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董渡小学
张永佳
自我校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学生情况
我挂钩的学生一共是5个,分别是:
龙雪,女,家住董渡村普风,该生在校学习认真,成绩优异,特别喜欢英语和舞蹈,但有时候有些骄傲;
周厚明,男,家住董渡村老营盘,该生成绩中等,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很听话。
冉家庆,女,家住董渡村牛场,该生学习成绩优异,各科都平衡发展,但性格有些浮躁,上课总爱搞其他事情。
杨盛香,女,家住董渡村峰岩,离学校有点远,该生学习成绩不是很优异,但很认真,很董事。
徐乾定,男,家住董渡村老营盘,该生母亲从小就离家出走,只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伴,成绩中等,学习也很认真,希望给予更多的关心。
二、入户调研家庭情况
1、调研对象:龙雪、周厚明、冉家庆、杨盛香、徐乾定。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
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影响这些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
1、看电视。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在家看电视的时间比较长,影响了睡眠和学习。
2、家长重视度不够。大部分家长都很支持学校工作和学生上学,但少部分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不去了解,更没有积极鼓励和监督,造成了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
3、家庭贫困。周厚明,徐乾定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这方面或多或少影响这学生的心态和学习。
四、对这几位学生的学习发展的帮扶计划
1、龙雪:该生成绩一直很稳定,喜欢英语和舞蹈,争取考得好的学校好好发展。
2、周厚明: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的学习警惕,使其保持成绩不下滑,还要正确面对家庭的经济困难,变压力为动力。
3、冉家庆:该生成绩一直很稳定,喜欢英语和舞蹈,争取考得好的学校好好发展。给予更多监督和引导。
4、杨盛香: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的学习警惕,使其保持成绩不下滑,还要正确面对家庭的经济困难,变压力为动力。争取考个好的学校。
5、徐乾定: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的学习警惕,使其保持成绩不下滑,还要正确面对家庭的经济困难,变压力为动力。生活物资上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争取考个好的学校。
五、结语
对于这几位学生的帮扶,我会想尽办法,因材施教,尽我最大的努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011年12月
第二篇: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红云街道办事处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自红云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以来,按照省、市、区对“四群”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按照《中共五华区红云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现将前期民情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调研,充分了解社情民意
为深入了解辖区各社区及挂钩联系村组——西翥街道办事处厂口半路街村的居民生产生活情况,街道办事处在对辖区所属7个社区和厂口半路街村进行了摸排调查,共查出339户困难户,并对各社区、村组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为“四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霖雨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共有居民16239户,约有4万余人,16个小区,7个公共户单位,现有上访户2户、困难户1户、低保17户。经过走访调研,霖雨社区存在问题如下:一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度不高,没有真正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进小区服务受到物管的限制,没有真正起到卫生服务进社区的作用。二是为了真正发挥好和谐世纪小区周边商网北市区商业次中心的作用,推动红云地区经济发展,要变坐等居民反映问题为主动上门征求意见。三是辖区嘉年华商业广场附近无停车场,盘江西路有刚性停车需求及机动车车窗被砸案件剧增、江边发案率居高不下。
2、幸福家园社区基本情况。幸福家园社区有8个住宅小区,8家公共户单位,总户数为11138户,实际入住9782户。其中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居住人群全部为昆明四城区的低保户,目前共入住了五华区390户、西山区396户、官渡区400户、盘龙区392户共计1578户低保家庭及云南齿轮厂、啤酒厂两个困难企业群众400余户,辖区贫困人群占社区总人口的20%。幸福家园社区存在问题如下:一是贫困人群范围较广。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集中居住有昆明四城区低保人群,居住地为五华区,人员管理由户籍地管理,因贫困人群的情况非常复杂,人员情况变化很大,很难准切掌握贫困人群的真实情况,如四个区低保人员全部涉及到,社区面临人员范围广、难度大的实际困难。二是低保与廉租房体制反映出的问题。廉租房租住成本很低,如低保家庭的收入情况发生变化,已不符合租住廉租房的条件,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租房成本较高,就导致低保人群在外出就业方面有很大的顾虑,而此类人群大多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就业存在较大困难,从事的工作不稳定,致使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群基本上只靠低保金维持生活,遇到生病、子女就学等情况时只能靠政府、社会、社区的救济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廉租房改为他用或闲置情况依然存在。三是辖区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目前社区除了红云红河集团的捐资助学之处,其余资源并未全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希望能得到上级部门的协调和帮助。
3、红云社区基本情况。红云社区共有住宅96栋,3912户,11382人,居民大多数是昆明卷烟厂离退休职工、家属和在职职工。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的比率已经达到
了10%,80岁以上老人更是有200人以上,其中一部分还属于独居老人,老年居民是主要困难群体。
4、月牙塘社区基本情况。月牙塘社区现有居民9218户、35378人,有5个居民住宅小区;25家公共户单位,商业网点近百个。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舞台资源、休闲资源三个资源载体,随着学习型社区的打造和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的确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整合,但未完全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5、北仓、右营、岗头三个涉农社区基本情况。北仓、右营、岗头三个涉农社区共16个村民小组,8895户居民已全部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社会保障问题,城中村改造宣传、改造后期迁地安置,社区失地农民保险等成为了拆迁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6、挂钩点厂口社区半路街村基本情况。半路街村隶属于厂口乡厂口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厂口乡南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全村有农户15户,有乡村人口50人,农民收入以种、养殖等为主。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如下:一是种植业科技含量低;二是交通条件差,制约农产品的运输;三是居委会设施及水利基础设施差。
二、突出特色,结合社区特点有序推进“四群”工作
1、对于霖雨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从霖雨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的安康园、彩信园、远洋风景等几个小区开始试点,以物管小区为服务站开放门禁、提供场地,服务站为物管工作人员提供免费体检的双赢模式,共同开展卫生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医疗服务体
系,同时向居民宣传“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卫生理念。二是针对嘉年华广场附近车窗被砸问题,街道与红云派出所、龙泉物业、今典物业多次协商,提出多项整改措施,经与交警六大队沟通,得到答复,社区采取招标方式,聘请管理方进行车辆管理。
2、对于幸福家园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打造服务型社区为契机,充分挖掘辖区资源,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扩大服务主体。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居民群众的不同类型及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服务活动,扩大服务群众的范围。二是针对低保家庭普遍反映的低保与廉租房准入机制的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三是继续开展民情调研和走访活动,加强对收集到的各类居民问题的反馈、回复及处理工作。
3、对于红云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打造文体型社区为契机,充分发挥8个老年活动中心的作用,坚持以小型、分散为主,大型集中为辅的原则,日常活动坚持以生活区为活动单位,各生活区以退休人员为主,保证老年文体活动全方位的持续发展。
4、对于月牙塘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依托社区“三个资源载体”和“三个文化”的优势,以打造学习型社区为契机,为居民“送知识、送表演、送文化”,向群众展示“滇菜餐饮文化、休闲茶文化、异国文化”。围绕社区中心工作开展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展演表演、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依托月牙潭公园及辖区学校服务好居民、联系好居民。
5、对于右营、岗头、北仓3个涉农社区中普遍存在的“城中村”改造相关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求社区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区“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文件,提高广大群众对街道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二是继续深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做好失地农民的保障工作。三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理财培训。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群众手中的闲置资金也越来越多,利用理财培训教会群众合理使用手中资金,四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6、对于厂口半路街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一是针对垃圾处理的问题,红云街道办事处将先捐助部分物资进行垃圾收集堆放,下一步再争取辖区企业的帮助来建立垃圾池。二是针对当前村民的缺水问题,红云街道将帮助村组安装供水管,解决村民的吃水用水问题。三是为更大限度的保水抗旱,建议村组将吸水量较多的植物换为耐旱植物,并根据气候调节种粮计划。四是针对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红云街道提供农产品、牲畜的技术指导及外销渠道。五是针对村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红云街道还可为半路街村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切实提高人均收入。
中共五华区红云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2年3月31日
第三篇: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着力抓好种养业
依靠科技促发展
——xxx四群教育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xxx乡党委委员 xxx
当前,在全省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的“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省委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关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乡干部职工挂村包组,每人联系10户群众,并积极开展走访、摸底调查等一系列 “四群”教育活动,结合工作开展,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高明村地理特征
高明村位于关坪乡东北部,东连洱源西山乡,南邻团结乡,西与本乡自新、关坪村相连,北交本乡胜利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县城35公里。国土面积40.9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800米,最低海拔2360米,相对高差440米。境内山川东西并列、南北纵贯,形成高山丘陵状的地貌形态。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867.7毫米,受复杂地貌形态
35吨,花椒产量达1.2吨,巩固好419.8亩退耕还林成果,争取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四、高明村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因素 制约高明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一)自然原因。高明村地处高海拔山区,气候冷凉,农作物产量低,以冰雹、冷冻、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粮食、烤烟、畜牧等产业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脆弱。①交通:高明村距跃龙二级公路15公里,乡村公路路况差,村组公路均为新开挖便道,全村公路晴通雨阻,山高路远,交通闭塞。②水利:全村共有大小农灌沟3条,三个小库塘,目前只实施了两条沟道三面光沟,其余水利设施极差,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③全村共有沼气池5口,节柴灶120口。基本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④村容村貌建设:全村351户,无安居住房126户,2011年实施了山祖重点村项目,旧宅村内户外卫生路面硬化,村民小组基本没有公厕,村内建设较差,人畜混居,卫生极差。
(三)产业单一,群众增收致富难。农村主产业仅有粮食生产、芸豆种植、畜牧养殖,且由于气候寒冷,科技含量低等因素,产量较低,无规模种养户,经济效益低。核桃产业起步迟,规模小。烤烟生产由于属次适宜区,无法大规模发展。
设,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建议发展目标及工作措施及
结合“四群”教育,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大抓核桃种植,规模发展畜牧”的产业发展思路,抓住粮食生产、泡核桃种植、发展畜牧三项重点工作不放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牢经济基础。
(一)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
高明村是高海拔冷凉山区。以包谷、水稻、芸豆为主产物。由于气候冷凉,群众科技意识较差。粮食产量较低,广种薄收、经济效益较低,耕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芸豆生产对生态破坏严重。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技意识,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措施的推广。以农民夜校、现场培训、入户指导等为主要措施,对群众强化粮食生产科技培训,使群众掌握并自觉接受粮食生产良种、良法、节令三个措施,来提高粮食单产。
2、有计划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经作比例。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在稳定基本口粮田地的基础上,提高经作比例。克服“死守包谷不放松”的思想,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用更多的耕地种植经济作物。
3、控制芸豆种植面积,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绿化美化、庭院建设等整治工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五)加强队伍建设,建一支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社干部队伍
以党支部为核心,切实加强支部建设,以支部建设带动村委班子建设,加强村几大员的管理,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一是加强支委班子、村委班子建设。提高两委班子驾驭全村全局的能力,按既定发展思路和目标,带领全村人民群众抓好每一次具体的工作。二是加强支部“三培养”工作。抓好组织发展。高明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3人,平均年龄为45岁。党员队伍呈现老龄化,年轻党员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没有体现。必须加强“三培养”工作,使党员、村社干部的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推动高明村产业培植与农村各项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队伍建设使村级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不断加强,实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个榜样,使每个村社党员、干部做到能致富、能带领群众致富。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工作的落实,实现高明村“核桃成林、经作连片、牛羊成群、粮食丰收、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第四篇: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一)自秀山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门和站所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村情概况
万家村辖8个村民小组,20**年末,全村总人口4652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57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583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537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5543元。
万家居委会唯一山区组白泥箐村民小组,地处街道办事处南边,距街道办各下所在地5公里,从居委会到该村民小组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总人口161人。万家居委会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社区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0名,其中男性17人,女性3人。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之通海县委县政府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收入高达百万元,最低仅有500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蛋鸡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5户,共有人20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5万元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
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是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现在都成了问题。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是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该
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是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
5、是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该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二)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三)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情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团支部1个,团员76人。目前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区外出务工人员23人。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帮扶下,该村粮食增产、经济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年总经济收入最高达10000元,最低仅有84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漆树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受气候、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村85%的农户居住在山顶和半山腰一带,不适应种植水稻,养殖业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绝大多数村民仅仅依种植几分田地、几棵核桃树、漆树,养几头(只)猪鸡来维持生活。
三、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国各地贫民百姓得到了实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县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发展迅速。据调查了解,目前,乡村已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学生104人,残疾人296人,贫困老党员。【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各类报告baogao.htm。21人,其他人员9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占该村总农业人口的56%。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的社会稳定。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通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
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形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责任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村干部通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参加会议人数达1593人次,印发宣传涉农惠农政策资料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原则,规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县民政局及低保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村坚持动态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保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以户为单位,深入调查了解家庭收入,认真核定家庭收入,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对符合享受的对象,在本村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后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造册登记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乡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张榜公示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经所在村委会再次向社会张榜公示。确认无重大异议的,发给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后方可领取农村低保金。在低保金发放过程中,乡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发放,这样,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篇二: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篇一、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
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年收入达80万元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人畜饮水方面
由于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村民的居住地,基本上都是山区,且饮用水源地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源逐年减少,水利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田灌溉。如遇干旱,村民只能自己到外面拉水,雨水天就接雨水用。长期如此,必将影响到村民身体健康。
2、交通方面
宝窝村委会6个村小组基本解决了乡村道路,但都是土路,晴通雨阻的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大雨天时个别村路会塌方堵塞,大大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和经济发展。
3、电力方面
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虽然都通了电,但由于所接线路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
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篇
二、“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全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的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需要,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群众观点是为更好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坚持群众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群众意见、服务群众,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始终树立一个观点:国家利益至上,群众利益至上。
“四群”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行动,为此,自我镇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我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村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积极协调我村工作,对我村的农村工作有很深的了解,使我
村四群工作的开展效果显著。经过在我村工作期间的深入调研,作好民情调研。
一、我村环境、经济情况:
自我到村工作以来,我积极入村入户开展工作,经过我工作期间的调研发现,我村村民生活环境、交通设施、医疗条件等还有待改善。我村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每户有劳动能力人员人均总收入:约12000元每年。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高。经调研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
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二、制约我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
(2)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我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4)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5)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三、对我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我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
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我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我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篇三:“四群”教育检查报告(第一组)第一检查、督查组关于开展“四群”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半年检查的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半年检查和“基层组织建设年”督查的通知》(昭组电明〔2011〕22号)要求,第一检查、督查组一行三人于6月11日至14日分别对大关、彝良、盐津三县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进行了半年检查。我们采取实地察看、查阅资料、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明察暗访的方式,对3个县5个乡镇4个村(社区)6个县直单位2家企业(彝良县龙安乡,洛泽河镇虎丘村、岭东村,县国土资源局、安监局、人民检察院;盐津县豆沙镇、柿子镇,柿子镇白水社区,县卫生局、扶贫办、移动通讯公司、三川能源公司;大关县天星镇、翠华镇,翠华镇笔山社区,县财政局)的“四群”教育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就检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重视,认识到位。坚持把“四群”教育工作列
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市委的有关要求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县、乡、村、社区均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工作,切实加强“四群”教育工作组织领导。
召开动员会,组织学习,结合实际制定了“四群”教育工作方案,为推动示范点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彝良县:抽调12名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办公室,及时划拨20万元资金作为前期工作经费,配备高质量的办公自动化设施,做到人员、机构、设施、经费保障。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四群”教育考核办法,开展季度、半年和检查,对工作滞后,落实不到位单位和部门,严格实行领导诫勉谈话和问责。盐津县:把开展“四群”教育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九次党
代会及市三届二次全会的重要行动、继续“进农家、下基层”和强化为民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创先争优的重要平台、凝心聚力建设“实力、魅力、活力”三位一体幸福新盐津的重要抓手,实行定期研究部署、同步安排落实,在全县着力构建“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的领导责任体系和“组织宣传牵头抓总、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基层组织狠抓落实、党员干部认真参加”的活动开展格局,把开展“四群”教育按15%的比例纳入各级党建考核内容。
大关县:强化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三类保障”,明确具体要求,细化目标任务,抽调4名工作人员充实“四群”教育力量,落实“四群”教育活动专项启动资金15万元。利用讲党课、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现代远程教育、农家文化大院、党校主体专题培训班等各种学习载体加强党员
干部“四群”教育学习,实现党员干部、利民实事、政策法规、技术培训、文明新风“五进农家”。已召开学习生活会63次,参学人员1380人次;集中学习169次,参学人员4120人次,提出班子和个人整改方案130余份。
(二)调研深入,联户实在。按照摸清实情、掌握民意、创有措施、显有成效的工作思路,深入挂钩联系村组广泛开展走访调研,召开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结合部门职责和村(社区)实际,全面推动干部与群众结“亲”。
彝良县:组建党员服务队、“四群”工作队,开展干部亲情月、民情访谈月活动。组成党建“四群”督查组,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及村组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督查,重点督查干部住村联户、纪律作风、示范点创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好事、深入村组调研,帮民富、找项目、抓产业、谋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盐津县:提出“经常四问、善于四看、把握四宜、坚持四重”的“四个四”工作法。成立以退休老干部和纪工干部为主要成员的6个督查小组,覆盖全县分片划定“责任区”,定期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把“四群”教育活动具体化。坚持“领导带头、干部加油”,无论是专题学习、对照检查、整改承诺,还是挂钩到村、蹲点住村、帮扶到户、发卡留号、亲民办事,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乡镇及部门领导以身作则,示范行动在前。
大关县:通过走进离退休老干部、困难职工、困难群众、五保老人、孤儿户、低保户等家中交心谈心,开展民情恳谈,为结对“亲戚”出主意、想办法,找到脱贫致富路子。“两节”慰问活动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895户,发放慰问金86万余元,召开民情垦谈会638场2200人,收集意见、建议1056条。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全县领导干部累计深入基层调研273人1791天,撰写调研报告137篇。
(三)主题鲜明,载体丰富。坚持把“四群”教育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示范点建设为载体,以开展公开承诺工作为抓手,精心设计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实践活动,做到“四群”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
彝良县:“四群”教育与“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双万”活动、与作风转变年相结合,在全县选派142名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15各乡镇137个行政村(社区)驻村蹲点,直接联系群众,包组联户发展,重点解农村发展难题;“四群”教育与全县28个重点项目、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相结合,县级领导亲自带头进企业、进乡村、进农家开展民情体验、项目调研,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深入基层挂钩扶贫点、党建和“四群”教育示范点、指导员所驻村、项目开发责任区开展工作,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责任
部门主抓,一个工作班子落实,一个方案实施,一笔工作经费保障、一套考核办法推动的“六个一”办法,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限时办结、跟踪问效。县国土局要求职工民情日记、调研报告必须手写,杜绝网上抄袭、照搬;县安
盐津县:凸显一个“沉”。2100余名党员干部坚持在挂钩帮扶、城乡互动、工作联系的村(社区)建立责任区,实行所有村(居)民小组全覆盖,定期不定期来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建设工地、企业厂矿,广泛进村入户累计达5万余天次,走访群众3万余户次,积极以“龙门阵”摆谈、民情会恳谈、干群同座谈等形式与群众“打成一片”,先后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1600余条,记写民情日记3100余条,撰写调研报告1250篇。120余名新农队员,分别在全县78个村、12个村(社区),积极走访村组65%以上,召开民情座谈会170余场次,撰写调研报告108篇。各中小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学生家访和师生结对活动,退休老干部坚持“退而不休”多次深入牛寨乡烂田坝村民小组联农户;凸显一个“实”。
第五篇: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自全县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我先后两次到**乡开展走访工作,一是走访挂钩的3户农户;二是了**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三是做好挂钩联系户的材料登记情况,并把民情联系卡发到“穷亲”手里。通过逐步了解,增强了对全村现状的认识,增进了与挂钩户的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
一、村情概况
**乡**村委会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人均耕地**亩。下辖**等五个党支部和五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户,**人,**名党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均有粮**公斤。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农业贫困村。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一)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3户,共有10口人。
(二)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其他收入。
(三)调研户经济总收入:**万元
(四)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单
一、经济
病。要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四)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可缓解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同时鼓励他们带回相关信息,把新方法新技术带回本村,促进全村的经济发展。
(五)加强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打造高素质农业从业者。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掌握和运用农业新技术难度大,分析市场信息能力较低是阻碍农民提高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是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应提高对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入,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他们提高文化,重点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二0一二年六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