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给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们,80年代!
写给我们这一代“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夏天到了,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碰巧我都去过,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嘿嘿,这么说吧,他们的楼都盖得很壮。
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那个样子。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 Pinker)在《白板》(The Blank 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一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是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里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Nurtur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就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 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 joy and no fun)的差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二篇:我们这一代 演讲稿
《我们这一代》 演讲稿
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我们这一代》。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些既漫长而又匆忙的日子里,很多事都正在和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是我想说,正在和即将被过去铭记的便是我们这一代(此处语速要慢,强调!)。
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金龟子、董浩叔叔、鞠萍姐姐、月亮姐姐,这一个个熟悉而温馨的名字,不断勾勒着独属于我们这一代童年的记忆。伴随着那逝去的时光和他们老去的容颜,没有战争与硝烟的弥漫,没有灾害与生离死别的考验,我们送走了那段称作童年的美好时光,在青春的驿站停泊靠岸。但是,温室的过度庇护,不经任何风雨洗礼的成长历程,让我们又怎能不承受现实的打击。药家鑫杀人案,林森浩投毒案等各种90后的杀人案件让我们不禁低下羞愧的头,官二代、富二代那些令人发指的做作事件、无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以致无法自拔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事实更是让人们将我们这一代称作是“将要垮掉的一代”。曾经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的贞贞誓言难道真的已经在我们这一代烟消云散?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崇洋媚外、自私自利、颓废难道就是我们这一代最真实的代名词吗?不,我还要说:
我们这一代是敢于担当的一代。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第三篇:我们这一代奉献温暖
我们这一代奉献温暖
默默地,默默地,在大山深处与煤炭结缘。
我们把自己辛勤的汗水不断地浇灌给别人;
我们把青春热血挥洒在矿区;
我们把有限的年华奉献到无限的付出当中去,力争了朝朝夕夕; 我们是时代的先锋,人们的温暖源于我们的开掘;
我们是时代的勇者,敢于在艰苦阴湿的环境里开创生活的真谛; 我们是时代的强将,乘风破浪,检验真理,证明自己。
我们面对工作或生活,懂得快乐,还学会勤俭乐天,含蓄隐忍。
——我们这一代为人们奉献温暖……
——刘乙宏
第四篇: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何帆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夏天到了,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碰巧我都去过,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嘿嘿,这么说吧,他们的楼都盖得很壮。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那个样子。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 Pinker)在《白板》(The Blank 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一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是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里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Nurtur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就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 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 joy and no fun)的差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者注】本文提到的书籍包括:Steven Pinker, The Blank Slate;Richard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Judith Rich Harris, The Nurture Assumption;Jared Diamond,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Jennifer Senior, All Joy and No Fun。《自私的基因》、《自由的进化》、《昨日的世界》已经有中译本。
第五篇:我们这一班[范文模版]
我们这一班
人才济济、高手云集、学生既乖巧又聪明、而且懂得自动自发,这样的班级,要到那里找?不急!不急!要找这样的班级,就要到明湖小学六年六班去!也许,当你走进这个班级时,你会感觉到一阵阵的书香气息,接下来,你会听到一波波有如海浪般的读书声,让你不禁好奇,这个班,到底有甚么样的好学生呢? 告诉你,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帅哥美女一大堆,要找各种方面的奇才,到我们班,保证没错!就拿体育来说好了,我们班的飞毛腿刘品、王子华,他们两个跑步的速度真是无人能敌,只要他们一经过你的身边,就好像有一阵狂风扫过,当你再回头一看,他们两个已经不见人影了,还有还有,我们班的麦克乔丹:曹智齐 投篮百发百中,对他来说,要得到篮球比赛的冠军奖,简直易如反掌。不只如此,我们班的游泳高手:张洵,游起泳来,保证吓死人!你一定会想:她怎么 游的这么好?姿势也好标准,未免太厉害了吧!甚么?不要以为我们班只有体育好,我们班的文科奇才也很多呢!一讲到英文,知道我们班的人一定会想到我们班的英文奇才张俊⒅V窃疲还芪仕巧趺从⑽奈侍猓嵌寄苡Χ匀缌鳌V劣谟镂难萁玻比簧俨涣宋液臀怄剂樟礁鲇镂奶觳灰颐 两个出马,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要拿到语文比赛的奖状,简直就是唾手可得、探囊取物,一点也不费力。一讲到美术,当然少不了我们班的毕卡索:张慈珊、连颖、王奕晴她们画出来的画,会让人以为毕卡索复活了!不只感到非常惊艳还会让你感到流连忘返呢。总而言之,我们班的人才,就有如过江之鲫。古人说:千里马也需要伯乐。我们班这群千里马,经过了黄老师这位伯乐严格的训练后,已经成为众所瞩目的明湖之星了。记得刚到这个班级时,我一看到同学们 就觉得这个班级简直是一盘散沙,那时的我从来都没想过我们会成为明湖小学如此耀眼的星光班,这一切,都要感谢黄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未来的小学生活中,我们将加倍努力,让我们班的人才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