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蔡昉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
蔡昉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
大家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不难发现,中央对于制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个主题和一个主线,主题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天我们主要来解读一下为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不可持续的
过去这些年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需求拉力,一是外需中的出口,二是内需中的投资,三是内需中的消费。从统计数据来看,过去这些年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比重是下降的,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大幅度减少,今年这个拉动因素的贡献有可能是零,与此同时国内的消费上去了,但还不够多,主要还是靠投资把外需那块儿给弥补了。今年中国GDP应该是10%的增长速度,速度并没有减,但拉动因素变了,应该说这个拉动因素的变化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靠的是投入,投入土地、资本、劳动、管理、技术等,这个投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主要构成、贡献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看这个发展阶段的投入特征是什么。农业社会有土地和劳动力就行,工业社会早期有资本就行,再往上走,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这是一个基本逻辑。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准确地预测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又准确地预测了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上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个报告中说,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可谓是“东亚奇迹”。而克鲁格曼却认为“东亚奇迹”根本没有什么奇迹可言,它的增长特点跟当年的苏联差不多,就是靠投入生产要素,这种模式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如果不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生产力上,增长就难以为继,就会像苏联一样,虽然曾经辉煌,但到后来经济整个就崩溃了。
克鲁格曼批评“东亚奇迹”是因为在西方经济学里有一个假设,甚至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就是劳动力是稀缺的。在这个背景下,只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经济增长的。但克鲁格曼没有看到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劳动力是很丰富的,是不符合西方经济学这个假设的,如果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再不断地投入资本,那经济增长就可以持续下去。当劳动力人口远远多于被抚养人口,就可以把经济剩余储存起来,资本积累也是比较容易的,这就是人口红利。因此,我认为克鲁格曼是因为不懂得人口红利而错误地批评了“东亚奇迹”。
中国在过去(至少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一个理论概念,没有人准确地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要想算一算中国的人口红利到底是多少就要把一些结构的因素变成具体的数量指标,我和我的同事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我们用人口抚养比来作为人口红利的代理指标,就是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主要是指小于16岁的少年儿童和大于64岁的老年人。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就在下降,特别是少年儿童的人口抚养比是下降的,也就是说还没搞计划生育的时候出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但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发挥出体制的活力就得不到人口红利,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才逐渐获得了人口红利。
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在整个改革开放时期,人口抚养比的下降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是27%,也就是说超过1/4的中国经济增长是由人口红利带来的。这个结论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都有些触动,他们也积极响应人口红利的研究,考虑这样的结论会对当前的一些政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争论人口红利还能维持多久。
如果以人口抚养比为人口红利的代理指标的话,根据我们的测算可以看到人口抚养比一直在下降,但下降到2013年以后(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年份,前后可能有所浮动),少年儿童抚养比就不再下降了,老年人口抚养比大幅度提高了,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现象。从2003年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今年春节以后全国范围的民工荒,这些现象和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乃至最后消失是一致的。而人口红利恰恰是我们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说,虽然过去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一直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发展模式的潜力还在。但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出现,劳动工资成本在大幅度提高,这就更加迫切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我们要从人口结构来分析未来的增长潜力是什么,以及未来的压力在哪儿。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维持我国过去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不可持续的。那么从近期来看,在经过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外经济恢复得怎样了呢?
中国的经济没有太大问题,2008年略有下降,2009年实现了保8的目标,今年应该到10%。按月或者按季度看是一个V字型的经济增长轨迹,也就是比较迅速的下降后很快就恢复了,如果按年份看我们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回升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历史上88次经济危机的经验做出一个估计,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各国经济恢复以后还要有七年的振荡、调整。在这七年之中,增长速度要比常规速度低10%,也就是说即使所有经济体都恢复了,也不会迅速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增长速度。最近,我们跟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有所接触,他们也说美国大概需要十年的时间来恢复,其中在克林顿时期当过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一位教授说,美国的无就业复苏就是维持高失业率的这种状态至少要持续十年。这些都是比较悲观的观点。
奥地利经济学熊彼特认为,经济危机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经济危机是一件好事,通过危机消灭那些不符合发展方向的企业、产业,迎来新的科技革命、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但我们发现这一次的金融危机没有孕育出新的科技革命。
这些都告诉我们,国际经济环境复苏缓慢,竞争加剧并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就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
我们遇到了一个增长缓慢的状况,这次五中全会的公报里中央没有就经济增长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很多参与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同志也不希望把未来的GDP增长速度定的很高,很多人都认为可能会在8%以下,维持这样的速度,只要是有质量的增长,确保到2020年翻两番是没有问题的,但即使如此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足够的努力。因此,“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的内在逻辑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紧迫性越来越强,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能再依靠外需,因为世界经济会进入到一个比较缓慢的经济增长时期,即使今年这么好的环境,外需的贡献很可能仅仅是零而已。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不能再依靠投资,因为如果说克鲁格曼当年算错了,那么他所说的符合我们今天的现实,也就是说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消费需求的拉动去转变,这和民生就直接相关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当前中国所处发展阶段面临的特殊挑战。从十七大报告开始,“新的发展时期”、“阶段性特征”这样的词不断出现,那么我们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特殊阶段呢?从我个人的研究角度来看,我总是讲中国到了一个刘易斯拐点,简而言之就是在这个转折点之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但我觉得这是低层次的、学术性的,那么中央到底怎么看呢?十六大时就说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十七大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所以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积极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可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中等收入时期。按照世界银行今年的报告,人均GDP975美元以下的国家叫做低收入国家,976美元到3855美元的是中等偏下收入,3856美元到11900美元的是中等偏上收入,11900美元以上的国家就叫高收入国家,就是我们说的发达国家。世界银行的这个标准是按购买力评价计算的,大概是1美元相当于3.4—3.5人民币,不像我们平常把人民币折算成美元时按照6.8—6.9的那个标准。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是6020美元,是进入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等收入有些什么危险呢?我们过去都说贫困陷阱,后来世界银行又提出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说进入中等收入时期并不是就可以坐着过去的顺风车一路进入高收入时期,其实仍然处在一个陷阱中。我在研究中等收入陷阱时找了世界各国的一些历史数据,以1970年作为出发点,30年以后再看他们都处在什么样的发展状态上。我们可以看到,处在比较低收入水平的比如人均100美元左右的国家,30年以后他们大多还处在这个位置。处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在30年以后有相当多的国家成为了发达经济体,人均收入达到6万美元,现在有11个国家人均收入可以达到9万美元。但仍然有相当多的中等收入国家目前还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也就是说中等收入是一个分化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相当多的拉美国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时,它们的收入水平不仅远远高于东亚、日本、韩国、我国的台湾,甚至高于很多欧洲国家。但几十年以后,欧洲国家基本上齐步走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拉美基本上全都处在中等收入行列里,甚至被东亚一些国家给超过了。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韩国的基尼系数都比较低,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分配状况是比较好的,他们的人均GDP是递增的。巴西的基尼系数基本上是0.6的水平,阿根廷、菲律宾也都有比较明显的收入不平等现象。这些拉美国家的人均GDP是递减的,基尼系数是递增的,这就说明影响一个国家能否从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收入分配状况,如果出现收入分配不均、不公,将导致社会不安定,经济增长不能持续,这样的国家就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和民生是密切相关的,改善民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内需扩大的一个战略重点。最近亚洲开发银行做了一个关于亚洲中产阶级的研究,其中也涉及到中国。他们认为大规模持续的消费需求不是来自于富人,而是来自于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增长,每天消费2美元到20美元的中等收入者对中国消费总额的贡献率是79%,而他们只占总人口的66%。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意味着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样才可以推动我国消费需求的显著增长。因此,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推进城镇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该是“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是此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近几年大家讨论的也比较多,大家一致认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份额的比重是下降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这次五中全会重申了这两个提高,而且提出一个原则,就是“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的增长要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保持同步。我对于“同步”的理解是“不低于”,第一个同步在某种程度上是表明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第二个同步是表达了职工和企业的关系。
目前我们遇到了一个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最好时机,这就是我们即将到刘易斯拐点。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企业根本不愁雇工人,想雇10个有100个人来面试,那么工资水平将是长期不变的。现在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在减少,也就是说再过几年劳动力就不增长了,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时候就需要上涨工资了。其实2003年以后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是显著提高的,基本上每年都是接近两位数的增长。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的发展阶段上有一个点,在这个点之前企业要多少工人来多少工人,不用涨工资,到这个点之后劳动力不是没了,而是想雇劳动力就要跟其他企业竞争,需要给劳动力涨工资,这个点就叫做刘易斯拐点。
还有一个转折点叫库兹聂兹转折点。很多人知道库兹聂兹曲线,以人均财富增长为横坐标,以人均财富分配为纵坐标,二者关系遵循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收入差距不可避免的会越来越大,但到了某一个点以后,收入差距就会逐渐缩小。这个点可能是政府有钱后逐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也可能是社会矛盾不能容忍了,老百姓起来造反等。把这两个转折点结合起来看,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最普通的劳动者开始享受到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短缺的反应,即工资在上涨,很显然这个点意味着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个点。库兹聂兹曲线和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上是一致的,但现实上不一定是一致的。日本、韩国、拉美当年都出现了刘易斯转折点,但拉美没有改善它的收入分配状况,没有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而韩国、日本实现了这个转变。因此十七大报告中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次五中全会公报重申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最近也在很多次讲话里提到,企业发展了才有能力改善职工的收入状况,才可能扩大就业,所以不能把企业搞垮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成果归根结底也要让人民共享,必须提高工人工资,否则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没有体现出来。
怎么保持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呢?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两个。一是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劳动者的权益,保持劳动者工资的稳定增长。比如2008年我国出台了三个和劳动相关的法律:《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力市场不像商品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有买主有卖主,大家讨价还价,但价格最终由供求关系决定,而劳动力市场的不同就在于劳动力的载体是人。一个企业买来砖头是建宫殿还是修厕所,那些砖头并不在乎,但一个企业买来劳动力让他建宫殿还是修厕所,这些劳动力是在乎的。二是政府、工会代表、商会代表三方就劳动条件、社会保障标准、工资水平等进行集体谈判。因此,在这次中央的建议中非常明确地说,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企业和职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这是在初次分配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新观点。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现在收入分配中的很多问题其实来自初次收入分配,资本的所有者是企业家,资本报酬和劳动报酬的不均衡是初次分配的问题。生产要素的占有、市场的占有不完全是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获得,这也是初次分配的问题。垄断行业、高管的高工资问题其实也是初次分配的问题,既要在再分配中调节也要在初次分配中改革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国有企业利润如何分配才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民共享的格局,都是在初次分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分配更加要注重公平,政府在再分配领域应该发挥特别的重要作用,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消费税、财产税,推进房地产税,研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这些都是有利于再分配的措施。政府更重要的一个再分配职能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提高基本社会保险水平、缩小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差距等。
人们还说到第三次分配,就是所谓的社会慈善事业,之所以中国的社会慈善事业不够发展,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发达,而是这个事业本身不够发达,这和遗产税、赠与税制度是相关的,也和参与慈善事业能够享受什么样的税收减免政策是相关的。调整收入分配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互相促进的。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他们会大幅度增加消费支出,这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分依赖外需和投资转向依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三个内容,一是拉动需求的因素转向消费需求,二是从过分依赖二产转向二三产均衡发展,其实就是显著提高三产的比重,三是从依赖投入转向依赖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实际上是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同产业的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劳动占比最高的产业是农业,其次是建筑业,然后是三产和服务业。在过去这些年里,一个基本变化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去年已经降到10.3%,在“十二五”时期农业将降到10%以下。农业的劳动占比是高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又是下降的,这是导致目前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把二产为主的产业结构转为三产为主的产业结构也可以提高劳动占比,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的改善和贡献是比较明显的。推进城市化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年均城市化增速是0.9%,这个增长速度其实不严谨,我倾向于把它算成城市化水平,也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长率,这样算的话过去30年的年增长率是3.2%。这个速度是快还是慢呢?大家可以看一看世界平均水平,我总结了近50年来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状况,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越慢。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46.6%,城市化水平在40%—50%之间的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通常是每年增长0.8%到1.6%,而我国过去连续30年是3.2%,很显然这是一个很快的、超常规的增长速度,我们不能指望今后还会维持这个增长速度。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因为它是一个粗放型的增长。农民工对城市化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过去的贡献是通过农民工大规模的进城实现了就业的转换,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他们推动了资源一个重新配置的过程,因为农民工原来都是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中他们的贡献理论上说是零,但转到非农产业中他们的贡献明显提高了,因为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高很多的。我们过去做过这种计量模型,推算出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农民工转移的贡献率是21%。将来城市化不可能再那么快了,但我们还要发挥城市化促进消费的这个作用。农民工已经转化成城市常住人口,但消费模式还没有转变过来,要想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只有在获得了城市户口之后,他们的消费模式才可能变成市民的消费模式,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一个新的拉动作用。
目前1.5亿农民工和家属的分布状况大致如下,到其他农村地区的只有4%,进入镇里是14%,进入县级市是19%,进入地级市是34%,进入省会城市是20%,有9%到了直辖市。除了那4%的农工以外,96%的农民工都是进城的。这1.5亿农民工都在所在城镇居住六个月以上,由于他们没有户口就产生两种城市化,一是常住人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统计意义上城市化的,目前是46.6%;二是非农业户籍人口统计的城市化,目前我国只有34%的非农化率。如果把这12%的农民工转化成城市户籍人口,那么他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将面临什么问题?首先,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农民工是一个容易受到劳动力市场冲击以及容易受到周期性经济影响的群体。其次,从社会保障方面看,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构建起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主要面向城市就业、城市职工,即使现在城市职工的覆盖率也不太高。失业保险对城市职工的覆盖水平只有41%,医疗保险只有53%,工伤保险是48%,生育保险是35%,基本养老保险是57%。农民工和城市职工相比状况就更加不好了,失业保险只有3.7%,医疗保险只有13%,工伤保险是24%,生育保险是2%,基本养老保险不到10%。有户口和没户口在社会保险的覆盖水平上有巨大的差别。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没有社会保险,不知道未来生病、孩子上学、失业、年老退休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节约出钱来储蓄。
如果让农民工成为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他们的消费贡献会怎么样呢?我做了一个模拟,我用亚洲开发银行对中国中产阶层的研究,他们把中国的居民分成了不同的组,第一组每天收入0—1.25美元,这一组每年的消费非常有限,第二组每天收入1.25—2美元,第三组每天收入2—4美元,第四组每天收入4—10美元,第五组是每天收入10—20美元,第六组每天收入20美元以上。中国农民平均每天收入是3.6美元,农民工平均每天收入9.4美元,城市居民平均每天收入12美元。农民工变成市民以后收入增长并不是很大,但他们的消费贡献增长比以前要快得多。也就是说影响消费的不完全是收入水平,劳动者背后的其他待遇也会影响消费,当农民工进入到各种社会保障中之后,他们的消费就会发生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因此让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是扩大内需消费的一个重要举措。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此次五中全会公报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公报说,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提出要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文件的表述虽短,但内涵还是比较丰富的,我们简单解读一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15字原则。
第一,符合国情。就是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我们最大的国情仍然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超越国力但要按照国力的改进速度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
第二,比较完整。就是说在基本民生的主要领域都要保证人们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十七大讲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不过人们对这些领域有很多争议,比如有人提出城市交通是否算在内。关于这些我认为还应该界定的更准确一些,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区分为两类,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二是非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基本上讲明了,就是“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就概括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三,覆盖城乡。就是要覆盖全体居民,无论是农村户籍还是城市户籍。
第四,可持续。应该是着眼于设计出这样一种制度,它在财力上是有保障的,能够随着国力的增强而不断提高,是常规的、长效的,那么这个体系就是可持续的。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几个要点。一是把重点放在提高覆盖水平上,要让没有获得覆盖的尽快得到覆盖,至少在制度上覆盖它。二是根据国力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制度的全面覆盖,去年是第一年,实现了10%的覆盖水平,今年大概是23%。
三是建立一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在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但那些没有就业的、非正规就业的居民很可能是被这个制度排斥在外的,因此形成一个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就可以把就业的和不就业的同时覆盖,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养老保险覆盖水平。四是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我们已经实现了基础养老金的省级统筹,我对这一点还有所怀疑,但现在我们明确说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国统筹。如果说实现省级统筹是可以打折扣的,那么实现全国统筹是打不了折扣的,这意味着中央的责任更加明确。关于养老保险关系的跨省可转移的相关制度已经在逐步出台了。
五是城乡社会救助的全面覆盖,包括低保和医疗救助制度等覆盖全体居民。
六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就业形势,我把它概括为就业矛盾越来越从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盾。金融危机时期,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三大就业困难人群:农民工、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这三大人群今后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从社会安定、百姓民生的角度看,就业是天大的事情,这个出发点是对的,但我一直想说我们更加重视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一定非要以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为前提。劳动力市场的矛盾主要有两类,一是周期性失业,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就业水平一定有波动,失业率也一定是波动的;二是自然失业,因为劳动者技能和劳动市场上的需求不匹配。这样的失业是任何时候都会有的。此外,还有一类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功能还不够健全,还不能通行无阻地把要就业的劳动者输送到需要劳动者的地方去,这叫摩擦性失业。
政府改革行政体制的同时有一个通过关注民生把政府行政职能的改革向社会管理延伸的过程,我把它概括为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职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形成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推进社会建设,把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转变为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我们现处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潜在的危险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要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此次五中全会中央也强调了这一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要的、根本的途径,改善民生是根本出发点、落脚点。调节社会矛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在中等收入阶段,社会诉求多元化、激烈化,这不是说社会状况变坏了,而是人们的预期和现实的社会管理模式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用社会的力量去化解矛盾,把社会的力量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延伸和补充。总体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充满希望的新的五年,但这五年里会有前所未有的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重要基础!(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第二篇:“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
“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15时54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议题。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彰显了民生在“十二五”期间的地位和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定位
民生问题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践以人为本要求体察人民疾苦,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彰显人文关怀,以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此,才能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集中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意志凝聚起来,形成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合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十七大定位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表征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表征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发展程度的目标。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化解诸多社会矛盾,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消除社会不稳定、不协调的因素,使社会走向有序与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在人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或生存条件没有优化之前,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发展提高人的素养和能力,摆脱愚昧和落后,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问题说到底也是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发展成果惠民生、得民心、聚民力,才能赢得民众的认可、支持与拥护,党的执政基础才能稳固。漠视民生问题,就会伤民心、失民心、丧民力,危及党的执政资源与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应当担负的责任,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甚至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进展
“十一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已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建议》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都是直接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民生是“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七大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加彰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强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庄严承诺。可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和理想追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出台提高了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质量。“十一五”期间,千年农业税被废止,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3%;社会保障支出增加逾千亿元、医疗卫生支出增加高达10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台近7000亿元的民生投资计划;就业规模持续增长,2006年到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11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2009年已达到4575万辆,旅游消费持续增加,不仅国内黄金周假日消费火暴,世界不少著名旅游景点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应当说,“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而道远。“十一五”时期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也是各类发展中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的时期。由于经济转型、体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我国仍存在不少突出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如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仍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选择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直接关涉民生的有三项:即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要实现这些民生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实现民生问题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不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不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就不可能持续,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传统发展方式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传统发展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当前,我国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黄金时期,支撑传统发展方式的条件和优势正在弱化和消失,而新的比较优势则显现良好的前景,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实现科学发展,要求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走主要依靠科技、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的集约型发展新路。
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赖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民生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隐含制度的缺陷。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百姓看病贵、上学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凸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实,既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体制的缺陷。因此,“十二五”时期,必须深化体制改革,着眼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制度和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都需要从制度上作出相应的安排,确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基础。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消除制度歧视,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平等的机会和起点,使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改善。
科学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民生问题的解决,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协调与平衡,必须尊重民众的意见,倾听民众的呼声,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通过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举措赢得民众的理解、认同与支持,让民众满意和放心,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执笔: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阮春林)
第三篇: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民生的起源
在中国,自古以来变有众多的思想家关注民生,提出了许多关注民生的主张。就儒家学派而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与此同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侵扰。
在唐代,汤太重对君民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由此才得以打造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张,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民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民生问题的地位也得到一步步提高,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未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法治国的方略更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何为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且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
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三、我国民生的现状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 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 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 日益凸显。
中国现在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很不正常。当前全国居民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约占全部居民的 80%多,中等收入者只占全部居民的 10% ~15%。这样的社会结构不是健康的结构,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安全的社会局面。
因此,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橄榄型的结构。重视并改善民生是当前我国促进“橄榄型”结构的形成有效方式。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准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保障民众有尊严的生存。在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保障充分的就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继续发展的权利。通过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为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步人中产阶层提供充分的机会。
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稳定,中国的发展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将解决民生问题列为首要的目标,并且开始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民生对社会、国家、个人都有很重要的现实价值。
我国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大多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因此党和政府只有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才能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四、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我得出以下总结。
总体而言,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另外,在生态建设上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法杖与自然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督促地方财政增加收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调了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明确提出初次分配也需要考虑公平问题,再分配要更加突出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7、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五、总结
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没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比任何专制的危害更烈。“安全、有序、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政权的稳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四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建设
主 要 内 容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的涵义及特性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四、历史方位
五、应对思路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民生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变化的,不断地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我国现在主要面临的民生问题已不仅仅是温饱问题,更是关系国家能否持续发展进步的民生问题,如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视民生,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
第四,社会焦虑
正是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党现在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习近平: “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中全会:“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性
1.民生的涵义及内容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以及基本发展能力,等等。
2.民生问题的特性
第一,刚性需求。民生问题,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最为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民生需求特别是基础民生需求的满足,是人们其他所有需求得以产生、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二,逐渐增长性。这种增长,既包括为人们对同一类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程度的逐渐提高,也包括人们对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相关种类的逐渐增多。
第三,基础保障性。这主要是针对高档文化娱乐性等公共设施而言的。同时,这一特性也是针对高福利政策而言的。
3.民生内容的基本框架
从民生的含义以及民生的特点可以看出,民生是有严格界定的,不能把民生的外延无止境地扩展,把所有与民生相关的事情都算作民生本身的事情。否则民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国际上通行的可比的民生基本框架一般来说是“3+2”,也就是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另外还可以加上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民生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成员初步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二,民生理念深入人心,并且成为执政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其三,“底线”(保底的)民生获得了长足进展。
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收入差距过大现象十分明显;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问题比较明显;就业压力突出;社会保障面临很大难题;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公共卫生发展滞后;等等。
在中国现阶段,有四个问题直接妨碍着民生的改善。
1.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及专业能力仍然偏弱
就民生的改善而言,政府理应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行为主体的角色。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的定位必须是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我们在试图扮演着一个“全能型的政府”,政府几乎包揽整个社会的全部领域,而取代了各种职业群体。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又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既然定位是“经济型政府”,就必然会过度看重GDP目标,就不可能重视社会公正和民生问题,就不可能将政策和行为的重心放在基本的民生方面,也很难重视自身公共服务专业能力的提高。
2.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明显颠倒
从用于民生的公共投入结构来看,是公共投入存量安排使用的不够合理,具体表现为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明显颠倒。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而言,应当以民众的基本需求为基本着眼点,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这是一个规律。
30多年来,中国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呈现出一种明显颠倒的状况,很不正常。
主要原因是,政府自身职能定位有误,公共政策重大决策往往缺乏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和的监督,干部考核指标往往只是重视经济增长而轻视民生指标,中央财政的一些缺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具体原因,银行贷款愿意贷给豪华投入,因为有抵押;民生没有抵押,有风险,不愿贷款。
这几年虽然有明显好转,但由于积重难返,根本性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明显颠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较小,处在后列的国家行列。
3.民间慈善事业十分落后
从用于民生的公共投入来源看,是增量拓展不足,具
体表现为公益慈善组织作用发挥得不够。
公益慈善组织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之一。公益慈善组织同现实社会及民众的联系更加密切,专业性更强一些,公益慈善组织对改善民生的针对性及反应力相对要更强、更贴切。如果缺少公益慈善组织这一重要力量,那么民生的改善不可能是扎实的。2008年,美国全国的慈善捐赠总额是3076.5亿美元,占GDP的2.2%,人均为1620美元(2006年)。
相比之下,中国过于落后。2014年为1042亿元,仅占GDP总量的0.16%,人均捐款数额仅为76元。
4.与民争利现象比较明显
从民众负担看,是与民争利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税收偏重。
由于政府的职能定位没有完全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由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共权力与民争利的现象。与民争利现象突出表现在: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居民收入增幅。
1979-2013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7.4%和7.6%。结果是,民众税负负担比较严重。
世界银行提供的数字则显示,2008年中国劳动者平均税率为45%,远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要稍高于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高出澳大利亚、美国的平均税率近一倍。
税费政策的出台有时表现出一种明显的随意性
税费政策必须经过必要、严格的法律程序方能出台,用以防止出现失误情形的发生。在法治社会,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当基于“税收法定”的原则。但是,实际情况经常相反。
四、历史方位
1.历史的必然性
世界现代化的规律说明,时代发展到了类似于中国的这个阶段,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是哪个党执政,都会遇到类似的民生问题及社会矛盾。中国目前的民生问题及社会矛盾,虽然是建国6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时期,但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属于中等偏下的程度。2.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
就改善民生成功与否而言,分为成功者,不成功者,一般成功者这样三种情况。其中,成功的典型事例是台湾地区,不成功的典型事例是阿根廷,一般成功的典型事例是美国。(1)台湾:最为成功的典型事例
台湾起飞最基础性手笔是向共产党学习,成功进行进行了整党和土地改革。接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重视改善民生。推动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重视农民的利益,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动公共卫生,保护劳工权利,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台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基尼系数始终没有超过0.4,创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历史的纪录;社会相对比较稳定,很少出现激烈的社会抗争。
1985年11月11日,蒋经国就台湾经济起飞的原因,回答美国《读者文摘》编辑芮德说:“贯彻均富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建立公平而和谐的社会。”
台湾地区20世纪50-70年代的经验说明:改善民生不但有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而且会增加一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台湾发展的不少经验,值得大陆借鉴。(2)阿根廷:最为失败的典型事例
阿根廷在20世纪初期曾经是全世界经济最领先的国家之一,排名第六。
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落伍。社会层面的原因: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贫困问题凸显,贫富差距过大。造成民粹主义与威权主义之间的恶性互斗。
阿根廷20世纪之初至30年代的经历提醒人们:民生如若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则会使国家长期陷入起伏度较大,前景不确定的状态。
(3)美国:一般成功的典型事例
罗斯福以前,美国的民生问题及社会矛盾问题比中国严重得多。
如:腐败;民生问题;劳动保护;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特别是劳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底线保障,大规模救济,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以工代赈;制定劳动保障法;激活中小企业;激活银行。有名的炉边谈话。罗斯福的这些做法,不但有效地改善了民生,缓解了社会矛盾,而且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经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时期及之前的20年)告诉我们,在早期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运行很长时间,造成大量社会矛盾之后,只要开始注重民生,仍有可能使国家发展进入较为正常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状态。
五、应对思路
1.从战略的高度看待民生问题
在中国现阶段,改善民生对于中国民众的极端重要性,类似于当年土地改革对于民众的极端重要性。
只要我们拿出类似于当年进行土地改革的劲头来改善民生,将民生指标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当中,那么,我国的民生状况就会迈上一个巨大的台阶。
2.改善民生必须有利于而不能妨碍人们的自由发展
从民生基本定位的角度看,民生问题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必须从属于社会公正这一基本理念。
社会公正有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基本价值取向: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前者的主要功能是“保底”,确保并不断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底线,以求得社会团结;后者的主要功能在于“不限高”,以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改善民生属于社会公正问题当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所关住的基本内容,但决不是社会公正的全部内容。这就提示人们,在改善民生问题时,不仅不能妨碍、而且还应鼓励和推动人们差异化的自由发展,否则社会便会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并非民众所有的利益诉求都是公正合理的。比如,南锣鼓巷拆迁补偿款项问题。再比如,同样是改善民生,希特勒与罗斯福不相同的做法就很能说明问题。
准确把握这一规律,对于防止平均主义的复活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在中国的复杂情形是,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同潜在的某些平均主义因素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一切,使得平均主义有时会借改善民生的名义而抬头。而平均主义一旦抬头,便会对公平正义、市场经济以及人们的自由发展形成严重的破坏。
3.注重“加法”,慎用“减法”。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宜作“加法”,不宜作“减法”。对于民众来说,如果普遍地增加了一些利益,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对一些已经实施的民生政策,发现不尽合理而试图矫正的话,那么就往往会引发民众的广泛抵触,甚至会引发某些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出现。
4.要特别关注几个群体的民生保障
由于民生问题不仅事关社会公正的如何,还事关社会安全状况的如何。从这个角度看,需要重点关注几个重要人群的民生问题。这几个群体的民生状况一旦出现大问题,会直接引发社会的不安。
我们现在可以预判一下,假如中近期未来的某个时期,一旦出现社会骚乱,主要参与者是哪几个人群的成员?恐怕这样三个人群当中成员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是失业大学生。
二是80后农民工。
三是草根精英。
所以,要特别解决好这几个人群的民生保障及公平对待问题。
第五篇:保障改善民生
名言佳句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2011政府工作报告》 理论表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核心词汇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城乡低保制度。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差别化住房信贷、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顺民意 解民忧 增民利(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人民日报 》(2011年03月01日 02 版)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回望“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惠民政策,一笔笔真金白银,传递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展示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离开了这个核心,一切发展将会失去目标,没有任何意义。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证明,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工作首位,实实在在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抓住执政的根本,才能把握发展的关键。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与此同时,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收入分配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还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团结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不注重改善民生,经济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把促发展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发展才有持久动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大民生投入,扩大公共服务,让老百姓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汇聚民心民智民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互促进,抓民生就是抓发展。
改善民生,枝叶关情。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各级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冷暖为念,时刻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扎实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加关注和重视民生,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十二五”期间绘就更精彩的民生画卷,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