常见的逐客、逐臣:被放逐的官)。 2 、干:(1 )本义:一种防身的......

    古汉语翻译

    不龟手之药 宋国有个人善于炮制防止冻裂的不龟(jun)手之药,他的家族靠着这个祖传秘方,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始终勤勤恳恳,披星戴月,但由于收入菲薄,生活总是很贫困。 有位远道而......

    古汉语语法、词性

    语法词性 词分虚词、实词两类。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名词 一、名词的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

    古汉语文字演变

    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产生 1.汉字产生的传说有哪些?为什么说这些传说中的符号并不是文字? 答:结绳说,八卦说,仓輯造字说。 2.简述汉字产生的途径,为什么说记事图画是演化为汉字......

    电大古汉语试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专业汉语专题(2)试题 2007年7月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提出了什么理论? 2......

    古汉语宾语前置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宾语......

    古汉语词源学研究

    《古汉语词源学研究》心得 中国训诂学主要研究古汉语的词源及词汇意义的历史演变,因此首先要涉及词源的探求和解释。词源主要是理解词语的来源,命名理据,音义关系,词义来源等;古......

    浅谈现时古汉语教学

    当下古代汉语学习调查 文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学4班文义支 论文摘要: 立足于对于西南大学中文系关于古代汉语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今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情况。结果显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