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的台海形势和台湾问题范文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的海台形势和台湾问题
摘要:我国东南部辽阔的海疆决定了我国的安全战略必须高度重视海权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维护国家综合安全角度来看,借助海域来以海兴国,建立一个安定的海域环境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台湾始终是属于中国的岛屿,关于它是回归问题也是必须要在议程上加速的。
关键词:海台形势 台湾问题 战略发展 发展
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调整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海权竞争再度成为国际的焦点。我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中国海域发展、岛屿的归属承载着我过崛起的诸多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中国的再度崛起与和平发展,必然要与国家海疆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中国存在争议的海域
海上边界不同于陆地边界,由于环境问题,海洋划分的复杂程度高于陆地划界。当前我国主要的海洋争端有三处。
(1)南沙问题:从宋代起,我国就已宣布对南沙行驶管辖权。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诸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屿提出主权要求,并且出兵占领部分岛屿来宣誓对其岛屿的主权。围绕南沙问题,我国提出的:“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并未得到失效。20世纪80年代,我国与越南打了一场海战,收复了南沙部分岛礁,但仍有大部分岛礁落入他国之手。
(2)西沙问题: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南约180多海里的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越南对中国政府提出领土要求,并开始派兵占领西沙部分岛屿。1971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再次重申西沙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不容忍任何侵犯中国领土的主权行为。但是越南当局不顾中国政府严正警告,于1月15日至18日先后派军舰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并炮击和抢占甘泉岛。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1月19日,我方进行了自卫反击战。
(3)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列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并行使主权的。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窃取了台湾及其附属列岛。日本二战战败后,归还了台湾于中国,但却把归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20世纪60年代末,得知该岛附近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后,钓鱼岛争端再度升温。
二、海洋问题对中国发展的作用
纵观世界历史,现在称霸于世界的强国都曾是海洋强国,从国代的雅典、威尼斯到中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再到近代的英国、日本、美国,无不昭示着一个事实:海权在,国则兴,海权无,则国衰。
在这个问题上,曾经的清政府就给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给我们,当时的闭关锁国,导致科技的落后,后来被当时的海上强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国的大门,再后来因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诸国控制了我国的大部分海域而导致中国的本土被进一步的蚕食。在这一个个铁的事实上,都无疑的告诉了我们一个安全的海域对我国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三、我国在海权竞争中面临的挑战
(1)我国的传统海域频繁遭受周边国家染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周边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海域“划界”热潮。目前,我国与多个海洋相邻国,海洋相向国存在潜在货现实的争端,范围涉及东海、黄海、南海三大海域3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官方公布的国土面积的约960万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
(2)域外大国加紧插手我国周边海洋事务。为抑制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加紧推进海军力量东移,以美日、美韩同盟为基础,在我国周边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存在。同时,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也在不断的在我过周边扩大影响力,企图从我国有争议的海域中分一杯羹,这点,从日本今日来对中国钓鱼岛及其周围岛屿的争夺战美国和日本签定的《日美安保条约》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周围各国对我国的海域的威胁!
(3)我国传统海域面对周边国家的海域争端也严重威胁到了我国海上通道安全。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80%以上的外贸交易都需要海上运输,90%以上的进口石油需走海路。但是中国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过程中,却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海空军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并不具备普遍的打规模远程投送能力,难以完全依赖自身力量有效维护海上安全。另一方面,当前中国海外运输大多都需要经过哪些有争议的海域,所以经常发展冲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四、台湾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战略重地,台湾地处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西太平洋海域的咽喉,镇守着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是我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和海上天然屏障。它既是我国大陆岸线的重要屏障,也是进入大洋深处最近的踏脚石。因此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我国能否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的问题!
南宋时期,就已有汉人在澎湖开垦。宋孝宗干道七年(1171年),正式驻兵澎湖,隶属闽南晋江县。1225年赵括所著蕃志提到:[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正式确认台湾离岛-澎湖,属南宋版图。所以台湾归属问题是无可否认的。
胡锦涛主席针对台湾问题,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我国在反“台独”问题上走入了正轨,在这个基础的支持下,给我国在反对任何的反“台独”反应的问题上打好了法律基础。
台湾回归是迟早是问题,但是在这个经济、政治竞争的这么激烈的世界格局下,加速台湾的回归也成了我国当前的重要问题。台湾虽然离开中国的关注很久,但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是绝对不允许台湾独立的,这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立场,因为是中国大陆同胞的立场,更是台湾人民的需要。台湾的回归我过可以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不仅在国土的完整性上中国不能让台湾独立,在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台湾也必须回归中国,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地理位置相当的独特,在我国正在与周边国家面对我国的传统海域有争议的时刻,台湾的回归不仅仅是一剂强心剂,也是一个最有力的支持。
台湾问题的产生已经有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的分裂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台湾问题对中国不仅仅是名族性、中国发展性的问题,也是中国安全性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中国面对世纪的一到窗口,也是中国对周边国家的一道坚固的大门,所以台湾必须回归中国!
参考文献:
【1】王珊。《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一个呼唤海权的时代》
【2】刘忠民。《海权与大国兴衰 世界海权兴衰500余年》,《文汇报》2010年6月13日
【3】胡锦涛。《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 【4】赵括。《诸蕃志》
第二篇:两学一做正确看待当前我国反腐败形势和任务
两学一做正确看待当前我国反腐败形势和任务-试题答案(非全对,90分以上)
两学一做正确看待当前我国反腐败形势和任务
1、【单选题】根据清廉指数评分,轻微腐败的国家清廉指数在()之间。C A.80—100 B.0—25 C.50—80 D.25—50
2、【多选题】根据清廉指数评分,比较廉洁的国家有(ABCD)。
A.丹麦
B.瑞典
C.芬兰
D.挪威
3、【多选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BC)。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1、【单选题】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干部作风”这个“本”。(A)A.正确
B.错误
2、【单选题】2016年1月,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决定修订(D)。
A.《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B.《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3、【单选题】人员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原因之一。(A)A.正确
B.错误
1、【多选题】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ABC)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不想腐
B.不能腐
C.不敢腐
D.不该腐
2、【单选题】“不能腐”的关键在预防。(A)A.正确
B.错误
3、【单选题】腐败动机、腐败机会、制度约束分别对应的就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三个方面的机制。(A)A.正确
B.错误
1、从党政机关向全社会蔓延是当前腐败出现的新趋势之一。A 正确
错误
2、当前,腐败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利益冲突领域。A 正确
错误
3、有一些国际组织对腐败形势的评价有局限性,如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结果会带有主观性。A 正确
错误
4、在全球腐败趋势测评中,中国有9%的人承认2010年曾有过行贿行为。A 正确
错误
5、在全球腐败趋势测评中,中国有31%的人认为政府反腐败的努力没有效果。A 正确
错误
6、在全球腐败趋势测评中,中国有46%的人认为近三年(2007—2010)腐败有所增加。A 正确
错误
7、全球腐败趋势测评,又称为腐败晴雨表。A 正确
错误
8、中央对于我国当前的腐败形势之严峻复杂有着清醒的认识。A 正确
错误
9、在全球腐败趋势测评中,中国有40%的人对政府反腐败的努力没有感觉。A 正确 错误
10、从贪污受贿到利益冲突是当前腐败出现的新趋势之一。A 正确
错误
11、当前,我国惩治腐败将追逃追赃作为国际合作重点。A 正确
错误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加大行贿行为处罚力度,在原基础上增加“并处罚金”。A 正确
错误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增加了利益冲突处罚相关条款。A 正确
错误
14、监督是中国特色廉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特色。A 正确
错误 15、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A 正确
错误 16、2015年,中央组织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推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凡提必核”。A 正确
错误
17、总书记指出,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A 正确A 错误
18、国外讲权力的制约,我国讲权力的制约与监督。A 正确 错误
19、国外的监督主要是司法监督、舆论监督,我国的核心是党内监督。A 正确
错误
2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A 正确
错误
21、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干部作风”这个“本”。A 正确
错误
22、人员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原因之一。A 正确
错误
23、当前,要让领导干部不敢腐,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A 正确
错误
24、“不能腐”的关键在预防。A 正确
错误
25、党的十八大以后,重点惩治“仍不收手”的腐败情况。A 正确
错误
26、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往往是相伴而生的。A 正确
错误
27、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A 正确
错误
28、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A 正确
错误
29、《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适用对象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A 正确
错误
30、《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工作,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A 正确
错误
31、《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于()颁布。A 2005年1月
2007年9月
2014年9月
2016年1月
32、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C 历史传承、文化传统
历史传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应当遵守和维护党的()。C 形象
要求
纪律
以上均错误
3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指出,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的原则。A 不得触犯B 人人平等 遵守维护
认真遵守
3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A 现代化
社会化
道德化
综合化
36、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共同推进。B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3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具有最高权威。C 基本法
唯一法
根本法
主要法
38、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全社会()宪法法律的制度。A 忠于、遵守、维护、运用
忠于、遵守、维护
忠于、遵守、运用
忠于、维护、运用
39、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承担()责任。B 主体
监督
协调
重要
8、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承担(A)责任。A.主体
B.监督
C.协调
40、根据清廉指数评分,轻微腐败的国家清廉指数在()之间。C 80—100 0—25 50—80 25—50
41、总书记在()上指出,要深入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A 十八届一中全会
十八届二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42、十八大以来,我国查处的正、副国级领导干部有()。B 3名 5名
8名
11名
43、截至2016年1月,我国已有()中管干部落马。A 153名
242名
38名
72名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于()起实施。D 2015年8月1日
2015年9月1日
2015年10月1日
2015年11月1日
45、截至2016年3月,中央已开展()巡视。A 9轮 12轮
13轮
14轮 46、201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72万件(次),立案()件。B 21.8万
22.6万
23.2万
24.1万
47、总书记指出,实现派驻全覆盖,就是要使党内监督()。C 没有死角、不留空白
没有漏洞、不留死角
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以上均错误
48、()指出,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B 十八届一中全会
十八届二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49、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A 省
市
县
中央
50、十八大以来,我国查处的正部级领导干部有()。D 3名
5名 8名
11名
5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A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以上均错误
52、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C 是好的
一定是好的
始终是好的
应该是好的
53、总书记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腐败现象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B 十八届二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
54、总书记在听取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指出,巡视发现了一批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和不少突出问题,有的问题性质是严重的,确实印证了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A 依然严峻复杂
依然复杂困难
依然严峻困难
依然存在
55、总书记在听取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情况汇报时指出,官商勾结和上下勾连交织,利益输送手段()。B 复杂、方式多样
隐蔽、方式多样
隐蔽、复杂 方式多样 56、2005年开始的反商业贿赂行动表明,腐败在从党政机关向()全面蔓延。C 企业和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企业和社会组织
以上均错误 57、2007年5月30日颁布的《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将()隐蔽性的贿赂行为列为腐败。B 六种
八种
十种
十二种
58、()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一意孤行,仍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C 十八届二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
59、《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裸官”)等()情形不得列为考察对象。B 五种
六种
七种
八种B 60、()指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B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
61、总书记在听取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情况汇报时指出,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窝案串案增多;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交易频发。ABCD 权权
权钱
权色
官商
62、当前我国腐败的类型有()。ABC 个人腐败
集体腐败
单位腐败
社会腐败
63、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和掌握的问题线索来看,一些腐败分子贪腐(),令人触目惊心!ABCD 胃口之大 数额之巨
时间之长
情节之恶劣
64、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繁重。ABC 减少腐败存量
遏制腐败增量
重构政治生态
只有前两项正确
65、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包括()。ABCD 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66、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包括()。ABCD)的工作艰巨 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67、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ABCD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68、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取消了公司、企业人员(),增加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贿罪。ABC 受贿罪
行贿罪
贪污罪 腐败罪
69、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ABCD 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唯一性
7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BCD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7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BCD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72、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BCD 实践特色
理论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73、根据清廉指数评分,比较廉洁的国家有()。ABCD 丹麦
瑞典
芬兰
挪威
74、根据清廉指数评分,十分腐败的国家有()。ABCD 俄罗斯 孟加拉国
缅甸
印尼
75、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有两类廉政模式备受大家推崇:()。BD 亚洲模式
北欧模式
苏联模式
北美模式
76、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ABCD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制度建设 77、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ABCD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78、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ABC 不想腐
不能腐
不敢腐
不该腐
79、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必须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做到()。ABC 持之为明镜 内化为修养
升华为信条
只有后两项正确
80、当前我国腐败形势呈现的特点是()。ABCD 腐败程度高
反腐败强度高
腐败风险高
腐败成本高
9、【单选题】2014年6月,中央政治局通过(A)。
A.《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B.《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六、自主学习
1、进入“福建干部网络学院”学习的平台,点击“我的主页”超链接,选择我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我的选修课程、推荐课程和关注课程,点击我的关注,系统根据您设置所关注栏目的资源来显示课程资源信息。在列出的课程列表中,点击课程名称继续学习,也可以添加到我收藏里面。
2、进入“福建干部网络学院”学习的平台,点击“课程总览”超链接,系统按课程资源的方向来显示课程资源信息(课程方向主要分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5大类,每个大类再分不同的专题),并提供各个专题的最新、最热、最赞、推荐等三个方面的课程快速导航定位。在列出的课程列表中,点击课程名称或者课程列表后面的“继续学习”按钮,进入自主学习课程模式。
七、班级学习
进入“福建干部网络学院”学习的平台后,点击“我的班次”超链接,将显示参加班次(您已加入的班次,点击班级名称即可打开班级学习页面)、可报班次(目前满足条件可以报名的班次,点击班级名称即可报名)、班次课程(显示您所参加的正开班的课程,打开课程即可学习)、课程评估(显示可评估的课程,以及您提交过的评估成绩与建议)。
在班级学习页面,主要有班级主页、班级课程、学习名册等栏目。其中班级课程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推荐课程等方式进入专题班学习模式。
八、学习笔记
进入课程学习模式后,在页面中点击“载入进度”按钮,把学员本课程最新一次学习的终止时间载入后,并继续开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任一个学习时间点写学习笔记并点“保存笔记”按钮,提交您在本课程中的学习笔记。同时在学习笔记的列表中显示出来,可查询到,本课程学习中您所有的学习笔记(按最新到最早的方式显示)。系统会根据相关的课程属性,列出本课程相关课程的列表,供您快速学习相关的课程。
第三篇: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
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
和平年代耳边的警钟
尽管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的饮水河,尽管已经用不着醉里挑灯看剑,尽管我们已经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可是,朋友,在你的心中是否还存在一片绿色呢?当前我国的的各种形势,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了解。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统一的大国,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是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必要条件。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
当前周边形势
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日本政局持续动荡。先是鸠山由纪夫前首相因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等处臵失措于6月份被迫辞职,由菅直人出任民主党新党首并于6月8日出任新首相,接着是7月11日举行参议院改选,由于菅直人的消费税改革方案“得罪”选民,致使由民主党与国民新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失利,在野党占据了参议院过半数议席,在野的自民党赢得选举、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日本由此再次出现了朝野政党分别控制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民主党执政难度进一步增大,日本政局前景自2009年9月“变天”后重又趋于动荡不定;
朝鲜政权“换代”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9月28日,朝鲜劳动党召开党代表会议,选举朝鲜劳动党最高指导机关。在朝鲜劳动党历史上,党代表会议只在1958年和1966年举行过两次。此举表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培养“接班人”的“紧迫感”增加。与此同时,在南太(平洋)地区,连政局一向平稳的澳大利亚居然也发生“政变”,陆克文总理因矿产资源税政策失误等严重影响其工党年底选情,陆克文迫于工党内部巨大压力提前辞职,吉拉德出任工党新党首并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吉拉德于7月17日宣布将澳大利亚议会选举提前到8月21日举行朝鲜“货币改革”以失败告终,国内经济困境加剧。
当前中国形势
当前中国周边动荡呈现普遍化、常态化、复杂化乃至一定程度的联动化,其中又以一国内部的政局不稳居多,也有两国之间的冲突甚至对抗,还有大国强权 的介入与角逐,不同类型的问题相互交织,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并存,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
就经济而言:中国,目前处于守势,而日本,美国等国家是出于攻势。他们视中国为未来国际地位的最大挑战者。正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的发展,举世瞩目。成为21世纪的世界大国。
就意识形态,社会体制而言,中国目前处于转型期,相当于落后世界先进主流50年。但是这种珠江、形成的并且正在完善的社会体制一旦崩溃,势必将**频仍,民不聊生,对当前中国而言,最大问题莫过于台湾和朝鲜问题。台湾局势,关乎世界格局,牵涉中,美,日,俄世界各国,这也是中国和平统一的关键关口。而对中国台湾的回归有极极大异议的无疑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与台湾:“渊源”颇深,单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家都在观察对方的举动。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的问题上也是纠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脑参拜神社也时常引发中国民众被屠杀留下的伤痛。
周边国家的重要性
首先,在国家安全上,周边地区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捍卫中国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开展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是中国防御外敌入侵的前沿与前哨,是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缓冲带与战略屏障。
其次,在政治与对外战略上,周边地区是保障中国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崛起与成为世界大国不可逾越的环节与必经之地,是中国今后崛起为多极格局中单独一极的主要支撑点与战略依托带,是中国与其他力量中心打交道的主要平台。中国崛起与和平发展对外主要体现在对周边地区影响力的上升,周边地区是中国对外展示实力与施加影响的主要场所,是中国对外发挥国际作用的主要地区,是中国担当“负责任大国”力所能及的主要舞台。
再次,在经济上,周边地区关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市场,也是中国能源与资源进口的主要来源,还是中国能源资源进口战略通道(陆上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海上航线)的集中区域。
解决措施
应建立稳定和谐的周边环境:我国的周边外交立足于国家的战略利益,在与周边各国的交往中,我们注重外交理念的和平性,军事战略的防御性,安全政策的合作性,承认各国的自主性,尊重地区的多样性。
和平协商,合情合理的解决边界纠纷。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指出,一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和平协商,互相尊重各国的利益,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巩固的国防,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安居乐业。人民解放军正向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提高。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高效能的司令机关。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没有健全的、具有头脑作用的、富于科学的组织和分工的司令机关是不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发出了“建
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号召,强调“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队现代化”。这是对“建立强大的国防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目前,人民解放军正沿着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道路,为达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要求而继续奋斗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 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从小学,中学,高中,我们都接受过教育。可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却未真的理解过当前中国的各种形势,这是一直在我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自觉维护我国安定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第四篇:当前中国周边形势与台海关系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
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一、周边各方向不同程度的动荡
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2010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2005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被一举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巴基耶夫先是逃往南方,后流亡国外,而临时政府也一直难以有效掌控巴基耶夫前总统具有传统影响的南方地区。6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南方重镇奥什的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吉临时政府先后向俄罗斯与美国提出求援,但俄罗斯除了加强其在吉军事基地戒备外一直按兵不动,而中国政府则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6月27日,吉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新宪法规定吉将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公决获得高票通过。7月3日,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宣誓出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到2011年底。吉议会选举定于2010年10月举行,吉政局演变前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南亚则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阿富汗首当其冲,巴基斯坦紧 随其后。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与此同时,美国干涉阿富汗选举,导致当选连任总统卡尔扎伊与“占领国”美国、“占领军”北约部队之间矛盾加深。美国于“9〃11”后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近九年,“塔利班”不但没有被美军剿灭,反而“愈挫愈勇”、影响力趋于增强。美国决策层内部对“阿富汗新战略”也存在严重分歧,前线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将军对奥巴马总统出言不逊,奥巴马为维护自身权威被迫临阵换将,将“战功卓著”的麦克里斯特尔解职,改以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接任。对于美国“阿富汗新战略”的黯淡前景,英国《金融时报》载文指“美国正在阿富汗走进死胡同”;
巴基斯坦被美国绑上“反恐”战车,巴对本国部落区极端势力发动清剿,但遭致“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残忍报复,“巴塔”一再制造严重恐怖袭击活动,不断造成巨大伤亡,巴正陷入恐怖活动与“反恐”难解难分的“恶性循环”。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也严重受制于议会,大权趋于旁落;
尼泊尔在野的第一大党尼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发动大规模罢工,迫使尼总理尼帕尔在执政仅13个月后于2010年6月30日辞职,尼政局陷入新一轮“波动”;
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虽然政局总体稳定,但民族分离组织与反政府武装(印度“毛派”等)不时对印度安全部队发动突袭,破坏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造成严重伤亡与损失。
东南亚政局动荡以泰国为首。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反政府示威者从3月14日开始便占据首都曼谷的闹市区,与政府军及亲政府势力不时“擦枪走火”。泰国总理阿披实在“忍让”多时之后,于5月13日晚派军方封锁“红衫军”示威地点,试图逼走近万名示威者,“红衫军”军事领导人卡迪亚当场中弹身亡。泰国军队于5月19日开进“红衫军”集会区域,展开“清场”行动,双方冲突造成严重伤亡与财产损失。多名“红衫军”领导人于当天下午集体自首,宣布结束集会示威。阿披实总理于当晚发表电视讲话指,政府有 信心使国家恢复正常和走上可持续复苏道路。5月25日,泰国刑事法院以涉嫌恐怖活动罪名,批准逮捕前总理他信,泰国内阁批准把在曼谷和23个府实施的宵禁再延长4天。7月6日,泰国政府决定将在曼谷等19个府已实施3个月的紧急状态法再延长3个月,以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泰国乱局虽暂时缓解,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泰国社会矛盾依旧难解;
缅甸即将举行历史性的全国“大选”,缅甸军政府意图在选前进一步“收编”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引发后者反弹,加之军政府与“民主派”之间矛盾可能激化,致使缅甸局势变数增加;
菲律宾举行完总统大选,小阿基诺以“反腐败”为旗号高票当选,开始了六年任期;
东南亚地区形势动荡还体现在海洋方向上,尤其是南海形势更趋复杂,其中既有海盗活跃威胁海上通道安全,也有南海海洋权益争端加剧,包括岛礁主权争议、专属经济区划分冲突、海洋渔业与油气矿产资源矛盾等,而越南、菲律宾等国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争端,企图使双边争议“多边化”,美国也极力“插手”南海问题,致使南海形势更加敏感复杂。
东北亚形势主要因韩国“天安号事件”而骤然紧张。在朝鲜半岛方向,韩国于5月20日公布“天安”号事件正式调查结果,认为导致2010年3月26日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爆炸沉没的原因,是遭到了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美国和日本政府随即分别表示“强烈谴责”导致“天安”号沉没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同日表示,中方主张各方应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避免局势紧张升级。朝鲜则于5月21日发表声明对此予以坚决否认,指如韩国以“天安”号事件为借口对朝鲜进行报复,朝鲜将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加以应对。韩国总统李明博于5月24日就“天安”号事件对国民发表讲话,要求朝鲜道歉,表示将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中断韩朝贸易、合作与交流,并将与有关国家协商后将该事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韩国同日还表示将恢复“对朝心理战”,更积极参与“防扩散倡议”,在近期举行韩美反潜军事训练。韩国并于6月4日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主 席,通报其联合调查结果,请求安理会做出反应。特别是,韩国与美国欲藉“天安号”事件于7月份在黄海一带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有传闻指美国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可能参演,由于黄海属于中国近海与高度敏感海域,美韩军演不仅临近中国领海,而且直逼中国的政治中心,何况“天安号”沉没迷团未解,美韩大规模军演不仅将进一步激化朝韩、朝美矛盾,更将威胁中国安全,也不利于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因而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经中国方面的努力斡旋,联合国安理会于7月9日通过了关于“天安”号事件的主席声明,声明未明确事件的责任归属,只是谴责了导致“天安”号沉没的攻击,并对韩国政府、人民、该事件遇难者及其家人表示深切同情和慰问,强调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和平、稳定,鼓励以和平手段解决半岛未决问题,鼓励半岛北南双方恢复直接对话和协商。而致力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已被搁臵多时,半岛“无核化”进程仍然充满坎坷;
日本政局持续动荡。先是鸠山由纪夫前首相因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等处臵失措于6月份被迫辞职,由菅直人出任民主党新党首并于6月8日出任新首相,接着是7月11日举行参议院改选,由于菅直人的消费税改革方案“得罪”选民,致使由民主党与国民新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失利,在野党占据了参议院过半数议席,在野的自民党赢得选举、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日本由此再次出现了朝野政党分别控制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民主党执政难度进一步增大,日本政局前景自2009年9月“变天”后重又趋于动荡不定;
朝鲜政权“换代”进程明显加快。朝鲜宣布将于2010年9月份召开劳动党全国代表大会,而上一次党代会则是在三十年前的1980年举行的,此举表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培养“接班人”的“紧迫感”增加,其三子金正银即将走上前台。与此同时,朝鲜“货币改革”以失败告终,国内经济困境加剧。
西亚动荡主要是“两伊问题”。伊拉克战争已爆发七年有余,美国扶植的伊拉克政府虽然渐已基本控制局面,美国也加快了从伊拉克“撤军”进程,并于8月底完成,但“基地”组织仍不时制造重大恐怖袭击活动,伊拉克安全形势难有根本好转。而伊拉克“大选”之后 的新政府因为党派矛盾而一再“难产”,伊拉克政治前景也难以明朗。
伊朗朝野双方围绕2009年“大选”结果爆发激烈冲突的“选举后遗症”仍未彻底消除,而伊朗核问题更是错综复杂。联合国安理会于2010年6月9日通过了对伊朗制裁的1929号决议,而伊朗总统内贾德则对新决议不屑一顾,表示将继续推进“和平利用核能”。与此同时,美国宣布单方面对伊朗新制裁,对伊朗多管齐下,一面强化军事威慑,一面加大颠覆渗透,而伊朗也是积极备战、毫不示弱,伊朗核问题前景更加堪忧。
在南太(平洋)地区,连政局一向平稳的澳大利亚居然也发生“政变”,陆克文总理因矿产资源税政策失误等严重影响其工党年底选情,陆克文迫于工党内部巨大压力提前辞职,吉拉德出任工党新党首并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吉拉德于7月17日宣布将澳大利亚议会选举提前到8月21日举行。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周边动荡呈现普遍化、常态化、复杂化乃至一定程度的联动化,其中又以一国内部的政局不稳居多,也有两国之间的冲突甚至对抗,还有大国强权的介入与角逐,不同类型的问题相互交织,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并存。尤其是“天安号事件”、吉尔吉斯斯坦“变天”、伊朗核问题僵局、巴基斯坦恶性恐怖活动频发等“四大危机”同时“发作”,并分别引发东北亚、中亚、西亚、南亚四大“板块”“震动”不已,致使中国周边形势复杂而严峻,“变”、“乱”、“险”交织,“变脸”不断、“乱象”纷呈、“险象”环生。面对“乱云飞渡”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准确“把脉”、从容应变。
二、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复杂根源 “内因”: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与矛盾
一是国内政治日趋“两极分化”与深陷“民主困境”所致。周边多个国家均已形成以两大主要政党为首的“两大阵营”和朝野对峙僵局,如日本的民主党与自民党、印度的国大党与人民党、泰国的“反他信”与“亲他信”势力等,对立双方分庭抗礼、长期相持不下,以至“党争”、“政争”不已。而“民主化”更使得周边一些国家政府 权威下降,“政治生态”呈现为“弱政府、强社会”的失衡与无序状态,反对派力量壮大,非政府组织(NGO)活跃,反政府活动盛行,选举争拗与“街头政治”司空见惯,以至内耗不止。其中,日本2009年9月国会众议院选举导致自民党“丢掉”政权,民主党成为新的执政党,日本政治由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逐渐转向“两党制”,其政党结构在形成相对稳定的“两党制”之前日本政治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泰国“亲他信”的“红衫军”代表了“改革派”,现政府则代表了维护国王与军方权势的“保守派”,二者之间的改革与保守之争远未终结,彼此矛盾还将不时激化。
二是国内经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更是激化社会矛盾。城乡与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各种弱势群体以暴力或非暴力手段激烈抗争。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致使经济大幅下滑、失业问题严重、社会动荡加剧,例如吉尔吉斯斯坦与泰国等。对于泰国独特的“红衫军现象”,国际舆论指双方之间的争斗暴露并加深了泰国社会中的城乡阶级矛盾,“泰国破碎的民主”及其日益增长的政治无序状态对泰国经济极具破坏性,泰国政府驱散“红衫军”反而可能激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城乡对立,泰国在找到解决该矛盾的持久办法之前,双方仍将陷入政治斗争的“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
三是“三股势力”(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与部族民族矛盾作祟。以“基地”组织为首的国际恐怖主义继续活跃于西亚、南亚、东南亚与中亚,伊拉克、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成为全球恐怖活动的“重灾区”,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巴基斯坦“塔利班”正在向南亚以外地区流窜,印度反恐频繁拉响“警报”,印度尼西亚破获多起恐怖阴谋;印度东北部与缅甸等存在严重的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武装组织不时制造暴力事件;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部族与民族矛盾突出。
“外因”:大国争夺激烈等其他因素催生与加剧周边动荡 一是大国在中国周边争夺地缘战略利益。为延续世界霸权与防范“主要战略对手”,美国奥巴马政府“主动顺应”世界地缘政治与经 济重心“东移”亚太的态势,一改其前任布什政府一味“聚焦”“大中东”尤其是伊拉克的“偏颇”作法,不仅力图“平衡”兼顾“大中东”与亚太,在“西线”着力“反恐”与推进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同时,在“东线”着力遏阻中国这一“主要战略对手”,而且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巧实力”。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扩张,自西面推行所谓“大中东”与“大中亚”战略,将“反恐重心”由伊拉克“东移”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通过占领伊拉克与阿富汗、遏制伊朗、渗透巴基斯坦,进而“打通”西亚、南亚与中亚,并诱使中亚国家“向南发展”以削弱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缘利益;在东面借“天安号事件”强化美韩、美日同盟,加紧“重返”东南亚,对缅甸“诱”、“压”并举,企图以湄公河流域开发与南海问题为“抓手”、加大“介入”力度,加紧寻觅新的“战略支点”。与此同时,美国还对西太平洋第一、第二“岛链”军事部署加快重组,力图构筑多层次战略打击与纵深防御体系。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更加“关注”亚太,加大“战略投入”,给亚太安全与中国周边形势带来复杂“效应”。美国在中国周边大肆进行地缘扩张引起有关国家的反弹,其中,中亚乃美国与俄罗斯地缘角逐“焦点”之一,双方围绕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基地问题长年角力,俄罗斯对前总统巴基耶夫“脚踏俄、美两支船”早已不满,加之认为美国因深陷金融危机而无力反击,因而“力挺”吉反对派4月夺权,力图通过支持奥通巴耶娃“临时政府”重新夺回中亚“主导权”。
其他大国也在中国周边加紧角逐:俄罗斯外交进一步“向东看”,通过“欧亚经济共同体”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重拾对中亚的传统影响,力争加入“东亚首脑会议”,凭借国力回升加大对东北亚、东南亚与南亚的投入;日本民主党政权更加强调亚洲,极力争夺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重点“经营”东南亚,同时加大对南亚与中亚的投入;印度崛起势头强劲,全方位拓展地缘利益,力图首先“坐大”南亚次大陆与印度洋,与此同时“北上”阿富汗与中亚、“东进”东南亚、“西入”西亚。
二是西方大国对中国周边调整与实施“民主改造”战略,激化干 涉与反干涉矛盾,加剧周边动荡。美、欧等西方大国将中国周边作为“民主改造”重点目标,对中亚调整“颜色革命”策略、企图稳步推进“民主”,对伊拉克、阿富汗进行“民主手术”,对巴基斯坦推进“民主转型”,对伊朗、缅甸、朝鲜三大所谓“问题国家”软硬兼施,通过互联网、非政府组织、反对派等企图实现“政权更迭”。美国在中国周边持续实施“民主改造”的“终极目的”则是围堵所谓“威权大国”中国以及俄罗斯。西方大国一再在中国周边地区推行所谓“民主”,致使周边多个国家跌入“民主陷阱”、陷入“民主乱象”、难以自拔。
三是周边资源与能源争夺加剧。美国在优先掌控伊拉克能源的同时,加大力度攫取阿富汗“万亿美元级”矿产资源,同时觊觎南海油气资源。俄、美、日、印度加紧角逐中亚、东南亚油气资源,各方围绕陆地能源输送管道建设与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展开复杂博弈。
四是周边“海权”角逐升温,海洋形势日趋复杂。各方围绕“海洋权益”与“制海权”展开较量,加紧角逐“海洋国土”、海上战略通道、海洋资源等,致使岛礁归属、专属经济区与外大陆架划分等海洋争端更趋复杂。同时,中国“海洋崛起”导致区域海洋格局重新“洗牌”,美国、日本等老牌海洋强国心有不甘,美国更是极力维护“海洋霸权”。特别是在近期,中国周边地区多个海域军事演习“扎堆”,周边海军竞赛浮出水面。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黄金海道”,国家间权力角逐与海盗等非国家行为体“活跃”并存交织,海洋安全前景堪忧。其中,黄海因韩国“天安号事件”与美韩军演而骤然“紧绷”;东海因中日专属经济区划分分歧与争端而形势复杂,日本极力强化对中国“钓鱼岛”的“事实占领”,并对中国海军穿越琉球群岛公海海域的正常之举一再反应“过敏”,不时大肆炒作中国军舰“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不断炮制“中国海军威胁论”;在南海,中国与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双边岛礁争议日趋复杂化,越南与菲律宾等国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对华施压,并力图将中越、中菲之间的双边争议“变质”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多边争议”,而美国则想方设法“插手”南海问题,企图以此增加对华制衡“筹码”;在印度洋,索马里海盗 “作战半径”不断扩大,不时劫掠各国商船,致使远洋运输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压力。
五是中国及其周边地区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周边各国。包括大地震(印度尼西亚、中国青海玉树等)、大旱灾(中国西南五省及中南半岛)、大洪水、台风、海啸、极端恶劣天气、重大疫情等,致使周边安全环境更趋严峻,周边乱局雪上加霜。
三、中国政府的从容应对
周边动荡对中国的挑战严峻而复杂
中国周边形势动荡不安尤其是不少国家政局不稳,对中国带来复杂影响。一方面,包括周边国家政局不稳在内的周边形势动荡,与中国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了明显反差,反衬出中国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的体制优势,凸显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力与软实力的显著增强,进而坚定了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周边乱局充分暴露出西方“民主”、“自由”泛滥的弊端与危害,有利于周边国家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有助于周边国家更好地维护本国主权独立、有效抵制西方大国以“民主”干涉其内政的企图;在周边某些邻国陷入长期“内耗”与难以自拔的同时,中国却能继续保持强劲崛起,彼此力量对比进一步朝中国倾斜,这将有利于中国对“和谐周边”的主动“塑造”。
但另一方面,周边动荡也给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周边乱局“外溢效应”直接危及中国的沿边经济发展与安全;二是邻国政局动荡、极端与恐怖势力猖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外利益; 三是周边乱局为某些大国“介入”提供了可趁之机,大国加紧争夺中国周边将危害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中国的地缘战略依托受到侵蚀,中国崛起更将面临“龙困浅滩”的危险;四是中国与邻国的既有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更趋复杂;五是周边乱局严重掣肘亚洲经济一体化,影响中国的周边区域合作政策实施与推进;六是中国在周边的“大国责任”压力不断上升,周边外交“两难”困境加剧,“不干涉内政”原则备受冲击。尽管周边动荡对中国构成了诸多严峻挑战,但如辩证地看,只要我们准确“把脉”周边乱局并“对症下药”,应对得当并主动作为,上述挑战也可被转化成提升中国周边外交能力、增强中国对周边地区影响力的难得战略机遇。事实上,针对当前周边多个“热点”,中国外交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以“四片经营”为基础,对周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对东北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邻国有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与日本,以及一个“特殊的邻国”——美国。
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伙伴是俄罗斯,中俄两国在经济与军事合作、维护各自国家的统一以及维持国际力量对比的战略平衡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还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美国是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对手,美国在日本与韩国维持着大量驻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将该地区作为其设想的主要战场,美国还在距该地区不远的关岛基地大力加强了远程投送与远程打击能力,美国将中国的正常崛起视为挑战其霸权地位的主要战略威胁,并与中国的台湾地区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包括坚持对台军售。
日本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美国的战略盟国,它既没有对其侵略历史认真反省,又对中国的发展强大心怀不满,也不愿看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和平统一;另一方面,日本也不满足于仅仅作为美国的附庸国,完全受美国摆布,而希望成为更加独立的“正常国家”,日本对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潜力也非常看重。故日本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可以争取的对象,即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应继续支持半岛的和平统一,同时大力发展中韩关系,并利用共同的儒家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关系来争取韩国,使其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中国还将继续致力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与“无核化”目标,积极化解矛盾、缓解危机。
其次,对东南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邻国主要是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的十个国家,中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南海问题,即与东盟有关国家在南海岛礁及其海域划分上的争端,中国的 主要对手为东盟有关国家以及美国对其给予的支持,而中国的主要伙伴也是东盟的其它有关国家。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南海问题(其中又以南沙群岛及其海域最为突出)现已成为异常棘手、甚至难以逆转的“老大难”问题,东盟有关国家对中国的南海岛礁及其附属海域的非法侵占早已是既成事实,中国的主权领土及其宝贵资源遭到了众多东盟小国的侵吞瓜分,南海问题可谓积重难返。
中国的南海岛礁及其附属海域不仅扼守着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便捷通道及将中东石油运送到东亚地区的海上生命线,其在地理位臵上占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本身还蕴藏着丰富的海底油气资源与渔业资源,它不仅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觊觎,而且还引起了美日两国的高度重视,并由此而使南海问题更为复杂化与尖锐化。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要对手是菲律宾与越南两国,越南是因其占据着为数最多的南沙岛礁,菲律宾则是因其态度蛮横且不断带头对中国挑起事端,并仰仗美国的撑腰而忘乎所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策一方面既要现实可行与量力而行,要等待时机,加快自身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发展,以备后用;另一方面也应尽快开展行动,而不可拖延或一味消极地“搁臵争议”。当务之急应坚持南海争端的“双边属性”,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并对有关国家的无理取闹及强权行径采取更为有力的坚决措施,决不手软,同时调整对南海资源进行“共同开发”的政策。
中国应继续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以争取其支持,例如泰国、缅甸以及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应缓解中越两国在南海岛礁上的矛盾,并对美国军事力量在该地区的卷入保持必要与足够的警惕。
再次,对南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邻国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中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悬而未决的中印边界争端(印度非法占领了中印边界东段近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中国的主要“竞争者”是印度,而主要伙伴则是巴基斯坦。
对于同样正在快速崛起的印度,中国的南亚政策应保持“平衡”: 一是继续联合巴基斯坦并给予其更大支持,避免巴基斯坦对美国依赖太深及其安全形势恶化失控,防止南亚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与印度“独大”;二是正视印度的大国身份及其国际地位,大力增强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与科技交流,并与印度就南亚稳定和国际格局多极化等议题展开战略对话,增进中、俄、印之间的三边合作;三是对美国自“9〃11”之后在南亚地区军事存在与政治影响急剧增加之势,包括其“阿富汗-巴基斯坦战略”前景、美印军事合作等予以密切关注与高度警觉。
第四,对中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邻国主要是俄罗斯与中亚五国,中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即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这三股恶势力,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俄罗斯以及与中国接壤的三个国家,而中国的主要对手则是“东突”恐怖势力与“疆独”民族分裂组织。
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捍卫国家统一,包括为此开展的反分裂与反恐怖斗争;二是密切结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中国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经济,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中邻能源开发合作。中国的中亚政策将坚持“安全”与“经济”并举的“双轮驱动”,坚持双边合作与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合作兼顾的“双管齐下”。
对美国自“9〃11”之后在中亚地区军事及政治存在显著增加之势,中国既应保持足够的警觉,也可与美国就反恐等问题进行对话与合作。
第五篇: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模版]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2008年3月,台湾地区大选结束,马英九当选“总统”,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台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台湾地区而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两岸关系而言,是一个新契机的来临。尽管如此,两岸关系仍然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主权之争仍无共识,两岸和平协议至今尚未签订,台湾人民对大陆疑虑仍存,岛内“台独”势力仍有市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阻碍因素仍有很多,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
1982年,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 “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容许主权和领土分割。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致力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争取祖国的和平统一发展。近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实施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政策基石,以两岸“和平发展”为主轴,以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理性、务实地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统一实现的对台方略。自2008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2008年12月15日,在台湾基隆港举行两岸海运直航首航仪式。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三通”梦想基本实现,两岸关系“更上一层楼”,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崭新局面。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在这六点意见的指导下,两岸关系取得了新的全面发展:两岸沟通平台多样化,双方互信逐渐增强;两岸交流全面化,和平发展酝酿新突破;海峡两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同时,马英九的大陆政策总体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且,两岸同胞感情在进一步融洽,心灵上的距离在拉近。大多数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乐见台海局势稳定,支持马英九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不认同民进党采行对抗性的大陆政策。在新形势下,两岸同胞对改善两岸发展、促进交流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摸索的途中仍然是曲折崎岖。在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良性循环趋势、岛内民意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迈进等有利形势下,我们应该理性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还面临一系列变数。首先,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民进党在陈水扁倒台后,仍然没有放弃“台独”分裂立场,打着“维护台湾主权”的旗号,反对国民党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全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其次,两岸政治互信不足制约两岸关系的纵深发展。目前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事务与协商,都是民众最关切、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互信不足,很难达成一致的共识,损害了两岸人民的利益。并且,短期内两岸在军事互信机制或和平协议上达成协议仍然很艰难。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再次,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仍有较深疑虑,对两岸关系重大政治问题的看法仍较混乱。李登辉和陈水扁在台执政20年,利用行政权力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广为散布“台独”思想,在台湾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外,两岸长期隔绝,人民长期受“反共”教育和“台独”宣传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最后,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不会轻易改变。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直奉行“以台制华”战略,维持两岸关系“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现状,以获取战略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反对大陆对台动武,一方面又不断向台出售武器。美国的这些对台政策,严重影响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现在,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迎来了崭新的局面,是60年来最好的时机。海峡两岸应把握目前出现的难得历史机遇, 积极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展望未来,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我们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充满憧憬与信心。尽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阻力和挑战,但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趋势不可逆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讲逐步建立和完善,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高瞻远瞩,两岸的经济、文化、教育、政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第一,两岸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两岸合作互惠互利,经济发展飞速提升。当前大陆积极推动两岸经济朝正常化方向发展,经济互动将成为两岸交往的重头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建构了一座座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第二,两岸将会进一步推进双方的文化教育交流,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将深入展开,陆生赴台、承认大陆学历将逐步落实,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将迈入新台阶。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第三,两岸的政治性议题逐步开展。两岸将来的发展必定会触碰政治性问题,这些政治性议题都受到了不同方面的阻碍。两岸将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不变,努力解决双方在政治上的争端,争取取得双赢的效果。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我们仍然会一步一步去实施,争取早日取得祖国统一。
两岸的开放交流日益频繁,增加了两岸人民的沟通与交往,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情谊,向祖国的统一发展迈进了一大步。随着交往合作的深入,分歧时难免的,争论也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大方向和大趋势,抓住机遇,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创造条件。国共两党曾经都为民族的独立和救亡,放下甚至屏弃一党一己之恩怨,曾两次携手合作。而今,在我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新道路上,国共两党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和现实的责任。国家民族完全统一和民主均富自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和最大民意。为此,两岸必须共同努力,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往的制度化、机制化进程,共同建构新的共同历史记忆。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加入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队伍中来,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分享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共同成就两岸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