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县四排乡东坡村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4 08: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耿马县四排乡东坡村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耿马县四排乡东坡村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

第一篇:耿马县四排乡东坡村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

耿马县四排乡东坡村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

财政局

李左翠

根据云南省耿马县委、政府统一部署,四排山乡党组具体安排,我作为一名“四群”工作队员,于2012年2月驻村深入东坡村委会开展了干部联系群众工作,走访了田文学、田志强、李尼果、田光明、奎中祥、等42户群众家庭生产生活、反映的主要问题等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现就联系群众工作具体情况以及下步工作对策谈一些个人浅显的意见。反映出的 问题:一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具体反映在遇到干旱,粮食、甘蔗等农作物大幅减产,水利设施不健全;二是缺乏水源,自来水设施老化,水源充足但是无法到达各家各户,农户饮用水困难突出;三是子女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读完初中就外出务工或在家从事生产、家务,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四是困难户需要进行房屋改造;五是加快村内硬板路的建设。

二、主要对策和办法

针对在“四群”工作中所反映出的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与群众座谈和调查分析,我个人意见应当采取三个方面的对策和方法综合加以解决。

(一)采取实际步骤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一是通过村民小组会议形式,投标由个人承包到户,由一个有经济能力的人牵头来搞,一个人管理,水管由承包者出资购买安装到户,水费的收取由村民小组会议通过收费标准。以后的维修和管理由承包人一个完成。或者由乡政府出一部分,村民集资一部分来完成水管到户的工程,统一选出一个管理人员,村民共同支付管理费。二是改变农村农业耕作习惯,变临时放水灌溉为平常蓄水灌溉,以减少水份流失,增强抗旱能力。三是统筹建设一批“引、排、浇、灌”水利设施,每个自然村落建立自来水供应网,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人畜饮水用水问题;建立农田耕地用水浇灌网,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根据我县长年雨水集中的实际,靠天吃饭没有保证,只有靠各级政府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各行各业帮助支援,利用雨季进行水源林的种植,从源头上解决水源问题,大搞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干部群众转变观念,科学种地,才能扭转因旱脱贫难、因旱致富慢的窘境。

(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农村群众综合素质提升。政府应当出台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措施,从小学到高中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实行奖励,对于考取大学的实行学费补助,对于报考农、林、牧等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实行重点支持,建议林业、农业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的在技术发面予以指导、培训,加大经济作物的树苗发面供应和扶持力度。政府对开展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的给予重奖和选送培训、兴业资金扶持,营造重教育、增素质、兴农村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解决好群众关系的房屋改造问题。农民安居工程建设要坚持与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与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解决无房户及居住在茅草房、危房、危险地带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优先安排贫困户。

(四)、加强做好思想工作,积极协调劳动保障部门,帮助联系务工场所,正确引导和输送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可以至少安排20~30名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五)加快乡村道路的建设。要把村内硬板路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来抓,将修建、硬化、整治乡村道路列入相关部门的目标,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运用村民自治,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投工投劳进行村道建设,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面貌。

以上是我个人在驻村一年来开展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中的一点初浅感受和认识。

2012年12日

第二篇: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一)自秀山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门和站所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村情概况

万家村辖8个村民小组,20**年末,全村总人口4652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57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583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537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5543元。

万家居委会唯一山区组白泥箐村民小组,地处街道办事处南边,距街道办各下所在地5公里,从居委会到该村民小组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总人口161人。万家居委会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社区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0名,其中男性17人,女性3人。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之通海县委县政府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收入高达百万元,最低仅有500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蛋鸡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5户,共有人20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5万元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

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是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现在都成了问题。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是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该

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是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

5、是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该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二)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三)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情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团支部1个,团员76人。目前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区外出务工人员23人。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帮扶下,该村粮食增产、经济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年总经济收入最高达10000元,最低仅有84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漆树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受气候、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村85%的农户居住在山顶和半山腰一带,不适应种植水稻,养殖业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绝大多数村民仅仅依种植几分田地、几棵核桃树、漆树,养几头(只)猪鸡来维持生活。

三、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国各地贫民百姓得到了实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县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发展迅速。据调查了解,目前,乡村已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学生104人,残疾人296人,贫困老党员。【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各类报告baogao.htm。21人,其他人员9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占该村总农业人口的56%。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的社会稳定。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通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

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形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责任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村干部通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参加会议人数达1593人次,印发宣传涉农惠农政策资料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原则,规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县民政局及低保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村坚持动态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保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以户为单位,深入调查了解家庭收入,认真核定家庭收入,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对符合享受的对象,在本村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后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造册登记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乡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张榜公示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经所在村委会再次向社会张榜公示。确认无重大异议的,发给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后方可领取农村低保金。在低保金发放过程中,乡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发放,这样,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篇二: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篇一、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

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年收入达80万元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人畜饮水方面

由于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村民的居住地,基本上都是山区,且饮用水源地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源逐年减少,水利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田灌溉。如遇干旱,村民只能自己到外面拉水,雨水天就接雨水用。长期如此,必将影响到村民身体健康。

2、交通方面

宝窝村委会6个村小组基本解决了乡村道路,但都是土路,晴通雨阻的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大雨天时个别村路会塌方堵塞,大大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和经济发展。

3、电力方面

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虽然都通了电,但由于所接线路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

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篇

二、“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全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的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需要,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群众观点是为更好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坚持群众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群众意见、服务群众,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始终树立一个观点:国家利益至上,群众利益至上。

“四群”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行动,为此,自我镇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我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村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积极协调我村工作,对我村的农村工作有很深的了解,使我

村四群工作的开展效果显著。经过在我村工作期间的深入调研,作好民情调研。

一、我村环境、经济情况:

自我到村工作以来,我积极入村入户开展工作,经过我工作期间的调研发现,我村村民生活环境、交通设施、医疗条件等还有待改善。我村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每户有劳动能力人员人均总收入:约12000元每年。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高。经调研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

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二、制约我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

(2)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我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4)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5)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三、对我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我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

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我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我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篇三:“四群”教育检查报告(第一组)第一检查、督查组关于开展“四群”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半年检查的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半年检查和“基层组织建设年”督查的通知》(昭组电明〔2011〕22号)要求,第一检查、督查组一行三人于6月11日至14日分别对大关、彝良、盐津三县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进行了半年检查。我们采取实地察看、查阅资料、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明察暗访的方式,对3个县5个乡镇4个村(社区)6个县直单位2家企业(彝良县龙安乡,洛泽河镇虎丘村、岭东村,县国土资源局、安监局、人民检察院;盐津县豆沙镇、柿子镇,柿子镇白水社区,县卫生局、扶贫办、移动通讯公司、三川能源公司;大关县天星镇、翠华镇,翠华镇笔山社区,县财政局)的“四群”教育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就检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重视,认识到位。坚持把“四群”教育工作列

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市委的有关要求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县、乡、村、社区均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工作,切实加强“四群”教育工作组织领导。

召开动员会,组织学习,结合实际制定了“四群”教育工作方案,为推动示范点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彝良县:抽调12名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办公室,及时划拨20万元资金作为前期工作经费,配备高质量的办公自动化设施,做到人员、机构、设施、经费保障。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四群”教育考核办法,开展季度、半年和检查,对工作滞后,落实不到位单位和部门,严格实行领导诫勉谈话和问责。盐津县:把开展“四群”教育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九次党

代会及市三届二次全会的重要行动、继续“进农家、下基层”和强化为民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创先争优的重要平台、凝心聚力建设“实力、魅力、活力”三位一体幸福新盐津的重要抓手,实行定期研究部署、同步安排落实,在全县着力构建“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的领导责任体系和“组织宣传牵头抓总、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基层组织狠抓落实、党员干部认真参加”的活动开展格局,把开展“四群”教育按15%的比例纳入各级党建考核内容。

大关县:强化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三类保障”,明确具体要求,细化目标任务,抽调4名工作人员充实“四群”教育力量,落实“四群”教育活动专项启动资金15万元。利用讲党课、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现代远程教育、农家文化大院、党校主体专题培训班等各种学习载体加强党员

干部“四群”教育学习,实现党员干部、利民实事、政策法规、技术培训、文明新风“五进农家”。已召开学习生活会63次,参学人员1380人次;集中学习169次,参学人员4120人次,提出班子和个人整改方案130余份。

(二)调研深入,联户实在。按照摸清实情、掌握民意、创有措施、显有成效的工作思路,深入挂钩联系村组广泛开展走访调研,召开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结合部门职责和村(社区)实际,全面推动干部与群众结“亲”。

彝良县:组建党员服务队、“四群”工作队,开展干部亲情月、民情访谈月活动。组成党建“四群”督查组,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及村组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督查,重点督查干部住村联户、纪律作风、示范点创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好事、深入村组调研,帮民富、找项目、抓产业、谋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盐津县:提出“经常四问、善于四看、把握四宜、坚持四重”的“四个四”工作法。成立以退休老干部和纪工干部为主要成员的6个督查小组,覆盖全县分片划定“责任区”,定期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把“四群”教育活动具体化。坚持“领导带头、干部加油”,无论是专题学习、对照检查、整改承诺,还是挂钩到村、蹲点住村、帮扶到户、发卡留号、亲民办事,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乡镇及部门领导以身作则,示范行动在前。

大关县:通过走进离退休老干部、困难职工、困难群众、五保老人、孤儿户、低保户等家中交心谈心,开展民情恳谈,为结对“亲戚”出主意、想办法,找到脱贫致富路子。“两节”慰问活动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895户,发放慰问金86万余元,召开民情垦谈会638场2200人,收集意见、建议1056条。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全县领导干部累计深入基层调研273人1791天,撰写调研报告137篇。

(三)主题鲜明,载体丰富。坚持把“四群”教育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示范点建设为载体,以开展公开承诺工作为抓手,精心设计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实践活动,做到“四群”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

彝良县:“四群”教育与“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双万”活动、与作风转变年相结合,在全县选派142名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15各乡镇137个行政村(社区)驻村蹲点,直接联系群众,包组联户发展,重点解农村发展难题;“四群”教育与全县28个重点项目、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相结合,县级领导亲自带头进企业、进乡村、进农家开展民情体验、项目调研,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深入基层挂钩扶贫点、党建和“四群”教育示范点、指导员所驻村、项目开发责任区开展工作,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责任

部门主抓,一个工作班子落实,一个方案实施,一笔工作经费保障、一套考核办法推动的“六个一”办法,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限时办结、跟踪问效。县国土局要求职工民情日记、调研报告必须手写,杜绝网上抄袭、照搬;县安

盐津县:凸显一个“沉”。2100余名党员干部坚持在挂钩帮扶、城乡互动、工作联系的村(社区)建立责任区,实行所有村(居)民小组全覆盖,定期不定期来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建设工地、企业厂矿,广泛进村入户累计达5万余天次,走访群众3万余户次,积极以“龙门阵”摆谈、民情会恳谈、干群同座谈等形式与群众“打成一片”,先后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1600余条,记写民情日记3100余条,撰写调研报告1250篇。120余名新农队员,分别在全县78个村、12个村(社区),积极走访村组65%以上,召开民情座谈会170余场次,撰写调研报告108篇。各中小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学生家访和师生结对活动,退休老干部坚持“退而不休”多次深入牛寨乡烂田坝村民小组联农户;凸显一个“实”。

第三篇:四群教育民情分析报告

民情分析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活动,进一步了解联系户的情况,加强干部职工与联系户之的联系,我站开展了这次民情走访活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干部职工进一步详细了解联系群众的家庭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通过与联系户谈心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在种植、养殖、读书、就业、看病、养老、人畜饮水、交通、通讯用电等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收集他们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使干部职工进一步融入农村,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将我单位联系农户民情走访情况汇报如下:

一、联系户基本情况

这次走访采取的是分组逐户走访的方式。我站联系15户,有2户因家里没人没有走访。实际走访的有13户,占总联系户数的86.7%,涉及走访人数61人。联系群众共有田23.6亩,地34.8亩,人均田0.4亩,地0.6亩。年家庭总经济收入125300元,户均8353元,人均2054元,低于新平县农民人均3986元的水平。走访结束后,我将走访的13户的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1、农户对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看法

党的惠农政策好,政府关心农民,农民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走访中许多群众说:“现在政策十分好,孤老有五保,贫困有低保,患病有医保,大病有救助,读书免学费,种田不交税,粮补到帐户,我们农民受益真不少”!走访农户都齐夸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比任何时候都好。

2、就业及子女受教育情况

我站联系群众中,经济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农户还是依靠种地为生,大部分的村民都在家务农,农闲时在村子里帮工,年轻人会选择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只能选择一些临时性工作,不稳定且收入不高。

子女受教育方面,适龄儿童都在中心小学读书,初中一般都选择乡中学就读。由于享受到国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已经得到普及,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背起书包上学堂。

2、种植及养殖情况

平掌田村主要以种植为主,联系群众耕地总面积为58.4亩,主要作物有核桃、茶叶、玉米等;在养殖方面,以养猪、牛为主,全部为家户分散养殖,由于缺乏资金,并没有形成大型养殖规模。

3、联系户的住房、农机、家用电器及交通工具的情况

联系户住房情况:平顶房有两户,占13.3%;瓦房有12户,占80%;1户住房困难,占6.7%。

农用机械方面:1户有微耕机,占6.7%;5户有自用磨面机(220V),占33.3%。

家用电器方面:电视机已经成为普通的家用电器,其中14户有电视机,占93.3%;3户拥有电磁炉,占20%。

交通工具情况:交通工具多以摩托车为主,9户有摩托车,占60%。

通讯用电情况:15户联系户中,14户有手机,占93.3%,15户都通了电,通讯用电方便。

4、人畜饮水、道路及社保情况

全村实现家家通自来水,村民用水方便,村庄道路已硬化,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机耕路不通、沟渠建设不完善。

参加保险方面,联系群众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他们着实体会到了“新农合”带来的实惠与好处,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联系群众14户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占93.3%。

5、农村能源建设情况 走访调查中发现,联系群众拥有14口沼气池,占93.3%,其中正常使用6口,占42.9%,非正常使用8口,占57.1%;只有3户自改灶(不属于新型二次回风节柴灶),占20%,其它都未改灶;4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占26.7%。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业发展方面

平掌田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核桃、茶叶是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玉米,联系群众的核桃、茶叶种植面积42.5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2.7%。茶叶、核桃没有形成品牌,发展无后劲,农民在土地上增加收入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平均每户耕地面积不足1亩,一年的收成除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外,剩余的只能用来兑换些农药、化肥等等,难以通过种植实现客观收入,再加上肥料的涨价,成本的提高,种地对农民来说根本不划算。

养殖方面,主要以家庭养殖为主,比较分散,而且缺乏资金和养殖技术,很难形成规模养殖。

2、外出打工方面

大多数农民上了年纪就不能外出打工,多数打工的是年轻人,而且只能从事苦力活,多是临时工,固定性较差,相对不稳定,无固定保障。到农忙时又需回家种地,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降低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致富门路方面

由于我们联系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多数农民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文化程度偏低,受教育的机会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渠道不畅,缺乏致富信息、资金、技术及致富项目,没有招工信息来源,导致农民想挣钱,但是不知道怎样挣钱,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只能依靠微薄的种地和打短工收入来维持生活。部分农户外出租地栽烤烟,但缺乏资金很难形成规模。

4、因病致穷情况比较突出 在走访中发现,疾病是导致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生病特别是大病支出占很大比重。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医合”等医疗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有的农民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造成正常的农民家庭逐步贫困,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慢性疾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花费大,导致收入大多用来打针吃药,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从而因病致贫。

三、发展建议

1、调整结构,解决好农民的增收问题

平掌田村作为一个纯农业收入的村,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主要应在有限土地上做文章下功夫。一是要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引导农民要科学种田,选用优质良种,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保证增产增收。二是要调整种植结构,适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要紧密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发展经济林果种植,特别是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茶叶、核桃产业,形成品牌。三是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四是提供招工信息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五是鼓励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让有钱人来经营土地,农民给他们打工,农民不但可以有租金收入,还有打工收入。

2、加大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及技术投入。在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在即将进入农闲之季,向农民提供招工信息,架起用工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桥梁。对于有致富想法但缺乏资金的农民,政府可以出面帮忙解决贷款问题,消除农民的资金难题;农业部门可以建立项目示范点,提供技术和人才,以点带面扶持农村经济。

3、培育新型农民,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就要从改变落后的观念做起。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标准,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村远程教育网络为培训平台,通过集中分散培训,加强对农民在自身素质,科技知识,法律常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培训内容,围绕产业需要,用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来武装农民的头脑,提高农民的素质。要让农民朋友们意识到,不能总是等着政府发放扶贫款,摆脱贫困不能依赖政府救济,要想挣钱致富,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腰包鼓起来。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致富的道路上才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走访工作结束了,但是帮助联系户解决困难和发展致富的道路还永无止境。这次进村入户调查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感触也很深,深刻体会到了农民朋友们的苦和累。农村的发展是城乡和谐发展的重心,改善联系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多方支援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向着美好的明天迈进。

新平县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站 二O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第四篇:四群教育民情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民情调研报告

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情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通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形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责任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2007年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村干部通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2011年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积极

待遇。

二是全村生产资料少,林果地少,耕地面积少,现有人均旱地面积仅为0.88亩,没有可耕种的水田。加强发展种植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管理能力,全村的养殖业发展态势不明显。

三是进村路面为土路,汛期开车进不了村,需要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有待加强整治;

四是保障标准偏低,农民群众生活改善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般是通过贫困线来确定的。我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840元,即每人每月70元。从目前的物价上涨情况看,这点资金只能够买点粮食,买肉类和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就显得比较困难。农村群众在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这样低的保障标准是很难维持一个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五、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按时足额发放低保资金;同时,县级民政部门正确引导农村低保工作,并督促指导好相关工作;

(二)、建议林业、农业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核桃、漆树、草果、黄连等树苗的供应和扶持力度。

(三)、建议结合实际,加强农村低保工作调研,适当增加享受农村低保名额。

第五篇:东坡村走访调研报告

东坡村 “三为” 主题实践活动

走访调研报告

东坡村地处武功县东大门长宁镇境内,地处西宝北线,兴武交接,北莽山腰。全村现有人口1307人,306户,6个村民小组,人均不足1亩田。村内有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村子内没有一个村办企业。村民主要依赖传统农业来维持生计,男耕女织,70%以家庭户形式养猪,其中9户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建起生态养殖小区一个,主要养殖育肥猪和产子母猪,群养生猪近千头。2户群众养牛,21户群众家里养羊。村内大多出外打工,主要打工地在西安。村子有7户在西安做猪肉买卖生意,5户有自己家的货车搞运输。

该村现有党员26名,其中贫困党员2名,60岁以上的10名,大专文化的2名。村两委干部6名,其中村支委2名,村委会2名。平均年龄48.5岁,大专文化1人,高中文化3人,初中文化4人,长期在外2人,短期在外3人。退伍军人4人,涉核部队3人,低保户13户、五保户1户。固定电话共44 部,街道3户,机井7眼、水塔一座。目前全村在外务工人员498人,主要以青壮年劳力为主。下面我将此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村农业的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20亩,全部种植小麦和玉米两种农作物。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针对产业调整全村306户,截止目前有户7愿意,有167

户不愿意,其中有11户愿意出租地亩、有12户持观望态度,有37户不在家,有72户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说不清楚。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人均耕地面积仅0.8亩,并且分散。

2、群众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担风险,习惯于外出打工。

3、资金及剩余劳力的不足是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观念淡薄的主要因素。

4、东坡村西现在仍有220亩地因种种原因导致水渠不通灌溉困难,村东北第五小组有10亩公共田现在还在2户私人户手中没有收回。

5、很多村民反应新建的人畜饮水工程存在很多问题,如:两天一供水并且时间较短、主水道掩埋较浅容易被大车损坏。

五、意见、建议

1、在产业调整方面清政府多给予扶持,并且发挥村干的先锋带头作用。

2、在前期多带领群众学习一些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方法。

3、希望在产业调整上多找一些比较稳定的切投资少的项目先让一部分人先做,然后再慢慢带动其他群众户。

以上就是我本次大走访活动的工作总结,请领导批评、指正。

下载耿马县四排乡东坡村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耿马县四排乡东坡村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着力抓好种养业依靠科技促发展 ——xxx四群教育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xxx乡党委委员 xxx 当前,在全省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的“四群”教育,实行......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董渡小学张永佳 自我校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 学生......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红云街道办事处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自红云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以来,按照省、市、区对“四群”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

    “四群”教育分析报告

    “四群”教育分析报告 县司法局政工科科长 根据镇雄县“四群”教育办公室要求,结合“四群”教育心得体会和个人的一点点感悟。对自己在这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找出存在......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5篇材料)

    “四群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自全县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我先后两次到**乡开展走访工作,一是走访挂钩的3户......

    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5则范文

    “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工作部署,前段时间以来,参加视频会议、有关工作会议和上网学习,集中学习《省委关于坚持......

    元江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

    2012年干部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开展四群教育的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学习四群教育重要讲话......

    个人“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

    “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 一、认真学习和掌握“四群”工作要领 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我认真阅读了省委秦光荣书记在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