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资料(2012全新版)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 道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一 什么是道德
P2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
4、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本质论的基本观点
P6-12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2、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三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P6-9:
1、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经济利益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变化
四 道德与法律相比的特殊规范性P11-12:
1、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一种内化的规范
五 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表现P13-14:
1、道德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要求出发来改造世界的;
2、道德的目的不是再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3、道德掌握世界不是以盲目听从权威,屈从于现实中的邪恶势力,而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动员全部身心力量克服恶行,培训善行,既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又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
六
道德的特点
P15:
1、特殊的规范性
2、独特的多层次性
3、广泛的社会性
4、更大的稳定性
七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P17-18:区别:
1、它们产生的条件和发展趋势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它同国家政权联系在一起,国家消亡了,法律也就不存在了;
2、它们依靠的力量不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具有强制性;道德的主要特点是自觉自愿;
3、它们产生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调节的范围比法律广泛得多;联系:
1、在调节内容上相互渗透;
2、在调节功能上相互补充;
3、在调节的实施上相互支持 八 道德的社会作用
P21:
1、论证;
2、教育;
3、调节;
4、认识
九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结构 + 内容
P4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团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三个道德领域和一个总目的。
十 道德的发展规律 P43:
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
2、道德演变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
3、道德的发展是变革与继承的统一;
4、社会变革是道德发展的动力 第二章 人民教师应有高尚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含义及特点48P49-50: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职业道德也称行业道德。特点:
1、范围上的有限性;
2、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形式上的多样性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55P56:
1、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的;
2、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 的具体体现;
3、达到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自觉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57P58:
1、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2、能够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
3、促进劳动者自我完善,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
4.教师的定义60P61: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5.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61P62-67:
1、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2、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3、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66P68-71:
1、是完成教师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需要;
2、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
3、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双重效应)71P75-77:
1、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特点,对教师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2、商品都必须在交换中通过私人劳动的转移,即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价值的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3、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特殊利益时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4、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应建立哪些新观念?74P78:
1、自主创新观念;
2、义与利统一观念;
3、竞争与协作统一观念;
4、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观念
9.为什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依据?P97:
1、符合人类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的趋势;
2、是道德的主体性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目标的要求;
3、是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需要;
4、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基本构成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本质 93P106、P117: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本质: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培养、教育学生服务,自觉地遵守各项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上层建筑,要求教师明确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目的,正确处理教育劳动过程中各种道德关系,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最核心的本质是给学生以实际教益,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教师职业道德最核心的本质就是造就一代新人
2.社会经济关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P107:
1、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物质基础;
2、对教育的目的和人才模式的影响,必然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道德素质;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引起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和变化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八个因素)P118:
1、教师职业理想;
2、教师职业责任;
3、教师职业态度;
4、教师职业纪律;
5、教师职业技能;
6、教师职业良心;
7、教师职业作风;
8、教师职业荣誉
4.职业理想 105P118 :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有着重要影响 5.职业责任 109P122: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 6.教师职业态度112P125:指人们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
7.教师职业良心 123P136: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8.教师职业作风 127P140: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9.教师职业荣誉 130P144: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10.教师职业的选择问题上,应处理好哪些问题?106P119:
1、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要正确处理教师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
3、要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4、要正确看待教师的苦与乐
11.职业责任与职业义务的关系?P123:区别:
1、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推动人们的职业行为;
2、履行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与得到某种权利或报偿紧密联系,履行道德义务,则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权力和报偿;联系:
1、教师必须自觉做到对学生负责;
2、对学生家长负责;
3、对教师集体负责;
4、对社会负责
12.教师如何实现职业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111P124:
1、教师必须自觉做到对学生负责;
2、对学生家长负责;
3、对教师集体负责;
4、对社会负责
13.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职业纪律?117P131:
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4、从一点一滴做起;
5、虚心接受批评;
6、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14.当代科学发展的特点?119P133:
1、当代科学的整体性、渗透性越来越强,知识的专一性和综合性越来越显著;
2、学科理论的高抽象性和更替性越来越突出;
3、知识的创新性和批判性越来越鲜明;
4、科研工作的协作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
15.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的途径?P134:
1、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2、要懂教育规律;
3、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4、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16.教师职业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特殊意义?P136:
1、人民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地位;
2、是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
3、能够调节教师的行为
17.教师的职业良心调节教师的行为体现在哪些方面?P138:
1、职业良心要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对教师行为的动机进行检查,使教师严肃地思考、权衡和慎重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2、在教师职业行为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3、在教师职业行为之后,教师职业良心能够对教师行为的后果作出评价 18.人民教师应树立哪些优良职业作风?P140:
1、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2、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3、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4、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19.教师荣誉的巨大作用
P145:
1、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
2、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特点与社会功能
1.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客观基础:教育劳动实践 134P149 2.教育劳动实践中的几个利益P149:
1、教师的个人利益;
2、学生的个人利益;
3、教师集体的利益;
4、社会教育事业利益
3.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142P157:教育劳动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客观基础,任何一种教师职业道德,都是既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所制约而建立和发展,同时又是在批判继承历史上优秀教师道德遗产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4.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144P159:
1、普通学校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环境背景的干预与影响下,不断成长着的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儿童和青少年。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不同、性格特点各异、家庭环境不一样,个性心理品质千差万别,且极不稳定,不断变化,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
2、教师不是学生的唯一教育者,同时学生也继续接受着家庭和社会教育及影响;
3、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和对象,也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转化成教育的主体,教师从事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只有得到学习主体的良好配合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创造性
5.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47P162:
1、在道德意识上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
2、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烈的示范性;
3、在道德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
6.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其体现162P177:功能:
1、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2、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体现在:
1、调节教师行为;
2、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3、促进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
7.教师职业的特征:
1、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3、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4、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5、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1.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 170P187:
1、反映教师劳动的特点;
2、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要求;
3、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2.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依据 172P189:
1、必须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必须从整体上直接回答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3、必须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4、必须是行为准则上区分道德类型的最根本的标志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74P191、19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要求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1、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
2、集体主义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3、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之中,成为构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4、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
4.道德原则:p172也称为道德的基本原则或根本原则。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在道德上对人们的行为和品质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的各种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和阶级属性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5.社会主义集体原则的内容
P195 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P189 7.集体主义原则对教师的要求178P195: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
2、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4、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5、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个人的贡献或责任应该是居于首位的;
6、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
8.为什么在贡献和索取的两方面中,个人的贡献或责任应居于首位? 18P203:在贡献和索取的两方面中,个人的贡献或责任应该是居于首位的:
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6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点
9.哪些个人利益需要去正当维护?189P206:
1、我们所要维护的正当个人利益,是当时生产条件下保证其成长或维持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要的物质文化需要,是通过诚实劳动所得到的合理报酬;
2、个人正当利益是个人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过程中,通过当时社会所允许的途径和方式多获得的;
3、个人正当利益应是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
4、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并不排除在社会整体利益需要时,自觉地对个人利益加以节制或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10.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教育人道主义195P208 及其确立依据P212:教育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职业化”。依据:
1、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际关系有特殊性;
2、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有特殊性;
3、对于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参与者来说,都有一个如何才能在这一过程中调节好自我与其他参与者的关系问题;
4、从教育的社会功能来讲,是要提高人,完善人,将人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11.教育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要求有哪些?P215: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它规定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对方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教育者应当特别注意发挥自己作为过程主体的角色作用,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以人道原则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目的的实现。
12.教育人道主义对教育者的要求197P215:
1、在对待和处理与自己的教育活动有最直接关系的受教育者上,首先,要求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其次:要求教育者在尊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努力理解他们;再次,要求教育者真正关系受教育者;此外,还要求教育者在尊重、理解和关心受教育者的过程中,也要勇于在教育对象面前剖析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或不足,并要有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以其之长来弥补自己之短的胸怀与气量。
2、在处理与协调自己教育活动与过程的合作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育者要襟怀坦诚,与其他合作者相互尊敬,真诚合作,不嫉贤妒能,不文人相轻,努力与他人形成一个融洽的集体,同心协力以促成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任务目标的最佳实现。
3、在处理与教育过程和教育活动多少有关的对象,或关心这一过程与活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上。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1.教书育人203 P223
为什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P222: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1、对于所有的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2、古往今来,教书育人始终是教师和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本的道
德责任;
3、教书育人为现代社会培养和造就了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的劳动者;
4、教书育人为未来社会培养和造就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接班人
2.师德的要求 P230:
1、以诚为首;
2、以德高为人师表;
3、以善教去育人之魂,以真才实学去传授真理 3.良好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 211 P231 4.正确处理教师之间关系的意义222P241-243 5.构建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道德要求 224P243:
1、克服各种错误倾向;
2、建立新型的协作关系;
3、教师间要互相尊重
6.教师在与社会(学校以外的各种人员)交往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要求?229P249:
1、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校内校外平易近人,以高尚情操影响和净化社会;
3、在校内甘为人梯,在校外也以为他人服务为乐、事为己任;
4、谦虚勤奋,为人师表;
5、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
7.教师的语言要求 232P251、教师的风度要求
P257:语言要求:
1、规范;
2、精炼;
3、准确;
4、生动;
5、纯洁。风度要求:
1、教师要“稳重”;
2、可亲;
3、有识 第七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
1.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意义245P267 及过程(如何实现)P271: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需要;
2、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
3、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需要。过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基础;
2、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中介要素;
3、坚定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
4、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中介要素;
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关键、核心、内化的结果
2.教师职业道德认识250P272: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道德知识和概念的掌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信念的形成等
3.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252P273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4.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和作用?252P274:作用:评价、调节、信号等作用。表现方面:
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眷恋和对学生的关怀、爱护方面;
2、教师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
3、对同志的尊重、友谊、热情
5.道德信念 255P277: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255P277 :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的正当性、合理性等发自内心的坚定信心;
6.教师职业道德意志257P278: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并作出行为抉择的毅力和坚持精神。它是在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职业道德信念的体现。作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260P281:是指教师在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集体、社会作出的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反应及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即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教育事业及他人、集体和社会方面的行为
8.实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P286:教师道德教育是一个重复、渐进的复杂过程,因此教育中应注意:
1、教师道德教育的特点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本身又都是道德的教育者,教师道德教育应该高于社会一般成员的道德标准;
2、教师道德教育诸环节的同时性或兼进性;
3、教师得到教育起点的多端性;
4、教师道德教育的过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
5、教师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P288:指教师在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
1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270P289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及方法 P292:
1、做到“慎独”;慎独既是一种修养方法,又是人们在修养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同时还是一种高度自觉性的表现;
2、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
3、11.道德评价
P297
12.教师道德评价276 P297:是人们(包括教师自己)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关于教师道德的标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所做出的善恶褒贬的判断
13.教师道德评价的方式和作用280P297:方式: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伦理学把良心看作是人们道德自我评价的典型形式,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是社会评价的典型形式;
作用P301:
1、是教师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仲裁者,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素质具有制裁和激励、教育和监督的作用;
2、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实现和维护的保证;
3、可以促进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4、可以有效地调节教育内外的人际关系
14.教师道德义务284P305:指从整个教育事业的客观需要出发,根据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而提出的教师对国家和教育事业,以及对学校、学生、家长和同事所应承担的责任
15.教师道德义务对教师道德内化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P306 16.教师良心
P307:指教育实践中,教师对社会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是个人对学生、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职责的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为进行道德评价的能力
17.教师良心在教师道德要求内化中的特殊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86P308:
1、在行为之前,良心能帮助教师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
2、在行为过程中,教师良心起着自我控制和监督作用;
3、在行为之后,教师良心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影响起评价作用;
4、良心在教师道德要求内化中的作用,还包括对他人行为所持的态度和评价 第八章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
1.教师个体道德 296P319:是以教师为社会职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它是由个体道德心理、个体道德行为和个体道德境界诸因素所构成的
2.道德品质及其特征298P321:即品德或德性,是指行为个体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行为倾向,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或阶级对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总体评价。特征:
1、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及道德风尚个体化;
2、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3、是个人自觉意志的表现;
4、是在道德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
3.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及其特征与形成的心理因素300P323 P328:含义:既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更是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具体体现,它是教师在长期职业道德活动中养成的在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和倾向;特征:
1、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职业化,是教师道德的具体化;
2、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3、是教师道德意志的凝结;
4、是教师个人职业道德行为整体的稳定倾向;
5、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辩证统一
4.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基本内容306P329:形成:
1、社会主义的崭新道德关系为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基础;
2、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条件;
3、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4、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的指导下,扬弃教师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积极地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内容P332:
1、献身教育事业;
2、正直诚实;
3、自尊自强;
4、艰苦朴素;
5、开拓创新
5.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含义及特点313P336:含义:是教育工作的人们特有的再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养成的特殊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特点:
1、鲜明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
2、鲜明的职业特点;
3、直接的道德教育意义
6.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作用314P337:
1、是树立教师威望的基础;
2、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手段
7.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主要内容316P339:
1、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2、良好的认知品质,强烈的求知欲;
3、广泛的兴趣和开朗的性格;
4、丰富的情感和适度的情绪;
5、坚强的意志和果断的机智
8.影响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因素305:主要与教师个体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个体心理倾向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过程是个体大脑对现实的不同反应形态。P328 第九章 教师个体高尚人格的塑造
1.人格327P351: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也称为道德人格
2.人格分裂的形式330P354:
1、内部自我的价值高于外部表现的价值;
2、内部自我的价值低于外部表现的价值;
3、个人行为与行为的分裂;
4、自我内部的分裂 3.道德人格 339P363:指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4.理想人格344P368: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民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 5.道德理想345P369:是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追求的一种完善的道德关系和完美的理想人格
6.教师个体高尚人格的力量与塑造360P384 如何塑造
P387:力量:
1、教师职业这种以人格感化人格的特点,促使教师自身人格的提高;
2、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促使教师威信的确立;
3、教师的人格感化有利于对学生教育的实施;
4、教师的人格感化还是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塑造:教师高尚人格的塑造、再造,同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一样,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在个体方面,应该 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人格发展的价值参照系,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从点滴入手,逐步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在社会方面,也应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为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同时,还应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舆论引导,应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加强美育引导,以唤起个体崇高美好的思想情感;加强道德引导,以提高道德实践主体的自律能力,造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7.教师的健康人格是教师个体道德的核心 第十章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1.什么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及其心理机制366P392:含义:教师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的自觉自愿的抉择。
心理机制:认识的选择性、情感、意志
2.如何认识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70P397 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及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373P398:价值冲突:
1、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
2、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3、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多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往往赋予其不同的义务,从而形成义务间的冲突。正确抉择:
1、要确立从高到低的选择标准;
2、认清选择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从而确立最有利于目的实现的选择;
3、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选择能力 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自由 375 P401: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在可能性
5.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及其特性
P403、P404含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也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6.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P411:
1、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
2、两者是相互转化的
7.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具有超功利性
P41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虽然来自利益关系,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着自己的特殊地位、职责和使命,这是由人类道德发展本身造成的,而与利益关系并没有直接的,一对一得决定关系;
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虽然反映着利益的要求,但这种利益是社会整体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利益;
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在许多场合不但与教师的利益无关,标准要求教师去选择那些具有很高价值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总是或多或少地需要教师作出点个人牺牲
8.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要素及其培养途径 P421:要素:
1、比较力,是构成选择力的基础因素;
2、分解力,是选择力的一种辅助力;
3、鉴别力,是选择力的基础;
4、取舍力,选择的直接实现的推动力;
5、自组织力,是选择主体的决定性的力
9.如何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394P422:
1、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加强对道德必然性的认识,这是提高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前提;
2、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3、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第二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各章重点内
容分析及学习心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的准确定义,它不仅揭示了教师教书育人这一本质特性,还同时指出,教师除“授业”“解惑”外,还应履行好“传道”的重要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以自身的人格、道德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是一名称职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本人一直以“传道、授业和解惑”作为行动准则。但是,却不曾系统学习和研究过相关教育理论。今借此培训之机,有幸拜读了由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编写的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系列教材,感触颇多。现就其中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阅读心得及各章重点内容阐述如下:
一、各章主要内容总结
第一章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本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开篇之章,它一开始就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这一高度入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包括二者的制约和统一关系,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章在阐述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最终指出,教师应当首先处理好方方面的“人伦”关系,在和谐的教育伦理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并内化和升华自身职业操守,高效履行教师职业所规定的各项工作。
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本章从道德的一般定义,引出职业道德概念,接着阐述了教师职业的产生及教师职业道德概念,并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具体的说,主要内容就是从教师职业劳动内容及劳动对象的特殊性,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在实现其社会功能中的重要性,从而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和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促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教育效应。
第三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本章从高校教师职业的任务的特殊性阐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并从多方面阐述了这种职业道德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具体来说,就是高校教师应当在良好教师职业道德条件下,练就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定程度的表现,不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道德也无从体现。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第四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本章从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教学各种关系协调等各项工作实际需求出发,阐述了高校教师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具体说包括: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从高校三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阐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始终坚持和遵循的各项职业道德原则,指出,只有教师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才能真正扮演好教师职业的社会角色,履行好教师职责。
第五章 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本章主要阐述高等学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的各项具体教育管理事务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说就是不管是宏观(国家层面)还是微观(一所高校)方面,都存在教育管理和教育协调的问题,要有效开展这项工作。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遵循一定的到的道德规范,比如高校领导、辅导员、教务工作者等,各自从事的分工不同,但遵循的道德规范应统一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履行好高校三大功能上。
第六章 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本章阐述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和怎样遵循,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问题。遵循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高效履行教书育人双重职责的全面基础。教师为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教师应当做到诲人不倦、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积极主动探索教学规律,变通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主动提高师生和谐关系等,这些即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规范。
第七章 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本章阐述了高校学术研究的意义、作用和当前学术研究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当遵循的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对于当代出现的某些学术道德异端提出严厉的批评并指出学术异端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而从方法上给出学术得到规范应当遵循而不能丢弃。指出正确的学术行为规范是: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学术自由。民主平等;谦虚谨慎、团结协作;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第八章 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本章阐述了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中,如何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来把握和选择自身的职业行为。并与社会其它职业相比,指出教师职业行为的特殊性,即高校教师在职业行为选择中应处理的主要行为是:如何处理好动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自由和责任的关系以及道德选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关系。
第九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本章主要内容是阐述要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当如何培养自身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具体说,就是从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规律、发展直到内化为自身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的过程及阶段入手,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获得。
第十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本章是第九章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其主要内容是高校教师应如何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为培养和获得这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高校教师应从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即通过道德和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三个基本途径着手培养、形成和内化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指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特性及其时代特征。
二、学习心得体会
以上是本人总结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各章重点内容。现就本教材学习后的一点感想表述如下。
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材的系统学习,本人觉得这本教材堪称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范本,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当代高校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遵循哪些原则,恪守什么道德规范和原则,具备什么样的人格,坚持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从事教书育人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进行自身的行为和道德选择,怎样才算真正履行好自身的岗位职责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等内容。虽然,这些内容,本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基本上做到了,但经过通读培训教材,发现自身与这些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去改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尤其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善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
如果问我,这本教材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或者问我如何争当当代高校教书育人的道德楷模,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这四个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好体现。一个人只要热爱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就会排除一切困难,奋勇前进,不畏辛苦的去干好它,也只有热爱他的职业,他才会真正全身心投入他的事业。一个人只要热爱他的职业,他就会采取具体行动去干好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全部职业道德都可体现在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程度。一名真正热爱教育的教师,他的热爱体现在他会主动搞好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体现在他会认真备好每一次讲稿,体现在他时时刻刻都记着自己要为人师表,体现在他为上好一堂课,总是事先查阅许多资料去充实教学内容,体现在他所树立的“终身学习”的信条,体现在他会以不断学来的新知识所构建的高端知识体系框架去感染学生,体现在他会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去教化学生和感染社会,体现在他会兢兢业业修改每一篇论文、创新他的专业,体现在他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体现在他会和同事协作,干好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
总之,本人觉得,作为一名合格高校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他懂得如何以自身高尚人格魅力去影响他的学生,懂得以高超的教学技能传授他的知识,懂得以继承、创新和批判的眼光对待他的专业,他会以优质的教书、育人成果服务于社会。这些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体现,他的基础就是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他的职业道德必定是过硬的,值得信赖和肯定的。
第三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
学校:贵州商学院
姓名:杨世明
学号:06 在贵州商学院工作这一年里自己不但承担教学任务也兼任了辅导员的相关工作,那就是作为商英14-1班的班主任。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的深入的学习了高校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高校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二者都具备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教授我们的学生,一个真正成功的老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更加的重要,而这里的教不但要在课堂上去引导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己首先去做到再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大学里不但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学习了如何做人,这是我们每个高校教师都应去做的。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当我从事了这份工作后,除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还让我感受到自己身上更承担了重要的使命。因此,不断的学习和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更加的重要。深入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教育的伦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内容,从职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充分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这一神圣职业的要求和具体标准,对于今后在高校教师岗位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下面就说一下我对本书的学习心得:
第一章是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任何道德规范的产生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他总是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伦理关系及其特点不同,所形成的道德要求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正因为如此,探讨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的伦理关系。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它是作用一名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为教之理”,即我们所说的“为师之道”。在实际的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有保持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效果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要求我们每一教师自觉遵守教育伦理关系。
第二章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本章讲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和社会功能。高校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目的是双重的,既要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术,又要向他们传授社会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得受教育者既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又具有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有着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同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了以下几个功能,1、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品质;
2、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导向;
3、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
4、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
第三章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本章重点讲述了师德师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以及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做人的内在品质。专业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素质是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两大基本的素质,它决定着教师的“师能师技”。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一素质决定着教师最为根本的“师品师德”。高校教师的教授对象是大学生,这就要求职业道德一定会成为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关键,而且也是教师是否能维持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教师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做到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我们根本不配做一名教师,更谈不上去更好的教授自己的学生。
第四章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本章重点阐述了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包括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以及人道主义原则。道德原则的确立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动服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也是为了指导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动。根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每一个高校教师都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严格的去要求自己:一是言传身教,追求公平;二是讲求诚信,严谨治学;三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
第五章是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规范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对于提高高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际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伴随着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多,对学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教育者。作为辅导员其道德规范有:
1、赤胆忠心、爱岗敬业;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关心学生、平等待人;
4、宽容大度、顾全大局。高校行政人员具有双重性质,虽然没有直接任教,但在高校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其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影响,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有: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和求真务实。
第六章是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的主要规范有好品德塑造的能力,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而且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教无类,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行正度大,心虚气静;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能否在职业生涯中自觉地去遵循自己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显得非常的重要。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注意遵循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这样才是对自己的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 2 负责。
第七章是高等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还承担着科研任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受益终生。应该强调的是,的大部分教师既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也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和教育学生,其科学精神、学术态度、工作方法对学生的成长成材也有很大影响。科学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科学诚信,所以高校教师绝对不能用玷污科学的手段欺骗、蒙蔽人们的判断,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荣誉与利益。
第八章是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是指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如何根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来把握和选择自身的职业行为的实践活动。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道德的选择具有公众性、示范性、限制性和渗透性等特点。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动机、手段和目的的关心,自由和责任的关心,道德选择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关系。
第九章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人格的定位要高于一般的职业,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既需要社会有意识的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更需要教师吱声不断的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和在教师育人的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他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来实现。
第十章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自我人格修养,培养自己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是每个人提高道德品质的基本途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培养自身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最根本途径。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求高校教师把良好的道德行为体现到生活的各方面,不断的通过实践来培养出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通过本次培训,会进一步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而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仅仅懂得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的培养自身高尚的品格。
2015年12月22日
第四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
我们学校在2016年4月份获批成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这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理解,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高等学校教师的使命,高等学教师特别是我们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除了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勇于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应具备良好的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在这相岗位上实现教师的价值,为国家发展培养栋梁人才。
培养和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维护自身教师形象,正面影响着学生发展的必然因素。因此高校教师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是高校教师在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职业品质的总和。下面,我就《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
该书从孔孟之道的“伦理”之意开始,讲解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基本途径十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章主要从伦理的内涵,道德中的“道”与“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几方面阐述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必然涉及到教育伦理的问题,本章主要分析了教育伦理的关系及特点,并以此来阐述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所谓“为教之理”,“为师之道”,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只有有了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教育才能顺利开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总之,职业理论关系的把握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的出发点,教师也只有有了职业道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
第二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三方面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介绍了职业以及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源、特点,指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受到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制约和影响,但具有独立性,起到能动作用,因而具有社会功能。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职业劳动与其他的生产作业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目的的双重性、对象的特殊性、手段的示范性、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效果的滞后性,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十分深远广泛,它不仅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也在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要求论述了高校教师职道德与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师德则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这就要求职业道德必将成为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而且也是教师是否能维持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教师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尊重和爱护学生、为人师表、严以律己,以及关心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基本原则、指导作用三方面来阐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职业具有独特性,也致使高校工作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繁重性、学术研究的自由性、高校教师的示范性和教育效果的较长周期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对一切教师的行为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在整 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主要地们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其核心价值从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几个方面表现出来,这些原则对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五章高等教育活动离不开有效而有意义的组织管理,教育管理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同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目标的特殊性、管理要素的特殊性、活动的特殊性、功能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分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以及教育事务活动的管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承担者,其角色、职能定位以及高校教师在学校行政事务管理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均具有重要影响。
第六章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教育职业活动最终要追求两个目标的实现和统一,即技能知识传授和良好品德的塑造相统一,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而且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该遵守有教无类,亲徒爱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心平气和,虚怀若谷;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等道德规范。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人格尊严不是别人赐予的,是要靠自己维护。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学术的不端行为带来的危害。学术道德规范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书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一个教师能否在其职业活动中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显得尤为重要;严格遵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以获得学生的敬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养殖成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不怕艰苦,奋勇前进;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客观事实,平等对待学术活动,以及尊重他人学术成困,相互学习,促进交流。
第八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的基本特点,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高校教师道德评价及其影响说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测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公众性、示范性、限制性及渗透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职业道德选择中要注意动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自己。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把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而放弃了长远利益,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职业的长期发展和个体的完善。
第九章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一般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方面受外在的社会道德教化影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努力,从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形成和发展,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冲突来重点阐述了如何形成并发展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努力实现这种人格的超越,解决教师定位与人格的冲突,加强自我人格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言行身教来实现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最后一章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主要介绍了高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分别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三方面阐述道德修养的含义以及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后,我十分清楚的认识到了教师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它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的不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关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也许不能成为一个道德家,但是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行动。而要取得职业道德品质上的进步,不但要接受外在的培养和教育;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注重自己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等教育教师。
第五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
学校:毕节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姓名:胡军
该门课程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的,当时院领导汤宇华书记、卢凤鹏处长等分别作了讲话。结合教材,我有很深的心得体会。现在就笔记上的内容还原当时的情景。
1,课内、课外,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教师的形象;有的老师,在炎热的夏天穿着拖鞋、短裤就去上课了,这是很差的表现。如此教师,如何能感染学生,教书育人?
2,一个极具代表的例子:去年的培训,某人请学生代其考试;汤书记表示,这种人应该终身禁止任教;因为他在起点就严重偏离了教师正直高尚的形象。我们口口声声要求学生要诚实,不要作弊,但是他自己就作弊了。
3,作为教师的身份,要求学生坐有坐相,要求尊重教师; 4,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人只把它当做谋生的手段。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关爱学生。
5,只会进出教室,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6,作为班主任,自然要懂得关爱别人。人都是需要管理的。要有爱心,要自觉地学很多东西。要关注学生,关注社会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有关的事物。
7,要积累经验,在工作中才能驾熟就轻。要有教学科研的能力。8,在硬指标上要求的很多,但是柔性的一面,软的一面,我们并无法具体要求教师怎么做到。只有具有爱心的人,爱护学生,才会自觉的去做,去学习。9,如果作为教师能够迅速融入学生,那么你会喜欢上这个职业。10,新教师的道路很漫长。
11,考试这东西,一辈子都在考。但是不是一本书、一堂课能解决问题的。12,职业道德不是教条。
13,一个国家的灵气不在政府不在学校,而在民间。
14,有职业道德的劳动才是高尚的劳动。不论你愿不愿意,你都带着高校教师这个紧箍咒,你得时时提醒自己,处处提醒自己。
15,师生恋: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恋,但是有一点你是逃不了的:别人会拷问你的动机。
16,天地君亲师:教师上了人家的神龛牌位。你作为一名教师你要受得起人家的一跪一拜。
17,有教无类。如果某天在课堂上你只把眼光盯在局长的儿子,县长的女儿,市长的侄儿……从那一刻,你作为教师高尚的灵魂会打折。
18,热爱教育,终身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坚决反对滥用教育资源。办公室的一张纸一支笔都是国家财产,禁止滥用教学资源。20,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1,人死了,文章还在。你要想到,不要抄袭,因为你死了,但是你的文章还要被千千万万的专家学者所研究所引用。若果某天某人发现你的文章是抄袭的,那你一是清明就毁了。有的人不敢拿他的文章来我们学校领奖,因为他怕路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