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时间:2019-05-14 08:2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

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 4

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5

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7]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8]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5—131页。[9]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0] 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2] 宋健:《创建现代工业新文明》(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6年11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7

2001年,第90—92页。

[14]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1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3-514页。

[27]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16]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2—313页。

[17] 梁丽萍:《访原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9期。

第二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 3

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 4

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 5

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 6

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5]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5、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

6、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重要内容。

7、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趋势。

第四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以引导人们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为基本目标的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大、前沿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应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

一、立足基本国情,明确提出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动顺应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科学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1、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明确各地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编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继续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

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3、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

4、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

5、用生态理念指导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区。以生态体验为核心,整合自然、人文要素,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服务。强化绿色管理,倡导健康饮食,突出环境保护,促进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夯实环境保护基础

1、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全面推行流域水污染治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废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节约用水,合理调配生产、生活用水,维护水域生态健康。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充分利用湿地、坡岸以及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2、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平原绿化和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湖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加强对重要生态敏感区域的建设与保护,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

3、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坚持环境基础建设先行,努力实现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安全妥善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实施宁静工程,全面整治噪声扰民。

4、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

5、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防洪、抗震、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四、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

2、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3、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环保行动”。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开展生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强化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五、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解决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和组织落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2、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严格考核评价。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建立问责制度,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以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许多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

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仅拥有丰硕成果,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继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构造一个适合我们生存的友好生态环境。

第五篇: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环境污染、中国梦

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科技、卫生事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国的发展和腾飞世人有目共睹,取得的成就令我们欢欣鼓舞。可是,这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却是建立在对生态的破坏甚至是毁灭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也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它同时加剧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了经济的重大损失,一方面影响社会安定,它同时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最终制约了小康社会的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水污染问题的解决。谁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生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积累,加速了水污染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减少生态用水。同时,污染水也影响了水中动植物种类、数量,增加了它们体内随食物链流动富集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同时,没有洁净的水,城市生态系统将瘫痪和农田生态系统将受到危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保障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保障我们的正常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呼吸的空气。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方向空气污染顺应而生。2011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25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有3.1%,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9%,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站11%。向大气的各种排放的各种废弃的排放量远超过了自身的自净能力!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PM2.5雾霾问题及沙尘暴问题都是大气污染造成的,说到底是生态破坏造成的。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的呼吸,快乐的微笑,健康的成长。

当今社会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一个物种濒临灭绝或者灭绝的噩耗。是啊,我们可以想象只有人类的地球是多么的孤单与无助!可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时多么的真切!我国共有高等植物三万余种,脊椎动物七千多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六百种。但是由于对大自然的过分开发利用,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当然,生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观赏层面,也体现在医药、科研与自然平衡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更加多姿多彩的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大事。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不断更新,发展中孤傲家尤其是那些令发达的发展中过节成了高科技产品的垃圾市场,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等问题,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我们分苏发展的经济的数字之上,我们的生态财富赤裸裸,触目惊心!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注定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建样的以巨大投资治理自身环境或者转移污染工厂到国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之下,生态恶化的厨师,愈加严重没危害日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扭转这一局面,只不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党和政府脚踏实地立足长远,早就认识到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是主流。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远见的建设目标,旨在推动人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国家每年的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大面积植树造林,建设水域监控治理工作,做好水污染处理问题,努力实现工业产品的二次利用机器循环使用,为我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有力的保障!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的提出看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党和人民做出的努力!十八大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政府主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中国的道路上疾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走向流量康庄大道。我们在多领域多层次都实现了中国的伟大复兴,总书记曾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提出“人民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卫生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良好发展无疑是这是个美好实现的基础,是我们奋斗的不竭动力!

生态文明的建设,强调尊重子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它着力瑞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它追求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同时它也是对我国实现绿色工业的伟大考验!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幸福中国行,建设美丽中国,成就富强伟大的中国梦!”

下载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生态文明的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需要......

    浅谈生态文明的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需......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范文大全)

    理论意义 1、 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凝练着一种价值判断,从而 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批判旧社会中发现新社会,其与资本主义当代价......

    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清新,形式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