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十二五”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认识
对“十二五”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认识
一、“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建议》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
而“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八)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二、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
当下,民生发展才是“硬道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渐次遍地开花。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人为本,“坚持公平正义、均衡各层次利益”、“着力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方式”、“提速民生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等最为迫切的民生诉求,不仅是各级政府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的着力点,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列入“十二五”规划中急需破解的“十大”重点之一。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民生巨变”、“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的梦想将逐渐变成现实。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民生建设”没有跟上脚步,社会贫富差距没有因此缩小,共同富裕的目标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距离。
有评论家认为,如果说,中国过去的十年是快速“崛起的十年”,那么,未来的十年应该是均衡“公平的十年。”
如何实现既要“做优蛋糕和做大蛋糕”,也要“切好蛋糕和分好蛋糕”,实现均衡平等发展,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发展“盛宴”,是各界人民群众的愿望,更是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
“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改善民生。”省人大代表何峰认为,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只有抓好发展的“牛鼻子”,瞄准民生的“核心目标”,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健康、更深入地向前推进。
“社会资源是公平的,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均等享有的。”在时代机遇和政策扶持,是造就一批人“先富起来”的重要因素。当前和今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失衡,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应该成为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动准则。
在未来五年,“均衡民富”的庄严承诺将转化为殷实的“民生建设”铿锵行动。
改善民生,关键是落实。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在 “十二五”期间,民生建设需要深化加强,公共财政的投入不能偏弱,并且应当主要投向目前保障力度最为薄弱的人群和贫困地区,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改善民生,离不开必要的法律制度有序引导,才能有效保障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两不误’。除了制度层面的建设外,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步伐,尽快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逐步实现全体国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改善民生,需要更多财力投入和支持。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作用,让更多的财力用于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需的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政府应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对初次分配进行干预,解决再分配合理化,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身,特别要把关注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与逐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规划结合起来,制定短中长期工作规划,进行明确的、可量化的目标考核。
为了让中国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沿着“以人为本”、“均衡平等”的民生发展大道一路前进,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随着“十二五”规划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篇: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调研
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调研
民生,是一个朴实但本质的话题。不管IT行业如何发展神速,抑或中国突然来个“神八”,那轮动的新闻热点一拨接一拨袭过,牵动的只是相关群体的神经。可当牛奶、火腿肠开始威胁我们的食品安全,电梯、保温材料开始威胁我们行和住的安全,地震,涝灾造成灾民流离失所时,所有的社会人都无法继续淡定。
国计与民生,自古以来就是相提并论的,重视民生则与民休养生息,结果是民富国强,轻视民生则民不聊生,结果是社会**。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亦证明了国计与民生的不可分割性,是民生维艰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而民生改善则是30多年改革与发展的最大成果。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使用“民生篇”并赋予其丰富、实在的内容,而且在其他篇章中也处处透露出以保障与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创新社会管理,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行政管理改革》所说到的,要解决持续升级的民生问题,真正实现切实保障民生与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的目标,需要把握如下五大政策取向:
1.尽快实现社会保障从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化、制度化。
保障体制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城市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成效。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渐进,但制度应当尽早定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供稳定的安全期,并让这一重大制度体系全面发挥保障国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财富分配格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综合功能。为此,特别需要尽快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和优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特别需要严格奉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原则,特别需要迅速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综合社会救助三大基本保障制度,同时大力发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社会服务事业,并将其作为保障与改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生活状况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方面。
2.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并改善就业环境。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
1热点、难点问题上,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就业岗位的净增长应会持续。当前“用工荒”蔓延全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就业岗位在快速增长,而就业质量不高及农民工不能安居乐业则不仅损害劳动者的权益,也影响着城镇化进程,并造成现代化进程的亚健康状态。因此,应当明确将提高就业质量作为新的就业政策实施重点,淡化灵活就业,强化安居乐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工真正融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同时启动第二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以实现同工同酬同制同权为新一轮改革的追求目标,消除同工不同酬、同制不同权的现象等。
3.努力扭转劳动利益失衡格局。
在初次分配领域,不宜过急过猛,而是宜行“抽丝祛病”的中医疗法,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性、强制参与社会保险、适当调整税收政策、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和引导用人单位建立职业福利机制与劳资双方建立工资谈判机制等措施,最终形成结构优化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工资+社会保险+职业福利”三位一体的劳动报酬体系,以劳动报酬总体水平逐步提高为追求目标。在再分配领域,宜采取“外科手术”式的西医疗法,在消除腐败、杜绝浪费、避免低效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削减经济建设、公共行政等方面的公共开支,让国家财政进一步向民生福利领域倾斜。有必要明确初次分配中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个人的合理分享比例,明确劳动者总体报酬水平的上升机制与速度,明确财政支出调整的目标与结构优化方向及具体指标。
4.建设宜居城镇、宜居乡村,并据此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方面。
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包括空气、水、土壤等在内的生态环境优良与否,是影响人民幸福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不能总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应当已经具备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物质基础。调研发现,东部有的发达地区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早已进入小康甚至富裕阶段,但环境遭破坏后正在导致居民痛苦指数上升;中、西部许多地区正在急起直追,大规模工业化已经进入加速时期,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被严重破坏的危险,若简单地重复东部发达地区的老路,伴随物质水平会快速上升而来的可能是痛苦指数持续攀升。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建设宜居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宜居乡村,这应当成为重要的民生指标。
5.努力提升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
这项建设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在农村。要抓住这个重点和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教育领域,重点是基础教育设施的均等化和贫困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的教育机会水平,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师队伍的均衡建设,让适龄受教育者享受公共的教育机会。在就业服务方面,重点是将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向乡镇延伸,同时在尊重职业技能教育客观规律的条件下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保障服务方面,重点是业务经办专业化与基层服务综合化、信息化。在公共卫生方面,重点是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标准化、服务内容规范化、实施过程便捷化。在这方面,作为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成都市的探索值得引起重视,其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许多做法具有在全国推广的价值。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越是环境复杂、情况多变,越是要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办实事,多帮群众解决困难,就会上下一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郑功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使命,行政管理改革,2011(5):124-128
第三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眼前问题或局部问题,但难以收到持久成效。这就要求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考察和研究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健全与民生相关的各项制度,可以将政府及其他主体的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利于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科学设计制度。民生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如果制度设计科学合理,即使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民生问题,也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理解。比如,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不能解决农民看病的所有问题,但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设计制度,应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以人为本理念,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公平正义理念,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协调运行制度。民生问题大都是影响面广、牵涉面大、关联度高的问题,不可能依靠某一项制度就得到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能割裂开来。如果缺乏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就很容易产生不同制度之间的脱节甚至冲突,影响制度运行
成效。比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绝不仅仅是医疗制度本身的问题,而同时牵涉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恐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协调运行制度,一方面应加强统筹规划,做到通盘考虑,避免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项具体制度之间相互脱节;另一方面应加强沟通交流,做到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认真落实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无法落实,也等于一纸空文。当前,一些好的民生制度之所以没有收到应有成效,主要是受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既得利益群体阻挠等因素的干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变形或者落实不到位。比如,经济适用房制度是面向我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制定的一项制度,目的是满足这一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出现了拥有多套房产者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公正性,也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制度运行的监督力度,提高制度运行的透明度,严惩各种干扰和影响制度落实的行为,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四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轨道
2013-06-07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眼前问题或局部问题,但难以收到持久成效。这就要求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考察和研究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健全与民生相关的各项制度,可以将政府及其他主体的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利于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科学设计制度。民生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如果制度设计科学合理,即使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民生问题,也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理解。比如,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不能解决农民看病的所有问题,但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设计制度,应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以人为本理念,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公平正义理念,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协调运行制度。民生问题大都是影响面广、牵涉面大、关联度高的问题,不可能依靠某一项制度就得到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能割裂开来。如果缺乏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就很容易产生不同制度之间的脱节甚至冲突,影响制度运行成效。比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绝不仅仅是医疗制度本身的问题,而同时牵涉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恐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协调运行制度,一方面应加强统筹规划,做到通盘考虑,避免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项具体制度之间相互脱节;另一方面应加强沟通交流,做到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认真落实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无法落实,也等于一纸空文。当前,一些好的民生制度之所以没有收到应有成效,主要是受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既得利益群体阻挠等因素的干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变形或者落实不到位。比如,经济适用房制度是面向我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制定的一项制度,目的是满足这一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出现了拥有多套房产者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公正性,也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制度运行的监督力度,提高制度运行的透明度,严惩各种干扰和影响制度落实的行为,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扩内需战略重点转移
作者: 时间:2011-12-20 浏览次数:25 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这是中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现实情况,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体现了“稳而进”发展精神的新的战略决策,是新阶段经济社会战略的重点转移。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保障和改善民生”理顺了经济建设与民生及人民幸福的正确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但我们在推动经济建设和取得经济建设重大成就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这种忽视“根本目的”的发展,其后果轻则产生大量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制造腐败和浪费,破坏生态与环境;重则让人民较少分享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成果,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从而酝酿重大的社会矛盾。而提倡“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万事民为先,就理顺了经济建设与民生及人民幸福的正确关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双稳定”
从经济方面讲,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大,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投资比重也很大。这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呈现不稳定态势。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市场,经济大头在国内,就不会过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牵制,从而保证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从社会方面讲,“保障和改善民生”则能直接提高普通百姓的收入,增加普通百姓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转型首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积极实施发展的民生战略,解决目前存在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会直接提高居民消费率,促使经济发展由投资、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型转变,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基础上稳步转型。其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就是突出了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统一了起来,将民生目标和社会进步统一了起来,将民生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统一了起来,促进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导向的转变。由此,也就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财政开支体制改革,激活与释放社会的创业潜力
怎样才能“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厚待民生。要迅速研究出台系统的经济、社会改革措施,尽快扭转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的现象,逐步并快速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幅及其占GDP的比重。具体措施如推行“工资与GDP同步增长制度”,制订“财政收入与公共服务支出均衡保持规章”等等。
二是优化财源配置,改革陈旧的“花钱”体制。可以说迄今为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只改了一半或者说还不到一半,即只改了经济体制中“赚钱的体制”(如产权体制、流通体制、用工体制等),却没有改经济体制中“花钱的体制”,即财政开支的体制。我们现在仍然沿用30年以前的财政开支“事后报备体制”和“整体预算制”,不是现代社会、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开支“事先核支体制”和“个案核支制”。“事后报备制”和“整体预算制”导致乱花钱,不负责任地花钱,年底突击花钱,甚至贪污腐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无法弥补。“事先核支制”和“个案核支制”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弊端。“花钱”的决策比“赚钱”的决策更重要,“花钱的体制”改革比“赚钱的体制”改革更重要。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尤其如此。因此,广东要率先进行财政开支体制改革,率先实行财政开支体制的“事先核支制”和“个案核支制”。
三是为富民开路,激活与释放社会的创业潜力。首先,在民生创造的增量方面,要改变现有不合理的民间资金投资门槛和管制,充分放开民间的投资领域,让民间资金有宽广的投资渠道和增值路径,从而直接推动民生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民生创造的存量方面,要发挥现有产业领域中企业家的才能,让市场和企业家而不是政府来负责进行投资的决策,大幅度减少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投资项目,让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从而也间接为全体居民的民生水平作出贡献。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消费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