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发布时间:2003-7-30 来源:辽宁农业信息资源平台
2003年07月29日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将提出严峻挑战,现代科技革命正以空前的力量冲击着所有的产业并掀起全球性的产业革命,震撼和改变着世界产业结构,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决定着21世纪国际的竞争格局。
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尽快实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的矛盾,农村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矛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内在素质不高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必须遵循与生产力相一致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市场导向的原则,协调发展的原则,效益、质量第一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会使调整工作陷入盲目,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不良后果。要制定明确的调整目标,就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积极发挥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利用价值规律(主要是竞争规律和价格规律)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标是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并力争实现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向全球发出的“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的丹波斯宣言和行动纲领”倡议所确立的三个基本目标,即稳步增加粮食生产,确保食物安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这个前提下,使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二是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及初、中级产品,能满足外贸出口的需要,为国家多创外汇,促进城乡经济交流。
三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使其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四是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战略转移,从根本上改变九亿农民靠土地吃饭的局面。五是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根据农村产业发展规律,实行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些话概括了农村各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做到种植业内部比例协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才能提高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致的原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些话概括了农村各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做到种植业内部比例协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才能提高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既不能让产业结构水平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能急于求成,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根据农村资源状况,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
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是农村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基本途径。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自然资源情况不同,使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各有其特点。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保证各种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第三,根据市场要求,采取市场导向的原则。
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始终处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发生着经常性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超前意识,要以市场需求的变动为导向,坚持面向市场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要合理安排各产业的生产规模,既强调发挥资源优势,又要强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
第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协调发展的原则。
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各种产业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就能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违背生态规律的要求,就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定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针对目前农村各产业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状况,应当特别强调协调发展的原则,即合理确定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以实现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的互补关系。
第五,寻求整体发展,采取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农村产业结构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促使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增量型向增效型转变,尤其要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从粗放经营模式转向集约经营模式。农村经济不仅要有量的增长,更要实现质的提高,要强调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确定产业之间的合理比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第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第六,根据农民要求,采取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农民是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自主安排生产的过程。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决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瞎指挥。
第七,寻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协调,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面临环境、资源、能源、人口和食物的多重压力,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当前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采取符合WTO的原则。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农业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宏观环境和新规则的严格约束。中国农业的发展被置于WTO框架之中,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还是农产品的贸易,都必须遵守WTO规则的要求。中国农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入世界,有更多的条件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所以应该加快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第二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桂阳县仁义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号:1043004467140姓名:卢华中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农业自然资源贫乏,而且浪费严重,部分资源出现枯竭,有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查我国农业的结构调整可操作性和产生的效益,进而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仁义镇位于桂阳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处,邻接省道s214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适宜烟草种植。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近1万人。以梧桐村种烟最为典型。
来到仁义镇的最大烟叶产业发展最好的梧桐村,依次访问了当地的老农、村支部书记、烟叶承包户及各个年龄层的村民。参观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走进了田间地头近距离观看了烟叶的成熟与否判断、采摘、编制、入炕、烧制、出炕、入库、分拣等。认真详细的学习和听取村书记村民的介绍,了解农村新型土地承包,使用和转让。以及对村中的各种人等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
走进梧桐村,闯入眼帘的是金灿灿,长势喜人、正在收摘的烟叶,机电水井整齐的点缀其间,整个园区环绕梧桐村而成,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路边是整齐亭立的数排经济杨树,集约化育苗棚和在宽敞平坦的村村公路密集烤房群在村头整齐一致,给人以清晰 爽目完美和谐的的现代烟草种植的美丽画面,在这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现代烟草种植的意义,清醒地认识到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烟叶生产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我国农业各作物在将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大农场、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农村富余劳力解放、转型是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必经阶段。
经调查仁义镇农民广泛种植烟草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在80,90年代使农民的小户种植规模不大,人均半亩烟田,烘烤、买卖都是小农经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烟叶高质量不多,农民普遍收入与投入的劳力不成比例。进而在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这里的农民都放弃了烟草的种植。在经过五年的休养下,村中较富的几家首先开始了烟叶种植,这次他们与乡镇政府,烟草公司合作以每亩地每年八百元承包村中的土地,形成规模,同时引进先进的种植、烘烤技术,雇佣村中的富余劳力种植,聘用有经验的烟师负责打药、采摘、烘烤、,分拣和买卖。新型的种植形成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大体框架,在示范园区,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建设起点高
他们利用乡镇有关职能部门,统力合作,全村推进首先在村东西两头各形成千亩烟田,将各种农田建设项目利用就近原则把水利、交通、电力等项目统一规划。建设成规模,加强了烟区生产道路、水渠、机电井、育苗大棚、烘烤中心、炕房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烟叶生产条件,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布局调整力度大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种植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 础。在利润和效益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强力推行“利用政府,统一规划,成方连片”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新模式,把规模化种植作为烟叶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整个园区烟田连片规模大,标准化生产水平高,机械化生产发展速度快。他们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积极引进多种机械设备,着力改善烟草农业机械设备,提升机械设备水平,推广应用先进烟用机械。大力购置起垄机、覆膜机、挖穴施肥机等,重点在烟田起垄、施肥、覆膜、灌溉等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减少了劳动用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同时采用计件计量的用工方式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高
他们严格管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使烟叶生产整体和质量效益明显高。预计平均亩产量在290斤以上,种植主切实得到实惠,烟叶生产效益高。专业化分工较为细化
他们有规模大的育苗中心、烘烤中心,组织成立了育苗、机耕、植保、烘烤专业队,确保了烟叶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一 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几年来仁义镇党委、政府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先后为梧桐村争取到投资500余万元,集中建设烟田机电井40眼,管网22872米,水池6个,塘坝2座,沟渠4833米,烟田道路5774米,育苗大棚16座,密集炕房50座,有效地改善了烟农的生产条件。密集炕房的建设改善了烟叶的内在品质,节省了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积极争取涉农资金,制定了项目跟着产业走,争取到变压器2台及相关的电网设备,各个项目的实施为专业化 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条件。二 规模化种植有了新突破
党委、政府加大生产布局调整力度,创造条件促进土地流转,引导烟叶生产向元里、桐干、生产片区转移,大幅度提高烟叶生产集中度。2011年总植烟面积3800亩,全部连片成方,其中有2个千亩以上元里,根据规划桐干村村北的三千亩良田将改变其小麦玉米的种植模式,这样桐干村2000名村民将脱离农田,或成为被雇佣者,进入类大农场出卖自己劳动力,这样从土地和劳力上促进了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
三 集约化经营已现雏形
仁义镇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2011年政府科学规划育苗工场,统一集约化育苗,统一供苗。全镇16个育苗大棚,梧桐村8个育苗大棚实现了以烟农为主体的集约会化育苗,商品化供苗管理。烟叶生产环节实现了统一机耕、集中统一供苗;集约化烘烤中心的建设稳步推进,降低了烘烤成本,提高了烟叶质量,增加了效益。机械化生产速度加快推进,以烟农为农机购置主体,已经使用上起垄机、覆膜机、运输机械等小型农机设备,提高了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集约投入与高效产出,真正达到了减工降本增效的效果。四 专业化生产服务提升了烟叶生产水平
该镇从烟叶生产环节着手,加大扶持力度,引进社会资源,争得办县烟、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不断完善专业服务办法,提升服务质 量和服务水平。冬季深耕,连片成方的烟田取得公司支持,无偿为烟地深耕;育苗环节,有育苗中心三处,商品化统一供苗能满足全镇烟田用苗。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在整地起垄、施肥、移栽、中耕除草培土,病虫害防治、灌溉、打顶抹权、采摘编杆、烘烤、挑拣分级等生产环节问题全部雇佣工人。有经验的农户从事这些专业分工的细化,不仅培养了技术能手,而且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提高了职业烟农队伍素质,提升了烟叶生产管理水平,为烟叶丰产丰收和烟叶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烟叶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生产的薄弱环节。主要是: 一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从阴山村的烟田配置上可以看出基本符合现在的烟叶专业生产,但是还不完善,资源配置还不合理,很多村庄缺少必要的生产配套措施。
二 规模化种植存在着规模不大的问题
在阴山村烟田连片成方虽说有一定的规模,但在全乡其它村庄没有出现。很多村庄需要土地的集中,资金的集中。三 种植烟草队伍不专业
当前、该镇烟叶生产实施专业化分工程度还比较低,专业化分工日渐明晰,但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缺乏组织、引导和机制。在许多生产环节还没能实行机械化作业。四 标准化生产存在不平衡
在生产环节上,存在移栽不统一,地膜覆盖少,种植不规范,套种 严重,施肥不足现象。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没能很好的接受和落实。五 集约化管理经营和自动化水平低
集约会化经营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仅仅是初级阶段,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和配套的机制。运用先进的科技,以基础设施投入作保障,通过精细管理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保持本镇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施适度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实现植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动土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发展大村,大方,生产单元。明年按照百分之百的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区划出1个3000亩,2个1000亩以上的大烟方。突出重点区域,在技术服务,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二 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谋划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各种农田建设项目跟着烟方走,特别突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烟水、烟炕、烟路、烟机、烟电等相配套,通过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形成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炕成群、旱能浇、涝能排,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生产格局。
三 继续引导大户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职业烟农队伍
按照“政府组织,农户自愿,村委监管,业主承包”的方式,依法依规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通过转包形式流转土地提高种植规模集 中度。在技术服务、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通过激励机制的运用,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优化布局。
四 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烟叶科技进步
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关键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烟叶标准化生产知识宣传和培训,达到人人学标准,人人用标准,使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和烟农尽快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规程,提高运用烟叶标准化生产知识的能力,加快烟叶标准化生产进程,推动烟叶生产和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五 扶持发展专业组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组建专业团队如机械专业队,负责烟地的起垄、施肥、移栽、覆膜、中耕、灌溉等。植保专业队,负责烟叶病虫统防统治,提高植保防治效果。分级专业队,对烟叶的等级分检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界定清晰的专业化基本管理模式。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烟叶生产向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转变。
对于稳步发展的烟叶生产在下一步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烟叶种植先进管理模式,借鉴及引导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通过加大智能投入,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实行标准化生产,来积极推动烟叶生产由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保持村中烟叶生产稳步向前发展。以村带乡、以乡帮乡、以镇促县,共同富裕。
第三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黄姑村、宏潭乡宏潭村及碧阳镇五里村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营销收入达7.04亿元;华盛集团和杉森木业两家企业营销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中从事茧丝绸业的3家,从事食品加工业的6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1家,从事竹木制品生产的9家。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利用宏潭五溪山优良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投资建立有机茶园2800亩、有机茶转换茶园2000亩,开发出“五溪山”牌生态有机茶省级知名品牌,茶农鲜叶价格大幅提高,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等;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粮食和木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在蚕桑、茶叶、木竹、蔬菜、养殖、土特产品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家,其中蚕桑类14家、茶叶类15家、木竹类20家、果蔬类4家、畜牧类9家、粮食加工类3家、其他类11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2%。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子、苗木、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黟县碧东漳溪蚕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4、农旅结合有了新突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前景喜人。开发了木坑竹海、塔川秋色、西递鸳鸯谷、美溪打鼓岭、黄姑小桂林、柯村油菜花等一批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点,涌现了“竹海人家”、“五里农庄”、“秀里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宏村镇星光村木坑组过半数农户利用本地的“竹海”资源开办“农家乐”,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十万元以上。农旅结合还带动了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了黟县民间徽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广大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诸多实惠和效益。
5、“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就是将“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年来,共开展农村“阳光工程”培训132场次,培训新型农民463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工2438人;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1721人次;相关部门为农民工在计生、户籍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都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外出务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0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2100人,其中到外省市县务工的9380人,在本县从事二三产业的27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农村产业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化,附加值不高,企业带动作用力不够强;
2、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旅游商品开发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滞后,与我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协调。
3、农业科技队伍人员缺乏,服务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品质量提升,依托结构调整促增收。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蚕桑、茶叶、粮食、果蔬、木竹、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鼓励和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组织农产品质量有机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支持农民创业促增收。借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徽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黟县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效应,依靠科教兴农促增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及时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增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和就业技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尚发展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高技术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
第四篇: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广生、许谦迎带领调查组,在去年调查的基础上,于今年9月中、下旬对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察看现场、走访龙头企业和农户等方式,调查了除中区之外的11个县市区,34
个乡镇,27家龙头企业,并走访了50多户农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提出的调整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全市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农林牧渔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850元,同比增加元,增长%。综合分析,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六个方面的成效。
宣传发动广泛,形成了良好的调整氛围。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各级把能
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调整成败的关键,坚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致富典型现身说法,算帐对比引导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激发广大农民调整的积极性。邹城、泗水、嘉祥召开10万多人参加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任城、鱼台、汶上、梁山组织由农业专家和致富典型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巡回报告团进村入户宣讲。初步统计,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200多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万余册。通过宣传,广大农民转变了思维方式,增强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加深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端正了调整的态度,逐步实现了“要我调”向“我要调”的转变。规划目标明确,把握住了调整方向。各
地按照全市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制订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三年调整目标和规划布局。全市计划用三年时间拉长做强五大产业链: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247万亩,优质专用玉米154万亩;大陆瓜菜260万亩,大蒜105万亩,反季节精细瓜菜76万亩;劳务输出60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新发展速生丰产林92万亩,种苗花卉40万亩,经济林35万亩;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名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三年调整规划。任城区“扩大苗木面积,扩大以瓜菜、甜叶菊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以长沟葡萄为主的经济林面积,扩大以优质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规模,扩大沿湖水产养殖面积,提高粮食作物品质和产量”;兖州市“发展三林一带,构筑三大示范区”;泗水县“南北山区抓林果,泗
河两岸抓瓜菜,全县上下抓畜牧,一年四季抓劳务,持之以恒抓水利”;微山县“种植抓优质高效,水产抓名优增效,林果抓栽培管理,劳务抓协调服务,畜禽抓规模带动”;金乡县“加快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大蒜经济”;汶上县“抓亮点、重点突破,点带面、整体推进,建设绿色大县”;梁山县“突破三大片,两区加一滩,间作为主线,增效为重点”。工作重点突出,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市把“五条产业链”建设作为一项工作重点,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果。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由去年58:42下降到今年55:45。各类经济作物面积万亩,比去年增加万亩,其中瓜菜278万亩,增加万亩;棉花162万亩,增加万亩;花生万亩,增加万亩。林果业取得新的突破。全市共造林240万亩,其中今春完成造林50万亩,内有经济林1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35万亩;发展苗木花卉11万亩;建
设绿色通道1500公里。畜禽业稳步发展。牛存栏42万头,羊350万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猪存栏280万头,同比增长%。禽类饲养呈恢复性增长。肉类总产3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禽蛋22万吨,增长6%;奶类万吨,增长%。渔业放养力度加大。养殖面积达到61万亩,同比增长万亩;水产品产量万吨,同比增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全市以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东接西送、南上北下、技能培训”三大工程为重点,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劳务收入。全市在县外务工人员达到69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8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万人,新增劳务经济收入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22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52家,过亿元的32家,带动各类生产基地230万亩,带动农户64万户。兖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快,现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其中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13家,年
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2家,有2家企业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其中绿源公司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并且形成了以华龙、正龙、华丰三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为主体的粮食加工企业群和以绿源、嘉隆为主体的畜禽加工企业群,该市每年可加工转化粮食130万吨,加工肉鸡、肉鸭2800万只,保证了优质农产品全部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培植生产基地,出现了一批主导产业和产品。各县市区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积极探索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路子,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产品。特别是以无公害绿色瓜菜、苗木花卉、速生丰产林、中药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目前,种植业形成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230万亩和以金乡为中心的9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2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县泗水镇、杨柳为中心的10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
任城李营为中心的10万亩苗木基地和以南张为中心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中心的5万亩甜瓜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基地,以微山、梁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260余处规模养殖场区,年出栏万只以上的禽场562处;林果业形成了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的经济林基地和23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服务措施,克服了调整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各地从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入手,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帮助农民克服调整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前重点抓信息服务。以市坷垃网为依托,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二是产中重点抓技术服务。以解决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难题为重点,采
取送科技下乡、举办专题讲座、发放明白纸、培训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济宁市农科院在任城区喻屯镇、嘉祥县金屯镇、金乡县胡集乡举办“甜瓜穴盘育苗技术现场观摩会”,近200名农民技术员和瓜农接受了技术指导,取得良好效果。三是产后重点抓农产品营销服务。在抓好农产品推介宣传,搞好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抓了订单农业,全市订单合同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任城区喻屯镇组织机关干部进驻大中城市,帮助农民销售甜瓜,收到良好效果。四是全程重点抓资金服务。市、县、乡都分别出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加大了投入力度。全市今年用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资金已达亿元,其中邹城市达到6000万元。全市各级农业银行累计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季节性流动贷款亿元,出口退税4435万
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亿元。同时,农业招商引资也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汶上县南站镇引进益普山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圆葱生产基地,目前该公司已投资360万元。
各级领导重视,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不但把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经济工作,而且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有关部门具体抓,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沉到基层,抓好每一项措施的落实。市、县、乡实行了领导包保责任制。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包县市区,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加强了工作调度。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已召开大型专题调度会议4次,一些县市区还实行了定期调度制度,做到了及时掌握情况,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全面开展。泗水县实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调度结构调整
制度,每周至少调度乡镇书记、乡镇长一次。坚持了严格考核。市产业化办公室组织140余人,采取抽样调查和重点项目考察相结合的办法,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对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位居前列的3个县市区、5个先进部门以及18名有功人员给予了隆重表彰奖励,发挥了抓先进,带后进,促全局的作用。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全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开展不平衡。从县市区、乡镇之间比较,全市大部分地方的干部群众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形成共识,措施有力,工作进展快,成效比较明显。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畏难发愁,认识不深,动作不大,进展不快,形不成大规模,没有大变化,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至今仍处于不愿调、不会调、不敢调的状态,工作成效不明显。有的1 2 3 下一页
第五篇:广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范文模版)
广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004-02-11 09:28:34来源:
[摘要]广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种植业比重偏大,渔业优势未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调整优化广西农村产业结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广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种植业比重偏大,产业结构重心过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农业在农村各业产值中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种植业收入占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约50%,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72%。2001年全国农户平均26%的收入来自农业,广西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1.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家庭收入过分依赖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说明农业仍是广西农村的主要产业,广西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这种重心偏低的产业结构长期存在,限制了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使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地区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首先,农业(种植业)本身就是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下,受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双重约束,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经济回报率较低;其次,农业劳动力过分集中在种植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再次,农民固化在土地上,不利于多种经营的开展,也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2.渔业还没有成长为优势产业
广西内陆江河纵横,兼有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滩涂1000多平方公里。广西不仅拥有大量优良海水鱼类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水产养殖业属于经济效益较高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非常具有发展潜力,但渔业却一直是广西农业生产中的一条“短腿”,存在着经济总量偏小、优质特色产品较少、加工流通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影响渔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2001年,广西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6%,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渔业比重明显偏低;另外,相对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渔业生产水平还是较低的。2001年广西人均水产品产量仅为52公斤,而同为东南沿海省份的福建、海南、广东则分别为157、121、74公斤。广东、福建两省的海水养殖面积分别是广西的3.3倍和2.2倍。
3.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效益低下
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第一产业已经完成了为二、三产业的资本积累,但由于农村第二产业发展较慢,不能发挥对第一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制约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农村第二产业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仅为9.6%,其中加工业为
9.4%,低于全国10.7%、11%的增长率。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缓,造成广西农村经济素质较弱和产出功能落后,导致农民增收进入缓慢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率自1996年起连年下降,这也是县、乡财政始终困难的原因。分析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业增长缓慢的原因,首先是广西第二产业本身就发展滞后,并且与第一产业关联度差,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缺乏城市工业的拉动;其次是没有将农产品加工业摆在应有的战略位置,导致许多农产品加工业能做大的没有做大,别省能做大的广西没有做大;三是农村工业化资金积累没有完成,农村经济开放度低,招商引资力度不足,光靠县域经济独立运作大型加工企业力不从心。
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这是在低水平上的发展,表现在:首先,第三产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商饮服务业和短途运输业,加上城市化进程的缓慢,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特别是信息、金融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其次,农户分散生产、经营,信息闭塞,市场进入费用高昂,特别是在农产品供给由过去长期全面短缺向结构性和地区性相对过剩转变以后,农民作为市场利益主体的地位得到加强,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信息咨询业的滞后,成为农民难以提高农业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金融服务业的滞后与管理混乱,使得农业投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就业机会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等基础产业的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的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村就业机会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导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且尚有为数不少的乡村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具体表现在:(1)在地区国民经济体系中,广西第二和第三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其中57%的就业机会仍集中在第一产业。2001年广西的社会从业人员构成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的比重为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广西农村非农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2001年广西现有乡村劳动力中,86.7%从业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农业领域,这一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3)农民收入水平低,乡村贫困面大。据统计,2001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944.33元,在全国居第23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61%,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广西尚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
二、优化广西农村产业结构的对策
1.突出发展养殖业,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第一,大力发展畜牧业,拉动种植业,促进加工业的发展。畜牧业上接种植业、下联加工业,是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促进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广西草地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势。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粮食为主的植物性消费量下降,以畜禽商品为主的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增加。肉蛋奶等食品不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人口对其需求也日益增加。畜牧业属于经济效益较高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农民就业门路。
第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广西拥有大量优良海水鱼类资源,例如需要重点发展的珍珠、对虾、青蟹、优质贝类、优质海鱼、鱿鱼、鲍鱼、方格星虫等品种;同时拥有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例如需要重点发展的银鱼、优质鲶鱼、绒螯蟹、罗氏沼虾、鳗鱼等名特优珍稀品种。水产养殖业同样属于经济效益较高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广西应把大力发展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尽快提高渔业在农林牧渔业中所占的比重。
2.加快非农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农村工业,提高农村第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度。根据广西实际,农产品加工业调整的总体方向:一是由初加工向深加工产品方向调整,由中低档加工产品向高档加工产品方向调整;二是向出口创汇方向调整,提高科技含量,力争生产出一大批适合内需和出口创汇的高档名牌产品,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针对当前广西结构调整的实际,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1)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大中型产地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销区批发市场为骨干、农村各种小型集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2)逐步健全农业信息体系,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市场、价格、新品种、新技术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及市场行情、市场预测等实用信息;(3)建立农产品质
量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完善一批适应市场需求,领导市场潮流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标准,并尽快颁布主要农产品的地区标准和行业标准;(4)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农民在扩大生产经营和搞特种经营项目上获得足够的投资资金。
3.通过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结构效益,缩小农村产业结构偏差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与经济系统中其他相关结构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相互配合和促进。通过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促使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化规模经营水平,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使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因效益差距引起的结构偏差逐步缩小,从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目前广西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情况看,1995~2001年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从89.3%下降到86.7%,只下降了2.6个百分点,但产值下降了1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劳动就业比重从7.2%上升到8.4%,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从
3.5%上升到4.9%,上升1.4个百分点,产值则上升了14.4个百分点。农村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负偏差和与第二、三产业的正偏差仍在不断拉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资源配置不均衡引发结构性剩余造成的。农村工业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吸收的非劳动力资源明显高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减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因此优化广西农村产业结构,就要从优化农村要素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入手,加快冗余劳动力由农村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以提高农村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4.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经济带、产业带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推进,值得深入研究。从目前的情况看,广西各地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趋同性,区域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二是盲目性,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市场信息把握不准,一哄而起;三是短期性,品牌意识不强,持续发展能力弱;四是规模小,形不成支柱产业。
笔者认为,地方产业带、经济带的形成,首先要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支柱产业,突出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一般而言,需要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有优势的自然资源。从全区来说,亚热带农业、海洋农业是广西的最大特色,也是广西最大的农业资源优势。但是具体到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村,情况千差万别,不可一哄而起。比如田林县从本县山地多、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种植竹笋的实际情况出发,把竹笋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如今,“八渡笋”已成为百色市的著名品牌。因此,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笔者认为:桂北、桂东南和沿海地区集中发展优质稻种植,重点发展96籼、粘小籼、田东香等常规优质稻和培杂双
七、培两优99等两系优质稻以及金优系列、博优系列的优质组合品种;桂南、桂中和桂西集中发展良种甘蔗生产,以主攻单产、提高甘蔗糖分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逐步加大对新台糖系列、美国CP80/1827、日本农林8号、桂糖系列等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桂东、桂西集中发展南亚热带水果生产,发展香蕉、龙眼、荔枝、芒果、沙田柚、脐橙等名优特水果生产,适当扩大桃、李、梨、梅、葡萄等时令水果的比例;桂中和桂西地区发展蚕茧生产,充分利用蚕桑业生产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依靠广西蚕业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种桑养蚕面积;林业生产集中在桂西地区,重点实施速生丰产林工程,建立林产工业原料林及商品林基地,林产品重点发展油茶籽、油桐籽、玉桂、八角、桂皮、松脂等;沿海地区发展海产品生产,包括珍珠、鱼、虾、蟹、贝类等名特优新海产品。二是有市场优势。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后,农业发展受市场的制约越来越突出,是否有市场优势往往成为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桂东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就具有毗邻广东、香港的地缘优势,贺州市利用这一地缘优势大力发展面向广东、港澳市场的蔬菜、畜牧
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樊怡菁(1971—),女,湖北当阳人,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88)
摘自:2003.1卷12期(33—35)《经济与社会发展(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