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经典共成长
我与经典共成长
麻城实验二小四
(六)班周珺
早读的时候,教室里常常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那是同学们在认认真真地吟诵经典。
从入学起,我就一直坚持背经典诵读,从《唐诗三百首》到《三字经》,从宋词到《论语》。渐渐地,我才发现背诵经典诗文的好处。起初,我需要读十多遍才能把一首诗背下来,慢慢地,我发现了背诵经典诵读的技巧,读说明,读赏析大致了解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我竟然只用读几遍就可以背下呢!《三字经》里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知道了“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用心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这个道理。在写作文时引用一两句,就使文章变得更有韵味。读诗文,用诗文,使我大脑灵活,让我变得更聪明。
小时候,我在长辈们的教导下读“春眠不觉晓,”吟宋词“千里共婵娟。”听他们讲四大名著,教会我什么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知。可我却总是令他们费脑筋——尽管反复解释,还是不能完全听懂。不过小时后囫囵吞枣,浮光掠影的学习也是很有用处的。小时读过的,现在记起来就快。
一句句诗铭刻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点点滴滴淌在我心坎,像是涓涓细流滋润我的灵魂。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还要多读经典,日日诵,日日记,积累多了,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因为我相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第二篇:美美与共)教案
美美与共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常见词语
2.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大同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时数】:1 【问题导学】
(A)学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了解作者,解决字词,思考下列问题。
1、导入新课
我们同学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曾经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由于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实现过,这种美好的理想难道就只是空中楼阁?如何实现它?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或许可能给予一种思路。(板书课题)美美与共
谁能解释一下两个美”?
课题是从哪里来的,几个“美”分别如何解释?
2、认识作者 费孝通
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B)
3、词句积累。谦逊 欺凌 妄自菲薄 纷至沓来 相得益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修已而不责人
【合作探究】
(C)
(一)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1、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条件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如何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与外来文化?
4、如何实现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世界上?
(D)
(二)梳理论证方法
5、在论证“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用了什么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6、引用论证是在论证哪一问题时采用的方法?
(E)老师点拨:本文从运用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是议论文,又不完全符合我们通常说的议论文,而具有学术论文与演讲词的双重特点。从学术角度来看,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而作为演讲词,语言深入浅出,饶有风趣。如第3节中对强势文明输出时的态度表述“„„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第6节中对我们先辈留下经验的引用。【课堂总结】
第一部分,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理想的前提和艰巨性。第二部分,实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难和可能。
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
正确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实现“美美与共”设想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促进人类文化心态的深刻变革,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教后反思:
第三篇:美美与共教案
一、导入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引发了各国各界学者们的研究和讨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针对“全球化”、文明、文化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演说。费老于2004年8月在“北京论坛”上作了一次题为《“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的发言。在这次发言中,费老分九个部分探讨了“面对全球化,不同文明之间该如何相处”的问题,我们的课文《美美与共》正是这次发言的第八部分。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费老的发言中,提到了哪些概念和设想。
【PPT放出发言稿的一部分,请一位学生朗读】
近年来,在讨论全球化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多次提到“和而不同”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核心。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它是人们的理想。但是要让地球上的各种文明,各个民族、族群的亿万民众,都能认同和贯彻这个理想,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还提出了“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
后来,我又进一步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几句话表达了我对未来的理想,同时也说出了要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我认为,如果人们真的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提问】在这段文字中,费老提到了哪些概念? “和而不同”、“文化自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可简单概括为:通过“文化自觉”,费老提出了十六字箴言,以追求“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板书】文化自觉——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课文美美与共就围绕这十六字来行文的。
二、课文解读
(一)提出观点
1、论题和观点 《美美与共》是一篇书面发言,也可以说它是一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最大意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认识,所以学术论文讲求创造性。
那么《美美与共》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创造性的观点? 我们要在哪一段或哪几段中去找答案?第1、2段 【朗读】齐读第1、2段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提问1】这篇文章针对了什么问题?
(第一段)如何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提问2】针对如何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费老提出了什么创造性的观点呢?
①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前提
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概念阐释
好,那么这里我们就在文章中第一次遇到了这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它是本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提问】怎么理解这十六个字?运用你所学的文言知识,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它的意思。
(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懂得)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结合在一起,就会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状态。
(什么是“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基本特征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即人人平等自由。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下大同”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我们可以从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概括出费老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学术主张是: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就要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姿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简单地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费老的学术主张,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主要内容
我们常在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中提到中心论点这个概念,它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论文属于论述类文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它当作议论文去分析。《美美与共》的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学习文章是如何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
【提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3-7段每一段的关键句,并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1、第三段:
关键句是第一句,这样的境界指“美美与共”的境界。但是这一段只是在讲要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的难度吗?
注意“比如”这一词,比如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部分的补充阐释。从后文的阐释,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从两个角度,论述了三种错误的文化心理,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有的“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闭关排外、极端仇视西方”,以及发达国家容易出现的“妄自尊大”。
这几种错误的文化心理造成了达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巨性,同时也说明了达到“美美与共”境界的必要性。我们要之所以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容易产生错误的文化心理。
【PPT放出段意】③为什么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界
2、第四段:
关键句是最后一句,但要结合上面的内容。
【PPT放出段意】④如何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3、第五段
关键句是第一句
【PPT放出段意】⑤历史上有过“美人之美”以达到双赢的例子
4、第六段
关键句是第一句
【PPT放出段意】⑥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
5、第七段
可以将第一句看做关键句,但段落大意需要归纳概括
【PPT放出段意】⑦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表明了作者面对困难以及与困难斗争的勇气与信心
(三)结构布局
我们总结了每一段的段落大意。通过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我们来看一看整篇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文章的第1-2段提出了观点,3-6段展开论述,最后一段总结观点和提出展望。从宏观角度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思路,这也是我们议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
而在3-6段的论述部分,课文论述部分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分论点。
从议论文角度看,第3段还说明了为什么要“美美与共”;而4-6段则从具体做法、史实、道理方面回答了怎么样做到“美美与共”。
这是典型的递进式议论文的写作结构。结合第1-2段,我们可以得出递进式结构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从思维的推进过程来看,体现为一种逐层深入的思路。《美美与共》这篇文章将论述的主体落在解决问题(即怎么办)这一部分,但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文章论述需要,妥当地安排层次的详略。
启示:除了递进式的结构之外,还有并列式和对比式等常用的议论文结构。但不管采用怎样的结构行文,都要注意表达内容的需要,紧紧扣住中心论点,不偏题、不跑题。【板书:递进式结构,紧扣主题】
(三)论证方法
【提问】这篇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回答的时候,请说出文章的哪里使用了何种论证方式。第3段: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第5段:举例论证 第6段:引用论证 启示: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让论述更丰富充分。【板书:论证方式】
三、课堂小结
【PPT放出】
《美美与共》立足于“文化自觉”,全面而扼要地阐释了作者提出的“美美与共”的学术主张,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对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展开了论述。
在这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美美与共》这篇文章,了解了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学术主张,还从议论文角度分析了文章的结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希望能在阅读和写作论述类文章方面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四篇:合作与共赢
合作与共赢
一、填空题
1.2.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的合作原则有:系统协调发
展的原则、尊重人的主体性原则、平等信任宽容的原则。3.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现代人的个性必须具体一下主要特
征:自信、独立、乐观、顽强、理智、乐群。
4.卑、干涉、羞怯、敌视。
5.按照传播媒体的形式划分,沟通包括 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和电子媒介等形式。
6.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划分有:链式、轮式、Y式、环式
和全通道式沟通。
7.沟通原则有:完全性原则、对称性原则、对事不对人原则、责任导向原则、事实导向原则。
8.团队优化的三个原则是:效率原则、人才互补原则、和谐
统一原则。
9.优秀团队文化的创建需要遵循 凝聚力、有控制的授权、良好的沟通、有效的激励、集体决策、领导的作用、不断创新。
二、名词解释 1.合作: 即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诚信: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主要是指诚实、诚恳;“信”主要指重承诺、讲信誉、守信用。3.情绪:情绪是一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4.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5.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心里距离的一种具体状态。6.宽容:是一种美德,表现为对他人的宽厚容忍、不斤斤计较、也表现为对自己的悦纳包涵、不过分苛求。7.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发送者通过一定渠道(也称媒介或通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受者进行信息(包括知识和情报)、思想和情感等交流、传递和交换,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三、简答题 1.专业技术人员合作与共赢的现状?
1)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抬头2)自负3)自卑4)刻板
5)嫉妒6)封闭自我7)不善于沟通8)不能正确把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9)缺乏供应思维10)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2.为什么合作要遵循尊重人的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不同方式掌握客体所显现出来的功能特点,是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文化、科技和设计进步的重要动力。3.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正常的智力、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完整统一的人格、健全的意志、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要求。4.简述如何克服不良的情绪?
正确归因(是克服不良情绪的关键)、合理疏泄(是促进身心平衡的一种自我保健有效方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放松(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5.简述如何协调与同事的人际关系?
树立协作意识,弘扬团队精神;尊重同事,礼貌待人;学会宽容,理解体谅;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要乐于助人。6.简述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不同的交往场景要注意哪些交往礼仪?
一是应尊重不同民族的礼仪风俗,要入乡随俗。二是应根据交往双方身份、地位,运用适当的礼节。三是在异性交往中既不要过分拘谨,也不要过于随意。7.沟通对合作的意义有哪些?
沟通是建立组织与外部之间联系的桥梁;是组织协调内部关系,实现科学管理的手段;是领导者履行职能的基本途径;有利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改善人际关系。8.简述头痛渠道障碍主要有那几个方面?
选择沟通媒介不当;几种媒介互相冲突;沟通渠道过长;外部干扰。9.学会沟通有哪些技巧?
拥有自信、心中有爱、真诚坦然、充满智慧、真诚微笑、有同理心、积极倾听、给予赏识、接纳包容、慎用批评。10.合作障碍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1)合作体效率低下:妨碍工作流程设计;干扰合作目标实现;导致合作绩效降低
2)合作体运行不流畅:合作成员间信息不畅;合作体内部矛盾冲突;合作成员配合不默契,3)
合作成员满意度下降:制约个体自身发展;破坏合作成员心态;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四、论述题 1.谈谈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明确的团队目标;健全的运行规则;分享团队的资源;着眼于整体利益。2.如何使自己心理更加健康而有助于合作与共赢? 增强挫折认识能力:提高挫折认识能力;增强挫折承受能力;提高挫折排解能力。
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会克服不良的情绪;提高心理障碍。
提高心理障碍防御能力:正确认识心理障碍;积极预防心理障碍;
促进身心和谐:正确德把握自我(自我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改塑);优化个性品质;培养良好性格,从小事做起;培养广泛的兴趣;掌握好“度”。
第五篇:合作与共赢演讲稿
合作与共赢演讲稿
在上次的例会中,提到了木桶效应,套用中国的一句古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着不足,或者个体力量有限,所以产生了合作。所以本次例会的主题定为:合作与共赢。
做下名词解释,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共赢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更好的、和谐的共处方式。当然,它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而是以理智的态度求得共同的利益。在数学中,1+1 =2在算式上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凡事业上成功的人都懂得使“1+l>2”。成大事者善于合作,因为他们明白两个拳头和一个拳头的作用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共赢是一种卓有远见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比赛,又相互激励,达到的效果远远比单赢要大得多,远得多。
一,为什么要合作,因为个体的局限性,需要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如何达成合作,合作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一谈到合作,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分配利润,狭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算计着自己的付出,锱铢必较着别人的得到,也就注定了合作走入失败。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和别人合作,和父母合作,和老师合作,和老板合作。和父母合作,父母为我们考虑的最多,我们为他们考虑的最少,我们习惯了被给予。和老师合作,老师常规性的灌输给我们很多知识,我们在被动中接受,我们习惯了被灌输。和老板合作,老板指令性的告诉我们做这做那,我们依然被动的接受指令,我们习惯了被安排。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合作,只是一直在被动的生活着。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合作,我们能给比别人带来什么,我们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让别人利用,从而让我们的利基点成立,从而为我们的成功打下基础。草根冯实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我曾经设计过一款饮料,通过这一款饮料我成功的借力陈天桥(陈天桥,盛大网络董事长,主要从事网络游戏行业,做各种网络游戏,比如:传奇,泡泡堂)的游戏品牌,打开了网吧的消费市场,也是因此,我们企业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当时我和陈天桥谈的时候,我打造的就是互联网的第三桶金,因为只有我说互联网的第三桶金,陈天桥才会听得进去,这就是给予的思维,给客户他想要的,而不是谈传统行业规模大,卖点多,销量大,或者能赚多少钱,这些陈天桥都不会在乎,因为他是做互联网游戏的,他只对互联网感兴趣,对传统行业不感兴趣,所以我说要打造中国互联网的第三桶金,让游戏品牌引领消费行业,并通过消费来塑造品牌的知名度。我们知道互联网中,第一桶金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百度等等,第二桶金是陈天桥网络游戏,第三桶金就是我们的虚拟饮料,把互联网的经济价值借用到传统行业,这是互联网的第三桶金,(这其实也正是国家最近几年积极推行的互联网+的概念,要把实体经济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不要停留在提供虚拟服务上,利用网络平台或者其他品牌的影响力来带动传统产业或新的品牌,比如我们利用淘宝天猫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保健品化妆品的销售,互联网平台靠收取传统产业加盟费,而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的优势进行快速推广销售产品,这就是网络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传统产业,这也可以算做合作共赢吧)。草根冯实分享的这个思维就是一种合作的思维,如何创造价值被别人利用,并且从对方的需求上给予对方想要的,那么合作就水到渠成了,就是这么简单。就是首先要考虑我能给别人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合作的可能。
二,有些虽然达成了合作,但要达到共赢又是另一种结果;
19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时期的中国国内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合作”,这个合作要打上引号,国内进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统一集中起来,共同劳动,共同分享,目的是好的,但不切实际。后来中国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再是十年文革,终于到了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实行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人民公社化是分开了,但是进行了小单位的合作,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几个家庭合作,有劳动工具的出劳动工具,有青壮劳动力的出劳动力,最终活跃了农村经济,那么国内经济也带动起来。从这两件事的对比来看,我想说明的是,合作是一种趋势,但能不能实现共赢还是另外的事情,合作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合作如果实现不了当初的制定的目标,或者只满足一方的需求,实现不了双赢,那么就不能算是合作,只能说成竞争,关于合作与竞争其实也是个永久的话题,合作中仍然是需要竞争的,就不展开。
中间提问:为什么58年的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化试验失败了,而78年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却是成功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考虑,一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从中发现,合作要实现共赢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在合作中,某个环节出错或者遗漏都有可能导致合作失败。
三,既然合作过程中总有各种困难导致失败,为了实现共赢,合作双方应该都应该采取些措施或者方法,来实现共赢,这样才能体现合作的价值!
合作源于信任。在现金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共赢的智慧来源于宽阔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共赢思维是在一切人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寻求互利的一种思维模式。共赢是通过协商,获得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并获得互利互惠的效果。以这种思维处理人际关系,可以达到少争议甚至无争议,使个人身心更加健康、愉快。共赢是一种无创伤行为。站在共赢思维的高度审视,即在一部分人获得利益、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不能给其它各方留下创伤。现实社会中许多本来可以实现共赢的机会,由于其他思维的主导,造成了太多无谓的伤害。这种伤害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和环境方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普遍地树立共赢思维,将把人类社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社会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合作需要信任,实现共赢需要不断协商。
本周工作:1,上周完成了部分移动手机的实名登记 2,晶和电话线路维护 3,本周,国际贸易部的进出口国税开票系统维护 4,海博搬迁中一些网线和网络设备的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