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
(1)我国古代的变法或改革的含义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2)重要改革与变法
奴隶社会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封建社会先后有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3)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主要类型
①按性质划分主要有: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②按目的划分主要有:富国强兵、争当霸主——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克服统治危机——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克服时代弊政、顺应统一趋势——周世宗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维护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按结果分主要有成功或失败两大类型。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等效果显著;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虽成效不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失败的结局。(4)我国古代改革的本质与规律
任何变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适应,这就必须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改革,具有革命性。改革的成功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而这类改革引发的斗争往往是新旧阶级间的斗争,异常残酷,常常伴随着流血冲突。另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需要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的调整,具有改良性质。这种改革往往涉及到对封建国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利益进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对,容易失败。改革引发的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权益争斗,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等。(5)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如王莽力图改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遭到失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大获成功。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等。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措施与用人是否得当等。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与困苦。⑹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的规律认识与启示:
规律认识:王朝初期改革比较容易成功,中后期则常常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民起义猛烈冲击陈章旧制,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政治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②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②革除社会弊端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③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④改革必然涉及某些阶层的特权与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关于重要社会改革的规律与认识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从狭义上讲,主要有姜尚改革、齐桓公改革、晋文公改革、七国变法运动(以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和金世宗改革等;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2.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发展势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革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改革的结局是或取得完全成功、或彻底失败、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了。
3.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标新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还要注要用人。
4.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加剧社会矛盾。
5.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第二篇: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2.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基本思路: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其次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
5.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6.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①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②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7.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8、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1)古代改革的分类(按原因和性质)
① 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春秋管仲改革 ②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 秦国商鞅变法
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革
隋以庸代役,唐租庸调制及两税法,北宋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改革,清的“推丁入亩”
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契丹、党项接受汉文化
(2)关于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作用之间的关系:
A、改革原因:一般情况下改革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经济方面,然后是政治方面 B、关系:原因决定目的 目的决定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决定作用
根本原因决定本质内容 本质内容决定作用
9、了解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两种方式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交替进行的.当然有的时候,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期,两种方式的实施都有一定的可能性,如中国晚清,改良与革命都有一定的条件和可能性.以前史学界大多数人对改革与革命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以致于对革命和改革持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判断.10、目标要求
A.深刻地了解历次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条件,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加深对历史趋势的认识.B.了解和探究这些重大改革的内容、进程及其结果 ;
C.分析评价改革的成败,原因,了解改革的复杂性、多样性,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存史、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等)①力量对比:即改革方与反对方实力的较量。
②措施本身:是否切合实际、能否针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某些环节进行、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否顺应民意、是否能贯彻执行。③个人素质。如邓小平.④外部因素。如中国的维新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埃及阿里改革,土耳其凯末尔的改革。
第三篇: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经典整理)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商鞅变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俄国1861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戊戌变法: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体制
(2)社会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
外患:民族危机或民族矛盾尖锐
(3)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分裂走向统一;孝文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4)思想条件:改革着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 俄国:赫尔岑等人的反对农奴制、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等。
(5)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
(二)改革内容(措施)
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1)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2)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四)改革成败的原因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五)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六)改革性质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七)改革的评价 A、评价改革的标准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5、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6、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B、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八)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 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 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 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九)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第四篇:中国古代著名改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一、商鞅变法(战国)
1、目的:富国强兵。
2、时间:第一次改革始于公元前356年
内容: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时间:第二次改革始于公元前350年
内容: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把全国分为41个县,设县令主持县政,丞为副县令,尉负责军事。
③统一度量衡。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以刺激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其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二个废除:)废世卿世禄制、废井田制(二个奖励:)奖励军功、奖励耕织(二个制度:)什伍制、县制(二项法律:)连坐、轻罪重罚(最后全烧了:)焚烧诗书
3、作用: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4、评价: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
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施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二、王莽改制
1、背景: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
2、内容: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
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
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
3、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内容: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①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③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政治上:①迁都洛阳;
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文化上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通婚。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四、范仲淹改革(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1、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
①中央积贫积弱
②庆历新政,革除弊端(改新除弊)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3、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4、内容:
(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
(三)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
(四)择长官。
(五)均公田。
(六)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
(七)修武备,即整治军备。
(八)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
(九)重命令,即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
(十)减徭役。
5、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
3、改革过于激进。
6、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五、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 ――――根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积弱:原因:(1)集中军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2)集中行政权,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3)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4)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原因:三冗(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恩
荫法授官多
2、目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指导思想开源、富国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4、措施
(一)富国(农业和商业)
农业:A、青苗法(最有矛盾)作用:保证农业生产、免受高利贷盘剥、扩大政府收入。
B、农田水利法(最没有争议)作用:促进农业生产。
C、免役法
作用:保障农时,扩大政府的收入、打击官僚地主利益。
D、方田均税法 作用:增加政府收入,打击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商业:A、市易法 作用:政府调节市场、平衡物价、增加政府收入、打击了大商人的利益
B、均输法 作用:政府调节市场、增加政府收入、打击了大商人的利益。
(二)强兵
A、保甲法
作用:保证兵源、维护基层社会治安。B、保马法 作用:保证军需,节约财政。
C、将兵法(重点)作用:改变兵将分离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 D、设军器监
作用:提高武器质量
(三)取士
A、改革科举制(考试内容的改变)
B、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
C、惟才是用
5、评价:
(1)进步性 :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实力,一定程度上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
(2)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法以开源为指
导思想,利用国家行政强制进行收购、运销。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新法
过于急进。
(3)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4)失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强烈反对;指导思想有误(偏重理财、违
背经济规律);宋神宗后期的动摇;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没有触及社会
根本问题(根本原因)。
拓展
1、王安石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比较:
同:(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威胁统治;目的: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2)内容比较全面,以经济措施为核心。
异:(1)梭伦:平民与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2)指导思想:
(3)梭:债务问题;政治经济改革。王:财政问题、经济、军事、教育改革。
(4)性质:梭伦隶主阶级;王:地主阶级。
(5)影响:梭成功(经济和政治,渐进,广泛支持)王失败:急进大地主、大官僚和农民的反对。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分调整
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第五篇: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1)
摘要: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众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变法成功者,国家富足,军队强大,成为当时的强国;变法失败者,国家都走向衰微,以致灭亡。无论成败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斗争,这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古代改革;规律;启示
一、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无数,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五是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二、改革或变法成败的规律 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改变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的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的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做局部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与变法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则,改革虽能藉强力强制颁行,但最终行而不远。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当时那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改革之一。但是,历史上的王莽改制却是和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王莽改制以“王田私属,不许买卖”的策略对当时土地兼并剧烈、人民沦为奴婢、阶级矛盾激化的时弊开了一剂对症药方,而结局适得其反,即是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已雄辩地证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能促进封建经济走向初步繁荣、推动当时的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王田制”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必然为历史的进步所唾弃。
(二)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
有些改革虽然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由于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而导致夭亡,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即为典型例子。他采取一系列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因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最终失败。为了维护整个地主阶级长远利益而改革,免不了要触犯某些官僚地主的利益, 他们必然站出来反对改革。当宋神宗打算重用王安石针砭天下弊政时, 一些元老重臣就起来反对。唐介说, 王安石不可大任,“若使为相, 恐多变更”富弼、韩琦、司马光等也反对起用王安石。王安石执政后, 在宋神宗支持下, 先后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新法, 更引起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激烈反对。几乎每颁行一项新法, 都要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反对。在政治上, 他们指责变法派不守“祖宗之法”,甚至说当时发生的天灾也是实行新法所招致。在学术思想上, 指责王安石“背儒崇法”。总之, 保守势力对王安石主持的新法, 处处攻击非难, 致使决心励精图治的宋神宗也动摇了, 变法派内部也分裂了。
(三)有无触动当时的政治基础
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是地主阶级,北魏孝文帝在不触动各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行改革虽遭遇顽固势力阻挠却最终成功。而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均因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致失败。
(四)改革在王朝所处的时期
一般而言,王朝初期的改革往往易于成功,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很多王朝的建立者都经历过农民战争的洗礼,而农民战争又基本动摇或摧毁了旧秩序,“建章立制”的阻力较小。例如汉高祖刘邦,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了经济,通过和亲匈奴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二是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大多亲历战乱,深谙民生疾苦,易于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以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了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再就是王朝初期,皇权都比较强大,成为改革的坚强后盾。汉武帝刘彻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出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然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则频频“流产”,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对“旧制”进行局部修补。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王朝中后期,顽固势力日积月累、十分强大,改革的阻力极大,难以深入。例如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弊,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改革措施仅一年左右即被废止。还有就是清朝的戊戌变法,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几位掌实权的显赫人物恭亲王、庆亲王,刚毅几乎无例外地守旧。维新派只少数几个人,而且在朝中没有实权,最终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废除了新法,戊戌变法失败。
二是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往往着眼于
缓和矛盾,稳定政局,只能是对“旧制”的局部修补,改革的幅度较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由来已久的统治危机。例如自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以后,张居正从整顿吏治开始,逐步推行以振兴明王朝统治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措施。张居正的改革并不是彻底的,有很大的局限性。16世纪的地主阶级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迈过它的黄金时代,走向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的历程,使得统治阶级的眼光愈来愈趋向保守,即便像张居正这样杰出的政治家,也越不出这个阶级局限,提不出远大的政治理想 张居正以近民便俗为改革的依据,是超群出众的见解。但他在接受国事委托时又表示:“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高度赞扬“政必法祖”的精神,给新政披上“法祖”的外衣。五百年前王安石变法,“法祖”是反对改革的旗号,王安石即以“祖宗不足法”享誉青史,但这旗号到张居正手里却变成新政的法宝。虽然张居正改革起到了使明王朝“起衰振隳,纲纪修明,海内殷阜”的作用。甚至明末有人说他是“救时宰相”,这是褒奖,也是不幸而言中,救时者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那发生在衰老机体上蓦然一现的迥光,并不能招还那逝去的青春,匆匆就被泯灭了。最后是王朝中后期,皇权相对衰落,中央集权式微,起不到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元英宗自幼受儒家教育,通汉族封建文化。十八岁登基的他眼看元朝就要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挽救尚未病入膏肓的朝廷。他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精简机构,节制财用,行助役法并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推行汉法;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在这一系列雷霆手段的重击下,元朝似乎朝野上下焕然一新。这些措施理所当然的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的反对,但年轻的皇帝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警惕。至治三年八月,元英宗由上都启程返京,途中宿营于上都西南二十里南坡店,这时,蓄谋已久的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突然发动了政变,年轻的皇帝被铁失一刀杀死,而他蒙汉共治的思想也惨烈的画上了句号。
三、古代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
改革须先从权贵中推行 从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情况看,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上层 ,要实行改革 ,必须首先统一上层的认识和立场 ,这就要造成强大的舆论。商鞅变法,与当时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甘龙、杜挚进行了激烈辩论 ,从而宣传了自己的变法主张。太子犯法 ,商鞅说: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于是“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明日 ,秦人皆趋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阻力也来自上层 ,所以赵武灵王让王谍告公子成说:“行政先信于贵”,通过做工作,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 ,其法才得以推行全军。中国自古是个人情味浓厚的国家,人们常常禁不住以情代法。范仲淹大刀阔斧地裁减地方上贪污而又无能的官员,就遭到了一些官员们的反对 ,连曾赞成改革的富弼都说:“你大笔一挥 ,可知就造成一家哭啊!”范仲淹回答:“一家人哭 ,比一路人哭怎样 ?”意谓宁让庸吏贪官一家哭,也不让在他们治理下的一路人哭。所以变法的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贵们的反对。综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情况,一些人们反对改革的主要动因 ,一是囿于认识,二是羁于利益。囿于认识主要是指其认识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因循守旧,对所谓“祖宗之法”缺乏辩证的分析,羁于利益主要是指其为保护其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而反对变法,其反对变法的理由可以讲得冠冕堂皇,骨子里乃为保护其一己之私利而已。二者又是互动的 ,其由于认识短浅而羁于私利,由于羁于私利而认识短浅。变法必然伴随着一些利益调整 ,权贵们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往往会竭力反对变法,他们有时也会讲很多变法的好处 ,但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时,其立场和态度就会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
(二)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是否可行 ,是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故古人主张,改革必须要有独智之虑, 即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虑 ,制定出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如商鞅为秦孝公首先制定了先富国强兵 ,夺占黄河和崤山之固 ,后东向以制诸侯 ,最后成帝王之业的宏伟规划,取得孝公的支持后,开始变法。宋代王安石的《言事书》、《上时政疏》,亦是其施行变法的纲领。清代康有为的“公车上书”等也是当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之,有无高明而可行的方案 ,是改革能否施行以至成败的前提,这就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精心思虑,反复推敲 ,努力使方案趋于完善,步骤合于形势。
(三)最高统治者必须具有将改革 进行到底的决心
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 ,中间难免出现矛盾、曲折和反复。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改革的决心如何,往往是改革成败的关键。管仲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他自己又掌握了国相大权。商鞅变法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性原因也是取得了秦孝公的支持,而其最后被杀 ,也是因为最高统治者易人,他失去了“靠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取得成功 ,也是因为他本人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雄材大略,变法态度坚决,又取得了一些重臣的支持。因此 ,顽固的保守势力在他面前最终都败下阵来。至于宋朝王安石变法之败,清代康、梁维新之亡,都与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权威等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商鞅在看出秦孝公真正有变法图强的决心后 ,才讲出自己的改革方案,范睢对秦王“三问而不敢对”,就因为变法事关重大,而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又关系着变法成败。
(四)变法时机的选择要适宜
《吕氏春秋·察今》中说:“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移时移,变法易矣。”讲的就是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历史上的一些成功的改革者,都是顺应历史潮流 ,把握时机 ,适时进行改革的。如商鞅选择在“诸侯卑秦”,秦孝公感到“丑莫大焉”,决心继承先人之志,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之后 ,西行入秦,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于是决定在秦国实行变法。变法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成功。相反 ,历史上一些王朝的统治者由于缺乏应有的敏锐,盲目骄傲,和平麻痹 ,看不到“世易时移”的新特点,丢掉了改革的机会,导致最后被动挨打。如近代以来,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后 ,火器有了很大发展 ,在武器装备上已将清帝国远远抛在后面。但醉心于“天朝”、“中心”的清朝君臣们对此麻木不仁,视而不见,一味关着门称老大。五十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大清帝国的君臣们尝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受到了历史的惩罚,这才手忙脚乱起来。这一历史事实证实了古人“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不可以持国”训言的正确。
(五)军事改革要系统运筹并周密施行
军事改革是国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上有一些比较单纯的军事改革,例如魏舒的毁车以为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但是大部分军事改革都是被纳入到整个国家改革之中的,是国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都是如此。从中国历史上军事改革的情况看,军事改革必须系统运筹,周密施行。宋神宗和王安石在讨论变法时,都讲到“措置得兵”的问题,即是指此。王安石说:“西事稍弥,边计正当措置。天下困敝,惟为兵患。若措置得兵,即中国可以富强。余皆不足议也。”强调了利用和平间隙进行军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六)改革者要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
从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情况看,那些改革的积极倡导者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这是因为改革必然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这些保守势力往往都握有重权,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对改革始则反对、继则扼杀、不行则韬晦,进行打击报复。所以历史上很多人对改革望而生畏,随波逐流者多,敢挽狂澜者少;讲大道理者多,真行实干者少;善始者多,克终者少。但是历史证明,中国不能没有这些改革者。没有了他们,中国就真的失去了希望。他们往往是当时富国强兵的先行者 ,上层建筑的修补者,缓和阶级矛盾的调停者 ,在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谭嗣同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他被捕后 ,在监狱墙上题诗曰:“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在临刑时又慷慨陈词 ,大意是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 以唤醒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事业。谭嗣同这种为了改革而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感天地 ,泣鬼神,是应大力弘扬的。改革者没有这种精神,其改革大都半途而废。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还有一重要特点,就是人存政在,人去政息。究其原因 ,除了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新制度之外,还有一极为重要原因 ,就是变法坚持时间之长短。变法没有不建立制度的,但中国是个人治的国家,即使变法建立了新制度 ,人们也可照样将其废除。习惯势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变法实施时间一长,人们习惯,后人再改也就难了。商鞅变法,“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行之十年,秦民大悦”,新法实行时间长了, 人们习惯了,后人再想改就难了。但新法长期不改 ,也会变成“旧法”。只有不断变革,社会才会进步。这就是《易传》所谓的“生生不息”。我国的先人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易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治国、理军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适时进行改革,切不可墨守成规,求稳怕乱,反对变革。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